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战略管理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战略管理的作用

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认识到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战略价值。有效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深入了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实施策略,对于我国企业成功推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系统整合,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有效进行战略实施行为的管理,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达成战略目标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企业通过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 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企业正是通过不断创新的、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活动,获得比其他方式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这种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是由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系统性、模糊性、嵌入性和路径依赖性,即人力资源战略的各项具体实施活动是一个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有机系统,一项特殊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必须有战略中其他部分的配合、必须与企业的历史和员工发展状况等方面相吻合才能取得成功,这使得竞争者很难深入理解某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其实践活动,从而难以模仿和取得同样的效果。

2 .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顾客认同与满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企业的绩效是通过有效地为顾客提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动力和载体就是企业的员工队伍,所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设计、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造顾客价值以及组织自身价值的关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的战略贡献者,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投资等管理活动,改善员工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激励、诱导、协调员工的工作动机、态度与角色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与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组织的产出质量与效率,提高人的活动对企业绩效的促进力。

3 . 服务企业战略。从战略高度看,企业如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就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战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职能的参与程度。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企业成功的关键先决条件是有一个清晰支持组织使命和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战略内外匹配整合才能发挥效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及其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总战略和竞争战略相匹配,能够增强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产生战略的一致性,使企业更能符合顾客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有效获取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在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集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 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战略性资源的思想,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制约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战略资源。其次, 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把员工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高度信任员工、尊重员工, 吸引员工参与决策,并激发每一个员工自我成长和发挥最大潜力的内在动力。

2 .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战略转变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职能实践活动需要着力进行战略转变。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逐渐由原来非主流的功能性部门, 转而成为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从战略的反应者转变为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结合起来,直接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活动, 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参与企业战略决策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方面,集中力量开展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 战略 作用

    管理会计的基础是现代管理科学,它将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可以规划、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进入WTO,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内的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这无疑是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全新挑战,因此,企业战略管理变得十分重要。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又有国外学者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它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法,分析企业的成本动因、成本效益、价值功能,大量搜集与企业战略目标、加工管理方法有关的信息,以协助管理者借鉴学习、确立战略目标、规划战略、评价战略业绩。

    一、借鉴与引进国外管理会计方法与经验

    国外的企业一般会同时设立两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主要负责核算企业对外的经济账目;管理会计则负责完成企业内管理会计的目标,以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或增值,与此同时,管理会计还要向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如计划、评价、控制、决策等各方面关于考核经营活动的信息,以协助管理部门或经营者管理企业的经营。

    美国着名学者波特理论,在竞争环境中企业家勉励的物种竞争作用力,当中包含: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供应商的侃价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当今企业身为原料和服务的共同需求者,必须通过与供应商发生相关联系,了解供应商的侃价能力才可节约原料成本与人工服务成本。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共同供应者,势必会接触销售渠道,客户与分销商的侃价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所能获取的价格,替代品的威胁也表现于此。现存的战略模式强度会直接影响到价格与竞争的成本,新的竞争者入侵会对价格造成一定的威胁,这便要求防御人谨慎投资。

    管理会计不属于研究人员,更不属于工程师,但是为了能准确提供或评价有关研究费用、开发费用信息,管理会计还要掌握关于研究开发的部分知识,并且能及时在研究与开发领域发掘出有用的产品信息,最终把产品信息变成相应的经营计划。

    二、管理会计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一)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到:“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管理会计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这一职位起到了预测经济前景的关键作用。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总目标与经营方针的基础上,在考虑了经济规律作用的前提下,在经营条件约束的条件下,选择最合理、最合适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对企业未来的销售成本、利润甚至企业资金的变动趋势做出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管理者做出了正确决策,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能得到有利提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经常会遇到大量需要决策但不能马上决策的问题,这时,管理会计就可以采用会计、数学、统计等各种各样灵活的技术方法,用简单明了的数学模式表达及其复杂的经济活动,并且揭示其内在联系以及最优的数量关系,减少管理者的决策困难。另外,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管理会计利用娴熟的预测、分析、决策技能,通过估计产品在生命周中各环节中的成本与进入市场后产品成本的转换情况,测算、评价产品的经济效益,最终选择出合适的开发投资计划。在此过程中,管理会计还可以指导产品设计者控制必要的成本与相应的投资,帮助产品设计者、研发者设计研发出高效率、高回报的产品。

    (二)合理使用企业的经济资源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是管理会计最终目标。管理会计在分析、评价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潜力以及利用状况时,会用到弹性预算、保本分析、存货控制、投资决策、变动成本法等现代的数学方法与定性方法,为很多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经济效益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当管理会计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时,管理会计使用的分析方法十分全面,管理会计会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变化趋势,以提高其预测与设计的回报率。管理会计可以使用的分析方法很多,如对数分析、趋势平均、回归分析、指数平滑、因果预测等方法,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管理会计还会灵活地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及时为设计研发人员提供成本、回报方面的信息,帮助管理者随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三)调动企业的积极因素

    管理会计设置的初衷就是强化、合理化企业的管理。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深化企业的改革力度,因此,企业贯彻落实责任制、改革管理模式就变得十分重要。管理会计十分重视做好员工的工作,设置例外管理、目标管理、业务考核、责任会计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引导员工在生产经营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就能为企业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护航,以加大我国企业制度的现代化,保证企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

    三、结论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自主经营的权力越来越大,因此,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将越来越需要借鉴与引进国外的现代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汉明,徐纪平.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成长中的作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8;3

