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能大赛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能大赛奖励办法

篇1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改革;以赛促教;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55-02

近年来,随着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对职业技能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各高职院校积极寻求适应这种改革的平台,其中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技能训练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也是技能创新的有效途径。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指导教师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以大赛为契机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创建一个稳定可行的职业技能创新体系。

建立技能大赛保障机制

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参加省级以上的职业技能大赛经验欠缺,比赛过程没有一个稳定的机制作为保障,只是临阵磨枪,为了比赛而比赛,结束后也没有将比赛过程中的资源进行教学转化,没有服务于教学。所以,一定要建立以技能大赛为平台的保障机制,促进技能大赛和正常教学的良性持续发展,使技能大赛真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一)成立技能管理机构,理顺技能管理体系

要使职业技能大赛在教学改革中真正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就必须设立主管职业技能大赛的职能部门,有分管校领导参与,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大赛的所有日常工作,组织相关指导教师有序地开展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和竞赛平台建设,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关技能大赛的训练工作,使技能大赛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由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宣传、后勤、设备等部门紧密配合的技能大赛全程跟踪机制,确保大赛各组织环节有序开展。

(二)建立技能大赛激励机制

实现高职院校技能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得成功与否,比赛水平如何,受三个主要因素影响:一是学生平时的职业技能水平;二是教师指导质量;三是参赛的硬件条件。教师的指导质量主要与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自身业务素质有关。要提高教师的指导热情,只有建立相应的职业技能大赛激励机制,制定明确的奖励办法,对指导过程和获奖以后的各项待遇有明确的标定,才能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能大赛中,从而促进技能大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要提高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如对比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各种先进评选、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也可以采用直接设立技能大赛单项奖学金等奖励办法;由于获奖的教师和学生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的参赛师生来说,都是拿不到奖项的。所以,学校对教师赛前的指导工作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认可相应的工作量;对于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除奖金鼓励外,还要在评优评模、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参赛的硬件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现在的职业技能大赛所使用的硬件平台基本上都与工厂的实际设备相接轨,赛前的训练需要购买相配套的硬件平台,可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的设备部门一定要拿出方案,确保参赛所需的硬件条件到位。建议各个专业建立一个专门的技能创新实训室,主要是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训练所用。这样,通过不断的积累,必将形成一套完备的大赛训练所需的软硬件体系,也有利于后来参赛学生的学习和训练。

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一)技能大赛可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能力和技能资格的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业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就成了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各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师资素质想尽了一切办法,如出国培训、下企业锻炼、聘用企业工程师等,但总体来说效果甚微。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固然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但我们不能照搬,需要结合国情和校情去融合和改造,这样就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可能短期显成效。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一种形式,因为一些企业只是考虑利益关系才接受少数教师进入企业,由于技术机密或商业机密等原因,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很少会让教师真正参与进去。兼职工程师虽然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但他们的主要精力也不会放在学校教学上,更不可能花时间将企业项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化处理。因此,“工学结合,教师下企业”制度并不能使教师在实际岗位上得到锻炼,职业技能大赛为高职院校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作为指导教师,在激励机制保障下,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技能素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大赛的项目、内容、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都能紧跟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沿。因此,技能大赛也必将推动高职院校建立教师工程能力不断提高的创新体系。

篇2

主办单位: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团委

比赛时间:4月17日——20日

比赛地点:校篮球场

参赛单位:体育学院各班级(毕业班除外)

组委会:

主 任:雍世仁

副主任:雷 湃 蔡 中

成 员:蒲园园 刘永隆 韩潇逸 杜 飞 燕鹏霞

郇 栋 车永陟 陈艳 朱家和 龚军军

芦文平 王锡超 刘建鑫 吴正东 赵 虎

刘晓峰 唐艳凤 司茹铱 许世发 陆祖军

刘 惠

体育学院团委

4月8日

比赛规则与具体要求策划

本次技能大赛分为三个环节:三分球大赛、技巧大赛、明星赛。

三分大赛:

三分球大赛每班报名人数不得多于三人,

(a)比赛共分为五个投篮点:三分线顶弧一个投篮点,两侧底线与两侧45度角各一个投篮点。

(b)比赛用时1分30秒;球员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五个投篮点的投篮,超出时间投中的不计分。

(c)一个投篮点共五个球,前四个球为普通深红色球,每投中一个计1分,第五个为浅红色球,投中算2分,单轮满分30分。

(d)比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赛,每名参赛队员有两轮投篮的机会。两轮比赛的成绩计为该队员的最后成绩。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取前八名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为决赛,八名晋级的队员每人有一次投篮的机会,按成绩取前三名。

技巧大赛:

技巧大赛每班报名人数不得多于三人

比赛的内容球员在规定时间内,在一个有各种不同障碍物的场地内完成运球、投篮等几个环节。 比赛设有障碍物和规定路线。球员要综合运用运球、投篮等技巧完成规定项目,以用时多少决定胜负。具体规定为:

1.比赛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赛,每名参赛队员有两轮机会,两轮比赛的成绩计为该队员的最后成绩。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取前八名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为决赛,八名晋级的队员每人只有一次机会,按比赛成绩决出本次技巧大赛冠、亚、季军。

2、具体要求:队员根据裁判的哨声,从底线起动开始计时,左手运球到第1障碍物做体前变向;继续运球至第2障碍物前做后转身运球;继续运球至第3障碍物,连续绕过4个障碍物到限制区进行投篮,投进为止(注:自投自抢);然后跑至另一端线拿球运球到第4障碍物做跨下运球;继续运球至第5障碍物做身后运球,然后运球上篮,球投进后停止计时。

3.比赛开始哨响时开始计时,球员投进最后一球时停止计时,以裁判哨音为准。

4.球员在比赛时必须遵守篮球的基本运球规则。

5.如果两位选手在比赛中打平(用时相差在0.1秒之内),将加赛一场。

6.球员如果未能按要求完成某一关的动作。裁判将有权剥夺其比赛资格。

7.比赛中的任何一关都不设时间限制。

明星赛:

大一、大二每个班级出二人,大三每班出三人组成年级明星队。

一、竞赛办法:

1、三个队进行循环赛决出一.二.三名。

2、比赛分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3、比赛采用国家体育局审定的最新〈〈篮球竞赛规则〉〉。

4、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由体育学院团委内部人员担任

二、积分与奖励办法:

1、胜一场计2分,负一场计1分,弃权计0分(小比分计为20:0)若积分相同时按C值和Z值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名。

2、本次明星赛奖励第一名,另设球员一名;优秀工作组织者和优秀裁判员各二名。

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一:各队必须按时参加比赛,若在比赛开始5分钟内本队队员不足5人者,按弃权处理。

