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教育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的主要体现为教学范围扩大。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可以合理的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了互动教学。另外,现代教育具有将个别化与协调型相结合的特点,即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挥,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现了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放宽了对教学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方式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我们说,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物理教学应推行的教学方式之一。
二、探析物理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实践
(一)教师创设问题场景,实现现代化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背景下,要求物理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角。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背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学生兴趣如何得到提高;其二:课堂气氛如何营造。实际上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使传统教学中生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变得十分清晰。通过问题创设,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其为学生创设的背景更符合物理教学的目标,也使物理教学更加动态化和直观化。问题的创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首要条件,需要物理教师改变自身的观念。
(二)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的构建在问题背景创设后,教师应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的建立作为教学任务。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可将教育技术平台的构建做如下分析:
1.实现物理教学由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变物理教学中概念较多,较为抽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其具体化,这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在物理中力学基础的讲解中,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相关课件的展示,还要将其具体化。这要求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物理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为教学重点。其次:在二者结合的实践过程中,要以物理教材和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在情景创设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角色的分配,使其在主动思考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平台构建的基础,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具有可行性。
2.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动态过程物理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实践,这就使其具有动态特征。受限于课堂教学的空间性,一些大型教学模型无法在教学中进行展示,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导下,可建立相关概念的动态模型,并且可建立可视化的物理教学平台,通过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物理概念。其优势还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其具有整体上的物理观念,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物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力学学习中,空间思维决定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因此,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教育平台,就要注重物理教学中的动态过程。
3.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物理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接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了科技带来的教学变革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个性思维,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但在现代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不断的实现创新,以使学生能够真正接受这一种教学方式。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物理的实践性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结合在一起,当然物理教学中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不能忽略物理实验的作用,掌握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频率等问题。
三、总结
篇2
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的应用。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主要的表现形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把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统一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教育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资源开发、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活动,无论是从教学理论方面,还是从教学实践方面,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优势
(一)抽象概念实现形象化。数学知识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抽象化。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初中的数学知识更加深入和复杂。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而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更加抽象一些。例如学生在学次函数的时候,首先需要理解题目要求,然后再把函数式通过画图的形式进行图形化,整个过程就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把抽象知识进行具象的内容有很多,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映射概念教学时,学生单纯的从教师的讲解中很难理解概念的正确含义,那么针对这种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设计出相对直观的课件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生动、具象化的多媒体演示,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类知识。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函数图像知识的传授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函数图像的动态过程。高中阶段数学中的一部分概念必须通过推导和演化才能得到。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概念的演化和推导过程,就能够准确理解学习中出现概念的含义。数学教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无法向学生展示概念的演化和推导过程,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向学生展示函数增减性的演化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过程提高认识,并能更加形象化的理解知识点。