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安全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生态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生态安全

篇1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分析;AHP;黄山市

一、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比较新,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对其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但是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观点。高桂芹、韩美,刘勇,郭凤芝等指出,土地生态安全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没有或少受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的状态。王楠君等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的获取所需土地资源的状态和能力,以保障人类健康和高效生产及高质量生活。毛良祥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所处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或少受威胁与破坏的健康、平衡状态。本论文中,作者认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一方面是指土地生态系自身的安全,也就是指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子系统处于不受或少受损害或威胁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功能和完整的结构以及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均能够良好发展且具有完整的调控体系以及社会可接受性。

二、黄山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本文通过借鉴前人张建新、董家华在土地生态安全指标研究方面所取的成果,并结合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非兼容性、普遍性与区域性等原则,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土地资源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社会生态安全等三个方面选择了20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三、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一)指标因子原始值的无量纲化

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表示不同的含义,为了让这些不同评价指标可以综合起来表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必须对各类评价指标因子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这样可以消除指标因子之间不同单位的差异。本文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分为安全正向性指标和安全负向性指标。安全正向指标代表指标原始数值越大系统越安全,安全负向性代表指标原始数值越小系统越安全。

(二)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论文中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Sattv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多目标决策方法。

(三)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计算模型

本文拟采用指数加法模型计算土地资源综合生态安全系数值。指数加法模型比较简单易懂,在该模型中,各个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的安全值以一定的权重进行相加的,模型公式如下:

S= wiY(Ai)

其中,S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综合系数值;Y(Ai)为第i单个指标的安全系数;wi为第i单项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因子的总个数。

四、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一)区域概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介于北纬29°24′-30°31′、东经117°12′-118°53′。区域内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6℃,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水热资源十分丰富。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NP)249.9亿元。全市总人口148.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5.69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60元。现辖屯溪、黄山、徽州三区,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106个乡镇,土地总面积967883.91公顷。

(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各个评价指标均需要有一个评价标准值作为衡量依据,评价指标标准值通常是判别基准值或者理想状态值与安全临界状态值。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阈值的准确度和应用性,本文在参考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咨询一些相关专家,主要是以国际和国家规定的标准、背景和本底标准、类比标准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等为依据,从黄山市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出发,并且根据各项指标因子的本身的特性,确定了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标准值。

(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得出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

(四)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运用前述计算无量纲化指标的结果以及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根据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各参评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得出2000-2008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黄山市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系数值每年都在下降。其中,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系数值与土地资源社会生态安全系数值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土地资源经济生态安全系数值随着时间的变动呈略微上升的趋势。这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却逐年恶化,土地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这样的评价结果与近年来黄山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是相吻合的。导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肥农业污染等方面。

五、维护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对策

(一)树立生态安全观

大力宣传教育土地生态安全观,让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观念人人有之,这样为实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保护土地生态生态环境的安全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把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开发利用中保护土地资源

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应重视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对黄山市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状况,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林木资源管理,实行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保护好水源涵养林和生态经济林。

(三)调整产业结构

在制定黄山市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因素。在制定黄山市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时,严格限制对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构成威胁的产业;积极引进有利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良好发展的产业;全面开展黄山市土地整治,集约节约利用每一寸土地,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

(四)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

编制土地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黄山市土地生态保护规划;引导经济布局并推行生态建设的发展理念,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融入到各项开发建设规划当中去;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于土地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把实施土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作为黄山市的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桂芹.韩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5).

2.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一以浙江嘉兴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3).

3.郭凤芝.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3).

4.王楠君,吴群,陈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

5.毛良祥.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以金坛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6.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7.董家华.生态农业土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

8.程建权.城市系统工程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篇2

(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2海南成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口570125;)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保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需要,笔者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海南省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 年海南省各市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5 个市县生态安全状况达到“理想”状态。最后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笔者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41200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7110305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安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414193);中西部计划学科建设项目(ZXBJH- XK018);中央财政中西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02M407005002)。

第一作者简介:栾乔林,男,1974 年出生,云南陆良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13976589001@163.com。

通讯作者:谷秀兰,女,1978 年出生,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自然地理方面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guxiulan2009@qq.com。

收稿日期:2014-12-04,修回日期:2015-01-19。

0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土地评价领域的体现[1]。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趋突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否持续利用,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是指土地资源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不受威胁的健康状态[2]。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3]。

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土地资源数量有限[4]。1999 年海南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2009 年12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继1988 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国际旅游岛已成为海南的发展战略,而土地资源又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要建设好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背景下,开展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 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1993年,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的国际纲要》,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评价标准,成为指导各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纲领[7]。张凤荣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中,阐述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与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关系[8-10]。张建新[11]、汤洁[12]、高桂芹[13]等构建P-S-R框架模型,从土地资源的生态压力(Pressure)、生态状态(State)和生态环境响应(Response)3 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刘勇等从区域土地资源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3 个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程序方法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但由于区域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生态威胁也不尽相同,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需因地制宜,具体研究。特别是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础因素──土地资源,将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海南省内尚不多见。笔者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把土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结合起来,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期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2012 年成立的三沙市(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共19个市县,位于东经108°37′—111°05′,北纬3°30´—20°18´。全省陆地总面积3.54×104 km2。海南岛是海南省的陆地主体部分,也是中国的第2 大岛,其陆地面积为3.39×104 km2,海南岛地形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的核心,向四周逐级递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年平均气温22~26℃,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39 mm,截至2012 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60.2%,海南省2012 年实现GDP2522.66 亿元,户籍人口为907.82×104人,因此,海南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热带花园。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2.1 数据来源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指收集影响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描述资料、数据资料以及相关图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 年)、《海南省统计年鉴》(2006—2012 年),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及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2011 年)等相关文献资料。

2.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安全评价的对象是一定时期某一区域内的人类土地资源利用活动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与效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系统是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系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的特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15]。综合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指标选取,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数据可收集性等原则[16],结合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构建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参见表1。

2.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析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生态安全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层次分析法专业软件Yaahp 进行决策分析,得到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2.4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指标标准化处理是为了统一各指标量纲。就是通过相应的数学变换消除原始指标数据量纲的影响。本文采用基准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基准即为区域生态系统安全阈值[17]。设Si为第i 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Ji为第i 个评价指标的基准值,Zi为第i 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指数,0≤Zi≤1,则:

(1)正向指标:当Si≥Ji,则Zi=1;当Si<Ji,则Zi=Si/Ji×100%

(2)负向指标:当Si≤Ji,则Zi=1;当Si>Ji,则Zi=Ji/Si×100%

2.5 生态安全值的计算

2.5.1 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的计算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的数学模型如式(1)所示。

Xi=Zi×Wi ……………………………………… (1)

式(1)中,X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Z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权重。

2.5.2 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计算单项指标的安全值仅从单一侧面反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要全面反映土地生态系统的总体安全状况,需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数学模型如式(2)所示。

式中,Y 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X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Z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权重,n 为评价指标总的个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安全分级和系统标准

笔者根据海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分级和系统标准(表2),按照人们对等级优劣档次的认知习惯,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0~1 的取值范围划分为5个区间,依次对应5 个等级,并对系统特征进行描述。生态安全综合值越大,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就越好,反之,则表明生态安全状况越差[18]。