二:各队队员必须服从裁判,若对裁判有异议者,须本队队长与裁判交涉,其他人员无权发表意见,如有不服从裁判甚至侮骂,殴打裁判者,将取消全队所有参赛资格。

三.裁判员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

四.各班长长组织好本班学生,在比赛结束后请将本场地垃圾清理干净。

五.如遇雨天不能进行者,当天比赛另行通知。

六.本次活动的解释权为裁判协会。

比赛日程

附表1

比赛项目(场地)

比赛时间

备注

技巧大赛(1)

4月10日14:00—16:30

三分大赛(2)

4月10日14:00—16:30

明星赛:大二—大三(3)

4月10日16:30—17:30

附表2

比赛项目(场地)

比赛时间

备注

明星赛:大一—大二(3)

4月13日10:00—11:00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平台建设与实施

1 构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意义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体现了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融合、绿色节能理念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包括了电子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包含了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所以这项比赛从开办初期就得到了绝大多数理工类学校的大力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为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和保障。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发明和创新。通过创新实践平台,要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研究和发现实际问题并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才的动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沟通能力,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凝聚成为一个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并在团队合作中锻炼其组织、管理、合作能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软硬件、师资等方面的支持,为学生的团队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同时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校园科技和创新实践氛围。

2 构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措施

第一,广泛宣传电子大赛,普及科技创新活动。

很多同学在面对电子大赛时很犹豫,尽管非常想通过大赛锻炼下自己,但又很担心专业学的不好或者拖团队的后腿,思想包袱很重。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等多种渠道应加强动员,通过宣传版、网站等多种媒介,介绍以往电子大赛中取得的成绩,破除学生对大赛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同时以讲座或演讲等形式,让已经获奖的同学介绍参加竞赛的感触和感想,鼓励学生加入到大赛队伍中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对电子大赛的指导是开展大学生电子大赛的重要推动力。为了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需要建立一支奉献精神强、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担任学生的科研导师,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后盾。因此形成一个稳固的指导教师团队和优秀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持续发展的保障和重要动力。全校和全院范围内,制定鼓励学生参加电子竞赛管理办法、学生获得奖项后的奖励办法、竞赛指导教师奖励办法等激励机制。

3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

第一,多层次课程体系的建设。

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面向于所有理工科学生,由于各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该平台在教学方式上应有别于传统的课程教学,采取“感受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角,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理解、设计和验证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该平台的建设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平台、实践课程体系平台、竞赛题库平台三个方面。理论课程体系包括电路类、信号类和计算机类课程。电路类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等,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子线路的分析计算和基本的设计计算;信息类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计算机类有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等课程。实践课程体系平台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两个部分,突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重点建设电子电路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工程设计等主要实践课程,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为主,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竞赛题库平台是将历年考题和大赛指导团队提供试题分为基础级、提高级和实战级。每隔一段时间要求各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根据各组优势和劣势稍作调整。

第二,硬件设施的建设。

硬件设施是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物质条件保证,创新离不开实践,创新实践平台也必须具有良好的硬件场地环境和各种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设施。搭建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首先要充分利用各学院等单位现有的创新实践条件,也就是依托各学院等单位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为学生提供独立操作、独立设计和独立思考的场所和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其次,创新实践平台的模块化组建。平台的构建主要从平台资源的整合和平台实践条件的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将现有的学科平台、科研平台、实验室平台进行科学整合和优化组合后,按功能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组建,分为基本电子技术类、自动控制类和通信类。

4 结语

本文从建设意义、管理措施及如何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创新平台,重点讨论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竞赛题库的建设以及硬件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高明煜,刘国华.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1):70-71.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教学团队 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培养人才质量体系中的首要要素。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笔者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广大同行交流。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指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即通过目标激励、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团队的每个成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期加速专业发展、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多年来,笔者学校始终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增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并纳入到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多项举措,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聚合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发挥愿景目标的带动力

学校组织各专业教学部,根据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升的需要,细化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如根据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可分为“技能竞赛指导”型教学团队、“教研教改”型教学团队、“科研”型教学团队等类型。根据各类型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制定目标项目规划,并明确团队成员的目标工作任务,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愿景目标。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为教师搭建专业能力、潜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而达到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效果。

在愿景目标的带动下,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教学团队建设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等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团队的创造力

(1)实施“学做耦合,理实融通”的教学模式,注重加强产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我们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与企业生产“师傅”相结合。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操作技能的指导“师傅”,既上工艺理论课又上实习课;既是讲师,又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锤炼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

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课题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训活动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理论和实践的超前和滞后。

四是育人与创收相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实训由“消耗型”向“自养型、创收型”模式的转变,做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学合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实施实训室建设任务项目化,教学设备研制自主化,注重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早在2004年,学校就将数控专业实训室、电气专业实训室,作为校本研究项目进行推进建设。项目建设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要求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设备研制到实训项目开发的所有任务。

数控专业、电气专业分别成立了由1名技术组长、5名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设备研制”项目专业教学团队。2004-2006年该项目教学团队教师指导一批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成功研制出配有KND-1TB数控系统的CLK6130A型数控车床11台,配有KND-10M数控系统XKL7136型数控铣床1台,LJS-A型多功能电工实验台和多功能机床控制柜各1台。均通过有关专家组的测试,并投入教学使用,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好。不仅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还为学校节约资金60余万元。专业教师在研制开发这些项目设备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对接企业开展技术化服务,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坚持贴近企业,面向市场,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9年10月通过与廊坊市百冠包装设备制造总公司、廊坊亨达包装机械厂等企业的合作,教学团队师生成功地进行了灌装设备的3D设计,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10年6月团队师生利用灌装压盖机的装配设计经验帮助青岛啤酒(廊坊)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灌装设备的维修,获得企业好评。2011年2月团队师生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利用3D设计软件帮助威意特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全自动磁条压入机、全自动轴承压入机、自动升料架、搅拌机等10套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12年4月教学团队师生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标准件图库的开发与制作。2012年10月与科技部国家信息化制造业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完成了《solidworks工程实例教程》《CAXA制造工程师工程应用教程》两门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2013年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展合作,主编、参编共完成国家级职业规划教材8部。这些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队伍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与动力。

3.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彰显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与全国技能大赛相结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激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活力。2009年5月机械工程系成立了“技能竞赛项目”教学指导团队,负责指导训练学生参加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两项赛事。团队教师通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交流磋商,开展头脑风暴,仔细解读竞赛规则,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竞赛训练指导方案,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

2009、2010、2011年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由科技部、教育部、团中央、常州市政府共同支持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三、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与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19所大专院校的近百万大学生激烈角逐,勇夺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河北省赛区夺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在全国创造了两个唯一:一是全国619所参赛院校中晋级总决赛唯一的技工院校;二是全国唯一有3支代表队同时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技工学校。

