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安全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安全的总结

篇1

关键词:安全意识:安全自护;教学反思

“学会安全自护”是笔者参加淮北市品德课比赛时参赛的一节课,经过笔者和学校教师再三地思考和斟酌,我们最终确定了这篇教案。上完课后,学生意犹未尽,记忆深刻,是一次很好的品德教育课。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教案呈现了两组生活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再现社会生活现象,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了解什么是安全隐患,如何学会安全自护,这便是“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立足学情,合理定位

就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安全常识,如道路交通有危险,用电有危险,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也会有危险,社会上有坏人等等,他们在口头上都能说出各种不安全的道理,但是,学生的年龄尚小,还不懂得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自己。所以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笔者将目标设定为了解家里、学校、公共场所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并掌握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寻求自救的方法。

二、有条不紊,入情入境

培养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旧经验基础上。任何架空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无益的。只有通过已有的经验进行新旧经验的交替整合,形成思考,得出新的知识与能力。为此,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建立的课堂情境必然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1.美好生活,平安为伴

在“学会安全自护”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歌曲《安全弦》导入新课,学生欣赏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知道美好的生活是与平安紧密相连的,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继而引出课题:学会安全自护,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警醒知晓,安全你我

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其他的社会生活环境里,总有一些危险会被忽略,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危险时时存在。

在明理这一板块,笔者以“安全卫士”展示教材的主题图为切入点。首先,展示校园里的“滑楼梯图”;然后,随着“安全卫士”走出校园回家看看,出示“晾晒衣服图”。最后,出示“安全卫士”带来的第三张“施工场所图”。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不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面对早已司空见惯的场景,学生陷入思考,继而意识到哪些危险行为不能做,哪些危险场所不能去。

当然,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有很多,除上述提到的典型事例外,在教学导行这一板块,笔者通过出示辨析题,让学生明辨对错。学生动手圈画自己身体不能被别人触摸的部位,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等。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安全宣传口号,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安全的重要性。

三、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

“学会安全自护”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安排上,笔者充分联系实际,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坚持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拥有美好的生活,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整节课教学的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自护意识。如何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现总结如下。

1.以一首安全歌曲为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开课伊始,笔者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意外伤害图片和触动人心的歌词,打开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之源,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2.创设情景,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三张主题图片“滑滑梯图”“晾晒衣服图”“施工场所图”和相关的视频片段,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知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笔者运用了视频情境体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如“雷雨天到来时该怎么办”,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课堂的表演,大部分学生都把安全自护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演练过程中有预见危险的判断,懂得用合适的自护方法躲避危险,体验深刻。

4.教学环节一步一梯,紧密相连

篇2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潜在风险;分析;对策研究

Analyze and countermeasure on potential risks and issu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 Cui'e, Wang Shiqiang, Wang P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Abstract: Laboratory saf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facing the serious challenge from outer environment to interior climate. In laboratory’s management, there are some issues in universities that seem as lagging notion, lacking of cultural training, being in the stage of lower development and being unclear of subject of liability. Analyze those problems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safety; potential risks; analyze; countermeasure

在全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近十五年,高校管理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发展是滞后的,面临着以下严峻的挑战。(1)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冲击;(2)“重建设、轻管理”仍然在影响办学[1];(3)实验室开放规模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4)实验室的安全设施相对投入不足;(5)环保对实验室管理提出越来越高要求;(6)教学计划调整,课时被压缩,实验安全知识成为课后的自修内容;(7)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据巨大比例,而且比例还将会扩大;(8)师生的安全诉求明显增高。

因此,理工类高校要想彻底改变实验室安全工作“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要往后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需要从实验室安全观念、安全文化、安全发展阶段和现状等方面仔细分析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

1 探讨经典的实验室安全观念

1.1 大多数师生的实验室安全观念是“不出事就是安全”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无量化产出。面对危险的仪器或化学药品,如果管理规范、操作得当它就是安全的;面对常规的仪器,如果操作不当、管理不规范它也会很危险。安全无量化产出。如在学校保卫处的工作计划里将火灾计划控制在3次以内是不符合常理的说法。安全事故不能被量化,其数据只能用作事后统计和分析。因此,模糊的“不出事就是安全”的安全观念在高校实验室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

1.2 管理人员的观念是“投入越多越安全”

1.2.1 硬件投资与安全的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因人工贵和赔偿高而倾向于用高级安全设备来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而在现阶段中国高校还只能依靠人养成安全习惯和用人来值守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有实验室由于硬件建设到位保障了实验室安全,也有由于管理到位而保障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硬件的好坏也具有相对性,其更新更是永无止境。