    朱敏.战略导向作用基础管理会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2

篇3

    在当前的会计领域中也不例外,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理论,而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得现代会计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水平,还必须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因此怎样才能够将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就成为了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然后吸收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从而才能够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和发挥出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必须要加大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战略管理会计的要素出发,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而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要素

    战略管理会计包括三大要素:环境审视、竞争者分析以及用战略眼光而非纯营运眼光看待内部信息。

    1.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内部信息。(1)成本动因分析。会计中,使成本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动因,既定活动的成本主要由多个成本动因而决定,而价值活动中的成本动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成本地位。根据成本动因的发展战略高度来看,具有战略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成本动因在很大程度上给成本发生变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例如企业中的生产能力、利用价值、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些都是成本动因,并能够长久的新颖成本发生变化。

    (2)价值链分析。根据企业的价值活动,我们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主要是企业中关于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项服务的活动。从基本活动的类定义我们可将其分为五大类型: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内部后勤是与接受、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生产作业是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相关的各种活动,外部后勤是与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市场销售是与提供一种顾客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服务是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

    2.竞争者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目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使企业立足于市场,并得到长久的发展,各企业必须要知己知彼,准确的判断对手的战略,并对其作出分析,采取对策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

    1.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随着对会计工作的战略管理使得会计工作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怎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成为了时下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充分的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由于当前战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稂莠不齐,从而很容易导致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严重的制约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2.吸收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战略管理的会计所采取的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而且操作也很简单,目前已逐渐被我国各企业所应用。例如某市在以此业绩考核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传统做法以及将员工的岗位责任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员工的到勤率融入到其中,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这方面应该是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共同探讨。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我们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我国企业普遍应用。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定位在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篇4

关键词:财务战略思维;财务管理效力;价值;指引策略

一、引言

医院只有在良好的管理运行制度下,才能保证可持续的优良发展。财务战略思维可以为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带来良好效力,在根本上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保证了医院内部的和谐有序,并且可以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站稳一席之位,财务战略思维对于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效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分类和实行意义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可以根据医院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战略对医院内部的财务资金进行控制,加快医院内部的资金运转,适时进行投资和筹资,以保证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医疗财务战略分为多个部分,每一种财务战略都对医院有着不同意义和作用。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医疗水平等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一)医疗财务战略思维的分类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包括投资战略、筹资战略、营运战略、医院利润分配战略、医院并购战略等,不同的财务战略对医院有着不同的意义。财务战略主要以投资战略、筹资战略以及营运战略为主。投资战略主要指医院进行长期的大型的投资时要有相应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一般主要指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和基本项目的实现。投资战略应结合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使用科学的投资手段和方法进行投资,保证实现投资目的。筹资战略是为医院进行融资,包括医院内部的融资和权益融资,在筹资战略过程中要遵从多种原则,要保证筹资成本的低廉,利用筹资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营运战略是指运用医院营运资本进行的财务管理,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医院的资金,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二)医疗财务战略思维的实行意义

1.筹资战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夯实了医院发展的物质基础。2.投资战略为医院的规模扩张提供了方向和目标,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3.营运战略使医院的资金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发挥资金的最佳效力。4.利润分配战略激励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凝聚力,又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资金,增添了发展后劲。

三、医院战略思维的执行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核算的同时起到了对医院内部的管理控制作用。在医院内部的管理和控制上财务管理人员有着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和控制,从而保证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可以有效有序的进行,通过对资金的控制与调控对医院内部进行协调整合。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资金流向可以及时发现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和告知相关管理者改进医院的经营。

(二)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医院管理者在选择财务人员的时候应该进行多方面考察,是否有过硬的职业知识储备,是否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否胜任医院财务管理这一重任。医院还应该经常性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督促

财务人员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使财务人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具备更加敏锐和独到的眼光,可以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执行关键的环节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更好地实行医院的日常经营,为医院的良性运转提供保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有合理的预算制度,合理的预算制度可以更好的对医院内部的资金进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医院资金,高效率地推动医院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规范财务人员的日常行为,保证财务人员的管理有序,使医院的收入与支出透明化,保证医院的良性发展。

(四)更新管理观念

医院管理者应该跟随医院的发展不断更新管理观念,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改进医院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工具,革新医院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各种管理部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和管理合力。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医院的各类管理信息各部门共享,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五)医院管理者形成财务战略思维

提升对市场的认识财务战略思维主要针对医院的管理者设定的,因此面对如今这个迅速发展并且竞争激烈的社会,医院的相关管理者需要不断明确财务战略思维,关心市场动向,并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对市场的认识,从而保证医院可以在多变市场中的有序运转。医院管理者的财务战略思维的形成可以帮助管理者在面对多变的社会时更能保持冷静,并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对资金的控制,从而推动医院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业的竞争也变的格外激烈,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十分重要。而医疗财务战略思维对于提升医院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医院管理者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时,采用恰当的策略就可以保证医院更好地发展,推动医疗行业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作者:唐艳秋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朱岁松,张德仁,赵红.医院财务风险的秩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1(8)

[2]昂慧.现金流视角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会计之友,2011(25)

[3]周燕颖.医院财务内控失控事件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2(4)

[4]孙孝钢.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关系的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13(3)