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实现具象化的转化,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形式,这种转化不仅能够节省了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和演示的时间,而且还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把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另外,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本知识重点和脉络进行梳理,摒弃了传统的板书过程。教师通过制作PPT课件的形式,把需要讲授和总结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使用课件。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三点:1、课件内容的选择要恰当。虽然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了,但是有些教学内容并不一定必须采用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举例完成可以达到有效教学。另外,课件的制作需要耗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资源短缺的教师,如果所有的知识点都要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话,会增加这些教师的压力和负担。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要清楚哪些知识需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而哪些不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2、课件呈现模式可以多样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PPT的课件形式。现代教育技术中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以及Flas等软件,进行课件制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课件制作形式。3、课件要实用、易操作。教师在制作课件内容时,一定要本着操作简单、知识点明确的基本要求,才能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简单明了的课件才会受学生的欢迎。现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优秀课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下载。
(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一般来说,课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只占有一小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所涵盖的范围还包括各种教学硬件和软件,还包括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系统化的一个整体,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电脑课件。和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现代教学技术更加突出“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硬件基础,而教学软件则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软件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和应有上都要适度。
四、结语
篇3
物理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物理教育的现代化需要素质教育调动学生的全面学习自主性,但应试教育占教育界的主题思想阻碍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物理教育的管理或体制现代化是物理教育现代化的保证,现代化教育不仅仅需要自主性,更需要从教育体制,管理和评价等问题入手,为克服传统应试教育的缺陷,必须降低传统教育对物理教育的影响,要依靠体制和管理上持续改革创新.现代化的物理教育不仅需要解决好物理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问题,还要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相适应,所以现代化的物理教育需要长期的实践,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物理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物理教师是物理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者和关键,现代化的物理教师教育观念要勇于创新、应勇于开拓进取以及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充分了解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历程,培养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和现代化教育观念.培养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应该在师范类院校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只有实现课程体系,教育思想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才能够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实践是实现物理教育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类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据教育史记载,人类曾经历过两次学习方式的变革包括文字印刷术的出现[2].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学习能力不受空间限制,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或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印刷术的流行则为知识的大面积普及奠定了基础,印刷术的普及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印刷术是第二次学习方式转变的标志.但在工业社会,拥有上述人类学习本领是远远不够的,工业社会意味着信息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变化急剧,这需要人才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优势.信息社会对人们的智能水平要求非常高,如果处理问题不当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一个产业一个星期内,甚至一个小时之内就会破产仅仅归咎于受经营者判断力的失误.计算机的普及和使用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计算机使人的脑力得到延伸.当计算机用于生产过程,则大大提高了人们驾驭生产的能力,从而弥补了人们某些脑力方面的局限.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媒体,有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能够使物理教育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所以计算机是促成师生熟悉知识经济的主要学习和劳动工具,对教学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所有学校都应该大力投入在计算机方面的硬件设施,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媒体的理论和实践,应该关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教学媒体,使计算机教学的广泛运用不断促进物理教育的现代化.
四、创新是物理教育现代化的生命力
篇4
作者简介:范晨虹,女,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媒介与社会研究;谢方芳,女,新华社陕西分社新媒体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新媒体业务研究。
摘 要: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的开拓者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价值目标。科学素养是衡量人的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众科学素养较低,同时大众媒介又是我国民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公众“现代人格”的“放大器”,媒介在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的现代化人格养成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因此媒介应努力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水平,并开拓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016-03
