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安全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安全的内涵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生态问题开始日渐显露。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污染成了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成了低碳经济发展下的主题。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追平世界经济,因此难免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环境的污染。在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远高于世界水平,因此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将面临能源消耗不停增长、生态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的局面,为了对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过多的碳排放做出一定的约束,对于低碳视角下产品的评估成了当前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低碳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产品安全指标的构建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于产品的安全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安全以及社会安全的基础之下,产业能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之中能够抵御来自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外,在国家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中加入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都比较少,但是,面对我国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已经迫在眉睫。更进一步,低碳视角下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低碳建设与产品建设理论的完善,同时实现了低碳经济与产业经济的结合,这是产业从定性研究迈向定量研究的一大步,是低碳经济视角下评估产业安全的重要依据。以产品的安全内涵出发,依据产品安全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产品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与生态安全三方面构成产品安全指标体系。

二、产品安全内涵

(一)产业安全研究评述

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产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而产业的进步离不开资源,不仅是社会资源,更为重要的是环境资源。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对于产业安全的一些见解,同时提出了产业安全的衡量标准以及评价体系,其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如下:何维达教授在其出版的书中很早就提出了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将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分为四个大类。首先就是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环境。其次是产品的竞争力,如果产品没有丝毫竞争力,那么无法盈利的产品必然不会被企业所接受。在之后就是产业国际控制力以及产业依赖度。产业的国际控制力是指产业在国际上占有多大的比重,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产业不仅仅利用在国家,同时在世界上也会获得一定的地位,而产品的依赖度就是指这个产业对于外部条件的依赖,依赖度越小,那么在面对外部条件的改变时所受到的影响就会最小。依据这四大因素,产品安全被分成了安全、不安全、危险三大指标。徐芳以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产品安全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决定以自己的认知理解来建立产品安全评估体系,他认为产业会存在四个指标,这些指标描述了产品的整个过程,由此得来的指标将最具有权威性。这四个指标分别是产业的活力、结构、恢复力以及对整个产品汇总后的综合指标。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这四个指标涵盖了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产业的发展之路上总会存在低谷,产业是否能一直满足大众的需求并持续保持活力,这是产品是否有价值作为安全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结构指标从产业本身的结构来进行分析,判断产业结构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否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恢复力是指在产业经历过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后能正常回归原来的轨迹的一种能力,这是一种抗风险的能力的体现,最后是产品的综合指标,综合全部的信息给出的一个指标。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认为,从产品的控制力、竞争力、成长能力以及发展环境作为产品的评价体系更为合适。在其中,占用最大比重的是刚引入产品安全评估体系中的产业发展的能源环境及资源约束和产品生态环境。产业的前期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只有足够好的发展环境,产业才能在刚起步的时候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产业的之后发展中,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稀缺将会限制产业的发展,因此资源的约束是产品安全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低碳视角下产业安全的内涵

在产品安全研究论述之中我们知道我们在研究产业安全评估体系指标的建立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产业经济的安全性,同时产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到的资源约束以及无限制的过量碳排放会对产业本身的发展造成影响。我们可以从低碳视角下来分析产业的内涵,那就是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被背景之下,本国的产业能够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不利因素而保持发展,不会因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资源的限制以及生态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过多的约束,能够长期使本国产业处于安全的状态,产业在外部要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以及竞争力,在内部要有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的重构

(一)产业安全评估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与综合性原则在设计产业的安全指标评价体系时,应该覆盖面极为广泛,从全面反映资源、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这不仅涉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层次,同时也关系到的人类的生存方面。因此,具有科学性与安全性是产业安全指标评估体系建立的第一原则。2.实用性与可测性首先指标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产业安全评测的需要,如果建立的评价指标没有实用性,那么建立的指标体系将毫无作用。指标的建立是为了反映产业安全的现状供管理层制定相应的政策,所以指标的建立应该具有易理解与易接受,满足实用性的特点,同时,指标都是可测的,每一个指标所对应的值应该是由对于目前的产业经济状况计算得出的,具有准确性。3.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产品安全评价体系应该尽可能的量化到每一个产业,因为这样的指标将会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但是总会存在产业无法量化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无法避免的使用定性指标。4.长短期产业安全相结合产业安全体系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短期,同时要关注产业自身的长期发展,短期产业安全重点在于产业环境的改变以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长期产业安全则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产品安全都应该重视。

(二)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的基本内容

1.产业社会安全性产业社会安全性是指一个产业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产业将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及阻碍社会的进步,还会对社会的大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产业的生存离不开国家的扶持,而国家提供的就是社会发展环境,社会影响是自身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2.产业经济安全性产业经济安全性是指产业在依靠其他因素而存在的依存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也就是其竞争力,产业能否稳定发展下去的控制力,主要从外商投资依赖度、产业能源依赖度、产业集中度、产业国际竞争力、自主品牌等方面来反映。3.产业生态安全性产业生态安全性是从从产业发展开始的资源能否满足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否能做到最小、碳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三个方面来反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就是能源约束力、生态环境约束力、碳排放量、环境污染率以及资源回收率等方面。4.产业安全的评估方法和模型产业安全指标处理方式是首先完成对需要获取指标的筛选,不满足要求或者不符合的指标不记录,对获取的指标进行分类,使用一些分析法;用于完成指标的预测以及自学功能,比较著名的就是回归法平均模型;最后就是指标综合以及权重分配,但是目前对于权重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这样会对产业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一定影响。

篇2

    1研究区概况

    绥化市位于松嫩高平原中部,东经124°13′—128°30′,北纬45°03′—48°02′,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是松嫩高平原黑土区内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区域,也是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区)之一,下辖1个区、3个县级市和6个县。2009年末,绥化市土地总面积34854km2,其中耕地面积165.7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7.55%,年末总人口58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比重达到73.2%;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339.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0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由98.7亿元增加到208.7亿元。绥化市地势平坦,土质优良肥力较高,日照时间长且雨量充沛,适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是国家储备粮大区之一。200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批准绥化市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绿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正规化,2001—2009年,粮食商品率由60%提高到80%以上,粮食总产量由467.1万t增加到1119.43万t,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1/4。

