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9: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和”是儒家哲学ltl煎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元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秋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Il要起列撼础性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_r一个最本的价值要索,这就足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的予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恕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矣;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1|对人生的发腰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问的关系,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r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1l1”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总的来说,它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和谐社会,以“中庸”为方法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在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生命系统中,儒者所倡导“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礼乐之文化修仁义之德性,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王阳明全集·大学问》)。
参考文献
1《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3《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2003.6
4《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汤一介.儒学的和谐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第4期
6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财政;生态财政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不同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谐的利益关系;有的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观点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综上所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本身以及社会与其自身相关的事物之间保持的一种协调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给其带来的实惠,使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增强社会认同感,避免各种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是和谐财政政策。所谓和谐财政政策,是指既能有效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又能保证财政体系自身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与以往的财政政策相比,和谐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公共产品配置的公平,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更加注重财力分配的基本均衡,缩小地区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财力差异;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各种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项制度建设滞后,难免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诸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城乡差别问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以上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财政政策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从公平角度讲,同一个国家居民应该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各地不会有太大差异。地方性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在现行的财政政策框架下,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多少与当地政府财力有直接联系,而政府财力又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不同省区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财力差距非常明显。2003年人均财政支出,最大与最小的省份差达8.58倍;并且同一省区内财力差距也较大,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人均可支配财力分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等山区的7.7倍和6.6倍。财力差异造成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
2.“二元”财政结构彰显城乡差别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政府财政应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相反,由于我国“二元”财政结构的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别。一是政府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提供方式不一样。如在教育、道路等方面,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其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而在农村则主要是通过名目繁多的非税方式由农民自己承担,财政只给予少量或根本不给补贴。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广大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扩大了社保对象范围,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在占全国人口60%的农村人口中,社会保障仅限于在小部分城镇劳动者中实施,使得城乡社保覆盖率之比高达22∶1。
3.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财政调节乏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维持相对公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岗位之间都呈现持续拉大的态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早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如果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很可能引发社会动乱等不稳定因素。现行财政调节功能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税收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是不同收入阶层税负不均衡,从税负公平角度而言,税负应与纳税能力相适应。而我国事实上却出现了中低收入者税负相对过重,富人税负轻的“逆向调节”现象。由于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税率过高,又缺乏合理的减免和退税制度,造成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65%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且中低收入者占了绝大多数。二是税制体系不完善,财产税相对缺失。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财产税。由于我国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的缺失,使税收难以发挥对高收入群体的“削峰”作用。
4.财政宏观调控乏力,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国土沙化、饮用水源的污染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很大制约。然而,财政宏观调控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构建和谐财政的设想
公共财政应通过完善各种政策、制度,构建“和谐财政”,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消除地方差异和主体差异,各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全国一般标准和居民的生存需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变基数法为因素法。按照因素法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额,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负高低、城市化程度、人口、教育状况等因素作为转移支付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支付规模,提高转移支付的科学合理程度;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转移支付形式。要把一般性补助、平级补助、专项补助、特别补助等形式有效结合;三是调整转移支付结构。现行转移支付很大一块是通过税收返还形式进行的,经济发达地区税收返还所占份额最大,反而加剧了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由于税收返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为抵消其不利影响,应调整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重点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倾斜。
