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考;政治;试题;趋势
通过多年的高中教学,笔者认为,要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政治问题分析能力,需要从高一开始把时政引入课堂。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没用,高考时新闻都成旧闻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能力。题目的灵活度大、综合性强,材料题占相当高的比重。这就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要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根本上靠平时扎实的教学,同时也靠最后阶段有效的复习。复习时,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猜一些题目让学生去背,事实上现在已经很难猜到题目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应当是:第一,切实加强基础,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要注意纠正理解上的偏差;第二,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并学会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尤其要注意把握解题的多角度。
教育部在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指出: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提高觉悟三方面下工夫;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这就很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知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厌学现象严重,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对人才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综合,以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正是基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有益尝试基础上,提出了设立“综合科目”,实行“3 X”高考的新思路。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我省今年将试行“3X”模式。毫无疑问,“综合科目”的设立,既是对中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与支持,同时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综合科目”要求,更加有效地组织好本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研的一个新课题。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收效。
时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几种看法:有人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靠生源。生源好,教学质量自然而然会上去。生源不好,教师再有本事也是枉然。还有人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各级组织领导要加大刺激的力度,刺激越大教师的积极性就越高。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削弱,甚至转向消极,这样就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再一种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长年累月的事,我任的本届学生质量差,是由于前任的责任,前任没教好我也无能为力。这就出现中学怨小学,小学怨幼儿园,幼儿园怨父母的现象。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上述这些与提高教学质量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有一些道理。但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原因。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是由相当复杂的综合因素所组成。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教师的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否“勤”字当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原因。所谓“勤”,是指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它是“懒”或“惰”的反义词。作为教师就要克服惰性培养勤奋、勤恳、勤勉的工作作风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飞速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成熟,各行各业的改革也是如火如荼,电力改革也不例外。经济体制改革,势必会要求人员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探索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思路势在必行。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企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电力企业只有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深入改革企业体制,才能在经济社会下置于不败之地,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只有站在较高思想政治立场上,才能够参透国家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国家政策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稳固市场地位。
2.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企业员工责任感、增强企业员工事业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国家电网将“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的理念,教育员工要热爱企业,忠实企业,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应尽的职责。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将员工拧成一股绳,从思想上提升企业凝聚力,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保障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二、当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有些员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只要技术过硬,能保障生产需要,企业经营发展,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就可以胜任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忽略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
2.针对性不强。
在企业中虽然有一些专业或者兼职思想工作者,但是相对来讲比例还是很小,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与基层员工接触甚少,存在着沟通不及时的问题等,未能在工作中发挥政治思想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些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对职工思想政治漠不关心,缺乏主动性,这也是造成效果不明显的因素之一。
3.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不仅要掌握熟悉国家的政策方针,同样也要熟悉电力企业的现状,不仅要熟知理论,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注意沟通技巧,当前由于思想工作者缺乏这样的素质,造成思想工作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趋势和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一是强化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方针目标,强化宏观指导等落实党委职责,在纵向上从全局出发,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方向,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横向上要协调处理好党政工团的关系,解决如何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二是规范岗位责任,政工干部不仅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要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责任范畴;部门领导包括组长在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纳入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责权之内。
2.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企业的工作实效。
一是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方针,加大力度推进思想道德政治工作;二是加强形势教育,切合企业实际,专门组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专题形势报告会的形式,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企业认清当前企业发展态势;三是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和工会的组织作用,对基层员工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的教育工作;四是树立榜样形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对于先进知识青年、先进集体要重点培养,加大力度宣传他们在企业建设中作出的贡献,做到以点带面,通过此举激励其他员工,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渠道,促进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水平上新台阶。
一是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应由传统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转变;二是方法创新,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实行强制性、指令性的宣传,这种思想应逐步向参与性、指导性转变,应本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切实让员工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渠道创新,一方面是视野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则是精神开拓创新,从知识和精神生活上同时满足员工需求。
4.重视企业文化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目前,我们所营造的是一种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立足于内部,着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力求感染每一名员工,整体提升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要利用新闻媒介树立企业形象,通过各种形式来介绍企业的优质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形象。此外还可以适当开展公关活动,通过座谈会、文艺联谊会等形式扩大于外界的联系,整体提升企业形象。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过于单一简化,从思想上要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从形式上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切合员工需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篇3
