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实施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战略实施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战略实施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绿色防火;防火林带;生态移民

一、生态移民后的生态恢复主题体思路

(1)减少人为干扰

生态的破坏,除自然因素外,最终还是人为因素起关键作用。将本地区居民集体搬迁后实施封育,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使动植物资源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恢复,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工造林

移民后的地区如果“只封不造”很可能形成成分单一的荒草区,不具有经济效益,保持水土的效果也不太明显。而且一旦起火,就必将形成“燎原之势”,使劳动成果“付之东流”。如通过营造林,成林后不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二、绿色防火的优点和引入

(1)绿色防火简介

“绿色防火”是指利用绿色植物,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及栽培等经营措施,减少林内可燃物积累,改变火环境,增加林分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达到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目的的措施。生产上经常采用的防火措施包括营造防火林带、生物防火带,改造现有林分以及营林防火等。这种方法已在南方林区(如福建、云南、湖南等地)被较为普遍的采用,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移民区实施绿色防火林带可行性讨论

根据山区退耕还林地中各种树种生长状况和适应性的连年观察,山杏和白榆都对环境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据实地调查,以1.5×1.5的株行距,再进行适当间作,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6年左右林内郁闭度可达0.7左右,林内无任何杂草,8年后平均胸径可达10cm以上,树高3米以上,树体形成有利阻挡飞火的向阳开心型,已基本成林。所以,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成功经验和绿色防火林带的建设标准,在山区移民区造林初期将防火树种与其它树种合理搭配在被动防火向林火管理方面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3)绿色防火树种的选定

“绿色防火”树种的选择除了满足“适地适树”的总原则外,主要依据7个相关指标(包括含水率、热值、粗脂肪含量、苯-乙醇抽提物含量、燃点、粗灰分含量、叶燃烧速度)和树皮厚度、萌蘖能力树冠结构、自然整枝能力、林内可燃物积累量以及郁闭度等因素。而根据本地实际,山区造林主要树种有沙棘、白榆、山杏三种,其中沙棘属灌木,不适合做为防火树种,而白榆在萌蘖能力和耐旱程度以及粗脂肪含量等方面都优于山杏,是相对理想的防火树种。但考虑到山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条件允许可探索性的试验营造山杏白榆混交林。

(4)绿色防火林带的营建

“绿色防火”林带的营建应与造林设计、造林施工同步或造林前进行。同时,防火林带要尽可能的形成连续区域,以保证其“隔离”效果的充分发挥。整地方法根据造林地坡度而定,按照造林技术要求定点挖穴。造林一般采用紧密结构,通常是林带边行栽植株距可小些,密度大些;林带中间栽植株距适当加大。在山脊、山腰地段可采取块状整地,山麓、山脚、田边、沟谷可采取块状整地或水平整地。林带在郁闭前,林内光照充足,杂草丛生。在林内可开展林农间作,以豆类作物为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既可增加林农收入,又可抑制杂草生长。特别是在栽植后3年内,一定要进行抚育管护,每年要铲草,扩穴、松土,最好在进行间作时适当施肥。加强对林带的保护,包括减少病虫害防治与林火、人蓄危害,造林以后3~5年内应加强管护。

三、总结

移民后的山区,通过营造林来恢复生态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做法,而在营造林过程中将防火林带的建立纳入造林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方式,充分发挥防火林带阻滞林火蔓延速度优势,也是减少林火损失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有力手段。而现阶段这种方法在本地没有任何运用,我们可以以生态移民项目为契机,在移民区探索性的运用绿色防火林带,不但可以达到预防林火的目的,还可以为本地绿色防火的应用和相关规范的编辑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将林火的被动防护向林火管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3s技术及其应用.冯仲科,余新晓.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彭望琭主编.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胡海清主编.林火生态与管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71-03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者行列,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超过630万人,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最重要群体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充分认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战略意义

(一)做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保证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是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全局。目前,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基层、边远地区和一些艰苦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觉悟人才,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和世俗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下不少大学毕业生陷入严重的就业误区,导致了很多需求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无人问津、而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行业又缺乏岗位的矛盾和现象,形成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和令人痛惜的人才浪费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促进其充分就业,事关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

(二)做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保持高等教育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的改革是要全面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链条上处于关键位置,高等教育是否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通常可以通过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反映出来,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也可以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使用中,得到检验和评价。因此,通过职业指导这个中介环节,就可以对就业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推进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整体办学理念的再定位,从而推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做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包括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内的“扩大就业”部分,被放入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部分,这与党和国家高层以往把就业视作一个单纯的经济建设问题有战略层面的不同。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希望,特别对于广大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来说,解决了一个大学生的就业,就能使一家人脱贫。因此,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高校毕业生这个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兼有离散性、流动性、从众性等特点,能否对其提供满意的职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以及相关社会保障,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大局。

二、以人为本,实施全方位的职业指导系统工程

(一)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高校的职能也历史性地发生了实际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以培养精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向以培养学科基础理论与职业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导培养方向的转轨。然而,受制于传统观念、教育管理体制、师资现状等因素,不少高校仍跳不出坐而论道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走上人才市场后就业能力仍然低下的缺陷凸显,因此,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更新培养理念,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来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