一、现代化理论概说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国民。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认为现代化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强调人的现代化。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其民众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只有当其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只有其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实现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才可以说其国民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培育,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并非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在《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况与过程。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人的现代化”既指一个过程,也是指一种应具备的素质。当今世界,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的都是使其全体国民获得幸福康乐的生活。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讲,即一切社会发展的起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在我国,尤其是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客观现实情况下,13亿民众的现代化无疑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应该。
二、科学素养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衡量指标,不同学科、不同流派有着不尽相同的阐释。从笔者的文献梳理过程来看,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特征都是从多维视角进行理解和把握的。在英克尔斯提出的12项构成了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现代化素质中就有“尊重科学技术”的一项指标,学者金奇指出的人的现代化具有的12个方面的内容中也提到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共存”的内容,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特征阐释所倚靠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所不同,但是“科学素养”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科学虽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既会影响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又会影响其自身的生活质量。
纵观30年来世界范围的科学素养研究,科学素养的概念经历了不断精确化与可操作化历程,从成人层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推进过程。郭传杰、汤书昆在《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中做了如下阐述:强调基础教育的科学素养概念来自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其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包括:拥有科学知识及运用科学知识识别科学问题、获取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对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和探究形式的典型特征的理解程度;了解科学技术形成物质的、智力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过程;参与科学和进行科学思维的意愿。
另一个层面的定义强调可操作性。一般来讲,美国学者米勒(Miller)的观点接受度较为广泛,他认为公众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三个相关维度:(1)个人知识的词汇量足以阅读报纸或在杂志上竞争(competing)的基础科学概念;(2)能够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或本质;(3)某种程度上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什么是科学素养”仍然没有一个定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仍在不断探索,寻求科学素养概念的新突破、新发展。2006年3月,我国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下文简称《纲要》)中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公民科学素养”的概念。《纲要》明确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判断公民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一般有以下指标:是否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否树立了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科学素养不仅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民众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人的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大众媒介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关系探析
回顾米勒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概括,他将定义的三重维度中“个人知识的词汇量足以阅读报纸或在杂志上竞争的那些基本科学概念”作为衡量公众是否具备科学素养的第一指标,可见大众媒介之于公众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大众媒介可以成为测试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工具。
根据目前最新的中国科协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下文简称《调查》),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公民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科学素养水平基本上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关系,因此,形成的普遍共识是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科学教育。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在每个社会发展时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公众数量必然是少数,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外的公众数量是占主体的,这部分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这个责任就需要大众媒介来承担。这一点正好契合了上述《调查》的另一项结果: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过程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工厂和教育等因素对人的现代性的塑造具有显著的作用。除此之外,个人的现代性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密切相关,学者依锡尔・普尔和卡尔・杜茨都特别强调大众传媒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者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认为,大众传媒的接触和使用不仅能够激发公众产生现代人格,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即大众传媒可以在公众中普及此种人格,故而他将大众传媒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由此可见,在人的现代化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中,大众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大众媒介作为现代人格的“放大器”,其在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其现代化人格的塑造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