篇5

【关键词】战略管理;北卡罗来纳州;国际贸易

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对企业市场、资源、信息、生产、财务、研发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战略管理也是企业进行竞争的策略,使其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实现企业盈利和发展。战略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即已呈现多种前沿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现在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其内容极为广泛。战略管理的理念不但适用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同时也适用于中美企业合作关系的建立。以下笔者通过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State of North Carolina)任公务员的亲身经历,对战略管理在中美合作创新和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经营范围和战略决策在中美合作中的应用

界定一个企业的经营范围或者一个单位的活动领域属于战略决策。一个企业要确定是在许多领域里经营还是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经营,具体在什么领域里经营。北卡罗来纳州约有九百万人口,是美国比较大的州,占美国五十个州的第十位,首府位于罗利市(Raleigh)。北卡是美国和世界上烟草、家具和纺织中心。美国卷烟品牌骆驼牌(Camel)和云丝顿(Winston)牌等几种名牌香烟都产于北卡州。每年四月和十月,在北卡州高点市(High Point)举行的国际家具装饰布置品展销场里,有总面积达630,000平方米的永久性陈列室,分设在150个建筑大厅内,是全球最大的家具装饰布置品展览会。北卡罗来纳州政府商务部国际署在高点市设有专门办公室,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贵宾。烟草、家具和纺织是北卡的传统制造业,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北卡州衰落了。为了扩大国际文化和商务交流,1989年辽宁省与北卡州建立了“姐妹省州”(Sister State)关系,打开了改革开放之门,建立了国际交流的平台,为此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与投资作准备。在中方的影响下,北卡州长从吸引中国投资和向中国出口本州产品的战略目标出发进行工作也是非常有见地的,我国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在2008年10月30日正式收购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电脑分公司,联想美国公司总部就设在北卡州三角科技研究园内。这就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至今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就发生在同辽宁结成“姐妹省州”的北卡罗来纳州里的原因所在,可以说,没有当年姐妹省州的建立,就没有现在的联想集团国际收购的大手笔。联想集团作为海外并购的最大赢家和先驱者得到了全球同行的刮目相看。西方企业已有近五百年的并购史,中国企业并购才起步,难免有不足之处,联想已脱颖而出,为中国企业并购和向前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在为之热情祝贺的同时,也应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使我国的海外并购取得更大的发展,成长得更加成熟。

二、资源和能力在中美合作中的应用

战略决策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与其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战略管理必须研究企业采取有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行动来抵消环境带来的威胁和利用环境赐予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盈利机会。如果企业没有财力去投资好项目,没有专业技术能力去掌握需要的技术,该企业就不会创新和发展。

在财政资源和国际推广能力上,北卡罗来纳州比美国其他州有优势,位于东海岸,有着传统的制造工业及新型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北卡州商务部国际署每年得到政府预算约八百万美金,支付约10人左右的国际团队人员的工资、办公室经费、差旅费、参展费和海外办公室的开销,比美国其他州的预算要大。亚洲和拉丁美洲是北卡州当年计划国际市场开发的重点。北卡州商务部建立了北卡州在香港和墨西哥办事处。香港是国际化城市,香港的战略地理位置适合于作为进入中国和亚洲的门户,便于办公、联络或出差。北卡州规模较大的公司都在香港有分支机构。如果以后中国业务和北卡州政府财政资源增多,再计划设立中国内地办公处。同香港的情况差不多,墨西哥作为北卡州拉丁美洲办事处也有同样的战略意义。

三、内部优势和内部弱点在中美合作中的应用

内部优势和内部弱点是企业内可控的两个因素。这两种因素可以利用得好或不好。企业在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研发及信息等方面都有本身的优势与弱点。分析内部因素和环境是为了发现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优势与弱点,以便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计划。企业应利用可控的内部优势来弥补内部弱点。

北卡州的家具和纺织业是全美和全世界闻名的,特别是高档产品。大多数美国人公认的家具品牌有伊桑•阿伦(Ethan Allen)、托马斯维尔(Thomasville)、莱兴顿(Lexington)、布罗伊希尔(Broyhill)等。高级家具沙发套的布料及成衣布料都是在北卡生产的。这些厂商在北卡州设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并通过与产业相关公司的协调合作,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他们牢牢掌握着品牌的产供链(supply chain),其中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些是北卡州厂商的内部优势。

家具制造和纺织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也是北卡州厂商的内部弱点。从北卡州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来看,一名广东的工人每小时工资仅为0.5美元~0.8美元,而同样一名北卡州的家具组装线工人或纺织工人每小时工资为15美元`~20美元。随着美元的贬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大部分北卡生产组装地点都迁移到中国。品牌的产供链由六加一的部分组成,现在六部分留在美国,生产制造的一部分转移到中国,家具和纺织制造业在北卡州逐渐消失。

四、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在中美合作中的应用

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是由于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六大方面的因素形成市场机会和造成威胁,影响企业服务和与顾客保持长久关系的能力。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公众等可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理念一致,也可能背道而驰。机会和威胁基本上是企业不可控因素。战略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利用外部机会,回避外部威胁和减少外部威胁的影响。

