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

篇1

战略管理理论是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风险是企业生存中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它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全过程。当前形势下,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愈加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市场波动等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整个市场环境愈加复杂,企业的战略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2战略管理理论演变与战略风险思想分析

2.1战略规划学派理论以及战略风险思想

战略规划学派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代表人物主要有安德鲁斯和安索夫等人。安德鲁斯的理论中认为:战略主要包含市场机遇、资源与能力、个人取向、社会责任等四要素,要求实现四要素的完美契合。在其理论中,战略概念涵盖了目标和路径两方面,其理论实质是探讨如何实现资源、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匹配,以便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安德鲁斯的战略管理理论包含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提出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在企业管理和领导等方面努力。安德鲁斯的战略规划理论是现代战略理论的基础。战略规划学派的理论重点强调匹配,将战略定义为提高资源、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匹配程度,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并重视企业竞争优势和协同,尽量降低市场环境改变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减小市场风险。由战略规划学派的思想可以了解到,战略本身就是企业实施的一种规避风险的手段,但是其实施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也就是战略风险。安德鲁斯在1971年将这种由战略决策导致的风险清晰的界定为战略风险。总体来讲,战略规划学派的理论为现代战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大体的理论框架,尤其是战略管理过程方面。

2.2环境适应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风险思想

上世纪70年代,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了经济的大变动,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得战略规划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的变化凸显了其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动摇了规划学派的理论基础,因此,在70年代初,出现了环境适应学派。其理论核心认为企业必须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实施战略调整,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方向和能力等。顾名思义,环境适应学派强调的是适应环境,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环境适应学派的众多代表人物,比如沃特斯、奎因等,都认为战略源于意外,涵盖了企业依据市场变化所作出的全部调整对策。适应派关注的重点在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著名的SMFA法,指的是通过对于环境的审视和预测、评估等,明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学派的战略风险思想主要在于强调环境改变为企业带来的风险,认为企业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包括资源和组织等,应将环境风险转变为战略适应风险。

2.3战略定位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风险思想

战略定位学派理论是对于规划学派模式的继承,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战略定位学派理论形式上侧重于战略制定以及内容,在性质上更加注重战略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扩展。战略定位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研究重点在于发现机遇和依据企业自身能力做好战略定位,其对于战略的定义与安德鲁斯的理论基本保持了一致。波特认为战略风险属于战略管理的范畴,他提出: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可以合理利用图景来提高战略的有效性,以达到规避战略制定过程风险的目的。波特的理论立足战略管理,对于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将其作为战略选择时的参照。波特的理论将战略风险划归到战略管理的范围,战略风险管理属于战略管理的其中一方面内容。

2.4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风险思想

资源基础论学派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于战略,当时的学者注重寻找内部原因。这一时期战略制定主要强调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资源基础论的理论实质上依旧是规划学派的延续,强调将企业资源与外部机遇实现有效结合,但是同时也有其创新之处:资源基础论提出要重点加强企业独特能力的合理培养。

战略定位学派强调依据环境进行战略定位,利用差异化、低成本塑造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学派重视从内部出发塑造竞争优势,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优势风险”,即优势如何保持。另外,战略制定、实施等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1999年,罗伯特?西蒙斯正式把环境改变而导致严重影响企业战略的资源或能力价值降低的风险命名为资产损伤风险以及竞争风险。

2.5动态能力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风险思想

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竞争优势的理论受到了挑战,企业在新时期下面临着能力价值降低的风险。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于1997年,主要指的是实现企业内外部能力整合和重置的能力,目的是与环境改变相适应,其核心思想是克服刚性和惯性,重点在于学习、产生能力。动态能力学派提出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实现能力的持续重构,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保障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学派的战略理论的实质是实现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持续适用,但是由于能力需要培养,不可能瞬间拥有,因此,必须重视能力的惯性,同时,动态是相对而言,其中依旧存在适应风险。

篇2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战略层面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3.42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是最基础的市场主体,也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自改革开发以来,各种规模的企业就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开始趋向一体化,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成不变只能让企业坐以待毙,创新发展才是企业永葆活力的重要源泉。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间竞争的正负手,对企业战略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1相关概念综述

企业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针对的是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价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综合性决策问题,是在当前竞争背景下诞生的重要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相较于企业其他具体的管理活动来说主要特征就是宏观性,它在每一个细节中都有体现,但是却不拘泥于细节,而是着眼于大局,从整个企业的宏观角度来看待企业发展问题,关心的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大潮中的存活能力和长远发展的稳定性。

而企业文化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任何企业的独特的企业成员共有的基本理念和对企业的认知,它主要关注的是价值观等方面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内在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效益而进行的日常管理活动;都推崇创新,不赞成一成不变;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社会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变化,这两种模式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但是二者也存在根本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关注的角度不同。企业战略管理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的外部适应问题,而企业文化则更加注重内部协调。上文中提到,企业战略管理是在竞争环境下才诞生的,所以其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外部适应问题,重视的是企业在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长远考虑,而企业文化则是充实企业内涵的内部协调问题,是一种更易被接受的相对柔性的管理。

(2)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是企业发展中的“事”,其主要内容以事务性居多,而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却不是“事”,而是“人”,是如何通过建立起企业人与人之间的组织氛围来促进企业事务的发展。这两项工作只有共同完成好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才能够获得内外兼备的良好发展契机。