3.2 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2011 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均大于0.7,说明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比较安全。18 个市县中,生态安全值高于海南省平均值0.8743 的市县有11 个,生态安全值大于0.9 的有5 个市县,分别是琼海市、澄迈县、昌江县、儋州市、东方市;生态安全值小于0.8 的有3 个,分别是琼中县、白沙县、五指山市;其余10 个市县的生态安全值均大于0.8。生态安全值最大的是琼海市,最小的是琼中县(图1)。

海南省2011 年各市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见表3。

海南省各市县2011 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目标层生态安全综合值见表4。

从总体来看,生态安全综合值低于0.8 的3 个市县均为海南省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生态安全值最小的琼中县,由于农业占主导地位,农药施用量竟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对生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生态安全值高的几个市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基本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儋州市境内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澄迈县境内的老城经济开发区、昌江县境内的昌江循环经济园区、东方市境内的石油炼化项目等均海南省工业龙头。同时也说明海南生态环境很好,适当的工业项目对海南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另外,海口市、三亚市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海口市,有很好工业基础,但两市作为海南的旗帜,常住人口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生态安全值却不是很高。说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

4 对策与建议

4.1 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要充分应用国务院继续支持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政策,开展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试点,重点对旧城区内部进行改造,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宅基地集约化,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坚决贯彻“挖潜为主、扩展为辅”的方针,立足内涵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加强土地整治复垦,增加土地供给。根据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投入资金和项目的区域带动效应等,按照项目带和土地利用带发展原则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确保海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4.2 统筹区域、城乡用地协调发展

要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从全局的高度统筹海南省区域内土地资源,全面考虑不同产业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用地需求,对各部门、各产业的用地矛盾进行协调,充分发挥区域内部的聚集和规模效益[19]。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通过分类安排土地利用计划等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优先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鼓励扶持类建设项目用地。要通过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和重点开发,培育发展带和增长极,实现地区和城乡互动。利用“国土20 条”将海南省作为土地权利立法试点的时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途径。

4.3 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

农业是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海南省全面小康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五个统筹的保障,海南省农业的重要地位要求必须把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必须积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目前海南省农村土地利用处于粗放低效益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地区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生产率,加速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用地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初步形成产业优化、经济高效、产品安全、土地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4.4 妥善处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是海南旅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旅游用地在海南省土地利用中具有特殊地位,旅游业是海南省“一省两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热带滨海和山地旅游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景观用地的需求必将高涨。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适度地开发利用海滨和山区生态旅游资源,限制盲目发展和新建旅游开发区,兼顾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用地需求,沿海防护林及成片的耕地、园地,可以融入旅游区,作为旅游景观用地,但必须保留农用地形态和功能。对于东部滨海旅游综合区,要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严格保护优质农用地,控制耕地占用规模和速度;对于南部热带滨海旅游区,要坚持节约与集约用地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侧重配置旅游设施用地,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包括港口建设、东线高速铁路建设用地;北部山区则应适当限制工矿用地扩张规模和速度,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提高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加快发展热带农业。

4.5 以“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加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扶持海南中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设施正常运营保障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20]。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探索生态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21],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海南省各市县2011 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根据安全等级划分,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 年海南省各市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其中琼海市、澄迈县、昌江县、儋州市、东方市等5 个市县生态安全状况达到理想状态。评价结果也较好地反映海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状况,与海南省各市县的实际生态安全状况基本吻合。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因素。笔者以海南省为研究区域,以海南省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就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由于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舍弃了原先构建的部分评价指标,可能会对评价成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以及安全等级的划分等还带有主观因素,尚需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

[2] 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3):69-75.

[3] 曹新向,郭志永,雒海潮.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92-195.

[4] 栾乔林,韦仕川,王湃,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080:50-51.

[5] 王湃,栾乔林,谷秀兰,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197-200.

[6] WCED.Our Common Future.The Brundtland Repor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19.

[7] FAO. 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Resource Report 73: Land and Water Development Division[R].Rome,1993:1-85.

[8] 张凤荣编著.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8.

[9] 张凤荣等.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1-13.

[10] 张巨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调控措施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16-28.

[11] 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1(2):119-121.

[12] 汤洁,朱云峰,李昭阳,等.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评价—以镇赉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119-124.

[13] 高桂芹,韩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71-273.

[14] 刘勇.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23-40.

[15] 栾乔林,王芳,黄朝明,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08):37-38.

[16] 栾乔林,韦仕川,谷秀兰,等.基于GIS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为例[J].农学学报,2013,3(04):25-29.

[17] 左伟,王桥,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67-71.

[18] 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784-789.

[19] 李枝平.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78-79.

篇3

指标方向的确定

评价指标作为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可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

(1)正向指标: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后备资源率、林地面积比重的值越大,表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越好;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率、水土协调度值越大,表明维护和改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能力越强。

(2)逆向指标: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旱地面积比重、化肥施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值越大对土地的压力就越大,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越差。

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尽管经过精心细致的筛选,但指标数量依然较多,直接确定每个指标对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大小(即每个指标的权重),将非常困难。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请多名省市有关专家对各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在汇总了专家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按层次分析法原理,采用方根法,可以得到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但由于AHP法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高阶判断矩阵的求解时计算复杂且易出错,笔者采用简化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均有满意的一致性。

土地生态安全分区评价指标阈值及指标

标准化处理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是一项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咨询省内相关专家,得出相应的评价阈值(表2),最大限度保证评价阈值的实用性。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各指标间存在着量纲与类型的不同,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把量纲、性质不同的指标统一转化到[0,1]区间内,单指标生态安全指数公式如下式中:X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Z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安全阈值,R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指数。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各项指标只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如要全面反映安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还须进行综合评价,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式中,S为评价指标综合指数,Wi为i因素权重值,Ri为i因素指标安全指数,i=1,2,3,…,n。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长安区实际情况,设置了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判标准(表3),拟定5个安全档次,确定评价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计算得到的安全值能对应于某个级别的安全状况。综合安全值越高,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结果分析

1长安区土地生态安全分区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计算

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获得2007年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区指标的原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从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人均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水土协调度指标,长安区25个乡镇的安全指数分化不明显,且绝大多数地区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其他10项指标,安全指数差异显著,是影响长安区25个地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

2长安区土地生态安全分区评价结果

长安区25个乡镇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分值见表4,结合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标准,得出长安区25个乡镇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为:

(1)韦曲街道,郭杜街道,滦镇街道9个乡镇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良好级。其中,韦曲街道和郭杜街道是长安区这几年的发展重点,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很大提高,城镇化率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土地资源安全状况良好;而像马王街道,大兆街道等9个乡镇近几年大力发展农业,不仅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而且旱地面积也在减少;像太乙宫这些地方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这些区域均属于生态安全良好区。