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应密切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态势,在周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培养计划的制订,应兼顾专业知识结构和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同时,不仅着眼于当前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还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多样性、多变性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在课程建设上,加强就业所需的针对性教学,以岗位职业能力规范为依据,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规范且实用的课程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不仅要及时引入相关专业科技发展最新信息,不断更新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能力。在开展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为学生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训练。积极推进“双证书”培养培训制度,对学生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出强制性要求,并把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岗前职业能力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链。在教学管理上,采取灵活的机制,实行弹性学分制,建立动态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对专业计划滚动修改,同时,为毕业生顶岗实习和提前到签约单位见习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主动性。高校还要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开辟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在发挥自身科技、信息与人才优势为广大企业开展多元化服务的同时,努力开辟稳定的毕业生见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建立起广泛而持久的互惠双赢合作关系。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当前形势下,高校应突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师岗位考核体系的导向机制,建立起一支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强、指导学生岗位职业实践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真正形成学术与技术结合、学位与岗位接轨、学校与社会互动的良好办学格局。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1.切实加强学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系统、高效的职业指导机构和队伍,是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些西方国家高校职业指导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职业指导队伍,并有足够的业务经费保障。如美国南加州大学规模虽不算大,却配有9名工作人员(多数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且年专项经费达42万美元,这在美国还处于一般水平。我国多数高校受制于人员编制、经费等因素制约,在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职业指导行为专业化、职业指导领域系统化建设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学校和二级学院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队伍、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就业自助组织相互配合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同时,通过不断加大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尽快提高这支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指导需求。

2.规范职业指导课的教学

个体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也不是在面临择业时才有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应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应着重职业心理品质培训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和政策法规培训,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实效性原则。要贴近学生实际,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对职业认知的水平、所学专业等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尽量导入案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力避空泛说教,能真正对学生起到职业导航的独特教学效果。二是系统性原则。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基本前提,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完整、有序,不仅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而且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分层递进、互为印证,使学生真正建构起求职就业所需的良好心理素质、科学理念定位和基本技巧能力。

3.教育和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就业定位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因为就业价值观念世俗化和就业期望值定位脱离实际,从而造成了人职匹配的极大不和谐。受消费主义文化主导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少高校学生求职时一味追求所谓体面的职业,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顾自身条件,把目光盲目盯在报酬较高的职业岗位上;过分看重地理因素,走不出人才济济之地域的圈子;狭隘地理解专业,片面地强调所谓的专业对口;只图眼前一时的安逸,不顾及长远职业目标;等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门坎,从而使个体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就业位置。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专职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课教师、“两课教师”、辅导员等要通过多种载体、以行之有效的多元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找准就业定位,志存高远,努力把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在施展个人才能与寻求最大发展空间的结合部孕育和开拓自身价值的生长点,在就业、乐业的基础上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观,鼓励他们从最艰苦、基层的岗位踏实起步,先积累工作经验和职业能力,等时机成熟再去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边远地区、农村和城镇基层是富有生命力的就业增长点,要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组织毕业生党员和优秀毕业生率先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 、“大学生村官计划”等项目中去,不断开辟新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导向作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天地。

4.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测评服务

人的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性。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也像他们的指纹一样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行为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性,并且这些个性特征与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密切关联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们个人当前的素质状况,为目前的人职匹配提供指导性信息,而且还可以提供被测评者的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信息。要了解个体差别,可以通过不同的心理测验进行,包括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个性测验、人格类型测验等。测评指导教师要熟练掌握测评工具的运用方法,熟悉测评系统的标准化指数体系与常模,确保测评的信度与效度,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并根据每个个体的心理特征开展个性化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特殊能力、职业兴趣及人格类型等特征,指出其负面的心理品质和克服途径,帮助他们分析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

5.协助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计划。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学生找到工作,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拟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以期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职业指导老师要在开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个体职业理想意向性咨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省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帮助其分析自我职业取向的最佳选择,还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和激励作用,让更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提前做好素质储备。

6.把创业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也是缓解我国社会当前整体性就业难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开拓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高校应下大力气做好国家各项有关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宣传和引导,积极引导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发挥其在就业中的倍增效应。要突出创业教育的特殊重要地位,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力争使他们走出校门后,在适当的条件下敢于和善于自主创业,使更多的毕业生由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高校应加快创业教育的实体化建设,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建设创业基地,努力为毕业生创业搭建指导服务平台、培训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对毕业生创业给予大力度的扶持帮助,真正为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春华.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0.

[2] 莫雷.大学生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 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 李学东.大学生创业实务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 吉拉尔德・科瑞.大学生最不能逃避的课[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

Discussion about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lleges vocational guidance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ZHANG Ru-shan

(Dongying vocation college,Dongying 257091,China)

篇3

关键词:财务战略;企业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企业战略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多个方面,如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企业总体战略以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错误的财务决策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财务决策的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企业制定正确的财务战略也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一些企业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其长期缺乏有效的财务战略指导使得企业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运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由此看来,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制定正确的财务计划能为企业筹得更多的资金,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推动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有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财务竞争的优势,还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具有重大帮助,能为企业资金的利用提供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指导。企业资金流动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各种战略的重要特点。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基础是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分析,但是要基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这也是财务战略分析的特点之一。保证企业资金均衡的流动从而达到企业的总体目标是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企业在实施财务战略计划时应注重其全局性、长期性以及创造性的特点,其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企业财务战略应着眼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要根据企业房展方向的变动和企业经济的波动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战略计划,以保证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企业是从属的关系。换一种说法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不管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怎么变化,它要紧紧围绕企业的总目标。企业战略的实质就是为实现企业总目标,实现其经济效益而所作出的计划和策略,企业的管理战略往往会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或是市场的波动而做相应的调整,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手段,它较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而言,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只有保证企业各个战略的有利实施才能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现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动较大,企业在制定企业管理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经济的波动。为保证企业长久稳步的发展,企业在制定管理战略时应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眼光,面对新环境的变化,不仅要考虑到企业外部的变化还要考虑到企业内部的变化。因此,在企业管理战略中,不管是财务管理还是生产管理都应将实现企业最大利益化的目标作为制定依据,即围绕企业的总目标去制定企业的各个战略,确保企业各项战略计划能更好地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服务。这种财务管理理念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战略,强调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的活动应时刻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应具备长远的眼光,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本部门行为。

