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教育现代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世界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多媒体的运用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融入一种积极的情景氛围,主动参与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点读笔的运用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的思想开小差;此外,学生同时也能够体会聆听准确的英语发音。
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来介绍现代化教学手段带来的丰富的教学体验。
1 实效性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一节课是否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能否积极开动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新课导入是否成功。如采用多媒体设备,设计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就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和兴趣集中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来。
如在讲授“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在课前进行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在讲授新课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出示guitar的图片,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读出该单词;接着出示play the guitar的图片,学生一见就十分高兴,并且自己在位上做出弹吉他的动作,产生很强的要用英语表达的欲望;接着用多媒体出示dance、sing、swim、paint等图片给学生,然后用Can you...进行问答练习,把句型带到生活中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can you...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的情境气氛不知不觉进入知识的殿堂,学生理解领会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 趣味性
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法把学生学习过程变成学习的主体乐于参与、乐意接受的过程,真正做到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 教育性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树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崇高志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情感目标,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到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辅助完成。
4 创新性
创新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学过程的创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多媒体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形成一种具有智能化的吸引力、启发力,提供开启学生探索思维的全息影像,引发学生产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与教师思维同步发展的共鸣作用,甚至超越教师提供的思维空间。
5 结合农村学生特点,对症下药
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家长仍然认为学“洋话”不如学“数理化”,认为英语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实际用途。同时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生接触的、了解的事物也有一定的限度,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少,操练少,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依然很差,“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快、写不好”等现象普遍存在。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尝试。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录音设备和网络等,使知识清晰化、系统化、条理化,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必然能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篇2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位育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Way to Weiyu of Rural Education
PU Z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Abstract Chinese socie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ocal community. Rural education provides a pool of talents for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aus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focusing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urrent rural edcuation based on urban model is not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rural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by using the weiyu theory of Mr.Pan and looking for the solutions.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weiyu system of ru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ividual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weiyu; local cultrue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民群体也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虽是“乡土的中国”,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教育变成了脱离乡村的教育,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乡村教育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致力于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解决。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
1 当代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受教育主体的不在场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校教育以城市教育为范本,忽视了乡土最本真的教育资源,脱离了乡村的实际,只是一味地教人脱离乡村加入城市生活,这不符合乡村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都指向城市教育的模式,乡村受教育的主体不在教育现场。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让大多数乡村孩子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升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脱离乡村生活以城市生活为蓝本的教育内容让乡村孩子脱离了生长的土壤;标准化的课程设置让乡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留在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孩子们离开家住到学校,乡村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他们成为不在乡村的“乡村人”。离开乡土前往城市为生活奔波的大部分父母将孩子留给了乡村中年迈的祖父母,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祖父母们宝贵的生活经验却在不断更新的社会中急速失去作用。即便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城市,迫于生计也无法承担起传授生活技能的重任,当无法在城市继续生活回到乡村时,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这些孩子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也失去了在乡村生活的基本技能。
1.2 物质环境的巨大差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基于此,城乡教育差异也变得十分显著。事实上,乡村教育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投入严重不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层次不齐流动性大,教育的不公平在城乡教育之间的体现十分突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却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
1.3 乡村文化的落寞
在现代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为城市贡献建设主体,但是在乡村和城市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劣势却不断显现,乡村在无比被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被无情地边缘化。首先表现最为直接就是经济的边缘化,经济的边缘化导致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属于被动的位置,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民歌、民间故事、民间曲艺逐渐从乡村消失,乃至绝迹,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已经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全然丧失,完全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乡村其实越来越多地成了一个地域的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与机制。”①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得乡村的少年对自己身边文化的漠视,这些文化无法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乡土间,失去了与乡土间的那份亲近,乡间不在是他们乐于生活安于生活的地方了,他们更向往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失去乡村文化的支撑,现代媒体猛烈冲击乡村生活秩序,乡村儿童的父母缺席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本身的错位导致很多乡村孩子不爱读书,厌恶读书。
2 潘光旦的乡村教育思想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潘光旦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他针对当时教育脱离乡村的现状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强烈呼吁进行务本的乡土教育,这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是一种警示。潘光旦先生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我们不妨进一步的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叫人得到位育。”②
2.1 释“位育”
位育看似是个新词,实则出自《中庸》,《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注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潘光旦先生将这个古老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按照他的理解,位育的概念与西洋生物演化论中的adaptation或adjustment最为相近。“西洋自演化论出,才明了生物界所谓adaptation或adjustment的现象。我们很早(好像是跟了日本人)把他译做‘适应’或‘顺应’。适应的现象原有两方面:一是静的,指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地位;二是动的,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地位和发育的缩写,便是‘位育’。”③潘光旦先生认为“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者主体对客体被动地调适和顺应,它从根本上忽略了适应者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作为适应者主体的人在“适应”环境、在跟外界交往过程中,同时作用于自身、他者和环境。由此,潘先生认为将其解释为“位育”更为得当。
位育必然存在两个条件:一个是生物的个体或团体,一个是这个个体和团体所处的环境。位育强调的则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协调的关系,个体或团体无法完全征服环境却也不是完全消极地顺从于环境。真正的位育就是生物个体或者是团体如何与历史与环境取得协调。
2.2 求“位育”的乡村教育思想
