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培养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学习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主学习培养

篇1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措施;教师;学生

【Abstract】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self-learning ability,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jor changes. To develop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teachers must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methods change; help students learn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main role; return of students to use the right extra-curricular time; self-learning methods of students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a strong The cultivation of will and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Learning ability; methods and measures; teachers;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38.2【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21-02

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循规蹈矩和由教师为学生大包大揽的教学遏止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没有学生练习渔业的时间和场所,恐怕还是培养不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下面,我就结合我的英语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和谐环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把“舞台”让给学生,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助教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主场地是课堂。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知、情感的交流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少讲,而把大量时间放给学生,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用脑想、尝试练、动手做,进行探索交流活动。如,学生能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不点破,留给学生思考;同学之间互动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解,留给学生讲解;学生能进行的操作活动,教师不代替,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三、归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权

1.让学生主宰自己的课外时间。当前在全国范围内,由一个非常明显的潮流,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实行“封闭式管理”或者叫做“准军事化管理”,由学校把学生的课内外时间尽可能地管起来,即至少要达到关注学生的目的,希望这样能使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提高升学率,对社会有一个面上的交待。但是,靠大量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的管理办法,在绝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是“监狱式管理”。想象囚犯的心情,就可以看到这种管理的问题所在了。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把课外学习时间交给学生的时候了。当然,课外时间的支配自由交还学生后,并不是单纯让他们去放松去玩耍,必须通过教师的指导,有目的地安排好课外学习的内容、时间分配等等。

2、让学生形成自主思维。相当多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好像不会学习了,课余时间就象没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自主思考,更没有自己的学习安排,始终被动得象耕地的牛被别人的绳索牵着鼻子走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大概因为没有了小学老师手把手的搀扶,没有了初中教师机械式的重复。更多的原因是,在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教学操作方式中,没有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余地。缺乏自主思考锻炼的学生,到了高中教学的学科突然增多时,自然会一时间变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出来,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余地,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四、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

科学的方法是高效学习英语的保证。特别是在知识更新日益频繁的今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愈加重要。只有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为此,我们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使之转化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和巩固的指导,还要强调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后主动复习。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那么,学生要如何做好课后复习工作呢?如可以开展课后交流活动,建立“一帮一”的小组互助活动,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的工作。

2、广泛阅读。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是提高英语水平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英语报刊杂志或英语阅读书籍,比如,英语材料选取上,我们纳入了二十一世纪报高中版,上面材料比较时新,即有时事要闻,又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多彩内容,是很好的泛读材料,同时提高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的潜在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大词汇量,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习俗的了解,培养英语语感。

3、重视语言运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从而获取有用信息。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使用英语,才能把语言知识转变成语言技能。毫无疑问,教师就得让学生多读、多听、多写。

4、重视应试。素质教育并非否定考试,而是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各种人才的选拔都离不开考试,无论是升学还是当今的公务员热,无不在告诉我们:考试无错,必须学会考试的技能!考试也并非一定要老师来布置,学生自己可以进行自我检测。可以找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做完一套题,然后核对答案,看看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再研究一下错误的答案,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对自己来说,较陌生的或较难的、平时见得少的题目,可以摘抄在专门的错题集上,以便以后经常复习。这样不但能提高应试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强化学生坚强意志与自信心的培养,为自主学习提供坚强的心理保证

篇2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等于老师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是指教师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和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自主学习有如下特征: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有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而自我探索各种学习策略,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试,对学习结果自我评价。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情感投入,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过《声音的特征》后,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学习方案:

        一、布置任务

        观察一种乐器的使用过程,或者上网搜索一种乐器的使用说明,或者到图书馆查看有关乐器的原理和使用的图书,了解乐器为什么会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调。

