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战略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战略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战略规划

篇1

>> 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永鑫战略规划 基于SWOT的辽宁省物流业分析及其战略规划 基于SWOT分析的品牌战略规划应用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 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规划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发展对策 基于SWOT的科技博客发展分析 基于农村淘宝发展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A学院发展战略 基于SWOT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方山公司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下的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框架的化工营销分析 基于SWOT的专业分析与对策 基于证券行业的SWOT分析 基于SWOT的乡村旅游分析 基于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探究高职骨干院校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煤矿企业年金发展战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4-12-22.

[8]Balamuralikrishma R. Dugger J C.SEOT Analysis: A Management Tool for Initiating New Progr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J].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995,12(1):34-35.

[9]Griffin.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Cor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New York. U.S.A.1999.

[10]Weirich H.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J].Long Range Planning,1982,15(2):54-66.

[11]邹师,章思琪,孙丽雯.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结构与特色[J].体育与科学,2010,31(1):11-13.

[12]徐延辉,秦海霞.辽宁省运动员流动现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24-28.

[13]哈尔滨日报.山东给辽宁留下的几道题 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理念?[OE/DL].新浪网, http://.cn ,2009-10-29.

[14]龙江智,朱竑.基于TOWS分析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J].人文地理,2007,(1):40-44.

篇2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与茶文化旅游项目市场化运营不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侧重于前期对项目使用价值进行打造,并在旅游经济视角下来提升该旅游项目对游客所带来的效用。因此,这就为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要求。就茶文化的内涵而言,主要包含行为文化板块和思想文化板块。茶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板块,主要以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示与茶有关的文化信息。茶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板块,则主要以行为文化为载体,关注从载体背后所呈现出的思想文化元素。这就意味着,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游客展现本土茶文化的行为要件和思想要件,并侧重思考思想要件的展示路径。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将有助于提升旅游项目的市场差异度。

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所呈现出的要求

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归纳:

1.1自然资源开发的要求

茶文化资源必然需要建立在茶叶这一物质基础上,所以自然资源开发则成为第一步。对茶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可以向游客提供生态茶园参观项目,使游客获得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但由于茶叶种植在高山或高寒地区,这就为自然资源开发带来几个要求:第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第二,道路规划需要与生态茶园的区位和承载力相联系;第三,可整合散落的茶园资源,形成规模化的趋势。

1.2人文资源开发的要求

人文资源构成了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资源不同,人文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而这种体验感又是通过与当地人的人际互动中来获取的。如,参与到当地人对茶文化进行艺术性的诠释中来。又如,体现农家茶文化的特色。因此,人文资源开发所呈现出的要求包括:第一,将分散的人文资源存在方式,形成相对聚拢的态势;第二,分类建立起当地茶文化人文资源的开发模式。再者,对人文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引入全域旅游的形态。

1.3产业资源开发的要求

所谓“产业”可以界定为,相互关联行业之间所形成的集合。显而易见,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当地多个行业的共同支撑,如商品零售行业、餐饮住宿行业、茶叶生产行业等。这就决定了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将上述关联行业整合进旅游项目之中,从而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2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衔接的问题探讨

2.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结构性问题

该问题的提出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联系,那么如何建立起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呢。这里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便是,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向域内还是域外消费者提供。若是对域内消费者提供,那么相同的茶文化背景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开发的要求更高;而若是向域外消费者提供,那么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需要进行着力打造。可见,建立不同的市场定位,仍需要与自身的开发能力相联系。

2.2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商业化问题

商业化的本质便是建立起旅游产品的交换模式,但从本文所讨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而言,该项目在运营中存在着显著的外部性,而这将弱化开发主体未来的收益回报率。另外,在全域旅游类型下来开展旅游服务,便使得当地居民参与到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来,所以未来对辅助资金的供给便成为必然。由此,以上所存在的商业化问题需要在市场运营之前得到解决,不然将抑制旅游市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意愿。

2.3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问题

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里的可持续包括这样几个要义:第一,实施循序渐进的开发步骤,使得边开发边运营;第二,维系现有茶园生态积载量,做到不破坏和及时修复。可见,从各地所反馈的信息中可知,关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问题,仍未能引起大众的重视。

3关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思考

结合以上的阐述,这里从三个环节来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进行思考:

3.1理清市场定位

上文已经提到,对产品提供的目标消费者进行不同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着力点,这也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此同时,对于产品不同的市场定位又将影响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和资金投入量,而对于那些深处高山和高寒地区的茶叶产地而言,显著的资金需求瓶颈将严重制约他们的旅游项目开发进度,若是在项目开发中平均使力,那么将影响到重点环节的打造。可见,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开发实力理清市场定位。

3.2开展市场调研

目前,具备条件的域外不少地区都在打造茶文化旅游项目,并在对外宣传上也根据自身的区位名称和文化典故进行了商业化包装。但从不少游客所反馈的信息中可知,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得产品开发的许多方面还不甚完善。为此,在减少资源开发的重复率,以及努力建立起本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有必要在开发之前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市场调研的内容包括:第一,对同类型产品的运营进行实地考察;第二,对游客消费偏好信息进行搜集;第三,认真剖析业内相关产品开发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3.3发挥比较优势

建立起旅游产品的市场差异性,这是旅游资源开发中永恒的主题。通过市场调研之后,应为建立起差异化资源开发提供思路。另外,充分发挥域内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则是实现产品市场差异性的关键之所在。而且,这里的比较优势可以为自然资源,也可以为人文资源,还可以为行业关联性等多个方面。

4实施策略根据以上所述,实施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需要以自身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资金供给状况为依据,同时还需要以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情况为参考。以身处高山地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为例,由于在开发中这里存在着不少显著的限制性因素,所以在市场定位中应主要聚焦域内游客。但即使定位于域内游客,也需要在动态视角下对旅游项目拓展进行长远规划,并通过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来将域外游客纳入其中。

4.2突出人文元素在开发中的市场差异化

从市场调研中可以感知到,似乎自然资源已难以形成显著的市场差异化,这种自然景观式的开发模式极易模仿与复制,所以需要突出当地的人文元素。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文化,主要从饮食和艺术层面对茶的利用和表现而存在着,而且存在的载体则是当地的村落和农户。这就意味着,在突出人文元素的旅游资源开发下,需要在全域旅游产业打造模式下将当地的村落和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展示平台。

4.3建立同业协会和公共基金助推商业化

在运营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协调作用,政府部门则起到最终的裁定和制度供给的职能。为此,这里需要建立同业协会制度,如茶文化家庭旅游服务业协会、生态茶园观光业协会等。通过以协会为单位来进行关联行业之间的衔接,就能较好的满足旅游项目在打造中的内控要求。以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基金项目,则能起到扶持弱势成员的作用,这种具有共济会特征的公共基金符合农业村落环境的传统。

4.4针对性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

确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这里就需要针对性的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市场需求结构环节;第二,市场目标游客的拓展环节;第三,资金融通环节等。总之,需要以提升资源开发质量为目的,来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

5实证讨论

下面以湖南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进行实证讨论:

5.1引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要素

受到湖南湘西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凤凰县的农业生产仍然延续着传统农耕的作业方式。这一现实似乎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阻碍,但却成为发展当地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元素。

5.2引入乡土风韵的旅游饰品要素

伴随着近年来苗族民间艺术家在世界舞台展露歌喉,人们对苗家服饰已有了充分了解;并且,漂亮的服饰也引起了诸多消费者的兴趣。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包括服饰在内的饰品虽然统称为旅游附属产品,却作为实物形态宣示了游客所到之处的见证。

6小结

本文认为,与茶文化旅游项目市场化运营不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侧重于前期对项目使用价值进行打造,并在旅游经济视角下来提升该旅游项目对游客所带来的效用。就茶文化的内涵而言,其中主要包含行为文化板块和思想文化板块,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游客展现本土茶文化的行为要件和思想要件。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将有助于提升旅游项目的市场差异度。开发思路包括: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突出人文元素在开发中的市场差异化、建立同业协会和公共基金助推商业化、针对性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武美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37):331-331.

