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篇2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4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离不开国家及各地区的资金、组织、技术支持,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包括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制保障、科技保障、管理保障等在内的保障体系,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促进生态省的进一步建设。各省市区在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区域合作。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 理念 营口 沟域经济 扶持

新世纪,我国为了破解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将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国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现阶段,怎样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在营口市区区域内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已经成为营口市政府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营口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增强营口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就成为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此,在今后营口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尤其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造和提升营口市沟域经济的发展,大力增强营口沟域经济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今后要在建设中尤其注重“建设生态文明”,随后,“生态文明”逐渐成为舆论与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至今,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内涵认定。

总体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态的文明,生态文明的进化和完善孕育了人类社会,它仍然属于人的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它应该既包含人类文明和自然文明,两者是统一的,并且是和谐发展的状态、积极成果。因此,从这个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积极性,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区域经济发展,就是要在营口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用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要加大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二、沟域经济的内涵与营口市沟域经济现状

沟域经济主要以生态建设与体闲旅游产业为龙头,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经济发展、人文价值于一体,实现山区的发展与当地农民致富的经济形态。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优先。在发展当地沟域经济过程中,要很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体闲,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二是发展要以农民为主体。沟域地区的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山区的主体,我们要在建设沟域经济时注意依靠他们。要坚持以农民为本,培育一批懂技术、闯市场的新型农民。三是要以文化创意为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地运用文化生产力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融入文化创意,培育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的品质,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营口市沟域经济发展情况良好,逐渐形成了以盖州市为核心的沟域经济发展先锋,其中,北海海洋公园、赤山风景区、冰泉山庄最为典型。营口市依托山海林泉寺资源优势,以旅游牵动沟域经济的发展,确定了走生态旅游开发路线的发展定位,很好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之路。

三、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营口沟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沟域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

营口市在发展沟域经济时,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解决沟域经济开发时出现的补偿问题。首先,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及时弥补沟域经济发展区域内农民的经济损失。其次,要建立起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体系。营口市至今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统一的补偿体系,不利于协调管理。“应针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山区森林、环境保护等不同内容,制定山区生态补偿机制。” 再次,应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和保障制度。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应该及时给与投入机制以必要的支持。要把发展生态产业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发展生态产业项目,逐年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业开发,建立生态产业融资担保制度。

(二)建立沟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营口市坚持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在发展山区沟域经济和建设时,要将建设资金纳入市和区县财政预算,扶持重点沟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扶持沟域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沟域经济发展,设立相应专项资金。

(三)沟域产业培育的援助政策

首先,要壮大主导产业。根据沟域经济实际情况,重点扶持休闲旅游和商务服务业等。这些产业生产率上升快、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因此,营口市政府要不断改善主导产业部门外部环境,同时辅之积极财政支持。其次,巩固基础产业农业作为沟域经济的基础。营口沟域地区要大力发展高端农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立足山区,突出特色,瞄准省内高端消费市场,发展高端农业。

中国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改革浪潮以来,以生态优先为主要特征的沟域经济发展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长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15-03

1生态文明研究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2]。20世纪中后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4],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殖基础》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启了中国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的先河;1997年《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重要治国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状和问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维度,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校园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校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各个方面出发,不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拥有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肩负着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拥有博信楼、博雅楼、博远楼、博艺楼、博新楼、博技楼、博达楼、九思楼、逸夫楼、咏籁楼、荟素楼、图书馆、田径场、行健馆、阳明文化广场、学生公寓楼群以及鱼梁桥等建筑单体,建筑单体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四季有花,景致如画,是贵州省“绿色大学”[6]。在优美校园和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贵阳学院秉承“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中都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设计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可选择一个答案,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随机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贵阳学院第三教学楼二楼上课的班级共10个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涵盖了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学生(2010级学生均外出实习),共发放10个班级,每个班级30份。发放班级及收回份数为: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收回30份,2012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美术专业收回30份(有10份没有填写),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收回30份,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收回30份,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收回30份(其中有的问卷有的同学仅仅填写一面,故统计实际数量与预计数量有一定偏差,见表1)。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的20个题目中,1~14题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具体行为体现,15~20题内容为生态文明观念内涵。在1~14题中,按照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类。其中1、2、4、5、6、7、8、9、10、11、12、13为个体行为,其主要表现同学们个人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观意见及行为;3、14为群体行为,其主要体现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看法、意见。按照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否分离来分,其中1、3、4、14题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分离的题型;2、5、6、7、8、9、10、11、12、13题是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同为一体的题型。15~20题中,16题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理念的认识,15、17、18、19、20题则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认识。

