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媒体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媒体的特点

篇1

[关键词]互联网媒体;公共性;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121-01

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中,互联网新媒体也迅猛发展起来。互联网的特点使得媒体信息传播的公共性相对来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又因为互联网的新媒体是依托互联网的开放性平台发展而来,所以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的发展深度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公共性的特点对互联网新媒体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尤其对公共的信息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并不足够自觉,这就凸显出从三个维度的角度研究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必要性。

一、从技术维度的角度探讨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

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属于开放性信息传播的领域,其本身就具备了公共性的特点。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可以看出,根据其自身公共性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新媒体在公共信息传播领域的重要地位,下面就从互联网技术的三个方面来探讨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

(一)互联网的本质

在1969年,美国的国防部授权ARPANET进行互联网的相关试验,互联网由此诞生。至2015年,互联网已有近46年的发展史。互联网一路发展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当今社会传播等公共性领域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地位。社会大都认可,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与开放。就互联网的本质而言,互联网的开放与自由性特点促进了其技术传播与创新发展,并且为信息化的网络传播平台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互联网的开放性架构

互联网的开放性架构是由IP或者TCP的互联网协议所开始确立,即网络的互联与通信量的路由及在计算机中符合网络标准的通信相关细节的协定。一般情况下,在信息传播时,互联网最基础的原则是TCP/IP的协议。时至今日,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尽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更显示出其发展的巨大潜力。互联网的开放性架构是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领域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三)互联网发展的开放性历程

互联网技术从端计算至云计算的发展,即互联网从大量信息至信息的聚合的发展,是其开放性发展的历程。当今社会,互联网接入端主要有网络数字电视、4G手机、笔记本、掌上电脑以及台式电脑等,在这些终端互上进行互联网信息传播尤为重要且不可替代,值得指出的是,计算机在互联网的信息化传播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公共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网络信息的相关平台进行,如一些网络信息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总的来说,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具有开放性特点,也正是这个贯彻整个互联网发展历程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新媒体发展信息传播的公共性。

二、从媒介维度的角度探讨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

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发展是否自觉是决定其发展是否成熟的关键,因此,从媒介维度的角度来具体探讨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发展。

(一)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自觉意识

研究者一般认为,互联网新媒体是指通过将互联网络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达到传播信息目的的相关机构。这里的互联网新媒体主要有两种:一是组织性,如官网等;另一种是私人性,如个人微博。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是在信息传播公共领域内人们对相关事件的自觉批判性与自觉思考的基础,根据互联网的自由与开放性的本质特点,互联网新媒体才有了对公共信息进行公开讨论与批判思考的可能。一般而言,大型官方网站,如百度,其公共性自觉意识就较为强烈。由此看出,培养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自觉意识对互联网新媒体走向成熟具有关键性意义。

(二)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成熟的标志

从1969年至2015年的46年间,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发展经历了无觉到自觉的过程,这是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日益成熟的标志。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发展经历了无觉到自觉,既是互联网自由与开放性本质的体现,也是互联网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互联网大众即网民的自觉意识成长的必然结果。因此,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自觉程度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性要求。

(三)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缺失

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公共领域也越来越受大众所关注。但是,互联网新媒体的商业化与市场化不断深入,致使其公共性缺失。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缺失一般是由于信息传播的监管不力所导致,如: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手机移动网络运营商对其所提供的互联网络内容监管不到位,就会导致手机联网用户收到诈骗短信、骚扰短信、垃圾推送短信,更甚至导致个人信息流失泄露,这种公共性缺失的现状,会强烈的引起公众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担忧,引起公众强烈不满与抨击。

三、从制度维度的角度探讨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

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缺失的现状,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互联网信息安全性保障力度不足的问题。要建立强大的制度保障以及互联网平衡机制,以保障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我们需要从制度的维度,对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理性发展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的成长发展不断成熟,其信息传播的监管机制也必然逐步改革创新,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互联网进程的深入,互联网信息的融合监管既是信息传播的各监管机制的互相协调,也是互联网服务与监管的结合,更是监管理念与模式的变更与革新。如:互联网产生之后,计算机、电视广播、电视等都不断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形成新的形态。因此,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保障则是利用信息传播的融合监管方式,这也是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理性的必然发展。

(二)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均衡发展

对互联网新媒体来说,其信息传播领域的公共性已在不断发展成熟,其在信息传播的公共领域的核心是自身的公共性。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缺失,就意味着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公共领域存在本质的缺失。因而对互联网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公共领域来说,应从技术、媒介以及制度的三个维度来保障其公共性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互联网信息的安全,使互联网信息的公共领域得到健康发展。

总结

随着互联网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也在不断的成熟,但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公共领域,其监管若不到位,信息安全性在受到挑战的现状下,也揭示了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缺失的发展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技术、媒介以及制度的维度方面来分析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创新互联网公共领域的监管机制与保障机制,保障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使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能够得到理性与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玉辉,刘. 论确立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三个维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61-7.

[2]马妍妍. 社会性媒体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从Usenet到Twitter[J]. 新闻界,2012,0113-16+46.

[3]陈进华,张寿强. 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其道德底线[J]. 江海学刊,2012,06107-111.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传播语言;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报刊、广播、电视业后新兴的又一大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网络新闻语言既保留着传统语言客观准确、简单易懂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1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工具来或转发相关信息,而受传者则通过互联网接受这一信息的过程。通常有如下基本特征:互联网作为网络新闻的传播媒介,而新闻信息则是传播的具体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语言具有抽象和概括的特性,它代表的是大众在平常生活中交流、工作等的一种抽象形式。在语境方面,与传统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具有如下特点。1.1网络新闻时效性更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制作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且有截稿期限,但网络新闻的传播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网络新闻的稿件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使新闻处于24小时可报道状态,这在突发事件和具有连续性的事件报道别突出。网络状态下可以随时随地“刷新”已有信息,时效性强,又可以全过程跟踪事件,只要处于网络状态下就能实现全天不间断报道,在时效性上远远优于传统方式。1.2传播者身份模糊化使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多样,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新闻的者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可以虚拟身份,使新闻语言的使用具有个性化特点。1.3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超链接特性。网络传播中结构特点是超文本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报纸用的是文字和图片,广播用的是声音,电视用的是视频形式,而网络新闻则是文字、图片和视频三者的结合体。这就使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网络环境中的新闻媒体传播采用链接的方法,将人物的活动、事件和相关内容与网络地址链接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新闻报道更完整。同时,为保证报道的完整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地址和时间都要完整,这样使观众更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前因后果,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事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闻报道中的“5W”元素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受众更想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该事件对自身是否有切实影响。这就导致具有解释性作用的新闻业的兴起——即“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和故事人物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超链接性使网络新闻报道更受大众欢迎。

