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篇1

我馆对业务工作一直持两个重视的理念,一是重视高科技的发展,二是重视日常业务工作的不放松。当前图书馆工作的大环境是多着重在发展馆界规模和加强高新电子技术等,而对一般不会引人注目的常规工作则没有重视,往往造成经费负重比例大,建一个大馆,差一大笔历史帐。而造成馆藏书建设和用户服务等基础工作渐渐式微。有的甚至文本文献的储存和利用等基本建设工作基本上未开展,处于一种冷落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当今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谈一些悖乎时尚的意见,呼吁各兄弟馆认真狠抓文献部、文献研究室的业务工作建设,让图书馆真正发挥为社会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服务的良好功能。

知识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可共享性、重复使用性而不损耗、易于传递以促进知识资源共享与利用。鉴于此,我们在抓图书馆业务全面发展的工作中,认为应该对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说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来源于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的核心是人才加技术。它们进行组合后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就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随时伴随着陷阱。它面临的机遇:

一是图书馆已经或即将成为知识流通与传递的重要部门,它将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它将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知识的管理者。

三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争夺,图书馆对培养人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受到政府、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四是图书馆是出成果、出人才的地方。因此,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性结构,它可以有机地融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重要部分。

五是图书馆是向人们展示古今社会文明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场所,因此图书馆有义务真实地记录和推广我们社会先进的文明和光荣的传统。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但是,我们图书馆在发展的机遇中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挑战,那就是: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将有更多的需求和企望,它不仅要为社会进行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知识信息传递、文化艺术展览和再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知识经济时代更面临着如何体现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样一种挑战,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加速培养人才,提高信息质量,势必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宽广的知识面,具备卓越的决策判断力,有相当高的全面业务技能,善于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设备和管理手段筛选出用户需要的信息,向读者进行高效高速的全方位的传送服务。所以一方面要尽快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对现有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三是图书馆也必须迅速转变自己,加快现代化进程,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发展,使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中心和网络中转站。而图书馆员则当然地要成为信息导航员和知识工程师。面临这样的机遇挑战,可以预测,现在的图书馆势必将在于21世纪的二、三十年生全面性的巨变。新一代的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图书馆之类,将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出现。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它前进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有随之而来的知识陷阱。陷阱这个词大家都不愿听,但它确是历史发展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

四是知识在未来将获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光辉地位,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任何光辉都伴随有阴影,“知识经济”也将伴随着各种陷阱,比如说电脑化陷阱、商品化陷阱及权力化和经济化陷阱等。

五是必须认识文献资源是形成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铸就求实创新的风格,成为社会各界所求学科领域极具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应用工程。

篇2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

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各行各业,深处象牙塔的高校图书馆也不能幸免,新技术、新观念的出现,使传统图书馆从藏书结构、文献资源建设利用,到读者服务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其形态、管理理念、工作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作的重心和服务的重心改变,为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图书馆管理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面向不同读者需求、高质量、高效率、适应多学科科研建设需要的文献资源建设的新体系。

1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为媒介,对信息的生产、加工、整理和分配,它所包含的知识,包括所有学科,以信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知识经济具有生产、消费、分配和就业四大特征,它是以知识的占有程度来实现资源的分配,其主要内容是创意,由知识的创新者为受众提供服务。笔者看来,在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具体表现为:对文献资源的收集、处理,加工和服务过程。

2知识经济带给高校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

2.1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

知识经济在图书馆管理模式下表现为以文献信息为载体,通过整理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特殊信息,其加工后以一种“知识”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传统图书馆只是一种简单的文献收集和借还方式实现,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量的加大,使传统图书馆得以实现文献资源的巨量获得,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使读者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快速查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这是图书馆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图书馆员的机遇,图书馆工作者熟悉自己掌握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文献专业知识,通过必要的专业培训就能很好地掌握文献整理加工技能,信息量的加大,知识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运用者的成败,这就对图书馆文献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2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

图书馆不管在纸质文献资源还是数字资源上都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问题。如纸质文献的采购上,由于经费有限,不仅要满足本校普通读者的需要,还要兼顾教学科研,以及本馆特色馆藏资源。在数字资源上面,则面临多平台信息筛选,信息处理的问题以及信息存储,文献压缩,系统安全、文献访问及信息回馈等问题。这就对图书馆在人员构成上出了个大难题,图书馆员不仅要具有相当的图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学校学科专业知识和电脑技术、网络技术知识和信息咨询人才。

3以创新服务促进图书馆建设

3.1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应该是以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为基础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体式的新型图书馆,既然是新型复合体图书馆就必然要走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发展道路,传统图书馆的概念是以文献实物为主,而图书管理员基本上就是一种轻微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日常工作就是传统文献的借还,文献资源需要读者自己去发现,就是一种需要啥自己去找的状态。图书管理员就是一种被动式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应该是以文献信息加工成知识的形式提供给读者,文献的整理加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和脑力劳动,图书馆工作者通过信息的加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通过这种服务,不仅使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够锻炼图书馆队伍,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品。

3.2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图书馆员专业素质

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对人才层次的考验,图书馆要发展、转型,专业高效、多能的图书馆员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员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图书馆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并行,以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状况,应以培养为主。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才能真正懂得知识经济的价值,只有具有相关知识和素养的图书馆员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对文献资源的如饥似渴,使图书馆创新能力步上一个新台阶。

3.3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吸引人才

图书馆是一个温馨宽松的大家庭,优雅的环境应配以相对宽松的制度,只有使图书馆员在脑力劳动之余感受到图书馆内部同事之间关系和谐,领导重视,劳动成果和价值得到体现,才能产生成就感和安全感,才能吸引更多人员加入到图书馆队伍中来。

3.4加大资金投入,提倡奖励机制

知识经济就要体现出知识的产出和收益性,只有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才能更好地激励图书馆员创新的激情,在图书馆内部引进竞争机制,完善聘任制度,将岗位,贡献和奖励挂钩,以充分调动图书馆内部积极性,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综上,新时期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完善馆员奖励制度,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必要内容,是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新时期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主动服务教学科研,才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服务为基础,提高图书馆队伍服务水品。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是高校教学科研向更高和更深层次服务的必然选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品提升做出贡献,又进一步锻炼了队伍,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图书馆奖励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振了图书馆内部人员的创新意识。加强了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黔峰.高校图书馆期刊的知识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3)