从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的1、3、4、14题调查情况看,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相分离时,责任意识相对淡泊,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的决心。如第一题:当你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你会如何做?其中选择A的占36%选B的占31%选C的占33%,A、B、C大约各占1/3,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还有在看到周边环境建设遭破坏时漠不关心的现象。如第四题:你对学生在学校践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选择A的占22%选B的占63%选C的占15%,从B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63%,这说明了学生还缺乏担当的意识和勇气。当然,从其他题目,如14题:你们寝室打扫卫生的情况如何?其中选择A的占62%,选B的占31%,选C的占7%,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还缺乏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目标去努力践行的决心。

从环境问题与个人经济关系来看,与个人经济关联性大的问题,学生关注度相对较高,如第7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说明在个人环境行为方面,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奖励,如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恰当地给予一定奖励,对排污的收取一定费用,以此促进环境方面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从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上,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解都比较正确,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紧密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深入地学习和传播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

3对策与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考察分析来看,贵阳学院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体现,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有校级领导分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策和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牵头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由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完成,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等行政教学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3)学校要求教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研活动,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及学术方面的专题研究课题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4)除了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外,贵阳学院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组建不同的宣传和推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团,组织落实建设工作。如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成立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普及与促进协会、贵阳学院环境协会等社团,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带动了一批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

(5)让生态文明课程进课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不仅是在相关专业开设,而且也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在所有专业中开设,如开设“环境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由贵阳学院组织编写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教程》经过两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课程也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使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6)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相关活动,如开展“我为校园添一点绿”,“关爱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签字活动,环保展示活动,绿化校园活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绿化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扩充新的绿化地带,并对校园内的130余种植物进行了命名挂牌,增进大家对校园植物的认识了解和热爱。

(7)在学校规划建设中,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氛围,激发学生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激情。在校园规划建设中,一方面,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着重体现了校园人文生态素养的展现,如校园的路标指示、教学楼的命名、学校的徽标等都应尽量展现生态和谐的理念。

(8)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针对食堂浪费现象,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减少浪费;教室灯光、路灯等设置了智能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量。

(9)制定了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4结语

总之,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地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以创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的校园为目标,以生态文明校园为辐射源,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2006(10):20~22.

[2]刘思华.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J].经济师,2011(1):6~9.

[3]杨宁一,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J].史学月刊,2005(8):92~94.

[4]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J].自然杂志,1991(6):413~416.

篇5

“深圳蓝”的理念升级版: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生态是资源、是竞争力、是质量”的“三生态理念”。理念是创新的前提,理念决定高度与方向。理念的转变,标志着深圳正在从一个时代高度向另一个时代高度的攀登。“三生态理念”是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践行中的创新。目前许多地方和媒体错误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环境保护,其实十提出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基于东方系统智慧、从根源上治理环境的新文明之路。“三生态理念”走出了就环境治理环境的误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破解深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难题的新时代机遇来对待。如果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单纯的环境保护,就会陷入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负担的认识误区,而 “三生态理念”恰恰是把生态环境看成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资源、新生产力、新竞争力,而且也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和标杆来对待。

“深圳蓝”的环境治理升级版:从局部到全领域、全过程、全民参与的“三全治理”之路。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先行示范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虽然比其他地区更注重环境治理问题,但由于环境治理思路和认识定位的不到位,导致环境欠债很大。从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战略以来,全领域、全过程、全市民参与的“三全治理战略”,成为深圳治理环境思路的升级版。所谓全领域覆盖,就是以建设国际低碳城市为导向,把绿色发展融入到城市规划布局、自然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聚等各方面;所谓全过程,就是围绕生态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安排,实现制度管理的全覆盖;所谓全民参与,就是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即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四绿色生活”。

“深圳蓝”的城市建设升级版:从效率之城到“深圳蓝”之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示范城市,“效率城市”是被社会公认的深圳名片。在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后,“效率城市”的名片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三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深圳蓝”为靓丽名片的城市建设的升级版。为落实“深圳蓝”的目标,深圳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提出建设“公园之城”新目标。

“深圳蓝”的经济升级版:从速度经济到绿色经济。基于“三生态理念”的深圳生态城市建设,以事实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恰恰使深圳经济发展迈向了一条数量与质量并行的绿色发展之道。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1.7万家,但与2010年相比,深圳市主要经济指标仍实现了大幅增长。“十二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6.4%,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前的1354家增加到5524家。资源能源单位产值的消耗量明显下降,其中,万元GDP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9.5%、43.0%和21.0%。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文明、和谐

近年来,建筑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定的国家财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但是建筑行业在其发展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面对国家资源短缺、污染加重的情况,建筑行业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将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思考污染小、环保性强的建筑方式,研究新的节能环保的建筑技术,力求在用更少的资源建造出更加环保的建筑物。

一、 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点

1、建筑行业的高能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建筑行业运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且投入比重居于世界前列,近水泥和钢材的年耗费量就占到了世界总耗费量的55%和25%[1]。更触目惊心的是,我国用于建筑烧制的实心粘土砖年耗费田地数为10万亩。此外,我国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也遭到了建筑行业年复一年的吞噬。