2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与传统新闻传播语言的区别

2.1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更鲜明的特性。在传统报纸发表的新闻中,语言是静态的,而网络新闻文本被设计成多种动态文字,使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为吸引公众注意,提高新闻点击率,网络新闻一般会选择较醒目的题目作为标题,并使用一些较个性化的语言。此外,网络编辑还非常注重页面布局和色彩,使网络新闻更生动、丰富、清晰。2.2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语言更具有前卫性。传统媒体除传播新闻信息外,还承担着政治宣传的作用。所以,其新闻语言政治性术语较多,书面语现象比较普遍。而网络新闻语言则不同,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新闻语言生动活泼且口语化,在语言用法上更注重新鲜感和随意性,在排版上会经常使用一些缩略的词汇和网络词汇。2.3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与生产发行的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显然已成为当今信息快速沟通的重要平台。该环境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方式,信息更新速度也十分迅速,具有即时性的特点。2.4网络新闻传统具有海量性的特点。互联网将全球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容纳全球所有的信息。而传统的新闻传播语言信息量小,数据范围与网络新闻传播相比,范围更狭窄。

3新闻传播语言发展的前景

在多媒体行业互相借鉴和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作为新闻中的主体也面临着自身的适应和革新。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未来的网络新闻传播会有如下几方面发展。3.1新闻传播语言更倾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语言是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众是通过新闻语言来了解新闻中的要义。新闻信息要被受众接收,就必须通过新闻传播语言来实现,普通市民是现代大众化和都市化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主体,电视、报纸和杂志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因此,在新闻传播语言的使用上越来越少看到朴素、端正和典雅的书卷气息,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凸显,并以此方式来接近广大受众,使受众更容易接受。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大众主要通过传媒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大众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新闻看作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娱乐性成为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网络新闻中使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3.2网络新闻语言艺术气息更浓。网络新闻传播语言用词讲究新颖,可以给受众带来强大冲击力,这与现代人追求的阅读爱好相符。但过分追求用词的惹眼产生冲击力的同时会削弱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用词过火反而会使得读者觉得不真实,与新闻的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在网络新闻语言的用语中既要起到冲击力效果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这一现象。3.3新闻媒体所用的语言比较简练。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喜欢简练易懂的语言,而新闻传播语言担负着传播新闻事实的作用。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并表达准确,使读者花费较短时间理解整个事件。这样的新闻传播语言在现代的快速生活中受到了读者极大欢迎。

4结语

篇3

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以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对传统三大传媒报刊、广播、电视构成了极大威胁。1998年初,美合众国际社CEO杰姆·亚当斯在一系列会议上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这些变化引起业内人士高度重视。

作为电视人而言,现在重要的似乎不在于揣摩自己的前途,重要的应该是改造自我、创造自己的前途,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占领互联网,让互联网为电视服务,成为电视的扩展和延伸,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不断扩大自己在所有新传播领域中的影响。

二、正视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

俗话说"知此知彼"。电视要想保持在传媒中的地位,必须要对互联网和自身的特性有个正确认识。然后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展。

1、互联网传播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电视传播的本质是视听信号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电视节目在时间流程中播出,并与固定的时间相对应。如果失去了这一关系,那么作为电视节目基本支持的栏目将不复存在,以时间为标志的电视的运作机制也将消失。当你收看一个电视节目时,总有许许多多的人同时也在收看这个节目,这种"一点"电视台对"多点"观众的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信息的发送者对信息的接受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操纵力量,传媒能决定观众接受什么信息和什么时间接受。观众与电视亦体现出同步性,即接收信息的时间和消费信息的时间是同步的。即电视节目是"时不待我"的,错过了节目的播出时间观众就看不到这个节目,在此,消费者是被动的。而互联网在信息传输模式上恰好与广播电视相反,体现出异步性,即通常以存储信息的方式来接收信息,然后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消费、利用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索取信息,消费者也就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覆盖范围上,由于技术的原因,电视的传播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电视台只能在某个很小的地域内才能被观众收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方台。即使上星电视台,也只能覆盖全国。而互联网是全球性传播,从计算机那小小的监视器屏幕能随时获得全球各个角落的信息。

2、互联网的传播具有形态多样、自由和交互的特性

互联网的传播形态多样,它可以图文并茂,也可以加入声音,还可以进行网上直播。互联网的传播很自由,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记者,创作自己的新闻作品,随后敲一敲键盘便将其发往全世界。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特性就是互动性,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加强了与观众的双向交流沟通。

互联网发展虽然迅猛、势头很强,但杰姆·亚当斯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在中国,一个拥有12亿人口却仅有210万网民的国家要理解传统媒体五年内被击败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这210万网民的分布极不均衡。限制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价格昂贵普及程度低。

在我国,一台普通的家用电脑的价格也在5000元以上,而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档次低的1000元左右,档次好一点的在3000元左右。电视可以说已经在中国普及了。而电脑还远远没有普及。

2、网络传输受带宽制约

有限的带宽使声音及影像传输仍有秒差、停格、断讯等接收不良的效果,视频信号解析度也远达不到电视播出水平等。另一方面,令人沮丧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网络服务的深度与丰富性,而低像素的显示器使读者的阅读速度比正常速度要慢25%。

3、上网价格仍然偏贵

国家电信部门虽然把上网价格一降再降,但是就目前的上网价格仍然很贵。要超出收看电视的所付的费用好几倍。4、网上信息的真实性较低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任何信息。这种高度的"自由",让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有时人们的这种怀疑是很有必要的。

互联网在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普及,这只是暂时的,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第四媒体出现,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统领媒体世界,它的兴起无疑会给广播电视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为广播电视利用其强大功能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条件。近年来,全球广播电视机构纷纷上"网"已显示出二者结合传播的新态势。

三、电视台进军互联网的优势

目前互联网比起传统传播业来说,才刚起步,发育还不健全,拥有接收者还不多,在社会上的影响还不广泛,但发展速度极快。可以预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未来的信息传播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电视应及早参与互联网的建设,在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利用网络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它的优势主要在于:

1.正确的舆论导向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在我国目前还处在群龙无首,混乱无序的状态,没有主导、没有主流,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随时任何信息。这种高度的"自由",正面的意义是给信息者带来方便,但是它同时也给虚假的信息甚至低级趣味的和邪恶的东西带来了方便。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尽快介入互联网,并以大媒体的诸多优势抢占制高点,成为网上的主力军,以利于端正导向,强化正确舆论的力量。

2.增强信息的价值含量

在互联网上信息,要求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收集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含量,即信息中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电视台网站的信息符合了这一要求。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电视节目,而电视节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经过严格筛选后才播出,因此面广、价值高。电视是高投入高产出,节目生产量大,由于版面、频道时段有限,日积月累造成大量节目资源积压,远未产生应有效果,互联网将提供充分展现其价值的机会,这些信息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横空出世,给互联网信息传播世界增添亮丽色彩。

3.人才资源

作为新闻宣传媒体、,电视已有几十年的历程,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事业显赫,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年,如日冲天,为社会各界所仰视,为广大求职者所青睐。因此,在其机构中云集了一批英才,可以说是目前拥有最多资讯处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地方,这种人才一旦在互联网传播中发生作用,势必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干力量。

4.雄厚的资金支持

互联网站的建立和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不是一般单位所能承受了得的,而电视台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在目前的企业和传统媒体中,电视的创收能力最强。