[2]郑小玲.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

篇3

   

当前在图书馆界似乎有一种倾向,比较多的注意到高科技的设置与发展的问题。各馆都在比赛哪个馆电子阅览室有多少,上网程度如何,数字转换进程如何和宽带网的设置等等。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一些常规工作,如对文本文献的储存和利用似乎谈得少了一些。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把天平稍微倾斜一点,谈谈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问题。

    我对图书馆工作一直持两手抓的理念,即一手抓高科技的发展,一手抓常规工作的进步。当前人们的舆论和措施,多着重在发展技术设备和加强技术中,而对一般常规工作则不太注重,往往造成经费分配的失衡,藏书建设和用户服务等基础工作渐渐落入不被重视的地步。甚至像文本文献的储存和利用等基本建设工作也很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处于一种冷落的状态。所以我想借这次会议的机会谈一些悖乎时尚的意见,为被冷落的文献部、文献研究室呼吁一下,并提醒某些主持者不要过分沉迷于“见(计算)机忘(文)本”。

    首先,我觉得应该对现在面临的时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面临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经济这一经济形态,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就为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所关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一次正式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新概念,并界定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那就是说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来源于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的核心是人才加技术。它们进行组合后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就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这种知识资源的特点有三:一是它是可共享的,二是重复使用而不损耗,三是易于传递以促进知识资源共享与利用。

    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大环境,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随时伴随着陷阱。机遇就是:(1)图书馆已经或即将成为知识流通与传递的重要部门,它将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作用;(2)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提高,它将承担更重要的职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知识的管理者;(3)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争夺,图书馆对培养人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受到政府、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4)图书馆是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性结构,它可以有机地融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重要部分。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

    但是,与机遇同时存在的还有各种挑战,那就是:(1)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将有更多的需求和企望,它不仅要为读者进行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知识信息传递和再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知识经济时代更面临着如何体现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样一种挑战,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加速培养人才,提高信息质量,势必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宽广的知识面,具备卓越的决策判断力,有相当高的图书情报和计算机的业务技能,善于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设备和管理手段筛选出用户需要的信息,向读者进行高效高速的全方位的传送服务。所以一方面要尽快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对现有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工作;(3)图书馆也必须迅速转变自己,加快现代化进程,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发展,使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中心和网络中转站。而图书馆员则当然地要成为信息导航员和知识工程师。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测,现在的图书馆势必将在于21世纪的二、三十年生全面性的巨变。新一代的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图书馆之类,将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出现。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它前进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有随之而来的知识陷阱。陷阱这个词大家都不愿听,但它确是历史发展必然伴随的一种现象。以知识为标志的新时代里,知识正如农业时代之手工工具,工业时代之机械工具。知识在未来将获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光辉地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光辉都伴随有阴影,“知识经济”也将伴随着“知识陷阱”———那就是(1)电脑化陷阱,(2)商品化陷阱,(3)权力化陷阱。

    在知识经济这一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可能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倾全力于图书馆的高科技的发展和建设,而忽略或漠视了常规工作,特别是文本文献工作。我们万不可以片面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对待新时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不要出现“见(计算)机忘(文)本”的现象。我看到不少馆因为片面追求高科技建设,耗用了绝大部分经费,而使文本入藏出现大量短缺,使图书馆文本收藏的功能逐渐萎缩。为了满足高科技建设的经费需要而大大削减购存文本的经费,因此很多期刊短缺了,很多重要的书籍采购量不足,甚至有人还认为只需几间电子阅览室就能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不可避免地落入“知识经济”的“电脑化陷阱”之中。

    我们对于文本应有充足的认识,因为:(1)信息的产生大部分需要有文本根据;(2)数字化不可能涵盖所有文本;(3)全书上网有一定难度,一般经过筛选的网上信息,有筛选者的主观成分,往往会有遗漏;(4)文本的保存时间比较长。由此数端,所以我认为既要随着时代前进而向创建和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方向走,也不能偏废文本文献的不断储存和利用,既要开拓创新,又要传承文明。文献的储存不可能无所不收,而应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其收藏的重点,如各地区的图书馆就应着重地方文献的储存与利用。

    “文献“的概念在中国起源很早,一般认为始见于《论语·八佾》,至于文献的具体定义和所涵盖的内容既有自汉以来的不同解释,又有今人的研究和诠释。地方文献应是文献中的很大组成部分。近几年,有不少文章着重阐释了地方文献的有关问题。据说,地方文献最早受到重视的是1941年杜定友先生于韶关任广东图书馆馆长时,杜先生提出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办馆方针,并规定地方文献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个方面。这一设想很好,但失之于泛,因为这三方面的文献不一定都具有地方文献的内容,所以应该从文献内容来界定地方文献的概念。地方文献是不同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色文献,它充分体现着地域的特色,只要是反映本地区的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以及人文活动等内容的文献,不论其时间的上下限和使用各种不同的载体,即使是零篇散页,都应是地方图书馆典藏加工和利用的对象。这些地方文献对本地区的各方面工作都有着参考咨询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更应以其独有的特色参与各方面的共享。

    从网上浏览中可以搜索到无数有关地方文献的信息,真令人兴奋不已。地方文献这一领域竟然已进入更多方面的视野之内,随手拈取数例以见一斑。如广西桂林图书馆对建国前文献设特藏部,专事地方文献的收藏;对建国后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则列为藏书建设的重点,多方搜集,已具相当规模。吉林长春图书馆藏有日伪时期有关东北和满蒙的地方文献达3000多种,其中东三省的孤本资料即有600种。一些县地级市公共馆也多注意及此,如浙江上虞市图书馆规定了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分古籍地方文献、现代地方文献和虞籍人士著述等。温州市还将其一个分馆改为地方文献部,湖北十堰市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向市民大力征集地方文献,取得一定效果。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如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专设海南地方文献部和文献资料中心,专门收集和珍藏琼岛的地方文献。云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专设民族地方文献部,收藏已达7万余册。另外,有些省市馆如浙江省馆、甘肃省馆、湖南省馆、天津市馆和首都馆等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南开大学图书馆还挂靠有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的地方文献研究室,承担收集与研究工作。最近完成了天津旧志十二种的整理点校工作,并正式出版,充实了天津地方文献的武库。

