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1:3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语言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语言学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例如,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如财经类、医学类等)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隐喻式)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33.7%)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小学英语 论文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 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即“一致式“)经过名词化(即”隐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组,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 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同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 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 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 “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术具有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特别是高级阶段的教材中,政论性的问题和演讲文体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文体中,语篇中大量的名词化隐喻是一种典型的“动因的突出”,是作者为顺应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名词化隐喻与文体正式程度的相关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具有正式性、客观性,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5-8.

篇2

在汉语水平上,将维吾尔族大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研究:水平高组、水平中等组以及水平低三组。研究结果显示:汉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在汉语普通话、维语的地位价值维度和亲和力维度上以及带口音汉语的地位价值维度上的评价最高;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则各项评价都较低。在汉语水平低的小组中,其对维语的亲和力评价远远低于对地位价值维度评价,地位价值维度的评价与平均值相差不大,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在带有维语口音的汉语评价上,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对其亲和力维度评价较高,对其地位价值维度评价较低。在汉语水平因子上,汉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在各项得分上都最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学生对汉语掌握得不够,他们还处在探索汉语文化中,所以对汉语保持着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一方面认为汉语难学,一方面又认为学好汉语能欣赏汉语电影、文学作品等,所以尽管汉语难学,但仍保持着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汉语水平高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汉语已没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汉语的难学会使其对汉语产生一定的抵触等消极情绪,所以其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较低。对于汉语水平低的学生而言,带维语口音的汉语正是他们交际中用到的语言,所以会倍感亲切,故而亲和力评分较高。

二、民族认同感

对此问题,同样将学生分成三组,分成高、中、低三组。在这一因子的研究上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越高,他们对汉语普通话的地位价值维度评价就越高;而在亲和力维度评价上,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分最高,民族认同感高的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评分最低。在维语评价上,地位价值维度和亲和力维度评价上最高的均为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接着就是民族认同感高等的学生。在带有维语口音的汉语上,三组学生给出的地位价值维度评价相差不大;在亲和力维度上,民族认同感高的学生给出的评价最高,其次就是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越高,其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就越低。汉语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方标准语言,是每一个维吾尔族大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语言,而带维语口音的汉语则成为汉语普通话与维语之间的缓冲点,这样就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较容易接受。虽然各组学生对维语的评价都高于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但总体上来说,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也不低,这反映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的一种矛盾心理,即既对母语持有较高的忠诚度,也认可汉语。

三、高校加强语文语言教学的建议

前已述及,不同的背景会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产生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为减少新疆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冲突,促进各民族的大繁荣,促进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对维吾尔族学生应采用更加贴近其民族的教学方式,尽量满足维吾尔族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民族情感,利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汉语,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在社会交往中开展汉语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汉语交际的乐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学习汉语,利用角色扮演、对话、情感交流、实地研究、文化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汉语能力。[3]最后,教师还要重视民族认同的引导工作,努力消除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的认同障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入学教育、校内活动、心理咨询室、民族文化解读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增强其对汉语的适应能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生本教育化学基础

在初中化学中,要想摆脱那种成绩分布的双峰现象,首先得面对现实,探究根源,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呢?

首先,从表面和教跟学这两方面来探讨。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有些教师不研究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原则,穿新鞋走老路,对学生进行摧残式的填鸭式教育跟掠夺性灌输式的启发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育跟兴趣的培养。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老师就是老师,可以随意粗暴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行管制,从而在教学中让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兴趣不但没有培养,反而得到了磨灭,第三、在对教学资源的运用上面出现了问题。初中化学课程由于比较注重生活化和自主性,所以在做为老师在某些知识点安排上前后不够紧密,在教师设计和调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部分教师忽视打基础。化学学科知识联系比较紧密,连续性较强,前面基础没有学好,后面学会就更艰难了。

