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地产资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房地产资产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作用 问题 建议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需要企业长期开展的管理工作,其对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以及员工岗位工作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以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与方式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针对目前绩效考评制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绩效考核制度的背景和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关注绩效管理已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竞争业绩导向下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企业流程再造及产业的优化升级等活动层出不穷,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绩效考核制度即将绩效管理模式规范化。

二、绩效考评制度的作用分析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发展与成功的战略性选择,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切实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基础信息。具体来讲,考评制度具有以下作用:

(1)绩效考核制度能为员工职务的升降和调动服务

用人应该扬长补短,只有用考核制度来对员工进行考核才能比较系统地提供有关员工的工作信息,比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和技能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工作中人员任用的依据,而相对个人而言,它可以用人之所长,对于组织来讲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2)绩效考核制度能够为薪酬和奖励的确立提供服务

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管理薪酬分配中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在考核制度的框架内,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员工报酬和自身对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企业的工资和福利的分配都应该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3)绩效考评制度能为人员的任用提供服务

通过绩效考评制度,可以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到每个员工的能力、专长、态度和工作,从而将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从而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潜能,提高其工作满意感,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绩效考评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绩效考评的结果与人事决策挂钩不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会抱怨说对于考核大家不重视,绩效考评只是走过场而已。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充分的发挥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将其与人事决策直接相关,久而久之,人们对考核持一种冷淡的态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其已有的资源最优配置,让其考核结果与人事决策紧密相连,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

(2)绩效考评等同于工作任务或人的考评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会因为员工态度认真,努力学习及为人诚恳等原因在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造成一种避重就轻的情形,而没有真正考核重点“绩”和“效”甚至被忽略,以至于可量化的指标比重较低。或者因为员工的工作绩效而获得颇多殊荣。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制度下,既对人又对事进行考评,即人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进行考评。

(3)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主观性很强

很多企业把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薪酬联系作为唯一的目的,而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向前推进,现代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把“薪酬与绩效结合”作为副产品,最终的目的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另外有些企业把考核简单地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这些标准其实很难清晰而又准确的套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领导者主观判断,很难不受其个人喜好因素的影响。

(4)考评结果没有反馈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考评制度下,很多企业的考评结果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反馈。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评者不愿意将结果及其解释反馈给被考评者,使得考评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评的人即使自身存在不足,也无从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二是考评者因为能力和勇气不足,加之不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意义与目的,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考评者对于考核结果束之高阁。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评制度的几点建议

绩效考核在当今企业人力资源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知名企业均采用绩效考核制度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重视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绩效制度来解决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使得未来企业考核更加良性、合理方向发展。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制度;核算方法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规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新的会计制度下管理好高校固定资产,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策略探讨.

1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

1.1固定资产定义的改变新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原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新制度将固定资产的计量标准提高,此是适应近年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多的重要举措.

1.2固定资产计量基础的改变

旧制度下高校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会计核算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采用收付实现制,以实际入库的资金及实际支付的费用为会计确认数,操作简单,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成本比较低廉.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固定资产严格按照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报表项目以净值反映,固定资产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信息,为使用者及管理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固定资产资料,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更好的维护,对陈旧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理做出最佳决策.

1.3固定核算方法的改变

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在“固定资产”科目的基础上增设了“累计折旧”、“文化文物遗产”、“在建工程”,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折旧年限由上级财政部门或者是上级主管部门辅以高校按照自身固定资产的性质及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具体的折旧年限,一般应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以其成本计提折旧额,不考虑预计净残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照实际计提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后续支出,应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以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这样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转移,使得固定资产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日渐损耗的事实被记录,真实地反应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客观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在财务报表项目上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不再虚增固定资产价值[1].

2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分类单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资金投入除了用于校舍、校园、教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购置外,还有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学校超市、服务中心等后勤建设的资本投入,此投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很多学校都早已开始了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将这些后勤保障服务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面向社会寻找优秀的管理机构,将场地等出租给承包单位,从而更好、更经济地为学校的教职工服务.高校财务对于这些房屋场地并没有给出差别定义而是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一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这种定义方式不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即管理层通过会计数据做出对这些出租固定资产给出更有利的、更符合具体情况的管理决策,不利于对这些资产的管理.

2.2缺乏效益意识

高校固定资产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将固定资产拨付到高校.二是通过财政拨款,高校根据具体情况购置.三是社会捐赠.高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使得高校管理者长期以来形成了消费资产的观念,认为固定资产可以无偿占用,无需考虑占用费用,乃至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2].一些高校为扩大学校规模,盲目增加固定资产占有量,盲目扩张,忽视购置资产的成本及使用效率的评价,结果出现购置的资产使用率不高,使用价值低等问题.更有甚者使大量购置的资产闲置浪费,多年搁置.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等规模的高校根本不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而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自行管理.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核算,各实际使用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保存,后勤负责管理房屋建筑物、附属设施等,信息中心负责电子产品及软件系统等,图书馆负责图书杂志等,各教学单位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各职能部门都是按照自己的管理方式管理资产,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3].有的高校从固定资产购买到使用报废从未进行过统一的财产清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存在状态、有无丢失等情况并不掌握.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管理混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产流失等问题.

