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长制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长制工作思路

篇1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求:要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某某,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和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

 

围绕目标,我们要:

 

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彻底整治区域性、结构性和历史性遗留环境问题。

 

坚决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战。严格实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对已销号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督察问题真整改、见实效。

 

建立完善共保联治机制。通过环境风险预警、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服务企业共商、司法与执法联动、“河长制”“林长制”等机制的健全和落实,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

 

要严格监管执法。开展建材、煤炭、清废、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八个专项行动,落实“一行动一方案”,在监管高水平、服务高质量、治理高标准上发力。

 

要坚持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加强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管理,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好绿色发展道路。

 

通过努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持续绿色转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上游和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建设好“美丽某某”,守护好“大珠江源”绿色品牌,让蓝天碧水净土常留身边。

 

二、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重点围绕“1358”行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迈进。

 

(一)抓实“1个总目标”。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总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保障环境安全为立足点,以节能减排、环境污染全防全控为硬抓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上水平,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打好“3大保卫战”。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思路,推动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建立“5个机制”。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切实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各类突发事件,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防范化解涉环保项目社会风险。建立“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机制”,着力构建以生态环境部门自查自报、相关责任主体自改为核心,专家指导会诊、社会公众监督举报相结合的问题排查体系,做到不留死角,在问题整改上,要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与工商联建立“服务企业共商机制”,与法院、检察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与执法联动机制”,与水务部门、住建部门持续开展“轮流巡河机制”,通过部门联动,推动构建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形成全领域、全行业、跨部门、多层级的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篇2

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年度考核任务全面完成。市对县各项考核任务均圆满完成。(二)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查提出的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问题,已于2017年12月完成提标改造工程任务。生态环境部专项督察交办的1个水源地环境问题和水上乐园整改工作已按期全面完成。(三)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根据省的2016年、2017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我县连续两年EI值分别为82.41、83.54,结果均为优,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EI)为0.53,生态环境质量排名保持全省前列。(四)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全县境内没有发生重大环境事件或重大环境违法案件。

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结合县域实际制定了《县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态红线、发展布局和保护措施,提出8项目标、99项指标体系。完成空间规划(送审稿)、《县环境保护规划》(2014-2020)及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编制,三线一单编制加快推进,完成《制定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构建起生态建设与管理、保护与开发“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二)生态经济蓬勃发展。我县利用自身生态优势,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加速成型,三次产业结构为13.8:56.1:30.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7.85亿元,增长7.5%,一、三产业占比逐年提高,呈现质量向好、结构更优、活力倍增的良好态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93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3.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75.2立方米/万元,达到省级考核要求。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为60万元/亩。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农业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6.72%。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2017年我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整县环评,我县种植的所有农作物均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100%。(三)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截止2019年10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5,在全省127个县(区)中排名第九,在陕南地区32个县(区)中排名第九,岚河、大道河出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以上标准,流域地表水优良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自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以来,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EI)始终保持稳步变好趋势,2018年∆EI为0.53,评价结果为优,全市排名第三,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各项资料已报送省厅审查评分。全县森林面积155697.6公顷,覆盖率达到79.6%。林业用地规划占比89.41%,境内重点物种收到严格保护,外来物种入侵不明显。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全面建立。(四)生态生活全民共享。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入手,广泛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县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1处,垃圾填埋场6座,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1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总数达到91个,整治率达到72.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18%。下大力气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普及节能、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积极推广环保建筑材料,新建节能建筑比例达到40.7%,新建绿色建筑工作已全面开展;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推广公交、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工具,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52%;政府制定采购目录优先绿色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8.32%,全县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69.35%。(五)生态制度不断完善。2017年,我县实施了《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2017-2020年),全面启动了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制定了《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履职情况纳入年度干部考核和选人用人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单项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制定了《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县生态环境保护问责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责任追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2018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纪违法案件22件22人。其中: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履职不力、责任未落实类立案查处11人;非法捕猎破坏生态资源类立案查处4人;企业及个人污染破环生态环境类立案查处6人;秦岭生态环保问题整治和大棚房整治期间企业违规占用耕地类立案查处1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积极把实践经验化为制度成果,探索创新了河道管理河长+警长+督查长“三长治河”模式,先后被央视、国土部简报、《人民日报》和省委《改革工作动态》等重量级媒体报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开展,今年新完成民主镇、滔河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年度固定源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全面完成,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比例100%,经对标自查全部达标;省级生态镇创建命名比例达到66.6%。(六)生态文化全面普及。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以生态文化普及抓手,积极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政策力度和实践深度。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率每年都达到100%。同时,通过生态文明“六进”系列宣传活动,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1.4%和92.4%。

三、创建信息公开情况

按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要求,我县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创建规划和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创建工作动态。

篇3

大家好! 年初,根据管理处的工作目标为蓝本,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谋划了以“创新促进发展”为基调的工作思路,为全站工作把好方向,做好舵手。接下来,我择其重点向大家做一阐述:

一、加强班子建设,兴团结协作之风。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旗帜,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发展成败和方向,因此班子建设至关重要。我注重从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入手,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逐步提高决策执行的能力。在工作中,倡导用人格的力量感召人,不搞“一言堂”,杜绝“家长制”作风,发挥班子的集体决策功能,凡是站内的重大事项,都经过民主方式解决。班子内部经常沟通,大兴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之风,并以此来规范岗位内外的关系,从而铸就一个讲团结、讲奉献、讲作为的集体。