1.2.2 事后赔偿与安全的关系

实验室安全事故特别是人身安全事故发生以后,高校在现实条件下唯一的选择就是赔偿。2009年浙江某高校因实验室事故导致1名博士研究生中毒死亡,学校赔偿了100多万元人民币,这些钱本可以用于改善实验室安全条件。如果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此类事件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校实验室安全大检查和整改,将能整体提高全国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水平。

1.3 事故发生人的观念是“这事纯属偶然”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它的偶然因素,但如果一系列偶然因素串联“成功”,将会共同导致事故的必然发生。很多高校在其发展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但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实验室安全管理正面临的挑战,明天的实验室安全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 明确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实验室安全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由学校决策层倡导、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并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是师生员工在校园中对安全的意识、观念、态度、素养和能力等的综合[2]。

其作用是要从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方面影响师生员工,帮助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提高安全素养,加强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最终使其行为自觉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达到实现根本安全的目标。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从而收获核心竞争力。

3 实验室安全的发展阶段划分

3.1 要我安全阶段

学校希望师生在实验室健康、安全地工作和学习。如果发生不测,造成人身伤害,轻则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科研秩序,重则影响社会安全。同时,作为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保障。国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也颁发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实验室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也参照上述法律和法规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实验室工作,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3.2 我要安全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即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安全需求是指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中国现正处于奔小康发展阶段,安全需要处于上升通道。作为在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高校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对安全的诉求有理由走在时代的前列。

3.3 我会安全

有了要我安全的物质和制度保障,有了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接下来就进入我会安全发展时期。当然,人不能脱离社会和他所处的环境,在实验室我会安全也受制于外部环境和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3.4 大家安全

由于实验室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了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才会营造出大家安全的和谐局面,最终达到实验室安全的目标。

4 理工类高校的实验室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

4.1 实验室的特点

(1)种类繁多。包括化学、材料、生物、医学、辐射、机械、电子电力、能源等。

(2)分布广泛。一般除行政楼、教学楼外每个大楼都有,且部分行政办公、研究生自修室混在一起。

(3)实验室主体以学生为主,流动性大,新老交替一直在进行着,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难度较大。

(4)设备密集,风险程度增高。随着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实验室正在向技术、知识和设备密集的综合型教学科研基地发展。实验室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实验品,有些实验需要高温、高压、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或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由此还引起危险化学品安全贮运、实验室使用、实验室排污(废气、废液、固废、噪声、辐射)与处置系统等一系列安全与环保问题[1]。

4.2 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1)教育培训不规范、管理难。大多数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制不完善,缺乏通识层面的培训和具有实验室自己特色的专门培训。管理上多数学校只设1个科室或1个专职岗位来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力度不够,更有涉及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问题。

(2)师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持有或在潜意识里持有“不出事就是安全”观念的师生占绝大多数。例如有的学校在推行铁链固定气瓶时,实验员竟说在墙上钻孔安装铁链破坏了实验室的美观,因此拒绝安装。

(3)安全投入少、设施不完善。绝大多数化学实验室内没有冲淋设备、洗眼器、气瓶柜、急救包和其他劳保用品。

(4)缺乏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分级。国家有对生物实验室安全分级的具体申报和评审指标,但缺乏对其他实验室的安全分级指导。

(5)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师生安全知识不够,缺乏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平时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疏忽大意等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6)缺乏道路识别、标志和图示。在实验大楼内应明确标出实验室的位置及安全通道[3]。

5 应对的策略

管理部门应积极寻求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管理人员也应由纯管理型向专家型转变,实现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和信息化,从技术、管理和文化三个层面着手,实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5.1 技术保障

购置安全系数高的设备,配置大型仪器的配套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通风、冲淋和消防设备,及时报废达到报废标准的仪器设备,定期开展有关设备的年检工作,配备齐全化学药品废弃物回收装备和处理设备等,从技术上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5.2 管理保障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由学校主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等共同组建。

(2)设立实验室安全检查督导委员会,建立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库。聘请校内外有经验的实验室管理专家指导实验室安全检查。

(3)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分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化学药品的数量和类型、设备种类进行安全分级,具体分成低度危险、中度危险、相当危险和高度危险4个等级来分级管理。根据其不同的分级对其实行不同的检查标准和手段,做到重点部位重点检查。