再从学生的方面来探讨又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适应能力差,如教师的授课方法、课堂设置、知识量的扩大、知识难度的增大,学生难以很快适应。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有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不思考,课后作业想做就做、想抄就抄,学习行为大都是被动的,很少主动参与,很少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呢?为什么会因此而出现普遍意义上面的双峰现象呢?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深层次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去探讨,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创建和谐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思想这种方式可以说是过时,是缺乏市场的,而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却依然在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初中化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根深蒂固的延续着,而我认为正是有这种错误的观念的作祟,两极分化出现了,双峰现象出现了,要想改变现状,要想求的好的教学结果,我们必须转化思维,现在教育界提倡的一个好的倡导,从理念上我们要提倡更要施行生本教育,弄清楚谁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讲究是为了谁?我认为也只有从这上去考虑才可以从根本上给解决双峰问题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那么又怎么才能避免两极分化跟双峰现象的出现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从老师来说,一定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化学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必须施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众所周知,化学教学贵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这点上讲,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尤其是注重实践的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当今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应当被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自主学习而获取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形成深刻的体验,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是什么样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以何种方式被运用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是在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出出适当的问题,起到他应有的辅导作用,作为一种基础科学的教学活到,这是成败的关键。

二是在化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做出小组合作技巧的认真指导,这对于辅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避免犯错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数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例如,在探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鉴别实验时,教师可以建议4人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人归纳出本组的所有实验方案,一人通过实验验证,一人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一个人最后向全班同学陈述。而这种合理的分工在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分工,这样的结果使所有的学生在其中都得到了锻炼,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两极分化。

三是教师本身应当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正确有效的评估,该表扬的给与表扬,该指出错误的应该给予适当的友好的批评,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到了老师的亲和力,感觉到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从而培养锻炼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未来的考试中减少了两极分化的出现

篇4

在“文化理论研究”议题下,美国的比肖普教授从冷战时期大学体制的应用转向,美国大学成为学术体制工业,谈文化研究受限于大学制度的问题。他得出结论是未来的文化研究必须超越学科与大学利益,成为批判性思想交锋的场所。托尼・希的发言是“弱势的文学能做什么:德勒兹对帝国的回应”。他认为已有的关于德勒兹论政治与文学的言论,是被分开研究的,而他则致力于弥补两者关系研究的缺失。金惠敏认为文化研究从英国起源时就有反理论的倾向,希望退回到理论的批判精神。他指出威廉斯将“文化”定义为“日常生活方式”已经暗示了对文化的批判精神的淡化和取消。英国的托尼・本内特力推文化研究的“文化政策”转向,发掘文化的“政府性”功能;而中国的文化研究在其远未成熟之时就放弃理论建设而转入文化产业研究。

在讨论“文学与文化”这一论题时,英国的菲利普摆脱了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对立的思路,指出文化研究的出现有着质疑、消解并最终去魅传统上赋予艺术、尤其是文学的价值和真理的企图。然而正是在文化研究的消解活动中,传统的文学与艺术所表现的价值和真理却被激发出独特的活力。它不仅拒绝被取代,而且有以不引人注意的新形式重新出现的趋势。王宁强调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指出:文化研究一方面试图颠覆已建立的精英文学经典标准,另一方面又补充了文学研究,为重构新经典做出了贡献。陈晓明将作为文化研究的反对方的审美派,放进中国文学语境,对审美与文化研究之争,进行了创作层面的观照。

在“西方文学与文化”议题下,美国的斯通讨论了“西方文化中的宽恕主题”。宽恕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主题,他认为宽恕体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莫扎特的歌剧、托尔斯泰的小说与伦勃朗的绘画中。这一主题的源头不在于古希腊与罗马,旧约圣经中也少有体现,是新约圣经使西方作家吸取了这份灵感。曾艳兵的发言以带有中国立场的观点,反对西方标准成为文化中的惟一,甚至是霸权话语。西方经典并不等同于中国的西方经典,必然经过文化的过滤和转换。西方经典永远是一个“他者”。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议题”下,奥地利温特教授的论点与比肖普和金惠敏强调理论批判的观点针锋相对。他认为当今的文化研究就是文化实践,而非理论,而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以及他将学术边界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追求,预示了当今社会与文化研究中的“实践转向”。曹莉从文化自觉与文化批评的角度论述了阿诺德、利维斯、威廉斯对我们的启示。这些代表人物为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构做出了贡献,处于新文化建设时期的中国应该借鉴。黄卓越以“英语文学与文化的离合关系”为题梳理了两者关系的三个阶段。就早期的“文化”观念产生于英语文学研究的问题,他强调从欧洲人文主义和文化的两种形式即生活形态与语言及文本形态来进行观照。

