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实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实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电实验总结

篇1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开机试验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774文献标识码: a

1短路试验时一相电流反相的问题

1.1问题表现

在二号机短路试验过程中,测量高厂变高压侧电流相位时,发现高厂变高压侧电流为a、c、b负相序,同时高厂变差动a相有差流。

1.2问题分析

正常情况下,一组电流量三相相位应该是a、b、c按顺时针互差120°正相序排列,若任一相接反,则为a、c、b按顺时针负相序排列。以a相接反为例的向量关系如图1。

ia

ic ibiciaib

图1正常相位 a相接反相位

首先排除测试环节的问题及确定测试结论无误,再从问题表现的两个方面中,可以分析确定出如下结论:“高厂变差动‘a’相有差流”则必然高厂变高压侧或是低压侧a相接线有误。再由“高厂变‘高压侧’电流为a、c、b负相序”进一步确定高厂变高压侧a相接线有误。通过检查最终确定在高厂变高压侧a相电流互感器本体根部接线端子处a相二次线首尾反接,这是典型的违反继电保护“三误”之一“误接线”的事件。

这里重点分析造成误接线的原因。经了解,因高厂变大修需要对电流互感器本体二次线进行一次拆线、接线。拆线工作由一组人员进行,接线工作是由另一组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且两组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随意性大,都没有严格参照图纸进行施工。【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中要求:“更改拆动前要与原图核对,接线更改后要与新图核对”。【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规定:“现场检验工作必须按符合实际的图纸进行,严禁凭记忆工作”。可见按图施工何等重要。在这项工作中,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图施工是造成误接线的直接原因。

1.3经验总结

继电保护工作人员要提高工作态度的严谨性,避免随意性、杜绝可能、大概的心理,另外必须按规程规定要求按图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接线的正确性,才能避免误接线。

2空载试验时电压数据疑似错误的问题

2.1问题表现

在二号机空载试验过程中,核对两组电压之间相位关系时,实测两组电压间的角度,数据如表1:

表1-启备变和线路间电压角度

启备变a相 启备变b相 启备变c相

线路a相 360° 240° 120°

线路b相 120° 360° 240°

线路c相 240° 120° 360°

此测量数据得出后,工作组成员提出:启备变a、b、c三相电压是负相序,这是一组错误数据。

2.2问题分析

上述测量数据,如果以启备变为基准,是线路电压超前启备变电压,则说明数据错误,即电压线接线有误;如果以线路为基准,是启备变电压超前线路电压,则说明数据正确,即电压线接

线正确,关键在于确定基准,明确两组电压谁超前谁的问题。

具体分析若以启备变为基准的情况如下:以启备变a相电压ua为基准,线路a相电压超前启备变a相电压360°,线路b相电压超前启备变a相电压120°, 线路c相电压超前启备变a相电压240°,则相量如图2,可见线路a、b、c三相电压是负相序,这是一组错误数据,可能电压线接线有误。

启备变ua 线路 ua

ubuc

图2 以启备变 ua为基准的线路电压相量

具体分析若以线路为基准的情况如下:以线路a相电压ua为基准,启备变a相电压超前线路a相电压360°,启备变b相电压超前线路a相电压240°, 启备变c电压超前线路a相电压120°,则相量如图3,可见启备变a、b、c三相电压是正相序,这是一组正确数据,电压线接线正确。

线路ua 启备变ua

ucub

图3 以线路ua为基准的启备变电压相量

经验证核实,表1这组数据是以线路为基准,是基于启备变电压超前线路电压的正确数据。

2.3经验总结

机试验的测试负责人在正确使用测试仪器的基础上,遇到测试数据异常时,要通过综合判断,尽快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首先要排除测试环节是否存在问题,最后从多角度确定是否是真实的接线有问题。

3 发电机并列时“合闸”指令不能发出的问题

3.1问题表现

在二号机并列时,“投入”自动准同期装置后,自动准同期装置显示“同频”报警并且“加速”指令间断发出,自动准同期装置同步指示器的指示灯逆时针旋转,“合闸”指令始终不能发出。

3.2问题分析

电力行业规程规定的使待并发电机组并入电网运行的“三要素”是指:发电机与电网电压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位相同。

在工程应用中,将自动准同期装置内的设定值设置为允许频差±0.2hz,允许压差±5%,同相位时刻自动准同期装置发出“合闸”指令。正常情况下,在自动准同期装置显示“同频”报警并且“加速”指令间断发出后,自动准同期装置应表现出同步指示器的指示灯由逆时针旋转状态改变成顺时针旋转状态,并且“同频”报警消失,这样在同相位时刻自动准同期装置才能发出“合闸”指令,实现主开关合闸并网。

