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9:0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篇1

关键词小康社会终身教育成人教育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成人教育

1.1成人教育能够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定位。我国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层级结构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多样化的进修培训与成人教育等。国家考试制度、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比较完整,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较高层级的教育欠发达,后续教育体系比较薄弱,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主要是以成人教育形式来进行。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各级各类成人院校、培训机构、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农村扫盲及技术培训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年龄划分的一种教育类型,实质上它涵盖了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人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从来就占有一席之地。按大系统分类,可分为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从管理体制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由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成。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成人教育是学校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总称。因此,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一定需要完整的成人教育。

1.2成人教育可以实现人们享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是一个定量目标。这个目标既把握了我国当前的国情,也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盲率为6.7%。截止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仍有8507万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不及5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14%,这一组数字清楚地表明扫盲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8507万人的后续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大部分需要以成人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在未来的20年中,按教育规划,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由85%提高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50%,则文盲、半文盲比例可下降到3%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这是一个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个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翻两番同步,也是将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必然过程。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需要有较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人教育资源不但必须保持,而且应该发展。

1.3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并已逐步成为主导教育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前者最能彰显后者的特征和原则,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最先接受和传播的类型与通道。成人是接受终身教育的主体,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活动空间最广,获得的知识比重达90%~95%。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只靠传统的、正规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和阶段性的,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只能通过多样性的成人教育来完成。教育将从一种强制的、功利性的灌输,转变成贯穿人们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成为自下而上的状态和准则。必须着手将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变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状态。接受成人教育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

1.4成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人的发展与时展共进这一客观规律所制定。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从人的知识到能力,从品质到心理的全面健康,就是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多种要素结合起来,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具备高学历、高技术、拥有实用和赢利知识的人,还应该是目标高远的人,是追求和谐发展、珍爱生命、意志坚定的人,是有理想、信仰追求、崇高文明的人。人类要追求生命质量与自我完善,还要通过以成人教育为表征的继续教育来承担起这一义务,因为成人可以通过回归教育认识世俗价值观的缺陷,医治思想深层的精神症结。由于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远距离、“虚拟化”、有针对性的短训、有选择性的“教育超市”,使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可能。只有用“大教育”的观念,整合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才能从更大的社会范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的现状

(1)我国人口众多,物质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离现代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劳动力市场整体水平落后,就业难题多,职位岗位相对缺乏,这就要求人才市场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界定一个最低的进入门槛,通常是用文凭加以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文凭的获得有一定限制,人们便寄希望于成人教育文凭,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工具理性”取向损害了成人教育的初衷,也必然降低其整体水平。

(2)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要想让他们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就要进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3)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工作种类、工作机会随之相对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单凭以前的技术很难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即便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由于外语、国际法或国际贸易上的知识缺乏,也大大降低了竞争力。

3成人教育的创新

3.1树立新的教育与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与学习的观念是,一次性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人一生正规学习的需要。这显然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无围墙的,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学习应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正规学习、系统学习,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接受教育不仅是择业的需要,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的需要。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促进,除了舆论宣传与倡导外,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证。我国教育法规和条例在逐步完善,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令法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这些法规的出台,都发源于成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各种组织的内部制定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成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教育资源对成人学习培训机构的投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让所有的毕业生或者成人学习者,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在其生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别的任何学校接受再教育,建立带薪学习制度。

3.3划分成人教育的结构层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不同,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发展成人教育也应该按照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多种形式办学,扩大自由度,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现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种学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较高水平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开放性大学里举办讲座、培训班的形式传授知识;二是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长、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形式范围小,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社区内部培训,即针对本社区特定人员的培训,比如说,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社区可以利用单位优势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这也属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畴之内。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笔者认为第二种情况是最适合、最可行的,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比其他两个途径更能发挥作用。

3.4构建成人教育网络

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办成学习型组织,共同参与成人教育。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适宜的学习机会与环境。拆除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藩篱。组建成人教育联合体,共享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增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老龄人口增多,家庭生活时间增多,社区活动的对象和时空成倍放大,但是,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社区成人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停留在扫盲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经费,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没有农村的成人教育,就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地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幼德.面向21世纪构筑继续教育的新框架[J].继续教育,1997(4)