关于“中西文化影响研究”,印度的西蒙・德运用弗洛伊德的“焦虑防卫系统”的理论讨论了印度―英国小说家卡玛卡・玛甘达雅的小说《杯中之蜜》。金元浦指出北京奥运会是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超政治,也超越意识形态的全球化经典文本,是全球本土化与本土全球化的双向实践,其内核是全球文化间性。刘洪涛运用在剑桥大学访学收集到的有关史料,讨论了徐志摩与罗素的交游及其所受影响。易晓明对关于宋词的“情景交融”及“含蓄美”等定评,从弗莱的语词理论进行了颠覆,认为宋词是中国的羞文化的载体。

篇5

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提问中要以共同探讨问题的方式,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好像自己无所不知,也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在拿问题考他,检查他。要以帮助他、提醒他、引导他的方式去促进他们思考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很正常,可以叫他继续思考,学生回答不全面也很正常,以中肯的态度去补充、纠正他们的回答。将课堂提问,变成一种互动、一种交流。教师要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思考、分析、推理问题,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将老师的提问作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不要作为考核学生的方法,以免产生学生怕老师来问他,因而躲避老师的情况。通过在生化实验教学中采用这种提问的模式,老师的最大感受就是师生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觉得要得到学生的尊敬,最基本的就是在教学中尊敬每个学生,哪怕是最不听话的学生。因为他不听话可能有它的理由,也许就是你讲得不好或分析的不透彻,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尽力。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尝试,意味着打破传统,需要教师的耐心、爱心和一如既往的坚持,逐渐地你会发现这种付出有了收获,这种尝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愿意改变,逐渐喜欢思考,喜欢探讨,喜欢推理和分析了,以及改变了他们的习惯。教师的真正快乐也在于看到自己的学生通过努力而进步了。通过运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乐意做实验,大大改变了原来部分学生没有做完实验就准备溜走的现象。学生乐意和老师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任何问题了,改变了以前从来没有思考实验环节的习惯。学生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或结果不理想时更愿意分析推理问题的根源,更愿意再试一次。

重视结果分析,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很简单,甚至无话可说。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任务,没有思考,没有将实验结果与所学理论联系起来,没有考虑实验结果为何不和理论有出入,没有考虑可能存在影响实验结果的多种因素,更没有考虑这个实验延伸了,在实际中还可以有哪些应用。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分析就简单地找借口,如没有操作好,实验条件限制,没有重复等等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所谓“理由”来搪塞实验分析。不知道本次实验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以及原因。对此,我们强调重点在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分析的合理性、全面性、逻辑性来评定本次实验的成绩等级,这样做就促使学生全面、合理地分析实验结果。甚至我们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结果的正确与否,关键要分析的合理,也就是错也要有错的原因,只要分析得当,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成绩。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合理、充分地思考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会学生反过来思考实验原理,试图通过实验去解释理论,去试图扩展理论,看看理论在试验中还需要哪些补充,或者条件的限定,通过这样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更加理解实验步骤设计、先后顺序的原因,更加理解实验操作的要点和关键;还要尝试改进实验,试看实验在现实中有哪些实用价值,有哪些可以改为创新性实验,一旦学生有这种想法就要鼓励他们去试探。学生考虑较为成熟时,就鼓励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步骤,教师指导、修改后,鼓励他们将其作为创新性实验在开放实验室去完成。刚开始时,可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但逐渐地发现一些思维较为活跃,肯动手的学生,先鼓励他们去做。然后,一些学生的思维逐渐地开始活跃起来,一些学生的分析方法开始全面了,思维开始多元化了,动手能力增强了,逻辑思维开始加强了,思考的理论根据更加充分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希望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到其它课程中去,以不断保持学生这种良好的苗头。

及时总结实验,扬长避短共进步

在我们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加进了实验总结的环节。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自己认识的改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普遍存在的分析或推理上的问题,在批改实验报告中遇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得到一些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新的想法等一些素材都成为本次实验总结的内容。提醒学生更正分析和操作中的错误,共同分享其他同学好的想法、分析方法和创新思维。当然这些也要作为教师以后备课的内容补充进教案。经过学生的实践、教师的提问,乃至于追问,学生的回答,最后的总结,可以将实验的目标提升。一个好的实验应该是没有结尾的,要留给学生更加广泛的思考余地。

