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宏观环境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宏观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宏观环境

篇1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0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知道,这是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成熟,这种大环境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上升空间;再者,当代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网络环境不仅为信息资源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还让信息资源的获取迎来了新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不同的信息机构顺应时代的变化增大了建设力度,且这个庞大的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信息资源的建设在整体化方面有了一定成效。虽然资源建设卓有成效,但是不可忽视在这可喜的成果背后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优势和盲目性并存的这种两面性,所以,在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的过度会出现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弊端,如缺乏安全性,缺乏全局性,信息管理紊乱等现象,这些均造成不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比如我们知道的外文期刊的订购,原版的外文期刊价格比较昂贵,这让许多图书馆无力承受,他们购买这方面书刊的条件有限,不得不减少采购量,导致馆藏量减少。而只有一些大型的高校图书馆等地方有可能加大这方面投入,建立较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显然,一来外文期刊的大量涌现是这种差距的根源,二来这种差距缺乏一种整体的协调。

其次,网络条件下如何协调信息资源的建设也是一大问题。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差别很大。这些年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发展,这种时代潮流也伴随出现了明显的东西部不平衡的现象,近年来网络资源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表现为东部地区网络资源的分布远比西部地区丰富,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相关资料表明,东西部的脚步快慢不协调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明显问题。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尽管图书馆行业做了大量工作,也只能解决其中的一些矛盾,并不能做到大局的完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宏观的全面的协调,需要借助一定的具有强制和权威的体制来操作运行。只有通过多边的管理体制来协调并优化这一现有结构,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序化和合理化。因此,必须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宏观调控:

1.对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宏观调控

从宏观角度来出发,对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需要有关部门的组织落实。我国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国家资源,共享要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且要借助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整体的优化,要通过各种政策的改革等措施来实现共享的目标。如:通过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来支助信息管理行业的发展;通过完善信息市场的方法来促进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通过统一的管理来协调该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

2.对信息资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

对信息资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就必须构建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建设。我国信息分布广泛,各地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也具有偏颇。政府和相关机构有必要作为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利用法律环境作基础保障,贯彻分区域规划的原则,合理布局信息资源。让资源环境既集中又分散,建立有主线领导的各分线相互协调的完整大布局。

3.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宏观调控

必须对信息资源管理在标准化方面进行与管理体制和分布方面互补的宏观调控,标准化需要信息资源的建设有大标准统一管理,在这个统一的基础上对某地区某系统进行综合整治,比如使用统一的书目标准、编目规则和相同的分类表,编制联合目录。实行大环境下的统一采购,并实行联机编目、互借、检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系统,在数据处理和交换、通讯接口、软硬件配置和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上制订出严格的规范和流程,对此作出统一的规定。同时,为了最终实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信息机构大联网,我们要对现有计算机管理的硬件系统进行评估,向全国推荐适用于我国不同系统不同单位使用且可供不同的用户选用的机型,不断扩大网络范围。

总之,国家及地方有关领导部门应该尽快制订出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加完善,且在各地各系统的积极主动配合中,让完善的信息资源更优秀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克服各种不规范、不标准、不平衡现象,让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出现崭新面目。

参考文献:

[1]张学福.论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4).

篇2

关键词:网络经济;营销框架;构建

所谓营销框架是指用以解决或处理营销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营销组合结构。它不但含有营销的理念,而且包含了影响营销的因素,还有营销过程中的基本方案和策略。营销框架,能使企业对整个市场的营销有更多的把握,清晰地把握营销大方向,避免在细小问题上的处理偏差;营销框架,还能帮助企业家对整个市场做出判断,扬长避短,实施相对于本企业最适合的营销手段。营销框架是周围环境结合的产物,不同的环境产生的市场营销框架有所不同。本文根据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结合当今网络流行的形势,试图构建一个适合当今时代的营销框架。

一、传统的营销思想

营销是社会生产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阶段下的思想观念,核心是商品交换,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生产,保证社会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精髓也不在局限于简单的买与卖,而是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化理论和思想的学科。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生产过剩的问题就一直在上演,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近几十年来,营销理论著作如云,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五十年代,主要以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生产周期、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市场营销观念、市场审计等,到了九十年代,已经发展到了网络营销、差异化营销、绿色营销及5R营销,直到现在,营销理论一直在不断的更新着。

现在的营销模式也在发展着,由传统的一个实施主体―企业,向多个实施主体发展,这样的组合不但能够降低生产风险,而且还能够带来最大量的该产品的消费。营销框架也在向多元化发展,这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新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模式和方法。正是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推动了市场营销的演化与创新。

二、营销环境的变化和对营销的新要求

营销环境主要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且这两种环境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因为微观的营销环境是在宏观环境中产生的,即受制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微观环境的因素都是受宏观环境各方面力量影响的。当前,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新变化主要有:

1、鼓励创新,营销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的20年后,中国的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不论这种“过剩”表现的是否强烈,我们都必须要认清一件事,那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改变传统的分配模式是那时急需解决的事情。营销是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如何将产品向市场推广,实现最大程度的销售,是生产商家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应这种形势的需求,国家鼓励推陈出新,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将创新意识融入到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厂家的市场营销也渐渐的运用各种手段迅速占领市场,推出企业品牌。

2、网络化的兴起,使得网络广告层出不穷、更新不断

网络化的兴起,使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接受着新的威胁与挑战,陈旧的市场营销方法