篇2

(一)小康社会指标评价体系设立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2 系统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系统地反映各个方面的指标,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的进展情况。

3 连续可比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注意和“总体小康”指标体系和“现代化”指标体系保持衔接:一方面要汲其取精华;另一方面要弥补其不足。同时,指标体系也注意到时间、地点、时期、指标性质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纵横向比较。

4 重点突出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小康”突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即“社会―经济一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理想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5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实用性原则,便于推广应用。同时指标要易于数据收集、易于量化,具有可评价性和比较性等特点。

6 以选择客观指标和最终成果指标为主的原则。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应尽可能选择最终成果指标和具有客观性的指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小康和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考虑到全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各类综合因素,结合的自身特点,我们设计了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5类48项指标,即经济指标(8项)、社会指标(17项)、人民生活指标(8项)、民主法制指标(6项)和资源环境指标(9项)。(见下表)

二、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估

通过对自治区2005年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的权重根据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形成。其中,经济发展类权重为23%,社会发展类权重为23%,人民生活类权重为24%,民主法制类权重为15%,资源环境类权重为15%。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内蒙古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63%,这表明内蒙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距全面小康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三、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内蒙古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2.1%,但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的4.8%,消耗的电力占全国的2.3%,消耗的水占全国的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9%。以水资源利用情况看,内蒙古农业灌溉节水利用率仅为35%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5%,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

(二)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内蒙古沙漠化土地6.3亿亩,占总面积的35.6%,水土流失面积2.8亿庙,占总面积的15.8%。草原、耕地沙化、退化、盐渍化问题突出,草原退化面积达70%,产草量和载畜量下降。二是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局部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2005年,全区废水排放量56241万吨,与“九五”末期比较,增加21.8%;二氧化硫排放量145.6万吨,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1.19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363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2.1倍。三是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三)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制约着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内蒙古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其中工程性缺水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包头、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4座城市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广大农村牧区有近300万人需要解决饮水问题。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国排第9位,但每百万人口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却排在全国第22位。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连续3年居全国末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系数排在全国28位,万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居全国21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数量极少,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直接制约着全面小康建设的水平

篇3

论文关键词:小康社会 体育 社会化

1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方向

1.1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

建设小康体育,是指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小康体育的核心是提高全社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老百姓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个体需求为主转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有着实际的、丰富的内涵,它对中国体育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的现代体育发展观、体育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观,利用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独特的魅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

1.2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必须切实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推进体育的普及化、生活化、娱乐化和消费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有消费能力的多样化、差别化体育需求的格局。要大力加强大众体育的组织化建设,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面向大众的各类健身俱乐部,构建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营性体育组织体系,引导城镇居民消费组织化、专业化的健身娱乐服务。同时,小康体育要更加关注农村体育、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政府要加强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利用彩票、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困难群体享有基本的体育权利和公共服务,实现体育对全民的关爱。

1.3推进体育社会化是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甘肃体育由于受中国文化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在运行机制上与其它地区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主要还是以竞技运动为核心,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发展形态。尽管除了竞技运动以外,其他体育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本质上看,小型多样、自愿组织、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实际上还处于发展缓慢、投人力度小、体制陈旧封闭的局面。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就是要推动体育体制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由局部赶超型向全国发展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需求为主转变。

2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思考

2.1制度保障是体育社会化的根本保障

体育社会化发展,体制保障是根本。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和科技兴体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体育服务系统,不断提升体育综合实力,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其次要真正实现”管”与”办”的分离,理顺与社会体育组织、协会之间的关系,真正地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从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向以依靠法律、政策、经济、市场等多种综合性手段方向转变。在训练、竞赛体制方面,解决好专业队制与协会制、俱乐部制等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实现全新的管理体制。最后,要完善群众体育的社会机制。从我国当前的形势看,”群众体育”在我国从未形成成型的运行机制,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缺乏必需的资源。