但是,从“合闸”指令不能发出的问题表现来看,自动准同期装置同步指示器的指示灯一直逆时针旋转,这表明“加速”指令发出后没有实现发电机加速的效果。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在自动准同期装置屏的端子排处监测“加速”指令,此接点以较短延时断续闭合,这表明“加速”指令确实已正常发出。那么,没有实现发电机加速的原因不是指令对侧没有收到,就是对侧确已收到但因某种原因没实现效果。经进一步检查,发电机不加速的原因得到确定:“加速”指令对侧确已收到,但运行值班人员将机组“转速目标值”设定在3000转,这一设定限制了转速的增长。“转速目标值”定值设定成3000,是在机组开机冲转阶段转速达到3000转定速暖机的需要。在并网阶段要求发电机转速高于3000,此时再利用“转速目标值”暖机阶段的设定,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将此值重新设定后,实现了机组的正常并网。

3.3经验总结

在机组并网“投入”自动准同期装置前,保护人员一定要与当值运行人员沟通,确定“转速目标值”设定在高于3000的定值,以满足顺利并网的要求。

4开机试验过程的其它关键问题

4.1开机试验重点安全措施

开机试验前,将热控deh回路发电机并网信号可靠断开,将发电机主开关位置信号电缆可靠断开;在机组正式并网前一定要恢复热控deh回路发电机并网信号和发电机主开关位置信号电缆,特别是恢复发电机主开关位置信号电缆时要与热控人员沟通,确定排除了可能在恢复接线时掉机的风险后,才能进行恢复工作。

4.2空载试验测试发电机电压曲线的重点要求

进行该项实验前,一定要将发变组a,b柜过压保护定值调整至大于实验最大目标值5%的位置,如实验最高电压为130%额定电压,则过压保护定值可设为135v;设定励磁系统为手动调节方式,电压升压和降压过程一次性顺序完成,不能往复调节,如果在全部数据测量完成前发生设备异常或越过测量点而未读取数则,灭磁后重新进行实验。

5结束语

按图施工避免误接线;正确使用测试仪器并多角度正确判断试验过程的问题;提高专业人员综合能力并做好关键问题的多部门协调工作。这样既能省略继电保护人员不必要的检查过程、减少劳动量,又能缩短整体开机试验的时间,进一步节约经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实验教学 总结 分析 教学效果

1 引言

作者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4年,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连续3年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通过本文将调查结果及个人的一些总结进行整理和汇总,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提高本科生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2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2.1 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本科教学中应该特别的重视。但我国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还是将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项目,事先由老师准备好,学生只需要按照指导书的步骤操作即可,使实验教学形式化、程序化,背离了实验课的本意。这种教学理念也误导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识,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敷衍了事、缺乏积极性的局面。这种情况不是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下形成的一种通病。

2.2 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课的目的除了验证理论课所讲授的知识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忽略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提高个人实验素质,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实验前不检查仪器设备

实验前检查设备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忽略了这一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必须予以纠正。

2)不进行理论准备、有问题不思考

理论准备是减少失误和顺利完成实验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确定,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现在很多同学做实验临时抱佛脚,对照指导书看一步做一步,对实验原理、方法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毫无准备。

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同学一遇到问题就找指导老师,不独立思考,不去查看课本或指导书。

3)实验报告缺乏严肃性

现在许多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理论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认为课本上的规律和结论是毋庸置疑的,实验只不过是加深对规律了解的手段而已。上述认识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试验数据和实验结论不符,二是普遍存在的更改数据的现象。

4)实验秩序混乱

实验秩序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在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很多学生一到实验室就像炸了锅一样,根本没有心思听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搞得实验室一片混乱,非常影响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实验效果。

2.3 学习态度不端正,协作能力差

怕苦怕累,不求上进,及格就行,学习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这种人在大学生中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实验过程敷衍了事,试验数据相互抄袭,实验结论胡乱拼凑。

大部分的教学实验都不是某个同学可以单独完成的,往往需要几个同学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可我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同学在一旁无所事事,缺乏集体精神和协作意识。

3 教学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3.1强化预习、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试验过程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在进行实验前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预习,并通过口头提问和书面检查的方式予以引导和督促。

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实验前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手段对实验的仪器、步骤等进行演示和讲解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2充分利用考核手段

考核是引导和督促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获得教学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而学生又比较看重考核成绩,因此从考核的角度强化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为了强化实验过程的考核,我对每组同学的实验过程都分步记分,包括预习情况、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等具体内容,并作为最终成绩总一部分,实验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必须重新做实验,否则最终成绩计为不合格。

3.3 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

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影响学生操作的不利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分组人数太多,动手机会少。二是部分同学不想或者不会动手。针对这种情况,实验过程中我一般将实验任务仔细分工并落实到每一个同学,例如仪器的检查、操作、归位,数据的记录、处理等等,争取使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动手和动脑的过程。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实验教学在现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能简单地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高校的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亟需探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及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庆双等.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篇3

关 键 词 电子系统;解构;实验;综合;演示仪

中图分类号 TN70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研究背景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中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必修课,该门课程具有涉及知识范围广、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实践应用性强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的知识体系与压缩的学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能在较少的学时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知识体系的全貌,而不是只学会一些零散的概念,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突出而且重要的问题。

“箱式基本电子系统解构与实验综合演示仪”是针对高等院校电子课程教学实践的实用型装置,该系统不仅是实验箱、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演示仪,其关键在于“解构”。