显然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商家又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与网络接轨。于是电视广告的时间限制迫使商家将大量的广告在网络上粘贴,在各大网站都竭力宣传自己的品牌,为市场营销推出新方法提供了环境。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营销方法在现实和网络中更替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但给实体商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为虚拟网络购物的实现提供了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购物,不出门就可以满足消费的需求,当然网络店铺的推广成为每个商家想法设法要做的比较难的事情。由此可见,市场营销的大环境已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顺应这种形势并求得生存和发展,每个生产者都正在寻找着最佳答案。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构建营销框架的基本思路

在营销框架的构建,科特勒早已给出了一般的模式:

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定位营销组合执行控制

这个营销框架就是传统最初的营销框架4Ps,基于这个基本的模型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主要表现在:(1)这种营销框架没有关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2)此营销框架过于独立,似乎脱离了组织或者企业的控制(3)这个营销框架仅仅从卖方的角度出发,没有将买方和市场列入进去,多适合于简单的产品交易,在崇尚服务的时代,不太合理。

后来,科特勒又对他的框架进行了补充,将4Ps发展到了10Ps,增加了一些宏观的影响因素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因素,但是尽管如此,他对于营销框架的思想理念始终没有走出上述的局限。之后各个学者开始尝试更为系统和具有说服力的营销框架的构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王成慧和皮圣雷的研究,他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整合,但是并没有将营销中的核心理念和要素进行较好的融合。本文基于对大环境的研究,综合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营销框架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这个框架中,4Ps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部保留,这主要是因为这里面提到的各个方面针对组织或者企业来讲都是必须的,实用性很强的。除了这些,本文还考虑了成本与沟通,这在营销框架也是提到相对较多的要素,因为营销理念的核心是交换,但是最低的底线却是尽量不亏损,不然营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沟通显而易见,不论采用哪种销售手段,都离不开与消费者、供应商的沟通,它是营销中的基本要素。另外,本文注重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营销中的作用,将联系和回报等纳入了考虑的范畴。还有,对差异化因素的考虑,因为网络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信息的及时性和速度的敏捷,这就对整个企业运营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还有营销方式产生影响。因此,营销框架的构建应该包含这些要素。

具体的营销框架包含的内容,据本文分析应为:(1)市场定位。网络经济的盛行,使得市场营销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先前的市场定位并对现今的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找准适合本企业的细分市场是打开市场的第一步。(2)沟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沟通媒介的更新,都意味着沟通将成为市场营销的关键要素,通过沟通了解需求,进而满足需求,为企业创造价值。(3)产品。不用多说,产品的供应和质量保证仍然是营销中最具意义的内容,所有的营销都是基于产品而展开的。(4)价格。面对网络的冲击,价格机制更能体现市场的作用,且价格也更加丰富和透明,异质和同质产品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5)渠道。网络的发展,不但将产品的销售带到了网络中,而且也把与上下厂商、顾客的沟通也带到了无纸化的操作中,保存沟通内容对于企业改善产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给营销渠道的转变创造了条件。(6)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着虚拟网络的建立使得企业中的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就需要构建新的组织结构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国际正在逐渐接轨的过程中,网络的飞速发展给营销带来了挑战和威胁,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和发展。重新构建适合网络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也会给市场营销带来新的定位,从而促进各个企业的关联、监督和运营。

参考文献:

[1]毛恩荣.网络经济上收益递增的原因分析[J].时代经济,2007(3)

[2]杜培培.“蓝海战略”之我见 [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

[3]孙大鹏,汪波.动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

篇3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富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

篇4

目前,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跌得仅仅是一年前的1/2不到,数以万计的电子商务网站和公司早已偃旗息鼓或改弦更张,而就在此时,一个重新打造电子商务的计划却悄然出笼。它不仅是新经济的救命稻草,也许还意味着新一轮网络业的繁荣和证券市场上高科技板块的复苏。这就是以ibm为首的技术派提出的“电子商务要回归本质”。

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也称作电子交易(e-commerce),是指企业在网络(主要指internet网)上利用web提供的通信手段进行交易。从广义上讲,亦称作电子商业(e-business),是指公司利用网络进行的全部商业活动,包括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目的是创造目标市场满意,使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互联网商业的价值在于创新,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甚至客户的某种需求不是很显著,也能将这样的潜在需求发掘出来,进而用新技术去创造需求。仅仅把传统商业搬到网上走一圈远远不够,互联网也不只是用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的工具,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真正的变革体现在,它能够藉助于许多新技术为人们创造许多新的需求。

互联网商业的一个营销法则就是要“把陌生人变成客户、把客户变成朋友,把新朋友变成老朋友”,无限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定制经济只有在网络商业中才成了正在发生的和可以预期的现实。在分析客户采购行为的基础上,可以把握特定客户的特定需求和爱好,这时商家就可以主动地将客户需求的服务推出去,这在本质上也是创造需求,在传统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客户的需求常常是无法得到满足,在互联网商业中,这样的“定制式”服务很容易锁定客户,进而使客户对商家也充满感怀,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粘性。

除了internet的迅速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外,各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格外重视也是重要因素。当前电子商务在信息安全性、交易体制、法规建设等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规环境已成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美国政府早于1997年初提出了《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该文件就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提出了美国政府的总体政策,内容涉及“原则”、“财务问题”、“市场准入问题”等方面。目前,美国政府已按照这个政策框架展开国内立法和国际谈判工作。

