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环境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环境定义

篇1

论文关键词:宏观经济环境;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非平衡面板数据

在调整速度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对调整速度的影响近年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Douglas0.Cook(2009)分别采用两阶段和综合两种动态部分调整模型,考察宏观经济环境对调整速度的影响,发现在宏观经济繁荣时调整速度较快。原毅军,孙晓华(2006)的研究得到调整速度与上一年GDP增长率正相关,与通货膨胀率,实际贷款利率和财政支出增值率负相关的结论。黄辉(2009)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影响调整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调整速度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现象。本文对前人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基于部分调整模型,用宏观经济变量划分样本进行调整速度对比研究。在目标资本结构的回归中不考虑宏观因素。这样改进可以避免双重考虑宏观经济因素造成研究结果不稳定性和不显著性。

一、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1.研究模型

接受Nerlove的部分调整模型(partialadjustmentmode1)的构建思路,构建下面的资本结构部分调整模型(1)

其中,和分别表示公司i在第t年末的最优资本结构和实际资本结构。为调整系数,表示在一个年度内公司的资本结构向目标水平调整的快慢,并间接反映调整成本的大小。

根据屈耀辉(2006)等人的研究,目标资本结构可表示为公司特征向量与行业特征向量的线性函数

其中是影响公司目标资本结构的一组相关变量,和分别为行业和时间虚拟变量。

将(2)式带入到(1)式整理得到本文的回归模型(3)式

2.变量设计

(1)资本结构变量。本文分别使用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两种资本结构进行研究。

表示账面资本结构,市场资本结构。表示长期负债,表示短期负债,表示账面总资产,表示流通股账面价值,表示流通股市场价值。

(2)目标资本结构拟合变量。根据已有文献对目标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选用的公司特征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用主营业务的自然对数表示,目前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的经验研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资产有形性(TANG),用固定资产除以总资产表示,经验研究表明有形资产的比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非债务税盾(NDTS),用固定资产折旧除以总资产表示,经验研究研究发现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公司成长性(GROW),用托宾Q值表示,公司成长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公司盈利能力(PROF),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总资产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的经验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税收因素(TAX),用所得税除以利润总额表示。考虑行业特征因素,用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HAB,HAM)表示。

(3)宏观经济变量。仿照Douglas0.Cook(2009),本文选用GDP增长率来定义宏观经济环境。GDP增长率定义为本年GDP减去上年GDP再除以上年GDP。宏观经济变量划分样本的具体情况是,l3年的GDP增长率数据以2002年的GDP增长率为中位数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按照GDP增长率的二分位数再进行划分,将样本分成四个部分。取GDP增长率最小的三年1998~2000定义为为宏观经济环境衰退;取GDP增长率最大的三年2005~2007定义为宏观经济环境繁荣。

二、样本选取与估计方法

选择沪深两市1996~2008一般上市公司的数据,不包括金融上市公司,剔除PT,ST公司。经过数据整理,获得分布于十二个行业的715家公司的9295个样本观测点。样本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由于模型(3)把目标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内化其中,模型右边包含因变量一阶滞后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删估计方法,把模型(3)右边所有变量的二阶滞后变量作为工具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模型(3)的回归结果如表1

注:括号里的数据是T检验值,表中***、**、*分别代表在1%,5%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篇2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政治传播研究还刚刚起步,现代政治传播理论肇始于美欧等西方国家,是针对西方国家特有的政治背景与媒体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学问,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无法照搬和模仿这些现有的西方理论资源,只能从自身的时空背景出发,吸取西方理论资源可以带来的启示,开创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研究。本文试图在宏观效果研究这一政治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上,评析梳理西方两大理论资源,并尝试指出其对当代中国政治传播宏观效果研究的启示。

    政治传播的宏观效果研究

    任何涉及到政治传播的研究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政治传播的定义。由于身处政治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地带,“政治”与“传播”这两个词汇组合中的开放性,使政治传播的定义非常困难。③过往中外学者给出的政治传播定义通常也是出现“政治学”本位和“传播学”本位两种倾向,以致一些学者强烈呼吁建立一种“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的政治传播定义。④比如,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政治传播之一的邵培仁认为,政治传播是指政治传播者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⑤这个隐约可以看到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5W模型”缩影的定义是比较典型的从传播学本位出发的政治传播定义。

    另一个影响广泛的定义是英国学者布莱恩·麦克奈尔(Brain McNair)的论述,他认为政治传播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⑥这其中涵盖了政客、政治行动者、非政治行动者以及媒体等多个主体的所有的政治话语。⑦美国学者多丽丝·格雷伯(Doris Graber)则给出了政治传播是“对可能直接或非直接地产生鲜明政治影响的信息的构建、传送、接收和处理”的定义。⑧和布莱恩·麦克奈尔(Brain McNair)一样,多丽丝·格雷伯(Doris Graber)也认为政治传播中的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是政治家、新闻记者、利益集团的成员或者是个体的、未经组织的一般公众,政治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对于个人、团体、组织的想法、理念和行为,以及所处环境和整个社会都能产生显着的政治影响”,⑨无论政治传播的定义有多少种,几乎所有定义都要包含“政治影响”这一关键要素。