篇4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理念要点

1)土地规划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定义生态安全,对于生态安全的界定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所谓的生态安全,主要是指未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健康、必要资源、环境变化以及生活保障来源等。其中,社会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自然生态安全均属于生态安全系统。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安全需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得到保障,确保规划方案可行的前提就是规划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开展。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类型划分。根据用途对我国现行土地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建设用地,二是农用地,三是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分为3类,一是独立工矿用地,二是水利设施用地,三是交通运输用地;农用地一般分为5类,一是园地、二是牧草地、三是耕地、四是林地、五是其他农用地。土地利用现状通过这一分类体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来,主要对经济、社会方面的功能进行综合考虑。近年来,土地规划和建设的主导思想正在逐步转变为生态用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对区域规划用途的土地进行分类利用时,需要对土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考虑。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对不同功能的地类进行明确,提取、归并土地体系时需要根据土地体系功能进行。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现行的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作用、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很多学者已加强研究。现如今,在我国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落实的主要环节是县级规划,非常有必要对该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4)规划区域生态足迹分析。所谓的生态足迹分析,主要是一种持续性规划方法,在对特定人口和经济体的资源消费与废弃物吸收进行估算时根据相应土地的生态生产力进行。生态足迹分析在规划区域开展时,能够对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测算,对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和生态可行性进行评价。该方法在对国外同类型研究进行科学借鉴的情况下,经常应用在大尺度模型和方法上。不过对其进行具体层次的研究应用,尤其是具体的体系和模型在县城尺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还相对缺乏,在今后的实践中分析生态足迹时需要有效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而实现对规划方法的创新和生态理念的增强。

2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当于土地区域性的利用活动。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后,所改变的土地景观生态系统很难再恢复原样。通过长期实践能够看出,我国大部分的农用地或未利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时均处于未完成规划或者已完成规划但可行性不强,对于自然状态的田、林等生态系统未科学合理处理,导致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替代了原本复杂多样的自然植被,块状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分割孤立出来,从而使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大量减少,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生物的存活率。2)对土壤的影响。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对土壤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影响土壤的肥力、结构和质地等多个方面,从而使土壤受到污染,进一步降低生物活性,酸化、盐化或板结土壤等。在实施规划时,因为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会使大片森林遭到破坏,草地成为耕地,对原有植被造成损坏,从而使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不仅会使肥沃的表土出现流失,而且会降低土壤的肥力,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淤塞下游河流,洪水泛滥。如果在干旱区域放牧过度的话,会造成牧草地的大面积消失,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衰减的植被会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降水在坚硬的土壤中很难渗入其中,水分的缺乏使植被快速衰减,从而降低植被覆盖度,最终导致沙漠化越来越严重。3)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地下水位的下降、水环境质量的降低等是对水资源及水环境影响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用地逐步转变为商业用地,下垫层的滞水性和渗透性受建筑物及水管网建设的影响而不断减弱,降雨以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雨水的截留、填洼、下渗以及蒸发量,从而降低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量,大幅增加了地表径流量;重新布局工矿企业、建设新城镇需要大量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从而彻底改变了区域内的湖泊、河流等水环境质量,直接危害到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4)对植被的影响。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后,日益增长的城镇建设用地需要不断加大对草地、林地以及荒地的开发力度,从而降低了地表植被覆盖率,单一的农作物逐渐替代了之前多样性的植被。与此同时,在开采完矿山以后,很少企业规划和整治矿山区域,严重破坏了矿区植被。还有些矿山在大量抽水以后,导致地面塌陷和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从而导致地表植物因缺水而枯萎。

3基于生态保护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措施

1)加强规划编制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将一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立起来,并确保其完善性和协调性。实施规划后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及趋势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解,从而使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后果更清楚的展现出来。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修改或重新规划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因素,对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生态规律使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得到改变,从而使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得到保障,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最终实现持续利用土地资源。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充分运用生态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想要实现生态效益,良好的总体规划是重要前提条件。所以,需要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穿生态理念,确定多目标规划模式,其规划核心为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在土地规划目标体系中纳入生态效益。另外,要坚持把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土地质量评价以及土地供需预测分析范围内。将土地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特点突出出来,将符合生态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在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开发中坚持生态用地,对特定区域进行明确,将其作为生态功能用地。3)建立完善透明的土地利用管理体系。规划和实施管理是促进土地利用规划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保障,规划管理的基础就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编制的最终目的是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土地利用战略的具体表现,建立实施保障体系是达到预期效果的有效途径。所以,需要对各级土地管理机构和队伍加强建设,将管理队伍不断充实,使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从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监督规划实施。

4结语

基于生态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需要坚持编制结合实施,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存在的生态问题,及时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编制规划方案,探索实施方式,从而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各项目规划之间的关系起到协调作用。

作者:吕廷恕 单位:驻马店市土地整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嘉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0(7):36-40.

[2]邵玲,杜文星,杨俊孝,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7).

[3]郭忠诚,施玉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规划修编的启示[J].上海地质,2010,30(3):49-52+62.

篇5

[关键词]耕地资源 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安全等级 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 S34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52-1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焦点[1]。目前关于耕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Beesley[2]等在研究中强调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徐辉[3]等采用组合赋权法对黑龙江省宁安市耕地进行分析;禹洋春[4]基于生态足迹对重庆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得出,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和耕地数量变化方面[5];而国内的研究大多偏重对耕地生态安全的概念辨析以及静态研究[6]。总体而言,现阶段对耕地生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静态分析,鲜有对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中小尺度下的动态多因素分析。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对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对广州市保护耕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可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7]。

1研究区域概况

1.1区域概况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东部,是珠三角的经济腹地和政治文化中心,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对外交流的门户城市。市辖区总面积为7434.4 km2,辖有越秀、荔湾、天河、海珠、萝岗、白云、花都、黄埔、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十二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耕地生态安全问题凸显。耕地面积从1990年的249479hm2减少至2012年的99086hm2,下降幅度达到60.29%。对广州市开展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可以促进广州市加强耕地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文献查阅法进行收集,其中数据包括了《广东省统计年鉴》(1990-2012年)、《广州市统计年鉴》(1990-2012年)、广州市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和相应的统计公报、《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以及通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网站公布的权威资料。

2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2.1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从保护耕地生态安全内容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的实际情况,遵循选取指标因子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基于PSR模型建立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把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面,并从耕地生态压力、状态和响应这三方面共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在生态系统压力层选择5项指标,分别为: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耕地面积、地均产值、城镇化水平;在生态系统状态层选取5项指标,分别为: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安全系数、单位耕地面积农药负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在生态系统响应层选取4项指标,分别为:人均GDP、环境污染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灌溉系数。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地均产值、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安全系数、人均GDP、环境污染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灌溉系数为正向指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单位耕地面积农药负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为逆向指标。

2.2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指标权重息息相关,本文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的指标权重。其中,指标值之间数值差距越大,表明指标内容越丰富,相应权重值也会越大;指标值之间数值差距越小,相应权重值也会越小[8],通过计算得出广州耕地生态安全指标权重值。

式中:k=1/nm;Yij为标准化后矩阵;wi代表的是熵权值;Hi代表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熵值。

2.3 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为了更好地对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得出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F是指耕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项指标综合权重;Pi指标i的标准化值。