二、积累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机制。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也是保津处全面启动ISO质量认证的一年。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每个交通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主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今年,我站启用了“A”管理模式,将工作分为收费运营和后勤管理两大部分,由高骥同志主抓收费工作,由辛湛洪同志主抓后勤管理,以办公室做为互通桥梁,权力下放、细化管理目标。同时,制定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管理目标,而且培养了基层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遵循效益为先的原则,加强收费管理。

霸州收费站全年收费任务是1600万元,针对这一艰巨的收费任务,年初我们在班子会上集体研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首先是加强管理,从管理要效益,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职工各尽其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制度促效益。其次,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意识观念要效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道德的新特色,树立团队意识,主人翁责任感,培养“站兴我荣,站衰我耻”的观念。最后,加强业务培训,从人员素质要效益,每季度举办青工比武,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开设计算机培训班,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这一年的实践证明,这套策略是可行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争取更上一层楼。

四、加强行风建设,树好窗口形象。

行风建设工作是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收费站作为窗口单位,反映交通形象。因此,形象问题至关重要。为了规范岗位行为、转变工作作风,在站内策划启动了“三优四化”工程,实施了两项“文明服务规范”。其中,“三优四化工程”主要以加强形象建设、规范行业行为为主。“三优”即: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四化”即: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标准化、内务管理军事化。“三优”和“四化”工程从实践意义上讲是两个相辅相承的工程,创优活动是实现后期“四化”工程达到管理上台阶的必经阶段。“文明用语四步曲”和“礼仪疏导三字经”是规范收费一线行为的基本服务举措,其中“文明用语四步曲”(先微笑,再您好,执收过程,谢谢、走好)中提出了微笑服务的概念;“礼仪疏导三字经”(立正姿势:身要直、要挺胸、脚靠拢;敬礼姿势:身侧转、肩摆平、要立正;直行姿势:半转身、举双臂、打直行;交接岗姿势:齐步走、英姿抖、士气扬)规定了疏导员一系列动作标准,让职工时刻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以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考虑到收费站远离市区,工作性质单一,而收费员队伍普遍年轻,可塑性强的特点,立足本职需要,实施了“三二一”工程,加强素质教育,并成立了各种群团组织,利用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三二一工程”,强调了以实施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廉政教育为主的“三项教育”计划,培养职工树立“路兴我荣,路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明确了“依法收费,文明服务”的一项工作宗旨。其中,“素质教育计划”是为拓宽学习渠道,改善知识结构,将职工培训和个人自修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职工通过各种进修方式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在三年内要求全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目前,我站具有本科学历的2人,专科学历的12人,在职进修人数占全站人数的98%。并利用所学之长成立了“医药卫生小组”、“宣传报道小组”、“计算机课题小组”,以点带面,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了活跃职工业余生活,我站以团支部建设为基地,组建了各种活动小组:成立“文艺队”,自编小品、相声、歌舞等节目占领文娱阵地,反映收费站的生活和收费员的心声。今年,由我站选送的歌伴舞《欢乐中国年》,在保津处元旦晚会中获一等奖。组建“体育代表队”,经常与其他兄弟单位交流比赛,还定期邀请当地企、事业单位来站参赛加深感情,这些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体魄,而且激发了职工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了凝聚力……

文化建设是一面镜子,我本着对职工负责的态度,努力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宽松育人的生活环境,使职工切实感到收费站不仅是工作场所,也是成长成才的学校。

六、开展特色工作,打响霸州站品牌。

创新是推动高速公路发展的主动力。而依托区位优势、借助科技手段开展特色工作,是我们寻求突破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三项特色工作:

1、站地共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理顺地方关系,我们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认清结合点、找准切入点、巩固落脚点三方面付诸行动,与当地政府开展了许多文明共建活动:与当地警方联手合作,利用监控录像为侦破抢劫案提供重要线索;与霸州市委共同开展“携手共创绿世纪”、“共植一片友谊林”活动,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开展捐资助教活动,实施“帮教、助教”计划,为当地小学捐赠图书及体育用品;在“5.18”河北经贸洽谈会的服务工作中,霸州站作为河北省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承担着重大的收费任务和形象建设任务,站领导从外部形象、收费工作及文明服务三方面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了会展服务工作。事后统计,从5月15日到19日,我站共完成通行费征收33.4万元,迎送过往车辆两万余辆次,并以其高效、严谨和充满温情的工作赢得了经贸会组织者和四方客商的肯定,在实现经济效益大丰收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真诚的付出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尊敬,也使站地关系日渐稳固,为霸州站收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以网为媒”,加大宣传,增进交流。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企、事业单位乃至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探索中着重做了三方面工作:架设站内局域网,构筑各部门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办公效率;开设计算机培训班,对职工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为保津路实现自动化收费奠定了基础;同时,学以致用,自建并上传了霸州站网站,包括工作制度、特色工作、收费政策等内容的网页近千页,尤其是行风建设专栏的开辟起到了报道工作动态、宣传工作精神、交流工作经验、展示工作成果的作用。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广泛征集意见、接受监督,加大宣传,增进了与同行和社会各界的交流,提高了管理水平。霸州站网站的开通,在高管局所辖各收费站中还是首家,充分展示了保津路科技路、文化路的鲜明特色。

3、档案管理,规范内业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内业管理水平,本年初,就将档案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由我亲自负责,办公室主抓,设置了档案室,实现文书、会计和业务档案综合管理,形成了目前以档案室为中心,各科室、文书管理人员分工负责的档案管理网络。2002年10月,我站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省二级认证,现已具有省一级管理水平的实力,计划于明年申报省一级档案管理资格认证。

