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安全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金融安全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这表明,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具体和明确界定较为困难。同时也表明,经济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与一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外学者通常都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来探讨。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应当说相关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王元龙,1998)和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梁勇,1999)。
1.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
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进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为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并强调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这实际上是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广泛性。要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从事信用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所组成:一是金融制度,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机构,通常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三是金融工具,是指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文书等,其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直到期货、期权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四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五是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进行政策性调节的机制,金融调控机制的内容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规和货币政策。既然金融安全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毫无疑问,在金融安全概念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
再次,将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讨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为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人们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不断地敲响了警钟,也为人们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正因如此,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对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忽略内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对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其实,这种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内外部金融安全,因为货币资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也可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
2.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从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来是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因此需要从国际关系学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金融安全下定义。抽象地说,金融安全是对“核心金融价值”的维护,包括维护价值的实际能力与对此能力的信心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梁勇博士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核心金融价值”和该价值所维系的金融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金融财富安全、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行与发展。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当然包括王元龙所说的货币资金融通)的稳定和金融发展的安全,这也是对金融安全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见的金融安全问题。
其次,“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响(包括危害和维护两种情况)程度。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领域对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的维护,即把金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
第三,“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主要是“金融主权”。这种“金融主权”是控制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国内金融运行和金融发展的控制。这是前两个层次的自然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影响。之所以在前两个层次之外特别强调对金融体系的外来冲击,这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冲击国内金融体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并且金融全球化赋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紧迫性。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
郑汉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对金融安全的概念也作了类似于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的界定。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
雷家骕认为,所谓金融安全,主要是指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以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3.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认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概念已有的解释来看,要准确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金融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金融运行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则是由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机制所组成。
二是安全的含义。安全是指在宏观上不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如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之后,而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安全观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将金融安全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为了准确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
1.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篇2
1.1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81年,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国情结合,首次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Ewert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3R原则。国内在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上提出了“循环农业(RecyclingAgricultural)”概念,该词语首次见于陈德敏等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从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态学家叶谦吉(1988)、吴国凯等(1988)、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991)、著名生态学家孙鸿良(1993)等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完善与优化;郭铁民等(2004)、宣亚南等(2005、熊瑶等(2005等对我国“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各自优化定义。两者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分析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代表性概念,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比较丰富,注重产品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将生态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良性循环、产品优质安全、三大效益协调、科技管理支撑、产业复合设计、系统优选调控,另外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内涵。将循环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物质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友好、产业网状依存、科技管理创新、三大效益同步、农业永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发现,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途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其次,二者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支撑;另外,二者都注重多产业复合的复合设计。主要区别在于:
(1)虽然二种农业模式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但生态农业更加重视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比较弱化,而循环农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环境改善的融合。
(2)生态农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对农产品的需求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因此,生态农业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3)生态农业主要侧重于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绿色,而循环农业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链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4)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环农业在注重经济效益下对产品的安全比较弱化。我国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比循环农业早20年,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皆不断更新完善,至今,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两者都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除各有侧重点外,直接或间接目标一致。但对生态农业而言,其发展依赖于农村环境,而农村环境又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随着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商品的丰富,在生产各环节及人们生活过程中,农业生产系统中非自然物质的输入不可避免,而这些物质按照生态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很困难或历时很长,从而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因此,在农业物能循环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质的人为循环利用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的。因此,为了减少概念的重复,取长补短,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要求的系统化现代农业概念,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融合,称之为“循环型生态农业”。
1.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结合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认为: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在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理论指导下,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资源低消耗与高利用、投入清洁、产品安全、废弃物低排放,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美、公民身体健康的现代农业系统。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环境、美人文”,即两低两高两美目标。
