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文化建设

篇1

教学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对过去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经验、教学制

>> 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路径 大学精神与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从大学组织文化角度看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 论教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 论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现大学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 论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论大学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 试论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 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探析 论办好开放大学的能力及其能力建设 新疆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探讨 大学文化建设途径的理性思考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学生视角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张俊列. 中西教学文化差异比较、文化探源与启示 [J]. 教学与管理,2009,(1):65-66.

[4][6] 转引刘庆昌. 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 山西大学学报,2008,(2):73-77.

[5] 赵复查.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中的教师文化[J]. 教育评论,2005, (6):40-43.

[7] 郑金洲. 重构课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53-63.

[8] 李秀萍. 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8):48-53.

[9] 陈旭远. 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5):123-127.

[10] 龚波.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J]. 教育情报参考,2005,(17):29-31.

[11] 董洪亮. 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47-50.

[12] 刘庆昌. 教学文化:内涵与构成[J]. 教育研究,2008,(4):48-50.

[13][17][25] 孙绿怡. 走向文化自觉――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2、58、63.

[14] 张俊列. 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探析[J]. 当代教学科学2009,(19):28-31.

[15][31] 张海楠. 教探寻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文化[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5-7.

[16][18] 转引王永辉,冯丽樱.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文化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7,(5):23-27.

[19] 肖正德. 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7,(4):64-69.

[20] 祝智庭.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

[21] 李秉德,李定仁. 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

[22][24] 德斯蒙德・基更,丁新等译. 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3、98.

[23] 转引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0.

[26] 李志厚. 论教学文化的性质[J]. 课程・教材・教法,2008,(3):15-19.

[27] 马克斯・韦伯. 于晓,陈维刚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3.

[28] 王彦明. 教学共同体:一种社会学的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2,(12):13-18.

[29] 杨柳. 构建课堂教学文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 现代阅读,2011,(8):66-67.

[30] 孟凡丽. 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文化适应:教学理论必须关注的课题[J]. 教学与管理,2003,(2):3-4.

[34] 肖俊洪. 远程教育教师的边缘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06,(2):30-31.

[35] 王彦明. 教学文化的控制性及其超越[J]. 教育发展研究,2012,(6):28-32.

[37][38][39] 车丽娜,徐继存. 论教学文化建设[J]. 中国教育学刊,2010,(7):43-46.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学信息化;大学文化建设;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62-01

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紧迫的趋势,这就对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合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行动上的努力逐渐转变为教学理念的主旨。同时,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更切实地纳入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行动中。这总整体上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与时俱进,更加对促进了高校建设环节中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时代性,从根本上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优秀人才。

一、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内容

高校教学活动是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资源和组织建设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学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实现教学现代化,有效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信息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即高校教学硬件基础设施;教学资源信息化,即学科网站、专业数据库、电子文献、网络课件等资源素材;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即教学管理组织、体制等内容,及教员、学员及教学媒介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实质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基础平台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科学化,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形象和地位的主要标准。而高校教学信息化又是如何影响高校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呢?首先需要明确大学校园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有着自身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律,又受到社会文化的熏染与渗透,同时又能以清醒的态度与纯粹的文化品质辐射社会,在交融中更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的时代特性。

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由具体的构成要素到其功能作用逐步深入整合的过程。具体到校园文化的形成上,其构成要素有三种形态,即物质文化,包括教学硬件基础设施、校园其他办公设施、建筑物及校园的整体规划、校园绿化等;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形态,体现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上,通过外化载体如校牌、校徽、校服,以及内化形态如校园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淮则、情感气质等体现出来。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也是这三种形态的内聚与整合过程,核心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三者有机统一整合,使其功能的最大化发挥,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大学校园里,交织碰撞着各种思想文化,可以说,大学校园是对各种思想观念、科技新潮、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等文化形态最大化包容和创造性吸收的地方。这不仅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化视野,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对校园文化的生成形式多样性及校园文化建设空间的拓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教学信息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基于前面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内容的界定,可见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都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推进息息相关。

(一)教学基础平台即教学硬件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成为了校园文化传播的新工具,这种新工具的影响力相较于传统的校园文化传播形式更为深广。演讲、讲座、读书会等形式是大学校园里较为常见的文化传播的传统途经,但这种途经的传播范围受到空间时间制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校园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推广后,只需一网电脑,学生就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同时还能进行沟通交流,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能保证校园文化在最大范围进行传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等,调动学生获取信息地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此外,高校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的建设,还加快了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这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它能够有效避免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系凌乱、交叉重复与内容落后等问题,及时了解最前沿最新的各方消息,将校园文化的实时性与时事性充分体现了出来。