    多丽丝·格雷伯(Doris Graber)进一步指出,政治传播学始终是建立在媒体具有重要政治效果的判断之上,即“信息对于个人或组织的思想和行为、社会机制、以及所有这些存在的社会大环境有鲜明的政治效果”。⑩政治效果是政治学的核心,效果研究也是政治传播学的重点关注领域。实际上,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者沃尔特·李普曼(Lippmman)的《舆论学》被公认为是现代政治传播学研究的起源,而李普曼的研究恰恰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和印刷媒体的宣传效果的,(11)也就是说,李普曼从一开始就为政治传播定下了“效果研究”这一核心议题,传播可以带来政治效果以及怎样的传播可以带来更好的政治生活,这也成为更多学者投身于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重要原因。正如美国学者麦克罗德等人(Mcleod et.al)所评价,自李普曼1922年发表《舆论学》以来,通过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进行主动和广泛的公民参与的价值,一直是政治传播研究的重要动力。(12)

    纵观自李普曼以来近百年现代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之后,大量的政治传播学文献围绕着“效果”二字展开,或是直接研究“效果”,或是以“效果”为研究的前提与目的。然而,效果研究又恰恰是政治传播学、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中最为复杂和难以定量定性分析的课题之一。粗略地看,过去西方政治传播学中和效果有关的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微观层面,围绕传播对于个体的政治效果而展开;一类是宏观层面,围绕媒体与其他社会构成的权力关系以及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而展开。

    (一)微观层面——个体政治效果研究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政治传播的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活动对于个体的政治影响,特别是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这里对于个体的政治影响又通常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家的影响,比如政治修辞研究,政治家在大众传媒舞台上的“戏剧化”表演研究等;二是对一般公众,特别是选民的影响研究,比如政治广告对选民态度的影响,新闻报道与选民投票行为的关系等。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政治传播学基本上局限在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下媒体内容与个体选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上。(13)早期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有限效果论”“议程设置理论”等都是微观研究的重要成果。这种着力于微观层面效果研究的状况在20世纪70年生了很大变化,70年代之后,对媒体在民主政治体系中的宏观角色研究则逐渐占了上风,从横向和纵向上都对媒体个人效果研究进行了重大拓展。(14)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微观层面上的效果研究又呈现出重新繁荣的趋势,并且与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相结合,从个人信息处理过程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媒体信息究竟会给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和以怎样的信息处理方式带来影响。多丽丝·格雷伯及其助手曾对2000年初至2003年末四年间发表在政治学和传播学两个领域的社会科学期刊进行检索,共有11本杂志刊登过137篇主要讨论政治传播的文章,而对这些文章的整理分析显示,除了竞选研究这一长期热门的政治传播话题外,信息处理研究和新媒体研究成为21世纪政治传播研究的两大新兴学术方向。所谓信息处理研究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对政治信息的处理过程,借用心理学中关于人类个体的认知、功能、理性行为、异见规避等理论的研究,探索总结政治传播中的信息处理理论。(15)

    (二)宏观层面——民主政治影响的系统性研究

    如前文所述,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政治传播学研究逐渐将目光更多转向媒体在民主政治体系中的宏观角色研究。在宏观层面上,媒体不再仅仅是某个主体传播政治信息的介质手段,而且本身就作为一种享有并行使权力的主体登上舞台,在干预政治的过程中,媒体与政府、商业巨头等力量之间,尤其是媒体与政府力量之间的权力关系,成为政治传播研究者的重要旨趣。所谓的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强化,其中以赫尔曼(Herman)和乔姆斯基(Chomksy)在1988年提出了“宣传模式”理论(Propaganda Model)最为典型,他们认为在阶级利益冲突和财富集中的社会中,媒体生产过程中总是贯穿着“系统性宣传”,大众传媒完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金钱和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过滤”使得大众传媒只向公众传播对它们有利的信息内容。(16)

    除了这种关于媒体与其他权力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外,政治传播宏观研究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媒体以及媒体与其他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系统性影响,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在这个角度下,研究者要回答媒体对于政治传播活动的参与(无论是作为介质手段还是作为主体),究竟是一件对民主政治有利还是有弊的事情?怎样的媒体才能够有利于民主政治这个终极目标?这样的研究旨趣同样可以回溯到李普曼的《舆论学》,当李普曼开始关注宣传效果的时候,“推进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在最初阶段形成了统一的关于民主社会、新闻自由与知情公众三者密切关系的研究旨趣”。(17)遗憾的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政治传播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微观层面,几乎很少有相关研究关注到制度分析。(18)

    在过去三四十年的中外政治传播学研究中,有关媒体、传播和民主政治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已成为政治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尤其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政治环境与媒体环境都在经历转型的当代中国,媒体如何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是政治传播学者正在关注和应当关注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也重在阐述当代中国政治传播宏观效果研究中可以借鉴的西方理论资源以及这些理论资源的启示。

