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面发展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面发展的内容

篇1

摘 要:本文通过全面论述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与它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出把计算机图形学列入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弥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与“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中对计算理论“能行性”教育的缺失与应用软件编程系统训练的不足。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教育;核心课程;软件系统;应用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2006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出版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新专业规范“)[1],该“新专业规范”指出:由于计算机专业是全国在校人数最多、高校开设专业最多的专业,这导致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目前出现就业困难,其主要原因还是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人才结构上的不合理。解决方法是分类培养、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有相对优势的知识结构,高校教育应该为计算机专业现在的毕业生增加专业特色、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等。并由此提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以下简称“核心课程”)[2]。无疑,这对全面规范并提高国内计算机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通过认真学习研究这些内容之后发现,究竟应选择哪些课程作为计算机的公共核心课程供全国各行业人员作为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安排,才能做到既拓展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等,这些都是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而计算机“核心课程”的选择似乎对上述已有问题的解决帮助不够,而增加计算机图形学的教育对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方法,理由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列入核心课程,弥补本科教学计算能行性教育的缺失

作为具有全国指导意义的“新专业规范”,应该为计算机教育在多个行业方向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抽出它们所共有的基础课作为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但现有的“新专业规范”的公共“核心课程”[2]只有

程序设计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网络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

等7门课程内容,而把“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排斥在核心课程之外,这显然不利于计算机应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计算机动画、游戏、图形标准、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计算机应用软件行业的全面发展,会缩小计算机本科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面,也与制定“新专业规范”的初衷相悖。

什么能被自动计算一直是计算机界探讨的主题之一[8],那些确切能用计算方法解决的问题如何设计才能被计算机自动计算简称计算的能行性(可计算性的实现前提),而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是计算机编程的基础,它们作为计算机的公共核心课程是必须的。但这两门课程(该“程序设计”课程实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语句的简单应用,“数据结构”讲授程序加工的数据如何配合算法进行有效管理安排、以实现算法的功能)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计算机程序根据什么原则才能进行有效设计、以及程序如何构成系统后才能最后自动解决用户提交的计算问题,这是国内“程序设计”课程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题。其原因在于:讲授程序设计语言时,学生还没有数据结构方面的知识,而数据结构本身既不讲模型方法、又不讲解软件系统等概念,同时这两门课程也缺少具有复杂计算模型的大规模实用软件编程的整体训练内容与方法,若把这些缺失的内容都加入到教学中,则一无足够的课时、二是改变了授课的性质。所以,从算法语言的角度介绍程序的设计方法是不完备的。

对于这个问题,计算理论早已从计算的机理与实现上予以解决。但计算理论的内容一般只在研究生阶段讲授,且计算理论是研究生的一个专业方向、即使该理论在研究生阶段讲授、学生理解也有一定难度,而把这套理论方法直接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难度更大[9]。即现有成熟的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没有通过适当的载体引进本科课堂教学中是现行教育政策最大的不足,而计算机图形学是直接从应用软件开发的角度阐述计算的“能行性”问题(见下述),当其列入计算机的核心课程后,既能弥补上述计算理论教育中缺失的一环,也能有效弥补上述7门核心课程中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系统训练不足的尴尬。事实上,GPU(图形处理芯片)与CPU在PC机上的发展并驾齐驱,证明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领域,可这些没有在“核心课程”[2]中得到有效的体现令人不解。

3 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3.1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基本教学内容

计算机图形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计算机程序的方法在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上生成图像效果,特别是生成类似照相机拍摄的三维图像。而照相机拍摄三维图像是一个具体的物理过程,它的基本原理是光线在空间物体之间相互传播,当光线被物体表面反射并被照相机接收后形成的显示效果。由于人们能从二维照片上光点的亮度与大小判断出物体表面该点距照相机的相对远近,故人们常称这种图像为三维图像。用计算机程序的方法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图形就是对上述物理过程的一种近似仿真模拟得到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根据仿真方法的要求,建立了仿真过程需要的各种模型(包括照相机模型,灯光模型,颜色模型,照明模型,物体的几何模型,物体表面的材质与纹理模型),通过①模型数据的输入(交互输入、编程输入、文件输入等)、②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系统参数文件、图形模型数据文件、规格化图形数据文件、物理显示设备的图形显示文件)、③数据的运算处理(物体的几何变换、全剖切运算、集合运算、三维重建算法、物体的各种变形运算等)、④数据的输出(各种线段图形的生成与实面积多边形的填充算法、着色算法、消隐算法、纹理映射算法、阴影算法,光线跟踪算法与辐射度算法)等4个处理过程,用系统编程设计的方法实现其图形显示[7]。

这里照相机模型描述了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等图形投影转换成二维空间中点、线、面等图形,并调用二维图形的生成算法生成二维图像,同时裁剪超出显示范围的三维图形、便于图形的正确显示。灯光模型与颜色模型描述了光线产生的根源、点光源的空间几何分布、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向与衰减规律,光线的色彩属性、亮度计算方法与合成色的变化规律等内容。照明模型描述了物体表面反光或透光能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几何模型描述了一个物体的点线面等几何尺寸与大小。材质特性描述了各物体表面对各种性质光线的反光与透光能力的大小。纹理模型直接描述了物体表面各点的显示细节与像素值。着色算法确定了用何种插值算法填充多边形网格表面、使其显示效果是多边形网格效果或是一张光滑的曲面效果。消隐算法确定显示物体表面的各个可见表面与边线,不显示其被遮挡的不可见的表面与边线。纹理映射算法就是把一张照片映射至物体的表面上(又称贴图),而这个照片既可以是实际照相机拍摄的三维照片,也可以是用数学模型描述并动态产生的结果。在场景中,由于某些遮挡物的存在,光线不能直接照射到某些物体的表面,使得这些表面反光(透光)的亮度暗于被光线直接照射物体表面的亮度;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这种阴影效果的形状与大小不一样;阴影算法即在场景图中统一绘制这种阴影显示效果与非阴影显示效果。光线跟踪算法、辐射度算法就是仿真光线的传播过程以达到最后生成所需的图像效果。