三、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石

资金是企业财务战略所关注的焦点,它既对财务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也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资金能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在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期间,如果缺乏一定的资金很可能影响到企业整个战略的实施。由此看来,资金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财务战略能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战略也只有建立在财务战略上才得以更好地实施。企业财务战略不仅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而且还能将财务信息很好的综合起来,为企业各个层次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必然要有相应的财务战略与之配合。财务战略管理对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既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说,企业财务战略具有战略管理与企业财务的双重属性,由战略管理与企业财务相融合而成,是企业管理为顺应时代潮流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是围绕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评价与控制而展开的。

四、结束语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有效原则,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得到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企业战略,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的日常管理,企业管理者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一套老套的战略始终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企业的战略进行调整,使之更好的为实现企业目标所服务。如果将战略管理看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那么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就是这主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我国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成果还相对较少,如何使企业财务战略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所服务是企业管理者要一直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跳出固有财务管理思维模式,顺应战略管理的发展动态,不再就财务论财务,而是就管理论财务、就战略论财务。财务管理战略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将战略导入财务管理领域的一种尝试和创新,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晓英.对战略型财务管理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8(9).

[2]王黎明.浅议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

篇4

降低成本是增加赢利的根本途径。降低成本可以增加利润,但并不是说一切成本降低都会增加利润。有效的成本降低过程才会增加利润,相反有时成本增加而带来收入的更大增加,也起到相对降低成本的作用。

一、实施降低成本的日常管理

(一)建立预算和考核目标责任制

预算是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细化和分解,可以按本年利润、收入目标确定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目标,根据历史数据及本年任务确定各个成本及费用明细项目的预算目标,把预算和考核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和分解预算单元,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超支部分责成有关责任人员加强控制。基层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分解的预算单元,月底考核,节奖超罚。同时,在公司的年度业绩评价考核工作中,成本指标可以作为一个层层考核的主要指标,通过考核进行奖惩兑现,最终目的是保证公司成本降低总目标的完成。

(二)抓住成本降低的重点,把降低成本的目标控制在标准成本之内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结构,首先应找出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成本降低的重点。外购配套件和材料占公司产品成本的大头,所以是成本控制最重要的部分。采取的措施有:主要部件和材料的定点和定价权集中在总部,以便于发挥大规模、成批量采购的优势;成立专门的采购部门,专职负责采购价格的管理和采购成本降低的任务,承担降低采购成本的主要责任,把采购成本降低作为其主要考核指标,把完成情况与其报酬挂钩;在采购管理中严格执行比价采购或招标采购,通过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低的供应商。

(三)控制制造费用和人工费用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制造费用中燃料动力费用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是可控费用。财务部门和生产工艺部门应一起制定比较合理的消耗标准定额,并使绝大部分制造费用的发生控制在标准定额之内,实行从工厂到车间,再到班组和个人的层层考核,落实责任。通过动力费用的有效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由于制造费用变化受多种成本动因的作用,所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中的等待环节,减少设备的空载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手段

也可以起到降低制造费用的目的。

(四)控制期间费用总额,以预算促管理,严把审核关

一般的做法是将部门费用的发生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由财务部门进行部门核算并严格监控,费用发生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控制。为此,要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核流程。先要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费用发生后及时报账审核;费用报告填写规范的审核;超期不报账或超预算定额报账的处罚等。在管理费用控制中,根据单位情况确定控制对象,一般主要对招待费、修理费、差旅费、通讯费、办公用品费用等容易超支失控的项目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最好按单位制定预算定额,一次包死,年内不调整。

(五)提高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占用成本

主要是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应坚持预算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信用政策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制定措施努力降低收账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机会成本。在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成本应逐步降低。存货管理应通过上下游渠道的价值链关系努力实现零存货管理,降低存货占用成本。现在很多单位采用网上采购和送货上门制度,既达到了促销的目的又减少了存货占用成本。

(六)重视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应加强基层成本工作,包括成本制度的制定、成本信息的记录、定期召开成本工作例会等。因为内部基础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基本的控制反馈过程,只有经过扎实的基础工作,才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制定进一步的控制目标。

二、实施降低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

(一)必须明确战略性成本增减与企业的利害关系

战略性成本管理所追求的是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前提下的成本降低途径,如果成本降低的同时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地位,这种成本降低的策略就是失败的;另一方面,如果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增加就是有利的。例如,市场中顾客需要某种产品具备一种新功能,则产品的设计者就必须为产品增设这种功能,虽然这种做法会增加制造成本,但如果不增加这种成本,则企业的竞争地位就会被削弱。因此,这种成本增加就具有战略意义,是可取的。在成本管理的实施中,企业管理者应该首先具备这种辩证思维方式。

(二)确定战略成本降低目标

通过降低成本途径的选择和控制方式的选择,确定成本降低的管理重点,然后将现行成本与市场允许的成本差额看作是成本降低的总目标,则成本降低的总目标与企业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之间的差额确定为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通过价值分析,确定的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不能过大,否则就使开发者丧失信心。若新产品的开发具有可行性,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又不能过小,否则会使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过大,有可能使生产力过度浪费,并最终使得目标成本管理失效。因此企业应该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注意确定好成本降低的战略目标。

(三)正确运用价值链关系,实施成本压力的传递和设计

在新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市场层次的成本降低目标和产品层次的成本降低目标必须能够对供应商、产品设计者施加和传递压力。这种压力就给产品成本降低带来极大的好处,这种压力也就是价值链中各相关单位的动力所在。我国邯钢的成本管理倒推法就是很好的例子,从目标成本到车间班组个人,各环节之间都体现着压力的传递过程。通过压力的设计和传递的实施达到了成本降低的目的。战略性成本降低目标设计也是这样,该目标设计能给企业的供应商一种额外的压力,使其在下一代产品身上将这种潜在压力具体化。如果该企业在下一代产品身上不能做到这一点,则企业将会失去足够的竞争力。