    为了能更好地加强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特举出一些地方文献资源,以作示例

    1、地方志与地方史

    地方志是一方之史,是专门性的地情书,既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又受到现实社会的重视,数量较大。地方图书馆有一定的入藏基础。据我所知浙江图书馆收的浙江地方志有1600余种。据一种不完全统计,当前新旧志约共有15000余种,成为地方文献之大宗。旧志中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经济、自然现象、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的资料,如上海是否设立过市舶司的问题,日本学者藤田丰八郎根据《宋会要》和《宋史》,认为宋未设市舶司,这两种书是可征信的史书,但他们都是宋宁宗前的史料,不包括宋的全部。后来谭其骧先生在弘治《上海县志》中发现附载了宋度宗时的市舶司官员监镇董楷的《古修堂记》和《受福事记》二文,内容涉及到管理市舶司的事,从而肯定宋度宗咸淳年间有市舶司,纠正了宋无市舶司的说法。其它如查找二流人物的生平,防备自然灾害,推动农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等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新编方志虽与旧志有重大变革,但仍保持了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如径山藏旧说明万历十七年初刻于山西五台山清凉寺,二十年时,方在余杭续刻,新志考订万历七年创意,刊刻时就在余杭。这种文本文献按知识管理学的说法,属于静态的显性知识。

    2、宗族谱

宗谱是与方志有同样悠久历史的一种地方文献,数量也大致相当,约在15000余种。除去夸耀与虚构的内容外,确有不少可资参考之处。如名门大族的家族史,地方的开辟发展,为人物的研究提供祖先和子孙的资料最详细,在《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证实曹雪芹的祖籍是辽阳,后迁居沈阳,原属汉军旗,后改归满洲正白旗。宗谱的内容比较丰富,除一般有关家庭的世系、家训、祠墓、传记外,还有专题部分(如杂记和文献),储存着较多的地方文献。家谱对人口研究尤有价值。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到本家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原因,家庭的兴衰过程,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寿命等。

    3、私人档案

国外图书馆多为当地政府保存地方上的官方档案,成为地方文献的一种库存。中国的体制是图档分流,是两大系统,档案有档案馆保存。但散落的私人档案却尚未引起重视。浙江馆收藏的钱塘江大桥的工程设计书,就是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对维修一桥和兴建二桥、三桥都是重要参考资料,这应属于茅以升先生的私人档案。他如杭州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所经营的庆余堂药店的档案、天津的瑞蚨祥、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宓大昌烟店等老字号的商业资料也都值得收集。

    4、石刻碑文

在名山古刹立石建碑是中国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些碑刻上的文字是地方文献的重要资源,过去久为人所注意。如山西是我国文物大省,到处都有石刻,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编著《山右石刻丛编》保存了重要的地方文献,为学者研究所用。沁水县曾汇集石刻文字160余通,有不少反映地区社会生活的文献资料。河南省为了研究该省地震文字记载的准确性,特在全省范围内搜求碑刻文字相印证,终于完成了一部比较系统而可靠的河南地震集,为预测地震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5、隐性知识

这是过去很少涉及并往往被忽略的重要地方文献资源,我国有句成语说“入境问俗”就是为寻求地方文献的隐性知识。近年,美国李华伟博士在研究知识管理课题时才明确提出隐性知识这一概念,以与有文字落在载体上的显性知识相区分。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文献中“献”的部分,也就是地方上贤哲们头脑中尚未变成以文字落于载体的知识。国外有些图书馆对所属社区可以提供隐性知识的贤哲们都很熟悉和关注,遇到各式各样问题无法为读者解决时往往就向这些贤哲们进行咨询。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开发这一领域,为这些人建立人才档案,以备随时咨询。

篇4

一、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

企业在当今时代越来越盛行,所谓企业就是指能够让劳动者取得收入的行业,它的目的就是盈利和追求利润,是一种市场经济运行体。有了企业,必然就要进行企业管理模式,所谓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要想脱颖而出更好地抓住机会,就要与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紧密的切合,同时对管理的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此与网络时代的背景进行有效的契合,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中较好管理模式其呈现出较高的优越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1.网络与财务管控软件全面的融汇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的领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作为市场中的企业来说,将财务管控的软件进行全面的使用能够将其智能化和可视化等功能利用的同时,对于决策也起着较为重要的重要,以此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好的进行服务。

2.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

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核心,使之集中式、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也是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

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现阶段网络的背景渗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将财务预算管理的创新应定为为财务管理的创新方面。

4.财务预警

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市场中的企业要想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就要对自身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将其定于基本点,对财务预警的原则进行高度的关注,同时不能够动摇。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方面管理的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全面使用,在企业的中也随处可见其身影,因此对于企业来讲,互联网的出现对其传统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变,同时也对于经营和管理带来相应的冲击,随着电子支付、网络采购不断频繁的交易,特别是跨地域经济网络化、数字化的到来,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契机,企业如果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企业经营思路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整个公司的运行是密不可分的,它可以让公司的财务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一个企业也只有树立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够在未来网络经济大潮里,成为真正的赢家。

1.企业财务管理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面临的风险

目前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进行利益获取的期间,较多的交易和商业的活动都是依靠网络来实现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其它风险类型不同,财务风险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金流入或流出的速度远远快于普通企业。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e租宝遭突查,e租宝涉及非法集资、自融等问题。在e租宝案件里,很多投资者就是被其高收益低风险和灵活存取的宣传所吸引,忽略了对平台真实运营能力的考察,从而造成了自身的经济损失。由于多数企业的现金流计息周期以W年、季度、月为单位,而P2P网络借贷平台则多用W周作为单位。因此,当前的财务风险高低很可能只是暂时的,现在的财务风险低,不代表今后的财务风险低。

2.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方面管理的缺陷

随着商标权、专利权、软件开发,企业的财务资产结构也从有形逐渐过度到无形,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就不能有效地监管和运营无形资产,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下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

3.企业财务管理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面临的改变

对于早期的企业管理模式来说,其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协调性和远端的处理性方面不能够较好的实现,同时对于便携式办公也不能较好的实现。而新时期的网络技术却为财务办公的异地化创造了便利,传统的财务软件却只用于企业内部办公的需要,是需要在企业办公室内办公的,还无法满足异地办公的需求。

