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环境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经济环境

篇1

关键词:企业融资;宏观经济;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3-02

世界经济环境从2008年以来都处于相对较为低迷的状态,国际经济危机已从美国发展到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递到新兴市场国家,从宏观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沉重影响。国际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具体表现为:日本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瑞士、德国、冰岛、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银行在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冰岛经济业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其GDP为194亿美元,而外债却超过了1300亿美元;此外,俄罗斯、韩国等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无一幸免,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Ⅲ。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约2.5%,远远低于过去5年中的3.5%4%的年均增长率。

在此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融资困难,许多企业因此资金链断裂,甚至导致企业破产。2012年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本来有很好销售市场的企业破产。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企业经营不善和市场运作不佳导致的企业经营失败,但从深层次分析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在宏观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应对,不能深入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导致企业融资不畅,从而引发企业经营失败甚至破产。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在宏观经济环境中做好企业融资工作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需要。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融资工作的根本目标。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按照国际惯例,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通常是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四种,一般认为,这四大经济指标能决定该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一,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我国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数据显示出口额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三分之一左右,即国内生产30%的以上靠国际市场维持,而此次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第二,在物价变化幅度方面,居民消费价格自6月份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回落,其中7、8、9三个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6%、4.3%、4.O%,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第三,在就业人数增减方面,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201 1年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第四,在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2011年12月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下降,延续了11月开始的负增长趋势,但增速下降速度降低。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已显现出好转趋势,而且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世界经济的普遍低迷对比,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明显改变,我国仍处在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形势是好的,基本判断是稳中有变,变化为经济增长速度略微放缓,但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处于快速经济增长期。我国政府为有效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

二、我国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无外乎自筹资金、直接进行融资、或通过政府扶持以及其它间接方式进行融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占我国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进入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往往难以跨越相应的门槛。而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或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时具有先天的优势。中小型企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政策的限制,难以跨入股票和债券这样融资相对更快捷便利的市场。宏观经济的政策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和一些上市企业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储备,而企业在自身薄弱的资金储备和政策、法律法规的限制下,在融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制约,从而在融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当前,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在选择融资时只能选择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方式,简洁融资在企业中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可以说信贷融资在我国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国民需求的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企业的资金融资上也有了更大的需求。据调查,我国企业在企业融资需求愿望调查时,多数企业希望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一部分企业通过内部融资,少数企业希望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融资方式。而目前我国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能够通过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或商业银行的贷款,在宏观经济趋紧的环境下,银行收缩放贷,势必引起企业融资困难,从而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引起企业破产。融资渠道的不畅通和融资渠道较少是造成我国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其次,我国多数企业在融资上存在地区差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这中资金立冬趋势使我国中小城市和一些县级市中信贷资金存在缺乏的现状。

三、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1.货币政策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利率机制对固定投资、住房以及消费品等商品的总需求造成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贷款的行为。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通过利率对银行、企业以及消费者进行行为引导是利率机制对企业的影响是片面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更多表现出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国家对于企业的融资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使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贷款渠道上能够更加多样化和贷款渠道更流畅,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货币政策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还表现在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这两个渠道上的影响。货币渠道主要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调整,是银行或信贷机构在资金支出时受到影响。信贷渠道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等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银行信贷渠道主要是指银行储备的不断减少使货币出现紧缩,从而供给减少贷款,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企业缺乏替代性的资金来源,从而真实性的支出水平不断减少,使货币政策对于缺乏资金替代来源的企业存在较大影响。资产负债表渠道主要指通过货币紧缩不断对银行贷款利率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企业抵押品的价值,最终使企业的信用降低,在当前货币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信用受到较大影响。

2.财政政策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看,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的融资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政府部门实行持续性的财政扩张政策给大多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贷款需求。但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行持续性的扩张策略直接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借款行为必然对国内的信贷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给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借贷途径,需要政府提高债务工具的回报率和吸引力,从而使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的真实利率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成本,为企业融资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诸如交通建设支出、科技研发投入、制度环境构建等方面的财政赤字支出,对于企业融资的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篇2

近几年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对医药商业企业来讲也是改革力度最大,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最多的时期,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的挑战,国外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药品分销市场与之竞争;另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引发了企业命运的变迁,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医药资本结构、体制、市场格局、营销模式、工、商、卫关系都在变局中寻求新的突破。

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重新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善于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同时进行,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流通领域改革仍需提速

目前,我国的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流通领域改革仍需提速。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市场竞争转向直接争夺客户,争夺销售终端;产品竞争则转向品牌之争;企业正从各自为阵的单一领域竞争转向生产、流通、医院全方位的资源整合,逐步建立起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供应链之争。

