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论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论述

篇1

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二维或三维艺术,更扩展为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即四维艺术。这些数字艺术不仅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还包括新媒体等渠道,通过对信息的传播提炼进行再创造,多种媒介的融合和实时交互的传播赋予了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广泛的设计表现外延。虚拟现实、APP、局域网以及互动媒介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语汇,数字技术为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和素材来源,为环境艺术设计开辟了新的表现空间。与此同时,新媒介也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兼通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数字制作技术的高级人才。数字时代下设计的表现空间也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信息的交流、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课堂的互动。数字化实现了设计数据存储效率的提高,设计前期数据、过程图、建筑模型、渲染效果图或者建筑巡游动画等都可以数据的形式被便利地检索和使用。数字网络也拓展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不仅使设计师的工作数字化,更让年轻设计师能接触大量新资讯,培养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并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自学,不断进步。

二、多元化表达能力打破了传统设计沟通的壁垒

数字时代使得传统设计沟通的界限开始消解,设计开始采用新的创作手段、新的媒介、新的工具、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及新的创作角度。在计算机为我们提供了CAD、3dsMAX、VRay、SketchUp等具有绘图、三维动画功能软件的基础上,数字技术又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等引入了设计表现领域。环境艺术设计与数字科技领域的交叉,不但广泛涉及概念方案设计,更有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新媒体技术的介入。设计沟通不再局限于图纸的交涉,转而由计算机软件研究、交互式艺术、计算机辅助绘制、非语言艺术、计算机编程等方式阐释方案、解答创意。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数字电视技术;现状;前景思考

中图分类号:TN9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不断的发展,数字电视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电视技术的主流思想。而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因起步晚,在很多方面仍有不成熟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对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以便更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使电视行业更好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对数字电视技术现状与前景进行相应思考,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数字电视技术概念及优势

(一)数字电视技术概念

所谓的数字电视技术就是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等一系列环节都是用数字电视信号或是该系统所有信号都是用0、1数字串构成数字流来对电视类型进行相应传播。这种信号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损失较小,接收效果好。从根本上来说,数字电视就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至用户端并以数字处理信号端到端的系统。

(二)数字电视技术优势

数字电视技术优势是收视效果较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兼容性强和为数字电视提供全新增值业务等。数字电视较传统电视相比,其收视效果是比较好的,能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电视画面和逼真环绕立体声效果,受到用户好评;数字电视在实际工作中,其是不受外界音频或视频干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避免串台、串音、噪声和图像不清晰等负面影响;数字电视的传输效率也比较高,其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是以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模拟频道为依据进行相应传输的。正常情况下,数字电视能为观众提供八百多套标准且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降低发射成本,同时也能降低传输成本;数字电视同时也兼有模拟电视机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需要在普通电视机上加上机顶盒,就能收视数字电视节目,这样不仅能节省用户成本,同时也能方便用户操作;数字电视也能依赖于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增值业务,以方便用户生活。数字电视一般采用的是双向信息传输技术,这样可以增加交互能力,也可以按照自己需求获取不同网络服务。不仅能实现视频点播、网上购物,同时也能实现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等增值性商业业务。此外,用户通过数字电视也能进行股票交易和网上冲浪等业务,这些个性化服务获得制定,将会更好的满足不同不同用户不同需求。

二、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现状

我国数字电视技术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要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最早开通并运营的数字电视是2000年在多家国内外公司的支持下完成的。2002年上海有限数字电视试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电视的发展。用户只需要在原有电视机上装上机顶盒和有线宽带网络,就能观看更多清晰、精彩的节目。数字电视开播后,受到广大用户好评,甚至远远超过预期运营性试播。随着上海数字电视试播的成功,数字电视开始逐步向全国其他城市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国,有两种推广方式。一种是政府支持下的整体数字电视转换,一种是依靠市场的不整体转换,其主要是通过数字付费方式来增加用户的。数字电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转换重装备、高投入和服务差问题。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城市正在积极对有线电视价格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内容进行积极改革和探索。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方面服务越来越多。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认为数字电视上有的东西,互联网也有,电视对他们并无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数字电视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还应该对数字电视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能使数字电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三、对我国数字电视技术未来的思考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其不仅能为用户提供节目、信息、服务和娱乐等方面服务,同时也能使专业化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交互。数字电视技术是基于网络技术设施,其集互联网、多媒体和通讯等为一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网络协议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等新技术。而就目前来看,数字电视功能主要集中在广播和交互上。这种广播式数字电视主要是以电视频道为概念的数字电视,其能只能单项节目进行传送,却无法满足用户对时间和内容需求。而交互熟悉电视,主要是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发送相应请求,就能实现内容、节目时间的选择。这种交互式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之前被动接受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但是在数字电视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未来数字电视要想更好满足实际需求,其还应该向卫星电视直播、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多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电视方向发展。

卫星直播电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利用通信卫星来实现的相应电视节目。卫星直播电视节目具有国内覆盖优势,能收到国内大部分电视内容。如果一些用户想收看国外节目,只需要接收DTH卫星信号就能转播国外节目。我国在2008年就发射了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这一卫星发射的成功,其覆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农民的需求,同时也能使人们更好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星直播业务的兴起,也满足了人们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字电视技术卫星直播将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便更好为人们服务;数字电视较传统电视相比,其清晰度远高于传统电视,在一定程度上,高清晰度将会成为数字电视发展方向。毕竟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满足其电视节目质量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节目高清晰度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视将会向高清电视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媒体终端设备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电视的发展。以手机为例,其接收视频效果虽然不如电视,但是其却可以进行移动接收,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随着手机不断的终端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用户利用手机就能观看相应数字电视。现代的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数字电视方面的功能越来于强,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现在移动终端设备将会更广泛的在网络上应用。目前来看,移动终端多媒体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数字电视技术作为移动终端多媒体重要技术,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络电视事实上就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传播载体,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以PC机为主的终端,其主要作用就是为用户提供直播、点播和转播等服务的电视业务。毕竟或联网有双向网络传播和存储优势。目前来看,一些电视已经配置了上网功能,但是这并不能更好满足人们实际需求,毕竟互联网也能满足这一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发展网络电视业务,以便更好的发挥数字电视技术优势。随着数字化电视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化电视也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数字化电视技术凭借其收视效果较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兼容性强和为数字电视提供全新增值业务等优势受到用户好评,并逐渐取代传统电视技术。虽然数字电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好评,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相应问题。为了使数字电视技术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并广泛应用,还需要对数字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和预测。

参考文献:

[1]杨艳花.浅谈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前景[J].科技信息,2011,(14)

[2]数字电视技术将向融合方向发展[J].集成电路应用,2011,(05)

[3]吴昌进.浅析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2010,(13)

[4]刘军.数字电视存在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5]于波.浅谈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与趋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6)

篇3

(一)数字媒体环境下,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互动性

互动指的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者变化的过程。传统艺术设计互动指的是艺术设计者和制造者以及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媒体主要是两者互动的一个中介,只是传输信息,所以制造者或者使用者被动接受艺术设计作品,此种互动带来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很小。可是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媒体自身就具备交互性,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发展成为人-机-人、人-物-人等不同形式的互动。多种互动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下的互动方式,促使艺术设计者和制造者或者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转变为“艺术设计者-作品-制造者或者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制造者和使用者不再被动的接受艺术作品,而是主动参与到艺术作品创作中,主要是通过反馈的形式参与作品的创作。此种互动转变了制造者或者使用者的角色,他们的参与也增加了艺术设计者的灵感,促使艺术作品更加完美,更具实用性和艺术性。