[2]宋亚超.基于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4):287-287.

[3]石锐.川西地区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1(3):22-23.

篇3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旅游一体化;战略规划

2009年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国家发改委也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开发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也为山东省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针对《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大力落实产业政策,依托有利的地缘优势,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文化旅游业以及海洋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步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绿色旅游经济也日益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并逐渐成长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实施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战略,深入挖掘区域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发展调控能力,不断提升规模集聚水平,增强旅游服务能力,势必会给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现代旅游业过程中统筹整合全省资源,以青岛、潍坊、烟台、东营、滨州、日照和威海为发展腹地,依托沿海37个区县“岬湾相间、山海相依”的优美环境,大力发展滨海城市旅游业。作为山东半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旅游业在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2011 年山东省统计手册》为例,区域内旅游业收入已占据了服务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以上。2011年,整个经济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约1600亿元,占据山东省旅游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旅游业外汇收入14.7 亿美元,占据了全省旅游业外汇收入的七成左右,事实证明,旅游业已经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从地域内部的划分看,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青岛市的旅游业发展也更是一枝独秀,在接待国际游客和外汇创收方面大约占据了整个经济区的一半,构成整个经济区境外旅游收入的主体,威海、烟台两大城市紧随其后,其他发展相对缓慢的四大城市也在迎头赶上,迅速发展,以2011年为例,四大城市在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和收入方面分别较上一年增长了69.88%和 93.03%,区域协调发展趋于合理。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条件分析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地区旅游业发展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舞台,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一定要认清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优势以及威胁、劣势,因地制宜的调整战略规划,才能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更好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

2.1 机遇和优势

从发展机遇方面看,政策引导是关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对打造海洋生产服务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该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海旅游服务业也势必争当旗帜和先锋;在体制改革上,作为国家统筹海陆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促进滨海旅游服务业发展上有所创新,如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为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在行业发展上,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必将带动整个旅游产业进入稳步增长期,甚至起飞期,经济区在产业布局优化,投资结构方面调整与变革,也能很好的适应时展需求,为地区旅游业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从发展优势看,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战略对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具有重要影响,自2008年以来,全省分管旅游市长局长每年都要参加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相互交流借鉴,着力解决好旅游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正确把握旅游发展的方向。在地缘特征上,山东半岛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缘地貌特征,“碧海蓝天绿树红瓦”是区域的共性特征,海滨风光和丘陵山岳形成了典型的区域特色,加上文化的趋同,也导致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具有同质性,有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

2.2 威胁和劣势

地缘地貌的相似,文化内涵的趋同,在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同质化竞争问题,因为条块分割或者行政区划的原因,也导致旅游资源的人为分割。以昆嵛山开发为例,作为北宋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号称“海上仙山之祖”,但与道教全真派具有密切联系的旅游资源还有圣水观、三清宫、圣经山、崂山以及栖霞等,在具体开发中因行政区划分问题,致使威海市和烟台市的资源开发问题未能得到统筹协调,导致昆嵛山旅游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再以海洋主题公园开发为例,继青岛海底世界以后,在烟台蓬莱和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又相继开发了极地海洋世界,虽然在产品定位和功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但产品服务趋同,分布过于密集也导致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相对微妙,不利于区域整体发展。从经济区开发利用来看,存在大量的海洋资源闲置,旅游资源产品单一、整合不足、区域联动开发较少,缺乏“合作共赢”的整体开发意识,规模集聚效应较差,虽然在经济区七个地市中,青岛一枝独秀,但却未能有效辐射带动周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从空间资源的布局看,旅游资源过于集中于沿海一带,呈现“南稠北稀”的分布特征,既不利于区域整体接待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其持续稳定发展,这些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束缚了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开发建议

3.1 战略规划

在战略规划指导思想上应以“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为着力点,深入贯彻海陆统筹发展理念,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合理布局区域功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产业集团兼并,实现规模集聚效应。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着力做好发展转变,即在体制上由行业管理向产业管理发展,产品由观光型向复合型发展,产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型发展,从资源招徕型向品牌化发展,由单一资本液态向多元资本液态发展,由数量增长性向多元复合型转变,构建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本区域旅游发展竞争力。目标定位上,围绕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旅游产品资源,积极打造极具休闲、观光、康体、文化特色的旅游主题,交叉发展,避免同业竞争。在空间布局方面,紧紧围绕经济区“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发展规划,开发海上、滨海、内陆三种旅游产品,打造海岸、近海和内陆旅游观光带,充分发挥青岛在经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凸显碧海、蓝天、岛屿、沙滩的资源特色,大力推进青烟威、潍坊日照和东营滨州黄河三大区域旅游集聚区建设,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3.2 发展对策与建议

结合战略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要求,在推进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3.2.1 抓规划指导,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吸引力

依托经济区特殊的环境资源优势,在发展旅游资源时,一要突出重点,二要全面发展。所谓突出重点,即大力推进海洋特色旅游产品,做好项目的规划布局,加强海岸旅游带规划,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优势项目,集中发展海洋文化创意,充分发挥海洋旅游的带动引领功能。所谓全面发展,即在充分发挥海洋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还应全力推进区域特色旅游,如民俗文化旅游,以萝卜会、风筝节、开海节等为典型代表;宗教古迹旅游,以佛教造像群和全真派系列为主要代表;山水景观旅游,以蓬莱阁、坊子九龙涧以及崂山等为主要代表,此外,还有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共同构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旅游架构体系。

3.2.2 抓产业集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在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推进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推进区域旅游集聚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实现规模化效应。在地域旅游产业规划中,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鼓励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注入旅游产业,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区域发展体制,突破行政区域的束缚限制,协调整合区域内的公共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化区域内各行政主体之间的金融、技术、产权合作,促进各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实现自由流通。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给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技术、资金、经验以及开发模式等领域实现互通有无,通过相互参股、连锁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培育发展一批特征鲜明,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蓝色经济区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3.2.3 抓统筹协调,提升区域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互通互联,构建海陆空一体化运输体系。对此,需要着力做好如下三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半岛城市三小时经济圈;合理布局区域机场,避免同质化竞争,积极构建城市智能交通运输体系,完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推进油轮码头和海上运动基地建设,借助奥运会、亚沙会以及城运会带来的资源优势规划推进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做好配套服务功能,如完善咨询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平台等等,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查询和信息及时共享,在纪念品展销、紧急求援、形象宣传等综合服务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建立市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引导旅客进行理性消费和依法维权,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营环境。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销,通过内引外联、内部市场共享等不断扩大经济区的综合影响力。

4 结语

总之,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开发,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协调好各方面的资源要素。本文简要介绍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分析了其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优势和威胁、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开发规划设想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思路,旨在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广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耦合效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03).