2.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财力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应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使财政收入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农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公共产品的城乡“一体化”供给。三是完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四是增加农民就业培训支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篇3
本文作者:周勤 文秘站刊登
今年6月28日凌晨6点多钟,104国道宜兴段,发生了一起两车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当场造成两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其中一死一伤的夫妻两人是笔者的亲戚。这一不幸的事件,引发了笔者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深入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汽车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高效便捷舒适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苦恼,车祸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幸福的最大障碍。自1987年起,我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一直高居世界各国第一位,宣传交通安全,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笔者试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特点、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宜兴实际,对预防交通事故提一些对策建议。
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四项最基本需求,而“行”又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人民群众对“出行”没有安全感,那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社会。每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不仅仅导致了个体生命的灭失,往往直接改变多个家庭的生活状态,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和引发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大局。
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秩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建设又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前提与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确保群众的平安出行,使人、车、路处于一种比较理想与合理的状态,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既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稳定发展大局的根本要求。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
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
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
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社会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城乡交通活动随之剧增。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及其死亡人数也随之急剧增长。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999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8.4万人,20__年为9.2万人,20__年为10.4万人,之后几年一直在10万一线波动,20__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__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20__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
从上述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我国的交通环境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事故发生率明显偏高,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因此,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其成因,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__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接近2亿人。特别是20__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机动车驾驶人的数量也相应大幅增长,其中机动车增加1669万多辆,驾驶人增加1910多万人。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和驾驶人队伍的几何式扩大,人类社会交通活动的日益频繁,但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和交通管理仍然十分滞后,人与车、车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将会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加大矛盾和冲突的机会。当然,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无外乎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
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人的参与就谈不到交通事故。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骑自行车人、行人等所有道路参与者。
机动车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不遵守交通法规,超速行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注意力分散、不按规定让行以及身体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性原因,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非机动驾驶人,主要指电动车驾驶人,他们很少主动走非机动车道,而是和其他机动车一样,大部分都在机动车道行驶,由于大多没有受过道路交通法规学习和技能训练,这部分人往往交通意识比较淡漠,交通违规现象司空见惯,但目前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很难监管,是目前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隐患。
相当一部分行人的道路交通法规意识较差,闯红灯现象也十分普遍,无视道路交通信号及各种标志等,不愿意走地下通道、天桥,随意翻越护栏、横穿马路等,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四、我市控减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市以“压事故、保畅通、保安全、促和谐”为中心,全面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全方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治安管理工作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强化研判、把握规律,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成效。坚持将事故预防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强对道路交通交通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落实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工作措施,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强化分析研判。健全完善大队、中队两级交通安全态势动态研判机制,加强对事故发生特点、规律的分析研究,切实找准事故下降点,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秩序整治、源头监管等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事故周期性多发。二是强化源头监管。以客运、危化品运输单位为重点,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工程运输车辆管理,严防施工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完善重点驾驶人“黑名单”管理制度,及时通报驾驶人所在单位,要求落实管理措施。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按照“还清旧帐、不增新帐”的思路,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实行滚动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及时提出治理意见,督促协调责任部门落实治理措施,并全程配合指导,确保治理实效。