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从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出发,明确其内涵本质是应用设计与实践运行的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良性循环。生态良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建设和绿色消费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等,生产过程用养结合,注重生物资源的自然回归利用,最大程度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自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与非生态化处理,最大程度地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物质循环利用。按照循环经济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使用。综合设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最佳配合方案,尤其是要加强生产、加工、消费环节非自然生态系统废弃物回收利用,使物质与能量的得以顺畅循环流动,达到自然资源低消耗、生产过程低污染、物质高利用、废弃物低(零)排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废弃物污染,从而将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3)产品安全优质。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健康的动植物生产紧密融合,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用洁净的生产方式(尽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物质输入)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现代管理体系下加工销售食品,倡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4)系统网状复合。在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的总旨下,用生态经济学原则和系统科学原理设计并不断优化人工农业生产系统,将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产业进行合理组配,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物质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5)科技管理支撑。农业系统实现物能循环、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并举,在吸收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的同时,更需要生产、消费环节大量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支撑。需要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肥料技术、化工材料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废弃物的重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的有效结合,同时需要完善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各环节标准,建立科学的社会规范体系。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安全事故
引言: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进而引发了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问题的讨论。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使得企业和社会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使得企业的信誉及社会安定受到了影响。所以,建筑业有必要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有所提升,进而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效益概述
1.1安全效益的概念
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效益”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从字面上来看,“效益”指的是效果和利益。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效益”指的就是事物价值的体现。具体来说,就是人们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而实现的对个人、企业或社会所产生的效果和价值。而所谓的安全效益,其实指的就是人员进行安全投入所实现的安全条件为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效果和价值[1]。一方面,从安全条件的直接效果来讲,安全效益的实现体现在为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所提供的保障,进而导致生命与财产损失减小的功能。另一方面,从安全条件的附加价值角度来看,安全的重要效果是使进行系统维护和保障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而对于建筑业来说,这些系统功能主要包含了生产功能和环境功能等多种功能。另外,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安全效益主要受到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企业只要掌握了这两种因素的比较关系,就能较好的完成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的评价。
1.2安全效益的规律
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有限,企业在进行安全活动的展开时,想要在一定的范围获得较好的安全效益,就要掌握相应的安全效益规律。所以,在进行安全活动方案和措施的选择时,管理人员不仅要进行获得工程最大安全性的措施或方案的选择,还要进行最省时和投入最少的措施或方案的选择,进而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最大的效益。一方面,安全经济效益是企业自身安全生产效益与生产结果对社会安全作用的总和。所以,企业在进行措施或方案的选择时,既要考虑到企业自身效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安全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要进行安全实现的直接与间接效益的分析,进而选择适当的安全措施或方案。总之,企业要进行安全和经济的合理调控,进行在兼顾企业长期效益的基础之上,进行企业在短期内的最大效益的获取[2]。
2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的分类
安全效益的分类,可以从表现形式、层次和性质等多方面来进行。从表现形式上来进行分类,安全效益可以分为减损效益和增值效益。其中,减损效益指的就是安全的减轻生命或财产损失的功能的作用,而增益效益指的则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功能的实现。从层次上来进行分类,安全效益被分成是宏观安全效益和微观安全效益。其中,宏观安全效益指的是国家或社会获得的安全效益,而微观安全效益指的则是企业或个人所获得的安全效益。从性质上来进行分类,安全效益可以被分成是安全经济效益和安全非经济效益。其中,安全的减损产出和增值产出是安全经济效益,而工人生命健康、社会环境安定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安全非经济效益[3]。
只针对建筑工程来说,想要更为简便的进行安全效益的分析,可以将安全效益只分成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两类。就目前来看,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更看重于精神需求,所以对生活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工程的非经济效益。在进行安全经济效益评价的过程中,从物资投资结果来看,可以分成是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是事故经济损失的减损效益,而间接经济效益是技术能力或生产能力得以维持的效益。而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企业管理者可以将安全管理当做是常规管理内容,进而将安全间接经济效益合并至企业的正常生产效益的评价工作中。相较于安全经济效益,安全的非经济效益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而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非经济效益的评价时,则可以分成是社会效益和心理效益两类。而由于非经济效益是以减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危害来展现,所以管理人员在进行其评价时,需要对其进行“经济化”的处理[4]。
3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的计算
在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的本身的效益的实现与社会与个人效益的实现是统一的。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的计算时,可以将建筑工程安全的社会效益并入建筑工程的总体安全效益中。另外,在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计算时,由于社会效益已经经济化,所以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进行安全效益的计算。就目前来看,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计算的方法有两种,既利用“利润”概念和“利益”概念进行安全效益的计算。其中,利用“利润”概念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计算需要使用差值法。而具体的公式则为“建筑工程安全效益=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所以,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安全效益越大,工程的安全活动的成果量就越大。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安全活动的评价时,可以将工程安全效益当做是重要的指标。而利用“利益”概念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则需要利用工程安全经济效率来进行工程安全效益的体现[5]。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利用比值法进行工程安全经济效率的计算,从而进行安全效益的分析。而利用“利益”概念进行安全效率计算的公式为“建筑工程安全效率+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建筑工程安全投入量”。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每一单位安全投入所获得符合社会需求的安全成果都能够表现出来,所以可以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评价。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公式的运用,都体现出了建筑工程安全产出量和投入量是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计算的两个重要因素。所以,想要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评价,就一定要进行这两种因素的确定。
结论:总而言之,合理且科学的进行安全效益的把握,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问题,才能正确看待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而精准进行事故损失的计算,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较好的进行安全效益的把握,从而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效益问题进行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代培敏.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投资分析[J].青春岁月,2013,19(01):434.
[2]彭兴强.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的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
[3]朱行明.建筑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结构程序的全面应用,给建筑结构工程师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养成了很多设计人员一味地依赖计算机,认为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要按照规范、图集,通过电脑软件计算就可以完成,设计人员成了不过是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匠而已,对计算的结果也无法判断正误,规范与软件之间的差异更是不了解;对如何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合理性、经济性更是没有概念。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1概念设计
1.1概念设计就是运用清晰的结构概念, 不经数值计算,而依据整个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 结构破坏机理、震害、实验现象和工程经验等对结构及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并考虑到结构实际受力状况与计算假设之间的差异,对结构及构造进行设计,使建筑物受力更合理、安全、协调。概念设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结构设计进行宏观控制。(1)是在方案设计满足建筑要求的情况下,从宏观的角度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及主要分体系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方案。 (2)是在理论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判断理论设计的准确性,并对一些工程中难以作出精确分析或在规范中未精确规定的问题,根据实际经验采用一些结构构造措施进行处理。 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力求使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1.2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能让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
1.3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做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 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
