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5:3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学概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位受到冲击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独立学院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果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都机械照搬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势必加剧本就日益显露出的语言类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间的矛盾,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地位受到冲击,课堂教学时数不断缩减。传统的语言类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现象的分析,而缺少语言实际运用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开设的语言类延伸课程也硬套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术型专题选修课程,而缺少应用性较强的语言类选修课程。
2.语言类课程内容重复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各自有内在的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做法是呈现出一种互补的状态,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如现代汉语课在文字学一章已讲授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古代汉语通论又有文字学专章论述,汉字的起源内容又与语言学概论重复,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文字学的内容。据学者统计,现代汉语课程所用的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和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教材,其章节重复率达40%。虽然语言学概论主要教授语言的普遍结构知识,与现代汉语的讲授角度不一样,但其实懂得多种语言的教师很少,除了英语,该课程还是主要以汉语为语料。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协调课程的相关内容,各门课程各自为阵,这势必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对语言类课程内容需进行重新整合,统筹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并增设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也正由于照搬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之课程体系的调整牵扯面非常广,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总是很难及时跟上实际教学的需求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更是慢一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类课程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课程因为只牵涉汉语这一单种语言的现象和规律,加之语言工作者近年来对教材的不断修订,汉语教材与汉语研究的新进展之间的脱节还不严重,但语言学概论在这方面的问题就较突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法等理论以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语言学的新领域,在叶蜚声的《语言学纲要》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因此,如何调整和改进语言学概论的内容,使其跟上语言研究的新发展,是教师应当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独立学院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而传统认为语言类课程只讲语言理论、原则,在专业总学时不变而应用类课程增加的情况下,理论类课程教学时数相应地要比母体高校同类专业要少。但教师讲课内容又基本不变,为了赶进度,不但课程内容缺乏更新,而且方法缺乏灵活性,手段单一,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设想
我们认为,针对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和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和特点,需要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整合各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语言类课程群的内容新体系,注重语言实践训练,突显语言课是工具课的性质,以努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我们提出的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1.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课程的定位在理论上十分明确,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必修课。但随着经济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转变,这些课程的地位实际上下降了。很多学生只想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实用型课程,而冷落专业基础课。我们认为提倡培养“应用型”或“一专多能”人才,不能成为淡化专业的借口。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看,所谓“应用型”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胜任文秘等实际工作。“应用型”人才应理解为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校素质教育首先是专业素质。而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要重新审视语言类课程的实际地位,与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特点相适应,通过改革,在不削弱专业素质的前提下,转变以往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课程目标,在确定具体课程的目标时应强调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实践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创新能力。现代汉语课程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好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应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书所必需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古籍的能力,以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语言学概论课程主要阐明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描写、说明语言现象的能力;汉语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对汉语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了然于心,树立语言学史观念,掌握语言研究基本方法,学会逻辑思维(与文学作品形象思维相区别)。
2.调整语言类课程群体系
广义的语言课程群除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基础课程以外,还包括由此延伸的文字学、音韵(语音)学、训诂(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课程,但传统语言课程群结构有明显的缺陷:墨守传统,忽视创新;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应用能力。也有《说文解字》专题、《马氏文通》专题等“专题”课程,这类课程更为随意,往往“因人设课”,根据教师的学术专长而任意增设或停开。如此的课程设置很难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独立学院主要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人才,与重点高校培养研究型的学术人才不同。因此,我们在改革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应用性、实践性为导向的原则来构建语言类课程群新体系,适当减少主要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服务的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课程,适当增设和保证应用性强的语言类选修课,如社会语言学、修辞学、演讲与口才、语言与文化、公关语言学、广告语言学、语言交际学、实用语言学等。这些课程应用性、实践性比较突出,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重点改革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计划的制约下,课程体系的调整是有阶段性的,总有一定的限度。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还应该放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坚持权威性、实用性原则,选用高水平教材。即便这样,教材内容的更新也往往跟不上学术研究的进展。教材内容陈旧,除了上文提到的《语言学纲要》外,在古代汉语课程中,一般选用王力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古代汉语》,这部教材曾获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但不可否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编于20个世纪60年代,通论部分的语言知识还略显简单,不够系统,其次是教材缺乏练习。为了能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参考其它一些新版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双棣主编《古代汉语知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洪波主编《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黄河出版社出版的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习题》等。再如汉语史课程,不少高校也选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随着新的语言材料的发现,多元化的语言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人们对汉语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各种现象,观察的角度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描写分析越来越细致,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汉语史稿》教材在内容上相对滞后,而其内容的量又很大,几十课时完全无法讲授完毕,只能各部分内容蜻蜓点水式略过。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更换教材。殷国光等人编著的《汉语史纲要》基本框架与《汉语史稿》相同,但在教学内容的量和难度方面都较适中,且尽可能地吸收了学界已取得共识的新成果,每个章节除了提要和正文,还配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深化学习。教材选定后,不宜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在教材内容难以及时更新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及时关注国内、国际语言学的新进展,了解语言研究新成果,并适当在课堂上呈现,以开拓学生视野。