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类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5: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类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学论文;论文写作;高校语文;教学方法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明确了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框架下形成研究产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重要能力。[1]在高校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可能产生较多的感悟与理解,这些感悟可能对医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限于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欠缺,部分学生难以准确表达其感悟与理解,制约了学生的医学研究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医学院校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与实践经验,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要求高校语文教学应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医学生论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就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医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他们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其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文献发表数量与质量,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医学文书,例如:实验报告、病例讨论、调查报告、医学会议纪要、毕业论文等[2]。而且就业后也难免需要撰写大量的病历、完成科研论文。如果不具备论文写作能力,医学生从上学到工作,无时不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个人的发展。正如科学家卢嘉锡说:“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因此,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医学生敢于动笔、乐于动笔,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对医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生的财富。当前,文献发表类型与数量也是评价医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职称评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提高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供参考的医学知识,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3]
(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发表文献质量与数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高校学术氛围的重要体现,优化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医学教学成果向高质量论文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医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启迪他们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是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且能通过论文的形式被不断地探索与交流,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加快医学院校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医学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高,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因为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这也是判断学校真实实力的一个标准。为适应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了,所以学术论文仍然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实现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反馈
高校既是知识传承的阵地,也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探索者,通过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知识,能够实现医学研究的积累与传播,进而促进医疗技术的突破,以高质量论文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的反馈。医学生是将来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都是十分宝贵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医疗水平,造福于人民。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写作能力高,社会也是根本的受益者。因为医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医学论文质量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打基础。所以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的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的。
二、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一)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在医学论文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医学论文的类型、结构、类型等认识不足,可能存在将研究论文与综述论文混淆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论文写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论文格式、要素,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论文写作的理解。[4]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商学课程,通过选取真实的案例来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在解说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技能。例如,在医学论文写作中,普遍要求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三线表格式设置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应用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围绕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和课堂教学要求而选择教学案例,尽量避免选择界限不清、容易混淆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对比教学方法,明确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区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文献资料来源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论文;按写作目的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按学科和课题性质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预防医学论文和康复医学论文。不同目的、类型的论文,其写作要求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原著论文是作者开展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例报告、病例讨论等,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而编著论文则是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阐述,从而实现医学某一领域、专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为了明确其中的差别,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写作之间的差别,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论文写作要点,促进高校医学论文规范化。
(三)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实践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校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医学论文要素和格式要求,还应当组织开展论文仿写训练,巩固学生对论文写作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医学生专业方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参考文献,并进行仿写训练。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应与学生约定写作时限,学生完成仿写后以Word文档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应研究、归类学生写作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集中讲解,实现论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加强作文讲评和指导。讲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以一项内容或一个题目为准进行现场片段仿写训练,之后对优秀和最差的文章进行交流,并自评和互评,明确学习什么,改正什么,使之共同提高。
(四)结合岗位需求,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新时代,医学生只有不断适应岗位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病例分析、调查报告、临床观察等资料写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精心设计写作情境,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病例报告、分析等资料包括哪些要素和阐述方式,并以此作为课堂作业,由学生讨论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评,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满足医生岗位要求。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论文写作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自身、学校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观念的探索与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语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要求和就业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华,鞠善宏,王海艳.高校学生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高校学报退稿率看高校学生论文质量[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1):26-28,117.
[2]陈帅.高校学报助推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6):123-128.
[3]林加西.高校学报在科技论文写作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33(5):98-100.
篇2
《中国哲学史》杂志中最为稳定且刊发比率较大的就是对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首先,儒家哲学仍占主流。从儒道两家的横向比较中可知处在世纪之交的儒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石,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积淀与传播,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养的主张更是当今时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纪儒学思想仍然保持着一贯性的优势发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渐上升。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讨论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关于儒学的论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为12篇,2001年差值缩小为5篇,2006年的差值为8篇,2007年差值为7篇,总的来说儒道两家平稳的保持着较小的差距。当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道家着力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当代新道家又与新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寻求宝贵的思想资源成为现实的选择。
再次,大量高价值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引发了新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哲学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论文进行了针对郭店竹简的学术争鸣,2001年03期几乎用了整个版面来安排“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辑”,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献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儒家学说为主,而是关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诸多内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总结。大量出土文献的研究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野,加大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力度,特别是为早期儒家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地。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哲学研究都在不断创新,屏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更加关注现实,不断地吐故纳新来完善与提高自身,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老问题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国现代哲学和现实问题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哲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史》杂志进行了报道,并加大了传统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力度,而且这一重要角度也成为期刊导向之一。