        二、交流成果

        一周后,有的学生带来了二胡,他发现二胡弦的粗细有不同,不同粗细的弦振动发出的音调不一样。有的同学带来了二胡的演奏录像,他发现音乐家在演奏二胡时,手指不停的移动,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同,弦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带来了二胡的使用说明,要求要适当调节好弦的松紧程度,说明二胡发出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松紧有关。还有的同学带来了笛子,他当场演奏给同学们听,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他演奏时,手指不停的移动,可能是改变振动物体的长度(老师更正是空气的体积,内容较难,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

        三、深化探究

        设计方案,验证以上同学的猜想。 

经过一番讨论后,大家确定了下面的方案:

        (1)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一根和两根橡皮筋,拨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3)一根橡皮筋拉紧和拉松,拨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四、总结评估

     以上的实验方案有什么不妥之处?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发现没有使用控制变量法,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赞成下面的方案:

        (1)取两根长短不一,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相同,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2)取两根粗细不一,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相同,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3)取两根长度相同,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不一,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显然,上面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与爱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必然是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相当好的。然而,在现实的科学教学中,有许多老师并不怎么愿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原因之一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但归根到底是由于老师平时没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采用何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次,就是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篇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1.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且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2)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

二、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意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些能力中,自学能力是关键的,它关系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成败。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1.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

要指导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2.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指导学生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转贴于

3.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教育学生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5.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教育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6.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学生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7.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若能优化课堂教学,将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

2.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3.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篇4

一、明确任务,引导自主探究行动

初中生相对小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强,但学生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别也较大。这就要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时考虑个体差异,在任务驱动中既考虑整体任务,又要充分发挥同伴互帮互助的作用,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因此,在前几次的活动中,要与学生一道来确定具体任务,并协助小组内的任务分解。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为例,任务分配指导简介如下:

1.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指导阅读活动提示并联想:生活中的语文有哪些?学生合作后归纳:对联(春联),歇后语,广告,标语,店名,街头中的错别字,网络用语,外来语,家庭成员用语……

2.分解任务到各组。确定活动的总策划人,做好设想(具体以何种方式开展活动)及各组任务的分配安排,并将任务安排给相应的责任人。

3.各组再分解任务。各组认领任务,组内分工。如对联,可以分别搜集对联的由来、对联的特点、春节对联集锦、名联欣赏等,我们也来对对子;如广告语,学生天天都能接触到的,可以分别搜集广告知识、广告赏析、广告中的修辞等。

二、验收任务,享受自主学习成果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如果只布置任务而不去检查,一部分人就会偷懒,进而波及到整体,任务驱动的作用就不大了,自主学习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话。如果及时开展活动,除了有检查督促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在互相展示活动成果中达到“分享苹果”的目的,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所以,在验收任务阶段,不能吝惜时间,要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设计好形式(在布置任务时确定)。由主策划人与相关人员来安排确定展示的形式,如有的采用晚会的形式,由几名主持人穿行,还有的采用演讲、辩论、手抄报、表演等形式。相对而言,综合性的集说、唱、演于一体的形式还是多些。

2.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在任务分配时,各小组的具体任务已经确定,小组成员围绕具体任务搜集不同的内容。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马的世界》中,可设计很多的任务:赏马(欣赏马的图片、视频)、讲马的故事、写马、画马、赞马等。其中如讲马,就可以分成马的故事、马的介绍、马的成语、马与人的生活、马的过去等。小组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可以轮流、可以集体),与主策划人事先沟通好即可。

3.教师重在指导。在验收过程中,教师以指导者和督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防止学生放任自流、影响展示的效果。

三、反思任务,改进自主学习的方式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和学生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有助于取长补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主要可采用以下评价:

1.小组自评。围绕分配的任务以及本组完成情况、个人参与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应改进的方面等来展开自评,这是一个自己评价自己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自我意识增强,有效的自我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和修正,逐步达到自我的完善。

2.他人评价。包括教师点评、小组互评等。评价时主要采用提建议的方式,对不足的地方要提出改进的意见,不进行批判式的评价,要有意放大做得好的方面,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会促使自主学习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尽管语文综合实践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当然要不断汲取此法的精髓,与语文学科密切结合),不断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刘蒙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科技信息,2008,9。