3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影响

(1)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对于企业来说,其根本目标还是要营利,但是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企业的发展也是要由人来实现的,所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更加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加敏锐地发展企业自身的优势和问题,能够在企业长远战略制定层面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使企业决策更加客观有效。并且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的制定起到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战略如何变化,员工总是倾向于最初制定的战略。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仅仅制定出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做好战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保障其实施。而企业文化恰恰能够调动起企业自上而下的积极性,促使全体企业成员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地对决策者的决策进行贯彻落实。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本身就带有激励、积极、引导、辐射等作用和属性,企业文化的成熟与否也是企业战略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要素。

(3)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企业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的规划,所以一般情况下已经考虑到了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但是由于谁都无法预言未来,所以战略也是要不断进行调整的。在企业战略变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很可能引发混乱。而成熟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员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战略的变化,利于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4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十三五”发展时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市场压力,在看似繁荣发展的表象下,我国的企业发展实则步履维艰。在这个已经不能单纯靠企业效益致胜的大时代里,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已经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正负手,而是否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管理是否健康科学的重要评价标准。近些年来,国内很多企业都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但是从整体上看,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企业文化对企业效益、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也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未来市场竞争会越发激烈,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另辟蹊径的创新改革措施。并且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应用在企业发展中,还能够进一步在军队建设、国家建设中体现价值,是今后我们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方振邦.管理思想百年脉络―影响世界管理进程的百名大师[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在巨大的世界市场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是国际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而市场经济中逐渐体现出了分散化、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将全球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市场环境的复杂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竞争力增加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积极把握实际环境,注重不同时期的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加人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制定出全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时间、系统两大观念是战略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为:制定、实施、评价等不同环节来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这样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从本质上看,战略管理主要是人们为了控制企业某一时期内的发展,而结合企业各种发展需要制定的相关措施与实际的活动反应,这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流程

对于战略管理而言,其操作流程属于正确的逻辑过程。一般情况下,战略管理是由相关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了:(1)内部因素,弄清企业当前所处环境的利弊;(2)外部因素,把握发展时机,防范市场风险;(3)综合评价战略实施后取得的效果,以做进一步改进;(4)制定有效的战略组合,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5)保证在市场上的发展能结合企业优势,实施科学的方针策略。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1.创新性

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战略管理最为关键的因素则是企业的发展要与实际的社会环境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为企业实现变革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企业的环境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市场、顾客、竞争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企业积极关注的。市场经济的多样化使得企业管理不是经验和知识能控制的,必须要跟着创新时代走,才能保证企业不断发展。

2.在竞争性

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竞争才能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内在含义。战略管理主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获得优势,能与同行之间展开对抗。而对抗性主要是企业在与对手竞争时采取的抵抗措施,避免被对手打败而采取的必要性措施,这是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

3.整体性

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对企业未来形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铺好道路,这对于管理获得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不仅能够对未‘来的发展制定计划,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是十分可贵的。从领导角度看,企业战略管理能够以科学的眼光制定发展计划。

4.风险性

风险是每个企业必须要面临的发展问题,做好风险防范计划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损失。而战略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风险防范规划,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米减小损失。但这种情况并非长久之计,若企业过度依赖于战略管理,在外界市场出现变化时也会使得策略难以适应发展需要,这也是一种风险形式。

5.现实性

对战略管理起到影响的要素主要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内容,即:环境、企业自身、企业主观目标等方而。由于社会发展环境是多变的,使得这些要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对于企业战略而言也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一特殊形式也决定了战略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依赖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不仅要满足主观因素的需要,也要在客观因素上达到要求,这些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企业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了战略管理,没有制定周密的发展的计划,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企业发展出现危机,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战略管理的进行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增强核心能力,树立竞争优势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内部做好相应的分析,让企业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发展的利弊,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帮助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区域,提高企业信誉形象,这样就能帮助企业掌握长久的竞争优势和稳定的超额利润。当企业选择了核心能力的规划措施后,除了能够提高企业的专业水平外,还能在业务发展上创造出更多的优势。而战略管理中的内部分析恰恰满足了这一发展需要,对于企业在社会市场上的占有率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而从长远角度看,目前很多企业只是局限于当前的发展需要,对于今后长时间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不利于企业树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战略管理的实施能够使得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创造消费价值,构建控制系统

战略管理注重了企业的系统化检查、评价、控制,这些要求了企业的战略评价及控制系统都要达到相关的标准。而战略管理中内容中涉及到的战略评价与控制的周期几乎保持一致,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太多的稳压,这些评价控制体系都是立足于消费者自身的利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在内部分析与建立企业文化的同时,能让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让各种形式的资源都到充分的是要。让各个部门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科学评价企业,应付危机机遇

企业对外界环境做好分析是很重要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企业的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互相结合起来,以此将企业当前面J临的形式进行准确地分析,让企业弄清自身所处的机会和威胁,在掌握这些情况后,企业就能制定好针对性的应付手段,并跟随社会市场经济形式的变化作出对应的调整,以尽早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只有在企业对外部机会与威胁做出正确的判断后,才能使得自己制定的发展计划符合实际需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领导阶层的工作不仅仅是对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划分,更主要的是对企业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进行评价,积极树立起良好的评价体系,指导企业朝着更大的空间发展。

如丰田汽车此次出现质量问题,作为通用汽车公司最大股东的美国政府,为了挽救本国汽车工业,借此机会打压竞争对手丰田也无可厚非。然而此时的丰田公司由于低估了外部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面临的处境没有正确的评价,虽然进行了召回,但让人诟病的危机公关管理,被美国政府和