事实上,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中仅研究这些模型还不够,还要用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结构的知识把它们都转换成一个个可执行的算法,并用系统编程的方法把这些算法构成一个软件系统整体,才能方便各种图形的生成。而在这个软件系统中生成图形的第一步是构造多种物体的几何模型与形状(物体的几何变换、全剖切运算、集合运算是用简单物体构造复杂物体的有效工具之一,三维重建算法是用点、线、面等元素恢复物体外壳的几何形状),在统一的世界坐标系中确定它们的位置与朝向,再逐一确定物体表面的材质特性与纹理效果等,使这种多物体造型(称场景造型)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第二步是设置灯光与灯光的特性,设置照相机模型等。第三步是在上述二步的基础上,统一用光线跟踪算法或辐射度算法生成上述场景造型所对应的三维图像效果(又称渲染)。

应注意:

① 试图精确的构造现实世界中所有物体、特别是具有复杂结构或微小结构或细微动态变化物体的几何模型既不现实、其代价也太大,人们总是想用其它的方法来代替,这就是所谓分形描述、粒子描述建模等多种其它建模方法的来源;

② 完全按照物理学上光线的传播方法来生成图像太费时间,光线跟踪算法、辐射度算法事实上是对物理光线传播方法的一种近似。这个近似程度一般由图像显示的真实感与计算的复杂度来确定。

③ 在上述场景造型的构造过程中,若物体运动或变形,灯光改变照射的范围、朝向、亮度、色彩,照相机改变拍摄的方向或跟踪拍摄,此时若连续拍摄(即渲染)三维空间场景效果,就形成了多帧图像,连续播放这些多帧图像就是计算机动画。

④ 所谓图形标准就是把上述的照相机模型、点光源的灯光模型、颜色模型、简单的照明模型、着色算法,以及点线面、多边形网格模型等模型与算法用硬件实现,并由图形标准提供软件接口方法调用这些硬件功能;当用户向该图形标准提供上述模型的描述数据与材质、纹理描述数据之后,计算机就能用硬件加速的方法实现在显示器中高速生成点线面、多边形网格,以及光照效果的表面、纹理效果等图形。目前的图形标准本身并不负责物体几何模型的构造,也不负责管理各种模型数据等。现图形标准主要以纹理映射算法为主,暂时还没有用光线跟踪或辐射度算法以实现三维图形的实时显示。可见图形标准仅是计算机图形学部分研究成果的具体实现。

⑤ 若能在上述场景造型中,让各种物体实时运动(照相机与灯光是具有其它功能的物体,它们也有几何形状,也能与人、动物等角色(多关节物体)一样进行各种运动),并能接收用户的交互操作、且这种运动过程具有故事情节性,同时这种多物体运动的效果能在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中实时生成显示,这种计算机动画就是3D游戏(人类社会活动的仿真)。3D游戏另一个难点在于复杂游戏引擎的构造――即如何构造并管理游戏场景的模型数据(包括声音与人工交互操作等),使整个游戏画面达到实时显示的目的。事实上,3D游戏可以看成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上的降级简单应用。

⑥ 物体的几何造型、变形与运动是计算机动画的一个难点,比体这个概念更复杂的是流体与场的模型构造、显示,它们能描述更广泛一类的物理现象,如台风的变化过程、风洞的实验效果、物体表面的应力变化现象、环境中热传递效果的变化、地质勘探结果的可视化显示等,一般人们把这些问题归纳在“科学计算的可视化”课程中讲授,因为这些流体与场的模型构造等需要比较深的数学知识。但是,一旦这些流体与场的几何数据模型确定之后,人们就能用图形标准显示它们。

⑦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动画的区别:在CAD中,也需要构造物体的几何模型并显示这些物体的构造效果,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用数控机床把这些设计出的物体零件加工制造出来,故它对物体的几何模型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其误差控制,因为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精密加工机床等最后影响加工的精度都与各个物体模型的误差精度相互关联。显然,在CAD领域中,也有零部件之间的联动等多种运动需要精密控制(机械运动与仿真)。与物体几何模型要求相比,CAD领域中物体的显示要求可以放低些。而在计算机动画中,相对而言,对物体几何模型的要求低,例如物体的外表面可以不封闭,只要这个不封闭的外壳表面破绽不被照相机拍摄到就可以了;但计算机动画对最后渲染的图像显示质量的真实感效果要求很高。

⑧ 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区别:这两者的区别除了其数学模型一个是二维的、一个是三维的之外,更大的区别还在于二维图形学只能从数学上研究图形的基本规律(点、直线、曲线、平面与形状,位置,运动与变形,色彩等)、以及图形的模型构造与显示方法;利用二维图形的简单性,可剖析计算机二维图形系统的组成,即软件系统是一个能自动运行的程序,它能从输入、存储、运算处理、

输出等方面全面处理用户在某个领域中提出的诸多数学模型并完成其模型描述数据的加工任务,使用户很容易明确这种软件的组成、功能与使用范围。三维图形学却可以用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自然界中的多种物理现象,由此探讨大自然中多种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形显示的方法来表现这种变化过程,这种方法正是人们探索自然并进行科学研究所倡导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从三维图形学的基本教学研究内容可知,用图形方式(可见的点线面、色彩、纹理)显示各种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关键的是要掌握这种变化过程的物理机理并能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全面正确的描述这种变化(即用图形的方法表达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含义非常适合人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现象与变化规律,而计算机的信息描述数据是由具体的各种物理变化过程确定的),即掌握计算机仿真与科学研究方法才是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真谛,也即用计算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能统一传统意义上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中的基本研究内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了这种方法后,再深入其它各应用学科领域,努力掌握其物理原理、科学实验与数学模型方法等知识,并与行业专家相互配合,计算机与计算工具就在各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系统设计上大有用武之地了。

综上所述,可以给出计算机图形学如下定义:

计算机图形学属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究范畴,它主要通过物理原理与数学方法,建立描述自然景观(虚幻世界)的几何数据模型与显示图形的物理数学模型,以达到用程序的方法把这些模型的描述数据通过算法转换成在计算机显示器中显示自然景观图像的目的。本质上,用计算机生成三维真实感图形就是用数学模型的方法仿真光线在物体之间相互传播而产生的显示效果或把光线传递的效果即照片映射至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显示效果。

国内计算机图形学教育工作者已认识到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学科教育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于2001年公开出版计算机图形学教材支持上述观点[10]。但由于这些观点没有引起国内计算机界制定政策的主流阶层人士的关注,相反,从2000年开始,计算机图形学的内容却从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中消失,这不能不说是国内计算机教育的一大损失。