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又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其次,一方面各门课程老师应多沟通研讨,要协调好课程关系,减少课程重复内容;另一方面,要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语言课的性质,说到底就是工具课,工具是要拿来使用的,传授语言知识,是为了教会学生能读懂文言,继承优良传统文化;能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并分析各类语言现象。语言课不能只有语言知识、规律等生硬的骨架,还要有血有肉,教师应尽可能搜集丰富有趣的语料。恰当地运用语料不仅能化抽象为具体,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语料分析本身就是语言课的内在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教材中的语料基本都是汉语普通话和印欧语系的语言。而印欧语系的语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除了英语,对其他语言都知之甚少,因此,可适当增加方言语料和当代社会流行语。这样,既有利于语言理论的说明,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省时,易操作,但没有突出学生主体,把学生仅仅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色的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自己发现真理,在语言类课程的课堂上,可先摆出具体的语言事实,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归纳出语言规律来。例如,古代汉语课程的音韵学历来被称为“绝学”,学生还没学,就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在讲解“古无轻唇音”这条古音规律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语言事实,谐声字:非悲、发拨、未昧。异切:漂,抚遥切;漂,匹遥切。异文:匍匐、蒲伏、扶付,伏羲、庖羲,等等。根据这些语言材料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上古音中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只有一类,或者无轻唇,或者无重唇。接着,教师再出示现在厦门、福州等方言中只有重唇音的现象。这时,学生自己也会思考:之所以会得出上古无轻唇音的结论,一条重要的理据就是现代汉语方言。教师对此再进行强调: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无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另外,文言文中接触的某些人名地名,如逢孙、阿房宫的“逢”和“房”都念“páng”,这也是古音的遗留。这种反向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使学生体验了思维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做有心人,成为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者。可尝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如古代汉语课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哪些字典辞书,还可教学生查检大型的或专门的字典辞书,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现代汉语课可开展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调查,撰写语言调查小论文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样不仅能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关键内容是课堂精讲,易学内容可以自主学习。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篇2
1.注重人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之二是注重人文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人文性思想,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对当代人才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人文素养,才能够更加健全人格,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加具备实力。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材中充斥着非常浓郁的人文精神内涵,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要以教材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实践人文教育,充分发挥出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之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各科的教学工作当中。同样,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将课本中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学生们所喜爱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知识内涵,并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兴趣。再者,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布置一些PPT课题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汉语言文学相关的PPT课件,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理念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是改革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的基本教学观点及信念,一个优秀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由于汉语言文学教材当中存在着许多理论知识内容,因此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理念,这明显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当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体系。
2.改革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二是改革教学模式。一个优秀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令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实践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都是比较适合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引入这些先进、丰富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及成就感。
3.改革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三是改革教学内容。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就是一些单纯的字词、文章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和死板,既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其实是一门包罗万象的专业,其中应当包含有许多历史人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之时,也应当拓宽其讲授层面,将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文学等内容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以教代学;教为学服务;顺学而导;学案;个别差异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更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已成我们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走出英语教学以教代学的误区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走出英语教学以教代学的误区。
1、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2、知名语言学家米切尔·韦斯特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结果什么也学不到。教师授之不少,而学生得之甚微”。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讲解要有的放矢,要少而精,变多讲少练为少讲多练;想办法生动形象地介绍新的语言点,使学生学有兴趣,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在点拨重点、难点处,要讲在点子上并且有启发性。经常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挂图、表情、手势动作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等创造情景,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大量的言语活动,归纳总结出一套所学语言的规则、原理,从而牢固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形成习惯,做到“教为学服务”、“顺学而导”。
3、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应考的关系。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总认为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导致教师应付考试是首要的观念,因而出现顺考试考而教的理念。如:采用传统的分段教学和语法翻译法;以考试为目的,教师为备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学,最后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
二、在重视教案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案
“学案”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学案,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重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在重视教案的同时应更要重视学案。
如何编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学案,以预习课为例,预习学案包括下面几点。
⑴认定预习目标、方法、内容。
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如:七年级上册unit3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
⑵预习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单词或代表领读单词等形式熟读单词。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阅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划出学案中所列词组及语言点,然后强化词组和语言点的使用环境,并加以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答疑者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
⑶预习效果检测。
单选串串烧,你能选出最佳答案吗?(初一英语UNIT5Topic1HowdoyouusuallycomtoschoolSectionA):
()1、-HappyNewYear!
-__________
A、ThankyouB、ThesametoyouC、Youarewelcom
()2、-MissLiu,yournewskitlooksvery_____.
-Thankyou.
A、niceB、badC、well
()3、-DoesHanYuusuallygotohisgrandparents’homebybike?