[2]张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1(11).

[3]司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7).

篇4

“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是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近年来,长宁县立足生态、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您如何评价现在取得的成绩?

曾健:我们在旅游产业上实现了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对外宣传营销、区域合作四个新突破。比如全年29个在建旅游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6.45亿元。蜀南竹海观光停车场竣工,中国竹海漂浮温泉、蜀南竹海大酒店五星级改造、七洞沟旅游开发、三江湖老年公寓度假村建设、迎风湾景区开发等项目快速推进,8个乡村旅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包装策划了50余个项目开展对外招商,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与川南12个区县共同成立了川南旅游联盟,签署了《川南旅游联盟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川南旅游联盟战略协作实施细则》,为共同打造川南旅游黄金区迈出了新的步伐。

记者:2011年4月,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们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战略规划?

曾健:首先是贯彻省、市“千村春风工程”的创新之举。在此背景下,我们适时提出“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战略发展规划,是原生态的保护性开发,能够有效突破土地、资金、环评、能源等要素制约,因此是我县彰显特色、科学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我们具备“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县境内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1.6%,拥有蜀南竹海、佛来山、梅硐竹石林、世纪竹园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县负氧离子平均含量1000个/cm3以上,部分地方高达3.4万个/cm3;资源富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页岩气综合开采利用示范区;交通便捷,成贵高铁在县城附近建站,宜宾港长宁香炉滩千吨级码头已建成并试运营,宜泸渝高速公路长宁段正加快建设,贯通全县沿百里江而兴建的路网、水网、气网基本成型。

第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是“新村+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可直接改变农村以单纯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我县以养生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还可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产业支撑是关键

记者:通过3―5年的努力,长宁县要实现一、二、三产业大融合、县域经济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目标,初步建成以乡村旅游、养生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实践路径怎样?

曾健:眼前这张地图显示得十分清楚,按照“1122510”(一城、一廊、两区、两片、五群落、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综合体系,以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为中心点、以竹海旅游区和百亿工业园区为发力点,以县域南部的省级竹海新农村示范片和县域北部的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为两头,以百里江为主线向两翼拓展,集中连片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养生旅游产业,塑造川南特色村落民居,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其中包括打造一座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百里江康体运动旅游长廊、建设大竹海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区和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江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片和省级竹海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记者:把产业支撑当作核心,为打造“春风工程”百里示范长廊提供动力引擎。截至目前,发展了哪些产业?

曾健:首先是生态养生旅游业。依托蜀南竹海景区,构筑以温泉养生、森林氧吧养生、乡村旅游体验养生为特色的新型养生旅游业态。加快百里江、七洞沟、三江湖、碧浪湖等精品景区景点开发,推进梅硐竹石林和佛来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形成大竹海新格局。

二是生态观光农业。以现有的优质畜禽、特色果蔬、优质粮油等五大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打造佛来山万亩甜梨、三元万亩枇杷、双河万亩花椒、洪谟故里万亩油菜等10个万亩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

把重点放在建设美好新村上

记者:建设美好新村、为建设“春风工程”百里示范长廊增添跨越活力是一个亮点,特别是在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紧密结合方面有哪些探索?

曾健:首先是与科学规划紧密结合。科学编制完善了《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设计评审出9套农村建房方案,供“春风工程”示范村选择建设。目前,113个“春风工程”示范村均已完成村庄建设初步规划,其中开佛乡马村、下长镇新华村村落建设规划分别荣获四川省农房建设规划评审二等奖、三等奖,开佛乡马村、梅白乡白虎村等8个新村村落建设基本完成。

其次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全方位提升新村建设质量。

第三是探索一套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机制。比如在投入机制上,公共设施部分整合涉农资金解决,农房建设由农民自筹;在建设机制上,由建房户、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成立建房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确保农房建设风格和质量;在宅基地置换机制上,农户在新村建设农房的,原宅基地必须拆除并复耕,户均可节约土地近1亩。

记者:实施一年来,取得哪些成效,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曾健:首先,是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以抓党建为前提,逐步打造农民集中居住、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重点以乡村旅游为支撑,采取点式相对集中布局和适度集中居住模式,建设城镇发展带动型、拆迁安置型、乡村旅游带动型、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型等类型的新农村综合体。二是新村建设快速推进。全面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重点启动了梅白乡白虎村等14个新村建设。三是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农业农村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105元,增长20%。

篇5

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化成就是巨大的,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很多城 市基础建设、绿化和环境卫生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化进程与要素空间集中过程不协调;就业压力巨大等等。此外,由于国情的差异,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地问题和农民的迁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除借鉴国际经验外,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问题、原因、经验及其国情,找到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目前,这些工作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其中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道路”最为典型。

一、影响城市化道路的几个基本关系

从对50多年来,国际和国内城市化进程的纵横视角审视和剖析,城市化道路成功与否,取决于城市化所涉及的诸多重要关系的处理。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人口迁移与身份转换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其中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的忽略或没有进行正确处理是导致“城、乡双输”的根本原因。

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化主要特征就是要素、产业、人口等的聚集和流动。但这种聚集是分散的聚集,还是集中聚集;是就地城市化,还是流动到大都市里;是发展小城镇,还是小城市、中型城市、大城市,对城市化、对区域甚至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化涉及三部分内容,已城市化的部分,暂时不能城市化部分和正在城市化部分。其间,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互利、平等,还是乡村歧视,这些都将会直接影响城市进程,也影响区域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迁移与转换的关系。城市化主要表现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但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是否真正转换为城市人口,即其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是否得到真正的解决。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关系即城市化同步、超前、滞后,或者相互之间是适应或不适应。这也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最终影响区域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化的要素、产业、人口聚集、流动是通过市场组织还是通过政府计划,或政府和市场之间怎样合作、博弈,影响城市化的效率、成本,甚至失败和成功。

二、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探源

成都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同时内部包括发达的大都市和中小城市以及贫困的农村山区,具有典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和地理特征。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农村生产率低,城市就业压力巨大,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些都制约着成都市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条件约束下,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成都市一度也产生了其它地区类似的问题:城乡差距拉大、自然条件恶化、耕地被大面积低补偿征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等等。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这些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03年起,成都市成都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成都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中,从统筹规划着手,在城乡关系的处理上,实施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公共服务一体、城乡基础设施一体的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和农村环境建设工程建设新农村,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城乡双赢。在空间上,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在人口方面,重视农村向城市人口迁转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身份的转换工作,对城乡居民的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体系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促进产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方面,通过产业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在城市化市场条件创造方面,加强资金的市场配置作用,改善商务环境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等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炼

成都市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特大型城市,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一个典型代表和缩影,城市化面临整个中国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性,但是,其在推进城市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努力。通过联系和整体分析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城市化的各项具体做法,我们可以发现: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战略构想。该战略包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三个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五方面工作统筹兼顾。主攻三大事业:提升城市竞争力、集中城市化、建设新农村。通过六个以为: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四最目标: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最佳、城乡最和谐、综合竞争力最强。