(4)规范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建立例行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立体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5)逐步在师生中全面推广实验室安全考试和培训,严格实施实验室准入制度。

5.3 文化保障

(1)与保卫处加强实验大楼火灾逃生演练和化学试剂泄露救助演练等活动。

(2)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试的教材建设。可配合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运行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立,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编写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和《实验室安全手册》。

(3)举办系列图片展。收集全球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的信息和案例,定期举办实验室不安全操作图片展、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图片展和实验室安全事故图片展,警示师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4)举办多形式的实验室安全活动。开展诸如安全咨询日活动、安全报刊设计、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安全标语口号征集、实验室安全志愿者等让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安全活动,增强师生参与的热情和成就感,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高安全活动在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过程中的效果。

(5)在结构复杂的实验室大楼各楼层设计和悬挂道路识别、标志和图示。

6 结束语

随着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的进步,“大安全”意识的深入人心,各种保障措施的落实到位,实验室安全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阮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4-8.

[2] 范强锐,赵平.以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0:139-143.

篇3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黄金有价人无价,人身安全事最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从中可以看出安全对人、对企业、对社会的极其重要性。

安全确实至关重要。但在我们周围,总是有许多无视安全的行为、意识存在,不断有各种大小事故发生,给无数的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企业和国家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在每次事故发生后,我们都会习惯性发出一场追悔莫及的哀叹,“忽视了细微之处,未做到防患于未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为了一己之利,一时之便,造成一世之痛”。但时间久了,好了伤疤就会忘了疼。然后,又有事故发生,又做一番总结和批判,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怪圈”。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是极其不符的。

那么,为何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呢?这个“病”的根子其实就在于安全意识不强所至。从无数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事故都是人为的前期管理不善和事故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所造成的。

何谓安全意识呢?

安全意识属意识的一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安全生产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安全意识是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现实的认识,它和安全认识紧密联系着,其核心是安全知识,没有安全知识就谈不上安全意识。人的安全意识的实现既要通过思维,也要通过感知。安全认识在安全意识中占核心地位,它们并不等同,在安全意识中不仅包含着安全认识,而且也包含着体验,因为意识到客观现实的是具体的人,他不只是在认识着,而且也在感受着和行为着。人的安全意识具有能动性质,安全意识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操作有调节作用;反过来,生产活动也影响着人的安全意识的形成。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强化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呢?

1、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制约人的行为,并加强政治思想和技术业务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大力倡导主人翁精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的教育。

2、要强化管理,在“严、细、实”上下功夫。严,就是要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责任到位,责任到人,把好规章制度的执行关,各项工作的管理关,对违章违纪,严肃查处,认真对待。细,就是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以防为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就是一切从实践出发,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作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只有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才能标本兼治,才能实现零事故,人安全,高效益,快发展。

3、做好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危害识别与评价、安全标识标牌和个体行为。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各阶层安全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的基础。

4、生产大计,培训先行。生产要安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都要具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意识却没知识,分辨不清哪是危险点;技能出色却自以为是,同样危险。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是首要工作且长期性的,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首先,企业要有全面的培训计划,树立安全教育的优先观,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列入年度“安措”计划,不能放松对每个人、每环节的考核,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考核成绩要与奖金挂钩,奖优罚差;其次,各班组长除巩固自身水平外,要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人员去开展形形的学习活动,不要停留在读读安全简报、抄抄安全操作规程这样枯燥的形式,而要思考怎样去培养班组人员的求知欲,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装懂,一定要将问题融会贯通,让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得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这才是对学习深层次的负责。

生产犹如和平年代的战争。要打胜仗,必须要安全挂帅。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容不得半点松懈,筑起安全的防线。我们应该从无数的惨痛事故中真正吸取教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篇4

武汉市作为中部大城市,人口流动量大,社会成员结构复杂。加之高校的社会化运营,社会人员流入校内,为武汉各高校治安维护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在社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已有的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是多少,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用于高校校园安全,怎样调整、安排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投入的结构,如何决定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投入的规模,怎样的成本结构能带来最大的高校校园安全水平,这些问题是高校校园治安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另外,高校治安案件呈现出发生率高、案件标的物小的一般特点,决定了合理的安全成本规模、结构才能带来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投入的高效益。因此,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安全成本的概念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来的,我国随后将安全成本的概念引入。1993年王荣在《浅谈工业企业安全成本核算》中第一次完整概括了安全成本的概念,指出安全成本就是企业为了减轻或免除危害事故给人、社会及自然造成的损害,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减少和避免财富意外消耗及损失而进行安全管理所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为没有达到安全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并且列举了衡量安全成本及其效益的几个指标,包括安全成本率、安全经济效益等。