-No,heusuallygoesthere_____
A、takeB、bythetrainC、onfoot
……
⑷疑难问题记录。
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初中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
1、HisEnglishteacherhaslonghair.(变为一般问句)
________hisEnglishteacher_______longhair?
2.Jackdoeshishomeworkatschool.(变为否定句)Jack________
________hishomeworkatschool.
3.Ithinkheisverytall.(变为否定句)
I______________he_______verytall.
4.Mybrotherlikesreading.(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yourbrother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重点突破。
根据所给汉语,补全英语句子(初中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
1、“格林先生长什么样?”“他中等个头,棕色头发。”
“_________________MrGreen__________________?”
“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ownhair.”
2、南希总是穿着红色裙子和黑色的鞋。
Nancyalways__________________reddressand_________________.
3、你妹妹长得很标致,但稍微有点不爱说话。
Yoursisteris_______butsh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总而言之,学生依照学案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将预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达标测试、反馈矫正落实目标。
三、把英语课堂教学适当延伸到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简单的量的追加,而应该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
1、英语是一门语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无不围绕培养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来进行。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就理所当然要考虑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去拓展和深化已学的语言知识。
2、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没有交流,我们所学的就是“哑巴英语”。那么又该如何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呢?方法很多,比如说讨论法,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课外活动气氛,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得到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们把课文里学到的一些表达方式运用起来,加深了印象,并且在互相讨论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只要我们教师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课外作业更科学合理、更有效,我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
[2]包育彬编著.《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
篇4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创新
1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教学范围过于狭窄。这里所谓的教学视野指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目标单一,“一切围绕中考、高考转”这样一个情况。诚然,中学语文教学视野过于单一,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但体制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学语文老师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开阔教学视野。如果教学视野不开阔,一味追求考试升学率,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下降,也将严重导致教师的教学素质的下降和教学个性的丧失,最终教师将变成一个教书匠。
众所周知,语文课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空问远较其他科目和课堂广阔。因此,只要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开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难的。但令人痛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及中学语文教师,出于追求升学率等目的,完全把语文课变成了“字词辨析、段落拆分讲解,试题练习”。本该十分精彩,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摧毁得一千二净。这些都是由于教学视野过于狭窄,教师教学个性丧失所导致的结果。
教学环境缺乏或不足。大家知道,语文的学习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英语教学为例,很多中国学生学英语之所以很吃力,之所以学了多年以后也还是哑巴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又以普通话的学习为例,南方人的普通话水平之所以比北方人差,就是因为从小受到方言的影响太大的缘故。同样的道理,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环境,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图书馆、图书室,学生除了看语文课本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可读!可看的课外书籍了,难道语文的学习、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只能从教材而来?于此,还存在另外一些认识误区。
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手段都停留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个模式上。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基本做法就是教师讲解、板书,学生则是做笔记。在测评方面,除了考试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手段和方式了。这不仅无法使语文教学做到丰富多样,且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在纸质媒体时代,通过黑板板书、通过考试测评来完成语文教学,这确是客观条件所限。但在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多媒体教育已经走进课堂教学的时代,把中学语文课仍局限于这样一个传统教学模式,还把考试仅仅当作测试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手段,则不免让人觉得落后于时代,也无法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了。
2重在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
2.1进行教材方面的创新
1)课程目标,高度量化
新课程除了在课时方面进行量化外,对学生的生字量、阅读书目、练笔写作等都做了量化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l4次,字数不少于0.7,其他练笔不少于l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每学年学习课文不少1—60篇。这些量化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提供了保障和评价标准。
2)教材内容,自主选择
存初中学段的新课程平台上,有“人教版…‘北师火版…‘苏教版”三种语文实验教材共同展示,供全国各地学校自主选用。这三种教材版本是共性个性兼顾,其共性是:教材选文新颖,富于文化内涵和时代生活气息,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综合性学习的系列设置,着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密切语文同生活、社会的联系,体现了“变革学习方式”的课改实质;课后习题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和学习观的转变;教材有意留白,给教师留足教材开发的空间,给学生留足延伸创造的空间,体现了新课程教材观。
2.2教师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丰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但面对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不少教师缺少自主整合教材的意识,缺乏敢于扬弃和创造性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勇气。表现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或照本宣科式地转述教材编者的话语和标准答案,或抛开教材的新体例,然按照语音、文字、同句、段落、文意分析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来讲授新教材中风格各异的课文,用传统老路了套用新教材。应该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不能只是机械地将教材编者对文本的解读原样转述给学生,而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启发学生对具体的教材进行个性的多元解读;二是对于教材中预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不能不加选择地“拿来”,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基础能力、情感体验、兴趣爱好等,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灵活设计学习过程,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学活动;三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人胆的合理的舍弃,适当开发和利用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资源。
2.3学生学习思想上的创新