    西方两大理论资源的政治传播研究影响

    毋庸置疑,在进行政治传播的宏观效果研究时,如果要回答“媒体行为能否促进民主政治或民主化”、“怎样的媒体才是对民主政治是有利的”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对“什么是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做出判断,即研究者需要首先对衡量评判政治传播的前提标准有所界定,然后才能对照这些标准来分析媒体行为,达到了这些标准则为民主之福、做不到则为民主之祸。

    那么,标准又来自何方?这与政治学民主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正如麦克罗德等学者所指出的,政治研究和关于社会应当怎样的基准假设密不可分。(19)就媒体和政治的课题而言,不同的民主理论对媒体的民主角色和民主责任提出了并非一致的要求。纵观现代政治传播学发展的近百年历史,盛行于18、19世纪的经典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可谓最为深刻,而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的“公共领域”理论则成为近年来媒体研究的“圣语”(!~Godterm)。(20)

    (一)经典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政治传播学影响

    在大量关于媒体对于民主政治系统性影响的研究文献中,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征存在,那就是很多人认为媒体对于民主有非常重要的、核心的作用,而自由的、不受干预和限制的媒体则是保证这种核心作用的关键,这似乎是无需证明的“公理”。(21)在中国媒体研究文献中,“看门狗(watchdog)”角色、舆论监督功能等也常常被视为衡量一家媒体于民主建设良劣的重要的、无需论证的标准。然而,有政治学者却指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经典自由主义民主理论(classical liberalism)为前提的,而发展于18、19世纪的经典自由主义理论只是诸多政治理论中的一种,并非无需证明的“公理”,甚至在20世纪遭到其他政治理论的广泛的批判与某种程度上的抛弃。

篇3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

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主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

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反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外贸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作用就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谈,就无法区分清楚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 债务 筹资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及市场快速变化,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经营风险难以避免,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风险实际上是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而企业在经营中大多数都是借入资金,负债经营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策略,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企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发展,企业所面对的财务风险变得复杂和难以预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财务风险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当前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衡量,进行适当的防范与控制进而将风险程度降至最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一)无力偿还债务风险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遭受灭顶之灾。

(二)利率变动风险

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股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发行股票和债务两个方面,其中,债务(包括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商业信用)的利息负担是一定的,如果公司资金总量中债务比重大,或是公司的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就会使股东的可分配盈利减少,股息下降,使股票投资的财务风险增加。公司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

(三)再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比率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从其他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多种多样,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不同的财务风险成因也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防范措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性

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外部因素,随着市场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增加了企业运作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与预期收益相差甚远。另外银行利率的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同时也可能带来灾难,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在因素

1、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风险,而企业生产实际过程中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进行销售产品策略,企业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到位,直至成为坏账,资产严重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篇5

【关键词】企业经营,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失调、融资的不当使公司有减弱甚至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风险是指:财务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的不确定。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均属于狭义财务风险定义。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财务风险可能产生损益的不确定。负债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投资风险、财务决策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等均属于广义财务风险定义。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的成因是不是单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也有微观行业企业影响因素;既有体制的影响,也有人员因素的影响。概括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宏观环境和政策方针变化。宏观环境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普遍会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盈亏。宏观的经济环境受各行业、各国政府、各区金融机构的影响,政府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无法参与,所以不能获知确切的信息,且每一方针政策的出台,企业总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或获利,在这个大的环境里企业显得被动又无力。2008年曼雷兄弟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自有资本过少,财务杠杆率太高最终申请破产。合俊集团的破产,经济危机的袭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企业受宏观经济和政府的调控影响是不确定的,这跟企业的地位和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2、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企业内部资产结构的不完善大多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上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造成的。例如资产和负债比例的失调,偿债能力减弱,可能面临被要求偿还风险,财务杠杆增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比重过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财务运作困难。本身的占用成本加之巧遇存货的毁损、灭失,导致费用和支出增加,这无疑又给企业带来一笔损失,同时产生了财务风险的可能。

3、财务管理不善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弱。企业的任何决策方针都与财务数据信息紧密相连,出现任何财务问题也必然是源于财务上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节。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外部的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你的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尤其信息完整度和准确性对决策的失效与否影响深重。

二、企业经营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分析

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坚持财务风险控制的回避、分散、转移原则外,更需要针对性措施,不能对待问题采取一把抓的方式和态度,必需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去,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一)关注宏观环境个国家经济政策变动。宏观环境是难以准确预见的。只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和对环境政策的关注度,才能在这个激烈的经济大环境里发展。所以需要企业去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我们国家为了打破行业垄断,实施电信行业市场化经营,重新组建公司,当时南方各公司网络基础、管理基础都比较薄弱。因此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都比较大,但是政府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对企业的影响可好可坏。

(二)调整资本结构。企业的债务规模和结构不能过大或是过小,合理的资本结构能使企业风险最小而盈利最大。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控制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它必须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所有者权益相适应。同时明确不同的行业所处的环境,所以对不同的行业所对应的负债规模也不一致。相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的负债率可以适当的提高,因其偿债能力较强。总之,企业在保证有现金流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适当的负债率。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所以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增大利润的空间,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流程当中,要降低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需要企业对每个环节都能掌控,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有财务风险意识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工作者,对财务风险应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力,发现和估算潜在的财务风险损失。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分清财务内部关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和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尽其责和责权利三者统一。要坚持谨慎原则,建立风险基金管理和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企业的短期还款能力。

