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影响因素分析;建筑质量
1研究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指使用预制的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建筑,其中包括了建筑构件生产、运输及连接等多个流程。装配式建筑有如下优点配式建筑有如下优点:(1)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浇注施工方式注施工方式,装配式工法在施工现场仅需完成各部件的吊装、拼接工作拼接工作。据统计,使用装配式工法的多层和低层建筑至少将可以缩短500%的工期的工期;(2)低碳环保低碳环保:降低现场湿作业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扬尘污染的建筑垃圾以及扬尘污染,施工中模板、围护结构使用量低;(3)质量保证率高质量保证率高: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内进行生产,便于质量的集中控制的集中控制,残次品率低。目前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建筑工艺和设计方案,虽然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已被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虽然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已被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建筑项目利润的迅速紧缩目利润的迅速紧缩,旧有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其作业流程是由工厂批量生产构件其作业流程是由工厂批量生产构件,然后运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装配式建筑不但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节省大量的人力,节约资源的同时还保证了环保。
2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起源于欧洲的二战时期装配式建筑起源于欧洲的二战时期。二战结束后,德国德西地区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坏德西地区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坏,为了解决战后住房的问题,德西地区的政府与施工企业开始试行装配式建筑西地区的政府与施工企业开始试行装配式建筑。与德国类似似,后来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例如日本、美国、法国等也开始逐渐的推行这种建筑方式逐渐的推行这种建筑方式,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住宅产业化特点特点。而我国装配式建筑仅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近三十年的发展,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时代的脚步,后逐渐被混凝土建筑所取代。随着我国近些年来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些年来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完善,同时管理水平也有这一定的提高,使得装配式建筑又一次浮出水面次浮出水面,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在实施和推行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式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阻碍展仍然存在很大阻碍。
3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
3.1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
不论是什么行业不论是什么行业,想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运营条件件,一定离不开稳定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完整的链条,包括开发、生产、运输、施工等多个方面的共同组织织,而组织模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只有一个稳定的组织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组织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我国现有建筑企业来说企业来说,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中间环节还存在有很多问题有很多问题:开发部门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存在偏见,目光短浅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今后的生存态势;生产、运输部门运营体系发展滞后运营体系发展滞后,管理方法与生产工艺均存在漏洞;施工部门管理经验不足门管理经验不足、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从而使得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制约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制约。
3.2施工工艺发展尚不到位
施工工艺的不同是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最主要区别别,而且,施工工艺方面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最终的竣工效果工效果。就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来说:一方面,现场施工工艺发展尚不完善施工工艺发展尚不完善,过于依赖传统施工工艺,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构件模数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无法规范并批量生产结构构件并批量生产结构构件,形成全行业的标准化统一;最后一方面面,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过低,无法在短期内适应新的施工模式式,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对施工效率的影响适得其反。
3.3政策制定不健全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健全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技术工艺固然重要艺固然重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持。就目前我国的政府出台的政策来说,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一定的漏洞,主要体现在:(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2)缺少相关经济政策支持缺少相关经济政策支持,例如税费减免、科创奖励等;(3)对建筑质量的评定政策不健全对建筑质量的评定政策不健全。
4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效率的措施
4.1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一定的制约,项目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改善,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筑的快速发展。
4.2完善施工技术和工艺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需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改善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和工艺,才不会由于与时代的脚步脱节而被淘汰。在完善的过程中善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投入,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发挥科研力量,创新施工技术和工艺。
4.3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政策
装配式建筑具有技术难度大以及成本高等特点装配式建筑具有技术难度大以及成本高等特点,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很多时候忽略了优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性。因此政府为了提高企业对该项目的积极性,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关的激励政策,完善政策中的漏洞,并且加强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度力度。
5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发展趋势
5.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既包括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物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模型。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初期不仅需要完成构件的加工生产要完成构件的加工生产、施工安装、维护保养等工作,还需完成建筑成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工作量大,信息繁多冗杂多冗杂。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力解决以上问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力解决以上问题:(1)BIM模型能够实现对建筑构件的信息化表达功能模型能够实现对建筑构件的信息化表达功能,对各预制构件的构造详图进行33D直观动态展示直观动态展示,并提前进行预拼装模拟测试试,提高制造精度;(2)BIM模型还可直接指导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的生产流程内的生产流程,生成构件加工图,自动生成各构件二维码与生产表单产表单,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在生产与施工的全过程提供便利。
5.2““物联网”、“大数据”等通用技术的融合
集成应用当下流行的集成应用当下流行的“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用,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追踪周期的追踪、定位和维护工作。通过对整体建筑模型进行分解解,对各预制构件进行具体编码,借助各生产线的读取装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装置以及施工人员手中的物联网信息终端端,即可实现对构件生产、运输、施工全过程的无缝衔接,为后续建筑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续建筑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6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支柱产业角色的建筑行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支柱产业角色的建筑行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才能得以生存得以生存,避免淘汰。装配式建筑项目作为我国新兴的建筑模式模式,虽然尚处于发展阶段,施工技术和工艺以及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完善系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但是这些却不能掩盖装配式建筑的优点的优点。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都容易遇到各种阻力:装配式建筑初期投入大建筑初期投入大,仅从短期来看,不会迅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益;但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考虑,经济优势必将十分可观,值得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实践。因此,作为各装配式建筑企业筑企业,应逐步完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发挥科研力量,创新施工技术和工艺施工技术和工艺;而作为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当在鼓励、支持、引导的原则下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事业的发展引导的原则下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龙飞,张家春.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9):40~42.
[[2]李品.建筑信息模型若干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0).
