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理论

篇1

关键词:图书馆;危机管理;数字环境;策略

现代社会危机频繁发生,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威胁着人类安全,并影响到社会稳步发展,这使危机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图书馆作为社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需要重视危机管理。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面临着各种危机,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应强化图书馆的危机意识,加强对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开展的一项研究。

1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危机类型

1.1资源危机

这里的资源包含了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具体是指馆舍建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设施、馆员队伍。图书馆馆舍建筑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公共空间,馆舍面积的不足、设计的不合理,不但影响馆藏资源的收藏,而且影响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保障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根本所在。缺乏完整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将导致图书馆失去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失去竞争力,逐步被其他信息情报机构所替代,逐渐地失去存在地价值,导致生存危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网络设备建设的滞后、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进而影响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人才是图书馆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数字时代对图书馆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需求。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和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地制约和限制了图书馆地发展。

1.2服务危机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到图书馆地读者越来越少,面对面地交流相应地减少,服务更多地强调服务内容和手段地多样化,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服务的关键。通过调查和分析数字网络环境下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与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矛盾,对图书馆存在潜在的危机。

1.3信息安全危机

随着图书馆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图书馆信息安全保护格外受到重视。病毒、木马传播感染以及黑客攻击破坏、用户非法访问和下载而导致的设备损坏与数据丢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开展。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版权的公共豁免权带来了挑战,诸多数据库商要求图书馆将服务范围控制在一定的区域或限制一定的流量。个别读者不间断地连续下载某些数据库,结果导致数据库商断开链接,中止数据库查询与下载服务。图书馆、数据商、著者与用户存在着一定的版权纠纷,图书馆也屡屡被告上法庭,甚至不得不进行赔偿,这给图书馆形象、声誉、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影响。

2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

2.1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危机防范能力

只有对危机形成统一认识,树立良好的忧患意识,才能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在数字环境下:一要,加强图书馆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图书馆潜在的危机。成立危机信息监测部门,系统地收集与图书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建立高度灵敏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将危机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如图书馆可收集网络上与图书馆相关的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新闻跟帖及转帖等舆情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及早地发现图书馆潜在的危机,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化解危机。二要,超前决策,预先制订危机管理计划和处理预案。在掌握及时、准确、可靠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预先制订详细的危机处理预案,及时排除全部或部分危机因子,以减少危机对图书馆带来的不良影响,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如图书馆可利用官方微博对读者反映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的意见进行解答,尽可能消除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情绪、抵触情绪,减少图书馆服务危机事件的发生。

2.2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优化馆藏结构

针对信息用户资源需求日益多元化与馆藏资源数量、结构失衡的供求矛盾,图书馆应经常对本校的信息用户阅读倾向、文献需求层次进行分析研究,以信息需求为导向,适时、适度地对图书馆的馆藏配置比例进行有计划、有方向的优化与调整,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如根据信息需求随时调整印刷型资源与电子型资源、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学科收藏比例,建立合理的分级典藏制;图书馆应根据发展目标、馆藏资源、人员知识结构等情况,建立特色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全面新颖的相关文献。应积极开展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学科数据库,通过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图书馆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针对目前图书馆因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而造成的人才外流和专业人才紧缺等危机,图书馆应抓住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给图书馆人才利用带来的契机,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人才资源数据库,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学科骨干队伍,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第一,图书馆要破除传统的封闭式人才利用模式,大胆引进一批应变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既懂得专业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擅长将馆藏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加工的复合型通才。第二,针对本馆文献信息服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完善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提升馆员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第三,图书馆要制订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束语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图书馆危机的发生难以避免。只要图书馆管理者及馆员能树立危机意识,采取科学的危机管理措施,图书馆危机就能成功化解,并且可利用处理危机的契机,广泛宣传图书馆的作用,以吸引大量潜在读者利用图书馆。

作者:程璇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5):15-17.

篇2

论文摘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阻碍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成本问题,认为有限理性与政府行为,机会主义与正规金融部门的行为,资产专用性与非正规金融部门及民间投资个体的行为是阻碍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应从处理好“强政府”与“弱市场”的关系,摆正政府与市场的位置;重新认识制度创新的“循序渐进”与“平行推进”方式的优劣,走制度创新的最佳路径;树立“资信文化”,构建良好的市场、信用与法律的外部制度环境等改进中国融资制度绩效。

论文关键词:融资交易成本有限理性制度创新

1984年以前,中国基本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力量控制着金融资源,计划行政目标决定了信贷资金的构成和分配方式,金融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当时国有企业不必担心融资难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非国有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并未得到体现,一方面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行政力量控制金融资源的现象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政府不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性,民间资本难以流入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制,剪断了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脐带”关系,国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要解决企业融资困境,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融资制度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融资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资本动员,为经济提供持续的资本供给;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因此,有效的融资制度是解决企业融资困境,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创新融资制度成为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储蓄率居高不下,超过16万亿(2007年最新统计),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并不是缺少资本,重要的是缺少一种有效的融资制度。

一、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

1.融资制度创新的成本制约

戴维斯和诺斯(DavisLanceE.andNorth,DouglassC.,1971)对制度创新作了系统的论述J: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它与技术创新有某种相似性,即技术创新是采用技术上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制度创新往往采用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新发明的结果。和技术创新一样,只有预期纯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才成为可能。制度创新成本成为决定制度创新的主导因素。

从融资制度创新发展来分,制度变迁成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认知成本,由于中国制度转型的初始条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并存的社会形态、封闭的传统与僵化的意识牢固粘合的文化形态。这种体制与观念影响和束缚着制度变迁,要对新的制度进行认识、觉察与比较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根据青木昌彦的观点,制度变迁容易发生在大规模的战争、经济萧条或动乱中,但是在中国这样很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福利状况不断改进的社会发生制度变迁,政府的认知成本是长期的而且是很高的。第二,制度设计成本,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在政治力量与资源配置上处于优势地位,成为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的主导力量。在制度设计和安排时,“搭便车”是制度变迁固有的行为,政府往往会复制或照搬其他先进国家的制度,但是,制度往往有一定的适用性,失去了一定的具体环境,制度就失去了原来的效率;况且一项制度实施是利益重新调整的过程,这必然牵涉到政府主体利益得失,政府受个人理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歪曲制度供求关系,这说明融资制度创新有很高的设计成本。第三,制度实施成本,任何制度的实施都受到参与者意愿的约束,制度变迁牵涉到利益的重新调整,当政府进行强制性变迁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强制时,地方和下属往往就修正上级的制度供给来使这种制度更适合自己利益最大化,修正上级安排的方法有:层层截留,曲解规则,补充文件,改头换面等。从这一方面看,融资制度有很高的实施成本。

2.政府行为受有限理性的制约

有限理性是Arrow(1951)最初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根据North(1971)的观点”。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是复杂的。由于中国企业数目较多(大小企业总共有1000多万个),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信誉等级、财务管理水平等千差万别,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源分散;况且,每个企业不可能将自己所有的真实信息完全透露出来,一般来说,在财务报表上或其他方式公开的资料是经过企业自己筛选过的,在这个层面上,政府所掌握企业的信息少于企业实际的情况;二是政府的选择受限于有限的决策技巧,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时解决方案单一,不能考虑所有企业的情况,融资问题依然难于解决。政府经过各种途径可掌握企业一定的真实信息,但企业的内部信息是不可能掌握的,政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只知道企业融资难,中央政府想极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于是颁布法律,出台政策和文件扶持企业融资,但是也未必能真正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自1998年起,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分别从改进金融服务、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特别是1999年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是中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式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标志,这一法律具有强指导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后来又出台了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促进企业融资,但从近年实施效果来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依然未变。因此,政府的有限理制约融资制度创新。