同时,依据相关研究成果[9]和结合广州市实际耕地现状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在指标体系中通过多角度反映耕地生态安全状况,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每项指标进行加权评分从而得到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F,接着将F值取值范围划分为0-1区间并对应五个等级和相应的安全评分以及具体耕地生态特征,广州市耕地安全等级划分如下,F≥0.9(Ⅰ),等级为安全,生态结构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态功能较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健康且肥沃,指标覆盖率高;耕地生态环境受到较好保护,基本未受到破坏和污染,受到人类的干预能力较弱,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基本没有生态问题。0.7≤F0.9(Ⅱ),较安全,生态结构尚且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开始由复杂趋向简单,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降低,有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耕地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干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污染,抵抗干预的能力下降,生态问题明显,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0.5≤F0.7(Ⅲ),等级为敏感,生态结构尚且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开始由复杂趋向简单,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降低,有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耕地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干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污染,抵抗干预的能力下降,生态问题明显,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0.3≤F0.5(Ⅳ),等级为风险,耕地生态结构恶化,生态功能受到损害,耕地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而且生态功能不全,大部分功能受到损害后无法发挥;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突出;受外界干扰后恢复能力受到较为严重损害,生态功能恢复困难。F0.3(Ⅴ),等级为恶化,耕地生态结构受到严重损害,生态结构不完整,耕地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抗干扰能够非常弱,受干扰后恢复非常困难,基本丧失耕地生态能力,出现严重退化现象,面临的生态压力远远超出自身的恢复能力,急需投入力量予以重建和保护。

3评价结果分析

对2000-2012年广州耕地生态安全进行等级划分,分析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及动态变化规律,以达到分析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及了解耕地生态安全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的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耕地风险阶段,耕地生态安全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带来了建设用地的拓张和耕地数量下降,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从而导致耕地环境破坏和质量下降,使得这阶段耕地生态安全处于风险阶段。2004年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耕地生态安全值有所上升,处于耕地生态安全的敏感阶段,但是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不长,2005年之后耕地生态安全从敏感阶段降到风险阶段,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主要是受到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以及粗放型耕地种植和生产经营形式有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加,耕地生态安全压力较大,耕地响应政策和措施暂时不能完全缓解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使得整体耕地生态安全有下降趋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2010-2012年,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从风险阶段到敏感阶段,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提升(表1)。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土地整理和修复、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

4驱动力分析

耕地生态安全变化反映了耕地资源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广州市地势总体为东北高西南低,根据广州市地形情况进行分析和坡度分级,把全市分为5级,第一级为<2°的土地,占总面积的41.7%;第二级为2o~5o的土地占7.7%;第三级为5o~8o的土地占13.9%;第四级为8o~25o的土地占14.7%;第五级为>25o的土地占22.1%。全市耕地多分布在一级和二级坡度等级,集中在南沙区、番禺区等区域。从2000-2012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4927434万元到2012年的135512072万元,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同时,2000-2012年广州市人口密度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人口密度942人/km2上升到2012年的1106人/km2,人口压力逐年增加。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直接影响建设用地扩张范围和速度也不断加快,在土地总面积相对一定的情况下,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了耕地数量下降,给耕地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压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在政策制定方面重视对耕地资源进行保护和改善,在技术层面重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继续坚持本地补充开发和易地补充开发相结合,缓解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

5结论与讨论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是我国当前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问题,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实际,选取14个指标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分析法进行耕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值有上升趋势,但是安全水平仍然较低。耕地生态安全的压力值和响应值都呈现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值有所下降,对耕地的保护水平有待提高。2000-2003年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处于风险阶段,耕地生态安全不容乐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人口增加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在耕地响应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使得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处于风险阶段。2004年的耕地生态安全值有所提高,处于耕地生态安全的敏感阶段。2005-2009年的耕地生态安全处于风险阶段,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2010-2012年的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得到了保护和完善,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处于敏感阶段,广州市耕地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今后需要进一步修复和提高。

保护耕地生态安全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从经济和政策角度加强对耕地生态安全的经济投入和立法保护,减少经济发展给耕地资源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人口增长使得耕地生态安全压力增加,必须通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安全。还需要加强对高质量耕地的保护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建设,因地制宜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现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共赢局面。耕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长期动态分析和研究。在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对耕地生态安全的跟踪研究和耕地生态预警机制的建立,保障广州市粮食安全和耕地生态安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7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45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A790074, 14YJA630083)、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拟与多功能保护研究)、广州市属高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2012A014)、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2013JK134)、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2批)课题(12A037)、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411078056, 201411078057)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大放, 刘艳艳, 刘毅华, 等.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3): 257-267.

[2]Beesley K B, Ramsey D. Agricultural land preservation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J]. Oxford: Elsevier Press, 2009, 25(6): 65-69.

[3]徐辉, 雷国平, 崔登攀, 等.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6): 180-189.

[4]禹洋春, 刁承泰, 施开放, 等.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压力变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4): 227-236.

[5]Rasul G, Thapa G.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Bangladesh. World Development,2003,31(10): 1721-1741.

[6]陆耀邦, 黄嫦慧, 梁自力, 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利用现状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5): 66-72.

[7]Xiangbin Kong. China must rotect high-quality arable land[J]. Nature, 2014, 506(2): 6.

[8]颜利, 王金坑, 黄浩.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资源科学, 2008, 30(1): 107-113.

篇6

关键词: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关键技术

一、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环境的现状

复垦区域环境的现状调查包含社会环境调查和自然环境调查。社会环境包含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状况、土地利用等主要的内容,自然环境包含水文、气候、生物、土壤、地质等。调查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要明确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规律以及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基础设施状况。其重点是明确重点保护对象以及当地主体环境问题,并分析环境中的敏感因素,例如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湿地保护区域以及珍稀物种的迁徙路线和栖息地等。调查的第二个目的是为分析制约土地利用的因素以及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的适应性以及潜力提供现实依据。

二、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的产生条件

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有三个产生条件:1.土地及生态问题的危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足够引起人们的关注。2.公众具备关注环境质量问题方面的意识。3.社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

三、对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的预测影响着环境

通过调查分析复垦区域的环境现状,明确了制约土地利用的因素,并分析研究了生态重建以及土地复垦的潜力,明确了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同时明确复垦的建设内容,为预测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极其影响的程度的进一步工作提供基本的资料。先依据国内外类似案例的情况,来分析拟定复垦区域内的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并分别在实施复垦的过程中及完成后,对土壤、气渣、水、社会以及生态等要素的影响程度以及因素进行预测,并分别依次列出土地复垦的影响利弊,找出有害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并在这个基础上,来预测危害程度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大的重点影响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研究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在明确了环境中的主要问题之后,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及相关方法设计出对应的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并针对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对环境的影响制定补救措施。明确主体的解决思路,并且在规划的设计中确定可行措施,尽力避免破坏环境的恶劣后果。

四、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

生态环境与土地复垦的环境影响,通常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分别是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经济。

4.1.自然环境

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的项目若想达到预期效果,一定要借助系统的工程措施方能实现。此类工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影响自然环境:

4.1.1局部气候

通表过实施工程措施,地表的覆盖条件也会相应改变,这就会致使局部小气候出现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风速、蒸发量以及风向。在评判局部小气候发生的变化时,需运用科学的判定方法,来确定起因是否为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

4.1.2 地形地貌

通过实施工程措施,对地形地貌同样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挖深垫浅、田块规整等,对地形产生的改变作用尤其突出。地形地貌产生变化的同时,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地形坡度发生变化,会改变地表的径流条件,同时也会改变其他的水文因素。