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已随着internet的发展逐渐兴起。1994年前后,由我国政府批准建成了cernet、csnet、gbnet和chinanet等四大互联网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中国上网用户已达到3.38亿。随着国内结算体系的逐渐完善和与世界接轨,电子商务营销将在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

前面介绍了电子商务营销的兴起和发展前景,下面从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两方面对电子商务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进行研究。

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主要是讨论目前企业、消费者和公共设施所拥有的技术水平是否以支持大规模的电子商务营销实施。讨论主要分为通讯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

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网上传递的是一些极敏感的信息,如信用卡号、产品报价等,顾客不愿这些信息被人窃取。

在internet上,交易双方互相不能见面,所以必须有方法确定对方身份。

交易中传输的数据不仅不能被窃听,同时也不能被修改。例如:在一笔转账交易中,转入账号不能被替换。

交易过程一旦结束,交易的任意一方都不能单方面否认发生过这笔交易。必须有不可伪造的电子单据来证明每次交易。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营销所需的技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通讯网络技术还是安全技术,都已走完了“技术实现”阶段,现在正进入“技术开放和普及”阶段;技术人员现在面临的工作是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提高普及率及安全性,从而拓展营销的市场范围。

2.环境可行性

网络营销所处的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部分。宏观环境包括思想观念、经济体制和政策、法律体系、人口情况、技术情况等因素。微观环境包括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本身,其市场中间商、顾客、竞争对手和所面对的公众等直接影响企业为市场服务能力的行动者。宏观和微观环境中的众多因素对网络营销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在思想观念方面,逐步树立信息化意识、以市场为中心意识和网络意识。目前,我国企业已广泛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经营信息化改造工作。对于用计算机来进行购、销、调、存的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对于条码技术和pos技术,我国企业已不陌生。对于edi和mrpⅱ等世界领先的信息技术,也有部分企业在使用。企业已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为信息化营销方式的引入作了很好的铺垫。

3.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营销的决策建议

电子商务营销是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方向,能实现营销成本的降低和营销质量的提高,最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营销,目前在通讯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方面已走完“技术实现”阶段,现正进入“技术开放和普及”阶段;而宏观和微观环境方面,思想观念、经济体制和政策、法律体系、人口情况以及从事营销的企业本身,都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营销的实现。

篇5

一、企业会计信息纰漏造成的主要危害

1.使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与调节财政收支上产生偏差。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作为国家对调整经济运行政策的重要方法,国家需要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微观个体,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真实、准确的获得企业会计信息,必将会使就会国家相关部门收到错误信息,根据错误的信息进行宏观调控,致使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且,一些企业为了逃税漏税,刻意篡改会计信息的现象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

2.损害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有关各方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些企业为了偷逃税费、侵占挪用财政资金而在会计上造假,必将直接导致国家利益受到损失,并削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到公民的利益。而企业通过会计舞弊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将会使与该企业有关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的权益遭受损失,事实上,会计信息失真最终还将会使企业内部员工受到或短期、或长期、或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

3.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会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因此,会计信息的完整、客观、准确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必将会导致企业管理者作出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不相符的经营决策,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且,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的一个重要反映,如果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必将对企业的筹资以及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造成不利影响,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4.不利于社会和谐进步。会计是一个公信力很高的行业。目前,非法集资、证券欺诈、金融诈骗等案件的发生日益频繁,其中有很多就是通过伪造会计信息、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伪造会计凭证等方式来进行的,不仅造成了中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网络环境下常见的企业会计信息纰漏

1.财务软件标准不一致造成数据转换易出现会计信息纰漏的发生。目前,开发财务软件的企业将近300余家,但是由于在数据库平台、开发工具以及输入输出数据的格式等方面,还没有做到完全一致,造成不同的软件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数据交换。从企业内部来看,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采用系统集成方面的意识不强,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和使用了一套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信息孤岛,造成财务数据很难在各个部门之间实现共享;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来看,每个企业采用的财务软件也没有一个相同的标准,而且由于受到实施成本和控制风险的影响,财务软件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从技术事实来看,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日益丰富,但是开发和维护成本很高,特别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当中,如果发生的并购、收购等经营行为,就要为每一个被并购的企业设置数据接口,造成财务部门每天都在和技术部门探讨数据接口的问题,陷入了不断系统接口的麻烦当中。

2.企业会计信息难以完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在网络环境下,大部分企业还是应用的传统的会计思想,对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披露等方面的认识不清,造成思路落后、方法落后。特别是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运用社会效益、社会成本、社会资产等概念以及会计有的程序和方法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形式居于次要地位,而非会计基础型(以非正规形式或文字表述方法对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加以说明和评价)披露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并且,从会计基础型披露形式来看,其主要是在会计报表内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但不单列社会责任项目。文字表述的内容站财务信息比例较大,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3.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会计制度和准则存在缺陷是造成会计信息纰漏的重要原因。如同一项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打开了方便之门,至于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当事人的判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造成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配股、扭亏、保壳、兑现管理人员奖金、平衡实际赢利与预测赢利、参与二级市场炒作等目的,利用准则、制度给予的“活动空空间”进行会计操纵,从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的公平性、真实性。而且,在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现有的会计制度和准则还不能做到全面覆盖所用的会计业务处理,形成制度上的空白,极易造成会计纰漏的产生。