(一)现代哲学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从“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感。2000年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多专题发展,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上,这一类型论文的刊文数量在2007年达到近7年以来的新高。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现代哲学。冯友兰、张岱年等现代哲学巨匠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又为我们确立新的思想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是沟通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的桥梁。为了适应国内外客观现实的变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探索,开始注重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不断创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数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长了近3倍。
(二)中国哲学与现实联系增强,正在逐步构筑新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6年探讨儒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关系方面的文章达到6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中国哲学与现实的密切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儒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在不断地进行内部思想资源的整合及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融合,不断创新思想形态与理论内容。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思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04期发表了汤一介的《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认为孔子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如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道德问题。孔子思想能够为建立“全球伦理”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源,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3]《中国哲学史》期刊也更多的关注儒学与生态问题。儒学对宇宙和人生关注较多,深入探讨了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现实它需要其进一步反思和创新,2007年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学思想正在酝酿。
三、迈向中西交融---中国哲学的国际化
自2000年起中西哲学交流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递增趋势。进入新世纪,中国哲学全球性发展意识增强,拓展了国际视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日趋加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思想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哲学要应对这一新的趋势,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向世界。中西哲学交流内容涉及伦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哲学研究方法论等诸多内容,逐步构建起交流与融合的大平台。
篇3
一、 “情景交融”命题的形成
“情”和“景”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在文学创作的萌芽时期便已显现。例如,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诗歌本质“言志”与“缘情”之不同说法。《礼记》中“物感说”的提出,庄子“虚静”认识论(侧重内心体察)所主张的在艺术创作中应达到物我不分的状态等。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情”、“景”元素的影子。在其后的文艺理论中,关于情、景元素更是备受人们关注,如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主张;刘勰反对“为文而造情”,主张“为情而造文”,并进一步概括为“神与物游”;钟嵘认为“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形成“滋味”;殷所谓的“情来”,即是强调“兴象”中应寄寓作者充沛、强烈的感情,能够感染读者等。
以上这些认识,虽然都点出了情、景的重要性,但并未将情与景合一。情景合一的认识是自唐代开始。如在《文镜秘府论》南卷中,元兢《古今秀句序》的有关论述,已明确提出创作中应借景抒情的观点。因此,他反对将谢的“行树澄远尹,云雾成异色”列为秀句之最,而力主将该诗的另外两句“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列为秀句之最。原因便是前者为单纯写景,后者则由景抒情。其后,在元兢的诗歌情景理论基础上,王昌龄进一步提出“情景交融”是优秀诗歌创作的普遍要求,并在《诗格》中对情景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明确地提出了情景相兼、情景相惬的观点,认为“诗贵销题目中意尽。……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论文意》)
关于“情景交融”的认识,王氏之后直至南宋中后期,才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姜夔、周弼、范文诸人的主张。如果说元兢和王昌龄的“情景交融”是强调情与景的搭配、和谐和感发的话,那么有宋一代则侧重于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突出情与景的一体化,互相融合,认识到情与景是不可分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周弼则认为“要须景物之中情思贯通,斯为得之”(《选例》),即主张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感;并认为“景物、情思互相揉绊,无迹可寻”(《选例》),即强调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稍后的范文则明确提出情与景不可分离,主张“情景兼融”。他在《对床夜语》中认为“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景中情也;“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情中之景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这里谈到的三种情景交融的情况,都强调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情中有景,景中含情的说法与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该时期,王夫之在南朝刘勰、宋代范文、元代方回和明代谢榛等人论述的基础上作了重大发挥,对情景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在此处,王船山正式提出了文学作品中“情”、“景”二者的“妙合无垠”、不可分离,即情景之交融。自此,“情景交融”这一重要命题正式形成。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对“情景交融”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王国维先生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等。
二、 “情景交融”的类型
在正式谈及“情景交融”的类型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来谈谈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先秦时期老子就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此刘勰认为:“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在这里的言与美,即是文与景(境)了。其后,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其实是接受了语言的矛盾性,认为语言是传达那不可传达者的不充分却必要的工具。这对后来的严沧浪的思想影响巨大,于是有了“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老庄之后,陆机论述了物、意、文的关系,刘勰也对思、意、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他们所说的“意”,都是指构思过程中与物象相联系的具体的意,就诗赋等纯文学来说,即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刘勰所说的“言”即是陆机所说的“文”,指语言文字。陆机所说的“物”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的客观内容;而刘勰所说的“思”,即指神思,亦即“神与物游”之“思”,是就构思过程中“意”的主观内容而说的。以及其后王昌龄的“意境论”;司空图认为的“近而不浮,远而不近,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并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不难看出以上所述,皆为创作层面,其中语言与表现景物(含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那么我们在这里谈到情景通过语言的表现,则是基于阅读层面而非文学创作层面。
就“情景交融”的类型而言,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分类,如三类型论:“寓情于景”、“缘情写景”、“情景混融合一”;又如“绘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入境”等。对于这些“名词”的运用,特别是在语文教育界往往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情况,很少细致加以体会、领悟、辨别。因而,可能出现学生对于这些术语“生搬硬套”及认识上的糊里糊涂等情况。尽量将“情景交融”类型进行简单、清晰的划分,在各自的内涵上做较为细致的补充,或许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对于“情景交融”这一命题的迫切需要。对此,笔者认为不妨“崇古”一些,就古人的一些论述作为“源头”来加以运用。正如王船山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可以说“情景交融”的状态是一种妙合无垠的,是物我不可分离的一种状态。若我们将此命题做一细致辨别,“情景交融”简单可分为“情中景”和“景中情”两类。“景中情”是以生动的写景为主,是指在比较客观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景象的过程中,能较为隐蔽地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方法。表面看来似乎是纯客观的描写,但实质上又不可避免地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意(因纯粹的客观描写是不存在的)。而“情中景”则是主要以写情为主,是指作者在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中,来使作品中描写的物象皆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且表面上淡化甚至掩盖了客观物象本来的面貌。这也即反映了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侧重问题。
(一) “景中情”类
“景中情”就是指景的主体化, 即景融化着情, 饱含着情, 成为情感的对象化形象,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合一的存在表现。其实,此“景”是“情”所寄存的客体,当人们看到此景时所感受之情,是景中之情,是此景诱发而来的。说白了,即无此景亦无此情。《乐记・乐本篇》曰:“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王船山在谈及“景中情”时,举例“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可见都是以景物自身之“心”与“我心”相映发,即客观之景暗含主观之情。而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可见景中之心已存,待观者而定。对于同一客观之景,不同之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且同一人在不同之时所感亦或不同。另外,王船山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同样是通过景物自身所代表的信息,来较为隐蔽地表达心中之情。只不过在此是哀乐颠倒,突出反衬效果而已。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也被借用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 “情中景”类
“情中景”是指情的对象化, 即主体之情渗透到客观的景中,借助于景而形象、具体地来加以表现。其实质是主体在表现自己情感时,将景物附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而淡化或掩盖景物的本来面貌。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要须留连光景,即物见我,如我寓物,体异性同。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对而赏观;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怀,可与之融会。”
王船山在谈及“情中景”时认为“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这与明代谢榛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卷三);清代吴乔云的“夫诗以情为主, 景为宾。景物无自生, 惟情所化”(《围炉诗话》卷一)之语相合。这里说的是,作品中的景通过其自身个体特征,契合了作者之心,从而将情加以形象化的展现,这即是“情中景”。王国维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我之境”说,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是有我之境。
篇4
境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可能形成其点源型发展类型,并导致发展失衡甚至全面
崩溃;发展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导致其缺乏创新,逐渐僵化;因利益关系而出现寻租和腐败现象,从而致使
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弱化。要破除“资源诅咒”现象,需要在文化自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加强制度建设并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17-0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
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研究表明:我国
专家、学者们迄今已收集到汉族传统体育项目300多
条,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0条,如此丰富的
体育资源,本应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
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实际上,在西方体育文化冲
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对强势文化,受到严峻
的考验,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步履维艰”,甚
至“在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下,继承发展了几千年传
统文化的庞大民族传统体育体系逐渐分崩离析。”
学者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困境除受西方体育
文化冲击的原因外,还是“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
社会基础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中逐渐消蚀”
的结果。而本研究感兴趣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
丰富性是否也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之一?经济学中的
“资源诅咒”理论是否可以合理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发
展中的困境?