[3]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激情激趣;大胆放手;恰当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的。在这种服务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

一、激情激趣,使学生能够对话

课堂中的对话要顺利进行,学生能够对话是基本前提。这里的“能够对话”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学生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分析,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并将知识起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要让学生有话愿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如果课堂上的对话内容脱离学生的知识起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课堂中的对话就好像一个乒乓球,教师抛出去一个球,学生要能够接住,这样,对话才能进行。教师的实际水平高出学生太多,所以,教师必须在准备阶段充分研究学生,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联系实际,引出话题。只有教师抛出的乒乓球学生有能力接到,这样的对话才能继续进行。

在教学“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能根据人民币的面值认读这些人民币,但是对“元”“角”之间的进率缺乏认识,同时,大多数学生都有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经历,所以,我请学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乘坐公交车时他们是如何进行投币的。

生1:我投1元硬币。

生2:有一次,家里找不到1元硬币,妈妈给我2个5角的硬币。

生3:我还看到过有人数了10个1角的硬币投进去了。司机说可以的。

师:原来一个1元和2个5角、10个1角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1元=10角。

虽然学生缺乏对人民币进率的准确认识,但是找准他们的知识起点,联系生活实际,他们会得出对1元钱的不同表示方法。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提炼,可以顺利得到元、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二、大胆放手,使学生敢于对话

一节课中,学生的原始对话是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而展开的。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对他人的回答进行修正。这种学生对学生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无法用任何教育手段加以压缩。所以,看似简单枯燥的重复,却是学生思维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大胆放手、耐心等待,使学生敢于自主对话。

在教学“时间的初步认识(认识24时计时法)”时,我先请学生认读9时的钟面,并说说自己在这一时刻做些什么。

师(出示9时的钟面):谁认识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

生1:9时。我在睡觉。

生2:我在上课。

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有支持生1的,也有支持生2的,也有学生说两个人都对。

我请认为两个人都对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说:“上午9时在上课,晚上9时就在睡觉了。”

师:原来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区分我们要表示的时间,除了用上午、下午这样的词语外,我们还可以使用24时计时法。

三、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

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对话能力还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借助评价和提问,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要进行对话,除了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外,还需要学会认真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收集并处理得到的信息。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会善于对话,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横式计算)”时,我在课堂上先请学生自己尝试计算“26+45=?”,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他们各自的算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鼓励学生交流不一样的计算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先认真倾听他人的计算方法,主动收集他人发言中蕴含的信息,再和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有部分学生急于说出自己的算法,而忽略了倾听他人的算法,结果说出了别人已经介绍过的计算方法,这时,其他学生就会提醒他这种方法已经介绍过了,同时提醒他要认真听其他人发言。借助学生评价,引导每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主动收集信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将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转型,促进减负增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提倡“尊重”;自信心;小竞争环境;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1-03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当然是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发现、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素质,是教师在自主教学中首要的任务。

一、提倡“尊重”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规律。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二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个性特征,比如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能力、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这些素质特征。三是指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四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主要指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我们的学生尊重,尊重他们的生活、心里思想、以及对生活的认知及其自主选择,就像对我们平等地位那样,而且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以及权力,并且要给他们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我。这也是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应该做的,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平等了,才会有真正的尊重,才可以产生信任,才能营造一种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正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营造和谐宽松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尊重学生,学生方可“亲其师,信其道”并“乐其道”。

