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0 10:0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辅导员;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介,以其信息量大、涉猎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及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迅速被高校大学生认识和接受,已成为高校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工作者,也是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样地为辅导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方便,不过表现在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少,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新问题,明确工作方法,解决新生的矛盾,也逐渐成为网络时代辅导员的工作重点。现实的环境要求辅导员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应对新的挑战,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而青年学生则往往是新事物的最早接受者和使用者,辅导员深知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仅用传统的话语系统是不够的。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其应用的深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等现代传播方式和载体,便成为大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新工具。
网络时代下的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确保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可靠接班人。
一、网络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工作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传统时代下,辅导员的工作要靠授课、开会、谈话等形式开展。在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下,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可以利用QQ,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细致地给予解答和解决;可以利用个人博客发表言论,改善形象,引导正确舆论;可以利用手机短信、E-mail等即时通讯工具和学生平等地、无障碍地沟通,深入同学的心灵深处;可以利用校讯通、飞信、学生群、校友录等新闻、通知和公示,提供学习、生活资料下载,展示优秀人物和团队,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网络具有信息量大、检索快捷、形式多样、交流直接、预警及时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覆盖面、有效性和及时性。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找到工作所需的消息、资讯,并通过网络快捷的传输;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将消息实时、动态更新,减少了很多口头传达所需的时间和重复。通过网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记录、查询和统计学生的基本情况,还可以促进各个辅导员之间和辅导员与学校其他部门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
(三)工作针对性更强。传统的德育大多数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学生则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课堂里接受“灌输”。网络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社会一方面有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错误的消息和言论,但另一方面又营造了一个人们可以袒露心扉的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困惑。辅导员可以通过参与网络活动,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困惑,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网络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辅导员需要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可能下降。这不但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量,而且也从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工作途径等多方面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强大的娱乐功能浪费了很多大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7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平均为16.8个小时。通过互联网来“看碟、聊天、打游戏”已经取代了体育运动,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发表言论不用负任何责任,大学生在网上谩骂和人身攻击在各个网站随处可见。网络还导致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对于在学习和就业双压力下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逃避现实残酷竞争的“避风港”。
(三)网络成瘾危害严重。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份的数据显示:大学校园中80%有校园网,90%的男生和63.5%的女生接触过网络游戏,在90%接触网络游戏的男生中有4%曾沉迷网游。网络成瘾对大学生造成了角色错位、人性异化、自我迷失、道德失范、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多种问题。例如,学生为去上网使出各种手段,如上课请病假、跳墙、偷窃,等等。网络也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如脊椎病、颈椎病、眼睛疾病、头晕、睡眠不足、面部肌肉辐射、焦虑症等,更甚者还会导致死亡。
三、网络时代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一)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时展。面对网络文化的新形势、新挑战,辅导员不能固守原有的经验和模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首先,辅导员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能够熟练地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复杂的网络中;其次,辅导员要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网络应用技能;要善于将新兴的网络技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先锋队;最后,辅导员还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网络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克服困难,大胆实践,力求能够驾驭网络危机、网络谣言和网络成瘾等复杂局面。
(二)搭建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建立,不仅要保证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类网站存在着数量少、更新慢等缺点。很多网站的宣传内容存在着摆成绩多、见问题少,说教多、分析引导少等通病。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摆正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设计、制作和维护中去;突破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单调、死板的一面,坚持走“综合化”建设的方向;要本着对同学成长、成才负责的信念;要主动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喜好,开设辅导员信箱、优秀人物访谈、不文明现象曝光、心理健康测试、生涯规划指导等栏目;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FLASH动画、视频剪辑等技术来改善传统网站单调的缺陷,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成为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引导人、教育人、服务人的网络平台。
(三)加强舆论引导,建立预警机制。高校是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校园网络已经明显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听信八卦”、“诬蔑老师”、“谩骂学校”、“人身攻击”等在各个高校的校园网上屡见不鲜。导致很多学生在上网时,潜意识地对正面的引导信息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对于复杂的斗争形势,辅导员要争取主动、自觉地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大力弘扬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勇于回应错误思潮,充分运用思想教育的政治优势,建设高校洁净的育人环境。要敢于向一些看似无序、嘈杂的虚拟社区进军,要引导学生从“发泄、谩骂、偏激”的坏习惯中跳出来,倡导“平等、尊重、沟通”的网络文明风尚。要特别注意将教育和服务相结合。不论是在网内还是网外,辅导员不应该只是一个“说教者”,更应该是一个服务者。针对后勤、教学、就业等实际问题,要求辅导员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后疏通各个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告知同学们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公民,用人格魅力和处事作风来改变虚拟社区的风气。还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虚拟社区有文明、道德贡献的虚拟人物给予实际的奖励,以弘扬健康的舆论氛围。例如,对于网上的热点问题要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措施,特别是及时正面权威的信息引导舆论发展,形成以权威信息发表渠道化解或弱化舆论危机事件的有效机制。
(四)开展网上活动,文明网络环境。首先,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地改变对网络活动的态度,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所有的网络活动都类似于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都是有害的。要正确地认识到有很多网络活动对青少年是有益的,有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其次,要学会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可以在网上开展“班级风采展”、“活动图片展”、 “个人博客展”等网络活动都可以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最后,要学会依靠学生来开展网上活动。不但要依靠学生来开展活动,还要学会培养网络人才队伍,负责活动策划、网络宣传、网络技术等,只有这样将学生网络人才队伍组织起来,才能突破“游击队”的模式,建立“正规军”。此外,还可以确立班级学生信息群的维护和管理者来负责班级网络活动的相关策划与建设。这样,对于引导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净化网络氛围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保证社会主义的学习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知作为辅导员是任重而道远的,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育人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各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 辅导员 角色定位 工作方法
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完善学生心理水平的健康和人格修养。在大学,辅导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建立一支优秀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刻不容缓的。但是,高校管理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很多辅导员对于自己角色定位不准确,无法很好的辅导学生。所以,管理者要积极帮助辅导员做好自身角色定位,鼓励广大辅导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一、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大学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的“传授者”。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只是单纯负责学生的生活,而教学工作都是专门负责教学工作的教授和助教老师负责的。作为辅导员,即使没有教学生专业知识,也必须熟知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这样可以解答自己学生的一些困惑,给他们讲述专业历史及以后的发展趋势,以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
2、大学生辅导员是一个“协调者”,协调大学生与家庭、社会、学校的关系。大学生现已属于成年期,其面临的生活环境也相对复杂了起来,其与家庭、社会、学校的关系会变的错综复杂。所以,大学生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去处理这些关系,做好学生与其家人、学生与学校社团、学生与社会就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处理。