其实,大众媒介本身就具备提供教育的社会功能, 对国民进行科普教育, 正是履行这一职能、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目前,大众传媒主要通过参与科技传播来提高民众科学素养,这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进入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也因为其快速和高效的特点而在科技传播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众传媒, 都已经把传播科学新闻和科学信息列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综上,一方面我们指出,大众媒介既是检测公众科学素养的工具,同时它又承担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功能,或者进一步讲,它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工具。另一方面,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随着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具备现代化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媒介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在客观上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大众媒介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分析
郭传杰、汤书昆指出,公众的科学素养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从人的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来看,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目标是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保证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增长,最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在我国,大众媒介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关联一般是通过科学传播来实现的,这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科学主义的科普策略,人们对科学家、科学普遍怀有崇敬态度,还远未到达社会性地质疑科学技术的程度。另外,大众媒介目前存在的传播观念落后、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却都制约着民众科学素养的真正提高。而因此,本文拟从大众媒介的科学精神、新闻生产的过程和媒介人的科学素养等层面提供大众媒介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
(一)大众媒介要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精神
提供高质量的媒介产品要求媒体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著名科学家默顿指出了科学精神包含的四项基本原则:普遍性,它强调科学的标准是普遍的一致的,科学原理和定律不会随国家、种族、阶级、宗教,性别、年龄而改变;公有性,认为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一切称得起知识的东西都应是公共所有的;祛私利性,指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有组织的怀疑,指科学研究不承认有绝对神圣的、不能批判的东西,科学强调永恒的批判精神。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类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体现在诸多方面,非严格意义来讲,它可以包含以下内容: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可重复和可检验性、求真精神以及探索精神、质疑精神等,并自觉将这些精神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要提高和促进公众的科学素养,媒体首先要从根本上理解新闻的内涵、科学精神的内涵。从一系列的新闻失实、虚假报道事件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新闻事实、检验新闻事实,在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杜绝一切虚假报道,在日常报道中重视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采用更加符合科学规律的新闻生产手段
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媒介在业务层面上要采用更加符合科学规律的新闻生产手段,来增强媒介产品的传播效果。比如,采用事件科普来强化传播效果。
目前在国内非常活跃的非官方的科普组织非“科学松鼠会”莫属。纵观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路径会发现,其绝大多数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迎着热点上”,不断地为读者制造兴趣点。在突发公共事件或时事热点中,总是有他们的科普专辑,如汶川地震、“毒牛奶”、“甲型H1N1”、“奥运”等。这就要求媒体的新闻生产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上,而应进一步报道与社会热点事件或公共事件相关的内容。事实上,公众也将越来越多地从公共事件中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值得媒体借鉴的是,虽然事件本身并没有体现出科普概念,但科学传播和公共事件相结合便可以产生出极强的传播效果。出于信息不对称、满足求知欲以及与他人交流等原因,受众有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媒体就可推动公众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参与到公共事件中,这样,在信息饥渴的状态下科学传播对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媒体人的科学素养,实现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在大众媒介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媒体人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对其科学传播和互联网的一项调查,如果能够雇佣到有新闻工作背景和技巧的记者来采访和编辑科学信息,则向公众传播科学的能力将会加强。目前,科技记者的科技素养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结构性不足导致的科学素养不高。从事科技传播的编辑记者普遍缺乏对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基础的科学定理定律和基本的原理掌握相对匮乏。再者,是缺乏科学态度和学习的意愿。目前新闻业态是媒体间的竞争激烈,一方面,媒体提供给编辑记者的周期性培训和再教育越来越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许多媒体对编辑记者进行量化考核,奔波和疲劳成为生活常态,一线采编人员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所以,作为合格的媒体人应该具备的一是和普通公众一样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二是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来自于人类在追求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思维和实证传统。三是媒体人应具备思想和视野前瞻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3 郭传杰,汤书昆.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王苏华.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新闻媒体的职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5).
6 徐立永,徐若菲.大众传媒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导向作用探究[J].科技传播,2009(8).
篇5
关键词:教育职能 机制建设 教育资源 教育评价 行政支持 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69-02
前不久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给全体江苏人指明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到2020年,全省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十二五”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中地区巩固发展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不失时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北地区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2020年以后逐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套指标体系设计与国际惯例挂钩,经由一个联合课题组近半年的调研论证形成,由四大类30项指标组成,其中经济发展9项、人民生活7项、社会发展8项、生态环境6项。虽然里面只有一项直接提到“教育”两字: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确定目标值12.2年以上”,但四大类30项指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除了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以外,我们不能忽视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发展“终身教育现代化”,为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成人教育是面对成年人的教育,过去的成人教育以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为主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成人的需求,特别是在江苏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部署“行动”推进文化建设,确定“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新时期江苏精神。