学习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承传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语文学科,呼唤着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基础便是创造性学习。所谓“创造性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信息单向传输,是典型的纯知识灌注式教育当代的语文教育,则要求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强调人际互动和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个性价值。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体现是创造性思维,它是相对于常规性或一般性思维而言的心理学家们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每个人包括儿童,其思维品质中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
篇5
关键词:针对性学习兴趣师生情感因素培养
一、讲课要重视针对性,激发英语学习热情
针对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因,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厌学,就无法期望其在这一学科上取得优良的成绩。老师要从当今英语的广泛应用以及英语在今后学习上的重要地位等方面向学生进一步讲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变成其内在需要。英语教师要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上课不能随意性太强。
讲课不能面面俱到满堂灌。有些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结果教师讲累了,学生听瞌睡了,学生也不知哪是重点,哪是难点,不会的还是没听懂,学习效率非常低。因此,教师讲课一定要精,要有针对性。要强调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并且把难点、易错点放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前十分钟讲,这样讲课效果会更好。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样重要,使学生对每学期英语教学的内容,难点,重点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克服为难情绪,增强学习自信心。老师用饱满的激情、流利的英语、精当的教学安排、娴熟的驾御课堂能力征服学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取得学生中考成功的关键在于每一节课,要关注平时的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成高效率,高收获的精品课。每一个单元开始的时候,要根据这个单元的特点准备一个有趣的或有吸引力的导入。或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一段优美的歌词或小诗、或是一段精彩的演讲、或是对这一单元的介绍、或是一曲优美的歌曲、或是同学们的精彩的讨论。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有了学习热情,教学就事半功倍。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需要老师有百般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学生学习不出成绩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不能轻易的批评和放弃。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心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老师应该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平等的对待他们,尤其他们的人格尊严不可侵犯。对落后学生多鼓励和多帮助,少批评和少责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细心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就失去了他的魅力,所以,教法多变才能提高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复习一单元的单词,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法,看谁编得生动有趣且用上的词最多;复习课文内容时,采用学生一问一答竞赛形式;复习知识点时,让一个学生讲,其他学生来补充等等,比教师在上面一遍遍讲,学生在下面听背效果好得多。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孔子曰:“知之不如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对学习缺乏内在动力的学生,通过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多采取有利措施。变换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的变换教学形式,如编课堂剧,进行值日生报告,分组活动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英语。利用环境因素营造英语氛围。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名人名言,办英语板报,组织学生举办英语晚会、演讲比赛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起到增加学习兴趣的效果。树立学生良好的自我形象,扫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课堂上要使学生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还能使每个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提问应根据难易程度来选择能力相当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优势心理。回答错误的或不完全的,启发并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或补充完整。这样能提高学生学英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消除了学生学英语的心理障碍,树立信心。
三、把归纳和总结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师生情感
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他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适合毕业班学生的方法是归纳和总结。因为学生一、二、三册内容已经学过一遍,所以毕业班复习时,不管是教师讲课中还是学生的学习中,都要注意归纳和总结,使知识联系起来,成为知识链提高学习效率。练习和测试是初三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注重平时的练习的选择和阶段性考试试题的选用。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给学生选择一些恰当的练习。好的恰当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对于每一单元上完以后我布置一些读、写、听的作业,语法词汇较集中的段落我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感。每个单元中的阅读部分,较长一般只要求学生熟读。两个单元上完以后进行阶段性测试,恰当的测试既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可以诊断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得失。同是也可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情感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它对人的行为有很大影响。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热爱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置身于一种真诚、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克服困难,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四、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重视智力因素培养
在传授知识时,以新带旧,增加已学知识的重现率。并注意及时组织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注意复习形式的多样化,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样,不但提高了复习效率,巩固了已学知识,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了记忆力。通过英语教学的实践表明,智力因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认识和行为都不仅限于智力活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参与并且影响着学习活动的进展速度和效率,如果学生学习动机端正,目标明确,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和成功,兴趣又得到加强,储备了新的能量,并培育了较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性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优秀学生,就必须既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俗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取得中考最后的胜利,教师心中必须有个全盘的计划。复习时运用三轮复习方法。第一轮,打基础。紧扣教材,细讲精练,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第二轮是专项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如单项选择专练,补全对话专练等;第三轮,是综合训练,也就是中考模拟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
总之,初中毕业班的英语复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引导、肯定和鼓励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适当多出些较简单的试题,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兴趣和自信心,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邓小华.阅读模式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6.