4.1.3 土壤土质

我国大面积土壤贫瘠的重要成因是水土流失。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来抑制水土流失,通过改善耕作方式来改善土壤的结构,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而提高耕地产量,从而促进农业进步发展。

4.1.4 水文

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对水文的影响分为水质影响以及水文特性指标。实施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可以使土壤土质、地表覆盖以及局部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这 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地表径流水质、地表径流量、灌溉排水系统以及降雨利用率的改变,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此同时,灌溉条件发生变化对很大程度的改变农田盐类和水分的运移以及分布,进而改变地下水的水质。

4.2 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对主要影响生态环境中的能量结构指标、生态功能指标、形态结构指标以及物质结构指标。

4.3 人文经济

实施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主要影响人文经济中的地区经济以及自然景观。

4.3.1 地区经济

通过改变耕地面积、耕地生产力,道路、渠系、林带的规整,是土地的利用更加趋于合理化,交通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都会得到改善,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增强,这往往就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指标包括渠系配套率、交通通达度、排洪排涝的标准、经济受益程度、社会收益人群以及环境的因素作用于少数民族等方面。

4.3.2自然景观

指的是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在作物长势、景观变化、作物长势以及水源保障方面的影响。主要的指标包括环境风险降低、绿色覆盖率、林网覆盖率以及美学层面的判断。

五、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的重要作用

1.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能够恢复土地资源,是有效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2.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能够有效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3.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能够有效的缓解工农业之间的矛盾,解决就业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4.生态重建与土地复垦能够有力保障矿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多年来,我国的土地复垦已获得一定成效,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土地复垦率相对较低,复垦中的科学问题凝练不够,复垦技术革新还不完善。我国矿产丰富、土地资源短缺、人多地少,这使得我国土地复垦以及生态重建拥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所以应加大科学力度研究土地复垦以及生态重建,进而从技术层面确保国家的环境安全、土地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蔡海生.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和关键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15,1(04):15-16.

[2]潘贵红,张则景,李振华等.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写和评审问题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12,2(06):20-25.

[3] 李宗发.编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贵州地质,2010,1(03):30-31.

[4]满兴贤.细化落实条例规定 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解读[J].南方国土资源,2013,4(01):40-41.

[5]付梅臣,曾晖,张宏杰等.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J].科技导报,2012,5(01):50-51.

[6]罗明,王军.公众全程参与 科技动态监测――澳大利亚土地复垦的经验与启示[J].资源导刊,2013,1(05):60-61.

[7]王珊珊.美国土地复垦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2,2(03):70-71.

[8]李丙法,刘洋.编制油田土地复垦方案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南科技,2013,1(15)80-81.

篇7

关键词:耕地安全评价 综合指数评价法 罗田县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25-0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乃至社会安定。近年来,由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到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合理利用土地,保持耕地安全以获取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佳的效益[1],从而不断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证耕地的安全。

土地评价主要是针对一定用途的土地,对其质量的高低进行鉴定的过程[2]。在耕地质量评价实际工作中,由于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说明复杂的问题,我们常常建立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特尔菲法是主观预测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其重点在于对大量非技术性的难以定量分析的要素估算概率。通过问卷形式对相关的专家组进行征询,多次的重复,使先前分散的评估概率结果逐渐趋于集中。层次分析法(AHP)是确定多因子评价权重的另一实用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既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权重,并可给出误差分析,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较好的结合。综合指数法是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效益的一种方法。即将一组相同或不同指数值通过统计学处理,使不同计量单位、性质的指标值标准化,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质量越好。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罗田县地处东经115°06′~115°46′,北纬30°35′~31°16′之间,属中纬度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自北向南的山脉走向,东北部崇山峻岭,群山环抱,多是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海拔1729m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位于东北部边界,海拔1404m的薄刀峰林场亦在北山区;中部地势渐趋开阔,是海拔200~500m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南部为200m以下的波状起伏的浅丘陵区,其间有着面积不等的山间坪地和因河流冲积而成的平畈地,构成了罗田县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

根据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1年末罗田县耕地占农用地的总面积的19.60%;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6%。2011年罗田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72.9亿元,财政收入6.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7倍、2.9倍和3.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年均增长17.2%和11.8%。全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比重由2006年末的29∶31―40调整为23∶44∶33。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92万亩,新增耕地1.43万亩。

该文的数据来源于《罗田县统计年鉴2009》、《罗田县统计年鉴2012》、2009年《罗田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09年《罗田县第二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0年《罗田县测土配方调查数据》。

2 耕地安全评价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系统,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展了关于土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3]。为了追求区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统一前提下的最优化发展,借鉴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评价、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指标体系[4],本研究从耕地质量因素、耕地数量因素、耕地生态因素三方面选取了土壤质地、有机质、土壤养分等13个对耕地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并结合罗田县自身的特点,利用特尔菲法完成指标的筛选,建立罗田县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指标及其权重见表1。

2.2 评价结果分析

2.2.1 标准化处理

在耕地安全评价中,各参评指标的量纲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量纲,由于取值范围相差很大,其实际数量也差异很大,因此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在做综合评价时不可能直接放在一起。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首先对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值法。公式如下所示。

正指标:

逆指标:

3.2.2 评价结果处理

由于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鉴于综合指数法[5]的优点,建立如下评价模型。经计算各乡镇的耕地安全综合指数,结果见表3。然后借助SPSS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罗田县的耕地划分为安全、临界安全和不安全3类。

Y=

式中:Y―综合评价值;Wi―准则层权重;n―指标层数的指标个数;Xk―指标层标准化值;Rk―指标层权重。

由上述结果分析可知,罗田县各乡镇的耕地综合指数总体差别不大。这与该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和其自身的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凤山镇、大河岸镇、三里畈镇、白庙河乡、河铺镇、九资河镇处于安全或者临界安全状态。正因为上述地区耕地质量相对较高,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人口聚居,密度较大,经济活动较多。而白莲河乡、骆驼坳镇等地因其山地较多,耕地较少,土壤质量相对较差,生态脆弱,处于不安全状态。

3 结语

耕地作为土地中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精华,是人类生产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6]。不同区域的耕地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此要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耕地安全。丘陵山地区保持耕地安全的措施重点是要相对的提高耕地的自然质量,保持生态安全,保持耕地质量。对于山间盆地区相对平坦区要创造条件,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加以人工干预,兴修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合理有效的利用。

应对罗田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以尽量避免因人们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对耕地的损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保护生态敏感区,因地制宜加布局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当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降低耕地质量恶化风险,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耕地,实现罗田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朝,吕昌河.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12):2018-2029.

[2] 赵建军,张洪岩,王野乔,等.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土壤通报,2012(1):70-75.

[3] 陈美球,黄靓,蔡海生,等.鄱阳湖区土地健康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2):170-175.

[4] 钱凤魁,王秋兵,边振兴,等.凌源市耕地质量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11):325-329.