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贯彻同志对江苏“六个注重”新要求,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三创三先”精神,凝聚着江苏人昂扬的精神状态。江苏新时期“三创三先”精神需求下,如何把经济的跨越发展与社会的跨越发展协调起来,必须把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摆在突出的位置来发展。众所周知,全国教育看江苏,这是指我省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对走在全国的前列,虽然我省的成人教育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距离构建具有现代化内涵的终身教育体系尚有很大不足,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努力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
上海市教委在2010年公布了“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8项市级指标中有14项量化指标,其中引人注目的指标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这一指标体系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时3年完成,参照国际通行体系,将对全市教育起到引导、监控、评价作用。指标体系分为市级和区级两部分,可基本反映上海教育与现有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青少年及普通市民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状况,教育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有效程度等。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也指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确定目标值6%以上。
1 终身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学者李健宁、潘指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现代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化的共同属性,同时又有其自身的属性。它是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教育变动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整合,重建教育的传统的过程。同样,与现代化相对应,教育现代化也可以区分为:第一次教育现代化、第二次教育现代化以及未来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内涵主要是:(1)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2)正如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变革过程一样,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性,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3)与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向知识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相适应,教育现代化则是教育的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
终身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终身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是指面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公民提供在此新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指导方面的教育,旨在提高公民的职业素质和生活质量,具体地说,通过终身教育现代化,在职业上适应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等新技术的变化以及职业心理的调适,在生活上适应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生活节奏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和谐的心理状态及生活方式,正确处理个人面对的危机及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2 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1)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江苏全日制教育比较发达的背景下,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显得特别重要,其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实意义,正是全日制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为经济、科技、信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变革,就要求全体市民要经常、长期接受再教育,江苏要做全国的排头兵,尤其要如此。
(2)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方式方法落后,直接阻碍了人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江苏要从经济大省实现向幸福江苏、和谐江苏、现代江苏的伟大跨越,提高全民素质是大势所趋,做文明人,创文明省,就是要让人不断接受教育,享受终身教育的权利,进而享受终身教育所带来的素质不断的提高。
(3)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对“三创三先”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新时期“三创三先”精神积极反映了江苏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境界,教育是塑化人类精神的源泉,随着终身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实现,“三创三先”精神也必将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综合进步。
3 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的途径
3.1 教育职能整合途径
现在的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很大程度上偏重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狭义的素质提升教育,而且,目前教育机构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很多注重经济效益,因此,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首先必须进行职能整合。
电大系统有着比较完善的教育网络,成人教育相对成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电大系统即将成立开放大学,同时各地方电大也尝试开展市民教育和社区教育,开办市民学习中心和社区教育学院等,这样,依托现有开放大学为主体,授权其他教育机构为补充,开展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把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发挥职能作用,规划、实施终身教育,力争到2020年形成实现城乡无差别的终身教育现代化,为打造幸福江苏、和谐江苏、现代江苏作准备。
3.2 终身教育制度与机制建设
在终身教育体制上全省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要充分依靠和整合各类教育类型,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1)明确社区教育机构尤其是新出现的开放大学、市级社区大学的职责,规定开放大学在开放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同时应当拥有参与地方社区教育规划、管理和创新的话语权、指导权;(2)各级政府要完善有关终身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明确终身教育经费分配依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优先支持平台建设,确保终身教育工程持续健康的发展。
3.3 教育资源建设途径
终身教育资源建设迫在眉睫,终身教育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参照现有成人学历教育(如电大的开放教育),非学历教育开展市民教育,其中把工作和生活所必须的常识、意识教育作为必修公共项目平台全省开展,如职业心理,生活心理 ,法制法规,热点话题,生活实务等,促进公民提高素质,对热点社情民舆不回避的深入剖析,正确引导公民树立价值观,融入社会主流生活,根据地方发展特色开发选修特色项目平台,市民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项目(菜单式)。