三、企业财务管理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创新研究

1.筹资创新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进行社会和生活的期间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已經消失,并且能够使用便捷的和自由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让区域间的距离不断的缩小,呈现出具有国际性的公司逐步的转变为当地化的公司,而本土化的企业也逐步的转变为国际性的企业,因此就呈现出企业在进行活动的期间,与其联系性较为紧密的方面为环境,让这两者共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对于企业来讲,其竞争的区域在不断的缩小,也就是将区域性的竞争逐步的转变为国际性的竞争。在目前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总,网络经济对其的影响让企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客户可以来自于线下也可以来自于线上,为企业客户来源开僻了新渠道,这也就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2.投资创新

对于网络经济来讲,其基础性的方面在于专利权和特有的技术以及产品的商标,并且在无形资产的占比值方面呈现出快速的增长状况,逐步的转变为企业中重要的资产。企业在进行运营的期间能够对其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方面为无形资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经济高度高达的过度其科学技术的贡献程度相对较高,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已高达百分之60到百分之80。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投资方面的创新,可以坚持打开自己企业的大门,为企业注入外资做准备,不可故步自封,让投资创新成为企业的新的驱动力。

3.分配方式创新

知识的重要性在网络经济时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成为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据。现阶段在高新技术的企业中,对于知识贡献程度较高的员工企业往往对其使用红股的方式,对其进行奖励。此种模式能够让企业员工的利益获得满足感不断的增强,同时此种模式也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在实施利益分配的期间,同样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传统的企业大多是按员工的业绩、能力和职位的高低进行分配。企业可以创新分配方式,可以按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建立健全职工奖励与惩罚机制。

4.财务软件创新

在网络经济时代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开发利用,企业财务管理软件也不断辞旧推新,实现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与产、供、销、送等一體化的发展。在网络经济时代下,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上采购、支付、配送查询、反馈消费信息等,更方便了企业与客户,与生产者,与销售者等的有效交流与沟通。是网络改变了企业,也是企业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产生活,而财务软件的创新,为这一切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四、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方面管理发展新思路

1.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网络经济企业财务人员要与时代的脚步仅仅跟随,同时对早期不契合实际的理念抛弃,对知识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认知,不断利用网络知识、网络平台,积极挖掘知识资本的价值,企业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生气勃勃、欣欣向荣地发展。企业只有抓住机遇和挑战,既重视知识资本,并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又不断促进知识资本高速度的运行、持续增长,才能在当今的网络经济时代下脱颖而出。

2.增加网络技术的培训

财务人员是未来企业财务管理的得力干将,因此需要不断地增加自身的网络技术的知识涵量,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培训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也要不断地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如果财务人员对网络安全知识一无所知,就不能有效防止网络威胁和风险,如果财务人员不能有效掌握金融工具或者投资管理策略,就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如果财务人员不懂得规避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风险,就不能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这样,也就适应不了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财务人员网络技术培训的力度。

3.采取措施强化对企业网络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

网络经济使企业的商务活动更加广阔,企业的商务活动可以借助网络经济平台,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现代财务管理以数字化媒介为主,跨区域发展物流包含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实施再次的分析和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重组,同时还要对业务的流程进行有效的完善,逐步的将成本进行控制,以此来让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的提升。

4.完善财务风险预测机制

网络化管理向前推进,企业在实施商业活动的期间其风险性也呈现出增多的局面。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企业则务风险预测机制,进而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监督,设置一系列的预警指标、阈值等风险的发生概率来实现对潜在风险进行准确及时的控制和管理。防患于未然,降低企业的风险,使企业走得更快更稳,更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企业要想不断的发展,就要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进行有效的拟定,同时让其成为固定化的企业管理程式,让员工在进行工作开展的期间能够有参照的标准,比如网络安全法律和电子汇兑法律法规的使用,能够让企业财务管理的管控从制度的层面进行不断的增强。此外,设立防火墙、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等可以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 民生档案 信息化建设 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55-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是知识的生产,核心是科技,本质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蕴藏量及传输、推广、传播、交流速率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达程度,衡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档案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具有基础性、真实性、唯一性、原始性、权威性等优势。民生档案是宝贵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是维护人们生产生机根本利益的权威性基础凭证。民生档案是各级政府档案部门存有的围绕民生问题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在构建档案工作“三个体系”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服务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民生档案信息化的基本定位

(一)主要特点

知识经济总的来看是以知识及其运用为主要导向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作为经济发展到高等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在知识与信息的研发、存储、应用,且与之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并列对等但又发展进步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可以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新渠道、新动能。民生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其中,如何融入地方信息化整体进程、改进档案资源的存储方式以及如何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可靠等课题是推进民生档案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和具体部署下,在档案归档整理利用等环节中推广使用最新最先进的电脑网络和信息技术,将现有各类档案进行数字化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整合民生档案资源提出了挑战。民生档案信息化是以民生档案为主要内容,运用档案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与扫描技术的使用、电子文件的应用、网络的传输等技术密不可分。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民生档案信息收集归档存储的信息化。不管是电子档案,还是被数字化的各种平面或传统纸质档案,都可以称之为当今高新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方面的有效应用。第二,民生档案整理的统一化。对民生档案资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全面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群众更好更全面更快捷地检索利用。第三,民生档案调取利用的跨越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推进和使用,使得档案资料可以在异地以更方便快捷地调取和利用,同时网络还使得电子档案的复制保存更加迅捷。第四,民生档案信息的服务更具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民服务。坚持民生档案“优先建立、优先接收、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优先利用”,增强社会化使用效果,是体现档案功能的终极价值。

(二)基本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明确指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根据相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这里法律界定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障档案的合法使用性奠定了法律和法制基础,也为知识经济和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合提供了契合点。