(四)损失性费用降低的确定应恰当科学

篇5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特点;核心竞争力

战略管理会计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基础之上,并以管理会计手段,运用会计信息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的新领域,战略管理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更新观念,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更为广泛、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就成为这种需求的必然产物。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本质及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即SMA)是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战略管理”强调企业要注重建立长期持续的竞争能力,这必然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随之进行调整。为了维持整个战略管理过程的顺利运转,最终达到战略目标,获取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回报,企业必须研究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即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还要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竞争者、客户、政府等,并及时传递环境变化的信息。而提供这种重视外部性因素和长期性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SMA。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各个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3.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一是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二是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三是前瞻性信息;四是背景信息;五是竞争对手信息。

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规避可能的风险,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由于未来企业的竞争充满风险,信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未来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即对那些相对不太可靠但又相关的信息,只要在披露的同时披露其计量方法和假设即可。这样,信息用户可据此评价信息风险,调整其战略决策。同时,随着高级制造技术、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日趋普及以及适时生产管理系统、零存货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实时信息,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此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6.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效益的评价将从狭隘的财务效益转向全方位的综合性效益,经营成果计算的重点将从利润计算向增值计算转变

二、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其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以人为本注重智力投资的管理理念、过程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方法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与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财富的保值性和利益的整体性。而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体利益,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会用集团利益去交换某个成员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顾全大局而支持“弃车保帅”的决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供信息支持

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信息支持,主要表现在:

1.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现代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划或战略,并对企业发展战略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而战略管理会计运用动态的战略预算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及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如核心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活动能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效要件。

2.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从而为管理层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信息支持。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异质性。如果核心竞争力不具备这种最起码的特点,就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从“核心”二字出发,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而企业今天的“核心技术”不等于也是明天的“核心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全球化的市场。在异质的基础上求“发展”,从“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从而能够使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为企业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营运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竞争环境,从而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在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不仅有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财务指标的运用能更准确的

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产品的质量、顾客购买趋势和要求、产供销关系等。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能够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非财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还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等,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l]马国烨.企业战略管理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2]石淑岩,王半.浅议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在的应用[J].北方经贸,2009,3.

篇6

[关键词] 顾客满意战略商业银行

顾客满意战略(Strategy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简称CS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方针,从顾客的角度、观点来分析消费需求;产品开发以顾客的要求为源头;产品价格的制订要考虑顾客的接受能力;销售点的建立要以便利顾客为准则;售后服务要使顾客得到最大限度的满意,从而通过满足顾客需要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证明,顾客满意能够产生如促进顾客重复购买、影响顾客保留与忠诚、提升企业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等积极的营销效应,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CS战略在西方发达国家已从汽车业扩及到银行、证券、运输、旅游等服务性行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战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顾客战略的必要性

21世纪,中国的金融市场供求格局已发生根本转变,卖方市场已被买方市场所替代。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银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的巨大压力,特别是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入世过度期即将结束,外资银行届时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因此,采取CS战略,成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当务之急。

1.顾客满意战略使我国商业银行较好地应对顾客需求的变化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的起点,也是市场营销的终点,发现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顾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如何抓住这一变化并去满足不断产生的新需求,是商业银行的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与外资银行相比,在把握顾客需求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意识和能力较薄弱,产品老化,导致优质顾客的流失。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因为,CS战略要求商业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都要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把顾客需求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通过预测顾客需求的变化,不断地根据顾客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

2.顾客满意战略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降低营销成本

市场的变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营销成本。这是由于,一是我国银行市场日趋饱和,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同一,缺乏差别,加上外资银行的进入,使银行间争夺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商业银行争取新客户的难度增加,成本增高;二是商业银行日常采用的营销工具,如电视,宣传品等的成本日益上升;三是市场变化迅速,消费者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增加了银行市场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成本。这些变化使商业银行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研究显示,开发一个新的顾客所花费的费用是保留一个顾客费用的3~5倍左右。所以留住老顾客,保持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对商业银行尤为重要。而顾客满意是顾客保留的前提,没有顾客满意,很难有顾客保留的可能性。实施CS战略,可以帮助银行通过实现高满意度,有效地降低银行的营销成本。

3.顾客满意战略使我国商业银行获得更高的长期盈利能力

在商业银行实施顾客满意战略时,通过把握顾客需求,会减少市场研究,新产品的研制和服务成本,顾客满意也降低银行与顾客的交易成本和沟通成本。同时,满意的顾客往往愿意为令自己满意的理由而额外付出,银行可以获得价格优势。满意的顾客有更高的品牌忠诚度和重复购买率,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较高长期的盈利能力。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S战略的建议

商业银行实施顾客满意战略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顾客对银行经营活动的满意度,创造忠诚顾客,实现企业的长期盈利。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树立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建立以客为尊的组织文化,以顾客满意为标准的考核机制,更重要的是在银行的工作流程设计中,以顾客满意导向,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从发现顾客需求(包括潜在的需求)入手,从新产品的开发,完善售后服务系统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顾客实行差异化分析和细分,研究和把握顾客需求

顾客满意战略要求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要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把顾客需求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商业银行通过顾客差异化分析,研究和把握不同的顾客需求。

顾客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顾客代表不同的价值水平;二是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充分掌握了顾客的信息资料并考虑了顾客价值的前提下,合理区分顾客之间的差别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商业银行应尽快从营销的角度着手,开展现有顾客的细分工作,逐步建立顾客分类管理制度,按行业性质、特点、对银行的贡献度大小等对顾客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要根据不同类型顾客的特点制定优质顾客的标准,根据不同顾客群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以此提高忠诚度。