2.2经济基础是体育社会化的根本动力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而人均GDP则是评定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参数。纵观甘肃经济发展状况,甘肃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指标,甘肃人均GDP的平均水平只达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6.8%,也就是说甘肃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造成居民基本生活水平以外的消费水平的降低而使恩格尔系数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也就减少了对体育的投入,影响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和社会对公共性设施的投入将会增加,这也是促进居民体育消费的基础条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会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会逐步上升。这是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小康社会体育社会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3体育资源是体育社会化的物质基础

数据表明甘肃公共性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外,教育系统体育场地的公众性社会开放程度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快满足群众健身各和娱乐需求的体育设施建设。各县区的体育设施要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四个一”的要求。乡镇要建有体育活动中心和简易健身路径;城镇街道办事处要建有印平方米室内和200平方米室外体育活动场所。新建居民区、经济开发区必须按照《体育法》、《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规划人均0.3平方米的体育健身预留空地和建设相应的配套体育设施,这些都是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物质基础保证。

2.4体育产业化进程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动力

体育社会化是体育产业化的基础,而体育产业化又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如何发展体育产业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将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体育观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反过来讲,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将有力的体育体育市场的发展。目前,甘肃省体育无形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应根据本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同竞技水平开发不同的体育市场体系。不失为推动甘肃省体育社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

篇4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职业技术教育担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重大任务。因此,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和教材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客观要求。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贯彻“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应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党的“十六大”对全国各类教育提出的总要求和根本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既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又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归宿。因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服务意识,为广大青年成才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客观依据。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考察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变化,使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克服以前部分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滞论文格式后性和盲目性:一种情况是默守陈规,多年一贯制在“传统专业”名义之下招生培养,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情况则是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赶时髦,不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头脑一热就开办一个新专业。同时,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劳务市场走向,不断调整对原有专业的改造、调整供过于求的专业,增加供不应求的专业,自觉主动地接受市场调节,将过去“我培养什么你接受什么”变化为“你需要什么我培养什么”,真正做到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办学之要,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意识,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厚的文化素养。因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把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教师的政治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从严管理,严格考核;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要特别加强专业实践锻炼,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学术水平。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既是教授、讲师,又是技师、工程师、经济师或会计师,适应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我国当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搞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和长期任务。

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永恒的管理主题。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谋发展,已成为众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共识。为此,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领导,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要注重教学管理制度与体系建设,在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分配制度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同时,还必须在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实践性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学校专业建设、外聘教师管理等各环节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严格执行,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教学加强领导与管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面向生产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四、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教学课程和教法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体现这一与时俱进的思想,要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对部分课程不能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删除那些脱离时代及学生实际的过时的内容,增加更多体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兴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电教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信息量。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注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增长才干。通过实践来强化学生的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篇5

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72―01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一定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这个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贴近学生的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者;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意学科渗透,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发表有创意的想法和见解,不要让学生沿着教师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要让学生在教师安排的空间里“自由”活动,从而实现预定目标;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以及本地区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才能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者作用。

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如,在讲授“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时,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掌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及内涵。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以甘肃省武威市当地进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生态建设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工作为例子,在社会生活的主题中阐述理论观点,讲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使学生了解目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小康进程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这样就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更加贴近了学生,也贴近了生活和实际。

通过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经济、政治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城乡差距,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地区差距悬殊,城乡中小学在教育各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公平。因此,科学的认识和分析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表现

第一,城乡教育投入差距悬殊。

从1980年起,我国开始建设重点小学,从1995年起又建设示范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从此逐步向城市集中。这从2001年财政对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投资上可以看出,这种教育投资基本表现出一种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特征。(见下表)以生均公用经费为例,2001年普通小学农村生均公用经费28.12元,城镇为95.39元,农村生均经费仅为城市的29%;普通初中农村生均公用经费为44.95元,城镇为145.86元,农村生均公用经费仅为城市的31%。公用经费和事业费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城乡之间、同级同龄学生之间在享受师资力量,教育设备设施上的不公平。

2001年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状况

篇7

同志们:

一、20*年度全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情况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县(市、区)人才办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开拓创新,立足本职,发挥特长,在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领先作用。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2人次,市级成果16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60多篇,其中国家级146篇、省级102篇、市级112篇;全年出版专著35部;取得专利28项。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了智囊、咨询作用。仅通过《专家论坛》渠道,就有30多名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30余条各方面的经验和建议。三是在促进产业化中发挥了带头作用。滑县华康实业董事长、大豆纤维发明人李官奇和安化集团张金阳、安钢集团张清学、张怀宾、鑫盛机床吕安相、市农科所崔俊明、滑县华丰种业公司赵秀珍等都是注重自主创新并积极促进产业化的我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的典型。四是在培养专业技术领域后备人才方面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一年来,共帮带各行业专业技术后备人员645人,帮带成效显著,为我市各行业保持发展潜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五是在为广大群众和生产实践服务方面发挥了科技服务作用。以农业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例,20*年全年推广良种面积达106万亩;为群众增加收入12730万元;培训农民161700人次;现场指导传授技术130次;共发放农业类科技资料276100份。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志满足于已有的一些成果,对专业技术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少数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精神还不够强,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意识不够强;有些同志只顾自身发展,在发现新人,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的意识还不强;在一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身上还存在组织纪律性不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把握正确方向,充分发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全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精神,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拿出新举措,创造新业绩,充分发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一强五前”目标中的作用。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做到统筹兼顾,努力做到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在工作重心上,要紧紧围绕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在如何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激活内力,引进外力,切实增强经济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如何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壮大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三大转变”;如何解决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低,就业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和深层次问题方面积极探索。三是在形式方法要注重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带动全民创新意识的提高,为我市创建国家级创新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三、注重整体形象,努力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塑造成为“政治坚定、专业精熟、务实创新、勇于奉献”的典范。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在专业技术方面优秀,同时还要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良好形象。具体讲要加强四方面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科学意识等四种意识。二是加强能力建设。要不断增强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传道授业的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要有埋头苦干的品质;要有开拓创新的魄力;要有精诚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作风。四是加强道德素质建设。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境界,真正展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

篇8

论文摘要:全面小康社会的能否实现,农民是关键,而建立符合当地农村特色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则是农民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有效保证。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包含着老龄问题的解决和老年科学研究的内容。试想,这“六个更加”哪一个同老年人口没关系,哪一个不需要老龄问题的妥善解决。当前,广大农村的养老保障改革,还是一个空缺,是占全部老年人口60%以上的空缺。农民迫切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以填补家庭养老已经缺失的功能,已成为一个十分急迫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尚不具备全面实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加上现行财政体制等因素,各地在财政能力、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上都差距悬殊,因此,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可能搞“一刀切”,搞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只能立足于省、市、县情,乃至乡情、镇情,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形式、多层次、多标准的社区型的保障制度,既要做到量力而行,又要做到尽力而为。我们认为,中西部农村地区近阶段应建构一种过渡形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家庭养老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其中社会支持包括内容较广,含国家补助、政策扶持、集体扶助、社会捐助、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一、农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养老机制是建立在农村老年群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基础之上的。目前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正遭遇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养老的危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制度两个相互补充的基本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因此,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1、农村老人生活一般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耕地面积的锐减,农业的低效益、高风险,大大降低了土地养老的保险系数,农民收人低而不稳定,目前的收人水平远不足于为老年生活建立足够的储蓄,决定了老人只能维持低水平的消费。

村提留、乡统筹等税费项目是按人头或土地承包面积分摊的,这对既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是个沉重负担,加上不少县、乡巧立名目额外增加农民负担,老年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2、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的萎缩而难以实现

当前,农民家庭模式正经历着由复合家庭向核心家庭的重大变革,规模呈现小型化。同时,人们平均寿命大大提高,达到老年标准的家庭成员不断增多。以上变化客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核心家庭无论是目前的经济收人,还是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在为老年人提供供养和服务方面必然感到力不能及。现代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供养能力的下降,居家养老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3、社会供养机制严重缺损

绝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单位”,国家基于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也没有设计出针对农民的养老金制度和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全国92%的农民尚处在社会保障网络之外。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除五保户制度外,老人们依然依赖个人和子女养老,社会供养机制几乎一片空白。