4.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难以满足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要求。要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一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财会队伍。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企业会计制度随市场环境、管理思想、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财务人员的入口把握不严,由于人事制度上的不规范,造成一些不能满足财务工作要求的人员进入会计队伍,由于能力有限,不仅造成企业在财务核算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疏漏,而且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工作抓得不紧。目前,在会计队伍中普遍存在年龄、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同时,作为企业来讲,对会计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上,而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不够。

三、网络环境下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纰漏的主要原因

在网络环境下,造成企业出现会计信息纰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纰漏制度逐渐完善,但是由于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的滞后性,导致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存在缺失,同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为会计信息纰漏的产生提供了诱因和可能。

2.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管理涉多个部门,但是在各个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反映和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管没有形成合力。而且,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眼前利益,没有很好地履行其应尽的职责,造成了会计信息纰漏的出现。

3.惩处力度不大。目前,对会计信息的有关法规制度不相协调,法规实施不配套,违法为成本较低。目前,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大部分只是规定不得发生的行,但是对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如何进行处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威慑力不足。

四、加强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基础会计信息采集的管理。在网络环境下,要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录入的会计信息严格审查,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加强软件设计开发的管理。在财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加强与会计人员的交流,在了解会计原理的基础上,对每个新程序或修改后的程序都要按照规定和规程进行申请、测试、审批,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企业在购买配置财务软件时,应选择技术成熟、可靠,并经过权威部门评审通过的财务软件。

3.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企业应对财会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及技能培训,不仅要对会计业务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要对业务所涉及到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网络安全防范技能,从根本上降低因操作失误而发生错误的风险。作为财会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从而减少内部发生会计纰漏的机会。

4.完善内部控制。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通过设置科学操作岗位及进行科学的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将密码控制、操作权限等各种电子控制手段充分地与岗位监督进行结合,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对各类会计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用制度约束行为。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 政府职能 影响 职能转变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起来,这便产生了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自由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要求网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进行。由于网络经济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网络经济也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既要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也要加强对网络经济的监管,更要积极推动网络经济发展。2015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提出了“互联网+”,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国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要想更好地研究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的影响,首先要对网络经济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网络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内涵

简单地说,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的一种经济形式。在狭义上,指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相关的经济。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可分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传媒三大产业;从广义上讲,网络经济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这些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网络银行、业务网络、金融网络、生产网络、资源分配网络等经济活动。

(二)网络经济的主要特点

分析网络经济的基本内涵,特别是从当前国内外网络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经济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网络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而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交流,“互联网+”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活动,因而能够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补和良性循环;二是网络经济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网络经济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种经济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网络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三是网络经济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从网络经济的参与主体来看,具有极大的自由程度,更具有机会均等性,网络经济的独立性十分显著;四是网络经济具有及时性的特点,网络经济的优点之一即为经济活动发生的及时性。由于网络信息传输迅速,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跨国公司因成本降低而大大增强了竞争力,这也是网络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经济对于政府职能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经济已经呈现出飞速发展,其用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电子商务网站、网络商城、微信等多种平台开展网络经济,这已经成为我国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政府职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要求政府职能具有服务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职能主要是“管理”,尽管我国已经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但“服务”仍然比较落后。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必须从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特别是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否则就会导致政府“越位”或“不到位”,造成政策失灵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将发展网络经济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要在加强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也要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进而实现政府职能特别是服务型政府的重构。

(二)网络经济要求政府职能具有宏观性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在行使职权的时候,仍然采取行政和计划的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干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需要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改变过去“微观管理”的问题,实行宏观管理。政府通过网络可以更全面、更及时地获取信息,有效监督各项经济指标的运行,还可以模拟现实经济进行模型试验,从而大大提高政府经济调控的水平,特别是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政府管理不再需要处理和投递信息的中间管理层,这不仅有利于消除官僚型组织结构的弊端,还有利于各政府部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与动态。

(三)网络经济要求政府职能具有民本性

随着我国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大众参与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管理与服务平台已经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初步具备了提供信息服务、接受网络监督的条件,这就使得政府职能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以人为本”引入到政府管理与服务当中,推动“民本化”管理与服务。要求各级政府拓宽公共服务的空间,增加沟通渠道,使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参与政府的重要议题讨论,保证政府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决策的科学性。

三、网络经济环境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政府职能服务性

服务性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目标,也是网络经济环境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因而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服务职能,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各级政府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自身的体制进行变革,对过去复杂的“层级结构”进行改革,以大部制改革作为突破口,使政府职能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使政府更多的是提供服务,在服务方面狠下功夫。各级政府要从提升自身服务效率出发,对自身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积极推动电子政务,为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便捷的服务平台。

(二)强化政府职能宏观性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经济主体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政府从过去的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方面转变,使决策更具有预见性、管理更具有宏观性、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支持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政府的职能符合网络经济模式。需要政府高度重视自身网络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大数据”建设,通过加强对网络经济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政府的宏观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务实性,进而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在“顶层设计”上更具突破性。在网络经济加快发展的趋势下,政府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类信息,为政府科学高效决策提供了保证。

(三)强化政府职能民本性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人民民主。网络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民本经济,因而各级政府必须将民本性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充分发挥网络经济民本性的特点,积极推动政府职能、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民本性。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自身的网络体系建设,通过完善自身的网络体系,加强政务公开,为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搭建“政企沟通”的良好平台,使企业和公众能够通过网络开展经济活动,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与政府部门进行办事,不仅能够提升办事效率,也能够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网络经济自身的特点,使得政府职能必须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阻碍网络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提出“互联网+”之后,各级政府更要适应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要在强化政府职能的服务性、宏观性和民本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使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保证网络经济健康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蓉蓉.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探析[J].对外经贸,2013(8).