篇6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服务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因此,培养“科研型”教师,提高大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在前一阶段地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活动中,高等教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承担的工作出发,提出以课题研究为实践活动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现状,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学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本案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调查对象为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教职工。其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59.8%。调查对象职称结构分布情况如图l所示,其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有18.5%,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占29.8%。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答卷284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调查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科研的价值”、“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选题和方向”、“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等方面展开,共设有13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题。在回收的284份问卷中,有116~q问卷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与人数占42.2%(以有效问卷为基数)。
1.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职称结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育科研能力存在影响。从职称结构与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看,如图1所示,在省级或校级课题中,负责人是教授或副教授的比例远高于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副教授分别有60.O%和29.5%主持省级课题,讲师、助教分别只有6.1%和6.7%,这反映出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参与科研活动,可以积累经验、打下研究基础。27.2%的讲师和45.6%的助教未参与课题研究.反映出这部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尚未形成、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形成研究团队。
调查显示了担任教学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关系。29.8%的从事教学管理人员中。包括有院系主任、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比例均高于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这一数据反映出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关注问题、善于探究。
针对“您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什么成果?”的问题。有29.1%被调查者回答“没有教科研成果或发表过文章”.这其中讲师占33.8%、助教占55%,如图3所示。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薄弱。教育科研成果太少,已成为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6.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
2.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
对于“您认为所承担的研究是否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您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的问题,7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承担的研究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52.7%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开展科研对学校的发展和对提高自身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意义。
3.教育科研的影响因素
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9.8%的被调查者指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47.6%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从总体情况来看,影响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的前三位依次为:教学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由于没有时间对实证资料收集整理.加之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政策等方面对教育科研工作激励作用不够.难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再者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是单兵作战,如何把想法付诸行动,困难重重。
4.教育科研的保障条件。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科研?针对“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教育科研资助力度;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激励机制:另有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在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方面,调查显示,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课题指南对教育科研选题有指导作用”;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作用”;而30.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看到,说不清楚”。51.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教研究》和《高教信息》以及网站平台对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帮助:¨.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什么作用”:36.7%的被调查者“没有看过,不知道”。69.8%的被调查者了解我校现有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途径;有30.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需要一些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和引导。
二、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还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问卷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科研能力不强。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教育理论素养不高,问题与研究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欠缺。
2.教育科研氛围不浓。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教育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方面的政策失衡。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教育科研是软指标,另有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与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识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质紧密相关。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观念上仍存在着忽视教育科研的现象,认为教育科研属于教学行为,教育科研无非搞些教学改革,与“科研”没有关系,仅在晋升职称时要开具从事教研的证明时才给予关注。有的认为工科院校做教育科研难以形成一定的水平.认为其取得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实践意义比不上自然科学研究。
4.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
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良好的条件是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实中存在的科研经费欠缺、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很大。
三、思考和认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实力普遍还不够强。随着“质量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指导和推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高校自身发展都要求地方高校加强教育科研。而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现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角度人手。
1.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定位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将教育科研与科研同等看待。并将教育科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由校领导负责将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资助力度。
地方高校多是教学型高校,在工作中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虽然也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学以及提升办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还是很少的,加之由于实力有限,获得高级别的项目不多,这就容易使得一些具有科研和教改价值的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因此在教育科研项目上要有专项和充足的经费加以保障。
3.完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教育科研工
作及其研究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支持、制度性奖励和宣传推广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了解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后.需要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教育科研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教师教育科研与院系考核、教研组考核、教师评聘挂钩;可以设立青年基金项目,鼓励扶持青年教师成为研究者。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论文评选”、“成果表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给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相应的奖励,从而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4.不断充实和强化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