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寻求位育,“教育的目的不止一个,而最概括没有的一个是促成此种位育的功能,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其实这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教育也大可以不管,因为,如果因教育的努力而人人各得其位育,人类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④而讲求本末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实现位育的教育,“教育虽然是一个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相互感应的过程,从教育的立场说,要教育促进位育的功能,却不能不分一个本末宾主,因为教育的对象终究是人自己,而不是历史,不是环境。我们不得不假定人是本,历史是末,人是主,环境是宾。”⑤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在发挥位育的功能时,一是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自控能力,二是教人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适应环境并做出适度改造。通过教育的功能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后对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人与环境之间得到很好的调适从而实现人的位育。
潘先生认为乡村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人才,间接原因是教育。“如果农村中比较有志力的分子不断的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和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殄萃,试问,地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⑥人们为何如此轻易地去其乡,原因在于那时的教育是舍本逐末的教育。因为人不认识不了解自己身边的乡土,也便无从产生对乡土的热爱,乡土自然也不值得留恋。没有从乡土中学得脚踏实地的精神,变得盲目淡漠。
乡土教育是一种注重本末脚踏实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人认识乡土,能在客观上将自己所处的乡土与他人所处地进行比较,进而进到对乡土的热爱,因为客观地认识这种对乡土的爱成为一种有条件、有制裁、有分寸而非盲目的爱。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爱,就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乡土,即便离开也会回馈自己所处的乡土,这样便留住了人才保住了乡村发展的核心。
3 实现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
面对当前的问题,必须让乡村教育成为培养乡村人,为乡村发展服务的教育。
3.1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
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人,在人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必须改变城市模式的乡村教育,在城市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使乡村教育能为人的内心幸福和自由提供更大的可能。
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村教育应以它独特的蕴涵凸显出对乡村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培养他们对于乡土的热爱,拓展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教育目标包含着两层涵义:第一是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给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遵从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全面发展国民素质。第二是满足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和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在积极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住对乡土的热爱,从而获得个人身在乡村生活中的生命意义。这样,今后不管他是立足于乡土亦或离开乡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存心态。这便是潘光旦先生强调的安身立命,实现人的位育的观点。
3.2 重建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在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后,必须将乡村教育建立在乡土最本真最深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它的位育之道。
“乡村建设,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适宜于农民居住,让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乡村建设,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祥和安宁、幸福快乐,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经济发展、生活方便。”⑦自然层面与经济层面的乡村建设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乡村文化价值的建设。
贴近乡土、回归乡土能够弥补我们当下生命的缺失能够满足我们生命本有的需要,只有当置身于乡土的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乡土、理解乡土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当然,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批判需要改造的地方,对于乡村社会乡村生活不能只是一味浪漫地怀想,需要的是在乡村社会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乡村生活的内在转向。
建立在乡村自然、质朴的生存姿态上的乡村文化拥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乡村生存经验,乡村传统与习俗,民谣民歌和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乡村道德。乡村少年置身乡土,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则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意蕴。
注释
①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7.
② 潘乃谷 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2.
③ 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IV)[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25.
④⑤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4.
⑥ 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9-630.
⑦ 贺雪峰.如何进行乡村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04(1).
参考文献
[1] 余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2] 乔东华.寻求中国的位育之道――潘光旦教育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乡村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2014年,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我国教育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形式。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了64个“改革”、70个“新”、26个“教育现代化”等字眼。这意味着以深入推进改革破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经历着规模重大的人口结构调整和区域变迁。作为中国基础的乡村,正在面临老龄化和空巢化,农村的适龄儿童数量正在萎缩,引发了新的教育危机。
为应对这个变化,我国建立的村村小学的教育体系走向末日。政府近几年根据生源数量进行调整和合并教育单位,教师资源也相对集中。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结构调整,乡村教育仍然面对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浙江师范大学的蔡志良老师在“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中,就分析了现在教育面临的问题。虽然经过集中教学调整,师资力量相对集中,但是加剧了农村教育的不公,因为距离等原因使得成本转移到农民家庭,我们仍然要面对新形势的教育不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
一、加强乡村教育基础投入,减少教育不公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乡村教育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乡村教育滞后于城区教育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学校长期经受政策经济方面的影响,办学条件滞后,校舍大部分陈旧,教学设施简陋,政府在财政投入上,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偏远农村教育应当予以倾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管理,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加强农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消除校舍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建议在乡镇建立设施齐全,师资雄厚的公办幼儿园,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受到平等的学前教育。另外一方面,在偏远的地区,我们要提供集体班车或者食宿服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同时很多学校都没有,有的学校仅有几个实验设备摆设,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没有发挥作用。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完善实验科学教育,建立和城市衔接的教育模式。我们要考虑教育需求,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完善乡村基础教育。电脑等现代教育手段,实验科学等教育内容,都将会提高乡村教育能力,有效的减少乡村教育不公,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教育,可以提高乡村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二、加强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乡村教师处于乡村,新鲜事物比较薄弱,教育形式一般比较老化。因为乡村教师一般需要守住寂寞,任劳任怨的人才能完成。在现代社会,城市的新引力是非常大的,比较好的老师和年轻老师都把城市为首选。特别是乡村教育调整,学校合并过程中,教师编制已经超出教学需求,很难进行新教师引进。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的经验就容易落后。
解决乡村教师问题是个重要的支点,唯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实行同工同酬,实现待遇公平),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职称名额的分批中对农村教师要加大比重),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加强城乡校际间纵横双向交流,以强扶弱,组织城区优秀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才能让乡村漂亮的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阻止生源的恶性流动,降低折校压力。对于教育来说,教育实施的主体仍然是老师。由于老师是人,每个老师的学识、经验、视野等都不相同,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也不同,只有正确的理解教育内容并且科学的实施,才能为学生带来提高。宫玉芬老师在乡村教育新探索中也提出了“知其所学,善其所讲”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只有老师很好的掌握了教育理念,才能因材施教,能把要讲述的东西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三、建立乡村特色教育体系
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发达地区也有发达地区的难处,薄弱地区也有薄弱地区的优势。乡村教育是薄弱的,但是乡村教育也是有独特的优势地方。由于乡村属于独特的地方,家庭大多从事种植和养殖,小朋友从小就参加生活实践,培养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品德素质。
我们要加强乡村教育体系建设,发挥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乡村环境下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结合环境和书本知识共同培养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和学习时间能力。我们将动物的养殖引入到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小组进行养殖小鸡、兔子等不同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合作精神。我们也将周围空地分给小组进行种植,可以按照各自的意思种植不同的花草和作物,在作物过程中体会了种植的乐趣,同时也更多的了解了植物和植物的生长。
作为现代乡村教师,我们要坚持以德为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多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在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能力,培育校园文化,形成办学特色。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建设并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是我们所追求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蔡志良,等.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35卷2期.