3、大学生辅导员要注意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大学生的“保护者”。作为辅导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财务,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最重要的要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4、大学生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师”。现在,许多大学生面对当前各种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心里难免会有纠结和困惑的地方。此时,大学生辅导员一定要及时察觉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梳理思维,打通心结,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这样也可以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平等交流。[1]
二、大学生辅导员角色实现的途径
在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后,随后的任务就是角色实现,也就是使自身所扮演这个辅导员的角色成为现实。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实现途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从辅导员自身来讲,应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首先,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现在,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富有创造力,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但是不足的是他们心高气傲,心理不成熟,抗压能力小。所以,辅导员要注重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都要及时解决。所以,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社会实际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工作风格,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与学生进行沟通。其次,就是要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大学辅导员的工作面涉及广泛,而且很复杂,包括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学习指导等都在他们的工作范畴之内。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对于心理健康、社会发展、时事政策等各方面都必须有所了解。辅导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好学生。
2、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该为大学辅导员提供培训机会,帮助辅导员去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来。辅导员要积极参加学校、地区或者是国家所组织的有关辅导员的培训课程以及信息交流等。辅导员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鲜的事物,才能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才能与学生搭建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辅导员在学习中不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国内各高校面临的问题,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应从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给予支持。辅导员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而且接触的比较多,所以他们在工作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他们所享受的待遇却不怎么样,所以,社会应该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工作,并提高辅导员的待遇,表达对辅导员工作的肯定和关爱。这样才能把一些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和思想端正的人吸引到辅导员这一工作岗位上来,更好来辅导学生。[2]
三、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1、作为大学辅导员,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辅导员的工作对以后学生的发展可能会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对于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要尽力给予帮助,努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作为大学辅导员,还要注重培养高尚的情操,爱岗敬业。辅导员要具有敬业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将会引领学生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因为辅导员的性格作风、思想修养、道德情操等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辅导员要做好这个表率工作。
3、作为大学辅导员,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素养,注意自身知识面的扩宽。辅导员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和涵养,还要广泛学习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管理学、美学等等。只有扩宽了自身各方面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3]
四、结语
大学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员,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所以,辅导员必须明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自己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价值。辅导员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态度,以一切为了学生为理念,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来,敢于挑战,不断创新,带领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领路人和学生生活的贴心人。
参考文献:
1.袁丹丹;浅谈大学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法[J];邵阳医科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第16期
篇3
关键词:辅导员 探索 工作方法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是专业学习的指导者,是人生发展的导航者,是生活心理的关怀者,是班级事业的管理者,是国家各项事务的服务者。所以辅导员身兼多职的,在工作期间,辅导员不仅要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还应研究学生,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的意志有所行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想有效的引导,工作方法就有很多技巧和讲究,这些技巧和方法要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相通的。下面就谈一下对如何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一点体会吧。
一、塑造个人魅力,提高个人素质
个人魅力和个人素质指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表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个人魅力、个人素质都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学习状态、生活方向等,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与其个人内在的人格魅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及个人素质使自己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
1、塑造个人形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组织者,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求辅导员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辅导员应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保持正确得体的坐姿、站姿、走姿;穿戴整洁、文明;言谈举止高雅、文明;情绪控制得当,喜怒有常,喜怒有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理事熊卫平提到,一个完整的信息=7%语言+38%语气+55%表情,可见表情在礼仪上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所以辅导员应该恰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辅导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应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并将礼仪、个人形象与兴趣相结合,提高个人的职业魅力,从而以身作则,更好地指导学生。
2、严于利己,以身作则。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用自己的品格行为影响自己的学生,要求辅导员应该严于利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工作上应积极主动按时完成,要求学生的事情自己应该首先做到,法律、学校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应带头遵纪守法。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也是无穷,辅导员应以自己作为榜样激励学生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辅导员是否德才兼备对其声望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辅导员是否受学生爱戴和尊重,对于其影响学生的能力和程度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辅导员应该严于利己,以身作则。
3、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者懒而忽略了学习,辅导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首先,辅导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 其次,加强培训, 除了进行政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外,还应着重进行了辅导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培训。辅导员工作不光需要热情,更应该扎实掌握相关工作理论和方法,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再次,主动学习《大学生教育心理学》,《卡耐基成功之道》《人性的弱点》等相关书籍,为更好地利用心理学途径了解学生的心里动态和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打下基础。最后,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不断反思、改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提升。
二、确立决策机构,采用恰当方式管理班级
辅导员是学院、系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同时也 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管理能力。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 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辅导员, 必须把班级管理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虽然只是短短三年,但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想要这个班集体具有凝聚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而又创新的管理方法。
1、辅导员领导下的班干负责制。各个高校按照1:200的比例,每个辅导员配比200名左右的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且如果每次重要的非重要的决策都由辅导员来亲自通知和要求,渐渐地学生会对辅导员产生过度依耐和审美疲劳,也将降低辅导员的个人威信。但如果采用的是辅导员指导下的班干负责制,不仅减轻了辅导员的负担也给学生干部自我锻炼的机会。小事班干自己负责到底,解决不了的事辅导员提供指导帮助。班干部着手工作之前,辅导员给予班干适当的培训,将管理班级的相关方法和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给班干打预防针并引导他们摸索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自我教育法。辅导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班干部也要以身作则,在学习上、工作上、活动上都应该积极主动起带头作用,加强自身修养。创造必要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其中受到自我教育。鼓励班干带领班级同学养成遇事尽自己最大努力,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成长。班级活动出现意外事件时,班干应带头寻找问题所在并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和班级同学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3、民主管理法。每个老师都想认认真真地管理班级,非常担心班集体会出什么事情,常常导自班级管理过分紧张,使学生无从适应。这里其实就涉及一个在管理中的“抓”与“放”的问题。《高等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教师管理学生的四种方法: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管理模式是最优的管理方式,因此我们应采取以民主型管理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这里的民主,不仅要求辅导员对待每个学生、每件事情要公平民主,还要求班干部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公平民主。我认为班集体管理应该松严适度,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让学生进行“放羊式”的学习,也不能把学生框得过死,应把握好这个尺度。任何一个团队,都离不开一个具有核心的领导机构。团队的精神面貌、进取精神都决定于这个具有领导核心的机构。班集体领导机构的健立决定于同学们的认知,由他们集体决定领导机构的建立,要充分体现他们的民利,尊重他们的选择与决定。