1.4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应注重概念设计。这是因为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发生地震时,地震力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地震时结构效应认识的局限性与模糊性,结构抗震分析计算的精确度,材料性能与施工安装时的变异性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致使设计计算结果(尤其是经过实用简化后的计算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差较大,甚至有些作用效应至今尚无法定量计算出来。因此由于存在上述诸多不确定因素,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无法涵盖可能的所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整体的概念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设计甚至比分析计算更为重要。
2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的体现
2.1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流程中的体现
结构设计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前期的方案选择、中期的结构计算阶段及后期的施工图绘制阶段。 这三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合理选择结构方案。一个成功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即选择一个切实可靠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必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地理环境、材料供应、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最优结构方案。概念设计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握好场地选择、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
(2)选用恰当的计算简图。结构计算是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对作用的荷载与构件的约束状态进行一定的简化,使其接近实际状态。现在的建筑物功能复杂多样,以前的手算已经无法满足要求,结构计算只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所以,要将实际工程的结构形式转变成可以用于计算机计算的模型,并保证有足够的精确度就成为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结构计算的过程中利用概念设计进行判断与控制。
(3)正确分析计算结果。现在结构设计中有许多软件可以供结构设计人员选择,但不同软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计算前,先要全面了解该程序软件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条件,使用时要避免操作失误,且对电算的结果再用概念设计进行科学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合理判断。
2.2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概念设计问题
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尚难做到。 现在所采用的地震参数只是概率意义上的估计值,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抗震设计不能过分依赖理论计算,概念设计在抗震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
(1)选择合适的场地 。 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一是由于地震时地面强烈运动,使建筑物在震动过程中,因丧失整体性或强度不足、变形过大而破坏:二是由于水坝倒塌、海啸、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而造成;三是由于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直接造成。 前两种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治,而后一种情况,单靠工程措施很难达到预防的目的。 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 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
(2)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 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及荷载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一般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采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3)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直线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按均匀、对称、规整原则考虑平面和立面的布置。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应尽量避免出现薄弱层。
3概念设计的意义
3.1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概念设计的根本宗旨,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及地理条件下,用整体概念来考虑建筑结构的总体方案,且能有意识地发挥和利用结构总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特性与关系。运用概念设计从整体上把握结构的各项性能,方能对计算分析的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和合理取舍。在概念设计之初的方案阶段,能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分析与选择,可采用概念性设计到工程中去。
3.2体现结构设计的原则与灵活。建筑物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结构,各构件都在以相当复杂的受力方式共同工作,而并非是独立于总体结构体系之外的单独构件。当前在建筑结构设计界,对具体空间结构体系的整体研究上还存在着局限性,以至于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方法。作为结构工程师,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做到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的强制性规范和要求,坚持结构设计的原则不能改变,另一方面,又不应盲目、教条、机械地照搬照抄,尤其是对推荐性规范和要求,应把它作为一种结构设计中的指导和参考意见,从而可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作出更为正确的选择。这就对结构设计工程师提出了要求,要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把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3弥补设计、计算理论的不足。目前的结构设计计算水平难以有效地保证结构设计的抗震、抗风性能,尤其是抗震设计。以“5・12 汶川大地震”为代表的近几年国内外几次震害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设计确实比分析计算更为重要。目前,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理论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力计算采用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则采用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两者的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弥补设计、计算理论的缺陷,或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难以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也需要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共同满足结构设计的需要。
篇5
关键词:水安全 水资源承载力
1.前言
安全是危害或灾害的反义词,它与危害(或灾害)的风险紧密联系。危害(或灾害)的风险愈小,安全度就愈高,反之亦然。水安全问题通常指相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水的危害问题。例如,水多了(发生洪水灾害,导致人的财产损失,人口死亡问题)、水少了(发生干旱、水资源短缺以及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人类生存环境损失)和水脏了(水污染导致的病害健康问题、人口死亡问题)。
中国是降水时空分配非常不均匀、“水“的问题十分突出的发展中国家。水多了(洪涝灾害)、水少了(干旱、水资源短缺)和水脏了(水污染问题)业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限制因子,其紧急程度已经危及人类基本环境和生存问题和国家发展利益的安全问题。
在水安全问题研究中,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1]。水资源安全通常指水的供需矛盾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问题。20世纪末,不满足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模式和环境问题导致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业已引起国际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3月,在荷兰海牙(Hague)召开了“第二届世界水论坛及部长级会议”。会议主题是:水的安全:从洞察到行动,全世界140多个国家首脑或部长,3000名科学家出席会议。21世纪水安全面临7个主要挑战[23]:
(1)满足基本需求(meeting basic needs)
(2)保护生态(protecting ecosystems)
(3)食品安全(securing the food supply)
(4)水资源共享(sharing water resources)
(5)处理灾害(dealing with hazards)
(6)水的价值(valuing water)
(7)科学管水(governing water wisely)
因此,水资源安全已经成为水资源研究的国家前沿热点,受到世界范围的注目。
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主要有:水资源安全的范畴,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安全评价和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从学术研究,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最为关键。核心问题是:回答如何量度水资源安全程度和如何保证水资源安全?我们的观点是: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度量。因此,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承载力” 一词,亦称 “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起源于生态学,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1]。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支持地球上生命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量和质是有限的,它们满足人类现在与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关于生态承载力的一个较早的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在其出版的《保护地球》一书中提出的。他们把承载能力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健康有机体即在维持它的生产力、适应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容量。后了“承载力”概念得到延伸发展,比较多地用于说明生态系统、环境系统、资源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因此,生态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诸多概念也相继出现。
1974年,Bishop在《环境管理中的承载力》一书中指出“环境承载力表明在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所能永久地承载的人类活动的强烈程度”[2];高吉喜(2000)在其关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别指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3]。此外,一些学者还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对全球承载力进行了探讨(Cohen,J.E.,1995;Sagoff,M,1995;Daly,H.E.,1995,1996)[4][5][6]。然而无论是生态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抑或全球(区域)承载力都是一个比较泛化的概念,如何描述和量化,实施和操作性不强,目前的研究还不深入。事实上,在对作为生态环境组成要素的各项自然资源的承载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是无法对生态环境承载力做更深入的研究的。