一、总体目标及发展方向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将县级城建等系统的国有公司的资源、资产、资本在进行清产核资后,整合重组,划到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名下,整合组建集团公司,名称变更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集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二)发展方向
第一步,在整合重组基础上,成立集团公司,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推进国有资产运营。第二步,进一步整合其他可以整合的国有资源,做大做强做优集团公司,创造条件发行债券。
第三步,对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公司上市。
二、当前任务和整合原则
(一)当前任务。根据国家行业发展政策,围绕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目标,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对县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县测绘中心、县津城环卫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资产进行整合重组。下一步再对县政府招待所(宾馆)和县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进行重组。
(二)整合原则。一是法人治理原则。依据《公司法》对集团公司权属单位通过改企、改制,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成为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二是优化配置原则。对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实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三是积极稳妥原则。对组建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确保平稳过渡。
三、集团职能
集团作为县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主体,以及集城市公用企业、公共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于一体的城建领域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按照“经营城市”理念,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民生工程的投资建设,城建资产的运营和城市公用企业的经营管理;负责或参与中心城市片区土地开发建设,以及政府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化运作的要求,适时投资城市其它产业和项目。该公司为县一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参与乡镇场区土地及城镇合作开发建设,并积极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代建服务。
四、集团组建架构及分工
(一)公司的组织管理
集团公司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按照县委县政府管理的重要企业配备。公司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规范动作。
(二)领导岗位设置
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立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董事会成员五人,监事会成员三人(其中一人为员工代表),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一名。下辖三家子公司均不设董事会、监事会,设执行董事、监事、总经理各一名。
成立“城市发展集团”理事会,成员暂定六人,视公司发展情况再作调整。
(三)公司的管理职责划分
1、人事管理。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比照科级单位配备;公司的正副董事长、正副总经理、监事长、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按科级干部配备,董事长由县政府提名、董事长以外的领导班子成员商董事长意见提名,按规定组织程序考察,提出任免意见,报县委研究,由县政府任命。未列入科级干部管理的其他经营管理成员,按公司法规定任免。子公司班子成员由集团公司任免。
2、职权管理。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按照《公司章程》各司其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以及其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县国资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履行对公司的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县政府的授权对公司进行行业管理;县财政局负责编制公司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
(四)集团架构
城市发展集团目前包括1个母公司及其3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母公司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市政工程建设。
三家子公司如下:
1、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建材和建筑构件的检测。
2、县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测绘和地籍测绘。
3、县津城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市政设施建设与维护,园林绿化设计与管护,家政服务,广告设计与安装,市场摊位出租与管理,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城市保洁有偿服务。
五、人员优化
总体原则是整体稳定、妥善安置。集团组建后,在保持人员总体稳定基础上,对关键岗位,特别是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岗位,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拔一部分人才予以充实。原县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县测绘中心的人员按自愿原则由改制后新公司全部承接,若不愿意的人员,按劳动法相关规定安置。属资质需要用到质监站和房管局的人员先借用过渡。
六、资产整合
(一)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78万元。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清算后净资产279.6万元,采用政府划拨方式划归到公司名下,由公司作为全资股东。县质量监督站监督抽检检测试验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应无偿提供服务。
(二)县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原房地产测绘服务中心清算后净资产151.6万元,采用政府划拨方式划归到公司名下,由公司作为全资股东。
篇4
现代眼视光学就是将眼睛作为工作对象,将恢复或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作为目的,通过各种方法、器具达到最佳视力、最舒适用眼和最持久阅读的理想视觉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矫正视觉。美国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总人口的55%配戴框架眼镜,10%配戴角膜接触镜,余下的35%至中年后亦需要对老视进行矫正。在所有与眼睛有关的首次就诊病例中,视光学方面的问题约占70%,眼病约占4.5%,其他部分亦与视力检测或矫正有关。许多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治疗后,仍然需要考虑做视力和视功能的矫正处理。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对视力和视功能进行矫正是不可避免的。
在过去几年里,对屈光不正进行矫治的工作一直是国际眼视光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中国作为近视大国,其在屈光学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令世人关注。矫治屈光不正的方法可基本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矫正和手术矫正。
一、屈光不正的非手术矫正方法
框架眼镜一直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式,盛而不衰。近年来在镜片的材料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树脂镜片的普及,高折射率的树脂镜片材料、镀膜工艺的发展,以及三维割边系统的科学应用等。这些发展和改进,提高了眼镜的安全性、光学性能以及美观性。1999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有机镜片使用率为45%;其中树脂镜片占40%,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30%。树脂镜片的使用率在欧洲为55%,在美国为88%,而在我国却非常低,虽然正在逐步普及和提高,但其使用区域主要局限于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树脂镜片在我国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特殊框架眼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目前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出现和普及,从最初无法配戴的“象鼻式”设计至目前的更加符合眼球正常生理的新一代“软性”设计,这一进步使老视者对镜片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1997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欧洲老视验配人群中使用渐变多焦点镜片者为56%,双光镜片者为17%,单光镜片者为27%;日本分别为57%、9%和33%;美国分别为14%、55%和31%,说明使用渐变多焦点镜片人群正逐步取代配戴双光镜片人群,由此可以看出老视验配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老视渐变镜验配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其验配过程需要较高的老视验配技能和有关的眼球生理知识,并且需要配戴者的理解和配合,因此目前该镜的验配对象主要局限于高知识人群。
鉴于渐变多焦点镜片设计和应用的成功,人们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将其引用于治疗儿童近视。根据近视发生的“调节理论”机制,减少近距阅读时的调节,即可能阻止近视的进展。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美国德州和我国香港等地区开展了儿童验配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该研究在设计和纵向随访过程中的欠缺,目前尚未得到确切的令人信服的资料。自1996年开始,美国4所视光学院联合着手该项研究工作;我国温州和上海地区也同时开始,他们在横向匹配和纵向调查方面作了周密而统一的设计,选择对象为9~13岁初发近视的少年儿童,目前研究正在进行中。
角膜接触镜作为矫正屈光不正安全有效的方法,已经被人们所认知。我国目前主要以软镜为主,约占总配戴人数的99%;以传统型或频繁更换型为主要配戴方式,近年来出现逐步向更短时间更换即抛弃型过渡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角膜的认知和镜片材料的改进,长戴软镜亦开始出现。软镜的配戴方式向两个“极端”发展,即“日抛弃型”,为每天更换1 副镜片;“月长戴型”,连续戴镜时间超过1个月。“日抛弃型”镜片于1995年在美国正式上市,1999年在中国开始临床测试。在中国“日抛弃型”镜片年综合消费水平能否被配戴者所承受,是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预计其将以选择性的形式出现,即在某些特别日子使用。在过去的2年中,世界各地均开展了“月长戴型”镜片的临床测试工作,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中。眼科医师们仍在为少数配戴者戴镜后发生角膜损伤而担忧。此外,软镜的特殊镜片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主要为软性散光镜片和软性老视镜片,特别是双光软镜,在临床应用中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lens, RGP)具有软镜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对角膜安全的保障、护理的简便、矫正散光及圆锥角膜的特殊效果等,倍受眼科医生的推崇。在一些发达国家RGP的验配比率相对较高,如日本,该镜配戴者约占角膜接触镜配戴人群的40%,美国约占15%;由于RGP的验配需要相关的系列检测,配戴者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验配医师需要相当的技巧,同时镜片的定制需要特殊实验室的配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RGP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高素质的验配人员数量较少等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制约着该领域的发展,RGP配戴者仅占所有配戴隐形眼镜人群的极少数。随着RGP的高安全性和特殊矫正效果逐步被我国配戴者和验配者所认识,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RGP在我国将有较大发展。由于RGP的安全性和优良的光学特性,它亦可以应用于对儿童近视的矫正。在对儿童进行验配的过程中发现,RGP具有抑制或减缓儿童近视进展的临床现象,尽管从60年代开始就有相关研究报道出现,但直至90年代初才开始该项工作的系统研究,新加坡以及我国温州等地相继开展了设计完善的纵向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初步获得比较积极的结果。