3.正规金融机构的行为受机会主义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第三个假定是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它是指人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意思是,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机会主义动机或行为往往与冒风险、寻找机遇、创新等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机会主义又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机会主义有时把自己的成本或费用转嫁给别人,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上主要是利益诱导而阻碍融资制度创新,比如明明知道给国企贷款坏账率高,但贷款还是明显地向国有企业倾斜,将一些效益好、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挡在门外。根据Rajanh和Zingales的利益集团理论,来自金融业和其他产业的既得利益集团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考虑所采取阻挠金融发展的措施,成为各国金融发展呈现差异的内在原因。制度的创新表现为利益的重新瓜分,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的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创新的原因主要在于既得利益集团。目前,中国正规金融机构仍然是一种政府直接控制和国有银行垄断的体制,政府的隐含担保和企业的软约束成为全部金融活动和整个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改革20多年来,经济市场化虽然有很大改进,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仍然只有市场主体的名分,而没有市场约束和行为能力,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下运作,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借债可以不还,也可以赖账,还可以核销和转移,市场机制不能反映资金需求价格,风险得不到补偿,因而高风险和低风险资金的价格不能有效区分开来,从人性来分析,没有人会承担制度变迁的风险,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只要有政府的担保和授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特定的国企贷款大开绿灯,甚至争相放贷,对其他国有企业也不会拒绝,其行为约束不是源于主体本身,而是来自外部。在证券市场上,利率没有成为资金供求变化的传导和调节机制,特别是当资产收益率大大高于产品收益率和利率的时候,负盈不负亏的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必然会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通渠道。正是正规金融部门的机会主义行为,缺乏对整个经济环境的思考和分析,不愿意承担制度变迁所带来的风险,因此正规金融部门的机会主义行为阻碍融资制度创新。

4.非正规金融部门及民间投资个体行为受资产专用性的影响

威廉姆森认为,资产的专用性是指资源在用于特定的用途之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这种性质在不同的资源和不同的用途中程度不同0资产的专用性有强弱之分,资产专用性越强的资产转移到其他用途的成本越高。由于中国制度转型的初始条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的隐含担保和企业的软约束成为全部金融活动和整个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中国正规金融机构基本上控制着企业的融资,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民间投资个体被排斥在整个企业融资之外,在这种制裁环境中,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民间投资个体被迫将资产转移到其他领域,比如地下金融、黑色钱庄等经济的体外循环,形成了很强的专用性,现在若想将这些资本重新积聚,成本非常之高。加之在金融活动领域,政府的行政控制和直接干预相当强大,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结合在一起,使社会经济生活仍是以政府信用为主,不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性,有时随意关闭民间信用机构,政府信用的不可预期性为这些资本进入企业融资设立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使非金融机构和民间投资主体不敢轻举妄动,民间信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由资产的专用性导致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民间投资个体的行为阻碍了融资制度创新。

二、融资制度创新的对策

1.处理好“强政府”与“弱市场”的关系,摆正政府与市场的位置

市场是依靠价格机制自我实现供需平衡调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而计划则能纠正市场失灵,起战略调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计划被用过火了,往往将行政力量普遍运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干预不应该干预的领域,造成资源配置关系扭曲,价格机制失灵,市场经济中计划在唱主角,颠倒了市场与政府的主导关系,政府对许多资源的过度垄断和政府的不恰当战略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中国是一个资本稀缺、劳动富余的国家,但解放后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扶持资本密集型企业,将有限的资本投资于国有企业,为了降低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人为地压低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

而扶持的国有企业恰恰又是一些缺乏自生能力的组织,导致了不正当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行业的利益,进一步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因此,政府权利的集中和对资源的过度垄断,扭曲资源配置关系,阻碍了中国融资制度的创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重新划定政府的边界,消除由政府权利的集中和对资源的过度垄断造成的影响,让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在市场运行中发挥其纠正与协调、战略与前瞻的优势,处理好“强政府”与“弱市场”的关系,摆正好二者的位置,让二者的互补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成为顺利实现融资制度创新之必要。

2.重新认识制度创新的“循序渐进”与“平行推进”方式的优劣,走制度创新的最佳路径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换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嘲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在改革理论和政策研讨中出现了“循序渐进”与“平行推进”的争论,“循序渐进”即改革政策B应当在改革A完成以后才能实行,B体制的实现以A体制的实现为前提条件。它可以图示为:循序渐进:A—B—c;“平行推进”理论认为,改革政策应该尽可能多地开放经济体系的各个方面,无须等体制改好了一个再改另一个。

前者的优点在于它对一种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重视,确认了一种体制的有效性与其他体制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但是这是在政府充分理性这一假设条件下的,它忽视了政府有限理性这一现实条件,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一些国家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过早地开放资本帐户,导致大量游资进入国内进行投资,但是一旦金融预期下降,“游资”抽走,发生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早熟的现象,循序渐进改革在政府有限理性的现实下很容易选择错误的路径。后者避免了前者中“过激”或“早熟”的现象,也考虑了政府有限理性这一假设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各种矛盾,但是事物发展也是事物成长的一个过程,其发展有先有后,正如中国开放国内市场一样,金融市场只能最后才开放,利率市场化也只能逐步放开。因此,平行推进理论也并非融资制度创新的最佳路径。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j,事物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不是简简单单的按照人为的“循序渐进”或“平行推进”等固定的路径前进,事物的发展有其正常的步骤,只有各体制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才是事物成长规律,而相互阻碍和不遵守规律的发展不是事物的进步,中国推进改革也只有在适当的时间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得认真观察融资制度创新的规律,总结其发展的客观事实,走最适合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最大效率地推进制度创新。

3.树立“资信文化”,构建良好的市场、信用与法律的外部制度环境

篇3

摘 要:本文将竞争战略理论层面上的资源问题研究归结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并在综述了众多学者关于资源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该理论的发展按照演进的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和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同时概括性地介绍了各个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作者对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做了简要的评论和展望。

关键词:资源竞争战略;资源要素;理论演进;述评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3-0019-0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开始走进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视野,但直至90年代初,资源要素伴随着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深入才逐渐发展成为竞争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点。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和其他竞争战略理论流派相比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资源要素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的逻辑重心;二是以资源要素为连结企业竞争优势与成长决策的纽带。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不仅为竞争战略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竞争战略理论中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资源概念的界定