二、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就是自我相信自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我能力、思想、理念的一种正确估计、积极肯定和激励的内驱动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主要特征:实诚、开放、虚心、幽默、坚韧果断、活泼、言行举止的内在和谐。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欣赏学生。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人类的本质都渴望被肯定,学生也是如此,欣赏是阳光、空气和水分,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要充分发挥挖掘、培养、塑造的作用来欣赏学生,也就是鼓励、激励加以肯定学生自我的发展,激发学生自我创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努力的欣赏和肯定:用你的眼神鼓励、赞扬给他动力,默默关注,给他以信心,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这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欣赏不同于阿谀,它是出于真诚,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天才往往在教师的欣赏中诞生。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巨有愉悦之心,仁爱之心,成人之美之善念,只有真诚的欣赏,才能使被欣赏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2.提升学生的自我欣赏意识。不敢说,不敢做,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自卑心理所造成的学生心理脆弱是缺乏自信心的根源。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专题讲座、专项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耐挫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大声喊:“我很棒!”“我能行!”“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等口号,让学生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挫折和失败要多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教师要鼓足学生士气,确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不同感受才会觉得特殊,觉得特殊才有动力,而内在动力是开拓的源泉,从而产生对自我向往的凝聚力。

3.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生发疑问,引起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总想表现自己的不同,或者说是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别以为一件小事,其实学生很重视,你总是要恰当的及时予以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再续动力。

篇7

【关键词】数学;培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具备了积极的参与意愿与良好的参与动机。当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也就是掌握了一系列自主学习的策略,自主学习才会真正展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增强学生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品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能自觉主动探索、理解、思考、操作、质疑、接受、评价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教育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动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现代教育新模式。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其关键和基本的内容。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人的需要。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仅靠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知识已不可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再说,学校教育只是其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所培养的独立学习能力无疑是每个学生通向21世纪的必不可少的个人护照。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自主学习”是遵循教学规律的体现。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养成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过程。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在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一致前提下,重视学生智力探索过程,重视知识与社会、活动的紧密联系、重视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养成自主探求知识的好习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学教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65-01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学习的新知识越来越多,需要了解的新信息也越来越多,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再多,也赶不上知识激增和更新的速度,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不断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已然成为现代社会要求的基本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去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结论,对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不够,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往往忽视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常常跟着教师转,这严重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才可以较为长久的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学习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心是学生,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 构建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要构建学生主体,就必须明确和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感官器官及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历经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1.2 强调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自主学习自然也离不开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和谐的合作氛围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要达到“学习、成长、成熟”的目的,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3 重视激励习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更能够坚定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在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时所闪现的思维火花及时的予以肯定和鼓励,这将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成就动机,促使学生自主性活动不断增强,创造性得以激发。

2 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2.1 以学定教,做好课前学习导向

(1)精心设计“预习案”,为学生做好导向

“预习案”是构建高效自主学习课堂的载体,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预习案”,预设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并通过完成相应配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自主预习的效果,给学生提出问题与疑惑的机会,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不在感觉预习不过是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2)以学定教,二次备课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成果善加利用,在课前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方法要灵活,如可以先收“预习案”进行批改、也可以把“预习案”以投影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或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进行检测等等,根据检测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讲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东西,讲学生仍有疑问或模糊的东西,讲重难点、易错点、易考点,教师的“讲”要与学生的“悟”紧紧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既要承认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承认学生的学习差异,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定教。

2.2 学教互动,少教多学

(1)鼓励质疑

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就是质疑展示:学生可以就自己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疑问,其他学生给予解答,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可以展示自主学习中的收获,其他学生给予补充,教师帮助提升,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的进行提问反馈,而且要以后进生为主。主要原因:第一,可以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误区,对后进生有促进作用,对优生有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第二,起到学情反馈的作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合作探究

第二个环节就是合作探究: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疑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又是新问题的研讨交流,此环节是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点拨启思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教师要以“夯实基础和提高能力并举”为原则,精心选择例题并进行精讲。重在点拨,能不讲的不讲,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一定要让学生讲。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路,如果正确就及时的肯定,鼓励继续深入思考,如果分析不到位,就加以点拨,点在学生思维迷茫出,切中问题要害,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4)巩固训练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达到对当堂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反馈、诊断教学、及时弥补的效果。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检测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同步练习,题目要典型,以中等难易度为主。通过练习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对出错多的问题再次进行研讨,找出原因,纠正思路,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弥补教学缺失。