2.4固定资产会计科目设置不够细化

会计制度将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按照这六类分别设置二级科目进行核算记录.同时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外,根据不同的使用寿命、适用不同折旧率确定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动植物不计提折旧却把它与家具、用具、装具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归为一类,此种分类无论是在业务处理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对于此类资产的折旧的核算,首先要将动植物类分离出来后,再对家具、用具、装具计提折旧,此工作繁琐,无端增加工作量,且当今各高校使用的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统一对同一类固定资产或者提折旧,或者不提折旧,不能智能区分,无端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难度,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

3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固定资产的分类

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存在形式、使用状况多种多样,固定资产除满足高校自身使用外,将闲置房屋等出租以赚取租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服务进入校园等,如超市,眼镜店,书店,浴池,餐饮等社会企业通过租用校园场地、进入校园,既为在校师生服务,也面向社会经营.此部分固定资产是为赚取租金而持有,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即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高校应将该部分固定资产分类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与自用固定资产差别管理,以提高利用效率及更科学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存在形式.

3.2合理配置,提高效益

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全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总量控制,并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到各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保管状态进行审查.全面完整地记录全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状况,由资产管理部门权衡资产使用状况,统一配置资源.再根据办学目标,结合办学实际,合理购置年度固定资产,避免在一个部门闲置的资产不能为另一各部门使用,而要重新购置的重复购买现象发生.

3.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实行电脑账簿、电脑卡片、实物分管原则.固定资产账目由财务部门负责,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单位负责固定资产存在形态、使用状况、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记录.固定资产的调拨、改良、投保、处置、租赁、抵押等由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主管校领导统一审批.建立固定资产闲置信息网,各部门共享固定资产闲置信息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将闲置资产及时到网上,各职能部门根据及时的信息来确定申请购置或申请调拨资产,以便学校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4细化科目设置

高校应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而对外出租的房屋建筑物等,并将此类投资性房地产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单独核算管理,提高其效率及效益.再者将固定资产———家具、用具、装具、动植物科目细分,将动植物二级科目分离出来.将家具、用具、装具计提折旧的资产归为一类,而将动植物不提折旧的单独分离出来,便于会计核算,以便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4结语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发展壮大、落实办学自的重要保障和条件基础,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及提高固定资产效率的重要保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方法的完善,并借鉴国外高校管理固定资产的经验,保证高校有关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合规合法,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最大程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淑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66-69.

[2]岑文静.新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探析[J].新会计,2015,(1):62-63.

篇3

关键词:国有资产 绩效评估 转换效率 保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201-02

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即:要准确了解学校资产状况,规范和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率,及时发现当前学校资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原则,完善对学校资产的动态管理,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保障物,即要保障教学、办公、科研等必须的物质条件;确认物,对固定资产产权界定确认明晰,账目清楚;利用物,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保护物,保护仪器设备安全使用,资产不流失。该文主要对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和解决好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2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以某高校为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迁置,学校资产账面价值接近9亿元,房屋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学校的搬迁和多个学科专业调整,给学校的房产使用管理和资产带来较大变动。每次清查都会或多或少地遗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2.1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针对某高校国有资产的用户类别及权限详细分析,该信息系统主要涉及三类用户,其角色用例分析如图1所示。

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功能主要有:资产管理用户的资产管理和统计报表功能如图2 所示;查询统计用户的资产查询统计功能如图3所示;系统管理员用户的数据库归档和系统管理功能如图4所示。

2.2 学校公用房屋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式创新和实践

目前,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办公、教学、生活和住宅区域场地规模不断增大,对原来的、传统的、分散式的管理模式也很难适应日常综合管理的需要,要利用相应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对房产、土地进行管理。主要完成“服务”和“管理”两个功能。

学校根据学校情况实际制定相关方案,结合现有房屋使用条件全体考虑,结合市场化原则,进行有偿使用,对学校的行政用房、教学、科研、实验用房根据学校各二级单位的要求,进行统筹安排。学校坚持以学生为要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对教学、科研、办公用房按指标分配、切块管理,以有偿使用为手段,促进学校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制定标准,核定面积,定额分配,有偿使用,将量化管理与有偿使用融入了管理办法。此种方法改变了原有的整体分配,无偿使用的房产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障了学校房屋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也提高了房屋的利用率。对有效调控学校房屋,按照教学、科研等方式按需分配房屋有了充分保证,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的制度结合信息化建设,如图5所示,使房屋管理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主要是对校区概况、楼栋房屋、公房管理(教学科研用房、行政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用房等);要借鉴重点大学的管理经验,进行定额分配和有偿使用,申请审批、合同管理、租金收缴;变更、变动等日常管理;经过查询可以详细了解公房的详细情况。对学校整体房屋情况有较好地把握,可以实时查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土地管理。主要是把学校所有的土地进行输入和统计,包括:宗地四至、测量情况和发证情况等内容,还要包括地表建筑物的情况,主要是包括所有建筑物的楼层数、房间数和面积数。