4、美化站区,改善生活环境。

过去的霸州站院内杂草丛生,建站时废弃的建筑垃圾堆成小山,宿办楼后面20多亩荒地坑坑洼洼,满目疮痍。春季多风,尘土夹着杂草飞的满院都是;夏季,各类寄生蚊虫肆虐,严重影响全站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有损于霸州站的外部形象。

针对此情况,我号召全体职工自己动手,优化环境。我们清扫垃圾、铲除杂草,平整出土地20多亩,铺设好灌溉管道,种植了松柏、红叶小菠、爬山虎等植物。经过精心护理,宿办楼后院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为给职工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霸州站还在站区西南角的荒地上建起了一个小公园,绿地、花坛、竹林、假山相映成趣,一副石桌、石墩摆放在草地之中,用鹅卵石铺成的石子小路穿插在绿地,竹林之间,速生柳已是绿树成荫,美不胜收。如今的霸州站,绿树立映着蓝天,青草抚着大地,优美的环境使徜徉其间的收费员们无不感到一种家的感觉。

七、其他工作。

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日程,成安全生产小组,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2、关心职工生活,对食堂管理大胆改革,实行承包制,节约经费开支的同时,提高了饭菜质量,使职工衣食无忧。

篇4

这次全县农业农村暨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和旅游发展新方向,不断开创新局面。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等一下,李县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卢常委将作总结讲话,希望大家务必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年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情况以及今年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成果丰硕,**年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成绩喜人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主攻项目、决战四区,差异发展、打造强县”发展战略,着力富民产业、美丽乡村、扶贫攻坚、改革创新、基础建设,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呈现提速升级的良好态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7亿元、增长4.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63元、增长10.8%,接待国内外游客71.2万人次、增长23%,完成旅游收入9880万元、增长25%。主要有六大新亮点: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总产达7.5亿斤。富民产业规模壮大,新增井冈蜜柚1.43万亩、竹木花卉2.3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5.95万亩,连续四年全省第一;龙脑樟、黄栀子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安福米猪”提纯保种选育进展顺利。加快推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拓展了示范园旅游功能,被评为全市“十佳乡村旅游点”,初步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鲜果采摘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带,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二是农业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国有林场改革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农村土地确权基本完成,发放证书4.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新增土地流转3.2万亩,新增专业合作社86家、家庭农场187家、专业大户206户。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稳步推进,3个乡镇综合执法局挂牌运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三资”管理日趋规范,阳光农廉网上线运行,林地用途管制“一张图”编制完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呈现新亮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同步推进,推进了9个中心村和11个烟草援建点建设,完成了45个一般村点建设,进行了陈年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和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全县1000余个组初步建立健全了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机制。完善提升了镇村联动和示范带建设,打造了平都镇李家村张家山、寮塘乡岗口村塘下等一批精品示范点,2个村庄入围“江西百个最具乡愁村庄”。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营造林36.4万亩,建成风景林示范点11个、营造林示范点8个,蒙岗岭公园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双增长,荣获全市森林质量提升优秀县。开展了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枫田镇车田村被命名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水库水质治理稳步推进,水库水质明显改善,**年荣获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养优秀县。

四是精准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争取上级扶贫资金3364.54万元,比上年增长26%;县财政统筹扶贫资金5000万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单位挂点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机制,32个县直单位、760名党员干部参与精准扶贫,派驻“第一书记”31名,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挂点帮扶、结对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4634户,搬迁移民1600人,帮扶68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井冈蜜柚等富民产业,资助13331名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全年减贫744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7%。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获得新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5.4万亩,获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县,完成了2条中小河流治理、2个五河治理防洪工程、1处重点山洪沟治理、38座山塘整治、4座小水电改造和2座电站电气化建设,启动了白门洲等6座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谷口灌区续建及节水改造工程,解决农村安全饮水4.5万人。气象水文预测预报预警体系不断完善,林火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区域基本覆盖,防汛抗旱队伍、森林防火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防汛、防火、防疫工作扎实到位,荣获全省森林防火优胜单位,县专业森林消防队获得全省先进。

六是旅游发展目标实现新拓展。积极融入赣西旅游圈,实施“决战景区”战略,加快了武功山景区和乡村旅游发展,武功山三天门索道建成并投入运营,羊狮慕景区开发和索道建设加快推进,武功山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动,羊狮慕景区获批为第六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拓展农业旅游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围绕提升美丽乡村的旅游功能,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点。