2、建筑行业的高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

据统计,2012年我国建筑行业水泥的总使用量高达21.12亿吨以上,而每生产1吨水泥就要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大大加重了国内的空气污染。同时,建筑行业运输及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又造成了大气中PM2.5细微颗粒浓度的升高。

种种现象表明,建筑行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的理念和追求相违背。

二、 利用建筑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树立生态建筑理念

目前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资源耗费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环境更是遭到了愈加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变得更加恶劣。针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相关专家针对建筑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理念要求人类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环境和生态问题放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科学分析、全面考虑,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此外,在中央政府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处于并列位置,这更加要求建筑设计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树立生态建筑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施工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2、深入贯彻节能理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支撑。但是资源和能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我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树立节能理念,并全面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首先,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让建筑设计人员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节能理念。

其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大力提高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耗费,杜绝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现象的发生。例如在使用实心粘土砖时,必须反复利用,万万不能用过一次后就当做垃圾处理,这样才能间接保护耕地和林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再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资源、能源。众所周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对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替代。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使用。而建筑行业在这方面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建筑设计应该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避免大兴土木,减少火力发电的使用。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回收雨水、处理中水污水等实现小区路灯照明、绿植培育等工作的节能环保。

最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要节约使用建筑材料。建材是建筑物的基石,要想彻底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源头上做出改变,应该节约使用原材料,尽量使用环保的、易降解的建筑材料。例如,万科采用工厂化加工的方式,现场进行拼装,大大减少了水泥、木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引进环保化建筑技术,用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为了让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城相辅相成,相关专家研发了一系列环保化建筑技术。但是,这些建筑技术并没有广泛运用到我国的建筑实践中。因此,当下建筑设计中应该尽快融入环保化技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环保化发展。

(1)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物种循环、能量流动转换、气候变异、能量转换、建筑物内外热湿交换等多种规律[2]。绿色建筑技术中对墙体、门窗、屋顶等的节能设计,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建筑的节能功能;绿色建筑技术使用更轻便的墙体结构取代传统的砖石建材,不仅减轻了建筑物重量、扩大了建筑物使用面积,更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

(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这项技术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它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到了建筑物中,通过窗户集热板打造太阳能资源系统,直接把太阳的光能转换成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热能,进而应用到建筑物的采暖、降温、干燥等方面。地热能也是该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原生自然能源,可以用地热供暖取代传统的暖气供暖,大大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也降低了人类取暖造成的大气污染。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建筑行业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为资源高消耗行业、环境重污染行业,建筑行业已经与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环保化发展,建筑设计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处,设计人员应该首先树立生态建筑理念和节能理念,并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等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真正走出建筑行业高消耗高污染的困境。

【参考文献】

篇7

推进生态移民 为生态修复创条件

内蒙古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草原、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水面、湿地和沙漠、沙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不仅是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内蒙古总面积的86%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里的生态状况,不仅关系着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可以说,保护好、建设好这一重要生态屏障,形成节约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是各族人民承担的一项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大规模开发导致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是继续走传统资源型经济“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还是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保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环境和美丽家园的热切期盼,内蒙古坚定不移地选择走建设生态文明之路。

内蒙古保护生态既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又有现实的成功经验。内蒙古是蒙古族和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中华草原文化的发祥地。草原民族对大自然与生俱来的热爱和草原文明崇尚自然的核心理念,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游牧文明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成为不朽传奇,也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怀着对生态恶化的切肤之痛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一直在与生态恶化作斗争。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移民全面铺开。进入新世纪以后,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草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草原平均植被覆盖率已从2001年的30.58%恢复到现在的43.1%。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强度、持续时间显著下降。目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已经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为建设美丽内蒙古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树立新理念、谋划新举措、开拓新局面

生态文明是其他一切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根基。面对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内蒙古按照十确立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树立新理念、谋划新举措、开拓新局面。

树立“敬畏与爱护自然”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文化要先行。我们必须从积淀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从生态环境的变迁中接受教训,增强建设生态文化的精神自省和行为自觉。要将生态文明的有关知识和理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全民的生态意识,使生态文明的元素成为全社会的价值理念和自觉追求。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生态文化时尚,推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广以节能、节水为重点的绿色消费,使生态文明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树立“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用生态理念和现代技术、现代管理对传统农牧业加以彻底改造,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型、绿色生态型现代农牧业,减少面源污染,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比重,实现增产、增收与生态环境增美并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动资源型产业战略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支撑。推动“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相结合,用好1%的开发面积,保护好99%的森林、草原和耕地。