4、以旧带新法。大学是学生独立的开始阶段,初获自由的学生大部分满怀激情,渴望在象牙塔里活出自己的自由和精彩,特别是新生班干,激情很高,但由于缺少经验,处处磕磕碰碰。老生班干,对于各种常见问题或者突发问题都有相应的应措方法。在新生的第一节班会上,将指定的老生班干介绍给相应的新生班认识,并给于老生班干足够的权利和威信,让老生在辅导员指导下帮忙管理班级。老生班干年龄和新生相仿,对待问题的看法相类似,这样的以旧带新法,不仅可以促进老生班干能力的发挥,也能更好地管理新生班级。对于部分既带新生又带老生的辅导员,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减轻了辅导员的负担,也能增进新老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还能防止老生对于辅导员由于精力问题“冷落”老生班级而抱怨。
此外,辅导员还应充分利用班级信息员提供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班级的大小事情。并采用预防法、鼓励法、兴趣教育法相结合的方式,及时遏制不良行为的产生;充分发现每个班级的闪光点,并鼓励班干引导班级的同学,发挥班集体的优势,在各种系级、校级活动上为班级争光。
三、采用巧妙方式,促进学生活力发展
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词汇――“温室的花朵”,一般是用来形容生活在当今社会的青少年。这让我联想到:生活在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若把它放归自然,它必将面临死亡的威胁;长期生活在室内的花草,若把它放到室外,可以想象它能否经得住外界风雨的洗礼。大学是个小小的社会,大学生在这社会里要学会独立,学会生活,学会竞争,学会摆脱“温室花朵”的称号,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活力,要有激情,要有自信,要有荣辱感。如果一个辅导员只是告诉学生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并不利于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五花八门的实际问题,而且有时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辅导员要做的就是鼓励并引导大家寻找最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失败为教训,以成功为动力,点燃学生的激情,适度进行竞争。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努力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好准备。
1、点亮学生的激情。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具创造潜力的优秀群体。这个群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激情和灵感,激情包括生活的激情、学习的激情、探索的激情、自我表现的激情等。激情让一个人处于兴奋状态,让人积极的做每一件事。拥有激情的学生才能更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学习,才能更积极地进行学习和创新,才能更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亮点,拥有激情的人生才有意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学校活动,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比赛,发掘学生特长。利用各种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点亮学生的激情,丰富学生的生活。
2、竞争的妙用。竞争是指个人与其他人一起活动时,想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说通过竞争想超过别人是人的一种本能,只有和别人比较时才表现出来。竞争─是使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克服惰性,是进步和发展的催化剂。竞争包括个体的竞争和集体的竞争,个体的竞争有助于个体的进步和发展,集体的竞争有助于班集体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对班集体的维护。利用竞争的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能力上、潜力上、组织上进行良性竞争,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前进动力,也使学生为了班集体的荣誉而更自觉克制自身的不良行为和促进班集体的团结。竞争是生物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正因为竞争的存在,也就促使竞争双方发现弱点互相提高,从而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但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辅导员在促进学生竞争意识养成的同时,应避免不正当的竞争和竞争弱点带来的反面效果。
3、适当组织班集体活动。大学生活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充实大学生活,以及在各种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的培养和发展。辅导员应鼓励并指导班干部组织各种各样的班集体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防止学生因无聊而沉溺于网络游戏。1、鼓励班干部组织春游和秋游,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尽情享受大自然美好风光,也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动手、勇敢下厨,分享自己的拿手好菜。2、鼓励学生组织班级篮球赛、排球赛、跳绳比赛等,让男生参与到女生的擅长的活动中来,也让女生加入到男生擅长的比赛中去,可以自行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比如男女混合篮球赛,女生进一个球可以加十分,男生进球就以正常的分数来算。3、鼓励班级组织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主题班会比赛、轻唱比赛等,班级内的各种活动,可能质量不是很高,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每个人的各种潜能都可以得到挖掘,也促进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
四、利用多方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诚然,做好一名管理员是每一个辅导员的份内之事,从管理入手也是有大文章可作的,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或是停留在做好一个管理员的层次,随着弹性学制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深化,辅导员不仅要做好一个管理者的身份,还应利用多方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1、深入宿舍。宿舍是学习之外较为轻松的环境,白天辅导员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和接触,晚上辅导员应利用闲暇时间深入宿舍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所以辅导员不仅要鼓励班干部每天到各个宿舍了解同学们生活需要,还应该经常亲自将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上的困惑,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加强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2、QQ、飞信平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隐私,学生也不希望自己的隐私在同学面前讨论,所以可以鼓励有需要帮助的同学通过QQ、飞信和老师交流。对于特殊学生,深入实际跟踪,利用QQ飞信及时引导和帮助,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以朋友的身份,了解最新动态,及时引导和帮助。
3、QQ空间、博客平台。网络时代,学生很习惯将自己的情绪和动态表达在QQ空间上或博客上,辅导员应通过这些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对于部分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加以了解并开导鼓励,防止不必要的事情发生。辅导员也应利用空间博客,适时写些通知、活动总结、自己的工作感想以及对学生的期待,并在文章及评论里和学生交流互动。也可以利用博客平台,转载或分享一些励志文章和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利用班会课和班级活动为平台。每个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将“感恩”“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大学生如何正确理财”“大学生正确的恋爱心理”等主题,通过班会的形式传达主题思想。也可以鼓励班干利用班会,组织班级辩论赛、歌唱比赛等各种活动,展示学生的优点,也丰富学生生活。
总之,要当好一名辅导员,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管理好学生,就应做到方正自己良心,奉献一片爱心,表达一片诚心,唤起学生的信任。并利用多种平台、多种方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放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学生工作中能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学校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政策进行调整,积极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方法,对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实效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特点、新问题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受到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
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课程、选择任课教师、选择学习年限,使学生自由度增大,思想观念容易多元化,而大学鼓励实现自我独立人格,强调个性张扬,强调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发挥,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团体合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或者为了某些利益表现极端低下的道德素质。授课班级载体淡化,说教方式面临尴尬局面。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生活的阵地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区和生活区。由于高校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班级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点接受授课过程,使自然班的结构被打破,弱化了自然班的功能,将实际授课班级的概念推广到全校范围。以上种种都增加了辅导员日常管理和教育的难度。
2.学生思想不稳定,理解难
现高校学生多为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素质较差,在进入高校后常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无所适从。生活习惯与家庭背景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使同辈群体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很多学生面对着“独立安排时间和生活”、“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现实竞争”等问题,思想上处于一种焦虑、矛盾的不稳定状态。不成熟的思想指导着大学生的行为,加上高年级同学的引导,致使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形成偏颇,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管理学生的难度。
3.社会期望值高,担子重
学生家长希望子女学业所成,学校强调就业率,强调学生质量,社会希望高校输送出栋梁之才,毕业就上岗,上岗就工作,创造出高额利润,所有的期望都转化为沉甸甸的重担压在辅导员的肩头,辅导员每天在“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的循环中奔走,致使身心压力大,工作难以实施。
二、辅导员工作策略的调整
1.个人知识面和信息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的工作几乎涵盖了和学生相关的所有方面,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如果学生工作不稳定,那么,高校中的一切事务都是空谈。“有困难,找导员”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句名言,而辅导员在高校中所承担的责任也就日益重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师生的配备比例是1:200,那么,辅导员每天要面对200个学生的问题,个人的有限知识面和信息就很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参加相关的培训,从而不断提升业务理论水平。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营销的能力,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适当下放权利给学生干部,辅导员从旁引导,既锻炼了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辅导员要有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急学生之所急,尊重、理解、关爱、体谅、引导学生,最大的满足学生的成长和成材要求。当然,我们的服务理念是一种手段和工作方法,而不是事无巨细,更不是服务人员,因此,辅导员自身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需要高校中其他岗位的教师给予辅导员职位的认可。