2.实施优质顾客管理

根据80/20/30规则(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有赢利能力的顾客创造的,而这些利润的一半又被30%没有盈利的顾客丧失了),商业银行不应该追求所有顾客的满意,而应该选择能创造高利益收入的顾客作为主要顾客,把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商业银行根据顾客的需求模式和赢利价值对其进行分类,找出对银行最大价值和最有赢利潜力的顾客群,以及他们最需要的服务,更好地配置资源,改进银行产品服务,牢牢抓住最有价值的顾客,取得最大的收益。

商业银行必须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适应优质顾客需求,建立起以优质顾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3.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不断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是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西方商业银行围绕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其业务品种上万种,而中国银行的业务品种只有100~200种。

为产品创新和研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应在全面整合客户信息和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客户信息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透视数据,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跟踪,随时记录客户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创新产品和服务,使之更加贴切地为顾客提供个性产品和服务。

4.完善客户服务体系

(1)商业银行应当建立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管理双方接触活动的信息系统。通过有效管理客户信息资源,分析顾客的需求特征,不断发现顾客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实现顾客效用的最大化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

商业银行通过CRM系统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CRM整合了银行的所有服务资源,能搜集、追踪和分析每一个顾客消费数据,提供7×24不间断的服务,使商业银行对顾客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顾客的要求可以得到“一站式”地解决。随着基于互联网平台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今后商业银行将尽快地建立电子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lectronic CRM),通过E-CRM系统自动地处理顾客的服务要求,实现“任务替代”,即原本由人工渠道提供的服务,可以通过自助功能模块来处理,“e CRM”能够由内到外为银行提供自助服务系统、由外到内地带来低成本优势。同时,自助服务提高了响应速度和服务的有效性,增进顾客的满意程度。

(2)加强顾客关怀。顾客关怀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忠诚度的重要工作。商业银行可以采取诸如网络银行终端软件安装与技术支持,以及银行柜面服务内容、网点设置、收费的制定及管理,通过CRM系统详细记录服务全程进行情况,支持一般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多种服务模式。CRM在顾客关怀方面的重要环节就是集成呼叫中心(Call Center,下文简称CC),以其快速响应顾客需求。

5.加强关系型客户关系管理

要保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将交易层次的客户关系处理模式上升到关系型层次的客户关系的层次。具体做法:

(1)调整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群体的需要。要将交易型客户关系提升为关系型客户关系,银行就必须因人制宜地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银行通过CRM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例如,银行可以为不愿意等候的VIP客户设立工作流程,及时、快捷地处理VIP客户的业务。通过提供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超过客户期望的服务,银行可将极力争取的客户发展成为忠实客户,构成银行持续发展的基础。

(2)与顾客保持良性接触。商业银行要了解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需要和顾客保持良好的接触,银行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网站、电子邮件、短信、信函、门店等手段经常与顾客交流,征求顾客的意见。除了通过整合顾客接触渠道,向顾客提供统一内容的服务以外,还需要了解顾客偏好的沟通渠道,并通过顾客选择的渠道加大主动服务频次,比如银行利用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顾客推荐新的金融产品和提供顾客融资咨询,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高效地反馈的渠道。商业银行应建立高效地、流畅地反馈渠道,使顾客对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意见和评价能够在该渠道上通畅的流动,最后流动到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这是服务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这种渠道可以帮助顾客了解银行,加强双方的沟通,从而提高顾客对银行的信任。比如:对于普通顾客,银行可以通过抽样的访谈或者专门的顾客咨询电话反馈意见;而对于VIP顾客,则由专门的顾客经理每月一次登门拜访。

参考文献:

[1]陆定:以竞争为中心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战略[J].金融论坛,2003, 8(9)

[2]相国梁: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分析[J].金融&科技,2003.8

[3]小雪:花旗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特点及启示[J].金融&科技,2003,7

[4]贡丹志:新巴塞尔协议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华夏银行[J].金融时报,2004~02~23

[5]中国银行业CRM迫在眉睫[EB/OL].人民网,2004~03~30

篇7

摘要: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詹姆斯布朗德,巴巴拉斯潘塞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国际政治经济理论。该理论打破了传统政治经济理论中“市场达到完全竞争”的假定,在西方世界经历经济大萧条的80年代,对各国恢复经济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本文将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其理论基础以及基本措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意义以及对该政策的负面批判,最后再讨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6-0027-02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措施

战略性贸易政策指在不完全竞争和存在规模经济的市场条件下,政府积极地应用补贴或出口鼓励等措施对某些特定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以期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该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理论中强调的如资源禀赋,科技,消费偏好等因素都是静止不变的,而该理论是动态的理论,注重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动态因素,如政府的贸易政策。传统的贸易政策认为政府干预会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战略性贸易政策则认为政府干预具有合理性。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一是利润转移理论,二是外部经济理论。[1]主体内容是利润转移理论,即一国政府通过对出口进行补贴,或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方式,支持本国厂商在形成了超额垄断利润的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取得优于外国竞争对手的战略地位,从而使利润从国外厂商转移给国内厂商。利润转移理论由三部分组成,战略性进口贸易政策,出口贸易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

另一个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外部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为,政府首先甄别哪些产业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然后向特定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提供各种补助和支持,从而使本国厂商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外部经济,如技术外溢带来的技术和知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聚集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有助于本国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措施,在于奖出限入,扶植本国厂商,限制外国公司打入国内市场。基本途径有三条:首先,阻止外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通过补贴等手段保证国内厂商的规模优势;二是通过支持本国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使其获得技术优势;三是在国际市场中通过各种手段为本国厂商争取优势,改善其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战略性贸易政策把产业政策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政策是指,在有关国家未来经济的特定领域中,排除竞争,运用政府补贴,市场保护等手段,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该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本国经济福利的目的。[2]补偿政策是产业政策的补充和保障,是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保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而实施的社会补偿措施,如经济外交。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70年代初80年代末日本对国内半导体产业实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欧共体的商用航空器产业。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意义及批判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意义,在于对国家的益处。国家可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来获取少数寡头公司形成的独占利益,从整体上提升本国国力,增加本国福利,增强国际地位。其次,政府也拥有更多的空间运用产业政策形成对本国有利的均衡格局。目前世界上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最成功的国家是日本,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将“贸易立国”确立为基本经济战略目标。其贸易立国的战略核心内容为对出口的扶持,对因出口而蒙受损失的企业,日本政府通过官方出口保险制度向其进行赔偿。[3]日本成功之后,亚洲众多国家地区,如韩国,新加坡等向日本学习,创造了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之后东盟国家也进行了效仿。