1 资源诅咒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资源诅咒作为现展经济学的概念之一,是美
国经济学家奥蒂(Auty)于1993年首次正式提出的。
传统观念认为:自然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要基础,自然资源应对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部
分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许多资源充
裕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和绩效却远不如资源匮乏
的国家。此即“资源诅咒”现象。
学者对“资源诅咒”现象主要有如下解释:(1)“中
心――”论。该理论认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占据
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与处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不平等交换,以国家为代价来获得中心国家的发
展;(2)经济类型论。认为资源的经济类型有点源
型经济与发散性经济之分。前者指国家经济发展依赖
某几类资源,而后者则强调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前者
导致了经济发展受阻;(3)挤出效应。由于拥有了
丰富的资源,教育投入的产出效果不明显,从而使接
受教育、基础创新及资本投资的意愿降低,从而使人
力资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4)
制度机制。认为自然资源通过寻租、引发腐败等对本
国的制度质量产生侵蚀,而使经济发展遭遇阻力。
资源诅咒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自然资源,同样
也可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资源。我们尝试分
别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点源型或发散型)、挤
出效应和制度原因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所遭遇的困境。
2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
2.1 点源型发展模式
“点源型经济”是经济学家Murshed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资源诅咒的本质不在资源丰裕度本身,而在于
资源的经济类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经济发
展单纯依赖少数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其经济模式
就是点源型经济模式。由于依赖,该国或地区资本、
技术和人力都向该资源倾斜和集中,从而使其他产业
部门由于得不到各种支持而衰减、弱化。在该资源本
身处于繁荣阶段时,其负面影响往往不被发现,但当
资源的繁荣有朝一日因各种原因而逝去,必将使该国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遭到致命打击。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意或无
意地在执行着点源型发展模式。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中,最受重视的是武术、气功及舞龙舞狮、龙
舟等少数几个项口,尤其是少林武术、气功和太极拳,
而多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
于在技击、健身和娱乐方面具有其特殊功能,看重某
个或某几个体育项目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过多
依赖”和项目的“单一类型”。过多倚重某个或某些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使资金投入、技术手段和人力
资源过多流入这些项目领域,从而使其他体育项目被
边缘化,导致其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同时,所倚重的现有项目假如
因为各种必然或偶然原因而失去其繁荣的一面,将会
对整个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致命影响。
2.2 发展中的挤出效应
由于自然资源的丰裕,并不需要过多的后期人为
努力,可能会使人漠视甚至挤出某些刺激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如教育、投资和创新等),从而使该国家
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失去持续动力。这种情况同样
会在民族传统体育身上发生。
如前所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成百上千种,甚至
可能更多,加上其中不同的流派、玩法和不同时代的
注解、说明,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可谓不丰富。不
少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和学习在习练者很小的时候就
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知识和该项目以外的
知识技能的学习。且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
传统体育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较少,甚至在个别民
族传统体育(如武术)中曾还存有门户之见,不同流
派可能会相互防范和攻击,更别说交流提高了。
项目的多样性、形式和方法的固有化,使民族传
统体育的练习者只需要听师傅的话,认真练习,在通
过师傅考核后如能到的师傅的真传,他就可以真正掌
握这门传统体育技艺。这种情况下,外来的文化知识
的教育便是多余的。加上不少民族传统体育本身主要
在农村地区流传,练习者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和
动机就更小。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传承人
和练习者不断突破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瓶颈,通过
理论和技术创新,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适应新
时代的需要,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来。
如现代武学大师王芗斋初学形意拳,得其师郭云深亲
传。后来感于当时花式武术的积重难返,创立大成拳;
台湾地区民间艺人将传统和现代衔接,创造出深受台
湾青少年喜爱的“雷音三太子”这样的体育项目来,
并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进行表演。但是,
总体来看,在长期传承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逐渐模
式化,创新严重不足。加上部分传承人和练习者对知
识教育的忽视,缺乏创新动力与能力,甚至将创新看
作是“背叛师门”、“背经离道”,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越来越僵化,缺乏活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丰裕性不仅通过忽视教育和创新
而挤出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且会挤出不受重视的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在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前面所
提及的武术、气功等)风光无限的同时,部分项目(如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渐消亡,这种两极
分化现象最终将使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失去生机和活
力。
2.3 发展中的制度弱化
在对资源诅咒问题的近期研究中,制度机制越来
越受到重视。该观点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
润空间的吸引,会导致腐败和寻租等行为,从而弱化
制度质量,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寻租类似于亲情寻租:即利用
自身的特殊身份(如血缘或师门关系),影响民族传
统体育传承人(掌门人)的权力行使,或直接寻求在
该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某种控制权。这样或者造成决策
者的决策行为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失误,或者造成其
他行为人的办事效率下降。因为利益关系的影响,会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项口传承人周围产生不同的利益群
体,各自凭借其特殊的师门或血缘关系去谋求权力和
利益。这样就造成体育项口运行成本增高,出现资源
诅咒现象。由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个利益集团的存在,
可能造成圈子中关系稍远的项目运行具体责任人对一
些非正常现象漠然视之、明哲保身,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的发展受阻。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个人利益、获
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权对项口本身的利益具有
巨大作用,加上评定“传承人”、授权项目推广的过
程可能出现不规范行为,“寻租”和腐败就会产生。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发展缓慢,力量较弱且较分散,