[2]曹洪雯,李国正.网络社会中政府职能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4(26).

[3] 芦帆.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影响和作用[J].现代情报,2012(12).

[4] 顾丽梅.网络经济与政府治理[J].国外社会科学,2012(3).

篇7

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是3G牌照发放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首个国际大型信息通信展览会,由此不难预测,3G技术的展示及业务应用的演示将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2009年是中国3G建设全面铺开的一年,3G网络建设最新进展、3G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案、3G业务应用、3G终端、3G演进等都是国内移动通信业持续关注的热点。此外,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来临,宽带电信业务与增值服务、移动互联网、宽带无线接入、家庭网络等新业务和新技术也将展示信息通信行业的最新趋势……3G为我国通信业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和我国通信业迎接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全新姿态,都将在本届展览会上一一呈现。

为此,本期隆重推出“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专刊,同业内专家、学者、研究者一起,对我国3G产业宏观发展环境及监管政策进行解读,对3G网络建设、规划、优化的现状、关键问题和经验进行介绍,对3G业务、终端、市场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策略进行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从基础市场运营结构、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趋势、三大国际标准产业链竞争成熟度以及电信产业与金融媒体等传统产业融合趋势对中国3G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电信管制政策所面临的目标价值体系上的冲突和挑战,最后,文章提出以TD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作为首要目标的四维3G管制政策目标综合体系。

【关键词】3G产业环境 管制目标 融合监管 管制冲突

在延后全球3G牌照发放十年之后,2008年,中国政府以采取大规模市场结构重组与3G牌照同时发放的方式,拉开了中国3G产业发展的帷幕。从六家分业运营的结构体制,重组为只有3家的全业务运营结构,尤其是3G移动通信市场从原来的只有两家的双寡头垄断到有三家的垄断竞争。从体制到政策,此次重组对中国的电信产业政策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又由于夹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的考量、混合了国家自主创新、市场结构调整以及国有资产保值等多维的管制目标需求,而显得尤为困难重重。

1 中国3G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国的3G产业管制政策所面临的宏观环境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市场结构环境、技术进步发展趋势、3G三大国际标准产业链竞争成熟度以及产业融合四个维度进行剖析。

1.1 中国3G产业的基础运营结构

在电信产业重组之后,中国电信产业的运营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强弱配格局。

首先,在业务结构或者地区结构上,三大运营商呈现互为主导的运营格局。从固网业务结构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是南方区域和北方区域的固网业务主导运营商,而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均是最弱小的运营商;从移动业务结构来看,无论是用户还是网络规模,中国移动无疑是一家主导运营商,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非主导运营商。

其次,从3G标准的成熟度来看,在所获得的3G牌照中,中国移动作为规模最大的移动业务主导运营商,所获得的是产业链成熟度最低的TD-SCDMA。相比而言,其他两家运营商获得的是相对成熟的WCDMA和CDMA。

最后,从市场结构来看,在移动通信业务上,一家独大是基本的市场格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2G时代已经占据了90%的用户市场,尤其是中国移动在2G上积累的超过70%的用户规模所产生的用户锁定效应,是影响未来3G发展的重要环境变量。从2009年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增长趋势看,这种庞大用户规模所带来的惯性对3G管制政策的挑战将是长远的。

基础运营结构和市场结构组成了中国3G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基本面,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对中国的3G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3G牌照发放整体滞后于世界上大规模3G牌照发放浪潮十年左右,在这十年间,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以LTE为代表的B3G、4G已经从实验室走向试商用、商用,过渡或者替代,这些构成了中国3G产业发展方面的技术基本面。

1.2 中国3G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环境及趋势

中国3G牌照的发放是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中国滞后近十年,在2009年发放3G牌照的原因之一:为TD-SCDMA的成熟和确保市场化的成功保留足够的时间窗口。

然而在中国进入3G元年的时候,全球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后3G时代。

3GPP标准化组织在受到IEEE 802.16标准化工作组推出的具有移动功能的WiMAX挑战和冲击的时候,于2004年底,提出了革命性的LTE研究项目。与原有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模式不同,Vodafone、T-Mobile、中国移动等7大运营商联合主导了LTE的需求。

从2004年开始,经过SI可行性研究阶段之后,3GPP在2006年9月正式开始了LTE标准的起草阶段。截至2008年,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如沃达丰、Verizon、中国移动等均宣布了自己的下一代网络演进计划,而进入2009年后,Telenor集团、Verizon、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已经或者计划在2010年前后开展LTE实验网络试验网的建设和测试。

因此,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中国的3G可能会在商用不久就面临由于技术进步被替代的产业风险。

而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2G网络从网络覆盖到网络质量乃至业务应用,其成熟度和丰富度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业务需求,并且从运营商到整个产业链已经产生了规模庞大的沉淀成本。这样也构成了中国3G发展环境的基本技术面。

1.3 3G三大国际标准产业链竞争成熟度

与市场结构、技术进步趋势相似,影响中国3G监管政策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国际三大3G标准的产业链成熟度。