4、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严重不足

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居民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村社区一般应界定为“村落”,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也就是指一个“村落”养老的实际承受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老年人经济上的支持;二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建立;三是家庭养老的引导与监督。目前在广大农村,社区是个薄弱环节。一是资金缺乏,不能分担家庭养老的负担;二是没有健全的老年人服务体系,老人看病难、缺乏照料的问题难以解决;三是村级组织普遍涣散,对家庭养老难以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社区养老功能薄弱,家庭养老的压力就大。

5,“民工潮”流动活跃,“老人村”普遍形成

农村正处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这一现象对农村人口、家庭结构、农业劳动力作为养老义务的角色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老人村”正在形成,高龄老人、体弱多病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照料出现很大困难。该现象虽然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却严重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的保障和互助功能,形成新的困难群体。

6、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反映普遍迟钝和冷漠

各级政府对农民养老参与意识迟钝,角色极不显著。由于传统制度的惯性,国家对农村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缺乏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必要的经济扶持,使农民养老难以走出家庭。

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冷漠使得发展养老事业缺乏社会动力。认为“养老是家庭的私事,社会养老主要是帮助无儿无女、无依无靠者的生活和照料,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的大众心理很普遍。

二、以“小康社会”为目标,设计农村多元化社会保障模式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得以预期实现,农村现代化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就显得不容忽视,我们在衡量农村现代化的标准时,应该把安全、公正、人权等因素思考进去。因为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而且要有安全感,要公正。而安全感、公正中的很大成分是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的。农民养老在坚持家庭保障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家庭保障只有与社会支持相结合,才能为农民老年生活提供最起码的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初期,赡养、疾病、贫困、生活照料等,亦是农民所可能遭遇到的最重要的生活障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选择,亦应围绕这些而展开,探索使农民安全度过生命波折期的途径。

1、国家在社会养老中要扮演重要角色,给予农民一定的“社会保障”

国家在农民养老问题上要承担义务。鉴于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的制约,国家投资可先期设立以救残补缺、济贫助困为出发点的基本保障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最终以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实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如果考虑保障制度的“社会性”特点,国家对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在资金和政策上应该有更多的倾斜。

农民的医疗保障应走“保大不保小”的路子,即建立大病费用社会统筹机制。因为大病治疗时间长,所需费用高,是农民最难以抵御的风险之一。推行医疗保障时应注意:第一,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初期,国家财政一定要投人启动资金,要让农民看到甜头,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一定的参保规模。如果规模不能扩大,就会导致基金抗大病的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第二,重视对农民的预防保健。免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能通过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从根本上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高效率。

建立家庭养老支助机制,与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套。进入本世纪,多数家庭承担赡养几个老人的责任将落在少子女或独生子女肩上,国家在鼓励年轻人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同时,应该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并在个人利益上作出一定牺牲的年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以激励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的积极性。

对特殊弱势群体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还有少部分特殊情况的老人,如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等,对他们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以户建档、逐年核定、定期定量救济的办法,帮助老人摆脱困境。 国家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农民到了退休年龄,应免除一切税、费、劳务等经济负担。

2、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多途径解决“老有所养”

设立区域性的养老基金,资金筹集可采取市(县)、乡财政投人一点,村提留乡统筹拿出一点,农民储蓄积累一点,乡镇企业、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储金会互济一点的方法。

由乡、村划拨或对荒山、荒地、荒滩、荒水进行开发,建成一定规模的养老基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以优惠,收人归老年协会支配,用于扶持老年事业。

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手段帮助老年群体“造血”,支持老人“以为补养”。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要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将其“绝活”发扬光大。

3、教育农民增强自我保障意识。指导农民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把消费剩余投向养老保险,在其丧失劳动能力之前,为自己积攒一笔用于养老的资金。鉴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的诸多弊端,如不能保值增值、违法挪用等,建议以个人养老储蓄帐户取而代之。个人养老储蓄帐户,由国家政策提供优惠利率保障,农业银行代办,农民自愿参加,起点年龄不限,但必须60岁以后才能支取。