由此可见,终身教育资源建设打破常规以课程为平台、以教室等为学习场所的教育方式,开展以项目为平台、以网络及云服务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方式,项目服务于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规划终身教育项目和开发教学资源,项目依托案例,和实际能力形成,让市民学有所用,形成纸质和网络教材。
3.4 教育师资优化途径
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师资是基础,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必须知识丰富,阅历丰富,价值观正确,热爱生活的大师,为此,师资优化途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名师牵头,由名师牵头讲解项目,形成网络课堂和电视课堂,开发与名师对话平台,为广大公民排忧解难。
专兼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队伍相结合,相互补充,合作分工有序。
重视培养,多途径培养师资,比如青蓝工程,新教师课堂等等。
3.5 教育效果评价途径
终身教育的效果评价形式完全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尤其是非学历教育更是如此,公共项目平台与特色项目平台的评价引入社会机制,比如守法评价、守信评价,必须引入工作、生活中的其他社会评价,比如文明职工、单位考核,幸福家庭、和谐家庭之类的评价指标。
终身教育的效果评价牵涉面广,数据差异性大,应由政府主导开发终身教育评价平台,目的是使工作有干头,生活更有奔头,生命更有活头,社会更加和谐,把当前教育的隐性转化为将来的显性,让民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确实进步了。
3.6 终身教育政策支持途径
政府作为决策者,有责任有义务推进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
(1)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才可能有所为,有所作为。
(2)政府有所为的基础是不仅仅是把终身教育(主要为成人教育)纳入教育体系,而是融入教育体系。
(3)政府应该促进形成有利于终身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形成体系,组织研究终身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式,理顺关系。
(4)在经费上予以保障,明确规范经费使用,加大教学平台和学习终端开发所需经费的投入力度,整合相关资源,避免重复投入,合理利用经费。
篇6
关键词:高校物理;教学现状;发展困惑;发展策略
1 高校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1 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
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来说,教学主体仍然是老师,“教为主导”代替了“学为主体”,课程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老师照本宣科,学生生搬硬套,学习毫无生趣,在百无聊赖之下,学生们创造出“六十分万岁”的对策。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低下,学生毕业离校后,即使是部分所谓的高才生也得从头学起,书本知识根本用不上。这种落后的模式性、体制性、教条性教育,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1.2 生源质量状况
最近几年,全国各大高校生源不断增加,这样学校的规模,学校人数是扩大了,也使学校的生源与质量受到了影响,学校录取分数线下降了,综合素质较差,尤其是物理基础不好,学生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很多学生根本就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意义,更不会有兴致去付出努力,出现学习困难。
1.3 教学实验设备现状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一切理论都要经过测量或实验的事实来说明,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而避免机械性的记忆。现代化的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现代化的基础,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的老师都“重理论,轻实验”。学生们对实验课也不积极,缺乏热情。由于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学校经费不足,考核或教学评估不严,实验课只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和辅助,实验设备落后、陈旧。在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很多高校实验室用的实验设备都是几十年前购买的,现在早已被新科技淘汰了。所以通常情况下,一节实验课结束,全班的实验报告几乎都是一样的,都是相互“复制”的。而教师要求也不严格,彼此应付。这样实在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 从困局中找到高校物理教学发展策略
2.1 在更新教学观念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大学物理现代化教育观念要根据现代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重新对培养目标进行新的定位。大学物理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领会物理学是如何研究和思考物质运动规律的, 进而掌握认识自然的基本科学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传统的大学物理教育观念往往是教师权威、书本至上和分数第一,使教学成为抽象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再现的过程。学生只要能做出习题, 就达到了目的,物理实验也按部就班,应付了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重要阵地,随着教育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高等学校正处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发明与创造的交汇点上,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发明创造,往往首先在大学内部产生和萌发,然后逐步向社会扩散,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现代的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物理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关键。
2.2 在教学内容优化组合中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
大学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要么按力、热、电( 磁)、光、原的顺序讲解,要么根据课时选择内容。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很少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这种现状,应合理地调整大学物理的内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掌握建立物理模型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优化重组过程中:一是大学物理课程内容选择要在“基础”致用“创新”前提下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必修内容(经典力学、电磁学、光学)理论的整体性与日新月异现代科技的合理取舍,相应引入应用领域知识和新成果。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注重对科学、技术的融合,做到夯实基础、加强现代、强化训练、开阔视野。二是要科学制定教学基本要求,精讲经典物理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要加强近代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避开复杂的数学推导,注重讲概念、讲原理、讲思想、讲方法,实现经典物理的系统性与近代、现代物理内容的融会与整合,经典重在讲方法, 近代、现代重在讲思想。在夯实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物理知识的实时拓展与更新,充实物理学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3 在优化更新现有教育资源中寻求教育模式的转变
为了达到大学物理现代化教育的目的,就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学时内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一门大学物理课,需要教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扩大课堂的信息量,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晓静,郝晓飞.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4).
[2]常同钦,艾宝勤.大学物理教学现代化探讨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06(2).