(二)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将教学内容以各种信息化形式呈现在网络上,网络共享资源等形式使得校园文化拥有了更广泛的群体,甚至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经过教师精心筛选和整理后的各种教学资源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获取到最有价值的信息,也为学生节省了盲目浏览的时间。教学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品质,教学资源信息化为保持校园文化的精品任务提供了有效地途经。

篇3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道德教育;大学文化

大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重要任务。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学先进文化的内涵

大学先进文化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自由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母体.必须从属于先进文化,衍生于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引领大学文化向着科学、理想的方向发展。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大学作为知识和科技的密集体,直接与社会生产相联系,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追求先进文化的殿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的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问历程的考验。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仃在,而且它是一种精神存在。这种精神是以先进文化为其生存境界的。

二、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网络向人类社会的广度扩展和深度延伸.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问和先进高效的手段,并形成一种崭新的网络文化。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个强大的承载工具,网络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对人们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思想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未来的数字化校园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校园传统文化将会在网络文化的冲突、对抗、吸收、融合中汇人大学校园主流先进文化中。

(一)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需求。大学文化的核心在于思想道德建设,本质在于“化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本质需求。

(二)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文化的时代特征。在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德治网、以德治校,才能取得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权。而网络文化又是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新内容、新特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体现大学文化的先进性。

(三)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文化功能的充分实现。网络道德是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文化之魂,是大学文化先进性的特征指标。研究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这一大课题,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使命和责任的要求,它有助丁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提升,有利于大学文化对师生的导向功能、化育功能、陶冶功能的有效实现。

(四)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中对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进行文化创新。而网络道德教育恰恰是人学文化创新中最富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最新内容。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吸取和借鉴世界优秀的道德文化成果,并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经验,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内涵的丰富,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新途径的开拓以及大学文化建设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设先进大学文化

同志早在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了: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道德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一)统一步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文化的强势渗透的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部和学生工作处要步调一致、协同配合,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增加网德、网风、网络法纪的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拒绝道德堕落。

(二)加强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网络使高校德育环境和高校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具备网络管理经验和现代思维的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显得尤为紧迫。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重视管理环节.加强管理队伍的培养和配备.使管理者在厚德博学的基础上.具备网络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的网络管理,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化为道德教育效能。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也是网络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三)开辟优秀网站,丰富德育内容。互联网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感,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建立和扩大网上思想政治网站,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网上充分展现的科学理论.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直接上网竞争,使青年学生在各种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选择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网内”、“网外”结合,真正形成“大政工”局面。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许多优势,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得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从而大大增强教育效果.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通过网络,高校可与政府机关、大学生家庭相连,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大政工”局面创造了条件。但是.网上开展思想教育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网络虚拟空间明显缺乏人文关怀,单凭网上交流往往看不出大学生思想症结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网思想政治教育,其针对性、有效性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开展“网内”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大学生“网外”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篇4

一文化是师范类高校的根基

学校特色基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创建又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早在8———11世纪,阿拉伯人的抄书和翻译活动为近代欧洲文明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培养伊斯兰教僧侣为目的的高等学府,伊斯兰大学学者及教师的身份孕育了后来大学“教师—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最初都是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都是使用私人的房舍或附近的教堂为教室,由此可见,大学的出现与兴建教堂有直接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文化”、“历史”、“传承”注定是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表现为高校全体人员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文明,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师范类高校文化建设又有着特殊性,体现在学术科研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环境建设文化、观念创新文化等方面。“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可以看出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师范类高校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师生服务社会的思想、全面提高师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反思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提法,认为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2]从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最终转化为人类自身综合能力,才是西方高校最关心的。

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10多个部委和科研部门共同制定并正式启动了《2049行动计划》,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到2049年,实现全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即“公民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具备基本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3]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简单、静止、机械的科学知识观;重视科学结论的成功模式而轻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死记硬背学科学”的能力培养而忽视“拓展思维做科学”的思想认识;重视专业的理论表达而忽视实践的社会反馈。

第一,重个体轻社会。认为科学是个别科学家相对独立的认识活动,是知识的机械堆砌。无论是学校正规科学教材,还是科普读物,都是不断宣扬科学家个人发现或者个人活动的社会意义,这就必然导致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观,把科学等同于个人行为,认为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一个科学家创造出来的知识简单堆砌而成,是个人行为的延续,而不是人类思想的传承。所以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过分推崇就会滋生唯科学主义文化观,也就必然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各科知识内容比较分散,造成学科之间的隔离,系统性不强;过分强调学科固有的结构,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很难适应现代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的发展趋势。