精选实验项目,扩展实验覆盖面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只是注重一个实验,没有针对一类实验,这样一个实验的辐射面不大,我们最重要的是授之于渔[4],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实验,要扩充为一大类实验,一种实验操作模式,一种实验处理方式。这就要求教研室在选实验项目时要仔细考虑,既要考虑实验的类型,如蛋白质性质实验、核酸提取实验、酶的性质实验,还要考虑到实验的操作类型,既要有定性实验又要有要求较高的定量试验,还要充分考虑实验仪器的操作,有高档仪器操作,更要注重简单仪器的使用,因为一些高档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不利于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加以筛选,逐步确定一门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实验项目,同时也改进一些实验项目,使每一个实验项目都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作为某一个方面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典型。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实验,而应是一类。这使得学生的思考更加广泛,不仅学会了一个实验的一种方法,更会触类旁通,学会一类实验的操作方法、分析方法,学会了一类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篇6

典故词语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土壤当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众多的典故词语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典故词语的来源非常复杂,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历史故事典故词语、名人掌故典故词语、典籍词语典故词语、神话传说典故词语”等不同的类型,[2]可见古代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对典故词语的产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辞书解释典故词语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些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交代清楚,才能够真正解释清楚这些典故词语。对于典故词语所依托的背景,必须有一定的交代和介绍。典故词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典故赖以生存的民族语言文化土壤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比如出自《左传》的“问鼎”就是来自于历史事件。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部队驻扎在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王朝排除使臣慰劳楚庄王,庄王不自量力地询问周朝鼎的大小和轻重。鼎乃国之重器,讯问鼎其实就带有了觊觎国家的意思。后来在一些以下犯上、谋取国家的事件发生之后,人们都会以这一事件为例来打比方,或者引用这一事件来说明当时的社会形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问鼎”这样的典故词语,用来表示图谋国家政权,或者在某一个方面取得胜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这一俗语的产生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一段历史事实有关。

唐朝时期,郭子仪因为平息安史之乱战功卓著,皇帝就封他为汾阳王,并且在给他建了富丽堂皇的河东府。郭子仪死后他的后代各个养尊处优,挥霍无度,门厅几乎败落,他的一个孙子甚至乞讨为生。一天到了河西庄,想到自己的奶妈就是这个村子的,于是向别人打听,正巧他打听的这个农夫就是奶妈的儿子。他们一边说一边就到了奶妈家,看到家庭非常富裕。郭子仪的孙子就问:“你么家这么富裕,为什么还自己要劳动呢?”奶妈的儿子说:“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告诫后人要勤俭持家,守住这份家当,我们都不敢懈怠啊!”奶妈的儿子看到郭子仪的孙子很可怜,就留下他管理来往帐目,却发现他一窍不通、无法胜任,于是感慨地说:“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后来就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命运和境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典故所依托的这些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就是典型的传统语言文化渊源。在释义的时候,如果把典故词语当做一个普通词来释义,只把词语的直接意思解释清楚,那只能说是符合一般的释义标准。如果承认它是典故,就必须根据典故的特点,深挖这些典故背后蕴含的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讲授揭示典故的来源,才能更好地理解典故词语,并且更恰当地去解释典故词语。

二、典故词语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释义的复杂性

典故词语首先是语言中的词语,在释义时必须符合语文辞书释义的一般要求,就是要给出词语一个准确的词语义。同时,典故词语又是特殊的词语,典故词语的产生于定型过程中不仅仅有造词的语言规律的参与,还有典故所赖以形成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参与。真因为典故词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典故词语在释义的时候,比一般的语文性词语要更为复杂一些。

典故词语的释义过程中,要描述典故的形成过程。典故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典故词语产生的语言环境、事件背景。以上举例所说的“问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描述了它们产生的历史事件背景。这种背景还有其他的种类,有的典故来源于宗教经典,有的来源于古诗词,有的来源于神话,有的来自于寓言……不管来自于哪个渠道,都是典故释义必须的组成部分,在典故释义的过程中要清晰地揭示出来。尤其是有一些典故,最早出现在一些典籍当中,那么在解释典故的过程中往往要引用这段典籍。[3]比如“约法三章”来自于《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是“(高祖)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商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在解释“约法三章”的时候,这段话就应该引用到释文当中。其他的典故词语也应该同样处理。因为典故词语解释的内容相对更加丰富一些,所以典故词语的辞书一般都篇幅较大。