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速改革的步伐,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为目标,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按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推广批发企业实施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要抓好品种、网络、服务,增强市场控制力,扩大企业市场活动空间;要通过资本运营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快医药商业企业的优胜劣汰步伐。

认清形势,把握机遇

21世纪,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人们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两网”建设,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平稳增长依然是医药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变化,确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瞄准OTC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变数增加,医药市场的诸多变数仍将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药品招标采购、药品降价、GSP认证提速、药品分类管理等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将加剧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为此,企业必须在市场利润逐步萎缩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经营方式及经营理念的转变,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抓紧调整、完善建制,促进服务,要抓好低成本策略的推进,在管理上开源节流,加强与厂家的战略联盟;抓好重点品牌品种的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抓好创新服务,逐步实现向服务性企业迈进;抓好物流运行管理,凭借配送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寻求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的突破。

篇3

【关键词】中医药 国际市场 营销环境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药日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大势所趋,如今的中国已经站在振兴传统中医药、使之真正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风口浪尖上。本文就中药国际市场营销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对中药国际市场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人口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目前,世界人口总数69.09亿,其中只有12.37亿人生活在较发达地区。人口过亿的国家除中国外依次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其中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中药的有利条件,据调查显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对于传统医学的慢疗即养的方法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2.5%,2050年预计达到20.7%,其中8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1800多万,是1995年的将近两倍。在日本,日本人口现状可概括为“超老”。日本是一个长寿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19.24%,目前还在呈上升趋势,预计2050年65岁老年人人口将上升至33.7%。日本是发达国家中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经济

中药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特殊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际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预计,对比2010年4%到5%的增长,2011年全球药品市场增长5%到7%,达8,800亿美元;2010-2014 年,新兴医药市场预计将以14%到17%的速度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2020年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市场份额将从3%上升到7.5%。

从中医药宏观经济环境来说,其行业投资稳步增长、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但由于诸多因素引起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中药行业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自然环境

植物药是世界药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国的地形地貌差别和气候条件不同,各国植物药的资源分布不平衡。现主要叙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植物药分布及其概况。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东亚的突出自然特征。日本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物种类较多,分布有植物药1000多种,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目前日本使用的生药75%来自国外,主要来自中国。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半部,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和沿海以平原为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韩国有植物药500种。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主产热带植物药,有植物药1500余种,资源丰富,使用的植物药1/3位地产,1/3由中国进口。印尼地跨赤道,森林覆盖面积约为74%,有植物药7000多种,有无尽的天角药物资源。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平均地势低,以平原为主,欧洲的药用植物大部分为温带和寒温带植物,约有1500种。非洲西北大部分在海拔500m以下,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赤道附近终年湿热,多为雨林,南北回归线一带多为沙漠,沙漠和雨林之间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多样的地形决定了非洲植物种多样丰富,药用植物2500-3000种。北美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自然资源丰富,约有植物药1000种。传统医药文明历史悠久,药物资源极其丰富,应用的药用植物有5000多种,仅墨西哥就有约3000种。

近年来我国中药在国际上竞争力下降,其原因是世界各国对植物药进行深入研究,而我国环境污染等方面问题严重,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因此我国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技术

科学技术是各企业把自然资源转变为适合人类需要的产物的最简单的手段,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既然作为营销手段的一部分,科学技术不但直接影响各医药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生产,并且同时和其他环境因素互相依赖和生存,共同作用,特别是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现在我在此对一些医药界新技术对国际医药营销的宏观影响做出调研。

新技术革命,不但给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不断造就机会,而且带来新的威胁。如果各企业不及时的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可能被医药市场淘汰。各医药企业必须注意了解新技术,掌握和学习对医药营销行业直接产生影响的新技术,用好新技术这种“催化剂”,生产出更多疗效更好的新药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政策法规

中医药想要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要攻破贸易壁垒,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得到法律的保护,坚决执行国家药品质量管理的强制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原产地领域产品保护策略,促进道地药材的国际出口。

(1)美国出台了《植物药在美国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2004年4月,美国政府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近期专门出台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开始接受有复方制剂的植物作为研究药物,我国批准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银杏灵已通过美国FDA的新药临床研究的预审。

(2)欧盟、美国、日韩等国家纷纷采取c-GMP规范标准。根据国家食品药监局《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即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MP质量管理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未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一律不允许生产。欧盟、美国要求对所有进口原料药、食品补充剂实行更严厉的监管措施,实施c-GMP规范。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都纷纷要求进口原料药达到GMP规范。2008年还分别就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残留等制定了新的检测标准。门槛正在抬高,原先一些非药品和非食品身份出口的中成药受到了限制。