第二,重成功轻失败。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也作为教学活动,往往关注的是科学家成功模式,强调的是科学研究活动中观察、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表现在科学教育的教材编写方面,只会选取与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特别是那些因为运用直觉、顿悟、机遇等非理性思维方法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说,教科书在反映科学成就时缺少客观性,人为地抛弃了科学发现与进步的文化背景。

第三,重能力轻思想。自然科学作为一种已经被证实、无可争辩的知识,其公式、定理、公理和规律获得了普遍认可,自然科学视野之外的文化被忽略。所以科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素养,更关心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和精神教育活动采取消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上困惑迷茫不知所措,没有深刻认识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认识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不能真正理解领会“文化是教育之‘根’,文化是教育之‘魂’,文化是教育之‘格’,文化是教育之‘力’,文化是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之源泉”[4]的教育精髓。对科学教育的内在价值缺乏应有的理解,忽视科学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推动,可能是导致我国科学事业急功近利、原创性不足、少有重大科学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重结构轻功能。一些研究者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总是关注社会推动、后勤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活动和制度约束的稳定结构。看不到整个大学文化体系建设是由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有不少瓶颈有待于突破。如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如何改变?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何定位?实现定位的标准如何衡量?其实这些都属于师范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性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瓶颈就在方法上,这些方法性问题的解决对专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三解决科学教育专业问题的对策

今天,没有任何文化特征的科学理念与科学素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教育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随着社会需要的提高逐渐承担着更多历史责任。师范类高校的职能也从单一的“知识传播”,向“综合素质培养”、“学术人才梯队”、“社会群体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向演进,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第一,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在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看,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学教育通过传递、传播和完善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为内容,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媒介,实现科学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可以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从微观上看,要扭转任课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不断精简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理科课程教学内容比重,加大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成果的关注。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仅是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的简单拼凑,更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内在融合;让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充实社会生活,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人的文化底蕴才是支撑教育体系的主流。

第二,正确实施文化建设,缔造科学教育学术人才梯队。科学教育必须走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力度推行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其现展困境。要培养本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正确对待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求实精神,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强与非科学和伪科学斗争的能力;培养导师善于分析、敢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同时,挖掘人文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第三,建立完善的科学教育社会服务体系。“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为突出的成就。”[5]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依靠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实现教育与科学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并为国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因此在宏观的科学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影响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微观师范高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社会服务意识尤为重要。

第四,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方法培养。科学教育专业的文化建设不但要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更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改变以往科学教育专业中以传授、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科学教育中应该侧重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方法是科学精神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它洋溢着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审美精神,充盈着科学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培育公民理性思维能力,训练公民的科学心智框架的有效手段。”[6]高等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传承文化内涵,在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道德和真理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过程中方法创新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挖掘。

总之,在社会生存压力下,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在影响和摧残着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急功近利往往导致对科学教育活动本身、对师生主体双方的伤害。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直接指向人的,面对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科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活动应体现人才培养的过程,立足于人才成长的过程,在高校文化建设旗帜下找到自己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求是,2006 (23): 15.

[2] [3]石中英,梁卿.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教育学报,2005:52.

[4]刘福.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77.

篇5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

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任,因此,其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学校实际,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重点,打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基本原则用十六字表示“传承创新、立德树人、统筹协调、提升品质。”

一、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本是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

一是大学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大学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大学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会产生深刻影响。

二是大学文化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必经途径。大学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使学生认识社会,见习社会,适应社会,打破了青年学生的天真与幻想,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大学文化作为教学和常规教育以外的文化形态,是教学和常规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1.西方不良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通过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传播,文化,已经变成可以无国界的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不同的外来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在受到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西方不良思想也在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基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将诱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产生消极态度情绪,甚至是产生负面的极端心理。如何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帮助引导高校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受到持续关注和研究的。

2.只有物质文化的建设远不能体现大学是文化精神家园的实质

大学精神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如果说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图书仪器、经费拨款等代表了硬实力的话,那么,大学文化就代表了一个大学的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和升华。大学文化彰显了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而目前各高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做出大量投入,而在精神层面却缺乏有效手段,未能体现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

3.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接纳使中国道德精髓沦为所谓的“迷信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财富,是大学生思想信念的重要范本和精神方向引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能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起到加强其民族责任感和加深其爱国之情的作用。 然而大学生存在对“传统事物”抛弃的现象,错误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存在认识的偏差,往往会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大学文化建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着力构建文化建设新格局,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推动和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讲好大学故事。关注学校的人、物、事,研究学校发展脉络、办学理念、大学文化特色、核心价值观和知名人物、重大事件等。组织校友采访团,专题采集知名校友口述资料,征集实物文献,及时整理出版。成立校史校情讲解团,通过精心策划校史馆参观项目和校园讲解项目,讲述校园历史、校园景观、学校发展、校园风貌和励志故事等。采用编撰学校文化系列丛书,拍摄校史纪录片、校园纪实片,演绎原创舞台剧,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发生在学校的大小故事。