典故词语的释义过程中,要解释词语的字面意义往往与典故的真实意义差距很大。这是因为典故具有的文化性特征导致的。[4]典故产生的背景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或者故事性很强的内容,把这些内容提取为若干字表示的典故词语,在提取的过程中只能照顾到典故产生过程中的部分内容,或者典故产生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因此在典故的释义中,就必须注意仅仅依靠子字面意义,是难以处理好典故的释义的。比如“破镜重圆”,产生的背景是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与其驸马之间的故事。夫妻之间为避免在战乱中离散,相约每人拿破镜的一半,他年正月望日在市场上售卖破镜,借此来彼此探听对方的下落。陈国灭亡之后,夫妻失散,驸马在正月望日看到有人叫卖半个镜子,于是他高价购买并岁出售人去取镜子,得以夫妻团圆。所以后来用“破镜重圆”表示夫妻在离散之后的重新相聚或决裂后的重逢。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同学朋友之间的重新相聚或决裂后重逢,肯定不能使用“破镜重圆”这个典故词语。

三、结语

以往人们在研究典故的时候,更多地是在关注典故的文学性、文化性,对典故在语言学方面的价值和特点关注很少,在对典故词语在辞书释义方面的特殊性和释义规律关注得更少。典故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典故词语是典故的凝固和表现形式。[5]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际,作为典型的文化凝结———典故词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审视。

篇7

作者:焦芳婵 许自成 卢秀萍 郑聪 肖炳光 刘朝营 单位: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含氮类化合物(总植物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以C1群体最高,分别达到了2.30%、2.09%和10.60%;总植物碱的变异系数表现为原始亲本>C0群体>C1群体,而总氮和蛋白质的变异系数在不同世代间表现为C1群体>原始亲本>C0群体;C1群体的总植物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与原始亲本、C0群体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钾、石油醚提取物和挥发碱含量均以C1群体最高,分别达到了1.94%、4.98%和0.30%,主要表现为C1群体>C0群体>原始群体;钾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变异系数在不同世代中均较小,而挥发碱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说明钾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在样本间的变化较为稳定,而挥发碱含量在样本间较不稳定。C0群体和C1群体的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分别与原始亲本的钾含量差异显著;不同世代间的挥发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原始群体与C0群体、C1群体化学成分之间的方差分析。挥发酸含量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总氮、钾、蛋白质、淀粉、石油醚提取物和挥发碱的含量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世代群体烤烟的感官质量分析基本数量特征不同世代的感官质量评吸得分。C1群体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指标得分和评吸总分均达到了最大,在不同世代间主要表现为:C1群体>C0群体>原始群体;余味得分在不同世代间主要表现为:C0群体>C1群体>原始群体,燃烧性和灰色得分在不同世代间主要表现为:原始群体>C0群体>C1群体。

从变异系数可以看出,各项感官质量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说明不同世代烤烟的感官质量得分在样本间较为稳定。各个群体香气量平均得分比较表明,通过两轮的轮回选择,香气量平均得分得到提高,初步说明轮回选择方法在高香气育种中是可行的。多重比较表明:C1群体的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最高,并且分别与C0群体和原始群体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C0群体和原始群体之间的差异均未能达到显著水平;C0群体的余味得分最高,C1群体的杂气得分最高,但是余味和杂气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均未能达到显著水平;原始群体的燃烧性得分最高,与C0群体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原始群体和C0群体烤烟的燃烧性得分分别与C1群体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不同世代烤烟的灰色得分两两间差异显著。方差分析三个群体感官质量指标之间的方差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余味和杂气两项指标的评吸得分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均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而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燃烧性、灰色和评吸总分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烤烟香气量得分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不同世代烤烟的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表略)表明:原始亲本的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不显著,仅与总氮和蛋白质的显著负相关;C0群体的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较烤烟原始亲本有所加强,其中与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的正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含氮类化合物(总氮、总植物碱和蛋白质)和挥发碱的负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C1群体的香气量得分与糖类化合物、含氮类化合物、钾、挥发酸和挥发碱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仅与石油醚提取物的正相关不显著。说明经过不断的回交可以加强烤烟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烟草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其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易受气候、栽培、加工等多种因素影响,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和相互间比例的变化较大[14]。本研究分析了轮回选择育种过程中不同世代群体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两次轮回选择后,C1群体烤烟的糖类化合物(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和原始亲本相比较分别降低了28.79%、12.53%和52.32%,而含氮类化合物(总植物碱、总氮和蛋白质)分别增加了26.37%、23.67%和23.11%,钾含量也提高了1.49%,除了挥发酸含量在原始群体和C1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项化学成分指标在原始群体和C1群体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轮回选择作为群体改良技术,应用相当广泛,在作物增产[15]、抗病性[16]、提高蛋白质含量[17]等数量性状的持续改良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轮回选择,C1群体烤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分别比烤烟原始亲本增加了6.58%、5.02%、0.31%、0.31%、4.61%和2.66%。除了杂气和余味外,其余各项感官质量指标在烤烟原始亲本和C1群体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通过轮回选择,烤烟的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将不同世代烤烟的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烤烟原始亲本的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不明显,仅与总氮和蛋白质的显著负相关,而C1群体烤烟的香气量得分与糖类化合物、含氮类化合物、钾、挥发酸和挥发碱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仅与石油醚提取物的正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经过不断的选择,提高了烤烟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篇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所以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要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让学生从生活体验积累中上升到生活体验的实践。

