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战略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战略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以分管领导、业务科室为主,其他科室人员协同,成立了的“品牌推进工作小组”,对品牌培育和推进工作做到“专人负责,人人参与”。认真对照“品牌培育、争创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原则,强力推进我县的品牌战略计划。
二、积极为企业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1、积极协助企业对上争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围绕“三大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指南,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指导企业申报2012年度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5项,得到企业科技项目研发资100余万元,申报2012年度市科技项目15项。特别是“食用菌新品种引选及循环经济建设”、“市粮食规模化科技示范工程”、“节水农业省级示范区建设项目”、“龙泉山脉伏季水果科技示范”等产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我县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技术进步。
2、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牵线搭桥,实现省、市科研院所与我县企业众多领域的技术合作。技术转移中心与天绿菌业有限公司、菇菌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品种、新技术4项,其中3项申报了专利保护。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与共发奶业、世强养殖、三江生态牧业等企业合作研究开发养殖新技术及引进新品种。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市仙美妮鞋业有限公司联合研究开发鞋样设计自动化系统,微软技术中心与恒飞鞋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制鞋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将有效地提高我县制鞋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科研院所雄厚的技术力量的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我县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加快了我县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进程。
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
1、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与策略的培训。通过“”全国知识产权日的宣传活动,广泛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宣传和疑难讲解;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专利战略、标准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等多方面问题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认识,提高了企业开发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指导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或产品,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抗风险能力。协助企业积极对上争取、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指导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规避和合理利用知识产权风险。截止2012年10月,县属企业单位、个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技术1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7项,外观设计9项;新增专利申请39项,大大增强了我县企业知识产权的抗风险能力。
3、积极鼓励企业开发利用现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专利技术开发出“复合锰砂”处理饮用水铁锰超标问题,其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开发的系列农村饮用水滤水器也遍布国内铁锰污染严重的乡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导恒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水葫芦清除剂”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企业正在制定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
4、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南》等文件和办法,积极组织培训,指导县内规模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对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引导帮助和鼓励组织企业申报;对暂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南”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针对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少,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推进我县品牌战略计划工作,我们将做好以下两方面:
篇2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内涵;建设理路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9-0046-05
农民职业教育对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通过对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1],同时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然而,由于农民居住分散、需求多样以及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等原因,针对农民开展普及性的职业教育成本高、难度较大,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云”技术的发展给农民职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可能,依托农村网络及其终端设备开发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有助于农民职业教育的普及与效率的提升。
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教育实施的成效。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云”技术得以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云”技术以其便捷、高效与大容量等特征为农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生发土壤,因此,开发与建设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对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农民是一种身份界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内涵基于社会分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农民的身份具有时代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指以农业种植为主要工作的人群,如《管子》中“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即为此意。建国后,国家对农民身份做出了新的界定,包括农林牧渔等基础性行业的人员。此时期农民身份既是一种户籍认证,也是对农民居住地域的界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传统基于行业、地域与户籍的农民身份与实然意义上的农民身份渐趋模糊,从而出现了三种与农民身份相关的群体。一是已迁入城市,不再以农业生产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群体。二是继续长居乡村,且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群体。三是介于二者之间,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农民工群体。由于第一种与第三种群体在工作性质上都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农业生产,其居住地具有相对便利的教育资源,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类型,即居于乡村且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群体。