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以实现共同目标,长期形成的体育
社团官民二重性和政府机关存在的效率低下和人情世
故,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关系可能呈现不透明甚至
不可信的特点,使社会制度较差,影响了民族传统体
育的社会形象。
3 破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的思考
“资源诅咒”并非不可避免,这在经济领域已得
到证明。民族传统体育要避免和破除“资源诅咒”现象,
需要在认真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建设,
通过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共同繁荣。
3.1 经过文化自觉,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改造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不
仅了解她的不足,还要清楚她的价值。任何文化都有
其特定的生存环境,都是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也都
需要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进行变革和转型。但这种变
革和转型不是跟着感觉走,更不是被西方牵着鼻子走。
在文化领域没有绝对的普适价值,对强势体育文化的
刻意模仿,等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杀。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口过多,
分类过细,容易出现“资源诅咒”现象。江户时代末
期,日本柔术流派多达179种,庞杂的流派和体系并
未带来其繁荣,“资源诅咒”反而造成其推行困难。
现代柔术之父嘉纳治五郎经过总结原理、删繁就简,
使改造后的日本柔术重新获得社会承认并最终进入奥
运会。时至今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外环境已经发
生了重要变化,“我们不应渴求历史上创造出的民族
传统体育能适应不同社会的需要,而应针对不同社会
需求而对民族体育文化做出调整。”如台湾民间对
传统阵头“太子爷”的改造,使充满宗教色彩的“傩
舞”变成充满现代摇滚色彩的“电音三太子”,得到
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曾荣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实
现了其宗教功能到健身娱乐功能的转变。这种对民族
传统体育的改造,体现出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能力、有智慧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神”和“魂”
传承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建设
经济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民主制度相对较差
的国家,自然资源倾向于诱发腐败,从而拖累经济增
长。为避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腐败和寻租现象,
就有必要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和开放的交流政策,从
而消除资源的负面效应。
同时,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教
育和创新投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人力资源建设,
消除“挤出效应”的消极作用。鼓励民族传统体育的
全面发展,避免对某个或某几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过多依赖,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得到整体进步。
3.3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与展示的真正机会和平台
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少的就是展示自身魅力
的机会和平台。正是由于缺少展示的机会和自身封闭
性,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观众的渐行渐远,在
类似神枪沙子龙“不传,不传”的拒绝声中,正逐渐
淡出人们的视野。还有少数项目沦落到为地方政府增
加旅游收入而进行“街头卖艺”的工具。表面上看似
乎得到了展示机会,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所表演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口早失去了其应有的韵味和“精、气、
神”。因此,提供一个专门的能让各民族传统体育展
示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十分重要。
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展示和交流的前提,中
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出富于地方和民族色
彩的体育项目,而且创造了很多形式相近、方法类似
的项目。以最简单的儿童游戏为例:和我国南北各地
汉族儿童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相似,新疆柯尔克孜
族有“老鹰吃仙鹤”的游戏,广西仫佬族有“凤凰护
蛋”游戏,类似的还有山东的“马虎叼羊”、台湾的“围
虎陷”等。相似性提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
借鉴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和
交流的内容。举办民族传统体育交流和展示活动一方
面需要体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积极策划,另一方面也
需要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配合和支持。民族传
统体育之间的交流和展示,不应以决出“胜负强弱”
的某某运动会面目出现,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参与,
各展风采,通过“美人所美”和“各美其美”,达到“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传统体育共同繁荣的目的。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原因
造成的,我们不能一味抱怨外在的“体育全球化”的
冲击,而是要积极从自身找问题。“周虽旧邦,其命
维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要获得进一步发展,
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破除“资源诅咒”现象。这种创
新不仅体现在动作技能本身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制度
建设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的改革中。我们相信,有
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经过
创新而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董国瑞,黄力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走向
世界的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
22-26.
[2]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
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4-
87.
[3]邱丕相.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
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2):91-94.
[4]谭华.体育全球化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
命运――以中华武术为例[C].国际人类学与民
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
会议论文集,2009.
[5]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争论[J].经济评论,2010(3):
124-128.
[6]谢继文.“资源诅咒”国外研究综述[J].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10(9):35-40.
[7]韩和元.我们没有阿凡达:中国软实力危机[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49.
[8]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
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5
(12):88-91.
[9]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98-101.
[10]齐义军.“资源诅咒”制度传导机制研究述评[J].
前沿,2011(3):106-109.
[11]郑旭旭,袁镇澜.从术至道:近代日本武术发
展轨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00.
[12]余学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J].
体育学刊,2004,1l(3):54-57.