4、培育“村落”养老的社会依托功能

村落养老是以老人的经济收人及子女应负担的费用为主,村集体辅助一定补贴,以集中生活和家居生活自由两便为特点的养老方式。其作用是:弥补家庭服务功能的不足,给照料老人困难的家庭给与帮助;发挥村落在尊老、养老、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实现家庭养老的法制化管理;提升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单调的居家环境。

当前在中西部地区,村落的养老功能还十分薄弱,今后的中心任务是抓好功能培育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党政班子,发挥基层组织在养老中的领导作用;建立乡、村老年协会,发挥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落养老的经济实力。

5、建立农民需要的社会服务网络,构建乡村特色的农民社区

生活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是为人们提供综合的居家环境。除了保健、医疗、福利服务外,还包括教育、就业、交通、购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服务,能够提供高效率综合的只能是社区。针对农民居住地普遍比较分散,实现社会服务成本过高等实际困难,农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让农民走向聚居,为社会服务网络的建立奠定必要的基础。

加大对村庄内部水、电、路、通讯、服务等小额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改变农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方式,进人现代化生活。

中西部地区具有资金匾乏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宜建立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康复护理、生活照料、钟点服务等。为居家养老提供多项式的帮助。针对农民的居住点比较散乱的特点,可在广大农村推行“家庭护理员”服务。让热心于此项工作的人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经主管部门测试合格之后,可以获得“家庭护理员”的资格,凭借这种资格可以申请参与家庭护理工作,以此获取一定的报酬,家庭护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对要求护理的老人、病残者进行护理,并可兼做料理家务、清洁服务。

推广“劳务储蓄”,即由社区组织低龄和健康老人为高龄和病残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届时将所服务的时间积攒下来,以供自己将来需要时使用,这种以劳务交换的有偿服务,是解决低收人农民照料困难的有效途径。

志愿者服务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要积极倡导、组织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帮助老人们的日常照料和看护提供社会服务。

6、扭转滞后的社会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养老”责任感

社会养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纳人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成为衡量市、县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政府决策成员树立危机意识:认识到农民的养老形式正在发生转化,认识到该问题存在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了解在这个变化中自己所承担的重大责任。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数据的来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关注农村。而农民旅游是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是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新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据统计,从1997—2008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一直高居我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60%左右, 2008年,达10·09亿人次,占全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58·9%,比城市居民出游多3·06亿人次。从增量看, 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为40%,达3·85亿人次,而2008年的出游率则为111·9%,达到了10·09亿人次,相比1997年净增了6·24亿人次。从消费总量上看, 1997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为560·9亿元, 1997年第一次超过了1000亿元, 2007年则超过了2000亿元, 2008年更达到了2777·55亿元,相比1997年增加了2216·65亿元,达39·5%,年均增长35·9%。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特征。

(1)消费总量大,但人均消费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其中,以交通费、参观游览费为主,旅游购物、娱乐、通信等非基本消费支出相对较小,导游服务等劳务消费支出过少。

(2)出游时间较短,人均出游天数多在4~8天;集中在农闲季节,分别在2~3月和7~9月。调查数据表明,有42·2%的被调查者是一日游,一日游时间短、距离近、安全、方便、费用低廉。

(3)出游目的较为单一,探亲访友居首位,占到64·4%,但在此过程中也会有城市观光等旅游活动。由于受到收入水平、出游方便程度以及消费观念的制约,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大多在居住地度过,外出机会相对较少,长途出游通常会有多重目的。

(4)收入水平不同但旅游消费差距不明显。总体上看,各个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旅游人数相差较小,旅游人数最多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3999元的群体,占到26·3%;其次是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群体,占到17·6%。各个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人均花费差别不大,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均花费为1178·8元;其次是年人均纯收入4000~4999元的,人均花费798·2元;而1500~3999元的群体人均花费都在450~550元。

3 开发措施。

3·1 提高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认识。

从旅游企业到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提高对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认识,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小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合理地开发它。旅游企业要改变以前忽视国内旅游需求、厌倦赚薄利的做法,正确认识农民旅游市场的地位,把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当做入世后,壮大产业规模、营造品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提高农民外出旅游的意识。

3·2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①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旅游消费的前提。②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需求增长。