而计算机图形学的授课关系见4.1节。

3.2 “新专业规范”中,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新专业规范”中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放在计算机图形标准的使用上,核心内容只有图形标准、照相机模型,图形显示设备与输入设备,前期课程要求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与离散数学,并只安排8个课时来讲授这些内容,其它的内容作为选修内容(这包括各种图形的生成算法、物体几何模型的描述方法,计算机动画,可视化,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人们对色彩的主观感受、如何用色彩方式表达设计作品的主题思想,等等)。这种教学安排能使学生掌握图形标准的使用、以及照相机模型的应用,很容易导致学生误认计算机图形学就是在显示器上绘制各种图形这种认识偏差。

这种教学安排不当之处如下:

首先,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期课程应该是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结构。实际上,不学离散数学并不影响学生编写图形学的各种应用程序;但不学数据结构,则编程困难;而且授课学时数太少。

其次,图形标准自成体系,但它不能构成一个完全自动运行并具有图形数据输入、存储、运算处理、输出等处理全流程功能的软件系统,它往往需要用户在应用软件中向图形标准输入模型数据并调用其各函数才能出现所需要的图形显示效果。初学者原指望学了计算机图形学,就知道象3DS MAX与OpenGL等软件中是如何编写程序并实现各种动画图形的显示,但授课结果却令人失望。

第三,由于初学者一般缺少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全面了解,缺少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认识,也没有图形系统的概念,该“新专业规范”授课大纲中虽有物体几何模型的描述方法但缺少在图形系统中具体建造物体几何模型等实例;另大纲中授课内容的逻辑关系非常不顺畅(例如把计算机视觉作为计算机图形学的一部分对待并讲授值得商榷,虽然人们期待从计算机视觉图像中获得图像的模型描述数据并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也没有总结出计算机图形学的核心概念,且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认识仍停留在图形学由各种算法的集合所组成的认识层面上,很难正确体现计算机图形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若授课内容掌握不当易使教学与学习迷失方向,或再次导致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被计算机专业边缘化,这也是多年来国内同行反映计算机图形学难教难学的原因之一,这显然与当今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发展潮流相悖。

第四,图形标准只是计算机图形学部分研究成果的具体实现,当初国外为什么会选择图形标准而不是选择计算机动画为案例作为讲授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作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 历史的原因:因为图形标准是计算机图形学最早、最成熟的研究领域,后才有CAD、游戏与动画等;且图形标准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而CAD、游戏与动画是一个具体的专业方向,教学难度大。

② 商业发展的需要:图形标准用硬件实现后,已经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配置,这就促使人们更加专注图形标准的发展。

③ 国外的教学体系不一样:美国的计算机工业、图形学产业与计算机教育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全美国并没有强制性的计算机教育指导大纲,可是美国各校的计算机教育各有特色,他们对计算机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且各种层次的计算机课程都有,这种宽松的教育体制有利于科技成果与教育的创新培养。以图形学课程为例,若你需要继续深造,它还有许多图形学的选修课、提高课程(如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数字几何处理、曲面造型与设计、CAD、计算机动画、游戏、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等等)以及最新的学术论文等待着你、直至让你从这种授课体系中走向学科的最前沿与商业开发――即虽然他们的某一门基础课不一定很完美,但他们可以从完整的授课体系中,让你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等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全部内容;但这也同时留下了因为课程划分过细,使人不容易一下掌握学科内容的全貌而留下遗憾。可是国内的计算机教育与国外不一样,首先,国内的高校没有条件开设那么多的计算机选修课;其次,若是全国性的计算机教学指导大纲不全面、不权威的话,就会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道路上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

④ 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没有一本书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包括CC2005中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论述),这固然便于知识创新,但却不利于优秀知识的继承与传授,结果使得每本新书的内容与体系都不一样且庞杂,这对初学者是一个极大的负担,需要教师认真抽取众多书籍的有效内容,成系统后传授给学生,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000年以前国内外计算机图形学的教材内容与体系的不够成熟,也是造成国内计算机图形学授课不能得到有效重视的原因之一。

⑤ 由于以上原因,美国人并没有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这使得美国人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育落后于其计算机图形学等商业软件开发等应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美国,教材与授课基本上是老师的个人作为,商业软件的开发是团队作为并有经济利益作为支撑,它能不断发展并自我完善)。也有很多国际人士认识到计算机图形学的教育出现了问题[4],显然,仍把计算机图形学定义为在显示器上显示各种图形是过于简单,这是没有正确地把计算机图形学学科的发展规律引入教育部门、忽视计算机图形学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与需求的一种表现。因此,全面认真研究美国人在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规律、商业软件开发等多种优缺点,再针对国内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值得深思的问题;显然,仅用跟踪所谓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4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4.1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思想系统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

数据计算、数据存储与检索、数据联网通信是现代计算机的三个最基本的应用。在这三者中,对于数据存储,一般有数据结构课程与数据库系统软件分别介绍其基本原理与大规模数据的系统管理等软件应用;对于数据联网通信,一般有通信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等课程、WinSocket技术等介绍其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对于数据计算,一般有算法语言、编译原理、自动机理论等课程介绍其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追求的目标是:用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通过形式化和模型的建立,构建系统,进行模型计算。但这些内容抽象、内容难以理解、难以直接应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9],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学习这一方法尚有一定难度,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不会接触编译原理与自动机理论等,这就造成一般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的问题上存在知识缺陷,而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授课正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国内新一版的计算机图形学的授课方法[7]:首先,以二维图形为例,从理论上全面解决了图形系统软件的构建方法以及图形数据处理流程的全过程,使初学者牢固的树立起软件系统的概念;其次,为了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显示器中生成三维真实感图形效果,建立了描述各种物理现象的多种数学模型(见上述),这些数学模型的描述数据都能通过图形模型数据文件的方式保存在计算机图形系统中供系统内部程序调用,以仿真方法生成三维图像。也就是说,①系统与模型的数学与形式化的描述方法;②按系统数据处理流程,用算法语言与数据结构等知识把模型数据的处理方法全转换成一个个程序,以实现其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等任务;③编程实现时,需根据计算机的配置与用户的经济要求,合理考虑所选算法的复杂度(或选择优化算法实现图形功能);这三者是计算机编程计算的基本步骤与要求,是实现可计算性的三个条件――即计算机图形学既成功探索了一般典型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基本规律,又用可视化的方式表达了其程序数据运算处理的最后结果,这为该课程成为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的首选课程之一奠定了基础。