早期学者只是将一些有形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决定竞争地位的源泉,货币资金通常被视为用途最为广泛的资源,但这时的资源概念尚未与竞争战略理论建立起内在的联系。Penrose(1959)在竞争战略层面上对资源问题的研究首次架起了资源与竞争战略理论联系的桥梁,他提出的“企业竞争优势来自该企业所特有的异质性资源(Heterogeneous Resources)而非与其它企业相近的同质性资源(Homogeneous Resources)”的观点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在战略管理范畴中界定资源概念的起点。[1]循着Penrose 的研究轨迹,Wernerfelt(1984)对资源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把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给定企业的力量或弱点的东西。更为正式地说,一个企业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所永久性拥有的资产”,其所界定的资源包括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等。[2]随着资源在竞争战略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许多学者开始对资源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掘。Barney(1991)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所以能持久,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性以及不可移动性的资源,他认为企业的资源如果能够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符合五个条件,即:(1)有价值的;(2)稀缺的;(3)不能完全模仿的;(4)难以替代的;(5)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为企业所取得。[3]在这五个特征中,Barney对“不能完全模仿”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指出,企业的一些资源之所以难以为外界所模仿,是由于以下三种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因在发挥作用:(1)企业获取某种资源的技能依赖于一些“独特的历史条件”;(2)企业所拥有的一些资源与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具有“因果关系的模糊性”;(3)能够为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些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3]在对资源概念做了上述条件限定和成因归纳的基础上,Barney将包括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和知识等在内的企业资源分为三类:(1)物质资源,如厂房设备等;(2)人力资源,如经验、判断能力、天资、洞察力、关系及培训体系等;(3)组织资源,如正式的报告结构,正式与非正式的计划、控制与合作系统,集团间企业内、企业间及其与环境的非正式关系等。[3]Barney定义的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他对资源内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两个基本假设,即异质性假设(heterogeneity)和非完全流动性假设(non-whole liquidity),他认为企业资源就是“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话来说,企业资源是企业在实施其战略时可资利用的力量”。[3]Barney对资源的定义是相当广泛的,外延非常之宽,在实证上很难对它进行操作化,这也使得在运用该理论来进行经验分析时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arney认为,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的资源使得不同的企业之间可能会长期存在差异,而那些长期占有这类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持久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3]在Barney定义的资源概念的基础上,Peteraf(1993)进一步概括出了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的四个条件:[4](1)企业的异质性。这意味着某些企业所拥有的高效资源供给有限,至少其供给不可能快速扩大,所以,这些企业可以因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2)对竞争的事后限制。即当一个企业获得优势地位并因此而赢得租金之后,存在某些力量限制对这种租金的竞争,而两个关键因素是难以模仿和替代的。(3)不完全流动性。不完全流动的资源会保留在企业中,而企业会分享由这种资源带来竞争优势时所产生的“租金”。(4)对竞争的事前限制。如果具有同样资源禀赋的一批企业预见到它们通过某种定位选择可以获得难以模仿的资源地位,那么所有这些企业都会加入这种定位的激烈竞争,最后使预期的回报被竞争耗尽。因此,当一个企业采取某种战略来获取或发展高效资源时,执行这种战略存在着使其他企业难以采取同样战略的成本(包括对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总之,Peteraf认为,资源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随着对企业资源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资源概念的外延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Oliver(1997)提出了“企业内部稀缺的生产流程、商誉、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和客户、社区乃至政府这样的制度参与者形成的制度资本都是资源”的观点;[5]Helfat和Raubitschek(2000)进一步扩大了资源的外延,他们将对知识的管理也划入企业战略性资源之列,认为“导致企业竞争优劣差异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的组织能力与企业特定资产互动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企业中具有内生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种企业资源”。[6]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竞争战略中资源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上述Barney归纳出的资源的四个标准和Peteraf提出的资源的四个条件展开的。资源概念是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石,伴随着资源概念的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已经将对企业资源的界定拓展到了包括能力、组织以及信息和知识在内的所有资源层面。

二、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演进

Barney等人在竞争战略理论框架下对资源概念的界定使竞争战略理论的逻辑重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资源从此成为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为和其他竞争战略理论相区别,我们将以资源要素为逻辑重心的竞争战略理论定义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实质就是以企业为分析单位,着眼于分析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以企业内部资源为竞争战略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通过不断地获取和积累独特的异质资源借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目标。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是在许多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其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按照该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我们将其演进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Penrose 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20世纪80年代Wernerfelt 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和Barney 的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20世纪90年代Grant等人的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21世纪初的Harry等人的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

1.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NDT)阶段

Penrose(1959)在其所著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了企业资源与企业成长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使其对竞争战略中资源要素的研究不再只是观念上的讨论而具有了理论上的支撑。[1]在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中,Penrose认为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存在着不完全市场,而“组织剩余”为发挥其经济效率而改变公司规模。在该理论中,Penrose同时认为,企业的“成长”是极为自然的现象,如同有机体一般,她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认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自企业的内部资源,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构筑了企业绩效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1]她还认为,企业成长的主因是“组织剩余”。[1]企业的生产要素是一种动态的组合过程,它会随着时间或学习而有剩余,此概念也是资源异质性假设的先导来源。她在深入分析了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企业资源的突出特征和功能后,强调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Penrose认为生产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承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1]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她所认为的企业是战略资源的集合体,可以说,企业是战略资源集合体的观点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禀赋和要素市场上,强调要素市场而不是产品市场形成了决定企业成功的环境,企业能否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获取并开发战略资源的能力,由于要素市场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在获取、模仿、替代战略资源和投入要素方面就存在进入障碍,这些障碍阻止了竞争者获得和复制企业战略资源的可能,由此造成了企业相互之间占有资源的异质性,并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可能。[1]Penrose(1959)的观点引发了学者们开始重视资源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对无形资源和资源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之中。

2.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对共同战略模式的寻找上,使得在战略层面上对资源问题的研究陷入沉寂。Wernerfelt(1984)与Barney(1986)等学者在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的竞争优势,[2][7]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被学术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之为“在一个非常重要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8]至此,对战略中资源问题的研究重归活跃,综合经济学严密性与管理学现实性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开始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Wernerfelt借鉴了Penrose的观点,明确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念”(RBV)一词,视企业为一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非产品市场的活动,认为从以“资源”代替“产品”的角度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的思考对企业而言将更有意义。[2]RBV不是简单地通过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活动来分析企业,而是进一步分析支撑企业活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RBV认为应从企业内部资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优势。RBV认为,企业是一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任何企业都拥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资源――无论它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还是企业的组织能力,这些资源决定企业的效率和成效,拥有最佳、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佳或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成功。企业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RBV的代表人物Barney指出,所谓一个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是指当这个企业实行了一种有价值的、具有创造性的战略,而他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却不能立即实行这种战略。因此,资源异质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之一,具有异质性的资源不可完全流动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资源的隔离机制是其具有不可完全流动性的重要原因。企业正是依靠自身特殊的资源的积累和培养,形成持续竞争优势。Wernerfelt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开创性地将人们习惯的企业战略思考角度由“产品”观念转变为“资源”观念,此种转变将战略制定的基础由外部的“产业结构分析”,逐步转移到“内在资源分析”的资源基础观念上,并开始使人们相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拥有量及资源的使用效率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将这一观点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因此,该观点被一些学者看成是联系企业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桥梁。

Barney(1986)在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的资源的积累与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模式”(RBM)。[7]Barney在文中指出,如果战略资源在所有相互竞争的企业中均匀分布而且高度流动的话,企业就不可能预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不完全竞争的战略要素市场获得低价高产出的战略资源。尽管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生成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更为重要。虽然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并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著贡献。RBM的观点认为,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战略绩效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够对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所以,RBM将企业战略资源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内在基础之一。Barney 的“资源基础模式”强调企业对战略性资源的控制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根本意义,认为获得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是解决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3.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

随着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基于战略层面的资源研究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这为资源基础观念向资源基础理论过渡提供了条件。Grant(1991)在研究中指出,探讨竞争战略与资源的关系应主要从公司战略和事业部战略两个层面进行,在公司战略层面,主要是探讨资源要素在对企业地理边界的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事业部战略层面,主要是探讨资源要素与竞争和利润之间的关系。[9]在提出上述研究观点的同时,Grant科学地归纳了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理论(RBT)。