篇2
【关键词】装饰;施工工艺;工业化;集成模块装配
1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装饰自然备受人们的重视,各种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宾馆、酒店、写字楼,以及各种时尚的家居装修,为我们的城市增添许多色彩,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装饰材料资源丰富,市场庞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先进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进入我国,给我国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利用我国有利的资源条件和广阔的市场,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已迫在眉睫。未来的装饰工程施工方法究竟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这是我们建筑装饰行业普遍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2 传统施工方法的落后性,导致了整个装饰行业的工业化滞后
2.1 传统的施工方法限制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空间
一般而言,希望通过提高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在建筑工地其本身的劳动生产率拓展空间已不是很大。因为,即便是最熟练的技术工人,与一般工人速度之间的功效差别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在传统的装饰施工过程中,技术工人需要在构配件加工和安装之间不断地进行转换,所以势必在场所、工具、技能和空间上作适应转换,相应制约了他们的效率和速度发挥。更何况,作为一个普通的正常人,随时会受到环境、健康、情绪等等因素的影响,也限制了本身的技能、效率、速度,难以保证恒定发挥。
2.2 传统的施工方法限制了质量标准提高的空间
装饰工程质量很重要一点是讲究精度,但在各个技术水平高低不同的工人操作的影响下,其精度水平必定参差不齐。即便是同一工人操作,其不同环境和不同时间的精度也是难于保持同一水准的,更重要的是手工作业与专用机器加工精度等级悬殊的影响,手工制品的精度与专业机械加工产品的精度不可能同一而论。
3 集成模块装配体现了现代工业思想
目前,建筑装饰界普遍重视和实现了木装修的工厂化。木装修工厂化的最大特点,是将构配件制作与现场安装分离。构配件采用机械加工和组合,整个生产过程批量化进行,它集中体现了现代工业化的雏形。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法,它是木装修领域的一次革命。就这点而言,它代表了装饰施工的发展方向。但是,木装修工厂化的这种进步,仅仅集中在木饰面施工领域,就整个装饰工程而言,是局部性的,或仅仅是单个集成模块,而非整体性变革。它有限的覆盖面,使它仅能成为局部的一种施工方法,不足于代表整个装饰施工方法。而集成模块装配体现现代工业思想,具有整体覆盖宽度,能提升装饰行业整体水平。
3.1 集成模块装配装饰施工方法的概念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集成模块装配式施工方法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组装车间或总装流水线。凡是进入现场的装饰材料不再是原材料,而是经过预先加工的集成模块体系,已经适合现场特定部位安装的组件。在施工现场也少见或不见传统的以16道技艺为主的初加工过程和影响环境保护的现象,而仅仅是将各种部件进行搭配安装的过程。
集成模块装配式施工技术管理,已不再是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特定组合的方案编制管理过程,不再是按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现场监控的技术管理;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深化设计。
3.2 集成模块装配基本原理
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施工方法与木装修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预制装配式)一样,其基本原理源于现代工业思想,基于现代工业的基本原则,即专业社会化、加工机械化、生产批量化、出厂标准化,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
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又是木装修工厂化的发展、延伸,它要求覆盖装饰工程所有工作内容。目的在于最终彻底消灭现场手工制作现象,使装饰行业摆脱目前落后现状,它带有整个施工方法改变的性质,与木装修工厂化相比较,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具有提升装饰行业整体水平、带动装饰行业朝工业化发展的性质。因此,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施工方法才是装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应该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数量、质量覆盖面不断扩展的过程,由一个不完全到逐渐接近完全的过程。从一个局部、单体预制装配化发展过程,最后达到了全部预制装配式,才真正达到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目标。
经过实践、研究,以及全国各个装饰企业的不断探索,就目前的技术条件,只要在技术管理上作些调整,大部分装饰内容应该已经具有预制装配式施工的技术基础。因此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全部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并非梦想。
4 结束语
总之,从木饰面、石材饰面装配式的成功实践,已经为集成模块装配施工奠定了重要基础。进一步推广、普及有助于预制装配集成模块由点到面扩展,有助于装饰集成模块装配目标逐步实现。经过一定技术攻关,大部分传统的装饰施工方法有可能实现集成模块装配式施工。
木饰面预制集成模块装配实践,不仅为其他饰面施工方法的转变提供了样板,而且,为整个装饰过程集成模块装配施工奠定了基础。但是,装饰集成模块装配施工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所有饰面内容的施工方法都成为工厂加工。尽管,目前受到应用集成模块装配式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的限制,受到一些诸如价格、社会配套、设计衔接等方面的障碍,全面推广存在一定时间问题。但是,只要行业有激励措施,舆论有支持呼声,企业有坚定决心,技术上创造更多培训实践机会,造就一批适应于预制装配集成模块装饰施工设计人才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价格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技术开拓,通过开拓、创新,降低成本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全面推广预制装配集成模块装饰施工是可以预期的。
参考文献:
[1]曾利群,李坦平. 浅析对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J]. 广东建材 , 2003,(12) .
[2]魏荣华. 装饰涂料施工中的有关缺陷处理与选材[J]. 吉林林业科技 , 2002,(03) .
[3]新型建筑装饰材料[J]. 技术与市场 , 2002,(12) .
[4]毛云章. 家装石材的选择技巧和施工[J]. 石材 , 2004,(04) .
[5]刘开平. 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发展的环境问题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03,(02) .
[6]曾军. 拉杆点式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 2001,(01) .
篇3
关键词: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训基地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提升学生在工程装配化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培养合格的装配式人才,为了保证实践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有必要开展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职业院校装配式技术的实训基地现状研究
一方面,随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装配式技术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十分关注装配式人才的培养,开设工程装配式专业和相关课程和实训项目,但工程装配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受到学校区位因素、人才培养就业方向和岗位、资金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工程装配式实训条件在整体建设跟不上行业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缺少前景设计和系统规划,不能形成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运输到施工、管理等建筑全过程的教学[1]。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装配化实训基地的主要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构件展示功能,学生往往可以看到装配式构件的最终结果,但对于构件的生产、吊装、施工和检测环节缺少直接的参与过程,往往只能观看而不能操作,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实训项目受场地和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安全因素的影响无法全部开展,学习过程不连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职业院校装配式技术的实训基地建设流程
2.1工程装配化技术视频展示及工法展示区
工程装配化技术视频展示区,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让学生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装配式建筑的优点、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构件等内容进行视频展示,使学生对装配化技术有比较宽泛的认知;同时对预制梁、板等构件生产流程、测量定位流程、装配式灌浆套筒的连接、施工现场构件吊装、外墙防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关键步骤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2]。工法展示区可以通过装配式构件来展示构件的内部结构,例如柱、梁、板的钢筋排布;预制式夹心保温外墙的结构构造;灌浆套筒的连接方法;钢筋的连接方式、构件安装支撑和加固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扫描构件二维码,观看装配式施工工艺和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工法展示区,还要提供给学生装配式技术的标准、规范、图纸等资料,方便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内容。
2.2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通过真实的施工现场模拟,使学生在电脑端按照实训要求完成装配式施工工序,包括施工安全保障、施工工具的选取、施工步骤流程等,仿真系统对学生的操作正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判断。在实训指导教师演示和操作后,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达到模拟装配式构件内部构造设计、测量定位、构件进场检验、吊装加固、支撑安装等任务,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状态下完成装配式构件结构和关键工序的操作练习,直观上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2.3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践作业区