2004年姚庆国在《论安全成本与安全成本核算》中进一步阐述了安全成本的概念,指出安全成本概念的意义并对安全成本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2004年兰小童在硕士学位论文《安全成本及其效益分析》中详细论述了安全成本的概念,提出了安全成本的科学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及安全投资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安全投资效益的关联分析模型,有效地找出了影响企业安全投资—效益的关键因素。

目前,安全成本的研究局限于企业,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学者完整提出。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核算作为附属于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一般在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中反映,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分析和控制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有效地体系。

本文认为,我国正出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动荡期,造成社会安全的不稳定性,高校校园安全将面临挑战,而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直接与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相联系,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安全经济学是伴随着安全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安全、事故、事故损失、安全投资、安全效益、安全经济评价等问题。在传统上,安全成本研究方式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的,如安全事故损失的界定及计算方面,不少学者普遍的观点是用发生事故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来表达。在安全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方面,人们基本上遵循美国学者Votey 根据“安全投资的基本经济目的是使净效益最大”原则提出的“投资—效益曲线”。

在安全经济学的学科框架中,国际学术界对安全成本的研究很少,而且目前的安全成本理论研究是宏观的或表层性的研究,缺少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和相对完善的研究思路。在安全成本分析方面,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是局限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造成的直接损失的认定和计算上。

三、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内容

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是为了维护和提高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所发生的一切财、物、人力及社会公共资源。总体来看,从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方面可将高校校园安全成本划分为:高校校园内部成本,即提高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所发生的直接成本;高校校园外部成本,即整个社会采取的对提高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有一定作用的一切安全措施的耗费中高校校园应承担的部分,如不同级别立法单位针对青少年安全或高校校园安全制定法律法规的成本,再如政府运用各种资源提高整个社会安全水平,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也会因此受益。

高校校园安全的水平应该达到充分保障师生财产、人身及心理上安全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良好可行的高校校园安全组织计划和高校校园安全事故应急计划,较好地落实高校校园安全计划,采取有力的高校校园安全措施,形成良好的高校校园安全风气和有效的师生、校卫、警力三级联动机制,能有效的评估高校校园安全环境,找出高校校园安全隐患。

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发生各种高校校园安全事故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可进一步划分为安全工作成本、安全培训成本、安全宣传成本。安全工作成本是指在高校校园安全体系中,为了预防、应对、处理可能的安全事故,提高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所发生的成本。安全培训成本是指为使高校校园安全达到既定目标所发生的提高高校校园安全硬件设施和提高高校校园安全人员素质能力所发生的成本。安全宣传成本是指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所进行的高校校园安全宣传工作的成本。

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在测试评估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安全落实检验成本、安全效果检验成本。安全检查成本是指对各项高校校园安全设施和防患情况进行检查所发生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成本。安全效果检验成本是指为检验各项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所发生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成本。

3、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是指政府等社会职能部门为提高整个社会安全质量所发生的成本中高校因受益应承担的成本,包括立法费用、维稳费用等。立法费用是指针对高校校园安全立法成本中高校应当承担的费用。维稳费用是指政府等职能机构为提高社会稳定程度所发生的成本中高校安全因受益所应承担的部分。

4、结果成本

结果成本是指在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下发生的安全事故损失,包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是指高校自身内部资源的损失。外部损失是指因高校自身责任而在外部发生的各种赔偿、保险、罚款等。

四、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建立最佳安全成本模型,如果不考虑安全成本的投入,对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要求是几乎没有上限的,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我们必须进行可行的安全成本投入,因此解决安全水平与安全成本投入的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质量要提高到满足高校校园安全目标的最低水平,第二,为提高安全水平付出相应的成本。

经济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目标是指寻找可接受的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水平。在此观点下,我们将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外部成本作为控制成本,将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下发生的安全事故损失作为结果成本,控制成本随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结果成本随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因此结果成本与可控成本呈相反方向变动,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与可控成本呈现同方向变动,根据可控成本与结果成本的相互关系和特点,为求短期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建立短期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最佳结构模型。

第一,改进区。其显著特点是结果成本占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总额的70%以上,而控制成本则低于30%,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校园安全水平存在改进的必要,应加大各种成本的投入。

第二,至善区。一般特点是可控成本大于结果成本,高校校园安全水平高,结果成本小,但可控成本大。

第三,适宜区。在这个区域内,可控成本与结果成本十分接近,达到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最佳值,是一个质量成本的合理投入区,应减少控制成本投入。