三、理论基础: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顾先生还为我们诠释了“贴近生活”的内涵:“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这三点,正告诉了我们“生活化语文教学”具体的做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须集中精力从事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德)第斯多惠也指出“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这些理论也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向和应追求的目标。“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

四、研究目标:

“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五、主要内容:

“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主课题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1、语文课堂短时、高效的生活化教学研究:(责任人:洪越)

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的各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以教给方法为主,将多出的课时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不迷信教师,也不迷信课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讨,学会与他人交流信息。能深入教材,又能走出教材。

2、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研究:(责任人:吴萍)

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同时要让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吸收养料,培养学生自己吸收文化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

3、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研究:(责任人:毛文生)

研究如何通过建立课外活动基地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他们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最终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这个创造性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反映出来,所有的习作是内心体验的反映,言之有物,言为心声,有思想,有想象,有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活动中体现,自办刊物、报纸,自办电视台、广播站,成立剧社等。

六、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校为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按现有的规模,先以7——9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初步建立课题框架,争取取得突破性成果。最终在研究初有成效的基础上,再延伸至1——6年级的学生,使得课题起到连贯性、整体性,真正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准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调查、检测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各年级学生采用问卷、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做法。

3、行动研究法:

教师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研究这种做法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七、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洪越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及分工:

1、卜延中负责课题的创意和指导

2、洪亮负责课题的组织、统筹

3、洪越负责课题的策划、协调、管理,课题方案的制定,并负责子课题一“语文课堂短时、高效的生活化教学研究”

4、吴萍负责子课题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研究”

5、毛文生负责子课题三“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研究”

八、实施步骤:

(一)前期工作:(2001年4月——2001年8月)

A、筹建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各子课题的负责人。

B、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C、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D、制定和健全学习和交流的制度。

E、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7月)

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6月)

课内:仔细研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初中阶段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确定三年的分层、递进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做好与小学的衔接,制定每篇课文的教学时数和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充分意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这一道理。加强古诗文的诵读和对课外名作的阅读,学习写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2002年7月——2003年6月)

课内: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缩短教学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重在实实在在真正有所收获的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冗长的分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留出一定量的课时,对课外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指导。

课外:由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多种活动,由被动吸收知识转为主动获得,并能写出一定的活动计划、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来获得更多的需要的信息,并学会交流信息。

第三阶段:(2003年7月——2004年3月)

课内:由老师教转为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最大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与高中的衔接。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经验总结和一定的理论建设。

课外: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制定自己的阅读、写作计划。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参与一、两项课外团体活动,并在语文的某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中期汇报(2003年10月)

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请专家论证、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

(四)成果总结阶段:(2004年3月——2004年6月)

A、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

B、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C、学生写自己在这种生活化教学下的收获和体会;

篇9

【关键词】化学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Chemicalexperimentwithstudentabilityraise

【Abstract】Howdidthisarticleelaboratehasraisedaspectandsoonstudent''''sobservation,thoughtthatoperation,innovationinchemicalexperimentShanghaiabilities,improvedthechemistryoverallquality.中国