Grant(1991)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主张“内部审视”(Introspective)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内部资源会引导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9]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之后,一些学者试图将企业资源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以进一步丰富和巩固资源基础理论(David Collis and Cynthin A.Montgomery,1995),他们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集合体,资源差异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还认为,通过产业环境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进行企业资源的不可模仿性评估、持久性评估、占有性评估、替代性评估及竞争优势评估是战略制定的必要环节,产业机遇和企业资源的现有状况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10]此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来出现的战略领导理论和战略决策理论等研究领域也都可以认为是资源基础理论发展的产物。

资源基础理论将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焦点和核心从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行业结构对公司竞争行为和竞争战略的影响逐渐转移到研究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上,认为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企业获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并将企业独特的异质资源指向了更加

抽象的知识和能力。资源基础理论完成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在于,随着企业竞争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人们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维持,资源基础理论的出现无疑是适应了实践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要求。

4.知识基础理论(KBT) 阶段

在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Conner和Prahalad(1996)都特别强调了学习行为对知识转化为资源的重要性,并对知识资源如何转变为企业竞争优势有过专门的阐述。[11]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尤其是企业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符合Barney(1991)提出的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因此,知识是一种资源,并认为知识资源主要包括技术和行为两个层面,每个层面都包含着一个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的过程。其中,技术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整理、管理和传递的技术;行为主要是指对知识学习产生影响的组织内人员的行为、组织整体的行为以及组织间的关系行为。理论界通常将企业知识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理论观点称之为知识基础理论(KBT) 。

事实上,资源观的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其中信息就是一旦抽象掉语言表述上的语法差异,就可以不失完整性地进行转移的知识,包括事实、公理和象征等;而技术则是确保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工作所积累的技巧及专长。知识基础理论认为,在组织中存在着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组织像个体一样拥有知识,它由生产技术知识和组织制度知识构成。生产技术知识包括:(1)技术,它是不可交流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2)生产操作的工程技术原则、劳动对象的性质及工作任务的性质等,这些可交流,但经济上并不适宜这样做;(3)通用技术知识,这是指可以交流的知识。制度知识是指协调参与生产过程的人的知识,包括:(1)不可交流的默契和直觉;(2)可交流的规则及正式约束。企业拥有知识且有能力学习,并将知识和经历储存在“组织记忆”之中,其外在的表现就是明晰的和默会性的“惯例”。企业知识可以共享,但这不是个体知识的简单叠加,只有个人的知识被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企业知识。

知识基础理论是目前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目前正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Helena、Erkko和Harry(2001)在研究中将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等联系在一起,无法直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知识界定为默会知识,认为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化,以文字、数据、公式、图表、图案、报告等形式出现,而默会知识则不能,因此,默会知识更难于获取、转移和储存。[12]他们认为,企业的默会知识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资本中的非正式网络联系。这一观点凸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拥有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企业所必需的默会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某种熟知和易于接收的方式连通并传递至企业内部,直至被吸收为企业内的默会知识。[12]

在对Conner(1996)提出的知识基础观点的研究中,李维安等(2002)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要达到理想的知识学习行为,实现理想的知识管理目标,存在着三个组织行为层面的基本难题,即知识的外延化(知识的价值实现途径)、人力资本产权(知识的个人独占与组织共享)和知识隐含性(转换障碍与竞争壁垒)。[13]企业只有克服了上述存在于组织行为层面的三个基本难题,才能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资源化过程。

既有文献对知识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联合国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对知识资源的分类较为权威,该书将知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知识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通常被近似地称之为信息。第二类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这类知识的生产是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第三类是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如企业发展和保存于其内部的诀窍和专有技术。第四类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指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一点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比任何其他科学的知识都更隐藏于企业内部。

知识基础理论使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资源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了企业的社会资本层次。

三、评论与展望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嬗变和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不仅为战略管理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理论将人们对竞争优势源泉的搜寻从企业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从而使企业管理者把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进而识别出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并从资源的角度做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

虽然近年来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该理论至今仍未具备完整而稳定的思想体系和连贯而整合的理论架构,实证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仍较为缺乏,对理论中某些基础的概念和重要的观点仍存在较大争议,可以说其目前尚处于发展之中。具体来说,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忽视了交易费用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在交易中不存在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交易控制行为,也就是说不存在租金耗散问题,更不存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价值问题。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战略没有考虑诸如中间商的选择、供应链上的关系、稳定关系合同等企业战略行为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更不存在设计利于交易成本节约的组织结构提升竞争优势的问题,而这些又是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

2.理论视野受到资源内生效率假设的局限

尽管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强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资源具有异质性特征,但它将企业功能仅限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定义的生产功能,即将企业视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转换器。因此,在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中,竞争优势的来源仅限于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内生效率,企业对资源组织管理与控制的效率未被纳入其理论视野。

3.对战略过程的理解不够完整

从本质上说,战略过程就是企业持续地创造价值、保护其创造的价值与尽力地去掠取其他公司所创造价值的过程。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一般将企业因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的差异而产生的李嘉图租金看作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认为价值保护主要是通过设立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障碍来实现的;认为掠取他人价值的主要方法是模仿。这一理解没有考虑到企业家精神和市场非均衡等因素对战略过程的影响。

尽管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尚存在着诸多有待进一步验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但其创建的新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新的战略分析方法无疑为企业对竞争优势根源的探索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相信随着对成功企业依赖资源的识别、资源活动创造顾客价值的机理和基于资源的产业隔离机制的生成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成熟,该理论在完善自身和贡献实践两个方面都必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Penrose 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M].New York: John Wiley, 1959.

[2] Wernel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l ), pp.171 -180, 1984.

[3] Barney, 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Management, 1991, 17: 99 -120.

[4] Peteraf 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3), PP.179 - 191, 1993.

[5] Christine Oliver.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 Based View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697 - 713.

[6] Helfat C.E, Raubitschek R.S.Product sequencing co――evolution of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961- 979.

[7] Barney 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 Expectation,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 Vol.42, PP.1231 - 1241, 1986.

[8] Edward J.Zajac and Jay pet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ly 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Winter), 1995.

[9] Grant R.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33, Iss.3, spring, pp.114 - 135, 1991.

[10] David J.Collis, Cynthin 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 (July-August), 1995.

[11] Conner K R, Prahalad C K.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 (5): 477-501.

篇4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思想

古典大师通过劳动价值学说确立了人的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其中配第把武器装备的损失与人类生命的损失进行的比较,被认为是首次严格运用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斯密、李嘉图等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思想观点,马尔萨斯得出了技术进步和财富的积累将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认为劳动报酬是工资,资本报酬是利润。至多是在比喻意义上认为劳动也是一种资本,但从来没有真正地把它当作资本。承认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但是却反对使用这种方法做任何计算。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思想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模型中,资本是指物质资本,虽然没有提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它引入了技术进步因素,并强调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可称之为唯一因素,而技术进步从广义角度而言,体现为设备更新、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制度创新等,这些是由于知识的增加及应用所决定,因而教育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意识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但却把它看成外生变量,理论本身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不满意于经济增长的外生驱动,开始致力于把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化的一系列新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以罗默的《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1986)和卢卡斯的《论经济发展机制》(1988)为标志,使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因素结合进严谨的经济数学模型,使得能像生产函数方法分析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那样分析人力资本,从而提出了一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在罗默和卢卡斯的模型中,不仅将人力资本纳入进去,并且使其内生化,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阿罗、罗默、卢卡斯、雷贝多、阿洪等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四)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更关注于经验含义以及理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各种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国范围内研究人力资本是否影响经济增长、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方向等。特点是多采用回归方法进行多国比较或在一个国家和多个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试图找到有关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或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关系的经验证据。