篇4
关键词:教学效率;互联网+ ;翻转课堂
G633.7
现代社会的经济在高速的发展,科技在无限的被发明创造,作为知识载体的现代知识经济是连接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座桥梁。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强大跟这个民族创新能力已息息相关,即把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现代人类社会、人类的实际生活。显然,我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项学生能力培养,这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而且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强大。
在这社会需求形势下,作为农村中学的老师,我们也不能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更不能无视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的培养,要创作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启发他们积极主动思维,使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的能力,也要将我们农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个合格的社会人才。
当今社会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了,千百年来的学校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革。投影、多媒体、PC机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互联网也成了我们物理课堂的组成部分。因为互联网的资源,我们可以共享,所以我们的乡村学校有了改变命运的条件,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实现现代化。如果我们乡村学校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物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就会由梦想为现实。我们每个教室都安装上无线网,并能配备好平板电脑。让教室的局域网与平板电脑的触摸屏实现互动,让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时,在教室的平板电脑上就可以互动完成。这样,我们的物理课堂就是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的互动课堂了。这样的物理学习课堂将促进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学生学习的及时性和主动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其次,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配备有高清录课室、演播室。这样我们乡村的老师和学生就有了自动录课室,有了展示我们物理课堂和物理学习的舞台了,那样孩子们的物理学习劲头就更足了;在自动录课室、演播室内,我们的乡村孩子就可以留住我们完美的物理实践课堂精彩过程,记下我们乡村孩子和老师在物理课堂中的精彩表现了。
这种现代化的物理教学课堂将发挥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他们潜能的巨大作用。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想上物理课,都能用心地学习物理知识,也都能得到动手创造的培养和发展。这对我们农村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体有以下作用:
一、促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观众。
当代先进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品德的过程。而这种现代化的物理教学课堂,彰显出老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依据,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物理。
学生是物理学习活动的主动承担者,即学生是学习物理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在这种教学现代化引导下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再是以讲授为主;适应这种物理课堂的教学也不可能是传统的注入模式了。这样的物理课堂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将大幅度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促使学生成为现代化物理课堂的探索者,而不是被教育者。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能够服务于现代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这个教育课题。现代化的物理课堂运用投影、多媒体、PC机,让课堂中的学生们注重自己动手,注重合作学习,注重探究知识,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是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技能。现代化物理课堂把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都使学生在这现代化条件下的物理课堂中是一名名物理科学的探索者,而不是当代物理知识的被动受教育者。
有了物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我们农村学校就可以实施备受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的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了。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物理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在课堂内只需要在物理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物理问题解决和物理作业练习。我们要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物理的自由,把物理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物理课堂之外,让学生们选择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接受物理新知识,而把物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我认为这种教学的创新会时刻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我们农村基础教育的物理课堂中这股“翻转”热潮会使我们的农村学生更加喜欢物理,更加会学习物理。我们的农村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怎能不会提高呢?这样的翻转课堂还会培养我们农村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注重培养了农村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学提出的新课题。-翻转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物理的观察、实验能力,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所以,我们要以翻转课堂为载体,通过我们学生在物理课堂的亲身实践去培养、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培养了农村学的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知识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是真正学习好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发展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知识的应用联系到生产实际,联系到他们生活实际,联系到社会实际,联系到大自然的实际等。翻转课堂就是培养农村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课堂。
农村中学如果有了物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了教学的新模式----翻转课堂,那么我们农村中学的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乡村教育 变迁 传统 动因 展现形式
中国乡村的教育出现变迁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近代以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碰撞造成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内涵,着重讲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碰撞是如何展现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
一、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内涵和它们的特质来初步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变迁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中的“传统”和“现代”两个概念并不是绝对严格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传统往往被认为某个地区一直以来传承的含义,而现代更多的指的是创新的内容。下面对这两者进行简单的论述。
首先简单的说明一下传统的含义,传统就是某些集群的成员在一些象征意义上达成共识的文化基素,这些文化基素让人们产生集体感和归属感,经过长时间的传承成为这一集群的人们共同的认识和行为的价值基础。经过很多次重复后,不管它是否合理是否落后,都会支配着它所在集群的集体生活。在遇到毁灭性的干扰之前,它会一代代的传下去,生生不息。
其次是现代的含义,刚开始只是时间的不同,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进行价值判断的概念,“现代”的含义成为了现代性,它的宗旨是使社会走向世俗并且摆脱神性和幻想,使人类获得幸福并且展现人类的尊严和才智。 中国的乡村教育变迁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展开的,很早以前中国已经开始这个方面的变化,只是近代以后才真正的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影响
上面简单的对影响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传统”与“现代”两个概念进行了描述,下面从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对中国教育乡村教育的变迁的过程影响的具体表征进行描述。
碰撞的点与面的描述,现代性是与传统相对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来影响教育的,它主要是利用影响教育者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来影响乡村的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乡村的教育主要是以德、智统一的教学论和教师观等为基本特征的,这些都与现代性的根本要求有冲突,这种冲突构成了两者碰撞的点与面。具体而论,首先是现代性以人为中心观念导致乡村教育目的的转变,中国教育一直以来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虽然也有人定胜天等类似的说法,但是中国主要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向来注重道德的完善而轻视物质的探求,看重群体的观念而轻视个人的价值,注重整体思维,并且具有法古、崇古和注重权威的观念。因此人作为个体在中国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被认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现代性却以人类中心为主要观念,把人置于万物之上,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德”“礼”至高无上,而现代更要求的是“理性”“智性”。现代性一旦被作为教育目的得到认同后,对我国的乡村教育的传承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进步的现代主义否定我国乡村教育的内容,进步的思想在时间上的直线性和文化观上的统一性直接否定了我国乡村教育中传承的已有的物质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否定了其在知识价值等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现代性认为中国传统作为“过去”最终会被打入“野蛮”的死牢。在这种观念下很多传统的文化都被视为封建残余遭人遗弃,最终影响到乡村教育的内容。