相比之下,当前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则获得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水和关键矿产资源方面。1949年美国的Allan将土地资源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定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50-70 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为:在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土地的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同时,对承载力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以各种资源(土地、水、气候、能源等)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的土地资源承载力。1986年我国也开始了题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研究者认为土地资源承载力通常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的农业技术条件下,土地用于食物生产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或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生产力所能承载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限度。由此,关于土地和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中国全面展开[7]。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是对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反应与变化结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如针对环境问题,人们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理论,针对土地资源短缺问题,人们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理论。而“水资源承载力”一词,则是随着水问题的日益突出由我国学者在80年代末提出来的。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水资源紧短和贫水地区支持人口与发展的“瓶颈”,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在地区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普遍的共识,而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当前水资源科学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研究问题。
转贴于 2.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水资源承载力最早是源自生态学中的“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一词,是自然资源承载力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兹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列举如下:
(1)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水资源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8]。(刘燕华,1999)
(2)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在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下,该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最大容量[9]。(李令跃,2000)
(3)一个流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当地水资源能够维系和支撑的人口、经济和环境规模总量[10](何希吾,2000)。
(4)一定的区域内,在一定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下,天然水资源的可供水量能够支持人口、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2]。(冯尚友,2000)
(5)可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影响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惠泱河,2001)
总之,尽管已有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在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思路并无本质上的差异,都强调了支撑能力的概念。但是,对水资源 “承载力” 本身的内涵,表达比较宏观。
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有关项目初步研究,作者的观点是:水资源承载力可定义为“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度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阈值,它通常用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限目标需求水量的供需平衡退化到临界状态所对应的单位水资源量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规模(如GDP)等指标体系表达。
显然,水资源承载力受水的供、需矛盾双方影响, 它需要从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循环系统出发,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对水的需求和流域能够提供的多少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支撑能力”方面加以量度。一种概化的水循环与水资源供需关系如图1所示意。
图1 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
核心问题是: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下,一个流域/区域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量究竟能够支撑多大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如何合理管理有限的水资源(开源与节流),维持和改善陆地系统水资源承载能力?
考虑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现实与长远意义,对它的理解和界定,要遵循下列的事实:
·变化环境下(即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循环是水资源演变和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因为一个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直接与该流域和区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与质有本质的联系。而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又决定于在不但变化的自然环境(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循环规律及其控制的水资源形成规律。
·需要把把它置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概念的框架,建立在生态系统完整、水资源持续供给和水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上。生态系统需水是水资源承载力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需要从“水循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理上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度量除了水循环和水资源变化的自然属性影响外,还取决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限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目标不同,相应的承载能力也不一样。
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是随水资源开发阶段、目标和条件不同而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它不仅是水文循环、水资源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系统的耦合研究密切相联,是可持续发展重大的国家需求研究的问题。
3.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
由图1的系统关系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可以导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主要过程概述如下:
(1)水资源总量(W): 它指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可更新恢复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总量(WL)。流域水循环受自然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更新恢复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也在不断变化。另外,除了本地产生的水资源量外,人工跨流域调水(WT)可以增加本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总量。由于流域水循环降水和径流形成的不确定性,对应不同保证率的水资源量,有流域水资源总量关系
W= WL + WT
(2)生态需水量(We):生态系统是流域水循环和流域环境系统的基本部分,满足一定环境要求的最小生态需水量(We)首先应该加以估算。它们通常由河道外的生态需水的估算(如天然生态需水、人工生态需水等),和河道内的生态需水估算(如防止河道断流所需的最小径流量等)构成。
(3)可利用水资源量(WS):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容许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措施可以利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在概念上,维系生态环境最小的需水量需要扣除,以保证生态环境容许的前提条件。因此,原则上讲,可利用水资源量可以通过流域可更新恢复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总量加上境外调水扣除生态需水量加以估算,即:
WS = aWL + WT – We
式中:a为反映工程技术措施的开发利用系数。
(4)水资源需求总量(WD):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水平可以表达为人口数量(P),国民生产总值(GDP)或净福利(H)等指标。因此,它们对水资源需求包括:人口需水(Wp),工业需水 (WI),农业需水(WA) ,环境和其它需水(WM)等。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总量(WD)可表达为:
WD = Wp + WI + WA + WM
(5)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指数(IWSD):为了描述水资源的承载力,首先需要定义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IWSD)即:
很显然,当流域可利用水量小于流域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即,有,这说明流域可供的水资源量不具备对这样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流域水资源对应的人口及经济规模是不可承载。但是,通过调水增加WS和通过节水减少 WD可提高IWSD。 反过来,当流域可供水量大于等于流域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即,这说明流域可供的水资源量具备对这样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流域水资源对应的人口及经济规模是可承载,供需为良好状态。
(6)水资源承载力的分量测度:如何量度流域水资源的承载力呢?由定义和上述水资源承载力的供需指数可知,首先需要建立研究对象的“水-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关系。它们的作用是将水资源量支撑的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规模(如人口数或人口密度、人均GDP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水环境污染级别等)联系起来。然后,通过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与有限发展目标,分析识别出由供大于需,即 IWSD > 0 可行域退化到IWSD=0,即系统供需平衡达临界状态的水资源WS=WD所对应的流域人口数(P)和社会经济规模(GDP)等等指标参数。记水资源供需平衡达到临界状态的可供水资源量为, 进一步,可以定义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分量,即:
意义是:λ1表明维系现状/目标水平的人口规模所需要最少水资源量WS;λ2维系现状/目标水平的经济规模所需要的最少水资源量WS。
流域的综合水资源承载力(F) 是其分量的集成, 例如,
λ = 人均GDP / WS = (GDP/p )/Ws
(7)单位水资源量承载力的度量:为了达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和总量可比性的目的,可以进一步转化水资源承载力分量为某单位水资源量的承载指标参数。例如,当统一转化W0为亿m3的可比单位水资源量,有对应的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分量,即:
上述公式中的就是流域系统第i个水资源承载力分量。例如,F1的单位量纲是每亿m3的人口数目,说明该流域每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同理,F2的单位量纲是每亿m3的GDP,它说明该流域每亿m3可供水资源量能够承载的经济发展最大规模的GDP。
同理, 流域的综合水资源承载力(F)是其分量的集成。例如:
F= 人均GDP /亿m3 = (GDP/p )/W0
4.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关键问题
广义上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的西北部,总土地面积为374万km2,占全国的39%,总人口约1亿,占全国的8%。涉及西北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部分外流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本文讨论的范围,界定在西北内陆河干旱地区。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关键问题有:变化环境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需求研究,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计量,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下面重点讨论水循环模拟,生态需水和指标体系问题。
(1)变化环境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
水文循环是联系地球系统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纽带,是全球变化三大主题碳循环、水资源和食物纤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决定水资源形成与演变的规律。因此,人类活动经济开发和影响剧烈地区的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研究,是21世纪资源环境学科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性问题。