(3)“传统医学规划署”的设立。近20年来,世界卫生贸易组织(WHO)给予传统医学高度重视,WHO专门设立了“传统医学规划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27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15个亚洲的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相关。

(4)《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自2005年1月12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绝对禁止在一般医药用途的贸易中使用虎骨、豹骨、玳瑁、广木香、麝香、犀角,熊胆等。该公约还禁止野生的穿生甲,羚羊角、天麻、芦荟、小口莲、西洋参,只允许人工饲养或栽培品种使用。

六、社会文化环境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一直以来是中药面向世界走进国际市场最难攻破的壁垒之一。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的总和。下面将从这几个国际市场或代表性国家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水平

大体上可将东南亚国家不平衡的教育水平从高到低分为3个层次,跨国教育成为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发展趋势。日韩市场的代表国家日本每年有超过90%的学生会进入高等学校就读,近年来也不断重视与发展汉语教学教育。居于西方国家之首的美国教育发展水平很高,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语言

东南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语言的多样性。据研究,该地区各国拥有语言的现状分别是:印尼最多;马来群岛、缅甸、菲律宾居其次;其他国家较少。日本语言单一;阿拉伯人只讲阿拉伯语;在美国国据2008年统计约99.6%的五岁以上人口在家只说英语,大家一般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价值观念

东南亚国家大多采取保守的态度接受外来事物,在确保不会对本国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接触外来事物,人们缺少了解外来事物的主动性[7]。日本强调人与自然融合、人与社会和谐及对外来文明尊崇、趋同的心态意识。阿拉伯国家因本民族文化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偏向完美性和保守性,民众大多具有“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容易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四)

东南亚国家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宗教习俗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不饮酒;天主教有离婚禁忌等。日本主要信仰神道教,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反对禁欲。阿拉伯国家大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其宗教习俗有不食猪肉,不饮酒,女士不与男士接触等。美国居民在法律上有自由的权利,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91%。

(五)消费习俗

由于华侨华人众多东南亚国家的民众的饮食习惯和我国的相同之处不少,他们大多喜欢精致、色彩绚丽的事物,例如服饰、首饰等。日本人饮食习惯较清淡,营养搭配均衡,这体现了他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在消费上大多以实用性为主,崇尚节俭,不铺张浪费。阿拉伯国家注重传统,阿拉伯人喜欢肉食甜食。“高消费,低储蓄”和“超前消费”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消费习惯,他们也喜欢一些方便快捷和环保的产品。

七、机遇与威胁应对

国家公关营销,发力海外推介。中药出口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借助国家政府整体力量大力向海外推介中药,搭建好海内外的沟通吧桥梁,以品牌为载体,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借用各种营销渠道将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塑造好,有效保证企业无形资产增值。

联合技术研发,中外技术接轨。中药想要突破技术贸易壁垒限制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来开发产品,种植养殖组织生产销售,大力推广GAP,把好中草药种植质量关,严格执行GMP认证,提高中药的生产管理水平。

销售与教育并重,中西文化交流。中药科技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在日益增加,这是个好苗头。因此,进一步推行中药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是政府的需要加强对中药文化的传播,企业本身也需要加强中药文化的营销,使中药的特点和优势逐步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是削弱中西文化壁垒,促进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袁昌齐,肖正春.世界植物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学东.中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J].南通大学学报,2009,(5).

[3]文占权.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的中药国际市场营销[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7).

[4]吴健安. 市场营销学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何崇军. 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平衡发展[J]. 经济视角(中旬),2011.

[6]吕军录,张礼贵.使用地方语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东南亚国家的政策与实践[J]. 民族教育研究,2008.

篇4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们获得了近几年国内GDP的相关数据,2010年GDP值401,513、增长率17.8%、第一产业40533.6、第二产业187383.2、第三产业173596。2011年GDP值473,104、增长率17.8%、第一产业47486.2、第二产业220412.8、第三产业205205,2012年GDP值519,470、增长率9.8%、第一产业52374、第二产业35162、第三产业231934、2013年GDP值568,845、增长率9.5%、第一产业56957、第二产业249684、第三产业262204。近几年我国GDP在稳步上升,但受全球经济影响,增长率有所下滑。我国的GDP的增长主要由1三大产业组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大,虽然第三产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扩展较大,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许多法律和体制上还有缺陷需完善。至今,第二产业仍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它与我们日常的基本生活关系密切,发展较为持久和完善,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会是重点发展产业。由于环境的破坏,高科技生产企业和环保型项目更具有发展潜力。