5.电视品牌的无形资产

从宏观上看,电视在实施舆论监督、扬善抑恶、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深受观众欢迎,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从微观上看,电视台有自己的名牌栏目,这些栏目收视高,品牌效应十分明显,上网后,由于品牌无形资产的作用,它将原有市场带进了网,通过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6.技术设备

由于设备更新快,现逐步采用的数字设备可与互联网直接接通,技术上实现统一,为电视上网带来极大便利条件。电视网站将来最为突出的是视频点播,信息速度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电视视听兼容优势还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四、电视如何进军互联网

电视行业要想进入互联网并立足,从目前形式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电视与网络相互取长补短。

广电媒体的优势是音频、视频传播,其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等在实现数字化后,进入互联网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广播电视网站的一大特点便是有大量的音频、视频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而在其他网站中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所以电视网站可以开播视频播放。让用户从中除了可以获取丰富的文字、图片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器软件,直接调看上网的视频节目。广电媒体的优势与互联网多媒体形态的结合,可说是相得益彰。

2、取互联网之长补电视之短

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可以弥补广播电视传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故广电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网站恰恰可以综合利用其多项功能,达到所谓"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互动性是网络的特点之一,而手段有电子信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可以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比如电视台网站可以开设电子信箱,接收观众的意见、建议乃至抱怨不满,然后由相关负责人一一回答。还可以开设聊天室,让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心。这些形式大大拉近了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在观众意见、呼声的参与下,对节目的提高和改进无疑有很大的益处,同时也使电视节目的影响不断地得到扩大。

3、中国广播电视应双管齐下

面对21世纪全球化媒体竞争的严峻局面,中国广播电视应在两方面有大作为:①自身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等)使自身传播实力不断得到加强;②与第四媒体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新媒体(其他如光盘等)相结合,不断扩大自己在所有新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

中国的广播电视机构从1996年起对互联网开始有所认识,并尝试上网。在两年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势头、制作水平和影响力上目前还不及报刊社,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广电系统的中央三台中,中央电视台起步最早,1996年底就开始进行尝试,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1998年春节到来之前,中央电视台首次利用互联网对春节联欢晚会进行宣传报道。在网页设了虎年贺岁专辑,下设《春节晚会快讯》、《精彩瞬间回顾》、《98春节晚会节目单》等若干栏目。不仅可以看到文字介绍,也可以看到精彩照片,甚至在除夕(1月27日)下午2点就可以先睹晚会彩排(正式直播在当晚8点)的精彩视频片断,时间总长为23分钟。在晚会进行直播时,电视屏幕上还不时打出网址和电子信箱号,广而告之,这是中央电视台上网后的首次大动作。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著名栏目,如《东方之子》、《实话实说》、《315特别节目》等,也与国内的网络公司合作推上了互联网。

在对互联网的认识方面,倒是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台十分敏感,决心较大,行动亦十分积极。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上网的广播电台。随后,广东省广播电视厅筹划建立了"岭南视听"信息网。在上海,上海广播电台、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均已建立自己的网站。其中不乏有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而创意出的新形式,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提供网络服务的"上海之窗"精心制作了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网络连环画《滑稽王小毛》。1998年6月1日,还向全球15岁以下儿童发起网上征文活动,题目为《2000年在向我们招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参与建立的《动心九时》网上专栏,每晚21点到22点进行网上直播(其余时间可以调取收听)。上海东方电视台网站是目前国内将电视新闻节目上网的唯一网站。面对如今"广播"(广大听众)变"窄播"(特定听众)的趋势,一些广播网站的服务对象也锁定在特定用户群身上,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与"中国文娱网"合办了《中国歌曲榜》,以时下受欢迎的MP3格式提供上榜的中国流行歌曲。广州两大广播电台的音响节目主持人参与制作的《中国影音世界》网站则提供CD及Hi-Fi信息及热门音乐。国内广播电视机构网站近两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由开始时与网络服务公司的合办(其网页挂在网络公司的主页上)而成为有自己独立域名的网站,显示出日益成熟和要将影响力做大的决心。中央电视台在1997年甚至重新注册了顶级域名:,代替了最初的CN下的域名:。

近两年来,虽然中国广播电视机构在互联网上已有所作为,但必须看到,我们的水平还很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两慢两差",即信息量少、音频视频节目少;信息更换慢、调阅速度慢;服务性差、互动性差。此外,互联网是全球传播的媒体,国内媒体不论大小一旦上网就意味着面对全球用户,且不说信息内容方面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仅在文字语言方面就存在着是否使用英文或其他文种及语言问题,即使在中文方面也存在着否增加BIG5码或图形方式问题,以满足台港澳及广大海外华人调阅的要求。必须强调的是,尽管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广电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实际上广电媒体上网后就纳入了互联网竞争的大系统。只要上网了,任何机构、团体乃至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如音频、视频固然是广电媒体的优势,但在互联网上则不是广电媒体的专利。在互联网信息的大海中,网站的诞生死亡是寻常事。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媒体,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精心策划、必要的投入及日常的维护,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吸引众多的网络用户,那就会很快成为一个"死站",从而也就失去了上网的意义。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从信息的提供到网页的制作,某些大机构大企业的网站往往还比不过一些个人网站,就是这个道理。必须认识到在互联网上的竞争的激烈程度比广电同业间的竞争有过之无不及。

篇4

从其诞生起,互联网就在改变人类沟通交流模式的基础之上改变着媒介的形态。在互联网2.0时代,网页开始挤占报纸、杂志的生存空间,论坛和博客的出现第一次赋予了个人和媒体几乎相同的话语权。随后,facebook、twitter和微博的出现不仅将个体的话语权再次放大,也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交流与视听,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更是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对个体,也是对媒体。

从互联网技术改变媒介开始,传媒行业就开始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过渡进程。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用户,也是信息接收者在传播链中地位与话语权的提升,媒体在传播中所要考虑的问题则变的更多。在“大众麦克风”时代,产业竞争的的焦点已经超越了传统时代的内容与渠道的控制,开始转向内容、渠道、用户、技术等多维度的角逐。

除了传播内容表达外,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尝试。赫芬顿邮报,美国当前影响力最大的政治类博客媒体,以新闻众包模式,即依靠用户进行主要内容生产,开辟了媒体先河。BuzzFeed网站则以以病毒传播、倡导分享闻名,在2014年流量超过了《纽约时报》。从这两场新媒体的成功范例看,用户借助互联网的互动传播特性,已经成为了信息生产与传播链上重要的一环,这两者的成功多赖于以用户为核心的内容组织与运营模式。而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两家媒体的成功范例,传播界出现了这样一种媒介形态转化趋势,即平台型媒介。往大处说,它可能改变互联网生态;往小处讲,它可能改变你在互联网上生产、消费内容的方式。