2010年在国家六部委主办的国家级一类竞赛、有“数控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笔者学院参赛学生荣获数控铣工项目技能竞赛河北赛区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勇夺全国总决赛冠军,创河北省参加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笔者学校教学团队的水平。

4.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为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为了巩固各项目专业教学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激发团队教师参加竞赛指导、教研教改、“产学研”等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制定并出台了《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系列激励制度。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团队教师倾斜。

篇5

[关键词]创新基地 高等教育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05-03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在新方法、新理论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机电创新中心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实践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是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基地以创新课程为牵引,以科技竞赛和学生科研立项为横向基础,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综合创新平台和各项科技赛事支撑平台。

创新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其宗旨是“倡导科技创新,投身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中心具有几个资源平台,如全国机器人大赛、每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和国际雪雕大赛。借助这些平台,我们在本科生的课程中开设了TRIZ概论、机器人概论、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实践、探索机械创新、竞赛机器人探索、雪雕艺术设计等课程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法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教育的构建模式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使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得到良好的有机结合,要想使课外科技活动日常化、普及化,让更多的学生有热情参与进来,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平台的构建如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很难得到长期、有效地开展。根据赛事和科技活动内容的不同,学生们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大不相同,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就会与课内教学发生冲突,学生不但不能得到良好的实践锻炼,反而会影响其正常学业。在这些年的实践及与相关兄弟院校的学习的交流中,我们总结出如图1的创新教育模式,并根据该创新模式,扩展以下几点。

(一)构建知识基础,课程引导实践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能仅靠热情,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萌发出更好的想法。几年来,机电创新中心在设计方法学的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方式、机电一体化试验技术、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制作、机器人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机械设计等方面引入创新的思想。比如在机械设计课程内对各种机构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每种机构能完成什么功能进行深入剖析,全天开放机构模型展室,让学生随时都可以了解到各种典型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并举一反三,通过课程设计和大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在机电一体化试验技术课程内,训练学生如何根据需求完成一个机械系统的概念设计,掌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PCB图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也就是教学生完成如何将一个概念变成一个真实系统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开设了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专门教授学生创新方法与创新原理,尤其是TRIZ理论。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实例来讲解介绍创新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训练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二)开放实验环境,提供创新温床

实践是教育教学最有力的支撑与补充,开放的实验室为学生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和场地设备支持。通过科研立项、科技竞赛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实验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实验室内外、精品课网站、图书馆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实验室空间的约束,扩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目前,中心将各创新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中心实验室尽量做到时间、内容、对象上的全面开放。实验室日平均开放8小时;设计、综合、创新实验项目71%开放。中心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大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开放管理系统,中心实验室管理全面开放,井然有序。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校园里最时尚的事情,学生们以科研立项为荣,以从事创新为乐。

(三)大赛激发兴趣,成绩考验政策

各项大赛的举办,对拓展大学生视野的前沿化、创新化具有积极作用,激发了学生参与各项赛事的兴趣。随着国内外各项学生科技赛事的蓬勃发展,赛事难度的加大对参赛学校及参赛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也考验了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是否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在连续六届全国大学机器人电视大赛中,获得了两次亚军、两次八强及一次特别表演奖,参赛队每次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这正是学校政策具有创新性与时效性的良好验证。参加一届机器人大赛需要15-25个学生投入近十个月的时间做赛前准备。因为大赛只提供比赛规则,而设计方案和机器人的制作,甚至连比赛场地的制作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在参加完第一届比赛后,课题组立刻调整参赛模式,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参赛学生在参赛时间上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为比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连续三年的黑龙江省大学生TRIZ大赛中,创新基地辅助学生创新作品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2项。

(四)建立传承社团,扩大横纵交流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社团有助于将已形成的发展体系传承下去。通过各类特色的科技创新社团,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新颖的想法付诸行动并得以实现。中心的TRIZ协会是黑龙江省创新方法会在哈尔滨高校协助创建的第一个学生创新社团,在每年举办的TRIZ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机器人协会社团则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这些社团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和交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之风,吹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创新灵感。社团活动带领新学生尽快融入科技创新之中,也为学生横向与同年级、纵向与高低年级学生的相互交流辅导提供了便利。

(五)领导高度重视,完善奖励制度

校方的大力支持与奖励制度能够激发起师生们的创新热情。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在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学校制定了激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2003年学校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试行)》,经过三年的实践,于2005年末将此文件废止。在此基础上,为表彰在校内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和教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教师参与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九大体系”、“十大工程”文件汇编》中关于“教育教学激励体系”的有关规定,颁布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表彰奖励办法》。在新的奖励办法中,根据赛事的不同,学生可获得0.5至7个创新学分,并可获得100元至15000元的表彰奖励金,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学校讨论决定后可直接以科技创新人才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课题组成员所指导的学生中已有10多人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学校的发展,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教务处、校办、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使得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师进行指导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学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在向着更高的台阶迈进。

三、创新中心建设的启示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创新中心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加强本科生的创新基地建设,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根据机械学科的特点,根据我校坚持培养“具有坚定信念与创新精神、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的可靠顶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心指定了以下建设发展思路。

(一)优化创新实践基地的导师队伍,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创新中心的作用

为创新基地配备高水平、有责任心的导师队伍,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我们聘请校内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做理论上的指导,选择具有很强工程背景经验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考察教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指导需要耐心和方法,把这样的教师充实到队伍里。尝试定期对导师在创新基地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业绩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及鼓励,从而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指导的工作热情;对缺乏热情的教师及时淘汰,对全身心投入的教师及时引进,形成导师队伍有进有出、有序流动、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基地要形成积极向上、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这对于引发大学生创新激情,促进创新基地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包括:积极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校际交流活动,如听取专家报告、参与相关的学术论坛等;与国内外一流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邀请外校、外国专家来基地讲学;努力支持基地的大学生参与重要的国际大赛,这些大赛提升学生了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浓厚的创新氛围的形成;筹划举办各种创新实践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创新设计大赛,实施创新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形成热衷创新、争相创新的局面。

(三)创新基地实践项目设置是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的核心,是大学生参与各项赛事的桥梁

实践项目设置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延伸,教师把科研项目中的部分内容,需要多人密切配合协作才能完成的综合项目,通过任务分解,确立创新实践项目,并从科学性、创新性等方面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学生来参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教师通过所主持的风力发电、康复机器人等项目,指导大学生参与了几项大赛,均获得佳绩,这对基地的运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另一种是建立创新性项目题库,学生自己提出创新性实践项目。基地每一年都向各专业的教师开展对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课题征集活动,并邀请创新基地教师论证评审所征集的课题,从中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题目纳入课题库。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立项主要从课题库中选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定课题,再经创新基地教师论证评审,进入课题库。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选题立项应考虑项目课题的科技含量与水平、创新项目的社会与经济价值以及学生对该项目开展研究的可行性等。学生可以组织研究团队从课题库中选题申报立项,再由创新基地教师进行评审,确定是否提供资助。其中,提供资助的项目可分为重点资助项目和一般资助项目。基地实践项目的设置首先要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要优选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启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的项目。实践项目设置不仅要注重体现自身专业背景,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创新理解和运用,还要注意充分考虑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充分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另外,实践项目要杜绝低水平重复,注意及时更新。

