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情商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的情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设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在教学《多彩的校园生活之校园伙伴》一课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身边小伙伴的各种生活状态以及形态各异的动态所吸引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然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趁机转入正题:“你能把看到的小伙伴们的动态画下来吗?”通过多媒体的形、光、色、声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尽情发挥,大胆绘制,呈现最佳学习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豪无生气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在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片绘画的蓝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当然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创新,去发现。
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情商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自身的优势。美术是一种情感艺术,美术教育需要情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培养情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术教育适应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本文主要是对美术教育中与学生行为相关的情商因素及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出初浅的论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来关注学生的情商培养。
二、美术教育中学生的情商因素。
人们在客观事物对其是否符合自己主观需要作出反映的时候,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些不同的反映受到人的情商因素的影响,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不同态度的主观体验。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对作品不同的体验和主观反映,是学生获得心灵陶冶和学习动力的基础。情商,被称作是人的一种心灵力量,人的一种为人的涵养,也被视作人的性格的因素。情商包含了人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品质,培养自我激励的心灵动力,它是以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能否满足其需要为中介。而美术教育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美术教育是最能容易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艺术教育。学生在美术教育的陶冶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实现其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行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过程。在美术教育教学及美术活动中,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情商因素包括:学生对自然环境及艺术氛围的心理倾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辨析能力和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进行艺术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处世能力,这些情商因素始终影响着学生个人素质的成。
三、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
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人的物质需要,还有人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艺术,也因为有了艺术生活才变得美丽,美术教育是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重要手段,是陶冶学生情操,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是美术教育适应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满足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要求,服务于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情商培养,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素质“内在性”特征“内化”的教育。人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人的情感对人的认识过程有动力作用,美术教育的形象性、直观性最能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需要,最能容易使学生获取情感体验,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动力。
因此,美术教育如果脱离儿童心理需要也就是缺乏情商的美术教育,富有情商的美术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将先天的基础实现后天的成就的内因动力,能培养学生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如一幅环保内容的绘画,能让一些学生产生某种激情和冲动,产生对保护环境的某种欲望和责任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富有情商的美术教育也是一种德育手段,它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去谋求自身最大可能的发展,“神笔马良”、“达芬奇画蛋”等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行成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重视情商培养的美术教育,是体现学生的素质“发展性”特征的教育。“人的素质,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精神素质,都是可变的。”后天因素在人的素质形成中,人的情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注意学生的情商培养,能使学生增强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和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获取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机;美术教育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帮助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积极观察、积极想象、积极表现,从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知情结合,情意交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知情结合。即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画知识技能与激发其绘画愿望相结合。如每节课5分钟的简单画练习,引导学生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变化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变化种种表情等。从动物扩展到人物的表情变化。
篇2
一、教师表情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表情?《现代汉语词典》对表情的解释是从面部或姿势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表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从面部或姿势的变化上表达其内心的情感变化,本文教师的表情特指面部表情。教师的表情丰富,时而严肃、时而微笑、时而摇头、点头、时而眉头紧锁……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多次实验后总结出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一个教师的面部表情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正相关联系。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是表现教师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
二、教师上课表情对学生表现的影响及其原因
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与周围的人和物发生各种关系,周围的人和物必然对人本身产生各种影响。而这些人和物构成了人生活的环境。上课时,除了教室、讲台等硬环境之外,教师构成了课堂的软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颦一笑,都对学生起着影响。
面部表情是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要复杂千万倍,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后,同样说“坐下”,笑着对学生说是赞许和鼓励,而生着气说则是否定,不满。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面部表情运用时,特别一提的是微笑的运用。会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微笑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而且能给学生以信心,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后,如果面带微笑,对于优生是表现出一种信任的内心情感,促使其满怀信心地回答问题;对于差生那将是一种鼓励,不会使学生心慌意乱、支吾语塞。另外在获得成功时眉稍一动、露出舒心一笑,仿佛眼前呈现一派“柳暗花明”之景,学生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引入角色并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三、影响教师表情的原因