[13]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篇5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一同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80年代是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90年代开设创业课程的院校发展到1050所。90年代,美国创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著作《创业学》发展成为世界创业教育的框架和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实施了8种创业教育计划,创业课程已超过5000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占20%-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仅占0.26%,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十分淡薄,创业能力十分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也十分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因此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创造力开发论,认为开发人的创造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创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现实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通常可以表现出一般创造力,获得一般水平的创造性作品。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将创造力分为:真创造力、类创造力、假创造力三种。高职教育开发这三种创造力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阿迈布丽还提出了创造力的结构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大要素所构成。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这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质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lianson)以帕森斯(F.Parsons)的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发展形成了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Theory),该理论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职业倾向性,高校创业教育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找寻与其自身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而学生技能形成理论认为,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协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要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必然经历大量的训练过程。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创业典型案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Mycos大学生年度就业报告)》显示,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优秀毕业生王辉以其创业事迹当选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王辉现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的常州橙果广告公司总经理。5年前王辉从徐州来常州就读。在校期间,他从发单员、酒店跑菜员等兼职工作起步逐渐走向自主创业。学校为他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备的工作室等各项支持。成功创业之后,他情系母校贫困生,从2009年到2012年,累计有6000多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学院在创业设计类大赛连续数年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金蝶杯”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学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主办的2012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上,信息系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轻工系以金诚塑业创业社为基础成立了金诚塑料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成效良好。系部为公司的成立与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召开会议,以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发学生增强内部凝聚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将公司做大做强。优秀创业榜样韩春生是管理系2006届营销专业毕业生。他毕业后就职于常州百兴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到业务经理,再到自主创业。2010年,韩春生注册成立南京百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2005模具班的学生李加贵一度成为常州大学城的“风云人物”,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创业。在校四年的创业经历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校园后他又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他的拼搏与创业精神,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投资基金,并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模具系2008成型331班学生马艳东,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常州科教城其它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也不胜枚举。据《常州晚报》2014年10月9日报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获得了“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二)创业事迹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迹不断涌现,这与学校重视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相关。通过典型创业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首先是他们在校就读期间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创业理念扎根于心,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与动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受到学校的关注与支持,创业指导部门不仅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还帮助他们合理选择创业途径,提供创业方法指导与精神支持。所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他们能够不断坚持,走向成功。在他们创业有了一定起色之后,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想到感恩母校,主动帮助母校学生,回馈社会。
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创业教育应建构包括学生主体、高职院校、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生态系统(如图一所示)。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由学校微环境和社会宏环境构成,对创业教育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社会宏环境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社会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方针、财政拨款等有效支持。政府机构通过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形成公平的法律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行政服务。学校微环境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学生是实施创业教育主体以及检验创业教育成果的主要对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驱动,把握政策,深化行业、企业、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宗旨,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孕育创业人才。首要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要熟悉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针、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高效率的政策咨询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及时的资金资助或策略支持。科学分析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公平、竞争、合作的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制定与实施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构建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创业教育策略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加大学院就业创业教育力度,更好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大力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做到培训规范化、实践社会化、资助项目化、支撑基地化和教育网络化,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设置职能互补、利于创业教育的配套创业教育管理与培训机构。学工处、教务处、市场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就业创业为目标整合自身的职能、资源、渠道,建立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统筹毕业生的信息咨询、方法培训、跟踪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设计的灵活性等要素,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效性的帮助。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做中学”,强调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院充分重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典型课程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意义。以学科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为创业实践做准备;以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提高创业能力。