若没有计算机图形学等编程课程的系统训练,计算机初学者一般只能通过实际大型软件项目的学习与训练(或继续深造),通过自我总结与提高,才能全面地掌握这种编程与数据计算等知识,而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具有的,其付出的代价也将是巨大的。例如现在一般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虽然能熟练的掌握3ds max软件的操作使用,但不清3ds max软件是如何编制而成,就是现阶段本科教育存在缺陷的具体表现。

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算法+数据结构决定程序设计;但计算机图形学的授课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算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由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的物理数学模型、并抽象出模型描述数据之后,提出处理其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而数据结构是记录该模型的描述数据、以及根据算法的需要构造而成、以配合保存各种中间加工数据或最后加工结果;编程者只有把这些解决问题对象的多种模型编写成软件系统之后,才能完满的完成程序设计的任务――即计算模型及对模型的变换与运算处理方法决定了程序设计的算法与数据结构。

4.2 计算机图形学的教育体现了计算机学科的科学性

计算学科是指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并模拟物理过程来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该学科是对信息描述和变换算法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它们的理论、分析、效率、实现和应用[6]。在目前所见的计算机教材中,只有计算机图形学是按照这种理论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这些教学内容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物理原理与相对简单的数学知识在计算机中的综合运用,是计算机学科科学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只有把计算工具直接应用于科学研究中,这种计算工具与方法具有科学性才有说服力,而计算机仿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复杂的数学计算又是仿真建模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仿真与复杂的数学计算等都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样,该课程就很好的解决了“新专业规范”中人们对“数字科学计算”的认识不统一而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不详等问题,很好地使计算机的应用回归其本来面目;

4.3 用图形方式表示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含义,比用数字符号方式表示其含义更高级、更自然,也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用文字符号方式描述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抽象,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不完整的描述;而人们感受客观世界最自然、相对全面的是用眼睛观察客观世界,它可以较准确的确定客观世界中物理现象的存在与变化规律,这个方法运用于计算机中,就是用图形方式表示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含义,这种表示方法比符号方式表示信息数据的含义复杂,表示的信息量大,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高。在计算机的多媒体信息表达方式中,图形方式是处理过程最复杂的、也更符合人们的观察习惯。故用图形方式表达信息数据是一种表达信息数据含义的高级表达方式。

现代计算机的应用,不仅是数值计算与数据管理、还表现在工程设计中,人们用图形方式来表达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作品的体系结构与功能等,它能充分表达设计人员的形象思维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要求能用计算机表达出来,而且要求计算机能接受人们用这种方式向计算机输入数学模型,这些都是计算机科学面临的新课题。例如古代三国时期,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史书虽然有文字记载其构造方法,但后人却无法复原这种运输工具。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只有用图形方式表示该运输工具的基本构造方法才能使后人复原这种古代的运输工具。对于这类复合结构的复杂物体与运动形式即使用几何数据对它详细描述,若不借助图形方式来表示其几何形状与结构等信息,人们对它的理解也会发生困难,这就是现实中用符号方式描述与图形方式描述(抽象描述与形象描述)信息含义之间的差别。经验告诉我们:在计算机中,信息数据的描述方法不同,往往导致编程的方法与效果也不同,若我们不进行这种方式的培训,就会落后于计算机时代的发展。

4.4 掌握计算机配置的常用工具,是计算机应用的必要条件

传统计算机学科的授课内容,并不直接讲解如何进行科学计算等问题,而是为解决复杂的科学计算等问题提供软件服务工具、方法与手段等。例如,从大量应用中(包括软件编程),找准、预测用户的需求;然后,从中抽象其具有共性的方法与难题,并把它们上升为理论,最后把这种理论开发成工具与系统方法,供用户使用;操作系统软件、汇编语言与编译系统、高级语言与编译系统、软件工程的概念与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语言等都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样的思路,为了计算机的应用,人们开发了办公自动化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网络浏览器、三维图形标准等各种工具,等等,用户用这些工具能更高效率的开发应用程序。但是,这种授课方式却把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等应用问题留给具体的应用部门与用户对应用软件的具体开发,而课堂教学一般缺少这方面的系统实例,这也是导致目前计算机本科生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但当计算机学科发展到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应用程序,而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却忽视这种发展潮流与技术进步(现有的计算机公共核心课程没有计算机图形学的内容),这只能使我们的应用软件的开发水平仍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字符表现水平上。因此,计算机本科教育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配置的常用工具是计算机应用的必要条件,这当然包括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三维图形标准这个有用工具。

4.5 计算机图形学是嫁接多学科的桥梁,是科学研究思维能力训练的延续与有效方法之一

大学的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外,关键是要掌握“根据任务与需要,学会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直至用物理实验或软件编程的方法解决发现的问题”这种工作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只有这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具备自我获取知识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到既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也是行业领域的专家助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造福于自己。

什么样的课程能做到使他们具备自我获取知识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传统上大学物理与数学课程的教育是培养这一方法的有效途径。因为物理学是蕴藏科学方法论的宝库,物理不仅包含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同时蕴涵了丰富的哲理和研究、思维方法,对于培养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独特的优势地位决定了大学物理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中的特殊作用。显然,知识的内容是有限的,而思维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物理学若干世纪以来的辉煌成就,使之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据专家统计,在300种通用的科学方法中,物理学包含170种,占56.7%。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验的方法、观察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理想模型的方法、科学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演绎的方法、统计的方法、证明和反驳的方法、数学模型的方法;还可以学习到科学假设的方法、对称性分析的方法以及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等等。同时,物理课程中还包含了无数著名科学大师许多深刻的物理思想和精妙的哲学思辩,尤其随处可见前辈科学破除权威,敢于怀疑,大胆创新的许多生动鲜活的事例。这些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起到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3]。

但传统上计算机课程内容的安排中断了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的学习与后续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相互关系,一些搞计算机工作的人员会片面地认为不学物理与高等数学也一样能学好计算机课程、一样能从事计算机工作。而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是嫁接大学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与三年级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效桥梁,是物理、数学知识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而计算机图形学编程思想的训练,特别是探索解决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各种研制方法与思维能力,对各种行业面临实际问题的解决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编程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即不同的应用领域、待解决的物理问题与性质不同,其建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这种思维方式能告诉各专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通过建立软件系统、并用模型与仿真的方法指导工程实现(例如实现计算机图形显示)是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方法之一(自动控制、通信、雷达系统工程中都是先用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仿真方法确定系统工作参数后,再考虑其具体系统的物理实现),这种思维方式是目前计算机公共核心课程与“软件工程”课程所缺少的。具备这种知识与能力,无疑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拓展新的发展方向、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向其他应用行业的转行做好了思想准备。

4.6 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是为了应用,而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计算等应用的典型代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以计算机产业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有效计算、存储查询、娱乐等辅助工具之一。计算机科学除了要探讨计算理论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探讨产业的发展,探讨用户的应用与需求;再强大的计算机、功能更全面的开发工具,也需要更复杂的计算机应用课题做支撑,这是计算机学科发展的两条主线。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教育仅局限于计算理论自身的发展是不完善的,而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动画、3D游戏、图形标准、计算机仿真(如天气预报、大规模地质勘探数据处理、模拟原子弹爆炸与理论设计、模拟汽车碰撞、电磁辐射设计、计算流体力学等应用都需要用图形方式表达其结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大量应用,代表了当今计算机科学应用的发展水平,是推动计算科学向前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不能再被计算机教育界所忽视。

基于以上理由,相信计算机图形学成为计算机公共核心课程是可行的!