(2)房屋的使用管理。包括教学科研、行政、学生宿舍、食堂、附属用房和经营用房的使用情况。可以按人查房、按房查人、空置公房,实现动态管理。

(3)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统计。学生宿舍楼栋及房屋管理,主要包括房屋入住、调房、单个或批量退房等内容。

(4)修缮管理。要对年度维修计划预算,房屋维修流长帐,质保期提醒等(计划、报修、维修)。通过建立报修和修缮流水帐明细,严格控制维修成本,并可以深入进行“维修部位、维修单位、维修情况”的分类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辅助决策提供依据。我校的三种报修方式有:电话报修、网络报修、门卫人工报修。

(5)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子地图功能。地图方式直观展现房地产各种信息,以房间为归属地。

通过实践证明,此种管理制度使学校有限的房屋得到了有效利用,新的制度还有不足的地方,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学校房屋管理已经进入了良好运行的轨道。

2.3 学校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式创新和实践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好学校的仪器设备,弄清楚学校的资产分布情况,是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职能。在每一次进行资产清查工作中都会有一些问题。学校各二级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够、其资产手续不健全、相关管理过程脱节等。为了更好地达到资产管理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手段,首先从资产管理的文件上进行制定和落实,制定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校一般设备管理暂行办法》《***教学、科研设备管理办法》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等制度。在国有资产管理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基层单位对资产管理的落实,主要通过各二级单位的资产管理员来执行,资产管理员对主要负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一切变动手续办理,把住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关。此项规定的实施,较好地保证了学校总体规划得到贯彻,其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很好地认识。

学校对资产管理进行了实时和动态管理,实现了全局一盘棋的功能。对不同地服务对象有不同的服务功能,学校领导、二级单位领导、教职工个人对学校资产情况进行网络查询,把资产管理真正做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做为基础服务。

2.4 国有资产管理应用模式研究

国内各个高校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有资产,没有一个统一的资产管理模式,各个模式之间也没有完整的界限之分,例如可以将集中管理模式与宏观模式结合起来。即组建以职能部门为中心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全校统一管理下,权利下放,系、处和中心、实验室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二、三级管理,并对资产的直接使用者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由于在集中管理中的具体事物分散给第二、三级,在第三级上是具体的资产使用者,其管理责任明确,但主要权力集中在第一级,这样“权钱交易”因权钱分开而难以一次“交易”成功,这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资产流失的作用。通过探索研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克服了单一模式管理下“各自为政”的弊端,理清各层次及有关部门的相互关系,建立比较理想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3 结语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并对学校国有资产进行录入和统计,查询和不同服务对象的应用不同,进行查询。达到“知家底、助管理、辅决策、看得见”。

(1)知家底。彻底清查高校房地产的基本情况,做到数据准确无误,变更及时准确,再也不会为统计数据而发愁,同时还可以为进一步实现高校公房定额分配及有偿使用提供保障,避免人员调整而给房地产管理工作带来“人为影响”。

①全面了解房地产的“家底”:房屋总面积、套数和间数,空房源等。

②可按“房屋用途、分类、类型、建筑结构、座落”等分类统计。

③可按“使用单位(二级学院、校级处室)或个人”分类统计。

④按照“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的情况分类统计。

⑤房屋经营管理:房屋出租、合同管理、到期提醒、租金收缴管理。

(2)助管理。提供“房屋申请流程审批、公房有偿使用、房屋使用变更、租金收缴、房屋交易、合同管理”等日常管理的全部功能,将极大地帮助用户实现动态的日常房地产信息的监管,并且及时有效的掌握高校房地产现状和历史记录的情况。

(3)辅决策。提供“固定报表、任意项目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打印输出、灵活的统计电子图表”等数据分析功能,将充分地辅助领导在相关数据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分析。

(4)看得见。提供“电子地图”功能,可以实现以“土地为中介,房屋为归属地”的全方位的、直观的监督管理,可以在地图上点击任何一间房屋,即可看到与房屋相关的所有汇总信息(房屋信息、使用信息、维修信息、档案信息、资产家具情况等),真正做到看得见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 梁丽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8.

[2] 李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13.

[3] 陈刚.新时期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4] 田晓静.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探析[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0.

[5] 谢秀.高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新型框架的建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6] 陆建刚.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0.

[7] 韩江丽.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4.