一个完整的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重点、战略途径、战略阶段和战略目标。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是以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一种思想、认识和观点。科学发展观特指关于是什么正确发展以及如何正确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既不能违背精神,也不能生搬硬套。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这些思想。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三个坚持”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上,成都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化和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保持相互协调。坚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五方面工作统筹兼顾,一盘棋推进。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三大任务”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上,成都提出三大任务:一、在主城区实施三大环境优化战略。即优化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在乡村向城市转化地区,实施三个集中战略即:人口向居民点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济集中,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能力。在农村地区,实施三项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路径:“六个以为”

城市化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其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成都市通过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使城市化的六个要素担当其恰当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使六个方面相互促进。其对这六个方面的战略定位分别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的阶段目标:“五年四最”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阶段目标十分明确:就是用五年的时间四最目标。通过以上的努力,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到“十一五”末,建成中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最佳、城乡最和谐、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城市。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的采取的做法和实施的战略,无论是对中国其他区域或发展中国家的推进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城市化道路的经验启示

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条件和实施过程来看,其战略模式和具体做法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来看,城乡分治的制度基础仍然是国内城市发展的现实约束。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的大城市大农村的发展格局势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农村发展的自然约束。农业和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制约成都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与中国东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发展模式相比,成都市在制度和资源上面临更多的约束,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对中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其经验总结如下:

在空间上,根据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成都市区分了中心城区、有条件的县域和区域中心以及农村三个层次,根据发展条件和一体化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不同发展措施:

提升和优化城市中心区域的产业

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度

通过“三大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并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都市从制度、管理、政策和战略四个纬度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综合性的制度改革,确保市场基础作用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弥补市场失灵

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力度

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市从农民、土地、农业、资金、就业五个方面来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从偏好上解决了城市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的忽略:

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培育城乡一体化社会基础

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案和土地整理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合理的土地保障

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

通过“异地”招商,提高招商积极性,运用市场规律提高政府资金效率

通过培育创业环境鼓励农村人口自我就业,通过订单式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通过以上的整体战略规划,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人口迁移与身份转换的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五、基于成都经验的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与总体设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总结世界上城市化国家的教训,借鉴成都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城市化道路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全面统筹,稳步推进,分类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关系、空间与城市化关系、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政府和市场关系,人口迁移和转换关系,走城乡一体的城市化道路。即围绕一个核心:迁转俱进;沿着一条主线:集中聚集;利用两种手段:市场组织和政府规划;依托两支基本力量:新业带动与城乡双赢。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目标。

一个核心――迁转俱进

迁转俱进是指保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转换一体。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同时享受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第一,尤其对于失地农民,当其自己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土地的时候,流入城市时,其就业和社会保障,必须得到有效的转换和确保。这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第二,当农民工迁入城市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政府应提供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同时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解决。

一条主线――集中聚集

城市化本身就是资源、要素、人口、产业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过程。但聚集又分为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集中聚集是指在规模经济许可的范围内,成规模、有重点的聚集。中国的国情和聚集经济的优势决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要采取集中聚集的形式。集中聚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向城市集中聚集,即适当发展大城市,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努力建设重点小城镇。二是城市发展本身的集中聚集,应因地制宜,多样发展。东部发达城市群状发展,中部城市带状发展,西部落后地区有重点的点状发展。

两个手段――市场组织和政府规划

市场组织就是通过自主决策、公平交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市场规律作用,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第一,确保市场在配置资源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二,城市化市场组织的制度基础,要注意在城市化过程产权的明晰和保护,特别是农民土地产权的明晰和保护;第三培育市场主体,尤其培育和保护农民作为是弱势的市场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一确保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管理主要是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战略规划、政府内部监管和政府服务供给。其中,政府战略规划是龙头。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第一,政府要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的规划方案;第二,理顺和改革政府机构,培训政府的管理人员,实施规划;第三,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监督规划的实施。

两支力量――新业带动与城乡双赢

新业带动是指与先前的工业化道路不同,根据全球发展趋势,适应地方供需实际,选择发展特定的产业,带动城市化发展。第一,坚持城市化需要工业化带动,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城市化发展;第二,城市新产业选择,有利于带动城市化,就是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目前,发展新产业应包括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一般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以及非正规部门产业等。

城乡双赢,即通过发掘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区域和周边农村的发展;通过发掘农村的核心优势,发挥农村的优势;通过市场,实现城乡分工;通过政府对农村的扶植和能力建设,通过城乡安全网的覆盖,实现农村的发展繁荣。城市的繁荣带动农村的繁荣,农村的兴旺又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城市发展,进而形成城乡共荣的良性循环,实现城乡双赢。

篇6

一、指导思想

全局上下要以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聚焦大排查问题整改,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二、落实责任

根据工作安排,成立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组,同志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稽查大队负责人为成员,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结对帮扶,帮扶责任人原则上不变,部分进行微调,对良安镇祖师庙村31户脱贫户和中和场镇印盒村14户脱贫户作相应调整。各帮扶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切实担负起帮扶责任,确保2020年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1.完善基础信息数据

扎实开展“建档立卡app”信息核查,全面排查修正信息数据存在的问题,完善帮扶手册、明白卡、脱贫成果表、平台数据和信息,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2.积极配合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再排查行动(3月底以前完成)。

3.开展脱贫成效评估

第二季度按照贫困户“一超六有”标准(2020年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脱贫标准为4100元人民币)完成评估工作。

4.进一步规范档案整理

配合好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全面收集整理,确保档案资料内容齐全、分类有序、装档规范、安全管理。

5.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

开展常态化数据比对,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并及时更新。(二)问题排查整改。

各帮扶责任人要协助县、乡、村整改帮扶对象存在的问题,在6月30日前整改到位、解决到位、落实到位,对未完成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搞好消费扶贫。

进一步开展“以购代扶”,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贫困户家中或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购买农副产品,实现“输血”向“造血”式转变。

(四)继续开展“幸福基金”“幸福超市”评选兑换等活动。

贫困村主要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非贫困村由乡镇统筹开展;“五点钟书屋”,根据各村的情况而定。根据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给予扶贫资金或帮扶物资的支持。创新举措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

(五)加强驻村干部管理。

按照《县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与激励,严格落实相关待遇保障,确保驻村干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

(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将农村扶贫规划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开展常态化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

(七)参加“千人下基层·百日大攻坚”行动。

根据全县统一安排部署,坚持“尽锐出战、全面覆盖”,按照“派最能打仗的人”要求,从全局择优选派19名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统筹安排到贫困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开展全脱产驻村工作。

1.目标

确保贫困村“一低五有”全面达标、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超六有”全面达标、确保边缘户的特殊困难全面解决、确保扶贫项目建设全面竣工、确保发现问题全部整改清零。