(二)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加广泛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媒体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在艺术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视觉传达主要是传达信息,因此媒体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是互动的,媒体可以体现出设计,也限制了设计;设计受限于媒体,也推动了新媒体的产生。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是不同的,转变了传统媒体的视觉传达形式,拓展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由单一媒体的视觉传达转变为多媒体的视觉传达,由静态化的视觉传达转变为动态化的视觉传达,由二维平面的视觉传达转变为三位视觉传达,甚至四维视觉传达,由印刷设计产品转变为虚拟平台的产品。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促使艺术设计发展到超越时空的创作思考领域,新媒体的数字化特点可以简便改写或者决定新的表达方式。此外,多样性的数字媒体更加完整的传达和呈现了创作者的观念想法以及情感。

(三)数字媒体环境下,多样化的艺术设计手段提供了新的艺术设计思维

艺术设计的出发点是艺术,可是艺术设计也会接触到技术问题。传统艺术设计主要以手工书写或者绘制的方式完成艺术设计,此项工程是巨大的,需要长期完成。在进行设计时,各种设计工具和繁琐的创作程序,此外手工书写速度较慢等都会限制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可是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例如虚拟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促使艺术设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也解放了艺术设计者的思维。”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促使艺术设计人员的思维任意游历于各种和创作主题有关的虚拟情景中,然后找准创作点进行创作,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艺术作品。数字媒体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的手段,也为艺术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创作思维。

二、数字媒体环境下艺术设计的思考

篇4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货币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2-0101-0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资产证券化被誉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之一”(Leon T.KendMl,1996)。它是将不流动的金融资产转化成流动的资本市场证券(Austin和Zissu,2000)。

本文从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一)改变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结构效率

Hirshleifer(2001)认为,随着证券化的发展,引起了金融的脱媒,关系融资在向资本市场转变,银行与公开市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增加,但资本市场融资不能完全取代银行媒介融资。Levis(2001)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善的,那么市场将是最好的融资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市场的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银行能够弥补市场的不完善,从而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市场发达的工业国,如美国,其证券化程度就很高,金融系统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透明度不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其金融系统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这与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关于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与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哪个效率更高,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应该同时提高银行与市场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2)认为,证券化将借款人和贷款的最终使用者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降低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中介功能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张超英(2002)提出,金融体系的重要宏观角色在于有效配置资源。证券化对金融体系演进的影响是深刻的。证券化是银行配置与证券配置的有机结合,通过证券化金融技术的作用实现贷款债权这一非证券的证券化,使贷款债权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由流动性的零区域进入非零区域。朱华培(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在美国迅速发展,导致传统信贷机构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促进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业务的拓展,如银行机构可在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业务中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创始或服务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或信用额度等信用服务等。

(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

姜建清(2004)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给那些数目众多的愿意和能够承担风险的社会个体,从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避免由社会全体成员来承担无收益的风险。另外,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信息披露过程中,相当于将银行信贷过程中一些隐蔽的风险透明化和公开化。这种“风险的外部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和防范暗箱操作,进一步降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沈炳熙(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有助于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金融稳定。IMF(2006)研究认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信用衍生工具的采用,促使银行信用风险在更为多样化的投资者当中分布。这些机构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在信贷冲击面前的脆弱性有所减少,这有助于加强金融稳定。葛奇(2008)认为,证券化实现了从银行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融资市场化更均衡地分散了银行的风险,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具有系统特性的大型银行,大大减少了金融系统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2、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不稳定

最早提出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重大隐患的是Kaufman(1999),他指出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导致过度的信用创造、造成流动性错觉、减少储蓄机构的作用、导致金融机构监督贷款激励的弱化,并且对一国的金融政策造成不利的影响。但由于证券化出现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以Kaufman等提出的质疑也就被社会所忽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大家开始注意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可能给宏观经济和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1)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递和扩张

金融创新的最初本意是通过把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承受意愿而且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合适的金融投资者,以达到金融体系内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次贷危机的教训恰恰说明:如果风险没有转移到合适的交易对手那里,那么这种分险还是存在于金融体系当中,并没有消逝。对于宏观经济来说,风险可能不断累积,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

瑞斯勃格(2007)认为,原则上信用风险转移导致风险更有效地分担,但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未受监管的市场,透明度反而降低,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方风险。孙立坚(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整个过程的细分化带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结果是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容易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甚至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个利益群体,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双重危机)。王志刚(2008)认为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基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和信用中介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起一分散”(O-riginate-distribute)模式。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约束,“高回报”成为大家共同瞩目的焦点,其对应的“高风险”几乎被所有的参与者无意忽略或有意隐去。陈颖等(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机制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弹性,在更大范围内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金

融工具风险计量和定价机制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增强了金融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并加速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风险传递,使风险识别与计量更加复杂。在“反复中介化”(Reinter-mediation)的金融交易链条中,最终投资者与初始债务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金融工具的索偿权传递链条越来越长,市场参与者更加依赖于通过信用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放松了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控制,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于风险转移机制的有效性。但在很多情况下,风险转移是不充分的,基础资产质量恶化的系统性影响不仅没有有效分散,反而在链条式传送过程中被显著放大。杜厚文等(2008)认为,在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并不是在充分防范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收益,而是企图把风险转移给其他环节来获得酬金。结果,信用风险分散变成风险防范缺失,出现了危机沿着利益链条节节扩散的局面。李征(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仅是一个“风险接力游戏”,其自身不可能减少系统内风险,相反,在单个市场主体风险降低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分乐观和对于原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的弱化,很可能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证券化过程中的低金融成本是以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为代价。白钦先等(2009)在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化过程中,各类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行为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相关金融产品不断吸纳各种风险并不断地将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名义上、表面上的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押后,都是以未来风险加大甚至系统风险提升为代价的。

(2)证券化产生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1)宏观金融结构失衡,产生资产价格泡沫

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使得其价值完全脱离原有的基础,宏观金融结构的倒“金字塔”特征突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严重脱离,导致大量资本从事非生产性投资,加大经济的波动。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来流动性较弱的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逐渐纳入到广义货币的范畴,这将对货币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流动性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变化。次贷危机爆发前,主要的几个发达经济长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出现过剩,过剩的资金一方面涌入实体经济,抬高物价,较高的通货膨胀不利于金融的稳定;另一方面,资金可能流向金融市场并在其内部形成“体内循环”,引发资产价格泡沫,造成金融的不稳定。Bofio和Lowe(2002)认为资产价格的繁荣与破产、迅速的信用扩张和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本积累等因素增加了未来金融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3)从制度性层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认为激励结构、缺乏稳健的风险管理、缺乏透明度和市场子结构存在的缺陷等因素是使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转化为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2)银行监管资本套利与金融不稳定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一个主要负面的影响是使得金融监管的复杂度和难度提高,尤其是银行的风险更隐蔽,并且银行可能会追逐风险(Dionnet和Harchaoui,1999;Jones,2000)。现有的巴塞尔资本协定对各项资产或业务所设定的风险权值与实际的风险往往并不相称,从而给银行提供了“监管资本套利”的空间。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会在同一风险权值的各类资产中选择保留实际风险较高的资产,而将实际风险较低的资产实行证券化,使其脱离资产负债表。这在事实上促使银行追逐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1、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通过金融体系发挥作用。Goldsmith(1993)指出,金融发展表现为金融结构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存在、性质以及相对规模体现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可以描述为:微观金融结构的协调优化各种金融融资比例的优化直接间接融资结构体系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优化资源与风险优化配置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