    2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共识。本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从研究区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考虑了耕地资源承受的压力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这些变化的影响,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15-17],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准则层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3研究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3.1数据来源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2001—2009年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统计年鉴》(2002—2010),部分指标数据由原始数据整理计算得到,限于篇幅原因不一一列出。

    3.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生态安全评价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间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18]。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极差变换法对所选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便于进行指标值对比和综合测评分析。

    3.3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综合考虑主观意向和客观数学理论,突破单一方法确定权重的局限,客观地反映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影响度(表2)。(1)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向量为W1=(W1W2…W20);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向量值为W2=(W*1W*2…W*20)T;(2)确定组合权重向量WC=(WC1WC2…WC20)T,令:WC=θ1W1+θ2W2,其中θ1、θ2为组合权系数向量的线性表出系数,θ1,θ2≥0,且满足单位化约束条件:θ21+θ22=1。对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处理以及对θ1、θ2进行归一化处理,按照上述确定组合权重方法计算得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值。

    3.4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根据标准化后数据和指标层的权重,计算指标层中各因素的综合评价值,通过指标层中各因素的评价值和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得出2001—2009年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的最终评价值。Di(ω)=∑nj=1Xij×Wji=1,2,…,m;j=1,2,…,n式中:Di(ω)———综合评价值;Wj———第j个指标的权重;Xij———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n———指标个数。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了各年份耕地生态安全的高低程度。评价值越大,安全性越高;评价值越小,安全性越低(表3)。

    3.5评价标准的确定

    目前,对于耕地生态安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根据研究区耕地生态环境现状,参考有关文献[19-23],将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划分为5个等级:恶劣级、风险级、敏感级、良好级和安全级(表4)。

    3.6评价结果分析

    评价结果表明(表3—4),2001年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为0.3859,生态安全等级为Ⅴ级,安全程度处于恶劣级,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生态功能低下,生态灾害严重;2002—2004年生态安全评价值由0.4703增长到0.5807,生态安全等级为Ⅳ级,安全程度处于风险级,随着政府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生态问题仍然突出,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灾害较多;2005—2009年生态安全评价值均处于0.6~0.8,生态安全等级有所提高,处于评价等级中Ⅲ级,安全程度为敏感级,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但可以维持基本功能。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虽然2001—2009年以来,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呈总体上升趋势,但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问题仍然突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退化,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但尚可维持基本功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恶化,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自然灾害严重,2001—2009年间,绥化市耕地受灾面积累积达到1005万hm2,洪涝灾害、龙卷风侵袭都给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带来很大威胁;(2)工业废水过量排放,2003年绥化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1.24%,达9a间最低点,工业废水的过量排放,使得绥化市本来就少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地表水质不断恶化,耕地生态环境恶化;(3)2001—2009年间,绥化市固体废物排放量增长1.45倍,空气质量恶化,但2003年后,由于洪涝灾害成灾率及其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又有所改善;(4)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虽然绥化市的人口控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口增长的趋势仍未得到控制,绥化市现仍然是黑龙江省的人口大市,2001—2009年间,绥化市人口平均增长7.11‰,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呈上升态势;(5)农药化肥大量施用,根据统计资料可知,2001—2009年绥化市的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逐年都在增加,农业生产中滥施化肥和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4耕地生态安全驱动力分析

    因耕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耕地利用的压力因素、状态因素和响应因素的综合变化情况,而各因素又最终受到指标层各因子的影响。要对耕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把握,对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子(驱动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因子错综复杂,相互之间耦合关联,给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本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若干个自变量压缩成几个独立成分,以此来减弱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以上文指标体系中2001—2009年各指标序列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计算,分析对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产生影响的驱动力。

    4.1结果总体分析

    通过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发现耕地生态安全与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垦殖率、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耕地用电量以及废水排放达标率有较大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6,0.920,0.920,0.871,0.813,0.800,0.748,0.754,0.708;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与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耕地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32,0.904,0.843;与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相关性较高的指标有废水排放达标率、单位耕地面积建设机械动力以及耕地垦殖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00,0.720,0.644;另外,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粮食产量、人均GDP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与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相关性较高,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4,0.919,0.846,0.794。

篇3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明确要求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打造秀美宜居城市。这是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必将有力推进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东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当前,要在明确秀美宜居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力推进实施。

一是要把握秀美宜居城市的内涵。秀美宜居城市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能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能为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秀美宜居城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它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乡协调、居民安乐。秀美宜居城市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它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文化氛围浓郁。秀美宜居城市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它居住舒适,配套设施齐备;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充足;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秀美宜居城市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它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能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秀美宜居城市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它具有强大的御灾抗灾、确保城镇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居民安全感强。

二是要坚持生态秀美宜居的原则。其一,必须坚持生态的原则。要按照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一二三产业走向品牌化、现代化和生态化。其二,必须坚持秀美的原则。着力于城市景观环境体系的科学规划与统筹协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建设更加和谐、优美、宜居的城市空间环境,营造独特的东营文化脉络与精神家园,打造怡人城市景观,确保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其三,必须坚持宜居的原则。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要更加注重城市安全和居民安全感,按照系统工程思想进行谋划和管理,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提高现代社会安全管理的整体有效性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整改管理上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要抓住打造秀美宜居城市的工作重点。从东营实际出发,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秀美宜居城市,首先要全面构筑生态系统。突出大绿地、大水系、大湿地特色,加快构筑森林环抱、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的生态系统,建设绿色家园,打造生态东营。规划建设环城防护林带,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切实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项目生态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水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其次,要着力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创建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第三,要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要建立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和合作、协商、包容、透明、信息共享的开放机制,在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互动、平等交流的新型关系,共同建设生态城市。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科学设置绿色GDP和包括资源、人才、环境、社会的总资本等指标,使政绩考核真正成为东营的助推器。第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加快建设交通、通信、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第五,要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切实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扩大投资和刺激经济消费,全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促进公建项目与商业项目同步建设、形象提升与功能开发同步推进、商机人气与城镇业态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力和人口、环境承载力。

篇4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些与保护土地资源有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多次修订,加强了土地管理。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土地保护政策,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把耕地的保有量提升到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的面积也不能低于15.6亿亩。