什么是平台型媒介?从众多的传媒尝试中可以看出,“平台型媒体”,是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这种“平台型”的实质是,技术平台公司认为把恰当的算法技术与专业的编辑运作结合起来,在内容生产与分发方面会产生不小的新能量。新一代的互联网媒体公司正在实验将自己的内容管理系统向外界开放,以获取更多的用户生成的内容,向互联网内容平台方向逐步拓展,从而聚集更多的用户,导入更大的流量。当然,驱使这种双向互动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快速变化的内容分发与广告收入结构。

“互联网+”的时代是“小屏时代”和“场境时代”,要把程序化的广告投放与手机小小的屏幕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巨大的流量基础,需要优质的广告载体,而广告的载体只能是内容,无论是传统的旗帜广告还是原生广告,都必须附着于多姿多彩的内容。平台型媒体恰好满足了对于巨大流量和优质内容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另外,平台型媒体由于其巨大的用户参与度优势,也对“互联网场境”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用户在组织与生产内容的同时,在极高的参与度中获得了作为传播者(或当事人、评论者、教育者)的全新进程体验。因此,“互联网+”模式下的媒体,也是基于用户体验与参与而存在的。

虽然目前平台型媒介的运营尝试还掌握在互联网公司的手中,如众所周知的“腾讯大家”的尝试,百度大平台(百度百家)的尝试,但媒体,作为传媒行业自诞生起的参与者,也开始了基于自身优势的试水。康泰纳仕集团出版的高端旅游生活杂志《悦游》刚刚在一周前宣布他们将向所有热爱旅行并且愿意写作的人开放他们的网站,而娱乐周刊杂志也将这么做,至于福布斯杂志早在一年前就进行了类似的转型。从这些传媒体集团的尝试中可以看出,媒体是可以基于自身进行平台化转型尝试的,而在新的互联网业态下,这些在内容把关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又将传播重心逐步转变为用户的传媒集团,在新媒体传播的尝试中是有足够的角逐实力的。

对传媒业界尝试的观察中可以看出,用户在传媒行业已经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眼球经济时代,如何能最快的吸引公众的注意已经成为了媒体需要特别思考的问题。当然,技术的进展对此帮助巨大,越来越多的媒体尝试着使用现代大数据技术分析自身的受众与用户特点与偏好,全媒体融合的报道与表达方式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开始进行带有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色彩的转型,而新闻的选题与内容也越来越多带有精准策划的意味。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元,内容与渠道的二元争论早已成为过去,多种因素的“并驾齐驱”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方向。■

(荆楚网)

【网友热议】

何继军:“互联网+”正在魔术般改变这个世界,从一点出发,由近及远,成为家喻户晓的新名词。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大数据和智能感应能力加入后,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同时也是对互联网的改造。用腾讯CEO马化腾的话来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有人根据马化腾的这个解释,列出了一个公式,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

事实上,如果按照这个公式,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已经有了很多互联网+的做法,并且产生了无穷魔力。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

有人把“互联网+”理解成就是互联网加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加汽车,互联网加餐饮,互联网加医疗,这就是“互联网+”。我个人同意,“互联网+”必须是要和传统行业结合,而不是互联网自己玩,但是如果理解“互联网+”就是简单的相加,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做了一个网站,开通了微信功用就叫“互联网+”了,这样的“互联网+”是不会有未来和前途的。

那么, 互联网+影响了我们什么?

1.影响生活。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的生活,相信互联网+将改造地球人的思维。

2.影响环境。大家都知道电脑无纸化办公,应该说互联网是目前最环保的行业。

3.影响社会。互联网在20世纪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现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社会的进步无不被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向前,已经无法抗拒。

4.影响思维。“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再次发展,要用+思维来做事情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聪明做法。“互联网+”使我们的思维也大大迈进,思路更加开阔。未来,“互联网+”会进一步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细分产业,并将给互联网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多的应用场景。

涂明:“互联网+”为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同催化剂一般,可引起传统产业的质变。言而总之,“互联网+”模式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的工业文明,工业3.0就是一个佐证。媒体当然还怀抱互联网这棵大树,这是趋势。这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纸媒从诞生到成熟至少也要十年八载吧。

卢霜:其实对于咱们媒体人来说,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改造媒体行业了,尤其是传统媒体,但若说触网的就是互联网+ 了吗,其实不然,开个媒体微博、微信、开发个APP,若是没有互联网时代的思维,照样依旧是传统媒体,可见“互联网+”精髓不在形式,而在于思维。如何“+” 才是最关键的,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篇5

要开展网上营销,首先要上网,否则网上营销无从谈起。上网有两种方式:一是上网寻找别人放在网上的信息和电子邮件通信;二是同时将自己的信息放到网络上去,让别人来调阅。应该说,使用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都可以开展网上营销。但是,前一种方式没有自己的网站,在展示商务信息的力度和深度方面都大大弱于后者,是一种不够全面的方式。所以我们下面所谈的网上营销,主要立足于后一种方式。

立足于网站的网上营销主要涉及两大领域:即网上营销传播和网址宣传。

互联网的营销特性

将互联网视为传播媒介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跨时空、覆盖全球、以多媒体形式双向传送信息和信息实时更新等特点,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作为媒介,就一定具有广告功能,这正是网上营销者所追求的特质。

借助互联网,商家可以将产品的属性及价值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把握互联网的虚拟市场特性,调用一切在网上可行的营销手段促销并实现网上销售,这个过程就是网上营销传播。

在进行网上营销的策划时,营销人员要认识到互联网与营销有关的几个特点:

由于互联网是媒体,所以开展网上营销首先要将网站作为媒体来经营。也就是说,首先要靠网站中的信息将访问者吸引住,使之成为回头客,"藏"在站点中的广告才能产生持续的作用。互联网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交互性,在设计和策划营销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个特点。

放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可以实时更新的,所以利用互联网配合时效性很强的营销活动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可以随时配合整体营销计划的调整。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上存储信息的容量非常大,只要结构安排合理,设计精彩,就有充足的空间可让你自由地腾挪。

互联网能够帮你实现很多需求,但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商家对互联网的利用程度和营销诉求的定位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无论人们上网做什么,都要预先知道对方的地址,这个特点决定了一个新的站点诞生后,要有一定的宣传期和经营期才会逐渐产生效果。互联网跨时空和地域的特点,为企业加入到国际经济体系提供了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的快捷而经济的途径。这一特点要求企业的营销策划人员在规划信息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语言的因素,更要考虑到地域间文化和消费的特点,尤其是不同国家的网民的文化和消费行为的特点。

网上营销传播

在对互联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营销人员就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来制订网上营销传播的计划。营销人员应注意的是:在充分考虑到互联网特点的基础上,很多传统营销理念都可以应用到互联网中,特别是目前流行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整合营销传播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是刺激反应,即想方设法将消费者、潜在顾客、使用者甚至非潜在顾客的反馈收集上来。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为收集反馈提供了最好的方法。在互联网上怎样做出特色,使访问者做出适当的反应,需要策划者具备相当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些想像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上最终都要由网页的形式来体现。因此,网页的设计与制作其实是网上营销传播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受整体营销方案所制约的。