(四)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明确企业管理者和各部门员工相应应该承担的风险责任,促使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铺垫。其次是要明确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相应的风险管理权限,权利与职责相结合。最后要给予企业风险管理者应有的利益。这对于不时承受各种压力下的管理者和员工来说,十分有必要的,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动力和能力。一个企业要合理的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工作能力。面对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设置一个独立的风险分析职位或机构,都是很有必要的,事前预防是控制风险这类不确定性事件的最好的手段。

(五)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一是设置有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机构或职位,配备高风险意识的财务管理者,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二是建立全面完善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预警系统,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充分学习掌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三是开展专门的风险意识培训课程,加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财务风险的共同认识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徐谨.浅议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会计之友.2006.(6):45

篇6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将移动医疗定义为m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移动终端系统的各类医疗健康APP应用为主。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通过移动医疗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就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30亿元,且预计2016年将突破80亿元大关;就用户规模来看,从2011年至2014年移动医疗互联网用户从3.56亿人次增至5.53亿人次,增幅高达55.3%。

虽然当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呈现井喷式现状,但无论从发展时间还是技术水平,我国移动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逐渐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中国移动医疗将会拥有大批成熟且固定的用户群体。

2分析方法简述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移动医疗市场消费环境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在移动医疗业中哪些环境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

第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设计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将问卷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

第三步,通过SPSS stats对问卷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影响因子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从而得到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

3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能够将定性指标量化为可以分析的变量以便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本文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的基础上拓展评级层级至7级,以提高数据检验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问题所代表的7层级赋值反映的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在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主成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主成分的成分构成。本文所采用的是统计软件SPSS中的降维分析和因子分析。

3.1降维分析

在降维分析中,本研究根据初始特征值和提取平方和载入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判断主成分及其影响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评价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用以替代原来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指标。其数学分析模型为:

使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的原始变量录入“变量”列表,得到特征变量矩阵,并由特征向量矩阵得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公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并计算因子贡献率指标。

通过对主成分累计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对原有指标信息的保有程度,若累计贡献率达标,即可用其代替原指标的信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代表该因子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权重。

3.2因子分析

本研究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来判断主成分的成分构成。

4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体系构建的依据

毕众增《消费心理学》(2011)中将消费环境心理系统划分为微观消费环境心理、产品、价格、广告和宏观消费环境心理,这是构建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由于划分标准过于宏观,无法据此得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因素。

因此,针对我国消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现状,笔者试图从更多实践研究中借鉴经验。梁宁、邵荣昭(2007)认为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而消费环境又同消费者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构成统一的整体。卢泰宏(2012)则引入迈克尔?R.所罗门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

4.2指标设计原则

4.2.1科学性原则

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以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各指标对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影响。

4.2.2系统性原则

从框架来看,体系涵盖微观、中观、宏观消费环境心理,指标构建系统全面。从内容来看,在指标的设计方面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4.2.3直接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运用直接评价原则,即将被调查消费者充分被纳入评价过程中,通过相关人群直接反馈对指标影响效果进行直接评价。

5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毕重增《消费心理学》(2011)一书中将微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环境因素、消费者反应、中介因素,中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宏观消费环境心理分为经济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等。

为使指标科学有效,本文通过排除描述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相关性指标,将二级指标定义为软件因素、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继而通过枚举法分解出三级指标,得到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表。

6主成分分析

本次共发出问卷150份,其中实体问卷70份,网络问卷80份。实际收回149份,有效问卷146份,经由SPSS-Stats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7解释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和笔者原本的设想有一定差距,Y1~Y7代表移动医疗市场中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但其中并不包括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价格因素,反之宣传渠道、文化因素和设计包装却是主导因素。

首先,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开发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实际上百分之八十的用户都集中于使用下载量排名前五的APP,例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这些APP在平台相关的资质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医师资质透明化程度上做的相当成熟,因此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并没有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环境因素。

其次,移动医疗APP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处于金字塔的最低端――生理需求;另外当前移动医疗APP的消费群体以中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前者经济条件较好,而后者属于非自我能力消费者。综合两点因素,当前移动医疗领域主要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一般。

8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8.1理论依据支撑研究框架

本文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8.2采用较为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方面,问卷依托“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问题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要问题。该套成体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参考价意义。

9研究局限性

9.1未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

在消费环境心理指标体系的编制过程中,主要通过经验判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而未采取指标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来研究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内部互为因果的依赖关系。

篇7

【关键词】会计政策;宏观会计政策;微观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

一、会计政策的含义

对于会计政策,目前常见的定义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时所采用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这是从会计政策最终作用的角度给出的定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一制定政策的主体一般被理解为是企业,即企业是制定会计政策的主体,似乎一切会计政策都是企业制定的。会计政策也就被狭义地认定为企业的会计政策了。但是在学术界,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之说。对于此种情况,在一些论述中两者往往是混淆的,或者只提企业的会计政策不提宏观的会计政策。据我们了解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和的会计准则不具法律效力,是一种指导性规范,只有在被企业所接受时才能体现它的作用。即当企业接受了会计准则,也就成了企业的会计政策。但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德国等,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些国家的会计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或政府设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和的,并具法律效力,就明显地体现为宏观的(政府)会计政策了。因此把会计政策理解为企业的会计政策,显然是错误的。