装配式构件生产区首先为学生提供装配式构件生产中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条例,构件生产中的法律法规、构件规范和生产标准等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模具安装、构件钢筋构造、预制件预埋、管线布局等基础上,在现场实训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构件生产,可以选择真实的材料进行加工,考虑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沙盘、轻质材料等进行替代,学生通过学习后熟练掌握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构件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在完成构件生产的实训、熟练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基础上,实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测量和吊装实践作业区。测量实践作业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完成装配式施工中测量放线定位、角度测量等实践学习;吊装作业实践区首先要进行吊装前准备,包括:吊装设备、测量放线、构件检查、构件连接部位的处理工作,构件吊装和斜支撑的安装加固等工作。考虑到吊装作业的危险性,可以去校外实训基地观看吊装过程,并由校外实训基地教师进行专门讲解。钢筋套筒灌浆操作是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的重要工序,在构件钢筋连接中占有很大比重,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灌浆操作实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套筒灌浆工艺的实训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钢筋套筒灌浆工艺,包括灌浆料的拌和施工、灌浆套筒的试验选取、灌浆材料的制作、灌浆操作规范规程及验收要点。装配式构件验收区学生可以利用检测工具对构件材料所用的集料、水泥、钢筋等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对各类成品构件掌握验收流程并记录验收数据,熟练掌握质量控制和成品验收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视频展示等方式把构件堆放、构件运输等相结合,熟练掌握在堆放、运输、吊装过程中对构件成品的保护。
3职业院校装配式技术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3.1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在建设前期做好细致、全面的调研,既要满足目前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要为后续和企业深度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做好功能方面扩展准备,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就成为重要的合作途径。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学院方面可以更加及时地掌握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施工方面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及时开展新的实训项目,跟上行业产业发展。
3.2开展“订单”培养模式
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要立足提升学生装配式实践能力,和企业岗位工作技能零距离对接,可以和企业开展灵活的合作,促进学生就业。“订单”培养模式就是较好的合作方式,通过学院和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范围内,双方共同培养装配式人才,共享软硬件资源,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提升学生岗位所需能力。
3.3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提高产学研能力
学院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校企合作,发挥团队优势,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创新项目。一方面提升学院专业教师熟悉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在新技术、新理念方面可以紧跟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教师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实施,提高实践技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企双方合作建立网络资源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开发装配式建筑的虚实结合项目、实训项目指导书。
4结语
本课题组在探究实训基地硬件条件、师资力量得到提升后,除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训外,辐射其他专业发展,推进社会生产服务和社会人员培训,提高学院产学研综合实力,努力把校内工程装配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面向社会、紧贴行业、广泛进行项目合作的生产型装配式培训中心,积极为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工程装配式相关方面的人才提供契机。
参考文献
[1]吴丹,刘学军.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思路研究与技术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19(8):86-88.
篇4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来,在社会的发展之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发展趋势,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混凝土建筑主要使用现场施工的生产模式,设计粗放、材料损耗大、建筑垃圾多、质量不稳定、工业化程度低,这是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正是基于此产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无论是在安装施工、构件生产还是建筑设计上都远远优于传统的建筑结构,节能效果、外观质量都十分的理想,下面就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
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1.1结构体系概述
早期我国采用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大板房及圆孔板等预制构件,但是因为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影响着建筑的建筑功能、物理性能及抗震性能等,加之新型材料的推陈出新,后逐渐被市场淘汰。我们曾经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耐久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与其他结构进行专门比较,发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这些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现浇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预制框架结构、预制剪力墙结构和预制核心筒结构体系。
我国可以在城乡建筑事业的发展需求和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手研发一种新型的预制大板建筑体系,其主要用在大量建设的小高层的建筑之中,预制墙板不需要按照同比例的现浇要求,只需在其间连接一部分的钢筋,便可达到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的出奇效果,但是由于这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2结构布置要求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功能布置有规则、均称、整体性的要求。其平面的长宽比以及局部凹凸比例都应该尽量偏小,结构排布遵循规则、匀称的原则;同时,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布置遵循从下到上逐渐减小的原则。避免整体结构出现受力变化,承重构件应该上下对齐,并且刚度分布上小下大。这种预制构件的设计方式应当在受力合理、施工方便、最简规格最多组合的基础之上,兼顾连接简单的特点,在梁柱和墙体的布置中尤甚。
2.结构稳定性
2.1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研究
新型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在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其成熟度已达到能够直接应用于施工和设计中。而在我国的地震区并没有相关的应用经验。实际上,在历次地震中安全性表现系数低下的情况,使得我们对国内现有抗震体系信心不足,这促使我们加深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推广。
2.2梁柱节点的设计及构造
在装配式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中,接缝是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点,处理好节点构造才能保证结构的长久性。对于此种结构,可行的办法之一是采取适当构造方法使得梁柱节点的等同于现浇结构。研究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变得很重要,设计中我们主要将梁柱节点的连接分为干式连接与湿式连接两种方式。
干式结构的薄弱点在于延伸性不足,恢复力低下,但其承载力与刚度很容易达到现浇结构的类似程度,在施工中不可以替换以现浇框架为受力特征的体系中;而湿式连接由于主筋和加强筋全部粘结,节点受力发生转变,预制结构这时因为新浇筑的混凝土的存在与预制构件连在一起共同受力,其受力特征与现浇节点相似。
只有当节点强度超过(至少等于)现浇结构的节点强度之时,即节点承载力和延性等特征被保障之后,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才能应用到施工中,我们才可以将其与现浇结构同等对待。
2.3构件的新型配筋设计技术研发
只有研发出强度高、直径大的钢筋,并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减少构件中的配筋数量,才能将预制装配式整体结构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之中,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同时降低生产和后期维护成本。再配以合理的节点设计,才能真正实现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推广。
3.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节点设计
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节点设计研究包括节点的传力机理与承载力设计和构造要求研究两个层面,这二者均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3.1节点的传力机理与承载力设计
对于节点的传力机理与承载力设计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受力特点及传力原理。节点、接缝的压力属于混凝土的直接受力;拉力则是通过各式构件的传递受力,即间接受力。我们应当注意,接缝不同其受力传递必然不同。
框架梁、连系梁均属于水平构件,其接头受力属于传递力范畴,节点轻度主要取决于界面粘结度,以及连接构件的强度。其强度计算应当依据国家标准相应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对于梁的接头设计,首先必须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尤其注意抗剪力设计。在计算过程中,接缝的抗压强度,应当取材料在实际工作中的较低值。只有当结构设计符合构造规定之时,并且计算出的强度符合强度限制时,才能将这种结构体系应道并推广。
当结构的粘结抗拉压、抗剪强度均高于混凝土构件本身时,结构体系才能称之为比较安全的,并且在节点配筋强度高于构建本身配筋强度时,这种结构体系才能建立起来。
3.2连接构造要求
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连接构造可以分为:焊接、套筒灌浆和搭接。对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构件,要做好防火、防腐等安全性措施,务必谨慎处理,使其耐久性满族使用年限的要求。
3.2.1焊接连接
焊接方式是所有结构体系中最常用的方式,具有用料简单,连接稳固的特点。
然而其结构强度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故而碎玉施工的条件限制较大。在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时,除了对焊接设备、技术和方法进行严格把关、深入研究、仔细选择之外,还应加深对于直径较大的构建之间的钢筋焊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3.2.2套筒灌浆连接
种种研究结果表明,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对于满足钢筋连接强度较为容易。但应当注意的是,国外引进的套筒应做适当的改造,使其适应国内钢筋的构造强度,首都北京一些公司的应用成果已经颇有成效,其他地区可以将其作为借鉴。
施工中应当先将连接筋插入套筒,之后再灌满浆并静置两天。而套筒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好大于600Mpa,并保证套筒之间的距离足够大,做好连接筋与套筒的方位布置,误差保证在允许误差之内。国内已有一些杰出单位针对国外的套筒及配套高强砂浆进行了专门的试验研究,其成果可以借鉴在以后的工程中。
3.2.3搭接连接
由于搭接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湿作业少,故而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某些情况下更加适用于大批量的建造工程。但应当注意的是,当采取这种间接的连接方式之时,应当将不同构件的结构配置保证在允许误差之内。