教育科研工作离不开规划和引导.我们要逐步实行课题分层分级管理,加强课题校院(系)二级管理、过程管理,健全从学校到二级单位的教育科研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加强应用研究。作为课题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规划。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课题指导计划,不断提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发展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学术与应用逐步实现一体化.在服务教育决策、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增强开展研究的自觉性。要将教育科研看成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既是专业业务尖子,体现学科专业化,又要具备教育科学素养。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提高研究意识,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
(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学术组织,其特点是以高深知识的继承、传播、发展、转化和利用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机构。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不能相脱离。教师要打破纯教书的传统思想,应做“善于思考的实践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严谨的思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科研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凸显地域性。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实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教育科研的选题和方向的确定都要从实践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课文;教语文;美丽转身
虽然语文教育者一致认同在上语文课时主要是用课文来教学生们学语文,但是,当前在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教课文”。记得台湾教师赵镜中曾与一位教师同时在内地教授《太阳》这一课时。一堂课下来,发现这两位教师所注重的教学目标都不相同,赵镜中老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怎样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将教学目标重心放在了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征和太阳与人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方面。后来,赵镜中老师感叹的说:“内地的语文课主要以教课文为主”。他对这一教学方式不认同,觉得在课堂中应以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采取好的方法为主要。从他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内地与台湾教育者的语文教育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当前我们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将教育观念全面的转变,从“教课文”向“教语文”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人文关怀,以此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
一、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提纲
首先,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教课文”与“教语文”的涵义。前者主要指的是将课文中包含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后者主要指的是将课文作为例子,不断地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以及学习语文方法。在上《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我们应深入地挖掘教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们全面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住文中的重点部分,让他们去感受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并且还要提出“法布尔为什么从小就对昆虫这么的喜爱”?以此引导学生们分析研究喜爱、痴迷的具体表现,将文章的提纲大致理清。这样一来,文章的层次就会清晰可见,学生的知识也逐渐的提高。文章的条例变得清晰了,很好地为下文掌握关键词和揣摩文中人物的特征该选用何种有效的方法引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语言上的积累与合理的运用
1.教给学法,将语言积累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将他们潜在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出来了。在“学贵得法”中就非常注重这一点。教育者在语言积累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在“牧童”这一词解释过程中,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将字分开来解释,这样他们就会很快的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就是“放牛的孩子”。再如,在感受课文内容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这样的问题“阅读了这篇课文,你们了解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表达出来吗?”对于学生来说,直接采用词语说的教学方法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他们在用词语回答时并不是很理想。不过,笔者认为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他们知道:在阅读文中时,应重视其中涵盖的词语,并且还要将文中的词语积累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经常引导学生们做这样的语言训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2.教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材就是一个例子,要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他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运用语言,那么,如何才能将语言积累向运用语言方面转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应在课文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明确课文所要教的内容。充分地考虑除了要教学生们学习生字新词之外,还应教他们什么。
其次,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在教学生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前,应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
3.针对小学生爱玩与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创设适当的情境,提高其写作兴趣。首先,观察情境,注重重点,写出真情实感;所谓观察情境,主要指的是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等一些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其主要是在小学生的思维、心理以及学习语文的特征基础上而提出的。比如,现在是春天,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户外去寻找春天的踪迹,感受春天和煦的风带来的一丝惬意;下雨了,可以让学生们趴在教室的窗口上观察雨中的景色以及路人的反应;秋天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秋天的田野,以此体悟出秋天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好季节。
篇8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兴起和发展,人文性在语言教学中的制衡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人文”这个词。《易经》被认为是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文献,《易・责》中讲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西方,“人文”一词则源于拉丁文humanus,古罗马人为了指称那些接受了古希腊文化的罗马人而创造了这个词,以此表示与“野蛮人”相反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因而,“人文”这个词具有“教化教养”的意思。而人文性,即是指对人之为人的关注,也就是对人之为人的宣扬,重点突出的是人自身的存在,是内含了人文性的张扬的。所以,当站在英语教育的立场上来审视人文教育时,文化教育的推广就是教学落到实处的关键;当从大学英语改革来理解人文性时,人文性不仅要着重突出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且要突出对学生个体的人性、人生、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并将以“人”为主体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培养其个性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启发式教学,着力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重要的人文学科,虽然其人文性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框架支撑的摸索阶段,但是人文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端倪。
2.研究现状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浪潮,扭转了1985年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体现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应试导向。《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而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而近几年教学研究范式也由工具论逐渐走向本体论,更倾向于将教学作为一种文化实体进行研究。教学研究不再是为了寻找某些本质、规律,并为这些本质、规律做出证明,而是要真正面对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课程有机组成部分中重要的人文课程,如何架构基于人文性的教学改革理论框架,如何回归其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些必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近十年以来,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大量涌现,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4年(《教学要求(试行)》颁布)至2012的期刊进行搜索,主题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章共有6858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就有547篇。这些论著大都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等方面展开探讨,其中理论研究和教学法研究所占文献总量比重最大,如夏纪梅(2006)著的《现代外语课堂设计理论与实践》、束定芳和华维芬(2009)主编的《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1949-2009)》等。这说明大学英语界已经普遍关注到理论研究和教学法流派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导的重大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都是借鉴西方的二语习得理论,从人文性文化视角来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还比较少。从1995年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教学、语言和文化的探讨,陈彩霞(2010)的《强化教师修养,提升业务水平――从〈课程要求〉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文探讨了教师人文修养的培养,范琳、刘振前(2005)的《从情感纬度上优化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实验研究――运用心理匹配策略和发掘情感策略》一文提出了教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策略,冬梅(2010)的《英语教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了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这些研究总体上数量不多,且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说明该研究在理论方面尚处于利用和借鉴阶段,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正在摸索将人文性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将其转化形成自己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方法。而针对云南省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改革中人文性的研究就更无人提及。
