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落实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作报告落实情况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作报告落实情况汇报

篇1

5月12日,xx县XX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现将县城管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迅速传达,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会后,我局迅速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了县委书记周xx、县长苏xx同志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要求班子成员切实把防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放大汛、抗大旱思想不动摇,结合工作职责,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XX年度防汛抗旱工作。

二、周密部署,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严xx同志为组长,其余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股室、监察大队、环卫处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局防洪抗旱应急救援中队,明确了应急职责和任务。

二是根据雨量大小启动不同的防洪排涝组织体系。明确了人员调配、城区排水设施及积水情况巡查、排水设施清淤、防洪排涝工具保管配发、应急车辆安全驾驶等工作的具体分工,保证了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各就各位,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三是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定期汇报防汛抗旱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三、认真排查,做好防洪排涝设施管护

在汛期来临前,我局开展对城区易出现内涝地段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险情逐一落实排险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是加大市政设施巡查监管力度。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日常巡查执法工作中,对发现损坏的市政设施通过拍照取证,第一时间出具工作联系单,函告相关责任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安全隐患。

二是做好城区主要街道和下水道口疏通清淤工作。县环卫处于5月中旬对城区13条主要街道、965处下水道井口进行清理、冲洗和疏通工作,为汛期城区泄洪做好准备。

篇2

2021年上半年,我区全面贯彻《市委重点工作部署会会议纪要》具体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加大南昌“人才10条”落实力度,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来青山湖就业创业,为奋力建设现代产城融合新城、美丽幸福青山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举措

1.多措并举开展人才招聘,为基层引进人才

今年以来,青山湖区先后在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一系列以“智荟青山湖 筑梦新未来”为主题的大学毕业生招聘活动,并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同时,积极开辟线上招聘平台,在江西人才网等专业人才招聘网站岗位需求。截止目前,青山湖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各类招聘活动已累计招录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5225人。认真组织做好2021年度“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前期工作,计划为我区乡镇招收“三支一扶”人员3名。积极参与全市“青英归巢”见习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村社暑期见习岗位27个,并全力做好见习人才的岗位安排和物资保障。

2.强力开展人才宣传,提升人才政策宣传效果

我区以大学生、技能人才为重点,通过深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村社进行专场宣传活动,共发放南昌人才“10条”宣传折页共计38680份,张贴宣传海报10350份,在全区公共场所的2000余块电子大屏、电梯电视、移动电视等阵地播放宣传视频进行政策宣传。实现了对全区106个社区,60个村、2700家大中小企业、1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实现了南昌“人才10条”宣传全覆盖。组织区镇两级召开12场南昌人才10条政策宣讲会,为全区新录用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党建宣传员、企业高管和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1200余人,进行政策讲解,并进行了现场答疑。打造人才政策融媒体宣传平台,南昌二套江西品牌报道栏目以青山湖区引育青年人才情况为重点,对青山湖区人才招聘和宣传南昌“人才10条”政策的情况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开通人才活动微信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南昌青山湖公众号、党建优等声、政企直通车平台人才活动的信息和进行南昌人才10条政策宣传。

3.加大人才政策兑现力度,激励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做好各类人才认定、青年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受理发放工作。上半年,我区共有1000余人享受南昌人才10条政策在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方面的优惠达2000余万元,除享受市级人才奖励政策外,我区为青年人才500余人,发放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各类补助共计1200余万元。对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培育主体进兑现人才奖补资金达565万元。

二、意见建议

1.加大人才招聘活动进校园的开展力度。为进一步加强南昌“人才10条”政策的宣传效果,建议通过加大人才招聘活动走进大学高校、走进职工技校的开展力度,持续开展以“春风、夏雨、秋实、冬暖”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送岗、送服务进社区”、“大学生服务月”、“赴外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进行政策内容培训,以宣传惠企利民政策、现场互动解答等形式,帮助更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为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优惠条款“入”人心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篇3

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今年以来,我科协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县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安排意见》和《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一览表》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各项任务,使责任制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是全体干部职工更加明确了各自责任。在工作中,首先成立了县科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席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主席同志担任。其次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并专题汇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二、加强机关干部的廉政教育。廉政工作会后,我科协积极组织干部学习会议精神。一是教育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廉洁从政,带好班子,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二是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知识和中、省、市关于反腐败的重要理论指示精神,是全体干部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反腐败工作的重大意义。