角膜塑型镜是一种设计特殊的硬镜,通过镜片的“逆转几何”设计,即镜片曲率中央平坦周边陡的特殊设计,以机械压迫或按摩的方式,使角膜中央曲率半径变大,从而达到减少角膜屈光力的目的。该方法早在40年前就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但一直存在许多问题。近几年,由于RGP材料的改进、电脑设计的应用和角膜地形图仪的出现,使得角膜塑型镜在镜片设计、矫正效果和预后方面均有了很大进步。由于该方法矫治效果和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许多国家其一直作为选择性方法之一,接受矫治者及从事该工作者人数均少,社会反应比较冷淡。但是在我国,由于一些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如儿童近视发生年龄提前、近视进展快速、某些职业对裸眼视力的苛刻要求、某些大学专业对矫正度数的限考等,再加上某些宣传媒体的推动,使我国出现了角膜塑型镜“过热”的现象。从科学角度讲,角膜塑型镜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矫治近视方法之一,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近视问题或治愈近视,而且矫治的度数也有一定限度,其效果也因人而异;同时,由于角膜特殊的生理功能,即具有记忆和恢复功能,因此,即使角膜塑型镜矫治近视获得一定疗效,也需要终生戴镜来保持疗效;角膜塑型镜通过其机械作用将角膜变平坦,在整个矫治过程中,角膜处于受压或碾磨状态,随时可能出现角膜损伤等问题,因此,角膜塑型镜的应用必须在医疗单位具有专业培训经验的眼科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由于我国传统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低视力者及其家庭寻求视力帮助的期望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经济等问题,低视力学科研究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根据有关数字统计,目前全世界盲人为4500万,低视力患者约为盲人的3倍,高达1亿3 500万。全世界每年有2100万人成为低视力者,而且约90%的低视力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北京、天津的低视力工作者提出了低视力患者“不是看不见,而是看不清”的问题,力图提请低视力患者及社会对此加以重视和关怀。低视力患者可以通过各种助视器获得有用的视觉,保持独立生活能力。低视力助视器除保持传统的光学特性外,也正逐步转向智能型和影像型,由此可初步满足低视力患者的选择,但是发展低视力康复工作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的理解和个人独立生活意识的提高。
二、屈光不正的手术治疗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矫治屈光不正的方法,在我国普及尤其迅速,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上百家单位开展该项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amy, PRK)后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角膜浅层混浊(haze)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多用于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目前,LASIK的手术适应证已增宽。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远视和中高度散光,手术中心偏位造成术后斜向散光,以及近视回退等问题,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焦点,角膜屈光手术使用的激光机也正在改进之中。
通过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改变眼屈光状况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该项工作已开展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临床研究的焦点是有关有晶状体眼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眼内隐形眼镜)问题,相关研究在国外已进入临床试验的后期,并有不少积极的报道。对人工晶状体矫治屈光不正手术以及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研究的焦点,将继续停留在解决调节问题方面,预计今后几年,开展利用注入式物质填充晶状体囊袋并保持弹性的技术研究,将是解决这一焦点问题的突破点。新的屈光手术还包括角膜基质环植入术等,目前亦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篇5
摘 要 在世界足球迅速发展的今天,普及提高群众足球运动和高校足球水平,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仍然是我国要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高校体育正是开展群众足球运动和培养足球人才的一片沃土,五人制足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和欣赏比赛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意识。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大学生足球爱好者活动空间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力发展推广五人制足球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高校 五人制足球 发展趋势
一、五人制足球的运动特点
(一)触球的机会多
由于五人制足球场地小和队员人数少,使每名参赛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而队员相互之间距离小,双方争夺的更加激烈,攻守转换的速度更快、技战术更灵活,所以脚尖踢球、脚底停球、快速的短传和低传配合及个人运控球技术运用的较多,对提高球员的实战能力大有好处。
(二)射门多,比分高
五人制足球比赛,每场比赛,每队可以射门26次以上,进球一般比11人制高出一倍以上,射门的方式主要是传切突破射、个人带球突破射、边路传中包抄射、补射等等。所以不得争夺激烈,要求技术细致快速,而且进球多。因此,既有良好的观赏性,又有利于培养队员的射门能力。
(三)攻守转换的节奏快
由于比赛的场地小、人数少,双方队员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近,防守时主要采用紧逼盯人断球反击战术,进攻队员运用突然起动,假动作等突破对方防守,攻守双方常处在短兵相接的拼抢状态,攻守转换次数多、频率快、强度大。这种快节奏的攻守战术灵活多变,对球员的速度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场上队员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
(四)实战能力要求较高,竞争性强
比赛中队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提高球员的比赛能力非常适宜。五人制比赛由于场地小,队员的密度大,防守时采用人盯人战术,能鼓励队员利用比赛场地的宽度和深度,拉开空档,通过横传为了实现向前传,通过向前传之后的回传或横传,使对手的位置错乱,获得射门的时间和空间,对磨练、培养球员快速细巧的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战术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郑州市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
(一)开设五人制足球选修课情况
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开设五人制足球选修课的学校没有,但有业余五人制足球队的学校有2所。其原因在于上述院校开设了11人制足球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5―7人的小场进行教学比赛,再加上开设新的课程需要撰写教学大纲,重写教案、重新安排教学进度等,任课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新的五人制足球选修课。
(二)教师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未建立五人制足球队的高校教师,很希望组建五人制球队,并且认为是可行的,他们认为高校组建五人制足球队能推动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能培养更多的五人制足球爱好者参与这项运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
三、学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前景及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大学生情感丰富,爱好广泛,但注意力较难持久,难以长期从事某一活动。而五人制足球赛场地小,时间短,赛中学生接触球的次数多,双方争夺球的机会多,攻防转换速度快,动作更快速灵活的技术特点适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从中他们能得到适当的刺激,产生满足感。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的比赛中积极主动的学与练,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足球运动。
(二)为大学生展现自我的才能提供舞台
大学生的身心基本发育成熟,其显著的特点是好胜、自我表现欲强烈。这使他们渴望更大更多的空间来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从而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五人制足球赛的快速攻防转换要求给了他们这个空间。从中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技战术,不断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自信心的不断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
体育比赛的魅力在于表现人勇敢、果断、不断攀登人体极限的高峰,在于团结拼搏的集体主队精神。五人制足球赛需要参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5个人的最大能量充分发挥与对手对抗并获得比赛胜利。其中更多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参与者在长期比赛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养成与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习惯,同时认识到团队、集体的力量,有利于培养他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比赛中也可以锻炼他们勇往直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推动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应该转变观念,加强推广力度,正确认识五人制足球在整个高校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二)五人制足球赛的运动强度高于十一人制足球赛的运动强度,而运动量则小于十一人制足球赛的运动量,所以五人制足球赛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很好的方式。高校应快速发展五人制足球运动,使之成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五人制足球要求的场地是十一人制足球场地的1/4左右,对高校扩招后,缓解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供需矛盾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可在高校大力推广五人制足球运动。在实际的教学和比赛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场地和球门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比赛人数、取消守门员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赛成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
(四)五人制足球赛更要求运动员的基本功扎实,技术更全面,战术意识更强。所以合理地、科学地组织五人制足球比赛,能够积极推动高校足球运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远航.现代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研究[J].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2.17.