为求长期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建立长期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最佳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从长期来看,控制成本前期投入较大,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安全水平在较高水平成为定势时,即整体安全环境改善,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稳定程度提高,经济水平提高,这时不再投入较高的可控成本,安全水平也不会下降,结果成本也不会提高,此时高校校园安全质量总成本下降。

篇5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紧迫感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园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应急管理工作局面,同时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绿色通道标志明显,每班配有紧急疏散图。工作人员做到会使用灭火器。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幼儿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以来,我园各方面的总体形势较好。全园围绕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的有关要求,着力抓了各方面的工作:中心园根据大王教育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幼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园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园所园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我们还围绕地震、火灾、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高危领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通过开展预案演练,既熟悉并宣传了应急预案知识,检验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了应急预案成为一纸空文,还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应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园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差距。应急预案的制订还不够全面、系统,所制定的预案不够全面,或不够实用。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对近几年来应急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努力促使我园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氛围

    我园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了老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了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准绳。

    幼儿园常年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参与社区活动实践,积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我园积极将安全宣传工作送入社区,利用门口宣传栏、安全知识现场表演、安全竞赛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还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对家长、周围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平安和谐氛围。由于宣传教育深得人心,全员教职工、幼儿、家长、社区居民法制、安全观念大大加强。切实抓好了学习培训。我园的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组织了学习活动,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普及,使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走进班级、走进家庭。

    三、加强安全检查,抓住重点,切实将《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到了实处,及时整治整改。

    幼儿园经常联系镇派出所、工商所、城管执法大队、卫生院等部门不定期的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园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园所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且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社区反映,及时整改。但请有关领导协助解决园所外的小卖部。

    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认真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切实把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和依法应对的水平。

    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把握好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事故灾难,如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卫生传染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也叫群体性事件,如群体性事件、恐怖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前期工作很重要,但按照《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故。二是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目标,努力控制了群体性事件的的发生,在矛盾纠纷刚刚显现的时候,就平息消除。第三,把握了应对管理的“四个特点”。一是时间的紧迫性。二是协作的服从性。三是措施的非常规性。四是处置的强制性。第四,把握好了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三条原则”。一是要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软处理放在首位、硬手段适用恰当的原则。三是要坚持高度警惕、高度敏锐的原则。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是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预案、健全了体制、建立了机制、加强了法制,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得以执行。理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了必要的应急演练。我园分别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比较成功、效果很好。通过必要的应急演练,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四是完善了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的规定,不管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还是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这就要求:首先,我园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研判、处置、和评估工作。其次,我园向政府部门直报重大事故、事件信息的同时,要及时报镇教育办,确保园所获知信息不落后于政府部门。

    五是切实加强了应急管理责任制建设。遵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工作原则,我园的主要领导是本园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承担专项应急任务的园所其他成员,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承担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把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明确到班组、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临危不乱、有效处置。

篇6

1 思想重视,责任装在心

瞩目幼儿园,年轻教师居多,特别是80后教师。她们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变革的社会环境,人性的交际理念,造就了这部分人的独特之处:她们精力充分、有上进心,敢于创新、接受新事物快、生活品质要求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与60后、70后的教师相比,她们自我中心意识强、职业的责任感有所缺失。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教师那样,当打不通家长电话时,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或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主观地推测;而教师放心让孩子一个人走到门卫等候,自己先行离开,这一行为背后本身就是幼儿立场和工作责任感的缺失。如果教师能亲自把孩子送到门卫,转交给保安;如果教师能再多一点奉献和爱心,陪着孩子一起等候;如果教师再能多一点耐心,再给家长一个电话……也许就不会有接下来的“风波”。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会议、沙龙、专题培训等多元形式对现在的年轻教师加强思想引领。要让她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安全是“1”坚决要确保,没有了“1”,再多再大的成绩都是徒劳。只有把热爱幼儿、热爱岗位工作、热爱教育事业装在心里,当成是自己的天职,更是自己职业价值的最终体现,只有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对安全工作增强责任感,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虚惊,警钟敲在心