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损害其他国家的同种产业,是全球利益的再分配,而非增加,可导致贸易战。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其效益取决于对手的反应。[4]只有对手不做出反应时,才能实现国际利润转移。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日本在80年代,由于成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而使半导体产业崛起,之后遭致美国半导体协会的报复。该协会向日本政府施压,要求日本国内购买更多美国芯片,否则将关闭日本国内市场。其次,政府补贴某种产业,对其他产业造成损害。最后,政府决定难免具有倾向性,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产生非生产性寻租行为。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实用性分析

对中国而言,加入WTO意味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但对国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求增强。因此,为了促使贸易利益的最大化中国政府也很有必要学习战略性贸易政策。

中国实行该政策要求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经济体制应是市场经济体制,但不提倡单一自由市场或贸易保护主义,而是长期地履行自由贸易原则,短期内实行产业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相结合。其次,市场结构应是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然后,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相关产业应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水平为基础。政府具备较强的干预能力,能够清楚地判断哪种产业是战略性产业,能够带来最大经济效益,并颁布措施,有效扶植该产业。一般来说,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都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贡献较大且与该国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产业。中国可对相关产业或产业局部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并积极地预防实施该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措施有:实施研发补贴,改善贸易条件,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创外汇收入。中国加入WTO后,应充分利用WTO中的对相关产业进行保护的协定,实行适当贸易保护。

但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三个条件中,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经济上略欠缺,应注意规模经济效应。但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已基本具备这些条件。例如中国的石油产业就急需中国政府的战略性干预。首先,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只有中国石化等几家大型垄断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其次,对于全世界每一个国家而言,石油产业都是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然后,石油供应仍面临着供应缺口严重的局面;最后,与国际石油产业巨头相比,中国石油产业不论在布局、规模,还是在成本、技术、产业结构方面都显得较稚嫩。[5]综上所述,中国拥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必需的条件,又具有需要政府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扶持的产业,应灵活地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针对具体每项战略产业的不同情况实施扶持保护政策。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中国未来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半导体、新能源、海洋开发等行业,应实行研发补贴、鼓励风险投资等扶植政策;对于成熟期且又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的产业,例如汽车、电力、机械和设备运输等产业,由于这些行业在发达国家中属于支柱行业,国际市场上竞争比较激烈,应更多实行进口政策,限制外国进口,并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对于正在走向衰退的行业,如钢铁、造船等产业,其主要市场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应更多实行出口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造更多外汇收入。

[1]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2]徐立军.“日本贸易立国战略辨析”,《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4).

[3]赵璐璐.“战略性贸易政策兴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综述”,《现代商业》,2011年3月19日,.

篇8

关键词:科技期刊;品牌意识;编辑素质;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72-02

科技期刊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总体发展水平,是开展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也逐渐成为科技论文产出大国,我国每年出版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涵盖各个学科、基本能满足科技人员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体系。尽管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不少,然而国际知名品牌科技期刊并不多,我国科技期刊的全球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研究实力极不相称。因此,探索中国品牌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打造中国的品牌科技期刊,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科技界及期刊界的历史责任。

一、树立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

科技期刊是进行知识传播、推广科研成果、探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对期刊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品牌化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树立科技期刊品牌意识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础,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以来,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变革行列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技期刊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创立自己的强势品牌。期刊品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源,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科技期刊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今天,谁拥有了品牌期刊,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打造品牌期刊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好对策,否则,科技期刊就很难在期刊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办刊人员应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积极挖掘各方资源,吸引并留住作者及读者,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期刊的品牌形象。

二、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与现实意义

基本概念: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创意策划和特色风格、学术地位和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品牌期刊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被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广泛认可[1~3]。品牌期刊的价值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资产。品牌期刊对于期刊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实意义: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经营正成为学术期刊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品牌科技期刊主要表现为整体形象的标识性、文化内蕴的先进性、读者群体的专一性、同类科技期刊的统领性和开发经营的增值性。因此,加快实现科技期刊品牌战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科技期刊的品牌战略

一个科技期刊能否成为品牌期刊是长期以来该期刊的学术质量、期刊影响力、受众认可度等诸多因素凝聚和积累的结果。科技期刊品牌对科技期刊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办刊人员必须十分重视期刊的品牌发展,笔者将从六个方面论述实施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4-7]。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科技期刊的品牌地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创建先进的期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完善的编辑部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编辑出版程序不仅是创建品牌期刊的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和完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树立期刊品牌的重要环节。期刊社或编辑部应当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编辑业务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有序的编辑出版管理制度,分工到位、职责明确,保证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井然有序,使科技期刊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在期刊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积极组建一支国际化的期刊编辑委员会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把那些国内外在本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吸引到编辑委员会里来,他们是影响期刊发展和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专家、学者专业知识背景深厚,见多识广,具有敏锐的科学观察能力,他们对期刊办刊宗旨及期刊组稿理念、期刊市场定位及期刊发展战略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例如,《西北地质》编辑部在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中,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及时沟通,补充了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院士及国际编委,同时充分发挥了《西北地质》编辑委员会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西北地质》的学术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