未经授权,谢绝在公开的商业出版物中复制、引用本文之观点与内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陈菊梅.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9).

[4] 石教英.需重视工程科学的可视化学习[J].国际学术动态,2005,(3).

[5] 蒋彦等.关于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

[6] 蒋宗礼.认识计算学科分类培养优秀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6,(5).

[7] 魏海涛.计算机图形学(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 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篇2

1.1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性

首先,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职业流动的加剧,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今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相应做出变化,职业需求的方向在随之千变万化,这个处于变化中的社会更需要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有综合素质的高科技人才,而不是那些仅有一技在身的专才。这就对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现代职业教育如要保证自身健康稳定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其必然的选择。随着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实际教育活动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长久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功能的认识习惯于用纯功利的价值观来分析,单纯以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尺度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更多地强调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的社会,而对其所具有的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核心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似乎有些忽视。这导致学校成了职业养成所,学生成了商业经济的附庸,学校发展也走向了困境。

1.2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可能性

1.2.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观的提出是对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从深层次上讲,应该是指一个人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全面性”的人的发展,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我们当前的教育方针也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育理论与之相符合,与之俱进,即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确立与大局相一致的目的观。

1.2.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上的保障性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成果的极大丰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后盾。学校设施的现代化、师资力量的提高与教学媒体教具的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次,制度的日益完善为人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中主体的多元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克服了过去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使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个人都拥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当然,有必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确实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虽然我们谈及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就能很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也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实践进程。

2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上文深刻地论述了职业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那么,理性地回到研究的起点和本源,职业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1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社会的变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观。这要求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提倡学生的终身学习。现实社会中,无论何种教育层次的人,在一定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总是有限的,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速度都会落后于现实的更新速度,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多种受教育形式来完善知识或技能结构,依靠多种生活的历练来获得心灵的成长,学会如何关注“人事”(知识技能层面)、“人心”(情感态度层面)和“人文”(信仰精神气质层面),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带来的考验。让人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让人无限地接近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休闲;休闲价值;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14-0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把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劳动生存状态、生理生存状态和休闲生存状态 [1](p191)。归结起来,以往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主要基于劳动与生理生存状态,近年来,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逐渐涉及休闲生存状态,加强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有研究的可疑前提与论证缺陷

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是休闲研究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基本要素一是休闲,二是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两者的关系。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休闲,学者们主要是对休闲概念进行分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理论的核心问题,借助国内近6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学者们有选择地进行了陈述;最后是论述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基本表现。从研究成果的基本框架看,可以归纳为“休闲是什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休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段论。但是,这样的研究不仅存在可疑的前提,论证逻辑也是有缺陷的。

“休闲是什么”?休闲的界定至今依然困难,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就有不同质的界定。从时间来看,休闲是工作和义务之余的自由时间;从活动来看,休闲是自由时间内的活动和体验;从存在状态来看,休闲是生命的快乐、幸福和价值的一种平静;从心态来看,休闲是心灵感知的自由;从制度来看,休闲是制度和价值观的产物。较为普遍使用的是时间和活动界定,但是这样的定义存在一个悖论:假设我们以自由时间的自由活动为休闲,一方面,我们不能保证这个自由的纯粹性,它与工作时间、责任义务的分界难分难解。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保证人们自由状态的活动不发生在工作时间或者义务时间内。有学者从心性学的分析得出休闲是一种“大我”,把休闲等同为儒家的“良知”、道家的“道心”等实体做主[2],等于把休闲的界定引向了更为复杂的境地。

关键的问题在于,即使我们弄清楚“休闲是什么”,它就一定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吗?许斗斗博士在论述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时提出,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休闲与美的创造和追求是一定关联的”,同时“休闲活动的个体化特征能够丰富和发展人的各种能力”。[3]由此推断出休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证缺乏逻辑上的说服力。致力于马克思休闲思想研究的刘晨晔博士提出,休闲与劳动一起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基点。[4]事实上,他在论证过程中,主要考察的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斗争,重在于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中分析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消长关系,找到劳动与休闲构成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两个基点的理由。他在研究中指出只有在劳动和休闲这两种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空间”[1](P218)。至于休闲为什么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问题其实还是沒有解决。

二、休闲价值是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证基础

刘晨晔博士的研究给我们一个提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论的一个基石,与劳动并驱成为理论基点的休闲,是否也存在一个休闲价值论呢?显然,“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促进作用就是缺少休闲的价值中介。有部分学者从休闲的特点来论证,如王景全教授分析了休闲的自由、精神、非功利性特点,根据对人的发展作用把休闲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5]刘邦凡教授从调适生活、陶冶情操、激发灵感等特点论述休闲文化与人的发展关系。[6]但是休闲的特点与休闲的价值是有区别的,特点或者特征是事物本身内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价值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休闲的特点分析已经接近了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关系,但它无法取代休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的价值于本论题的作用。

马惠娣老师认为: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becoming)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成为人”是休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从本质上讲,休闲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成为状态”,是人“成为人”的一个过程,是人生自我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种状态和过程中,更多地是指一种人的价值取向。[7]休闲理解为“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对于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它既涵盖有时间空间,又包括活动空间和制度空间,既可以是一种生存动态表现,也可以是一种生活静态心理。张雅静教授也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休闲观的最高境界”[8]。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休闲研究的核心工作是考察休闲与人的发展、休闲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的价值问题,而且首当其冲的是休闲对人“成为人”的价值,即休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问题。

三、休闲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4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3.结合要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正面灌输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运用管理手段,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而管理工作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持,二者统一于管理系统之中,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