二是弘扬大学精神。通过梳理学校发展历史脉络,凝练学校精神,完善校史校情宣讲机制,传颂校徽、校训、校歌内涵,传承学校文化精神。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文化育人,将独特的、得到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校师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三是传递文化力量。探索并践行现代大学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凝聚学校文化精髓,鼓励和倡导多元文化融合,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优秀文化成果,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学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中外师生文化交流项目,建立面向国际一流大学的优秀文化交流共享机制。

四是打造文化精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坚持创新性、原创性和品牌化原则,为广大师生全方位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构建大W文化品牌体系,打造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亮点,拥有系列文化精品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广泛宣传,多角度立体传播,增强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学校知名度和软实力。

篇6

摘 要: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有一个素质教育的氛围,这个氛围就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催化超越的巨大作用,对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 键 词:大学生素质教育;高品位校园文化

2012年,我院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厚重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让他们的整体素质有极大地提升。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综合。大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否则就不会达到整体发展的效果。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有一个素质教育的氛围,这个氛围就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品位校园文化犹如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不断地渗透,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催化超越的巨大作用,具体表现为:

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不受专业设置的限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形成现代人才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科技和人文素质以及体质体能素质。

高品位园文化建设能够激活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创造欲望和追求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因此通过提高人的创造需要从而激活其创造潜能,大学生能在高品位校园文化的浸润及渗透中实现创造或处于准创造状态。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书本知识不能给予的观察和思考的对象和机会,尤其是对自己有志或有可能从事的事业内的事物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验。如学术报告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批判或能够持怀疑态度的机会,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独立个性、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尽情显现,从而养成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实现潜在创造向现实创造的转化。

总之,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认识、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提高上有着孵化器的作用。所以,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及怎样建立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认识:

首先,注重以人为本。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确立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的校园里,全体教工、学生是国家的主人和学校的主人。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师生才能办好学校。实践证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抓到点子上去。全体校园人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一环。

其次,有品位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品位的外在标志。在校园物质文化除了应有实用性之外,还应有一种包括哲学沉思、科学物理等精神因素在内的文化底蕴。校园的物质文化在审美主体的心灵上引起特异的感觉,即精神的愉快,也就是说校园物质文化能给人以精神性文化熏陶与濡染。总之,大学的物质文化应传达一种崇尚广博、自然、深邃的文化气息,大学的建筑物并不需要多么宏伟、多么时髦,重要的是要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到一种美妙、高雅的文化气息,一个置身其中就能随处随时学到新知识、新学问。不仅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里,而且在整个校园环境中都能体现学习的气氛。学校的历史文物、名胜景观和花草树木有标牌说明,道路房舍、实用设施和工作规范有明文指南。任何人进入其中就能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在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鼓励下自由地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知识,自由地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然后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创造。

大学行为文化的品位是指大学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其内在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它主要体现一个“雅”字,这里的“雅”是指“大学人”应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精英(而非社会精英)群体而存在。它是与粗俗鄙夷相对立的,他们在精神领域具有某种传统的“优越性”,是高深学问领域的精英,身负着反省批判社会、启蒙民众和捍卫人文价值的多重使命。他们不属于社会精英,亦不属于政治学意义上的官僚,也不属于经济上丰盈的“上层阶级”和“新中产阶级”。这种特殊的地位要求有相对于社会阶层要高的校园文化:景观布置,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要有美的感受和熏陶;群体的行为举止要表现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高尚风格,市井上动辄赌气骂街、打架斗殴的现象不允许在学校存在,更不用说那些坑蒙拐骗的丑恶勾当了。

再次,有品位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品位或称规范文化品位,包括大学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生产和管理制度,以及群体行为规范、习俗、典礼仪式等传递出的品位。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达到“和”和“序”。在组织教学中,通过主辅修制和跨系选课、文理渗透、选修制等等,为学生突破过窄的专业限制,摄取各种知识,发展其在各方面的潜力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管理上的便利。这样就体现了制度文化的“和”字;“序”字是要求学校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师生行为有节,遵守纪律,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可循、自由散漫。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同时也要对教师、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加强建设和管理。学校聘用的管理干部和职工,应当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人,学校的使命决定了它的职工素质要高于一般的社会人员。