“解构”的含义是:将基本且典型的电子系统按基本单元解构为积木式系列模块,各自用典型电子电路表现并与传感系统、便携式仪表、多样式负载共同集成在便携装置中。各模块用同一信号源串联,利用仪表、声光电等显示手段,使典型电子系统既可以分段演示、又可以综合为实用系统。系统普遍采用小型化仪表,使整个系统集成为一体,真正做到便携,方便使用者。

“箱式基本电子系统解构与实验综合演示仪”中的电子模块可以拆分(解构),每个积木式模块均有独立的输入输出端子、负载与显示设施,更可以组合成一个整体(系统),一个演示仪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温度传感调控系统或其他,使学生对基本电子系统的结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子技术教学在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中的普遍与重要,业界也都在探讨实践进课堂的意义,但目前仅有针对单独电路单元的演示设备,虽然可以增加学生对该单元的认知,但受众对整个电子系统仍没有整体概念。“箱式基本电子系统解构与实验综合演示仪”独创的解构、系统、便携、综合实验等特色使得该项目产品化、系列化后能广泛应用于各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去,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2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

2.1技术方案

本系统的主要要求是“解构”、“系统”、“便携”。在充分论证与科学整合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模块与合适的信号、负载,利用经典的EDA设计、仿真、PCB制版、调试、成品的方案进行。

其中,小型仪表采用便携的集成化产品,其他仪表及全部模块的研发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模块化设计。方案的优点是既降低了研发成本,又便于系统的整体设计,更易于满足指标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信号源等的设计必须可靠准确,接口的设计必须保证模块间连接时信号的衰耗与匹配,否则容易影响整个系统的指标。

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1)电子技术典型应用电路选择与解构的科学性――电路与模块的选择、设计;

(2)实现各模块间串联的信号接口;

(3)系统面板的设计;

(4)系统中各仪表的小型化实现,以达到便携的目的;

(5)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2.2技术路线

“箱式基本电子系统解构与实验综合演示仪”是以 “基本电子系统(以数字系统为核心,集成了传感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便携仪表等部分的综合电子系统演示仪。本演示仪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是:首先是理论设计选定总体方案,包括电子技术基本系统的解构、典型电路与模块的选择和设计,然后采用模块式设计方法,按图1所示路线进行。

3综合演示仪的设计

3.1技术设计

3.1.1时钟信号发生器模块

时钟信号发生器模块可产生稳定的从0.25Hz到12MHz的方波信号频率,配合时钟选择单元,可向系统提供多达40种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CD4040是12级二进制计数器, CD4060是14级二进制计数器,74HC393是双4位二进制计数器,7404为六反向器。

3.1.2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发生器

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发生器由精密波形产生电路与压控振荡器等组成,核心元件为ICL8038和运放MC1458等,其基本特征是可以同时产生和输出正弦波信号、三角波信号、锯齿波信号、方波和脉冲波信号等波形,电路如图3所示。其特点是振荡频率范围宽,频率稳定性好,频率范围是0.001Hz-300kHz;输出波形失真小,正弦波失真度

3.1.3 D/A转换电路

DAC0832是一个8位的数模转换器,内部由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数模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组成。OP07是可与斩波稳零运放媲美的双极单片超低失调电压运算放大器,该器件具有失调电压低,失调温漂小,宽输入范围、宽电源范围等特点。电路如图4所示。

3.1.4温度测量显示电路

AD59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已经IC化的温度传感器,它可以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流变化,温度每增加1?C, 它就会增加1μA输出电流。AD590的测温范围为-55 ?C--+150 ?C;ICL7135是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它是一种四位半的双积分A/D转换器,具有精度高、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ICM7211是四位数字显示译码驱动器;配合CD4011、CD4030、CD4071、CD4081等门电路实现温度测量显示,电路如图5所示。

实验箱中还设计了八位逻辑电平输出电路与八位逻辑电平LED显示电路,可通过选择完成单脉冲输入、8位数字量输入、数字量及脉冲结合输入等多种输入方式。成品样机如图6所示。

4结语

“箱式基本电子系统解构与实验综合演示仪”针对高等院校电子课程教学实践,一个解构装置就是一个真实的温度传感调控系统或其他,使学生对基本电子系统的结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提升学习效果。而且,本系统还可以集成简单实验,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演示仪。系统直观度高、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产品化、系列化后能广泛应用于各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去,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宏,张玉梅,周腾蛟,等.以“模块-综合”架构构建电力、能源类电子课程体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4):581-585.

[2]周春阳. 关于PCB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4(233):358.

[3]刘越,达成勇,王龙,门新.电路原理实验箱的创新性改进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0,13(4):63-66.