篇8

关键词:围填海、新城开发、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产业园、产业新区等形式出现的新城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制度,陆地发展空间受限,城市化进程带来土地资源的急剧稀缺,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开发利用沿江傍海的滩涂资源,对缓解用地紧张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围填海来获取更多开发用地成为更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矛盾的途径。围填海所获一定使用期限内的土地,很少牵扯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因此建设成本及开发难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土地开发。据有关数据,围填海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占沿海省(区、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3%―15%。填海造地成为沿海城市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

1工程概述

浙江省“填海造地”已有较长的历史,填海围涂造地也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本案东海塘围涂区域地处温岭市东部沿海大港湾内,距离温岭中心城区约20公里。规划区边界由七海塘、八海塘以及现状松龙路构成,规划总面积约36.96平方公里。

温岭东部新区围填海解决了城市扩张,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提供了工业发展、居住及农田补偿用地,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海风肆虐、潮汐冲刷、雨洪内涝、场地肌理特色消失、物种减少、海洋污染等问题。从2002年东海塘围涂工程全面开展以来,经历了多次的规划与调整,其中最新的《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东海塘组团总体规划(2009-2020)》,并没有尊重生态安全基底、场地肌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结构缺乏对自然和人的尊重,同时用地的价值也没有得以最大化的体现。

2针对东部新区的现状,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新规划方案站在新区建设的初期,重新审视其生态基底的安全保障与综合效益,寻求新区合理的发展道路,避免走城市粗放式发展,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本规划采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即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规划方法,充分挖掘场地资源优势,建立起保障生态和城市安全的生态安全基底,通过对原总体规划的协调,建立起一个低碳环保、绿色便捷、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明日之城”(CITY OF TOMORROW)――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滨海工业新城。

本项目提出建立完整的自然系统结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同时又给城市建设留出足够的空间。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安全。

2.1宏观层面:东部新区所在的东海塘围涂地区位于温黄平原东端,属于海陆交汇的重要生态敏感区。选取温岭市东部山前冲积平原区域进行宏观分析:一方面,山前冲积平原是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所依托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建立山海通廊,是维护整个市域生态安全健康的重要战略。

针对东部平原特征,从以下四方面保证生态安全。雨洪安全,通过湿地等预防、减弱海潮台风的破坏力,疏浚河网、设置雨水滞留池、“蓄排结合”、恢复河道绿化、加强防洪排涝能力。

防风安全,规划形成四道防线,从而降低台风灾害对平原区及温岭市区的影响。生物安全,保护生物栖息地,保障从滨海进入内陆的重要通道,对生物栖息和迁徙环境进行系统改善。乡土游憩安全,游憩安全格局的建立主要包括海岛、山体、湿地、湖面、海沟等自然场地记忆上。

2.2中观层面: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七海塘以外的东海塘地区为近海大陆架,绝大部分地域在海平面以下,中观层面东海塘围涂工程将东海塘逐渐演变为永久性陆地,为城市拓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在这个海陆演替的过程中,位于围涂区南片礁山北侧的海沟从海底逐渐演化为陆上的枝状水系,同时也是温岭沿海地区最具特色的场地肌理。

针对东海塘片区特征,从以下四方面保证生态安全。雨洪安全格局,护和利用湖泊、湿地水面作为风暴潮影响的缓冲区,同时也成为防洪蓄淡的天然水库;保证区域性排涝通道的独立和畅通,增加河道的自净化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区内河道不被污染,结合地块设置雨水收集池。防风安全格局,构建沿海防风林,新塘内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河道、干渠景观防护林带。生物安全格局,保护核心生物栖息地及迁徙廊道,增加景观的连通性。游憩安全格局,体现在海塘、闸口等水利设施、风力发电机组、农田等人工文化景观上。因此,在通过设立一定的缓冲区范围,保护这些资源完整性的基础上,利用海塘、河道等建立非机动车道,连接各类资源,为市民提供不同于城市环境的乡土景观体验。

2.3微观层面:结合新区规划及地块设计,在宏观、中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构筑开放空间系统,保障居住在新区的生态安全、服务公平、规模分级,包括城市公园、生态绿地、城市广场、休闲游憩廊道;构筑慢行交通系统,划分慢行单元、建设慢行路网、配套完善慢行设施;构筑城市雨水排放、收集、净化、淡化系统。

3从生态规划途径下对“明日之城”内涵进行解读

雨洪、防风、生物、游憩等方面生态格局叠加得综合安全格局,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综合安全格局共同指导着东海塘新区健康长久开发的生态安全基础,形成包括斑块、基质、廊道三大元素的“格网”状生态服务结构。通过对现阶段总规和生态基础设施研究成功的叠加分析,协调解决道路、水系、绿地等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的矛盾冲突,提出基于生态安全考虑及健康开放空间的协调规划,提供了一种宜居活力的城市发展模式。协调规划同时建设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色:

特色一:高效的片层开发模式

片层开发模式主要是以生态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绿色空间网络作为城市功能带的连接纽带,它将居住带、公共服务带、产业带有效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每一个功能带都具备最短的服务距离、最优的区位(最高的价值)和最好的环境(临近绿色开放空间)。

特色二:复合的绿廊服务系统

综合多重功能所建立的绿色廊道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防护绿地、带状公园、雨水管网等相互独立的城市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生态保护、市政排水、慢行交通、市民游憩以及公共服务等多种需求,是一种高效、集约的新型土地利用方式。

特色二:安全的城市休闲网络

以生态基础设施为基础布置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含自然生态于其中,融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城市各个功能的高效联系,形成了便捷、通畅、自然的城市休闲网络。

协调规划是在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基础之上,对原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规划,也是一种对于土地更加精明的保护和利用手段。具体而言,在各类用地中:

协调规划用地调整比较分析

商业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复合,注重服务业发展水平;

道路广场用地减少,有效控制城市不透水地面;

尽量恢复、保留原有的水网肌理,杜绝进行大规模人工建设,减少了永久性水域面积;

规划绿地规模增加,其中有大量生态绿地可季节性被淹没,可以满足防洪排涝的需求。

4结语

城市化的步伐必然导致适度的填海造地势,本项目探讨一种新区开发中生态保护与城市扩展间博弈的合理模式,提出一下三方面目标要求,以实现健康、活力、宜居城市。构建战略性的自然系统结构即生态服务设施,以最大的限度地、高效地保障自然和生物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给城市扩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构建生态城市的价值标准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给城市提供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生命支持服务等完善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力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城市的价值标准因环境而居,因便捷而行,因安全而憩。

参考文献

(1)乔治・F.汤普森.生态规划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彼得・霍尔.《明日之城》.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11-1

(3)沈清基. 吴斐琼.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城市规划》

篇9

关键词: 河流景区;建设场址;安全性评价;景观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PostDisaster Safety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Site of Scenic RegionFU Fei1,DONG Liang1,2,ZHANG Jian1,WANG Gang2

“5·12”汶川地震后,受灾地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对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的研究主要采用影响因子分析和评估方法.例如,利用GIS提取数据,进行关联因子研究、构建三维模型分析地质灾害安全性、分析数据与湿度模型相结合探索诱灾主因[110].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地质灾害易发生程度的评价或预测模型的数字模拟实现方面[1112].文献[13]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模拟泥石流形成的地形特征,重点选择汇水量因子和坡度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文献[1415]利用汇水量模型计算、坡度统计以及含沙量计算等方法,实现了对泥石流的仿真模拟.但上述成果还不能满足土地利用安全性分析和建设规划指导的需求.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虹口乡山体塌方严重,泥石流活跃,沿河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重建开发迫在眉睫,场址的安全性分析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选取虹口乡庙坝村重建场址和毗邻深溪沟泥石流发育区域作为研究范围,研究灾后重建场址的土地利用安全性.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48卷第2期付飞等:灾后景区建设场址安全性分析