造成教师表情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一)身体原因
一个健康的身体会让人精神抖擞,而病弱的身体则会让人觉得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教师也是普通人,难免会生病,会受着疾病的困扰,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二)个人气质
心理学家们普通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在上课时他们的表情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教师活泼,有些教师严谨,有些教师随性。
(三)对情绪调控能力
通常,当一个人情绪有变动的时候,他的面部表情会显露出他此刻的情绪,而面部表情又会影响其情绪的延伸。当教师心情愉悦时,面带笑容,工作热情高涨,上课精神饱满,这些行动会引动良好的情绪,身体四肢的运用会决定我们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感受,产生愉悦的做法和想法,最终便影响了潜能的发挥。而当教师心情不佳,面部表情难过或气愤时,这些行动会引动不好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做法和想法,最终影响了潜能的发挥。
篇3
---市监察局副局长 (20__年2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市贯彻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作一个发言,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办学理念,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及广大教职工队伍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突破口,坚持行风建设与教育管理并举,依法行政与效率管理并重,减负工作与提高质量并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真正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抓出成效。
二、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减负工作是当前教育部门行风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历来把行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责任明确。市教育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工作目标和科室岗位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和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工作任务作为考核的具体内容,并逐一进行细化和量化。分解到责任科室,明确牵头科室,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具体工作落实。年终与其他业务工作一并进行检查和考评,从制度上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
二是重点突出。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切实纠正损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是教育部门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教育局认真落实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和监督;春、秋两季开学前,要求各县(市、区)、各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小学所有涉及学生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举报电话及时向社会公示;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监察局、纠风办等部门适时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中小学收费、义保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制”政策的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征订教辅资料情况等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加强党的各项教育政策的宣传落实,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避免“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情况的发生,促进党的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
三是制度完善。市教育局党委针对教育改革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把制度的建立、完善贯穿于教育、监督惩治、改革等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良好局面。如制定了“干部职工学习制度”、“文明办公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干部联系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公开承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起草了市教育局软环境建设实施意见和七项制度,通过抓制度落实、抓工作纪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机关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四是监督到位。进一步实施和完善了政务、校务公开。从20__年开始,市教育局及各学校把政务、校务公开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效果明显,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建立了相对固定的“政务、校务公开栏”,真正把涉及干部、职工、学生和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开,主动接受广大干部、职工、学生及社会的监督。开展教育事业发展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市委、市政府的政令畅通。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环境。
五是查案及时。严肃纪律,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和腐败案件。市教育局党委把查处案件、惩治腐败作为促进教育发展改革和维护教育形象的重要手段。从教育的行业特点出发,重点查办了陆良马街二中乱收费案件,宣威双龙街道办事处龙华小学乱
收费案件。同时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上述五个方面是全市教育部门切实抓好行风建设的具体体现,希望全市教育部门继续发扬成绩,认真总结经验,抓好行风建设,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主要讲四点。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中小学校长要具体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工作机构,建立责任制,各中小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各级监察机关和纠风部门要把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工作作为纠风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教育行政部门一起,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抓好落实,行动要快,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层层落实,不留余地。
二要抓好贯彻落实。按照《规定》和《办法》要求,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根本任务,就是纠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及师生员工中,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错误思想和片面认识,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和质量效益观。全面加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工作的基本规则建设,逐步建立高效、规范、有序、诚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凡是《规定》和《办法》要求坚决纠正的做法,应立即予以纠正;凡是《规定》和《办法》规定严格禁止的评比活动,不得再开展;凡是《规定》和《办法》规定取消的有关评定制度,一律取消;凡是《规定》和《办法》做出限制性规定的,不得违反规定。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继续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尊重师生人格,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要做好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政府信息网等新闻媒介,认真宣传“减负”工作的有关要求,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各项规定,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将《规定》和《办法》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向社会进行公开,让社会了解,家长放心,让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要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察机关、政府纠风办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开齐开足课程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要重点关注;对《规定》和《办法》的执行情况要适时跟踪;对违反《规定》和《办法》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对重大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各级各类中小学可建立由学生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听证委员会,听取学生和家长意见。积极开展开齐开足课程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采取措施,认真整改。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违背教育规律、加重学生负担现象反弹。