篇5

1.培养目标较高。“大珩班”开设的宗旨就是通过科教协同优势互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科研素质突出、学术视野开阔的应用物理学精英人才,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所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该班型的愿景在于成为未来“物理科学家的摇篮”,毕业生将在物理学及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继续深造,最终成为能够从事物理学基础性研究、应用物理研究或教学的精英人才。2.继续深造率较高。想要成为物理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对于绝大多数的“大珩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是继续深造。“大珩班”除拥有学校对于特色班50%免试推荐研究生名额比例的政策支持之外,其考研比例、留学比例以及总体升学率均高于其他专业班级。2014年7月,物理基础科学班首届毕业生23人中,有18人分别保送、考取或成功申请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皆继续从事物理学相关研究。3.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较高。成为未来的精英人才,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掌握国家科技核心资源,决定重大科技的发展方向。如果这部分学生在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科学素养等方面出现偏差,将对国家带来更高的风险。如何针对理科背景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培养工作,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大珩班”的设立向传统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876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中指出:只有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简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基本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化的原力。社会得以进步的根本条件,在于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提升了智力与体力水平,提高了潜在能力与适应能力、交往能力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即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均衡自由发展,从而将人的潜能发挥至极致。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有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广泛,联系更加密切,使得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全面的发展,人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日趋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在信息资源、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得到启发,从而丰富自身能力,完善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身价值、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区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等三个方面。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便是指物质、精神和社会三方面需要的协调发展,使得人不仅能够体会个人劳动的价值,也能享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价值。因此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满足自身正当需要是人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包括理想、信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全面发展,向着多样化、个性化转变,而不是标准化、片面化、模式化的发展。每个人都追求并保持着独特的人格、理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象,显示着自己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在各异性,是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世界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界已经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应用范围非常广阔,且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属性,这一点已得到共识。在高等教育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对“大珩班”这类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是时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珩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不符合“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

跟普通物理大类专业相比,“大珩班”拥有特制的培养计划,享受教授级学者授课,多数专业课程的学习比普通专业提前一个学期。这导致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专业学习上,因此在发展自身素质方面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此外,教师经常强调专业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学习活动被限制成为一系列“规定动作”,属于“自选动作”的创新活动却被挤压得没了空间。大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较排斥;少数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强调自我、团队意识淡薄;个别学生凸显人格障碍,甚至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二)实践水平不符合“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尤其对于学业负担较重的“大珩班”学生来说,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校期间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交往面比较狭窄。学校和学院已经为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很多平台,例如英语角、社团活动等,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最终必然走入社会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还比较欠缺,这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交往和沟通,学会整合与互换社会关系,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三)准入机制不符合“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学校并没有将“大珩班”作为提前批次单独招生:据统计,67%左右的学生不是以第一志愿考入“大珩班”,其中少数学生更是被调剂至该班,这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并不是很感兴趣,少数存在较严重的专业情绪。另一方面,考入物理学类专业的学生中有的报考时没有填报“大珩班”,但入学后了解到“大珩班”的教师资源、培养计划等特殊政策后,希望能够转入“大珩班”,不过学校目前的专业调整政策尚不允许,因此存在“需要转出的出不去,需要进来的进不来”的围墙现象。“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专业的不认同注定了“大珩班”的一部分学生不可能在这个专业上有所建树。事实上,专业情绪和学业情绪是学生工作者开展工作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投入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

(四)评价体系不符合“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要

求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过分倚重期末考试成绩,多为一次性评价,缺乏对日常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评估;随着大学教育的制度化、流程化,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也越发固化,学校习惯以各种获奖的信息和数据作为衡量学生优秀水平的量化指标;教师们往往不自觉地喜欢那些“听话、懂事、守规矩”的学生,而每每对个性较明显的学生加以排斥;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强调课堂讲授和主题活动建设,关注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若延续这种模式,“大珩班”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统一化、标准化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要关怀人性,改变目前过于依赖规范和制度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给“大珩班”的德育工作带来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宽广的知识面、优秀的学习能力、精湛的劳动技能、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以及对各种法律和道德的遵守,都是全面发展的内容。在现实中,“大珩班”的学生能否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成为精英人才,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大珩班”学生成长特点,对德育工作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于目前“大珩班”的学生来说,其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多元,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对应的是其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淡薄,价值主体功利化倾向明显。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抢占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入学生思想深处;要不断探索,打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理想信念塑造建设,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全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以平衡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经历了“文理分科”考上大学的“大珩班”学生来说,重理轻文、文理割裂的现象显而易见。自然科学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在“世界应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上,只有社会科学最有发言权。文、史、哲、艺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感性情怀,帮助学生发现和实现人生的意义。大学德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使他们“成人”。

(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大珩班”的学生而言,参与社会实践是其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并从科学指导、政策制定、资源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和完善自身能力与素质。能得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春光机所、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协同育人的科教资源,是“大珩班”相比其他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应充分发挥合作院所高水平学科平台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院所的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沟通和协作,不断拓展交往范围和领域,在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利用社会关系中的良性资源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四)科学完善准入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科和专业的热爱是提升知识和专业的能力的必要条件,完善的准入机制可为学生自由、协调的发展提供空间,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大珩班”的生源应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方面,学校招生部门应将“大珩班”等特色专业按照提前批次招生录取,招收真正喜爱物理专业并学有所长的学生,弱化数量要求,严把生源质量关;另一方面,对“大珩班”应采取流动管理方式,每学期超过3门课程或每学年累计超过5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以及认为自己不适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而提出个人申请的学生,将被调转至物理其他专业学习;对于其他专业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若学年学习成绩达到本专业前10%,根据本人申请,经过专业相关负责人面试合格,可以随时加入“大珩班”。

(五)积极倡导个性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6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知识型员工;管理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场新的革命。国家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者与企业家。所以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如何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知识型员工管理提出新的管理思维。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代,如何克服社会发展的片面性,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全面发展,以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从人的本质出发,深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生活的全面发展。人最重要的活动是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生产力低下,人的活动具有原始性,造成了人性上的“原始的丰富”,人性是随着历史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在全新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具有了全面性表现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与科学艺术创造活动,娱乐活动与享受活动的统一。生命活动的两大部分中,生产时间逐渐缩小,自由实践趋向扩大。人们不再屈从于狭隘的职业分工和有限的生活空间,物质生产劳动选择出现多样化,于此同时在自由时间活动中,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爱好、特长,自由的选择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创造性生活。