四、取得的成果

创新中心支持启航杯、五四杯、全国大学生TRIZ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雪雕比赛、全国“挑战杯”等各种赛事的校内创新立项,2011年共指导86组350人进行创新活动;支持机电工程学院科技协会、TRIZ协会、机器人3636363协会、救援机器人协会、雪雕工作室的科技创新活动,2011年共有300人常年在基地进行创新活动;举办主题为“机电工程学院科研立项专题指导及专利申请指导”、机电工程学院“五四杯”专题指导、“科创之路与你同行”等科创沙龙,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共有913人参加科创沙龙活动。2011年中心开设5门实践课程共计420学时,有1255名学生选修。将课外培训纳入正规教学体系,使分散、无序的课外培训规范化、有序化。中心以课外科技小组、机器人协会、雪雕工作室为主体搭建科研平台。中心组织学生科研团队、申报和实施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2011年度共有五件作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大学生科研立项第一批立项我院普通型14个,引导性4个,重大型9个;第二批科研立项我院普通型14个,引导性9个,重大型8个,共有221名学生参加立项、26位教师参与指导立项。各个协会的科技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和学习为主体,教师指导协调指导为辅,这构成了创新基地的活动主旋律之一。以组织和参加机械类、工业设计类为主的重大学科竞赛为检测平台,中心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际雪雕比赛、校“五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种赛事活动。通过竞赛来检验中心的培训效果,继而形成以竞赛带培训、竞赛促培训的培训模式,以完成创新基地检测平台的构建。

中心将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指导教师-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交叉融合的团队合作模式和高素质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基地建设成为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示范中心,为学生们自主学习与实践、积极创新与创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心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教师发表的教学论文19篇,中心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14项。

五、结束语

创新实践基地是探索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其建设和运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项目设置、奖惩机制、资金保障、软硬条件建设等多个方面。本文结合作者所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实践基地两年多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其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其更具有效性和科学性。

[ 参 考 文 献 ]

[1] 顾秉林,王大中,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1-5.

[2] 刘思华,李际平.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个培养创新基地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6-208.

篇6

1技能大赛的意义

1.1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高等院校的技能大赛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技能大赛可以考察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考察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应用所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察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测试,也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一次考验.经过大赛,学生可有效地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把握整个知识体系,寻找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方向.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充分的展现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心,提高职业素质.

1.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学生在技能大赛中所展示的能力,从一定层面上也反映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2〕.在技能竞赛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熟知生产一线对本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实验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发展动态〔3〕,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基本职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常规与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展示自我教学水平,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和知识补充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在参赛过程中,可检验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能及时发现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规范临床技能操作标准起到推动作用〔4〕.同时,通过比赛,教师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自己与同行之间的差距,发现自身的不足,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对自身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1.3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借鉴

技能大赛的规则,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引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现有的实验、实训的条件下,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生产实用性与实践操作性,努力营造实用教学环境,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融入其中,从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将行业要求融入专业教学中,使人才培养更具应用性、实用性.通过全国性技能大赛的比拼,教师可以博采他人之长,借鉴别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5〕,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条件,拓展教学思路,对未来的教学设计与创新做出新的规划.

2我院技能大赛现状

2.1组织与管理

目前我院技能大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只是每1~2年,学生办公室作为“科技文化节”活动的一项,举行课程实验技能比赛,学院教学管理机构和各教研室均未参加,参与的老师、学生均很少,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有限.还未参加过全国性技能大赛,没有把握大赛的定位和方向,没有受到学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充分利用全国性技能大赛这个重要平台,来展示我校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专业技能水平.

2.2校内技能竞赛状况

以往的校内技能大赛往往以某一课程为单位,知识赛点多是单一的一些基本技能,缺乏难度,各学科之间没有交叉和综合.而学生毕业后,在实践中往往用到的是专业综合技能,即需要多门课程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体现的是专业整体实践动手能力.在校期间,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机会很少,各学科之间存在断层现象,没有机会将其串并起来,实践教学整体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如何改进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践结合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使之成为能够尽快适应生产一线各项工作的高级人才,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3设想与建议

3.1完善组织与管理

为鼓励更多教师和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技能大赛,学院应制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责、竞赛管理、奖励办法(包括学生、指导教师、集体表彰)、资金来源及管理等;建立稳定的大赛培训教师队伍,负责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争取学院、学校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力度,设专门的经费来保障参赛所需;每年要求指导老师上报大学生技能竞赛工作计划和立项申请,以此作为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大赛的依据;形成规范的技能大赛组织体系,由学院统筹、教研室协调、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办公室具体实施.

3.2竞赛内容体系建设

改变以往以单学科、单一实验项目为技能大赛内容的现象,组织各学科老师总结出本学科应该掌握的和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本学科实践技能,分门别类统计,要点串并、汇总形成可操作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模块”,包括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模块、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模块、动物疾病治疗技术模块、动物疾病防控技术模块〔6〕.该模块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有所不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而“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模块”是将实践教学目标与不同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技能的要求和毕业生在工作中最常用、最适用、最需要的技能,集合而成.借助大赛形式,利用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对主要技能的操作、应用更加熟练.技能大赛将以生产一线直接顶岗实践综合技能为根本,设计参赛内容,考核学生专业综合实力.考虑不同年级所学课程不同,根据各模块内容,提炼出可操作、实践性强、考核学生能力的内容,建立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试题库.该试题库分为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两部分.专业基本技能包括动物的保定术;临床检查技术;尸体解剖技术;组织切片制作观察、血涂片的观察、显微镜的使用;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检技术;细菌的分离、培养、标本片制备、染色、鉴定技术;血、尿、粪常规检查;常见寄生虫检查技术等等.该部分试题用于低年级学生大赛.专业综合技能包括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常见疫病血清学快速诊断及畜禽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技术;不同动物的给药方法;各种穿刺术、冲洗术;公畜术;动物助产手术;疝的外科处理;牛的瘤胃切开术;肠管吻合术;皱胃变位矫正术;畜禽舍消毒技术及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动物隔离检疫、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疫情报告、控制程序等〔7〕.该部分试题用于高年级学生大赛.试题库形成文本,分发给学生,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学校实践技能大赛提供参考,为参加全国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大赛做准备.即使无训练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头脑中会形成一定的技能系统,在实践中也会做有所依,为毕业实习、走向生产一线奠定基础.