[8] 钟亮锋.我国高校国有资历产管理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 管理 解决方案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的工作,也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必须要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况,必须要正确认识当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这种现状。

一、高校固定资产概况

(一)高校固定资产概念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学校运行的基础,是学校外在的载体,固定资产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生活,科研等工作的基本保证。根据《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是指高校的一般设备的单位价值超过500元,专用设备的则在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设备使用在一年以上,并且保证高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资产价值。例如高校的课桌,图书馆里的图书,教学仪器,实验仪器,办公用具,机房里的电脑等等。教学楼、宿舍楼等这些房屋,主要还是要看学校是否是以租赁形式租入。总之,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学校的话,那就是学校的固定资产。

(二)高校固定资产的分类

第一类:房屋土地,主要包括教学楼,学生老师公寓以及校园所占土地。第二类:教学仪器,例如教学多媒体设备,实验科研器材等。第三类:电教设备,主要是指学校计算机设备等,第四类:医疗器械。第五类:交通工具。第六类:生产设备。第七类:图书。第八类:办公设备家具(最大)。第九类:文体设备。第十类:其他。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高校资产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

有些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断更替,在不断地更替中,会对固定资产的移交,但是在移交的时候,有些会出现移交手续不全,损失严重。

有些国有的资产被一些单位或者本单位的一些职工长期的无偿占有,不能按规定将其收回。或者在一些干部在退休后不能将为他们工作时候配备的办公用具积极上交,占为己有。

有些人员借助机构改革之机或者工作调动时,私自的将国有资产分配出去,将国有资产变化为私人财产。还有的就是在安排和分配修缮及基建资金时,没有参考人均的资产比率,这样就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办公条件不均,让一部分资金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作用,使得资金的利用率较低。

(二)关于房地产权没有明确的指示

当今社会各个高校都在不断的发展,在这一期间,有些高校会为了更好的发展,从而实行高校间的强强联合,但是为了达到双赢,就必须要保证资产的产权的清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房地产权。还有就是在基础建设的决算造价的不完整性,导致基础建设竣工后往往会出现已经办理过竣工决算的基础建设项目仍在追加投资的现象。

(三)高校固定资产的原值与现在的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

现在高校固定资产账面的原值与现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由于一些高校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严重脱节,再加上一些人员的素质以及责任心的不强,有些甚至连固定资产的明细账都不加以设置,这样就更加的谈不上对固定资产的核对,导致固定资产反映的情况和实际上的情况不符。对实物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验收以及使用和保管制度。责任不落实,造成财产损坏,丢失无人追究。

(四)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处置不当

对于高校中的闲置资产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是由于高校内部进行整合或者一些部门进行合并,导致一些办公用具的闲置以及房地产的闲置;二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一些老旧的教学用具淘汰而闲置,这一点在电子设备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就是由于一些违规的购买一些帐外的固定资产,但是这些资产却没有发挥出效益而闲置。对于这些闲置的资产,一定要积极的加以盘活,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资产的流失。

三、根据上面的问题,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要制定并且完善监管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以及责任制度,各高校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内部的规章制度。高校要建立起一套从入到出的内部管理制度,日常监管细化,并管理到人(或部门)。按“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记录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转移、维修、调拨、报废等内容。

(二)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学校要积极的打破各院系、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加强对资产的调控,合理的布置。发挥出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于闲置资产要进行积极的盘活,这样就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对于固定资产工作要严抓管理

首先要在意识上树立国有资产的意识,在思想上就对这一项工作加以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政策法规大力度的宣传,使得高校内的各个人员从思想上就正确的认识到国有资产的重要性,以及国有资产的不可侵犯性。

(四)建立完善的资产盘点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局部或全部盘点。把控好资产的入口。各级部门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由总部负责,或总部负责入帐,确保资产帐目清楚。

篇5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39-02

在生活中,有好多公司就是因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出现了问题,有的导致公司财务困难,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发展,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灭亡。随着房地产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内公司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重视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研究。房地产公司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 房地产财务管理的作用

①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房地产的财务管理可以避免资金的盲目投放,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缩短资金使用周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同时,还能优化融资环境,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②通过预算控制和预算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财务管理可以通过预算控制和预算调整,设置项目开发的成本上限和总成本的控制范围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

2 财务管理问题

①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房地产企业缺乏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虽然一些企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旧是流于表现形式,缺乏具体的措施,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进而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上缺乏清晰的总体经营战略,既影响员工的发展,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企业财务工作过于盲目,导致财务分析无法得到应有的有效应用,加上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从而使得项目在实施之前缺乏可行性分析。

②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在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中,往往把公司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方面,缺乏对财务管理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公司的长远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很多公司往往把财务管理的作用看成是记账、薪资发放等,对财务管理的支撑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相对淡薄的财务管理意识不仅会影响公司的管理效果,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公司的长远发展,增加公司经营的风险和面临的挑战。