(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环境。在研判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警力,不间断、强力度地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营造浓厚的严管严治氛围。一是重点交通违法常态管理。以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酒后驾驶、机动车涉牌涉证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形成严管不放松的管理效应。突出治理酒驾,坚持每周开展1-2次集中整治,有效压降涉酒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重点区域秩序持续整治。针对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的情况,将管理触角向农村道路延伸,适时组织优势警力,深入镇、村道路,集中整治无牌无证、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报废车、未检车上路等重点交通违法,有效改善农村道路通行环境。三是涉车涉路犯罪动态管控。利用交巡民警屯兵路面的有利条件,坚持纠违与查嫌相结合,加大对违法查处中以及路面巡查中发现的疑人、疑车、疑物的检查盘查力度,有效地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攻坚力度,组织开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专项行动,有力地震慑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四)完善机制,科学组织,有效提升城区排堵保畅能力。
针对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实际,积极采取措施,主动作为,完善勤务机制,更新管理理念,确保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一是完善勤务机制。加强对城区排堵保畅工作分析研判,增加有警管理路口分布,优化警力配置,最大限度地充实一线管理力量,提高城区见警率和管理效能,及时发现和化解引发交通拥堵的诱因。二是加强路面管控。定期确定1-2个交通违法多、秩序较乱的交通节点,集中警力开展全方位管理。对机动车闯红灯、违反导向、违法掉头等交通违法,采取现场查处、电子警察拍摄与流动抓拍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查处力度,严格依法处罚;对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停车越线等交通违法,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带头违法、不听劝阻的,依法予以处罚,着力规范群众交通行为。三是科学组织交通。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管理理念和手段,与交通科研机构建立了交通管理技术咨询协作机制,聘请4名专家作为城市交通管理技术顾问,加强城市交通组织研究,落实针对性调控措施,治理“节点”,打通“瓶颈”,促进畅通。
篇4
工会可以密切的联系群众,可以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而且可以发挥出工会组织纽带与桥梁的重要作用。工作是联系党政与群众的重要纽带,可以在复杂的社会化解下,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当前社会中,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的劳动体系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充分发挥出工会组织的带头作用,可以将广大的职工与群众吸引到工会组织中,可以更好的协调劳动关系,还可以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实现了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工会作为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要协调好对于特困职工群体工作的救助工作,要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还要改善贫困职工的生活,增强工作组织人的职能,将以人为本作为服务的理念,还要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解决困难,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2)工会要做好形势教育的宣传工作。想要充分发挥工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需要树立以大局为重的观念,还要将组织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考虑,切实解决问题,还要根据当前形势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其人们认识到建立工会的好处。
(3)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还具有疏通言路的作用,可以在政党与群众中架起一道桥梁,是渠道更加畅通,所以,相关的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来访工作。接待来访人员的工作者要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所以,工作人员在平时也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还要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职业素养,对社会当前形式也有一定把握能力,只有提高知识水平,还能提高业务能力,只有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才能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4)做好协调保障工作。在企业中建立工会,要围绕企业的发展开展各项工作,要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利益为前提,还要保证工会管理的民主性,工会人员可以进行民主监督,而且工会的各项决定都要得到群众的支持,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要多做实事,为职工谋取更多的利益,积极协调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工作,降低各个部门以及职工之间的矛盾,还要解决职工的业务分配工作,保证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还要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员工思想改造工作。
2充分认识工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2.1工会巩田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巩固。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工人阶级的积极性、能动性,特别是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2.2工会为社会主义执政党奠定坚实的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阶级基础的牢靠或坚实与否。一方面通过工会使工人与党保持畅通的联系,不仅使工人的利益、愿望、要求能及时地反映给党的各级组织,而且使党的决定、意见也能不耽搁地传达到工人当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工会做工人群众的工作,尤其是努力提高工人的素质,以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2.3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
工会的社会作用,就是要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出发,合理调节劳动和资本、劳权和产权、工资和利润的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两极实现互利双赢,保持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工会所具有的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取代的功能。
3工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完善维权机制
3.1根本途径:法制维权
要通过健全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特别要注意突出工会对职工权益的“维护”职能,认真抓好集体合同制度、工资谈判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安全生产监督制度、职工法律援助制度、劳动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3.2基本任务:奎面维权
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是全面性的。一是要维护职工的生存权,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基本工作条件,尽可能避免职工的身心健康受到任何损害。二是要维护职工的经济权,撮重要的,就是让职工能够平等地获得劳动报酬。三是维护职工的政治权,让广大职工群众有地方、有机会说真话、说心里话,有权利、有途径参与本单位、本部门的重大决策,有条件、有责任对本单位、本部门的领导和决策提出批评或建议。四是要维护职工的文化权,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及其家属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享受文化创造的成果。五是要维护职工的发展权,总的原则,就是确保各单位、各部门和所有职工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3.3首要关键:源头维权
从源头上维权.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关键。一方面,在制定涉及职工群众权益的法律或制度时,要广泛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并充分吸纳其中的正确建议;另一方面,具体的单位或部门在作出各种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决策时,要首先开展调查研究,使之能代表最大多数人们的意愿或要求。
4结语
篇5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生态伦理问题 建设策略
一、生态伦理涵义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确立为主客体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支配下,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愿日益强烈,向自然无止境地掠夺。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他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人类掌握的巨大力量,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实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但是,任何一种伟大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的约束,它可能被滥用。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却遭受着工业社会造成种种环境恶果。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竭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把人类推向危险的“生存困境”。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意识形态,在“生存”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把人类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1.当前我国生态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我国的生态伦理问题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的政绩方面。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生态道德问题在政绩观上集中表现为,生态保护是不是政绩、生态利益是否大于经济利益、在生态问题上有没有地方保护主义。