媒体抓住了把柄,拖入“门事件”的泥潭中。丰田公司曾因为对外部环境的成功预测而辉煌,也因为对外部环境的错误估计而遭受重创,充分说明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4.建立供应链管理,加速生产发展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是新的利润源。在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因此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它们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双赢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会总的成本,避免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了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及全社会的效益。供应链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的全新的流通方式。

供应链管理是适应现代生产方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流通方式,反过来,它的不断完善和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现代生产方式是依据比较优势的理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中心,实现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组织生产和全球化的销售。于是现代物流成为与现代生产方式衔接的枢纽,与现代物流共生的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和现代物流的有力工具。现代的供应链管理使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社会竞争从企业的竞争转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核心是组织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是现代信息技术更高水平的竞争。这将导致这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5.优化人力资源,创造企业文化

人在企业生存、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保持企业战与人力资源的统一性能够使企业的发展得到优化,而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没有妥善处理,使得制定的战略发挥不了作用。当企业选择合适的员工,才会促进企业制定的目标尽早实现。战略管理作用的发挥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职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对组织内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这使得企业的战略目标与自身的文化保持一致性。良好的企业文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发展,是企业维持战略优势的关键因素。保持“企业文化一战略管理”路径顺利实施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最重要的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积极上升。

篇4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特点;核心竞争力

战略管理会计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基础之上,并以管理会计手段,运用会计信息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的新领域,战略管理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更新观念,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更为广泛、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就成为这种需求的必然产物。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本质及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即SMA)是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战略管理”强调企业要注重建立长期持续的竞争能力,这必然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随之进行调整。为了维持整个战略管理过程的顺利运转,最终达到战略目标,获取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回报,企业必须研究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即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还要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竞争者、客户、政府等,并及时传递环境变化的信息。而提供这种重视外部性因素和长期性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SMA。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各个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3.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一是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二是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三是前瞻性信息;四是背景信息;五是竞争对手信息。

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规避可能的风险,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由于未来企业的竞争充满风险,信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未来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即对那些相对不太可靠但又相关的信息,只要在披露的同时披露其计量方法和假设即可。这样,信息用户可据此评价信息风险,调整其战略决策。同时,随着高级制造技术、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日趋普及以及适时生产管理系统、零存货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实时信息,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此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6.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效益的评价将从狭隘的财务效益转向全方位的综合性效益,经营成果计算的重点将从利润计算向增值计算转变

二、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其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以人为本注重智力投资的管理理念、过程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方法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与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财富的保值性和利益的整体性。而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体利益,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会用集团利益去交换某个成员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顾全大局而支持“弃车保帅”的决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供信息支持

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信息支持,主要表现在:

1.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现代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划或战略,并对企业发展战略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而战略管理会计运用动态的战略预算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及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如核心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活动能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效要件。

2.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从而为管理层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信息支持。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异质性。如果核心竞争力不具备这种最起码的特点,就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从“核心”二字出发,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而企业今天的“核心技术”不等于也是明天的“核心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全球化的市场。在异质的基础上求“发展”,从“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从而能够使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为企业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营运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竞争环境,从而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在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不仅有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财务指标的运用能更准确的

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产品的质量、顾客购买趋势和要求、产供销关系等。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能够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非财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还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等,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l]马国烨.企业战略管理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2]石淑岩,王半.浅议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在的应用[J].北方经贸,2009,3.

篇5

【关键词】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配置、管理职能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管理误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石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实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这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是石油企业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企业竞争力外在表现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而实质上是生产该产品的人的竞争。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虽然对于产品质量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员进行生产和操作,再好的技术条件也不一定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现代化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的竞争更体现在对市场的开拓和定位上,而这些领域正是人的因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得是否科学,决定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和潜力。人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也是最难管理的要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着眼点在于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转,着眼于解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就十分突出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中去,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有学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对人员进行外部的、孤立的和静止的管理,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则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对人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管理,把人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认为人能以各种手段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作用真正的来源又恰恰是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结果[1]。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而经济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保持充分的弹性与灵活性,既能够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也能够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性与管理性的问题。这样,仅仅依靠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显然不够,同时由于企业用工规模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将所有需要的(包括临时需要、经常需要和长期需要的)各种员工都招聘到企业中来。所以,如果能充分利用社会巨大的人力资源库,并结合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能构成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2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2.1新进员工不成熟,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近年来,石油企业加大了从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意在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层次,但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新进职员,尤其是新进大学生,其理论基础强、观念新、有朝气、可塑性强,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但部分新进大学生尚不成熟,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适应能力较差、耐性不足、专业知识面窄、经验不够、思维模式狭隘、遇到实际困难欠缺应变能力,不能将已吸纳或掌握的技术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运用到生产或工作中去。

另一方面,人才缺口与富余的现象并存,“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

是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通用性人才过剩,专业技术性人才紧缺,尤其反映在一线人才队伍颇为紧缺。在生产过程中,若紧缺性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填补,单位生产量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生产的断层,无疑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存在人力资源损耗。

一方面,石油企业岗位调换相对缺乏灵活性,员工多是长时间在单一的岗位上进行重复劳动,当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后,开始逐渐丧失工作热情,逐渐对工作产生疲乏感和单调感。这种重复性作业会加速对员工体能和精力的耗费,造成劳动效率低下,甚至员工可能以工作没有激情和挑战性为缘由而离职,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有形损耗。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若赶不上该行业的科技更新速度,将造成企业生产能力相对滞后,即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无形损耗。人力资源有形与无形损耗主要是企业生产环境及人才配置不当、人才培训力度或方式不当造成的。