第二,“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所诞生的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技术或模式,其可通过网络让需求者在自身的终端设备上获取需要的任何资源。“云”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正逐步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历届联邦政府都把“云”计算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作为推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手段,并于2011年出台了《联邦云计算战略》,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了释放欧洲云计算潜力的战略计划,韩国政府2011年颁布《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我国也于2012年首个部级云计算专项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云”课程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全球化的背景而提出的,其指“建立在云技术(云计算)、智能移动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课程形态”[2]。由“端、管、云、台”四要素构成,“端”指手机、电脑、MID等移动接入终端设备,“管”指网络(宽带),“云”指课程资源库,‘台’指专门开发的课程运行平台。“云”课程的核心在于“云”技术强大的处理能力,“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用户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存储能力不够,也不需要关心存储发生在哪朵‘云’上。”[3]端、管、台只是“云”课程运行的辅助措施。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规定职业教育是“为学习者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从业所需特有的知识、技艺和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以此为基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指为使农民获取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艺和能力,以“云”技术为基础所开发的课程形式。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在乡村范围内,分散居住的农民可以在任何互联网覆盖的地方借助网络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取职业教育课程“云”中的任何信息,还可以通过“云”课程虚拟的与现实的学习环境讨论交流课程“云”已包含或未覆盖的信息。总体而言,乡村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助于解决农民因生产与生活、交通不便而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云”课程大容量能满足农民职业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虚拟学习平台的搭建有助于解决部分农民因学习能力较差而学习效果不好和“云”课程未涵盖而现实生产中却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政策基础
教育本身是一项需要资源支撑的社会活动,在某种教育形式尚未形成自觉化的时期,其全面发展往往需要政策的支撑与推动。就我国现实而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已具有政策基础。
第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教育云服务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全面普及,提升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居于乡村的农民居住分散、对职业类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样,致使对其集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存在困难。诚如贵州省F县W村的成人学校校长所言,“我们2016年2月开展为期一天的养牛基础常识培训,结果全村只有5户养牛散户来参加,但是我们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管理,2名教师负责上课,课酬花掉了1000元,这确实有点浪费”。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建成农民职业教育数据库,并把养牛的相关技术分成微小主题融入课程云中,农民能通过网络进入学习系统随时查询并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城镇化政策的推动。城镇化并非仅指地域、人口的城镇化,其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即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公平,根本在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观念、知识与技术等内涵上的城镇化。从生产生活的视角而言,城镇化首先解决的是城镇化后农民的就业问题,这要求基于地方实际针对农民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然而,鉴于农民基本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情况,农民职业培训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因此,在集中培训的情况下,依托城镇化的政策,建设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把职业教育融入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既有利于农民职业教育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城镇化政策的落实。
(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设施保障
技术的运用要以相应的载体为依托,“云”技术的运用也需要依托相应的载体,即物质载体与虚拟载体。物质载体指“端”与“管”,虚拟载体即“云”与“台”。物质载体是前提与基础,虚拟载体建立于其上。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逐步蔓延并走进乡村,成为乡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例如智能手机与无线网络在农村已基本普及,甚至部分条件好的乡村已有了有线网络、电脑、网络电视以及WiFi等,这为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一,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是“云”课程建设最基础的物质资源保障。“云”课程的载体是“云”技术所依托的电子设备,否则“云”课程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我国乡村目前已经具备或具有具备“云”课程运行所需的终端电子设备条件。已经具备指我国乡村已存在大量智能手机,这为“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具有具备指乡村农民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能力,甚至具有购买电脑与网络电视的能力。这类显在或潜在的电子设备为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在农村将会更加普及,为“云”课程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乡村的网络、QQ、微信与各类网络播放器是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虚拟的保障条件。“云”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端”与“管”在硬件上的支撑,也需要“云”与“台”的软件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部分乡村已覆盖有线网络,而在能使用手机的地方基本也能使用无线网络,这使得“管”已具备乡村基础。“云”是课程的核心资源库,是“云”课程称谓来源的依据所在。目前农民职业教育课程“云”尚未形成,这是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尽管如此,目前农民仍能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查获相关资料,这为“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观念与技术上的参照。QQ、微信与多种播放器能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使用,为“云”课程提供了“台”要素的保障。
(三)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主体基础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91%,其中,农民占农村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建设符合农民学习需求及特点的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具有宽泛的人口基础。农民是成人,具有与儿童不同的学习需求与特点,“云”课程自身的特点与农民学习特点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使得农民教育“云”课程具有深厚、稳定的乡村基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主体基础主要表现为“云”课程自身的特点能满足广大农民职业学习的基本需求。一是“云”课程能从数量上满足广大农民学习的需求。农民居于乡村,由于其散居与需求多样,难以集中开展教育活动,“云”课程灵活、便利的特点能在不把农民集中起来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活动,能扩大农民的受教育面,让所有乡村农民获得学习的机会。二是“云”课程的特点符合农民学习的真实特点。农民以散居为主,加上生产与工作性质、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农民教育需关注农民学习的个性化特点与需求。成人教育家梅里安认为,“成人不仅是自愿学习者,他们所学的课程或技术也主要是由自己选择的”[4]。“要根据成人学习者各自的要求与爱好来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5]农民也属于成人,因此农民职业教育要满足成人的个性化需求。“云”课程系统随身、随时与内容全面的特点能满足农民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而且不会干扰其日常生产与生活。
三、农民教育“云”课程建设的内在理路
“云”课程作为农民教育的新理念,在农民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实仍面临巨大挑战,需从课程环境、课程文本、课程“人”观念[6]与课程管理模式四个维度开展建设。课程环境的重建即如何突破传统的实体学习环境而重建虚拟学习环境。课程文本建设即建设符合农民学习需求与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云”。课程“人”观念的转变要求转变课程开发者、学习指导者、管理者与农民的观念,其中农民学习观念的转变是核心。课程管理模式的重建即重建一种既能管理又不会影响农民正常生活的管理模式。
(一)基于农民的现实条件重建虚拟课程环境
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Discussing onNetwork Security Status and Security Measures
Zhao Xin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Housing,Tianjin300280,China)
Abstract:By describing the status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 the proposed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countermeasures to be applied to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work.