2.任务

篇7

关键词:城市旅游规划;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26-02

1 城市旅游规划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旅游是一个范畴,是基于旅游目的地标准而划分的几种旅游类型之一,是发生在城市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其实质是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城市旅游几乎是与近代旅游同时出现的,因而并非一种新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所带来经济效应的不断增加,旅游在城市复兴、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就业、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编制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最早的城市旅游规划是1985年北京市经过近一年调查编制完成的《北京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作为第一部政府主导型的市域旅游战略规划,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之而来几个重要的旅游城市也相继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包括《秦皇岛市旅游总体规划》(郭康,1988)、《上海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范家驹,1990)、《三亚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王兴斌,1992)、《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陈传康,1992)等。

1995年国家旅游局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将城市旅游规划作为评优重要指标之一,进一步刺激了城市旅游规划的发展。1996年,陈传康提出城市旅游规划的研究提纲,界定了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1999年《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内容进行了规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市旅游规划逐渐形成基本的范式,作为一个系统性规划对指导和促进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城市旅游规划在现实中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形成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

2 城市旅游规划面临的问题

2.1 旅游规划水平不高

旅游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国际上真正的旅游规划发展起来也不过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此,关于旅游规划可供借鉴的成功规划案例并不多,再加上旅游规划本身具有地域,文化差异,使得我国大多数旅游规划编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免不了存在与环境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2.2 旅游规划中科学性匮乏

虽然数字规划已开始出现,但我国大部分旅游规划仍属于感性规划。具体表现为:原则多,实质内容少。旅游规划停留于理论层面上分析,缺少具体的发展思路和策略,规划项目雷同类似,缺少地方特色,出现各地旅游区同一化现象;定性多,定量少。规划缺少有效的技术方法,以主观经验为主,缺乏可信度,可靠性;缺少一套独立的技术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对不同层次旅游规划的内容、重点、技术过程和方法没有一个统一与弹性的界定,这使得规划出来的成果五彩缤纷,缺乏可比性;缺少旅游理论支持。对旅游的理解不全面,唯旅游而旅游,缺少对旅游最基本的理解。

2.3 旅游规划执行不力

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规划市场供不应求,但现实的情况是规划编制出来仍免不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命运,究其原因,除了规划的操作性不强外,还与旅游规划的自身特点有关。旅游规划的执行需要国土、交通、环保、建设、服务业、商业、宗教、教育等相关部门及各社团的共同参与,涉及面广,部门间无隶属关系,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支持、各行其是,协调困难;旅游规划发展较晚,法律地位和被重视程度远不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在与二者执行发生冲突时,旅游规划的实施难免受到制约;旅游规划的执行需要大量资金作保证,但出钱的是政府和企业,与规划者无关,目前的规划大都是规划单位承包给企、事业单位或各院校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这些单位的着眼点是规划成果在学术上是否立得住脚,数据的分析和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较少考虑规划在经济上的可操作性,规划即使编制得面面具到,高屋建瓴,但却会因资金庞大,筹集不足而搁浅。

2.4 旅游规划缺乏适用性,盲目追逐潮流

目前,一些政府为了体现对旅游业及规划的高度重视,盲目聘请“洋专家”来搞规划。虽然我国的旅游规划与发达国家的相比存在一些差距。但也应慎重对待,不能认为外国人做的就一定优于中国人。一个好的旅游规划关键的是要体现地区性差异,突出当地文化、地理特色,外国专家编制的规划往往缺乏对本地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赖以生存的国内市场研究。

3 完善城市旅游规划的对策

3.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机构,促进旅游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效度

旅游规划涉及到很多的行业,其规划的资源又各有主管部门,但旅游局既不可能包揽其他部门的管理职能,又不可能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下成为与相关部门协调进行旅游管理的中心角色。因此需要成立更高级别的旅游委员会或者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这种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相结合的旅游管理新体制,以改变旅游业体制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作为旅游规划实施的主要机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与旅游委员会相比,两者虽职能上较相似,但前者在组织形式上相对松散,不利于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运作机制。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在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初期阶段效果显著,但长远看,旅游发展委会的模式更加适合。

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由市政府主管旅游相关业务的常务副市长兼任,由旅游局、计委、建委、文化局、园林局、国土局、物价局、工商局以及当地主要景区主管单位的负责人兼任委员,下设职能部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由旅游委员会负责委托制定城市旅游发展战略,负责相关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协调城市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可以很好地协调旅游规划所需的资源以及规划实施所需的各种力量,保证旅游规划的有效实施。

3.2 利用科学技术等资源为旅游规划提供支撑

数字旅游规划是全球旅游界共同面临的课题,从感性规划到数字规划的转变将是历史的必然。为完成此转变,需要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国家要建立完善的旅游统计制度,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多维性、动态性;建立国家旅游信息数据库网络,对旅游发展进行动态研究,并使资源合理共享;建立旅游市场调查体系,进行定时和不定时抽样调查,“监测”旅游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优秀规划研究人员的培养和合格规划研究机构的设立也是十分重要的。

3.3 增进旅游规划的执行力度

旅游规划执行困难是困扰我国规划人员多年的问题,这里面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所以要解决旅游规划执行难的问题,即要有制度,技术和资金保证又要有规划的改善和创新。理论技术不过关的规划人员不能参与规划编制;操作性不强,无经济可行性的规划不能采用,执行规划时,上下级相互配合,有问题及时反馈;部门间相互配合,有任务协作完成;政府、企业相互配合,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再引入监督机制,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这需要尽快完善现有的旅游规划相关法律,在规划人员的资格和规划单位的资质上作具体规定,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坚决不能让不合格的旅游规划通过并实施执行,加强监管力度,成立专门机构对旅规划全程管理,并监督规划的实施进程,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旅游规划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合作参与实施的,我国行政管理的垂直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部门之间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所以,旅游规划要增强自身弹性和与其他部门规划的协调性和衔接性,便于实践操作,最好是政府能在各部门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将各部门的规划信息互通,使规划人员能及时准确了解规划信息,在编制时能做出合理决策,减少执行时的冲突。另外,也可组织相关部门、企业成员及专家学者集体参与商议规划的编制,但旅游规划涉及部门众多,牵涉大量经济利益,很容易导致规划的平均主义或久持不下,所以在有大量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应做好组织工作和协调工作尽量使合理的意见和措施被采用。

3.4 提高旅游规划的法律效应

制定基本法或者地方立法。旅游规划的实施效力不够和旅游规划的法律层级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出台旅游基本法――《旅游法》或者制定《旅游规划法》。不过目前,旅游立法的条件并未成熟,因此,为了让旅游规划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可以尝试制定《旅游规划条例》或《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比如陕西省、海南省、淄博市等省市已经出台的旅游规划管理方面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相关法律不足的现象。

借助城市规划立法。城市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而具有法律效力,获得实施的保障.因此城市旅游规划也可以通过与城市规划协调,对城市规划修编,增加旅游规划的部分内容,使城市规划中有关城市旅游的内容规范化、法规化,借助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获得城市土地的合法使用权,保障将城市旅游规划落实到空间布局上。

3.5 关注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根据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现状游者人数、规划期内预测人数以及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平均使用频次,调整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标准和布局,尤其是宾馆酒店、会议展览设施和交通、供水、供电、排污设施在选址上应方便游客的使用和旅游开发的配套。在休闲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布局中,应合理安排各项设施的空间组合关系,以增强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旅游规划中也应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的承载量对游客的容量进行调整,并且参照城市规划的基本区划进行旅游设施和服务的配套。

4 结语

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旅游的重要部分,在整个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旅游规划自身面临很多问题,注重实际,以问题为出发点必然对全面的认识其地位、作用有所助益。通过制度设计、法律效应等措施对城市旅游规划科学性的提升,必然为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兴起的当下,城市旅游面对更加多元的竞争,政府相关机构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应该成为考察的重点。拥有话语权的政府以什么样的理念来权衡两者的发展,必然影响旅游规划的制定。在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中怎样契合,形成双赢或良性竞争,将成为未来城市旅游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务者和研究者都必须审慎的对待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栎娜,万强.城市旅游规划的实施困境与实施要则[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01).