第三,营造创业教育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在校生创业理念,增强对于未来创业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了一个文化品牌———校友大讲堂,内容包括校友的独特奋斗经历、校友的成长经验、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等,旨在汇集校友精神资源,加强个性化指导,为在校生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现实,克服各种困难心理,鼓励学生甘于吃苦,参加社会实践。第四,从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建设等层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创业园与创业基地,或与外界的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合作,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地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环境。为推进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搭建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学院多次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创办企业的构思变成现实。第五,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资助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资助体系。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引导学生从事初级的创业尝试活动,资助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相关的学习活动。学院以大学生创业类社团为基础成立由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共同经营管理的创业公司,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六,建设创业信息网,提供了多元信息资源。采集实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五、结语
篇6
与之相辅相成的一件大事,是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重新整合了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成为与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很显然,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四个学科有重要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逻辑关系上看,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四个一级学科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包含交叉”关系。“包含”主要体现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对其他四个一级学科的一般规律的揭示。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具体艺术都应该包含着自身的艺术学理论。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学理论的某个“子理论”是被“包含”在某一具体艺术的学科范畴中的。“交叉”则体现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除了具体艺术的一般规律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着眼于所有具有艺术的“共通”规律研究,有关专家称之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比如艺术哲学、艺术美学、比较艺术学、艺术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等。
其次,从学术价值上看,未来的艺术学理论肩负着提升全部一级学科理论内涵的艰巨任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就认为,艺术学理论之独立,是为弥补现有的把艺术学术化的渠道之不足。艺术学理论同具体艺术种类理论一样要承担艺术的学术化任务,只是具体渠道及其任务有所区别而已。艺术一般说来并不等于学术,而是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因此属于学术研究的对象。艺术不是学术,艺术学才是学术。应该说,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艺术创作史,却没有相应丰富的艺术理论史,“艺术家”多而“艺术学家”少,仍然是延续至今的尴尬现实,如《文心雕龙》一般对有关具体艺术作品系统的理性反思研究极少,而将艺术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的研究的本土化著作更少。那么,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确立并健康发展,长远来看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方法。
再次,从学科品质上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地位的最终确立,有助于结束长期以来艺术理论研究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记者之所以用了“混乱”这个词,那是因为我们留意到,在艺术学理论这个学科称谓确立之前,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占山为王”“守着一亩三分地”的状况。比如“文艺美学”,一般认为它来源于美学、文艺学、艺术学,吸取了以上三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上三门学科在新时期交叉融合的产物。但从根本上看,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具体艺术,文艺学从属于艺术学,文艺理论可以看做艺术学理论的一个研究领域。那么,文艺美学的学科地位就很清晰了,甚至学科称谓就有修改的余地,因为在艺术学下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有艺术美学,艺术美学下有音乐艺术美学、舞蹈艺术美学、文学艺术美学,等等。再比如艺术语言学,有相当多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文学语言中的“变异现象”来研究艺术语言学,将艺术语言学视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同样是非正常的。诸如此类的无视学科源流而单打独斗的状况,广泛存在于如艺术文化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类型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中。那么,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确立,势必将散落于艺术学大家庭各个角落的理论研究力量整合到一个相对统一的学术矩阵中,进而带来中国艺术学理论整体实力的提高。
学科基础:千呼万唤 水到渠成
现在我们看到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从其内涵上来看,实际也经历了学科称谓的屡次调整。追根溯源,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出现时间较晚,近代王国维、鲁迅等介绍西方现代美学思想进入中国,曾一度以“美术”(意即“美的艺术”)指代艺术。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文学理论、艺术理论的大规模引入,艺术及艺术学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得以明确。直到2009年,我国的艺术学一词在学科上仍存在两种指涉,一是作为文学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其中包括音乐学、电影学、美术学等八个二级学科;二是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和各门具体艺术学并列存在,但主要研究对象是艺术学理论问题。
当然,这是一种容易引起歧义和混淆的状况。所以,在2011年之前的长达10年的艺术学升门类论证中,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各方论证的热点话题。
艺术学升门类之事,自2002 年起就由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的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于润洋先生所倡导。其后张道一、叶朗、仲呈祥、凌继尧、彭吉象、李新风、陈池瑜、黄等学者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在2011年得以确立。
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是否设立,经历了一些坎坷,如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在其《艺术学理论的使命与地位》一文中就详细描述了其中的一些对立观点:“有学者认为,西方没有这个学科,学科要与国际接轨,就不必设立这个学科;有学者则认为,西方没有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设立;有学者认为,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历史与理论,没有必要设一个凌驾于各艺术门类史论之上的空洞的学科;有学者则认为,恰恰是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艺术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影响了我们对于艺术问题判断的准确性,艺术学理论可以为打破这种壁垒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艺术学理论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在人才培养中,无法找到恰当的选题做学位论文;有学者则认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很实在,人才培养中学位论文的选题当或不当,主要在于人们对于学科的理解足与不足,与学科自身没有关系。这三大问题是人们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主要争议。”
最终被确立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其内涵为,“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为各类艺术现象,旨在从各类艺术现象中探寻艺术的普遍规律。艺术现象是指发生在历史或当下、发生于不同艺术门类中的各类艺术事象。本学科力图在不同艺术门类当中寻找制约艺术现象的普遍规律。”
如今,经过了近3年的发展,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按照最初的设想稳步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学科地位取得共识。艺术学理论从最初的“设立不设立”到后来的“有争议的设立”,再到今天的“具备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学科正在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艺术学理论学科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地清晰明朗。正如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夏燕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艺术学界对学科定位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即学科发展应足于对艺术学理论探究,系统阐释艺术历史和理论问题。其核心领域为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管理,力求从具体的艺术现象中探寻艺术的普遍规律及发生与发展脉络。就是说,对于学科现阶段发展以至未来规划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线路图,是专注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而不是“大拼盘”式的各门类艺术理论分散研究的集成,有着自身学理路径和方式方法。