Keywords:Network security;Computer;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tection;Measures
现在,中国的网民数已经达到了四亿。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网络,所以,本文探讨了当前网络安全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期能为网络安全的保障提供借鉴。
一、当前网络安全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不少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甚至个人电脑或网络频繁遭到恶意攻击。公安机关统计出的各类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特别是通过Email、各类木马、共享文件等为入侵途径的混合型病毒感染事件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系统均为国外厂家制造,还处在发展阶段的电子办公、企业电子商务和各行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相关网络工程都由国内一些较大的系统集成商建设。部分集成商仍缺乏足够专业的安全资质和技术保障人员,部分从事网络安全的工程技术人员认识不到潜在的危险。基于种种不理条件,很多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仅停留在如何防控病毒感染发作阶段,对网络安全缺乏系统的认识。
二、我国互联网安全存在以下问题
(一)网络安全系统脆弱,防护能力不强。我国的银行系统、政府部门、企业等全都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人没有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防护。
(二)大部分网络设施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目前许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国外技术设备装备起来的。在国际信息技术集团公司进入我国信息化建设市场、大举倾销网络信息设备之时,我们由于技术跟不上,导致花高价买淘汰技术和落后产品,这就造成信息安全上的隐患的存在。
(三)网络病毒传播泛滥。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病毒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身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网络秩序。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软件程序,可以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确地拷贝或自身变化后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不同的故障或使其完全崩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扩散速度进一步加快,受感染的范围更为广泛,传播途径也空前增多。近年来先后爆发的恶性病毒对网络造成了极大危害。
(四)网络诈骗活动猖獗。据统计表明,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四亿,网上贸易、交易活动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传统方式的诈骗手法被复制到互联网上,其更具隐蔽性和专业性,危害更为巨大,查办更为困难,给广大互联网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积极损失。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长期存在。现代病毒通过传输文件、图片夹带、网页代码等多种隐蔽的方式在网络中扩散,不少病毒都能自动或定时启动激活,附加在系统核心与内存中。若某台电脑被传染,病毒就会把被传染的电脑作为基地,盗取数据信息,甚至毁损硬件设备,继而扩散到其他网络,阻塞整个网络的正常数据传递,引发造成整个网络资料传输停顿或系统瘫痪。
(二)操作系统或软件的后门及BUG。操作系统的后门程序是传统安全工具的盲点,很少会考虑到。防火墙往往会忽略此类安全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正大光明地绕过防火墙而突破防线。一般的程序,就可能存在BUG。甚至连安全软件自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经常会有新的BUG被发现和公布出来,软件的BUG经常成为黑客利用的把柄,况且此类攻击一般不会产生日志,难于查杀。另外,黑客的攻击手段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
(三)内部网络用户造成的隐患。通常内部网络用户对整个网络结构、分布非常熟悉,个别极端用户在好奇心或破坏欲望的趋势下,经常暗中监听或操控整个网络,所以来自于内部网络用户的隐患有时是更难应对的。
(四)管理制度不到位。许多部门在网络安全管理、维护方面消极对待,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到位,疏于防范的情况;有的制度合乎标准,但是落实不到位。
三、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保障措施
(一)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管理和访问控制。(1)强化网络、设备管理力度,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的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定,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管理区,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要在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磁盘阵列、防火墙等硬件设施和通信网络上做好防范,经常检查、测试和维护所运行环境。(2)加强访问控制,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重要措施是访问控制,它的要点是防止非法用户使用和非常访问网络资源,是网络安全最关键的保障策略之一。强化入网访问管理机制,为网络提供最首要的访问控制。