(二)通货膨胀

近几年,我国通胀率持续增长,各种物价指数均在上升。物价的持续上涨会导致生产制造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会因此而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居民消费和工业生产者购进的价格指数都处上升趋势,2011年工业生产者购进、出厂价格指数虽有所下降,但幅度低于居民消费指数上升的幅度。物价上涨,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的减少进而导致企业产量、销量都下降,即使工业生产者购进、出厂价格指数有下降也很难居民需求下降这一大缺口。所以,企业要寻求新的方法来改善这一状况,技术改进、产业链调整、新产品研发、市场需求调研、营销策略改变等都需要考虑。虽然物价上涨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将会导致人们大量货币用于购买实物产品,来保证自己的生活和财产保值,而对于股票的投资将会减少,外加上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所以对于实物生产企业来说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三)利率

宏观角度看,利率的变化不仅能反映出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还能体现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投资者对未来投资的预期判断,微观角度看,当利率降低后,投资者就可以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获得资金并投入生产和发展。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之后,为减小经济危机冲击,银行在之后逐年调高了贷款利率,以此回笼社会上资本。同样,利率的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经济的发展速度,企业贷款的成本升高,利润减少。但是,在2012年开始,利率又缓缓下降,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后,国家经济在慢慢复苏回升,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银行调低了利率,鼓励企业加大投资生产,创造利润,银行从而也能获得收益。所以,在这个时期,对于投资者可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阶段。

(四)国家政策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得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推出更多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010年,国务院发文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民间的闲散资本通过民办的金融机构聚集起来,再贷给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此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实施,使得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民营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对其支持是正相关的”,各种好的政策颁布,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希望。此外国家对环境的不断重视,对于高科技生态环保企业无疑是很好的会。

(五)投资者心理

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五年之多,当时崩溃的经济正处于慢慢恢复阶段,但是,恢复的时间和速度却是比较漫长的。由于遭受了重创,国内的股市并不十分乐观,大多数的证券走势都是停滞不前并还有下滑趋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信心不足,纷纷保持观望态度,而这恰好给实物投资项目带来契机。资金只有流动起来才会带来收益,面对证券市场的不景气,投资者心理产生变化,对实物投资将会更有兴趣和期望,从而带来机遇。

二、总结分析

篇5

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低于预期。

世界经济保持温和低速“平庸”增长态势,呈现出明显分化的特征,增速明显低于预期。新兴市场风险已经增大;先进经济体低于预期的通胀水平给经济活动带来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已经重新浮现。

2014 年前三季度, 美国GDP环比折年率-2.1%、4.6% 和3.9% ;日本GDP 环比折年率6.0%、-7.1%和-1.6%, 欧元区GDP 环比增长0.2%、0.1% 和0.2%。2014 年一、二季度俄罗斯经济增长0.9%、0.8%、0.7%,印度增长4.6% 和5.7%,南非GDP 增长1.7% 和1%, 巴西GDP 增长1.9% 和-0.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显著提高,连续十个季度在7% ~ 8%之间运行。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

2014 年前三季度的GDP 增长7.4%,同比放缓0.3 个百分点;1 ~ 9 月,城镇新增就业1 082 万人,增加16万人;CPI 温和上涨2.1%,PPI 下降1.6%,连续31 个月下跌。

总书记5 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7 月再次强调。此次APEC 会正式定义新常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首先,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于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结构性就业矛盾、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粮食安全难度加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具体表现:一是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二是产能过剩的局面尚未改变;三是地方性债务负担增加,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四是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金融风险加大;五是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过快,面临去库存压力。

篇6

关键词:宏观环境 会计国际化 会计规范

一、会计宏观环境的具体差异

1.外部环境和文化。格雷(Gray)根据霍夫斯蒂德(Hofstede)的国家文化维度的观念,把影响一国财务报告实务的四个“会计价值观的维度”为:职业特性与控制、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健主义与激进主义、保密性与透明度。按照格雷的观点,价值观取决于生态的影响,并随外部因素而改变……反过来,社会价值在法律系统、政治系统、资本市场特性、公司所有权形式等的形成中具有制度后果。

由对会计价值观的划分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规范倾向法律控制,较为强调统一性与稳健主义。英、美等国由于会计职业的高度,更为强调会计的职业特性,其会计规范灵活性较强,强调稳健主义的合理运用和一定程度上的透明度;而德、法、日等国由于其传统和政治方面的相互影响,也较为强调法律控制与规范的统一性,注重稳健主义,但透明度较低。

2.法律体系。从法律体系的划分上来看,我国应属于成文法系国家,而英、美均属于习惯法体系国家,这也使得各自的会计规范的法律效力有所差异。我国的会计规范分有不同的级次,主要由财政部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由证券交易委员会授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由其下属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实施,权威性较强。而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无强制执行效力。