三、认真贯彻落实反腐败工作任务。我科协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制度,坚决执行制止奢侈浪费的规定。一年来,我单位未出现用公款支出个人旅行、手机、电话费和超标准接待现象。

篇4

今年以来,我科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按照县委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对一年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加强机关干部的廉政教育。廉政工作会后,我科协积极组织干部学习会议精神。一是教育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廉洁从政,带好班子,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二是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知识和中、省、市关于反腐败的重要理论指示精神,是全体干部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反腐败工作的重大意义。

三、认真贯彻落实反腐败工作任务。我科协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制度,坚决执行制止奢侈浪费的规定。一年来,我单位未出现用公款支出个人旅游、手机、电话费和超标准接待现象。

篇5

一、认真做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立昌等市导批示精神

1、院党委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经常研究老干部待遇的落实情况。院党委书记同志到商业大学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慰问品看望老干部。

2、认真做好离休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做到组织健全,学习制度化。坚持每月向离休老同志通报院内外情况,今年学院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特分配老干部十名正式代表,使老同志能参与学院大事的决策。

3、每年为每位离休干部订阅《今晚报》、《健康文摘》各一份,今年又增订一份《老干部》杂志,《商业大学报》做到人手一份。原院级领导又分别由学院订阅三、四份大报。

4、积极组织离休老同志参观工农业生产建设,近年来分别参观了“津河”、“开发区”等。年七.一前夕组织老同志参观了卢沟桥记念馆,老同志深受教育。今年重阳节将组织老同志参观新貌活动,使老同志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5、坚持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制度,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如:有的院领导同志联系的离休老同志家里困难较多,院领导多方联系、协调、想尽办法予以解决,老同志非常满意。

6、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做贡献。今年我们在老同志中开展为商业大学早日建成工商大学建言献策活动,老同志提出多条建议供领导参考。以商业大学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建成多所民办工助学校,有的在市有很大影响。

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认真落实好各项生活待遇

1、多年来离休费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医药费做到实报实销,为使老同志看病、取药方便,在老同志集中居住区设立了医疗站,老同志非常满意。

2、商业大学今年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增加教职工和离退休员收入作为促进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安排好,组织好,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个人的心间。年为每位局级离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250元,其它离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70元,年还要进一步提高。

3、重要节日期间对离退休老同志一户不漏地普遍走访,困难户、重病住院定期走访,把慰问金、慰问品送到老同志手中。年春节离休干部每人发慰问金500元,老干部处又发慰问金300元,离退休原院领导由现职领导送慰问金1000元。年教师节离休干部每人发慰问金300元。

4、每年重阳节学院都要为全体离退休老同志隆重庆祝并举行会餐和祝寿活动,院领导亲自出席祝贺。老干部处为一定年龄的老同志送去生日蛋糕。

5、离退休原院级领导电话补贴仍按在领导同等对待。集中供热补贴问题一直按文件执行从不拖欠。

篇6

围绕重大决策部署,人大监督更有力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曾指出:“服务和保障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已经成为我省人大工作的主旋律。”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精心选题,全面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优势、合力优势,为浙江全局工作保驾护航。

走进位于杭州植物园北边的青芝坞,溪流潺潺,绿荫环绕,新式农居错落有致,点缀在山水间,宛若一幅山水画卷。但在改造之前,这里农居杂乱,污水横流。

这般华丽的转身,是西湖区改造老旧小区的成果。通过拆除2.3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和对152户居民住宅实施立面整治及危旧房改造,青芝坞面貌焕然一新,公共设施配套齐全,过去美丽杭州脸上的“疮疤”,现在成了杭州的慢生活休闲区。

青芝坞的变化是浙江大力推进“三改一拆”成效的缩影。201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的重大战略决策。

省人大迅速响应。2013年10月15日至16日,省人大组织代表专业小组赴义乌、浦江等地对 “三改一拆”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深入“一线”,认认真真俯下身“看”,发现问题,所提建议切中要害,推动了该项工作落实。同年11月19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关于全省“三改一拆”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

三年来,全省各级人大也持续对“三改一拆”工作开展监督,通过视察、暗访、审议报告等多种手段,推动该项工作迈向纵深。

截至今年2月,浙江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82亿平方米,进行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改造5.98亿平方米;全省拆违涉及土地面积46.99万亩,“三改”涉及土地面积46.35万亩。“三改一拆”的印记已遍布全省各个角落,不少老旧小区换了新颜,城市农村更加美观。