1.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争议的。尽管在理论上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有较为一致的观点,即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实证研究表明:在微观层面上大量证据表明教育能够使收入显著增强,而在宏观层面上Klenow (2000)、 Mankiw (1992)等学者用招生率等相关数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GDP)有明显的正效应。而和Pritchett (2001)、Spiegel (1994)等发现运用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等数据却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无关甚至是负相关。即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例如, Sala i Martin (1995)发现入学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而平均受教育年份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效应。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两者的非线性相关方面。Johnson (1995) 以及Papageorgiou(2002)利用回归树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来解释两者的多重关系。Kalaitzidakis (2001)利用半参数估计法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关系。

2.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Judson (2000)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正相关的,但是统计数据证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复杂。Fatimah(1994)通过研究亚洲地区的不同水平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在发达国家初级教育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的影响,而中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在发展中国家初级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作用而中级教育起着负面作用,高级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在发达国家不明显。这说明不同经济水平下,教育投资的作用也不一样。同样Mamuneas 等(2006)通过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得出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图,发现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经济中,其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也较小;人力资本存量处于中等水平的经济中,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提高了;高水平人力资本存量的经济状况下,其投资回报是均衡而稳定的。此外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教育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例如, Kimko (2000) 研究发现, 国际性考试成绩与接受教育的年数相比更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当然,也有学者否认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Pritchett (1996) 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化几乎不能解释跨国经济增长差异;Temple (1999)认为,1960年以前的韩国对教育投资的增加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反却带来了劳动报酬的降低和较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

3.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度量问题。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那种理论上强烈正相关的关系与实证结论不一致,通常这种实证分析与理论的偏差被认为只是统计测量误差造成的 (Portela,et al, 2004);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测量问题被广为质疑(Judson, 2002),一些像“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规模”等常用变量并不能反映教学质量的差异性,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论:Steedman (1996)指出社会受教育程度水平在OECD国家并没有可比性。Mulligan (1995) 认为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指标可能具有误导作用。Krueger (1999)讨论了测量误差问题,认为主要的困难是规范建立一个利用受教育程度变化解释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变量的一阶差分将削弱该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了证明该论点,Krueger (2000)考察了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很低,所以如果利用教育的变化去解释增长往往是低估了他们的影响。

4.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关系研究。Bits (2000)在验证学校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推导出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Toya(2004)为了证明Bits的观点,对两个国家建立了双向因果关系的方程,利用 1960―1990年间登记入学人数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指标,利用自然灾难的作用倾向作为结构变量,通过改进的C一D生产函数估计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使用结构变量后得到的人力资本积累变量的系数比单纯用OLS方法得到的系数偏大,并且发现人力资本是内生决定的。Glewwe (2004)发现受教育的需求与家庭收入和财富的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推导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

综上所述,从舒尔茨提出一般人力资本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把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和生产某一产品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分析,使人力资本的分析具体化、数量化了,这给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分析方法。

尽管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但目前尚能从宏观上定性地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贡献,而定量分析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由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原有存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因而在实证研究中,要判定人力资本贡献率高低一般应采用横向比较,比较时应取相同方法计量的结果做参照。另外在实证研究时,由于人力资本计量问题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差异而导致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很多,因此很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去开发出一套合理的关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度量指标。

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普遍较关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数量而没有对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分析。我们除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外,更要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人力资本投资的技术和制度选择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经济增长的绩效。

参考文献:

许和连,元朋,祝树金. 2007.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述评 [J]. 财经理论与实践,28(145):87-90.

篇5

当前大庆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配置、管理职能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已制约技术服务公司长远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用人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是技术服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服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少统一性、长远性。尊重人和尊重人才的用人理念淡薄,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仍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其特点是行政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人力没有取得资源地位,没有科学的测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标准,情大于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还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人事相宜。

2.人力资源结构呈现锥形 员工在年龄、知识、技术结构上普遍存在着老化和青黄不接的不均衡现状,六零后员工冗员,八零后员工缺员,九零后员工稀少,人才供给形成锥形结构,已成为严重影响技术服务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严重制约组织运作的最大障碍,可能在某一天就会出现大批老龄员工退休,年轻员工在管理、技术方面接替不上的现象。

3.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不系统 一是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再造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二是随意性大,对员工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内容,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效果。三是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认为对员工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成本支出,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投资会激活其他资本,甚至在员工自己出资进行培训时,也不愿意在时间上给予方便和支持。

4.激励机制形式大于内容 技术服务公司用人机制不活,激励手段无力,严重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企业效益好,大家都多拿,企业效益差,大家都少拿,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不能将公司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紧密连结在一起,难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造成有的绩效考核走过场,流于形式,先进成了“轮流坐庄”,以至于最后形成主管不想考,员工不愿被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没兴趣组织考的局面。

5.使用人才思路比较传统 在技术服务公司中,用人机制的“官本位”色彩较浓厚,在用人方面仍未摆脱论资排辈的观念。在人才使用上不灵活,过于谨慎,“重用人才”往往简单地体现为提高专业人员的行政级别,较少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一些优秀技术人才被提拔为管理干部后,由于不懂管理方法和领导方式,几年后技术优势就没有了,无法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才能,某种程度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二、解决办法

1.以人为本留好用好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和投资是技术服务公司持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具有突出才能的员工不仅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要素,也是具有自身需求和社会价值的个体,应该以人为本。各级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各个层次的沟通和互相尊重来改善企业的软环境,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把人才留住,把人才用好。

2.做好科学规范的岗位设置

岗位设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人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技术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纳入并遵循科学和规范的岗位设置,才有可能根据需要,正确地决定设置哪些岗位,确定每项岗位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并进行详细描述得出岗位描述的任职说明。在此基础上明确任用标准,选拔任用符合需要的合格人员,并以此作为对员工的绩效评估、晋升晋级、调配、解聘的依据。

3.围绕效益实行多元分配

技术服务公司要在分配上趋向于按数量、质量、效益的多元化分配。分配制度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把员工的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加大薪资结构中“奖金”比例,拉开分配档次。解决分配过程中工资水平不反映岗位劳动差别等问题,实现贡献大多收入、贡献小少收入,更加客观、公正,激励组织或个人努力创造更高的业绩。

4.加强人才培训和开发力度

技术服务公司应根据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把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升到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来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员工教育培训网络。应重点突出岗前培训、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内容,企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度熟练的技术员工和知识员工,必须通过培训机构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同时采取“干中学”、“师带徒”等方式来实现。

5.实行人力资源新举措

技术服务公司要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未来条件变化对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状况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规划,实行导师带徒,鼓励学习成才,有针对性地购买有关专业的辅导材料;提升晋级打破常规,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务提升和职称评审时打破年龄和资历限制,实行破格提拔和破格晋级,满足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才能保证获得长远利益。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研发服务能力;方法

注: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0202025)的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面向生产一线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做为专业教师,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和技术进行钻研和应用,掌握学科前沿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完成好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出社会真欢迎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教师只有通过从事技术研发服务等活动,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及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及认可度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科研状况为例,力求探索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研发服务能力现状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创办于1998年,自2006年开始,有科研工作记录,至目前,专业教师公开60余篇,教师团队共12人,至2009年底,期间有2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1名教师晋升为教授,这些能够获得晋升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科研项目的主持人。

表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研发服务成果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7年开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的技术研发服务能力在逐年提升。