所以,当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时,对经济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张超英(2002)认为,抵押支持证券实现了住宅抵押贷款的流动化,这有利于降低住宅抵押贷款要求对银行自有资本消耗的压力,也使得银行回避持有风险,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调节金融支持的潜能和金融运行的效率,最终保持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保中(2005)认为,证券化为非流动资产提供了一个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形成资产的不断循环,必然会对经济实体的赢利形成倍数效应。现实的例子:2001年IT泡沫破灭后,为防止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到2004年美国连续三年的低利息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01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速比同期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房价累计增幅达80%左右。也就是在这期间,美国的次级债市场发展迅速,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7年的GDP年增长率接近4%。

反之,当资产证券化带来金融风险,使得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典型的实例。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是一场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金融危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商业银行被迫启动“去标杆化”过程,产生惜贷行为,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使企业融资成本快速攀升,甚至导致新增投资来源枯竭;另外,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巨大的逆向财富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从而完成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逆向反馈循环(徐克恩等2008;张明,2008)。并且由于次贷危机涉及复杂的利益供应链,投资银行的高杠杆效应,加重了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2、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周期

关于证券化与经济周期间关系,主要是研究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证券化活动的情况。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定论。Stanton(1998)实证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周期性下滑阶段及私营企业经营不景气时期,证券化增长较快。Kuttner(2000)比较了ABS(资产支持债券)相对增长和商业周期银行贷款,发现如果银行使用证券化来避免货币政策对其贷款供给的影响,那么ABS的规模变化将与货币政策目标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Estrella(2002)指出,家庭住房抵押证券化在经济衰退时期趋于减少。Altunbas,Gambacorta和Marques(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银行通过大规模的使用证券化,发放更多的贷款,在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这种效应会增强。

(四)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进而改变着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和机制。

在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Feeney(1995)提出,由于货币政策大多是直接通过银行体系发生作用的,而证券化改变了这个体系结构,因此,证券化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Bernanke和Mlhov(1995)、Gertler和Lown(20001、Boivin和Giannoni(2002,20031等研究发现,在1980年以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产出或物价的影响效果,远远低于在1980年以前的影响效果。巧合的是,上述研究所发现的美国货币政策效果开始减弱的20世纪80年代,也正好是美国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年代。McCarthy和Peach(2002)运用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VAR),以1986年为分界点,将1975-1985年作为资产证券化尚未发展时期,1986-2000年为资产证券化发展时期,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反应较为敏感,而后期对货币政策的反映减弱。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三方面来分析。

1、信贷渠道

Kuttner(2000)通过比较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相对增长率,得出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此消彼长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的结论。SeHon(2002)认为,证券化贷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与其他存款机构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来源,这样当货币当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这些机构就更少受到资金成本及资金获得性的制约。Altunbas,Gamba-corta和Marques(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增强金融中介的流动性转移而改变了信贷市场的作用,银行的经营模式由“购买一持有”模式向“发起一重组一销售”模式转化,这可能改变银行的特性,如规模、流动性、监管资本要求等。并采用1999年以来欧元区大约300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信息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证券化降低了银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这主要是通过两方面途径实现的:一方面,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降低了银行在货币紧缩时对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把其自身的一部分信贷风险转移给市场,降低了监管资本的要求,这一资本的释放使得银行能提供的资金进一步增加。

2、利率渠道

Kolari,Fraser和Anafi(1998)的研究发现抵押贷款利率随着抵押贷款市场证券化的增长而下降,两者之间成负相关。Heuson,Passmore和Sparks(2000)认为虽然抵押贷款利率和证券化增长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是双向的。

利率传导途径认为,名义利率变化影响公司的边际融资成本,而这却取决于官方利率向市场利率或是贷款利率的传递。SeHon(2002)研究发现,达到证券化资格的贷款利率可能比达不到证券化资格的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联系更紧密。因为抵押支持证券必须与市场上其他类似证券竞争定价,抵押贷款利率也就必须对这些证券的市场利率变化做出反应。结果,由于证券化,货币政策对抵押贷款利率的可能影响,就一半决定于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般能力,一半决定于其对抵押贷款的放贷方的资金成本与资金获得性的直接影响。

Estrella(2002)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联邦基金利率的改变对美国实际产出以及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有随资产证券化发展降低,而抵押贷款利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敏感度上升。Estrella认为虽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证券化而下降了,但这一下降并不是与抵押利率直接价格效应相联系的,而可能更多的是与它对货币供应量或信贷供应的影响有关。

张超英(2003)认为,证券化使得货币需求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提高,并且利率期限结构形成一个紧密联结体系,从而使得央行通过操作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的实际效果提高,利率传导机制变得更有效。

3、资产价格渠道

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一般包括投资与消费两个方面,即托宾q效应和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反映金融资产价格与实际投资之间的联系机制。当利率下降,股票投资活跃,企业市场值增加会推动扩大生产投资。财富效应则是利率变动造成相关资产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居民的财富状态,并间接地影响其消费与投资支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政策冲击的反应更快,容易放大资产价格的波动,使得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加强。

二、简要述评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镜”,结合以上对于“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现有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启示,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间的矛盾,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

现代微观资源配置方式与宏观金融稳定之间容易出现矛盾,这有点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使得政策当局陷入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例如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的同时,放大了货币流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宏观金融的稳定;金融机构利用财务杠杆,在微观上提高了获利能力,而在宏观上则会扩大信用规模,促使信用膨胀,加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微观金融单个机构,从微观层面看是审慎合理的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为,可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

这一矛盾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带来巨大的挑战,政策当局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研究单个市场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和市场动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减少冲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如系统性风险监管理论框架应考虑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特别是关注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后果的关联性,而不单单把宏观数据加进预警指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强调价格稳定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的稳定。中央银行应该将“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个目标结合在一起,在货币政策中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建立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关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均衡的政策反应,政策的干预应该是对称的。一方面,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削弱了金融系统的清偿力时,应该放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明显不可持续地被抬高时(甚至是逐渐而不是立即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时),信贷增长过快,中央银行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的信用控制。

(三)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规范,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充分认识到衍生品的两面性,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金融创新仍需继续推进,但同时,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加强对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等。

篇5

关键词:巨紫荆;园林;培育技术

巨紫荆(Cercisgiganteachenget.kengf)为豆科(Leguminosae)紫荆属(CercisL.)落叶大乔木或乔木,自然生长的大树胸径60cm、高15m以上。对叶互生,叶片心脏形或近圆形,硕大,叶柄红褐色,花叶前开放,簇生于老枝上,花冠紫红色,形似紫蝶,花期达15d之久,花后结荚果,呈紫红色,10月果熟。巨紫荆原产我国,分布于湖北、湖南、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等省,适生范围广,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不怕水渍,萌蘖性强,耐修剪,生长速度快,寿命长。巨紫荆树体高大、冠幅大、树形美、叶好看、花色艳,是十分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有着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现将巨紫荆大规格园林用苗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繁殖