3.研究意义
我国东西部之间在经济、技术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悬殊甚大,学生生源不同,学生语言基础差距明显;很多云南地方高校都是师范性院校,承担着培养合格教师的任务,同时又面临着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强本申硕的发展目标。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解决云南省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向、将“人文性”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何培养、巩固、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何合理设计网络教学模式,消除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对英语课业和教师的情感屏障;如何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体现教材的人文价值,通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发掘潜在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适时把握教学的细微环节渗透人文思想、体现人文关怀,有效地实施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如何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标准,最终体现《教学要求》中倡导的人文性原则,推动素质教育,展现人文精神,这些对于云南地方高校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6月,曲靖师范学院通过云南省教育厅审核,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改革示范点”,也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进入改革示范点的地方高校。该校率先全面展开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估体系到第二课堂都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及时探讨、总结该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同级别的地方院校提供宝贵的借鉴。
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从上世纪开始,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理性文化进行解构,由此,人文主义文化逐渐代替技术理性文化的权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当前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工具理性是其学科建立的根基,但其自身必须有明确的文化取向。但是目前我国学者多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而对人文取向的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可以深层次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支撑,尤其是进一步研究云南省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问题。
4.研究内容
(1)如何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人文价值。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建构的维度有多种,但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基于人文性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构建,不仅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2)如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发掘潜在的人文教育资源。传统班级授课制基本上都是按照一个步调、运用一种教材、执行统一课程进行学习的;基于人文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要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等特点,主张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人为本,弹性安排教学内容的进度和课程设置,并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以供学生选择。
(3)如何适时把握教学的细微环节,渗透人文思想。提升教师个人人文修养,展现人格特质;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复杂的人文感悟和思辨逻辑推理;积极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建立以学生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4)如何科学设计自主学习,彰显人文关怀。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分阶段、分层次地设计自主学习的教学计划和任务,研究自主学习与学生语言水平,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技巧,交流技巧,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建设。
(5)如何有效实施评估手段,展现人文精神。评估方式如果主要依靠终结性评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就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挫伤和遏制了教师对英语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要体现评估过程的动态性、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内容的全面化及评估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进一步强化评估的公平性。
(6)如何积极丰富第二课堂,营造人文氛围。如何多渠道、多形式地丰富学生的英语第二课堂,并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如何以英语为抓手,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如何主动关心教师心理,体现人文情怀。教师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的和谐,但在教学改革形势下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空前的:学分制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压力,高校扩招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压力,网络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压力,教师内心想要提升个人素质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工作量之间矛盾的压力等,如何帮助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样是大学英语教改中人文性探讨的范畴。
5.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遵循这样的技术路线:查阅文献和对现实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批判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合理现象提出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人文性倾向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性的科学性建构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
因此,本研究从文献梳理开始进行,切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通过文献研究与现状考察,梳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合理现象,提出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性倾向的科学性。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课堂进行实录、行动研究等手段深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还要进一步完善和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性渗透的问题。最后,研究成果进行终结,提出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后续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是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积淀,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采用综合的方法体系,才可能得到较好的答案。
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拟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文献法主要是指搜集资料、整理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梳理和分析文献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找到本课题的立足点,形成研究的基本观点。调查法主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问卷和座谈,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和数据,以确定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学实际活动,不断提出改革的意见或方案。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对曲靖师范学院这个典型对象的具体研究,来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某些共性特征。
6.结语
本研究拟从剖析人文性的思想内涵入手,归纳社会主导文化价值理路演进的基本要求,阐明教学人文性范式的转换,从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人文性价值诉求,然后分阶段展开调研并及时提出阶段性改革调整,使大学英语教改的人文性价值诉求更好地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施、自主学习的设计和评价体系的健全等各主要教学环节中。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展具备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3]刘述先.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4]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土福祥等编.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8]胡文仲著.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夏纪梅.现代外语课堂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1]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4]Cohen,A.D,Language Learning[M].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1990.
[15]Cohen,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6]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篇10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47-02