锚浆孔的边距应大于连接筋直径的五倍,且保证净距在直径增加3厘米以上,孔深在锚固长度的基础上增加5厘米为佳。同时,应当对于所在地的抗震程度了解清楚,并针对不同的抗震等级进行有效的设计调整。预留锚孔在配置连接筋之后再进行灌浆,并且静置一两天。
4.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预制混凝土结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其关键技术不完善,导致在大范围的推广中遇到阻碍,目前我国建筑方面的学者及专家正在积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在我国的大规模推广及应用,加快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小坤,田春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J】.住宅产业.2010-09-20
篇5
关键词:淄博市;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考
Abstract: Th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also called the modernization of housing industry, refers to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c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housing industry by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andardization of housing design, industrialized residential production, intensive residential Bupin,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rate of housing industry,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overall quality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s a change of residence mode of production, i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house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Key words: Zibo city;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性
推进住宅产业化是提高住宅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发展迅速,但住宅产业整体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现场施工建造方式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采用标准化设计,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方式,将绝大部分构件、部品甚至节点和连接件在工厂预制,现场采用流程化、工法化的连接、安装技术,可以不受建造季节气候影响,大幅提高住宅部品的制作质量,保障结构的整体建造质量,从而提高住宅整体建设质量。
推行住宅产业化是住宅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的必然趋势。我市目前的住宅生产方式主要是现场建造,部品应用率很低、工业化的方式没有。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的快速增长等,现在的生产方式将使建造成本大幅上涨,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不适应住宅产业发展的要求。根据欧洲的统计,传统住宅建造方法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2.25个工日,而预制装配式施工仅需1个工日,可节约人工25%-30%,降低造价约10%-15%,缩短工期30-50%左右。因此,推行住宅产业化,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市住宅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更符合住宅产业发展的方向。
推进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实现“四节一环保”、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住宅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都要通过住宅产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但另一方面,淄博市的住宅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全市最大的单项能耗行业。推进住宅产业化,推行住宅建筑的设计标准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可以节约资源和材料,减少现场施工对场地的需求,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实现国家和地方政府目前既定的建筑节能减排目标,达到更高的节能减排水平、实现全寿命过程的低碳排放综合技术指标,发展住宅产业化是一个有效途径。
二、影响淄博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体制因素
住宅产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住宅建设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具统计住宅产业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多达30个,虽然淄博市在2004年底,成立了淄博市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住宅产业化的管理和推进工作。但由于住宅产业化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的职能,导致目前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而产业化办公室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工作主要局限在住宅小区的示范、试点项目上,未能形成引导住宅产业发展的链条以及与住宅产业化相适应的整体推进体制。
(二)企业因素
近年来淄博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实力不断增强,但开发企业对住宅产业发展趋势认识不到位,走住宅产业化道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市场销售形势较好,市场按质论价的氛围还未形成,开发企业不需要通过提高住宅品质,就能取得较好市场回报,使得开发企业紧盯市场利润,对住宅产业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到位,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未作长远规划。二是淄博市的开发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大部分开发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对推进住宅产业化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认识到推进住宅产业化对开发企业品牌价值的塑造和后续项目营销的巨大促进作用。三是部分开发企业有走住宅产业化道路的积极性,但因此类住宅涉及住宅建设的多个方面,我市开发企业自身实力有限,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力量,即使进行了较大投入,也难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三)制度政策因素
近年来,淄博市不断完善闭合管理体制,对规范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行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就如何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方面研究较少,还未建立和完善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相应机制:一是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住宅产业化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目前淄博市还没有出台相关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导致目前住宅产业化推进始终处于引导阶段,开发企业的主动性不够,阻碍住宅产业化相关工作的开展。二是缺乏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开发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没有政策法规要求和相关激励政策的前提下,要求开发企业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化发展,开发企业普遍存在为难和抵触情绪。因此,制定配套法规及激励政策,才能从跟本上解决住宅产业化发展缓慢的问题。
四、推进淄博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产业要想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住宅产业化已是必然趋势。目前淄博市住宅产业发展状况相比较住宅产业现代化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在今后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化发展,不仅需要开发企业逐步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健全相应机制,抓好重点工作,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
(一)完善政策措施,夯实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极其复杂,牵涉许多方面的矛盾,不可能单独的由某个或某几个部门的协作便可完成。同时,通过借鉴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可知,政府的引导和积极参与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有力保证。因此,我市政府部门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必须担负起宏观目标的制定和政策方针的把握,以住宅产业管理者的身份制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住宅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建设品质的目标和工作任务,统筹规划,明确重点,依靠政策造就和调控住宅消费市场,引导开发企业提高品牌意识,提升技术水平,通过走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开发和建设优质住宅产品,促进住宅产业化的顺利实施。
(二)全面推行住宅性能认定,构建住宅评价体系
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住宅建设品质,而构建住宅评价体系是实现市场形成以质论价,引导开发企业提高住宅品质的前提。因此,应尽快构建我市的住宅品质评价体系,组织成立住宅品质评定相关机构,依照国家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对新建住宅性能品质进行评定,确定住宅的品质状况。同时,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对规划区范围内所有的新建住宅,在取得预售许可之前,都要进行住宅品质评定。并通过建立住宅品质状况明示制度,在住宅项目进行预销售时,开发企业须在售楼处的显著位置明示经过评定的住宅品质状况,从而实现住宅品质信息的透明化、对称化。实行住宅品质明示制度,使消费者在购买住宅时,可以了解到住宅的真实品质状况,将住宅品质状况作为消费选择的重要衡量指标,从而促使开发企业不断提高住宅建设品质。
(三)以康居示范工程为载体,带动技术应用,提升住宅科技含量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作为住宅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带动和推动了住宅产业化发展。通过示范工程引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住宅科技贡献率及住宅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住宅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示范工程不仅在住宅小区的开发理念、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而且在住宅成套技术应用和集成方面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康居示范工程这个载体,将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住宅成套技术作为示范工程的标志和核心,凡是创建康居示范工程的项目必须在住宅产业化7大成套技术体系中选择一项或多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达到国内先进应用水平。通过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在示范工程中不断实践和逐步地完善、更新,提高开发企业应用住宅成套技术的能力,引导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我市住宅产业整体的技术集成能力,提升住宅的科技含量,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