巨紫荆多用种子播种繁殖。采集当年充分成熟、籽粒饱满的种子干藏。第2年春用60℃温水浸种,冷却至室温,清水浸泡3d,捞出与消过毒的细沙混合,进行沙藏。待露白率达30%时,即可播种。播种时,作宽1.2m、南北向长10m的畦,将畦面浇透水待下渗后将种匀播于床面,上覆细湿沙壤土。

二、整地

巨紫荆耐旱耐瘠,但良好的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能明显提高生长速度,提早出圃。栽植巨紫荆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力中上等的地块为宜。栽植前要认真整地,施农家肥75t/hm2或尿素750kg/hm2+磷肥1500kg/hm2,以机耕深翻25~30cm,达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状况,翻耕后用旋耕耙耙2遍备用。

三、定植

巨紫荆地径达6cm以上,就可以应用于园林工程,因此,栽植密度以株行距0.8m×0.8m或1.0m×1.0m为宜。栽植前挖0.4m×0.4m×0.4m的栽植穴,栽植时间以秋末或早春为好。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苗木进行定植,确保巨紫荆栽后生长一致,林相整齐,以提高栽培经济效益。栽植时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使根系伸展,栽后灌透水。以后5~7d浇水1次(视天气情况),小苗发新芽后根据需要及时补水。秋末栽植要在树干基部封土堆,以起到保墒作用和减轻刮风时树干摇动,也可减少野兔啃食树皮,到春季发芽时再把土堆扒开。遇到春季干旱,要根据墒情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成活及健壮生长。

四、栽培管理

4.1水肥管理

巨紫荆发芽后枝条速生期正值春末夏初干旱期,此期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地面蒸发量大,缺水会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应根据土壤含水状况及时补充水分,正常年份浇水1~2次,较旱的年份浇水2~3次。进入雨季一般不灌水,特别干旱的年份浇水1~2次。进入冬季后,浇1次封冻水,萌芽前浇1次萌动水,保证巨紫荆植株安全越冬和及时萌芽。巨紫荆幼林对肥料需求十分敏感,生长季节施肥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1年秋季追1~2次肥。第2年开始每年追4~6次复合肥,累计每年追肥750~1050kg/hm2。

4.2间种经济作物

巨紫荆幼树期可间种经济作物。间种作物前耕地不可过深,一般20cm为宜,过深易损坏巨紫荆根系,影响巨紫荆生长。间种作物后及时中耕除草,每季作物除草2~3遍,有利于土壤透气保墒,便于间作物和巨紫荆生长。间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地,既可杀灭杂草,又可消除部分病虫源。随着巨紫荆林郁闭度增大,林内不宜进行间种作物。采用林间清耕管理的巨紫荆林,为降低管理费用,生长季节可用化学除草,保持林内无杂草。

4.3接干修枝

巨紫荆萌枝力强,叶片硕大,易造成主干因枝头下坠而弯曲,对培养通直的干形不利。在培养主干过程中,当枝条萌发后,用竹竿绑缚主干,帮助主干垂直生长。第1年将干高1m内萌枝清除,雨前将主干延长枝绑缚于竹竿上,防止降雨过程中枝叶因湿增重造成主干延长枝风折。第2年修除下部1~2轮枝(或清除干高3m内大枝),对主干延长枝选中上部饱满芽处截干,萌芽后抹去竞争枝,保留下部萌枝2~3个,促使主干延长枝健壮生长,当年主干延长枝可达2m。第3年按上述方法继续接干修枝。当树干分枝高度达到2.5~3.0m、树高5~6m时,即可结束接干修枝措施,进入常规管理。

篇6

中国古典文化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给文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先秦两汉时期,秦始皇将竹子从山西的云岗引种到咸阳的宫廷园林之中,修建了“虚明台”,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对诸君子的喜爱之情;到“竹林七贤”“子猷爱竹”及“竹林高士”等文人的喜爱,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经历了秦汉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隋唐全盛期、两宋明清成熟期,人们开始对竹资源的各种价值进行挖掘利用。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既富有山水画境的自然美,又蕴含文化的人文美,形成了环境设计中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竹文化与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相匹配,又与园林设计的自然美相贴切,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对象很多,像地形、水体、植物等,而竹资源便是植物设计中的一类。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无论是室内装潢、竹盆景,还是室外景观观赏、绿化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等方面,都离不开竹资源。

二、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既可以作为观赏植物摆放在室内,也可以作为设计材料出现在庭院园林之中,尤其是在庭院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当然,竹资源不仅被我国的文人雅士所喜爱,也逐渐被西方人士所喜爱。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园林更多注重理性,侧重在对竹子材料属性方面,以及如何与科学、艺术相结合等。

1.完善园区环境。

当然,这里的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作为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四季常绿、姿态优雅,可以较好地提升园区的人文环境,让人联想到竹子的高洁品质,诗词颂赋。在完善自然环境方面,竹叶面积较大,四季常青,光合作用和净化空气能力比其他树种强,竹林可减轻阳光的辐射强度,抵抗紫外线,净化空气,且具有吸附粉尘和有毒气体、降低气温和噪音的作用。

2.呈现结构美。

竹资源符合力学要求的统一、均衡、序列等结构,能在结构中体现结构美。竹材有其独特的韵味,各种捆扎、穿插使得细节精美简洁。竹资源材质可弯曲,运用于大跨度的拱中,既是结构,又是装饰,本身的结构美代替了装饰美。而且竹材颜色清淡,使得结构性较为轻盈,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

3.完善地形。

竹资源可以与任何地形相结合,将地形的缺陷很好地掩饰,呈现空间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用竹资源使地形呈现高低起伏,可以增强地形的空间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竹资源种类繁多,高大型、粗壮型、精小型,可以完善地形上的缺陷,增强空间效果。

4.呈现空间感。

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有“梧竹幽居”“竹径通幽”“竹廊扶翠”等竹景观特点。所以我们在设计竹林栽植方式时,可以选取面植、线植以及带状的列植等不同栽植方式,使其呈现较强的空间感。如在景区栽种竹林,可考虑景区的实际特点,采用竹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呈现空间感;或是根据不同的地形,选用各种高度的竹类,形成参差不齐的绿篱,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强其观赏特点。

5.柔化线条及氛围。

在亭、堂、楼、榭附近,栽种相当规模的竹子,既能与水色相容,调节区域色调,又能打破周围的寂静、单调氛围,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在空间上与周边景物的颜色相融合,增强空间感,从而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此外,竹林具有庞大的地下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防震等方面具有超强的能力,可以在城市中形成生态系统和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结语

篇7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荀子;辩说;君子必辩;修身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123-07