2.3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大部分石油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现有的考核系统过多地继承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考核方法,考核导向和目的不明、考核内容和标准不准确、考核方法和手段不科学、考核指标定性判断多、定量判断少。企业往往把对员工态度和能力的考核与工作结果、工作过程的考核混在一起,这样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容易受考核者价值观、态度和被考核者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导致员工对考核公正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影响后续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缺乏考核反馈制度,不能很好地分析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实现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所要求的行为之间的差距,这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这个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另外,内部激励手段极端缺乏和单一,政治手段运用比较频繁,无法满足员工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情感和精神需求[2]。

3外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不通过传统的招聘等方式获得、在企业外部、并非企业一员,而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企业合作的人力资源。

实践证明,为了随时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企业仅靠把外部人力资源转化为内部人力资源,以及整合内部人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整合外部人力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与局限,开拓出一条借助社会人力资源发展自己的新路。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可选择性和相对无限性。

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上非常丰富。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特殊要求与标准,在各种外部人力资源中进行选择。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具有相对无限性。这里所说的相对无限性,是指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结构丰富、知识储量充足、人才数量众多。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的相对无限性,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景。首先,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有利于企业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可以节省企业内部的培训与开发费用,而且外部人力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技术支持的引进,可以有效解决特定的问题,一次付费,企业长久受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再次,有效利用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4提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为了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在企业中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尤为必要。通过采用内外整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使之与石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配合,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3]。

4.1以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进行有效的内部人力资源规划。

开发内部人力资源,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塑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要重新评估和改进石油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优化岗位配置,规划人力资源使用。首先,要对业务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进行研究,将同部门中相似工作归并,不相容的工作分离,以提高效率为导向,设置业务流程关键岗位,与业务流程关联度不高的岗位设置为辅助岗位。同时,要重新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岗位的相应职责及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能力水平,这样,就可以将落实到具体流程的企业战略需要与人员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根据这些岗位的职责要求选取的人才,才是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其次,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关键岗位的人员数量、质量规划和企业员工总数的规划。进行数量规划,要寻找出业务流程上的关键岗位的驱动因素,找出与这些岗位所需人员数量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确定关键岗位人员和人员总量需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和高效、多层次的石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石油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和知识资源的使用者,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以及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取并保持竞争力。可以大力推行负激励,比如引入末位淘汰制等,给员工以适当的压力,促使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制度,石油企业员工不仅关注的是衣食住行以及工资、福利待遇,而且,相对其他行业的员工而言,他们也有对荣誉的渴望。因此,也要附之以赞许、参与和沟通的配合,对于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各有侧重。激励形式要灵活多变,保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超级秘书网

4.2建立灵活、高效、覆盖面大的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和方式,对于不同的企业说来,由于其自身情况、所处环境、开发利用的目的以及被开发利用对象的状况等的不同而必然有所区别。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在于它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具体有效性。所以,石油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和采用富有特色的有效的策略和方式。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例如,借船出海、结盟合作、业务外包、资源共享、吸收引进等都是可资借鉴的策略和方式。这些方式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始终掌握足够的外部人力资源总量,并保持与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备企业不时之需。这就要求企业管理部门与外部人力资源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宣传自己的企业,一方面扩大外部人力资源的覆盖面。

灵活性是指外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技术与管理的要求,不断进行更新,对企业所掌握的专家库、智力库都要求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不适用的人力资源,而不断纳入最新、最先进的智力和劳动力因素。

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目前,石油企业在人力资源损耗、人才队伍结构配置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内部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并整合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廖三余。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篇6

现如今,随着科技技术的日益发展,全球化商业竞争加剧,企业不仅仅要依靠更加精准的日常管理,还需要更高的战略视角来应付这些竞争环境。现在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管理理念要从“职能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因此,国内外战略管理学家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试图从管理会计学视角来提出对企业发展更有效的意义。

近些年,我国战略学家逐渐对管理会计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其投入了大量关注并对其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在我国初期,我国学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关注点是战略管理会计内涵,目标,特点的粗略性研究,知道近几年,更多的战略管理学者投入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性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余海宗将预警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作以及目标成本管理法、作业成本法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谢琨和刘思峰将价值链分析、质量成本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列入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中,并加以论述。

经过了这么多年国内外的学家对与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种严密的方法体系,原因就在于学者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偏重了对于各个不同的方法的介绍性分析,而没有深入研究其内在方法。因此,选取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几种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加以分析,寻求一种更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一、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1.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机制

战略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发挥效果。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机制。战略管理会计涉及到财务、风险、决策等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在应用过程中很难做到全面管理,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需要抓住重点,做好工作计划,尽量保证战略会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和计划性。

2.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效果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健康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战略管理,营造良好的重视战略管理的管理氛围。企业管理者要具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和知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切方法,为战略管理会计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此外为了做好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企业应该明确其职责范围,这不仅规范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而且还为评价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考核依据。

3.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产生、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新兴事物,这方面的管理人才比较紧缺。要想提高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就要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该给予战略管理会计参加业务培训和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学到先进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因此企业应该明确其职责范围,这不仅规范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而且还为评价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考核依据。此外企业还要重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实践意义