树立“美丽与和谐共进”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社会体系。统筹好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理念,建设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生态化城市体系,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让水系、林草与城市融为一体,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园林化同步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承载能力提升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以生态化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移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越来越多的特色生态村镇,实现生态农村和园林城市的交相辉映,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完善体制机制,把好生态文明制度关。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之计在于逐步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要继续加快生态文明立法步伐,完善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补偿制度,健全林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制度,强化监督、监测体系和业绩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税费制度,健全生态环境区际补偿机制和资源环境代际补偿机制,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优化生态系统,实施好生态文明重大工程。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和启动实施大青山南坡绿化、沙漠锁边林等重点工程,深化细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热情和潜能。推进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在“草畜双承包”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经营模式,从严控制牲畜放牧数量,增强草原自我修复能力。完善水生态系统,搞好黄河、嫩江、西辽河等重点流域和呼伦湖、乌梁素海、居延海等湖泊综合治理,采取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控制面源污染等工程与技术手段,争取留住并发挥好每一滴水的作用。治理好沙地生态系统,结合人工增雨工程继续做好飞播绿化、产业化治沙、沙子开发利用等工作,按照“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的要求,科学治沙、科学用沙,大力发展沙产业。

推进生态移民,为生态修复创造先决条件。牧区人口与牲畜大幅度增长导致过牧超载是造成草原过度利用、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必须按照社会与生态协调的要求,下决心把一部分牧民转移出来。要合理确定广大牧民的草场承包权益及其生态价值,对他们进行足量的经济补偿、稳定的就业保障和充分的就业培训,帮助他们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就业和生活。要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让更多的转移人口进城镇、进企业,成为城市居民、企业员工,真正使他们“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严格禁止新的人口流入并对以往非正常流入人口进行清退或多方式转移,从源头上减轻草原牧区和生态恶劣地区的人口压力。

篇8

一、生态自然观的内容

生态自然观是自然观不断进化的产物,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生态学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自然观相比,生态自然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指出,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创造了人类,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社会活动来影响和改变着自然。因此,人与自然在彼此相互制约中,人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消极地回归自然,要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中介环节。在实践中,自然成为劳动的对象,是人们获得生产和生活物资的来源。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是相互创造、同步生成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类无限地掠夺和破坏自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生存和发展中,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去理解、适应和利用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生态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观念落后,地方保护严重当前部分基层政府不能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唯一标准。他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不顾长远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引进了一些排污企业,收取高额利税。面对环保部门的检查,地方政府也会进行干预,及时为企业出招想法,往往能够顺利通过检查,继续生产。

(二)法律法规缺失,科技水平落后近年来,我国环保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环保制度和奖惩措施,使得生态环境稍有好转,但是还存在着立法滞后和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部分违法企业或个人交钱了事,违法成本低,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技术方面,生态环保工作缺乏配套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从事环保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直接影响环保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三)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淡薄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公务员,都不能够树立保护生态的主人翁意识,不能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责任,以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难以渗透到各级政府的执政过程、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中。还有些人呈现出一些无意识、不自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扰乱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增加了代际环境负担。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但是经济系统的运行一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多措并举解决生态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注重科学理论指导,明确生态建设方向伴随着当今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越来越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出自己所需的各种物品。更有甚者,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加以改造,他们只顾满足自己的当前需要,而从未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时,不能忽略环境代价及资源利用情况。生态自然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能够深入分析生态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以理论为指导,正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不以地方政府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进生态治理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推进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要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道路上,要从根本上改变依靠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创新经济,促进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相统一与最优化,构建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篇9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篇10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引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其内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因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过去,大家都认同旅游是无烟产业,但若深入分析便发现,我们很多的旅游经济收益却是以环境为代价的,而且收益分配也存在不平衡现象。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生态学和旅游出现了很多引人关注的问题,它们在学科发展的碰撞中,相互促进、相互融汇。生态学能够提供许多有关自然方面的知识,来丰富旅游内涵。旅游也会丰富生态学的知识,为其发展提供营养。如此,生态学和旅游科学可谓殊途同归,共同结合于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下。

生态旅游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融入到旅游业中。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可以通过旅游渠道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实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发展、提升生态旅游的灵魂,生态旅游是建设、传播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倡导对生态环境负有责任的旅游,不单单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景,更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和行为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以保护生态为前提,通过周边社区的参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环境科普教育贯穿于旅游全过程。

将理念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

无论在世界还是我国,发展生态旅游都是大势所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迅速展开,并形成了热潮。国际的保护组织纷纷建立了机构和项目,开展专题研究,国际的援助贷款机构也般入了大量资金,旅游企业也根据市场加快推进生态标志和绿色经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也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至2011年底,我国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746处,国家水利风景区475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18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45处,省级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景区为数更多。2010年,仅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已达3.9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8.8%,5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从发展生态旅游中获得收益。比如,截至今年9月底,四川省生态旅游已累计实现直接收入326.7亿元,接待游客1.2亿人次,带动社会收入87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