开展“三改一拆”监督工作,是省人大与省委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围绕中心强化监督的一个很好例证,不仅有力推动省委重大决策的贯彻和重点工作的落实,还更好地发挥了人大监督职能。而本届以来,“五水共治”、浙商回归、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都有人大积极监督的身影。

2013年11月底,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一场铁腕治水攻坚战在浙江全面打响。在这场“治水”战役中,省人大常委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赴全省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执法检查,并开展对水库安全运行情况的专项监督、河道条例宣传贯彻和河道管理专题视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检验‘五水共治’成果,申报可游泳河段”等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水共治”专项监督。在浙江省委作出“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

2013年初,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目标,浙江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年,省人大常委会将此作为重要监督议题,开展事中监督、过程监督,省人大财经委还对全省2000多家相关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提前摸底,把人大监督工作和政府重要工作协调进行。

“浙商回归”是2012年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实施开展以来,为浙江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活力,是浙江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助力。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分组到杭州、宁波等地调研浙商回归工作情况,监督工作的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并对这项工作深入推进提出意见建议。

每一项事关发展大局的工作中,人大监督不走过场,有力地助推了中心工作。

服务经济发展,人大监督不缺位

经济发展是中心工作。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和年度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加强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专题调研。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 在2016年7月25日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了省政府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

听取和审议报告是人大监督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不少人对人大的第一印象也是来自于在人代会上对相关报告的审议。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专项报告,每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包含了浙江一整年、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大听取和审议这些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事关大局,助力下一步工作更好推进。

除了对常规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外,适应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也会呈现新的态势,人大的监督内容也随之调整。

2013年,面对过度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以及转型升级的压力,我国沿海一些地区陷入企业“钱荒”、低利润、产业“低小散”甚至实业“空心化”的困局中艰难求生。而浙江有些市县,因为创新发展逆势飞扬,完成了产业转型之路。

逆势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道路也正预示着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情况,也是人大监督的方向。

2013年,省委作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现代化浙江建设新的强大引擎。我省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创新的政策措施,在创新环境营造、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26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落地,今年4月以来,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赴杭州、湖州、温州等地,开展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工作调研。

调研组成员走访了相关创业园、科技型企业,实地考察了解落实情况,围绕创新环境营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项目与成果产业化情况等内容,听取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和部分人大代表、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

“总体而言,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支撑引领仍然不足。” “要继续大力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调研组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给出了意见建议。

人大围绕经济发展态势开展监督,不缺位、不越位,为浙江经济发展问诊把脉,督促和支持政府完成目标任务,审议和批准相关规划,为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注社会事业,人大监督全方位

2016年10月,一则《关于公开征集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工作建议议题的公告》出现在了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上。监督议题如何确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广听民意。发展是为了人民更好地生活,让群众获得幸福感,百姓提出的建议看似琐碎,提炼总结起来却也是事关全局工作的大问题。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注重民生,关注社会事业进步,始终把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

“我省原26个欠发达县,虽然已经摘掉帽子,但是发展的基础还比较差,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要重视教育扶贫和智力扶贫,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努力隔断‘代际’贫困传递。”

2016年5月24日上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报告中指出的当下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讨论热烈。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始终把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重要引领,把消灭贫困、统筹城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八八战略”,到“两富”“两美”浙江,惠及全省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重要指引、发展主线。

2015年初,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作出了到2015年底基本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贫困现象的决策。

2015年12月,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宣布:浙江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兑现了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

为了确保消除贫困成果真实可靠,2015年末,省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调查确认的年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逐人走访、当面问询、一一核对,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

2016年3月,省人大组成3个调研组,分赴各地调研,深度把脉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大通过调研、听取和审议调研报告,查找了扶贫工作的短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该项工作攻坚克难。

省人大对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监督,除了扶贫工作,还有残疾人权益保障、医院改革等方面,体现在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

今年3月至5月,省人大常委会对我省贯彻实施残疾人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市、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汇报和部分省人大代表、残疾人工作者及残疾人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实地视察了部分康复、托养中心的建设情况。