(四)以产业集团为主体,整合资源配置,提高住宅建设能力
住宅生产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是住宅产业实现集约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产业竞争,保证工程质量,推动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市住宅行业的企业虽然很多,但缺乏作为住宅产业龙头的企业集团,从资金和技术力量上都缺乏产品的集成能力,严重制约了住宅产业化的纵深发展。因此,引导和扶持一批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以住宅设计、住宅构配件的生产、建筑施工和各种材料部品等企业为辅的产业集团或产业联盟,将原有的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物业、材料供应等企业在联合或兼并的基础上,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合理配置,更能强有力的推动标准化、工业化和集成化,是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企业成为住宅产业的支柱和骨干,具有产业化综合体的优势,有利于住宅产业从当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达到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目标,更快、更好的推动住宅产业化。
(五)以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完善住宅部品体系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同时也是实施住宅产业化的主体。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可以培育和发展一批符合住宅产业化要求、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优势,建立住宅工业化部品体系,完善产业链,促进住宅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我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培育和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切实发挥产业化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篇6
关键字:装饰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施工方面的组织工程设计是整合、督导建筑装饰工作整
体过程的全局性质的经济类政策约定性文件。
1.1它要依据施工方单位的建设和承保所必需的编制技术
件。
1.2它要作为整体性、指导性、合约性文件给予大方向的指
引。
1.3作为依据性文件,它决定着项目整体的预算。
伴随着招投标方式在我国现行经济条件下的深入,施工织在标前组织和标后设计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这主要体在侧重点上;在投标的计划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对专家意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在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名额在情况“多多益善”,因为就犯了滥竽充数的毛病,具体体为编制上缺少主导性、针对性,编制内容大众化、条文缺,层次性和逻辑性较差,内容上重点不突出,放任性较。
二、当前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
2.1装饰装修工程中项目种类多,数量大
一项工程,一旦工程完工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其主要内容就是粉刷墙面、抹灰、刷油漆、安装门窗、厨木制品以及金属制品的油漆等。而往往都是这些看似简单地项目却特别的琐碎繁杂,但工程量很大,甚至占到总工程施工量的一半。
2.2施工工期较长,不能够按时完工
我国在施工工程中普遍存在着施工工期长的问题,并且工程的质量也很难保证,返工的项目数目较大。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的项目管理工作未做到位,缺少完善的设计、生产与施工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操作缺少科学根据,施工人员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较低,由于原料的严重浪费导致了成本偏高出了预算。
2.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造价过高
由于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偏低,手工施工远远大于机械施工,操作技术水平的落后,干法作业远超过施法作业也为施工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使得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与设计工程占用劳动力量大、工程造价成本过高。
2.4住房建设中节能环保的目标很难落实
我国的装饰材料、部品市场鱼龙混杂,产品、部品的性能、价格差异极大,消费者注重的往往是舒适、美观和经济,在选材、用材时,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观念非常淡薄。有些装饰装修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不遵守国家相关标准,诱导消费者使用高能耗部品和设备,增加了新建住房的能耗。还有些装饰装修企业使用有毒物质超标的材料,使装修后的住宅室内环境污染超标,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三、加强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控制
3.1优化环境,创造使用条件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对于改善建筑内外空间环境的清洁卫生条件,提高建筑物的热工,声响,光照等物理性能,并结合防火、防盗、防震、防水等各种安全措施的完善,优化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物质环境,具有显著的功能作用.同时,通过装饰装修对于建筑空间的合理规划与艺术分隔,配以各类方便使用并具有装饰装修价值的装饰装修设置和家具等,对于增加建筑的有效面积,创造完备的使用条件,有着不可替代的实际意义,如阁楼、壁橱、吊柜、台架、隔断等。对于有些功能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则必须通过装饰装修工程才能达到其适用的目的。
3.2保护结构物,延长使用年限
任何建筑物的损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作用,例如,水泥制品会由于大气的作用而变得酥松,钢铁制品会因氧化而被锈蚀,竹木等有机材料会因微生物的侵蛀而腐朽;二是人为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碰撞,磨损以及因为水、火、酸,碱的作用而造成破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即是依靠相应的现代装饰装修材料及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结构进行有效地构造与包覆施工,使之避免直接经受风吹雨打,湿气侵袭,有害介质的腐蚀以及机诫作用的伤害等,以达到保护建筑结构的目的,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完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3.3美化建筑,增强艺术效果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是构成建筑艺术特质和环境美的重要手段与主要内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处于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空间范围之内,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视觉、触觉、意识和情感。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历史和时代特征及思想文化特征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所营造的效果而影响人们,建筑装饰装修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越来越紧密相关。由于它的构成内涵日益广泛,它的空间容量也日诌博大,它不仅拥有空间序列、比例、尺度、色彩、质地、线型和样式等丰富的建筑艺术语言,它还能融合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园艺、音响等其他艺术及现代科技成果,所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具有综合艺术的特点,其艺术效果和所形成的氛围,强烈而深切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操,甚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
四、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住宅面积正在大幅度的增加着,因此,住宅装饰消费必定会持续的火爆下去。在装饰行业上的发展趋势必然要实现工作技术的全面工业化,完全规模化,全部品牌化,以及集约化。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是工程质量是否完善的根本保证,企业能否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的关键便是其规模化和品牌化,在是否能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完好的服务产品上,这是一种基础。因此,建筑装饰施工将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在采用集成模块装配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装饰技术的全面工业化。
木制品装修的工程化在建筑装饰行业来说基本已经实现。木制品装修工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配件的制作提前做好,待到达施工现场以后,直接进行安装,配件实用机器加工,用机器进行组合,所有的生产过程都是批量来进行的,这是整个装饰施工技术实现全面工业化的缩小版,这也是装饰施工技术实现全面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但是,木制品装修实现工业化的成功也仅仅体现在饰面施工上,依然是片面性的,这和整体性的变革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出入,无法代表整个装饰施工的手段,因此,就可以采用集成模块装配进行装配。
集成模块装配做得好坏和现代工业思想具有这非常大的影响,它可以整体覆盖,让装饰行业的水平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集中模块装配所面向的是全部的装饰施工内容,并不是只在木制品装修上可以有所作为的。装饰工程把零件的加工和配件安装分成两个部分,在工厂中实行配件的加工中,变作一个或者很多个集成模块,到达施工现场以后,要做的只是把加工好的集中模块进行安装而已。在集中模块装配施工中现场技术的管理内容和方法和以往的方法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往的技术施工管理上是按照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来进行某种特定的结合,或者按照工艺,质量标准实施现场监控的技术管理,但是集中模块装配式施工是采用施工深化设计,它需要技术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采用三维紧密测量,收集与之相关的机电配合数据,对安装顺序进行编排,安装过程的调节余量还有外加工清单编制等等。
集中模块装配在木制品饰面,石材饰面上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就为其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上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所以对集中模块装配适时的进行推广和普及让与之装配集成模块得到本质上的扩展是必定要做,也是必定会实现的事情,在历经了技术攻关,相信绝大多数的装饰施工方法都可以采用集成模块装配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五、结语
一个高质量的建筑装饰装修必须达到观赏性、实用性及可靠性的高度统一,为了更好的改善我国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必须从各个方面严加制约,做好工程项目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最好效益的同时也让业主满意,也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石坚.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09.