3.筹资来源。希斯曼(Zysman)按融资体系将国家分为资本市场体系、政府贷款体系和机构贷款体系。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如英、美等国)具有大量的外部股东和规模庞大的审计职业界,会计与税收法规相分离,强调会计的灵活性,促进会计判断和经验的发展;而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如法、德),以内部股东为主,审计职业界规模较小,税收法规对会计法规影响较大,其对外财务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和作为征税者或经济调控者的政府而编报的。因此,不同的筹资来源对会计规范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筹资来源并非主要依赖资本市场,而政府始终掌握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会计规范受国家控制,相对而言,灵活性较低。

4.税收制度。在英、美等国,普遍采纳了“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对外公布财务报表的主要作用在于反映投资决策所需的业绩指标等信息,这些国家的商法与税法在很多会计领域相互分离,会计侧重于提供投资者决策相关信息;而我国的会计与税法并未完全分离,仍是以会计报告为基础,进行一定的纳税调整来适应国家的征税需要,因此,会计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税法的影响。但是也应注意到,纳税一般与各个公司的应税收益相关而与集团收益不相关,因而在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会计规范上,国际差异较小。

5.职业界及其他因素。一个国家会计职业界的规模和能力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相关,并与其会计类型相互影响。英、美等国发展自由市场经济,会计职业高度发展,职业界规模较大,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较大;而我国的会计职业界发展较迟,规模较小,相关会计规范主要由国家制定,会计职业界的影响也较小。此外,通货膨胀、相关经济及一些偶然因素都可能对一国的会计规范产生影响。

二、对我国国际化的建议

财政部金人庆部长曾经指出:“我国的会计准则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更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任何会计都不是孤立的,是由在特定制度和制度基础上所建立的制度和证券市场运行体系所决定的,而经济和法律制度取决于前述的各项环境因素。就这几个方面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别很大。在宏观层面上,会计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因此,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取决于我们对其利弊得失的权衡,其中的关键是国情、利益和文化。因此,针对会计宏观环境的差异,笔者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提出以下建议:

1.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会计宏观环境的特点,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准则规定。只有那些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所规范相同的交易事项,在其所处环境也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促进我国会计规范与其趋同甚至直接采用。对于那些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而在经济实质上与外国不同的交易事项,以及中国特有的一些经济交易事项,就应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会计规范。

2.为了提供更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应该考虑将我国的税收法规与会计规范相分离。由于我国的会计与税法未完全分离,在一定程度上也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的企业财务报告过分偏重于成本数据,减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应该考虑将税收法规与相关会计规范分离,使会计信息更能反映投资决策的需要。

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会计职业界。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也没有完全放开,我国的货币价格和外汇价格的利率和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而利率和汇率是决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重要依据,这就使得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上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规范的协调。同时,由于我国会计职业界发展较迟,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职业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较小,而且对某些会计规范的执行效果也较差,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和完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从而更好地提供会计信息,促进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为我国会计国际化之路做好铺垫。

1.[英]克里斯托弗。诺比斯,罗伯特。帕克。潘琰主译。比较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3.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11)

篇7

关键词:红崖山;地下水;农业灌溉;环境

1地下水超采分析

红崖山灌区位于石羊河最下游的民勤县绿洲带中,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属典型大陆温带干旱气候,风多沙大,降雨稀少。上游的地下水侧向补给已被位于灌区上部的环河和昌宁两纯井灌区利用,红崖山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仅为地表引水量和少量的沙漠侧向径流。根据1999~2003年灌区灌溉面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全灌区和坝区、泉山、湖区三分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为 7.524~8.096、12.87~13.00和3.59~4.30,地下水开采量与地表水供水量的比值分别为7.52~8.09、12.00~12.87和 3.30~3.59,表明无论全灌区和分灌区地下水均已严重超采。

2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和环境的影响

2.1地下水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漏斗流域内武威市超采区面积达2 000 km2,民勤县超采区面积为1 600 km2。民勤灌区部分的地下水位由1979年的1.50~7m 增加到2000年的10~12m。红崖山灌区内由于地下水的超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坝区和湖区形成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已对农田灌溉的产生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含水层疏干枯竭,一些水井无法提水。