③企业融资难。房地产企业人为资金密集型的、高风险性的行业,资金周转周期长,在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时,必须要通过融资,扶持企业发展。但是在实际融资中,很多公司的融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往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在新形势下,公司的融资会面临困难,因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的政策的出台,银行融资监管进一步趋紧,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国家政策根本无法满足于企业融资需求。

④风险意识不足。房地产企业缺乏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目前诸多的房地产企业各个部门统一由企业主自己所决定,加上缺乏较高的素质水平、学历水平、复杂关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分工不明确,专业性不强,面对较多的投资机会,缺乏科学判断,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增加,致使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控制;又比如企业财务人员业务不熟,对财务制度掌握不到位,一些财务人员只是为了迎合领导,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造成腐败行为的发生,这样,必然会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财务管理解决对策

①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将整个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有财务人员的高度配合,比如企业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增强财务管理理念,从高层抓起,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要将财务工作重点放在财务预测、财务分析、成本控制等方面,照章办事,还必须要求财务人员全面参加公司的预决算、合同的会审和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②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房地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将企业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融入到财务制度中,确保财务数据的统一性;二是要设立相应的财务管理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如建立相应的报销制度、采购制度、现金制度、稽核制度,充分实现财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根据企业各岗位的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监督机制,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心,规范财务行为和工作程序,提高会计质量。

③建立财务监督体制。加强内部审计,充分重视企业财务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具有专业水平的审计人员,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对所投资项目的成本、收入、回收期、收益严格分析,避免随意性过大,全面控制投资成本,以增加企业收益。同时,房地产企业还要加强财务管理部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能力的培养,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

④优化融资方式。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应该改善企业原有的融资模式,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具体方法如下:其一,借助房地产信托。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公司可以充分借助房地产信托这一渠道,为公司募集资金。其二,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避免存在公司总部与分公司资金余缺不匀的现象。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⑤重视资金的信用管理。信用标榜着一家企业,是企业的一张脸。信用良好的企业能够为融资带来便利,可以获得条件优厚的长期低息贷款。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样企业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去经营更多的房地产项目。

⑥合理、合法运用税收筹划手段。房地产企业在土地增值税核算中选择对企业有力的扣费方式。比如在土地增值税核算中,房地产开发费用有两种扣除办法,作为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要了解这两种扣除办法,并要选择对公司有利的扣除方式。

4 结 语

在房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公司的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司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公司的竞争力和公司的长远发展。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问题的本质,强化投资管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规避风险,不断完善房地产公司的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房地产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英华.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财务管理,2013,(146).

篇6

摘 要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日益壮大。尤其是受到扁平化改革、会计核算集中上收以及集中式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的影响,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数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给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指出,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给予密切关注。同时,要加大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转型,这样才有利于为了进一步加大对于目前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内部团结与控制,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最终实现固定资产总体价值的最优化。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固定资产 管理方式 转型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之中对于银行固定资产有如下阐释,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如果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来看,则主要表现在银行的房地产、电子设施、银行所有的交通工具等等。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日益壮大。尤其是受到扁平化改革、会计核算集中上收以及集中式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的影响,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数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给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作为银行进一步经营与业务拓展的实物载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来说,其在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创设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深入拓展银行业务等方面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着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与转型,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当前凸显的管理问题。

一、进一步加大对于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

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虽然近些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实现了全国联网式管理,摆脱了传统管理模式之中的手工操作亦或单机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之中,相关部门的管理的同步性与协调性仍然不足。目前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应当努力与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新需要相适应。笔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发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银行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学习与运用,只有先学明白了才能够进一步对此进行针对性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标准、高规范的新型统一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进而能够使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在全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发挥其突出优势。这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资源的配置与应用、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效益等方面,均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给予密切关注

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日常的管理相对较为松弛,有时账务较乱,缺乏完善的规则进行制约。近些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例如,日常管理制度、核算制度、集中采购制度、内部考核制度等等,直接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之中的核心制度体系。笔者发现虽然这些制度从方方面面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给予了规定,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之中,却常常有部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之中不按章行事,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产生了种种漏洞。由此可见,相关环节的监督工作与控制工作也亟待加强。笔者认为,想要真正的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效性,则需要重新审视目前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有将日常的管理工作真正的做好,才能够最终促成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整体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加大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所谓闲置的固定资产,即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中未给予充分利用的固定资产。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主要表现为电子设施与闲置的房地产等等。一般闲置的银行固定资产的产生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历史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伴随着改革开放后股份制改造而形成的。许多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之中,对于麾下一些长期效益较差,发展潜力较低的县运行以下机构进行撤并,在此过程之中,产生了一些固定资产的闲置。第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刚刚采用不久的电子设备,由于科技的更新而导致了闲置。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分行通过种种手段逃避总行的监管,购建的账外固定资产。笔者认为,这些闲置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生息资产,亟待进行严格的综合管理。在处理过程之中,要能够确保程度的公平与透明,进而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监督国有资产的流失。

综上所述,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变日益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较为重要和制约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了进一步加大对于目前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内部团结与控制,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最终实现固定资产总体价值的最优化,进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是我们的义不容辞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刘纲.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金融会计.2004(06).