**年农业农村和旅游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圆满收官划上了句号。“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也是我县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旅游投入最多的五年,全县上下坚持“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坚持工业化的理念、项目化的手段抓农业和旅游,全县农业农村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站上新起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谨向为“三农”和旅游工作贡献智慧、付出辛劳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农业仍然是我县“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且制约农业农村和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县还有2万余人未脱贫,部分贫困群众脱贫成效不明显;二是农业水平化还不高,特色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少;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农村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四是旅游投入还不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鼓劲加压,全面落实今年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谋划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和旅游工作,对“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十分关键。我们要深刻领会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农民增收脱贫,加大富民产业、绿色品牌和旅游基础建设力度,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限期脱贫”为使命,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按照“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脱帽”的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年内减贫7500人,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一要精准识别和分类。前段时间,围绕精准识别市县开展了“四项专项”检查,发现我县的扶贫对象不够精准、扶贫对象数据信息不够准确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要在前阶段比对和筛查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过筛过点的办法,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核查识别,实行再确认,再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对应纳入而未纳入的贫困户按识别程序及时增补,坚决杜绝“五类对象”的出现,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同时,做到精准分类,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条件,进行精准分类,设立“黄、红、蓝”户,为分户施策打下基础,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二要精准发力。坚决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文件,突出打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保障扶贫三大扶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方面,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动员组织和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大力发展我县的农林主导产业,通过入股或收入保障性合同等方式,把有意愿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结成利益联结体,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同时,对没能参加或没有参加条件的贫困户,依据贫困户的不同产业发展意愿,结合贫困户自身条件,因户、因人施策,制订各自的产业发展计划或者入股分红办法,做好帮扶工作,确保该部分贫困户收入不断增长。要做好产业扶贫各项服务工作,通过培训提升贫困户的致富本领、增进贫困户的自生脱贫动力。通过产业扶贫,建立起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长效机制。安居扶贫方面,要积极整合移民搬迁、美丽乡村、“空心村”整治等项目,大力推进安居扶贫工程,年内力争完成移民搬迁589人,实施土坯房改造270户。“凡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群众全部实施搬迁扶贫,对无力改建房的绝对贫困户,实行免费改造或“交钥匙”,让绝对贫困户住有所居。保障扶贫方面,对蓝卡户实行兜底保障,在最大限度内叠加政策,确保特困群众有尊严地生活。要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大病救助以及就学保障政策,落实政府保障和户均一亩柚“双保险”兜底脱贫。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举措,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解决好“如何扶到位”的问题。

三要精准帮扶。继续强化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机制,确保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帮扶工作组及结对帮扶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经常深入贫困群众家中解决实际困难,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其脱贫信心,落实好“扶贫责任”的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解决扶贫先扶“志”的问题,千万不能走入“政府干、群众看”的误区,必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以赴抓好现代农业。坚持以富民产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做强井冈蜜柚产业规模,深入实施井冈蜜柚“百千万”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以横龙、严田等乡镇为重点,抓好严田镇青桥村蜜柚育苗基地建设,提升横龙镇石溪、严田镇邵家等示范基地,新增井冈蜜柚0.75万亩,落实老乡工程6000户。着力提升烟叶产业水平,以寮塘、严田、洋溪、竹江、洲湖、甘洛、洋门等12个乡镇为重点,强化田间管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实现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巩固发展粮食、油菜、有机蔬菜、高产油茶、竹木花卉等传统产业,力争粮食、油菜播面稳定在82.7万亩、11.4万亩以上,努力使这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植新兴产业,新增高产油茶1万亩、龙脑樟0.5万亩、安福甜茶0.5万亩、黄栀子0.1万亩。

第二,强力推进示范园建设。今年,要加快提质扩园建设步伐,完善园区路网、水系等基础设施,重点在良种良法、农民培训、产业升级、多元投入上下功夫,拓展农业功能,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确保核心区面积达到3200亩以上。要积极引进2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入驻示范园,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向示范园集聚,逐步扩大示范园辐射范围,提高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积极促进“接二连三”。要强化农业招商力度,全力组织对外招商,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力争年内至少引进1个亿元以上项目。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业服务网络,新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观光采摘园,精心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在加快深圳前海八实万运营基地建设同时,选择1-2个农产品和5-1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试点,努力打造1-2个农产品电商示范点。

(三)以“中心村”为抓手,全力以赴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五美”标准和“八不八多”、“农民上坡”等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进一步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第一,精心打造示范工程。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工作思路,重点抓中心村建设,巩固和提升美丽乡村示范带档次。一方面,要在巩固原有通道示范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精心打造高速连接线至武功山精品示范带。另一方面,加快中心村和一般村点建设,今年要全面完成9个中心村整村改造任务,认真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和电力、广电、电信等“七改三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及耕地保护,结合空心村、土坯房改造,着力推进一般村点建设。其次,要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人的新农村”,传承和弘扬优秀庐陵文化、祠堂文化、乡贤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强化休闲场所、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管理等设施配套,着力打造一批注重文化传承,体现生态理念的精品示范点。

第二,全面提升清洁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探索建立管用可行的村庄垃圾清运、处理、保洁长效机制。抓设施。强化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完成2座垃圾压缩转运站、9个中心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确保洲湖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年内每个乡镇都要建设1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个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强管理。按照“管干分离、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每个乡镇均要组建一支稳定的保洁队伍。要强化日常监管,对所有保洁员实行“四定两挂钩”,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时清理,与工资待遇挂钩,与长效聘任挂钩。要积极探索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形成农村垃圾治理新常态。营氛围。深入开展“农村星级清洁户”等各类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活习惯、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到户,营造“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年底前,要确保70%以上的乡镇、村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实现“六个有”和“六个基本没有”目标。

第三,深入推进生态工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生态至上理念,以治山、理水、防污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建养。治山,就是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低产低效林改造,确保完成造林绿化6万亩。全面实施林地用途“一张图”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空间管制。加强林地和自然区保护,积极探索发展碳汇交易,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理水,就是重点实施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河流和水库管理,坚决清理肥水养殖,持续巩固提升水质治理成果,强化泸水河跨界断面及社上水库、东谷水库等重点水域的水质水环境监测,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河流及大中型水库全部达标,小二型水库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防污,就是重点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三区”规划,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扎实推进农业“四控一减”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四)以“激活动力”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抓好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交易平台建设,围绕富民产业发展、土地综合效益提升,引导群众推进土地适度流转。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培育,力争新增家庭农场50个、农民合作社3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积极创建1—2个精品示范社、10家精品示范家庭农场,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二要大力推进涉农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做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进林地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水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三要加快实施扩权强镇。在巩固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紧扣“三个二”目标,重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宜居宜业上下功夫,强化简政削权、政策扶持、强基固本,把试点镇建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执法局作用,依法行使城管环卫、建设规划、劳动保障等领域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