目前水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突出反映在: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演变规律,水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等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影响等。因此,水文循环需要考虑地球生物圈、全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代表国际地球学科发展前沿,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 (Biosphere Aspects of Hydrological Cycle,简称BAHC)是IGBP的核心之一。它注重陆面生态-水文过程与空间格局的变化规律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关键问题。进入90年代末,变化环境(即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循环研究成为热点。
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对下垫面的改变上,改变流域下垫面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条件,可概括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了,水文过程的各环节也相应发生变化,如蒸发、入渗、产流的量会加大或减小,水循环的路径和速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利用原来的降水-径流关系不能反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后的流域降水径流形成规律和水文循环过程,分析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形成规律的影响成为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问题。
以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为例,由于中游引水等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已经完全改变了流域中下游水循环关系,造成下游流量减少和断流,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说明黑河干流的水资源变化,我们将黑河干流上游出流控制水文站(莺落峡站)及下游输水控制水文站(正义峡站)1959年以来的实测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1959-1998年实测资料统计,黑河莺落峡多年平均流量49.83m3/s,相当于年径流量15.71×108m3,正义峡多年平均流量31.05 m3/s,相当于径流量9.80×108m3,莺落峡流量高于正义峡流量18.78 m3/s,相当于区间多年平均每年损耗水量5.92×108m3。
从两站流量多年变化趋势看,莺落峡站水量历年变化平稳,年际变化不大,甚至还稍有上升。正义峡站水量不仅远远小于莺落峡站,且水量在逐年减少(图2),两站水量年均差值越来越大(图3)。
图2 黑河莺落峡及正义峡历年径流量变化图
图3 莺落峡-正义峡年均流量差值图
造成下游水资源量减少的原因:中游张掖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黑河干流水资源大量损耗,水资源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不可分。
因此,深入研究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黑河流域水循环规律,是建立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重要基础。
(2)生态需水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已经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发展最大的限制因子。实际观测与实验研究表明,水对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的限制作用,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也存在胁迫响应的机制。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最基本的需用水量,是生态系统安全的一种基本阈值。因此,生态环境需水估算问题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依据的重要基础。确定不同生态类型的生态需水量,是生态环境建设区域配置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环境系统的关键。这也是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第2课题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大的科学计划推动,如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实施,国际国内对生态环境需水问题十分重视并且已有了一些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有关课题,如“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等,利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信息对区域生态需水进行初步的估算。中国工程院一期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所完成9个专题报告中对生态环境用水也做出初步的测算,取得一些进展。但是,目前有关生态需水的研究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态需水”问题理解还不尽相同。目前,与生态需水有关的概念和定义有多个方面,如“生态需水”、“生态用水”、“生态环境耗水”等。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总之,生态环境与水文水资源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交叉研究,面临许多挑战,也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与看法。
由于目前对“生态需(用)水量”一词,还没有确切的或者得到公认的定义,因此在对它的理解与计算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看,多数认为:生态需水量是指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为了维系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基本生存和一定生态环境质量(或生态建设要求)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它包括天然生态保护与人工生态建设所消耗的水量。其内涵: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天然生态保护与人工生态建设的需水,其外延包括地带性植被所用降水和非地带性植被所用的径流。因此,生态需水量可以理解为维系一定生态系统功能所不能被占用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包括天然生态和人工生态,其计算有河道内和河道外之分。基础是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水循环规律的认识与模拟。
·河道外的流域上的生态需水的计算
根据补给来源,生态需水首先可以分为降水性生态需水和径流性生态需水。降雨形成径流以及径流运动过程中,地带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态系统完全消耗降水量,非地带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态系统消耗径流量为主、降水为补充,处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交错过渡带以消耗降水为主、径流为补充。
从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又进一步分为天然生态需水和人工生态需水两大类。从植物生理角度分析生态需水,可以得到天然植被或农作物正常生长时的总腾发量ET。其水分来源有两部分:直接利用的有效降水,以及通过水利工程直接或间接利用的供水。
区域生态需水计算应该以流域为单元,建立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意。然后,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遥感信息,结合陆面水文生态实验站的校核分析识别确定。对于每个流域,结合其生态特点和水循环特点,确定一级分区为山区、平原绿洲、过度区、荒漠无流区。为了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在山区和平原绿洲中进一步区分天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二级计算分区。二级计算单元内在以土地利用单元作为三级计算分区, 由遥感信息土地利用图上读取各类生态面积单元。对三级分区的每一项,单独计算其生态需水或经济需水。在计算中考虑了天然植被或人工植被对径流性水资源和降水性水资源的同时利用。国家“85”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一种基于水循环概念的流域生态需水计算框图如图6所示意(细节略)。
·河道内的生态需水的计算
河道内的生态需水的计算主要考虑的问题是维系河流湖泊水系的生态平衡的最小水量。主要考虑的方面有:
维持河湖水生生物生存的最小需水量;
维系城市人工生态环境景观的最小需水量;
防止河流泥沙淤积所需最小径流量;
防止河流水污染的最小水量;
防止海水入侵所需维持的河道最小流量;
防止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所需维持的最小径流量
通常需要通过流域水循环模拟、枯水分析后,在给出一定生态环境标准(或要求)下确定上述多个的最小流量组合的阈值(具体方法讨论略)。
(3)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核心是用什么指标体系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发展规模与质量?目前,借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采用在水资源可供给量所能维持生产的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显然将问题过于简化了[10]。
从目前的认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有不同的做法。例如,有人从定义出发直接选取可支持人口数量、工农业发展规模等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衡量水资源承载力大小的依据[14]。也有人从水资源可供水量、需水量,可承载人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水环境容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评价[15]。
本文建议,从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水循环系统模拟,水资源评价、生态需水估算和社会经济对水的需求分析,选取计算参数,主要有:对应不同保证率的水资源量,最小生态需水量,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包括人口需水,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环境和其它需水等);通过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实际分析,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水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指数(IWSD)等。运用本文提出的量化方法,获得比较具体和实在的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结果,如维系现状/目标水平的人口规模所需要最少水资源量,维系现状/目标水平的经济规模所需要的最少水资源量等。
总之,希望概念清楚,基础扎实、评价方法简单、可比性好。这方面研究工作需要在实际中发展和完善。
4.结语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已有诸多研究课题和论述,但总的来说,已有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计算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笔者“抛砖引玉”。希望在其概念、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开展研讨。几点建议如下:
(1)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证,从“水-生态-社会经济”多学科基础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水资源演变规律到流域水文生态、植被耗水机理等微观领域,从水文水资源科学到社会经济科学、规划科学等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围,并以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等作为技术手段,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
(2)技术方法的创新
目前制约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处理。GIS在支持与水文和水环境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以解决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和管理问题方面显示了其强大的功能[17]。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必须突破陈旧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将地面水文观测与空中遥感信息相结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并将现有水资源承载力数学模型方法与GIS集成,这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3)研究领域的拓展
地域分异和空间格局历来是地理学最重要的优势研究领域,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状况对水资源承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水资源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区域合理配置研究,尤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地理科学新的挑战。它包括水土资源配置,上、中、下游的城市与产业合理布局,水源保护区区域范围内的人口、产业布局等。将其纳入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范畴,不但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的需要,也必将使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对社会实践具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这是当前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极具潜力的一个研究领域。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造价优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造价与建筑结构设计息息相关,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与合理是工程建设进行的前提,而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及效益价评估值则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优化建筑结构能有效的降低造价成本,从这一方面来讲,优化建筑结构与工程造价控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结构经济优化设计的目的