第二,传统与现代冲撞的结果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影响。近代以来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传统都无不被现代所打败,相应的传统文化也渐渐的被现代文化所取代,但是中国的传统有其固有的优势,因此最终结果是在接受西方的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性进行融合,寻求自身的适应性和发展,中国乡村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不断地转变,既保留着传统中的合理部分,也不完全屏蔽现代的冲击,寻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各自自身的特性在不断的被人们接受,从而影响着中国乡村的教育变迁。中国的乡村教育的变迁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进行的,两者有其自身的严谨性和被人们接受的度。严谨性主要是在体制方面,人们的接受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两方面的冲突的感受中呈现的。最终人们的理解和对两者的处理决定着两者交锋的结果及其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长时间的延续,自成系统,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开放的加深受西方现代文化强烈冲击。传统的尊儒等思想近代以来开始被视为封建余孽,而西方的现代性却被推崇起来。正如近代以来众多学者的批判一样,这加速了西化的过程。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我国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乡村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私塾到接受各种外来的学校组织和教育观念,再到现当代的学校体制,这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变迁最直接的转化和变迁。
三、结语
中国的传统教育存在了几千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的现代观念也有其被需求性,但是我国的乡村教育不可能与西方完全的融合,必须继承传统教育中的合理部分,这既包括思想文化也包括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同样我国的乡村教育也不能完全与现代教育脱节,所以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合理性的基础上尽量吸收来自外界的能够丰富自身的营养因素,这样在接受以往教训的同时使我国的传统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启政. 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揉搓.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
篇6
关键词:“四化”同步;山区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7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盐边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2012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6.44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0.21亿元,增长6.6%;畜牧业产值5.89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1.78亿元,增长9.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0亿元,增长9.8%。农村3种主要支柱产业规模14.11亿元,支柱产业产值率97%。
二、盐边县农业现代化问题分析
本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结构较为传统,农业生产是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生产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农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比重较小,特色农业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兴农业模式还不多见。农业市场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很多偏远乡村农业生产受到交通条件制约,产销脱节问题严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和拳头产品少,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开拓能力不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发展较好的乡村因地理因素导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周边带动作用不足;同时由于各个乡村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对种植品种也有不同要求。农业生产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缺乏仓储、物流、冷链设施,缺乏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精深加工企业,缺乏农业服务。
(二)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制约
由于地处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够便利,盐边县16个乡镇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县域内差异较大,农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交通线的乡镇或村社农业生产条件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机作业领域狭窄,山区农业生产无法大规模利用农业机械,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易提高。因多山的地理特征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维护困难较大,对农业生产保障力度不足。
耕地较为紧缺,质量不高。实际耕地面积不多,根据2012年统计资料,全县总人口20.82万人,按盐边县国土详查耕地面积29.2万亩计算,人均耕地1.42亩;项目区总人口81343人,耕地10.17万亩,人均耕地1.25亩,低于全国人均1.4亩的水平。高标准农田6.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29.2万亩的22.95 %。中低产田22.5万亩,占77.05 %。
(三)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低于平均水平,2012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0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1.38%,大大低于我国5%左右的水平。盐边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为主要产业,且三者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97%,按照四川省平均水平,种植业服务收入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收入65%、畜牧业服务收入占25%、渔业服务收入占7%,即使只达到这一平均水平,盐边县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市场空间也不少于0.7亿元/每年,因此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市场空间较大。
(四)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不高。盐边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81%,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1%且主要集中在农村,总体上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不高,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农业技能培训不足,2012年盐边县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162户,培养新型农民800人,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并且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从业人员的实际科技文化水平难以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低限制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快速、高效的应用,也是农业技术结构中传统技术仍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三、农业现代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支持不够,从产业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来看,目前三大产业信息化相关性都不是特别高,相对而言第一产业与信息化相关性较强,这个现象说明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支持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以及农村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除了利用基本通信手段解决一般性农业生产经营问题之外,尚不能大范围、大规模运用信息手段提高市场化程度、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手段。
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不足,信息网络不能实现全面覆盖。目前盐边县农村164个行政村中162个行政村电话全覆盖,95个行政村通固网宽带,20户以上自然村移动电话通讯信号覆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农村宽带、通信网络、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还需要不断提高。
(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GDP增长依赖工业,农业对经济贡献不大,2012年第一产业增长4.8%、第二产业增长17.2%、第三产业增长9.1%;2013年第一产业增速4.6%、第二产业增速9%、第三产业增速7.5%,GDP增增长8.5%,一、三产业增长低于GDP增长,经济增长以工业拉动为主,农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改善贡献不大,2012年农民人均农业产值约8000元,基本上与人均农业产值持平。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分离,盐边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背离、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影响高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特征,这些特征说明盐边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背离现象,农业化对工业化支撑力度不足,工业化没有对农业现代化产生应有的拉动。盐边县工业化的明显特点是依赖矿产资源、制造业发展落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互独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分离。工业化进程会加剧城镇与乡村的经济差距。从城乡收入来看,盐边县人均GDP较高,在省内排名第四,城镇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相对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年均达到2.5:1。