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各种活动本领,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在面对自来环境的各种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力量。多样化的需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广泛普遍的交往,最后凝结升华成为人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一是人的体力得到充分发展,以丰富的物质为基础。二是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广泛吸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将知识转化能力。三是人的操作和控制技术能力提高,人由手脑单一发展向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各种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人的各种潜能将通过自主的全面实践活动得到充分开发,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践活动“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能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

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释放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使人具有自主性并承担责任,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不再受到压抑和局限。没有个性的人才是没有创造能力的,只有当人在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前提下,人才能把自己变成独立、自主、自由的人;才能变成丰富的人,完整的人;人的个性才能得以全面的实现。

第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各种能力的发挥,也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以往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能广泛地参与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将贫乏、封闭、片面的社会关系变得丰富、开放、全面,将人的社会交往的内容、范围、手段、对象变得多样化。人将扬弃社会关系中的异化状态,在丰富的、合理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与全面的发展。

第五、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发展需要是指在生存和享受需要都满足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需要。从人的需要对象看,可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物的需要是以物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如道德、情感、信仰等。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要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而人的能力是满足人需要的手段,人的能力的发展意味着人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人这些能力的发展和实现,才能保证人的各种合理需要得到满足。

第六、人的可持续发展。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关于人的发展报告》中,首先对人的发展作了新的界定,使用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扩大了人的发展内涵。一切发展都是以人为核心的,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也将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人当下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自身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也就是说,谋求人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以及自身发展的有序、均衡、协调,从而保证人的全面、长久、强劲的发展能力。因此,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保证。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内在联系

1、知识型员工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主要是指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现如今,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涵盖范围扩大了,一般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型员工流动意愿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具有高层次需求和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工作过程难监控但工作成果具有创造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在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能力、智力、个性、社会关系、需要和可持续发展上都要高于一般普通员工,对于自身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因其所赋有的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往往成为争夺的焦点。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掌握着完成组织某项重要业务活动的相关核心技术,能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和巨大绩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将知识型员工仅仅看成实现企业利益的工具,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进行刚性管理。结果则是压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限制了知识型员工的发展,反过来最终会是束缚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企业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为知识型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将知识型员工存在的状态全面优化,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的潜能,充分发挥其的睿智和才干,使之创造最佳的工作绩效,建立符合人性需要的良性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1、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积极推动知识型员工的实践创新

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中大多数是采用刚性管理模式,制约了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的发展,导致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大量流失。加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显得更为迫切,大力推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培养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员工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和创造力,进一步推动管理上的创新,技术上的进步。根据知识型员工有较强的流动倾向,可推行企业内部流动方式,满足员工需要。如实行工作轮换制,使工作内容扩大化和丰富化。

2、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提高知识型员工的能力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挥,根本上决定于生产形式的状况,同时在一定的生产形式中,人的能力才能得到发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在全面的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生产形式的基础上以全面发展的状态展示出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创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与财富成正相关,知识很快就过时,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预期的收入,知识型员工很看重企业所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和锻炼能力的平台,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学习机会,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3、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个性

认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个性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受到个性发展的制约。所以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从人的独特的身心规律出发,高度尊重人和人的价值,强调管理一致性是同时兼顾员工的特殊性。如企业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时,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信息,协助员工准确评价自身特性和准确定位,制定企业员工培训整体计划中兼顾员工自身意愿,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创造广阔的个体发展空间。

4、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丰富知识型员工的社会关系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关系会以各种方式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影响。员工的社会关系越丰富,员工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事物的广度、深度就必然增加,员工就能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接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丰富的社会关系,不仅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而且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5、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知识型员工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们逐渐摆 脱贫困,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不仅要满足员工生存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员工享受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如企业实施激励管理时,激励措施兼顾物质与精神方面;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给员工提供工作场所之外休闲娱乐学习的场所。

6、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注重知识型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型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是将员工近期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发挥员工现实的能力和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统一起来,关注员工身体和精神均衡、和谐、有序的发展。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克服管理上的缺陷,依据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探寻员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员工工作能力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建立娱乐兴趣组织,促进员工其他方面的兴趣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身心协调发进而促进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黄楠森.人学原理[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篇7

高校学生多元智能评价全面发展改革

一、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他从研究脑部受创的病人中发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此理论。多元智能评价观从促进人的全面智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主要只重视多种形式的书面考试,注重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各种评价方法提出了挑战。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太过狭窄,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人的智力还应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可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倡议素质教育,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侧重开发人的智慧潜力,它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态度,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地发展。而加德纳的多元化理论十分切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容,对我国高校学生评价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多元智能的评价观对高校学生评价改革的影响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成为促进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对学校教育传统的评价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之重要的作用。学生评价作为高校教育评价实践的重要部分,在过去太注重于书面考试的评价了。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条例上不够重视,客观上弱化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目的的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偏离。学生评价中还应注意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对学生服的评价引起的影响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修正提高、自我检查、明确目标、鉴别选拔等等功能,而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够对学生发展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可以为学生确立明确的个性化发展目标,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有实质性的意义,现代教育评价观把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并始终贯穿于高校学生的评价工作。

高校还应重视学生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要更加关心留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认知领域的智能和情绪智力等等各方面的发展。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高校学生评价内容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考核的条例和规则过于死板和原则化,没有一目了然地把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表现形式、发展要求、层级水平等方面在考核条例中表现出来。学生也没有在互评、自评等方式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优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在现阶段的高校学生评价中,大部分的高校都比较侧重于学生笔试考试的成绩,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学科专业的成绩上。注重学科专业成绩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也十分之重要;如果只侧重于学生书面上的考核的话,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就会难以摆脱传统评价观的影响,从而阻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高校更应注重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好好改善高校学生评价中侧重于笔试成绩和学科专业成绩等问题。

高校更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不仅要培养能力、坚持传授知识,提高素质教育,还要加重力道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培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具有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高校还要重视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这一种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之重要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当中才能够领会到自己的强弱势,才能有效地改进出现问题的地方。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高校在评价工作上还存在着过分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轻视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手段方式过于简单,评价效果没有明显作用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更加应该要重视运用情感、价值观、态度和从综合性和实践性等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三、多元评价观的发展

伴随着世界教育评价观的发展,它的发展趋势有着明显的特征:第一,是他的评价过程,由封闭转为开放;第二,是评价内容,由片面转为全面。第三,是评价功能,由单一转为多样,价值观念也由一元转为多元;第四,是评价手段,由定量转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由推崇各种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发展到提倡观察、交谈等定性分析,再进一步发展到广泛收集信息,进行解析论证,作出价值判断。多元智能评价观对当今高校评价的理念、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内容的改进均有十分之深远的启示作用;这种观点以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潜能为重点,经过客观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多元智能的评价观,不仅仅能够促进高校对智能本质的认识,也对高校教育传统的评价实践和评价理论产生重要的作用,使它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如今,高校建设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的评价内容,运用综合测评、多元评估和定性定量化相统一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把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应用于高校学生的评价之中,准确把握好书面笔试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和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9.