(二)为了促进信息产业安全方面的良性发展,要改善基础设施。无论网络信息系统有多少保障措施,只要其芯片、中央处理器和其他核心模块或系统软件的设计是由他人制造的,其安全将是不可能的,这是最重要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尽快尽可能在政府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计划上,充分考虑、分析和研究信息领域的国家利益和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威胁,结合国情加强和指导发展网络安全系统。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强化网络安保措施的实施。网络项目的建设,不重视安全评估工作,就很容易造成网络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始规划网络系统建设时,要把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纳入计划。从网络设计、设备选型、硬件配置、作业系统应用平台的选择,到防火墙到杀毒软件的技术保护措施,同步建设,齐头实施,同步到位,以确保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不只是防火墙或相关技术的单个系统,更要全面考虑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保障机制,再将其运用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中去,无论对于建设方还是应用方,这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重庆度假房产;营销战略;房产市场
度假房产指的是以旅游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房地产项目,该种类型的房地产类型,将旅游、度假和居住融合到一起而形成房产项目。随着重庆市的发展,在众多的直辖市中而言,自身的度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对度假房产项目的开发。但是由于重庆市在开展度假房产项目的时间较短,还未形成系统的营销模式。因此,在其发展中遇到诸多难题,并本文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一、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市开展的度假房产的地区,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主要集中在仙女山、黑山谷和黄水等著名的景区中,以上这些度假的景区离市中心较近。在气候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在炎热的夏季,这些地区的气温在20~25℃,空气清新,空气中含有较高的负氧离子,适合当代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在这样的优势下,重庆市度假景区的房产项目在集合养生与人文景观因素下,度假房产项目的供应量持续上升,2014年,仅在黄水景区的房产销售的数量已经达到30多处,有效的提升了重庆市的经济总值,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的SWOT分析
重庆市度假房产虽然在以往的销售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但是自2015年以来,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改革以及人们不断变化需求的影响,使得重庆市度假房产的经营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冲击,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很难保障其正常的运行。为了全面的研究重庆度假房地产现阶段发展的真实状况,笔者采用SWOT分析对其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进行了总结,如图一所示,同时笔者还予以详细的论述。
1.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的优势。重庆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优越,度假的景区离市中心较近,在气候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在炎热的夏季,这些地区的气温在20~25℃,空气清新,空气中含有较高的负氧离子,适合当代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度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对度假房产项目的开发。
2.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的劣势。目前重庆市已有的度假房产市场略显混乱,国土资源以及相关的机构,对其开展的监督和规范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小产权房的现象频繁出现。小产权房指的是在乡村集体的土地上对房屋进行建设,但是未缴纳使用土地的相应费用,其房产的产权证并非是国家房屋管理部门颁发的,而是有当地村政府颁发的,这样就使得小产权的房屋在开发成本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资金较少,销售价格较低,致使整个度假房产市场形成了恶性低价竞争,这对整个市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房地产产品相对单一,在重庆市度假房产市场目前发展阶段来看,其房产主要以避暑类型为主,在对房产户型进行设计、度假景区居住小区的开发和周边配套设施来看,未能满足现今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房产产品相对单一,项目创新性不足,很难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3.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的机遇。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房产进行购买时,会注重房产周边的环境。这样的需求使得度假区房产倍受关注。这样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是重庆市度假房产发展中的优势,人们对生活较高的需求使得重庆度假房产有较多的意向客户,这对重庆市度假区房产项目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其今后的发展带来契机。