知识经济的纵深发展正以加速度的方式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角落,提供了动力活力和空前机遇,同时也提出严峻的挑战和要求。“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转变,智力因素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进步中重要决定性因素。当代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演变,都在越来越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影响着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秩序的调整。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概莫能外,必须根植于这一宏观历史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运用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是引领发展的龙头。民生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界顺应国家服务民生的理念而提出的,其核心是要求档案、档案工作要以服务民生为重要指向。随着国家涉及民生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各类民生档案正以爆发式的产生,很多在随时随地的生成。在这一发展大潮中,推动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导民生档案建档,及时接收进馆,纳入档案资源体系,不仅有利于有力促进就业培训、居民健康、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新型服务性组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土地流转、民营企业等发展,而且有利于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真正体现档案工作价值。民生档案信息化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离不开教育、劳动就业与培训、收入分配、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建立的信息资源,档案部门肩负着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我国的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任重道远,且各地政府对此的认识程度各有不同、投入有限,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基本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的中期、后期,往往是其他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后,才考虑到民生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在相关经费投入方面,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较大,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以青海省为例,青海省政务公文传输系统已经建设完成,OA办公系统在全省推广使用,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已初见成效,而民生档案信息系统则显得相对滞后。从技术层面上看,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应考虑兼容性建设,即兼容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信息系统工程,比如有些OA系统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功能,没有按照档案的有关标准定义数据的结构,缺少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缺少目录信息与原件的存储机制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档案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作与主动融入,同时也需要政府对档案工作给予重视,增加经费和技术投入。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下,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拥有了新思路、新技术,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要求、新挑战。推动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应该以创新精神为引领,以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和利用体系建设为重点,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一)创新思维观念

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全新的档案服务意识,树立档案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找准档案工作服务的最佳切入点,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渠道;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理念创新,开拓档案工作服务的新领域,用新的服务形式取代过去传统的服务形式,创新服务观念,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领导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需要,围绕大局全局、中心重点,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超前谋划,预先提供,通过报送或推介相关档案信息、编辑出版档案选编、举办档案展览、制作电视节目、网络视频、发行音像制品、送档案信息进农村和社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二)强化资源体系

健全民生n案信息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强化搜索引擎,有效提高民生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着力在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上下功夫,在服务对象上,既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服务,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既注重为城市和市民服务,也注重为农村和农民服务;既考虑到利用较方便者,也考虑到利用不方便者。在服务内容上,积极挖掘收藏内容,科学整合利用资源,由档案信息扩展到其他信息,由本单位收藏扩展到其他相关单位的收藏。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部门,要积极把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集中开发出来,优先提供利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导向,把户籍、学籍、婚姻、合作医疗、生育、人口普查、知青、移民、兵役、就业培训、房产、社保、社会救济、公证、山林土地流转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档案接收进馆,随时满足人民群众的查档需求。

(三)健全利用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利用网络化是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打造档案利用体系升级版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为人民群众便捷服务的最好途径。档案利用网络化的前提是档案存储数字化,数字化使档案利用以最新的手段、在最大的范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把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实质上是向数字化要便捷服务,用数字化促便捷服务。因此,各级档案部门要大力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及时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通过网络传送,实现档案信息的远程利用、便捷利用、多人异地同时利用。

(四)加强技术应用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促进了信息化在全社会的普及,知识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环节。现代化知识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兴起,传统手工管理无法满足网络化的需要。信息技术进步的标志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档案利用网络建设上,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从顶层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平台,并与政府公开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把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以及各级政府的公开信息上传到平台上;各地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上载档案内容,或利用指南等,积极开展网上档案利用工作,防止重复建设。这就要求必须学会综合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复制设备等各种先进技术,推动民生档案向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五)加强人才队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人才不仅是基本要素,也是制胜的关键。要做好人员选用和业务培训工作,建设一支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谙熟民生档案工作的综合管理和专业人员,要针对基层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日常工作多、岗位更换频繁等问题,加大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频率和力度,提升对档案工作的认知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建设一支过得硬留得住的档案工作队伍。

(六)确保安全底线

安全是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安全体系建设是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民生档案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民生重要或敏感信息以及家庭、个人的隐私信息等,不适合公布或共享,因此在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确保安全性。这就要求民生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检索等各类管理和服务必须进行严格把关,同时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破坏、窃取、篡改民生档案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 李富强,关忠良.知识经济与信息化[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 虞亚梅.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J].档案学通讯,2002(1):26-29

[3] 柳仙,汤萍.规范管理体系开发民生档案[J].兰台内外,2010(2)

[4] 石海英.关于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1(2)

(作者单位:青海省体育局 青海西宁 810000)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机遇;网络化;因“网”制宜;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以信息为资源。为抢占经济制高点,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全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信息以通信网络为载体,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网络化、数字城市成为当前社会的新潮概念和热点问题。信息的收集、开发、传播、应用,不仅是整个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且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加快发展的动力。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步伐的加快,我国人民互惠意识、形象意识、 成就意识的增强,计算机购买力的增长,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费用的降低,更多的人们接触网络世界,网络的影响力也必将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同网络打交道的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信息化的建设却还未普遍开展,人们仍然习惯于用传统手段、传统途径、传统方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致低效率、封闭化、被动性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束缚。加大信息应用力度,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技术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推进到网络前沿,建立全新的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困境、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一、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今后的社会将是虚拟的网络社会。不论这个认识的准确性如何,触及互联网络的人,都会直觉地发现自己触及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的生存方式。应当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科学技术,而是一种社会化的技术,是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或称“数字化生存”。互联网及其特点,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首先,互联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难得的机遇。互联网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既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有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同互联网相结合,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相结合,也就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其次,互联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是信息传播方面的挑战。相对来说,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及信息量,都还比较慢、比较窄、比较小。二是由互联网引发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与正统观念的挑战。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历来强调“灌输论”,在以交互性十分突出为特点的互联网上单靠灌输还够用吗?又比如,在网络本身的分布式结构和“包切换”传输方式决定的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下,我们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显得不太适应,较为落伍,如何使开放的互联网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总之,挑战是严峻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等,都可能发生深刻变化。这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予以密切关注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切实可行

(一)受众基础

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学习上网,从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时尚,企业中的大多数职工不仅熟悉和掌握了网络知识,而且正在向网民行列迈进,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为广大职工接受并参与。随着信息网络每年翻番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被吸引到网上,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坚实的受众基础。

(二)现有网络

目前,许多企业在推进企业上网、建立自己的网站的同时,也大力加强企业内部网建设,实行办公自动化;此外,社区网络,校园网络,行业网络,也得到较大发展。在部分企业和行业,已经具备了物理网络,如通信、金融、高校、高科技产品企业;这些企业行业率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已经具备网络条件,只要稍加投入,便可把思想政治工作推上网。

三、因“网”制宜,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上网虽然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要真正建成成熟、规范、实用的网络体系,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还必须循序渐进地根据自身实际从基础建设抓起,逐步推进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一)队伍建设