在营销传播的过程中,商家欲导引的受众就是其传播目标。这个目标一旦确定,任何营销手法的策划都不能离开这个目标,否则传播将会因为"药不对症"而导致效力的减弱。在互联网上开展营销同样不能离开预先设定的传播目标这个核心。

开展网上营销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传播计划执行了一个时间段后,会激发出消费者的回应;商家根据这些回应调整原来的计划再执行。如此循环往复,将营销转化为传播,传播转化为营销,商家与消费者在传播的作用下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双赢的境界。

网址宣传

作为传播媒介,互联网站本身也存在着再宣传的问题,这是由上网要预知地址的运作机制所决定的。当一个新站点诞生后,没有人来看,再好的内容也无人知晓,传播无法到达受众,网上营销就无从谈起。所以,宣传网址是开展网上营销的重要前提。

宣传网址的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

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电视都是很好的方法。现在很多在传统媒体中的商家广告就是以网址为广告内容的主体。此外,商家所有的印刷品,包括名片,都是宣传网址的良好介质。

利用互联网本身的方法诸如导航台、新闻组、电子邮件群组、图标广告、分类广告等等。

网上营销管理

在开展网上营销传播的同时,需要网址宣传的配合,二者之间是互动的。例如导航台注册时要求对站点内容进行描述,此时的描述就必须符合整体营销方案中规定的定位和诉求。而在什么时候,调用哪个手段,同样需要统筹规划,这就是网上营销管理,即对网上营销传播和网址宣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篇6

思考一:结合互联网的特点,选择高效应用

互联网广泛应用始于1991年5月蒂姆・伯纳斯・李创建的万维网投入互联网使用。广泛应用的这20年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阶段也被冠以Web1.0、Web 2.0以及Web3.0的代号。

Web1.0的特点是集中编辑、,门户网站给用户集中提供内容,而用户则被动地阅读,类似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中的翻版,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

Web2.0的特点是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提供网站内容,并参与建设网站的诸多功能,实现了网站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并可聚集集体智慧。①

Web3.0现已出现萌芽,将是更智能、更人性以及更具应用价值的互联网。用户可更容易获得有用信息,而不是淹没在无数看似相关的信息海洋中。

互联网的特点是动态发展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进化过程,旧的东西并没消失,而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依旧存在。美国大脑研究科学家和企业行为研究专家杰弗里斯蒂伯在他的《我们改变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一书中指出,“互联网是一个大脑”,而且“互联网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像人脑”,指出了互联网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新媒体的热点应用,按活跃时间归纳为:

(1)Web2.0第一阶段(大约2004~2006年)热点:博客、移动博客、播客、社会化标签(Tag)、内容聚合(RSS/Atom)、P2P、维基、阿贾克斯、Web服务(Web Service)、社会化网络(SNS)。

(2)Web2.0第二阶段(大约2007~2011年)热点:微博、众包(Crowdsourcing)、视频分享、软件即服务(SaaS)、混搭(Mushup)、微件(Widget)、开放接口技术(OpenAPI)、富互联网应用(RIA)、地理信息应用(GIS+GPS+RS)、物联网应用。

(3)Web3.0第一阶段(大约2010年至今)热点:语义互联网(Semantic Web)、3D虚拟社区、智能网络(Smart/Intelligent Web)、云计算、Web集成。

按作用归纳为:

(1)增强信息交互的新应用:博客、移动博客、播客、社会化标签、社会化网络(包括即时通信、论坛、网络社区等)、微博、众包、视频分享、3D虚拟空间。

(2)增强信息聚合与推送的新应用:内容聚合、P2P、维基、Web服务、软件即服务、混搭、微件、开放接口技术、语义互联网、智能网络、云计算、Web集成。

(3)增强用户体验的新应用:阿贾克斯、富互联网应用。

上述每一项新媒体应用,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通过分析这些应用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运用,逐步实践,量力而为,务求高效。

思考二:结合报网受众特点,组建传媒队伍

2010年,我国18~70岁识字国民平均每天接触各类媒介的时间依次为:上网42.73分钟、报纸23.69分钟、图书16.78分钟、杂志13.66分钟、手机阅读10.32分钟、电子阅读器阅读1.75分钟。与2009年相比增长最快的为手机阅读,增幅70.3%,并且数字媒体形态的阅读时长增幅远高于传统媒体增幅。②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规模持续保持增长。就网民年龄结构看,年龄分布重心继续向中高龄偏移,具有消费能力的网民在逐渐增多。同时,10~39岁网民占79%,20~39岁网民占54%,表明网民仍以年轻人为主,且集中在20~39岁的年龄阶段。就网民知识结构看,初高中学历网民占69%,表明网民学历集中在中学学历,也表明互联网的易用性不断提高,应用门槛逐步降低。就网民职业结构看,除学生群体所占比重最高为29.9%外,其他各职业分布比较均匀。就网民城乡结构看,城镇网民占73%,农村网民占27%,可以看出仍以城镇网民为主。③从以上这些侧面可以大体看出当前我国网民的基本特点,即年轻化、平民化、城镇化,且呈不断增长的发展势头。

在报网融合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报网受众的这些特点,组建相应的传媒人才队伍。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由热衷新兴媒体的传媒人组成专业传媒队伍,以便带着工作激情自主投入报网融合实践,并把握报网融合精髓,实现网络舆论的“疏导”和“引导”。

思考三:结合实际需求,创建迅捷开放的信息交互渠道

大众日报网的目标定位是“推动党报主流媒体影响力进一步向网络延伸,实现纸媒空间的扩充和延展,提升服务读者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广泛性。充分借助并整合纸媒优势资源,增强新闻信息的搜集、掌控、放大、梳理、解读能力,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引导,以满足广大网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网络中得到彰显。全力追求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和扩展性,拓展党报的网络发展和延伸空间。架起纸媒与网媒的沟通桥梁,加速推动媒介融合”。④由此看出,在报网融合实践中需要创建迅捷开放的信息交互渠道来实现媒介融合。如何创建?有几点思考如下;

(1)网站版面中突出强化网友互动板块;

(2)增强互动板块管理,实现与读者网民及时响应;

(3)与党政机构、经济实体及认证实名用户建立会员制互动关系,实现可信信息的及时交互;

(4)增强对微博、论坛、即时通信如QQ群等反映出的网络舆情监测;

(5)借助网络新闻监测系统,完成关注信息的自动聚合与监测;

(6)通过新闻邮件订阅、新闻信息聚合等服务,实现信息的个性化推送及数字化发行;

(7)借助手机短信、手机互联网应用,实现即时信息的汇集与推送;

(8)使用并提供开放的网站信息接口,与互联网自动交互新闻信息;

(9)根据应用效果逐步调整互动功能。

思考四:结合新媒体形态特点,逐步扩展新媒体形态

目前新兴媒体形态不断丰富。新兴信息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超级便携个人电脑(UMPC,Ultra-Mobile PC)、上网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纸阅读器、户外电子屏等。据调查,我国用户有23%的人进行手机阅读,18.1%的人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3.9%的人进行过电子阅读器阅读,而且电子阅读器的接触率增长幅度达到了200%,表现出了很高的增速。⑤新媒体信息展现形态包括:与地理信息融合实现地理位置上的新闻展现;RSS新闻聚合器的聚合新闻展现;微件窗体化插件提供的图文多媒体集成新闻展现;视频化的新闻展现。