大学精神文化品位指大学校园精神的品位,如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的价值观等。学校的校风要体现“真”和“活”字。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的殿堂,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研究的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用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励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里,学术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尽力排除所有的感彩。这就是“真”。而“活”就是活跃,生动活泼,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生课余生活色彩斑斓,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处处显出青春的生气,学生不墨守陈规,勇于创新。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其学生终生做人做事都有深刻影响。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高尚精神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风景优美的校园、古朴典雅的建筑、博学的师长、高雅丰富的校园活动等等,这些因素的教育影响或许是缓慢的、不经意的,但却是持久的,甚至是终生的。一些著名大学的实践证明,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增长大有助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会更加持久、深刻,培养出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比较突出。

参考文献:

〔1〕夏云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硕士论文.2011

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路径

一、音乐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一)音乐的艺术

声音、时间、表现、情感、联想,这些都是音乐的艺术。音乐以声音为素材,通过节奏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层次等手法来诠释人物的情感,表达物体的形象。脑海中的情境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音乐而发挥想象。比如:听到《十里埋伏》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其中的壮观与士兵们拼搏的场景;听到《葬花吟》会感受到林黛玉看到花儿掉落时惋惜的心情。

(二)音乐教育的创造性

音乐在人们的创造中起着引导、强化、调节和补偿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的能力。让学生们对音乐提出独特见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他在第一章中采用悲壮的气氛,第二章突破了传统的音乐模式,用快板代替慢板,表现出了为抗争奋斗的,伟大的英雄主义情怀。对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让音乐的发展进入了另一种境界。

二、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建设的可能性

小学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具有引导性、激励性、美化性和凝聚性。“真、善、美”是音乐的重要品质。音乐通过声音进入人们的内心深处,通过情感来引导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们的心智,提高学生们分辨美丑的能力。学校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比如说:在学校组织一些舞蹈、合唱、乐器等社团,定期举办一些表演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之中。学生在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还能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们在具备了演唱与演奏的技能之后,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以后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校园的美化之中来,使学校的建设得到完善。

三、小学音乐促进校园建设可行性的探讨

(一)丰富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活动是让学生们参与到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学校可以建立声乐团,让一些喜欢声乐的学生参与其中,在每周升国旗的时候演奏国歌、在运动会和平时的校园活动之中扮演演奏者的角色,让学生们在这种环境中明白音乐对于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对音乐的发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的信心得到提升,提高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一些舞蹈、合唱等社团的建立,不仅能让学生综合素质的得到发展,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融入文化气息

1.改进教学结构

以前的音乐教学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堂上,教学的方式单一、死板。小学生的自觉性不高,难以集中注意力,再加上对于课程的理解不强,对于音乐的学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老师在教学之中可以运用这些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多彩的画面、欣赏一些有趣的视频,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一些角色等来提高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将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动画里面的场景相结合,明白其中的意义。

2.结合人文素材,拓宽教学内容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引进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比如说:老师在对贝多芬的《月光》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德国的歌舞、话剧等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当时的现状进行思考。收集一些贝多芬的照片、介绍贝多芬的生平、然后让学生们体会贝多芬在一种复杂却坎坷的时代中长大却仍旧坚持创造的精神,最后再对贝多芬的作品进行学习。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贝多芬的认识,还拓宽了学生们对于德国的认识,为其它音乐的学习之打下基础。

(三)创建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交流

学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要提供足够的音乐平台来供学生们学习。比如:建立专门的舞蹈室、音乐室、器乐室,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中有足够的资源可以使用;老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对这些特长进行培养;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见解并加以引导等,都是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方式,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小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师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之中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一种艺术,是审美教育的最好载体,一种精神文化进步的体现。因此小学文化在发展的同时,音乐教育对学校文化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的发展之中应该加强对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温滇.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J].2014,(01).

[2]王彦蘅.小学音乐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J].音乐时空,2014,(01).

篇8

一、《旅游文化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1.教材更新周期相对偏长,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旅游管理科学发展迅速,新知识、新进展层出不穷,而我们的教材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大多数教材的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国外教材的更新周期平均为2年,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

2.有的教材篇幅偏大,不适应当前本科教学实际。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实现培养人才的“宽口大径”,各高校普遍增加课程门类、压缩课程时数。如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前为80学时,现在压缩为54学时。

3.教材编写体系存在不规范和无特色的现象。不规范体现在章节顺序安排不尽合理,导致内容前后衔接不好。如《旅游文化学》中文化遗产内容,不同教材安排的章节顺序差别很大,其中有的教材存在安排不合理问题。无特色表现在千书一面,很多教材并不真正具有自己的特点,大部分同类课程教材都沿用某一个优秀版本的体系,在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讲述问题的方式、文字叙述及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千书一面、大同小异的雷同现象。