篇7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特点;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近年发展迅猛,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增加住房信贷融资业务。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快速扩张和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整,理应高度关注、有效识别和控制个人住房贷款风险。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特点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指由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用职工以其所在单位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委托商业银行向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职职工和在职期间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发放的房屋抵押贷款。

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如下特点:一是利率低。目前执行的利率五年及五年内的为4.0%,五年以上为4.5%;二是房屋保险自愿;三是贷款期间每年可支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余额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四是手续简便,一般为10个工作日左右办完;五是办理方便,通过所在地市公积金中心申请,委托当地授权金融机构办理。

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管理中心不是国家的金融机构,不能直接发放贷款,贷款手续由受委托银行办理,但由管理中心承担相关风险。二是住房公积金政策具有特殊性,其针对对象是城镇中低收入人群,偿还能力较低,并且收入也相对较少。即便通过住房公积金申请办理贷款,可能存在无法正常还款的潜在风险。三是贷款人自身因素造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贷款本金以及利息所产生风险。因为个人信贷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制度尚未达到系统科学化,从而缺乏全面评判个人信息考评制度,存在较大风险。

二、贷款风险分析

由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特点及局限性分析可见,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问题,是摆在住房公积金管理者面前的主要问题。如何有效防控个人住房贷款所面临风险,已成为影响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行与深化改革发展重要问题。

一、业务市场风险。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快增长,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形势充满相关不确定因素,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商业银行难以正确评估房产价值,银行住房贷款业务市场风险逐渐暴露。违约风险的产生是由于房价人为大幅抬高与信贷利率调高并存,而借款人收入水平不同步增长,致使借款人到期为自身经济利益着想而放弃还款责任的行为产生。欺诈风险的产生是由于我国信用制度不够完善,借款人提供虚假资料来骗取银行贷款,其实际还款能力不足,致使贷款违约。

二、业务操作风险。近几年楼市较为繁荣,住房贷款业务也相对增加,但由于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个人住房贷款过程中存在失误和管理制度缺陷,容易导致银行贷款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业务审查人员忽视信贷政策,放松审批条件,导致贷中审查不严;由于贷款数量的不断增多,信贷人员疲于检查和管理,使其流于形式,导致贷后检查不及时,无法正确化解风险。

三、业务法律风险。个人贷款中主要的法律风险是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问题,以及抵押物涉及居民安置和社会稳定时执行难的风险。为保证贷款合同的顺利履行,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委托商业银行必须逐步完善贷款合同内容及相关的法规制度,并在签订合同时将涉及合同双方主要权利义务的条款向客户提示,以免引起合同纠纷。

三、贷款风险应对措施

在目前房地产十分活跃前提下,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百舸争流的局面还将维持较长时间。但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当对国家信贷等政策收紧有足够的敏感。未来在与房地产相关的信贷政策方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信贷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从而存在一定贷款风险。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防范化解资金风险,我们将拭目以待。

一是建立落实贷款审批责任制。根据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所在地市实际情况,建立贷款风险防范体系,完善贷款内控制度,健全贷款三级审批责任制。严格执行个贷法规政策,把好贷款审批关。加强贷后管理,建立贷款审批责任终身制,由贷款审批人负责逾期贷款催收工作,确保责任到位和贷款资金安全回收。建立逾期催收跟踪记录档案,定期开展逾期贷款催收追查工作。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组织有关部门、岗位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资产贷款业务专业培训。重点是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变化对住房公积金影响、有关法律法规在资产管理和维护中的具体操作以及在信贷资产担保、抵押、客户信贷资金使用中应重点注意的事项。通过研讨交流会等形式重点剖析信贷资产风险成因、量变到质变、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甄别风险、防控信贷风险能力。

三是坚持完善立法,从法律规章上寻求制度保障。自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国务院从1999年4月颁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之后修订数次,从制度层面完善和规范公积金管理制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条例,积极借鉴全国各地同行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加快住房公积金立法步伐。因而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住房公积金管理法》、修订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使条例具有刚性和可操作性。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 蝴蝶效应 羊群效应

一、上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经历了连续16个月的环比(比上月)下降后,从今年4月份开始,已连续3个月环比小幅回升。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呈加速之势。1至4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增幅比1至5月份提高3.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1.7%,增幅提高6.2%。但这种情况是源于政府财政的刺激计划与金融机构的天量贷款。货币供应量和中长期贷款均达到了历史高位。同时,一定数量的虚假按揭,以及投资和投机性购房也推高了房价。造成二套房贷款门槛和成本过低,给了投机客“假做按揭,真套贷款”即在房地产市场连续套利的极好机会。