篇4

关键词 方案比较 优化设计 节约投资 方案比较 基础处理

寺江电排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宾亨镇寺江堤围下段,绥江堤围全长5km,保护农田面积5600亩,人口6000余人,工农业生产总值1.3亿元。电排站装机4台250kw加2台55kw共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110kw。工程等级为III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设计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为205mm三天排干的设计标准,设计排水量为10.5m3/s。

工程主体建筑项目包括上游交通桥、前池、泵室、集水池、跨堤出水箱涵和出口扩散段。其中交通桥、前池、泵室底主高程为16.50m左右,集水池、出水箱涵和出口扩散段底高程在22.00m左右,现地面高程22.00m。

拟建泵室基础底板在设计高程为16.00m,根据地质资料,厂房大部分地基岩土为第2层―软可塑褐黄色粘土。由于该层厚度较薄且变化大,其下部发育较为更为软弱的第3层―软可塑深灰色含淤泥粉质粘土和第5层―软可塑黑色含淤泥粘土,对地基稳定不利,因此建议采用桩基础,桩端应深入到弱风化基岩内。

基础开挖支护方案的比较

由地质资料可知,整个泵站处在软弱地基上,为了防止渗漏而导致开挖渗水厉害,危及到堤身安全,为安全度汛,必须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一下采用钢筋砼灌注桩和预制砼桩两种方案。基本的地质资料如下表一:

渗流计算Q=kωj

k为渗透系数,k=0.496×10-4cm/s,ω为渗流过水断面面积,取7×25=175m2计算,j为渗透坡降,J=H/L=6/15=0.4,

所以Q=0.496×10-4×10-2×175×0.4=3.472×10-5m3/s

属于中等渗流量情况,可以采用现浇钢筋砼桩基础,应该注意开挖过程出现险情,防止管涌的情况出现。

由于建基面在22.50m高程,开挖面最低在16.50m高程,高差6.0m,整个作业面为25m×30m=750m2的矩形面积。坝址的开挖放坡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东面与旧泵站连接,南面为农田保护区,西面为竹林,北面作为乡级二级公路,不能采用放够自然坡的方式来进行基坑开挖,必须另找其他的处理方式,经过讨论和结合已有的工程经验,现按照打钢板桩和化学灌浆两种方式进行比较,采用9m长钢板桩,化学灌浆为水泥浆,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二:

从上表的分析可以知道,方案一采用钢板桩方案无论是工程造价还是工程进度明显优于方案二化学灌浆方案,因此采用方案一处理基础开挖。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起到了很好的防渗作用,而且可以兼做边坡开挖的支护,达到了预期效果,使得后续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二、各种形式挡墙方案的比较

根据设计,前池进水段的挡墙净高为7米,基础为软塑状态的――含淤泥质粘土,可以通过基础处理达到承载力要求。现通过方案比较来选择挡土墙的形式,特性表如下三:

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案二和方案三造价相差不大,但是施工工期提前一半以上,对于在汛期施工的工地来说更具有优越性,因此直接选择C20纯砼挡墙方案。此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可以达到节约投资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多思考,多进行方案的比较,不断优化设计。通过不断完善设计,努力提高设计水平。

三、闸底板的基础处理方案

从地质资料可知,闸室底板处在软弱基础上,必须进行基础处理,才能满足承载力和稳定的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投资和建筑材料的供给等考虑,可以采用打松木桩和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方式进行处理。先进行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来看其可行性,如下表四:

可以防止松桩的腐烂而失效,本地松木桩资源较为丰富,方便购买运输等市场因素,因此直接采用松木桩基础方案。对比采用混凝土方桩或者其他的处理措施,达到了节约投资和因地制宜的目的。

四、跨堤箱涵基础处理方案

按照设计的建筑物布置,跨堤箱涵通过河堤向外江排水,由地质资料知道其地基基础有部分为软弱地基,对于软弱地基有几种的处理方式,先列表进行比较,如下表五: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采用方案三投资最经济,首选选方案三。

篇5

关键词:GPRS;服务支持节点;TTCN

1 GPRS和服务支持节点的概念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其架构是在2G的GSM网络或3G如WCDMA网络上的一种标准化的无线分组数据交换业务。分组交换业务不需要建立和保持电路连接,建立数据通路的时间很短,数据通信具有突发性和抢占性等优点。GPRS网络可以应用于数据信息业务,交谈,网页浏览,文件共享,企业邮局,远程局域网接入,文件传输等业务。

GPRS服务支持节点的测试是使用标准的协议测试语言对其设计实现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GPRS服务支持节点作为核心网中的重要网元,主要完成了分组数据包的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逻辑链路管理,鉴权和加密,数据话单的产生和输出等功能。SGSN通过GR口与HLR相连,通过GN口与GGSN相连,通过GB口与基站控制器相连,还可以通过GS口与MSC相连,用于提供电路和数据业务的支持服务和短消息的收发服务。

2 服务支持节点测试

测试集是一致性测试的基础,一致性测试的状态都要从测试集开始。测试集的固定层次分别是测试组,测试例,测试步,测试事件。每个测试例都有自己的测试目标,并根据IUT的响应对其行为作出判决得出结果。

测试集合的描绘最多是用ISO 9646中提供的一种树表结合的表示法TTCN来描述。TTCN是一种抽象测试描述语言,可以完全独立于具体的平台,并且它相比于形式描述语言更加使用于数据值的描述,适合在协议测试中描述大量的测试数据。TTCN的结构和语法也是为协议一致性测试中的各个实体的交互行为而设计的。其由静态说明部分和动态行为描述部分构成。TTCN作为一种测试描述手段,完全满足了对测试协议一致性的需求。