以上案例中,豆豆最终一个人安全到家,每个人都会嘘口气,但当大家都一致认为是虚惊一场的同时是否该敲醒安全的警钟呢?假设,豆豆那日在走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这个责任谁来担当?我想,到那时,谁是谁非已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失责遭到良心一辈子的谴责,到时真的是后悔莫及啊!而在我们幼儿园,像这样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却强烈地引起当事人和目击者惊吓的“虚惊”事实上不乏少数,作为管理者和教职员工,都要提高对这些安全隐患的敏锐度,才能化险为安。例如:幼儿园经常会见到教师授权给能力强的孩子去某某办公室、某某教师处送、取一些资料或物品;盥洗室弄湿后保育员未能及时拖干,幼儿如厕过程中摔倒;小班幼儿把穿线的珠珠放到嘴里玩……像这样的“虚惊”事例举不枚举,看似没发生什么重大意外,但这事件的最严重后果一定是接近于事故的临界状态,总是会让我们的当事人感叹:“幸好是虚惊一场!”在感叹之余我们是否该理性总结: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虚惊”的背后代表着我们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状态和行为,这些貌似无关痛痒的小纰漏却往往是严重事故的先兆,只要环境略有变化或稍不走运,危险便会猝然而至。所以,对于“虚惊”带给我们的吓一跳,我们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很幸运或是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而是应该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安全细节管理,控制好安全风险,把这些“虚惊”当成真事,从中吸取教训,才能杜绝隐患,实现安全。

3 别人吃堑,智慧长我心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来说,是关系幼儿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的大事,假如等到自己吃堑后再长智,往往是为时已晚,甚至可能失去长智的机会。

正如以上案例那样,孩子所幸没有在回家的路上出现重大事故,这“堑”教师吃了也罢,这位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能够从所吃的“堑”中吸取经验教训,增长“晚接幼儿如何安全护导”的 “智慧”,这无疑是必要也是有价值的。但其他教师如果也一味等待自己“吃堑”后才去“长智”就非常被动和危险了。因为等来的下次,可能就不是虚惊一场了,也许孩子会走失或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和补救的。因此,安全工作必须帮助教师主动建立“他人吃堑我

(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45页)

长智,莫等吃堑才长智”的思维习惯。作为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聚焦案例,你说我话,让更多的教师能从“他人的堑”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紧紧围绕案例本身,设置对话专题,从发生在身边的事说开去,提供研的现场,就会让碰撞出的智慧更聚焦、更可行、更乐于让教师接受。也让那些安全意识淡薄,不善于从他人“吃堑”中“长智”,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人通过聚焦研讨,改变不吃苦头不觉疼的态度,提高认识,努力做到别人犯的错误我不犯,大家总结的经验一起分享:重在从他人的堑中总结经验,重视预防,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不等 “吃堑“才“长智”,不等“亡羊”再“补牢”。

4 制度具化,实效落在行

篇7

大家好,200x年即将过去,为认真总结和交流安全主任协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更好地谋划明年的工作思路,今天,**镇在这里隆重地召开安全主任协会二零零八年总结表彰大会,值此之际,我谨代表广州市安委办、市安监局对一贯支持、关心安全生产工作的**镇镇委、镇政府以及奋战在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同时,对安全主任协会成立一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今天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镇**镇长对去年7月12日才成立的安全主任协会的工作情况作了总结,区安监局**局长对下一步如何发挥好协会的作用作了指示,他们都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他们的意见。**镇安全主任协会成立以来工作初见成效,一是组织机构不断地扩大,到目前为止,会员单位比成立初期增多了八倍,安全主任从初期的59人发展到现在的286人。二是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安全主任再培训教育工作,如组织高危行业安全主任在岗再培训学习、主动承担对违章作业人员开展培训考核、对会员单位和安全主任进行“回炉再造”工程,不断提升安全主任的管理水平。三是实行量化工作指标和“双考核”的激励制度,使安全主任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从“不会管”到“管得了”、“管得好”,有效促进了**镇地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了全镇2007年和二零零八年连续两个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

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事故各项指标大幅度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正处在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伤亡事故问题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行业领域和企业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一些企业仍存在安全工作无人管或不会管的问题,因此,**镇在过去两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主任的管理工作,依托安全主任协会这个平台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借此机会,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继续健全安全主任协会机构和制度建设,发挥好安全主任协会的作用。各级政府和商会组织要大力支持协会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安全主任协会要发挥联系企业与政府之间互相支持、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组织好安全主任的再教育学习,不断提高安全主任的业务知识水平,为企业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使安全主任通过再培训学习和相互交流、借鉴,将好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带进企业,从而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真正解决好安全主任在企业“会管”和“管得好”的问题。