[3]陈献.多元智能评价下的高校学生评价改革[J].闽江学院学报,2008,(4).

[4]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5[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5-2006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8

一、概念界定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人的需要来作为动力和源泉的,马克思总结为:“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这说明了人的需要最终得到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认为人的能力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即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力结合和综合发展。当然,人的能力包括人的素质、潜力、现实能力等多种能力,它们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存在着独有的社会性。”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之间能够在心理和情感方面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启发,进而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由此,马克思讲:“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指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等方面表现得不同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主体性。在马克思的论著中讲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显然,他所讲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而且,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2.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含义

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就是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有利于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达成的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促进学生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

任务。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

1.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基础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理论基础的,“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由于理论是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所以,理论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课程资源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还存在许多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依靠理论渐渐转变人们的想法。因此,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依据。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实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课程资源是为培养时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的。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以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更应该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途径

1.自主开发

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应成为教师胜任教学的必要技能和基本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要求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能力等是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

2.特色开发

增强课程特色。学校应该取长补短,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又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域特性、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是特色开发中应予挖掘的主要内容,为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服务。

体现师生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其针对性,从而使其发挥特有的作用。特色开发,要展示教师的风格,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突出学生特长。

3.综合开发

创造性地利用和拓展思想政治课教材资源,要注重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还要加强政治教材知识之间以及政治教材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下的新课程倡导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要求思想政治教学既要求学科内部间的综合,也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这样,有利于达到教材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4.共同开发

合作探究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篇9

关键词: 职业中学体育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制定,初中体育考试制随之制定。体育老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受到足够重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出现取消课程、全力学习的现象。这导致近些年,我国中学生及大学生整体体质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学校、家长和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开始提高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民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体育教学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层面上。这主要表现在:

1.学校方面受制于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1)资金短缺,场地不足,这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没有消除,片面追求语数外等涉及升学率的学科,而忽视体育教学。(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闲置破损或遗失现象严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体育的教学场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土质跑道、球场,一下雨,很多天都难以正常教学。(4)由于资金等问题,难以留住优秀老师,难以后继有人。

2.家长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广大家长也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未来的标准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极为迫切。家长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便是学好所谓的考试学科,对孩子参不参加体育活动并不重视。而家长的这些陈旧观念,也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致使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看重所谓的“分数第一”,而忽视“身体第一”。

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教学跟其他教学的区别点在于,体育教学可以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可以放松身心,开发智力,更有磨炼意志力的功效。而其他学科大多数具有单一性,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难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全面贯彻我国新课改的教育方针,自觉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解决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难题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定期举办年级和全校运动会,并积极参与市、县、等举行的运动比赛,通过连续性的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教师的工作水平。(2)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

4.增加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场地,是教好体育课的前提之一。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学生有良好的器材和场地去开展体育教学。

5.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新课改种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即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教学,则可以在这些方面综合平衡发展。事实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学校应该根据新课标要求,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更应该加强体育教学。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奠定阶段,这个时候,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10

1树立“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

现代社会人们对体育教育持有不同的体育思想,虽然各种思想对体育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主要归结为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体育教育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两点。建立以发掘和形成体育教育的“自主发展”体育思想,既能促使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又能促使人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使我们能够形成以解释和引导以非单纯预测与控制为特色的体育教育解释框架,而且可以使我们找到摆脱近代以来由“工具主义”带来的恶性循环的途径,其中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1“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应不断与外界联系,更新思想内容

“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要求体育教育一定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寻求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建构“自主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求体育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更新其思想内容。

1.2“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应不断更新体育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的要求

“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会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体育教育内容,通过身体的活动以及体质与健康、生理与心理、休闲与生活、安全与生存、生命与衰老等文化和知识的传授,不断向学生表达一种关爱和珍惜生命的信息,并将这种关爱由自我扩大到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最终促使学生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堆积理性知识与实用技能。

1.3“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应真正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灵”与“肉”的完美发展,强调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人性、人生、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体育教育在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使其在身体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张扬、表达,进而成为自身的主宰者,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心动力,让体育教育真正甩掉“工具主义”的包袱。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人是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的。未来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日益密切。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普及,必将进一步要求和促进人的本质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学生个性。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应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进行教育,只有重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以“个性化发展”为全面发展的核心,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身心强健的高素质的人,才能彻底摆脱国家需要高于个体需要以及“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1]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学生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的非均衡状态,达到整体和谐发展。

3以身心健康为本,重新制定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一直坚持以技能教学为主,并使之达到一定标准为目标。这势必导致体育教育的“达标化”和体育教育的“技术化”。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过多的“技术化”。如果不加区别地仍以传统的“技术化”教学为主,不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性质、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培养方式,一味采取“技术化”教学,必将导致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视为目的,使体育教育成为“为技术而技术”的教育,这样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将受到压抑,身体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要考虑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本,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以学生的身心健康程度为评价标准。

4立足本土化,融合国际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各个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被孤立于国际社会而长期生存与发展。因此,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理所当然地也要面向国际体育教育的开放性系统。一方面体育教育要向全社会开放,将触角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开放。体育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意味着了解和掌握国外的竞赛制度、竞赛项目、竞赛规则,而且从全球观点出发理解国际体育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体育文化。坚持体育教育本土化,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环境研究我国体育教育的问题,这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不背离国际体育教育共同的普遍原理,积极融合世界各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传统与先进知识,使我国的体育教育真正与国际接轨。

5面向未来,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育是面向过去或维持现状的适应性教育,稳定是一种准则,改变只是偶然的,而现代体育教育立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创新性教育,培养具备强烈未来意识和适应变革能力的现代人。因此,现代体育教育的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和竞技性,要求打破统一的内容、大纲。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2]教育的自身特性也决定了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提前培养,未来的体育教育应同社会生态保持和谐发展态势,融体育教育的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为一体,采取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促进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把我国传统的养生健身内容和西方现代体育内容结合起来,真正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