二、高职院校技术研发服务能力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研意识薄弱且缺少学术带头人

首先,由于职业院校大多是改制而来,教师的职称、学历偏低,科研能力水平不高,缺乏高层次人才,不能够形成高素质的研究团队,由于缺少学术带头人,有些项目或课题,既使申报了,也不能够得到立项;其次,很多教师缺乏上进心,科研意识不强,不愿意吃苦,有畏难情绪,不愿意承受压力。

2.科研投入不足

一是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大多数生师比较高,一个专任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承担200多学时的教学任务,因此,花在科研上的时间相对会少,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平均每学期不到100学时,相对就会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普通本科学校的专任教师每学期都有科研任务,因此,科研氛围较好;二是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办学,受地方经济发展制约,专项科研经费缺乏,科研条件较差,图书资料短缺,仪器设备落后,实验手段陈旧,影响科研成果水平;再加之办学时间短,学术影响力小,横向课题也很难找到。

3.科研管理体系不完善

据资料统计,目前至少有30%的高职院校没有科研机构,既使有,机构也不健全,管理人员少,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项目申报在选项、团队人员组合及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等方面缺乏规划设计,项目研究过程缺少控制与监督,缺少竞争及激励机制。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应用电子专业师生技术研发服务能力建设方法

1.通过内培外引强化提升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

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年富力强,专业理论知识较雄厚的教师进行培养,通过送教师参加专项技术培训班,例如:嵌入式技术应用培训、FPGA技术应用培训及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类培训等,采取拉练式培训,连续培训3—5年,每次培训至少1—3个月,并建立个人培训成长档案,记录骨干教师的能力提升过程;本专业已挑选4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这些教师的能力上升速度非常快,目前是专业上从事技术研发等活动的骨干;二是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具有研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群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副高职称人才2名;

2.组建由高层次人才引领的技术研发团队

一是由高层次人才及骨干教师组建技术研发服务团队,在专业群内挑选专业理论基础好、有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8—10名教师组建技术研发团队,以此为基础,再吸收不同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分别组建3个由校企人员构成的技术研发小组,根据各自研发小组的能力特长,负责不同类型的项目研发及对学生的培训。

二是通过选拔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开放专业实验室,由教师团队在实验室内训练并指导学生参加电子信息类的各项技能竞赛;

三是基于校企合,去企业寻找横向课题,根据项目类型,由各研发小组带领学生完成课题。也可以将某些中小企业的研发机构设在学校内,为企业开展实质性的、多渠道的技术研发服务;

目前,本专业的“电子产品创新创业中心”常年向学生开放,该中心也是“珠海鼎上报警锁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服务基地;

3.建立健全研发服务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研管理奖励制度,在制度上实行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办法,鼓励支持教师申报科研及技术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奖励标准,对申报科研项目的教师及完成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物质上的奖励,以此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及兴趣,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的技术研发服务能力。例如:本专业对指导竞赛获奖的教师及学生,根据奖项不同,分别给予数量不等的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也会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宣传报导和表扬;

4.建立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拓宽项目及经费来源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帮助企业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为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奠定基础,大力开展为企业职工进行的技能培训,搭建教师充分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为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及横向课题提供平台;

5.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对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安排教学任务,采取以项目代教学,代替工作量。

结语:由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在重点专业建设中本专业挑选了1家技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与专业进行深度合作,由学校出厂房,校企共同投资建1条电子产品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集教学、生产、实验实训及社会服务于一体,依托校内生产型教学企业、校内实训中心及合作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在开展工学融合的专业教学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组建了一支技术研发团队,共同进行产品研发、课题申报、技术革新及设备改造等活动。目前,本专业的教学、研发及技术服务等活动开展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参加各项技能竞赛都能够获奖外,既有为企业服务的横向课题,也有申报的专利,还有教师申报晋升高级职称等。

参考文献:

[1] 李卓梅.高职院校科研现状、问题、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2] 邢运凯,陶永诚.高职院校科研导向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3] 杨德山,许艾珍.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0).

[4] 杜德怀.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8).

[5] 宋嵘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分析[J].职教论坛.2009(21):23-26.

[6] 李志斌,龚崇权,苏满江,汪耀举.高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81-83.

篇7

西方经济学由于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如果你不做进一步的思考,你会认同西方经济学对一些经济现象所做的解释。比如消费、投资、出口、政府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加政府支出。再比如消费者为什么会受欺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对称,消费者是不会受欺骗的。

经济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经济现象、操作、。经济现象是我们天天能够看得见和体会得到的,比如鸡蛋多少钱一斤,上海股票多少点,某公司雇佣多少员工。操作则是我们需要思考才能够感觉得到的,比如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它们为什么大多数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理论则是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比如什么是货币,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经济现象、操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经济理论是基础,经济现象则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操作是根据经济理论而形成的。经济操作赖以存在的理论,既包括书面的理论,也包括实际中,但没有在书面上出现的理论。由于有一部分经济理论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这就会使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在一些时候被认为没有理论依据。经济理论是以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为原料的一种逻辑思辩,它既包括书本上的经济理论,也包括非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如散落在普通人观念里的经济理论。

1、经济现象。

在经济现象这个层次,西方经济学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西方经济学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以西方微观经济学为例,它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西方微观经济学开始构成市场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以供给为核心的理论是生产、成本、利润理论,以需求为核心的理论是效用理论、预算理论及收入理论,最后对市场的类型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的结论。这些理论,表面上都有道理,因为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是单个的、割裂的、片面的经济现象,这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正好一致。

我们都熟悉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商品(或产品,下同)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同样的钱,如果价格越低,买到的东西越多。而需求曲线告诉我们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至于需求量为什么会随价格的高低发生变化,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解释,说是边际效用递减,比如吃一个苹果觉得很过瘾,吃10个苹果就难受,因为第10个苹果的效用是负效用。由于每个苹果的效用不一样,它们的价格也不一样,由此,消费者可以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叫做消费者剩余。

我现在要问的是:消费者买商品的钱是那里来的?是赚来的?借来的还是其他人给的?我假定钱是赚来的,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就是商品形成的过程,钱和商品有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存在在简单的数字里,比如8=2*4,8=2*2*2等等。我设商品是M,钱是N,如果要让商品和货币相等,我只要在商品的前面加些系数就可以了。我要加的这个系数,在微观经济学里叫价格。至于价格的涨跌,是拥有商品的人和拥有货币的人斗争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在这一点上,利用逻辑分析的缺陷及人们熟视无睹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片面地把需求仅仅看成是需求,而无视经济学的最基本,生产与分配的层次问题,更无视生产与分配存在的制度基础。在货币制度的基础上,生产的过程也是分配的过程,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形成的过程。钱不能吃也不能穿,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分配产品的工具。

货币作为分配工具,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换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把交换的过程断章取义,那有什么意义呢?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在人们购买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你赚钱的时候,你已经为给你钱的人生产出了产品,你去买产品的时候,只是你凭“钱”这个凭证去把你的东西取回来而已,至于你取回多少,就要看产品的价格了。

我们再来看看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数学方面来看,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它们是平行、重合、相交。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供给曲线(直线,下同)和需求曲线,它们相交、重合或者平行都是很自然的。因为,你想要它相交,你就可以把它画成相交。从数字的角度来看,任何数字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数字的加、减、乘、除。西方经济学就是用这些数字和图形来证明均衡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没有把货币和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分开处理,所以才会有萨依“供给创造需求”、才会有重农、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不同认识的争论。其实,产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只要你系数给得对,就可以相等。它们的实质是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至于市场均不均衡,已经变成了经济学家的一个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生产、成本和利润。日常生活中,生产、成本、利润是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养鸡的成本、养牛的成本、做假奶粉的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养鸡的收入和利润、养牛的收入和利润。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它既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就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言,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分配的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货币,付出货币的一方是成本,得到货币的一方是收入。收入和成本是一样的,它们之所以叫收入、成本,仅仅是因为分配的主体的差别而已。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它反映的是两次分配对分配主体的。

从经济学的现象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所要解释的就是经济现象,按道理它在这个层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经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用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某个自然现象受N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在分析经济现象时,这样做就有问题。比如,我们分析价格的变动的时候,我们假定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变,而只考虑需求的变化,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在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需求已经以货币的方式存在,而西方经济学将这个“二次分配”的闭路循环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它怎么可能正确呢?它怎么可能不庸俗呢? 2、操作。

经济现象是在一定的经济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说的生产、成本、利润一般来讲,指的是的生产、成本与利润。那么企业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专业分工的结果?是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果?还是一系列契约的结果?