4.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的威胁。从重庆市度假区房地产发展中关于营销方面进行分析后得知,其营销方式和后期的服务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度假型房产和普通住宅最大的差别在于房源地和客源地形成的分离,这样的状况,对度假房产开发商开展营销方案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重庆市度假房产对房产进行销售时前期的宣传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难度,在市场中的表现为宣传的力度和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房产开发商在销售结束后,对后期的服务完全交由物业公司,这样很难保障营销后的服务质量,营销方案和售后服务是重庆度假房地产发展中的威胁因素。
三、重庆市度假房地产营销优化战略
在度假景区购买房产,已经成为现今人们提升自己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在近几年的度假房产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消费者消费的热情明显降低,这不仅未能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同时还对度假房产项目开发和发展形成了阻碍。基于在度假房产市场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几点度假房产营销优化的策略:
1.识别各种发展机会。有效地利用潜在的机会,对发展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发现产品的新问题,吸引竞争对手的顾客、开发新的细分市场都极为有利。例如,在对重庆市度假房产市场中商品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丰富度假房产的户型,完善周边的建筑设施。在实际的工作中,度假房产开发商应按照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对该市场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做到真正的掌握客户的需求,设计消费者所需要的房产项目。例如,户型设计阶段,应使房屋具有通风和防潮的条件;户型设计应具有多样性,进而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理想化需求。同时还要对度假房产地的配套设施进行建设,实现功能区的合理的配置。开发商应在项目建设前期做好规划,从而建设出真正的度假房产。
2.识别环境的发展趋势。环境发展趋势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也可能带来新的难题,对企业营销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掌握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重要前提。对于重庆市度假房产市场较为混乱的问题,当地的政府首先应保障度假房产产权证的合理性,这样不仅能有效的保障消费者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能对小产权房的有效控制。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应秉着正当竞争的理念,来扩大自身市场范围。企业的这种经营和发展的理念同样适用于重庆市度假房产市场。因此,重庆市度假房地产商应明确这种发展趋势,展现出自身的优势,进而适应这样的发展环境。
3.明确规定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在新型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不但要有具体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措施规划,而且应确定具体的时间进度。将成功商品的厂牌用于新的优质商品,使顾客对新商品有良好的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度假房产在营销前后经营时,属于一种服务型的产业。在重庆度假房产整个市场中,由于度假房产在近几年中属于房地产行业新兴的产业,受到广大消费者和房地产商的关注,在这一领域中竞争实质性的内容是服务,度假房产服务不仅存在于房产销售之前,更在后续各个方面的服务。因此,为了让人们在度假房产项目中进行消费,开发商应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这样刺激人们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因此,在实际销售中,在完成房产销售后,应对消费者的后续提出的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这样才能树立项目开发公司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对开发商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重庆市度假房产市场目前发展阶段来看,其房产主要以避暑类型为主,在对房产户型进行设计、度假景区居住小区的开发和周边配套设施来看,未能满足现今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房产产品相对单一,项目创新性不足,很难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笔者从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改善房地产市场环境、提高自身营销服务水平等方面,为度假房产营销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望本文的论述能为重庆市度假房产的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作者:肖映红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费文美.重庆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营销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16,08(30):214.
[2]阎建明,孙金花,施於人.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拓展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2,08(20):28-30.
[3]费文美.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旅游房地产营销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6,05(15):250.