1.为企业做好预算规划

战略管理会计工作针对企业目前和未来的资源做出预算和规划,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并据此规划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等。战略管理会计在这一阶段的预算工作关乎着企业能否实现增收节支、增加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战略管理会计预算规划工作的科学准确。在对战略管理会计方法的现状分析的层面上,依据战略流程构建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需要符合现今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趋势,在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中,企业与管理本身是主体,而信息则是客体,至于战略管理会计则是方法,战略流程就是组成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主线。根据现在的企业竞争剧烈的环境,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将企业战略管理服务。

2.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单纯对财务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内部经营管理信息,还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还能提供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等外部变化的环境的信息,企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并加以综合应用,可以使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在这一阶段的预算工作关乎着企业能否实现增收节支、增加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的发展

3.评价企业的业绩

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把投资收益率作为企业业绩的评价指标,而战略会计管理除了关注这一指标外,还关注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长期与短期指标、内部与外部指标,这种评价指标的优化,不仅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还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篇7

“人”是企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要素资源,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就是要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在结构、流动、数量与质量等方面都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从而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共同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的获得人力资源,和对能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在管理领域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人与工作、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开发与管理活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结果,就组织而言是组织的生产率提高和组织竞争力的增加,就员工而言则是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工作满意感的增加。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管理者认为只要做好了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营管理就能够促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至于是否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不重要,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并不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挂钩。所以他们认为,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这一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员工,而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企业的员工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其特长和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展现,那么不仅对其个人是有害的,最为主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能够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配置不合理

第一,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对于招聘过程非常的严格,以为只要在面试过程中表现最好的人才能最适合企业的岗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此外,在员工入职之后,并没有对员工做更多的培训以及后续培训,这样员工的潜力就很难的挖掘出来,这不仅使得员工的今后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还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影响。第二,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人事分配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人尽其才来进行分配,而是出现了很多裙带关系的分配现象。这样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做事最多的员工工资反而最低,而做事最少的员工反而享有很高的工资。这样久而久之,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必将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行效率。最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员工在入职之后,其基本工资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有上涨的机会,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好、很积极也得不到相应的岗位升迁和物质奖励,这样会使得企业的员工积极性锐减,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安排的运作

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安排的运作过程中,要遵循岗位与人员的高匹配性、岗位人员的高素质及工作的高效性等原则,要保证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安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其一,分析企业内部结构与人员结构的分配。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就需要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合理的布置,同时制定各个职位的相关说明书,为企业招聘提供总的方向与招录标准。在掌握了企业内部结构信息以后,企业要对内外部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如人力资源的数量、知识层次、能力层次、综合素质等,通过全面分析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为企业现有人才的分配提供方案,另一方面对企业未来招聘人才提供借鉴。其二,采取多元化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如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从出生到成熟直至死亡的过程,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人会面临不同的发展危机与任务,同样,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创立初期,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重点在于增员,主要工作为拓宽招聘渠道,实行具有开放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引导员工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建立;在发展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力资源部门要积极配合企业的迅速发展,及时为企业发展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并制定激励措施与晋升机制,促进人力资源规划的逐步成熟;在成熟期,企业发展的成长性、灵活性与竞争性达到了平衡的状态,人力资源运作方面也比较成熟,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从关注员工的数量转向重视员工的质量,促进人力资源规划的不断完善。

(二)创新管理理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经过时,这些传统的管理理念不仅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运行状况。因此,首先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进行相应的创新。这就需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且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所在,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去落实,以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将这种管理理念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这样能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长远的规划和实施,从而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会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悖,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创新人才选拔制度

现如今,企业之间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相应的创新。具体体现在留住企业现有人才的同时,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工作。主要方式可以实现校企联合,让各大高校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对这些高材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具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专业素质。

五、结语

篇8

一、企业营销战略成本管理概况

(一)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描述企业产品或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它的表现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整个活动的结合。在价值链理论中,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都是企业活动的集合体,正是这些互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活动为企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价值链理论将这些企业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种,其中基本活动有五个一般种类,分别是生产、市场营销、售后、还有内部与外部后勤;而辅助活动表现在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采购这四个环节。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战略成本营销过程就是设计到上述活动的类型,企业价值链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战略定位分析。企业战略定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企业要做好战略定位分析,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基本战略方式来进行完成: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营销,同时影响着企业的预算与控制。这三种企业战略定位也是各不相同的,成本领先战略追求的是控制生产成本,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控制使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他厂商,在行业中获得成本领先,这种企业战略营销体系的本质是降低营销费用以求获得成本领先。而标歧立异战略更注重的品牌、技术和服务等方面,通过人无我有的服务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此种战略更加注重保持企业自身品牌和特色,允许在某一方面加大战略投入。目标集聚战略是通过对某个特定的消费群进行主攻,让产品的某一个细分在市场上处于领先,目标集聚战略需要企业为保持局部领先增加一定的营销活动预算。

(三)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与传统观念中将产品数量作为成本高低的因素不同,它主要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的集合,它将这些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执行性和作业性成本动因三种,属于宏观到微观不同的层次。通过对企业成本动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营销企业营销费用的因素不仅是人员营销活动的开展,同时还有企业产品结构、人力资源的支出、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外部市场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