[2]王皎,王晓东.关于城市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07).

[3]邹再进,田洪.论城市旅游规划研究的对象与任务[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01).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研究;一体化;交通体系

1.城乡统筹规划是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多数地区已进入城乡各自独立发展阶段(少数地区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城乡矛盾日益成为当今社会问题之一。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空间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特点、密切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决不能孤立地编制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必须把城市放在所处的区域之中,通盘考虑,统筹协调,城乡才能和谐发展。

1.1城乡差别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3年继续扩大到3.24∶1,2004年收入差距比为3.2:1。近几年的数据为:2010年为3.23:1,2011年为3.13:1。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畅通对流,缩小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水平、精神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距。

1.2城乡结合部矛盾突出

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界限日益模糊,与城市生产、生活相关的功能和设施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以前的农村地区,于是在城市与乡村交叉地带出现了“城乡结合部”这一特定地域。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最具活力但各种矛盾又非常突出的一个地域。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现有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提前,城市建设往往会突破原有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界限,而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样无法控制这些区域的无序发展,从而出现了规划与管理的真空地带。所以要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城乡结合部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1.3城乡建设的无序、生态环境恶化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土地开发强度明显增加,非农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由于缺乏共同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监控机制,各自为政的村、镇建设从区域整体看已经造成非农建设用地无序扩展、用地布局混乱及各种功能的相互干扰与制肘。这种无序的扩散将导致建设的混乱、基础设施无法共享,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面对这种混乱局面,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将以建设为主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以保护为主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形成覆盖全市域范围的城乡空间规划。

2.城乡统筹规划的范围界定

因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不确定范围的区域,因而规划就具有范围不确定、模糊性强的特点,所以规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界定规划范围。范围的大小应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经济发达、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规划范围就应当扩大。例如深圳市总体规划即将整个市域范围纳入规划范围,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

赵燕菁先生认为规划范围的界定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规划范围应包括并集中在未来经济最活跃、建设最密集的地区;(2)规划应尽量同现有的行政区划界线相重合;(3)尽量同河流、山脊形成的天然地理单元相吻合;(4)规划不仅要包括建设的范围,也包括需要重点保护的范围。

一般认为,规划范围应该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区、郊区以及市行政管辖的广大乡村地区与小城镇,使城乡人口、土地、空间、水源、能源、信息、景观与基础设施等城乡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控制保护。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规划要求,城乡统筹规划也要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反馈彼此的要求。

3.城乡统筹规划的内容

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条件的评价;(2)城乡社会经济和空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3)城乡各用地类型的规划;(4)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5)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6)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7)针对性的城乡统筹发展途径与对策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管理、资源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对城乡一体化物质空间环境展开讨论。

3.1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城乡统筹规划将规划的重点从规模转向结构,规模成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空间结构的弹性成为规划追求的核心目标。在产业布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把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开发秩序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各级城乡规划的视野,特别是市县级规划更应该向空间规划的方向发展。通过空间规划,整合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确需政府履行职责领域的规划,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可操作的更有效的规划。

积极调整城乡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各城镇可作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轴线、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作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则为“面”。

3.2 城乡用地的统筹规划

篇9

关键词:保定;休闲农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日

一、前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近一年,三方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和产业转移方面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具有“首都南大门”之称的保定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如何与京津实现有效对接呢?

(一)休闲农业概述。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让都市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按照环城游憩带理论(RBD),出游半径在25~50公里之间的城乡结合部逐渐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由此催生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乡村风情风貌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健身的新业态。它既是旅游者传统旅游空间的延展,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仅2014年上半年,全国休闲农业已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休闲农业共有五种经营类型:农庄经济型、园区农业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和农家乐型。保定休闲农业主要为特色产业型。

(二)保定市休闲农业概况。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种植。依托原生农作物,保定农业资源经过开发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整合节庆、人文景观和农业意象衍生出相应的休闲农业园区以及节庆活动。(表1)

通过对保定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保定休闲农业客源市场呈非均质化特点。对于资源依托型的休闲农业园区(野三坡和白洋淀),客源市场以省外团队游客为主,多为周边邻近地区如山西、内蒙古和天津等地;对于保定生态观光园、大午温泉度假村等产品依托型景区,市场以本地为主,游客多是自驾出游,当天往返,旅游消费仅限于刚需门票与餐饮。

二、保定市休闲农业开发优势

(一)资源优势。保定地形多样,辖区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物,比如满城草莓、顺平的桃花、涞水的虹鳟鱼等,为开展观光、采摘、垂钓和溯溪等休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区位及交通优势。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市区距离京、津、石均在140公里左右,能广泛吸引京、津、晋、蒙等周边客源。高铁的通行使保定抵达北京、石家庄仅需半个小时;保定与北京相接的国省干线多达四条,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路网格局,北京南下的京港澳、京昆、大广高速公路均经过保定。同时,保定谋划建设白洋淀第二码头,加快与北京公交对接,将保定打造成接轨京津、接轨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便利了保定与周边地区的零距离接触和无障碍通行。

(三)政策优势。保定休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天然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政策驱动密切相关。早在2004年京津冀三方达成“廊坊共识”,正式确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同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启动,规划范围“2+8模式”,即北京、天津和河北的8个地市;为了响应政策号召,2009年保定市政府提出 “对接京津”的发展策略;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2014年提出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来看,保定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在政策的引领下,近几年保定在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和产业融合方面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客观上为休闲农业的发展积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产业优势。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涉及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保健、养生、仓储以及加工等众多产业链条,具有较大的延展性,既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为现代都市群体拓展了旅游空间,满足当前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五)文化优势。保定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农业文明,依托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农业大市的优势,易水砚、曲阳石雕、顺平桃木雕刻将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项目引入休闲农业,既传承和弘扬了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升了休闲农业文化品位,同时打造特色招牌,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为保定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建构和智力支持。

三、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浅表层次开发,精品不足。囿于土地规模和资金实力,保定休闲农业开发普遍存在规模不足、品位不高、形式单一、同质同构、科技含量低、季节性明显等问题。为了规避停留时间短的缺陷,旅行社在产品开发上多为两个同类或毗邻景点的组合,比如顺平桃花节+腰山王氏庄园一日游;满城草莓采摘+顺平桃花节一日游;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鸳鸯岛一日游等,价位在60~100元之间,虽然迎合了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但活动缺乏创意,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不足。在建项目缺乏对农业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凝练,导致游客引不进、留不住和难再来。