一、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

关于“粮食安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也是动态的。1974年的粮食安全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的粮食安全定义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要保证所有人能够随时都买得到也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从粮食安全的定义来看,要满足三个具体目标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第一,要保证能够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第二,要最大限度保证粮食供给的稳定性;第三,要保证需要粮食的人都能得到粮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粮食安全不仅要满足人们数量上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粮食质量的需求。如今,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定义是粮安天下,要让老百姓手中有粮,这样人们才会心里不慌。

二、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一)耕地资源减少或质量下降

自然土壤经过发育形成耕地,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耕地要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如果耕地资源质量下降,作物质量和食品安全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土地过于零散,这就加大了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如果强占耕地,就需要进行补偿,但实际补偿有一定的难度。就耕地保护而言,存在的问题是重数量、轻质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在城镇周围或者是交通沿线附近有一些良田沃土被占用,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减少,导致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新补充的耕地资源处于一些耕地条件不好的区域,高产量的耕地资源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长期重复使用耕地资源,会导致土壤的耐水和耐肥性能减弱,营养比例不平衡,耕地资源污染情况严重等。随着耕地质量水平整体下降,耕地的生产力会越来越弱。

(二)人口因素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人口因素会对粮食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人口增加,意味着粮食需求增加,同时也会加大粮食供应的压力。人口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人口因素会导致粮食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容易导致土地恶化,也容易导致其他生产要素恶化。粮食分配与消费需求严重不平衡,就需要升级消费结构,而这也给粮食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生产都是“靠天吃饭”,近代随着农业技术发展进步,这种情况开始得到改善。但是生态环境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仍然非常明显。从当前的生态环境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重金属污染,导致污染加剧的同时,全球气候也开始变暖,生物入侵及频繁出现灾害性天气,都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不稳定的降水量会导致粮食种植结构发生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在今后的20年到50年的时间里,气候的频繁变化会深刻影响农业生产,而这意味着全球粮食安全水平将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会降低[1]。

(四)世界贸易金融因素

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开始逐渐对外开放粮食市场,粮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变得频繁,国际市场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的粮食供给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而粮食贸易会受到国际汇率变化的影响,也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国际贸易存在不平等的问题,由此会产生不平衡的产销分布结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小农经济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包括赢得关税配额、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符合动植物检疫标准、技术壁垒协定,等等。粮食安全会受到金融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金融因素包括人民币汇率、国家为农业提供的补贴、进出口贸易、国际期货的价格等。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坚持自我保护主义,通过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来实现对自我的保护,而这会增加粮食出口以及粮食流通的难度。

三、国际贸易视角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强力保护耕地资源

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实现对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抑制耕地资源减少。针对耕地资源,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做好耕地资源保护工作,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对于一些非农业建设活动占用农用地的情况要严格禁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各种类型各个区域的用地情况应统筹安排,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从而切实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注重开发复垦耕地,实现与占用耕地之间的平衡状态。对于占用耕地的问题,国家实行补偿制度,如果是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经过批准后需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占用耕地的单位要开垦耕地,数量和质量都要保证相当。如果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没有条件进行开垦,就需要缴纳开垦耕地的费用,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缴纳。在此条件下,实现专款专用。通过上述办法,抑制耕地减少的势头,同时将复种指数变化因素考虑在内,有效维持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2]。

(二)重视发展农业科技

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重视发展农业科技,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种子工程”应持续抓,使得科技能够在农业生产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面向粮食主产区应进一步增强扶持力度,有效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来说,应长期坚持这些措施,坚定不移地坚持,才能体现成效,使得耕地的产量能够有所提高,同时也能有效优化粮食的品质。就粮食高产而言,应扩大这类活动的实施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千亿斤粮食规划活动,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投入,在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由于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够充足,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价值,研发质量高的粮食种子,实现对中低产田的科学改造,推广和普及重大栽培技术。

(三)加强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重视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完善农产品的安全检测体系,构建完整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加大管理力度,这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如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在建设完成之后,应保证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检测中心的作用。可定期抽查农产品的质量情况,从而真正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信度。在农产品集中的区域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活动,这些区域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安全制度,方便对农产品质量进行例行检查。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检测工作,可面向生产中的农产品,也要面向流通中的农产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农产品的质量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保证安全检测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优化储备粮食的调控机制

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采用储备粮食的方法,国家通过各级粮食储备,能够起到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确定各级粮食的储备规模时,应对粮食的供求情况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改善管理手段,进行这项工作要注意以《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为依据。储备的粮食要保证在国家有需要时能调得动,能发挥价值。对各地政府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要求各地政府能够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实地方粮食的储备工作,并抓紧时间完成。另外,地方政府在调控地方粮食市场时,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在保证地方粮食安全时不遗余力,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有一定的预测,并制定应对策略,保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3]。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耕地资源减少或质量下降;人口因素;生态环境恶化;世界贸易金融因素。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确定的首要政策目标是必须保护耕地资源,从而起到保证粮食安全的作用。此外,应重视发展农业科技,并加强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天威,钟瑾.创制现代草产品加工科技体系保障大粮食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06):675-684.

[2]金宇豪,郭恬,阳会兵.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作物研究,2020,34(06):580-584.

篇5

关键词:营区建筑;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Abstract: at present, tens of thousands of army camp building discharge sewage each year about more than tons of, many of which the camp building sewage after processing, and can completely meet the prescribed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back to the camp of the ZaYong within for the drinking water. This not only reduce the camp of fresh water to seat for and occupied, and in saving water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 the camp building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the camp architecture;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营区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只有实现了水质和水量的双重安全保障,才能真正实现营区建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营区建筑作为水资源利用的终端,其安全用水保障直接受到水资源质、量安全、水处理的制约;另一方面,营区建筑水资源的安全利用也将间接影响水循环安全。

一、营区建筑水资源的安全保障

为了实现水安全,我们面临着满足基本需要、保证食物供应、保护生态系统、共享水资源、赋予水价值和合理管理水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如果一个营区的水资源供给能够满足长远发展的合理要求,那么这个区域的水资源就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不安全的。以上针对区域范围进行的,借鉴以上对水安全的研究并结合营区建筑的实际用水范围,因此营区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质是:保障现在和将来人人有能力支付而获得足够的保质用水满足合理需要,不受洪涝灾害威胁,拥有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其承载力范围内。