二、会计政策的分类

会计政策据其制定主体应分为宏观的会计政策和企业的会计政策。宏观的会计政策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但从一些西方国家成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看,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克服企业自行制定会计制度带来的问题,故就其实质来说,也具有宏观会计政策的性质。

此外,在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中虽无宏观会计政策的提法,但相近似的提法也是有的。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0年5月发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专辑中指出:人们所作的各种会计抉择至少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委员会所作的抉择,或其它有权做出规定的机构所作的抉择,要求企业按某些特定的方法提供报告,或从反面来规定,禁用他们认为不适当的方法。第二个层次是“……各种抉择还在个别企业这一层次上作出。随着公布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多,个别企业抉择的范围不可避免地会变得越来越狭。但是编制报告的企业在会计上总是有许多决定要做的,包括未颁会计准则时,在各种可行方法中选用一种,或在奉行准则时,在各种允许方法中作一抉择,不仅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里第一个层次的抉择显然是属于宏观会计政策的范畴,而第二个层次的抉择即企业的抉择则属于微观会计政策范畴。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一些国家已开始重视宏观会计政策的作用,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以增强会计准则的法律效力或约束力。如有的国家已改组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逐步确立政府部门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的地位,或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有的国家通过设立会计准则的审查机构,审定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以增强其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既然会计政策存在着宏观会计政策与微观会计政策两个层次,故而对会计政策作出不同层次的定义:

(1)宏观会计政策,是指政府或有权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通过制定和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作的规范。

(2)企业会计政策,是指在宏观会计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下,企业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经过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后选择的最能恰当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会计政策作出如上的分层次的定义,有利于人们正确理解会计政策,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运用会计政策。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及特点

“会计政策”重在指政策内容(原则、方法或程序)本身,而“会计政策选择”则侧重指政策的形成、修正及调整的过程,即任何会计政策都是政策选择的结果。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指在既定范围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其他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选择不是个别原则、方法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整体优化。即构成企业会计政策的各组成部分应有内在一致的目标,受统一的政策思想指导。2)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的最初确立需要做出选择,而已有的政策变更也是一种选择。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

1.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包括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对其进行的后续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具体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2.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经营自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业务种类趋向多样化,使企业与各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不仅拓宽了会计活动的范围,而且充实了会计业务的内容,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和选择有利于具体反映企业会计实践,全面满足会计工作要求,且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会计政策。同时,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生成速度极大提高,会计人员就可从原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对会计政策进行恰当地选择,使会计信息的揭示更真实与公允。

3.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必然的,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

1.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

每个企业的成长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建立、发展、衰退。在这三个阶段企业的目标各不相同,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以下是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

河南省的一家铝业公司,以生产铝板、铝带、铝箔为主,成立之初,由于公司规模小,流动资金并不充足,生产能力也相当有限,为了使企业能正常的运转,公司仅生产一种单一的产品铸轧卷用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有时也接受大企业的加工业务,赚取加工费。很明显,该铝业公司成立之初选择的政策方针风险小,大部分是现金交易,慢慢地资金链也开始正常运转,公司的业务也在不断的扩大。经过一年多的成长,该公司现有的规模已不能满足公司的业务需要,为此该公司进行了扩建,安装了新的机器设备准备生产铝板成品。公司进行扩建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虽然公司经过一年多的成长赚到一些钱,但是并不能满足扩建的需要,公司准备通过银行借款筹资,这一举措必然会带来较高的经营风险,经过公司管理层的仔细研究,最终决定通过了借款筹资的方案。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铝板刚投产时,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技术性问题也有人为问题。经过半年的奋斗公司步入了正常的生产轨道。现在该公司的业务已拓展到了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并且准备上市。上面这一实例表明该铝业公司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与该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是紧密相连的。试想,如果该公司在扩建时并未选择借款筹资的方案,该公司的发展将如何呢?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往往会选择风险性较小的经营方针以确保企业的正常成长;在发展阶段,企业为了拓展公司业务,扩大经营规模,需要在会计信息中多显示其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往往会选择收益性较高的经营方针,高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例如,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通常希望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风险。企业一旦进入衰退阶段,许多企业都会选择稳健经营的方针,尽可能地采用谨慎原则的处理方法,使企业的实力得以保护,避免风险的产生。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财务政策、税收政策的协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政府部门都在努力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财务政策如此,税收政策如此,会计政策也如此。新财会制度实施以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会计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与其他经济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财务政策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前面我们将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并对两者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这将有助于明确会计政策、财务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各自分工,并在三者间实现协调与配套。

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我们还应当明确财务政策、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关系:会计政策既受到财务政策、税收政策的制约,同时又是财务政策和税收政策实施的保证。一项税收政策、财务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应的会计核算规范来贯彻。比如说固定资产的折旧,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产品的成本影响不同,从而影响到国民收入在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我们过去在财务制度上规定统一采用直线法,现在分行业的财务制度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进步要求,折旧政策衔接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一是对分类折旧的年限进行了大的改革,二是规定某些行业的企业经批准后可实行快速折旧。很明显,这是一种宏观的财务政策,但它需要相应的会计政策来加以实施。再比如,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因计算口径和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对这两种差异,在会计核算上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就需要在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之间进行协调。