中国家具和纺织制造业在国际上已经取代了北卡州的地位,对当地产业和就业确实造成很大冲击或威胁。但中国大部分生产只是用于外包和低档非品牌产品。中国制造是产供链的重要部分,为六加一里的一。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冲击或威胁对北卡厂商也确实是一种机会。由于大多数北卡厂商做的是高端产品,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都是在美国进行,然后将半成品运到中国的。比如家具的某些硬木和软木,中国森林里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中国国家对森林采取保护政策,严禁大砍大筏树木。还有一些国际品牌的布料,也是从国外进口的,专门用于某种品牌。在中国工厂里只是做简单的组装或生产加工,贴上美国厂商牌子后,再返销到美国。所以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还是由美国厂商和中间人自己掌握,中国厂商和中间人很难介入和竞争。这就是至今还没有一家中国高档家具和纺织品牌打入美国市场的原因所在。北卡州厂商只是把生产地点迁移到中国。中国制造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产供链的六大部分却没有放弃,本身没有受到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中国富人的增加和外企高管的进入,一些美国高档家具也在中国大城市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高级别墅配上美国的高档家具显得更加高雅,伊桑•阿伦(Ethan Allen)和托马斯维尔(Thomasville)家具商在中国都开设了零售家具店,生意红火。北卡州家具厂商现在在中国不仅仅是组装加工产品,也开始向中国高端市场进行营销,他们把威胁又变成了新的机遇。

五、合作与双赢在中美合作中的应用

战略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要使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如果某公司能够做到它的竞争对手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或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这个公司便具有了竞争的优势。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经常会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竞争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定要以消灭对手为目的。一个企业企图消灭另一个企业的毁灭性竞争确实存在,比如价格战,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都将以损失自身利益为代价,而损失最为惨重的企业将自动退出竞争,宣告破产。可是一般情况下,竞争对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同存在和发展也是很正常的。一方面他们通过竞争争夺客户和资源;另一方面他们为了生存又必须共同维护本行业的稳定性、共享利益,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加强竞争力,得到双赢,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是更高境界的事,这就把同行生妒改变为同行相助。应该提倡后者,通过协作和优势互补使双方的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何乐而不为?战略管理在姐妹省州上通过合作双赢加深友好,增大受益,创建国际间的和谐社会,迈向世界大同,应该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创新和作用不可低估。

中国纺织业发展很快,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和设备。北卡州纺织业很发达,纺织机械也很不错。但北卡州的纺织机械厂商比较小和分散,不像欧洲公司那么大和集中,容易组织起来共同开拓市场。他们都想去中国推销自己的机械产品,但不知道从何入手,也没有大量资金投入和雇用专业的国际销售经理。根据他们的情况,我帮助厂商们做了初步的出口营销计划,并同中国纺织总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分会取得联系。当时是两会的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分会对我们非常支持,副会长愿意同北卡州国际署合作,吸引北卡州纺织机械厂商来中国考察访问。我代表北卡州邀请并接待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团,我也前往北京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分会洽谈合作和参展业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分会与中国国际展览公司每年10月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展览规模是中国纺织机械行业最大的,是世界纺织机械行业里第三大的展览,九个展厅全部占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分会与中国国际展览公司任命我为1994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的美国招商总。在我们共同合作招商的努力下,有二十五家北卡州纺织机械厂商来北京参展,是展览会有史以来美国厂家参展最多的一次,展后买卖成交额也很可观。我们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北卡州政府的赞扬,也受到了厂商的高度好评和感谢。中国和北卡州都在纺织行业里各有自己竞争优势,双方利用自己在纺织行业里的竞争优势取得了双赢,通过这次展览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友好和业务关系。

六、结论

战略决策要解决企业或单位与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应问题。外界环境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六大方面,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只有设法适应环境,或改造和改善环境,而不寄希望于等待环境的改变。企业的活动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通过向外部提品和服务,传播信息以及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也可以影响外部环境,使之通过努力变得有利于企业达到自己的目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往往需要采取重大的关键性的战略策略和战略行动。

参考文献:

[1]赵春明.战略管理[J].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8.

[2]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和金生.企业战略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4]苏亚民.现代营销学[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5]王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J].管理世界,2007(2).

篇6

关键词:战略薪酬管理;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已被证明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战略性薪酬管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成分,显然是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之一。

一、战略性薪酬管理内涵

所谓战略性薪酬管理,是Milkovich在1988年提出的,指在做薪酬决策时对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作出适当的反应,并且配合或支持全盘的、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Milkovich认为战略性薪酬管理就是将对组织绩效具有关键性的薪酬决策模式,即凡是对组织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的薪酬决策就是具有战略性,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战略性薪酬管理等于战略性薪酬决策。

战略薪酬管理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并将人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产,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性管理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战略性薪酬管理强调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和协调发展,在制定薪酬战略时,既考虑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又兼顾到员工的各种需求。同样,薪酬体系的设计不仅注重薪酬方案的战略性和整体性,还关注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贡献、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精神收益。这样的薪酬战略及体系才能真正吸引人、留住核心人才、激励员工,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钱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把握竞争优势的概念是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基础。

对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已经很多,主要是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不断研究和完善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学派,以沃纳菲尔特、科斯和蒙哥马利等为代表的资源学派,以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学派以及知识管理学派。综合这四个学派对竞争优势的含义、表现形式和提高路径的分析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在企业竞争优势的三个显著特点上持相同的意见:(1)能为企业增加价值(2)具有差异性,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3)与企业价值观和战略相一致。

三、战略薪酬管理与竞争优势作用机理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J.Pfeffer曾在《经理人员获得的竞争优势》中系统描述过提高公司竞争优势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其中有5种是关于薪酬管理实践的,这说明良好的薪酬管理能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薪酬战略的核心即是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薪酬决策使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战略薪酬管理从两个方面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下图是战略新薪酬管理与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