结构造价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人员自身的概念、经验、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对结构方案进行优化,以控制工程造价,满足投资方的经济要求,或在造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上,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改善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功能等。确切地说,结构的经济优化设计绝不是简单的用降低结构的安全度来换取经济效益,也不仅仅是对由于设计人员的相对保守而做出的修改。真正的优化设计在节省了工程费用的同时,不仅没有降低原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反而由于结构方案趋于合理,使之更为可靠。
二、造价控制的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1、结构设计优化概述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主要由两条支脉,一是准则法设计理论,二是数学规划法设计理论。这两种理论均备有优缺点,因此在发展中,逐步通过取长补短而形成了基于逼近概念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具体到实际项目当中,一方面在设计中应结合建筑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另一方面则应严格控制工程的造价。
2、概念优化设计概述
概念优化设计,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通过设计者对项目设计的全程,对其中所有的结构问题进行方案的设定,从而得到经济适用的设计方案。下面对一些典型的概念设计进行简述。
(1)基于概念设计的工程地基设计
因为地下情况往往难以直观判定,所以地基土难以用具体的模型进行描述。在对其进行概念优化设计时,通常把地基基础视为多个互相独立的对象进行分析,同时密切测量和计算沉降变形等关键数据,最终得出地基基础的方案。该方案往往会受到地面部分建筑工程的影响,因此应引入不同的算法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最理想的方案。
(2)基于概念设计的构件截面设计
传统的构件截面关注的是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配筋等。基于概念设计的构件截面设计则引入了安全的理念,包括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思想。虽然这些设计流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公式,但是以往的人工操作仍然难以避免遗漏或者失误。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可以通过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详细分析和计算建筑项目的结构内力,并自动生成平面图,有利于造价控制。
(3)基于概念设计的构造措施设计
在构造措施的设计方面,大量事实说明,如果仅限于在理论上对构造措施进行计算和分析,是难以全面反映项目设计全部细节的,并且有着项目的局部在钋力作用下遭到破坏的风险。因此,必须结合实际,以抗震的构造来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基于概念设计的构造措施设计则引入了比传统模式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兼顾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并实现设计的优化,进行良好的造价控制。
三、造价控制的结构设计实施
在详细分析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下面结合投资控制机制与技术经济方法,阐述具体的造价控制理念。
1、优化现有的设计管理机制
构建科学适当的设计管理机制,是对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实现造价控制的基础。其前提便是指定工程造价的具体责任人,通过引入工程项目的法人制,进行结构设计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能够充分发挥责任人主体的监督与约束作用,从未严格控制投资风险,降低不必要的造价。项目业主在设置项目的专门管理与责任机构的基础上,也应建议项目的具体设计单位同样理顺自身的设计管理体系和造价管理体系,对自身项目经理的资质进行审核,并使其全面担负起工程质量与造价的责任。可以将一个工程的结构设计看做一个项目的子项,严格控制其缓解与流程,以项目管理的高度,优化设计管理体制,达到控制造价的目标。
2、充分引入项目招投标机制
当前的建设市场,对设计者的指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栎和委托设计等方式来实现。以上的几种方式有着备自的特点与优势,也存在着备自的缺陷。而项目的业主在进行方式选择时,应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招标方式的确定。在选择的时候,应考虑到项目本身的安全性与造价,并督促设计者能够全面考虑工程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实现造价的优化。同时,在设计费用的确定方面,一方面应该考虑到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则应以合理的利润率来促进设计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鼓励其以技术经济的计算方法,在提出合格设计方案的同时,控制工程的造价。
在确定工程项目设计方时,同样应通过设计招标的方法,使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对其提交的具体方案综合比较,择优选择。首先,设计投标方希望在竞标中性出,则会提交造价合理并具备自身独创性优势的方案,使其设计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招标方可以在此期间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备个设计方的资质和方案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从而择优选择最佳方案和设计单位。在设计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应将对于造价的控制放在显著位置,防止由于对其他技术细节过于关注而忽略了造价要求。
3、以设计质量确定设计收费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上,为设计方确定收费额度的方式往往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这样做法的弊瑞便是:工程造价升高会带来设计方的收益增加,因此难以激励设计方从成本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了阻碍。假若能够促使工程设计单位在一个额度的限定范畴之内,通过科学客观的造价控制理论,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以合理的方案和先进的工艺实现设计方案,则工程业主一方应对其进行奖励,反之则应进行处罚。这种方法同样被证明能够很好地控制造价,通过经济杠杆,充分调动设计方的积极性,在推动设计方案进步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造价控制。
4、对专业造价人员进行责任制考核
工程项目的造价目标确定以后,就应为该项目成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在组织中制定专门的负责人对造价控制进行规划和负责。在技术控制方面,应对备个阶段的设计方案进行监督与审核,对成本控制进行探讨。在组织方面,应引入一批激动地技术又具备管理经验的合格人员,提升其业务素质与责任心。作为项目的设计方,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推行与造价相关的责任制,为造价控制备方面分别制定责任人,并由负责人进行周期性地检查与监督,使工程的设计限额能够落到实处。
针对工程项目的限额指标,工程设计方应详细研究,并将其分解为子指标,制定专门的部门戎者任选加以执行,如果在设计中出现了造价控制与工程设计的矛盾,应通过协调加以及时解决。由设计方备专业的技术负责人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限额指标,对所设计的方案提出基于降低造价的建议,同时积极引入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员,以技术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5、合理编制项目概算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概算是关键之一,在明确概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而工程项目将被批准的概算值作为该工程的限额,因此,在设计时,严禁投资额度超越这个限额。造价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施工因素、价格因素以及材料因素等,应通过对工程量的准确计量,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比较,得出客观的造价。由此可知,在选择具体的设计方案时,应以最初批准的设计概算对方案进行权衡,此处推荐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方式,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进行比较,并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并合理控制投资,实现造价的优化。
6、推行设计监理制度与咨询制度
通过项目的设计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设计监理是非常必要的,引入设计监理,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模式中设计单位本身与政府监控的不足。通过设计监理部门,对工程项目设计的全程进行监理,以监理方酌监督与协调来使工程项目的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并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与此同时,在监理方的督促之下,也能够有效地促使设计方通过管理来要效益。
首先应充分发挥监理功能,通过全程监督工程项目的设计,来避免失误;其次集设计单位和工程建设方,通过对图纸进行研讨,来增强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此外,还应注重工程变更的管理,对于一定会发生的变更,为控制资金支出,应提前进行变更,减少损失。最后还应坚决避免不应发生的设计变更,通过明确责任,进行追究,实现造价控制。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应当做好其节省施工成本和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工作内容,设计师必须要在规范设计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安排,确定施工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最优的结构获得最好的建筑防水性、实用性以及安全稳定性,从而能够为建筑使用者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进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涛.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2]马文涛,王利辉,翟荣兵.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3]李露梅.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09).
篇7
[关键词]质量;创新;经济发展
那么,什么是质量,质量的起源及内涵又是什么?
“质量的起源”是一个有关世界本源的问题,最早提出质量概念的是弗兰西斯・培根。他在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中,把质量定义为“物体所含物质之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质量的概念也在不断充实、完善、深化和拓展。“质量”从物理学意义上狭义的“物体所含物质之量”逐渐拓展到了对一般商品的制造工艺、制造标准、技术水平、适用性、性价比等方面的评价。
人们对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质量概念不断深化,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符合性质量概念: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2.适用性质量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3.广义质量概念: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符合性质量概念,它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质量的定义,认为产品只要符合标准,就满足了顾客需求。“规格”和“标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过去认为是先进的,现在可能是落后的。落后的标准即使百分之百地符合,也不能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同时,“规格”和“标准”不可能将顾客的各种需求和期望都规定出来,特别是隐含的需求与期望。因此,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买方市场的壮大,形成了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适用性概念,
广义质量概念,是指用户对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性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多个方面。因此,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包括:产品性能、制造成本、生产效率、环境保护、适用程度、交货周期、技术服务、心理学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生产力最优化。
中国制造与质量的创新和发展
许多年来,中国制造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占领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市场,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对象。发达国家在大量廉价消费中国产品和中国资源的同时,也收到了本土企业的抱怨和抵制,因为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他们本土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产生贸易摩擦的同时,中国制造对国内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以破坏国内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廉价生产是决不能持续的。
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容。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长久以来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座为全球公司代生产和代加工产品的“工厂”,各种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却没有什么东西带有自主创意和领先优势。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以质量梦实现强大中国梦