总之,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当正确处理会计政策、税收政策、财务政策的关系,使企业稳健的发展。

四、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可能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是私营企业,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仍处于低层次,如为了获得纳税好处或为了有助于筹资。为了达到前一目的,许多企业尽可能使账面表现为亏损,从而避免或推迟纳税;为达到后一目的,企业往往粉饰财务报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完善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今后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朝规范化和高层次方向发展。

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等,他们都做出了特殊投资。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为了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了解备选会计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从中获取最适当的会计政策。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由于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所处的环境不同,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的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根据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原理,寻找或创立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可以预见,在以会计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全面建立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与机构执法力度的提高,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4.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揭示程度将越来越规范。会计政策揭示是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结果的综合披露。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会计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随着我国对企业会计政策披露规范的不断完善,今后我国企业将在遵循其他报表信息揭示的一般原则下,更加注重企业会计政策揭示的重要性、明晰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公正性,使企业会计政策的披露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1]林钟高,章铁生.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唐松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00(3).

[3]段文清.管理报酬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1(11).

[4]曲小辉.论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J].会计研究,1999(2).

篇8

[关键词] 环境会计;研究视角;国际比较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145

1 环境会计分析角度的整体对比

通过对西方很多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对西方的环境会计的定位、研究领域进行确定,西方的理论认为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部分,而且其构成部分分为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上,环境会计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在宏观上分析,环境会计指的是对国民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我国的学术界对环境会计这一理念并没有较为确切的定义。

2 环境会计研究的宏观角度对比

2.1 西方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的宏观角度

2.1.1 联合国的研究角度

早在1992年,联合国就开始研究环境会计这一内容,从而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进行核算,在1993年,联合国就了相关的文件,对国民经济中的环境核算进行了分析,联合国在研究环境会计的时候,是站在宏观角度去分析的,在核算过程中,主要分析的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1.2 美国环保局的研究视角

在美国环保局,制定了环境保护计划,在这项计划中提出了环境会计这一理念,其将环境会计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决策工具。在对国民收入会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环境会计是一种宏观的计量方法,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而且在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是运用货币或者物理量的方法来计量的,从而能够分析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1.3 其他主体的研究角度

在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中,不同的国家都制定了环境会计,但是总体上还是以联合国制定的计划为标准。

2.2 我国对国民经济核算中环境因素的宏观环境会计研究

我国的学术界和经济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且也制定了很多计划,在1998年,我国就与美国进行合作,研究了自然资源使用量的核算,从而能够将自然资源的消耗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联系。在1999年,北京大学分析了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如果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从而实现绿色核算的原则。国家环保局也将环境会计定为四个要素,其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对这四个要素的权衡,从而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环境会计核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一些学者对西方的环境会计理论加以借鉴,从而形成了更加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了影响环境会计的因素,然后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角度去分析,而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分成大环境和小环境,将环境会计作为社会会计的一个部分。

2.3 西方国家与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角度出现差异的因素分析

我国在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方面,都是在小的方面进行研究的,没有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而且很多环境会计的理论也将宏观经济分割开来,还有一部分学者也借鉴了西方宏观的环境会计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的环境会计中。而且,在西方的环境会计理念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其不仅仅是指会计,而且还指核算和财务等内容,因此,与我国较为狭隘的环境会计理念相比就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3 环境会计微观角度的对比

3.1 西方国家环境会计研究的微观层面

在西方,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部分,在微观层面的环境会计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组织生产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设置一个完成的会计构架,将环境会计分为环境差异会计和生态类会计,环境差异会计主要指的是运用传统的方式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和探讨,生态会计指的是在环境污染产生之前就能够进行预防的,是被研究的重点,生态环境会计被分成内部生态环境会计和外部生态环境会计。

美国环保局的研究角度分析,美国环保局在1995年发表了环境会计的相关文件,这个文件主要是站在微观层面上对环境会计进行阐释的,其强调环境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具有相通性,也能够运用于财务会计中,而且其主要是对环境负债进行核算的,并且能够出具报告,环境会计也能够在管理的范围中使用,在企业中,经营管理的过程只能够要考虑到环境治理的成本,从而能够按照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在生产和设计产品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环境治理的成本。这项文件主要是应用于企业的,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起到促进的作用。

3.2 我国从微观角度对环境会计的分析

我国在微观的角度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是会计界的学者们进行研究的,并且已经制定了基本的框架,有相关的专著将环境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环境会计可以采用企业会计的原理的方法,从而能够运用多元化的计量方法,从而实现对企业的环境活动进行制约,使企业能够减少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支出。

3.3 西方国家与我国在环境会计研究角度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在研究环境会计这一理念时,与西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微观的环境会计可以采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外部环境是对环境会计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生态环境会计,而在国外就制定了生态环境会计,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到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而且生态环境会计采用了物理计量的方法,与我国的环境会计是存在差别的,我国使用的一般都是环境差异会计,而且没有对不同的环境进行具体的分类。