由此可见新媒体形态的特点是移动化、个性化、易用化以及开放化。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新媒体形态,逐步丰富。

思考五:结合网民评价特点,逐步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

网民评价呈现出随意性、离散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网民评价进行梳理和分析。网民评价可以分为两类,即合作会员的可信评价与自由网民的离散评价。对可信评价赋予较高权重值;对离散评价赋予较低权重值,之后再进行分类梳理。梳理后再进行量化处理,之后引入到已有的量化考评系统,与现有内部评价机制对接。对量化的网民评价及内部评价再赋以不同权重值,加权计算出最终量化评价结果。网民评价的量化处理,可使用模糊数学及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

由于网民评价的上述特点,少量网民评价参考价值不大。在引导网民参与评价时,一方面要重点引导合作会员参与评价,获取可信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更多自由网民参与评价。

注释:

①汤代禄韩建俊边振兴:《互联网的变革――Web2.0理念与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②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结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4月22日第5版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年7月19日

篇7

融合背景下电视剧整合网络基因呈现的新特性

受众比例日趋年轻化,收视时间碎片化。通过近二十年的互联网发展和推广普及,我国网民的比例日趋向年轻化倾斜,网民群体也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群,而且这一类人群的网络消费能力相比较高,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要远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因此,从总体来看,媒体受众的年龄越小,能越快地接受网络,同时互联网能够快速的提供所需信息(强大的搜索和互动功能),也让年轻受众更愿意采用网络渠道交互彼此的信息,从而滋生出与此种需求所对应的新媒体。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特大城市中表现得较为强烈。在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较大的城市年轻受众群体之中,新媒体的需求量已经强于传统电视。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将大段的时间碎片化,这也难以满足收看电视的要求。相对于收看电视而言,使用互联网观看电视剧或电影对时间的要求比较宽松。

收视习惯呈泛视听化,融合呈现深度化。正是由于传统电视媒体看到了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之后的潜在危机,近年来也在积极转型。值得肯定的是,虽然互联网新兴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电视媒体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并没有试图将互联网新兴媒体对立化,而是积极地向其学习并实现融合发展。随着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寻求自我转型,原本单一的电视输入终端转变为多功能媒体服务中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不再界限分明,业态交织变得更为广泛。数据表明,至2015年底,传统的电视渠道商和新媒体进行广泛的合作和发展。其中电视渠道商和新媒体的合作发展涵盖了内容、传播形式和输入形式等多方面。

喜剧成风向标,“吐槽效应”强化网络传播效果。虽然互联网新兴媒体借助网络这一大背景在近年来整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各种类型的电视剧或电影在借助网络这一大背景下都能获得受众的喜爱。分析近年来在网络上获得成功的电视剧和电影,喜剧占据了近大半江山。究其原因,喜剧在网络时代的自主选择原则下,使得原本的无厘头文化能够更加自由的流行传播,从而让更多的受众能够得到想要的需求反馈,进而使得喜剧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受众的喜爱。同时,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持续增大以及网络中个人隐私相对私密等特点,使得“吐槽”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最为典型的现象就是每年“春晚”之后,甚至还未播出期间,网民就会在网络上对其进行“吐槽”。事实上,持续的“被吐槽”并不是春晚水平不高的表现,而是网民在网络中通过“吐槽”释放自身压力并寻求自我娱乐的一种表现。而且,持续的“吐槽”也吸引了大批受众的关注,进而出现了越“吐槽”越热、越“吐槽”点击率越高的现象,部分新兴媒体甚至还通过“吐槽”这一方式试图吸引更多的关注。

引进作品引发追剧潮流,国产自制剧蓄势发力。引进剧目中,韩剧因剧情精彩、偶像效应、时尚风向等因素在国内引起了追剧热潮。而且,得益于在网络中进行播放的电视剧和电影在引入环节和审批环节中所需占用的时间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较少,使得网络引入的电视剧和电影更加具有时代气息。进而使得包括《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引入的韩剧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较传统渠道引进的《魔女幼熙》更胜一筹。而美剧《穹顶之下》、《权力的游戏》(系列)更使得年轻受众的观影体验和评审能力得以提升。而且,网络引入的电视剧在每一集的剧情设定中具有明显的快节奏特点,每一集之间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国产网络自制剧也取长补短,蓄势发力,多形式的表达方式使得网络自制剧得到快速发展。

网络受众喜新厌旧趋势明显,网络传播累积效果较差。截止2015年底的数据,在电视剧目网络影响力综合指标榜单的前五十名中,多轮剧播出仅占8位,且多数是2013 年的热播剧。与此相反的则是多达35 部的首播剧,而网络引进剧和网络自制剧仅占7个席位。这说明网络受众对旧剧的好感率明显低于电视观众,也表明网络渠道比起传统渠道的传播范围更广、更替速度更快,短时间内的清洗式传播使得剧目的持续传播能力不如传统媒体。因而,在网络上热播半年以上的电视剧,商业价值会大打折扣。

传统电视媒体融合网络基因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推广和话题营销,快速提升网络影响力。电视剧不只是在内容和制作上精益求精,更要求媒体注重渠道推广和话题营销。这就要求传统电视媒体要正视互联网媒体这一竞争对手,通过充分加深与互联网媒体的合作,在竞争中加速自身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传统电视媒体既要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宣传营销,而且还要兼容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借助互联网中基数庞大的网民群体增大自身的受众范围。这就要求传统电视媒体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积极宣传自身的节目,以此增加自身收视率和受众群体。

第二,重视大数据,推进电视剧生产、营销和评估。大数据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革命。对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能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特点等。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引入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自然也能够为电视剧的生产、评估和发行等相关环节提供支持。其中大数据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主创团队、内容情节设计三个方面。同时,在宣传推广环节,通过对大数据的信息参考,能够较有针对性地提供出更加个性、智能的推广方案,迅速扩大市场反响效应。

第三,增加电视观众、网络观众都喜爱的轻喜剧风格电视剧投放量。轻喜剧风格的电视剧缓解了受众因快节奏生活和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也是轻喜剧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而且在网络受众日趋年轻化的时代背景下,年轻群体拥有三种身份:社会主力军、电视受众重要组成、网络用户主体,三种身份的合一性,对电视剧的内容提出了既要贴合年轻受众的爱情、亲情、职场等现实生活,也要符合现代年轻人对电视剧的审美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存在着一种通过加入吐槽点以快速增加关注度的现象。但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由于其不具备网络媒体快速更新的特点,吐槽点的引入上需要慎重。

篇8

目前互联网广告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互联网广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继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户外广告以外的第四大媒体。所谓互联网广告,是指在互联网的站点上的以数字代码为载体的各种经营性广告。它是internet作为市场营销媒体最先被开发和利用的营销技术。互联网广告的出现使得整个广告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因其含有更多的新技术成分,使它存在着一些鲜明的特征:1、互联网广告具有广泛的传播时空;2、互联网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3、互联网广告采用“推”“拉”结合的互动方式。互联网广告不同于平面媒体广告,互联网广告是多维广告,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感受商品或服务。互联网广告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广告受众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进行更详细的了解,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广告形式,将大大增强互联网广告的实效。