(三)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城镇服务功能有限,对于农村的辐射作用不大,农村居民难以依托城镇服务体系提高生活质量。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达2.5:1,农村居民对城镇服务体系运用不足。农业发展对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影响潜力较大。从产业相关性分析发现,盐边县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说明农业生产还没有对提高农民收入产生强有力的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潜力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不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提高。第三产业主要以城镇为依托,因而盐边县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水平需要提高。与每千人初中升学人数相关性最高的是第一产业,相关性最小的是第二产业,基础教育需要以城镇建设为平台,说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将有利于促进教育需求的提高,进而促进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过慢,盐边县60%的从业人员在农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1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28%,非农就业比重40%,非农生产总值比重为93%,相差53个百分点,工业化未能充分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盐边县第一产业从业规模虽有减小的趋势,但劳动力转移速度过慢,6年间的年平均转移率仅为1.2%。
四、盐边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盐边县已经初步具备农业现代化基础,为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改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农村工作在农村能源建设、水源性工程建设、农业机械化、农民减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示范片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强县培育、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顺利实施,农业科技和农业服务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释放农村劳动力,使农业和工业发展相互促进,为城镇化和信息化创造市场空间。
(一)以“四化”同步为指导发展农业现代化
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效益,运用信息化拓宽农民视野,提高农民农业生产决策水平,提升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解决农村信息服务问题。整合涉农信息服务资源,重点围绕盐边县农业生产优势特色产品,打造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有效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对接。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发展网上办公、视频会议等手段解决盐边县乡村分散、交通不便带来的困扰,提高政府对于农民的服务水平和农村、农业管理业绩。围绕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库和农业专家库,建设农业与农村经济决策支持信息应用系统,促进农业现代化管理;建设农业灾害应急系统,提高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提高农村国民基础教育入学率、搞好教育设施硬件建设、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促进农业就业人口向工业、服务业转移,满足城镇化与工业化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提高工业总体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发展新型产业,扩大就业需求。结合工业发展大力提高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二)合理确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目标
首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问题。在搞好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重点整合改进偏远民族村寨、荒僻山区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技培训、品种改良等手段在县域经济范畴内解决农业生产短板问题,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其次,涉及中长期农业发展应该着力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解决农业产业链延伸问题,促进特色农业竞争力建设,使农业生产成为攀西地区农产品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力争使特色农业向国内和东盟市场发展。
(三)奠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发展教育产业,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以基础教育保障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职业教育为依托提升农村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教育产业作为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持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由研究中心、农业科研基地、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组成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发展模式,结合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使农业生产为农民增收服务。深入挖掘工业潜力、提高发展内涵,在工业发展中适度降低工矿业的投入产出比重,降低工业发展的矿产资源依赖,防止工业化、城镇化背离,努力发展工矿业下游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发展不足的城镇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适当关注、奠定发展基础。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水平,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促进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防止乡村在大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非农化后产生的留守问题和乡村文化衰退、产业衰落、新农村建设停滞问题。防止农村环境污染,避免河流、农田受到污染损害,防范“乡村病” 的发生。
(四)多种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结合山区农业发展特点和盐边县以农为主的乡镇发展实际,统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人口集中、农业生产集中的乡镇,优先提升这些乡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最大化;对于偏远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人口转移合理权衡,以提高投资效益。发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生产技能培训,使县内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群众生产技能不断提高,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作用。实现农业经营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盐边县的农业生产条件具备发展精品农业的条件,结合目前盐边县农业产品特征加以拓展并赋予新的市场特点是发展精品农业的关键所在。盐边县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导致农业生产各个方面在不同乡镇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不同自然地理和交通运输条件针对特色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结合市场需求在农牧品种选择、养殖与种植生产技术、农牧产品深度加工等方面进行科技开发,以科技带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提高市场信息化程度、改进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实现品农业的高市场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发展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搞好农业管理创意和农业服务创意以提高农村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产品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以延伸物流产业链条、加速产业聚集。构建农产品加工、运输、配送、冷冻储存和展销等配套物流体系。依托主要干道发展农产品外销,积极开展特色产品跨区域贸易,盘活相关农业生产要素。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实现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培养农业科技领头人,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民科技致富。
五、结论
“四化”同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建构,是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铺就坦途。本研究梳理了盐边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脉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框架性对策,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更新观念是运用“四化”同步思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出发点,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同时由于山区条件限制会形成不良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四化”同步发展思想不仅要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进程中运用政府、社会、市场各方面力量协调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将历史、现在、将来相结合,努力促成良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的形成,并且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J].理论学刊,2013(5).