二、营区建筑水资源的内涵及因素

营区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包括:(1)水资源分配原则;(2)水资源分配原则;(3)水价确定;(4)合理水量需求确定(包括室内、室外);(5)洪涝、旱灾害对策;(6)排水总量控制原则。具体地说,营区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包括:营区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供水满足健康、舒适的需要;各地营区建筑需水总量在不同时间、空间内不超过水资源承载力;从取水到排水转输安全;雨、污水排放影响在水环境承载力内。当然,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是动态概念,与当时的经济、技术等条件有关。因此,在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水资源演变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是关系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营区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发展中处理好营区居民与自然之间基于水的关系,具体是处理好水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资源量参差不齐,在可开发水资源范围内确定不同营区绿色建筑用水量标准是重点,并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营区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量化指标和保障措施。

三、营区绿色建筑用水量组成

营区建筑在整个建筑寿命周期内,即从选址、设计、建设、使用到最后拆除,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以最低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营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最终实现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与环保性统一。因此,营区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对于营区建筑水系统,则是采用3R原则,3R原则在营区建筑水资源利用方面具体体现为:(1)节约用水;(2)本着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3)充分考虑绿化配置,适宜选用绿化物种,改善营区居住环境,创建优良的温、湿度环境。要满足营区建筑对水资源的需求,不仅水质方面必须达到相应的用水标准,水量方面必须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四、营区水资源保障措施及利用分析

(1)保障营区水量安全,一方面要在保障水源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做到各种水资源的统筹规划与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又要求用水需求及其设施、供水设施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合理,控制到位。以再生水利用为核心,从水资源利用、水需求控制、规划设计以及运行管理四个方面来提出建筑用水的水量安全保障措施,保障绿色营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营区建筑为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理念,力求对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减少对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达到节约的目的。水资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资源,是营区建筑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水资源的利用也要充分体现营区建筑的利用理念,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在充分保证营区生活用水安全的情况下应体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合理综合利用,以降低绿色营区水耗。水量安全保证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保障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保障营区建筑用水量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新鲜自来水取用量。根据营区所处的实际情况不同,可综合利用的水资源也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营区可利用水源主要有营区建筑所在地的市政供水(包括自备水源水)、中水、雨水、海水等,其中市政供水是为传统水源,也是保障营区官兵生活的主要水源,为营区官兵生活提供新鲜用水,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水资源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对营区而言就要尽量减少对市政新鲜水的索取和占用,提倡水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这就要加大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下面就对绿色营区中水水源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综合利用策略。

营区生活污水或其他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回用于营区内杂用的非饮用水。这种水资源利用是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污、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营区“应建立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营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等用水宜使用中水或雨水”。因此,营区中水利用是降低营区建筑水耗、保证绿色营区水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制定合理的综合利用策略。再从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水资源特点,提出营区建筑水量安全保障策略,实现在人与自然和谐条件下水的良性循环,从而满足部队营区建筑对水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徐瑾,万威武,排污权交易体系两种基本模式的比较.云南环境科学,2001.

2)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水利学进展,2001,12(1)

3) 郑通汉.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中国水利,2003,6

篇6

1.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2005中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这样规定的,食品安全(foodsafety)是指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5,6]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5-6]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问题。食品数量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本民族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膳食数量。要保证食品数量安全就要求人民必须既可以买得到又能够买得起维持其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食品质量安全主要指所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等方面能够满足和保障人们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到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毒,以及添加剂是否违规和超标、标签使用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食品可持续安全问题主要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获取需要注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食品安全的成因

对于食品安全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诸多研究。如美国农业经济学家Kinsey教授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可以分类为以下六个方面:[5-10]土壤、水和空气等农业环境资源的污染;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和生长激素等,致使有害化学物质在农副产品中残留;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添加剂(防腐剂);新原料、新技术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科技进步对食品安全控制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部分学者也从食品生产、加工到销售供给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柏振忠、王红玲等研究认为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以及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掺杂使假和包装容器对食品造成污染等几个方面。陈兴乐等从政府规章、管理制度等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影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监管投入成本过高、部分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管体制与机制不到位、监管信息不畅通以及监测与预警机制失灵等几方面。孟菲、段玉峰等从生产角度分析,认为农药、兽药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环境因子。王婷等认为食品安全必须要加强对农副产品源头的控制。王志刚、周洁红通过对不同特征的个体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程度以及消费行为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收入、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程度、消费者对安全的忧虑度以及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等是影响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信息管制方式的重要因素。徐晓新认为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完善所致。刘为军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表征因素、过程控制因素、制度因素三个方面。综上可知,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受到生产、加工、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影响。首先,在生产环节会受到土壤和水源污染导致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污染,以及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大量滥用植物生长调节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激素、抗生素等等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其次,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污染以及滥用添加剂等而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对于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等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行业门槛、加强产品标准制定以及完善立法和监管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真正解决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重点还在于追根溯源。食品安全不从源头保障,一切都是徒劳。笔者认为,这个源头在于农副产品的生产环节,包括最上游的生产环境(土壤、水、空气等)和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因此,为农副产品生产的源头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监管条件,既是有效改善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也是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长远之计。

二、食品安全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食品安全最基础和最有效的保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10,1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力推进,可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流动与集聚,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因此,从本质上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原有利益主体相互分隔的格局,促使其演变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体,从而形成了从食品源头的生产(种植、养殖)、储运、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相互促进机制,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转变,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最基础和最有效的保障,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

从农副产品生产环节来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小”与“散”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了农副产品安全生产风险。农副产品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表明,我国以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典型特征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我国农业的迅速崛起、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农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众多的人地矛盾,均田承包的又造成了我国农地使用的过度细碎化和农地经营的超小规模化。这种超小规模化的生产状态不仅加大了农业生产和收割的难度,减低了农地的利用效率,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专业化和精细化生产的发展,而且可能造成同一品种在不同人家种植、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质量不一样,严重制约了农副产品标准化的推行,增加了农副产品安全生产风险。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保证,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副产品生产的安全监管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主要以为基础的分散小规模生产,使得农民对农副产品生产与企业对食品加工的环节相分离,非常不利于政府食品安全的全程跟踪监管,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成本过高。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广大农村生产的原始食物产品,容易导致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多头监管与协调矛盾等诸多问题。虽然在一些地区推行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后,食品加工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仍然比较松散,并非完全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企业也难以将产品质量标准延伸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一方面,质检部门负责监督和处罚企业加工环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但却没有权力去直接监管农户的生产环节中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容易造成对食品安全问题责任的相互推诿。另一方面,农业管理部门对分散的农户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却又不到位,最终造成无法实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有效监管,同样增加了食品安全生产风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农业标准化生产,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工程中使用统一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农副产品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为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降低了农副产品安全风险。