(二)缺乏政府层面的统一指导。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呈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公司主导开发,比如大午温泉度假村和润生生态观光园;第二种为公司和农户联合开发,代表性的有永轩生态园等;第三种是政府主导开发,如保定市生态观光园是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做出的建设工程。其余多为自主开发,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现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初级粗放,缺乏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景区服务功能不健全。

(三)营销宣传不到位。保定不乏资源禀赋高、吸引力强的景点,比如白石山、野三坡和白洋淀,但由于营销和宣传的滞后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客源市场。同时,由于地缘关系保定旅游一直处于北京屏蔽之下,到访北京的游客很少到保定旅游参观。只有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接京津,整合资源实行区域联合营销,保定才能突破北京“空吸效应”,带动外部旅游市场升温。

(四)客源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将客源市场分为本地市场(保定市)和外部市场(保定以外地区),当前保定休闲农业开发比较成熟的客源市场只有顺平、保定市和安新县,内外市场规模兼具,尤其是安新县依托白洋淀景区,吸引了天津、山西和内蒙古等外地客源;本地市场较多的有顺平、清苑和满城,三地以桃花、葡萄和草莓等特色农业观光与采摘吸引众多本地市场;徐水大午温泉和安新芦苇画颇受外地市场青睐;安国虽以中医药闻名,但与之相关的旅游观光还未开发,客源市场亟须培育,与之类似的还有曲阳的鸭梨产业和阜平的大枣产业。

四、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惠共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定最为迫切和现实的路径选择。保定应如何与京津冀实现有效对接呢?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适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应参与到三地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统筹三地农业和旅游资源,深化政府间合作,根据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合作共赢原则明确统一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从京津冀总体规划出发,制定政府层面的休闲农业开发指导性纲领和框架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入园道路和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引导工商、社会资本投资,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闲置楼房出租或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合理开发乡村山水、人文景观和林果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闲置人力、房舍、场地资源,推动、引导和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强化对休闲农业的审批,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加强安全与生态环境的监管,引导保定休闲农业规范经营与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要对接。休闲农业开发涉及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园林规划、经营管理与旅游交通等众多产业,必须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切忌盲目开发,重复建设。遵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京津两地协调对接,特别是毗邻两地的涿州、涞水应明确各自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重点,从基础设施布局、路网框架、城镇村庄改造、产业布局等具体方面主动配合,通过知己知彼提高京津保之间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三)建立区域营销战略联盟。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因城市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较高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两地要服务于北京。保定休闲农业无论专业生产、产业化运作还是科技支撑都逊于北京,若要突破本地市场局限就要充分发挥北京的辐射效应,组建区域营销战略联盟,发挥同城效应,联动促销,互送客源,向北京游客积极推介保定,提升保定休闲农业品牌形象。

(四)技术与人才要对接。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保定现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者或雇工文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技术有限,市场信息采集能力较弱,园区规划建设意识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克服技术和知识短板,必须着力提升技术支撑和人才素质,培养适应现代休闲农业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加速保定休闲农业发展。加强与京津农业科研机构的对接,利用政策、土地、空间优势,创造宽松的产业孵化和创业环境,招徕或吸引两地投资保定,联合共建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共享农业技术人才和旅游资源,提升自主开发能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精品园区。

(五)配套服务要对接。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结合,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保定休闲农业在接待设施上还亟须完善,园区停车场、住宿环境以及公共卫生设施还没有与京津实现接轨,有的园区因位置偏远无法保证信息的有效畅通。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服务设施首先要无缝对接,重点建设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观光和度假功能的设施,满足游客对文化与教育的旅游诉求,加大对体育、娱乐和休闲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购物场所及导览服务,强化游客旅游体验。

五、结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服务居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开发要统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之中,对接京津、服务北京,借力于周边成熟的客源市场与区位条件,遵循“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着力提升保定休闲农业文化品位,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卫国.休闲农业展现美好乡村锦绣画卷[N].芜湖日报,2014.12.15.2.

[2]刘泽,曾晓强.2013年休闲农业接待9亿人次[N].人民日报,2014.10.12.3.

篇10

关键词:新闻立台 娱乐创富 媒体融合 资源观 战略性资源

在中国广电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成立于2001年11月8日的浙江广电集团,作为一家以广播电视为主业、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型媒体集团,近年来不断突破自己,完成了一系列的成绩清单,成为省级广电集团中的佼佼者。浙江广电集团如何做到最好的自己?浙江广电集团现象背后带给传媒集团发展的启示意义何在?

本文将基于资源观的理论视角加以分析。所谓资源观,即基于资源的观点(Resource-Based View),该理论于近20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①资源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强调内部组织资源是企业获得利润来源的重要变量。企业具有的资源一般认为有三类:第一类是战略性资源,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和不完全流动性(imperfect mobility);第二类是企业具有的一般性资源,不具备以上两个特性,通俗地说就是“你有我也有”的资源;第三类是企业不具有所有权的市场要素资源,在需要时可以购买获得。这三类资源可以在企业内部、企业间转换和流动,从而成为企业的发展演变动力。战略性资源一般具有“有价值”“稀缺”“不完全模仿”(imperfect imitability)和“难以替代”四大特征(Barney,1991),②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基于资源观的理论视角,本文探讨的实质就是一个广电集团内的有关新闻立台、娱乐创富、媒介融合背后的战略性资源管理问题。

新闻立台,开掘信息量和影响力结合的战略性资源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闻信息资源都是一个传媒集团最为核心的战略性资源。所谓新闻立台,从资源观的理论视角看,就是要确立新闻的战略性资源地位,并且形成重要的战略资源优势,即是否真正具备“有价值”“稀缺”“不完全模仿”和“难以替代”的基本特征。一家广电集团生产新闻产品,需要认真考虑的是传播什么信息内容,以何种形式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确立什么是战略性资源,如何形成战略性资源开发的优势。很显然,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日益主流化的今天,不难发现这种战略性资源易于流失,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难于在集团内转换提升。因此,新闻的战略性资源地位在某些广电媒体当中往往让位于娱乐至上和营销引领。

笔者观察到浙江广电集团对新闻立台有重要的战略规划和战术实施。例如,浙江广电集团副总编辑董传亮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优化资源配置,让新闻阵地大起来;改造业务流程,让新闻时效快起来;提升引导能力,让新闻评论亮起来;理性舆论监督,让新闻力量强起来;开展业务竞赛,让新闻队伍活起来。”③浙江卫视总编辑王水明认为“要强化有效传播,其中包涵三个层面:新闻报道有力、有用、有效。”④在具体实践的各种做法当中,有的实际上是仅仅是加强了一般性资源。对于真正战略性资源的获取与维持,笔者认为浙江广电集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

第一,重大社会议题、重大事件和突发危机事件的新闻传播。具体而言,浙江广电集团在新闻节目中设置重要的媒体议程,突出反映广大受众关注的社会议题,体现浙江省委省政府全力抓好“四个全面”“一带一路”“五水共治”等方面的工作,典型报道有《“两山”路上看变迁》《新丝路上浙江人》等大型新闻行动,并且拍摄制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电视新闻专题片,形成强大的信息传播声势,这是日常的战略性新闻资源的开掘。在台风突袭浙江、丽水里东山体滑坡事件发生时,广电集团发挥出自己的媒体特质,迅速及时传递广大群众关切的新闻信息,这是突发事态下的战略性新闻资源的开掘。