2.2天然植被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沙地和砂质褐土、砂质草甸土等耕地沙化趋势严重,沙土随风迁移造成覆盖沙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非耕地的天然植被,主要靠地下水的补给存活,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天然植被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根据类似区研究资料,植被的适宜生长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分别为:胡杨3.20m,柽柳3.70m,芦苇1.90m,罗布麻2.70m,甘草2.90m,骆驼刺3.40m。地下水埋深小于2.50m的最适植物群落是湿生的芦苇;埋深在2.50~3m的最适植物群落是以罗布麻、甘草为优势种的草甸植被;埋深在3~3.50m的适宜植物群落有胡杨林,在3.50~4m的最适植物群落有柽柳,同时3~4m这一埋深范围也是以骆驼刺等植物为优势种的荒漠化草甸的适宜区。在降雨稀少的情况下地下水埋深超过7~8m,甚至耐旱的胡杨和柽柳都难以存活,地区将导致荒漠化。民勤灌区的绿州边缘,由于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分别下降到地表以下 10m 和12m,天然植被以难以存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北部沙漠的沙丘分别以每年 3~6m的速度向灌区推进。

2.3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由于地下水年年超采,灌区内形成地下水位下降的漏斗,灌区内地下水盐碱不能向外排除,但周边沙漠地区含碱地下水还要向灌区补给,并不断下渗到深层,造成地下水的矿化度进一步升高,于是开采出的高矿化度的地下水水灌溉,使得大量的盐碱又进入农田,进一步增加土壤的盐碱含量和地下水的矿化度,使地区土壤盐碱化面积增加,地下水难以利用,农业生产无以为继。

3解决地下水超采的对策

灌区产生地下水超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农业发展规模和对水资源的需求,超过了水资源供水能力;②忽视生态对地下水的需求,过高估计地下水可采量,造成盲目超采;③缺乏完善的地下水盐动态监测系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超采。针对地下水超采产生的原因,解决地下水的超采应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的超采在河道流域范围内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分布和开采条件往往都是上游优于下游。由于上游地区和灌区的上部具有引用地面水的优越条件,且地面水的水价成本远低于开采地下水,因此往往大量引用地面水,下游地表水资源紧缺,为了发展不断的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统一统管理。为此,必须建立有权威性的流域机构,根据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并根据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灌区存在的问题,制定流域长远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上下游、各用水部门、各行业合理分配水权。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水价政策,利用经济杠杆来对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流域应根据用水已超过水资源成承载能力的实际,确定工、农业发展规模,上下游灌区要切实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减少农业用水量。

3.2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盐碱动态监测系统,合理确定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可采量是判别一个地区当前地下水是否超采和地下水统一管理的基本资料。红崖山灌区由于过去对天然植被对地下水的需求和生态耗水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认识不足,造成对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估计过高,灌区地下水已出现严重水超采现象,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对此,应根据灌区特点和机井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机井点作为地下水盐碱动态监测点,定期对地下水进行观测,根据地下水的变化情况,结合地表水规划对地下水可采资源重新进行评价,并对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规划,确定灌区限采区和禁采区,以改变灌区地下水状况。

3.3采取综合节水措施体系,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采用水利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节水措施体系,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解决灌区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的根本途径。灌区内田间采用非工程节水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无效蒸发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节水作用,于田间渠系水有效利用为0.45提高到0.55,田间节省1m3水,就可以自渠首少引0.10m3水。因此,田间节水较之渠系节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根据灌区现有的地面灌水技术的条件,结合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积极推进渠灌、管灌、温室滴灌、大田滴灌,对土地进行平整,细化耕植。根据今年治理项目实施情况看,大田滴灌灌水定额降低至30%~40%,节水效果非常显著的。

3.4井水灌溉,河水压碱,保持灌区盐碱平衡灌区利用地下水灌溉,矿化度已明显高于地表水,采用井河结合灌溉,在春秋集中两次采用地表进行灌溉,稀蚀耕种层土壤中的盐分,以保持土壤和灌区盐分平衡。特别是灌区内湖区长期利用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进行灌溉,已成流域内土壤盐碱化最高,地下水超采量最高的地区,必须减少地下水的灌水量,增加地表淡水的灌水量以淋洗土壤中的碱分,以防止地下水矿化度继续增加,保证灌区耕作层土壤逐步脱盐。

3.5适当引用外流域调水,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灌区地下水超采,挤占了生态用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适当的引用外流域调水,补充下游红崖山灌区地下水,恢复生态用水。引用外流域调水灌溉农田,保证当地农民正常生产、生活和保护生态,维持武威地区绿色屏障双重作用,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已启动了补贴民勤县生态调水项目,为保证红崖山灌区生态恢复将起到积极作用。