战略性薪酬管理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1.直接影响

这是指战略性薪酬本身可以带来竞争优势。

乔治T米尔科维奇在《薪酬管理》中提出的薪酬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模块:薪酬目标、构成薪酬体系基础的政策、构建薪酬体系的技术。在薪酬政策中,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是指与竞争对手的薪酬比较,企业参照其他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给自己的薪酬水平定位,不仅考虑薪酬水平还考虑薪酬组合,这种薪酬体系是市场驱动型的,外部竞争性的决策一方面确保薪酬足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力资源 ――一旦员工发现他们的薪酬低于业内其他同行时,他们就可能会离开;另一方面控制劳动力成本以使本公司的产品货服务价格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由此可见外部竞争性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核心人才和成本优势。由于在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薪酬成本各个竞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为企业通过薪酬管理来直接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空间,那些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做的好的企业自然会在财务上获得优势。

2.间接影响

合理的战略性薪酬管理,能影响员工的满意度、态度和行为,导致企业绩效的改进,最终产生竞争优势。薪酬可以影响雇员的工作质量和对顾客的关心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甚至会影响员工利用工会或法律对付雇主的倾向。薪酬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使员工将自己的薪酬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感受公平、公正,这会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工作的能力,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搞公司的效率和效益。此外,从米尔科维奇的模型中,与传统的薪酬管理相比,战略性薪酬管理不仅强调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还重视员工的贡献,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所以分配制度更加合理,也把薪酬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通过薪酬的传导作用,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增强员工对顾客需求的关注,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公司的声望并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也能影响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自愿的做出对公司有益的行为,提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创新的和改进的主动性。员工满意度高了,就会改变工作态度和行为,减少了离职率和流动性,这直接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绩效的改进必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四、小结

企业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很多却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薪酬管理战略因公司而异,不能简单的被复制,所以通过战略薪酬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此外,薪酬管理作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有利手段,必须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融合,同时还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的其他战略,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战略相协调,为企业提供有利的人才保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谢衡.战略薪酬管理浅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8(18)2:181-183.

[2]朱伟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9-126.

[3]余元春.薪酬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机理分析[J].现代商业,2008(5):184-185.

[4]徐瑞前.竞争优势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机理探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7):48-49.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蔡勇.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J].人力资源开发,354-355.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经营 作用

建立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企业改革所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要务,在企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各种情况错综复杂,很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一、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覆盖,狠抓财务管理的五大环节

首先,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所谓财务活动主要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营运及分配。财务关系则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相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其次,要明确财务管理实际应达到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评估企业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企业价值难以评估确定。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还要学习分析研究理财环境,科学地预测环境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出正确的理财策略。总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是以价值链的形式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用价值活动来组织与协调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环节体现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步骤和程序,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活动的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工作的历史资料,考虑实际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工作成果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测算过程。其主要任务是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价值依据;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服务。为此,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资料档案的管理制度,根据管理决策者的管理理念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内部和外部、财务和生产技术、计划和统计等各方面的资料。如果原始资料不全或不准确,必将大大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造成严重预测失实。其次是运用相应的财务预测模型(因果关系、时间序列及回归分析等),将符合要求的资料代入模型中,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分析,在预测过程中应采取注重真实价值的原则,对原始资料进行细致认真的整理和筛选工作,使其符合真实、可靠、全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预测出相对准确的结果。

2.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财务人员应根据财务规划的总体要求,通过专门的方式从各种备选的预测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在实践中还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只顾追求高收益、低成本的方案,而忽视了高风险的代价。企业若负债过多就会造成财务风险过大。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一大批韩国企业集团因盲目外延式扩张而濒临破产。

第二,在融资及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等因素,并综合衡量各方案的优缺点,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

第三,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充分资料,根据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再进行进一步整理,提出更详尽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真正切实可行的企业决策方案。将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关键的一步用价值链方式传给具体的财务预算环节。

3.财务预算是在决策确立的方案和预测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估。其任务是制订出主要的生产计划指标,拟定企业的增产节约措施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计划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对财务预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首先在分析经济、法律、金融等外部宏观环境时,更应注重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结构设置、生产及销售等内部微观环境。这是建立正确财务预算的前提。其次要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做到资金运用同资金来源平衡,营业收入同财务支出平衡。并充分考虑在企业各个环节挖潜节流,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要求。提出各方面生产经营的目标。最后,以价值目标为核心,以先进定额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拟定出全面可行的预算方案,并检测各项有关指标是否能在密切衔接和协调平衡的基础上达到企业目标。

4.财务控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其程序是:第一要建立系统的完整的监控措施和组织机构,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控制标准和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实体。明确和协调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之在完成小我的基础上实现整个企业的大我。如东大集团在实行了统一领导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后,将总公司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责任中心:金融投资管理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并改进了集团公司内部责任结算系统,严格进行财务监控等工作。大大改善了企业过去的预算松弛、控制松散等现象,受到了国家审计署的高度评价。第二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分期的对应结果分析差异总结调整。不仅要做到事后评价,还应强调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真正使财务控制贯穿于企业全部的价值活动中。要做到控制应勤,执行应严,制度应全三个方面。第三在一定时期结束以后,要根据考评结果,坚决实行奖优罚劣的方针,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体系。

二、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中的两个主要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受资者、债务人及企业内部各单位和企业职工之间有着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与前面几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后两个主体,其实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就在这里,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两个主体的关系,其它的关系也会进入企业的良性循环,使企业步入正轨。