篇6
[关键词]土地现状 土地整治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357-01
前言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毁林建厂,毁耕建路,这使得农村土地进一步缩减。过去由于政府管理力度的有限性,使得农民建房没有合理规划,低层建筑错落无秩序,整体无规则,大量占用土地。然而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如何提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状况和基础设施也严重落后于现实要求,在这一社会状态下,土地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一、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单一
地方政府无法短时间内筹集资金进行农民保障性的房屋建设和补贴发放,这样就会使得整体程序推行缓慢或停滞。政府不会把全部农村同时改造.而是先从易改造的地方开始试点,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步推进。
2、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整治成本
随着整治过程的推进,据调查发现很多房屋建筑为近两年新建的房屋,房子结构良好,装修完善,盲目的拆除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且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政府同时应考虑到对这些房子进行保留,如果没有科学的控制必须造成大量房屋的闲置,造成资产的沉淀。
3、科学技术落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
在进行土地整治时,要注意保护环境。我国环保科技实力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人们环保意识不强,如果不采取合理措施的话,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必须紧抓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
4、规划与设计不合理
有些农村整治后出现不合理规划现象,如农民住房距离庄稼地远了、农机没院子放、粮食没地方存;零散的家禽、牲畜养殖也出现困难,这样就不方便农民耕种和生产,这样的规划就没有达到农民的要求,使农民缺少归属感,应根据国内的国情进行整治后的土地规划。
二、农村土地整治措施
1、转变思想
优化土地集约管理根据国家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首先我们要积极响应,转变传统的住房观念,拆除不合理住宅,统一建筑。提高农村居民建筑的容积率,农村土地整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对于建住宅建在交通发达、环境好的居民坚决不当钉子户。其次杜绝政府规划的四周新,中间破的现象,严谨杜绝土地浪费现象。
2、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我国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筹措还是以国家为主、以政府有限的土地整治资金来解决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不能大规模的进行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应在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进单位和个人资金,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和利用外资,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吸引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投入,允许民间资金进入土地整治市场,逐步形成土地开发整治多元融资渠道。
3、提高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只看重把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在投入产出过程中的管理,看重作为一项财产的产权管理,看重作为一种资产的经济权益的管理,而轻视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性。要把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到像保护耕地、重视土地资产价值的高度来认识。
4、平衡耕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都是我国土地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很难实现平衡发展。前几年四川某县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大量的占用耕地,导致当地老百姓无耕地可种,后来为了弥补失误,该县又进行垦荒,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耕地与生态的平衡,结果正好相反,仓促的垦荒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另外,一些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为取得占地指标,希望通过滩涂造田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但是滩涂造田不仅仅效益极低,而且还直接导致大量土地的撂荒,反而更加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正确的处理耕地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是我国土地管理改革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三、加强土地整治,循环经济发展
1、需保护好农民的耕地和粮食安全,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农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
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注意减少土地整治带来的环境污染。
3、经济来源需多样化,在土地整治时,我们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选择第三方监理人员全程监督,确保投标公开化、透明化。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好计量工作,做好项目科学性研究,使得资金用在刀刃上。
4、土地所有权调整,根据《土地管理法》在相邻单位之间有飞地、插花地,或权属界线不规则时,为方便当地群众生活、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减少灌溉用水和农机通行引发的纠纷,应进行土地所有权调整。
5、在土地整理后进行土地规划需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循环经济模式的绿色工业园区,对地区进行经济带动。这种绿色工业园区,能合理的利用企业生产后的副产品,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
6、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形态。但是这种经济形势,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不断的引进和开放新的生产方式,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
7、提倡以乡村地理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象、生产生活形式、乡风民俗等为载体,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组合旅游产品,吸引城市居民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未来发展趋势
1、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进程
我国对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有效的通过土地资源的利用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经济条件的不同,所以制定出整治方案也不同。同时提高各地文化素质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整治,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合理提高基础农村设施,建立长期有效的适应当地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保证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新农村土地整治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土地整治成功案例中借鉴经验,对于绿化带中乱扔垃圾,填埋绿化带等行为要严厉查处;对工业用地要合理规划,建在离村庄较远,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污染的企业要严厉整治,要严格控制工业土地占有量。
结束语: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而缓解土地资源相对于人们用地需求短缺的难题,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目的。我们要不断的吸收先进的科学理论,借鉴土地整治成功项目经验,更新模式,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宋建分.新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篇7
关键词:基地校建设;共同体团队;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教师专业化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绝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受到整个社会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且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期盼。
一、新时期新使命,教师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从吉林市教育学院发展历史来看,从教师教材教法的过关培训,发展到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再发展到教师学历达标后的继续教育,一直是顺应着教师发展的需求而不断调整与更新的。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教师进修院校的建设提出了崭新而又严峻的挑战。传统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已走到尽头、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参培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瓶颈”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解决好这些问题迫在眉睫。当前学院面临的困境源于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与陈旧的进修职能和运作模式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教师进修院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使吉林市教育学院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二、重实际谋发展,了解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1.传统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即为教师的职责。强调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束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者应树立强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不但视自已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而且要视自己为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研究者、改革者与决策者。