TTCN有两种格式:图形格式和机器处理格式。对应于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TTCN描述的测试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测试集的概述部分,说明部分,约束部分和动态行为部分。测试集概述部分定义了测试集的名称和所对应的协议标准,PICS,PIXIT以及所使用的测试方法。

测试集概述部分还包括了测试例库,测试步或缺省的行为库。每个部分都有一张相应的内容索引表,内容索引表的每一项目包括以下信息:标识符,用于在整个测试集中表示一个测试用例,以及该测试描述在测试集中所处的位置,该测试行为的目的。测试例库有若干个测试组构成,而每个测试组又由许多测试例组成,每个测试例又是由测试步组成。一个测试步就像一个标准的接口一样可以在不同的测试例中重复使用。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编码量,提高代码的复用效率,引入了缺省行为的动态描述,这些缺省的行为描述也可以以组的形式构成缺省的测试步库。

一个抽象测试集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说明,对抽象服务原语的描述和说明是TTCN测试集的主要工作。除了TTCN语言所定义的一些基本数据类型如整形,比特型,十六进制和八进制比特流型,TTCN强大数据定义还包括了诸如结构体和联合体的抽象类型的定义,集合和记录类型可以非常灵活地描述各种协议的消息和信元结构,可以自定义消息内部的信元的存在与否,包括了抽象服务原语,定时器,协议的可变数据信元等。抽象测试集的约束部分用来定义协议数据单元各个抽象数据和抽象服务原语的各种特定取值。动态行为描述是TTCN抽象测试集的主体,它包括了许多可以复用的代码库,如测试例库,测试步库和缺省的行为库。每个库包含了多种的行为接口和接口描述。同时每个测试用例的行为描述包含了测试例的标识,测试目的。测试例标识可以确定该测试例所处的测试集,以及该测试集的测试功能对象和版本等。

在动态行为描述中,PCO处发生的测试发送和接收事件是用一系列的TTCN语言描述的。处在同一选择分支的语句用ALT结构来选择执行,在执行测试用例树时,选择关系的语句中的哪个分支可以执行取决于测试执行器的状态和PCO消息队列上的消息匹配程度。如果多个选择分支的都可以立即执行,则第一个与消息队列上的消息匹配的分支成功执行。因此,测试系统的发送事件始终是顺序立即执行的。而接收事件则要等到与分支相符合的消息到来才执行。当进入一个分支后,其后继的分支则会继续执行。

TTCN的事件语句包括了发送、接收、定时器超时以及未知情况,通常是PCO接收到了未知的消息数据事件并做出未知情况的判决。动态行为的判决在分支树的叶子节点处,最终的判决包括了PASS,FAIL,INCONCLUSIVE,测试下层测试体将各个分支的测试结果逻辑与运算后记录到测试报告或者测试日志中。

3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GPRS和服务支持节点的概念,分析和研究了GPRS服务支持节点测试过程,说明GPRS服务支持节点测试的方法是在GPRS技术测试领域内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实验环节的安排要围绕机电一体化各知识点,由单一到综合,由易到难实训项目要根据实训室的具体条件进行设置,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据此制定具体量化的内容。安排若干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典型的专题实验项目,使学生对知识要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产生感性的认识,为系统综合性设计和实验奠定基础。实训项目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模块分类,其中综合应用项目可独立设置为实训课程。

二、淘汰过时实验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现今开设的实验中有许多已不适应技术的发展。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电类基础课应该以应用为主,现在其他高校早已淘汰了此种方式,采用的是将汇编语言直接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直接翻译成机器码自动运行。

计算机在翻译的过程中如出现错误,会相应地提示用户,用户只需对汇编程序修改即可。这样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学生可通过选做多个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不用在改错的环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

篇7

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机电 建设 管理

1 概述

机电专业属于应用技术学科,因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机电人才要具有更高、更全面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对实验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的各个行业对既懂机又懂电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如何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创造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实验环境?培养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众多工科院校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

2 高校机电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教学管理欠规范。虽然近年一直提倡加强实验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学生仍然轻视实验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实验课表不规范,随意更改上课时间;不按规定分组,学生成绩考评体系不完整,学生上课不认真,得过且过已成风气,最终造成了实验室资源的浪费。

2.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质量和开出率问题。首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不高,大多数达不到设计和综合知识点的作用;其次,因为课时少、实验复杂,造成了实验项目数量不够;最后,因为有的学校因实验场地、条件和人员问题,实验项目打折扣,再因实验项目区分不严,设计实验变演示实验,综合性实验变理论讲解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降低。

2.3 实验室实现全开放困难重重。第一实验室少,一般情况下一个实验室承担几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第二实验教师少,设备维护和管理难;第三教师待遇以及思想上不重视,很多实验室不给学生开放,即使开放也缺少教师现场指导。