篇4
【论文摘要】当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投资和开发,甚至认为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一切,把智商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条件。而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信心”、“乐观”、“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非智力范畴的情商对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可以说,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健全人格,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
当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投资和开发,甚至认为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一切,把智商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条件。而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信心”、“乐观”、“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非智力范畴的情商对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可以说,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健全人格,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1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
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2 要面对现实,坦然接受
首先要学生明白:人生在世不能事事一帆风顺,样样顺心。关键在于要学会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称心,抱怨、忧虑是毫无用处的,不妨面对现实,坦然接受它们。比如在考试时遇到难题,心慌只会让自己更加于事无补,可通过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潜意识里为自己暗暗加油。还可以通过暗示松弛、肌肉松弛、想象松弛等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其次,合理宣泄,释放感情。心理学所说的宣泄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挫折和不幸,不能及时得到宣泄疏导就会消沉甚至于会致病。宣泄的一般方式如大哭一场、打场篮球等,也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倾诉,从他们那里得到安慰。正如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第三,寻求帮助。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寻求帮助,不仅能得到安慰,还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对有效控制不良情绪,收到很好的效果。
3 教育学生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
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提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机遇多,节奏快。生活的海洋越广阔,风浪就越大;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就越多。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承受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消极悲观、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唯有备足资本,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参与平等竞争,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4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志向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一个人“常立志”,还是“立常志”,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强弱。立志就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与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奋斗目标。志向能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使人的志向与实际的活动密切统一起来。但光有志向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不仅要下定决心确定目标,而且要有达到目标的信心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持久,就越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是老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首先要学生立志。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其次鼓励学生树立达到目标的自信心。要让学生能自己认识到,只要我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当然,有了志向和自信,还必须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学习中,恒心更是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有恒心,就是有学习毅力。如果缺乏恒心,半途而废,就将一事无成。组织学生学习古今中外凭借顽强毅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优秀事例,比如:中国的张海迪、美国的盲女作家海伦、四岁就双目失明的印度前教育部长塔哈等,学生可从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中明白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
总之,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决心,磨练学生顽强的意志,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
2 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论文科学出版社,2000.1(1)
3 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1)
4 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7)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最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调查研究,现在小学的大多数老师也在积极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漏洞很大,尤其是学生在阅读时,老师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必须要求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是一种限制,甚至对学生的思想也是一种禁锢,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学生主动阅读、主动体验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的目的。
一、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兴趣,这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做什么都不会成功的。阅读也是一样的,有兴趣才能更好的阅读,才能使学生持续的阅读,才能不断的丰富学生的思想。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教育的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在阅读中也提出了几点特别的要求,比如:学生自己对感兴趣的人物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并且要及时的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借鉴他人的观点。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要抓住小学的心里特点,老师要明确小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喜欢自由自在的玩耍,阅读正好为学生打开了新的大门,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丰富思想、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快乐的同时。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限制学生的阅读,要给学生留足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尽情的阅读。