4.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综合系统。[10]消费者通过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可以了解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追溯问题食品的来源及出现问题的具体环节。因此,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办法。然而,我国农地使用的过度细碎化和农地经营的超小规模化使得农副产品的追根溯源非常困难。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促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化,从而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屏障。由此可见,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升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首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农业生产经营走向企业化和标准化,从而使每个生产企业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直接对象,这就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由企业把关食物产品,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规定,起到了直接筛选的功能。再次,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进而促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最终从产品源头上减少了因滥用农药化肥以及饲料添加剂等带来的农副产品受污染的安全风险。第三,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又能够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者出于生产利润压力进而违反食品安全法规事件的发生。另外,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其进入现代化物流、贸易和销售市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品质也就必然有了相应的保证。

三、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

1.以及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

我国农地经营的细碎化,阻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由于我国在实行时,为公平起见,一般会根据土地的肥瘦、距离居住地远近等分为不同的类别,采取好坏、远近搭配的方式使每个家庭分配到不同类别土地。在我国农村分家时,原来家庭的土地也会依照土地的肥瘦、距离居住地的远近等标准被分成多个部分,分开的每个子辈家庭将分到不同类别的土地。这样就导致了下本就细碎化程度较高的农地进一步细碎化,每个单一地块面积较小,使得农地过于分散,从而形成普遍的“超小型”的土地经营格局,土地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使本已高度稀缺的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限制了劳动生产率、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践表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固有局限性已逐渐暴露出来,是阻碍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1-13]

2.农地流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可耕地,因此,要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应从解决农地流转为切入点,从而引导和实现农地的适度集中。即通过农地流转,使分散、零星的地块逐步集中形成一定规模,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安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经营,从而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四、结语

篇7

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政治文明到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但是,伴随着人类这一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是自身的物质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同时却又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就是人类最终灭亡,而且伴随着人类灭亡这一过程是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当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耕地减少就是这一危机的真实写照。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的现实危机就是生态安全观直接接种的土壤,生态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这种对现实最直接的关注,二者是统一的,生态安全观也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种解读。人类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政治、信息和生态等诸多安全威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安全系统,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要避免陷入孤立和片面。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在思想、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关注生态安全,保障生态安全,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创建。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就要从这一理论前提入手,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培养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的生态文明方式转变。

二、大学生生态安全观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纵观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无论从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仅仅关注“个体人”的安全问题,从安全常识普及或者技能的培训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安全教育都以此作为出发点,以期从保障个体人的安全角度出发,被动地实现或达到维护整个群体安全的目标。这一出发点是传统安全模式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延伸,虽然这是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必须承担的任务,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时期,安全教育工作角度和方向更应多元化和开放,不能仅仅从维护个体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去解决群体的安全利益问题,或者说不能仅仅关注“个体人”的安全,还要关注“群体人”的安全,大学生安全教育普世的价值关怀应立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关注,让大学生从被动的或无序状态转变为主动地积极的应对现实安全问题。实际上,群体的和宏观的安全利益维护才是保障“个体人”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传统安全教育过程中对此问题也有涉猎,而近些年提出的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问题更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生态安全是全体人类面临的共同安全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群体人”的安全观念培养不失时机地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引领到宏观层面,只有维护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安全才能保证“个体人”自身安全,这是安全教育宏观维度适应非传统安全形势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关注点。这种对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改变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团结与合作的共赢精神,这无疑会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改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总之,生态安全观培养是未来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三、生态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完善的路径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完全走入课堂,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当然,生态安全观教育不仅为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探索。

(一)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目标

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多涉及消防、治安、交通安全等,注重的是大学生个体安全教育,通过个体安全防范和处置,保障个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躲避灾害和防范侵害的能力,内容明显单一。而以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为特点的生态安全教育恰恰与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向相反,它注重的是集体安全,强调个体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规范个人行为进而保障集体安全,最终是从集体安全中使个人获得安全保障。生态安全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强调的是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并注重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这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显然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一个公民在处理自然灾害等生态安全问题过程中,公民的集体观念和应对危机能力不能依靠传统安全教育模式。日本民众在处理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表现出的整体素质给我们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不论是生态安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教育,这种目标确立理应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更应当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手段和形式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高校安全工作者或者学校的部分辅导员兼任,教师队伍组成人员单一,生态安全教育问题涉及环境、资源、人口和国家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很难承受如此专业性、理论性强的教育工作,生态安全教育具有生态学科的特点,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和模式很难实现将生态安全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展开。再加上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以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为主,大学生实践性不强,种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生态安全教育任务很难完成。因此,应根据生态科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和多学科交叉特点,涉及的生物、化学、土壤、水文、经济、法律、政治等多门学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学科交叉形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逐步进行改革,渗透进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另外,开展多样化的生态安全教育模式,例如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辩论会、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主题班会、公益实践活动等,也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三)引导学生维护生态安全

篇8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引言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健康的基本保证,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条件,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则是转失败(或失效)为成功(或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

因此,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失效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本文以“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学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为题,就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粗略的讨论。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设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构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安全的内涵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顾名思义,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没有受伤,完整无损,平安健康。安全的反义词是灾害。灾害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造成危害性后果的各种变异现象的总称。

从科学的含义上看,“安全”可以认为是一种状态,是指满足人和物不受损伤、身心健康和完整完满的一种环境、物态和状态;

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一种能力,是指人类对自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财产、资源、生存空间(领土、领海、领空)、信息、无形资产、商业机会、传统、文化、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秩序等——的捍卫、维护和控制的能力。