篇7

一、加强旅游法学习宣传,努力营造旅游法治环境

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施行,为贯彻落实好旅游法,我局着重做好实施前的宣传和学习工作。一是在辖区旅游企业悬挂宣传横幅,宣传旅游法,在广大市民中倡导“依法旅游、文明旅游”的理念。二是结合市局“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要求,在五套和中国网滚动播放“品质旅游伴你远行”宣传片,引导旅游消费者理性消费,扩大旅游法的知晓率。三是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和辖区内旅游企业有关人员集中参加省旅游法培训电视电话会议,使大家充分认识旅游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立法本意和内容实质。四是购买了相关书籍,要求全局人员学习、理解、掌握旅游法。同时还购买30余本旅游法白皮书由机关工作人员上门免费派送给辖区旅游企业,方便从业人员学习。

二、加强宣传促销,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2014年,我局充分利用省市各类平台,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4月,我局携《春》剧团队参加了市政府在上海举办的“欲识庐山真面目,请到来”旅游推介会,通过演出节目、发放宣传册、播放宣传图片等方式宣传《春》剧,全面展示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7月,组织辖区相关企业分别参加了省、市2014年度旅游纪念品大赛并取得好成绩,“映象”骨瓷鼎壶,获2014年省旅游纪念品评比二等奖;“水中月”鄱阳湖珍珠产品、“庐山恋”竹纤维系列产品、《经典》真丝艺术邮票珍藏册等,分获2014年度市最佳旅游商品。

三、加强行业监管,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今年来,我局加大日常行业管理力度,从“规范、素质、品质、安全”四方面着手,做好旅游市场规范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一是深化服务,推动行业做大做强。严格标准,深化服务,新初评百事通等3家旅行社,备案登记12家旅行社服务网点。二是强化监管,确保旅游市场规范有序。以“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讲诚信、促发展”主题活动,深化诚信服务建设,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开展了“3.15”旅游消费维权咨询活动,增强了市民的维权意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的群众监督。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执法检查,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三是不断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制度,继续坚持周末和节假日安排专人值班,切实做好旅游投诉受理工作,2014年,我区旅游市场继续保持了游客“零投诉”。

四、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创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

我局始终把旅游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狠抓旅游安全生产。年初与各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在春节、“五一”、端午、“六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和重要会议期间对辖区旅游企业的旅游安全生产、治安、消防、文物保护以及相关法规规章落实情况进行大检查。每次检查都能做到事前有方案和通知、事中有记录和图片、事后有汇总和台账,确保辖区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督促辖区各旅游企业编制应急演练计划和评估方案,并限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预案。此外,我局还积极开展旅游安全宣传活动。联合安监、工商、物价、司法等多部门在烟水亭广场举办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制定旅游安全宣传展板,发放资料百余份,并现场解答询问,积极营造关注安全、保障安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搞好旅游统计

我局在认真做好常规统计工作的同时,积极完善统计机制,严格按照旅游统计制度,指定专人持证上岗专门负责旅游统计工作,定期参加统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力求旅游统计工作更加真实、细致、准确。据统计,截止11月底我区共接待游客468.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29.6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国内来浔游客468.13万人次,旅游收入29.45亿元;入境游客0.68万人次,外汇收入187.14万美元。

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

篇8

大家好!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不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全面履行工作职责,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落实情况

(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指导。逐步形成“区级统筹部署督导,部门乡镇协同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切实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有安排,下有公开”,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有效运行。

完善政府信息工作守则。重新修订《涵江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守则》,并内部文件形式下印相关部门、乡镇学习。着力强化业务工作的严谨性,实行人员更换跟班制度。信息公开单位有更换经办人员的必须向区信息公开办报备并跟班学习一周,明确信息公开工作要求,熟练掌握信息公开工作流程。

建立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图。按照省市相关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积极推进具体办理流程的公开化。组织内部业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明确各项采集、办结时间节点及具体流程,全面杜绝办理、办结超期等类似工作失误。

落实定期督查通报机制。定期对全区各公开单位的信息公开专栏进行随机抽查,至8月份,共抽查全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3次,涉及问题事项部门、乡镇11个,特别是网站相关链接、政策解读、错别字、日期错误等。截至目前,各项问题均已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二)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

目前,全区共有政府信息公开机构37个、兼职工作人员39人。截至第二季度,全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99条,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899条,其中:区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7条,各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75条,各乡镇、街道管委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7条。

严格按照新修订的《条例》规定,对应当主动公开的15类政府信息及时、规范地上传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不断扩大主动公开范围,对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之外,关乎公众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不断细化主动公开内容,设置重点公开栏目24个,将法规文件、行政权力运行、规划计划、政策解读、工作报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财政资金、环境保护等栏目置于平台页面醒目位置,便于群众分门别类查找;不断拓宽主动公开渠道,将公告公示、机构设置、人事信息等各类特色专栏链接整合至政务公开频道,提升主动公开服务质量。