(五)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全力以赴抓好基础设施。要补齐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短板”,巩固提升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规划修编和“上图入库”,统筹抓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渠系、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县城防洪工程、竹江乡防洪工程和白门洲等6座水库除险加固,尽快启动洲湖镇神口水库建设。巩固提升已建农饮工程,保障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需求。加快山庄、赤谷、枫田、竹江、金田、泰山等6个乡镇的小农水项目建设,完成谷口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确保水库水源灌溉到田。

二是强化农业安全保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抓好气象、水文预警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优化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和预案,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预防体系、扑救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森林防火能力;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切实提高动植物病虫害防疫能力,确保农林生产安全。

三是提升农业服务水平。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摸清安福“三农”家底。加强农技推广,加大井冈蜜柚、绿色蔬菜等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力争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6%,强化机耕、机播、机收、机防公益。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扩大“财政惠农信贷通”、“金穗油茶贷”等信贷产品的放贷范围和总量,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富民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业保险,落实保险政策,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面,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六)以“旅游兴县”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好武功山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要立足大武功山旅游发展战略,发挥武功山旅游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一要加速武功山景区建设。策应全市“三山一江一城”旅游发展,启动武功山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金顶、箕峰景区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武功山游客服务中心、羊狮慕索道等建设,启动羊狮慕景区二期(金牌山景区)和南大门片区建设,开发水系瀑布景观,确保羊狮慕景区上半年全面对外开放。尽快启动安下至文家公路改建,加快推动文家片区道路、商业街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抓好泰山乡铜溪村旧村改造。配合省里做好赣西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工作,促进武功山全面融入全省“大武功旅游”,实现资源共享。

二要加力乡村旅游发展。依托武功山景区,完善乡村旅游规划,继续推进高速连接线至武功山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养老、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古村民居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每个乡镇打造1个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点,全县新增4A级乡村旅游点2个,完成21座旅游厕所建设,形成山上山下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全力争创全省旅游发展“十佳县”。

借此机会,我再简要强调一下当前农业农村几项重点工作。

一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扫尾工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资供应,保障农民利益。要加强天气预测预判,及时农情信息。同时,抓紧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扫尾工作,做好资料整理和总结验收。

二要做好防大讯准备。要树立防大汛的思想,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做好防汛各项准备,深入开展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同时,要正确处理防汛和抗旱的关系,积极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三要做好动植物防疫和森林防火。要全面强化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下周一就是清明节,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做好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篇5

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深化城市管理综合监管“重心下移”主线,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管工作体系,逐步建立条块结合、责权利统一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机构布局全面推进。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监管分中心的设立。在抓好丁桥、闸弄口“一镇一街”两个监管分中心试点先行的基础上,今年陆续推进了九堡、采荷、火车东站等10个城市管理综合监管分中心,辖区属地城市监管得到了全面覆盖。城市管理队伍力量不断充实,力争通过机构改革,实现城市管理机构从职能定位、业务布局、机构设置、人员情况的全面改善,最终强化区域城市综合管理和业务服务能力。

二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根据属地化和系统化管理要求,调整区、街镇城市管理职能与分工,强化分中心、属地中队、街道(乡镇)城管的有机衔接,形成全区监督检查、统筹管理、信息反馈等系统化的城管体系。建立监督约束、作业竞争、奖惩考核、财力保障、社会联动等5项工作机制。各分中心根据“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责权明晰”的原则,实行区域巡查责任制,建立监管分中心与执法中队联动共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三是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围绕全区环境卫生清洁度、市容街景整洁度、市政管养规范度、园林绿化优美度、河道水质清洁度地进一步提升,各分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属地镇、街城市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实现了监管模式由条向块、由单一向综合、由传统向科技、一般向重点、由多头向集中“五个”转变。截止目前,共排查城市“四化”问题22742个,问题发现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3%,整改率100%。10个分中心成立后,累计发现和处理问题4309个。全区河道、市政、绿化等考核成绩在全市综合考核中,排名稳中有升。

按照“环境立区”的战略思路,深入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把项目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提升形象的平台,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一是河道环境明显提升。围绕“美丽xz__x”建设,切实把水环境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实现“水安全保障、水质量提升、水生态恢复、水景观优美、水文化繁荣”六位一体的河道水环境改善目标,将水环境改善工程专门列入《“美丽xz__x”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完成《xz__x区河道水环境改善五年规划》方案编制,重点突出防洪排涝、引配水、水质改善、水景观建设等专项规划;以“河道管理,让水更洁净”为宗旨,以河道水质改善和防洪排涝安全为重点,共实施新开河清淤、钱家河生态修复等13个河道设施改善项目;强化河道日常巡查和养护,今年以来,共出动巡查监管人员14600人次,查处各类问题10081个,整改率100%;打捞河面漂浮物1252.7吨,打捞水草468.54吨,清扫河岸垃圾469.44吨,运输垃圾总量2189.22吨;加快黑臭河道治理进度,共成功消除丁杭港、新开河、麦庙港3条河道黑臭现象。全力创建大农港生态示范河道,目前已初具规模;切实加强河道长效管护,提升河道长效维护水平。