二、金融机构的现状与困局

随着楼市回暖,住房新增贷款也在近期创下“天量”。4月底,为应对国际经济低迷,调动社会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投资需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现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商品住房投资。业内人士指出,这等于增加了杠杆率,大约给市场增加了6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随着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约束可能再度收紧,各大商业银行一边排队再融资,一边进一步收紧信贷投放。当上半年天量放贷的“后遗症”开始显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普现“缺钱”窘态,而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两难选择。

三、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式,大部分企业和民众都在“羊群效应”的刺激下,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与房地产相关的领域之中,吹大了泡沫。上半年由于部分企业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拿到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但企业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或能源材料之中以此来确保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没有用于企业的再生产投资。个体投资者在通胀预期下以及股市的反复震荡中,把大量的手中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特别是住宅地产,而真正刚性需求的自住房消费者在此种资产泡沫吹大下。笔者认为一旦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微调,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为此我们应防微杜渐,加强危机管理意识,深化危机管理制度与措施。

四、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为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常用的一种市场风险的测度方法—VaR.VaR方法就是指市场处于正常波动的状态下,对于给定的置信度水平,投资组合或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所遭受的最大可能损失,即Prob(ΔP

流动性风险是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筹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主要的管理策略一是运用资产管理策略和方法。二是运用负债管理策略和方法。三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策略和方法,其中资金汇集法、资金匹配法和线性规划法为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对于具体的风险测度可以运用指标体系分析法。1、流动性指数法I=∑wi*(Pi/Pi*);2、存款集中度法L=∑EiWi;3、财务指标法,现金状况比率,货币资产负债比率,短期资产比率,核心存款比率,存款结构比率等。

五、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

严格说来,房地产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涵义相当广泛的话题,对于不同的房地产商来说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而总体来说对风险的管理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定性、定量)、风险应对规划、风险跟踪等一系列活动。一个成功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风险管理框架,以便其明确地考虑风险变化,帮助房地产商应对种种挑战。从目前形势,房地产企业面的主要风险是现金流的流动性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目前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基本都是采用高财务杠杆的方式,融资组合结构也是债务融资高于股权融资。

(一)风险源的辨识

从运营过程和业务特征的角度识别;从财务报表的角度识别;从运作能力的角度识别。

(二)风险的控制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做好资金风险规划,建设全面的资金风险监控体制,实行系统而严格的预决算制度;优化融资结构,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中找到恰当的匹配点,可借助外部专业机构协助完成此项工作;要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消费者结构与消费行为采取合理定价策略;采取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合的方法;动态的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等。

六、投资者&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

无论是企业理财还是个人理财都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注重各自的资产配置与资金结构。

篇9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

房地产档案形成于房地产管理活动,是房地产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1]。档案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一向重要的管理工作,具有独特的凭证价值、参考利用价值与法律作用。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比较薄弱,而且关于档案的分类以及如何分卷也少有成套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档案真实的记录着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和企业的发展史,而档案的管理有仅有效保护好企业的发展历史,而且可以服务于企业的未来指导[2]。然而,房地产企业的档案范围涉及较广,项目档案不成套,而且资料更改频繁(主要是设计图),造成档案材料收集归档难[3]。因此,面对量的资料时时,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档案材料,事关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构成及其特点

房地产企业档案属于专业档案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房地产档案是房地产生产经营的必备基础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建设,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1.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范围

一般意义讲,房地产档案是泛指以“房地产”作为基本特征的,与房地产有关的所有档案。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和竣工文件。

1、企业行政管理档案包括:企业在组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政资料,如工作计划、总结,公司的机构建立(含内设结构)变更,人动,合同管理以及编辑的出版物、编印的简报或期刊等。

2、企业经营管理类文件,主要指资产审计、法务、运营等部门形成归档资料。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包括中、长期发展规划)、方针目标管理以及相关制度和规范;公司资产管理,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公司审计工作的文件材料以及商务合同正本及与合同有关的补充材料,有关的资信调查等文件材料。

3、项目管理类文件,主要指与从事项目开发有关的文件,如研发策划、前期配套、工程管理、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相关房地产项目负责机构生成的。

4,其他的,包括会计类档案和党群工作类档案文件等。

1.2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有其一般档案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首先,从上述档案范围的概括不难发现,归档资料来源广、涉及的内容繁杂,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产生的文件,而且还包括工程项目与外界联系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其次,房地产企业档案专业性较强,它记载着房产信息归属和沿革,需要严谨的、规范的、技术性的专业要求,使房地产档案成为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再次,房地产档案涉及房屋开发管理使用的人和单位,还有与之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作为所有权归属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房地产档案按照严格的操作,各程序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以保证其不容质疑的真实性地位。最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外界产生的关系是通过各类合同建立起来的,因此,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以合同为主体构成。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有研究表明,规模大的企业档案管理优于规模小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优于短的企业[4]。