三是安全主任协会要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配合政府部门,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实现企业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四是安全主任协会要注意关心安全主任的工作、学习情况,及时将他们的诉求和合理化建议向政府部门反映,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协会真正成为安全主任之家。

五是安全主任要不断加强学习,增进新知识,拓宽工作视野,提高管理水平。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争当一名排除事故隐患的行家里手,要按照市局要求,每月定期报送安全生产工作月报表。

篇8

关键词 热点事件;集中式报道;议程设置;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051-01

“女大学生失联”一度成为2014年的社会热点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失联”一词由2014年3月马航M370“失联事件”引申出来,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自8月起,有媒体报道重庆高校女大学生高某于8月9日搭乘黑车“失联”遇害一事,此后各大媒体又相继报道了数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对同系列事件进行了集中式报道。本文将以2014年媒体对“女大学生失联”的集中式报道为例,分析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正负面影响,并从媒体职责、公众媒介素养、政府监督职能等角度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更好地应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方法。

1 传播特征分析

1.1 新媒体推进事件热度

“女大学生失联”这个话题首先由重庆晚报题为《女大学生错上陌生人车失联 家属5万元寻线索》的新闻报道引发,之后经微博等网络媒介的传播不断发酵,最终形成引发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对事件的热度起到了强大的推进作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日益扩大的新媒体网络传播渠道为人们接收、传递信息提供了更广阔、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多数热点事件在新媒体的助推下能很快席卷网络,引发广泛舆论关注。从报道重庆女大学生高某失联到广大网友留言互动、转发微博寻找高某,再到最终确认高某遇害以及同时间段内报道出数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公众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全程参与讨论、了解事件发展进程。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让一件事件的发生、进展等一系列报道及时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数以万计的网名的参与下,事件关注度急剧提升,形成社会热点。

1.2 集中式报道形成高度的议程设置。

2014年8、9月间,社会上充斥着“女大学生失联”的报道信息,在同段时间内媒体报道了多起同类事件,形成大规模的集中式报道,使女大学生失踪类新闻形成了高度的议程设置。有学者对2013年和2014年8-12月中有关女大学生失踪的所有纸媒报道进行了整合,发现排除2014年媒体对同类事件的挖掘和跟风报道,女大学生遇险类事件并无大幅增长。而以“女大学生”、“失联”、“失踪”为关键词搜索资料得知,女大学生失踪报道总数由2013年间的74篇增长到了2014年的536

篇。[1]可见,当时并没有明显存在女大学生失踪类案件急剧上升的真实趋势,而是媒体对此类话题的渲染造势形成了危机假象。在一系列女大学生失踪遇害事件报道以后,多个官方微博消息,提醒女生外出搭车防范细节等安全防范攻略。相关话题的扩展讨论使得事件引发持续关注,媒体的集中式报道提升了议程设置高度。

1.3 多重敏感词汇塑造拟态环境。

“重庆女大学生失联”发生后,在同段时间内有关其他女学生失踪类安全事件也被多次挖掘,如“女大学生金某搭黑车被司机囚禁”、“江苏女大学生在返校途中失踪被人抢劫杀害”、“湖北女生在回家途中蹊跷死亡”等。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等是高度敏感的词汇且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人们由“女大学生”容易联想到易受到伤害的女性形象,柔弱的女学生和嚣张残忍的凶手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容易强化公众对处于弱势一方的女学生的同情并加大对处于强势一方凶手的谴责,使事件更具新闻点。 “失联”一词由2014年3月马航M370“失联事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使用在人员失去联系、去向暂无定论的情况下,具有新鲜性且具有强大的话题吸引力。“遇害”、“囚禁”等同类型关乎生命安全的词汇更是戳中受众的敏感神经,能迅速引发公众的悲悯、同情、愤怒之情。

公众很容易对联合使用了这一系列敏感词汇的新闻报道给予高度关注。各大媒体在同一段时间内使用多重敏感词汇对“女大学生失联”进行集中式报道而营造出一种女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很容易遭受侵害的拟态环境,更加剧了受众此类事件的持续关注,推动事件发酵。

2 集中式报道的影响分析

这种新闻事件的集中呈现方式的影响是双面的,它能起到舆论聚焦的作用,能引导人们关注话题、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但也容易把危险放大甚至导致公众的恐慌意识加剧,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2.1 正面影响

使传播议题更集中,引发社会关注。不同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对同类事件进行集中式报道,不仅扩大了报道规模,还加深了报道深度,形成巨大的报道声势。媒体高度的议程设置形成的强大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公众对社会安全、女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高度关注。