二是道路绿地有机衔接。以钱江新城、东站枢纽、丁桥大型居住区建设为核心,加快新建道路接收,严把管网质量,创新“分断”接收模式,做到建成一条,验收一条,移交一条,接管一条。今年以来,共接收道路23条,其中市管道路11条,区管道路12条,,面积35.4万平方米,雨水管16003米。积极参与德胜东路、四号港、凯旋路茶叶特色街等施工图方案会审;参与禾稼路、九和路、相埠路条道路绿地的竣工验收;积极协调城东新城、钱江新城、九堡四季青服饰城等30条区管道路内未移交绿地的建管衔接工作。完成秋涛北路、天城路、新开河绿地标段所有道路、河道绿化的现场交接协调工作,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进入常态化。

三是市政设施全面养护。以市政养护“机械化、信息化、精细化、市场化”为突破口,通过实行全方位、密集型、网络化管养模式,全面提升市政设施完好率。重点提升全区120余条背街小巷微环境,共修复车行道203796平方米、人行道27365平方米、灌缝10896米,桥梁402平方米。共清疏雨水管道290685米、污水管道75490米,疏挖检查井、雨水口23876座,清挖淤泥2742吨;集中改善8处污水生化池、泵站设施。创新预防式抢修模式,依托科技力量,改变以往道路塌陷后再进行抢修模式,预先对破损管道采取非开挖式修复工艺,收效良好。

以打造最清洁xz__x为目标,以国家文明城市复查迎检和国家级生态区创建为契机,以深入治理“五乱”(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渣土乱倒)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机制,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四化”长效管理水平。

一是洁化工作更加精细。针对辖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分类保洁管理,重点加强钱江新城、东站枢纽等重点部位和重大节会期间的清扫保洁;针对渣土偷倒问题,做到强化管理与及时清理相结合,确保环境整洁。同时加大路面污渍积泥、绿化积尘的冲洗和市政设施和城市家具的清洁擦洗工作,实行精细化作业。截至8月份,城区综合清洁度98.63分,全市排名第四,公厕清洁度98.52分,全市排名第三。

二是绿化养护突出重点。坚持种植品种多样化和特色化、培训经常化、管理精细化的标准,重点加强道路两侧及河道两岸的绿化管理及建管衔接工作。积极部署节假日花坛、花境的制作及参评,做好“美化家园”等绿地提升改造工程。今年区城管局制作的“花漾艮秋”、“春之生”两件作品参加了“五一”花境评选分获二、三等奖。“十一”节假日花坛、花境制作的“幸福扇”获杭州市城区xz__x年“国庆”立体花坛创造竞赛第一名。

三是亮化工作注重规范。以“共建共享生活品质新示范区”为目标,完善亮灯管理预案,规范亮灯管理程序,积极推动“夜间经济提升”发展。

在亮灯保障工作中,严格落实勤检查、勤上门和勤通知“三勤”举措,强化亮化日常监管,重点开展钱江新城核心区、火车东站枢纽周边道路重点景观设施,路道功能性照明工程设施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完成亮灯长效管理整改问题68个,整改率100%;市区联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共计18次,巡查覆盖率100%。四是序化工作强势推进。以坚持“三抓”(抓街面常态管控、抓群众投诉解决、抓“两乱”问题控制)为重点,着力在开拓创新,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进一步强管控,降投诉,落实考核任务。先后开展了“摊点乱摆”、“夜间渣土”、“广告乱贴”、违法养犬、工地违法排水、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不断强化整治的深度、广度和频度。截止10月底,共计组织整治90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4670起,街面序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止8月份,街面保序考核成绩98.13分,位列全市第二。

以打造宜居城管、品质城管、和谐城管为目标,加强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监督,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立足实际,积极创新数字城管和投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一是执法办案成效显著。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规范内部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利,推动城管执法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截止10月底,共承办城管执法类案件11014件,其中承办一般程序2083件,简易程序案件8931件,罚款总额865万余元,无一起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撤销案件,获xz__x区唯一的浙江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共办理行政审批1447项,其中许可1203项。积极开展“三改一拆”活动,全力配合“四边三化”和司法强迁工作,截止10月,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127件,处罚金额33.7万;共参与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82处,面积14.53万平米。全程参与东站枢纽区域7户司法强迁工作。

二是数字城管绩效明显。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在深化“一街、一镇、一平台”工作模式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出台“数字城管星级派遣员、受理员”评比制度,全程引入社会监督评价机制,提升受理质量。建立数字城管应急分队,对辖区范围内发现的责任主体不明、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采集快速启动代整治机制,稳步提高案卷处置速度。区二级平台建立数字城管镇、街月度考核反馈机制,规范全区数字城管运行、考核流程。1-9月全区共受理数字城管案卷177364件,区内处置98727件,案卷累计处置率100%,累计及时解决率99.996%,暂列全市第一。

三是投诉满意攀升。以群众满意为准绳,以创新突破为重点,以热线整合导向,积极构筑“热难点问题动态报送机制”、“重复投诉督察考核机制”、“投诉通报平台机制”和“序化类投诉灭灯机制”四大机制,通过关口前移,建立投诉人联系制度,变“上访”为“下访”;分组、分批次对区平台操作员、镇街处置员、热线受理员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对11个执法中队及将局属各监管中心实行分组竞赛等方式,提高队伍整体作战力。截止10月,共接处各类公开电话和件14989件,其中,咨询答复5566件,投诉件9423件,反馈率和办结率均为100%、满意率98.35%。无一起回退和超时件发生。