4.教材综合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与国外旅游文化学教材相比,国内教材的质量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版印刷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的旅游文化学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印刷和纸张质量好,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配有大量的彩色图表,教学素材丰富,非常形象生动;而国内的旅游文化学教材,从内容来看,形象的图表资料明显较少,特别是彩色版教材凤毛麟角,印刷与纸张质量也相对较差。

5.教材质量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没有真正体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成果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用性、针对性、岗位性不足。配套性差,实践性课程的教材建设几乎是空白。许多教材还是选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理论性偏强,不适用,对于提高成人学员的实践能力没有帮助。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的重要原因,是成人高校学生数量少,教材用量少,适合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教材难以出版。此外,一些教师参加编写教材后要承担包销的任务,使学校积压大量教材,也使教材陈旧落后。

6.教材建设管理问题。教材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高校学生特点的、能够满足素质教育需要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给教材的选用带来难度,很难选择到适合的教材。高校在教材选用上往往有一定的随意性,往往是由任课教师决定选用何种教材,而教师往往愿意选用与自己有关(如自己参与编写)的教材,使一些选用教材的质量难以有保证。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有教材建设的规划,但教材建设的规划往往不落实,教材自编率、更新率低。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建设,尚处于草创阶段,既缺乏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又缺乏今人的实践可以总结。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精品教材工程的实施,又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

所谓立体化教材,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立体化教材为学校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促进教学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支持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和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旅游文化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路是: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服务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同时,和其它教育类型一样,也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的教育。可以说,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重新认识,是编写旅游文化学精品教材的最直接动因。为此,旅游文化学教材编写应确立以下指导思想:(1)既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运用、继承和发展普通高校教材编写经验,又必须特别关注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2)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突出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3)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注重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整体优化。

2.教材体系确立。基于上述旅游文化学教材指导思想的确立,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体系应由三条主线构成,即:知识、技能和素质。为此,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在编好主教材的同时,还应完成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以适用的教学辅导教材建设为突破,先后编写了如下教学辅导材料:(1)根据一线教学经验编写了《学习辅导》,主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多角度释疑;(2)精选大量习题编写了《习题解析》,兼顾题目的难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3)从科研项目和实际应用中抽取相关案例形成《案例选编》;(4)实践环节编写了关键算法实现、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3.教材内容确定。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选择上应做到实用、够用、新颖。所谓“实用”主要指教材内容应满足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所谓“够用”主要指知识容量适度,知识起点适度等;所谓“新颖”是指教材内容应反映该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立法、理论或技术等。

4.教材编写方法。(1)在写作中尽量做到从问题出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导出必要的概念和方法。(2)案例分析是高职教材的写作特色。职业能力的训练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案例分析是完成这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搜集、编写、比较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并因势利导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教材编写的主要手段之一。(3)教材中应给出足够的训练题目。高职教材中的习题一般包括巩固理论知识题目、分析研究性题目和训练性题目。(4)给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条件。如设置弹性教材体例和内容结构,给教师留有选择讲授内容空间;再如在教材内容中有针对性地穿插问题和相关链接,即拓展教材内容的同时,又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三、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的构成及特色

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辅导教材+光盘+教学网站”,具体内容包括:

1.关于教学:提供了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素材;

2.关于辅导:每一章都提供了学生电子笔记、知识结构、教学难点和重点、学习要点、重点整理、重点难点释疑、典型题解、课后习题详解、学习自测等全面的学习资料。

篇9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thinks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an ongoing "genetic-variation-choice-keep" spiral process, enterprise culture evolution and enterprise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objectives are in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From this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many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企业文化;创新

Key words: evolutionary economics;corporate cultur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21-02

0 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巨大的内在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从管理学角度来讲,企业文化是被企业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企业文化、组织学习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行业和竞争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分析企业文化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 演化经济学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概述

演化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它是利用生物学隐喻和演化思想从动态方面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演变规律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生成的学科。演化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析框架及认识论和方法论与主流经济学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一,演化经济学以达尔文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达尔文进化论的三种机制(遗传、变异和选择)为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把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以及自然选择机制运用到经济学当中,认为在经济学中,旧的模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复制遗传下来,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发生不断地变异,不能适应环境的旧模式将会被淘汰,新模式不断产生。第二,演化经济学强调惯例和创新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其中,创新是核心,新奇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新奇一旦被人们所发现和采纳,就被称为创新,创新被不断地学习和模仿,形成知识的外溢,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促使新的创新的形成。企业是以日常惯例为基础的,每个企业的惯例都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这些惯例的差异性成为企业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企业的惯例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异。第三,遵循满意原则,强调时间、历史等在经济演化中的地位,认为经济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演化经济学接受满意假说,对新奇的搜索遵循满意原则。并认为新奇随时间的流逝产生和到来,历史对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2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的演化分析