(5)反思小结

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已经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此时要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反思,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形成观点。此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伸到课尾,让学生提问,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所倡导的,也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钻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9

一、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主独立解决学生中的具体问题,在预习中,首选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工具书及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初步熟悉文章内容,初读语文时,根据“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语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练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这样学生便产生了探究、查阅的动机,。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主、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共同探究。

三、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在这个学习环节中对学生的期望较高,既需要他们能主动地进行分析、思考、归纳,又需要他们能结合实际进行质疑,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问、敢疑。这样给同学们一个想象的空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才真正是从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最后归宿,教学就达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和谐统一。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这个环节应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这是最能体现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环节,它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特点,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根据语文的思路和结构进行仿写,结合现实生活写评语等等。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课程改革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关注学生在某一学习点上的得与失,关注他们在操作上的一些做法的正与误,无异于孤立、形而上地看问题,不仅是肢解了语文学习,而且恰是语文教学的误区。我们必须重整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形成一个全程的渐进的自主学习系统,立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特点上来构建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六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引导学生,自主确立短期、长期结合的学习目标

很多的高中生语文学习计划的“战术”与“战略”的结合性不够强,学习目标“短浅”,特别是长期学习目标不明确,致使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缺乏“完善的过程”而失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指引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获得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于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把学习——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们常说的道理。事实也是如此:这些自认为“曾经遭受人生挫折”的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己学习的强烈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再次产生。他们有了内在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确定与之适度的学习内容,以此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让他们在每次学习中能够得到满足之后对下次学习内容也充满期待。

三、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学习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所学内容。学生在大胆质疑中获得了真知而进步,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已得”与“所缺”,才能对症下药、逐个攻破。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哪里”,应该在什么地方去“补位”,才能站好位,做到位。

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合作

合作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合作探究,不是以师为主、以生为辅的互动模式,而是生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学生们即使如同我们这些三四流学校的学生,也有“好奇好学好探究”的心理需求,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已知与未知。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近文本,实践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而且要把双边活动由教师与学生之间,拓展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心灵情感的沟通互动,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自主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

五、引领学生,在运用中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一般说来,常常存有这样的误区:学得知识,就是拥有了能力。回顾这些学生“曾经遭受人生挫折”的经历,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运用知识的灵活能力。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交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要追求自身让学生具备了哪些能够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是嘴巴上说说的,更不是教师“要求了”就能让学生“拥有”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让学生习得、应用、使用、运用以及转化、迁移乃至形成的。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形成技能甚至是品质。这样才算完成了语文的教学任务,才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这不仅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而且在人格素养上也上了个新台阶。

六、放开学生,在自主评价中提升自己

我们这里所说的“放开学生”,指的是放开对学生的成见与偏见,听听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若能时时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能发现这些学生的许多优点,就会对每个学生有一个正面而全面的新认识。对于这一想法,我们在教学作文上进行了尝试。每次作文后即在小组内循环进行互评互改。互评互改以正面鼓励为主。倡导学生多发现同学的优点,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而且互评互改要与教师评讲结合起来,要认真对待教师评讲。上好评讲课,仔细研读教师评改意见。最后还要来个自评自改。在研究互评、师评的意见基础上写出自评意见,总结得失,明确方向。在研究互改、师改基础上,就原文进行自改,且达到一定的量的要求,整体失误者重写。互评互改及自评自改的情况,都由教师予以评分。此外,还计划在一些语文活动中,体现学生的自主评价,比如书法比赛,演讲或朗诵比赛,播音主持活动,课本剧表演等等,让学生自己充当评委,进行自主评价。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与主要做法,主要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教材内容、培养实践运用能力、尝试自我评价几个环节。经过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往的“苦学”也有逐渐变成“乐学”的趋势。这时,我们深深感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知”学生,让学生自主“好”学,学生就能“乐”学,也就能够习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得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