(四)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分析是企业通过营销过程分布实现的,现在的市场营销过程设计实际上是围绕市场目标开展的一系列设计活动,它反映的是一组可控制的战术营销手段。作业成本分析是从战略层面上的营销进行分析,其方法也有很多中, 例如占领市场类作业,它是企业为保证市场份额进行的促销作业,主要内容有广告、举办展览会、新产品上市等。这三种作业各有各的特点,根本目的都是为增强管理和企业的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的战略成本竞争。

二、营销过程中的战略定位及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一)强化营销管理的过程。价值链的升值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营销的优化,而企业营销过程作为价值链的环节,二者也是紧密相连的,在营销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费用的产生,这不仅反应的是企业营销成本作业的信息,也反应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信息。比如说可能与售服的费用太高、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需要返修、退货等有关,又或是要改进设计和管理的质量等,这些费用的发生对优化企业战略经营有着指导作用,这些问题的改进意义远远大于降低企业的成本质量,这对提高客户心中的产品形象是极为有利的,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说,在有关营销过程中费用的分析和处理有利于提高营销活动的管理,甚至对调整企业战略部署也有着深远影响。

(二)通过战略定位获取企业文化竞争优势。战略定位必须立足于市场,先确定企业应该开发何种产品,然后在通过竞争战略来保证企业的立足性,最后打败竞争对手,获得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利润 。在营销过程中,企业就是根据战略及成本定位来完善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同时展开技术创新的运用,这也是战略营销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重大超越。通过战略定位,企业对市场竞争力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对企业的竞争成本管理战略也做出了如下的规划,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管理和差异化战略管理。成本领先战略管理旨在通过加强对生产、销售等产品内部成本的控制,将产品降到最低从而成为行业领先者。差异化战略是通过对产品性能进行优化,生产出区别竞争对手的独特产品,这对提高企业文化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借鉴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改进企业营销成本管理体系

(一)营销成本管理目标。在企业成本管理上,企业必须紧扣营销战略和需求,共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营销成本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为战略管理提供各种可靠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具备质量特征,同时还更加强调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合理配置企业的经济资源,调控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评价销售业绩的方式。

篇9

【关键词】战略分析 战略实施 风险控制

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做好风险控制,而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做好公司的战略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战略实施。在目前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认清形势,务必严格审视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及时发现所存在的不足,调整战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现就以著名油漆涂料品牌多乐士为例,探究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

一、多乐士的战略分析

了解建材行业的人都知道,多乐士是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旗下世界驰名的建筑装饰品牌之一,每年全球有千万家庭使用该品牌油漆。目前,多乐士品牌涵盖乳胶漆、木器漆、专业防腐漆和地坪漆等众多产品,这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对于油漆涂料的不同需求。

对多乐士品牌的公司战略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不仅是要了解内部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工作情况,更要看清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变化趋势对企业的各种影响,及时趋利避害,紧跟时代的潮流,迎难而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于PEST的多乐士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总体来看,我国目前政局稳定,“十二五”规划对商品房和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建筑市场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以及十报告中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更扩大了多乐士的发展空间。

2.经济因素分析。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普遍较快,从近10年的发展来看,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突飞猛进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建筑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建材行业,更是经历了一个“黄金十年”。多乐士作为国内知名的油漆涂料品牌,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在不断扩大规模,投资生产,以谋求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3.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国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选择装修开始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美观舒适,更在乎品牌的服务与享受。而多乐士坚持的品牌使命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多年以来,其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环保油漆涂料产品和领先的色彩咨询及配比、涂刷方案,为人们对环境美的追求提供了众多选择。中国人口众多,在当下,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多乐士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4.技术因素分析。基本技术的进步使企业能对市场及客户进行更有效的分析,多乐士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和自动化信息系统,能及时记录各项服务案例,如墙面翻新、旧房变身、色彩焕新等,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更方面工作的分析,也能够为顾客提供更优质和更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另外,新技术―“无添加”系列、空气净化类等环保产品的出现,为行业内树立了安全环保的标杆,创造了竞争优势。新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形象更偏向于注重环境保护,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态度。

(二)多乐士的产业环境分析

对于多乐士品牌的产业环境分析,主要从其众多的竞争者进行分析。能构成多乐士竞争威胁的主要品牌有:立邦漆、紫荆花漆、华润涂料、嘉宝莉漆、3A环保漆等。其中,对多乐士品牌造成最大影响的竞争对手是立邦漆。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的涂料市场上,立邦与多乐士两个品牌的支持率占到了93.9%,而所有其他品牌加起来不过4.1%,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在群众支持率方面,立邦的支持率为51.64%,多乐士的支持率为44.24%,说明对于不少人来说立邦在其心中的地位仍然高于多乐士。再看市场占有率,据显示立邦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0.51%,而多乐士为38.23%,略少于立邦,只要调整战略方向,扩大市场份额,不难超越立邦。

很多人会认为立邦的成功,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先机。在乳胶漆还未盛行时,大量的广告植入,在顾客的心目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立邦优先的固定思维,等到多乐士上市时,一时间肯定很难以动摇立邦在顾客心目当中的地位。失去了宝贵的先机,尽管多乐士在广告上的投入也很多,但依然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立邦在乳胶漆上占领领先地位后,并没有乘胜追击继续更进一步的占据乳胶漆的主导地位,反而推出了木器漆――地板漆、家具漆等。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无异于是在破坏自己的品牌根基,反而给竞争者增加了反超的机会。由此看来,多乐士可以借助木器漆逐步动摇立邦在顾客心目中乳胶漆品牌的地位,扩大发展空间,开辟战线。