3·3 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

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地方农村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宣传促销工作的缺乏,农村居民旅游意识还不够强。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兴趣,增强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购买力。

(1)整合促销。建议县、乡镇、村各级行政单位,通过墙体宣传语、广播等形式,加强农村居民对于旅游的感性认识,拉近农村居民与旅游的距离;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联合起来到乡镇和村里进行宣传,同时向村民介绍旅游知识,增加农村居民旅游的兴趣;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辟关注农村居民旅游的新栏目,及时更新旅游信息,让农村居民感觉到旅游就像衣食住行一样,是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2)出游组织。农村居民出游以团队旅游为主,可以由村委会组织招揽客源,开展宣传。除此之外,农村青年中心、乡镇老年活动中心等也是宣传旅游产品、组织农村居民出游的重要渠道。

3·4 针对性地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从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特征可以看出,农民旅游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农民旅游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比如都市风情游、样板农村游、疗养健身游、新婚蜜月游、奖励旅游等。

3·5 切实推出旅游惠农政策。

(1)完善交通通信条件。交通通信设施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出游意愿。由于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长途汽车和火车。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在铁路建设取得诸多成就,使得核心城市居民的出游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农村小村镇抛在了火车外面。因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方便这些农村小村镇居民的出行。

(2)推出旅游惠民政策。由于现阶段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压力,政府相继出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图书下乡”等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同样给予农村居民旅游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给农村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下乡”等活动。

3·6 重视农村导游人员培训。

篇10

【论文摘要】介绍了新时期高平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搞好农建工作的主要对策。

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治水、改土、增绿”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共建设各类农建工程2 400余处,累计投资2. 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 4万hmZ,改造中低产田0. 6万hm`,复垦整理土地433. 33 hmZ,荒山造林0. 37万hmZ,基本解决了全市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特别是2003年投资1. 14亿元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投资1 5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00余万元的生态园区建设、投资500余万元的机械化保护耕作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理清农建思路,明确主攻方向

“煤多水少,人多地少,路好树少”是高平市的基本市情,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高平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从市情出发,确立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以“两改”(改水、改土)为内涵,以“三山、三区、三线”为主战场,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根据这一思路,高平市在农建工作中实行了“三个集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三个集中”是农建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向交通干线、丹河沿线集中;向市区和小城镇周边集中;向养殖小区、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集中。“四个结合”就是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同调整产业结构的“六大基地”建设和骨干项目相结合;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生活、生产、投资环境相结合;同创建一流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相结合。

2突出农建重点,创精品,出效益

几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规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突出改水。近年来,天脊化工集团投资17亿元的“4060”工程、晋丰集团投资10亿元的“3652”工程、三甲焦化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大型白煤炼焦项目等一批重量级的调产项目陆续在高平落户,对水资源的供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2003年高平市及时启动了投资1. 14亿元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工程完成后,年可增加供水能力1 786万m3,并可在确保0. 21万h mZ农田灌溉的同时,满足西部工业园区三个工业项目一期工程的用水需求。此外,高平市还大力实施节水灌溉、煤矿废水利用、饮水解困等工程。几年来,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 4万hmZ,解决了150个村8万余人的饮水困难。

二是突出改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致使有限的耕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耕地资源占补平衡,高平市委、市政府把集中改土作为农建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来抓,近几年共开发复垦土地433. 33 hmZ,新增水地266. 67 hmZ,完成机械化保护性耕地0. 2万hmZ,中低产田改造0. 6万hmZ,基本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占补平衡,大大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突出“增绿”。增加植被,保持水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近几年来,高平市集中力量在“三山”(羊头山、七佛山、西山)、“三线”(长晋二级路、207国道、曲坪线)、“三区”(西部工业园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以市区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区)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完成通道绿化100 km,太行山绿化造林0. 33万hmZ,旅游景区绿化200 hmZo

四是突出“增收”。增加农民收人是深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落脚点。为此,高平市委、市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建成了原村、河西、寺庄、府底等高效农业园区和寺庄、唐庄、陈区、米山、永录等优质生猪基地,拟通过规模养殖小区和农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