2.4 大型数控加工等设备使用效率低,管理欠规范。为了满足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大型仪器的购买逐年增多。但是,很多大型仪器只有个别教师能够使用,利用率不高,使用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出现被闲置的现象。在设备的管理上,缺少专人管理和专人使用执行不到位,同时缺少教师使用记录,不能及时反馈设备情况。

3 机电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探究

3.1 建立机电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实验项目信息的管理、排课、选课、实验成绩及实验室利用率统计分析等,同时也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和规范化。通过平台学生可以网上申做实验、预习实验、观摩实验、查询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情况、实验教师上课情况等综合信息。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实现了资料共享,为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奠定了基础。

3.2 产学研结合加强实验室工作队伍的建设。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机电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紧跟时代的先进技术,这就要求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实验教师队伍。让实验教师到企业、研究单位进行学习深造,获取实际经验,将当前先进的生产经验带回课堂,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3 以竞赛为契机推进机电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组织机电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竞赛。学生通过机电实验室提供的平台,进行创新实践。制作的机电作品,将材料应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控制算法及软件设计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又为实验室开设机电综合设计实验提供了更多途径,而创新实验室建设又为以后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机电知识的能力,实现了竞赛与实验室建设的互补。

3.4 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以旧带新梯队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型加工设备。因机电专业特点,实验室具有数控加工中心,线切割激光内雕机等大型设备较多,而这些设备除了正常教学外,很少他用,因此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团体成员主要由学生构成,主要以机电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知识传授主要是高年级的学长带低年级的学弟进行自主学习,实验室教师从旁指导。团队成员可以使用和管理实验室的大型设备,设计新产品投入市场,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创新创业团队实行梯队管理模式,减少实验教师的工作量,通过以旧带新实现了知识的合理过渡,同时也完善了对大型设备的规范管理。

3.5 应用现有条件自主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大多数高校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内容单一,学生在实验室里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缺乏实际价值。实验操作学时数得不到有效保证,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不能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做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这种状况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潜能得不到挖掘。因此根据现有条件,自主设计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4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机电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任务艰巨,我们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同时要转变观念,强调以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并重的制度及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建设实验室。

参考文献:

[1]石虹.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初探[J].当代经济,2010(1).

篇8

1 实验设计思路

将本课题组已发表的SCI论文“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5]改为本科实验,主要根据以下原则:

1.1 新颖性原则

螺芴类分子砌块具有共轭打断效应、刚性十字交叉构象和空间位阻效应,被广泛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太阳能染料敏化电池等领域[6],成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氮杂芴螺环芳烃由芴基螺环芳烃发展而来在继承螺芴的各类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氮杂芴基团的功能特性包括电子受体、金属配位、质子化以及超分子弱作用等。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9]。

1.2 可行性原?t

所选的科研成果的反应类型是最经典的傅克反应,与学生所学的有机化学课本紧密联系。通过实验预习、讲解、操作以及总结,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对傅克反应的理解和运用。另外,该反应原料易得,合成步骤简单易行,无毒安全性高,可以在本科实验室开展。

1.3 综合性原则

氮杂螺芴氧杂蒽的合成操作涉及反应装置的搭建、TLC点样、柱层析等各类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重点学习TLC点样和柱层析。产品表征利用核磁共振。

1.4 环保性原则

目前氮杂螺芴氧杂蒽大部分合成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底物范围拓展的限制和前体合成的困难;(2)合成步骤的冗长。我们课题组发展了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反应过程中依次构建了C-C, C-O和 C-C三支化学键,并高效合成了氮杂芴螺环芳烃,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2 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

实验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电子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层析柱、核磁共振波谱仪。

药品:氮杂芴酮,对甲基苯酚,三氟甲磺酸,1,2-二氯苯,碳酸钾,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镁,乙酸乙酯。

2.1 实验原理

该反应是典型的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简称傅-克反应,英文Friedel?CCrafts reaction,是一类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1877年由法国化学家查尔斯?傅里德和美国化学家詹姆斯?克拉夫茨共同发现。本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首先通过氮杂芴酮与苯酚的傅克反应生成中间体I,紧接着脱水形成三正电型超亲电体II,由于电荷间的排斥作用,导致氮杂芴9 号位的正电荷会通过共振方式迁移至酚羟基上,活化酚羟基的反应活性。随后另一苯酚分子以亲核进攻的方式与中间体III 发生反应,形成醚键。紧接着分子内的质子转移与脱水过程在苯环上再次生成碳正离子V。最后碳正离子重新迁移到氮杂芴的9 号位发生分子内的傅克合环反应,得到最终的目标产物氮杂螺芴氧杂蒽。

2.2 实验步骤

2.2.1 氮杂螺芴氧杂蒽的合成

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18克的氮杂芴酮,再分别加入2ml 1,2-二氯苯与0.8ml三氟甲磺酸。在室温下搅拌大约半小时后,向其中加入0.54克的对甲基苯酚。随后升高温度至 85度。通过TLC 板监控反应至氮杂芴酮反应完全。将反应降温至室温,用碳酸钾溶液淬灭此反应,之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最后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氮杂螺芴氧杂蒽。