纵览古今,再放眼全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本质上是各国生产力间的竞争,而产品质量、科技创新正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质量强国,创新强国。
中华民族曾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国的近现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次质量竞争,船没有人家的“坚”,炮没有人家的“利”,最后被别人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面对民族灾难,中华儿女萌生了民族复兴的梦想,也是一个质量强国的梦想。
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必须有过硬的质量作后盾。经济富国与质量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两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经济社会越发展,对高质量的需求就越迫切,建设质量强国就越紧迫。当今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然而大却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质量水平没有迈入世界前列。当我们实现质量强国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梦。
要成就有质量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科技兴检”战略。科技是兴检之本,强检之基。要紧密结合当前产品质量安全中的突出问题,狠抓重点技术攻关,开展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防范能力。发挥技术优势,参与推进标准化战略,积极研制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服务产业发展。广泛收集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紧密跟踪国内外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研究和发现潜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好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预警,为有质量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要成就有质量的中国梦,就必须加强“法治质监”建设。不断健全质检法规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增强矛盾的化解能力,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要成就有质量的中国梦,就要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和谐质检建设。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文风,转作风,认真履职,积极作为,紧密围绕地方产业规划,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树立质检部门良好的工作形象。
质检监督是手段,企业自身提升是根本。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讲道德、讲诚信的经济。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各行各业都要瞄准质量顽症,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品。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严字当头,注重基础和细节,向管理要质量。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培育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
青春力量带动质检前进
如今,在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征途上,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再次指明了实现梦想的路径,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今天,身为中流砥柱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梦想更加接近。
篇8
关键词:交易成本;合同;资产专用性;范式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87-03
一、制度与人性分析如何可能
在新古典经济学声闻日隆的年代,现代公司内部结构长期保持“黑箱”状态。企业理论几乎是消费理论的翻版,新古典学派利用生产可能性集合,将最优性归结为边际转换率和相对应的投入品价格比率的相等。此类抽象范式会遮蔽一些问题的细节,并且不能让我们很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旧制度学派之贡献于兹显现,它挑战了经济学忽视制度的传统,并且将交易置于整个经济分析核心。康芒斯认为,经济活动最终单位应该包含冲突、相互性和秩序三个原则,交易包含了这三个原则,遂成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然而,旧制度学派虽强调制度重要,却认为制度不可分析,尤其不能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旧制度学派的综合,它避开了方法论上的争论,支持可操作性。不仅坚持制度重要,而且进一步坚持制度可被分析,正是后者将新旧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已经论及诸如“损失厌恶”的个人心理,并关注这些心理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但杰文斯和帕累托等人使心理因素逐渐和行为分析相分离。经济学越来越倚重抽象的偏好公理,人性也愈发单一和不可分析。行为经济学家显然反对这种不现实的人性假定,他们认为应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在这一点上,新制度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旨趣相同,它们都试图还原人性本来的样貌,拒斥“黑板经济学”。经济行为分析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完全理性是严重脱离现实的,并提出有限理性假说,他对威廉姆森有着重要影响。
二、作为概念的交易成本
尽管科斯对旧制度学派的批判多于肯定,但他不能完全隔绝康芒斯等人的影响。交易成本在其作品中的核心地位,与康芒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的分析方法如出一辙。科斯之高康氏一筹在于,他将交易成本贯彻研究始终,使其有可能发展为一种新范式。
交易成本起因于所有权的转移,或更一般地说,起因于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它们是分散的所有权、私人财产和交易的产物。在一个完全集中决策的集体经济中,将不存在交易成本,它将为管理成本所代替。科斯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阐释了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交易成本),这种成本之高,有时会让人放弃市场交换,转而组建企业进行内部交易。科斯进而指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1]。可见,科斯之宏愿是建立一种能够对生产制度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他成功地找到了那种决定性因素,即交易成本,也初步澄清了企业边界问题,但却没能说明企业所担当的功能是如何在他们中间分割的。
与如今学界言必称科斯的局面迥异,交易成本在产生之初并未被得到足够重视,许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无从量化,更难以验证,费舍尔甚至认为交易成本显得累赘多余,因此在1937年之后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交易成本概念一直处于“引而不用”的尴尬境地。转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高斯和阿罗等人的研究使主流经济学家不能继续对交易成本视而不见,他们素来坚持的零交易成本理论遂告破产。这使交易成本有望成为从概念发展为一种新的组织研究范式。
三、作为范式的交易成本
范式是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究其本质,范式是一种理论体系,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因此,“交易成本”若想完成从概念到范式的进阶,需要进一步理清其基本假设、核心概念与理论方法,以形成更为谨严、一致和公认的理论体系。毫无疑问,这项工作的主要进展与威廉姆森有关,他继承了康芒斯的学术遗产,以交易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描述交易,并度量交易成本。在此基础上,作为一种范式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初步建立。
(一)基本假设: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
与现实对照,新古典经济学秉持的行为假设有些苛刻,那种自利、理性、具有无限最大化能力的个人会使治理结构变得无足轻重,威廉姆森显然不认同主流经济学对行为的草率假设,他要解析的是奈特说的“我们所知道的人性”,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威廉姆森关注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动机。
认识能力由三种理性构成:收益最大化的理性、有限理性和有机理性。威廉姆森师承西蒙,服膺有限理性假说,他之对理性作如是观与组织研究的合同视角关切甚密,因为人们只有在主观上渴望最大化,而有限的认识能力却限制了这种追求,才会有兴趣研究组织制度。威廉姆森将自利行为分解为投机、只求私利与服从。投机,或谓机会主义是指“欺骗性地追求私利”[2],往往包含许多主动或被动的形式。在保险学文献中,事前投机被称为逆选择,事后投机则被冠以败德之名(道德风险)。前者指称的情况是,身体羸弱的人更倾向于积极投保,而保险商很难将这部分投保人分辨出来,因此面临巨大风险。更一般地讲,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次品驱逐良品的现象,阿卡洛夫在《柠檬市场》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阐释。道德风险则是指投保人由于不承担风险责任,因此不采取缓解风险的行动,最终导致事后执行问题。鉴此,投机从本质上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它是“不充分揭示有关信息,或者歪曲信息,特别是指那些精心策划的误导、歪曲、颠倒或其他种种能混淆视听的行为”[3]。投机的直接后果是,第三者,如法庭、仲裁人,在事后介入时,会面对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况。可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承诺,讲求诚信,我们便无须大费周章地设计契约结构,因为即使遇到不测,契约各方也会本着维护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协商处理。在君子的世界里,我们只需要一般性合同条款便可相交甚洽。不幸的是,投机行为真实存在,因此,在事前设计防范措施以避免投机对交易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补充一点,威廉姆森在分析机会主义时忽略了“要挟”,而这种投机行为很常见。比如,当交易一方发现另一方的投资极难转移,他会堂而皇之地攫取准租金。
概况而言,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一旦结合,交易活动便令人沮丧地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核心概念:交易三维度
威廉姆森认为,区分各种交易的主要指标是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其中,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使董事会面临一项重大权衡:从技术上讲,专项投资能够节约成本,但也同时带来了巨大风险(资产无法改变用途,一旦发生危机,企业很难脱身),那么企业是否应当进行专项投资?
1.资产专用性。它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2],一旦交易宣告破裂(合同不能如约履行或不得不提前终止),专用资产很难低成本地转作他用。与专用投资相对的是一般性投资,它涉及在整个交易领域都能普遍使用的通用技术,不会产生专用资产闲置问题,因而一旦有违约现象,投资能够很容易地转向次优用途。鉴此,那些涉及巨额专用资产的交易最适宜采取专用治理结构,以保护专用资产的安全,事前抑制投机行为。威廉姆森也特别强调交易双方的身份,他认为,如果参与者珍视交易关系,那么为了支持这类交易,各种合同和组织保护措施就会出现。需要特别指出,签约中的专用资产和非专用资产不能与会计上的固定资产和可变资产相对应。因为有很多资产,在会计记账上属于固定资产,但就用途而言是非专用资产。
2.不确定性。威廉姆森强调,人的行为导致不确定性。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虽重要,但对经济组织的影响是有限的:若交易不涉及专用资产,则不确定性的增大也不会促使保护机制的出现。惟有交易涉及巨额专用资产,不确定性的加剧才会迫使人们设计专用治理结构。
3.交易频率。其意义在于,对于反复发生的大额交易,为建立这种专用治理结构所花费的成本是很容易补偿的。
(三)理论框架
1.合同框架。新古典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它秉持一种非合同的组织研究框架。但经济学若想揭开公司黑箱的幕布,就必须建立新框架。为此,新制度经济学采纳了合同科学的思想,从合同角度重新审视经济组织。并且,新制度经济学内部也演化出不同的研究分支――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前者是一系列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它们确立了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后者是经济单位间的安排,它治理这些单位合作或竞争的方式。它能为其成员提供一个可以合作的结构或一个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制度环境分支关注博弈规则的建立,而另一分支――制度安排――则更加重视对组织细节的研究。制度安排分支内部又可分为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前者认为合同是完全,而后者则将交易视为不完全契约(合同),并试图在事前认识到潜在冲突并设计适宜的治理结构来阻止或弱化冲突。威廉姆森的组织经济学可被划归于此研究进路。
2.交易与契约。(1)从交易到契约。交易包含交换和契约两项内容。交换意指产权的转换,不牵扯承诺或潜在的未来责任。“契约则是对未来履行作出承诺”,投资“价值依赖于其他合作方对承诺的履行”[4]。威廉姆森显然关注后者,在他的语境中,交易可基本等同于契约。故此,契约特征主要是由交易的三个维度塑造的。(2)根本性的转变。按照契约的时间顺序,威廉姆森将契约成本分为事前成本与事后成本,事前成本指为签订契约而付出的成本,事后成本则指那些相继发生的管理、沟通、监督和执行契约中承诺的任务成本。威廉姆森所谓“根本性转变”指的正是前契约向后契约的转变。在前一阶段中,交易各方掌握着选择权,而在后契约阶段,他们丧失了这种权利。可以说,双方事前的承诺,“约束了选择权,也限制了未来重新谈判的可能性”。契约之要点在兹,它“保护依靠的、信赖的资源免受不当履行的损害,并担保他们有一个预先规定的赔付”。
3.基本模型。以K作为交易专用资产的衡量尺度,使用通用技的交易不涉及专用资产,K=0,与之相对,应用专用技术的交易体现了资产的专用性,因此K>0。这样,威廉姆森搭建了有关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当K=0时,交易使用的是通用技术,一旦遇到风险,资产可以轻易地转作别用,因此,仅靠古典契约(市场交易)便可满易之需。当K>0时,专用资产被“锁定”于特殊交易之中,很难转向次优用途,因此,古典契约已无法降低专用性资产的风险。