网络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支全新的政工队伍,他们不仅应该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专家,还应是计算机网络的行家,并且了解多种学科业务,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建立这样一支队伍,有两个途径:一是自身培训。依据一定的目标要求,抽调现有的精兵强将,进行专门的强化培训,以此提高现有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引进人才。根据各个岗位的需要和科学的人才比例要求,直接补充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以此改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层次,以适应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二)网络建设

篇7

1 档案员面临的发展环境

1.1 随着人事、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各行各业的服务手段和方式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档案室(馆)的科学发展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各地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档案员肩负着为单位领导决策、交流提供信息保障的重任,是单位可持发展资料信息搜集、保存提供的支柱之一。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高效化和社会化,这无疑对档案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各级档案馆和各单位档案室,正处在一个向现代化、信息化、职能化、社会化发展的大好时机,组合方式上,出现现代化信息资料档案和传统档案有机结合,纸制档案和电子档案相互弥补,室(馆)存档与网络资源互为依赖的一种多组合的发展阶段。档案面临的是全新的学科领域知识,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档案室(馆)的服务手段,功能、组织结构、人才使用都处在从静态向动态转变。这就要求档案员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迎接现代化档案室(馆)的各种挑战。

2 提高档案员素质的途径与对策

要使档案室(馆)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满足档案、文献、信息的广泛需求,除了要有现代化的设施,科学的管理等硬环境外,还需要优化服务的软环境,即档案员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转变传统观念,走出围墙,实现自身价值。档案员的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领导重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而档案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没有体现重要作用,信息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落后,服务方式被动乃是重要原因之一。档案员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根本转变,摆脱看门守库,被动服务的意识,学会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使用现代化高新设备的技能,利用网络信息,借鉴他人的新经验和技术,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倾情工作,全力奉献,得到领导、同仁、社会的认可,才能有地位,才能成为适合现代化档案室(馆)发展的合格档案员。

档案员不仅要具有一般的管理工作经验,完成日常档案馆室的工作目标,还应有向信息、科研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的要求。

2.2 重点培养与整体素质提高共同发展。档案室(馆)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全面提高档案员整体素质是档案室(馆)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几年,各单位在进行体制改革中,为适应需要和变化,实行机构调整,竞聘上岗等改革措施,对现有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了职业道德建设,推动了档案室(馆)的发展。但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档案室(馆)建设与发展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优化用人环境,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使能力与岗位相适应,专业知识与任务相适应。任人唯贤,效率优先,优胜劣汰,兼顾公平。在全员培训,提升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有发展前途,具有扎实基本功,有进取精神,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档案员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在档案室(馆)建设发展中发挥领头军作用,带动整个档案事业的向前发展。

篇8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知识经济以其所提供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手段,在改变企业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的同时,对传统的管理思想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1、建立“数字化”思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管理将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通过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进行量化,来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在此就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管理都应基于信息化、网络化,从而对企业组织制度、生产流程、交易流程、营销方式、资金筹措方式等进行创新。

2、强调“人性化”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实现都依靠人来推动、完成,因此企业在管理上应充分发挥组织中人的内在潜力,实施“人性化”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良好的物质、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首创性;为员工规划美好的人生蓝图,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使员工不断地获取知识;管理者要注意改进领导方法,做到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海尔集团采用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方法,推动了海尔的不断发展:海尔对科研人员采用的是“赛马而不相马”的动态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科研人员内部把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每个人的收入不是老总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根据科研人员的成果创造的市场效果决定他们的报酬;同时,借鉴国外高新技术公司的经验,在海尔计算机事业部逐步实行科研人员股份制,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潜能。

3、树立“合作”思想。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有效的开展合作,这就要求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通过信息网络,组织实现生产及销售的有效链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从而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企业效率。

二、组织结构的创新。知识能否在企业内得到有效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员工能否顺利地进行知识交流。因此,必须减少原有的管理层次,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集中管理模式为网络化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

1、减少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及管理幅度。在企业人员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是呈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减少管理层次,必然会增加管理幅度,反之亦然。这样不利于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因此,首先要减少组织管理层次,由金字塔型向矩阵型转变,加速最高领导层与最低执行层的信息沟通,逐渐弱化职能层上传下达的作用,真正实现在企业内部快速响应。其次,缩小组织的管理幅度。组织可以将与本企业主业无密切相关的事业或分公司从母体中剥离出去,实施集中资源,发展组织的新战略;另外,组织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与其他组织建立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例如: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就可与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公司建立联盟,借助物流公司技术力量、物流设施,实现商品的速递,直投到户。

2、加强组织内外部渗透性和协调性。网络化组织中,企业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另加资源有限,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自给自足,只能从其他企业获取所需资源;另外有的企业完全不接触实物商品,完全靠信息生存,这就要求加强相互间的协作性和渗透性。例如:Dell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产品的组装,而零配件主要依靠其他的生产商提供,为了满足这类订单的需求,必然加强相关企业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合作渗透,否则订单可能会发生延误,影响顾客消费需求的满足。

三、营销管理的创新

1、依托电子技术实现商务活动全过程管理的网络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信息化已成为各国商务发展的潮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方式,运用网络技术,对交易中的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四大领域以及采购和销售两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改造,实现整个交易活动的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电子交易双方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洽谈从而签订电子合同;通过建立专用网络或公用网络进行电子资金转账EFT,应用电子钱包E-purse、电子现金E-case等实现网上在线支付;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终端POS实现在线采购或销售信息的交流;通过有效顾客反应ECP,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导航系统GIS提供最佳的物流配送服务并对货物进行全程跟踪。

2、建立高效的知识网络。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以空前的速度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众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网络是目前企业进行业务推广最有力的助推器,为了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和交换信息,企业应建立高效的知识网络。一方面,企业应建设内部网络系统,使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平等地交换信息,消除不同阶层员工之间知识交流的障碍,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在企业内传播,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外部网络系统,加强与政府、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及有关机构和个人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外部机构和个人的知识为企业服务。如:DELL应用网络直接为用户提品和服务(即网络直复营销),以超出IBM、HP等竞争对手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发展,在此网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企业文化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创建有利于员工积极性发挥,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形成与网络组织管理相适应的价值观。