篇7
关键词:墙体材料;混凝土;裂缝;预防
一、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令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4亿平方米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著效果,以"八五"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三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业关联性最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材工业来说,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规程规范中,以推广应用新型那样工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不仅社会效益可观,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如建筑上应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一项的费用,就远大于用新型建材顶替粘土实心砖所增加的费用。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三、新型墙体材料未来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可持续性
1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性
能源消耗量大和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愈发突出,建筑与工业、交通运输耗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1]。建筑设计必须秉持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理念,在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深入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设计更优方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2]。践行绿色建筑理念有利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低碳可持续型发展社会理念,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应用至建筑设计,优化建筑工程的通风、保温、隔热设计,实现节约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优化建筑结构布局,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策略
2.1规划阶段设计
建筑规划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得项目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将其作为建筑设计规划的重要支撑[3]。设计前应全面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变化、日照时间、水文地理、风向频率等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的最佳位置和朝向,从经济性和功能性着手,合理划分整个建筑内外部的各个区域,应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可再生、可回收、可循环优质绿色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的能源消耗使用量较大,如施工中的水泥、石灰等材料,需践行绿色建筑理念,重视绿色建材的合理应用,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建筑工艺方面,应大力推广运用建筑环保新技术,如3D打印、装配式临时道路、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保温装饰(或者结构保温)一体化、虹吸式排水等先进工艺,采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与施工结合方式以及智慧化工地、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技术,加快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更新换代,全面践行绿色建筑理念[4]。材料选用方面,优化与组合施工工艺,优先选用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热桥阻断构造技术、整体厨卫等整体模块,选取预制轻钢龙骨内隔墙、纸蜂窝石膏板隔断墙等可循环和可重复利用材料,限制使用纸面石膏板、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砌块、实心砖等重污染材料,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及浪费,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热源利用方面,在冷热源系统规划设计中,利用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技术,使用地球表面的浅层地热资源作为供能,通过土壤、地下水等的运转产生新的能量,合理组合干盘管、毛细管网、溶液除湿系统,进行科学合理排布和能量交换,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分布到每一个房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某恒温恒湿系统使用循环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利用地表浅层地下土壤中的热能,与室内进行热量交换。土壤中的热量可再生,且温度恒定,能够保证运行效果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某住宅项目推广的空气源热泵技术,使用基于逆卡诺循环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工作机组。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冷凝器以及制冷剂、控制系统和其他附件组成。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由压缩机提供循环动力,节流阀使液态制冷剂压力降低至冷源侧所需蒸发压力,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与外面的空气、水等介质进行能量交换,实现供热方式转换。万科总部大楼屋顶使用光伏发电技术,通过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普通建筑材料,形成新型建筑材料,如光伏瓦、光伏玻璃等,白天通过接受和储存装置转化太阳能,夜幕降临时采用光控和声控方式建立联动触发照明机制,通过能量传递和转化,达到能源被转化利用的目的,保证能源合理应用。
2.2建筑形态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空间展现能力,以BIM模型为载体,融合物联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将各种零碎、分散、割裂的信息数据引入楼宇的日常运维管理功能中,创造基于BIM模型的虚拟现实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同时提供设施、设备、管线的三维空间位置,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缩短维修周期;直观而全面的信息记录用于建筑运维的全过程管理,为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功能创造条件,为建筑设计的“绿色探索”注入力量[5]。建筑施工工程突发问题时,可以利用系统修正功能进行设计变更,在减少建筑设计的人力、时间和财力消耗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符合节能要求。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高179.8m,50层,螺旋式外观。大楼设计采用自然条件采光和通风,配备由电脑控制的百叶窗,楼外安装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风速和光照强度,必要时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依据LEED评级标准,在可持续的场地规划、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材料和资源问题、室内环境质量等5个方面,建筑设计等级达“黄金级”。
2.3气候适应设计
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时,应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舒适性,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条件、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查询建筑物所在地的历年气候变化情况,或向专业人员了解当地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横贯北回归线。台风、季风气候加快了惠州地区的风速,风向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相对稳定,平均风速为2.3m/s。可以利用夏季以偏南季风为主的风向特征,依靠自然通风减少建筑能耗,综合考虑风能发电的应用前景。碧桂园森林城市所在地接近赤道,受太阳直射的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属于典型的热带气候。森林城市进行建筑设计时,依据多维度绿化生态理念,将绿色植物与建筑物进行组合,错落排布阳台,充分利用地面以外的垂直空间和屋顶空间,搭建垂直绿化系统。大面积绿植能够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气候。为了降低建筑物使用期能耗,需要采取优化建筑总平面合理布局、主要功能房间靠窗布置、增大窗户可开启面积等措施,满足日照、采光、通风要求,东西向少开窗,外窗比例应适当,墙面可以考虑植栽隔热。夏热冬暖地区应加强外遮阳设计,增强降温效果,利用节能玻璃调节日照强度,保证室内环境具有充足的光线,室内温度处于适宜的状态。使用变频调节控制技术控制室内窗户开关,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使用频率。中国金茂采用高效节能外窗系统和LOW-E玻璃系统,向双中空玻璃里面氩气,内表面镀LOW-E膜,能够有效提升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外阳光中紫外线的影响,通过外窗隔热系统降低能量传导,实现冬暖夏凉、舒适环保。
2.4建筑节能设计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保温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北方寒冷地区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设置双层窗户,减少冬季采暖能耗,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南方潮湿地区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建筑物位置与朝向,保证窗户位置的合理性,提升建筑内部通风效果。建筑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面积和布局,合理设置门窗位置,保证各项设计符合室内采光要求,切实增强建筑物保温性能。使室内环境温度保持为18~25℃,相对湿度为40%~70%,避免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建筑配套设计过程中,应该有效控制建筑物自身散热能耗。在门窗和墙体设计中应用环保型材料,保证建筑物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可以使用热反射外墙涂层,室外热量和能量辐射进入纳米热反射涂层时,92%的非可见光会被反射,能够实现室内外环境具有温差,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应充分重视楼顶屋面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升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近几年,在“双碳”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三重动力推动下,国内光伏产业实现快速发展,BIPV领域的产品集成质量具有很大提高,价格持续降低,取得巨大进步。技术水平提升、成本控制优势、巨大产能、政策扶持是中国光伏产业引领世界的主要原因。我国已将光伏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建筑会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光伏建材需求量具有广阔市场需求,“零碳建筑”变革即将到来。
3结语
在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应用至建筑设计,保证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能够在一定限度上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现代建筑设计必须全面落实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有效提升整个建筑物的整体生态性能,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极,刘英洲.能源管理要抓重点用能大户:我国能源利用状况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0(6):1.