荀子与孟子同为孔子殁后的先秦大儒,不过,荀子思想特重现实,强调外在的礼,与孟子“反求诸己”的理路颇为不同。一般认为,荀子学说的品格,在于讲求现实和经验。陈登元说,“荀子之真精神,以吾观之,即在切实二字上也。”冯友兰先生以孟子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荀子则为“现实主义流派”。徐复观先生说的更清楚:“欲了解荀子的思想,须先了解其经验的性格。即是他一切的论据,皆立足于感官所能经验得到的范围之内。为感官经验所不及的,便不寄予信任。”荀子认定天人分途,天乃是“非道德的自然之天”,所以徐复观先生说,“由周初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到了荀子而完全成熟。由周初所开始的从原始宗教中的解放,至此而彻底完成。”不过,荀学的经验性格并不能说明荀子是个完全现实主义的人。要理解一个人的情感,并不能以他学问的品格为唯一依据,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可能写出非常经验主义的著作,同样,思想极为理性的人,也可能怀有深厚的“宗教性”情感。本文试图发掘荀子经验性格背后的“宗教性”情感,文章的切入点,是荀子对于辩说的论述。不过需要说明,本文的“辩说”主要涉及荀子对为何要辩说、应当如何辩说的现实教导,而较少涉及《荀子》一书本身的辩说意味。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只是后者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后者可以涉及荀子思想的方方面面。

一、孔孟思想中的言说与论辩

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赋予声音和符号以意义,是人与人之间能够交流的前提。不过,交流的完成,可能需要更多的东西,因为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看法,交流时的“姿态”和言说的“态度”更加重要。古人对言说的看法,既型塑着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受制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因而,要理解荀子的辩说思想,首先需要将其放人传统儒家的思想背景中。

撇开对著述的书面言说不谈(因为这种言说可以看作日常语言行为的延伸),可以说,孔子对人在日常行为中应当如何说话非常重视。在《论语》中,孔子反复提到对“言”的要求,基本是教导人要对说话采取审慎的态度,因为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准:“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都是说,在说话的时候,不要讲自己没法做到的话,要重视行动多于重视言语。而且,言语也是“仁者”的特征:“仁者其言也切”(《论语・颜渊》)。朱熹注曰,“切,忍也,难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巧言则可能乱德,故而很少能称为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并为孔子所耻。孔子对弟子的教导,要求他们要“谨而信”(《论语・学而》)。杨树达先生指出,“谨从言堇声者,盖谓寡言也”,因而,“谨而信”便是要“寡言”。孔子欣赏的,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不过,“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并非较高的德性要求,而是“然小人哉”,是对一般人的普遍要求。此外,言语还跟政治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正名”的思想上: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可见,言语作为孔门四科之一,虽然在地位上比不上德行,却是孔子日常教导关注的最普遍话题。

当然,在《论语》中,子贡向孔子的发问很多,而子贡能言善辩,孔子要经常特别提醒他注意语言的限度,这可能是《论语》中比较多讲到言语的原因之一。但孔子对如何说话的这种教导,肯定具有普遍性。因为说话是最经常的日常行为,它既是日常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理解别人的重要途径(《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同时,言语行为也是展现君子人格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君子人格的最重要表现,在于其日常行为合乎礼仪的规范。因而,“非礼勿言”是为仁的重要条目(《论语・颜渊》)。对此,孔子有非常具体的教导:“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这都说明,言与不言,要视具体的情境要求,做出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在这方面,孔子的典范形象非常明显。《乡党》中对孔子日常言行的记载,生动表现了其如何合乎礼仪的说话,从而表现出自身的人格力量。要获得这种力量,当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言词是具体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不仅动作技能需要学习,而且正确地使用语言也要学习”。因而,学习如何说话,本身就是礼的要求。

总的来说,孔子对如何言说的教导,不仅包括对说话的要求(“言必信”),而且包括具体如何提高说话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更用现实的典范,诠释着应当如何遵照礼的要求去说话。概括来说,孔子的教导是要求慎言、少言,而且要合乎礼的要求。可以说,在孔子那里,如何说话本身,不仅是普通的日常交际行为,而且是实践礼的具体方式。君子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炼,使自己的言语行为达到礼的要求,而君子人格也正体现在能够得体的言说中。这是一种实践智慧。

《论语》中没有出现“辩”字,这跟《论语》的论说方式有关。在《论语》中,孔子处于“师”的地位,出于对孔子的崇信,提问者是在“求教”,因而,孔子的话便类似一种宣谕,并不需要彼此的辩难,甚至不需要对说法的证明。因而,我们很难确切知道孔子对于辩的态度。不过,从《论语》中至少可以推测在有论辩的可能时孔子的态度。首先是孔门言志的时候,子路率先应答,而夫子哂之,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先进》),可见孔子强调与人言要谦虚礼让,如此自不会强调与人争辩。不过,要注意这种语境是孔门道德共同体的内部,对于持不同政见的人,孔子仍然会有辩的冲动: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听到别人非议自己的价值立场,孔子的“欲与之言”(注意“欲”的主动意涵)自然是要为自己辩解。这种辩更多的有一种卫道的意味。

对于《论语》中大量出现的关于如何说话的教导,《孟子》书中提的不多。总的来说,孟子接受孔子对言的教导,强调要言而有信,说话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并要视具体情境而定:“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之类也”(《孟子・尽心下》);“位卑而言高,罪也”(《孟子・万章下》)。但他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孟子・离娄上》)。说话要符合义的要求,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信的品德,显然,在孟子的价值等级中,义高于“匹夫匹妇之为谅”(《论语・宪问》)的小信。

孟子对孔子言说思想的发展,在于他特别强调通过言语进行内在修养。孟子强调“践形”(《孟子・尽心上》),强调“知言养气”(《孟子・公孙丑上》),语言、声音成为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因而,有德者不仅要通过“知言”了解他人的人格,更要通过言语方面的修炼提升自身的品格。因而,不仅说很重要,听也一样重要。这种修炼在孔子那里当然可以找到源头,但孟子将其与自己关于“心”的论说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内在的转向,通过“养心”、“修身”提升自身的内在精神品格,发而出言,自然能达到“金声而玉振之”的效果。

因而,在孔孟思想中,说话不仅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且被赋予了一种精神修炼的意味,这种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要慎言、知言,通过不断的修养,最终达到随口出言即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孟子的好辩众所周知,“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滕文公下》)。但对于世人好辩的评价,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这说明,即使在现实中滔滔雄辩,但这大概始终不符合儒士谦逊的形象。孟子说自己的辩是出于不得已,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辞,以承三圣”(《孟子・滕文公下》),充满了强烈的护教色彩。到了荀子那里,这种护教的意图更直接的表现在“君子必辩”(《荀子・非相》)的教导中。

二、“君子必辩”

《论语》中孔子对言说的要求始终是要慎言,防止空言而不去实际行动,“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种品格固然比较切实,不太关注玄远飘渺的东西,不过,把说话这种身体行为,跟君子人格的精神修炼联系起来,经由孟子的发挥,便具有了宗教性的意味。这表现在说话成为内在精神光辉的显现,为了达到这种光辉,需要不断提高内在的修养。表现在行为上,这必然导致对言语的极端谨慎。因而,孟子即使非常雄辩,也要说自己的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明确批评擅长说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不过是“妾妇之道”(《孟子・滕文公下》)。可见,儒家对于言语的外在表现非常注意。

可是,荀子却直白地说:“君子必辩。”整部《荀子》充满着辩说的意味。而且,荀子对如何说服别人,有着非常现实的考虑:“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举则病佣,善者于是闲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举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赢绌,府然若渠、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荀子・非相》)。出于这种认识,荀子在实际的劝说中,不仅有从现实利益的劝诱,甚至用灾祸论达到说服的目的。乍看起来,这种做法跟纵横家很相近。改变孔孟传统谨小慎微的言说态度,把“辩说”作为君子的重要标志,荀子的意图何在?这蕴含着什么特殊意义?或者是否仅仅是荀子经验性格的自然生发?