(2)生态伦理问题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同志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基本伦理意义就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应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尺度。但是,目前“先要温饱,再要环保”、“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生态问题”的观念仍然在一些地方流行;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观念仍然很有市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急于抓经济建设却没有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严重恶化,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四百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论误区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理解,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们错误的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而这一错误的理解是生态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以人的理性作为人与万物存在的根源,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他认为,人目的,而且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而且,据此人要为自然界立法,“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恩格斯曾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身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2)经济与科技的落后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我国,我们一直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而导致这一错误思想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落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尽管不断强调要避免重蹈西方工业化的覆辙,但在事实上却没有脱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说明,现实的国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维模式决定理论兴趣的方向。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生态伦理建设策略研究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伦理问题。
2.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解决我国生态伦理问题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既是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置身未来的明智选择。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3.以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为价值导向
树立同步发展生态伦理观念,即追求个人、社会、经济和生态同步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们中的多种因素又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我们绝不能因为单方面的发展而影响甚至破坏其他方面的发展,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己经不再是孤立存在的、纯客观演化着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而是作为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打上人类活动烙印与人类社会有着多方面关联的综合体。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
目前,我国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还较低,有必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尤其是社会政治组织必须本着对人类生存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生态环境管理和维护者的职责,切实地保护好、治理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5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和谐社会;作用
一、传统文化艺术及其精神动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而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艺术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民族习俗、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审美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它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艺术”这一词的演变,可以看出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密不可分。“艺”字原为“薮”,在我国甲骨文中,它是人类在种植的形象,象征着劳动技术。我国学者邓福星先生写道:“人的起源不仅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且使之成为必然。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从猿到人的转变看成是上述三个主要体系的进化――人类各部分器官和机体的日趋完善,心理机能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都是艺术发生的基本条件。一切精美的传统文化艺术品无不出自人类灵巧的双手;动听的歌声需要人的歌喉才能唱出,优美的舞姿也要靠人的肢体来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既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也就从根本上规定、制约着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基调。……”“科学充实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而艺术也同样充实提高了我们的感情生活”,唤醒了人类求美精神意识。如原始民族喜欢红色一类的强烈色调,山顶洞人在他们同伴的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穿孔也几乎都是红色,因为他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是他们最初的求美精神意识的产生。也许红色引起的感情愉悦中积淀了人的想象和理解,或许原始人从红色想到了与他们生命攸关的火,或许想到了温暖的太阳,总之,这一切都促使了人类的求美精神意识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促进了人类精神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传统文化艺术品则是物化了的人的精神,其产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
首先,传统文化艺术是以人的社会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有了社会交往等强烈的心理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就产生了传统的文化艺术。
其次,传统文化艺术离不开人的情绪、情感与想象。由于人的情绪、情感等的推动,加上艺术丰富的想象,人们便把旧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象。一切传统文化艺术的出现都是思维的结果,离不开入的精神活动,都是人精神活动的产物,依赖于人的精神活动,一般是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及相互转化的结果。
从精神层次来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完成依赖于意识――潜意识――意识,这一点我们从原始初民的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梦的表现与交流则导致了人类最早艺术的实现。如原始初民们几乎人人怕死,然而在梦中他们又“见”到死去的家人或熟人,于是醒后就造出一个“天堂”与“地狱”的世界,以及“图滕”艺术等,而这一认识的途径是在梦中,绝大多数是形象的梦,是潜意识的产物,梦态生活及对梦的分析导致了艺术的产生。尤其现代艺术创作则更与人的思维等精神活动不可分,一切创作都是精神活动的结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类生活的涵盖面广泛。在世界文化历史的进程当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和谐文化的精神意蕴。
二、传统文化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艺术活动中,传统文化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祝愿,促进了群体间以及人们与先祖、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巩固了民间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在艺术活动中,传统文化艺术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艺术包纳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宗教、伦理、道德、价值等全部精神文化和生产劳作等物质文化。传统文化艺术是依赖民众生活而发生和存在的,依靠群体的齐心协力来维系生存和发展,使民众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和频繁,同时,也使传统文化艺术更为广泛和普及。