篇5
[关键词]library 2.0信息素养教育终身学习
[分类号]G250
图书馆2.0的原则是试图去打破障碍,例如时间和地点的障碍,固有做法的障碍,从而使得用户不论在何处,图书馆都能将信息送到他们手中。图书馆2.0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范例,关注的是知识、经验、合作、新内容的创新和鼓舞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公共图书馆是推动教育、文化和信息发展的巨大力量,也是通过人的心灵促进和平与追求精神幸福权力的关键要素。《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图书馆的使命之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library 2.0将会是信息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新平台。
1 信息素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先发展的目标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建设知识社会,在开发学习模式、促进文化发展、提升社会参与以及创造发展机遇的进程中,把信息素养当作一项核心任务。全民信息计划(IFAP,Information for All Program)是教科文组织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和机会的应对项目,创建于2000年,它是一个政府间的方案,世界各国政府承诺将利用信息时代的新机会,通过让民众更好地获取信息来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信息素养是数字时代的一项基本人权,它促进社会上所有国家相互包容和融合。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身学习,允许各行各业的人们寻找、评估、利用和创造信息,有效实现个人、社会、职业和教育的目标。终身学习能使个人、公众、国家实现各自的目标,并利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产生的新机遇共同获益。它帮助人们和他们的机构直面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挑战,以扬长避短。
2 信息素养教育和积极终身学习的4个关键领域
伍迪霍顿(Forest Woody Horton,Jr.)先生是美国资深的信息资源管理专家。他在编写的Understanding,In-formation Literacy:A Primer(《了解信息素养:入门指南》,2008年)中认为:学习和教育、卫生与社会服务、商业和经济发展、政府管理与公民权利这4个领域是政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全民积极终身学习的关键领域。
2.1学习和教育
学习,在过去往往被强调是要获得记忆性的科学、艺术、人文等课程内容。教育改革的理念在于学习和教育是为了获得生活实践的智慧,而不仅仅是理论。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信息素养是否能解决长期以来学习的难题。信息素养几乎渗透到所有的学科,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中,应当有效地把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的过程中。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既需要具备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要有自觉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还要有利用特定信息资源或者工具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在学习和教育领域实现最优的信息素养目标,有5个方面的做法:
2.1.1教育者和持续的职业发展是培养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教育者要有一个培养方案,这些教育者包括教师、图书馆馆员、教员、父母、祖父母和凡是对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有影响的社区工作者。要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编写中去,并不断更新适合不同层次和地区的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的资料。还要改变一些教师和信息专家传统的看法,即只是把有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人当作信息服务的用户,现在应该把每个平常的人当作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
2.1.2教育政策、教学实践的决策应该基于对信息素养、教育成效和学习成果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国际或国家机构的有关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估标准和指标要基于实证研究,鼓励不同国家的研究机构把信息素养水平纳入教育成果评估中。支持基金会、高校、国家研究机构、图书馆、国际合作社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组织等长期的研究方案,以揭示信息素养对学生学习、成人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社区设置和终身学习的长期影响。研究人员、教育机构、研究型机构要以各种形式提供信息来满足决策者和从业者解决问题的需要。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机构应该实施积极的教学方式,如由信息素养支持并能促进信息素养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服务式学习和建设性学习。
2.1.3培养提问的习惯有利于信息素养目标的实现
适当改革教学以实现特殊群体的需要,如妇女、少数民族和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土著人、生活在边远和偏僻乡村的居民、囚犯和移民。评估这些教育实践对价值观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慷慨、分享,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敬业和道德伦理等方面。在当地社区寻找服务式学习的机会,因为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以及如何帮助其他人。
2.1.4建设培育信息素养的教育环境
包括适当的基础设施、明智的领导、扶持政策、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和学习文化,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协调不同的国家区域间的信息素养行动,并利用最佳的方案来进行。适当的基础设施包括图书馆、社区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提高决策者对信息素养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的认识。
2.1.5把信息素养作为学生、教师和认证机构评估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把信息素养成果作为评价学生教育培训的重点评价标准,评估和认证的标准应与信息素养与学习成果相联系。
2.2卫生与社会服务
获得健康信息的权利是一项人权。在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普遍共识的环境下,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为保障这一权利,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有关自身健康、家庭健康和社区健康的相关信息。尤为重要的是要给母亲和儿童必要的保护。所有国家都应确保健康和医疗保健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加强,包括提供课程、节目、出版物、网站、信息中心和干预措施,以加强所有公民的卫生信息素养。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针对一般公众的卫生信息素养教育