近年来,随着《基础现代汉语》、《汉语文基础》等课程在普通高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学语文相关基础课程时感受到了汉语的芬芳,也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这一举措得到各方面的赞赏,其中尤引人注意的一个变化是文言选文在各类教材中比重的大量增加。因此,如何搞好文言文语言教学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文言文语言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并不大,通常是教者辛苦,学者无趣,甚至不少大学生认为文言文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除了应付课堂,别无他用。事实上,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学习文言文有助陶冶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培养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鉴赏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因此文言文教学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语言专业以及笔者在高校里的教学实践指出大学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重视感性材料的积累,并提出了有效组织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几种方式,同时指出诵读教学创新不仅有利于学生,而且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推动作用。
何谓“诵读”?“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根据段玉裁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集前人读书的经验,宋代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确定了“诵读”在我国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地位。但到了现代,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又由于不同的改革思想在起作用,因此不同的教学工作者对于诵读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必经阶段,这是因为诵读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但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指的是人们在“活”的语境中,将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掌握一门语言,这条规律同样对文言起作用,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都跟着活动起来,所谓“书声琅琅”、“口舌生疮”这些词语的出现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也有人不同意此种说法,在他们看来,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使学生迅速了解文意,并掌握造句的规律,一通百通,这本身就包含着语感的培养,用不着加强诵读。针对这两种观点,笔者更加同意前者,后者的动机自然是好的,却理论脱离实际,忽略了大学生的学习心态,把注意力都倾注在译文以及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等规则上,而忽视了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不熟悉具体语言现象,即使你讲得正确无误,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实际应用。
可见,进行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树立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态度,采用正确的教授文言文的方法,重视诵读,避免只重视文言语法的极端思想。以下,笔者将从三个角度来阐释如何有效实施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一、有效地组织正确的诵读预习
之所以把诵读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正确的文言文诵读关乎文章内容的理解。但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诵读读音要正确,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这就要求学生要先认读,只有认读正确才有诵读的准确,而诵读的正确无疑为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次诵读句读要正确。句读即断句,也就是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所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教师应在文言文单元学习之前系统地组织预习。例如在讲述某篇文言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十分钟时间组织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书来解决生字,同时利用课文注释来断句,并且掌握文中所出现的通假字、异读字的读音,然后出声朗读全文,之后,教师进行范读。老师的范读如一把钥匙,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起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并能够引领学生对文章更好地理解。但在范读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读准字音,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异读字、多音字、破读;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断句正确就能够领会语句的层次和大意。如《促织》这篇文言小说开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同时还要读出语气,通过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出的错综复杂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而且要读的强弱缓急分明,否则就会丢掉文言文的“性情”,失去活力。范读之后,还可以通过领读、齐读等方式来指出学生诵读中所出现的错误。总之,对诵读的指导必须十分具体,因为读音涉及词义,停顿涉及句子的组织,语气涉及虚词的作用和作者的感情,读得正确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在课堂上理清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文言文无论是什么文体,它们的布局谋篇都是周密、严谨的,因此只要理清文章结构思路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特点,加深对文章的深层领会,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背诵出精讲段落。仍以《促织》为例,这是蒲松龄先生抨击社会现实的代表作,其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情节的跌宕起伏,尤其是“斗蟋蟀”一段,将文章推向,也是本篇课文要求背诵的一段。在讲述这段时,教师应抓住情节跌宕的特点,例如小虫刚斗败“庞然修伟”的“蟹壳清”,成名正高兴之际,“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当小虫打败公鸡之后,“成益惊喜”。总之,边背课文,边讲述其情节的发展变化,一段分析完毕,作者的思路结构图也画在黑板上了,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两遍,并对这一段在全文中的重要性加以强调,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引导、校正、解答疑问,使大部分学生甚至当堂就能根据思路结构图进行整段背诵。
三、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外诵读的时间安排
文言文的诵读,在许多学生看来是“软”作业,常常被有意无意地挤掉或者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据笔者了解,高校里的大部分学生更看重英文而非文言文,往往是在做完其他作业以后,才把老师交代的需要背诵的文言文摆在桌面,此时,头脑已如一盘浆糊,背的时间再长,效果也不如人意,因此失败感很强。更有甚者,有些同学把背诵文言文当做放松的方式,躺在床上背,自然没背几句,就见周公去了。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抽查或课堂上集体背诵精彩段落和精彩篇目,既不多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逍遥游》片段和《窦娥冤》片段中,对于背诵过程中所出现的“断层”现象,可针对原因当堂提示、解释,这样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起到很好的强化记忆的效果。另外,对于文言文的诵读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课内有限的篇章内,还应鼓励学生对于课外的文言文材料广泛涉猎,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鉴赏文言文的审美能力。读课外材料,可以不像课内学习那样严格要求,只要能读通文章即可,这样的阅读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可以达成的。只要能够持久地坚持下去,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必能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对自己本专业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以上,我们谈到如何有效地组织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实际上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说明通过朗读、背诵,学生不仅能够“以读带解”,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同时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推动的作用,例如朗读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可以诱发想象和联想,再现、补充和丰富课文内容
当然,笔者并不是片面夸大诵读的作用,也并不是说诵读以外的文言语法、文白对译一无是处,相反,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之上,掌握一些规律性语法、语音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从而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多补充一些文史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为任何一位作者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中,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家庭、地位、经历等因素,都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如果脱离这些因素,片面地、孤立地分析理解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提出的观点主张,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补充文史知识,以正确认识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例如在讲述《促织》时,教师可以全面介绍作者蒲松龄的生平、背景,向学生说明蒲松龄之所以在《聊斋志异》中写鬼怪精灵、花妖狐媚,是为了避免当时严酷的文字狱统治,能够曲折、委婉地反映社会现实。这个文史知识的介绍对帮助同学们理解《促织》中三个虚幻情节的作用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对于大学生群体,我们教汉语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以利于其视野的扩大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因此,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也不是能将文言语句做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字典会意而后懂。在笔者看来,诵读教学法正是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当然,教文言文不止一法,但所有的正确教法都离不开一个根本:必须使学生十分熟悉课文,必须有丰厚的文言感性材料。离开了这个根本,任何一种教法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这就是俗语说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因此目前文言文的主要问题不在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知其然”的不足上,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旦有了足够的“知其然”,则所谓的“所以然”即使不能悟出,也是一点就通的。如此看来,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即是:将已被颠倒了的教学规律再颠倒过来。
参考文献:
[1]陈国勇.文言文诵读教学法初探现代语文[J].教学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