2.教师自我效能感低,专业发展动机有待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不同,可导致教师间专业化发展水平有天壤之别,有的教师穷其一生只能是一位“教书匠”,而有的教师则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不强,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自身的专业不够自信,缺乏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低。
3.教师自身专业基础薄弱,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不深
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不深,自我专业基础薄弱,将导致教师发展主体意识不强,主体能力欠佳,具体表现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多为单一学科知识,内容结构单一、教育教学技能匮乏、理论素养不高等等。
4.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突出
职业倦怠属职业压力范畴,指教师工作在待遇不高、压力与工作强度大、面临升学率、各种考试评估和检查等情境下,处于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这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纵贯职业生涯的历程,期间不免会有和低谷时期,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不论对个体还是教育事业危害都是很大的,其中最明显的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降低。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学校的因素
有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有些学校里领导认为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按要求上好课,注重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课业成绩。如果在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或职后培训,会影响教学安排和费用支出问题。所以学校常常以经费紧张,影响教学质量而不让教师参加职后培训。也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凭几次简单的培训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很少给教师创造学习机会。也有的校长认为,教师能力提高了,学校就“留不住人”,这是在为她人做嫁衣。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公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社会是否具有尊师重道的良好文化氛围、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新的课程改革对学校及教师的影响及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政治导向等等。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探究、积累、更新的过程,是一种反省思考、开拓发展的过程,需要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政府对教育的宏观重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鼓励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政策导向,都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的环境空间。
三、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2008年6月18日吉林市教育局正式启动“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三年有余的工程实践,已取得了一些收获,现将有关经验和做法交流如下。
(一)以“基地学校建设”为依托,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更不是依靠教师自身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发展与实现的。它还需要教师所在的学校、教师教育机构、政府行政部门与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与实现。
为此,2009年,吉林市教育学院根据“工程”的整体工作安排,认定了百所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基地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又以基地学校为核心,建立了百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全市共同体成员校总计1830所,覆盖了全市所有学校。各基地学校和共同体成员校,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结合自身和区域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全年累计组织大型教科研活动211次,参与教师万余人次,使各基层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
(二)以课程改革行动研究为中心,形成教师间的同伴互助体系
基地学校及共同体成员校主要围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等来设计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这样就以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为纽带,建立起了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同校或有共同研究诉求教师之间的伙伴协作,解决了教师独自面对巨大教育教学难题与困惑的压力问题,为教师之间构建了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在共同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平等交流,争辩交锋,尤其是在优秀的管理者、教育教学专家、品牌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带教、沟通中;每个教师有了对话合作、交流经验、提出困惑、释疑解难的舞台。这极大地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三)以基地校为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教师万人结对
基地校建设的另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以中小学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关注城乡教育差异,有计划地实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计划。通过开展区域内各校结对挂钩、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市名优教师到农村学校送教、农村教师到优质学校进修等活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效应,达成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目的。
在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每位教师任教的学校都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基地学校的建设与共同体团队学校的伙伴协作,关注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因素,整合了区域内现有的教师优秀资源,为吉林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工作模式,这也为吉林地区教师教育工作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刘芳.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教育探索,2003(9).
篇8
摘要: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快打造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信息技
>>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谈宽松货币政策给我国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浅谈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 简论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液晶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论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及干预政策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趋势及政策完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 发展趋势及政策展望 我国酒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及趋势 我国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体系构建及发展趋势探讨 浅析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年3月11日。⑤马岩:《发展潜力巨大智能制造亟待构建统一标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7年2月13日。⑥刘垠:《二一七,科技任务清单“连连看”》,《科技日报》2017年3月6日。⑦杨帅:《我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及其政策支持体系》,《中州学刊》2016年第4期。⑧左世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4年第3期。⑨孙立:《工业大数据对智慧云制造的推动与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13期。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crucial stage of quickly building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howing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China′s current finance, taxation, innov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olicies had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cosystem. The future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 system,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policy support system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as the goal, and with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the core.