确实,《荀子》书中对概念的细致划分,让人不得不叹服其逻辑论辩能力。这还和《孟子》中的辩说方式不同,孟子直接指出具体事实中人的性情,从而让人反求自心,唐君毅先生认为,这种不同是“宗旨”的不同:“孟子之辩,乃本人心之所同然,而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以正人心而息邪说。荀子之辩,则在维护礼义之统,即文武周公孔子之政教之统。”在荀子思想中,礼义占据核心地位,这和注重“仁心”的孟子确实有差别。不过,从更深一层看,这种差别或许并非根本性的。在讨论“孟荀之辩与默”的结尾,唐君毅先生说:“儒者不幸生在乱世,乃兼为思想家哲学家,而不能不有事于言辩,以去邪遁之辞或荀子所谓邪说辟言,亦不得已而为之事也。诚当天下有道之时,则孟荀将同归于无言。”这就是说,孟荀同重辩,都是出于对于传统儒家信念的坚持,是为了抵制邪说,具有很强的护教色彩。这应该没有问题。孟子对自己辩的理由说的很明确,就是出于现实的“不得已”,《荀子》中也说,“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辩说也”(《荀子・正名》)。可见,时代背景的刺激,是荀子提出“君子必辩”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传统儒家礼义,不得不起而论辩。这和孟子并无不同。

不过,荀子直接将“辩”作为君子人格的标志,这在孔孟那里恐怕很难找到。君子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孔子教导学生主要是要成为君子。虽然圣人的层次更高,但也极难达到,孔子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相对而言,君子的要求更为现实。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身居高位的人,另一种是有德行的人。孔子要教导的自然是后一种。而君子德行的体现,主要在于他对礼的践行,他是古典生活方式的体现者。“君子必辩”的理由是,“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荀子・非相》)。荀子说,“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荀子・非相》),这里第一个“言”字,王引之认为当为“善”,与“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对应,因而,对于传统价值,不仅要立志实现,不仅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而且要乐于宣讲。在这个意义上,荀子更鲜明地赋予了君子另一个重要使命:传道。荀子甚至把这作为真儒的必要条件:“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荀子・非相》)。他批评子夏门人说:“正其衣冠,齐其颜色,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荀子・非十二子》)。然是自得的样子,他们只顾自己,而忘记了弘毅的使命,因而受到荀子的批评。以辩说为重要手段说服别人的传道方式,跟孔子强调人格典范的身教方式不同,也跟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寄希望于人性的自觉不同,在荀子看来,理想化的说教方式起不到实际效果,在现实中,人们不会出于对“善”的渴望而自愿服从“好”(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身教方式则显然比较适合信仰共同体内部的传道,所能影响的范围很小。荀子则是要在一个“奸言”纷起的时代,广传儒家教理,因而便不得不考虑要去战胜其他学派的思想。由此带来的思想交锋,已经不是共同体内部的观点差别,而是正教与异教思想的对峙。再考虑到荀子跟“传经”的关系,甚至有理由说,荀子比孟子更注重向共同体之外进行传道。

前面提到,在面对不同思想时,即使是不断强调行而戒慎言的孔子,仍然有“辩”的冲动,这很可能出于对自身信念的执着和使命感。不过从总体上看,孔子对于持不同见解的人态度很宽容,这从他强调身教而不重视言传上也可以看出。孟子理想化的说教方式,要人反诸内心,发掘自身的性情,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继承着孔子修身以成人格典范的思想,从自身出发,然后扩展到周围,直至家国天下。这在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这种教导必定是精英式的,孟子期待的是能够说服国君施行“仁政”,从而推行他的儒家教化。但荀子则自觉地要向更大的范围传教,所以他要求“君子必辩”,要君子更急切的“好言其所善”。儒家君子所善的,自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而现实主义的辩论策略,以直接说服为目的,更显示出急切的传道倾向。

荀子现实主义的论说策略,既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源于对人性的不信任。不过,这种手段上的现实主义并不能概括荀子的全部。从个人情感和目标来说,说荀子是理想主义者并不为过。韦政通先生指出,荀子重视辩说有两个理由,一是对治奸言,二是宣扬礼义的价值。这相当确切地说明,荀子强调“君子必辩”有两个层次的目的:护教和宣教。他要捍卫儒家立场,并且要传扬儒家教义,王道理想始终处于荀子思想的最高位置。虽然儒家没有独立的教士制度,也很少主动向外传教,但荀子对君子的辩说要求,仍暗含着这种倾向。在向王道理想努力时,荀子发现了言语的重大作用。不过,秉承传统生活方式,以卫道、宣教为己任的荀子,并没有因为现实而完全放弃传统儒家对于言说的教导,这体现在他辩说教导中所蕴含的精神性内涵。

三、辩说之外

辩是一种特殊的言说,它发生在思想观点不同的两方之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价值立场(消极的)或说服对方(积极的)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言说活动。但由于各家学说及个人认识的限度,这种辩很容易陷入“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的困境中。这也是儒道两家对于争辩都持戒慎态度的重要原因:争论很可能陷入意气之争,双方自说白话。因而,正常论辩的进行,一定要基于双方共同认可的基础,按照公认的推论形式,才可能产生论说的有效性。因而,要发展论辩,必定会发展逻辑的思维形式,重辩的墨家学派发展了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荀子亦极重逻辑理性,重视“类”的概念,《荀子》书中对概念的界定相当细致。在这方面,荀子跟墨子相似。

不过,真正的论辩不会落于纯粹的语言层面,而必定要将所坚持的信念落实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中。前面提到,孔、孟正是把言语行为作为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因而强调谨言语,强调言要合于义。那么,荀子强调的“君子必辩”,和儒家的传统信念是否冲突?

儒家重视行为的合宜性,将生活世界中的日常行为作为修身成德的主要途径,因而必然注意言说的实践品格,强调不同情境下言语的合宜性,这在儒家是通义,荀子自然不会反对。荀子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荀子・非十二子》)。因而,辩说虽然面向更广的范围,但也不是对所有人都会进行。

告者勿问也,说桔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

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我们很熟悉,前文引了《论语》中类似的话。前半部分表明,荀子努力避免让辩说成为一种意气之争,君子“辩而不争”(《荀子・不苟》),因而,言道与否,还要取决于听者的反应。荀子充分发掘了言语对于护教和宣教的重大作用,但也对言语可能带来的伤害非常自觉。“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荀子・荣辱》);“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可见,荀子对于言语的看法,仍然继承着孔子的教诲。

荀子强调的现实主义论辩策略,很像纵横家的善辩,不过,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差别。纵横家的辩说不在意事情的对错,也不关注辩说可能产生的道德后果,他们的目的就是说服别人,荀子评价他们说:“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荀子・臣道》)。换言之,他们没有“道义上的信念、原则和担当,只热衷于猎取自身的功名利禄”。但在荀子看来,辩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君子的辩说是为了宣明礼义的内在价值,而绝不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荀子・非相》)。辩说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口舌之利,“辩而不辞”(《荀子・不苟》)是君子的特征。因而,辩说并非是为了说服什么都可以说,“言必当理……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荀子・儒效》)。在这个意义上,君子的辩说是“知道守道之精神之表现”,体现的是君子的“风度和人格”。因而,荀子赋予辩说的,仍然是儒家的君子人格。谈到“谈说之术”时,荀子教导说:“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荀子・非相》)。在这里,辩说不仅仅是口的行为,而且涉及容貌、态度、意志和心灵等各个方面,因而,有学者指出,“荀子言君子辩说怀持虔敬、庄重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辩说本身并非只是知性之认知,而表示出此辩说同时也是对先王之道、礼义之统的亲历和重温”。辩说活动中蕴含着儒家传统的精神价值。