2、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如果老师在学生还没有进行阅读就进行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学习,老师要认识一点,小学是学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心理逐渐转变向成熟,阅读正是转变的转折点,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阅读,不要一直牵引着学生进行阅读,要给学生一个自己的阅读空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完之后积极的去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后的乐趣都是不同的,乐趣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汇聚碰撞,这将会丰富学生的思想,产生更多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发展铺好道路。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在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帮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则更加重要,习惯决定思维,思维更决定学习、工作的结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呢?①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老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着重看文章的标题,不要拿起文章就盲目的阅读,要让学生看了题目之后进行想象,猜测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什么内容,因为小学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这就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自己所想到的写出来,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分享自己阅读的乐趣。②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整体阅读完后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进行求助,帮助自己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在小学,学生都有一种畏惧老师的心里,不敢主动的和老师交流沟通,因此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打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减轻学生的心里负担。尤其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并且自己还要学会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一起和学生分享乐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不要死板的固定学生阅读的内容,不要按照教材给学生制定一些阅读内容,应该多多的进行延伸,给学生留足够的考虑时间,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一味的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阻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老师要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主动的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阅读教学的优势
在21世纪的今天,家长都非常注视学生情商的发展,阅读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学生情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商的发展主要是指思想、情感、情趣等多方面,情商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在新时代的教育中,教育家认为情商的发展甚至比智商的发展更为重要,情商能够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塑造良好的性格。
语文阅读对学生情商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从小开始,老师就要着重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的学习中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教材,还能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如:在教《草原》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观看草原的视频,让学生亲近草原,感受大草原的辽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让学生看到美丽的大草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内心世界。
总结:
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的推进,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它是学生其它科目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教学模式的推行,大大的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好了道路,也进一步推动了我过教育的改革,使我国的教学质量达到国际化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国民.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内容与实施[J]. 语文建设. 2012(11)
[2] 李艳.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11)
篇6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所谓“情商”,就是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包括五种能力:(1)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2)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3)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4)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5)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的基石,重视小学生情商的培养,不仅能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的力量,拥有健康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它能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人格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美德和民族进步。所以小学生情商的培养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的一个方向。
怎样把情商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我浅谈我的教学心得。
(一) 热爱生活乐观人生:无论春花秋月还是风霜雨雪,无论生活还是自然,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我都会随机引导学生去仔细的观察大自然或生活中的美,写成文字全班交流,孩子们用他们的眼睛看到了春雨怎样染绿大地染红桃花;夏夜星空流星怎样划过天际;秋风怎么扫落树叶催熟谷物;雪花怎么样飘舞笼罩大地;清洁工怎么美化县城;热心的大叔怎样留给人们深思的背影.....这样的语文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各种语言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二) 直面缺点坚强应对:作为独生子女或留守儿童的小学生,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那么怎么样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又能不失自信的坚强应对是很不容易的。我常用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忧郁,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来鼓励学生们要坚强乐观。通过课文《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缺点和毛病,但评价不同,自己把握的尺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要直面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坚强的应对和克制改正。记得我的班上五年级转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很聪明,上课思维很活跃,学习进步很快,但他的父母外出务工了,奶奶给他和几个堂弟做饭。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做错了事不让老师批评,老师一批评就给老师瞪眼睛攥拳头,对其他任课老师是这样,对我这个班主任也是这样。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学习了凡卡悲惨的生活,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这时我不失时机的提问了这位小机灵鬼,他的生活是啥样的?他回答他的生活比凡卡幸福很多,有奶奶的疼爱,有父母的疼爱,有老师的疼爱,我又问,那怎么还对老师瞪眼睛攥拳头啊?呵呵,这个机灵鬼脸红了,从此在也不给老师瞪眼睛了。
(三) 丰富班级文化加强合作精神: 情感交流是情商发展的沃土,班级文化活动更是这一发展的沃土。结合语文课的教学,结合班会的开展,给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给学生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和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为了这一目的,我班每周都有活动,或是爱国演讲,或是辩论会,或是课本剧,或是故事会,或建图书角,或是社会调查……在这些活动中,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观察世界;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能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解放学生的双手,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让他们认识到了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件事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和其他人愉快的合作才能更好把事做好。
(四) 热爱生命勇对挫折:现在的孩子从小都在蜜罐里长大,可以说他们没有受到什么挫折,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少了一份锻炼,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因此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意志是小学课堂教学又一任务。所以我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结合课文随机的引导学生懂得失败并不可怕,生活中的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它们的勇气。贝多芬并没有因为失聪而放弃音乐,尼克胡哲并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他们因为能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所以贝多芬能给我们留下那么多震撼心灵的音乐作品,尼克胡哲能以没手没腿的躯干走遍世界。让他们想象假设二十年后假如自己没了工作,甚至得了不治之症,面对这样糟糕的生活自己应该怎么做?让他们在讨论中知道生命的可贵,一切生活中的困难只要勇敢的面对就没有战胜不了的。