(三)按时办理依申请公开件

至第二季度,各级各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件,其中:当面申请19件、网上申请3件、信函申请2件,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并依法答复申请人24件。按照“答复及时,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要求,各级各部门均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并答复。其中:“同意公开”9件、“非本机关政府信息”15件;因政府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复议1件;收到意见箱信件1份,已及时予以回复。

(四)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是全区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政府信息的核心平台。对凡属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事项,均要依法及时做好公开事宜。同时,积极对照上级统一部署,严格做好每季度省政务公开情况统计表报送工作,切实做到指标统一、项目规范、口径一致、数据准确。

定期开展专栏自查,做到每日一检测,每月一报告,及时督促存在无效链接、公开内容格式不规范等问题的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同时,区信息公开办不定期组织信息中心、督查室、效能办等深入部门、乡镇联合开展政府网站栏目建设及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督查、指导。

(五)着力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加强解读回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有关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一是在区政府网站设置政策解读专栏,及时转发国务院、省、市政府等各项重大政策及权威解读,推动各项政策在我区贯彻执行。二是结合我区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解读力度,重点抓好与民生有关的政策解读工作。三是在起草政策性文件时同步制订解读方案,做到“谁起草、谁解读”,并保证解读材料应于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站。截至第二季度,全区共政策解读文件73份。

(六)加强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

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索引号、标题、机构、关键词、文号、生成日期、经办人、审核人等编制成纸质版目录,连同信息原文正式文本送交区档案馆,以备公众查阅。截至第二季度,区档案馆共接受送交各级政府主动公开文件882份。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年度报告于每年1月初编报,区信息公开办会提前相关通知,明确报送要求并附上最新的年报提纲,但2018年年报有仍相当部分的单位未按照通知要求,照抄照搬往年材料,存在内容雷同、缺失、不准确和未及时上网等问题,后续花费大量时间、人力进行整改,请各单位引起重视,在编制2019年年报时认真对照通知要求和提纲内容,及时高效完成任务。

二是政府主动公开信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上网存在超期和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依据市信息公开办相关要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应在15个工作日内上网,双标题、无效链接、乱码、错别字、附件通过链接公开等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到位,公开子目录必须保证每季度更新。

三是依申请公开及意见箱办理。根据市信息公开办相关要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件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信息公开意见箱信件应在12个工作日内办结;因公开申请及意见箱均有网上申请渠道,系统收到信件无法自动提醒,需要大家定时查看是否有未办信件,并依时依规予以办结。

四是政府主动公开文件移送。档案馆作为我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每月都要整理汇总全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材料,部分单位存在未交、迟交、漏交等情况。各单位要积极配合,主动补齐相应材料,于每月3日前向档案馆移交本单位上个月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相关信息原文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并做好交接单的备案留存。

五是重点强化政策解读事宜。根据市信息公开办相关要求,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如,发文字号为“涵政、涵政办、涵政综”等文件)、区政府各部门印发或联合印发的、各乡镇政府、街道办印发的,属于主动公开的,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政策性文件,均应及时进行解读。

各单位要切实保障政策解读栏目每季度更新,对无本单位的政策解读文件,可转发3个月内国家部委和省、市、区各级各部门与本单位相关的解读文件,并做好政策文件与解读文件的单向关联;由本单位自己制作的解读文件要与政策文件双向关联,且解读文件须在政策文件上网公开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强化日常联系。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指导,建立畅通的联系沟通机制,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相关确保第一时间把握部门、乡镇工作动态;建立统一的公开工作模式和范本,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与时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二)强化跟班轮训。严格按照市公开办的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学习新的《条例》规定,加强业务交流,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业务轮训学习,总结和推广信息公开工作的优秀经验做法,推动全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

篇9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充分发挥牵头作用

(一)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会议。区食安委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协调工作,针对食品安全突发问题及时召开会议。全年组织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2次,联络员会议2次,抗震救灾食品安全整治专题会议2次,处置婴幼儿奶粉事件专题会议4次,召开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专题会议4次,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沟通信息,推动了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建立了畅通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整理和传递交流及时,实现了我区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全年,共编撰《食品安全工作简报》22期,其中,被市局办公室采用8期,市食安委办采用10期,公众信息网采用4期。