2.2.2 螺环氧杂蒽的结构表征

使用核磁共振(NMR)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与标准的氮杂螺芴氧杂蒽的氢谱和碳谱进行对比确认结构

2.2.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全面总结实验,特别强调实验结果的分析,并对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学效果

3.1 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知识

体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在所设计的实验中涉及《有机化学》中典型的傅克反应。通过TLC板监测反应进度,有助于理解反应现象以及反应过程。通过核磁共振表征产物,可以了解核磁测试过程以及核磁共振表征原理。通过对氢谱的解析,理解化学位移、耦合常数以及自旋裂分等理论知识。

3.2 科研和教学结合,强化创新思维

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培养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证明,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好地把科?W研究的方法贯穿到教学实践之中,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平台也为本科生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3 实验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致

将制备的氮杂螺芴氧杂蒽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存储器以及太阳能电池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详细说明每个操作与所学专业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精神。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科学实验报告的撰写,锻炼并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 结语

篇9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处理措施;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给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煤矿企业开始大量的引入一些机械设备,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可以说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就是对煤矿生产效率的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1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1.1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

1)内部元件掉落故障。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激烈振动的机电设备中,由于这种机电设备的振动幅度比较大,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内部元件的连接头松动,若松动后没有及时的进行预紧,就容易掉落。2)内部元件老化故障。线路外包皮脱落老化以及内部零件长时间运行磨损老化,是机电设备主要的老化故障。3)调节失衡故障。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机电设备内部压力不均匀,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机械元件的长时间磨损,致使元件间出现缝隙,在工作时配合不紧密造成调节失衡故障。此外外界作用力的过于不均衡也会引起机电元件的调节失衡故障。4)设备内部油路受阻或渗漏故障。这种故障一般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机电设备中容易发生,例如在粉尘以及一些腐蚀气体浓度大的地方工作的机电设备容易发生此类故障。5)破坏性质的故障。这种故障一般都比较明显,很容易通过观测判断出来。如设备轴承的断裂,皮带的断裂等等。

1.2煤矿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

按照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可把机电设备的故障大致分为:松动性故障、老化性故障、失调性故障、泄露性故障、破坏性故障。此外在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问题存在,如设备的管理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故障。

2空气压缩机及移动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

2.1空气压缩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排气量不达标、压力不够。出现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阀门的密封性出现问题,产生了漏气现象。要及时检测阀门的密封性,若密封性存在问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从新密封。2)功率消耗大于设计规定的最大值。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吸气压力不足,气阀受到的阻力过大。遇到这种故障时要及时检测冷却器和相应的管道,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处理。3)级间压力低于正常压力。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一、由于排气阀出现问题致使上一级活塞环泄露过大,二、缸套与活塞及活塞环过甚磨损造成漏气,要及时更换磨损程度严重的零件,三、吸气管道存在问题,要及时检查管道保证管道的畅通。4)排气温度过高。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冷气缸的冷却器发生故障引起的,首先要检查气缸的冷却水是否足够,其次要让冷却器的进气口离高温物体远一些。5)运动部件声音异常。这种故障在空气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联轴器与曲轴的配合不紧密产生了松动;轴承发生松动,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存在间隙;十字头滑道,连大杆、小头瓦,主轴承等间隙过大。解决方法是紧固相关部件之间的配合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受损部件。6)气缸过热。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气缸内部进入脏物、气缸油过少、冷却水过少造成的。及时把气缸内的杂物排除,加注油、冷却水即可解决。

2.2移动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

1)复位按钮按下后,指示漏电的信号灯虽然能亮,但无法闭合馈电开关。高低压联锁线没有接通,联锁按钮KA2接触不良,半导体脱扣器的线圈发生断线,可能是造成该故障的原因,可通过把通向高低压联锁按钮的导线进行更换,把KA2按钮更换,把半导体脱扣器的线圈进行更换来解决此类故障。2)按下实验按钮,馈电开关不跳闸。发生此类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本身捡漏继电器发生故障,b.实验按钮存在问题,c.未接通接地电阻,四、未接好辅助接地极。要想排除故障可通过更换捡漏继电器或实验按钮,对辅助接地极从新布置,从新安装接地电阻即可解决此类故障。3)运行过程中,馈电开关跳闸后,馈电开关信号灯的黄灯亮起,漏电状态信号灯的绿灯亮起。这种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调整好过载,致使过载造成馈电开关发生跳闸现象,把过载保护装置从新进行调整,降低用电负荷即可解决此类故障。4)HGK隔离开关闸合上后馈电开关的闸不能及时闭合,漏电状态下的红色信号等亮起。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馈电开关本身存在问题漏电、网络绝缘太低。要想排除此类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漏电开关,把绝缘性能不好的线路进行处理便可解决此类故障。

3总结

总之,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且其工作负荷往往也比较大,所以极易出现各种故障。在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我们应该认真细致的进行分析,把故障发生的原因找出来,并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选择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此外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实际的维修工作时,相关维修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并且对维修技术和经验要不断的进行总结,要做好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机电设备长期、稳定高效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常彦鸭.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科技传播,2013.