按照交易成本的,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市场机制是要付成本的,而企业由于内部没有交易,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取消市场机制,消灭资本主义,交易成本不就不存在了吗?

其实,企业的存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从产品循环运动来看,环境要素转化为产品为企业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没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你怎么也不会有企业。当然,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也不一定会有企业。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货币的循环运动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因为货币可以把不同的环境要素“粘合”在一起,另外企业要生存下去,它吸收的货币必须大于或等于它释放的货币。最后,任何组织都是由人设立的,人设立企业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期权”的特点,风险有限,收益可以无限。

在宏观经济方面,西方经济学有所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现在在我国也开始使用.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扭转经济衰退的局面。就减税而言,由于它是属于分配的,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经济的衰退是不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我们还要搞清楚是那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减税是不能刺激经济的,因为减税对穷人没有什么帮助,能够帮助的只是富人,而富人是不会购买力不足的。如果政府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也难与维持,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从产品的循环运动来看,是企业的存货转移到政府手中的过程,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政府要么增加债务,要么减少自己的货币结余,政府的债务最终成了企业的利润,富人手中增加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什么用的财政政策会被各个国家的政府采用呢?因为政府需要这么做。

财政政策没有用,那么货币政策呢?同样没有用。比如提高贴现率,货币的使用者完全可以通过价格的方式,将提高了的利率转移出去。

3、经济理论。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在现象层面还可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话,在理论层面,西方经济学就没有什么解释可言了。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由于它们没有把市场看成是供、需对接的一种可能选择方式,从而美化和神秘化市场。我们知道,供、需的对接方式可以是价格,也可以是非价格因素。供、需的对接方式既有所有制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所有制的因素是基本的因素,而具体的对接手段则是技术的因素。

篇8

主 管: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主 办:北京市wto事务中心 

出 版:《时代经贸》杂志社 

通 联:北京市昌平区北邮宏福校区23号信箱 

国际刊号:issn1672-2949 

国内刊号:cn11-5036/f 

(2)出刊周期

《时代经贸》杂志自2007年1月改为旬刊,上旬刊为综合版,中旬下旬刊为理论研究版(学术版),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国家家数字期刊数据库收录。 

二、杂志服务对象

本刊中旬下旬刊(学术版)侧重对当前经济发展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国内、国际经贸领域的新动向,报道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关注金融投资的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企业经营方略、管理实务、管理创新经验,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关wto事物的研究理论及实践,探索加快中国经贸发展的理论研究。 

《时代经贸》的主要对象不仅包括各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各大专院校师生、研究机构资深人士,还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及企业家,因其权威性、系统性、前瞻性而广受业界人士关注。 

三、栏目设置

(1)wto论坛

   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背景,立足于我国经济全局,多角度深层面地探究加入wto后,我国各地区、行业的发展状态及所面临的问题;解读市场经济环境下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贸易规则;深度分析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战略关系及其可能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的影响。 

(2)经贸观察

现代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兴商,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最新商经理论,倡导科技兴商,促进商贸体制改革。 

(3)管理创新

关注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挖掘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层内容,介绍经济、管理领域的锐意创新,重点探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4)理论探索

全方位探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强化对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宏观经济协调运行的深层研究,及时反映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动向。 

(5)金融天地

交流金融信息,反映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观点、新动态、新成果。 

(6)财会研究

介绍财会工作经验、会计理论和业务技术基础知识,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会计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的信息处理方法。 

(7)经营有道

介绍丰富实用的创业知识,传播行之有效的营销经验。 

篇9

本次学术峰会的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传媒作用”。与会嘉宾在回顾了传媒经济30年发展历程、传媒经济理论30年探索脉络的基础上,阐释了当下传媒发展的历史契机,并就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0年发展脉络与特点

中国传媒经济诞生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之下、在开放政策的沐浴之中。我国的传播媒介开始了产业经营的探索。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指出,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当年10月广东电视台开始播出广告,同年底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播出广告,从此广告进入了中国的媒介,中国媒介的投资体制也因此发生了重要转折。

尽管如此,在30年前的社会环境下,研究传媒的经济问题还是理论“”,但是具有敏锐洞察能力、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的学者们还是冲破了思想的禁锢,进入到了一个新领域的理论探索之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怀亮回顾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发展历程时指出,30年前当时还在北京日报社工作的周鸿铎教授就率先开始了对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思考,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的传媒经济学研究正式拉开帷幕,一批学者开始探索传媒经济规律,分析传媒经济现象。研究传媒经济理论,总结传媒经济实践。李怀亮教授特别强调,也许当时的学者们所研究、探讨的一些问题,在今天看来早已经不是问题,但是当我们以30年为一个历史阶段来回顾以往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先驱者们身上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勇气。

传媒经济的发展特点。针对传媒经济体制变革的脉络,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总结了四方面特点:第一,随着文化体制、传媒体制以及相关配套体制的深化改革,过去我国在媒介体制方面是“党办国有”,由于单一化和大一统的媒介构成,如今已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媒介资本运营、资源整合、法人主体等现象;媒介的投融资打破了一些规制“”,加快了传媒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第二,中国的媒介过去是按照单一的意识形态来运作,改革开放还原了中国媒介的基本属性,使我们认识到媒介既具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既具有宣传功能也具有产业功能。第三,传媒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营销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第四,传统媒介持续发展,新媒介和延伸媒介不断涌现、日新月异,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正在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发展现状与困惑

传媒经济的发展现状。经过30年的探索和积累,中国传媒经济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07年我国传媒经营总额已经达到了4811亿元。其中广告总额达到了1741亿元;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有望超过5400亿元。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我国传媒经济蔚为壮观的发展规模,这些成就也奠定了未来传媒经济发展的基础。

针对报业的发展格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指出。1978年全国有178种报纸,930种期刊:30年后的今天,全国的报纸已经发展到1938种,期刊发展到9468种。到2007年,全国报纸的总产值已经达到306亿元。期刊的总产值达到170亿元,其中,全国报刊广告收入已经超过340亿元。

魏玉山总结了中国报业30年发展所形成的三大特点:第一,从党报党刊一统天下到如今的结构多元、异彩纷呈。如今的报刊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国民的阅读需要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第二,报刊从政府拨款维持生存到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迈入了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快车道。第三,报刊从单一的纸媒体进入多媒体的发展时代。键盘和鼠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和笔,到2007年全国已经有多媒体报纸400多种,手机报纸70多种,手机期刊40多种。