人类有史以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的各种传统文化艺术,并不存在先进和落后,而只有文化观念的差异及由此而形成的美学观念的区别。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体的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都遵循着一个本质的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感情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文化艺术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和精神力量。
篇7
论文提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阵地,理应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新时期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拓展其社会职能,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一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是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由此看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塑造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构建学习文化的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开发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正确认识和确立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导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这是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所决定的。
1、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食粮。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已被世人所共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需要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图书馆应抓住这个历史发展机遇,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把普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推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为公民各个年龄段的学习提供平台,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打造文化精品,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2、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智力保障。我国人口基数大,教育基础薄弱,公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只有整合全社会的教育学习资源,鼓励社会全体成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以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机构之一的图书馆,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积极帮助和引导社会公民自由学习,是社会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满足于读者阅读需求的场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受益群体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图书馆成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图书馆创新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美好愿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断进取,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高度融合。图书馆服务是实现其社会教育职能的根本所在。在新时期,只有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职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大力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激发公民的学习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意志,使人人成为学习之人,社会成为学习文化的社会,最终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和谐社会
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社会构建。也可以说,图书馆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须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拓展服务职能,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1、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来源呈多样化的趋势,图书馆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知识更新和深加工对图书馆及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图书馆的转型和馆员的角色转换势在必行。图书馆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增强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明确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观念、体制、功能、服务、管理、技术等的创新和超越,使图书馆成为全民终身学习和文化娱乐的中心,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职能。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与国际图联标准和西方国家发展状况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图联规定,图书馆图书应达人均3册,我国仅为0.254册;美国2,643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波兰和加拿大分别为1,093人、9,866人,我国则40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购书经费达120美元,我国仅为7元。如此大的差距,怎能满足学习化社会及终身教育的需求。而且,绝大多数图书馆及其知识资源集中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地区的农民,其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更可想而知了。
许多社会学者呼吁:大多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堪忧的是科学知识贫乏;要消除贫困,最根本的是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任重而道远。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站在时展的高度,认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图书馆投资的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步伐,提升服务职能,为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和谐社会打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3、更新服务理念,延伸服务范围。和谐社会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图书馆要立足社会、服务全民,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从而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积蓄能量。对图书馆来说,馆舍再大,藏书再多,也只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因此,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显得尤为重要,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从而满足社会各阶层公民的需求。
4、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教育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馆员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和服务读者至关重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而馆员是实施服务的使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质、开发信息的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境界和奉献精神。还要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流通、情报信息检索以及典藏等方面的工作都应服从于“读者至上”这个宗旨,积极探索研究,掌握读者的阅读层次及心理,自觉地把新、精、专的书刊、资料提供给读者。做一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在读者心中树立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爱馆敬业、平易近人的形象,主动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以及各种文献的查阅和阅读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开展人性化的读者教育活动。想读者所未想,尽力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做读者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发挥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教育主阵地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深入,相应的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河砂需求。同时,我国当前也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非法采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当前非法河道采砂问题的策略。以期本文能够为我国的河道采砂管理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为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做一些贡献。