篇7

关键词:技能竞赛 文化 和谐校园

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职业技能的比拼,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协调和意志等能力的一种文化。旨在突出学生敢于“亮剑”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提高其职业技能、职业人文素质。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是我院精神、形象、秩序和环境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一、 树立高职教育理念,营造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院认真探讨技能竞赛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目标,通过大力营造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和敢于“亮剑”的拼搏精神,着力培育昂扬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弘扬顽强拼搏的竞技精神,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促使全院师生养成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形成善于团队合作、乐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1、开展宣传攻势,形成人人参与、奋勇争先的校园氛围

营造昂扬向上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对建设校园技能竞赛文化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院报、校园新闻网、宣传栏、广播站等媒体,对技能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院、爱专业的精神。每当师生凯旋归来,学院组织学生在校门口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对获得省级以上团体一等奖的团队,学院订制拱门、悬挂横幅迎接。学院还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经验交流会,由获奖选手以及指导老师向低年级学生代表、领导、教师等介绍竞赛过程、获奖感悟。通过座谈,不仅为今后的竞赛积累了经验,也激发了全体师生团体意识、竞争意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院每年年底召开技能竞赛表彰大会。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典型的推介,逐渐在校园里培植出一种人人参与、争当先进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2、对接企业需求,营造笃学精艺、敢闯敢拼的职场氛围

在打造技能竞赛文化的过程中,我院立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意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根据化学工业“两高、两有、两易”的特点,我院在开展技能竞赛培训、技能比武和实习实训时,注重把“6S”管理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贯穿于建设的整个过程,努力营造高职校园的职场氛围。

二、构建技能竞赛机制,夯实技能竞赛文化基石

在推进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举措:

1、加强领导,健全技能竞赛机制

学院建立了党委、行政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宣传部、实训处、团委、后勤处等多个部门紧密配合的技能竞赛的机制。学院成立了技能竞赛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开展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参赛培训过程进行统筹管理,规范各类组赛行为,把竞赛工作的组织管理纳入常规工作。同时,积极推行竞赛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提交立项申请书,审核通过后即立项,并明确其责任和获奖目标。

为确保技能竞赛文化建设有序、规范地进行,学院制定了《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规划》、《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2、强化意识,搭建技能竞赛平台

为强化师生参赛、组赛意识,拓宽师生视野,学院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技能节和科技文化节,并连续承办了三届湖南省劳动厅组织的计算机应用大赛,承接株洲市分析检测工种和化工仪表工种的技师比武以及湖南海利公司等企业的职工技能比武。2010年,学院承办了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说课比赛。近年来,各系部在校内组织了丰富多样的知识、技能比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3、增加投入,确保竞赛经费到位

学院在每年的财务预算中都专门设立了竞赛经费,用于各类参赛、训练及校内组赛的支出。对学院承接的各类技能竞赛则另拔专项资助经费。经审核通过的竞赛项目,由教务处牵头,所在系部提出申请,实验实训处第一时间进行参赛所用仪器设备、耗材的采购。从而多方位确保了组赛、参赛经费足额到位。

4、创新机制,激发师生的参赛热情

学院建立了以奖代酬的竞赛奖励办法。各系部则推荐品学兼优的获奖选手评选国家级励志奖学金。竞赛获奖选手在毕业推荐工作时优先推荐。在竞赛培训指导工作获得优秀的,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项指标。学院大力宣传在技能竞赛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通过典型引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赛的积极性,为学院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亮剑技能竞赛赛场,凸显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成果

2005年至今,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湖南化院学子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种奖项230项,其中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达100余项。

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操作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如2005年,学院囊括了全国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个人与团队14项冠军;2006年分别获得“华昌杯”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全国第二届“南化杯”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07年获“中控杯”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南化杯”全国首届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08年获“天成杯” 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中控杯”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南化杯”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第二届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2009年分别获得“扬农杯”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中控杯”全国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高职组团体一等奖,“中控杯”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和“环凯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团体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有机合成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化工总控工团体二等奖、生物技术职业技能操作大赛团体二等奖和化学检验工团体二等奖。

在化工类竞赛的带动下,非化工类专业在各项技能比赛中也是全面开花、捷报频传。2006―2010年,我院学子在省级、国家级的计算机应用、数控、会计实务与电算化、市场营销等技能大赛中分别4次获团体第一名,团体二等奖15个。

最引以为傲的是在2006年全国数控技能竞赛中,我院作为非机械类院校第一次参赛,面对如云强手,学院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在时间紧、经验少、项目新、难度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攻克技术性难题,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令组委会和兄弟院校刮目相看。这是平时扎实的教学质量的厚积薄发,更是我院浓厚的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中培养出的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

四、拓展技能竞赛文化建设成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以赛四促”的理念,推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与改革

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设立的都是紧跟现代新技术,紧贴现代实际生产与生活的项目和赛题,而且赛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专业技能,还包括了参赛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心理综合素养。由此,引导专业教师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课程教学实施进行思考,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甚至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从而推进了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发展,使之惠及全体学生。同时,教师在各类竞赛的组赛和备赛过程中,倍受锻炼,无论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是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都有一定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2、奋发进取的技能竞赛氛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奋发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促使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公平、和谐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和融合,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了职业情境,领悟到企业管理文化,为优秀人才的培育创造了条件。各种技能竞赛把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3、努力拼搏的技能竞赛意识,促进了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

篇8

关健词:职业院校 数控竞赛 优秀选手 培养探讨

一、选手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曾明确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为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从2008年开始由教育部牵头每年举行一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其中就包括数控竞赛。从2004年开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奥林匹克数控职业技能大赛”,各地及各职业院校也纷纷举行选拨赛,自下而上选拨参加全国数控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

刚开始由于各职业院校对竞赛不够重视,认为竞赛是个“劳命伤财”的事情,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竞赛。大多数职业院校刚开设数控专业,缺乏师资,缺少设备,加上对竞赛选手的选拨、培训及组织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尽管参赛人数比较少,命题难度不算大,但竞赛成绩都比较差。

目前由于各职业院校随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逐渐加强,加上各级领导对竞赛工作越来越重视,竞赛水平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全国数控竞赛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数控系统也是国内主流系统,且命题难度逐步加大,数控编程己由自动编程取代原来的手工编程,这就对各职业院校在以后的竞赛中提出了更加严俊的挑战。

二、培养优秀选手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对竞赛的重视程度

各职业院校应确立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在竞赛组织领导、资金来源、师资队伍、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把技能竞赛活动作为一项学期常规重点工作,建章立制。通过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促使教师教学理念和模式转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挑选优秀教师担任培训任务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竞赛选手,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作保证。

1、专业功底扎实,操作技艺精湛

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及机床夹具等专业知识外,还应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原理、编程方法和技巧,做到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相并重。