广播电视是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勇指出,2007年全国广电总收入是1316.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9.77%,扣除财政收入174.5亿。实际创收收入为1129.41亿元。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王甫介绍,我国现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87座,广播电视节目套数为3760套(其中付费广播电视节目155套),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5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006万户。在31个省级卫视频道第一季度的平均收视率方面,近两年均出现了明显的涨幅,2007年和2006年相比增长8%,2008年和2007年相比增长达到了11.9%。

传媒经济的科研与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媒经济理论研究者的队伍日趋壮大、名家云集,传媒经济的理论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今天开设传媒经济或者相关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百所,在全国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全部95所高校中,传媒经济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占到了其中的15%,全国招收传媒经济或传媒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高校已经超过了5所。这些都说明,传媒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人们对传媒经济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社会对传媒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

传媒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传媒经济经过了3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周鸿铎教授认为,在我国媒介系统存在的问题中。有两个问题格外重要: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媒介理论落后于实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导致一些不善于学习的媒介实践者找不到科学的媒介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无法形成科学的媒介发展观;二是在我国传媒系统内部,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速度不如其他行业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黄勇教授在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的现状后提出了三方面问题:第一,广播电视行业的事业与企业收入比重严重不均衡,事业收入所占比重远远大干企业收入的比重;第二,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和自身相比进步很大,但是和与它密切相关的电信产业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广电产业的收入只占整个传媒产业收入的23.48%,它只及电信产业收入的15.5%;第三,产业收入结构不合理,过分倚重广告收入和有线网络收入,前者导致广告乱播、节目低俗,后者导致网络整合步履维艰、不利于在新一轮竞争中形成网络优势。

未来腾飞的契机

创新是传媒经济发展的动力。传媒经济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认为,中央电视台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吸引了一批非常有创造力的年轻同志加盟中央电视台,他们充满活力和朝气,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得一系列好的节目被创造出来。

欧阳宏生教授针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提出了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第一,市场定位的创新,从渠道的垄断者转向内容集成商;第二,组织机构创新,从新闻宣传机构转向舆论与信息管理者;第三,生产模式创新,从垄断内容生产转向全民创造的微内容聚合服务;第四,营销模式创新,从频道专业化转向“一站式”服务;第五,竞争模式创新,从同质市场的差异竞争转向创新市场的“蓝海”竞争。

篇10

现在城市经济理论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在探讨城市经济现代化或者是城市现代化过程时,理论上进展很快,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脱离中国的国情,有一些冒进,或者有一些不合理的提法,某些城市发展不快等等,这些理论上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现在确实是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要对过去的理论进行总结,肯定我们在理论上的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在总结的基础上,来探讨我们城市经济的发展。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非常具有伟大意义的报告,其中直接讲到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和战略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提到科学发展观。我一直在思考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具体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该如何体现?体现到什么地方?理论上怎么加以阐明?作为我们研究机构,作为我们党员都是应该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但是如果把科学发展观停留在口号上面,我想是不够的。具体究竟怎么体现城市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理论上,特别是在城市经济理论,在城市经济学会的工作上怎么体现?研究什么问题,由什么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研究?

从当前来讲,在今后来看,总结30年城市经济研究的历史来看,以下这些问题,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问题,还是城市化的问题。我们研究城市化,而且研究的进展也很快。但是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所以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推进城市经济的繁荣,我想,城市化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来进行深刻的研究。现在很多同志都提到了我们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我想这个提法是很科学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我们由工业化提出新型工业化,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既然是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动力,同样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推动的也是一个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已经提出来了,有一些机构也都在做研究,但是我想仅仅是一个研究的起点。新型城市化和我们传统城市化究竟有什么区别?新在哪里?我想是值得很好思考的。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几个关系需要加以考虑:

第一,就是我们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还是市场主导型的?

第二,我们的城市化是产业促进的还是规划带动的?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来讲,经济发展了,产业发展了,城市就发展了。但是我们很多城市可能都是自上而下,先抓规划,规划多少就是多少,有的土地规划出来了,但是没有切实地来进行建设,使土地有了很大的浪费。

第三,我们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现在有的人提出来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特别是大城市,除了这个好像就没有城市化的道路可走了?我们的城市化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我想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既可以是大城镇也可以是小城镇,这样的例子很多,江苏的华西村、广东的一些农村,现在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只是体制上还有一些区别。

第四,是产业带动型的还是社会协调型?从形态上城市是一个孤岛,还是城市与区域共进的?

第五,是集中型的城市化还是分散型的城市化?我想我们既要搞集中型的城市化,也要搞分散型的城市化,太大了该分散就分散。在城市化当中,要考虑城市化的时代特点,要考虑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要考虑城市化的国情和具体的情况,所以城市化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要走出一个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这个道路走起来也是很艰难的,这和我们原来的城市化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小小的拐点。

第二个问题,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理论体系上来讲,要解决城市发展的理论问题。城市发展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城市究竟怎么发展?依靠什么来发展?它的模式是什么?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30年的经验,我们现有的城市发展,从理论上来讲,有几个方面:

第一,跃进式的发展,由于形势所迫,或者由于上级的命令,进行跳跃式的发展。

第二,外力促进理论,靠大城市的推进,或者靠外资的引进,或者靠省区经济的发展,硬被推进的,也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

第三,内生自然增长理论,城市自己靠自己的发展,自然增长,解决发展了,产业增加了,城市就慢慢发展起来了,稳扎稳打。

第四,科技创新理论,通过科技的创新或者科技的发展,来促进城市的发展。

第五,区域带动发展理论,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发展,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合二为一的一种理论。

第六,项目带动发展理论,必须是非常大的项目或是园区开发,或是几十个亿把一个地区一个镇或者一个村带动起来。

第七,产业集群聚集理论,南方有很多城市就是靠产业集群聚集形成发展理论,比如浙江的大塘镇就是靠袜子,在全国的销量70%,大量的出口,袜子制造产业集群聚集在那儿,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城镇。还有浙江嵊县的领带,靠领带的产业集群来发展城市。

第八,地方新农村建设推动理论,靠新农村建设,慢慢发展,增长成为一个城市。

第九,在发展理论当中,有一个模仿效法型理论,人家搞什么,我也搞什么,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确实也有实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根据中国的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这种发展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国内国际的环境,也要根据地区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所以城市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根据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推进今后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发展当中创造、促进城市经济学科的建设。这是第二方面的理论。

第三方面的理论,在十七大报告当中也讲到了整个国家要优化产业结构,对城市来讲,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理论,也可以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内容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说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的结构问题,生态经济与货物经济的结构问题,第二、三产业结构的问题等等,这里面有很多的理论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什么样才叫优化?比如说北京是不是优化了?天津是不是优化了?廊坊是不是优化了?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怎么复制?如何来实现这个产业的优化?产

业结构对其他很多的经济结构或者社会结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像无锡城市经济发展很快,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城市,经济实力也很强。但是无锡的第二产业还占60%以上,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那些工业,纺织、机械等等。这样的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那是必然的,对土地的占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产业结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是一直到与之相联合的物资结构、教育结构等等,所以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也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城市经济理论不断推进的一个方面。

其他的,还有一些理论,比如说城市就业理论,城市财政分配理论,城市现代化建设理论、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市场体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我们从学会建设和体系建设方面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研究的还很不够,今后的研究任务还是非常重的。特别是搞学术建设的老师,今后给学生们讲城市经济建设,旧的版本可以参考,但是要有新的版本,要适合我们的时代特色以及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中国城市经济学,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更下工夫来探讨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