企业应发展系统性与全员性的财务管理关系,系统性即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机制,根据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将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具有稳定功能和一定经济效益的而且不断进行良性循环的企业系统。具体方法是:制定目标管理;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和调整责权利的平衡关系。全员性是指员工是各项价值活动的真正决定因素,是价值活动的操作者、执行者和创造者。既然价值活动决定企业的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员工也就必将是财务管理的真正决定者。

三、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1.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源头管理。当前企业资金运行举步维艰,财务部门对资金管理是出于一种有钱难管,甚至是无钱可管的尴尬局面。因此,强化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要从资金管理上寻找突破口,围绕资金运行这个大方向,加大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营销各个部门的调控力度。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评定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准确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相反如果企业并非以财务为中心而是以产量、产值或其他非价值目标为中心,势必使得市场机制失灵,资源配置扭曲。例如,某市外经委所属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在客观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不惜借得高利贷,购置了大量房地产,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亏损严重,以致部分资产被强行拍卖,最后资不抵债。有些企业一味扩大产量,不管市场是否需要,生产出大量劣质积压产品.使得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出现极大问题,对社会也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资金统一归口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以内部银行形式对资金进行统管和结算,改变现行的只计单利,不计复利;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的核算内容。另外,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负债运营要量力而行,形成既要“借鸡下蛋”又能“以蛋生鸡”的良性循环,避免企业的实际效益过多地分流于资金利息,有利于提高企业偿债能力,逐步把企业从高负债-低效益-高占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2.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发挥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优势。目前部分实施经济责任承包制的企业只为眼前利益,往往弄虚作假、人为调节成本以达到承包指标的完成,造成成本、利润数据不实。但是多数企业对成本控制非常重视,采用精打细算、减少浪费等绝对成本控制措施,如压缩差旅费、严控水电费、降低材料消耗等,而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成本控制方法的重视程度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因此,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拥有大量价值信息的优势,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改变现行产品成本出现浪费后再控制的做法和只注重在生产过程中抓成本控制的片面行为,缩短产品成本控制的时间差,从产品的设计、论证抓起,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成本浪费彻底消灭在产品生产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预先控制。

3.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实现财会电算化。要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企业财会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专业知识,而且要熟识企业生产营销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摒弃现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跳出就财务管理财务的狭小天地,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知识优势、信息优势,灵活实施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以较高的人员素质来保证实现较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同时为加快财会工作节奏,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必须实施“键盘”换“算盘”工程,实现财会电算化,释放财务管理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金融经济》2008年11月理论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篇8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组织基础;调节效应

一、 引言

很多文献提出“知识管理战略应与组织基础(infrastructure)相匹配”,而关于“如何匹配”,相关文献的探讨却非常简略。因此,本文尝试分析组织基础对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希望补充现有的理论分析,并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二、 知识管理战略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

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主要依据创新的幅度和知识基础来区分。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大幅度的、激进的创新行为,强调获取和创造全新的知识,力求脱离和超越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相反,利用式创新是一种小幅度的、渐进的创新行为,强调以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为依托,对已有知识进行提炼、整合、强化和改进(jansen et al,2006)。

依据企业所注重的知识内涵,可将知识管理战略分为编码化战略(codification)和人际化战略(personalization)。编码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知识编码,存储于文档或结构化的数据库中,便于组织成员获取和使用。人际化战略是指企业认为知识和人是不可分割的,知识存储于员工头脑和人际网络中,因此通过鼓励人际交流、营造人际网络来管理知识(hansen et al,1999)。

探索式创新强调新知识的创造,这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和直觉创意两个途径来实现。逻辑分析主要基于显性知识,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直觉和创意主要基于隐性知识,在情境和经验的辅助下创造新的知识。编码化战略为逻辑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平台;人际化战略强调面对面的沟通,可以促进直觉和创意的交流。所以,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能够从不同途径促进新知识的创造,进而促进探索式创新(merali,2001;李忆,司有和,2009)。

利用式创新重视对既有知识的强化、整合和改进。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只有在周期性的反复运用中才能得到检验、强化和改进,为此,必须使组织中的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便利地被组织成员获取。编码化战略将知识整理成为结构化的知识库,方便了组织成员的提取和使用。人际化战略便于组织成员相互交流知识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等隐性知识,加深了组织成员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增加了改进既有知识的途径和机会。因此,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能够从不同途径促进现有知识的改进,从而促进利用式创新(subramaniam & youndt,2005;hansen & haas,2001;李忆、司有和,2009)。

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1a:编码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b:人际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c:编码化战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d:人际化战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三、 组织基础的调节作用

1. 组织基础。与企业知识管理和创新行为有关的组织基础包括了诸多要素,可归纳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gold,2001;lee & choi,2003)。

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代表了组织中正式的控制机制,通常用集权化和正规化两个特征来衡量。

组织文化指隐藏在组织中的由员工们共享的一套核心价值观、信念、认知和规范等,代表了组织中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合作、信任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知识创造(lee & choi,2003)。在