其次,专业建设稳步推进。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无论是研究生教育,还是本科教育均有较大的发展,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本科艺术史论专业申报的院校增加,使学科的覆盖面大幅度扩大,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根据夏燕靖近两年参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文件起草工作所做的调查统计,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具有艺术学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计有20个。其中,综合性大学11所,艺术院校(含中国艺术研究院)9所。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计有69个(按照学科特点,该学位点应该不设艺术硕士点,即MFA)。二是本科教育,全国有10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点,专业为“艺术史论”。据统计,已有五六所高校开始招生,预计到2015年春季将会全面铺开。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拟订的《艺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拟增加“艺术管理”和“文化创意”两个特设专业。这样,作为艺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的建制就比较完整,既有纯理论专业,又有应用理论专业。
再次,学术研究日趋繁荣。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主持编写的《2013 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中显示,伴随着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人员人数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学术成果又有明显的增加,期刊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提高,仅2013年,艺术学理论学术论文数量逾2200 篇,论著超过50部,教材超过30 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势头不弱于艺术学学科门类属下的其他四个一级学科。
学科环境:按部就班 日臻完善
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学科门类下新兴的一级学科。艺术学于2011 年升格为学科门类后,经过各单位的申报、评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 年10 月颁布了具有艺术学理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名单。在艺术学门类的五个一级学科中,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最多,为20个。其他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数目是:音乐与舞蹈学12个,戏剧与影视学15个,美术学13个,设计学12个。至于艺术学理论硕士点,数目远远超过博士点。在全国110个一级学科中,每个一级学科平均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约为24个,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的数目为全国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均数的50%左右。
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在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中均居第一位,这对艺术学理论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独立决定着学科的基本地位。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艺术学理论说成是“空洞”的学科,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艺术学其他四个一级学科可以替代艺术学理论。事实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非但不空洞,而且非常充实。笔者认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带有普遍性的艺术现象。如何理解“普遍”?比如发源于欧美国家的视觉艺术运动,即是通过一种新的理论对普遍艺术现象的全新认知,这种认知方法很轻易地完成了对原有门类艺术的重新整合;再比如国内有关专家所提出的“传媒艺术”,也是一种在新的学科背景下试图对与媒体相关的普遍艺术现象的重新认知。这种普遍性的艺术现象作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使其自身跳出了原有门类艺术的概念设定。二是艺术现象中的普遍性。把句子前后互换,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这里的普遍,便是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所谓艺术的“普遍规律”。比如艺术心理、艺术语言、神经艺术、艺术治疗等。
第二,理论体系。当我们探究这一话题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产生一个疑问,艺术学理论本身就是一种理论,是否能够再向下衍生出一种理论体系呢?记者以为,这也正是当初专家学者在琢磨这个学科称谓时所迟疑的根源。作为一个人文类的一级学科,本身应当具备可再分的理论范畴。比如音乐学,其下名正言顺地拥有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史三个学科范畴。那么在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所辖学术范畴进行质的规定时,就出现了“艺术学理论的理论”“艺术学理论的历史”“艺术学理论的应用”三个天然的范畴。在此,我们只能权且认为,艺术学理论是一个被确认下来的专有名词,其中的理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此理论非彼理论。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饶建华认为,艺术学理论是对艺术理论作综合性、整体性研究,但艺术有其自身特性,有其自身规律。其学科体系的划分依据应该遵循艺术自身的发展轨迹,注意与其他一级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并把握好特殊性和一般性原则。按照现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艺术学理论下设三个学科:即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作为构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其“学科品质”既要根植于传统理论,又要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还要有中国艺术精神寓于其中。
不过,有一个目前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是“四分法”,即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管理。除了在学科称谓上有进一步斟酌的余地之外,记者也比较赞同这种分类方法。在记者看来,艺术学理论所辖的四个二级学科,应当按照“史(历史)、论(理论)、术(应用)、跨(跨学科)”的学科分类模型来进行设计,这里的艺术史对应“史”、艺术理论对应“论”、艺术批评对应“术”、艺术管理对应“跨”,艺术管理是艺术学与管理学的跨学科分支。
第三,研究方法。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学科成熟和深化的标志,在欧美国家有关人文社科方法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专业细分、操作性强的背景下,不少中国学者已经认识到不重视方法研究将不可能推进学科进步,并由此而加强了方法及方法论的研究。有关艺术学理论研究方法可谓包罗万象,诸如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田野调查等所有艺术学的传统方法都可纳入其中。饶建华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应该说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仅要关注人文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发展,更要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新变化。其学科组织应该体现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诸多特点。
第四,核心人物。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确立,得益于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奔走呼号。这其中不乏在关键阶段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人物,当然也少不了艺术学理论领域诸多领军人物的推波助澜。于润洋首先倡导将艺术学提升为门类。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曹意强以及其他13位学科组成员,是这一过程的全程参与者乃至文件的起草者。另外,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诸多专家在此期间也做了大量工作。
第五,培养模式。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尚未形成哪怕是相对统一的培养模式。这主要是因为二级学科乃至三级学科并未形成合理的规范。夏燕靖认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于二级学科以下的三级学科方向设置一般不做统一规定,这也是留给培养单位的自主规划空间。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设置,归纳起来大致依据有三种:一是参照学科内涵与发展规律来设定,比如,艺术史名下的三级学科方向设有: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西艺术史比较研究、当代艺术史研究、艺术史与文献研究等。二是根据学科点师资结构或导师学术背景来设定,比如,同样是艺术史就出现美术史、设计史、戏剧史、戏曲史、舞蹈史和电影史等研究,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同一单位没有其他艺术学一级学科点,如果有就会是重复。三是借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点的名目来发展其他学科,这就出现艺术学理论学科名下的三级学科方向什么名目都有,甚至出现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方向,如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舞蹈表演、绘画、雕塑、书法、艺术设计,还有更细化的学科方向。这三种学科方向设置的依据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都有道理,但后两种并不符合学科内涵与发展规律的依据,属于应对现实,或者说是人为需要的设置。问题就出来了,第一种依照学科内涵与发展规律设置,即使学科名目需要更新也是从学科自身规律形成的。比如说艺术史研究,要增加西方艺术史研究方向,起码立意是从艺术史共性出发来研究,而非具体门类艺术史的替代。如此推论,艺术理论就应该设置艺术学原理研究、艺术传播学研究,或艺术心理学研究等,就不应出现艺术设计理论、舞蹈美学、美术理论等研究方向。第二、第三种学科方向设置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出现许多逻辑悖论,外延越宽泛,内涵越模糊,最终会失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存在意义,典型说法叫做“挂羊头,卖狗肉”。
学科体系:群策群力 积极探索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记者认为,具体到“学科体系”这个提法,应当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知识”,二是“结构”。前者主要是指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应当由哪些必要的知识来进行合成?后者则是指这些必要的知识应当以何种排列方式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比前者更具学术价值,因为先进的学科结构形态将牵引学科体系的不断深化,合理的学科结构分类将促使学科总体建构的逐步完善,优化的学科结构合力将帮助学科群的良性营造。