虹口乡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山地坡面物质下迁剧烈,再加上区域降雨量过大,造成震后该区域泥石流灾害十分活跃.笔者通过采集地形数据及野外调查补充,并借鉴国内对泥石流模拟分析的成果,深入探索汇水量因子和坡度因子与自然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进而寻求在受泥石流威胁区域内有效实现景区开发建设场址土地安全利用的规划方法,并为灾区建设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数据来源(1) 数据类型.研究数据包括栅格图像数据和矢量CAD图像数据.栅格图像数据包括2007年震前都江堰虹口乡卫星航测图和地震、泥石流二次灾害后的航空影像图[16](图1).

文献[14]借鉴空间分布式水文模型原理[15],跟踪从流域出口顺流向到每个上游单元的汇流路径,用汇流路径除以流速计算整个汇流路径的汇流时间之和,得到各个网格单元到达流域出口的总汇流时间.对各个汇流时间段内到达出口的所有单元的体积流和产沙量分别求和,得到出口的清水流量和泥沙流量,进而得到含沙量.汇流累积量分布因子是对泥石流危险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笔者借鉴GIS水文模型对泥石流的模拟途径,产生派生汇流累积量分布及出水口图,并与泥石流灾害图叠置进行分析(见图7).

图7中a~g表示模型模拟汇流出水口.由于出水口以下为坡度较小的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故汇流呈直线穿越城镇场址注入河流.图7中a~g为2010年泥石流灾害图显示的滑坡、泥石流冲击沟等地质灾害重点区域.显而易见,绝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均位于汇流出水口区域或流径上.汇流在出水口及注入河流路径过程中,流量极大,流速极快,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因此,汇流作用是地质结构破坏、含沙汇流(泥石流)行径形成的一个重要内因.

4灾后景区重建场址的土地安全利用规划策略(1) 灾后陡坡敏感带的安全监测和生态修复

① 灾后陡坡敏感带的安全监测

利用GIS水文模型模拟研判,对建设场址周边山区区域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加强对陡坡敏感带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同时,在河岸生态景观廊道带注重防灾减灾功能的规划,减小城市对生态敏感区的干扰,加强生态敏感区的安全管理.

② 水土流失区的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主要通过降水、侵蚀、冲蚀地表而造成生态退化.通过控制土壤侵蚀,保持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稳定.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与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持续演替和发展.

根据地质条件进行修复区分类,重点控制山坡坡度大、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差、高强度水土流失发生区.由于震后坡度类型更为复杂多样,可通过背沟、地埂、边涵和挡土墙等工程,基本遏制山坡地造成的水土流失.

恢复植被和土壤,确保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植被恢复为基础,用人工手段使植被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通常伴随着适应性物种进入,肥力积累缓慢,土壤结构改善缓慢.确定不同等级的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或禁止人工干扰(如开垦农田、伐树等)和开发建设干扰(如山体爆破对敏感区的影响等).针对不同的地理条件,分别采取封山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人工植苗造林等措施,逐步恢复山区生态环境.

(2) 灾后建设场址土地安全利用规划策略

生态安全指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影响人居环境安全,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遭人工环境干扰后,自身结构是否稳定安全.通过对灾后建设场址区域的坡度和汇流累积量因子进行分析,认为建设场址的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生态安全威胁,人工环境持续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使生态危机更趋严重,无法保持建设场址区域环境的稳定安全.因此,对建设场址的土地规划(图8)应从以下方面实施有效调控策略以改善生态环境.

① 生态维育与控制策略

加强泥石流孕育区中区域1~4的监控及水土流失治理.在坡度陡变带及邻近过渡区禁止开垦农田,加强林草固土建设.对城镇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点a~g处的治理,采取增设30~50 m的固土林草带措施,既可防止地质结构进一步恶化,也可阻隔人工环境的干扰.

在出水口a~g处以及沿汇流注河路径增设固土植被带,根据地形构建固土植被网络带,将城市建设用地、农田等镶嵌其中,形成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这一措施也将有效分割和削弱了人工环境的干扰影响.

② 生态保护与协调策略

城镇用地范围内保留了较多的原自然植被带,加强对这些植被群落的有效保护,对维护建设场址的物种稳定及稳定与改善栖息地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于汇流出水口a~d较密集,水流作用和人工环境干扰已引起多处地质滑坡,地质灾害点周边用地生态适宜性极差,其发展环境是不可持续的.故调整该区域的农田用地,使固土植被区与原自然植被区连接,形成拥有较大生态环境面积的生态涵养区,并以此逐步改善A~D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确保重建场址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图8建设场址土地安全性分析及调控策略图

Fig.8Land safety analysis and control strategy map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5结束语采用组件式GIS技术,构建了数字高程模型及水文分析模型,以都江堰虹口乡庙坝村灾后重建场址及毗邻深溪沟沿山区域的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多发区为模拟区域,对地形坡度、汇流因子的关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坡度带和汇流流径区域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这与该地区实际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情况基本吻合.

对河岸地质灾害孕育区的维育控制措施、建设场址的生态保护、安全调控措施的制定、山地河流景观的开发控制、旅游安全及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影响泥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复杂,受区域气候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本文提出的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方法在适用范围和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将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GIS技术应用于地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和场址安全性分析,改进传统的二维平面规划设计方法,应用于基于三维地形、水文空间分析的土地安全利用规划策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EROTTOBALDIVIEZO H L, THUROW T L. 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for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in steeplands, southern Hondura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4, 103: 165176.

[2]TASSETTI N, BEMARDINI A. Use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IS technology for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hazards in Susa Valley[J]. EARSeLe Proceedings, 2008, 7(1): 5967.

[3]DHAKAL A S, AMADA T. Landslide hazard mapping and its evaluation using GIS: an investigation of sampling schemes for a gridcell based quantitative method[J].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00, 66(8): 981989.

[4]IBRAHIM W, RAINIS R. Modeling landslide using GIS and RS: a case study of upper stream of Langat River basin[J]. Malays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5): 113122.

[5]GORSEVSKI P V, FOLTZ R B.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landslide hazard using GIS[C]∥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Federal Interagency Sedimentation Conference. Reno: [s. n.], 2001: 103109.

[6]LEIR M C, ENGLISH R R. Statistics and GIS: tools for landslide prediction in the reduction in the lower Fraser Valley[C]∥Southwestern British Columbia, 47th Canadian Geotechnical Conference. Nova Scotia: [s. n.], 1994: 588597.

[7]RAMAKRISHNAN S S, KUMAR V S. Landslide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 GIS based approach[J]. Indian Cartographer, 2002(5): 192195.

[8]GRITZNER M L,MARCUS W A. Assessing landslide potential using GIS, soil wetness modeling and topographic attributes, Payette river, Idaho[J]. Geomorphology, 2001, 37: 149165.