S表示契约的安全程度,S=0表示契约无安全保障,S>0反映契约得到安全保障的情况。若p代表S=0时企业获得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p’是S>0时获得同样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则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p>p’[5]。
现在我们来考察图1所示的三种情况。节点A是K=0的情形,表示资产是非专用性,投资计划并不肇端于双边交易,只是偶然的市场交换,因此无须信息披露。节点B是K>0,且S=0的情形,此类交易涉及专用资产,但没有采取保障性治理结构。这解释了节点B处价格较高的原因:对买卖双方而言,他们需要分别承担安全成本和交易不稳定的成本。B点的高风险使信息披露对资产所有者变得尤为重要,他们可以利用信息预测契约的发展趋势,并制定相机而动的计划。节点C同时符合K>0,S>0的条件,它表明交易既涉及专用资产,又有双边治理结构的安全保障。
值得说明的是,A、C为均衡点,而B是非均衡点,B总有向节点A或B过渡的倾向。当资产专用性较弱时,交易双方自然会选择古典契约(节点A的情形),当资产专用性较强,人们会愿意负担治理成本,以减少专用资产的风险。
四、结论
交易成本经济学足以成为一种新的组织研究范式,但它在一些核心概念的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方面仍有缺陷。威廉姆森通过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来度量交易成本,但这未从根本上解决交易成本难以量化的弊端。究其原因,对于简单交易,只用一个其形成类似于一个生产函数的交易函数,就能提供交易技术的充分描述。许多契约,尤其是较重要的契约要复杂得多,通常假设一种令人费解的复杂性。其结果是,用数量表示交易成本变得困难,并且大概是不可能的。这样,较为复杂的契约、制度及经济安排的分析就不得不更依赖于一些定性分析方法而不是定量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G]//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8.
[2] 埃瑞克・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41-245.
[3]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2.
篇9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结构;优化技术
采用设计优化方法则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6%~35%。优化方法的技术性实现,可以最合理的利用材料的性能,使建筑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具有建筑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度。同时,它还可为建筑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的决策,优化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适用、经济和安全”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全方位、多角度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建设投资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进行总法规和考虑,不能仅仅为了节约资金投入而忽视了设计的优化作用。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
一、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1、 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 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房屋工程结构总体的优化设计和房屋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两方面。其中房屋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基础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设计还包含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内容,并应在满足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围绕其综合经济效益的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2、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实践价值 笔者认为,在满足建筑结构长远效益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建筑结构的近期投资并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和合理性。与传统设计相比,采用设计优化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5%~30%。优化技术的实现,可以最合理的利用材料的性能,使建筑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具有建筑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度。同时,它还可为建筑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的决策,优化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适用、安全和经济”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性的关系
1、结构设计与用地的关系
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中,总建筑面积是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层数越多,单位建筑面积所分摊的房屋占地面积就越少。但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房屋的总高度也增加,房屋之间的间距也必须增大。因此,用地的节约量并不随建筑层数的增加而按同一比例递增。
2、结构设计与造价的关系
建筑层数对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有直接影响,但影响程度对各分部结构却是不同的。屋盖部分,不管层数多少,都共用一个屋盖,并不因层数增加而使屋盖的投资增加。因此,屋盖部分的单位面积造价随层数增加而明显下降。基础部分,各层共用基础,随着层数增加,基础结构的荷载加大,必须加大基础的承载力,虽然基础部分的单位面积造价随层数增加而有所降低,但不如屋盖那样显著。承重结构,如墙、柱、梁等,随层数增加而要增强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这些分部结构的单位建筑造价将有所提高。
3、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经济性的关系
住宅的层高直接影响住宅的造价,因为层高增加,墙体面积和柱体积增加,并增加结构的自重,会增加基础和柱的承载力,并使水卫和电气的管线加长。降低层高,可节省材料、节约能源,有利于抗震,节省造价。同时,除降低层高可以减少住宅建筑总高度,缩小建筑之间的日照距离,所以降低层高能也取得节约用地的效果。
在相同建筑面积时,住宅建筑平面形状不同,住宅的外墙周长系数也不相同。显然平面形状越接近方形或圆形,外墙周长系数越小,外墙砌体、基础、内外表面装修等也随之减少,并且受力性能好,造价会降低。考虑到住宅的使用功能和方便性,通常单体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多为矩形。
三、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直觉优化(概念设计优化)技术与建筑结构设计
对于同一建筑方案,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布置设计;确定了结构布置的建筑物,即使在同种荷载情况下也存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中设计参数、材料、荷载的取值也不是惟一的:建筑物细部的处理更是不尽相同,这些问题是计算机无法完全解决的,都需要设计人员自己作出判断。而判断只能在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指导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进行,这便是前面所说的概念设计。因此,概念设计存在于设计师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2、 概念设计处理的实际建筑设计问题
概念设计所要处理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希望通过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能在各种不期而遇的外部作用下不受破坏,或将破坏程度降至最低。因此,分析如何应付建筑物可能遭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成为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中,地震作用最为难以琢磨,破坏性也最大。故而,建筑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未雨绸缪,从计算及构造等各个方面都要采取一些有助于提高抗震能力的措施,不利于抗震的作法则应尽量避免。刚度均匀、对称是减小地震在结构中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延性设计则能有效地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多道设防思想能使建筑在特大地震作用下次要的构件先破坏,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这些抗震设防思想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应该作为概念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师总是希望通过建筑物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力求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结构师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当然应该敢于挑战新的结构形式,使建筑师的意图得以实现。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在基本满足建筑师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平面布置应尽量规则,对称,尽量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差异;使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致产生太大的扭转效应。竖向布置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竖向承重构件上下贯通;能不使用转换层的就应避免使用,以减小结构分析和设计上的困难,另外也不经济,还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竖向刚度最好不要突变,而要渐变,否则突变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出现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这对结构抵抗水平动力荷载是十分不利的。
参考文献:
篇10
1我国农村人口安全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除了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类传统的安全观以外,国家的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因此,农村人口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问题除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外,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农村人口安全是在人口安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关系到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非传统安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一系列的人口安全问题。即农村生育率问题、农村人口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
2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积极意义
2.1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是农业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稳定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维护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城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农村人口控制和发展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同时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经济。随着城乡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地区扩大社会再生产。通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向流动,为农村人口安全提供了合理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建设新农村,既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又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前提条件。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生育率,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村人口数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相差很多。建设新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使农村人口安全得到保障,这对扩大农村地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2.3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完善
随着农村人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我国农村人口达8.69亿,其中60岁以上农村人口大约有6083万人,其绝对数是城镇老年人口的两倍。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所以除了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这两种关系方式功能外,还要运用社会养老制度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途径。
3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