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效能建设,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升队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从严管理,廉政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信息资料库,防控对象从中层干部延伸至重要岗位的一般干部,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度,准确研判风险等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实施预警告诫。出台《xz__x区城管局公职人员八小时外“七个不准”规定》使监管从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每周向局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累计编发廉政短信600余条。深化“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创新检查方式,开展基层与机关双向联动监督检查,提高检查实效。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预防腐败力度,对区政府实事工程实行全程监察,筑牢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二是深化举措,作风效能不断增强。坚持“塑形象,聚内力,抓监督,转作风”的工作方针,创新思路、大胆实践、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今年以来,局机关8个科室及基层20多个单位组团,在“四街四镇”广泛开展效能“直通车”进社区活动,共为百姓提供咨询270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63件,提供便民服务1100余人次。强化基层站所与属地辖区社区服务中心对接,主动渗入社区环境治理。局业务科室及属地中队,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共完成18个调研课题、解决热难点问题124个。积极开展“转变作风、提能增效、实现城市管理新跨越”为主题的全员封闭式大培训、法制培训、开展“四条禁令”和作风效能8项制度督查等深化效能建设。

三是强化宣传,队伍形象不断改善。积极开设“城管工作开放日”、“城管执法一日体验”、“局长接待日”等活动。在加强主流媒体宣传的基础上,拓展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宣传阵地。进一步规范信息的报送机制,完善内部宣传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机关及基层单位新闻发言人机制,提高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沟通能力。截止目前,共在《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主流媒体上刊登正面宣传文章210多篇;在市城管委《杭州城市管理》报纸上发表文章20余篇,发表微博150余条。首

部自编自演微电影《角落》获区总工会“劳模风采”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区委宣传部微电影竞赛二等奖、市城管委xz__x年城管系统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坚持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贴心城管”行动精神,以全力打造符合“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目标定位的城市管理体系为目标,围绕“全力构建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城管执法、监管、服务新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区块生活品质,全面实现‘城管上水平,百姓得实惠’”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化建设、数字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监管精细化迈进、资源整合化建设、和谐社会关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服务水平。

——队伍体系健全完善。围绕“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组织构架,深化城市监管“重心下移”机制,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顺畅衔接,建成“体制顺畅、职责明确、制度完善、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组织体系。建好市政、绿化、市容环卫、河道等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全面提高其素质和技能,实施优化人才战略发展工程,进一步明目标、扬精神、树形象,努力打造“纪律严、素质高、服务好、业绩优”的城管队伍。

——城区环境优美宜居。深入实施水环境改善、“四边三化”、和“美化家园”工程,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彩化“三化”水平为主要内容,实现城区环境面貌的优化转型,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软环境。清水治污侧重多元化手段,打好组合拳,确保工作成效;保洁保序范围从路面向沿江、沿河、沿路的绿地和水面扩展,坚持标准化、制度化、市场化、精细化、长效化管养,全面提升城市环境清洁水平。以“双最”评比为抓手,提高养护监管能力。

——管理格局凸显特色。结合xz__x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将钱江新城金融核心区、城东新城中心枢纽区、九堡丁桥大型居住区以及地铁沿线重点管理区域细分成精品示范区、全面深化区和建设改善区,明确界定区域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城市管理标准进行分级管理,形成错落有致、梯度分层推进的城市长效管理格局。根据管理的差异性以及各区块的功能特色,制定分类标准及措施,创新城市管理协调、监管、考核等各项机制,精心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管理品牌。

——应急保障防范有力。建立积极有效的组织和指挥体系,完善防汛抗台和抗雪防冻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社会动员组织方案。建立市政公用和环卫行业预警管理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实现“数字城管”的全覆盖,建立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筹发展的“数字城管”运行系统,运行绩效持续提升。提升城市防汛防台能力,完善河道防汛排涝设施和市政排水管网建设,确保防大灾、抢大险、拉得出、打得响,第一时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量化目标:2014年计划投资17600万元全面组织实施市政设施改善、截污纳管、公厕提升改造三大改善项目,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确保xz__x区四化长效(洁化、序化、绿化、亮化)、数字城管、垃圾分类、停车收费、市政设施养护、河道管养、投诉等十大项目考核名列全市前三的先进位置。其中城区清洁度98分以上,街面序化度98分以上,投诉解决率100%、满意率98%以上。绿地养护综合考评达95分以上,全年检查达标率95%以上,完成户外广告整治任务,实行亮灯提升工程建设。实现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达99%。12319问题处置率99%。开展城郊结合部、村镇社区内道路坑洼、污水横流、积存垃圾、河道垃圾堆积等环境卫生死角重难点整治,落实市政长效管理制度,道路完好度达95分以上。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占辖区总204个生活小区的全覆盖,达标率75%以上。落实停车收费服务管理制度,加强5365个道路停车泊位的管理,规范2041个收费泊位的收费服务。加强河道排污口的管理,确保整治后河道无排污,消除黑臭河道,河道长效管理考核98分以上。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重心下移”机制。创新“一三五”工作机制,围绕综合监管“重心下移”一条主线,做到“三个加强”(加强中心与区城管局信息对接,加强中心与分中心沟通交流、加强分中心与属地联动配合),落实“五个把握”(把握日常监管巡查效率、把握问题督查催办力度、把握信息沟通顺畅情况、把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把握中心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效能)。着力在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分析研究、协调解决问题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综合监管中心和分中心的关系,完善机制、创新监管方式,依托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有效载体,不断提升城区环境水平。