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事件讨论,探讨解决办法。随着事件越演越烈,媒体除了不断挖掘女大学生失踪案件外,还实时跟进报道事件结果,以漫画或图文结合的方式传播女生安全防范知识。这是一个议程逐渐转变的过程,由“危险”信息报道到“防范”危机的转变,引导社会各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危险事件发生。如有媒体提议利用法律武器严惩犯罪分子,对黑车进行集中整治,以及加大对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等。热点事件的集中式报道能引发受众关注并探讨事件的解决办法。

2.2 负面影响

集中式的报道方式,容易变偶然事件为必然事件,加大社会恐慌。事件的影响通过同时段内的密集性报道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媒介报道所形成的态势发展远远超出事件的严重性。对“女大学生失联”的集中式报道放大了风险,使公众滋生不安全感,对社会安全极度担忧并产生恐慌的情绪。

3 总结与反思

“女大学生失联”事件自集中报道以来已有数月,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回归常态,公众对此类事件的态度也逐渐趋于理性。在此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出媒体拥有正确的传播理念和专业的传播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公众的媒介素养也亟待提升。

媒体要树立正确的传播理论并进行专业的信息传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应坚持合理的议程设置,引导社会舆论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作为信息的传播源,媒体要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而不是一味地为吸引受众眼球将“囚禁”、“待”等词放大报道,也不要因为事件的高度关注度而进行一再地跟风报道。

受众要努力提高媒介素养,提升信息辨识度。在热点事件中不要盲目接收信息,而要对媒介信息进行客观冷静地解读,理智了解事情的发展、进程,并学会分析原因,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除了媒体、受众的自律外,政府应积极履行其职责,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时及时发送有效信息,提升信息的权威性和信息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文化;软实力;内涵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96

安全生产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硬件上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软实力”的安全文化建设始终是很多部门的老大难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好了,无论是对部门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员工的生命健康,都会发挥事半功倍的奇效。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快建立和实现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积极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自觉遵章守法的价值观,把尊重生命价值、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实现员工价值和“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准则,从而达到实现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的目标。

1当前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迫切希望,与不断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部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此外,有些部门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深层的安全文化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有牢固树立;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安全文化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扎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安全文化产品开发和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等需要大力加强。

2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大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对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安全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已经探索出诸多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凝聚共识、汇集力量,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的重要举措和保障。要抓住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明确目标任务,开动脑筋,强化措施,深化安全发展理念,努力开创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

3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服务大局

将安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要围绕中心,加强指导,务求实效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员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工程。各级组织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工作日程,要制定具体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建设内容和标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和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表彰、宣传推广机制,坚持自主研究和吸收借鉴相结合,积极开展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间的安全文化建设学术交流,切实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应用。

33要统筹兼顾,强化基础,注重特色

要积极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突出重点,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搞好配合,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弘扬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贯彻,使其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内涵和实质的宣传,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深入落实,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增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要强化监督,不断深化,扎实推进

要进一步强化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舆论氛围,加快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鼓励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现象、重大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及事故进行监督、举报,提高举报、受理、处置效率,落实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

篇10

儿童安全教育的资源的使用者主要以成人为主,儿童更多的是接受教育和保护的一方,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儿童网民上升情况明显,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相比2012年底均有所上升,尤其在初中群体中的升幅较为明显。这表示儿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使用网络安全教育资源。面向儿童设计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对儿童来说,他们对网站认知、理解与应用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网站建设必须从使用者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和接受能力方面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网站的受众分为学前儿童用户(7岁以下)、小学儿童用户(7~11岁),初高中儿童用户(12岁~成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定位受众,来保证网站的内容、风格和运营等符合受众需求,从而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以确保网站的应用价值。国内外以儿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按以上三个年龄层定位受众的网站较少,美国我的宝贝网,有专门对7岁以下儿童提供安全资讯和产品的服务;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支,其使命是降低14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和死亡。

二、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三、实施者———教师

面向实施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需要考虑教育者的特征。同家长的辅助教育特征有共同之处,也是在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上对网站有相应需求,但对儿童安全教育资料的使用需求更显著,这类资源通常以全面的信息涵盖、专业的信息分类形式呈现,或学习、交流线上与线下联合活动的形式呈现。如,信息覆盖类型的小精灵儿童网站的儿童安全频道提供了分类比较全面的儿童安全资料:游泳安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疾病预防、远离、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活动型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儿童安全组织,通过授权认证为当地社区教师提供安全教育计划(组织活动)。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