篇7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篇8
【关键词】教育管理 教育现代化 改革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现代化是指在教育中融入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引入现代的科学技术利用到教育教学中,改进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校舍与教育设施设备条件,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一、教育管理概述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利用好教育内部的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过程。教育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部分,也有自己教育的特色。笔者认为,教育管理要面对教育现代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发展,引进现代管理先进理论,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
(一)积极塑造学校精神
学校是教育管理中一个个小的管理单位,学校管理对于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的师生之间通过一定的日常交往和一定活动的策划开展,逐渐形成一定得到大家认同的群体意志和共同心态,反映学校整体价值取向,可以称为学校精神,凝聚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追求,是大家团结协作、追求发展的精神动力,也具有一定的主体塑造功能。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者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塑造学校精神,积极引导,使一定的学校精神成为师生员工的“共识”。塑造学校精神时,要体现学校的特色,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树立完整的文化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积极塑造学校精神。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育中的人才能够各尽其才,因材善用,是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专长,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其位,胜其任,尽其责”,在竞争的环境中同时给能者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要用特有的眼光识才、选才;用特有的机制招才、聚才;用特有的政策爱才、用才;用特有的环境育才、留才。同时,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拔人才,注意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和完善选贤用能的长效机制,注意后备人才培养。
(三)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坚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管理面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现代社会知识体系的迅速更新,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都需要教师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当今社会里,国培、省培,集中学习、网上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师资迅速开展,教育管理中充分利用好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培训,并引入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遵循教育规律,实行人性化管理
(一)教育管理更具灵活性
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一门不可直接看到效果的“慢”的艺术,实行教育管理,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实行灵活性、人性化的管理。在教育管理中,需要对现代管理中的程序化、权力化的性质进行弱化,实行灵活性、适应性的情境化管理,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注重边界关系和边界条件,灵活采取对应策略,推动实际管理工作不断趋近管理目标。
(二)教育管理更要注意人性化
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生产,教育的产品是人,是合格的人才,在教育管理中要充分注重人的作用,充分利用人的心理反应,激发和控制师生员工的积极情感,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在教育管理中,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采用弹性的激励机制,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诚心、爱心为基础,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形成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大家庭”式的教育共同体。
(三)教育管理具有创新性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及教育本身就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发展的。保持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是以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的。教育管理的创新,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为主线,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里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我们必须依据现代管理理论,遵循教育规律,形成适应教育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积极塑造学校精神,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师资培训工作,创建具有灵活性、人性化、创新性的学校管理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军. 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理论诠释和推进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8(03).
篇9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嬗变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0-0050-05
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现代化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直接渊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是当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
“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发展问题。”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现代化并不是同时实现的,西方资本主义代表了现代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处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发展的较低阶段,落后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要仿效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道路。而且还要全盘引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教学理念等,以西方国家的模式为样板,走欧美国家的道路。这种现代化理论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没有看到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教育现代化道路存在的诸多差异和现实问题,同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两极对立的范型,其方法论基础是类型学的二分法。”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把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育水平划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从总体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将西方教育中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现代的因素,是现代化所必需的因素,而把非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传统因素,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抛弃的因素。显然“它是一种专断的、傲慢的理论。依照这种理论,现代化就只能是从属于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现代化就只能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经典教育现代化理论对于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概念的划分过于笼统和简单。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所有的教育传统中,都有着现代教育的因素,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建立在其传统之上的。“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史来看,如果善于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那它不仅不是现代化的对立物,而且会成为现代化的文化源泉。成为民族同家现代化的生长点。‘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如此,‘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也是如此。”