众所周知,TD-SCDMA真正市场化进程是在2008年开始的,而彼时其他两个3G标准早已渡过了最开始商用时的终端匮乏、产业链力量薄弱、应用匮乏、网络设备不成熟等问题集中爆发的阶段。与TD-SCDMA相比,WCDMA和CDMA2000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的强大竞争能力。

而TD-SCDMA,从2008年开始,也不过是刚刚完成从试验网到商用网的转变,在终端、测试、芯片、网络等环节仍面临巨大挑战。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对TD-SCDMA来说,在网络质量上能够不比2G网络差成为运营商设定的主要目标。也有数据表明,在网络优化和建设上,TD-SCDMA难度数倍于2G的GSM。这些都表明,在产业链的成熟度上,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处于夹缝中的尴尬竞争劣势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

与技术比较劣势相比,三大3G国际标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成为一个标准能否有效存在和发展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所有标准中,WCDMA无疑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主要运营商的支持。在3G向4G演进的过程中,高通在2008年底前宣布放弃UMB,专攻LTE,成为市场选择标准的一个典型案例。那么,对于中国的3G政府监管政策来说,所有管制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产业成熟度和国际化程度所带来的此消彼长的影响,这是必须纳入关键考量的外部要件之一。

1.4产业融合应用需求成为3G发展的宏观外省需求变量

信息和通信产业之间的融合以及信息通信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已经使原来泾渭分明的产业边界变得模糊,而在融合边界催生的新的融合应用需求将对中国乃至全球3G产生决定性的结构影响。

3G的高带宽为互联网的移动化奠定了技术基础。以IP技术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应用对移动化的强烈需求,使移动互联网成为IT与CT融合的新产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成为用户接入的第一入口。移动终端成为3G与互联网、工业、金融、媒体、广电等其他产业融合的汇聚点。

最明显的就是移动终端的媒体化趋势。手机报作为传统新闻行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应用,其在中国的用户数和发行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家传统媒体的订阅用户数和发行量。以中国移动公开透露的数据为例,截至2009年5月,中国移动的手机报用户已经超过4000万。除此之外,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广告业务、手机视频业务,使移动终端早已超越了作为语音通话工具的范畴。

而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则是3G应用融合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在日韩等3G先行的国家,移动支付(手机支付)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3G应用。中国工商银行在2009年7月宣布推出3G版的手机银行,而中国移动也推出了基于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手机在金融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中,成为一个新的金融工具。

除了互联网、媒体、金融、广电之外,其他传统行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需求也成为3G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这所有一切,都对现行的政策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2 3G管制政策目标价值体系的冲突和挑战

电信行业的政策管制目标,一般分为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两种。通过对中国3G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效率目标或许将成为监管政策的首要价值判断基准。

笔者认为,中国3G产业的宏观环境,给政策监管提出了极大挑战。监管目标的复杂性和相互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让监管政策的制定陷入了两难境地。

基础运营结构格局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要求的潜在冲突使得监管政策的制定存在双重价值判断基准。3G牌照发放后产业发展是否取得成功,将以TD-SCDMA是否成功市场化并具有国际竞争力作为主要参照标准。然而,由于基础运营结构的强弱配格局,将使市场结构调整目标与这一目标产生冲突。由于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作为主导运营商的同时又承担着TD-SCDMA的运营和市场化和国际化重任,市场结构调整的管制政策,例如不对称价格管制或者携号转网等措施必将对TD的建设和运营产生重要影响。这种价值目标体系的冲突置监管政策的制定者于两难境地。

三大国家标准的产业链成熟度成为TD-SCDMA国际化竞争优势建立的主要障碍。目前来看,一方面WCDMA和CDMA2000标准在中国的网络建设和市场发展,使国外的大型通信设备制造商由于不存在任何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而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参与和促进TD-SCDMA成熟和国际化;另一方面,其他国际运营商也不存在其用户漫游至中国时存在制式不一致的障碍,这也导致它们没有足够的市场压力促使其选择TD-SCDMA作为技术选择路线。或者说,在没有其他显性强制性管制政策约束的条件下,掌握着国家标准话语权的国外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是不会有主动提高TD-SCDMA国际化竞争优势的意愿的。

技术替代风险、规模巨大的存量资产的沉没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目标。LTE(或者说4G)在中国3G牌照发放后的试商用以及商用,有可能导致中国3G的大规模资本投资沉没。这是由LTE技术本身革命性的演进所导致的:LTE采取的全新的网络结构和物理层技术,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的后向兼容性能,使运营商在网络建设时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均需进行替换。这种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替代风险成为中国3G产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潜在杀手。同时,运营商在2G时代形成的庞大规模的存量产业资产,又由于3G与2G在业务和应用上的相似性而产生直接替代竞争,也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目标的重大挑战。

3G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应用,对目前垂直行业监管体系及其政策协调机制提出了新的需求。移动终端的媒体化、金融工具化、信息化趋势,使原先毫不关联的产业在移动终端这一载体上,由于融合应用出现了交叉。以移动支付为例,运营商开展的小额支付或者以话费作为账户的手机支付,已经使电信运营商进入了金融服务业,那么,对电信与金融融合边缘金融业务的监管就成为电信管制当局和金融管制当局进行政策协调,建立统一的融合监管体系的直接需求。而在电信业与广电业融合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成为第五媒体,对于监管当局来说,媒体行业与电信行业融合应用的出现,也需要在电信与广电部门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政策监管机制。