(三)深化“食品安全网”建设,抓好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继续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督网,在各个街办新聘用了一批食品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充实了监督网络体系,在辖区城乡覆盖面达到100%,全年对77名协管员、信息员分2次专门组织开展了培训,重点组织学习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安全常识及其广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充分发挥其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了与银江镇协调落实农村家宴监管相关事宜,使农村5桌以上家宴监管备案得到加强。

(四)认真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各项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县区食品放心工程进行综合评价的通知》(办函13号)文件精神,一是制定了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并召开了相应会议;二是对农水、卫生、商务、工商、质监各监管环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管理指标评价细则进行分解;三是对相关工作人员多次组织培训学习,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四是组织相关部门对迎检印证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五是牵头协调组织对辖区各经营企业(门店)的专项整治。于11月底顺利通过市政府的综合评价。

(五)邀请区人大、政协对《食品卫生法》和《药品管理法》在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视察调研。4月25日和9月24日,区政协、区人大分别就我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区人大、政协领导及代表、委员在听取区食安委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情况汇报后,深入企业实地视察。认为:我区在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工作中,从机构和制度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区政府和区食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思路,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食品放心工程得到稳步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食品安全形势较往年有所好转,已形成了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区人大、政协领导要求各监管部门还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六)积极做好抗震救灾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8.30”地震发生后,区食安委办在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对抗震救灾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各部门要做好抗震救灾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检查力度。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认真履行综合监督职责,加强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对各项食品安全工作及时督查督办,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了辖区抗震救灾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信息畅通。

(七)全力做好问题奶粉事件处置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快速反应。9月12日接市食安委办紧急通知后,区食安委办立即通过电话,分别向区食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传达了关于开展婴幼儿奶粉清查和整治工作的安排,并及时转发了《关于加强婴幼儿奶粉安全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川食安委办[2008]13号),随后区食安委会结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下发了《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开展三鹿问题奶粉综合督查的通知》(东食安委〔2008〕1号),明确各监管部门责任,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各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结合自身职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区食安委办坚持24小时值班,收集、汇总上报处置工作情况,积极作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二是加强市场巡查力度。根据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等六部门“关于全面清理检查市场乳制品的紧急通知”精神,组织开展了辖区乳制品市场联合清理检查工作,重点查看了9月14日以前生产的乳制品是否加贴了“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的标识,增强广大群众的购买信心。截止12月,辖区内下架9月14日以前生产的乳制品共408430.74公斤,其中液态奶217936.75公斤,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102701.86公斤,婴幼儿配方奶粉87792.13公斤,乳制品全部经过批批检验,加贴“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标准”标识后才上市销售。督促超市等零售商为消费者退换奶粉及奶制品累计1554.2公斤,超市、零售商等奶制品经营者向消费者退款1261738.35元,指导商主动召回、下架奶粉及乳制品累计435437.19公斤,责令我市三鹿奶粉总商市风驰贸易有限公司退回厂家不合格奶粉1088(听)、24717袋,价值45万余元。同时对风驰贸易有限公司召回的不合格奶粉在仁和垃圾场进行了集中销毁。在此次问题奶粉事件处置中,受理消费者咨询114件、申诉7件、举报1件,均得到圆满处理。

二、重点突出,认真开展专项整治

(一)牵头组织开展“元旦”、“春节”、“国庆”、“中秋”、“8.30”震后及问题奶粉事件等食品专项联合执法检查。

(二)区食安委各监管部门与辖区10家重点商贸企业负责人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了“百日安全生产活动”联合执法检查。于1月15日至18日对辖区各大超市、专业市场、宾馆、景区景点、农家乐、生猪定点屠宰场、餐饮企业等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通过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参与其中,搭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企业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

(三)开展了食用菌添加荧光增白剂联合执法行动,协助市食安委联合检查组对我区华山农贸市场进行的突击检查,对5个食用菌批发商经营的食用菌进行了现场检验,收缴添加有荧光增白剂双孢菇75公斤。

(四)进行中高考期间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区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监管职责,分别在范围开展了学校、幼儿园、午托机构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户75户。

(五)针对我市周边地区出现猪蓝耳病疫情,为防止个别不法商贩从市外盗卖病疫猪肉到我区的一些餐厅、学校、建筑工地等食堂,确保辖区食用猪肉安全,各监管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加强区内生猪屠宰、猪肉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监督检查工作,禁止疫区生猪和疫区猪肉流入我区。