将上述“状态论”和“能力论”相结合,安全是通过“能力”达到的一种“状态”。

安全的外延可分为:

窄义的安全(又可称为传统的安全)

广义的安全(又可称为非传统的安全)

窄义的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即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在国家、民族、领土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捍卫国家利益问题;

社会安全是指社会秩序、运行机制层面的安全,侧重于社会犯罪、破坏和威胁中维护社会利益问题;

公共安全是指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和能力。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事件)等。

生产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控制、预警和预防问题。

广义的安全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由于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包括环境安全、技术安全、城市安全、经济安全等。

环境安全又可分为生态、人口、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气候等相关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的本质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问题;

技术安全是指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包括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的化工产品及大型工程给人和自然构成的风险和威胁问题;

城市安全是由于城市规模和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带来的突出的安全问题;

经济安全则是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社会经济的关联性、依赖型和“脆弱”性大大的增加带来的附加的安全问题,例如动力安全(核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

公共安全的内涵

公共安全是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或能力。

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过程和机理,公共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其中,事故灾难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则是指不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灾难的正面表述。因此,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设置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1日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提出了“安全科学技术”(620)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但未被教育部接受。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虑。

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安全学(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学等)

2.安全工程(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和仪器等)

3(职业卫生工程)(待定)

4.安全工程管理(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

(二级学科)

几点认识

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拟粗不宜细。基本上分三种类型:一类是偏应用理论基础类的二级学科,即安全学学科,它初步包括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二类是安全工程类学科,分安全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二个二级学科,其中安全工程中包括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与仪器等,职业卫生工程因与医学类学科交叉,其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待定;

四类二级学科是安全工程管理,包括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这个建议只是初步的想法,还要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论证。

原则上看,安全科学与工程是政府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从根本上看,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依靠劳动者安全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要依靠全民安全文化、安全伦理、安全意识、安全科学技术理论和知识的提高。这是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安全生产大国、甚至于成为安全生产强国的治本战略方针。

当前我国已有46个大学设有安全科技和工程专业的本科或大专,每年已有一万名左右的毕业生。已有11044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质认证人员,工作在安全管理和企业安全工程的第一线,但是一方面是人数少,二是学位层次低,三是人员不稳定;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投资少,欠账多,安全硬件严重落后;

第三方面是如何将安全生产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如何提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上来还缺乏有力的措施,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技意识不强,也缺乏方法和途径,因此,如何开好这次会、提高安全科技规划的水平,对今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1)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2)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3)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安全生产工作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说明:

安全生产工作是由范围、对象、内容、目标和手段等组成的一个矩阵,矩阵中20个元素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用少数几个字相连就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

安全生产工作的范围是涉及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对象是由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安全事故和安全救援等多类型分对象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是由安全评价、安全分析(或事故分析)、安全预测和安全预防多层次分内容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是由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装备(或工具)可靠及产品优质等分目标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手段分别由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和有关的科技活动等全方位的手段组成的,而安全科技活动则是上述三层手段的科技依据或重要内涵。因此,安全生产科技是全过程的、多类型的、多层次的、多目标的和多方位的综合交叉的新兴的科技领域。

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和内涵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抓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上来”的原则,体现了“国家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群众参与”、“法律依据、科技保障”的工作路线和指导思想。

根据矩阵的特点,可以将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矩阵分成各种分矩阵,如对“制造安全”就是对产品(或商品)生产制造(含设计)过程

中的

进行达到的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的分矩阵。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1、安全生产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的性质;

2、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的性质;

3、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不相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地复杂化,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的性质;

4、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生产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高新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5、安全是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涉及各个相关学科??它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安全生产工作是减少事故损失(负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准入条件,是循环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它是以人为本(人权)的重要内涵,它是社会稳定,形成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3、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它是国家政权性质的本质要求,它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4、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或评定)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可以认为,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救援)+(监察、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或者说,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安全生产(对象)工作中的基础性(手段)的技术工作之一。

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学是研究产品(或商品)失效的

达到的

诊断,预测和预防

范围

方法,技术和理论

内容

补救,控制和根治

目标

失效学体系雏型

失效学

(一)失效诊断学

1.模式诊断

2.原因诊断

3.机理诊断

(二)失效预测学

1.安全状况预测??状态诊断和安全评定

2.寿命预测??剩余寿命预测和安全寿命预测

3.可靠性预测

(三)失效预防学

1.失效工程预防

2.失效设计和制造

3.数据库,案例库和专家智能系统

可以认为,失效学是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深化和提高,是它的应用理论基础,并已成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它们的属性相同或相似都具有“基本”的性质

安全生产

安全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它具有“基本”性质

都具有“绝对”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中无限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它具有“绝对”性质;

都具有“时代”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不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复杂,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容、重点、技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己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健和依托,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列入高科技领域,??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都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安全生产工作是系统工程,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新兴分支学科

它们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在社会生活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社会稳定、文明的重要因素

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体现和提高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本质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促进安全、保护生产力的有效武器;

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经济和管理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减少负效益(增加正效益)的必由之路

是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是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指标

是打破和通过国际经济贸易中“绿色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条件的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防止失效事故的再发生、减少经济或人员伤亡的必由之路;

是对国内外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索赔的科学技术依据;

是创建优质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反馈和进行技术经济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工程技术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是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工程和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结果。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机电产品维修工作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是可靠性工程的基础技术工作之一;

是发展和完善安全工程技术的重要实践基础;

是修改和完善产品和技术标准的科学实践依据。

安全生产

是在科技进步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发展和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重要体现;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认识客观世界事物本质的重要知识源泉;

是发展新学科、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重要窗口和“产婆”;

是发展科学技术,包括发展高科技的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

是从失败入手着眼于成功和发展的科技领域;是从过去入手着眼于未来和进步的科技领域;可以认为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

断裂事故和断裂学科的发展

疲劳断裂事故和疲劳断裂学科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结构材料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廿世纪三十年代英国蛾式歼击机的9次大速度空中解体事故飞机在亚音速时机翼的颤振问题的突破

廿世纪四十年代,超声速飞机的空中解体事故突破了超音速时的“音障”问题

廿世纪七十年代,美国707-300型客机水平尾翼的折断事故发展了飞机的损伤容限设计新概念

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器是在不断出现事故中发展起来的。没有早年的失败和对失败事故的分析研究,也就没有今日的成功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材料学科的发展