2.教化权威淡化——开展感恩教育,实施人性化管理
当今时代是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活跃了他们的思想。这使得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再单一,而辅导员很多教育的方法可能学生在网络上早已熟知。这一事实严重的削弱了教师的教化权威。学生“尊师重道”意识严重滑坡。学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认为缴费上学天经地义,从某种意义上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了消费与服务的关系。这些现象对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辅导员的工作对策也相应的进行调整,构建人情化的管理方式,将感恩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交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关心的切实问题,如个人发展和志向选择等等,对学生错误的指出也由一味的指责转变为引导的方式,建立合理的期待,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养成自我反思、宽带他人的品质。这种非强制性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识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辨别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大学群体是由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敏感人群。来自学业、情感、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部分受挫能力较差的学生情绪焦虑、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冷漠,不利于人格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目前,虽然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着心理咨询室,但是学生的利用率并不高。大部分同学对于心理咨询心存疑虑,不主动寻求帮助,拖延治疗最佳时间,最终造成不良后果。辅导员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辨别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端倪,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不经意间化解矛盾,从而消除或减少发生问题的隐患,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和深入。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的探索
“走动式管理”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体现:它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与辅导员工作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是相辅相成的。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到学生寝室、教师、食堂中走走、看看、问问,在走动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困难,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辅导员的亲和力,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树立辅导员身体力行的个人魅力。“走动式管理”突出的是现场管理,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在走动中,辅导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偶发事件、减少中间环节,将问题消灭于初始状态。“走动式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管理,有利于辅导员有针对性和全程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服务、引导,创立上下联系、内外结合的互动机制,扩大管理时空,使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真正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辅导员可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需要用青春和热情来成就的事业,是需要构筑用爱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更需要用心指引学生实现人生的梦想。辅导员的工作是与时俱进的,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开拓创新,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雷伟.学分制条件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5.
[2]阮佳佳.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策略的调整[J].高教高职研究,2007,5.
篇5
有些辅导员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道德现象等相关知识认识不深刻,难以用正确的理论对学生正确引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工作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有些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明确,被动管理,工作创造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喜欢采用各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一人多职,难以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知心朋友。但时下有的辅导员却承担着多种职责,拥有着多重身份,无法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本职工作上,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无法发挥,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
(四)工作方法不灵活,过于死板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每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论事情大小都有义务找学生谈话,要善于倾听,通过谈话获取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对症下药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积极地引导学生。但是有的辅导员却很少找错误学生谈话,或谈话了也没有与学生分析错误根源,提出改正意见,因而谈话效果往往不理想,谈话过后有的学生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有的甚至屡教难改。
(五)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不强
围绕学生展开工作,不仅责任重大,而且任务繁多,在负责学生工作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于高校辅导员日常事务琐碎且繁杂,因而辅导员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心生厌烦,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基于学生的视角,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工作方法与技巧:
(1)尊重关心学生、理解体谅学生、信任接纳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教育模式。要经常与班级同学一起,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组织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言传身教、有效沟通、换位思考、构建认同感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方法与技巧。
(2)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流。“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通过对话,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困惑或烦恼,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困惑,并把辅导员自身的经验和想法跟学生进行交流,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从而达到真正触动灵魂的效果。
(3)以“知心哥哥”或“之心姐姐”心态与学生沟通。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卸下心里防线并积极与辅导员顺畅沟通呢,首先辅导员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建议,不要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要以“知心哥哥”或“知心姐姐”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其次,不要把与学生的交谈当作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谈过话后不要不了了之,要主动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并要了解谈话过后该学生的思想问题是不是有所改善。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学生讲话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要随意打断。
(4)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职责。积极面对在教育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必须做到迎难而上,耐心地解答疑惑问题,而不是逃避难题和责任。为什么有的同学对辅导员的话常常听不进去,辅导员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辅导员自身采用的工作方法是不是同学们所不喜欢的。辅导员可以请学生讲述他们心目中“好老师”的故事。当然不是每个“好老师”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要借鉴学生们心目中“好老师”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认清自己的工作重心。应该把工作放在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主的重点上。对于学生自己能处理的事能下放的就下放,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只要做好了学生工作,辅导员在工作中才会更加顺畅,教学目的才得以实现。
(6)开一个有血有肉的班会。要让同学们有这样的意识:开展班会时辅导员要及时了解、知道班里的一些情况,并对一些紧急情况作出及时的处理。其次,开展主题班会能够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德育功能,即营造班级气氛、培养集体活动、向同学们传递道德的正能量、展开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传达近期的工作方向让学生们知道近期的学习任务并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等。
辅导员与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具特色的一对角色。辅导员能通过自身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和办事魄力来吸引感染学生。其次辅导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表现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利益。辅导员不论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学生来说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为了更好的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应该使尽全力,自我完善。结合实际,选取适合自己的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领域都正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剧烈碰撞。这种社会转型,必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相应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也因此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如何提高他们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笔者现结合担任辅导员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经验,对辅导员运用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展开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进行具体阐述。
一、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一)运用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大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品质对思想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情绪丰富,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自我认识、主动性、自尊心增强,但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稳定、成熟,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愿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主动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强烈的人际交往意愿与一定程度的心理闭锁的矛盾。运用心理咨询的理念,辅导员可以以新的视野去看待学生们的“问题行为”,尊重其存在的价值,设身处地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借助于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去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困惑与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完善的人格。