(六)组织开展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整治分集中整治、回访和针对薄弱环节再次整治三个阶段,共出动车辆32台次,人员166人次,清理违规流动摊贩115家。同时,检查学校食堂21家,对个别存在饭菜留样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的食堂,现场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

三、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突出食品安全“三进”活动的开展

一是组织参与在银江镇阿署达村火之舞广场和十九冶弄弄坪劳动者广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邀请西骨科医院和九附二医院的专家现场为村民和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健康咨询、食源性药源性疾病的预防、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讲等。共计发放《饮食用药安全知识读本》200余本,发放“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宣传挂图50余张、家庭常备袋装药20袋、家庭小药箱10个及合理用药、食品卫生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食品安全常识,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消费和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二是积极开展了“3.15”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月、拒绝假劣保健食品等大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三是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以“绿色和谐校园”为主题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在“六一”前夕,工商部门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食品安全和识假辨假知识,使4000余名学生受到培训,让食品安全伴随学生身边。四是进一步拓宽宣传的覆盖面,通过媒体、报刊及食品安全网络等多种宣传平台,及时报送和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消费意识,逐步在全区营造起了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齐抓共管,重在治本,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一)加强源头治理,监管关口有效前移。1、加强生猪宰前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屠宰加工。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以来,加强了对屠宰场相关人员的教育管理,督促他们公平竞争,守法经营,严防私屠滥宰和生产注水猪肉。一方面同各屠宰场签订了《“放心肉”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人,把“放心肉”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实行肉品加工质量业主先行负责制。另一方面采取定期、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严格执法检查,强有力的监管、高密度的检查,有效震慑了生猪屠宰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使业主自觉遵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确保了肉品品质,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了辖区生猪屠宰市场。一年来共屠宰检疫生猪46406头,检疫出不合格生猪17头,其中高温15头,销毁2头。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车辆50台次,开展对生猪屠宰场执法检查146次。

2、加强市场监管,严禁无检疫证明、无检疫印章、无产品合格印章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上市销售,共出动市场监督238人次,查处销售不合格上市猪肉4头,并督促银江镇兽医站严格按照检疫“四到位”原则对辖区内两个农村集贸市场(五道河市场、倮果市场)开展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严禁未经检疫的肉品上市销售。

3、加强市场复检工作,市场复检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市场复检中,共检疫牛肉2100头,羊750只,活鸡147000只,活鸭7500只,白条鸡69000只,白条鸭196500只,冻制品352500公斤,腌腊制品46500公斤,复检猪肉6235头。严格做到产地检疫开展面100%,屠宰检疫率100%,耳标、证明回收率100%,对检疫出来的不合格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

4、加强对出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截止到11月15日,共检疫鸽子245只,犬只33只,驴肉250公斤,猪肉2150公斤。

5、结合市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的执法大检查及日常监管,不断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对辖区农资市场开展了多次拉网式检查;每个季度对辖区内的所有饲料、兽药经营户、动物医院、宠物诊所进行拉网式检查。

6、开展农贸市场和生产基地农药残留检测,组织对西海岸市场、旺客隆超市、九附六农贸市场、华山农贸市场现场监测4次,监测蔬菜品种65个,合格率100%。配合市农牧局等有关部门完成了饲料监测采样、瘦肉精监测采样和兽药残留监测采样任务,饲料采样7个,瘦肉精监测采样100个,兽药残留监测采样30个。

(二)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力度,有效制止违法行为重点对辖区内饮用水、饮料、面条、米线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杜绝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及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特别是8.30震后加大了对抗震救灾急需食品米、面、(瓶、桶)装水、食用油等生产企业的监管检查,确保抗震救灾期间食品质量安全。对发往灾区的食品协调企业组织生产,配合市质检所进行抽样检验,杜绝不安全食品流入灾区。全年来对辖区内的食品企业巡查、检查126家,查处违法案件9件,违法货值金额2.5万元,处以罚没款1.8万元。规范了一批小作坊。

(三)积极推进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工作。1、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针对流通环节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和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涉及到的奥运食品安全以及“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乳制品为重点,突出抓了粮食、食用油、肉及肉制品、牛奶及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酒类、调味品、水产品等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集中开展季节性、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为重点,加强对糕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酒类特别是白酒等节日食品的检查。重点检查过度包装、搭售食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节日市场和季节性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