2.1 企业文化演化的动力 从演化经济学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累积自发形成的一种价值观体系,企业文化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创新对经济体系的内生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体系不断前进的动力,创新的产生来自于新奇。

新奇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首先,演化经济学家认为新奇的源泉是个人创造性的心智,个体的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对新奇的产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的创造性技能和习得的文化模式也对新奇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创造的动机与两个假设有关,一是满意假设,当主体的抱负水平可变时,他会对现状感到不满,进而会搜寻新的、未知的选择,最后使得新的选择和抱负水平能够相适应。二是假定人们能正面的评价新奇的感受,假若社会环境是赞成和鼓励创新的,将会刺激新奇的产生,使创新变得活跃,即新奇的产生及实施与文化环境的选择相关。这两个假设是互补的。企业文化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及企业内部对新奇的搜寻,从而使得企业文化不断向前演化。

2.2 企业文化的遗传、变异和选择 在进化生物学中,基因能够在微观层次上保持相对稳定,能够实现代际传递,又具有变异功能,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在经济体系中找到“基因”隐喻的对等物,对演化经济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的复制也就是企业文化随着时间的进展能够传播和保持连续性。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外环境的改变过程中累积和自发形成的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它受到其所处的文化时代背景、地域、行业特点及企业家的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一些惯例、默认规则、默会知识等一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观念。如果企业按照这些观念运转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它们就会像生物学中的基因,随着组织的发展被不断的复制和保留下来。

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它还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发生变革,从而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也就是演化经济学所谓的变异。这些变异的动因主要来自创新的产生、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新奇的成功成为创新,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往往是更有利的,进而使得企业文化发生变异。遵循演化经济学满意的原则,当企业文化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使得企业的期望抱负与现有水平不相适应,企业就会对创新进行搜寻,直到找到满意的创新,企业文化发生变异,并且可以认为这些变异是拉马克式的。企业文化变异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阻力。

企业文化遗传和变异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被选择的过程,最后能够被企业传承的企业文化是内外环境选择的结果。企业文化所面临的外部选择主要有市场环境、人们对现有企业文化及变异的评价,是企业变异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内部的选择大多在于企业自身价值观念体系、企业家价值观指导、企业结构与目标等对企业文化变异的选择。在这一选择过程中,遵循着类似生物界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只有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适应市场竞争、被企业员工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变异才能够被选择保留下来。

2.3 企业文化与企业结构、技术、目标的协同演化 企业在演化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发展和演化的,而是和企业结构、技术、目标协同演化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往往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变革,相对应地,企业文化发生变革时也往往需要企业组织结构随之发生调整,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协同演化。企业文化的变异具有路径依赖,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是一种创新,对企业文化变异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企业文化变异有利于企业技术的进步。当企业目标发生改变时,会要求企业文化相应的做出调整以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文化的变革也对企业目标提出新的挑战,使得企业目标不断向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前进。企业在演化过程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结构、企业的技术、企业目标的协同演化,使得企业不断壮大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的演化过程是一个不断“遗传——变异——选择——保留”的螺旋上升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时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受到诸多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并且企业文化的演化与企业结构、技术、目标演化存在协同关系,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此,针对企业文化建设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良好的鼓励企业文化建设的经济政策环境,提高企业对企业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准确地对企业文化进行定位 企业能否在经济政策上得到认可和鼓励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国家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认可企业文化建设,对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另外,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准确定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并非只是一些表面的礼仪、培训等组织形式。同时注意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这也是为什么企业文化在中小企业中建设难的重要原因,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切勿好高骛远。

3.2 企业应注意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企业演化的动力是创新,创新来自于企业中个体的主观创造性的产物,个人心智模型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创新都与学习相关。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是最主要的战略性资源,学习是最重要的过程。企业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过程,企业更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以应对除经济体系之外而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包括个体的学习、团体的学习和组织的学习三个方面。在学习型组织中,普遍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在企业中具有学习能力的个人在与非人力资本结合的过程中,持续的通过学习企业的默会知识同时与其原来的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创造和发现知识间的新联系,形成新的默会知识,进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产生及变异;另一方面,个人将新的默会知识融入到企业惯例当中,促使企业惯例产生新奇要素。在学习型组织中,强调开放、创新和应变,鼓励个人的学习和自我超越,有利于建设共同的愿景和团队的学习,这些对组织文化的建设和变异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说企业要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3.3 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国内外不乏有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经验,这些对国内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只是在模仿借鉴时,要注意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合适组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3.4 从动态方面注重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重视企业结构变革、技术更新、目标更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切忌急功近利,要注重长期的积累和建设。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也要求企业文化不断的更新,与时俱进。另外企业文化与企业结构、技术、目标是协同演化的,注重这些方面的发展,会使得企业文化变异步伐的加快。