因此,辩说的意义不止于说服,也一定是荀子非常重视的修身的重要途径。修身在儒家是共识,通过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从而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不过,在修身的进路上,由于对人性看法的差别,孟子和荀子有很大不同。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强调通过发掘本心中内在的善端,扩而充之,就能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荀子认为人性恶,顺着人性的欲望只会引起纷争,因而需要礼的节制: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侵。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

辩说由于面向意见不同的思想群体,因而更容易陷入血气冲动之中,这种活动如果不用礼来节制,便只能沦为小人之辩:“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瞻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荀子・非相》)。这类辩者正如纵横家一样,巧言令色足以说服别人,却徒为口舌之利,无益于王道政治。儒者要达到的是“君子之辩”、“圣人之辩”:

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也。(《荀子・非相》)

在另一个地方,荀子也提到,“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荀子・非十二子》)。荀子这里区分的三种言谈和论辩,并非仅仅是一种现实的描述,而是在指明一种修身的层次:通过以礼节制自己的言辩,免于沦为小人之辩,又要在“先虑之,早谋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学,“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荀子・劝学》),最终达到“发之而当”的境地。荀子相信,人人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地,“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这和孟子的信念完全一致。只是孟子更注重对本有良心的扩充,而荀子则强调师法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的过程。荀子把辩说作为君子的必然行为,在这种身体活动中,君子要展现出礼义的光辉,不仅用来说服他人,更要通过这种活动,提升自己的修养。圣人之辩的“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类似于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因而,荀子的“君子必辩”并未离开传统儒家的生活方式。在荀子那里,辩说作为一种身体活动,不单体现着礼义的价值,也是君子修身的一个途径,它与古希腊的哲学论说一样,不单纯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精神修炼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从“小人之辩”提升到“君子之辩”、“圣人之辩”,儒家君子修身成圣的过程得到全部展现。因而,辩说作为一种行为,包含着深厚的精神性内容。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大口径管道 自动焊技术 焊接缺陷

中图分类号:TU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西气东输,一条能源“巨龙”从阿姆河右岸昂首,沿着古丝绸之路,万里东进,翻越千山万水,进入华夏大地,直奔珠江三角洲。它一干八支,总里程8704公里,总投资1422亿元,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利用境外天然气的陆上能源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被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民生质量的国之动脉。在我国具有长大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钢结构也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钢种,直径大,直径可达1219mm,强度高、耐压力大,可以抵抗12MPa,距离长,堪称世界第一长度,可以达到9000km。钢结构的连接了少不了焊接技术。焊接技术就是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用焊接材料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母材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操作方法。该工程如此长的距离对焊接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要采用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技术,等世界比较先进的焊接技术。自动焊是指焊丝和接时的运条是机子自动送的,半自动焊是指焊丝是机子自动送的,但是焊接时的运条是焊工自已控制的。自动焊焊接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它不仅标志着更高的焊接生产效率和更好的焊接质量,而且还大大改善了生产劳动条件。采用自动焊接技术焊接大口径的管道属于首次进行,在我国历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自动化焊接设备

1.1刚性自动化焊接设备刚性自动化焊接设备

也称为初级自动化焊接设备,其大多数是按照开环控制的原理设计的。虽然整个焊接过程由焊接设备自动完成,但对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的波动不能进行闭环的反馈系统,不能随机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

1.2自适应控制自动化焊接设备

自适应控制的焊接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焊接设备,它配用传感器和电子检测线路,对焊缝轨迹自动导向和跟踪,并对主要的焊接参数进行实行闭环的反馈控制。整个焊接过程将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和工艺参数自动完成

1.3智能化自动焊接设备

它利用各种高级的传感元件,如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和激光扫描器等,并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具有识别、判断、实时检测,运算、自动编程、焊接参数存储和自动生成焊接记录文件的功能。

2、根焊技术

根焊道的焊接是保证管道焊缝质量的重要工序,是保证管道的施工进步的关键技术,根焊道的焊接出现质量问题会涉及到整个管道施工的质量问题,会耽误工程的进度,影响工期。

2.1设备:

ZFH直缝自动焊接机主要配置:

直线轴承导向,同步带传动或齿轮条传动,直流电机驱动,电机功率65W,无级调速

焊枪调节机构:气动下枪机构、铝合金十字调架,焊枪三维,调节范围X=50mm,Y=50mm。一维旋转调节。

电器控制,PLC控制,电控箱置于机座内,操作盒置于挂锁端。

可配电源:TIG/MIG

2.2内焊机使用的焊前准备

(1)操作人员要了解内焊机的操作顺序和操作规范,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是比较的危险,但是如果按照规范来操作,熟练的掌握内焊机一般不会出现事故的。焊前的准备:

(2)调平内焊机的端面,包括3个定位端面。8个焊炬,其中焊炬中心要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不能出现偏移,一旦平偏离就会造成危险。

(3)气罩内要安装一定的铜网,防止熔体飞溅,造成事故,同时也能保证气体稳定的排除。

管道口要安装一定的防风设备,保证在焊接中不会出现气泡。

3.焊接技术

3.1坡口型式

常见的坡口型式有:对接坡口和角接坡口(工程上为区分角接接头中的对接与一般对接焊缝,现将其分为对接、坡口角接、角接三大类)。对接坡口主要有:I型、V型、X型、U型、Y型、UV型、VV型等,角接坡口有:T型、搭接、J型等。

内焊机采用没有间隙的根焊,焊接过程不能随意的更改设计的工艺参数,这对焊接的接口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自动焊接的坡口尺寸大小和形状对对焊接的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速度。

3.2参数设置

(1)送丝电动机调节旋钮到800mm\6s-900mm\s。

(2)近控箱的送丝电动机调节旋钮到180mm\25s-220mm\25s.

(3)焊接时,在管外坡口内侧要用铜板堵上坡口内侧的间隙,防止熔体长生的高温烧穿钢结构。

这样设计的参数可以防止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4、热焊技术

4.1设备

全自动焊接设备PAW2000A+PAW3000可以针对热焊时热焊道凸起和未熔合的问题,重新设定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单摆时间、电弧电压等6个参数并进行匹配试验,对填充盖面出现的气孔,采取调整摆幅宽度、摆动频率、气体流量等措施全自动焊机结构趋于合理,焊接性能稳步提高。使用该焊机成功穿越1条宽90米、深8米的水沟和焊接1处7度纵向转角管道;焊接管口30道,一次检测合格率100%;焊接管口40道,一次检测合格率100%;焊接管口51道,一次检测合格98%。

4.2解决热焊道凸起和未熔的措施

(1)要熟悉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单摆时间、电弧电压等6个参数的作用及主次关系。

(2)采用零摆动,保证干长度小于12mm

(3)焊接坡口钝边设定在0.9-1.0mm,可有效的繁殖出现未熔。

(4)要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气体的流速控制在20\min。可以增加熔的程度,防止出现未熔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吴彩勇,周晓辉,王继春等.大口径管道自动焊接技术研究[J].电焊机,2009,39(5):101-103,158.