1、培育富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想凭一本厚厚的规章手册发号施令,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想做到企业里处处有章可循也越来越不可能。因此,培育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软环境”。在此,就要创造一种人本文化,以人为本,强调个人理性与发展,提倡冒险与创新,鼓励职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善于将企业的各项刚性规章制度转化为随企业发展不断创新的柔性价值观、经营观,允许公司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形成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2、培育团队学习的氛围。“学习型组织”是九十年代初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提出的。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创造知识、开发技术信息、不断创新的良好氛围,使企业形成一个具有高度自由的“自由人”集合体与网络化的知识信息共同体,形成不断创新发展的经济有机体,从而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五、技术管理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成了企业竞争的制高点。技术创新和技术流动的全球化,为企业获取新技术带来了机遇,但也增加了对技术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可在境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使技术创新跨越国界,并对研究开发机构进行跨国性管理与控制,把技术向东道国渗透和转让,使技术流动全球化,进一步扩大本企业世界知名度,从而占领世界市场。例如:我国广东顺德市的科龙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中国著名大型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后,为了最终实现成为世界最大冰箱企业目标,在电器技术最为发达的日本设立了日本科龙株式会社,以获取世界最为先进的信息和技术。

篇9

论文关键词:经济信息因特网电子商务

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世界正在飞速发展,新的全球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推动这一经济结构演变的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因素已经从过去的土地、人力和资本转变为信息,并进一步转化为知识——人类已经掌握了利用信息和知识创造大量机遇和财富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对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予以充分重视。新经济的运转将更多地依赖web作为快速廉价的商品交易和信息交换媒体。要想在新经济时代站稳脚跟并获得成功,就必须参与因特网,拒绝因特网就等于拒绝进步、拒绝生存、拒绝发展。因此,电信的普及成为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从本质上讲,新旧经济结构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物质经济和思想经济的差别:物质经济着眼于创造可以销售一次的物品,而思想经济却着眼于可以反复销售的知识和想法;因特网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全新事物。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观念和标准将发生巨变。物质的作用将被削弱,人的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新的经济体系为每一个人带来许许多多的机遇和选择,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机会创造出全新的事物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大家都已熟悉了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那样业务遍存全球各地的跨国公司。现在看一看由网络造就的另一类跨国公司,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网上书店亚马逊(al~zon.com1。无论您身在何处,只需点击图标,就可以轻松进入亚马逊书店因此,从任何角度看,亚马逊书店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尽管这家公司并不需要在世界各地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亚马逊书店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全球最知名的20个品牌之一.而普通企业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时间。这就是因特网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新经济时代的影响

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光纤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输速率每年增长一倍;通信软件也逐步从旧的封闭模式转变为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分布式环境;无线通信的容量在5年间增长了1000倍。所有这些都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未来5年内,技术的进步将使网络带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彻底消除现存的通信障碍。带宽的极大丰富将使设备与网络的连接变得更为廉价,并使交互电视、电影点播等各种新兴业务的全面普及成为可能。朗讯现在可以通过0ptiStar产品系列实现光纤到服务器,而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桌面对桌面光电子产品也将在一到两年内出现。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因特网将逐步成为一个可以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高智商网络。目前已经实现了人机对话,两三年之内就能用各自的母语在因特网上实时交谈,网上交流的速度将因此大为提高,与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毫无二致。这无疑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距离将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通信障碍,随着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的普及,网络将成为连接人类和信息的媒体,并为顾客带来近乎无限的选择。

企业用户和一般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权力——鼠标操纵权,他们可以通过网上工具自己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第~流的产品和信息;许多过去仅为少数人或富裕阶层提供的服务,如高质量的健康和投资咨询等,现在可以为所有人共享。大量的顾客数据将使企业可以更好地针对特殊个人和群体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在新的经济结构下,人的智慧将取代土地或设备成为雠财富和获得权力的首要因素,业务价值键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砖、瓦、混凝土将变得不再重要,企业将被虚拟化,企业员工也将成为自由流动的全球统一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个人的价值将变得更加透明和更易实现。地点和时间的重要性也将大大削弱,诸如设计和开发新汽车等许多工作将可以由虚拟小组承担。

新的经济模式还将促使社会经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国家、企业和个人间的相互依赖性将得到不断加强,权利将逐渐汇集到可以将资本转化为创造财富想法的人手中。新的全球经济将不是—个总和为零的游戏,人们的是“如何将蛋糕做大”而不是“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一方的利益不必建立在他方的损失之上。

随着参与新经济屏障的逐步消失,新的竞争者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进人市场。“一无所有者”的介入将使整个经济结构变得更加民主.并使快速发展成为新经济模式下取胜的关键因素。

三、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建立在全球数字化网络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正在迅速瓦解现有的经济体系,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电子商务为人们带来跨越地域局限的能力以及更多的选择,其涉及范围从最初的书籍、玩具和磁带,逐步扩大到汽车及其他产品。尽管电子商务目前占全球交易总量的比例还很小,但发展迅猛。人们或许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变化发生得究竟有多快,就像坐在一列奔驰的火车上一样,你很难确切意识到速度增加的程度[新经济结构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例如,市场对更具竞争力价格的需求,将使旅行社等利润微薄的企业雪上加霜;以MerrillLynch为代表的经纪公司则需要迅速彻底地改变其业务模式,以面对CharlesSchwab和E*trade等建立在Web基础之上的交易公司带来的令人害怕的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在人们的周围也的确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过去的竞争对手都在联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因特网带来的机遇。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戴勒一克莱斯勒有意合作建立一个通过因特网交易的单一零部件市场。这些汽车业巨头相信这将有益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新的竞争焦点将集中于产品的设计、销售和客户服务,这将使公司的运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人们还看到许多新型的业务组合,例如沃尔沃、爱立信和TeliaAB将合作推出Wire—lessCar,为汽车制造商和航空公司提供移动Web服务。

全球各地企业的努力正在加快使新经济成为现实的进程。在亚洲,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Com-merceOne正在与中国的7家企业合作构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换货物和服务的业务对业务(B2B)电子商务窗口;日本的Asahi化学公司将与NEC等公司合资建立一个企业,在网上从事建筑材料交易业务;印度一家领先的金融机构IcIcI正计划采用因特网和移动电话将虚拟银行带到城郊社区,使普通农民能够通过手持设备接入帐号并转移资金。