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是: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的设置,在全国范围内还未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规范。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也尚未明确学科目录和指导标准。所以,当前学术界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讨论仍然停留在探究层面,不同的专家学者立足于自身研究角度,给出了多种合理的设计。
如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就指出:“现在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前身是作为文学门类学科中一级学科,即艺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之后,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其下的二级学科分类,目前艺术学界比较认可的是:1.艺术理论,2.艺术史,3.艺术批评,4.艺术管理。”记者认为,任何对学科体系的规划设计都应当有足够的学理性作为支撑,而上述分类方法的逻辑依据是值得商榷的。记者根据有关专家对学科体系的核心观点进行归纳提炼,从学科结构角度进行以下分类:
第一,“衔接圆环式”。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之间呈现首尾衔接循环运行模式。主要代表人物是王一川,他在《艺术学门类下需要艺术学理论吗?》一文中,将艺术学知识体系划分为三个互相衔接的部分:艺术种类理论、学科涉艺理论和艺术学理论。三者之间如同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圆环,互为依托,缺一不可。简单来讲,艺术种类理论就是音乐理论、舞蹈理论、戏剧理论、电影理论等具体艺术理论。可见,这样的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理论彼此各不相同。学科涉艺理论是指具体艺术种类领域之外学问家对艺术的宏观反思,如哲学家、文化学家、伦理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生物学家等在跨学科、交叉学科思维的驱使下所产生的系统思考,进而产生了艺术哲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伦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政治学甚至艺术生物学等。在艺术种类理论和学科涉艺理论之间,还有一种艺术理论,它一方面同具体的艺术种类理论相比更具普遍性内涵,另一方面又同宏观的学科涉艺理论相比更具具体性内涵,从而属于一种中介性艺术理论。比如艺术起源论、艺术功能论、艺术类型论、艺术学科论、艺术创造论等等。艺术学理论可以说是在学科涉艺理论的引导下对具体艺术种类理论加以提炼和概括的结果,目的是形成一种比具体艺术种类理论更具普遍性,同时又比学科涉艺理论更具具体性的处在中间层次的艺术理论。
第二,“交叉派生式”。代表人物是夏燕靖。他认为,理论学科体系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以及学科派生来源、研究目的与目标等方面来做参照。这与图书集成分类法有相似之处,都主张以形式逻辑作为分类基础,提出分类基本级别律、文献传承律、交叉学科定位律等。由此,将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作理论艺术学(或称一般艺术学)和应用艺术学两类划分,是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这也是西方近代以来针对理论学科的既有划分法。
就常识而言,理论艺术学的学科属性,其指向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探讨艺术学的基础理论、一般理论为其主要任务,与之相对应的应用艺术学(这里暂不涉及门类艺术学)有着显著区别。依据理论艺术学可以形成的子学科列项,主要有艺术原理(艺术学原理)、艺术哲学(艺术美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及艺术批评等其他子项学科等,对所列这些子项学科进行分析,可以分四个层次:其一,艺术学基础理论和一般理论,由艺术原理(艺术学原理)和艺术哲学(艺术美学)构成;其二,针对专门领域理论的探讨,这是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以及艺术批评等所构成的一个层次;其三,运用特定的方法所形成的再生学科,如比较艺术学(或艺术跨学科研究)等;其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如艺术传播学、艺术现象学、艺术发生学、艺术考古学、艺术经济学以及与艺术实践等诸多领域相关联的艺术创作论、艺术方法论等。这样,理论艺术学就成为一个集基础理论和一般理论、专门理论和方法理论以及交叉学科为一体的艺术学综合学科群,所呈现出的特点是基础性、一般性、方法性和交叉性。
第三,“网格式”。把学科总体看成一张正在编制的大网,各个网格代表了相对独立的“子知识体系”,这些子学科之间纵横交错、相互制约。主要代表人物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梁玖教授。他在《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艺术学科建设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具有学科初创性质的时期,吐纳借鉴是必要的,但是不应该设置限制。那种认为一个一级学科里只能设置3个或5个二级学科的观念是不对的。应该根据学科内在的逻辑规定性,实事求是地设置。梁玖认为,艺术学自身是一个学识自闭整体的系统。艺术学整体结构系统至少应该包含16个元素体系:艺术生成体系、艺术生态体系、艺术本质体系、艺术学本体体系、艺术学理体系、艺术信仰体系、艺术创作体系、艺术用途体系、艺术享受体系、艺术评价体系、艺术教育体系、艺术历史体系、艺术调控体系、艺术学术体系、艺术社会体系、艺术保存体系。按照这一基本认识论。梁玖建议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10个二级学科:民间艺术、艺术哲学、艺术原理、艺术历史、艺术批评、比较艺术、艺术教育、艺术美学、艺术应用、新兴艺术。
第四,“源流域式”,也可称为“树式”。是指把学科发展演化作为河流水系的“源流域”来看待。即任何一个学科犹如一条流动不息的大河,我们把这条大河作为“干流”,那么它一定会有一个最初的“源头”,还有汇入其中的“支流”,而干流和支流共同经过的陆地区域,我们称之为“流域”。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青年学者赵正阳,他在其2013年的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这一艺术学科理论模型。他认为,所谓“源学科”是指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的学科,比如,物理学的源学科一定包含了力学,文学的源学科一定要有语言学。所谓“流学科”是指在学科的某一流经领域、出于需要而生成的基础学科,比如“导演学”是在影视创作领域出于更好地协调配合而产生的,但导演学一定不是电影艺术学的“源学科”,因为它并不存在于电影艺术诞生之初。所谓“学科域”简单来讲是学科知识的需求领域,注意是“学科域”而不是“域学科”,也就是说,它只是以“领域”的形式存在的,不具有学科指代意义,在学科域中又分为“主体学科域”和“跨学科域”,“主体学科域”体现着本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结构,“跨学科域”则体现着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跨学科又可能进一步形成交叉学科,交叉学科一旦确立,将作为一个新的源学科存在,进而继续分流,形成新的学科结构。
学科文化:兼容并包 实事求是
学科文化是学科内部的知识传统和相应的行为准则。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思想范畴、研究方式、学术标准,学科中的成员进入这一领域开始,就受这些学科规范和学科传统的熏陶,逐渐形成该学科的思维方式、价值评判标准、学科发展理念等。因此,不同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学科文化。
艺术学理论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古今中外所有的旨在研究艺术领域一般及特殊规律的艺术学理论著作,都可纳入艺术学理论学科范畴;说它年轻,则是因为以往对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多倾向于具体门类艺术理论的研究,以文学理论最多,而正式确立艺术学理论为一级学科只有短短3年。作为一个仅仅成立3年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文化尚在形成之中。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期艺术学理论的发展态势和趋势,来设计和展望艺术学理论学科文化的理想状态。
首先,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文化应当兼容并包,在平等化、系统化的学科资源平台上实现良性互动。从目前已经被批准设立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点来看,大多数院校偏向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史论或设计史论这几类专业领域。而传统的在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等领域有较强优势的院校,艺术学理论学科布点相对较少。记者认为,这是一种“非正常”的“正常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艺术学科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另一方面反映了部分专业艺术院校过于重视艺术实践而忽视艺术理论的传统。这恰恰证明了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的必要性。我们设想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文化,首先应当在各级各类艺术院校中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既有路径一,即从具体艺术,如音乐、舞蹈、影视等切入,进而升华到“艺术一般”的层面,展开对艺术以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又有路径二,即借助于美学或哲学切入艺术的研究;或者路径三,从艺术史或者门类艺术史的角度对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
诸如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可通过路径一来开展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诸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得益于丰富的学科支撑,可以通过路径二来开展学科建设。诸如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综合性艺术院校,则可通过路径三来开展学科建设。
其次,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文化应当实事求是,在文化建设、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良性循环。当前艺术学理论所面对的质疑,有一大部分来自于该学科人才培养能否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比如有人认为,艺术史论只能是较高层次的教育,这种“高层次”必须植根于门类艺术史论,而门类艺术史论又必须以艺术实践为根基。如果专业指导思想及课程设置不明确,很可能会影响对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弄得大而空,缺乏专业的精深度,难有适应的社会领域。
这其中,有一个艺术教育的概念厘清问题。广义的艺术教育以艺术鉴赏为基准点,狭义的艺术教育以艺术创作为基准点。当前大量的文化艺术创意及行政管理单位,诸如出版社、报刊社、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馆及文化宣传部门,它们所需求的人才正是艺术学理论人才。传统的门类艺术专业对应各个艺术领域,且偏重专才教育,而如今,艺术文化事业的交叉与综合发展,对于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的培养就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一需求即构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培养的根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