关键词:
城镇化;河道采砂;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城市化的需要,我国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市政工程和房地产行业的投入。在工程建设中,砂子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加之如今砂子的需求量激增,以及砂子价格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非法采砂行为出现在采砂活动中。河砂、湖砂较容易开采,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河道非法开采的行为更是猖獗。这种长久的采砂行为,对河流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航运的安全。给周围民众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说,研究河道采砂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一、非法采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非法采砂直接影响航运安全
采砂很容易造成河道水势的改变,使沿江港口、码头作业困难,严重的可能造成港口、码头淤废。据长江航运(集团)公司不完全统计,1994-1995年因采砂共发生船舶碰撞事故29件,直接经济损失118万元,停航554h,沉船4艘,失踪死亡4人。
2、非法采砂直接影响社会治安
非法采砂行为涉及到巨大的利益问题,往往涉及到各种黑恶势力。这些黑恶势力往往为了抢所谓的地盘而大打出手,曾经其它行业的黑恶势力纷纷卷入采砂市场。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非法采砂的一些涉及黑恶势力而出现的恶性事件的报道。这些非法采砂行为往往会受到当地居民的举报或者阻止,这些非法采砂的人员或者黑恶势力往往会对这些举报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进而出现暴力时间。再者,执法人员对这些非法采砂行为进行执法时候,经常会受到暴力抗法事件,这些非法采砂人员往往驾船逃到另一个城市的管辖区域甚至另一个省的管辖区域,造成我们的执法人员十分被动。
3、非法采砂造成国家资源流失、生态破坏
非法采砂行为使得我国的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沙量锐减,一些支流的沙量亦是如此。本应该是国家统筹行为的资源成为了某些个人的暴力财富来源。非法采砂行为的大量非法砂子流入市场,也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砂子市场的价格和出入量,对经济市场直接进行着扰乱。进行形成连锁效应,从而影响相关产业的经济行为。同时,由于大量的非法采砂也影响着采砂水域的生态循环,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水域,更是如此。
二、构建和谐社会概念下的河道采砂管理措施
1、加强对河道管理的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制定了很多规范河道采砂的法律法规,交通部每年都制定了详尽的措施以抵制非法河道采砂行为,但仍然很难有效抵制愈来愈猖獗的非法采砂行为。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协调水利、交通、公安、国土、工商、税务等部委以及相关省、直辖市政府的职能界限,明确主管部门职责,理顺管理体制,统一规范采砂收费的项目与标准,真正实现《条例》中明确规定的“一证一费”制度,避免国家利益部门化、行业化,克服国家利益地方化,同时依法界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切实落实砂管责任追究制度,从全国、全流域战略利益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保河道砂石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促进人水和谐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做好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统一协调
我们的政府要有一个统一协调机制,不能让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独立运行,要让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加强流域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在流域机构的直管河段,地方政府仍然有明确的相关职责,即配合流域机构管理的职责。积极探索流域综合管理,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逐步建立民主、协调、权威、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委员会制度。有些地方政府的整体意识较差,往往只是注重于自己的管理范围。这就极易造成管理的不连续和统筹性。对于非法采砂的打击更是如此,只有将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有效的管理河道采砂。
3、对河道采砂要科学化
任何事情都要建立在科学有序的基础上,河道采砂行为亦是如此。砂子毕竟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如何科学合理的采砂对采砂的长远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禁采期、禁采区,还是可采期和可采区,各地都要继续依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采砂行为,特别是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要依法从重处罚,并追究对非法采砂行为提供保护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同时,要制定流域或重要江河、湖泊的采砂规划,并对已有河道采砂规划及时进行修订,促使各地采砂活动逐步走上依法、科学、有序的轨道,保障河流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饮水安全。
4、对小型采砂船要有针对性管理
现在非法河道采砂打击难点之一就是小型采砂船,由于这些船只的机动性较强,并且数量巨大,管理难度十分大。并且这也是监管部门的管理重点和难点之一。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逐步的取消这些小型船只,不再对新的小型船只进行审批。各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对这些船只的主人进行合理的产业转移,方便他们找到新的谋生手段,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最后,立法部门必须明确对小型采砂船的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非法河道采砂船的处罚,以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做到对小型采砂船的有效可行的执法。
参考文献:
[1]王志,《关于破解河道采砂管理难题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水利》,2014(12)
[2]王晓刚,《对加强无锡市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水利》,2012(4)
篇9
论文题目:2号宋体加粗(或2号黑体),居中,一般不超过20字。
作者单位、姓名:在标题下方,上空5号字一行,4号楷体,居中。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四个字用4号楷体加粗。摘要内容用4号楷体,一般100-2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楷体加粗。关键词内容用4号楷体,数量以3-5个为宜,一般不超过8个。 正文:用4号仿宋体,一般2500—4500字。文中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顺序按标准如:1,1.1,1.2……;⒈1.1,1.1.2……;2,2.1,2.2……;2.1.1,2.1.2……;3,3.1,3.2……;3.1.1,3.1.2……等等。标题用4号宋体加粗或4号黑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4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用小4号宋体,按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个字用小4号黑体。简介内容用小4号宋体,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历学位、现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等。 附:论文范文
(注:论文格式请参照,文章内容为网上下载,请勿效仿。)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图书馆
铁岭市××××张××
内容摘要:图书馆的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二是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的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 图书馆
和谐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的哺育与支持。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应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和谐的典范。构建和谐图书馆要体现以人为本。图书馆学家施莱格曾强调:“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以读者为本,构建服务与需求间的和谐关系
图书馆的主体是读者,而不是书。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没有读者的需求,就没有图书馆的事业,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员必须改变“以书为本”的传统服务理念,将读者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建立服务与需求的和谐关系。
1.1营造平等阅读的和谐氛围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原则》中明确提出了“书