Key words: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rend; policy constraint; policy support system
篇9
[作者简介]孟京颐(1969―),女,河南省许昌市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文章编号]1009-3729(2014)04-0092-04
[摘 要]网络英语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反映了网络文化与网络生活的变化,因而以某种形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英语新词的生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英语新词从产生到逐渐传播,再到被普遍应用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单位,是大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谐音、转喻等修辞手法对新事物进行思维的结果,其生成过程既随意、简单,又抽象、复杂。由此产生的多数新词已经固化成凝固词,在句法上具有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在语用上具有经济性。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的突出特征就是灵活多变:一是构词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缩略法、词链类推法、同音借用法;二是语义变化灵活多变,主要有扩大旧词含义、缩小旧词含义、引申旧词含义、改变旧词词性等。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加、求简、趋繁、多语化和重应用化的趋势。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转喻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4.017
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网络语言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英语,网络英语新词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衍生品,这些新词被认为是网民进入虚拟空间的身份符号,网络语言的使用是虚拟社区特有的标志。网络新词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与一般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类型语言学等。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人们对网络英语新词的整个认知过程,揭示英语词汇在语境、社会心理等作用下发生的语义转移,同时对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网民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网络英语语言提供理论支撑。
一、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特征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认为,新词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与一个全新概念或意义相结合的在语言运用中具有稳定性和复杂性的语言单位。网络英语新词构词除了符合索绪尔对新词的界定之外,其突出的特征就是灵活多变。这种特殊的语言变体不拘泥于语法限制,拼写简单随意,构词方法和语义灵活多变。
1.构词方式灵活多变
网络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充分说明了网络语言灵活多变的特征。从词汇学的角度看,网络英语新词多用缩短式或组合式构成法,意在简洁明了、经济方便,这既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又可以满足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
(1)缩略法。缩略法就是把词的音节加以省略或简化,是语言的一种简化用词现象[2],具有字数少,结构紧凑,易读、易写、易懂等特点,符合语言学家Zipf[3]的省力原则与Mantinet[4]的经济原则。缩略法的认知理论基础是:大脑的认识活动是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以最节约的方式进行,遇到繁杂冗长的短语或者词汇,大脑便潜意识地去繁就简,用简单具体的概念取代复杂抽象的概念。换言之,缩略语具备人们认知事物的2个特点:一是容易引起并保持人们的注意;二是便于记忆和使用。语言的省力原则在形式上即是语词的缩减。英语是表音文字,词汇是系列字母的组合,其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在字母的缩写,缩减字母的原则取决于使用是否便利。缩略构词法主要有以下5种。其一,首字母缩略法,如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A/S/L――age/sex/locati(年龄、性别、地址),FYI――for your information(供你参考)。其二,音节省略法,如pgup――page up(网页上翻);pgdn――page down(网页下翻),nat――nationalist(民族主义者),mod――modern(时髦的)。其三,词素改变法,如biz――business,plz――please,wot――what。其四,成分省略法,即用1个成分来替代复合词,如server(服务器)代替client serve。其五,单词截短法,如con 来自convention,decaf 来自decaffeinated,vert来自vertical,sig 来自signiture。总之,英语新词简化形式之多、简化程度之大使我们目不暇接。这些词从无到有,逐渐固化为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单位。
(2)词链类推法。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促使许多具有同一特征的词汇以系列化的形式出现,而已有的词汇已不能准确地表达它们,短时间内创造新词也并非易事,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旧词的再加工创造,词链类推便是其中一种。词链类推法属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范畴,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模式。大脑认知新事物时首先会把具有同一特征的系列关联词汇归类形成词链,例如把词汇归为电脑类、家庭类、教育类、经济类等,然后再在每类词链范畴中找出反映此类词汇共性的一个基本词,这样基本词汇范畴下便可以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最后以基本词为核心词再与其他附属词结合便可发散性地形成许多系列“家族词汇”,即词链。大脑一旦形成词链思维模式,就可以进行类推,自创新词。例如,与电子相关的词汇可以仿照以下的模式类推自创:eservice(电子服务),ecash(电子现金),erevenue(电子商务收入),等等。显然这一系列新词的基本词是e(electronic),其他与之组合的词称作附属词,只要在意思上能够入列的任何词都可以和e搭配,生成“家族成员”。再如,与污染相关的词有environmental pollution(环境污染),thermal pollution(热污染),internal pollution(体内污染),visual pollution(视觉污染),antipollutionist(反污染者)等;与隔阂相关的词汇有generation gap(代沟),credibility gap(信誉隔阂),culture gap(文化隔阂),communication gap(通信隔阂)等。这些词形成之时,也许是出于语用和表达便捷的需要,而一旦被接受,就会凝固成一个整体意义。词链类推法造词功能强大,人们以此可自创大量形态类似的系列英语新词。
(3)同音借用法,也称谐音法。谐音法构词的2个基本要素是主项和随激项,其构词过程可以从以下2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从话语者的角度分析。话语者之所以能借用同音造词,是因为大脑对于语言符号所产生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即语音。主项(目标词汇或者句子)通过语音刺激大脑进行联想,使大脑本能地搜寻所储存的另外同音或者近音却不同义的词汇,借谐音建立音联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生成音相似而义不同的新的义项新词,即随激项,用之取代繁杂的句子或者音节长的单词。网络中以谐音修辞法联想的随激项往往简短、实用,缩短了网络输入时间,其形式多以单个的字母、数字或者字母的组合出现,简称谐音“字母词”或“数字词”。如IC――I See(我明白了);good 9――good night(晚安);It’s up 2 u――It’s up to you(这由你来决定)等。第二,从听话者的角度分析。
当听话者看到随激项新词时,会本能地将之与熟悉的旧词(谐音主项)建立音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逻辑推理、语境联想、背景知识等手段识别并找出与新词最为相融的对应表达,从而实现对同音联接的理解。在诸多网络英语新词中,同音借用语占据流行语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谐音修辞后的字母词或数字词,具有简约、生动等特点,符合网民社交方便快捷的主观需要,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宣泄情感的表达需要。正因为如此,很多同音借用词被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成为固定词项。
2.语义变化灵活多变
语义变化不是人们的任意行为,有其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张永言[5]指出,词义从历时的角度可分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词源意义和现行意义。基本意义就是原词义项,也就是我们最早习得的旧词的含义,原词义项又通过人们认知机制以发散性的方式向外扩张,从而获得引申意义。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词汇空缺,这时大脑会寻找已经存在的概念,对新旧事物的性质、功能、作用等特征进行联系、比对和归类,然后借助熟悉的、具体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喻、引申等工具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即由简单域向复杂域映射,其结果是将基本语义范畴进一步延伸,以形成新的语义辐射范畴。正如语言学家F.Ungerer等[6]所指出的,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它们的认知基础是意象模式,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重要作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英语词汇资源,有效发掘其表达潜力。语义变化途径通常有以下4种。