3 3G产业管制政策协调目标体系

由于3G宏观产业环境的复杂性,在3G政策监管体系的设计上,笔者以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主次分明、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才能指导3G监管政策的制定、执行和优化。

除了电信管制中的公平和效率等通用目标之外,笔者认为,在3G管制政策制定上,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3G宏观产业环境的目标体系。

首先,TD-SCDMA标准成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应成为3G管制政策的首要目标。由于其他两个标准对于中国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谋求国际标准话语权将会产生阻碍和替代作用,因此,中国的3G产业管制目标必须与国家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尽可能减小这种阻力和避免话语权竞争替代效应的出现。

其次,市场结构均衡调整应是3G管制政策的第二目标,并在必要的时候服务于首要目标。应该说,移动通信业务在很多国家已经不再列入电信行业的强垄断业务,而在中国市场,电信行业市场结构的失衡,尤其是中国移动的一枝独秀,从电信管制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影响来看,并没有产生垄断者滥用市场势力破坏竞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同时,由于中国三大运营商同属国资委的特殊资本结构,衍生的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需求,注定市场结构的均衡不应该也不会成为电信管制政策的首要目标。

再次,减少重复投资和减缓资产迅速沉没应成为3G管制政策设计中的第三个目标,以此防范由于无序竞争和技术进步替代的风险。重组前,电信企业是分专业运营,全业务牌照颁发后,对于在固网业务和移动业务互为主导运营商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在南北地区互为固网业务主导运营商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来说,如果没有电信资源共享的管制机制和协调机制,将会给运营商带来很大的重复投资冲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电信网络的开放、分拆和定价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而在我国只有难以操作的原则性规定。而后3G乃至4G技术的进步,对3G投资造成的替代沉没风险要求3G管制政策的目标设计必须建立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强制技术规范体系,而这种强制技术规范体系的实施,必须依托显性的管制政策设计和监管。

最后,3G管制政策的目标必须以促进产业融合、创新3G应用为终极应用价值判断目标。3G乃至4G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要求3G的政策监管也必须与其他产业的监管政策进行融合,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的金融服务业与电信产业的融合,这迫切需要打破部门行政壁垒,构建一个大监管体系。这种监管体系应是在部门利益折衷和协调的基础上,从政策上降低原本相互隔离的两个产业中的主体进入彼此产业的壁垒,并最终促进产业间融合应用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

以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为终极目标指向,笔者以为,以TD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作为首要目标,以市场结构调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促进融合应用顺序作为次要目标并服务于首要目标的的3G管制政策目标综合体系,或许是在不对称相互失衡的市场运营结构、3G被4G替代过渡的技术风险、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面临的产业链竞争劣势以及电信产业与金融、广电媒体等行业的融合趋势内外宏观环境下最不坏的选择。

4 结束语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还从来没有一个电信管制机构需要面对如此复杂的目标调控体系。因此,审慎的对中国3G产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和研究,建立一个有效制度供给的政策监管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现实价值。也只有在弄清楚中国3G产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了解我国3G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之后,才能制定一个符合国家、产业、企业、社会利益的综合协调的管制政策目标体系。也只有这样,每一项管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 管制经济学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王俊豪. 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课题组. 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信息化 图书馆服务 特点 对策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彻底摧毁了“田园式”的传统图书馆模式,也给图书馆的自下而上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严惩冲击,促使传统的机制、运作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服务模式的雏形已出现。图书馆服务工作从满足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为主、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

一、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特点

一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信息化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例如:国家图书馆利用网络环境和设施,扩大读者范围和领域,在电子阅览室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每天上网浏览图书的读者已达50-60万人次,是每天来馆读书的读者的几十倍。

二是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的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信息服务,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图书馆有自我生存的自身发展能力。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曾指示:“图书馆主要是公益事业,但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当的产业化经营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是服务更加积极主动。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剪报中心,主动与大中型企业联系,了解信息需求,编辑专题剪报,提供信息服务,收到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清华大学图书馆,聘用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质量,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

四是针对性更强。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地配合社会需求,提供特色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例如:国家图书馆强化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24小时全方位服务,并与国家机关和各部委图书馆联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动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专题咨询服务。上海图书馆主动向政府机关定期提供城市建设、市场发展等宏观决策性信息。浙江图书馆针对本省的经济发展,主动为大型企业服务,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五是服务更加多样。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摆脱传统的服务方式,摒弃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人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休更广泛。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才,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才、开发者和提供者。如天津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实行的会员制借阅方式,国家图书馆为政府机关、重点大学送信息上门。

六是逐渐趋于产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机构从单纯公益型向以公益型为主,经营型为辅的服务机构。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以生产和经营信息产品为主,出现以经营型为主的服务机构。例如:中国科技信息所的万方数据公司、深圳图书馆集成软件公司等。

二、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是树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宏观协调,分工合作。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由于原有格局分布,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局面,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更要强调分工协调,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网上服务共享,避免各自为政。例如:在书目数据库建设中,已经存在重复建库,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许多数据库的建设中不要走老路,国家有关部门要宏观干预,分工合作。

二是强化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图书馆要通过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电子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篇9

【关键词】宏观调控;微观搞活;良性驱动;卫星城辐射;县域和城镇土地和市场开发;通涨;大村庄制;农业一条龙服务体系;财政补贴;金融合作联社支持;行业;地区壁垒、有效驱动