(二)运用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方法,学生容易感到厌烦乏味和难以接受,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在心理咨询中,强调尊重来访者的人格,遵循平等性、尊重性、保密性原则,坚持共情、信任、理解、积极关注的态度,以技巧性的方式会谈并注重倾听,在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营造一种和睦、融洽、情感协调的心理气氛或条件。把这样一些原则与态度运用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再急于对学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密切的深度,产生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二、心理咨询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尊重原则
尊重学生,意义在于可以给其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期,追求独立的需求强烈,自尊心较强,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对尊重、平等的感受更加敏感,迫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的一些言行可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不一致,甚至会出现观点的冲突。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可能会立刻批评学生的言行、反驳学生的观点,希望学生的这些观点即时得到改变。然而,这种教育方法只能增加学生的反感,认为辅导员不理解自己,导致他们只能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保持沉默或者说一些教育者希望他们说的话,结果使教育的结果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试着暂时接受他们的观点,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向教育者倾诉,教育者只有对学生的内心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想作引导。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其一方面指接受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仅接受学生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面,另一方面指接纳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学生,并与之平等交流。辅导员在工作初期对这一原则的运用可能会有困难,如一个对学生谈恋爱持反对态度的辅导员可能对荒废学业谈情说爱的学生持不接纳态度;一个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工作认真努力的辅导员很难接受一个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学生。辅导员应意识到对学生的斥责和不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确立“有问题的学生也是有价值的人”的信念,对学生要有信心,相信他们有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真诚原则
真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
辅导员在表达真诚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对学生负责,有助于学生成长,对学生说的话,辅导员要认真考虑是否应该表达或采取何种方式、何时表达适宜等。比如,对于一名因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学生,辅导员通过与其谈心以及侧面了解得知该同学自私自利,不懂得宽容他人而受到班上同学的排斥,尽管辅导员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像你这种性格、道德品质,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但这样讲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破坏了师生关系,可以委婉地说:“你有些言行容易引起同学的误解,引起矛盾,你不妨站在别的同学的角度想一下,看看你的做法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有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很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和完美的,能让学生钦佩的。然而由于过多地注意形象,维护完美,过分炫耀自己自己知识渊博或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的欠缺,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失去了真诚,无形中拉大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沟通增加了困难。因而,辅导员应当了解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可虚假。
(三)共情原则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认为,共情指能体验他人的世界犹如自身的世界,即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这一原则要求辅导员在解决学生问题时,要借助于学生的言行,走出自己的参照体系,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能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如目光、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准确表达出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例如,一位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说:“我马上要去国外留学,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在国内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现在一下子走这么远,人地生疏,真不知道出去后会怎么样。“如果辅导员回答“出国是好事呀,有什么好苦恼的”,这是忽视学生的感情,显然缺乏共情。如果辅导员回答“你学习这么好,能力又很强,你会过得很好的”,这是没能理解学生的茫然和担忧。如果辅导员回答“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要独立的,这没什么”,这是高高在上的评判,完全否认了求助者的情绪。如果辅导员回答“要独自一人外出留学是会有很多困难的,但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辅导员虽然对学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后半句有些空洞,属理解不深。上述种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甚至使学生不愿再继续交谈下去。辅导员不妨这样说:“你以前没有独立生活过,现在一下子要出国,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能理解你的这种不踏实。”或“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不安心情,如果是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的,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就愿意进一步向辅导员敞开心扉。
(四)积极关注原则
凡是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即教育对象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辅导员要坚信每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一定会有所成长与发展。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关注有助于建立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优点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三、心理咨询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倾听技术
倾听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步,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认真倾听既是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又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充分了解情况。倾听不仅要用耳,更要用心。辅导员不仅要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能听出学生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
正确的倾听要求辅导员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学生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谈话对象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谈话对象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作出更完整的判断。比如,学生说到考试不及格时,他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表述方法:(1)这次考试没及格。(2)这次我没复习好,不及格。(3)老师没给我及格。(4)真倒霉,考试没及格。第一句是对事件做客观的描述;第二句求助者以负责的态度做了自我批评,但这种人也可能凡事都自我归因,自责自省,自卑退缩;第三句表明是别人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可能常推诿,容易有攻击性;第四句则含有宿命论色彩,凡事易认命。所以,谈话对象描述人和事时所用的词语或结构,有时往往会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
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又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反应的目的既是为了向学生传达倾听态度,鼓励学生叙述,又是为了深入了解问题。此外,我们在倾听时,不要带有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学生讲的任何内容不能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
(二)面质技术
面质在心理咨询中又称对质、正视现实等,辅导员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如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矛盾时,可考虑使用面质技术。我把在工作中常见的几种矛盾归纳如下:
言行不一致。比如在与一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交流时,该同学称自己在努力学习,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通过深入交谈,发现该生在校外做了好几份兼职,有时甚至旷课去打工,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可以运用面质技术向学生说:“你说你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我发现你从未认真把精力用在学业上。”
感觉与现实不一致。对于一位与同学关系不好、敏感多疑的学生,辅导员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感觉别人总在背后议论你,难道他们没事可做吗?其实每个人最关注的是自己,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你感觉别人总在说你,这只是你的猜测和臆想。”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不一致。一个因英语成绩不理想而苦恼的同学,辅导员通过交谈发现,根据该生原有的基础和现在的努力,考试成绩是较理想的,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辅导员可以这样说:“你说你英语不好,可我发现你现在的成绩与你的水平还是比较一致的,这样的成绩反映了你真实的水平。”然后帮助他分析其优劣势、知识能力情况等,使其对自己有客观全面的认识。
辅导员使用面质技术时,虽然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察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面质技术会迫使学生面对原本逃避的想法、情绪或行为,所以,往往会引发他们的一些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有可能导致危机出现。因此,面质时辅导员的共情、尊重温暖和真诚是非常重要的。
(三)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它主要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生活适应。高校辅导员和团体领导者、班集体和团体的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辅导员工作引入团体辅导提供了可能性。