经典现代化理论学家普遍认为。欧洲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迁过程,并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社会进化是一种内在的变迁过程。从分析方法上,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明显继承了马克思・韦伯关于社会发展的分析方法和框架,重点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内在的因素着手,将第三世界的教育不发达归因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建设的迟滞和不完善,民族心理、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合理,而并没有考虑到欧洲对不发达国家的殖民历史和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知识体系,从而推卸了原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上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上世纪60年代,这种理论受到依附理论的有力挑战。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主要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学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一些激进的西方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从内容上划分,依附论可分为以劳尔・普雷维什、奥斯瓦尔多・桑克尔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依附论,以弗兰克、阿明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依附论和以费尔南多・卡多索、弗罗里斯坦・费尔南德斯等人为代表的依附发展论。依附理论学者反对局部的、社会内部的分析,注重把世界各国看成一个整体,系统地考察外来因素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不是像经典现代化理论学家所说的那样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两者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在结构组成上是中心~边缘的关系,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在于发展中国家对其所存在的依附关系,同时这种依附又是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根源。
依附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被抛弃和批判、但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却在教育研究中得到了重视。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运用中心一边缘的概念对于东西方大学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第三世界的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和发展》等一系列著作。教育依附理论认为目前国际知识系统不平等现象还非常严重,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在国际知识网络中处于不利地位,“现行的国际教育综合体中存在着某些大学和知识‘中心’,他们指出方向、提供样板、开展研究,一言以蔽之,就是将自己置于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起着领头的作用,而这一金字塔的底部则是那些处在‘边缘’的大学,它们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很少生产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一般不能涉足知识的前沿。”
阿特巴赫认为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大学与工业化国家大学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原因在于历史因素。大学的历史传统是西方的传统,这种传统与第三世界的知识和教育传统没有什么关系。当代大学的发展是从中世纪西方经典大学演变而来的,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等都是西方传统历史文化的产物。传统经典大学所在国家恰恰是二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其教育制度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虽然有些国家试图发展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但是还没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大学的模式,这些国家的学校模式、课程、教学技术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仿照西方的,甚至许多第二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所用的语言都是西方语言,这样,从历史发展来看,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依附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国家凭借其知识的优越性,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国外进行项目援助、文化交流等活动,促成了依附关系的继续存在。资源因素。第三世界国家的依附地位还来源于它们本身资源的匮乏,阿特巴赫认为丰富的资源对于一所大学从边缘走向中心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几乎没有几所第三世界的大学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者和研究专家,因为它们往往缺乏为创造高水平学术成就提供帮助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和实验室。”同时,“第三世界的大学往往还缺乏要使自己成为中心大学的愿望”,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殖民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消费者”。
篇10
一、物理学科的特性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惟一的检验者。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及其各分支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3)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从物理概念转化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数学手段为理论和实践(实验)开辟道路,使物理学的结论可随时加上严格的检验。
(4)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而又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特别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基础。
(5)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二、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实施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为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创造了条件。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理想学习环境,因此,网络教学与中学物理教育相结合,较大程度地激发了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我们都知道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性,它提供的是现实直观的实际事物,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容易认识的。而物理概念和规律则是比较抽象的,往往难心理解。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两者联系起来,将学生对直观物体的认识上升到对响应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来,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网络辅助就是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物理知识的理性认识上来,用模拟演示或演示实验可以将这些概念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通过直观的物理实验或动画来让学生充分理解磁感线和电力线的概念。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表现手段,将物理实验的直观和对抽象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观察操作的能力,学好物理知识。
(二)我们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物理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只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消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我们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信息量、丰富学生的感知,形成知识系统。
三、恰当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实验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思维方式是积极的,另一部分学生常常用特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对于现象的观察带片面性,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使他们感到物理难学,因此引导学生积极的心理态势有助于物理学习的正向迁移,应该使这部分学生感到物理好学,愿意去学。所以恰当的运用网络教学,能大大满足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新奇神秘而有趣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带进物理学这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宫殿,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联系生产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实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认为学习物理有用,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钻研并以顽强的毅力学好它。
我们以物理概念教学为例:我们在对学生讲解一个物理概念时,总是首先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具体物理现象,物理实例或做一些物理实验,使学生产生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再经过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抽象出本质属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经过演绎的练习,使物理的抽象上升为理性的具体,实现应用所学概念有针对性的解决有关问题。如果我们对概念换一种方式讲解,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物理感知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在课件中加上一些特技的手段可以使图形变化,产生动态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也能更好地带动另一部分学生的思维。
四、坚持以教师为导航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断的强调学生是主体,但是我不应忽略我们对其引领的作用,毕竟学生是孩子,个性不稳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被课件和网络牵着鼻子走。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和网络必须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才能深化主题,这是任何电子媒体所不能代替的。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力求简化操作过程,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放在使用机器上,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适时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