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谌的动手操作技艺。竞赛表面上看是比学生,但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在比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学生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及时掌握竞赛动态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导教师应根据竞赛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在分析历届竞赛出现过的题型、题量基础上,对竞赛的难易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细化培训内容,各时间段的考核项目与要求。

为保证培训和竞赛的顺利进行,拟定好所需的工具、量具、刃具、卡具及材料的使用计划,如遇非标或市场紧缺的量具、刃具、及卡具,在不违犯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可自行制造,以满足竞赛的需求。

赛场如战场,竞赛情况风起云涌,变化莫测。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搜集与竞赛有关的前沿信息,发现情况变化应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在竞赛过程中,应与赛场内外有关人员及时沟通,掌握赛场最新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以营造良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

3、指导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指导教师是培训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崇尚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在培训过程中要亲身亲为、言传身教。即要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又要勇于探索、百折不挠,更要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同时又要淡薄名利,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与学生同甘共苦,以自已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三)做好选手选拨工作

参赛选手的选拨是否得当,是能否培养出竞赛优秀选手的前提。

1、选手应具备的条件

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功底,接受能力强,反映敏捷,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能承受压力。同时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强和自觉性好。

2、做好竞赛的宣传鼓动工作

竞赛未动,论先行。在选手选拨前,可通过广播、板报、座谈、班会、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竞赛,介绍竞赛的有关情况,参加竞赛的重要性和目的,鼓励鞭策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竞赛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竞赛情况,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自信,自觉报名参加选拨,这样有利于选拨出好的竞赛苗子。

3、对报名参加选拨的学生,根据竞赛项目要求,分别进行集中短期基础培训(如:理论、软件、实操等),然后进行考试,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择优留下部分学生。再加大培训难度,又经一段时间培训后,再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按参赛人数的2倍,择优确定赛前培训学生人选。

三、赛后总结与反思

竞赛结束待成绩公布后,应及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竞赛工作进行总结,对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兑现奖励办法,使竞赛工作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通过竞赛虽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参赛学生仍然是少数。为此应以竞赛为楔机,以点带面,带动职业院校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培养职业技能的各项活动中去,即可锻炼教师队伍,又提高了全体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以后培养更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黎春秀 张建辉 赵甘林.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的思考与研究[J].职业技木教育,2011,(10).

[2]史文生.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评判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篇9

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技战术能力,以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与创造力,运动员也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篮球赛策划方案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篮球赛策划方案模板1一、宗旨:

为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各班之间的交流,满足同学在球类方面的竞争要求并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能动学生会特举办此次院篮球赛。

二、面向对象:

此次比赛面向能动大二、大三年级,以班级间组队的形式参与。

三、比赛时间及场地

2021年3月12日——2021年3月23日

西篮球场

四、奖励办法

奖励前3名

五、比赛办法

1、每场比赛共40分钟,分为两节各20分钟。

第二节最后2分钟记录净时间,其余均执行最新篮球竞赛规则;

2、第一阶段分4组采用单循环制,第二阶段采用交叉淘汰制;

3、循环赛名次决定: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积0分,以总积分排列名次;

如有积分相同的情况,则根据两队间的胜负关系以及净胜分情况决定排名。

六、其他

1、9月10日晚10:00由各参赛队代表在院学生会办公室(东一120)参加抽签。

分a、b、c、d组,其中a,b,c,组有5只队伍,分别为a1—a5、b1—b5、c1—c5,d组有4只队伍,为d1—d4。

2、参赛队员请携带学生证或相关证件以做身份证明。

3、各参赛队请根据日程表安排准时到场比赛,迟到15分钟以弃权记录。

4、比赛中必须服从裁判的判罚,如有不服,赛后可向能动学生会方提出异议。

5、必须尊重裁判和对方球员,如有殴打辱骂裁判员,情节严重者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若出现双方斗殴情况对两队暂且停止比赛权,事后商议后再处理。

6、有特殊情况、赛程变更,我们将通知各队组织者,请各队组织者注意我们的联系与通知。

七、赛程安排

篮球赛策划方案模板2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体育活动开展,带动体育活动的风气,增强班级凝聚力,也给同学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校定于在11月初展开校园篮球赛,旨在增强各班凝聚力,展示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竞技热情。本次篮球联赛是丰富每位同学课余生活,给每个同学施展自我的机会.

活动口号:团结拼搏、争创佳绩飞跃梦想

活动宗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指导老师:谭岳华

活动时间:3月10日-3月20日(具体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篮球场

活动主办:学生会体育部

活动协办:学工处、学生会、团委

比赛裁判员:谭岳华侯德凤陈建毛武毅

比赛记录员:

段远成、周杰、钟慧斌、谢宇翔(记录员需要准备记录笔,记录表,裁判哨,记分牌,两块秒表。)

赛前准备:每队比赛前需要各提供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并放置于场地西侧中线处,作为记录台。

参赛对象:学院各班

比赛程序(根据抽签决定):A组:B组:C组:D组

活动细则:具体细则请关注宣传海报

比赛细则:

1、比赛时间40分钟,分4节各1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双方队员交换场地,前37分钟记毛时,不停表,最后3分钟精确计时。

上下半场分别计时,5分钟休息时间不计入比赛时间。如果40分钟结束,两队进入加时赛,加时赛为5分钟,依然是最后3分钟停表精确计时。

2、比赛中的犯规:5犯离场,记录员应在该队员第四次犯规时提醒裁判员,并在该队员第5次犯规后,再次提醒裁判员。

2次技术性犯规离场,并且技术犯规算在5次普通犯规内。违体犯规直接离场。如果裁判或组织方判定犯规队员有故意伤害其他队员的倾向时,取消该名队员继续参加本次比赛的资格。当每个半场,任意一方犯规满7次后,无论再以任何形式犯规,均执行罚篮。

3、上半场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圈跳球开始。

下半场比赛开球由上半场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4、比赛暂停:每队上半场各拥有一次暂停机会,下半场各拥有两次暂停机会,暂停时间30秒,如暂停发生在前37分钟内,不停表,如果发生在后3分钟内,则停表。

场上队员无法叫暂停,如果某队要求暂停,请由场下队员向记录台提出申请,记录台将在接到申请后的第一次死球完成暂停。如果比赛出现异常情况,记录台有权通过裁判暂停比赛。

5、比赛过程中队员佩戴的号码不可变更,也不可顶替其他人出场,如被举报一经查实,取消该队本场比赛资格。

6、比赛队员必须是本班在读成员。

如果发现有外援替打情况,一经查实,根据情节决定取消该队该场比赛资格,或取消该队本次篮球赛的参赛资格。

7、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除5,6的情况外,则比赛结果无法更改。

8、如果比赛时间开始后10分钟之内,参赛队没有到场,或到场人数不够,则判弃权。

9、比赛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在场。

10、各班球员以及观众,都必须绝对服从裁判员判罚,否则裁判员有权取消该班该场比赛资格。

如发生打架事件,参与班级取消本次篮球赛参赛资格,视情况决定是否取消下一年的篮球比赛资格。并全校通报。

11、三秒违例:当一队控球时,其本队球员不能在对方禁区内超过连续三秒以上的停留;

