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

篇1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 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是规范医院管理, 提升服务能力, 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 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1]。尤其在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 人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面临了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妇产科以妇女、新生儿为服务对象, 是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一, 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 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并初步探讨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 现总结如下。

1 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1. 1 护理人员观念有待提高 护士的工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一因素, 如今年轻护士多, 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 有些护士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 加之工作压力大、待遇低, 护士对工作持消极态度, 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 2 护患沟通不足 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 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人们关注和重视, 妇产科业务量大, 护士相对不足, 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 床位周转率高, 护士整天忙于日常工作, 而忽视与患者的交流, 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患者与护士沟通障碍。

1. 3 护理知识更新较慢 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人居多, 知识水平相对较高, 保健意识强, 对护士的需求高, 护士原有的知识水平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 观念知识更新较慢, 护理服务专业水平偏低, 服务措施简单, 尤其年轻护士普遍专科水平低, 临床经验不足, 不能给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1. 4 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比较周全, 护理人员放松警惕, 致使责任感不强, 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 致使护理质量不高。

1. 5 风险预警机制差 部分护士安全预警机制差,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评估、及时整改, 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 护理质量提高方法

2. 1 加强护患沟通, 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临床效果 住院时做好入院宣教, 消除紧张情绪, 住院后及时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 帮助患者排忧解难, 将患者意见调查表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根据患者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及时向患者讲解妇产科相关知识, 做好出院指导, 出院时为每位患者发放“爱心联系卡”, 保证患者能随时与科室保持联系, 做好出院随访工作。

2. 2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和对疾病认知的变化, 患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加强护士的医德医风教育, 规范护士的从业行为, 提高护士情绪调节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安全隐患及应急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 转变护理服务模式, 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2], 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

2. 3 规范工作流程, 细化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进一步完善妇产科护理工作流程, 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士学习, 按照流程进行落实, 各项工作的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 按照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并详细记录, 在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 最后进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限期改进, 进一步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 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2. 4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妇产科风险高, 劳动强度大, 患者要求标准高, 医院制定适合该岗位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坚持按劳分配, 优绩优酬, 向临床护理一线倾斜, 增加临床护士的岗位风险系数, 让劳有所得, 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5 加强护士继续医学教育, 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护士对医学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 鼓励护士通过自学、刊授及进修学习, 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 6 加大医院后勤保障支持 合理安排医技、药剂、后勤等科室的支持力度, 使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切入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改革现行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联为一体,使县级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和设备下沉,拓展县级医院的服务领域,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能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格局,缩小城乡医药卫生差距,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三个统一,五个不变”的要求,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县镇两级卫生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优化结构、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壮大、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目的,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工作模式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使优质资源最大限度惠及基层群众,进一步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具体工作模式主要有:

(一)建立以管理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由县中医医院托管蒋村镇卫生院,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采购与调配。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利用县中医医院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优势,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二)建立以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在医院及甘河卫生院、余下卫生院之间实施医疗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一套县镇一体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库。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检查时,通过该系统将患者医学影像资料实时传送到县级医院影像会诊中心,由县级医学专家根据影像资料即时做出诊断。同时,乡镇卫生院医生也可在当地看到患者在县级医院检查的诊断报告、影像报告和影像资料结果,及时正确地做出诊断。该系统通过“电子医生”下乡,将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远程医疗会诊意见,并做出快捷、及时的诊断决策,使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医时,也能享受到县级医院专家的远程医疗服务,缩小县乡医疗差距,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医疗信息县镇一体化。

(三)建立以妇幼保健技术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由县妇幼保健院对草堂镇卫生院实行对口支援,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利用妇幼保健院的专科优势,加强草堂卫生院的妇产科及儿科建设;积极建立草堂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规范操作规程及服务行为,把草堂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建设成基层妇幼保健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开展人员的双向交流和培训,把优秀人才引向基层,并为乡镇卫生院培养“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妇幼保健人员;把先进的技术引向基层,充分利用支援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形成有效、紧密的技术支撑,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有效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四、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一)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被托管的镇卫生院的医疗、防保人员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调配,一体化管理后,保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不减、财政投入不减,达到人才协调使用、医疗服务优化、利益共享的目的。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只负责对相关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指导,不参与其内部管理。

(二)明确管理方式

一是“三个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将镇卫生院的人员管理权限并入县级医院。支援镇卫生院的人员与县级医院人员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审、选拔使用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按照“岗位相对固定、人员按需流动”的原则,由县级医院统筹使用调配人员,不受现阶段人事制度影响,不办理相关手续。实行岗位绩效等级工资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分配制度适当向乡镇岗位倾斜。财务财产统一管理。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独立核算;资产统一登记,分别建立台账。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所需设备可由县级医院灵活调剂使用,原资产属性不变。加强对镇卫生院账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规范财务管理。医疗业务统一管理。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由县级医院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按照功能定位和技术要求开展医疗服务。

二是“五个不变”。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保留各自原有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镇卫生院可增挂县医院分院的牌子。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和任务不变。镇卫生院仍然承担行政区域内预防、康复、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职能,县级医院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不变。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最根本的职能。镇卫生院要充分借助县级医院的技术、资源优势,不断扩展基本医疗服务内容,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镇卫生院公益性不变。镇卫生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机构,保持镇卫生院公益性是让广大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保持县镇医疗机构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不变。镇卫生院人员工资按现行政策全额拨付,可采取“财政拨付总额预算,工作岗位按需确定”的方式进行人员经费动态管理。不允许县级医院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侵占和挪用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投入资金。

三是“两提高”。通过实施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提高镇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当地老百姓在本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而只支付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就诊人次,促进镇卫生院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四是“三制”管理。即坚持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制、卫生院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镇卫生院仍属独立法人单位,院长实行公开招聘,由托管的县级医院提名,县卫生局考核任命,在一体化管理框架下履行卫生院院长的管理职责。镇卫生院按照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实行全员聘用,托管模式的镇卫生院人员聘用由县级医疗机构统一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院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制定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及分配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考核兑付报酬。一体化管理前,镇卫生院要进行资产登记造册,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镇卫生院所需药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均按现行模式采购、配送。

五、实施步骤

(一)调查研究阶段。县卫生局对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对参与试点的镇卫生院的服务人数、服务半径、医院规模、医务人员数量及技术结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动员部署阶段。召开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扎实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由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被托管的镇卫生院进行资产清查,理顺体制机制。

(三)组织实施阶段。县卫生局要及时召开会议宣布试点方案。试点医院要根据《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及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四)总结评估阶段。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各试点医院要进行自评,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查找和解决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达到“以评促管”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队伍管理,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医务人员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发改、财政、食品药监、物价等部门及参与试点的县镇医疗机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各试点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等部门要落实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将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公立医院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三)健全各项制度。各试点医院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要认真分析查找在机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完善,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促进医院高效规范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