篇7
关键词:情商 小学数学 教学
长期以来,人们对情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问题缺乏整体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智力因素,而不从情商方面找原因。我认为,情商对于人的影响力极大,学习成绩的好坏,事业的成败,都有情商的原因。探究学生情商与学习的关系,将会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你豁然开朗,走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困境,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
一、情商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情商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切活动是在人的意识调控下实现的,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有意识的,肯定的态度,就会积极主动地关注、参与。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通常所说的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一旦树立了“我要学”的理念,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教学双方就会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共同托起提高教学质量的太阳。
人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只能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产生,并获得发展。小学生思维活跃,随意性大,自觉性较差。教师要注重情商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情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效果不错。如讲解分数时,将一根绳子对折剪断,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和“二分之一”的概念,再将一半对折剪断,再对折再剪断,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如让学生用硬纸做圆柱模型,从模型的开合中有了圆柱体与长方体的关系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圆柱体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根据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学虽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其抽象性与概括性往往使部分学生感到乏味,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考老师的游戏:课前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上课时,随意叫学生说出自制三角形两个内角度数,老师都能准确答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当学生急切地想探索其中奥秘,积极投入学习新知识之际,我将定理:“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写在黑板上。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就是根据这一定理,迅速准确得出已知两内角度数时的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的。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情商因素,留下让学生思索探究的空间,即通常所说,“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让学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的兴趣,非常必要。如讲授圆面积后,让学生思考:半圆面积、扇形面积如何计算。这样,既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又在成功后充分享受“跳一跳”摘下果子的愉悦,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健康成长。
教学实践证明,关注情商,利用情商因素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情商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让学生走近数学,喜爱数学,学好数学。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体验,充分利用情商因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能,即由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乐观自信思想,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数学。要充分运用常识教育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进步,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每个人的亲密关系,培养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
我担任班主任时,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有关数学的即兴演讲活动。一位学生在演讲中声情并茂地说道:“假如没有数学,科学研究将无法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将无法开展,生命将失去精彩,生活将失去韵味,世界将一片暗淡。”通过这样的活动和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数学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了学好数学的决心,从思想上完成了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化,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如让学生称体重、量身高,从数据中体会健康之美。如让学生观察飞机、火车、汽车的运行,感受到速度之美。让学生对环绕速度(7.9km/s、第一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第三宇宙速度),认识人类航天之美。从买东西,购衣物,看建筑等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精确完整……。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数学之美装点生活,数学之美激励人生,数学之美创造辉煌。
三、情商有助于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使学生锲而不舍地学习数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集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为一体,要学好数学,殊非易事。而学习的特性是日学日新,不像学技艺,可在不断重复中熟练,要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自觉性、主动性、坚毅性和自制力。锲而不舍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思考数学问题,就连卧病在床,也要思考,演算数学题,在数学领域刷新保持世界纪录,谱写一曲歌德猜想之歌。数学家华罗庚读大学时,每天凌晨4时起床学习,终成大器。霍金躺在轮椅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数学,研究物理,成为数学与物理学泰斗。所有数学家的成功,都是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结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情商因素,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在教学实践中,随时掌握学生心态,充分利用情商因素,启动赏识教育机制,注重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结果,回报丰厚,学生数学成绩大面积大幅度提高,验证了“天道酬勤”的道理。
综上所述,情商与智商、德商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学习、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的情商因素,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产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内驱力;有利于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总而言之,情商,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书目:
篇8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城市小学;使用情况;相关启示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在城市小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但汲取了我国原有语文教科书中的精华部分,同时还积极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进行了必要的更新,使其更加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及规律。小学生通过语文不断强化自己的表达技巧,为自身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在城市小学的使用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主要是由范文系统、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以及附录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交叉融合、补充说明、推动促进以及总结归纳等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图文结合、讲练结合等方式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教师还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的补充与说明。城市小学在利用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开展语文教学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范文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字词与语句,并通过课后练习来检验学生对范文的学习情况,另外课后练习中还有些拓展性的练习题目,能够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在内容上也极具生活性以及拓展性,城市小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锻炼自身的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有很大帮助。