违例则由对方在违例处最近边线外掷界外球。

12、替补球员入场前,应向纪录员报告;

球成死球状态或正当停表时或裁判宣判犯规时,替补球员方可上场。

13、具体规则参考最新国际篮联比赛规则,如果与上述规则有所冲突,则以此规则为准。

需要物品:裁判水裁判哨,记分牌,三块秒表篮球3个

评比与奖励:冠、亚、季军:各一名

篮球赛MVP:1人次(总冠军学年组)

参与奖:若干

活动经费预算:

奖品:奖状_6个(男女冠亚季军)

证书_2个(男女MVP)

男子:第一名:300第二名:200第三名:100

女子:第一名:150第二名:100第三名:50

总合申请资金:1000元(另包含100元的活动资金)

篮球赛策划方案模板3一、活动目的及意义: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娱乐生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真正属于信息所有热爱篮球,钟情篮球的学生的节日,致力于打造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我们将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以促进部门间成员以及新老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根本出发点,让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活动整体方案:

活动时间:2021年9月下旬。

活动地点:学院篮球常

活动参与对象:14届新生。

活动主题:2021迎生杯班际篮球赛。

活动具体形式:

(1)以__学院各班为单位,进行班际篮球赛。

(2)采用循环赛机制进行比赛。

(3)具体的比赛配对方式抽签决定。

(4)女生以班级的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如果队伍不超过3个,则取消比赛

奖励方法:男生取前3名,并评选精神文明奖,最有价值球员一名

女生只取前3

第一名:锦旗,奖品

第二名:锦旗

第三名:锦旗

精神文明

最有价值球员(MVP):证书

比赛预算:裁判员,记分员饮用水(每场比赛两瓶)2_30场=60瓶_1=60元

(男生)一,二,三名奖品:第一名150元奖品

第二名130元奖

第三名100元奖品

(女生)一,二,三名奖品:第一名100元奖品

第二名80元奖品

第三名50元奖品

复印赛程表,记分表,比赛规则:30元

篮球赛策划方案模板4一、【活动背景】

如今我们学校正在处于本科评估的大环境下,为了营造一个“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素质,为旅协与__协会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将在3月17日举行(3+2)篮球赛。

篮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团队,更是一种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它在当代大学生中可以说是最多人参加的体育活动。各社团中定有着一大批热爱篮球而且身手不凡的同学。球场上的队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看同学,激发他们投入到运动中去。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赛更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加强部门间的团结,从而为大学生的大学生涯以及以后工作生涯打下坚实基矗因此我们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各专业同学之间的沟通,以组织比赛的形式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创造运动机会,进一步推动体育活动开展,带动体育活动的风气,为同学们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同时也为了增强社团内各部的凝聚力,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加大各社团之间的交流。

三、【活动主题】

青春无限运动无限

四、【主办单位】

许昌学院旅行者协会

许昌学院工程联盟

许昌学院世纪风文学社

许昌学院红帆船文学社

许昌学院思奕棋社

许昌学院思辨社

五、【时间】

__-3-17上午09:00

__-3-24上午09:00

__-3-25下午15:00

六、【比赛地点】

静庐东篮球场

七、【参与人员】

旅协、世纪风、红帆船、工程联盟、思奕棋社、思辨社各协会干事及部分会员

八、【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及部门分工

1、各社团负责在3月15日之前通知本社团干事、会员,宣传本次活动;

2、旅协者协会负责购买比赛经费中所列的哨子、创可贴、药水、云南白药、纱布胶带和租借计分板、粉笔、篮球等物品;

3、各社团赛前联系好一名有丰富经验的主裁判,并出一名记分员,一名计时员;

4、各社团在赛前负责本社团签到,比赛时不在场上比赛的干事会员、担任场边人员角色和啦啦队,并协助本社团负责人做好突况的处理;

5、工程联盟在比赛当天早上占领3块比赛场地,并在赛前清理好场地,旅协者协会赛后清理赛场;

6、各社团在比赛前选出一名本队负责人,与其他社团负责人调度比赛,协调比赛进程,对突况做决策;

7、所有人员须于比赛开始前10分钟到常

(二)分组情况

本次友谊赛采取单轮淘汰制,一共3轮,依次为初赛、复赛、决赛。首轮3对胜方和从初赛负方中抽签选出的1名复活对进入复赛。复赛胜利方进入决赛。

经过首轮抽签初赛对阵如下:

1、红帆船····思奕棋社

2、世纪风····工程联盟

3、旅协·····思辨社

复赛对阵:(抽签决定)

1、a对·····b对

2、c对·····d对

决赛对阵:

1、a对·····b对

(三)比赛规则:

1、比赛期间如天气不适合比赛,将另行安排比赛时间。

2、参赛队由一名领队和10名运动员参赛。

3、比赛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4、半场开球后,下半场轮换发球并交换场地。

5、比赛为三男两女篮球赛,每次进攻时必须至少经过一次女生

的传递,否则进球无效。

6、全场比赛中累计五次犯规的球员将被罚出常

7、全场比赛中各队只有五次要求暂停的机会上半场两次,下半场三次。

暂停时间30s。换人无限制。

8、在比赛中有暂停、换人要求的,只能由该社团的领队到计分席进行要求。

然后计分席的工作人员

提示裁判暂停(或换人)。场上裁判可有特殊暂停,领队和场上球员不能向场上裁判直接请求暂停。

9、参赛的社团统一服装且有编号,两只队伍应有所区别。

10、球员做出的不体现运动员精神的犯规动作,比如打人等,发生此类情况后,球员将被罚出场外,如有滋事者可将其部门的该场比赛按弃权处理。

11、比赛在计时员发出比赛结束终了信号时结束;

在比赛时间即将终了前的投篮,如在信号发出前球已在空中,投中有效。

12、如比赛出现队员受伤,立即暂停比赛,到有关工作人员处进行伤口处理,情况严重者请马上送往校医处。

13、在比赛中须尊重裁判、尊重工作人员、尊重对手、尊重队友。

场上裁判有比赛最终裁定权。

14、本次篮球赛竞赛规则按照中国篮协近年制定的竞赛规则执行。

15、若比赛开始20分钟后仍未到,取消比赛资格。

(四)每场人员分配

设一名主裁、一名副裁、两名记分员、一名计时员、三名场边工作人员(两名维护秩序和一名医护人员)

(五)活动后期

1、照相留念

2、清理篮球场卫生

3、归还已借的物品

4、写好新闻做好事后的报道工作

九【活动奖励】

1、比赛结束根据各队队员、干事表现适量发放荣誉证书;