[9]杨健,李海波,余波. GIS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水运,2010,10(1): 7475.

YANG Jian, LI Haibo, YU Bo. GIS application in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diction[J]. China Water Transport, 2010, 10(1): 7475.

[10]杨泰平,唐川,齐信. 基于GIS技术的汶川8.0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 灾害学,2009,24(4): 6872.

YANG Taiping, TANG Chuan, QI Xin. Evaluation on geological disasters triggered by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based on GIS technology[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09, 24(4): 6872.

[11]刘连中,罗培. 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 105108.

LIU Lianzhong, LUO Pei. GISbased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ongqing[J].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5, 22 (3): 105108.

[12]高治群,薛传东,尹飞,等.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及其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应用[J]. 地质与勘探,2010,46(6): 11121118.

GAO Zhiqun, XUE Chuandong, YIN Fei, et al. GISbase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ssessment of areas prone to geological hazards: a case study of Jinning county, central Yunnan province[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0, 46(6): 11121118.

[13]罗晓娟,杨时英,胡炳坤,等.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泥石流沟谷地形特征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09(增刊): 222224.

LUO Xiaojuan, YANG Shiying, HU Bingkun, et al. Study of debris flow gully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igital altitude model[J]. West China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2009(Sup.): 222224.

[14]杨宇,管群,胡凯衡,等. 基于GIS的泥石流流域分布式水文计算系统[J]. 计算机工程,2010,36(5): 260262.

YANG Yu, GUAN Qun, HU Kaiheng, et al. GISbase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computational system of debrisflow watershed[J]. Computer Engineering, 2010, 36(5): 260262.

[15]谢华,都金康,胡裕军,等. 基于汇流时间方法的空间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12): 7578.

XIE Hua, DU Jinkang, HU Yujun, et al. Study on spatially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based on routing time method[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 27(12): 7578.

[16]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四川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高清地图[EB/OL]. [20100825] http:///article/chyw/201008/20100800071748.shtml.

[17]汤国安,杨昕.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29445.

[18]姚媛,常江,冯钰,等. 城市规划中地质灾害影响的研究[C]∥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15318.

[19]张洪,况明生. 基于GIS的云南省海子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 139142.

篇10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高效生态型的农业现代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而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体系、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高效生态型农业 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我国农业发展普遍存在一种“四高一低”的模式,即高投入、高产出、高浪费、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尽管从粗放式经营开始向高效生态型农业转型,但改观不大,距离高效生态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低投入、高产出、集约高效的要求相差甚远。与“四高一低”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高效生态农业是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是高产优质技术与绿色安全技术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农产品安全、绿色、特色以及高产、高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集约化经营与循环型农业的有机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与创意型农业的统一性。它既体现出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又能反映出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特殊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仅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在现代化的发展基础上,开始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发展模式,试图通过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力求实现生态、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美国最早提出了高效生态经济概念,并将高效生态经济概念运用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中,对推动系统的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带动了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而英、法、德三国又是最早把生态经济理论用于工农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都积极充分利用生态经济理论致力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其理论及模式有:一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促进生态经济理论与工农业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二是把生物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向产业转移和渗透,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呈现出新的飞跃。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加快了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及提升,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进程既不能效仿人少地多的美国和加拿大,追求高劳动生产率的大规模经营模式,也不能效仿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日韩两国,依靠国家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的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模式,而是需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即要坚持走生态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农业尚未彻底摆脱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标准化、区域化布局尚未完全形成,仍然过度依赖对资源、投入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增地减、农资要素紧缺的现实不可逆转。因此,应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集约、高效生产,减轻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为此,我国只有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生产经营水平,才能有助于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

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不仅体现为具有农产品生产、供给、获得收入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生态、社会和人文等功能。农业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以确保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为工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质优而量足的原材料。同时,通过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等提供的服务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农业的社会功能不仅能容纳劳动就业,而且还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品质优良、安全可靠、量足的农副产品,其质量、数量以及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到整个社会发展问题。对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此外,农副产品还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物资。随着我国人口的总量增长、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用途的拓展,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呈刚性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耕地在逐渐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日益凸显,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压力日趋增大。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的脆弱性越来越明显,而且品种和区域结构失衡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众所周知,农业各要素本身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因子,因此,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业的生态功能。若忽视了这个源头的影响作用,必将危及到农产品的安全供给问题。尽管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但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农业对教育、审美等有关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均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想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放弃狭隘农业观而树立大农业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步由追求温饱变为讲究营养、方便、快捷、安全。这种需求变化为农业产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推进了农业产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而发展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边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就必须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产业体系,提高服务产业的支持水平;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机制。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要求还不相适应,如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经营水平偏低;农企联动乏力,精深加工链短少;生产方式小农粗放,环境依然面临污染,生态环境系统脆弱不堪,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农业优质资源的外流,农业产出率和商品率都不是很高,农业增长尚未根本摆脱粗放型格局。因此,应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掠夺性经营,解决生产要素的分散性配置,加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从资源高能耗、环境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型,从小农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的大生产转型。

(二)构建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这就需要把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起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同时,围绕科技支撑的生态高效农业,培育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构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研发及其推广服务体系。

(三)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唯有把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主要值得推广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经营模式有:一是农产品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体现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市场化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农用生产资料的商品化、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的商品化。三是集约化经营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共进。四是规模化经营,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

(四)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体系

要想推进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必然涉及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涉及到土地流转、产权制度重构以及租赁股份机制等现代化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营市场机制对土地要素与生产力之间实现有效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要素。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或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二是通过政府建立信托机构,实施土地使用权信托流转。参照“益阳模式”,即由政府设立土地信托流转服务中心,出资设立信托基金并成立信托投资公司,公司通过支付土地使用权转让费从委托方手中获得土地,经过土地集中连片调整后再以招标竞拍等形式确定土地经营者,获取土地信托直接效益。收益的一部分除返回基金外,剩余部分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胡芳,2011)。三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参照“嘉兴模式”可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两分两换”的土地流转机制,即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宗新建,2008)。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模式既盘活了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存量,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还消除了农村住房不能抵押、交易等体制障碍,有效地解决了“三化同步”推进过程中土地空间争夺的矛盾。

(五)构建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和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建设机制,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第二,健全政府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一方面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政策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投资农业的积极性。第三,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如建立农业贷款担保组织来解决贷款难问题;探索构建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解决贷款难问题。第四,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法律保障体系,从而为确保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与发展构建一个强大的法律保障体系。第五,构建以公共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融为一体的新型服务网络体系。

(六)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

通过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来提升农业附加值。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地区并体现农业发展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并大力推广具有实践经验的典型模式。二是继续探索构建适应不同区域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建立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目标的平原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保护为宗旨的山区型循环立体发展模式;建立以循环利用一切可再利用的农业资源为目的复合型循环生态模式;建立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的综合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保障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保障体系。比如,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农业最重要的环节,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循环农业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现实中支撑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滞后,农民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也需要不断改善。所以,从目前来看,应从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宣传入手,让农民充分了解和掌握如何在其生产和生活中实现农业循环。同时,将扶助资金适当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农业生产倾斜,以达到引导和扶植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