二、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在城市小学的使用启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更加注重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对城市小学生的未来走向有很大影响,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加强小学生对自身、人生以及社会的认识,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强调对小学生情商的培养,能够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城市小学中的运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帮助城市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主动热情地关心他人。另外,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增长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思缔.试论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学生 成长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25-01
一、我国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小学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因其本身的教育位置与教育难度一直被政府和人们所不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国语的伊始,对学生语言的表达、语言的理解、个性的养成以及思维品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我国,小学教育以及小学语文教育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语文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语文专业素质低,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正规培养,上课形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因此,我国现今的小学教育以及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养成以及成长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1.对学生思维态度的影响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的学科,不仅提供语言表达、语言理解的平台,同时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思想与方法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影响着阅读的学生。小学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具有想象力的人生阶段,也最具有好奇心,语文作为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教版的“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有利于小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他们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这些好的个性特点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不单对于个人的发展有巨大意义,并且是推动国家乃至世界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
2.对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
语文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它提供给小学生表达感情、表达思想的平台。小学语文教育的形式以及内容深深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养成,同时也影响着小学生本来性格的表达。现今,小学语文教育采用的教学形式单一,老师们负责讲解课本,同学们在低下听,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总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无法发挥自己的想法与个性,长此下去,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表达力被压抑,中国至今无一个科技方面的诺贝尔奖,不得不说与中国的教育有关。我们都是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成长的,中国人的思维并不落后,落后的是对求异的压制、对想象力的压抑。学生渐渐变得淹没不语,变得没有了个性,开始随波逐流。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1.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育关系到学生日后的语言表达、语言理解等,
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在生活中、工作中以及人与人交往的好坏。中国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单限制了语言表达的需要,也影响着学生日后工作中思路的表达以及交往中的欠缺。情商至今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情商不单得不到周围人的喜欢、领导的欣赏,同时也限制了他人生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语言行使的课程,影响着学生们的情商,影响着日后的发展。
2.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给了学生表达的手段,同时也打开了学生发现世界、认识世界以及探索世界的手段。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这是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领路人,帮助学生们开启世界奥秘的钥匙,开启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
三、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创造力
学生在这个阶段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因此需要老师们的正确诱导。例如人教版“月球之谜”这篇文章,老师们可以在阅读文章之前,让同学们思考月球是什么?它跟地球会有什么不同?那里会是什么样子?如何登上月球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世界的奥秘,激发他们想要探索世界的决心。这种方式避免了一贯式的老师给学生规范性的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按着老师的思维走,无法创新。课前设问这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老师要与学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求知环境。
(二)让学生大胆发言、敢于畅想、勇于求异
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赢得生存的手段。再好的想法得不到表达最多是自己一个人的,如果表达好了将会把这种思想传播给更多地人。如著名演说家及心理学家卡耐基,就是运用语言的力量,打造了自己光辉的人生。老师们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的想法,哪怕这是不现实的想法也要让他说出来,因为这是开动学生脑筋的方法,如人教版的“飞向蓝天的恐龙”,老师们可以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恐龙如何灭绝、恐龙的样子、恐龙如果在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求异的兴趣。
(三)树立模范榜样,培养好的品质与精神
小学时代,学生的感情建立还不完善,需要老师们的引导。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或者英雄楷模,让学生们知道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具有怎样的品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尊严”,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尊严?尊严的重要性?如何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敬?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种好的品质,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这种意识。
篇10