篇9

【关键词】损伤 ;断裂; 本构方程

1 概述

断裂力学主要起源于Griffith(1920)及Irwin(1958)的两篇经典论文。这两篇论文中都把裂纹作为应力集中源,在控制脆性断裂中给予高度重视。断裂力学的定义为:按照应用力学定律描述材料的断裂及材料的宏观性质。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断裂力学提供一种定量方法,把断裂强度与含缺陷构件所受荷载及其几何参数相关联。缺陷通常被模拟为裂纹,但它也可能是孔隙或其它非线性缺陷。外荷载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可以用某些参数来表达,这些参数是表征裂纹端部的应力及应变强度的。

2 岩石损伤与断裂理论研究现状及进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它的目的在于给出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失稳破坏时岩石参数与外部荷载及环境因素所满足的条件。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岩石强度理论,对于工程设计、灾害预防、资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岩石强度理论研究属于传统固体力学研究范畴,沿用了经典连续统力学的研究手段。由于岩石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材料,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岩石的组织结构极度不均匀,孔隙、裂隙、夹杂、节理、断层等大量缺陷充斥其中,因而均匀连续假设与岩石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建立在连续统力学基础上的岩石强度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随着相关科学,尤其是非线性科学的迅猛发展,岩石力学的研究融合了经典弹塑性力学、断裂学、损伤力学、热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矿物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使岩石力学的研究逐渐超越了经典固体力学的框架,极大丰富了岩石力学的研究内涵。

3 岩石断裂理论的研究方法

3.1.1 经典岩石强度理论

在古典强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唯象的试验研究是主要手段,经验主义主导着研究思路,因此古典强度理论仅适用于简单应力状态。随着实验测试手段和数学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各种广义强度理论,其目的在于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固体材料屈服破坏的临界准则,即: 式中的σij为应力张量,εij为应变张量,εij t 为随时间变化的应变化的应变速率张量,T为环境温度,K1.......K2.......Kn 为材料常数。俞茂宏等对各种强度理论、三剪强度理论(八面体切应力强度理论)、双剪强度理论。五大古典强度理论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种广义强度理论充分利用了现代数学、力学的研究成果,克服了古典理论唯象性的缺陷,将理性分析推导与实验经验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强度理论的计算问题,较之古典理论与实验数据的吻合性更好。

3.1.2 基于断裂力学的岩石强度理论

由于岩石中存在节理、裂隙等缺陷,极大地影响岩石的力学特性,因此断裂力学的概念被引入到岩石强度理论研究中。围绕岩石中裂纹扩展规律以及岩石断裂机理,在理论及实验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断裂韧性理论:在断裂力学发展早期建立的Griffith理论及其修正和推广从表达形式上看还类似于经典强度理论,采用应力判据。随着断裂力学的发展,尤其是断裂韧性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以断裂韧性为判据的强度理论逐步发展起来。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理论两种方法用于研究裂纹前端不发生大范围屈服时的裂纹扩展规律。第一种方法最早由Griffith 提出即分析裂纹的能量平衡。借此可定义裂纹能量释放率或裂纹扩展阻力G,当G达到某一临界值Gc时,裂纹处于临界平衡状态,一旦G 大于Gc裂纹将发生失稳扩展。于是可按裂纹能量释放率建立断裂判据:G(W,U)=Gc 第二种方法最早由Irwin提出即求解裂纹尖端应力场。借助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保角映射等数学方法,许多学者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场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通常可表示为

σij( r , θ ) = K ( Y , a , σ ) ×F(r, θ) , ( i=1,2,3)

式中F为坐标的函数,系数K与坐标无关,它综合反映了裂纹形状Y、裂纹尺寸a 和远场应力σ这些因素对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影响,具有驱动裂纹开始扩展的作用,被称为应力强度因子(SIF). 当K达到某一临界值Kc时,裂纹发生失稳扩展. 于是可按应力强度因子建立断裂判据:K( Y, a , σ ) = Kc早期的断裂韧性强度理论是基于单一形式裂纹(即I型、II型或III型)建立的,而实际裂纹往往是复合裂纹,因此有关复合裂纹的扩展判据被加以探讨.

4 现阶段研究热点

4.1 岩石爆破损伤与断裂

国内外有关研究证明,建立在损伤理论基础上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较能客观反映岩石爆破物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型。细观力学中"从材料微观结构和损伤断裂过程所反映的复杂现象中寻找某些特征参量,并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宏观力学现象间的联系"的研究方法以及用分形维作为损伤参量。岩石爆破损伤断裂过程包含有爆炸应力波动作用和爆生气体准静态作用两个阶段,由于岩石对动态和静态加载的响应差别较大,因此其损伤断裂机理也有所不同;而且爆生气体对岩石的损伤断裂作用在爆破近区和中远区又不相同。在爆破近区气体可能要渗入岩石内部裂纹中,裂纹的扩展以气体驱动下的模式扩展;而在爆破中远区的微裂纹扩展是在气体膨胀压力场和原岩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现有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只考虑了应力波作用下的岩石内部由于微裂纹扩展所造成的损伤问题,显然不能全面合理地反映岩石爆破损伤断裂的实际情况。