因此,正规化将增强编码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3a:编码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3b:人际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命题3c:编码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3d:人际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3)合作型文化的调节作用。合作型文化(以合作和信任为主要特征)可以促进员工间的知识交流,进而推动创新。合作型文化能降低员工间的隔阂、减少畏惧心理,使员工之间更容易做到开诚布公(lee & choi,2003)。这既有助于鼓励员工将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编码并在知识库中公开,强化编码 因此,合作型文化将增强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4a:编码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b:人际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c:编码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d:人际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4)信息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有多方面的影响。在理论上,信息技术有助于编码化知识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从而能推动知识创造过程,高级的信息技术应用如视频会议等也能够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不过,实证研究仅发现信息技术对知识的整合化过程(主要涉及显性知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涉及隐性知识)并无显著的影响(lee & choi,2003)。较低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如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在线知识搜索)对知识管理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只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如erp和数据仓库)才能对知识管理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sher & lee,2004)。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知识编码化存储、查询和提取的效率,能够强化编码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但是,信息技术在管理隐性知识方面仍有缺陷,大部分隐性知识不适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在线知识搜索等低层次应用形式)来管理。如果强行用信息技术来存储和传递这部分隐性知识,将造成看不懂、不信任、误解等问题,造成无谓浪费甚至反效果(林东清,2005)。在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企业中,员工间的沟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是主要的沟通渠道。由于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隐性知识的交流也不得不依靠上述信息技术手段,这将增加隐性知识交流中的知识损失和误解,削弱人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将强化编码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5a:编码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5b:人际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命题5c:编码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5d:人际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上述研究命题可归纳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四、 结论

本文分析了组织基础对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了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补充了知识管理战略和企业创新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可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后续研究可对这一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也可纳入其他重要的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进一步改进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1. raisch s, birkinshaw j, probst g, tushman m l.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balancing expl- 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sustained perfo- 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685-695.

2. miller k d, zhao m, calantone r j. adding interpersonal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to march's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709-722.

3. 李忆,司有和.知识管理战略、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基于企业战略的分析.科研管理,2009,30(3): 154-165.

4. jansen j j p, van den bosch f a j, volberda h w.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 vation,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 man- 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篇9

【关键词】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应对策略

一、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的意义

用电检查一直是用电企业重点工作项目之一。此项直接关乎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国家的利益。因此,供电企业有效的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此项工作但是开展对供电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难有意义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供电的安全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用电需求一直在提高。此种情况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并不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向人们提供更多的电量会降低电网的安全,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尽量提高供电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深入的、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供电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进行处理,提高供电安全。

2.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电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一种基本需求,而对于这一基本的需求,人们对其最大的期望就是“安全”,希望用电安全,避免给人们的人身或财产造成任何的危害。而进行用电检查就是供电企业为满足用户安全用电这一需求所开展的工作,通过用电检查这项售后服务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供电进行检查,进而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供电,使用户安全放心的用电。

3.促进供电企业发展

用电检查能够间接的促进企业发展。用电检查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企业的供电进行检查,保证供电企业提供的电是高质量的、安全的、稳定的、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树立企业形象,为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用电检查作为供电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尤为重要。因此,在供电企业中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对用电检查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保证用电检查工作合理的进行,充分发挥用电检查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供电企业中的用电检查管理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有效的对用电检查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

1.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我国《用电检查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用电检查人员从事相关的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用电检查资格证。事实上,很多供电企业中的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人员并不是都具备用电检查资格证,即便一些管理人员具备用电检查资格证,但却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无法有效的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促使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没能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因此,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是导致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2.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

在当下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供电企业依旧应用传统的管理手段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对用电检查进行监督与控制。因为,供电企业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下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相应的用电检查工作有一定的调整,依旧应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对用电检查进行管理,在很多方面都不适用,相应的监督与控制效果不佳。因此,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所进行用电检查管理是不正确的做法。

3.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不高

在电力管理工作中,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我国供电企业整体情况已经表明,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不高。这一点需要供电企业加强重视,这不仅仅是体现一项工作整体水平的一方面,更关乎企业的未来。因此,究其原因,确定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三、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1.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用电检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有效的向管理人员宣传用电检查管理的重要性,使管理人员重新认识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积极的投身到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对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促使管理人员能够具有更加专业的管理方面的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促使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在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专业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促使供电企业具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队伍,为保证企业用电检查规范的进行做出贡献。

2.形成专业化的管理

供电企业应严格按照专业化和标准化进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在现代化社会中,传统的用电检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有效的在供电企业中发挥作用。针对此种情况,结合现代化管理和供电企业整体情况,构建专业的、标准的用电检验管理,实现专业化的管理。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用电检查工作进行规划、监督与控制,促使供电企业所提供的电量在规范的、详细的、安全的检查后向用户传输,让人们用于高质量的供电。

3.差异化服务

将差异化服务应用到用电检查管理中,开展针对性的管理服务,最为合理的管理用电检查工作的各个部分,最大程度优化供电检查工作,促使供电企业的供电安全、稳定、高效。所谓差异化服务是指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办法,从“差异”上提高效率。合理而有效的在用电检查管理中应用差异化服务,能够充分发挥用电检查管理的作用,促使供电管理工作在供电企业中长期高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供电企业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供电量不断的提高。此种情况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利弊共存,用“悲喜交加”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悲的是供电量的增加将会降低电网供电的安全性,促使电网供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而致使人员和财产受损。喜的是能够促进供电企业更好的发展。为了将供电量给供电企业带来的“悲”转化为“喜”,最佳的办法是有效的强化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弥补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存在的不足或缺陷。进而有效的监督与控用电检查工作,促使其规范的、详细的、全面的检查供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量。

参考文献

[1]柳红.供电企业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电工,2010(09).

[2]倪精华.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2).