2、主办方旅行者协会为合作社团的会员提供旅协者协会会员待遇,本学期世纪风、红帆船、工程联盟、思奕棋社、思辨社的会员均可以旅协会员身份参加旅协举办的外出游玩活动。

十【活动经费】

旅协者协会

1、可借物品

物品数量

篮球2(个)

计分板6(个)

粉笔3(盒)

2、不可借物品

物品数量金额

矿泉水1(箱)20_1=20

哨子7(个)2_7=14

创可贴10(个)1_10=10

药水1(瓶)6_1=6

云南白药1(瓶)10_1=10

纱布若干5_1=5

总计:65(元)

世纪风、红帆船、工程联盟、思奕棋社、思辨社

1、可借物品

物品数量

篮球1(个)

2、不可借物品

物品数量金额

矿泉水1(箱)20_1=20

总计:20(元)

篮球赛策划方案模板5比赛时间:4月17日——20日

比赛地点:校篮球场

参赛单位:体育学院各班级(毕业班除外)

组委会:

主 任:雍世仁

副主任:雷 湃 蔡 中

成 员:蒲园园 刘永隆 韩潇逸 杜 飞 燕鹏霞

郇 栋 车永陟 陈艳 朱家和 龚军军

芦文平 王锡超 刘建鑫 吴正东 赵 虎

刘晓峰 唐艳凤 司茹铱 许世发 陆祖军

刘 惠

体育学院团委

4月8日

比赛规则与具体要求策划

本次技能大赛分为三个环节:三分球大赛、技巧大赛、明星赛。

三分大赛:

三分球大赛每班报名人数不得多于三人,

(a)比赛共分为五个投篮点:三分线顶弧一个投篮点,两侧底线与两侧45度角各一个投篮点。

(b)比赛用时1分30秒;球员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五个投篮点的投篮,超出时间投中的不计分。

(c)一个投篮点共五个球,前四个球为普通深红色球,每投中一个计1分,第五个为浅红色球,投中算2分,单轮满分30分。

(d)比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赛,每名参赛队员有两轮投篮的机会。两轮比赛的成绩计为该队员的最后成绩。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取前八名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为决赛,八名晋级的队员每人有一次投篮的机会,按成绩取前三名。

技巧大赛:

技巧大赛每班报名人数不得多于三人

比赛的内容球员在规定时间内,在一个有各种不同障碍物的场地内完成运球、投篮等几个环节。比赛设有障碍物和规定路线。球员要综合运用运球、投篮等技巧完成规定项目,以用时多少决定胜负。具体规定为:

1.比赛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赛,每名参赛队员有两轮机会,两轮比赛的成绩计为该队员的最后成绩。

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取前八名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为决赛,八名晋级的队员每人只有一次机会,按比赛成绩决出本次技巧大赛冠、亚、季军。

2、具体要求:队员根据裁判的哨声,从底线起动开始计时,左手运球到第1障碍物做体前变向;

继续运球至第2障碍物前做后转身运球;继续运球至第3障碍物,连续绕过4个障碍物到限制区进行投篮,投进为止(注:自投自抢);然后跑至另一端线拿球运球到第4障碍物做跨下运球;继续运球至第5障碍物做身后运球,然后运球上篮,球投进后停止计时。

3.比赛开始哨响时开始计时,球员投进最后一球时停止计时,以裁判哨音为准。

4.球员在比赛时必须遵守篮球的基本运球规则。

5.如果两位选手在比赛中打平(用时相差在0.1秒之内),将加赛一场。

6.球员如果未能按要求完成某一关的动作。

裁判将有权剥夺其比赛资格。

7.比赛中的任何一关都不设时间限制。

明星赛:

大一、大二每个班级出二人,大三每班出三人组成年级明星队。

一、竞赛办法:

1、三个队进行循环赛决出一.二.三名。

2、比赛分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

3、比赛采用国家体育局审定的最新〈〈篮球竞赛规则〉〉。

4、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由体育学院团委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钡H?/p>二、积分与奖励办法:

1、胜一场计2分,负一场计1分,弃权计0分(小比分计为20:0)若积分相同时按C值和Z值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名。

2、本次明星赛奖励第一名,另设球员一名;

优秀工作组织者和优秀裁判员各二名。

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一:各队必须按时参加比赛,若在比赛开始5分钟内本队队员不足5人者,按弃权处理。

二:各队队员必须服从裁判,若对裁判有异议者,须本队队长与裁判交涉,其他人员无权发表意见,如有不服从裁判甚至侮骂,殴打裁判者,将取消全队所有参赛资格。

三.裁判员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

四.各班长长组织好本班学生,在比赛结束后请将本场地垃圾清理干净。

五.如遇雨天不能进行者,当天比赛另行通知。

六.本次活动的解释权为裁判协会。

比赛日程

附表1

比赛项目(场地)

比赛时间

备注

技巧大赛(1)

4月10日14:00—16:30

三分大赛(2)

4月10日14:00—16:30

明星赛:大二—大三(3)

4月10日16:30—17:30

附表2

比赛项目(场地)

比赛时间

备注

明星赛:大一—大二(3)

4月13日10:00—11:00

篇10

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重视创新,在管理机制上与育人环境上应有利于创新。高校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在教育观念上需要彻底转变。创新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所应有的素质之外,还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理念、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等,从源头上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保证。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并且具有个性的青年。在教学手段上,应尽可能多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并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方法,需要随着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尽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磨炼意志,培养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结合,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创新项目申报及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一)创新项目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不同的学校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如“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本科生自制研发项目”、“本科生课余研究项目”等。郑州大学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创新平台,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学生有机会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培养科研兴趣,增加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就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而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申请“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创新项目实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升华为生动的实战经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教师的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多种实验方法、手段,并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或前瞻性。让对生命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了解相关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在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鼓励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和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联系,在老师的带领下使学生尽早得到科研训练。由于动员工作做得好,学生也认识到尽早进入实验室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不仅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也明显增强了,并开阔了视野。从教师的研究课题中,学生学到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学会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并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及创新能力培养。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参加创新大赛并建立奖励机制

(一)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大赛促创新能力

组织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加强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郑州大学积极组建科技竞赛管理系统、建立科技竞赛平台,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大赛,如“国家大学科技园杯”科技创新大赛、“创新之星”评选大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高校创业大赛等活动。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到组织参加各级创新大赛,多方位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创新

许多高校为了激励大学生创新,制订了奖励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后,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再给予奖励。项目组成员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学术论文并注明由学校创新项目资助的也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奖金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显示了学校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一)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形成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虽然,各个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了教学计划中各教学单元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使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衔接,并强调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还需要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盟,以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密切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此外,校企联合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目的。郑州大学一直在大力创办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多家企业、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各种类型与规模的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参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实践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