(1)扩大旧词含义。旧词通过认知转喻机制在新的语境下又有了新的词义,词义范畴得到扩充,换言之,旧词被赋予1个新义就是在词汇中增加了1个新词位。转喻手法的思维模式是以生活中不同认知类型事物之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提取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特性,在同一认知域内用具体的、易感知的、易记忆的1个词汇泛指更广的、较为抽象的含义,换句话说,就是用部分指代整体。陈建生[7]指出,新义通常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的方式产生的。例如英语head由原义“头”扩展引申出一切事物的顶部,再引申出身居高位的人,由此义扩展开去,泛指各种各样的带头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cherrypick原指摘樱桃,借用转喻,现泛指挑选最好的东西;hot potato原指热土豆,现泛指所有棘手的事情;plastic原指塑料,现指欺诈的、虚伪的。转喻的方法能使原词词义范畴扩大。由此可见,转喻是旧词意义转移的工具,人们借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新事物并形成新概念。同时,新词不仅有了诙谐的含义,而且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缩小旧词含义。还有一些网络英语新词词义比原词义范畴小,这种方法也可以归类于转喻。转喻认知思维侧重建立2个不同认知类型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将一种事物的概念由此及彼地转移指代新事物而创造出新的意义。与扩大旧词含义相反,此类方法是用整体指代部分。例如,bounce原指弹跳,通过转喻指退回无法投递的邮件;garbage从生活垃圾变为垃圾邮件或错误的数据;administrator原指管理人,新义为法庭指定的破产公司管理人;plastic原指塑料,现在的新义是(塑料制成的)信用卡。转喻的认知功能是通过跨域映射实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3)引申旧词含义。王文斌[8]认为,大多数多义词是隐喻认知的产物。网络英语新词也是如此。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是基本意思在一定的语义范畴之内通过隐喻认知对抽象范畴概念化的结果。隐喻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依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在不同概念域的映射。当新事物很难找出与之匹配的词汇时,人们便会以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将主观经验与感觉体验相互匹配,进行概念融合,即通过用事物A来理解事物B,用已经存在的概念A来表达概念B,引申词义范畴,最终形成对新事物形象、生动的描述。例如,hit原指打击,现映射到电脑行业,新的义项是点击;cookie原指小甜品、饼干,现隐喻为电脑术语,指服务器暂存放在你计算机上的一笔资料;host原指主人,现指电脑主机;caption原指标题、插图的说明、电影的字幕,现普遍指电视屏幕补边的字幕。引申思维模式不仅提供了新的语用意义,为我们定义新事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而且反映了人们习惯用熟悉、稳定的词汇表达新义的认知规律。由此途径达到的语义,是集形象、贴切、实用、经济于一体的思维表达方式。
(4)改变旧词词性。词性的互变是网络英语新词产生的途径之一。词性发生变化时,词的原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词性的转化是英语构词的一种特殊现象。词性转化也是通过隐喻认知来实现的。[6]词性转化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首先,不同词性的语义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包含的;其次,形态结构应具有相似性,以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同时,隐喻修辞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会产生,孤单的1个词是无法产生任何意义上的联想。例如,text(课本),只有当事人处在要发信息这个语境时,才可以隐喻为发信息;google本意是搜索引擎,动词为搜索;blingbling动词为珠宝的响声,名词指代穿名牌衣服与戴璀璨珠宝;bingo本意指宾戈游戏,动词泛指赢了,还可以在你答对问题时或者做对事情时说bingo表示对了。以上这些词汇就是利用隐喻效应而使词性改变,产生语义变化,而且新的语义逐渐被固定为新的词项。改变词性生成新词不仅有效地填补了词汇空缺,还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可谓一举两得。
网络英语新词的生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新词从产生到逐渐传播、再到被普遍应用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单位,是大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谐音、转喻等修辞手段对新事物进行思维的结果,其生成过程既随意、简单,又抽象、复杂。由此产生的多数新词已经固化成凝固词,在句法上具有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在语用上具有经济性。
二、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趋势
1.网络英语新词将会继续增加
由于语言具有社会性,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不同文化的融合等,都会促使网络英语新词层出不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英语新词是真实折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媒介。新词生成形式趋向多样化:全新词汇增多,更多的旧词将会被赋予更广的含义,合成词、派生词将会以更快的速度生成系列化的组合新词以适应人们的需要。
2.网络英语新词向求简方向发展
语言反映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求简是各种语言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网络英语是以交际为目的的工具,交际过程更是凸显了其求简的特点。以最简洁的字符传递最大容量的语义信息,符合网络社交快速、经济的需要。此外,缩略语与旧词虽然意义上对等,表达上相互切换,但旧词听起来严肃、正式,而缩略语则比较随意、简单,二者表达效果截然不同。现在,许多缩略语的认可度高,使用频率高,甚至有些缩略词已经取代原词语成为一个凝固词。今后,英语词汇的简化不仅指短词取代长词,更多简化体现在用法的灵活性上,即一词具有多种词性、多种意义和多种功能。
3.网络英语新词向趋繁方向发展
趋繁是英语语言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社会进步使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借助互联网交流平台,网络文化不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所以,新事物往往会以辐射发散的形式产生系列的衍生品,为了短时间概括、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重新定义人们对新事物、新现象抽象的思维活动,语言势必会在原来词汇的形态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创造来弥补语用方面的需要。未来更多的旧词会以一定的语言规律叠加、组合生成新词,而新词会表现出形态加长、语义延伸等趋于繁琐的特点。
4.网络英语新词向多语化方向发展
语言学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人们要交际、交流,就需要从其他语言中吸取养料,吸收新的东西,英语也不例外。在网络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碰撞、商务的合作、交流的频繁等会使不同的英语表达形式和用语产生,并且相互融合。许多新词会被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所吸收而被广泛应用,其吸收形式多体现在借用外来词和赋予词汇以新义。如mao tai(茅台酒),sushi(寿司),而且这些词汇已经编篡到字典和词典中。如今,网络交际加速了英语的本土化,促成了许多英语变体的形成:中式英语、日式英语、韩式英语等纷纷出现。这些带有本土化色彩的语体,从发音、词义、语法、拼写等方面都结合母语做了改变。例如,blur原意为污迹、模糊不清的事,在新加坡英语中变为困惑的、缓慢的;skinship本意皮肤友情,在韩式英语中意为握手、抚摸和;中式英语表达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drink tea(喝茶)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No Noising,Welcome to take my taxi,Welcome to use ATM service 等中式表达也已经大行其道。跨文化交际的频繁势必使网络英语语言更具包容性。
5.网络英语新词向重应用方向发展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虚拟的交际平台,相对宽松的空间使得网络新词一开始便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殊性。它不受传统书面语规范的束缚,追求经济、实用。只要方便应用,任何形式的表达都可以为我所用,因此,网络英语新词会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弱化语法概念、精简单词拼写、缩略繁杂句式等。此外,语体交叉使用也是网络英语新词的另外一个特征:口语与书面语交叉,数字词、字母词、缩略语的交叉,词性的交叉,不同领域词汇的交叉等。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交流力求言简意赅、表意精确。因此,网络英语新词向重应用化方向发展必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结语
信息时代,体现个性、随意的特殊语言形式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英语语言,但是很多人对网络英语新词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通过上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多数网络英语新词都是基于语用的需要通过修辞手段而产生的。因此,语言认知理论在构词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语言工作者,只有从认知语言理论的角度剖析语言现象的语用根源,研究词的形成、发展和现状,才能深刻地理解语言现象和语义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对网络英语新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袁树厚.英汉缩略语的语义及语用比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4.