4结语

红崖山灌区大量资料表明,地下水持续超采已出现部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以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引发生态环境一系列问题,灌区为了发展农业灌溉,部分区域高度重复利用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使灌区内部长期使用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进行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灌区边缘天然植被退化,沙丘逐年向灌区推进,对灌区和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治理中要认真吸取过去在水资源管理中的教训,结合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的实施,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管理好灌区水资源,减少地下水的超采,解决好灌区农业灌溉和环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 注射液; 急性; 冠状动脉; 炎症; 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5-0028-02

doi:10.14033/ki.cfmr.2015.35.014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致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不断增高,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经证实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与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密切,而免疫炎性反应在AS发生进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均属于较为重要的炎症因子,现已证实上述两种因子在ACS患者血清中有明显增高[2]。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作为一种中成药注射液,其在抑制血栓、改善冠脉血流、保护心肌细胞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已被证实。笔者特于2013年3月-2015年10月对98例ACS患者进行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治疗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治疗组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37~75岁,平均(49.3±7.2)岁;合并症:高血压18例,糖尿病2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16例,年龄37~75岁,平均(48.6±6.8)岁;合并症:高血压20例,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由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且经由冠脉造影检查已确诊,排除标准:(1)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动静脉血栓栓塞等;(2)无菌炎症、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3)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4)恶性肿瘤晚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5)中途退出者[3]。

1.3 治疗方法

97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滴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通化玉圣药业股份公司,国药准字Z20060361)10 ml/次,1次/d。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hs-CRP、TG、TC、LDL、IL-6、MCP-1、TNF-α、NF-KB等相关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入组期间治疗组有1例患者中途退出,其检测结果不纳入统计学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笔者完成,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将已收集数据初步录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一般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hs-CRP、TC、LDL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IL-6、MCP-1、TNF-α、NF-KB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ACS是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ACS的病理变化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继而出现冠脉狭窄、阻塞等情况。因此,能否及时诊治ACS对病情预后有重大意义。文献[4]证实,斑块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异常与斑块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由于细胞与炎症因子在斑块内长期浸润,炎性因子在分泌、释放过程中也聚集在周围局部并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斑块不稳定,出现破裂,进而形成血栓,诱发ACS。故积极监测患者细胞因子、炎性因子的变化对ACS监测而言意义重大[5]。

目前,已证实ACS发生有密切关系且关注较多的炎性因子有TNF-α、hs-CRP、IL-6等。hs-CRP是炎性反应发生的敏感标志物,作为机体内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期反应蛋白,其也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6]。IL-6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性因子,有降低心肌细胞收缩能力,导致局部产生斑块并引起破裂的作用;TNF-α则是巨噬细胞NK、T淋巴细胞所产生,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血管不稳定斑块的病理改变中有重大作用[7]。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NF-α、hs-CRP、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治疗后水平相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ACS患者炎性因子、hs-CRP等指标均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其抗炎以及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薇,赵冬.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转化规律、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与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1):992.

[2]石惠荣,王德伟,刘国红,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L-C、hs-CR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9(14):94-96.

[3]林守学,林德奇,黄开健,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4):21-22.

[4]麻京豫,张丽婷,李明,等.大株红景天对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3(1):158-159.

[5]王鑫,孙振国,胡志成,等.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2(3):156-158.

[6]朱兴雷,赵鹏.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J].山东医药,2010,50(5):100-101.

[7]王加林,曹勇,罗正义,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6):1978-1979.

[8]赵彩红,王丽华,何显,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脂肪肝模型家兔血清瘦素及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7):34-36.

[9]梁莉萍,艾江平.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磺达肝葵钠防治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5,15(6):1140-1141,1145.

篇9

新生儿本身代谢特点决定了黄疸出现,胆红素值增高明显,而换血治疗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科对收治的1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双道微量注射泵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方法与物品

1.1 资料: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例,男7例,女5例,第1产,第1胎8例第2产,第1胎3例,第3产,第2胎一例,平均胎龄36~40周,体重为2000~4400g,平均生后2~4d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均高于新换血标准。

1.2 方法:患儿取仰卧位予开放式暖箱上,采用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量平均为100~150ml/kg体重,总量不超过600ml。

1.3 物品:双道微量注射泵、50ml空针管、三通管、24G留置针、多参数监护仪、远红外抢救台、一次性采血管、静切包、温水桶、温度计、无菌换血包、血浆、生理盐水、肝素、10%葡萄糖酸钙、10%葡萄糖、鲁米那、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吸痰管等。

2 结果

换血后黄疸消退快,平均3~4d消退。换血前血清胆红素平均浓度为465.3~763.8μmol/L,换血后为162.4~178.3μmol/L。换血前后血液动力学和生化方面无明显改变,血K+、Na+、Cl-、Ca2+、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波动,换血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3 护理