[2]魏建.四化同步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J].学术月刊,2013(5).
[3]唐祥来. “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替代转移[J].现代经济探讨,2013(7).
[4]朱靖红,肖倩.我国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7).
篇7
[关键词]乡村教育;陶行知;特色;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战祸连年不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军阀混战,广大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陶行知早在求学期间就确立了教育救国的主张:“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1]P570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这一最基本的手段,才能造就真正的国民乃至国家,于是他主张发起乡村教育运动,并投身于中国的教育改造事业。在此过程中,他注意到“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所以中国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2]P49
1927年3月15日,作为近代乡村教育的发端,晓庄师范正式开学。陶行知将其生活教育理念及通过教育改造乡村社会的思想在这里进行实践。在1930年晓庄师范被封,但“乡村教育是一幕永远不会闭幕的历史剧”,陶行知作为一名人民教育改革者,他深知乡村教育在当时的重要性,因此乡村教育的研究和试验始终没有停止。两年的不断努力之后,他找到了另一条改造乡村之路——1932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晓庄师范时期,陶行知把着眼点放在学校;而工学团时期,他则把目光转向将教育与促进生产紧密结合,工学团还巧妙的配合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渐渐走向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陶行知所领导下的乡村教育运动特点
陶行知作为近代乡村教育改革的开拓者,伴随多年的教育实践,他不但开创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并且他将这些理论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造就了独特的乡村教育实验。因此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求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
(一)陶行知把爱国热情倾注于乡村教育运动
自古乡村是一个问题多而又复杂的地方,要想在广大乡村搞好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平凡的陶行知,他之所以能够从事乡村教育事业数年如一日,就在于他身怀一颗热爱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这股爱国热情使他坚毅地躬行于乡村。
爱国思想在陶行知脑海里萌芽的是比较早。在家乡教会学校崇一学堂读书时,陶行知就心怀个人独立继而国家独立的伟大抱负,刻苦学习。后来,在金陵大学读书时,他充分利用校刊《金陵光》,广泛宣传爱国思想。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3]P41他又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凡是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4]P54
所以,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就抱定教育救国理想,推行平民教育,告诉人们拿起科学武器来保护自己,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来打破束缚他们的封建等级关系。从而“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5]P22朴实的爱国情怀贯穿陶行知教育实践的始终,这是陶行知推行乡村教育的一大特点。他以文人特有的方式——创办乡村学校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日渐成熟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实践使他终于成为一名党外布尔什维克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二)陶行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大特色
陶行知所领导的乡村教育运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1927年6月15日他在晓庄演讲,提出 “生活教育”的名词。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包含三点:第一,“生活即教育”。即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而教育促进生活的变化,这样教育随着人的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教学做合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会的教不会的。最后,“在劳力上劳心”。指出手脑同时进行,教学做合一。[6]P88。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一生乡村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当时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风,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老少互学识字的情景。
(三)陶行知将创新和提升乡村生产力当成乡村教育的中心任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世纪初,机械、呆板是中国传统的乡村教育模式的特点,这种教育模式严重脱离乡村实际生活,它只能产生不能学以致用的“书呆子”。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要让“荒山成林,叫瘠地长出五谷”,“看学校的标准……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7]P101要创新教育模式的理念从南京晓庄到山海工学团都得到了贯彻。山海工学团时,学校种植棉花较多,陶行知就这样诠释工、学、团:“工”就是种棉花;“学”指种棉花的技术;“团”是团结,有组织。在当时,棉农知识水平低,只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来种植,不懂得如何提高收成。陶行知意识到乡村教育不与乡村实践(种棉)相结合,再好的教育也是徒劳无功。他提倡让老师先学农业技术,再把所学教给棉农。随着种植方法不断改进,棉花产量自然也就逐步提高了。在陶行知的努力下,从当时学校里你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学干农活,学做厨师的场面,这种学习方式灵活性、实践性较强。陶行知敢于创新,心系人民,切实做到了教育为民。
三、陶行知所领导的乡村教育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当今,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教育问题依然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当下农村教育改革中,学习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乡村教育者必须要有一颗农民至上的心
陶行知在从事乡村教育过程中,十分注意乡村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问题。任何时候,他都把热爱农民,奉献农村作为乡村教育者的工作原则。1926年11月21日中华教育改进社特约“乡村教师研究会”第二次会议上,他和乡村教育者商定:“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到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8]P51他时刻提醒乡村教育者把农民至上,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理念作为工作的第一准则。
当今,我国的农村教育仍然是一大难题。从事乡村教育的工作者任道而重远。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想取得进展,一大批立志扎根于农村,甘于全身心奉献农村的热血青年是很需要的。在就业问题日益紧张的今天,国家也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广大青年到边远地方支教。笔者认为,当代的乡村教育者也应该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9]P166他们应当认识到自己身上责任之重大,看到这份工作之神圣与伟大,把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当做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将自己的心血倾注于乡村教育之中。