3.5 企业应注重不断引进新鲜的血液,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本管理 同一组织中的人们(尤其是企业文化厚重的企业员工)往往具有类似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变异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从企业经理人市场组织引进新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新鲜血液的输入,进而有利于组织创新。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来源,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做好人员配备,注重人本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创新及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3.6 要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保持 企业文化是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整合、适应和导向功能,好的企业文化会使得企业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号召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改造性,使其自身能够更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其他企业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所以说好的企业文化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播,能够更好的保持和流传下来。

参考文献:

[1]陈劲,王焕祥.演化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篇10

加强教师制度文化建设,为课改引路护航

建立以思想引领、行为规范为内容,以促进课改工作、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的引导型的管理制度,为课改工作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

我们确立的课改基本思想是课改与班级文化相结合,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构建“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自主发展”的高效课堂。课改基本思想确立后,学校自下而上讨论研究,形成了符合校情的新时期办学理念――激发潜能,全面发展;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一所有品位、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初中校。

以课改基本思想和新办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导学案导学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大教研制度、赛课及听评课制度、行政干部听评课制度、课堂即时评价制度、课改沙龙制度、教师综合评价制度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相关制度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参与设计和讨论,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建设作用,让教师明确了相关工作的具体规范和要求,有效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开展。

加强教师信念与和谐文化建设,为课改奠定心理基石

培育坚定的教改信念。首先,组织干部和教师进行校情、教情分析,使教师充分认识学校教学的现状,深刻认识到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是导致学生学无兴趣,教学成绩下滑,不能超越自我的重要原因,而课堂上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活动是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形成统一认识,即以坚定的信心、坚持的决心进行课改,要形成具有山东庄中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

关怀教师身心健康。学校通过组织锻炼、心理辅导和管理调适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学生出操的时候,学校组织教师做工间操,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健步走,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第八节课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还可以自由组合进行羽毛球、乒乓球和踢毽子活动,学校领导也积极参与活动,带领大家活动。每个学期,学校邀请心理辅导员进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压力和困惑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辅导,使教师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合理计划,强化过程,客观评价,强调管理的服务和促发展功能,从而使管理更加人性化,增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信心。而一句贺词、一份小小的生日礼物让教师们感到家的温馨,从而增添工作热情。

加强教师学习与成长文化建设,为课改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成长,为课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学校帮助教师制定《自我发展三年规划》或《自我发展五年规划》,内容包括:自我培养总体目标、发展内容、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等;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发展规划和教师成长档案是学校教师培养工作的细化和延伸,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开展各种方式的学习。学校确定每年的四月为读书月,教师阅读相关书籍,撰写心得体会,并把心得体会的要点以书法的形式展示出来。读书活动让教师对新课程和高效课堂有了基本的了解。学校还组织教师到课改先进校进行实地学习,真正体验高效课堂的精髓所在。

集体培训、课堂即时指导。为了让教师们较快地掌握新课堂所需的教学技能,学校采取了专项技能培训和即时指导同步的形式,教学领导小组科科听推门课,给予教师现场指导。短平快式的帮助让教师们的教学技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集体备课与赛课。学校实施了集体备课,导学案由一位教师主备,同科的教师进行集体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意见,然后主备教师进行复备,出导学案,同科的教师应用时再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微调。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备课能力的提升,使教师较快地完成了由备教案到备导学案的过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开展了赛课活动。同课教师以集体备课为基础,进行授课展示,看哪位教师的教学严谨,看哪位教师的教学流程顺畅,看哪位教师的即时指导和及时评价到位,看哪位教师授课时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展示交流、互助学习效果好。集体备课和赛课活动,较好地促进了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举办课改沙龙活动。为了促进教师的思考、总结和交流,学校每周开设一次20分钟的课改沙龙活动。每次课改沙龙由一位教师主讲,内容可以是教学疑问或教学体会,从细小之处切入,谈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感受、教学思考。课改沙龙对教师课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教师教研文化建设,为课改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总结提炼成果,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开展大教研活动。针对教师教研意识差、主动思考研究少的现状,针对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教师讲授多,学生被动训练多,主动思维少,合作研究少”的实际问题,学校设计了大教研活动。每周给每个学科一天的时间,在固定地点,学科领导和学科教师一起总结分析一周的教学情况,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能提出解决方法的当即形成方案,暂时不能解决或是需要探索的就确定为校本教研课题进行研究,由教师分别进行探索实验,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大教研活动的有效落实,使学校教研活动由务虚变成务实,有效地推动了课改的实践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