[2]迟红艳,王继春,陈建平等.大口径管道自动焊焊接技术研究[J].焊接技术,2005,34(z1):11-13.

[3]杨俊伟,李岩.全位置自动焊接在管道建设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1,20(12):27-28.

篇10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像本体;接受心理;奇观

电影的发展历程是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前进历程,在浩瀚的电影发展史中,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都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鲜的元素和观念。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当电影艺术迎来了数字化背景下的虚拟现实技术,观众眼前的电影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形式与内容。数字影像技术导致了电影艺术的全面变革,在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艺术传统的制作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电影美学理论――电影影像本体论提出了严肃的思考命题。安德烈・巴赞曾经严肃地提出了“电影是什么”的命题,而今天,数字影像技术将带领我们再次探讨电影到底是什么。

一、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任何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电影艺术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技术发展史。”电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艺术门类,通过源源不断地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革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数字技术作为继声音、色彩之后的第三次电影技术革命,给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与美学观念,为世界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1976年的影片《星球大战》成功地使用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摄影运动控制系统,通过数字化处理将电影的影响展现在银幕上,开启了现代电影技术的新时期序幕。1989年摄制的电影《深渊》中出现了由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水中生物形象,宣告数字电影影像时代的到来。直至2001年,电影《指环王》成功地采用了计算机智能动画技术,电影艺术迎来了数字时代的发展契机。“虚拟现实”这一新兴名词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影创作中。这种新的现实主义的电影影像特性是指“它在视觉表象上具有客观世界物质现实的外观,但实际上却是人工合成的。它是一个关于现实的全新版本,一个假的现实,一个虚拟的非现实。”由于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带来了“虚拟现实主义”,在电影中,观众看到的影像不再是现实物质,影片中的人物、事物或景物的影像不再是摄影机拍摄出来的,而是由计算机生成或者数字影像的合成产物。这样,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电影美学的重要理论――电影影像本体论势必产生重大的革命性改变,电影到底是什么?

二、巴赞与电影影像本体论

在电影发展史中,除却技术的革新如影随形,电影的每一步发展也都伴随着电影理论的鞭策与思考。其中,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理论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具有转折性的关键作用。继苏联蒙太奇理论的提出,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成为世界电影理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电影影像本体论从电影的技术特性出发,强调摄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把电影界定为一种“照相现实主义”的艺术,摄影机通过自身的运动和胶片的光化学反应捕捉住经验世界中物体的运动,在银幕上复制出运动物体的图像。同时,巴赞指出“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似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同时,巴赞在其本体论中,对于观众的心理分析从本体引申到了原始心理情结。他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学基础就是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的心理产物。木乃伊“情意结”迎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要求――与时间相抗衡。而总体来说,摄影比绘画的高级之处就在于“因为摄影不是像艺术那样去创造永恒,它只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电影摄影不仅具有照相似的再现空间的功能,还可以同时记录时间,具有再现现实的时空性,因而电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这种真实理所应当地包括视听真实与时空真实。

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开始出现了动摇与颠覆,电影银幕上呈现出来的光怪陆离的影像或者情节,都不再是通过电影摄影镜头拍摄而成的,观众沉溺于这些影像的心理初衷也不再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绝对向往。所以,电影影像本体论的这种动摇与颠覆不仅体现在影像本体论的物质基础上,同时还体现于影像真实的接受心理的重构中。

三、数字技术对影像本体论的冲击

(一)影像真实的物质本体改变

自1898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部电影短片开始,电影艺术便与“真实”紧密相随。由于电影摄影技术能够逼真地记录和复现客观世界,使得逼真性成为影视艺术基本且重要的美学特性。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认为,电影就像指纹一样逼真地反映着现实,影像与现实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在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发生作用,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但数字技术下“虚拟现实”的介入,使得电影影像本体论的核心基础――物质现实变得土崩瓦解。无论是《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泰坦尼克号》中的冰河沉船,还是《玩具总动员》中的全三维动画,这些在电影银幕上所展现的一幕幕光怪陆离、远古未来的场景已不再是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同一,也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而是由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影像真实”。而这些影像也由客观的物质现实通过人脑想象变身为计算机处理系统中的数字指令。

“随着数字技术对影像生成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影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摹本,而是在电脑与人脑的直接关联下有了自己的生命和动力。”电影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即可为未来影像提供摹本。2007年的《我是传奇》中,孤身一人的救世英雄要时刻面对恐怖凶残的吃人魔鬼,寻找破解人类消亡的神秘解药。2008年的《水啸雾都》采用了三维数字技术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时空内,地球环境恶化,洪水泛滥给英国市民带来的恐慌与灾难。这些影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物质本体的,而是人类自身创造的思维方式带来的产物。电影也不再需要把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摆放于镜头之前来力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本体。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瓦解后,关于影像本体论的理论基点便被动摇和改变了。尽管巴赞在后期 也意识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再现,因此他又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观点。在这一观点中,巴赞力图说明电影虽然不可能完全等同与实现,但应该不断地向现实靠拢。然而这种以物质现实为主要基础的“渐近线”理论也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而备受挑战。

数字化影像产物的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摹本的“真实再现”,影像的物质本体没有真实的依托,但是,电影却好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了。这说明,在电影影像真实的接受过程中,观众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重构。

(二)影像真实的接受心理重构

巴赞认为,电影产生的心理基础在于人类内心固有的“木乃伊”情结,人类内心要求镜头保留时间的真实与空间的真实。巴赞提出用长镜头摄影与景深镜头来取代和对抗传统的蒙太奇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巴赞的影像本体论主要来源于一种心理的真实,或者说主要是一种感知的真实。“我们用现实的幻想取代了客观现实……这是一种必然性的幻想,但是,它会很快使人迷惑,失去对现实本身的知觉,在观众的脑海中,真实的现实与它在电影中的表象合二为一。”但是数字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数字电影的兴起与蓬勃,数字电影为我们带来的游戏心态,是对视听奇观的享受而不是对银幕现实的认同。观众明知眼前的星球战役、自然灾难等种种奇观是虚拟生成,却还是乐于沉迷其中,啧啧称赞。这就说明,数字时代不仅造就了新的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从未有过的数字时代的观众。而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发现观众接受心理的改变对影像本体论的心理基础也造成了巨大的重构,即对现实理念的重构。

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数字影像,可以做到与原型分毫不差,许多从未企及的图景可以表现为可视形象。有专家学者为这些可视现象重新命名为电影奇观,他们认为电影奇观是指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数字影像充实了抽象世界的框架,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使意念的变为现实的。不止如此,数字影像还以极为形象的形式虚拟出一些不复存在于现实的场景。我们不禁感叹:数字影像的确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真实,它增加了我们对真实的把握,又削弱了我们对真实的不懈苛求。虚拟真实就是对利用计算机去模拟人类的感觉世界,同时对感官与神经进行刺激。从受众美学的角度分析,数字电影技术所营造的视听奇观符合观众对视听效果的需求,观众的审美需求是电影创作者自然地选择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也相应地刺激了观众对视听效果更高层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