(二)必须确保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近代以来直至当代,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好的学校也会逐渐衰落。而对农村而言,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农村教育很难顺利进行。所以,笔者认为这种状况要得以改善以下两点很重要:
1.建立完善的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针对有些地区政府公款私用,教育经费不知去向的现象,笔者认为完善的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很必要的,农村的教育经费的使用应该公开、透明。对教学经费的支出要有一定的预算,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作用,坚决反对滥用、挪用教育经费。
2.应拓宽集资渠道,多方筹集教育经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单单依靠国家拨给的教育款项很难维持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作为乡村农村教育者,应努力开拓集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寻求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捐助来获得教育经费。
二十世纪初的乡村教育运动由若干教育实验为先驱,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人自己的乡村教育体系,而带动了整个教育界的本土化回归和发展。陶行知立足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的胸襟兼收并蓄中西方教育理论,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精神,仍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成林主编.陶行知全集(卷一)[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6][9]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4]华中师院教科所.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篇8
入村第一天傍晚,在村里转悠,迷了路,直到天黑也没找到住处,没找到一个问路的人。站在漆黑巷子里,我的心里很“空”――农村,就这样失落了?
“花阿姨”黄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村民。她是村里种植大户,100亩的山茶收入,勉强维持一家四口的温饱,更多的生活需求,得靠在外打工的丈夫和儿子。这也是村里大部分家庭的现状。“种田不挣钱,种田不如去打工”,是我在村里最常听到的答案。那时候我在想:或许,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空心化”不可避免?
不过,时间过去4年,让我有新的发现。城镇化绝不是农村“空心化”的必然因素。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的“精气神”,非但不应抽离,更应该、也能够得到强化。
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村民尤其是农村新一代,觉得传统农业既少“钱途”又无前途,不愿干;二是认为城乡教育文化资源落差太大,为了下一代,明知城市生活不易也拼命往里挤。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得靠顶层设计。不过,基层也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看上去“虚拟”的网络,正在把满满的希望填充进有些凋敝的村庄。
是啊,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丢失了既有的形态,失去了固有的文化,甚至没有了传统的产品,这样的乡村,“乡愁”何在,“灵魂”何在?
2013年,我们在微博与淘宝上注册“村官菜园”,尝试用互联网推介当地特产笋干、茶叶、萝卜、蜂蜜等。从村民手中收购优质农产品,统一设计包装,电商销售,打开市场,不仅让村民尝到了种植甜头,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少劳力大效用”的可能性,吸引了南屏及周边村庄的年轻人回到田野。借助市场力量,助推传统农业的传承和升级,保留住乡村最为宝贵的生态和传统有机生产模式。
村里的下一代,是构筑未来农村的底色,是中国乡村的希望所在。南屏村有30多名留守儿童,放暑假正值农忙,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我们在微博和微信上也“淘”起了志愿者老师,引来不少外地大学生,办起了留守儿童暑期学堂。改变城乡教育差距、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当然不可能都靠志愿者,但解决乡村教育问题,不妨少一些“等、靠、要”,多一些现代思维,多一些资源整合。
篇9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出台乡村小规模学校等建设文件
高考改革两地先试
1月1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用牢牢坚持“六个根本”,为今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定下基调。
对于2017年工作要点,陈宝生介绍,今年将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旨在加强改革总体设计,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各地中小学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启动实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出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振兴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陈宝生透露,今年将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将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篇10
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关键期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治维新到二战(1880-1945年),这是为摆脱封建制度以及推广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选育良种,总结、改进、推广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同时通过实验引进西方技术中适合日本农情的部分,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大力普及改良农具,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日本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投资在1878-1937年间迅速增加,农民从技术教育、作物改良等方面的政府投资中享受到很多利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治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民实行直接或间接的农业生产技术教育,大力举办各种农业学校、农事实验场等,从而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可靠的人才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二战后到1970年,通过战后改革来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日本进行了以“农村民主化”和解放贫困农民为主要目标的农村改革,其内容包括进行、建立农业协同组合、促进农业技术改良等。1948年。日本政府通过了《农业改良助长法》,以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加强农业的改良与推广;1953年又通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灌溉面积比重等指标在发达国家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的种植业、饲养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良种化、化学化。
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进入第三个阶段,生产全盘机械化和栽培科学化,农业机械日益趋向大型化、高性能,夺取了高产高收。
独具特色的各种政策
六种价格支持