应该有针对性地关注青年人(校内和校外)、妇女、男人、老人、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移民、失业者和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包括那些拥有危险的职业或在危险地段工作的普通民众的需要。每个国家应制定一系列课程,从学前班开始贯穿整个正规学校教育,让儿童和年轻人意识到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行为、健康之间的关系,以鼓励和扶持他们为自己的健康和追求幸福而承担责任。必须建立或加强与现有网络的合作,特别是那些涉及保健信息发展和传播的网络。
2.2.2针对病人及护理人员的卫生信息素养教育应鼓励及允许病人和他们的护理人员提问(通常是家庭成员或其他社会成员,但并不绝对),使他们得以更透彻的明白,以便能够给予知情权。如果他们对临床
协商或在治疗过程中有问题或疑虑,则要求提供详细联系方式以便跟踪服务。不仅应特别注意提供高质量的,以各种格式和媒介形式存在的易于理解的信息,而且要确保这些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及其照料者)可以对治疗的进展以及医生期望他们遵守的一些事情有充分的了解。
2.2.3针对医疗保健从业者的卫生信息素养教育应该认识到以证据为基础的医疗实践的日益重要性,那些负责设计和提供保健医生的初步培训的人,应在课程范围内,对信息素养的态度、专业知识和行为给予特殊的、明确的重视。所有国家,特别是享有国际和翻译机构援助的国家卫生部门和专业协会,应当确保已经在实践和适当的地方卫生信息素养中持续专业发展保持现行的可行性和评价,使之成为继续营业的前提。医疗、护理及专职医疗专业人员和辅专业人员应当接受训练,以改善他们的卫生信息素养以及在病人和社区方面的实践技能,并通过这来了解他们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种族和文化背景的敏感程度。
2.2.4针对卫生部门官员和决策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负责健康管理员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应确保在基本和高级课程中包括一系列的健康信息素养技能。国家卫生当局连同有关专业协会应采取措施,以确保决策者和管理者都具备了适当的信息素养的相关技能,以便使他们能够提出高质量的、可行的决策,并在尊重临床医生、患者和广大公众的前提下灵活地履行职责。
2.2.5针对从事推广健康信息素养的专家的建议应当建立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素养实践的中心数据库,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从业人员使用。这样的信息素养实践可以包括课程和方案、文件和手册、网站和论坛、会议、地点和空间、奖项和荣誉以及工具和资源。列入最佳方案数据库的项目应该由一个国际编辑小组保证其质量;应与论坛和从业人员的专业协会相联接,同时建立一个专用基金以及愿意在合适的高级会议上致辞的专家名册,并提供资源,以支持其参加有关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活动。应对不同种类的信息用户(如卫生专业人员或公众)寻求信息的做法进行研究,为信息素养干预措施的设计提供基础。
2.3商业和经济发展
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个“关键领域”是企业和经济发展。在目前的全球化趋势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劳动力对信息的利用和技能的学习。各国政府在带头提高信息素养的工作的同时,应努力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建立战略性联盟,包括关键经济部门的商业界和消费者。被列为目标群体、机构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实体、教育机构、信息的生产者和供应商、贸易和商务机构、商会、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主要目标群体包括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公共管理部门以及特定目标群体,如失业者、妇女、初创企业、少数民族、移民和消费者。“更智慧地工作,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这句老话简明地概括出了21世纪劳动力的特点。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农业和工业革命中,战略性革命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物质资源,而在21世纪,知识本身成为了战略性革命资源。我们现在正处于“信息革命”中,在办公室、工厂、实验室或者在家办公的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儿童和成年人),无论是在学校,在工作或者处于其他社会环境中,无论处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想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胜出,就必须学会更巧妙地学习和工作。信息素养保证人们现在能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和有思辨能力的人。而当他们在一生中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他们便成为了终身学习者。国际和区域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OECO)、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区域银行、区域性政府间的政治组织,如美洲国家组织和同行在中东、非洲和亚洲/大洋洲,需要在其区域的所有国家实施教育改革,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信息素养教育的企业必须被定义为那些已经学会了如何组织和管理他们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流,以便其雇员、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所有这些信息资产的存在,了解它们各自的储存和处理平台、格式和媒介、如何寻找和获取信息、如何检索以及如何使用它来完成企业的最低目标。政府应指定一个领导机构在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方案的影响上面牵头开发、部署和测量。牵头先锋机构应分别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协调建立一个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应包括最佳做法、专家、工具、相关的内容等。专门的组织机构应挖掘、培养和发展政府、工商企业和经济发展组织在这方面的拥护者,以便更好地采纳和宣传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方案。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的倡议应制定在一个国家的全球信息社会的国家议程上,这个议程是为了改革和改进文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创造力的培养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等。商业和工业应通过更多地利用远程办公和选择远程办公来探索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工作安排,他们也应运用信息素养的元素来建立特定的行业门户网站。
2.4政府管理与公民权利