二是推进民生改善工程。2014年计划投资10000万元实施截污纳管项目39个,增加截污量8000立方/日,60%的河道污水排出口基本消灭;计划投资1650万元实施市政设施改善项目,完成道路加固3条;计划投资300万元,新建改建公厕10座;计划投资4000万元实施xz__x区环卫汽车场拆复建工程开工并完成主体;计划投资1667万元,实施河道清淤项目11个,完成清淤量33万立方米。

三是狠抓河道水环境改善。2014年计划完成范家桥、机场北港、七号港等9条河道清淤。按照《xz__x区河道水环境改善五年规划》的年度分解项目,全面推行“河长制”;计划消除11条黑臭河道,创建1条生态示范河道,进一步提升河道水环境。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大市政配套完善:新建丁桥、笕桥、大农、八堡4座污水泵站,丁桥东路、三新路、红普路灯等6处大市政污水管;集中点源削减:2个公建地块、1个集中开发地块、5个集中农居污染源排放区块、10处农居安置房及5处阳台水治理;新建东风港排涝泵站;完成横四港、八号港等5条河道治理,新建五会港配水泵站,加快推进三堡沉砂池。

四是落实“四化”长效管理。以“洁化、序化、绿化、亮化”工作为抓手,打造最清洁xz__x,提升城区环境面貌。洁化工作有的放矢。加强对全区道路、街巷1259万平方米的保洁,针对30条重点道路实施一点一方案,有效解决道路积泥、抛撒滴漏、路面油污等突出问题,稳步推进保洁市场化率,在现有55%的基础上增加10个百分点。序化工作不断完善。开展“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摊点乱放、工程渣土、违法养犬、水果车等整治工作,提升街面序化水平。绿化工作创新亮点。做好全区300万平方绿化管养工作,注重绿地日常养护质量的检查,实现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100%,通过“美化家园”绿地提升改造工程及建管无缝衔接,打造钱江新城绿化精品亮点。亮化工作持续推进。落实亮化长效管理制度,规范亮化管理行为,提高问题整改质量,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亮灯提升工程建设任务。

五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要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探索农居安置小区等分类试点工作,实现小区垃圾分类的100%全覆盖。拟定《2014年xz__x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建设并利用好分类培训师资、指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发挥多部门联动作用,实现垃圾分类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通过分类垃圾袋编号及监管力量整合调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监管成效,积极拓宽渠道,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分类队伍中来,以九堡魅力城一期、二期等8个垃圾分类小区示范点创建,辐射带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垃圾清洁直运工作,在现有四个街道覆盖的基础上向乡镇进行,提高垃圾直运覆盖范围。

六是优化停车监管服务。做好辖区内5365个泊位管理工作,规范2041个收费泊位的日常监管。积极拓展停车服务外延,深挖停车资源,强化>

!交通“两难”,扎实有序做好公共停车场(库)地接收管理;创新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收费点分类管理和星级考评制及停车场库管理新模式,以管理创新提升收费服务水平。七是深化数字城管处置。深化“一街、一镇、一平台”模式,建立“执法中队”和“街道”联合办公的“三级平台”网络,形成主、次道路、一、二类街巷联片捆绑考核,实现派遣员、巡查员、执法员互动互补。区协同平台充分利用属地管理、信息详实的资源,加强与市区两级部门的协调。以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序化工作为突破口,做好受理工作。发挥数字城管协同指挥平台的综合协调作用,及时消化领会数字城管的新规范、新标准,各网络单位立足自身,想方设法,第一时间数字城管问题的落实整改。同时,强化对反复发生问题的分析研判和处置,降低问题的重复发生,确保受理业务考核名列全市前列。

八是强化重难点问题整治。对问题较多、整改率不高、反复性大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处理好违停及时查处情况、拖车情况、案件处理情况等三个环节,尤其是继续抓好拖车整治。抓工地施工和渣土运输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是车辆运输抛洒滴漏、工地夜间施工、车辆无证运输工程渣土等与工地有关的整治。抓“两乱”整治。广告整治立足于日常整治,根据市城管委下达的整治任务,按期拆除,同时在日常巡查中,主动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九是提升应急保障水平。以解决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进水为导向,加强城市道路、管网、河网水系管理,推行标化管理和考核机制,引入先进的市政管养作业机械和监测设备,以截污纳管等实事工程为抓手,着力改善城区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不断完善防汛抗台和防冻抗雪应急预案,建立积极有效的组织网络和指挥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防汛应急指挥系统,拓展防汛网络覆盖面,指挥系统延伸至街镇,形成系统闭合回路,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不断提升防灾抗灾等应急管理能力。

十是规范执法办案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继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内部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利,推动城管执法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确保无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撤销案件发生。

十一是完善建管衔接机制。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无缝连接,按照“接收一批、整改一批、委托一批”的原则,做好已建成未移交道路的后续工作。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在钱江新城金融核心区、城东新城中心枢纽区、九堡丁桥大型居住区区块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督查通报、考核奖励、信息联动四大机制,对规划设置、环卫基础设施、管理配套用房、涉河建设项目等,主动介入、提前参与,为后期管理预留空间,落实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