【Keywords】Thechemicalexperimentobservesability;Powerofthought;Innovationability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怎样在化学实验中,有效地开发学生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怎样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思维,乃是当前化学实验课面临的新课题。以下谈一点笔者看法,不妥之处,恳请指教。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实验素质

化学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都是在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安排得恰到好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实验教材,吃透实验目的,把握实验实质,使每一个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素质有所提高。

1.1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做到细微周到

化学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会潜移默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准备好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师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先到实验室,同实验员一起认真准备,同时虚心听取实验员的意见及建议。从仪器、药品到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都要考虑得细微周到,点滴不漏。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和反常现象,要心中有数,课前排除。实验前,要认真预做一遍乃至多遍。从实验物品的摆放艺术、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操作规范程序都要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1.2演示实验操作要规范化,行为要准确化

课堂上演示实验要规范化。每一个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在讲台上摆放要整齐有序,给学生美观大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切忌满台仪器药品,杂乱无章。做实验时,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谨认真,规范准确。从药品的使用,仪器的安装,气体的制备及检验,要环环紧扣,顺理成章。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要做好。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尽在学生的观察之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一种新鲜感、美观感,使他们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新的求知欲。同时,为以后的学生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实验,教师要先剪好铝箔,穿好针孔;再切好钠块,包好钠块;试管要预先装满水倒立在水中,然后提起试管靠近水面,将包有钠块的铝箔放在试管口下,收集氢气。尔后用拇指赌住试管口,提出水面,做验证实验。整个实验要熟练有序,轻车熟路,使学生看后,受益匪浅,观察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3演示实验要多采用启发式,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

演示实验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实验,要结合实验内容,扩展实验的外延,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使其通过实验观察——信息输入——思维分析,获取实验新知识,提高化学素质。

每个演示实验无须从头至尾由教师全部做完。也可开始设置疑点,创设实验情境,采用点拨提问法、师生共做法、学生演示法,促使学生积极观察、思维。提问也应分类型,多提问不同类型的学生,使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思维都得到发展。如铜和浓硫酸反应,让学生先预习实验、提出问题。很快优等生提出SO2有毒、污染环境,有害同学健康,不能排放教室。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变开口式实验为密封式实验。中等生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过程及机理,并指出反应后颜色的变化。差等生实验后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搞清了反应过程。整个实验气氛热烈。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多做点拨,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师要深深懂得,采用启发式演示实验,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同时要捕捉学生实验中的闪光点,一旦发现,及时诱导,使整个实验氛围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学生实验中,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实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及时安排的,意在通过实验,巩固基本理论、概念,对新学知识产生新的飞跃,增加学生手脑并用能力。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巩固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实验前,组织学生认真预习

实验前,要认真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及方法、实验仪器及实验原理。要布置一定的实验预习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看书。通过预习,使学生把要我学自觉地变成我会学、我爱学、我想学。也可以在习题中设置疑点,使学生学有压力,有动力。也可按实验小组,布置不同的实验讨论题,促使学生多角度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预习,初步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如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操作技巧、仪器装置等。

2.2实验课上精讲10分钟,开发学生智能

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一节实验课,就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技巧的全过程。有些实验,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备好课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要细致认真,开拓创新。既要完成实验内容,又要兼顾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有难度的实验,可设法化解实验,降低难度。对优等生,要求对原有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备实验课,最好到实验室,亲自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了解实验的全过程。

实验的讲解,要精讲,宜简不宜繁,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板书应清楚精炼,写清注意事项及实验改动。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既有章可循,又不妨智力开发。如酚醛树脂的制取实验,提出两种实验方案:一种以浓Hcl作催化剂;另一种以浓NH3·H2O作催化剂。让不同的实验小组同时做,结果发现树脂颜色截然不同,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可因势利导,讲清树脂结构不同,从而解开学生知识上的迷雾。设置疑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思维催化剂、兴奋剂。通过实验,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理解的深度,拓宽知识面,达到复习巩固提高之目的。

2.3实验课要因人施教,单人指导,提高学生素质

篇10

一、语言要有准确性

准确、简明是教学信息传递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

1.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a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2.用词要准确。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有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要有形象性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象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如教师讲解相遇问题时,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如图:这是一个活动组合投影片:

甲地乙地

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语言要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