日本农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政府的价格支持,尤以大米得到的价格支持为最。价格支持是日本农业保护的最重要手段,价格支持保护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①管理价格制度,主要是稻米、烟草,其价格由政府制定,并收购产品:②最低保护价格制度,主要用于对小麦、大麦以及加工用的土豆、甘薯、甜菜、甘蔗等的价格支持,为了保证这些产品价格不至于跌至很低的水平,政府规定了最低价格标准,若市场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限度时,产品全部由政府的有关机构按规定的最低价格购入:③价格稳定带制度,主要用于对肉类和奶类产品的价格支持,政府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通过买进和卖出方式,使产品的市场价格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价格稳定带”,一般要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④价格差额补贴制度,主要用于对大豆、油菜籽和加工用牛奶等产品的价格支持,政府规定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把实际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直接补贴给农民;⑤价格平准基金制度,由政府、农协和生产者三方共同出资建立的资金,主要用于蔬菜、小肉牛、仔猪、蛋类及加工水果等的产品的价格支持,实质上也是一种差价补贴制度,所不同的是,当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目标价格时,价格差额不是全部由政府支持;⑥目标稳定价格制度,主要用于对奶制品的价格支持,政府每年制定出各类奶制品的“目标稳定价格”,当市场价格低至该价格的90%时,由畜产品推销公司收购该类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该价格的4%时,畜产品推销公司则抛售该类产品。
七种生产补贴
日本政府对农业的生产补贴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水利建设补贴制度是日本农业投入补贴的重点对象,对于大型的骨干工程,则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兴建,对于小型的工程,则由政府提供补贴,补贴占全部费用的比率大约在60%左右,有些工程甚至可达90%,政府还为农民负担的部分提供低息贷款:②农地整治补贴制度,包括土地改良、农田扩并与整形、农用地开发、水田改作等;③机械设备补贴制度,农民联合购买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育苗设施,大型米麦加工、烘干、贮藏设备以及某些灌溉、施肥设施等,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一般可占到全部费用的50%左右:④基础设施补贴制度。农民联合建设温室和塑料大棚、建设现代化养猪、养鸡、养牛场等,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补贴的数量一般占到全部费用的40%左右,另外,农民联合栽培多年生植物、果园、茶园、桑园等。也能得到政府的一定补贴;⑤农贷利息补贴制度,为了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日本政府通过低息贷款的形式给农民以支持,其利率比市场利率低1/3~2/3;⑥灾害补贴,对象包括被灾害损害的公共设施、农地及农业设施,由国库承担,这样不会因自然灾害过分影响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⑦农业保险补贴,由政府强制直接参与保险计划,凡是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量的农户和农场必须参加保险,保险额根据每千克保险额乘以标准产量的70%计算得到,每千克保险额每年由农林渔业部规定,标准产量由农业互助社按田块情况确定,稻农交纳相当于正常年景收入10%的保险费,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为50%~80%,保费补贴和损失赔偿对稳定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
农业科技政策
建立由三级组成的全国农业科研试验网,日本中央、县和市町村政府都设有完善的农业科研和试验机构,而且相互协作和配合,形成全国性的科研试验网;建立完善的推广制度,为使科研成果在各地得到应用和推广,在全国建立了完善的推广普及制度和组织,中央研究机构或大学的科学试验成果,要在各地方的农业试验场进行试验,决定是否推广,为了推广和普及农业科研成果,在县一级建立农业改良普及所和普及员制度,在基层农业合作组织设置农业指导课和农业指导员,在市町村政府设农业技术员,这三股技术力量形成一支强大的技术指导和推广大军: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农业教育,日本一般国立综合大学中都有农学部,全国有农业大学66所,中等农业技术学校677所,20世纪60年代政府提倡高中教育多样化和大兴职业教育,普通高中也设有农业教育课程,还有各种各样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进修培训机构。
三种层面的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协同组织,“农协”的事业范围以农村流通领域为主,兼营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在社会化、专业化基础上开展综合经营,“农协”组织一般都设立共同销售、共同采购以及信贷、保险部门;农业生产合作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有共同利用组织、集体栽培组织、畜牧生产组织和经营组织等,这些组织大多是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随时建立的,因而不太稳定:地区农业集团,这类组织以村为基础,把所在地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进行统一的调整、指导和管理。
农户收超过城市家庭
历经百年图治,日本以水田为中心的全部农事活动,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花卉全部实行工厂化育苗和温室、塑料大棚无土栽培,化肥农药使用日趋高效低毒化:实现了乡村城市化,农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商业、文教、医疗、通讯设施齐全,公路四通八达,农户有豪华型小汽车,外出办事购物以车代步,到田园乘车作业,农民住宅建设别致漂亮,有的农户住在城市,作业在乡村,同城市居民无异:实现了农业高效益化,20世纪70年代末,农户的平均收入就超过了城市职工家庭的平均收入,到1980年,每个农户平均收入达441万日元;农业技术已高科技化,日本新兴生物技术在农业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中广泛应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牛的冷冻人工授精技术、温室育苗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食品的保鲜贮藏技术、作物配方施肥技术,已在农村普遍推广使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已电脑化,乡村户户有电脑,利用电脑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一个农民,不仅懂生物技术、会驾驶拖拉机和汽车,而且还会操作微机,成为一个多面手。
百年农业大作为留给我们思索
加快农业立法,以完普的法律制度规范农业现代化实践,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使中国农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必须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管理农村经济的方式、方法。
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教体系,在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教体系。要加大农业科研和教育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科教投入的总体水平,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搞好农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抓好中年农民和干部的科技培训工作: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努力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施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日本政府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克服了小农经济本身对农业现代化的阻碍,使得农业走上了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农业保护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农业实施保护的实践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到了应该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政策的时候了。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向工业转移资源的做法仍在继续,致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