是为一切人而存在的”第二法则,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人提供资料”,“图书馆要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大开方便之门”,由此可见,图书馆平等阅读是国家民主制度在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反映,是每位读者应有的平等利用文献资源的民主权利,是读者人格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反映,是创造和谐气氛的前提[1]。坚持平等阅读是图书馆营造和谐气氛的保障,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实践中,根据不同阶层读者群体的需要,特别是占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农民工、社会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如残疾人、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需要,制订相应措施,开展相关服务,使广大读者能够拥有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营造平等和谐的图书馆阅读氛围。
1.2创造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吸引读者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创造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包括:在图书馆的环境布臵与装饰上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臵典雅清爽,布局设计大器,色彩搭配合理。走廊墙壁上适当装饰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过道上随季节变化放臵花卉,使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幽雅的陈设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在制度建设上,应变更那些损害读者利益的条文,使图书馆各项管理条款人性化、科学化;在服务上,图书
馆员应把“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面带微笑、礼貌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读者,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创建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2]。
1.3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
馆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图书馆要在全体馆员中树立以人为中心、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已任,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其次,设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方便读者随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消除矛盾,把不和谐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在做好传统的借阅服务之外,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1.4完善读者服务制度,尊重读者的权益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图书馆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中要融入尊重、理解、信任,避免挫伤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热情。在制订制度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权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制度措辞上应减少限制性的语言和措施;在执行时,要做到宣传在先,警示在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违章行为。尊重读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关照他们在图书馆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2.以馆员为本,构建和谐的内部管理体系
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 ”。广大图书馆员作为
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者和传递者,是知识信息与读者间传递的桥梁纽带,是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与繁荣,都必须依靠广大图书馆员。牢固树立以馆员为本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图书馆自身建设的目的,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关键。
2.1构建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
马克思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内部管理关系,首先要建立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图书馆领导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策划者,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同心协力,才能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遵从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发馆员潜能,提高员工素质为主要管理任务,以尊敬人、重视员工的合理需求为管理宗旨,以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图书馆价值观、道德观,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3]。
2.2建立和谐的同事协作、部门协作关系
图书馆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图书馆要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在馆员中形成识大体、顾大局、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保证图书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在明确各部门责、权、利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强化组织观念和集体
主义观念,注意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工作关系、利益关系;加强信息交流,疏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及时协调馆员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使馆员之间、部门之间和睦相处,共同维护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增强图书馆的内部凝聚力。
2.3健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构建稳定和谐的馆员队伍
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层次多,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较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图书馆员工作状态的低落,馆员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很难发挥出来,造成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这终将影响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留住人才,稳定队伍,就要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一是要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培养和造就一流的馆员队伍作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来抓。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各级领导机关和图书馆的管理者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能力建设问题,形成重视加强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的共识。二是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认真研究和制定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服务人才的一系列政策制度,通过政策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切实把人才能力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图书馆要为馆员的培养和开发提供便利条件,搭建一个图书馆员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为图书馆人才提供必要的物质待遇,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研究中去,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四是强化继续教育,建立人才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员补充
能量,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支持和鼓励图书馆员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提高图书馆员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创建一个管理民主、公平阅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 欣、韩继章.更新教育理念共创和谐氛围——关于高校图书馆教育与阅读环境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3).
[2] 胡 波.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学理念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3).