入学初,学生们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和陌生的群体,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作为辅导员,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时可借助团体辅导活动来实现。比如“劲舞破冰”可以让新生们在音乐与舞蹈中相互熟识,“风中劲草”以游戏的形式培养新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校园情景剧”则可以让新生们以小品的形式再现《学则》中的规章制度,提前体验校园生活中将会遇到的诸如宿舍关系、学习竞争等问题。这些辅导都会使班级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起来,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始大学生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的困惑,就业信心不足、对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因此,适时开展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增加取得就业成功的机会。此外,还可以使学生疏泄消极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辅导;学习能力培养;辅导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15-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的学业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机遇等待发掘。学业乃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唯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适时规划发展目标,方能实现大学生良好的就业或创业。学业辅导是帮助处在懵懂期的大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步入正确道路的重要手段。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理念,学业辅导将通过多元化、发展性的形式,帮助学生适应和践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宽课外活动的能力,旨在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一、大学生学业辅导的内涵和目标
大学生学业辅导由三个相关主体构成:一是任课教师,即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二是德育教师,即辅导工作者;三是学生,即辅导对象。其中,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学业辅导工作主要是由学生辅导员推进和开展。学生是学校教书育人之主体,学业是学生立身之本,学生学业发展的好坏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学生学业辅导乃是学生发展的助推器。目前世界上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潮流是将学业辅导视为一种发展性辅导,即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辅导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激励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学业辅导是基于一种前提,即所有学生个体在大学在读期间,即学习阶段均需要辅导,大学生在校的四年或五年,会经历不同的学习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当然也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与困扰,为了帮助学生成功地化解问题,学生辅导员必须在学生发展的各个时期,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辅导、感情、人文关怀等教育活动,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树立良好的人格,协助他们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习得的经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实现“授之以渔”的发展性辅导理念。高校学业辅导应是使每一个学生个体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应包括环境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思想意识辅导、发展规划辅导、拓展能力辅导等多个方面。通过辅导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为今后的就业发展打好基础。通过科学的学业辅导方法实现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大学生学业辅导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革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年轻化配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延续以往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70后”、“80后”辅导员的价值观、世界观相对成熟,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与世界接轨的共性更广、更宽,能够为“90后”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即便如此,“90后”大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实现意识,这就使得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学业辅导工作的过程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多年来,限于我国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复杂因素,在学生考试分数是“当务之急”理念的指引下,学业辅导逐渐成为了学校辅导工作的重点,大量的学生事务项目和服务围绕学业辅导而提供。学业辅导的片面化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制约着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过度重视政策管理。长久以来,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学业辅导工作过程中多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出现,教育形式趋于刻板、方法创新相对不足,对于新生代大学生的各种需求的反应不够积极和灵敏。以管理政策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类似的说理性管教让性格活泼、观念先进的新一代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2.授之以鱼,重教轻学。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的教学模式都是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教育同质化明显。大到百人的课堂,小到十几人的小班授课,都是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大多数任课教师仅侧重于讲授,而忽视对课程学习方法的讲解,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关注甚少。适应了整天督促的中学教师的管理,学生容易在初入大学学堂的时候放松学业要求。对于教师的依赖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了听教师讲授的层面。学生在校期间学业的好坏仅以完成课程内容、考试成绩为标准,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缺乏学习方法的教授与培养,缺乏学习兴趣方面的引导,并没有能够做到“授之以渔”的学业辅导目标。
3.学生个人意识过强,缺乏进取意识。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他们追求新鲜事物、热情、开放,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有时又是沉默孤独的。这一代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烈,不希望被打搅,厌倦过多的管教,依赖性相对明显,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些大学生在长辈呵护、社会诱惑下养成的种种习惯会影响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和意识。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但反感说教、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进取意识等诸多因素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三、实现大学生学业辅导目标的途径及对策
1.树立大学生学业辅导“以生为本”意识。大学生,尤其是刚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身份的转变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他们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如果在此时,辅导员在开展学业辅导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是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条框规定的管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以学生为本是学校办学治学的基础,教学内容的开展需要围绕学生进行。信息时代知识革新速度迅速、复杂多样的诱惑比比皆是,紧扣时展需要的学业辅导,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群体的根本需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性和规束性,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未来建设者。
2.“授之以渔”,培养学生会学习。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知识传授过程,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听教师讲授课程知识只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充分条件,完成好学业目标的有效手段是需要实现教与学的融会贯通。实现学业辅导目标,需要以教师教会学生、学生会学知识为标准。受教育者并非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以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基础对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评价与选择,通过主题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主动、积极地接受、吸收、消化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行为。要开展发展型学业辅导模式,即辅导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提供给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多元的优质学习资源,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引导、指导、辅导、督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业辅导目标,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综合潜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3.完善辅导员全面辅导能力。学生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的全面辅导能力是正确、高效引导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开展学生辅导员全面辅导能力的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和完善辅导员学业辅导技能。辅导员能力培训课程要涵盖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学科专业发展前沿、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网络建设等,诸多有关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相关内容的学科,要求辅导员在处理学生遇到的种种困难中,有能力用相对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正确有效的辅导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生活、情感中的困难,助其走上求学、择业的正确道路。
4.全员参与育人辅导。学生学业辅导不仅仅是学生辅导员的个人工作职责,应当广泛动员教学单位内、甚至全校的党政团干部、任课教师等各个方面的有关人员,甚至还包含学生本人。全员参与辅导育人工作可以组织成立专业教师志愿辅导团队,从党政团干部、任课教师中招募具有奉献精神、有足够耐心和充裕时间的教师,将他们纳入志愿教师库,按学科进行归类,以待安排辅导课程。通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优化辅导,志愿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业状况,分析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的各种需求,通过观察与沟通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
5.学生互助团体辅导。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任课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就能够掌握的知识,要做到有的放矢更需要学生主动的学习,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可以在学生群体中组织成立学业互助小组,由学习优秀的尖子生带领学习困难生开展各种类型的互助学习。例如,由学生自己定期举办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团体辅导,通过学生会或报请学院、学校的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和座谈;举办学业规划交流会,联系往届师兄师姐,交流、座谈各种经验;举办问答比赛等一系列素质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学科学习能力,增强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集体凝聚力。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学生学业进步,实现教学科研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秀彦.发展性学业辅导:高校学生工作新视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
[2]王志军.高校学业辅导的途径探析[J].现代阅读,2012,(20).