在欧洲,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Ispat国际公司正与CommerceOne合作建立全球第一个面向整个冶金行业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英国航空公司计划到2003年将网上售票的比例从目前的2%扩大到50%。其他航空公司在网上革命中也表现得非常活跃。在拉丁美洲,到2003年将有3000万人加入到电子商务的行列,并开拓出价值110亿美元的市场。阿根廷Bansud银行和巴西Bradesco银行最近提高了知识管理和电子商务方面的能力。巴西Submarinoconr和美国迈阿密的Fiera-cum正在为拉丁美洲消费者提供类似于Amazon-cum所提供的电子零售业务。

四、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新的经挤模式最终将淘汰那些没有为社会带来明显增值的企业软件技术的发展将逐渐消灭许多现存的中间商;遗留下来的中间商则必须改变其自身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其中基于Web的中间商将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像雅虎或美国在线那样的因特网门户将起到购物中心的作用,成为各种小型网站的聚合体。由于可以方便地满足全球范围内各种顾客的特定需求,中小企业将在新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网络还将彻底改变服务供应商的业务模式,随着业务冲破了地域的界限,全球范围的商业竞争也将因此愈演愈烈。人们将面临着更多出乎意料的挑战,在竞争中谁出手最快准就能大获全胜。在全新的经济模式下,所有传统的规则都将过时,重要的是必须加快速度、发现机遇,1999年美国有20余万家公司由25岁以下的年轻人创办新生代企业家的成功向人们昭示:并非年长的一代头脑愚钝,而是年轻的一代思维敏锐,更能够及时发现并抓住机遇。

在新的模式下,企业应当在管理顾客关系方面有更佳的表现,顾客关系管理(cRM)将成为一种核心的竞争能力。此外,由于新竞争对手和新机遇的不断涌现,企业还需要创造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对待具有不同背景的顾客,并通过语言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将技术“人性化”来加强对顾客的吸引力。企业还应当对地缘、政治和经济等问题有着更多的理解,并解决现有销售渠道和Web销售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最终融合网上与网下世界。当然,受到新经济冲击的远不限于工商业界,政府部门也感受到了因特网带来的巨大压力。首先,由于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因特网税收的法律出台,网上购物的发展使政府蒙受了巨大损失。例如,德国书店借助在百慕大注册的公司通过因特网发售免税书籍,仅此一项就使德国政府1999年损失了10亿美元的收入。对政府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通过教育分享在新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防止电子通信可能带来的国家之间差距的扩大,同时慑及市场竞争以发展经济。另外,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也是政府必须考虑的两大问题。超级秘书网

五、朗讯科技与中国

中国有一个高速发展着的巨大市场。随着电信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新竞争者的参与,这个市场将继续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电信设备市场。预计到2001年,中国将成为亚洲第二大因特网市场。尽管电子商务在如今的中国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到2003年其市值将增至38亿美元。此外,中美之问的贸易前景也被人看好。2000年5月美国国会就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进行表决。如果表决通过,不仅有助于中国更快地加人世贸组织,而且将促进中美贸易额的增加。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 创新 发展 个性化服务

一、当前我国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图书馆创新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传递一瞬万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对其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在,一个以高科技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出现在眼前。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这将对担任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任务的图书馆提出更高的要求。改革创新,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加入WTO使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我国社会对内对外进一步开放,经济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必将要求信息交流空间的相应拓展。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教育作为服务贸易之一,其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根据WTO新一轮贸易谈判框架要求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向所有外国竞争者开放。可见,我国图书馆将逐步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循环体系,参与国际公平竞争,其生存和发展必然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

(三)信息资源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冲击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殿堂的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能够扩展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突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因此,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与作用。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准。

(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以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有良好、持续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而创新就是首创未有的,不断淘汰落后的、守旧的,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容,同时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观点、新视角、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

二、图书馆管理以创新求发展的途径

(一)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创新是社会活动中一个普遍的行为,存在于4个领域当中。图书馆的管理也不例外,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着纵深力向发展。图书馆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行为方式等也将发生深刻变化。而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也逐渐地不能适应新的运行特点。图书馆如果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摒弃和取舍,并通过创新,建立一套新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我馆的情况来看,创新的关键是从理念上进行转变,应该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年轻人活力的引导上,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可以有效促进图书馆及其事业的发展。

(二)图书馆业务的创新

首先,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为适应数字、网络图书馆建设的需求,这些年国外已出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而这些参考咨询服务只是在名称或形式上有些区别,其实都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网络资源。以我馆为例:第一,能否利用我馆现有的网络资源来进行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让我们的馆员在网上对此问题进行限时或实时回答,这样我们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网上就能解答读者的问题,并可以和所有的网络读者进行交流。第二,对所购的现有的教辅资料进行编辑,并组成题库;题库中再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网络读者可以直接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利用这些资料。而这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数字工程可以相互利用、相互补充。

其次,开展对基本业务的专业化服务。这种服务是以解决读者最终问题的服务,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有超前的意识、深层次的认识、扎实的业务素质、敏捷的判断能力;需要深入读者群体,把广大读者的广泛需求和我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某时段我馆哪些馆藏资源可以利用,哪些资源需要我们尽快地补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所需资料,满足读者需求。

(三)开展对个性化服务的垂直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强调信息服务系统必须是因人而异、适合个人,以此来满足使用者。而作为我们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则是我们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派生的、与我们紧密联系的重要业务项目。它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信息需求,有效地专门为某位读者创造符合其个性需要的服务。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而作为事物的载体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也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流的主要方式;然而网络资源具有分散、动态、模糊的特性,给人们获取准确、高效的信息带来很大的障碍,并带来许多不方便。而我们开展具有个性化的垂直服务,可以让读者在图书馆享受更直接、更方便,甚至是网络不可替代的、更能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应建立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栏目,包括建立用户界面、信息报送服务、馆际互借、图书专递等。同时根据自身馆藏资源情况,运用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用新的理念打破传统服务的思想束缚,来有效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图书馆在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党优良的传统和朴实的作风。图书馆要想有创新和突破,就需要在工作中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找出好的经验和力法。

其次,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我们的所有工作是依靠广大职工来完成的,只有依靠职工,相信职工,集思广益,才能有效地组织起有限资源,为广大读者服务。这也是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径。

总之,图书馆只有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以创新为手段,以服务为最终目的,才能发挥图书馆的根本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更好地满足读者,才能使图书馆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信息革命与世界信息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