许多经济学人士指出,单纯地通过增加货币流动性推动资产阶格上涨,后期风险非常大,要么近期股价和房价不符合价值规律,难以持续,很快将面临下调的风险。要么央行通过注入越来越多的流动性资金,鼓吹起一个越来越大的资产阶格泡沫,会导致通货膨胀、认为这是格林斯潘十年前犯下的错误,又为一个经济危机埋下了祸单。导致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未来仍需要坚持长期的结构改革,需要进一步扩大私人部门的规模,改善投资所有制结构,提升技术升级的能力,改善收入分配等。总之,从宏观上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演变和持续增长的模式改革。

应该考虑到国际形势强化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效应,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新整合,打破地区和行业间隔阂――导致市场驱动力很难正常驱动;政府应从宏观和市场运作方面激活动力,进入良性驱动。――这就要依靠资本的流动,资产的有效运行。

因此,政府提出了一揽子经济复苏计划,包括拉动市场消费和需求,保持市场运行的良性循环状态,经济的上涨,如此,才能把低迷的市场经济恢复过来,否则会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才能提出进一步的发展计划。但是,我们要时刻绷紧神经,防止金融机构产生进一步的坏帐和死帐,结构性的金融资产的恶性循环。

对当前中国,有必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从微观上调节市场的运行,伴以宏观控制。

首先,就业问题:现在的失业人员很难找到小项目可做,关键在于中小企业产业化及融资问题;特别对农村富余人员从事第三产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及一条龙服务体系。农村合作联社不妨高利息存款,吸引游闲资金,再低息贷款给产品深加工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民营个体户,这期问政府应该财政补贴金融合作联社利息差额,主要目的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活跃农村市场。

政策性金融通过税收财政支付资金,对农产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去贷款,注重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深加工及塑料大棚,牲畜和沼气一体化,适当考虑调整利息。

合作性金融应多建立类似草根性银行的机构。

大城市附近卫星城的建设,有助于城市中心地带人口过多,人居环境恶劣,支持退休人员以及从事非环境污染产业的从业人员进驻卫星城、绿化、完善卫星城的环境建设。建立和谐、安逸、休闲的家园。且由城市中心地带和卫星城辐射至周边环境。带动区域性的产业链的建立、特别IT产业尤其适合卫星城及开发基地的培养。县域土地和市场,强镇扩权,把城市人口和资本部分转移到农村市场,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繁荣农村经济和文化市场,分散城市土地紧张状况,预防房地产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特别沟通城市辐射农村的交通枢纽和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建设。

打破地区间的壁垒,首先沟通地区间的联系,架起市场运行和流通的渠道。当然,首先是网络信息和交通建设,以及环境的整体规划。这里改革几个方面,土地开发和置换,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环境问题,产品的利润和附加值建立在一定的科技含量之上,农村的农业耕作和人口城镇化建设,提倡大村庄制。把零散的不便于交通运行的村庄置换出来,迁移于交通要道旁,统一规划,完善设施。

危机及后期,市场已经重新洗牌,机会多多,形势逼迫市场优胜劣汰,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新整合,打破地区和行业间的壁垒,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链条式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订单农业促循环,龙头带动兴三农――王洪伟《人民论坛》2009.8

[2]争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误差――张军《人民论坛》2008.7

[3]“大村庄制”的建设――黄益平《安徽日报》2009.6

作者简介:

胡晨,现供职于安徽无为开城高级中学。

篇10

(一)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更多的是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国外学者们一直比较看重网络环境所能发挥的作用,首先,曼纽尔?卡斯特(美)在信息三部曲之一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就强调了网络环境对政治宣传的重要性;其次,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的《数学式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认为:“校园网络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涵盖在知识文化与科学技术信息当中,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熏陶。”强调校园网络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隐性教育作用。

国内对于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有从网络舆论环境、微博微信网络环境、网络载体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等角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制度性、模式转变、管理、机遇挑战等方面的影响;也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应对困难、进行改革创新、化解挑战等,各方面的学术论文都十分充实。同时,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专著的传阅速度也比较快,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前者对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后者是对全国七十多所高校和三十多家单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学者们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对全面,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恰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研究,尤其偏重于宏观角度,他们的研究更关注整个社会上的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另一部分与网络环境有关的则是以格尔顿?格莱姆为代表的学者研究网络文化,“着重从文化哲学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批判性较强”。国内的学者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大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从纵向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与外部宏观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与精神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消极网络环境等;从?M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来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等。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则以网络舆论研究和网络文化研究比较集中。如李百玲学者对网络言语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网络言语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及措施等做了论述。总体而言,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与详细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数量更是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目前一些国内学者对国外学校的考察及研究,来粗略窥视国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上的相关措施。万先英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并已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将自己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校内各项活动中的观念已经确立”,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进行了研究,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学者为我们打开了窥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窗户。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也有一些研究。罗成富学者指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指出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部分学者提出要“构建良性运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机制”,“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应属陈万柏主张的“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而言,在关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政府主导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及机制;四是充分调动高校主体性,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五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增强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向课外延伸和转移,教育内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使得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强化。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挑战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也都有所涉及,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加剧;二是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方面的困境,技术和资源层面的匮乏,“传播层面的监管困境”,网络空间把关人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行政监管体制尚待完善;四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