篇8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认同;素质能力提升;学生工作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为例”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8日
一、辅导员职业认同及其意义
我国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有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在借鉴了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认同所做的研究后,有关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便建立在教师职业认同基础之上而展开。而对于辅导员职业认同的专业性解释一般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对所从事辅导员一职的肯定性评价,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态度。因此,如若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强的话,那必将会激发其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奉献度,也同时会使其自身体会到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与责任心。所以,如若辅导员自身便已经将其自身忘我的投入到其职业工作当中,那么从学生工作角度而言将会很大程度地提升其顺利进行学生工作的能力,从而对学生工作的稳定和传承起到有利作用。
二、提升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途径
(一)注重培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而高校心理问题研究进行的则将为缓慢。在许多情形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受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来以影响学生。这些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爱好、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等。辅导员应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正确对待矛盾冲突,公正客观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积极参加交流讨论,不断拓展综合素质。时代的变迁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来给自身充电,来继续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辅导员应加强教育、培养和理论研究,来提高自自身的整体素质,促使自己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思想教育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促进自身对于工作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知识层次结构,培养自身综合能力。辅导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知识,能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咨询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对自己专业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法律事务的咨询和指导。另外,还应掌握好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能够将管理、教育与服务有机的结合。最后,还应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该专业知识,能够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有效地为其解决。
(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辅导员应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加强自身学习涵养,另外还必须有着坚定的政治方向,以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因此,辅导员应多研读一些的理论性文章并深刻理解其内涵,构建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努力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自觉运用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三、对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发展趋势
对于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并逐渐涉及到关注其从某一方面发展到综合全面发展,应重视到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心理、个体与认知、价值观和整合型四个基本方面。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怎样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了解自我与他人以及世界能力的思想复杂成熟个体的过程。美国“学生发展理论”主张学生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培养自身的情感控制和社会能力,它主要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治、明确人生目标、建立社会责任感以及自身信仰。而我国以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契机,将专业方法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可以说“专业方法”已自然的成为学生工作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也已成为学生工作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具体的学生工作方法的发展趋势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专业化趋势。实践证明学生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是当下解决学生诸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科学化、整合化、多元化三个发展趋势的基础。
在这种趋势下,学生与学生工作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共同的科学实践者的关系。在专业工作方法下,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主客位置发生着转换,学生工作者不但是专业方法的运用者,同时也是被试验者,而学生则也同时担任着被试验者与试验主要参与者两种角色,在共同实践科研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换位思考改善了老版教学模式中的相互关系,消解了抵触情绪,这既有利于提高两者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提升其工作效率。专业工作方法调动了大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解决问题成为学生与学生工作者共同的目标。
(二)科学化趋势。科学化的含义是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进行计算、分析,遵循科学程序,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学生工作方法的科学化是指运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技术、科学的方法来作为学生工作方法的主要依据。它是基于专业化趋势而发展形成的一个发展趋势,使工作者在学生工作中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由此便也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科学化也已基本成为学生工作方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经验方法的权威,使学生工作者成为具有科学知识的专业工作者,而并非传统的经验权威者。同时,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高校的学生工作更为顺利、高效地开展。
(三)整合化趋势。整合这一学术术语最早由英国学者赫伯特・斯宾塞在1862年出版发行的《第一原理》中提出。在哲学意义上讲,整合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到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它的理念是基于事物本身,着力于其自身及各个部分、各种因素,并最终落实于事物本身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上。在社会事务中整合则主要是指将零散的事物要素组合在一起,并使其集合形成一个最有价值最有效率的整体。而在具体的学生工作方法中,整合则是指将校园生活中各个相邻甚至相距很远的方法要素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于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边缘性、综合性的工作方法体系。换句话说,就是把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要素在新的形势下与当下工作方法特点重新归化创新为一个新的教学体系。由此也形成了目前学生工作整合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四)多元化趋势。当下,社会不断发生着变迁,学生工作实践的不断推动使得学生工作理论在不同学科的视角下形成了多派别、多观点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因此,多元化的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了学生工作多种工作方法并存、运用与实践之中。
由于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学生结构构成元素的多样性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的多样性等,多元的学生工作方法成为必然,它是解决学生生活及工作问题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当下时代学生的日益个性化,使得学生工作方法的多元化应运而生,并且也已成为学生工作方法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四、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顺应学生工作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而在建立这样的模式的过程之中必将会碰到学生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辅导员应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与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按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辅导员要在尊重学生合法权益,督促学生依法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在引导学生未来发展中进行良好教育;要在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开展服务的学生工作理念。这就说明管理、教育和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职能,实际上学生工作中则基本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偏教育、重管理、轻服务。
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很多高校的理念却还没有及时转变,依然抱有“教育就是主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管理就是侧重约束、控制学生的行为,服务就是强调解决学生吃住问题”这一陈旧观念,从而会出现在教育问题上空喊口号,追求形式;在管理问题上以压堵为主,缺乏人性化;在服务问题上缺乏服务意识,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这一局面。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应当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增强对学生自我实现需要方面的关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向着最为全面的方向发展;在管理问题上,应彻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固守“以学生服从为本”,这样由所谓重管理而产生的问题将能够从根源上得到解决;在服务问题上,我们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来统筹运作,进而采取有效的服务措施,积极构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服务体系,并且应保证这个服务体系功能完善,服务质量高,覆盖面广,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服务、支持和保障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红梅,孙会民.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
篇9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社工化;可行性
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目的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管理,并为高职学生提供一系列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专业,最后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提炼出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虽然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与性质和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两者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工作的理念、理论和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因此,高职辅导员可以借鉴和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将这些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理论与方法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应用于高职辅导员的社工化建设当中,以适应新情况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地增强高职辅导员对学生管理服务的综合能力,使高职辅导员成为一支社工化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