[2]牛美英,渠基磊,牛晓波.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34):191-193.
[3]王志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13-115.
[4]张维佳.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9):253-254.
篇9
关键词装饰工厂化优势对策
1我国装饰行业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个行业,装饰施工技术的兴起得益于改革开发时期深圳特区的建设,以香港为代表的国际先进施工技术的涌入带来了崭新的施工理念、方式方法和科学的控制手段、以及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机具、技术设备,大大推动了我国装饰行业的发展。到21世纪初,已经出现了国内领先、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然而我国装饰行业的施工技术大部分还停留在流动的手工作坊阶段,传统的人工操作与手工组装方式仍主导着整个装饰施工过程。由于作业手段原始,分工方法混乱而又缺乏专业性,造成我国装饰行业包括整个建筑业几乎没有市场准入门槛。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行业科技含量明显不足。
装饰施工工业性技术滞后的现象与时展严重脱节,缺陷是明显的,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下,施工工期长;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精度不足;污染环境且严重扰民。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已经从生存型、功能型向舒适型转变,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装饰行业的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集约型转变,讲品牌、讲环境、讲质量、讲效率。传统的施工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工厂化装饰的生产方式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
2工厂化装饰的含义及优势分析
2.1工厂化装饰的含义
工厂化装饰是指将装饰工程所需的各种构配件的加工制作与安装,按照体系加以分离,构配件完全在工厂里加工和整合,形成一个或若干部件单元,施工现场只是对这些部件单元进行选择集成、组合安装。其核心是以工业化为手段,强调注重个性化。如同汽车制造,各主要部件是由各专业工厂提供的系统集成产品,汽车装配线只是将各种部件进行整合装配,而内饰、无线定位等均可按客户个性需要进行选配。工厂化装饰强调部品的后工厂化、现场装配化,要求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随着工厂化的推广,由单一材料的组合可发展为不同材质、不同产品复合集成,路子将更宽。多元化组合在工厂完成,减少了现场的组合次数增强了组合体的完整性。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装饰企业对工厂化装饰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但大多数仅限于木装修工厂化。木装修工厂化是工厂化装饰的一部分,工厂化装饰是木装修工厂化的发展和延伸,它应覆盖装饰工程的所有内容。当然,工厂化装饰并不一定要求装饰公司什么都做,装饰公司可以是一个能够承担起总承包任务的的设计者、组织者、总调度,是工厂化装饰的总装车间,是牵头人的角色,主要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管理工作,而把各单元部件交由各专业公司或厂家进行加工整合。
2.2工厂化装饰的可行性
目前,在木装饰、石材饰面、幕墙、整体厨卫、金属饰面、玻璃饰面乃至面砖饰面等方面推行工厂化装饰在技术上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许多新材料新技术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工厂化装饰之中。加上各种高性能的弹性粘结剂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钉销连接方式。只要我们增加现场精度控制、加强施工深化设计。全面推行工厂化装饰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2.3推行工厂化装饰的意义
(1)有利于建筑现代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要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建筑工业化、部品标准化、施工机械化、装饰工厂化、企业信息化;而住宅产业化就是实现住宅建设的连续化、标准化、集团化、规模化、一体化、机械化。工厂化装饰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的工业化又有利于装饰工厂化的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我国装饰行业的发展。我国装饰行业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基本上是处在同一层面上的竞争,缺乏有序性,产品同质化严重。推行工厂化装饰有利于优化行业竞争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使市场份额的分布趋于合理,社会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有利于提高装饰行业科技含量,进而带动相关科技应用水平,以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国家强化规范装饰市场,实现优胜劣汰,使我国装饰行业得以健康发展。
(3)有利于提高装饰工程质量。工厂化装饰克服了人工制作的随意性和某些技术上的不可操作性,其加工精度和粘结度是人工制作难以达到的。施工质量和精度的提升空间都会大幅提高。以木装修工厂化为例,采用木饰向工厂化装饰能够创造超长无接缝的全新装饰效果,饰面精度从毫米级提升到微米级;高压无气喷漆将油漆与空气有效分离,饰面光洁,基层木材真空蒸汽干燥,进口设备齿接,30年不起鼓、不开裂、不变形。
(4)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构配件的生产全部在工厂里进行,采用机械化操作,其加工制作速度和质量是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部件的集成整合与安装分开,又大大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劳动功效大幅提高。工厂化装饰是以机械化、专业化、批量化为基础,各环节的工作又可同步进行,可大大缩短施工时间。木装修工厂化的实践已证明其工期可缩短1/3以上。
(5)有利于满足个性需要。通过研究开发并不断丰富完善,依据消费者不同品位和个性差异,可实现高科技工厂化生产与个性化有机结合,提供多种材料、式样、颜色和档次产品代用户选择。
(6)有利于解决传统操作所带来的污染和扰民问题。现行装饰采用的饰面板等大都残留有大量甲醛,现场刷漆、刷胶所带来的苯、二甲苯、甲醛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释放。手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噪音、垃圾,污染环境扰民严重。而工厂化装饰要求全部使用环保材料且生产时粘合剂用量少,产品后场化,现场只是拼装,施工期间少有锤钉等施工噪音和垃圾,不会有甲醛和油漆等气味,完工后即可使用。
(7)有利于降低成本。采用工厂化生产,材料的边角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材料利用率提高,批量化、流水化生产,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规模效应;机械化操作优势又可使基层与面层、部件与部件的连接方法更为简便经济;加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成本可大幅降低。木装修工厂化的实践证明其综合成本可降低20%左右。
3推行工厂化装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加强部件的模数化、标准化研究
工厂化装饰要求部品件的配套性、通用性强,要求部件小型化。这样部品件的加工制作运输、安装均可轻便灵活,而且标准单元的组合灵活机动,可大可小,创造思维的空间被充分扩大,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增强。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模数化协调”原则和方法,去制定各种部品件的规格尺寸,以满足各类设计需求,使其能准确无误的安装到指定的部位,且不同企业生产的部品件可互换。使之形成产品是标准化的,装饰是多样化的。
而目前我国的装饰部品配套性、通用性还很差,只有少量的部品件能满足要求,更多的没有达到系列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开展装饰部品件的定型化、配套化、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的研究,提高产品的可选择性和互换性,做到配置合理,接口方便,能与建筑部品件相配套,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3.2加强行业技术政策的研究
一种新的施工方式的出现,最需要的是国家技术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行业的激励与舆论支持。国家要制定与推行工厂化装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目标,编制相关发展规划,组织工业化体系的分类研究与攻关,编制工厂化装饰的设计标准、质量检测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行业术语,推广工厂化装饰的示范工程,建一套完善的工厂化装饰的理论体系,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同时要逐步完善大批量的材料配送体系。
3.3企业要加强工厂化装饰的技术策划
要制定全面实现工厂化装饰的宏观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分析目前推行工厂化装饰所存在的障碍,组织技术攻关。加强信息的搜集,搜集那些能直接或间接用于工厂化装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对实践中所创造的标准模块加以整理与推广。注重设备配置的转化,重点关注工厂化配套所需的大型加工设备的质量和数量,发展新型、快捷、精确的现场装配设备,组织研究装饰单元部件的整体吊装技术,采取措施提高设计人员的配套设计能力,培训现场组装工人的装配意识,与行业之外的专业厂家合作,建立设计配合、定制供货、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机制。
3.4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相应调整
工厂装饰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以现场测量、收集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主,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他们完成相关的单元部件配合数据收集、委托加工部件设计、安装顺序设计、安装过程调节余量设计以及设计结果的外加工清单编制等工作,项目管理也重点转向施工深化设计和供应商配套、组织协调工作。
由于现场技术管理内容、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对技术人员包括设计师基本技能的要求也有很大转变,除了要熟悉和掌握现有的有关设计、施工方法、工艺以及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之外,更要熟悉和了解相关机电专业的配套,对工厂化产品的性能、规格、安装方法、质量控制、施工配合协调知识等也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还要能针对现场的不同情况创造新的工厂化装饰模块和装配方法。