(三)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

期刊品牌的形象是读者、作者对品牌期刊的基本印象和总体感觉,这种感觉能在本领域专家学者中迅速形成期刊识别印记[8]。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总体要具有简洁性和统一性,在视觉上应当简洁生动、易于识别。其次这些视觉形象应当具有统一稳定的特点,期刊品牌形象长期就会在读者、作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心目中形成固定形象识别印记, 从而使期刊得到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读者和作者的认可。

科技期刊要成为品牌期刊,人才战略是期刊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期刊管理人才、专题策划人才、编辑出版人才可以使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外界声誉不断提高。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延伸和相互交叉,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编辑业务知识、宽广的科学研究视野、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才能向读者呈现出编排规范标准、具有科学价值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品牌期刊的编辑应当具有一种较强的期刊品牌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终身奋斗的思想品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创建品牌期刊便具备了十分巨大的潜能。

(五)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

提高论文质量是创造品牌期刊的关键,编辑一定要关注行业热点问题。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所撰写的稿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科学价值,他们的稿件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因而编辑部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选题组稿,聘请某一专业领域权威性的专家撰写稿件,让那些真正代表学术水平的稿件在第一时间发表。编辑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选题策划。

(六)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期刊网络现代化既有利于期刊的广泛传播,充分展示期刊的品牌形象,又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网站可以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完成期刊的基本信息以及目次、摘要、全文等内容的在线,一些重要的文章在网站上能够很快地与读者见面;建立期刊办公自动化系统,如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在线编辑;建立读者与作者互动机制,加强编者与读者的网上交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内容丰富和构建完善的期刊网站,既可提高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又可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七)注重科技论文的质量审查

期刊刊载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高低与专家审稿环节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讲,编辑部都实行两审制度,同时选两位本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论文进行审查。编辑要认真阅读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编辑的审读将退修意见准确地传达给作者,当作者修改好论文返回编辑部,编辑一定要认真审读,修改不到位的论文退回再行修改。论文审改过程一定不能省略,只有紧紧抠住审改的每个环节,才能使论文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八)加强同行间的相互交流

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特别是责任编辑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与同行进行相互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扩展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编辑人员如果不走向各种科研活动的第一线,那么学术思维也就逐渐枯竭,就无法抓住好的稿件。经常到相关的编辑部学习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促进办刊理念。积极主动与专家学者交谈,可以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科学认知的敏感度,更有利于创办品牌期刊。

四、结 语

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专家学者和编辑人才,借鉴国内外期刊编辑出版的成功经验,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打造中国科技期刊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将更具活力,中国的科技期刊将会以崭新的品牌形象及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出现在国际出版业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张行勇,李明德,郑柏寿.树立精品期刊意识与形成品牌期刊文化[J].编辑学报,2003(5).

[2]宋咏堂.论科技期刊品牌的内涵[J].编辑学报,2004(2).

[3]文亚.略论学术期刊的品牌与文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6).

[4]王应宽.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3).

[5]马智,赵建逸.科技期刊品牌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4).

[6]王窈惠,胡伟.科技期刊品牌及其构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

篇9

关键词:人事管理;企业发展战略;影响;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引言

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实现过程中,都少不了人的作用。为了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必须依托人事管理提供专业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了保证发展战略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顺利的实施,我们需要人事管理为我们提供优秀的人事规划;为了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我们需要人事管理为我们提供企业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了给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人事管理在这方面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人事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二、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虽然企业的发展战略多种多样,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企业基本性、整体性、长远性问题的计划。无论是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还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测都属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

2005年来,装饰有限公司经受了市场竞争和内部转型的双重洗礼。公司班子审时度势,实现了观念大转变、经营大飞跃、管理大调整。2009年来,在深入贯彻集团“六做”发展目标中找准定位,明确在短期内做大、做强、做活、做精装饰业务,坚定不移地打造集团装饰铁军。公司经营实施“大装饰”理念,构建“室内做大,幕墙做强,机安做精”多元互补的经营格局。几年来着力提升资质,创新经营模式,优化整编机构,调整完善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深化质量创优,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大安全”体系等等,一系列的“组合拳”效果明显:(1)经营规模稳定发展,连续多年突破10亿元;(2)经营结构显著改善,不仅找回本土市场,而且大项目和高端项目占50%以上,彻底改变过去“繁星点点,月亮很少,太阳没有”的小而散局面;(3)以人才、品牌、文化为标志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品牌不断提升;(4)通过强化了本部经营的“树干”效能,打造“有规模、有效益、有品牌、有监控”的优质分支机构,促使公司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形成“立足本地,辐射全国,试水海外”的营销渠道;(5)员工队伍稳定,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员工124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19人,一级建造师26人、二级18人。公司品牌在全国装饰行业中稳居100强地位,名符其实的成为广东建工集团装饰专业施工“铁军”。

三、人事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一)对企业发展战略结构的影响

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构成中,必须将人事管理纳入其中。因为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必须依托人事管理得以实现,没有人事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好比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运转下去。人才是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公司深化转型升级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几年,公司不断创新干部成长机制,努力改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发展战略、梯次层级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能配套的高效能人才队伍。坚定不移地推进“富民强司”,践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不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正因为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人事管理措施,打造了一支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才促使公司长足、健康发展!

(二)对企业发展战略施行的影响

良好的发展战略只有得到确切的施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停留在口头和纸上。而人事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证。通过人事管理,我们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划分,并针对工作性质和他们各自的特点赋予相应的职责,这样既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又能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权责落实到个人,避免权责不清而引起的管理和人员的混乱。2009年公司大力推行末端战略,不断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采取多项有利措施确保末端战略的有效推行。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负责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广大末端人员提供发展平台,大力培养末端人才。与此同时,末端人员不负重望,不仅能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工作要求,信守承诺,忠于职守,而且成为各个岗位业务技能的行家里手,人才辈出。从而进一步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发展!