[3]栗秋华,卢雯嘉,陈瑜,李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电检查管理模式的探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

篇10

一、实施战略管理是企业应对各种变化的唯一选择

在以往的管理中,企业先后经历了生产导向、推销导向和市场导向的三个管理阶段,在以生产、推销为导向的管理中企业注重的是生产,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中企业注重的是市场和消费者,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客观上要求企业改变思考问题的逻辑程序,从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出发,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这是企业管理一次质的飞跃。但近二三十年,世界经济和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应对这种种变化,战略管理应运而生。企业开始进入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阶段。要正确地实施战略管理,必须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首先,战略管理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新的产业不断产生,产品的生命周期愈来愈短,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化的形成,信息传递的程度大大加快,地球也由此变得愈来愈小,从而使企业不仅面临着科技革命、网络革命、信息革命的新挑战,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新变化;不仅面临着进入WTO后的新考验,也面临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内部改革的新要求;同时还面对着多元化的产权关系和多样化的人文环境,需要我们对以往的管理进行重新定位;面对着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契约化和职工思想、行为方式的多元化,需要我们及时破解这“多元方程”。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使企业越来越感受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和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其次,战略管理是企业应对内部管理新变化的必然举措。现代企业的发展总体上已从传统企业走向新型企业。从“硬件时代”走向“软件时代”,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管理。而现代管理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无疑使管理经受深刻的变化和创新,管理的人本化、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和高效化已成为现代管理的特点。97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管理大会上,对未来管理的变革进行了十大趋势的分析:创新一未来管理的主旋律;知识-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学习型组织一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快速的应变力一时代的新要求;权力结构转换一变正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弹性系统一跨功能跨企业的团队;全球战略-21世纪企业决战成功的关键;跨文化管理一管理文化的升华;“四满意”目标一企业永恒的追求;“没有管理的管理”一管理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的新模式,冲破了传统管理的格局,已被许多成功企业所采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的40%,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的80%都按学习型组织的模式进行“企业再造”,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习型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在管理思想上,强调学习加激励使人勤奋的工作;在管理组织上,强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是一个扁平化、有弹性的组织;在管理内容上,以增强学习力、应变力为主、提高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管理方法上突出柔性导向;在管理职能上,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以综合和“理”为主;在管理资源上以知识资源为主体,以快变创新求效益。随着企业管理的变化,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80%的工作可根据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去处理,只有20%的工作需要判断,而现在将有80%的工作需要作出判断,因此,要使企业在变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科学地实施战略管理,并及时把握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从而取得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实现企业的新发展。

第三,必须注意发挥战略管理的作用。战略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能促使企业领导层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二是它有利于企业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因为只有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方可将企业的各种资源统一到企业战略之中,以避免资源分配与重点工作安排上的偏颇。三是它对企业内部的高效运行起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协同作战能力。四是它可以对企业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由于战略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命运和前途,职工在为制定战略献计、为执行战略出力的同时,也被战略目标中的共同愿景所吸引和振奋,从而激发士气,提高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企业迈向战略管理新阶段的加速器

要搞好战略管理,关键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已成为企业迈向战略管理新阶段的加速器。作为领导者只有把战略管理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注意养成自己的战略思考习惯,增强战略眼光、战略气魄和战略思维能力,学会从战略的角度和高度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必须更新原有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冲破思想上的“禁区”,变革原有的思维方式,将传统思维规范变为立体多维的思维方式,由“盲从型”向“自主型”转变,由保守型向创新型转变,摆脱“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求异性,按照小平同志“敢冒、敢试”的精神,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思维模式思考分析问题,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实践证明,改革的每一步启动和深入,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的实施,都是以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为前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环境而主要是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头脑中沉淀的思维方式,因为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自然消失,变动性会和新的思维方式发生碰撞磨擦而影响战略管理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要实现思想的再解放,认识的再提高,观念的再更新。

(二)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必须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企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决策的竞争、战略的较量,企业的最高经营者为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必须就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关系企业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决策。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就必须从宏观上把握形势,高屋建瓴,考虑整体,驾驭全局。必须以超前的意识,立体的思维和远大目光洞察一切,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水平。而要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应注意把握“五性”:一是全局性。决策时要周密考虑,统筹兼顾。处理好近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雷点与一般的关系。二是准确性。决策时要注重决策依据的可靠,搞好调查研究,吃透上情和下情,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战略性。决策时要抓住战略性而不能沉湎于战术性问题,主要抓中长期规划而不是具体工作安排。四是超前性。决策时一定要想远一点,想深一点,善于从多变的形势中预测趋势。五是民主性。决策时要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集中集体智慧,反复权衡利弊,优中选优,以保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加强“自我修炼”

如何加强“自我修炼”,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了“五项修炼”的要求,一是强调自我超越,向常规思维挑战,向自我挑战。二是强调改善心智模式,学会把镜子转向自己,学会开放心灵和思维方式,容纳别人之想。三是强调建立共同愿景,努力将个人的小愿景与企业的大愿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四是强调团队学习,通过“深度汇谈”,扩大思考问题的空间。五是强调系统思考,并提出了系统思考的三个重点:即防止分割思考,注重整体思考;防止静止思考,注重动态思考;防止表层思考,注重本质思考。企业领导者在五项修炼中最核心的修炼应该是系统思考,因为,一个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能否进行系统思考有关,只有进行系统思考,立足未来,把握整个系统的发展趋势,确立明确的思维目标,才能保持思维的灵活性、系统性和变通性,不断扩大思考问题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