第四个也是最后的“关键领域”就是国家治理和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应该开展以下工作:敦促各国政府创建全国理事会,在省级和地方各级集思广益、汇集规划和促进国家信息文化的想法,并阐明这些想法如何使该国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在国内外,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成员。敦促各国政府指定一个主导政府部门负责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倡议、这个领域的规划、预算编制和执行,包括定期监测,同时要密切与教育、信息和通信技术、文化和其他有关部门(如当地的发展、商业、农业等)协商合作。敦促教育机构和信息机构,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建立有助于培养信息化公民的政策和方案,而且要特别关照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少数民族及老年人。敦促工商业部门和工会为信息化工作制定相关准则。敦促各国政府针对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建立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政策和方案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公民参与度。鼓励各国政府,使公共领域信息容易为所有公民取得,包括共享,并鼓励他们更广泛地参与公益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规划公共领域信息的数字化和保护工作。敦促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以及其他组织和机构为儿童、青年和成年人开发和传播公民教育方案,其中包括找出并确定如何在立法者和他们所服务的社会团体之间建立和保持更加透明与和谐的关系以及如何让公民更好的参与并在不同的阶段,给立法者就正在审议的、新的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相关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方案。敦促各国政府制定关于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教育和培训方案以及关于移民人口的公民教育方案,因为他们希望保留而不是失去潜在的生产力移民人口。建立由国家或议会图书馆、信息和通信技术专家及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人士组成的非正式工作组,探讨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更有效率和更有效地为国家制定良好的法律与公共政策。鼓励各国政府增加他们自己地方(土著)的内容的知识创造,包括扩大用本地语言和方言撰写的知识
出版量。
3 library 2.0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新平台
3.1个改变传统学习和教育方式
library 2.0是一个信息技术和服务理念结合的产物,用户参与是重点。而为了使用户成为有能力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的人,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必要。图书馆建立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专栏,提供给用户“自由学习的课堂”,利用可视化的互动的方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为不同基础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据《公共图书馆资金与技术支持》的简要报告《美国公共图书馆支持教育和学习》的统计,大约83%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提供在线家庭作业的资源;73%的图书馆在其社区是唯一一个提供免费网络服务的地方;大约50%的青少年去图书馆上网,而超过了四分之三的家长利用图书馆支持孩子的教育;很多美国人认为,普遍利用公共图书馆计算机的原因在于满足教育的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是支持社区中每一个人的信息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机构。它们可以利用其自身资源支持和提供各个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场所。
东莞图书馆的市民学习网的宗旨是创建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营造人人学习的城市氛围,体现了library2.0提供个性学习服务的特点。学习网具有教学管理功能,市民可以自主管理个人学习的信息。这种图书馆学习网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公益、开放、多媒体远程学习的平台。
3.2随时随地提供卫生和健康信息
健康几乎是每个人都很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非典、流感对全球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及时为用户提供特殊情况下的保护知识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多,日常保健信息的提供也应该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
通过图书馆的手机短信服务方式,可以迅速及时地特殊疫情下的防治信息。建立互动的信息咨询平台,针对性地回答用户的日常保健咨询,建立卫生健康信息素养的课堂,以提高民众的卫生信息素养,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3.3跨界合作参与商业和经济发展
企业等组织应该为各自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倡议制定一项战略计划、任务和远景,图书馆可以与它们密切协作。Library 2.0可以建立一个跨界合作的平台,一方面积极向企业和企业劳动者进行基本的信息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为企业和员工量身定做必要的企业信息素养教育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
商业组织应当提高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建立一个保证其经营活动透明的环境,使企业文化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利用。图书馆可以帮助企业与信息提供者和生产者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让企业支持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项目,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素养的培训以提升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增加国内外贸易以及国内外的直接投资。
3.4免费开放共享政府信息的公开
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法定通道。随着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政府信息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主要馆藏内容之一,并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和陈列政府信息。例如,澳大利亚建立了正式的政府文献供给项目,包括议会文献分发项目、澳大利亚统计局图书馆扩展计划和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图书馆免费分发项目等,这些政府信息分发项目确保了国家图书馆、州图书馆和经选择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能够得到政府文献的复本,从而保证公众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图书馆获得政府信息。
我国国家图书馆建立的国内首个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门户――“中国政府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已经于2009年4月30日正式开通,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把政府信息的提供和图书馆2.0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提供民众需要了解的政府公共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