(三)对实现发展战略的影响

人才始终是公司最宝贵、最活跃的生产力。自2005年以来装饰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在规模、结构、素质及作风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源动力。通过调结构、压担子、提待遇等措施,锻造更多开拓型、创新型、复合型、务实型的人才,建设作风过硬,战斗力旺盛的专业队伍。目前,公司人力资源在规模、结构、素质及作风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源动力。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奋勇开拓,致力把公司建成更具特色的装饰龙头企业。

四、人事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一)制定合理的人事管理规划

为了保证人事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战略,就必须针对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规划。包括人员配置计划、绩效管理计划、培训计划、薪酬管理、内部关系维护等,同时要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员调配作好准备,以使企业能够适应动态环境变化的需要。

一方面,秉承奖优罚劣的理念,进一步健全科学的工资福利增长机制,改善绩效考核方法,不断创新奖励约束机制,真正体现绩效挂钩,弘扬创优争先的良性竞争机制。一如既往鼓励实操能力强的末端人才能者多劳、兼岗兼得,体现向贡献倾斜、向一线倾斜。同时加强培养末端人才成为高素质、高投入、高绩效的骨干,让高水平的拔萃人才获得高收入,培养一批末端万元户(月收入超万元以上)。另一方面,以阳光收入为导向,规范工程内部承包经营或管理责任承包的结算审核程序,既保护和保障承包人的合法收入,又实现公司合理利益。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按照量才施用的原则,对企业现有的员工进行分工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才干,与此同时,做好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工作。通过对员工工作状态和工作业绩的评定,我们可以发现员工自身的特点和他们所擅长的领域,最大的发挥出每个员工在特定岗位的作用。为此,公司不断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堵后门开前门,实施向贡献倾斜,向一线倾斜的激励机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与约束的制度,主要有《工资方案》、《本部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分公司一般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优秀项目经理评审办法》、《工程项目质量创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奖罚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经营奖励办法(试行)》《建造师分级考核办法》《项目班子考核办法》、《关于考取建造师执业资格的奖励办法》、《加强派驻工地人员工资管理的规定(试行)》、《进一步加强末端考核的规定(试行)》等,确保相关工作的公开透明,有效地实现员工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大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以最好的状态投身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过程中。

(三)加强培训工作,保证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装饰有限公司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也实现了凤凰涅磐。尤其是近几年,无论合同额、利润额、员工年均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这些成果的取得,除了公司有正确的经营决策,更重要的是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精钢靠锤炼,精英靠调教。培训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持续培训带来持续发展。

第一,公司领导重视,是全员培训取得成功的保证。近几年,员工培训机制不断健全,公司将全员培训作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员工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在公司举办的各项内部培训中,公司领导都从百忙中抽空参加并亲自授课。第二,培训方向紧跟集团发展战略,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公司各阶段的核心工作,尤其是突出经营管理的热点问题,重大规章制度调整,典型案例解剖等,旨在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提高技能永不停步,强调执行确保效能。第三,组织健全。每年年初,根据集团培训中心的布署,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汇同收集工程技术部、财务部、党群工作部、经营部等职能部门的培训计划建议,制定《年度职业教育培训计划》,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工作,并跟进各项培训的效果评价。2007年冬以琶洲论坛为契机,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季培训营。第四,员工积极参与。公司范围内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培训意识,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学习充电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各项培训,学习热情高涨。第五,学以致用,课程灵活,气氛活跃,学习工作两不误。对公司的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意义深远。总之,员工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决定企业明天的市场份额。通过持续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四)以人为本,为企业发展留住人才

在企业发展战略的人事管理构成中,一定要坚持人本主义。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人事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对员工的状态进行一定的把握,以便能够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避免员工对企业不满而产生的人员流失。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员工的忠诚,企业要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的空间,根据员工的能力给予适当的薪资待遇。为此,装饰有限公司近几年逐步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科学选才”的用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岗位竞聘选拔机制,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适时把优秀干部提拔充实到中层骨干岗位上来。继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实操锻炼,引导年轻干部做好职业规划及定位,进一步给年轻骨干人才压担子,以贡献论英雄,以实干论英雄,早日岗位成才。对年轻员工“给足机会,历练成才”,逐步改善公司人才结构,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充足的动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企业发展战略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人事管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通过强化人事管理工作来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人事管理职能作为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必将使企业步入良好的轨道,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代钰洁.浅议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促进[J].企业技术开发,2011(09).

[2]刘茜,王俊香,刘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2(12).

[3]许春玲.浅析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外部因素[J].新财经,2011(10).

[4]于长富.浅析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J].中国科技财富,2009(18).

篇10

关键词:社会经济;经济背景;现实意义;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abstract: places oneself in the present age knowledge economy tide, we constantly do not feel at the appointed time a generation of transformation to the economical movement and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ound influenc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es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emergent industry emerges one after another incessantly, customer demand personalization, multi-changes and enterprise product multiplication and alone specialization, thus makes th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endency to speed up day by day, the global character competes increasingly fiercely, the enterprise external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degree deepens, the force enterprise to scramble for the market and the surviv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he short-term goal the long-range objective, changes the overall importanc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management by the specialized func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he management activity will enhance to the strategic level, forms strategic an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idea.

key word: social economy; economic backgr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trategic cost; cost management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 cost 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 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川投集团通过电冶结合的方式整体兼并峨铁厂从而控制四川峨铁(现更名为“川投控股”)一举带动搞活了嘉阳电厂、嘉阳煤矿和峨铁三个国有企业,这样将几家劣势企业重组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的办法,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具有典型意义(见《四川金融投资报》1998年10月29日)。重组后对峨铁而言,占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峨铁的铁合金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费用大为降低。对嘉阳电厂、煤矿而言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其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购并了长钢股份,也为峨铁的铁合金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组并购的内部价值链可以简化为:嘉阳煤矿——煤嘉阳电厂——电峨铁厂——铁合金长钢厂等,上述价值链中每一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和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