对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来说,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上也应作相应调整。除了要增加开设有关工厂化装饰的设计、构造与施工、管理等课程外,还应有选择地开设诸如机电、模具设计等与工厂化产品相关的生产知识、安装知识、质量检测知识。特别是对装饰构造与施工等课程的教学在内容、形式及观念上应进行深层次变革,同时加强工厂化装饰理论的课题攻关。
参考文献
1解本政.论建筑装饰企业木制作产品的工厂化的生产[J].装饰名品,2004(3)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前言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基础建设与城市建设随之发展。针对现代建筑对测量工作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建筑测量的认识,通过测量管理和测量工作的不断完善,现代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测量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出,结合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施工企业要加深对工程测量概念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测量质量。
一、现代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特点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被称之为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工作的目的是将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建筑物,按照图纸设计和施工要求放样到相应地点,作为施工重要依据,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开展一系列的测量工作,对各施工阶段和工种有一定指导和衔接作用。因此,施工测量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防治建筑整体变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由于不可抗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建筑物倾斜、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等变形现象。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只通过肉眼观察是很难发现的,即便是发现了那么修复的难度也是很大的。通过工程测量技术便可以对建筑物整体结构进行监控,从而确保其安全运行所进行的变形观测。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的工程测量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符合质量要求,而且也能保证投入使用后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利于协调施工工作
工程测量是服务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所以测量人员要做好两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方面测量人员要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另一方面还要与施工组织计划多方人员协调,只有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施工测量工作才能有效进行。
3、施工测量的精确性
施工测量精度受到建筑物性质、材料、大小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测量精度高于非装配式建筑、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高于低层建筑、钢结构建筑施工测量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局部测量精度高于整体定位精度。
4、施工测量有序性
现代建筑施工中包含多个施工环节,工序复杂且多。施工现场涉及到多个工序交叉作业,运输频繁、材料较多、施工机械设备震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破坏测量标志。所以,测量标志的形式、选点、埋设,都要全面的考虑到测量标志的安全性,如发现测量标志被破坏,要及时的恢复。
5、竣工验收依据
在建筑工程全面竣工后,需对工程项目整体进行竣工验收测量。竣工材料报告的撰写必须以真实的测量数据为依据,确保竣工材料报告符合工程标准,这也是评定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此外,竣工工程测量的数据也作为后期工程养护和工程维修的重要依据。
二、现代建筑施工中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建筑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施工的实际测量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测量技术,目前建筑施工中主要应用和推广的测量技术有数字成像测量技术、GI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等。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引入这些测量技术,有效降低了测量工作难度,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为后面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工程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下面就分别对这三种测量技术做出分析。
1、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依靠计算机系统将二维影像中的三维信息提取出来,先拍摄被测区域中多点影像,然后从所得的资料中提取出测量工作需要的信息。近年来,数字成像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化,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工程项目竣工后,采用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对建筑体使用中的变形性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机拍摄的建筑工程多点影像信息,对建筑体的倾斜、工程垂直位移、挠曲、水位平移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建筑结构投入使用的安全性。
2、GIS测量技术应用
GIS测量技术集地理数据采集、储存、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为一体,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测量中。GIS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降低了野外测量工作量,而且也使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此种测量技术具有运行方便快捷、精度高和易保存的优点,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领域中应用。GIS测量技术具有完整的数据库和极大的便捷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定位。在放线工作中,运用GIS数据库中的图形输出功能和数据信息,可生成工作图,该工作图可更准确的指导测量人员高效开展测量工作。
3、GPS测量技术应用
GPS测量技术设备组成包括接收机、终端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捕获卫星高度截止角,对信息进行提出和处理,最后得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随着GPS的不断推广使用,相应的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完善,目前常用的GPS测量技术方式有两种即静态定位和快速静态定位,静态定位泛指接收机天线在GPS定位中观测过程位置不变,在数据处理中接收天线位置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以一个恒定量而存在,其应用对象是要求精度较高的测量定位工作,如工程定线、基础测量等。建筑工程如果对测量精度没有过高要求,静态方式观测时间较长,为满足这类需求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技术产生。
三、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未来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要紧跟其发展步伐,提高测量的精准度,从而确保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正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测量工作中引入了遥感技术、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降低了测量工作强度,为建筑工程施工指明了方向。测量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定点、控制、方向和地形方面,还可将其应用到物理测量和静态与动态几何中,以及建筑物的变形行分析、观测和预报中。因此,工程测量技术未来将会朝着数字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直接将测量工作展现出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现代科技产品的引入使得工程测量技术的精度得到了不断提升,相应的测量工作劳动量也减少了。传统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测量的需求,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筑工程测量带来了新方法,如数字成像测量技术、GI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的成熟应用,将建筑观测工作的难度降低了,观测的精准度提高了,为后面工程项目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江.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3,06:300-301.
[2]马S.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具体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0:52.
[3]张莉梅.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7:102-103.
-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核奖励实施细则
- 下一篇:财务工作者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