一、高职辅导员工作理念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互补
高职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群体性,从整体上去把握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拓展学生的个人素质,增强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使用的是讲授的方法。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忽视了高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我们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符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发展,能否真正起到教育和管理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阻碍。然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做到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自决、促进学生发挥潜能,最终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价值观对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能够促进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
二、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互补
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教育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工作问题,方法是从思想上入手,对个人进行改造,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学生的言行。高职辅导员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格的人才。而社会工作理论在高职辅导员工作中可以做到从服务学生的理念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的力量,为高职院校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的优质技能型人才。两者在实际的工作中,社会工作更加尊重学生的自我表达,注重学生的个人思想感受;帮助学生逐渐的走出困境,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克服困难,可以说两者在工作理论上两者存在很大互补作用。另外,社会工作更加的强调将学校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注重各种环境因素,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自主选择性,在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拓展上保持学生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优化教育育人环境。因此,社会工作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是对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的重要补充,两者能够互相的促进。
三、高职辅导员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互补
高职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教育和引导,它主要从思想上来说服学生,感化学生,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不过我们知道,思想认识的提高很难有一个统一和直观的标准,而且在工作中更加强调思想认识和行为标准的统一,忽视个性的自主发展。在目前“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服务,为学生潜能的挖掘提供平台,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便利的环境是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身体上精神上的,还是学习上就业上的,高职辅导员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工作。然而高职辅导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依靠都是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没有专业的工作方法,很多时候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从高职辅导员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来看,把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引入到高职辅导员学生工作处理之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社会工作的在方法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满足适应社会的需求,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可以说社会工作方法能够弥补传统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两者从共性与个性上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 沈炜.基于“高校社工”理念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2]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8.
篇10
【关键词]: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5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才能带领好学生。做到"精、通、知、晓",是辅导员的必备条件,即"精"学生管理,"通"思想教育,"知"学生心理,"晓"法律常识。
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往往是应届毕业生,只有极少数是从事过其它工作的。大多数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充满工作激情,他们多是大学校园里的主要学生干部,有着较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正由于他们直接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对于师生角色的转换还不明确,要以一名教师身份管理、服务学生还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本文主要探讨高校里新入职辅导员的角色适应性问题及如何迅速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积极参加业务素质培训
高校常常会针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系列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岗前培训能帮助新入职辅导员迅速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点,掌握自身岗位职责及要求,熟悉学校领导及同事,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在岗培训则会系统、全面地为新入职辅导员提供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优入党、奖勤助贷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辅导员掌握全面的业务技能和素质。新入职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及时地加以总结,不断提升工作方法。
二、认清角色,摆正位置
新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后,应该转变思维模式,时刻铭记教师身份,从学校教师的角度全面思考问题。身为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首先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其次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遵守学校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情自己也坚决不能做。
同时,辅导员还应明确学生是管理服务的对象,一切工作要以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为重心。对于学生,应该真诚相待,做到尊重与爱护。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应方式多样,不能只以批评为主,特别是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恼怒而讲有损学生尊严的话语。特别是新生刚刚步入大学的殿堂,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内心可能彷徨与新奇。当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辅导员更应该指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培养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
班级学生干部队伍是班集体的骨干与核心,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选拔和培养一支素质硬、能力强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对班级建设至关重要。
新入职辅导员更应该尽早熟悉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新生班级应该在入学军训期间产生临时班级学生干部,以协助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应该通过培训、指导、监督、沟通,逐渐树立学生的工作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学生干部,要积极培训、加强指导;大胆使用、实施监督;及时沟通、交流指导,通过与学生干部建立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四、抓好班级建设与管理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新入职辅导员应该在学生入学后成立班级之初,就抓好班级建设。包括班级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建设。
首先,班级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辅导员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爱校情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班级制度是保证班级和谐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辅导员要在班级学生干部队伍成立之后,尽快组织学生干部筹建各类班级制度。包括制定班规班纪,制定班级例会制度、请假制度、财务制度等。最后,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价值观的体现,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有形的物质文化,如班旗、班徽、班服等,增添班级的特色;深化无形的精神文化,如班歌、理想信念等,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五、深入学生寝室,传递师生情
学生寝室是学生在校园的小家,离开父母的照顾,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怀与爱护。而新辅导员大多刚刚走出校园,年轻活力,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很容易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辅导员可常常深入寝室,通过询问学生的生活状况、关心学生的近期思想状况,与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与聊天,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常常查看寝室也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飞的不稳定因素,防患于未然。另外,走访学生寝室,也是进一步加强寝室安全教育的良机,辅导员可随时查看学生是否使用违规电器或私拉乱接并能够及时制止。
六、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重于泰山
学生安全关系其健康成长,关系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入职辅导员更要注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节假日及各类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通常也会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发生。在处理由不可抗力导致的突发事件时,辅导员应该首先保持冷静,从大局着眼,尽可能地减少学校的损失,减少学生人身和财产的损失。面对意外情况,辅导员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考虑周到,更要站在学校的高度,把问题处理好,把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新入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只要做到谦虚谨慎、对待学生真诚,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积极向前辈学习请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就能够快速、顺利适应辅导员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世珍,郑树青.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0.
[2]张世杰,孔冬青.学生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创新初探[J].农业教育研究,2011,(2).
[3]王彬.浅议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6).
- 上一篇:农贸市场策划
- 下一篇:对市场营销策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