严寒地区构件的冷脆断裂à耐寒钢

海洋平台构件焊接热影响区的层裂àZ向钢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脆裂à低碳针状铁素体和微珠光体高强度钢

化工设备构件的晶间腐蚀断裂à“超低间隙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

宇航构件的脆裂和超重à高强高韧材料:包括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静强度设计方法

动强度设计方法

断裂力学设计方法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

耐久性设计方法

可靠性设计方法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转失败为成功的关键

因此,重视失效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发展,有意识地运用它已有的成就来分析、解决和攻克相关领域中的失效(失败、故障)问题,是人们走上成功、科技发展少做弯路的捷径之一。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认识论”

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长河来说,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发生与否是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而安全则是相对的。

失效分析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失效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物理本质和规律的逆向思维探索,是对正向思维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基本关键,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安全科学与工程发展史、人类的科技发展史是人们与广义的“失效”作斗争的历史

失效分析、改进提高、再失效分析研究、再提高发展,如此往复循环、螺旋上升、发展飞跃,就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乃至于社会发展历史的全过程,因此,广义地说,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史、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与广义“失效”不断作斗争,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历史。

应进一步强化对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研究和应用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键和依托,而高科技的发展也依赖于高科技发展中的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大型机械装备重大事故的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中。

结束语

鉴于安全的内涵及其外延不断的深化和扩大,安全的概念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带有关键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安全应与资源、人口和环境一样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安全不再是人类被动的追求的目标状态,而成为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起反转的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依赖和互为制约,因此与安全有关的安全文化、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经济、安全伦理等也将应运而生和蓬勃发展。

篇9

关键词:不安全生态行为;博弈论;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纯策略

一、引言

安全的生态行为模式鲜明地体现了人们在“增长癖”经济思想影响下对安全发展的隐忧与渴求。但是,长期受传统经济耗竭型思想根深蒂固影响的理性经济人们、利润最大化的盲目追逐者们以及帕累托最优的忠实执行者们,是否会按安全的生态行为模式的规律自觉约束个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如果个体的自觉约束不可能,是否应该通过金融手段或财税补贴诱导来加以促进甚至立法强制?在立法时又应该关注哪些重要均衡点的破解?

传统的理性经济人为了个体、短期、局部的利益会牺牲他人长期、整体的利益,也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生态效益,这必然导致危害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大量产生,其结果必然是环境污染、矿产资源掠夺式浪费式开采与耗用、生态严重破坏等。这种必然性可以借助博弈论中囚徒理论与纳什均衡在经济学中的衍生应用来分析。假定存在不安全生态行为,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管制的方法与手段,经济实体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长期、整体的利益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生态投入来追求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经济实体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因为,如果一个经济实体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而其他经济实体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生态友好型经济实体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对增加,价格就要相对提高,它的产品和服务就没有竞争力,甚至经济实体还要破产。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的生态友好型完全竞争机制”失败的例证,也就是市场不会自我约束,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与强制力。只有在政府加强管制打破该“纳什均衡”时,经济实体才会同步采取低污染、矿产资源产出高效、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高效以及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的策略组合,在获得相应利润的同时环境得以保持,资源掠夺式开采与耗用才有可能避免、生态严重破坏等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是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经营行为已经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生态友好型体系的承认是进行生态友好型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的成果也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其成功模式,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生态友好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的阻力。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的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资本的过度耗费来支撑和推动的。因此,推行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鼓励生态友好型生产经营行为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而这一切都应该从不安全生态行为的监管开始。

二、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

立法推行环境友好型新经济模式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部门与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实行者即被监管者之间各种重要均衡点的破解路径。

(一)博弈双方及其策略空间分析

违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安全生态行为的监管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博弈问题,可以定义博弈双方为监管部门与涉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生态行为的施行实体。监管部门执行监管,负责生态行为施行过程的巡视、检查与管理。

1.监管部门的策略空间分析

对监管部门而言,其策略空间即不安全生态行为的监管包括两个方面:严加监管和常规监管。这涉及对不安全生态行为(含犯罪行为)的检出概率和惩罚力度。

2.实体的策略空间分析

对实体而言,其策略空间是实施违背生态友好的行为,即不安全生态行为,或选择服从生态友好的行为,即安全生态行为。

(二)不安全生态行为管理的博弈模型

模型假定:博弈双方是监管部门与实体,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可以建立一个关于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标准博弈模型。

1.监管部门的效用函数

如果监管部门严加监管,可以获得正效用u;如果只是常规监管,将承受u的损失。监管部门发现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将获得A1的效用,发现实体的安全生态行为,则其效用为A2,总效用为uA1和uA2。通常A1>A2,这是因为发现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更费力。

2.违规实体的效用函数

实体违规且被发现,获得B1的效用,实体选择顺从,获得B2的正常效用,如果实体违规而又没有被发现,获得B3的效用。很明显,B3>B2,B3>B1。

3.博弈模型的构成

至此,可以构建博弈双方的效用支付矩阵(见表1)。

(三)混合战略的平衡分析

假定实体认为“不安全生态行为”是他的适当选择,而监管部门则认定“努力”是他的适当选择。

1.不服从实体的最优选择

(1)如果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心理预期效用远比安全生态行为大而被发现后的惩罚又足够小的话,不安全生态行为将无处不在。

(2)如果不安全生态行为的预期效用远比安全生态行为大但被发现后的惩罚却极为严重的话,不安全生态行为也将很少发生。

(3)倘若不安全生态行为很难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所受到的惩罚也极为有限的话,不安全生态行为将总是发生。

2.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

如果0≤uA1/2,监管部门将选择“努力”。如果A2/2A1/2,不努力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有效的安全监管就有如下两种选择:

(1)为了消除不安全生态行为,如果惩罚力度太小,就应该提高被检出的概率。

(2)如果被检出的概率太低,就应该加大惩罚的力度来打击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换言之,有效监管就是在检出概率与惩罚力度之间找到平衡。

3.结论

(1)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取决于常规管理的心理预期,可以通过制度化来合理提高。在有效的管理体系下,实体的最优选择应该是实施安全生态行为。