[3] Zipf G 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Ieasefort:An Introductien to Humnan Ecology[M].NewYork:Hafner,1949.
[4] Mantinet A.A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5]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6] Ungerer F,Schmid H J.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 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在本次年会上,经国际纺联管理委员会审议决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正式接替约书亚・戈麦斯,出任新一届国际纺联主席。这是中国纺织界人士首次在国际纺联中担任主席,体现出国际纺联组织及世界各国对中国纺织产业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王天凯表示,中国纺织工业将一如既往,为进一步推动世界纺织产业合作共赢,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分析:中国纺织行业新常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的主旨发言“中国纺织工业的现实与未来”引起了全场共鸣。不只是中国,今天的世界更加需要建立开放融合、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世界各国受益于纺织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果。
王天凯谈道,自2011年至今,纺织行业主要指标增速总体持续放缓,特别是今年以来已全面进入个位数增长。而产业增长速度的放缓,恰恰为今后纺织行业进一步优化纺织产品结构、加快改善原料供给结构、稳步推进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腾出了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为产业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使行业运行质效实现稳中趋好,既保持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改善、盈利水平较为稳定,又保持国际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同时,新常态警示业界,转型升级任务依然紧迫,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节能节水有所进展,但污染物总量减排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这种新常态下,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既要保持“平常心”,也要保持知难而进的“进取心”。
在世界经济缓慢恢复的过程中,各国间加强融合共进已然成为全球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王天凯分析道,首先,国际市场新格局为全球纺织产业开拓市场创造新机遇。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多元化格局日益突出,促进了各国贸易结构优化,而且全球纤维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增加,新兴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纺织行业将着力提升产品制造与市场运营能力,积极参与贸易合作;广泛开展专业会展、贸易洽谈、市场信息等国际产业合作;深化品牌合作,共同开拓内需市场。
其次,技术变革新趋势为纺织产业深化国际合作增加动力。这种技术变革的新趋势将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市场营销提供机遇;全球纺织产业将通过加强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与合作,实现产业资源与信息高度共享;新型纤维材料、高技术纺织品、高端装备等纺织产业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不断丰富纺织产业发展资源;各国纺织产业有待深入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获得共赢的机会。
第三,全球气候环境责任对纺织产业加强共同行动提出要求。应对气候变暖,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纺织产业的共同责任。中国纺织行业目前也在加强低碳、环保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扩大先进技术与专业管理人才引进,引导企业园区优化布局。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废旧纤维制品社会回收和分拣系统,开展旧衣回收公益活动。
第四,国际分工布局新体系促进全球纺织产业加强协同发展。全球纺织产业分工布局体系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发达国家对产业链高端和高附加值环节再造力度加强;新兴经济体加速承接纺织制造领域产业转移;区域性自由贸易关系影响纺织产业投资流向等。这种分工布局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际产业竞争,但整合资源、合作分工、协同发展仍是主流趋势。对此,全球纺织产业应加强投资需求以及投资政策、环境方面的信息互通,建立高效协作的国际布局体系。而中国纺织行业需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建设纺织原料基地、加工基地以及研发中心、营销渠道等,构建与国内相互补充的产业布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成更多的投资合作项目。
目标:推进全球贸易便利化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认为,过去20年全球纺织服装贸易主要受三大趋势的影响:一是消除配额保护,明年世界贸易组织将迎来配额取消10周年;二是中国、越南相继加入世贸组织,纺织服装贸易增长显著;三是全球纺织产业调整与转型。这三大趋势对世界纺织服装贸易格局的改变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全球纺织产业价值链中催生出贸易的新兴力量,也推动了一些新兴经济体贸易由低端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贸易的增长,对于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做出了重大贡献。
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推进全球贸易便利化作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易小准表示:对任何经济体而言,贸易都是实现增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使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需要各国维护开放稳定的国际经贸环境,继续消除各种贸易壁垒,推动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结构正处于新的调整时期:多哈回合正在艰难推进中,特别是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其作用已日益凸显。这将导致全球经贸规则的发展更多借力于区域贸易,如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及服务贸易协定(TISA)等。对于这些较为敏感的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态度十分明确,希望区域以及双边合作能与多边合作产生互补效应,扩大贸易协定覆盖国家,建立完善和合理的全球贸易规则。
易小准希望中国在多边贸易机制内,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一起实现全球良性共治,寻找共同利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经济秩序,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
观点:纺织业是国家长期稳定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影响着中国经济,同时中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本次国际纺联大会上清晰地阐述了这一观点。“现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过程还没有完成,这个底还没有探明。在这个底没有找到以前,下行压力始终存在。”刘世锦指出,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找到高速增长的底,争取在一两年时间内实现增长速度的转换,进入一个新的比较稳定的增长状态。
在谈及如何“探底”时,刘世锦谈道,这关键在于房地产的“靴子”能否落地。过去,中国的高增长主要靠三块组成的高投资。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占20%~25%、房地产占25%,制造业投资占30%以上。中国的高投资要下来,就要三只“靴子”落地。从三只“靴子”现状看,两只已经落了下来,现在就差房地产了。
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以后,将会出现增长的放缓,进入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阶段。从过去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这样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2013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7.7%的增长速度,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