2.1 文书档案收集不完整

档案材料不完整是房地产企业档案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管理类文件归档不完整,如重要的议会记录不完整,归案不及时造成遗漏,还有一些重要活动无相关记录视频或相片;(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档案材料收集难,涉及部门和单位多,项目档案不成套。如立项审批文件往往由计划部门提出,环境评价报告以及验收报告由环保部门提出等。(三)、有的文件有正本而无底稿或有底稿而无正本,有些文件只有批复而无请示或有请示而无批复。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或部门,各类档案管理较好,收集得相对比较完整。然而,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无章可循。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人员没有认真落实“三参加”制度(即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活动,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设备开箱)。对于一些小型或刚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其档案管理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这类小型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有的是半路出家临时安排,形成“兼而不管”或“管而不会”的恶性循环。另外,部门领导或经办人员对档案材料“过于重视”,或为了“保密”而不愿移交,这直接影响了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归档意识不强,如部门人员调动时,对积存文件不办移交,以至造成材料的散失。

3 解决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分类归档制度,保障档案完整性

分类归档是档案管理人员或领导依据事物的属性及其认识,对事物进行特定的区分、集中和归类。对房地产企业档案整理工作来说,可以按照档案文件的来源作为基本原则的,作为一个基本的档案分类结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内部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是行政人员兼管档案的管理,这类人员的流动性大,这需要档案分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保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变迁时,档案工作能够很快、顺利地传承下去。

企业在建立归档制度时,归档分类方法不宜随便更改,因为分类方法决定着归档文件整理、流水方式、编排和排架等基本保管状态,这也方便文件检索。如果分类方法改变了,牵一发动全身,扰乱了整个档案保存和查询,尤其对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分类的不稳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值得借鉴的是,对主要职能部门产生的档案归档可以作为一级分类进行收集,如人力行政部门产生的人事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法务部门产生的法律文件,财务部门产生的财务档案。

3.2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我们应该以《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范,结合本房地产企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制定企业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方式和工作原则,明确分类方法与归档职责,规定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要求等基本要求。另外,建立和完善包括立卷归档制度、保管制度、统计制度、保密制度、提供利用制度等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编印成册加以落实执行。可以明确表明,加强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不仅在档案本身属性,凭证和参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企业入市决策、企业定位决策、企业定价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鉴于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广泛性、复杂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管理类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基本构成,为档案的完整收集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因此房地产企业档案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统筹规划和全面落实。不仅需要企业职工的认真履职和支持,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资金、技术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杨芳.当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J].城建档案,2009,12:46-47

[2] 邹洁.浅谈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6):136-138

篇10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配置的具体标准,以对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到清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参考依据,无法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各职能部门管理相互脱节,管理意识淡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由总务处、设备处、图书馆等多头分管。这种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做法使资金和资产相脱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造成学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使全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缺位,不能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有效控制、协调。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使许多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3)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由于高校是以院、系为单位,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对固定资产的需求计划多是按系、部和专业提出,致使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自己系部使用的方便,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系统规划,随意性较大,不能调剂使用,整体使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起科学的适应高校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构建学校处室和系实验室的分级管理体系。

(2)增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意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认识不到位,措施难到位。要使大家明白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增强保护固定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都关心,人人有责任,增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3)推行资产经营,实行保值增值责任制 在学校内部实行资产有偿占用制及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为提高高校资产的效益,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资产有偿调拨制度,用经济手段管理资产。通过使用权的转让达到资产的流动重组并最终实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从而使真正需要资源的部门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资源供给条件,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资产增值率,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4)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应该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完成。通过对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及管理成本、效率的分析,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包括资产年增长率、设备利用率、资产增值率等指标在内的学校资产管理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来考核各部门。还可通过经费指标来控制与资产管理有关的单位,对考核优良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经费指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扣减经费指标。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1)加快《固定资产法》的立法步伐,加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法律制度执行的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对绩效管理的主体、管理权限、绩效考核方式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健全和完善认定、登记、使用、处置、核算、统计、评估等行政法规体系,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具体操作规程。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彻底打破部门封锁,作为高等学校,首先,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在头脑中形成市场经济意识;其次,要彻底改革旧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以促进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在观念转变和体制改革后,最根本、最紧迫的是要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

(3)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职能监管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全面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的购置、配备、使用、维护、报废的具体实施细则等);制定自负盈亏经济实体,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制度等等。财务部门要强化一级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侧重于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总量控制;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行政办公设备、房地产、家具;图书馆负责管理图书资料;各职能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资产数据库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实施三级管理,做到账物相符,管与用清楚,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用。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高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提高办学效益,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厉行节约,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合理配置,有偿使用,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高校的资产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