另外,多乐士作为乳胶漆第二品牌,不仅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品牌优、劣势,更应该正确定位对手――立邦漆的竞争强势,通过对比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独特地位,形成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赢得顾客赏识。

由此看来,正确的战略分析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就极其重要了。

针对多乐士品牌的SWOT分析如表1。

二、多乐士的战略实施建议

根据多乐士品牌的内外环境战略情况分析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决策计划。要进行战略实施可首选平衡计分卡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衡量。

(一)财务角度

根据澳大利亚多乐士集团的财经报告的数据来看,多乐士集团2015年的涂料营收为70.9亿元,销售额16.878亿美元,比2014年16.115亿美元增长了0.763亿美元,约人民币104.575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为2.102亿美元,净利润为1.753亿美元。其中,2015年集团涂料销售额达10.924亿美元,约人民币70.889亿元。据业内人士估计,2016年的利润将会持续上升。股东回报率较高。应继续保持这种较好的增长势头,稳步发展,不可急功近利。

(二)顾客角度

多乐士品牌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于中高端的消费人群,从售后统计来看,一条龙的服务能缩短交货时间,提高办事效率,顾客对于品牌的服务流程比较满意,口碑普遍较好。在未来的发展中,品牌在巩固原有的消费人群基础上,要逐步向中低端消费者开发新的顾客群,使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另外,多乐士品牌的旗舰店在网上成立,很大程度上为顾客提供了对于多乐士品牌认知的途径,在官方网站上,消费者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多乐士的全系列产品,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商品,等到去了体验店能更快速的完成选购方案,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是互赢的方式。

(三)内部流程角度

在基层方面,目前,多乐士品牌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化一体服务团队,从购买到货运到涂料工程实施皆有专业人员负责处理,使服务更具专业性,这是品牌的优势。在这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多乐士仍注重打造更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使各项工作精准化,尽可能做到无返工状态。在流程的管理上,企业应根据不同人员的分工安排每个雇员的收入,平时加强对团队人员的工作培训,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收益率。

在管理层方面,务必落实分工,做到责任到个人,防范互相推诿、等不良的工作风气。做到奖罚分明,只有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才能带动基层的工作效率。

(四)创新与学习角度

多乐士品牌应根据每年的各种产品销量定期做回访和调查,确保每年都有新产品并保证其所占的销售比例,时刻不忘品牌的创新意识,可根据社会潮流推出限定系列产品,打造品牌的独特性。对于雇员也应定期调查,对员工的能力评估和发展做出规划,确保主要员工的保留率,使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平衡计分卡能为多乐士品牌的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多乐士的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内的资产、资源、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取得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为企业今后长远的发展保驾护航。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要求企业能够制定并实施发展的战略,从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研究与开发等多角度改进企业的治理与管理,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而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是要认清企业目前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风险,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从而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多乐士品牌的内部环境来看,多乐士应该强化以下内部风险的控制。

(一)技术风险

剧有关新闻消息报道,市面上很多油漆涂料对人的身体有害。经调查,虽然多乐士产品的各项检测报告均达标,但里面仍有许多易挥发的化合物若被人体长期吸收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一直以来,多乐士品牌始终强调环保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不能畏惧这种技术风险的威胁。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绿色环保的今天,多乐士公司应继续坚持环保的信念,加大科研投资开发,在配方设计、原材料选择、空气净化流程、生产工艺、物流运输以及废弃物处理上,均应制定严格的标准。自觉努力的承担社会责任。

(二)市场风险

排除人为因素,价格的变化与供需变化直接相关。现如今网购风潮兴起,信息多元化、透明化,使得各种油漆涂料的售价及利润屡屡曝光,油漆涂料往往被列入高利润产业,使得公司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售价,缩小了利润空间。另外,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也是一大难题。网上时常有多乐士制假售假信息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司的商业信誉,危害了公司的利益。据调查,国内不少多乐士专卖店存在真桶装假漆的现象,假漆的售价竟比真漆便宜近半,这不仅影响了油漆市场的正常定价,更是一种对消费者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公司急需对这一现象做出整顿,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公司应当重视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应当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服务器等关键信息设备的管理,保证公司官网的产品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告知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也可加大专卖店的准入门槛,并定期派相关工作人员对各个专卖店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查管理,确保商业信誉。这是一个品牌的软实力,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自然环境风险

由于油漆涂料商品的特殊性,油漆里面有易燃易爆的甲苯,长期不使用,或者在高温下容易受热蒸发导致爆炸,因此实体店的选址尤为重要。需尽量避免居民集中区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绿色行动”的环保意识使人们更加关心企业有意无意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企业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立足于目前多乐士品牌绿色、环保的理念不动摇,形成绿色环保的企业文化形象,才能在顾客心中长久的立足。

(四)运营风险

由于多乐士品牌需扩大在中小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的竞争策略分析,需改善自己的竞争优势。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多乐士品牌可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品牌跟随策略,打响多乐士品牌在三线城市的知名度。产品跟随策略,在三线城市多设立专卖店、体验店等,使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品牌商品。服务跟随策略,让一体化的流程服务获得更多顾客的青睐。销售跟随策略和渠道跟随策略,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购物选择。

总之,要时刻站在消费者角度调整公司的营销战略,实现更大的品牌利润。

四、总结

经过上述企业经营战略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多乐士品牌在如今激烈的建材涂料市场中开辟一片自己的新天地。

一直以来,多乐士品牌凭借其先进的市场地位,始终致力于打造品牌的卓越战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仍不忘初心,密切关注关键的最终用户领域,不断致力于公司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坚信,这种严谨、专注的态度能确保其实现战略调整,并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边江.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张伟霞.公司战略与风险研究[D].河南:工程学院,2014.