二、互联网广告的特点

互联网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逐步兴盛起来的,与传统媒介广告相比,互联网广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播范围广

互联网广告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通过国际互联网把广告信息全天候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球网民已超过10亿,并且据预测,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发展壮大。这些网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是互联网广告的受众,是他们的推波助澜,让互联网广告业得以持续发展,互联网的广告效果,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但是,互联网广告传播范围广,是相对城市而言的,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能力上网,特别是广大农村,这部分人群接受广告信息,还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体统媒介,因此互联网广告虽然分传播广泛,但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2.形式灵活多样

网络是伴随着高科技发展起来的,表现手段丰富多彩。互联网广告采用文字介绍、声音、影像、图像、颜色、音乐等丰富的表现手段,并且能够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结合,更加吸引受众。互联网广告可以集影视娱乐性、平面的广告文字表现于一体,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广告还拥有灵活多样的广告投放形式。目前全球互联网广告的形式主要是横幅式广告、竖式旗帜广告,按钮式广告,墙纸式广告,电子邮件式广告,网上竞赛或推广活动,弹跳广告,图标广告,文字链接等等,可谓是五花八形式多样。但是这些广告,也会造成了泛滥成灾,引起了很多网民的不满,给网民造成了不便,更有人对此深恶痛绝。

3.信息容量大

互联网广告的内容种类繁多,大到飞机、小到口香糖均可上网做广告。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广告能够容纳难以计量的内容和信息,它的广告信息面之广、量之大是报纸、电视所无法比拟的。如报纸广告的信息量受到版面篇幅限制,电视广告的信息量受到频道、播出时间和播出费用的限制。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工商企业和个人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站点或主页,打出广告,推销自己,推销产品,使互联网广告信息量激增。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内容,如何兴利除弊,是互联网广告业的当务之急。

4.受众具有主动性

网络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错过了播出时间就很难听到、看到,想查看报刊以往刊登过的广告也非易事。如果受众有某种购物需求,需要寻求某类广告,这在传统媒体上是很难做到的。而互联网广告媒体则可以让受众随时查看以往广告,也可以十分方便地通过输入关键词来查询某类广告。这可以说是广告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此外,互联网广告还具有受众数量可以准确统计、较强的信息互动性,制作周期短,较快,费用低等特点。

三、互联网广告经营策略

互联网广告经营策略选择的得当与否,对互联网广告公司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吸引眼球只是目标,效果才是硬道理,根据互联网广告的特点和广大消费者的口味,笔者认为互联网广告经营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策略:

1.树

立互联网广告品牌策略

随着大量网站的建立,互联网广告也在大量增加。为此,广告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网站为了扩大业务量、增加知名度,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甚至出现了免费广告,赔本赚吆喝的恶意竞争,网站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自毁前程。价格低必然服务质量差,真正想做品牌的企业,在投放广告时,一定会倾向于较有有实力的知名网站,相信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未来,企业会更加注重广告效果。

如今,互联网广告的价格将不再是大型企业选择网站的决定因素,企业更会选择那些有一定品牌形象,更具备实力的网站作为自己的宣传窗口。因此,将网站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品牌形象的知名网站是增加互联网广告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看到,大量的互联网广告费被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网络公司瓜分,而互联网广告主也是那些具备相当实力的诸如英特尔,ibm、联想、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大公司,出现了强强联合的趋势。可见在各个网站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以后,互联网广告收入是网站收入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决定着网站的命运,对于上市网络公司如此,对于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免费互联网广告不是网站发展的长久之策,树立网络品牌才是关键所在。

品牌经营是媒体经营的必由之路,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短期内迅速扩大影响力,挤身品牌经营之列,利用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策划、定位和创建,借助其他媒体,巩固和优化自身的品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

2.增强互联网广告人才策略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技术设备不断更新,但是人才成了制约互联网广告发展的瓶颈。互联网广告人员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的广告知识,又要掌握丰富的网络专业技术,还要有传统业务工作的推广技能。为了适应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一是采取招聘、培训等方式,培养新生后备力量,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广告产业当中。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是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增加广告人才培训机构,高校培养广告人才要向复合性人才方向转移,根据人才市场行情调整,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培养,是学有所用,还要留住这些人才。二是积极引导互联网广告从业人员对互联网广告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做好广告,众人拾柴火焰高。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鼓励创新,增加创意,把广告产品做精做强,这才是根本。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广告人员的管理,提高广告从业人员的素质,将那些不合格的人员,淘汰出广告队伍,特别是那些做假广告的人员,坑害消费者利益的人员,制约广告行业发展的公司,热衷于搞恶意竞争的广告人,清理出广告行业队伍,净化广告行业空间,让互联网广告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例如,前一阶段,国家清理了一批不良网站,这些网站的教训不容忽视。

3.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在为企业的产品作宣传时,一定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某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发展到被淘汰的全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制作广告产品时,要根据产品所处不同生命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比如,产品的导入期是初次上市阶段,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比较少。这时应适当采取强冲击力策略,先声夺人,让消费者迅速记住品牌并了解产品,从而扩大市场占有额。在产品的成长期,产品的生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销量增加,知名度有所提高,此刻制定广告策略时,就要充分去了解消费者心理,采取品牌维持策略,不断地加深消费者印象,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占居一定的位置。产品的成熟期是产品的兴盛期,销量和利润达到了最高点,此时,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就要采取重复刺激策略和变化策略,通过重复刺激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延长产品成熟周期的时间,通过变化策略给人以不断创新的感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产品的衰退期是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产品的销量下降,利润回落,广告要采取感情诉求策略,阻止这种衰退下滑的趋势。

事实证明,经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策划营销,可以改变品牌的生命周期,使老产品焕发和机。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是综合运用市场开拓与产品再生来延长产品成熟期的。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杜邦公司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预测到随着战争的结束,降落伞的需求会减少,于是采取种种措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一,把一部分尼龙从军用转为民用。第二,发明并研制成功尼龙丝袜推向市场。战争期间因节约,妇女多数不穿袜子,战争结束,原有的习惯改变,社交时女士必须穿袜子。同时注意发展不同颜色、不同花样的尼龙丝袜,吸引新顾客使得尼龙丝袜销量进一步增加。第三,寻找新用途,用尼龙制作汽车轮胎、轴承、人造纤维等。当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广告,这些新产品的推销都要靠传统方式,现在通过互联网广告,新产品推销推广更加容易。

在实际操作当中,判断一种产品处于哪个阶段很重要,要通过市场的大量调查工作,根据产品所处的不同周期,采取相应的策略,如果找不准定位,投放出的广告很可能就劳民伤财,有的还会适得其反。