篇10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与会代表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是通过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来实现的社会秩序和状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同社会关系主体的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提出、不断协调,最终形成全社会各种论文正当利益和谐共存的局面。法治是促进这一和谐局面形成的重要机制,它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和程序等要素的合理安排,形成调整社会关系的完备法律体系,以确保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价值目标得到确认、尊重、保护和实现。
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障。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完善的民主法治机制可以自发、及时地搜寻和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不正常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作用,维护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可以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利益、社会关系,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可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社会的诚信友爱,激发社会的发展活力;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可能降低社会转型的成本与代价,以顺利渡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和临界点,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或社会风险。从而,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
有论者从正当程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程序在和谐社会中的意义,指出程序的功能在于:传输理性、界定利益、化解纠纷和控制公权力,倡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视和保障程序公正。有论者指出,程序公正包含六方面的内容,即:裁判者的独立和中立;程序的合理性;程序的公开性;程序的平等性;程序的民主性;程序的便利性和及时性。也有论者呼吁引导公众树立遵从程序的理念,他们认为,由于法律条文的先天缺陷、案件事实的虚无、证据收集的困难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致使案件处理不可能完全实现实体公正,社会对此应有一定程度的容忍,因而应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遵从程序理念,促进法治权威在全社会的树立。
二、法律监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所具有的专门职能,是我国体制有的一项权力。会议代表普遍认为,法律监督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制度性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现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职务犯罪侦查权,即由检察机关侦查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以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的廉洁性;二是公诉权,即检察机关公职人员代表国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提起控诉,并在审判时出庭支持其主张的权力,以修补被损害的社会秩序,解决社会冲突;三是诉讼监督权,即检察机关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以保障国家法律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全过程中得到统一正确实施。
有论者对法律监督的应然价值和具体作用进行了探讨,指出法律监督的应然价值在于:实现公平正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调和利益纠纷。其具体作用则表现为:依法审查逮捕和提起公诉,打击犯罪,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查办职务犯罪,营造民主法治氛围;强化诉讼监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做好息诉工作,创造团结稳定环境;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打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关于当前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有代表将其归纳为:一是法治观念转变不到位现象还普遍存在;二是反腐败查办大要案的力度需要加强;三是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四是执法不公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五是法律监督职能发挥的不充分;六是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力;七是检察道德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等等。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的法律监督工作要积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是执法办案的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宽严相济的实质就是对刑事犯罪要区别对待,是宽和严的统一。在具体工作中,要把严格执行法律与执行刑事政策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该严则严;又要坚持区别对待,当宽则宽。尽可能地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应当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理解“严打”,当宽不宽;一是错误理解“和谐”,该严不严。对严重刑事犯罪必须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没有严厉打击就没有震慑力,就难以有效遏制犯罪;对未成年人犯、初犯、偶犯和轻微犯罪案件,要体现依法从宽的一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要研究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法律政策界限,改进审查逮捕和审查程序,搞好捕、诉衔接,探索快速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使依法从宽处理的标准明确化、操作程序化、工作制度化。
有代表提出,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法律监督面临着制度上的创新。对待创新应有客观的态度,既要坚持创新探索,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和法律制度;又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行,不能违反规律,盲目创新。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刑事和解的正当性与规范性问题。刑事和解在实践中存在如下理论问题:一是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和解中充当什么角色?二是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如何?三是刑事和解与传统价值观念存在冲突,法律监督如何调整和处置问题。与会代表的倾向性意见是,法律监督机关不宜作为调解的居中人,但可以建议者或程序启动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应完善刑事和解机制。还有代表就民事执行法律监督的可行性作了探讨,认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进行法律监督具有法理、《宪法》和法律依据,目前的关键是应对法律监督介入民事执行活动的范围、监督方式等问题进行界定。
三、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建设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是指检察机关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运用检察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组织检察人员发现犯罪、证明犯罪、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监督执法和司法活动、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技能。多数与会代表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检察机关的工作不简单止于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更在于通过行使检察权保障、维护、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讲,构建和谐社会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建设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数代表认为,要不断强化四种意识,作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思想基础:一是《宪法》至上意识,即应确立《宪法》至上的观念,遵守《宪法》的各项规定,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二是权利至上意识,要辩证地认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正确行使检察权;三是程序公正意识,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原则,严格、文明、公正执法;四是为民执法意识,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目标,有代表认为应当着力提高“四种能力”:一是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二是提高推动反腐倡廉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廉洁的政务环境;三是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四是提高保障公平正义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构造完善的法治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有论者主张遵循“三个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民主法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协调功能,实现社会各方双赢的格局。
与会代表探讨了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具体途径:首先,应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采取寓教于会、寓教于谈、寓教于带、寓教于查、寓教于行的教育方法,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干警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牢固树立“立检为公”的执法观念;其次,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完善执纪评议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思想上筑起廉洁从检的思想防线;第三,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坚持业务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疑难案件评析制度、办案经验交流制度,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水平,切实贯彻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和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第四,加强保障建设。强化检察行政事务管理机制建设和检察后勤保障管理机制建设,提升检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保障检察业务顺利进行和检察机关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