(2)有效的管理体系应当提高监管部门的常规效用u,同时降低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心理预期效用以减少实体的不安全生态行为,这是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检出概率和惩罚力度来实现的。

(3)根据博弈均衡理论,相对满意的“努力,安全生态行为”均衡是可能的,而最理想的“不努力,安全生态行为”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说明了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博弈结果应用分析

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生态不安全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推行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需要严格监管不安全生态行为,因此需要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体系。

1.传统生态不安全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国内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循环利用矿产资源,确保生态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2.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结果以及国外经验表明,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不可能由实体或市场自发实现,必需由相关的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约束或者加以引导和促进。

3.博弈结果还表明监管体系有效与否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消除实体不安全生态行为的心理诱因,在监管部门的检出概率和惩罚力度平衡点上以立法的形式向广大实体传递一种不安全生态行为后果很严厉的信号,以影响所有实体对违规所带来的后果与风险的判断,并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倾向和相关行为。

三、以法制建设约束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

第一,完善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监管力度。在推行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策略的时候,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作为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完善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价值体现机制,提高安全生态行为的期效。应完善相关产权制度,提高安全生态行为的期望值,也应完善相关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安全生态行为期望值的获取几率,同时应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安全生态行为。

第三,加强公众监督,提高不安全生态行为的检出概率。可以通过公开环境信息,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关于生态友好型经济的基本知识,促使公众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生态友好型经济体系建设中来。引导公众实现绿色消费,尽量减少废弃物的发生,增进再利用意识,减少垃圾排放。建立有奖激励制度,对生态友好型经济提出合理建议、举报环境污染线索的,给予物质奖励。

第四,推进技术进步,丰富监管措施。生态友好型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如中国政府为了加强“地沟油的监管”,不惜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地沟油”的最新、快速而又经济便捷的鉴定方法就说明了技术进步对不安全生态行为监管的重要意义。

四、结论

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其核心是不安全生态行为的有效监管。博弈分析表明,建立和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更需要在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体系,确定具体的技术规范,保障生态友好型经济的经济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在中国建立,实现全民、全社会范围内不安全生态行为的自觉规避,坚持环境友好,确保资源节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层面的重大安全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丽.关于安全行为科学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2).

2.柴艳芳,谭迎新.对生态安全的初步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

3.杨大明.人为失误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2).

4.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人民出版社,1996.

5.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PSR模型;生态安全;济宁

近些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保证全球及区域的生态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致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1]。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济宁市的生态安全作出评价,并对2005-2009年济宁市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维护和改善济宁市生态安全的建议。

1研究区概况

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区域范围为115°52′E~117°36′E,34°26′N~35°57′N。济宁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亚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199天。济宁市地貌总体特征是自西向东逐渐增高。本文研究区域为整个济宁市(辖12县市区),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831万。

2济宁市生态安全评价

2.1生态安全评价的模型框架

本文采用的是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环境指标的PSR概念模型(图1),在PSR框架内,某一类环境问题可以由3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类型来表达:即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压力指标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如人口增长、工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等;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如污染物排放浓度、粮食产量、失业率等;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它从人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对环境指标进行组织分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2],如能源利用率、环保投入占GDP的比值、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等。基于该框架模型,总体上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为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的层次结构体系。

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济宁市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了解,从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综合考虑相关研究成果[3-5],依据PSR框架模型,结合指标选取的原则,制定了济宁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体系分3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包括济宁市生态安全指数,即我们所要求出的结果;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资源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人文社会响应;第三层为指标层,共21个指标,其中压力、状态、响应指标各7个。

2.3济宁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是利用所建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指数,并选择一定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计算出区域生态安全度,据此确定此区域生态系统所处的安全状态[6]。

2.3.1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项评价因素指标数据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量纲,算法各异,为了便于评价计算,采用归一法分别对正指标和逆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7]。正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标准化方法:;逆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标准化方法:。其中xi为该项指标的原始值,xmax为该项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该项指标的最小值,Y为该项指标标准化值。

2.3.2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就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指标越重要,其权重就越大。本文主要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于某项指标,指标值间的差距越大,表明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差异为零,表明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设有m个调查对象,n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矩阵为:X=(xij)m×n,标准化后的矩阵为:Y=(yij)m×n,信息熵值ej为:(其中:k=(lnm)-1取常数),指标权重:,用熵值法求得的济宁市生态安全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

2.3.3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在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济宁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可用如下模型描述:

式中,U为济宁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Wj为各子指标的权重,yij为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数值。经过计算可知济宁市2005-2009年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见表3。

2.4评价结果分析

2.4.1状态分析

在对济宁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时,本文采用表4所示的标准进行,计算的结果越接近1,城市生态越安全,计算的结果越趋近于0,城市生态越不安全[8,9]。由表3可知,2005-2009年济宁市生态安全指数分别是:0.3042、0.4078、0.6134、0.5536、0.6385;所处的生态安全状态分别是:中警、警戒、较安全、警戒、较安全(表5)。

2.4.2趋势分析

根据变化趋势图(图2)分析,尽管生态安全指数在2008年出现了微小的波动,但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济宁市的生态安全状态在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讨论

由表3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5年中,2005年的生态安全指数最低,2009年的生态安全指数最高,其状态、响应指数也是5年中最高,而压力指数是5年中最低的。这主要是因为2009年济宁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DP的提升,减轻了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2008年的生态安全指数低于2007年,主要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率上升,社会压力加大,同时政府降低了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资。

从压力方面来看,济宁的压力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压力在持续加大。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济宁市人口的增加,从2005年的805.78万增加到2009年的831.31万人;建设用地扩大导致耕地资源减少,2005-2009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33.34m2;失业率也从2005年的3.2%增加到了2009年的3.8%,2008年时甚至达到了3.9%。从状态来看,济宁的状态指数除了在2008年有波动外,总体趋势还是上升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产值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均公共绿地和人均住房面积均有增加。从响应来看,济宁的响应指数是稳中有升,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加大了环境监管的力度。其中2006年的响应指数是最低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保护投资是5年中最低的。

2009年的响应指数最高,主要是由于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是5年中最高的。

4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