一、情绪智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人掌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在这本书中,戈尔曼将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知觉、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根据戈尔曼的理论,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智力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对于自身来说,包括感知、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来说,包括感知、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使人具有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情绪、能移情理解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道德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道”和“德”原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名词。“道”是指在人类交往过程中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德”指的是不同个体自身认同并按其行动的一套规则体系,具有特殊性。道德的本质就是“化道成德”,即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规范。另外,从道德的起源来看,原始社会中人类共同劳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出于本能都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避免个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就必然要求有道德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由此看出,道德侧重的是人际关系的调节,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人的道德认知,促进人道德成长,使人具有能合理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美德。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商教育和德育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情商”内涵中包括的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以情绪智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中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情商教育并不乐观。有关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情绪行智力的提高是有部分作用的,但效果不明显。这样看来,中国目前的教育还过多关注认知性智力,而对孩子们情绪智力的增长贡献不大”。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的也只是枯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有关学生情绪情感的内容,情商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过程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当下,中小学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新闻曾多次报道,几名学生在学校里由于一点矛盾就动起手来,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弱小同学,有的学生因为不服教师管教而与教师发生争吵甚至动手。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学校对情商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学生在遇到有关道德问题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如何移情理解他人。戈尔曼认为,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其中,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小学德育要抓住这一关键期,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文提到,情绪智力注重的是人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通常情况下,良好的情绪能直接激发或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而痛苦、消极、无兴趣的情绪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知识学习的厌烦、抵触。当前,中小学德育课堂中仍以道德知识的传播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到枯燥,不感兴趣,产生不良的情绪,一节德育课下来,学生的道德认知很少得到提升。此外,道德教育需要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由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这些道德教育情境中通常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知冲突,当学生在课堂中面临道德冲突时,会伴随着产生相应的特定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在这些冲突中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必然影响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情感往往来源于道德情境中主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当一个人具有较高情商时,他一定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具有敏感的知觉和深刻的理解,对所处情境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这些都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一个人的情商较低时,就不容易对外界的情境引起关注,也无法敏感地察觉到他人情绪的变化。因此,在道德情境中他的道德情感一定是薄弱的。人们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理解为同一概念,情绪的反应必定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三)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个关节点,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他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小学,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外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他们能否以坚定地道德意志抵住诱惑,排除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合理的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过程,是人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而“意志是人的心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调节情绪的过程中,道德意志也会同时得到发展,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道德意志发展的动力,不良情绪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阻力。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行为是德育的关键,它体现着一个人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这就是说,当个体面对一种道德情境在准备采取道德行为之前会先产生一种情绪,对这种情绪的感知将最终决定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以及采取的道德行为是否恰当。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现象,这是由于虽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发展还没跟上,无法在道德情境中准确把握和调控他人的情绪,好心做出的行为并非对方所需。因此,想要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他人的情绪。
五、道德教育中提升情绪智力的对策
(一)开展活动课程提升情绪智力
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手段,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培养情商的目的。其主要形式有游戏、劳动、各种社会服务、公益性活动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面临不同的道德问题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时,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出引导,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此外,教师也可定期带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增强共情、移情能力。
(二)促进学生同伴交往提升情绪智力
学校的生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必然离不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团体道德实践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情绪变化有一个深刻的感知,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在团体活动里发挥的作用,进而形成一定的评价。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了他们识别和影响同伴情绪的能力。
(三)提高德育教师自身情绪智力
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德育教师自身修养和日常的情绪表现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沙洛维和梅耶尔认为在情绪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具有潜在智慧的榜样的作用”。教师的情绪智力通常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热爱,面对事业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表现出的情绪反应和意志力,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情商发展。尤其是中小学阶段,许多学生对教师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无意的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影响学生的情商发展。其次,情商较高的教师能够很好地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控,从而避免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
六、结语
- 上一篇: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
- 下一篇: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