[2]彭军.论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其维护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

[3]张丽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式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4]路锦程,王志红,梅勇.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式初探[J].科技资讯,2007.

篇10

大学本科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常设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和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空调技术等专业课。学生们对这些涉及机械与电子学科的课程普遍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研究这些课程的特点,探索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机电类课程的特点分析

根据机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其特点如下:

1.对专业培养目标影响举足轻重。机电类课程无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均是专业主干课或重要课程,这些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是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石,并缺一不可。这些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专业培养成功与否,影响着学生毕业以后能否在本专业领域迅速地成长并建功立业。

2.机械类课程的特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等属于机械类课程,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等则属于部分机械类课程。机械类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包括机构的基本原理、机器的工作原理、机器总成与零件的设计等,与之配套的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与测量、工程材料、汽车概论等。机械类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而汽车空调中的压缩机、热力膨胀阀等则融合了电学和热力学的知识点,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对于此前基础知识有欠缺,或听课时注意力稍有不集中,就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并导致学生这些课程的学习困难。

3.电类课程的特点。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等属于电类课程,其中汽车电器中的发电机、起动机等又包含了机械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的基础课程是大学物理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运用基础等。“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些电类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电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在讲相关内容时,很难将其形象化,加之一些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与电类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就会感到电类课程学习难度很大。

二、机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机电类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些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机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缺乏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采用粉笔加绘图工具,学生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板书去认识与思考,建立不起“机构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受力关系”等这样一些形象思维,就会感到很难听懂,进而会失去学习兴趣。在汽车构造课上,学生面对结构复杂且线条密集的汽车总成构造图,尽管老师在不停地讲解,但学生还在想象着图中部件的结构关系,某部分图形与线条表示的是什么东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课完全脱节。电类课程由于比较抽象,即使教师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使用静态的电路图加上文字说明,还是会让学生难于理解。

2.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也是影响机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汽车构造,教师还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讲解化油器、传统的载货汽车底盘等这些已被淘汰或较陈旧落后的总成与部件的结构原理,而对于汽油喷射装置、轿车上所用的五连杆悬挂等新型构造不讲或只简单介绍,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真正有用的知识太少。再如,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堂上的重点还是触点式点火系统、热丝式闪光器,而教材上还没有但学生却早已有所耳闻的前照灯随动转向、汽车行使稳定系统、电子辅助制动系统教师却不作介绍,学生便会失去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

3.各门课程缺乏紧密的衔接与配合。各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课与机电类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二是机电类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例如,工程数学没有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工程测试技术这门课时,就会听不懂测试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动态信号分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又如,汽车构造课和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均涉及的发动机汽油喷射装置、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教学内容,由于没有很好地衔接与配合,造成一些内容重复讲解,一些内容则由于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些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与电子控制原理,从而影响了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

4.实验课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实验课的内容与课堂的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通过实验无法验证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相关内容,也就是说,学生不能通过“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能通过实验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知识,加深理解理论知识。这种从时间和内容与课堂教学分离的实验课,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兴趣,往往是敷衍了事。有些实验课则只是由实验课教师作演示实验,学生围着看。由于学生看不明、听不清实验老师在做什么、说什么,这样的实验课对相关课程的帮助也就微乎其微了。

三、提高机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机电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提高机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建设适用于机电类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特点是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因此,机电类课程应提倡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方法。成功的多媒体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适应于机电类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除了图形图像清晰,文字简练且重点突出,动画生动形象外,还应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例如,一些构造类的图形和动画使其具有透视化和可拆化的效果。透视化的汽车总成结构图,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总成外部的形状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又可使学生看清总成内部的结构;可拆化的汽车总成图,由教师边讲边控制拆解零件逐个分离,可将总成部件的组成,各零件的装配关系表达得清清楚楚。再如,一些电器及电路原理图将其虚拟化,让看不见的电流、电动势、电场及磁场变得可动且可见,学生观看这样的动画,结合听教师的讲解,就很容易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2.及时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大纲及教材相对滞后,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掌握本课程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以使机电类课程始终充满最新的知识,能对学生始终保持吸引力。例如,汽车构造课教师应熟悉汽车悬挂五连杆机构、双离合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等教材上还没有的汽车新技术,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又如,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教师要深入了解缸内直喷技术、自适应前照灯、电子辅助制动、汽车行驶稳定等电子控制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祥细介绍。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看到自己在教材中未能看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就会激起其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对相关课程的学习热情。

3.构建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为这些机电类课程设立相关的基础课程,并协调基础课相关的内容,使之与机电类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相衔接。例如,设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工程数学课程,与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相衔接;再如,在电工学中突出直流电动机的内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将数字电路的内容列为重点,以便与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课程相衔接。二是机电类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衔接,例如,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课程尽可能多地以汽车构造中的机构与总成为实例;又如,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传感器与测量电路的内容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中的汽车传感器相衔接;再如,汽车构造重点介绍汽油喷射装置、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装置的机构结构与工作原理,而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中在安排这些教学内容时,则主要突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使不同课程在涉及相似的教学内容时,相互映衬,互相补充,使学生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能理解得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