3.1 换血前护理:①血源准备:均选择与患儿同型的48h内库血,用温水加温至35℃~37℃并在换血过程中保持恒温。②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安静,换血前进行病室消毒,先用1%清洗消毒剂擦拭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通风30min后,紫外线照射1h,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③患儿准备:换血前4h开始禁食,使胃排空,如已喂食,应插胃管将其抽出,以防术中呕吐;换血前30min肌注鲁米那5~10mg/kg体重,使患儿安静;将患儿置于远红外抢救台上,取仰卧位,适度约束四肢,连接多参数监护仪,先行右腋下动脉穿刺术做血液流出道,用24G留置针穿刺左腋下静脉用于输血,足背浅静脉用于输10%葡萄糖酸钙。④患儿家长准备: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讲解换血目的及过程,请家长签署换血同意书。

3.2 换血过程中的护理:①术者穿无菌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铺巾、行腋动脉穿刺术,穿刺成功后固定好位置,先抽出少量血做血生化、血气分析、血常规、胆红素等检查,然后开始接上三通管换血。三通管另外两端,一端接肝素生理盐水(500ml生理盐水加0.4ml=2500U肝素)用于冲管,用注射泵以10ml/h泵入,防止血液凝固堵塞留置针。另一端接延长管,延长管与输血管近端连接,输血管远端置于无菌大量杯内,作为血液流出道,控制好血液流出的速度,换出速度为10ml/h并逐渐加快换血速度,应于进血速度均等。2条静脉通路,一条接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等量10%葡萄糖中用注射泵常速泵入。另一条用于输血,用双道微量注射泵以12ml/min速度换入,同时每换50ml轻摇血袋,以免红细胞沉积在底下,准确记录换血时间、换出血量及输入血量、注射的药物。②每换100ml时测血气分析1次分别于术中术后取血送检血常规、血生化、胆红素。③换血过程中注意患儿保暖,防止低体温,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体温、肤色、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精神反应及大小便情况,防止低血糖及低血钙的发生;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有无输血反应,穿刺处有无肿胀、渗漏、留置针有无脱出,防止换血过程中出现空气及血凝块栓塞。④完毕时用2500ml单位肝素推入腋动脉,然后拔出留置针按压止血。保留静脉通路,以备继续输液用,统计出入量。

3.3 换血后的护理:①术后输血浆20~30ml,20ml/h速度滴注,提高血色素。②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精神、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每1h监测血糖1次,无特殊情况后改为1次/2h,病情稳定后可按常规进行。③继续光疗,观察光疗期间的反应。密切观察皮肤的颜色;有无紫绀、水肿、嗜睡、肌张力增高或低下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有无并发症征象等。④经常更换患儿,防止肺不张或肺部感染。⑤术后2h后,试喂糖水,吸吮正常后进行稀奶喂养,无腹胀,大小便正常即可全奶喂养。⑥给予其父母以医学知识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患儿问题,并给予出院后的护理指导。

4 总结

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上市公司;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83-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微宏观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关注目标也已经由传统的增长逐渐转变为可持续的增长。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关注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存续下去。只有充分的了解到影响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因素,才能从主要目标下手。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企业的治理也才能更加平衡稳健。

二、可持续增长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企业可持续增长理论是伴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宏观指导,但是这一方面的理论侧重于论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很少从企业微观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

三、影响可持续增长的因素分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许多管理者都把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目标,但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的,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 财务因素

1.传统的能力因素。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和现金流量的能力。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现金流量。投资能力表现为企业能否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能够最大限度增加现金流量的项目中。只有投资回报率高于资金成本的投资项目才能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融资能力是指企业从各种资金来源获得资金的能力,它集中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能够筹集到的资金数量和质量。

2.股利政策。企业增长中所需资金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内源性资金,通过企业的留存收益取得;另外一种是外源性资金,通过企业外部筹资取得。而企业内源性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留存收益取得,由于企业的股利政策是确定企业的税后利润如何在现金股利分派与企业留存之间进行的分配,因此,企业的股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留存利润的多少,而企业一定量的留存收益又是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 非财务因素

1. 宏观经济环境。所谓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主要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构成。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受制于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以高于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增长率的速度增长的期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2.行业选择的影响。任何企业都要在特定的行业环境中开展经营活动。行业的性质、特点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行为,进而决定企业的增长速度。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增长的能力与潜力。

3. 创新能力。创新是指企业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经营手段和方法、创造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方式、使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创新活动使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所带来的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企业在外部竞争环境中能够领先于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四、 结论

本文就影响可持续增长的财务因素及非财务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除了传统的能力因素外企业的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除了财务因素外一些非财务因素也是管理者在关注企业发展时不可忽略的因素。且处于不同成长时期的企业在面临相同的问题时也要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加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慧敏.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2(2):20-24.

[2] 张文熠.浅议可持续增长观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11(12):10-11.

[3] 陈 莉.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策略研究[J].理财金融版,2011(1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