5 岩石损伤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损伤力学从1958年Kachanov 提出"损伤因子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细观损伤力学、宏观损伤力学以及准宏观损伤力学(即细观力学基础上的宏观力学)三大理论。从工程应用来说,已经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损伤模型。但是应该看到,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重要课题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各向异性损伤演化问题以及在欠缺在唯象水平上对各类本构关系的同一评价和审视。工程上需要形式简单、参数少而且容易确定的损伤模型,而目前的损伤模型为了详尽反映岩石损伤机理,其动用的数学手段和理论方法已经是相当高深和复杂,这也是损伤力学尚未成为一种有效地设计工具的主要原因。岩体损伤力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是:

1) 如何恰当地给出损伤的定义和定量描述,既要便于测量,又要利于损伤演化规律的研究。

2) 由于变形、损伤的萌生和演变直至出现了宏观裂纹,再由裂纹扩展到破坏的全过程是今后的热点。

3) 在试验观察的基础上,应用材料本构理论的框架或利用非平衡不可逆热力学理论,研究各项异性岩体损伤,损伤的相互作用,损伤的演化,这是损伤力学中基础又困难的工作。

4) 细观损伤力学演化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B. K .阿特金森 岩石断裂力学 1992年

[2] 谢和平 彭瑞东 周宏伟.基于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的岩石强度理论研究进展 2004年10月

篇10

关键词:环境会计;概念;假设;确认;报告

一、环境会计

英国《会计学月刊》1971年刊登了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刊登了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自此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1990年RobGray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是有关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议题。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环境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辅之以其他计量单位及属性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但环境会计货币计量单位的货币含义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对于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是不计量的,会计不需对其进行核算。然而这些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有相当部分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因此,环境会计必须建立能够计量非交换、非劳动物品的价值理论。

二、环境会计假设

(一)资源、能源的价值

资源是有限的,越开采就会越少。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生态资源的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二)国家主体

生态环境资源应当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由于生态资源地理属性和发挥其作用的迁移性,使其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三)资源循环利用

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从传统工业社会以“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增长模式,通过物质循环流动,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四)价值等多种计量

传统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环境会计却不能被限制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生态资源状况;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上、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上,却又不能不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三、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环境会计研究的难点。环境会计的计量可以建立在边际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包含劳动结晶的环境要素,按劳动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计量法则,按边际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计量。围绕环境会计中的确认问题,分析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的特殊性,重点研究企业环境会计中的资产、负债、成本等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

(一)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环境负债是指由于过去或现在的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承担的需要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义务。它是企业承担的各种负债之一,具有企业一般负债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按照对环境负债的把握程度,可以把环境负债分为确定性环境负债和不确定性环境负债。

1.确定性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确定性环境负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引发的、经有关机构作出裁决而应由企业承担的环境负债。主要包括:排污费、环境罚款、环境赔偿和环境修复责任引发的环境负债。

环境责任导致环境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是很简单的,如排污费、环境罚款和环境赔偿,通常是由环境执法部门或司法程序确定。这些环境负债的计量也很简单,可直接根据环境执法机构的罚款金额或法院裁定的金额进行计量即可;相反,有些责任的认定和负债的计量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如环境修复责任的认定及其导致的环境负债的计量。对于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性的环境修复责任,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的提取比例和提取标准进行计量。对于企业自律性环境修复责任,可以根据企业决策机构或专业咨询机构的测定,考虑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均衡企业社会责任、社会环保形象、环保目标等诸多因素综合确定提取的标准和提取比例。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提取的比率和金额也可能是不断变化的。引发这种变化可能是多种原因,如企业承受能力的增强和企业形象的更慎重考虑,企业可能提高提取比例;还有对环境修复费用的重新测定或评估,导致对环境修复责任的判断发生变化;企业环保目标的修正等。

2.非确定性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也称为或有环境负债,是指由于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行为引起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责任。在过去的企业会计业务中,人们很少关心企业环境责任引发的潜在环境责任承担问题,只有在切实遭受环境处罚和赔偿时,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项目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缺乏稳健性,所提供的信息也是不完善的。企业环境会计应当借鉴或有负债的理论与实践来处理环境影响责任问题。如果环境责任发生,且其导致的损失金额可以合理地予以估计,计提或有损失。

(二)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环境资产界定

目前在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界与会计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形成了下述三种主要的看法。

(1)从环境会计的定义或其研究对象出发所推论的环境资产。对环境资产的认识,有的学者是在环境会计的定义或其研究对象中予以界定的。由于学者们对环境会计的定义或其研究对象认识不同而导致了其所界定的环境资产也不同。如英国邓迪大学格雷认为,环境会计中的环境资产是人造环境资产和自然环境资产。孙兴华等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环境。王冬莲、等人认为,在环境会计中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确认为资产,实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偿耗用制度。可见,其所指的环境资产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资产。

(2)从宏观角度直接定义的环境资产。从宏观角度直接定义环境资产的权威当属1993年联合国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和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给环境资产所下的定义,不过二者对环境资产的定义还是存在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