第二,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与广播电视问政论政。具体而言,浙江广电集团下的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栏目组的具体做法是把握好四个“关键”,即“关键内容要核准、关键画面不能漏、关键人物要采访、关键报道要适时。”其核心竞争力,“就在舆论监督的效果,凡曝光必有反馈、必有整改。”⑤以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舆论监督节目,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治理的手段和社会沟通的桥梁,能有力发挥新闻媒介作为“t望哨”而监视社会的传播功能。另外,直播形态的广播电视问政论政节目,同样具有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能够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战略性新闻资源的开掘,充分证明了其“稀缺性”和“难以替代性”。这是省级广电集团在一个省城范围内传播媒介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垄断性而决定的,如果不加以充分运用和积极开发,则拱手让人,失去了应有的作为和地位。

第三,多种形态的鲜活新闻评论。具体而言,浙江广电集团下的诸多频道已经拥有了多种形态的新闻评论节目。例如,钱江都市频道的《九点半》、经济生活频道的《新闻深呼吸》、浙江之声的《杨禹热评》等。2015年9月起,在浙江卫视晚间黄金时段,又推出《今日评说》栏目。新闻评论的实质是舆论场(或公共意见市场)中具有引领性价值的观点表达和思想传递,是新闻生产中的高端产品,是所有媒体都极为倚重的战略性资源。在媒体竞争的市场中,由于新闻评论具有同质性特点,笔者也观察到诸多衰亡淘汰的新闻评论节目的案例,浙江广电集团旗下各种广义的新闻评论节目只有具备“不完全模仿”特质,才能具有战略性资源价值。

第四,其他具有视听特色的新闻信息传播。具体而言,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新闻联播》片尾的拉滚创新,推出“最美乡村”系列,每天展播一个浙江最美乡村,在片尾极短的时间内传播了丰富的地理时令信息和最新乡村风貌感受,充分发挥了电视传媒的特色价值。

美丽维品,开发娱乐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市场要素资源

综艺娱乐节目是目前省级广电集团当中最为重要的创收来源。对浙江广电集团来说,做好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综艺娱乐节目,实际上成为其崛起之路上战略性发展的转折点。

据笔者观察,浙江广电集团旗下广播电视媒体各专业频道特别是浙江卫视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传统,直观感受就是节目中具备文艺气质和人文底蕴。其中,尤以上世纪90年代的浙江卫视周末版的电视文化类节目最为典型。然而,到2008年浙江卫视“文化大台”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实际上也是浙江广电集团的一次重大的改变。2008年8月2日,在浙江卫视全体干部员工大会,浙江广电集团总裁王同元宣布将“做大做强浙江卫视”作为集团战略目标,并将率领浙江卫视“开创新局”的“指挥棒”交付给了夏陈安。由此,在浙江开始展开了一次一场改版与改制同时进行的“新电视”运动。⑥在夏陈安率领下,浙江卫视用22天就完成了这次改版。这在今天看来,其实就是削减了低收视率的传统节目,而转型为开拓娱乐化传播的广阔市场,并且开始通过内部改革激活卫视本身具有的人力资源,从当时已经初见成效的综艺娱乐节目中确立打造出了第一个爆款级的产品《我爱记歌词》,使得浙江卫视从之前的收视低谷中迅速崛起。根据央视索福瑞数据,2008年8月26日到11月底,浙江卫视在35城市收视排名列全国卫视第三位,比1月至8月全国排名第八位,提升了五位。浙江卫视从此进入全国电视综艺娱乐市场的第一阵营,之后连续打造开拓出《爱唱才会赢》、《我是大评委》等节目,举行麦霸英雄汇比赛,确立了在电视K歌这一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2011年,推出《中国梦想秀》,2012年推出《中国好声音》(2016年改名为《中国新歌声》),2014年推出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美食户外真人秀《12道锋味》等,2015年推出原创职业体验真人秀《挑战者联盟》、青少年才艺养成励志节目《燃烧吧少年》等。由此,基于一系列颇具市场人气娱乐节目创制的累积影响,浙江卫视收视排名目前已经较为稳固地居于省级卫视“前三强”。

简单回顾浙江卫视2008年改版以来在全国电视娱乐市场上奋力开掘、迅速改变落后局面、办得风生水起乃至后来居上的历程,可以看出省级卫视开发娱乐收视市场的战略意义。浙江卫视在提升电视收视率、提高广告营收的同时,提升了整个频道的品牌价值和整个集团的经济活力。2015年,浙江卫视“全年创收78.9亿元,同比增长62%,有效发挥了龙头作用”。⑦这一系列中国电视好成绩的取得,从资源观的理论视角来看,其基本的思路归纳起来就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球范围内第一流的市场要素资源,结合集团内部已经拥有的一般性资源,通过模仿学习、合作共赢、融合创新等方式,在内部管理制度创新、外部集体声誉创造之中,将其提升为一种战略性资源。

当然,企业对自己并不具有所有权的市场要素资源,购买或合作取得之后,其实并不具备内生性的竞争优势,毕竟任何一个台都可以引进海外成功的电视模式,都可以用重金挖人,甚至自身的资源都可能会流失(例如,夏陈安在2015年离开浙江卫视),但能否融合提升为一种“不完全模仿”的战略性资源品质是取得成功并维持优势的关键。例如,《中国梦想秀》第一、二季版权实际上引进自英国BBCW频道的《就在今夜》,主要帮助普通人实现对舞台的渴望、对明星崇拜的诉求。但是,从第三季开始,浙江卫视放弃版权,由自己的团队重新设计,关注普通人更为平凡、更为贴近生活的愿望,重金请来周立波担任主持,加入梦想助力团投票环节,增加对话交流的公益主题性和趣味性,从而改进提升了节目的人文品位和价值影响。

在开掘娱乐化节目过程当中,总体来看浙江卫视并没有简单照搬其他省级卫视的成功模式,而是选择性地学习吸纳了其可取的地方,发挥保留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品位,比如对于主持人市场传播价值的塑造与提升,华少、朱丹、伊一、沈涛等主持人的身上似乎可以隐约看到湖南卫视那批主持人成长的影子,却有自己独特的浙江文化印迹。浙江卫视2008年改版以来创制的这一批娱乐性电视节目(包括各种真人秀、公益主题综艺节目),并不完全是纯粹的娱乐,而是包含了浙派文化的人文底蕴和价值追求。

事实上,不仅是浙江卫视,其他地面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节目当中,也有类似情况发生。近些年来,尽管人文底蕴在娱乐至上的大力冲击下一度流失隐匿,但基于一种路径依赖的惯性,笔者看到在一批现象级的娱乐节目和各种创新节目成为浙江广电集团创富机器的同时,其背后的人文底蕴依然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一种内在的人文之美,在勉力维持浙江广电传统里的人文品质和精神气韵。

综上所述,浙江广电集团开发娱乐性人文性结合的市场要素资源,实质是一种转换提升的战略性资源开发思维,最终目是在创造美丽快乐的同时,维持自身的文化品质。

融合有道,开拓内容和技术结合的媒介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