4.确立消费者中心策略

在市场经济时代,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生产者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消费者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为互联网广告是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可以随时根据消费者的反应制定不同的广告策略。面对广大的消费人群,对消费者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互联网广告公司应该潜心发展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剪报资料、消费者追踪调研以及互联网、局域网等资源,这样才能保持对消费者了解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分析和总结,总结消费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消费意识的变化。研究发现,消费者希望广告能表现产品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要点,而非空洞的承诺。消费者复杂的心态,会给他们消费行为上带来不同的影响,也必然会决定他们消费行为的方式,因此,互联网广告的策划人,必须对消费者的心理有深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所能做的,是要对消费者进行不同的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最容易接受你产品的那部分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宣传,而不是针对所有的人群采取的策略,最近几年,普洱茶的营销广告,就体现了消费者中心策略,他们对潜在的普洱茶用心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将普洱茶也进行了相应的分类,采用金字塔式的产品结构和价格,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线,哪一类人群都可以找得到自己相应的产品,再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了相应的广告策略,用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抓住最想购买你产品的那一部分人群,这样的效果比泛泛去做要好得多。

篇9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新闻报道;变革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一、引言

传统的纸质报业已经意识到电子信息给现代社会新闻媒体报道带了深刻的变革。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闻报道革新,通常以图片新闻、音频新闻和视频新闻为主,进一步会有动画等新形式的媒体新闻表达形式。诚然,电子信息技术新闻报道新闻包括上述新闻报道形式,但不简单是这些新闻形式的简单叠加。网络与媒体,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被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多媒体强烈的冲击着,促进了电子信息化新闻报道的建设步伐。现今情况下,电子信息技术之互联网在21世纪改变了人恩的生活方式,本文将对电子信息技术之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及其在改变传统报道是发货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二、电子信息技术之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从传播速度,传播覆盖面上来说,互联网的优势超过了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同电视传播一样几乎和现场同步但是互联网的覆盖面则远远超过了电视。由于互联网的可重复性,可储存性和可复制性,使互联网的传播效果比电视效果还要好,功能还要多。在奥运会的报道中,互联网的传播与电视传播不可避免地成为在商场生拼撕咬的对手。

许许多多有历届奥运会报道经验的摄影记者,都会记得在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主新闻中心里,因为上网速度而影响到了图片的传输。殊不知,在奥运会这个拼杀新闻的战场上,全世界读者感受到的奥运冲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丰富和精美的上乘图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汇聚在北京的全球摄影记者们,将不会为此烦恼:中国网通正在着手推出专门针对记者的W-LAN业务。只要一台摄影机,一段专用数据线,记者们便可直接把图片传送至报社图片库,由图片编辑尽兴挑选。此业务已经在不久前的中网上对媒体进行了免费试用,受到记者拥泵。仅仅这样一项新的互联网业务就能为记者带来如此方便和快捷的工作条件,在没有互联网的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也难怪,在北京奥运会的在京奥运会场馆和协办城市的奥运场馆的媒体席上,国际奥委会提出的首要要求是,互联网的插口。此类插口的数量、质量和设计位置,都是考察场馆是否符合奥运会比赛需要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快速发表海量信息的特点,使之在奥运会新闻传播方面有着比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互联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使新闻报道以秒和分计算进行滚动报道,为那些外出或者没有电视的体育迷们提供了获取比赛实时动态的最好渠道。这是传动报纸、杂志和广播等难以达到的。互联网集纳式的报道奥运会,信息量大更新时间短。人们常常会注意到,某场比赛后甚至即时,从网络就能轻松了解到各个媒体对这场比赛的结果和运动员的报道、述评和分析,完全可以说是“一网在手,奥运尽在掌握。”

面对互联网的新闻报道海量信息报道、以前新闻的再现,新闻的可重复性和很好的连续性,使其余的传统媒体难与之抗衡。不管是报纸的版面再多还是电视节目的更新,电视转播时间再长,奥运新闻报道的数量和网络相比,只能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对于平面和电视广播媒体而言,互联网的强大交流特点是不言自明的。针对一个奥运游泳项目或者和奥运会有关的新闻,人们希望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互联网则是最佳的交流看法分享意见的平台。近来,网络上进行的各类调查数不胜数。人们对这件新闻事实怎么看,是什么态度,采用网络调查便知道。互联网的互动反馈功能是所有其他媒体所没有的。

三、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技术 增强报道效果

电子信息技术带来了新闻报道的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积极采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使影响重大和有内容的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增强。一方面,实现了从单一的文字、图片报道向音视频等多媒体报道拓展,推动了网络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在十七大新闻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和央视网首次现场直播党代会开幕式,4个小时内中央重点新闻网络媒体和北京市主要商业网络媒体点击量超过2.5亿次,是平时访问量的3至4倍,其中海外访问量超过5000万次。在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中,央视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174家公益性合作伙伴和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等商业网络媒体转播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央视网点击量达到5亿,网络电视访问量近1500万人次。从近两年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的情况看,多媒体报道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大:去年“两会”,各网络媒体共文字、图片报道2.6万多条,音视频2380多条;党的十七大,共转发文字、图片报道3.6万多条,音视频4450多条;北京奥运会期间,共转发文字、图片报道52万条,音视频11万多条。可以看出,音视频报道在重大主题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结束语

虽然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力,但是电子信息技术不会消灭传统媒体。冲击过后一段时间,它将会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渐渐趋近一种新的平衡,就象广播对抗报纸,而电视终究不能代替报纸和广播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但在竞争中取得平衡,谁也代替不了谁,各自守住自己的阵地。对于世界上传统的新闻媒体报道而言,电子信息技术的新闻报道的崛起是它在新世纪中面临的一座山,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加快变革的契机,它们将对世界一个世纪媒体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翟玉梅.信息技术时代下网络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华章,2013.

篇10

>> 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公信力 从“互联网+”到“编辑+”新型主流媒体的编辑支点 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构建 西方主流媒体与互联网公司争抢在线广告 关注流媒体业务对互联网的挑战 提升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论主流媒体 论互联网时代中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构与功能释放 论主流媒体的广告视角 论媒体融合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价值与构建 论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微博时代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方向 PINGWEST打造中美互联网交流媒体平台 互联网时代政府公信力构建研究 论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工程 新媒体时代地方主流媒体的担当 主流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社会功能 论新型主流媒体 论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纽约时报100年〉读后》,http://

/bbs/dispbbs.asp.

③周胜林,《论主流媒体》,《新闻知识》,2001(12)

④莫梅峰,《主流媒体》,圣才学习网,2010-11-3

⑤赵永华、赖华榕,《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社言论数据库(2002-2000)的内容分析》,《现代传播》,2010(7)

⑥温艳华,《媒体公信力缺失成因探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⑦徐晓明,《谈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经济论坛》,2006(7)

⑧卢梦君,《沪上高校新闻媒体公信力实证调查》,《新闻爱好者》,2011(10)

⑨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37-438

⑩李铁锤,《对软性假新闻是损害媒体公信力主因的质疑》,《编辑之友》,2011(12)

⑾胡天然、胡怀庭,《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与媒体公信力》,《新闻与写作》,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