[3]王新业.色彩的博弈[J].中国品牌,2009,(3).

[4]李编辑.浅谈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6,(3).

篇10

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下,我认为电力企业可采取以下三种营销战略:

一、情感营销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商家通过产品的包装设计、折扣让利等手段来促销,以打动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但电力由于它的无形性,消费者无法直观地接触到产品本身,只能通过用电的可靠性和便捷性,通过接受的电力咨询和故障报修等服务,感受和体验电力服务,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所以,电力营销是一场攻心战,要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刺激消费者的感观,波动消费者的心弦,使其从心理上对供电服务产生认同感和忠诚度。

一是贴近“自尊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在营销策略组合中融入对消费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才能实现消费者的高层次需求。电力营销也要贴近消费者的“自尊心”,使消费者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电力营业厅的服务人员应通过规范的言行、亲切的态度,热情接待每一位客户,在客户距离柜台1.5米左右时,起身微笑向客户问好,回答客户提问时面带微笑,客户离开时送上一句“慢走”;对待客户的问题,耐心解答,不厌其烦,当遇到情绪激动的客户时,首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倾听他们的抱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仔细给予解释,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尽快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通过这些细节充分体现出电力企业对客户的尊重和善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客户对电力服务抱怨,并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要抱怨,而是希望得到服务人员的热情接待,希望受到重视。所以,无论对待什么客户,我们都要一视同仁,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优质服务,真正把对客户的尊重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

二是提供“定心丸”。电能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电能产、供、销于一体的经营模式,消费者购买电能的同时,还在购买一系列的电力服务,如业务受理服务、故障报修服务等。西方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购买服务的风险承担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较之购买商品面临更大的风险性,可能会造成不愉快或自己不希望的后果,而这些后果都将由消费者自己承担。所以,电力营销必须尽量降低或避免消费者买电、用电的风险,提高购买电能的附加价值。例如,95598电力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用电查询和问题解答服务,确保了用户随时随地可获知自己的用电信息;电力员工行为“十个不准”规范了员工与客户接触过程中的行为,展现了廉洁自律、恪尽职守的供电人形象;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保证了客户申请用电后的供电方案答复期限和送电期限等;《国家电网公司行风投诉举报管理办法》保障了客户投诉渠道的畅通,督察办法的落实和跟踪处理系统的完善。这些举措给用户吃了“定心丸”,让用户放心用电,用放心电,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心胜为上,兵胜为下。电力企业只有抓住消费者心理,通过情感营销,给予消费者理解、尊重与关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才能赢得人心,获得良好的口碑,推动电力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品牌营销

品牌代表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是产品形象和文化的象征,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效应能令企业从品牌溢价中获益,提高经济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风险承担理论也指出消费者为了减少购买服务的风险,一般会采取以下措施:忠诚于满意的服务品牌、考察服务企业的美誉度和信誉度,听从正面的舆论领导者的引导等。可见,电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倾力打造供电服务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不断扩大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在社会上形成积极的舆论效果,给客户带来正面的感受,产生共鸣。

供电服务品牌的建立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过程,一方面要使员工首先认可品牌形象,践行企业理念;另一方面要令客户感知、认可品牌价值。在企业内部,通过员工培训、合理化建议征集、劳动竞赛等方式,促使员工对企业的文化、品牌产生认同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促使员工形成积极的服务态度和主动的服务行为。员工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通过规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向客户传递电力企业的服务理念,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在企业外部,优秀的品牌是企业的一张名片,是企业的一面锦旗。电力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树立供电服务品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用电手续的办理和工程建设的速度,使用户早日用上电;不断改进技术水平,提高电能质量,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不断创新方便客户的服务举措,兑现服务承诺,切实解决客户用电问题;营销人员定期分析大电量客户电费构成,为其制定合理的用电管理方案;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电费“充值卡”、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加强95598电力24小时服务热线的服务功能;积极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知识,及时供电服务和停电信息;提高故障抢修的反应速度,联动机制;利用同业对标,取长补短,改善服务质量;赞助公众事业,参加公益活动,赢得社会广泛赞同,提高企业美誉度。这些举措能够在不同方面树立企业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规范真诚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优秀的品牌是一种软约束,像一把看不见的“尺”,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心里约束,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员工的行为,督促员工不能损害品牌形象,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品牌价值。

三、绿色营销

在历史的进程中,人们亲眼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也亲身感受到环境恶化带来的苦果。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于是,绿色消费、低炭生活等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绿色营销就是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道德准则,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的目的是要实现消费者、企业、社会和生态利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认为电力企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绿色营销:

第一,宣传优质环保概念。电力企业是自然垄断性行业,竞争者似乎既不明显也不紧迫,但其实,只要替代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核心利益,就能够形成对企业的事实威胁。煤、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都是电能的替代品或潜在竞争者。电能要树立其比较竞争优势,才能扩大市场份额。那么其比较竞争优势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优势就是电能具有清洁、安全、快捷、环保的特点。当前,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政策,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能源用户的重视。这是电力企业进行绿色营销的最佳时机。所以,电力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电能环保特点的宣传,一方面要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环保的电力产品,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