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下经济情况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

篇1

区委办公室:

2017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为全面加快全区绿色化转型发展步伐,打造创业型班子,壮大林场所经济,实施振兴战略目标,结合桦林经营所现经营状况,现将桦林所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2016年全年经济总量534万,2017年全年总量850.75万元,2017年上半年613.95万元,2018上半年627.35万元。

一、灵芝项目的发展情况

伊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稳步发展灵芝产业,提升灵芝产品质量,增加灵芝产品效益,搞好灵芝产品销售;逐步引导职工群众投入灵芝种植项目中去,努力发展壮大灵芝产业,扩大规模,打造灵芝产业种植基地。截止目前伊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累计透出生产干品灵芝数量2万斤,生产22万盘灵芝,累计产出6000斤孢子粉和灵芝盆景5000株,实现产值800万元。

二、棚室蔬菜发展情况

现有蔬菜大棚三栋,总计1400平米。全面提升桦林绿色蔬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坚持绿色无公害的发展道路,通过大集售卖、市场摊位和网上销售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媒介。累计棚室蔬菜产量6万斤,实现产值10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

三、食用菌项目发展情况

我所累计种植林下木耳390万袋,在抓好现有的林下木耳种植项目的基础上,秉承请进来、学得会的基础理念,对全所木耳种植户进行全方位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全所木耳提职增效做好技术保障;累计产量40万斤,实现产值100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

篇2

一、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经全面自查,全县目前已全面完成造林面积2.68322万亩,综合成活率95%。占省下达任务1.91万亩的141%,占市下达计划任务2.24万亩的120%,其中山上造林面积2.09369万亩,占省下达任务1.6万亩的131.5%,占市下达任务1.93万亩的108.5%,山下绿化面积0.58953万亩,占省下达任务0.31万亩的190%,占市下达任务0.31万亩的190%;封山育林面积3.5万亩,占省、市下达任务3.5万亩的100%。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一是创建百里绿道工程。完成绿道建设54.5公里。其中:依托“一河两岸”工程建设,在两侧建设具有生态多样性、可循环、能够满足人们休闲、运动的绿色慢行道14公里。在沿岸,石雕围栏、铺设石地砖内、建成宽2米的绿道6公里。在公园园区,绿道建设4公里;在省级森林公园建设自行车绿道、登山绿道20公里。在创业园沿河建设绿道6公里。迎宾大道建成能够满足人们休闲、运动的绿色慢行道、自行车道4.5公里。

二是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1.《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全面完成,已报省林业厅评审。

2.公园。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725.2亩,其中建筑用地面积15亩,水体面积为7.2亩,绿地面积为615亩(41万平方米),绿道约30公里。该工程总投资约1.32亿元,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于2012年9月开工,一期投入约9000万元,其中绿化投资约1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樱花广场、旱喷广场、橘文化乐园、儿童游乐园、历史人物透雕景墙等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

3.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总规模9300亩,总投资1亿元,已投入建设资金约5000万元,完成公园主入口工程、公园环山主道、登山步道和部分休闲设施等第一期健身区建设并投入使用,该公园是集休闲、度假、娱乐、林业生态文化和科普教育等公益性的森林公园。

三是认真打造森林乡村。把森林乡镇与森林村庄创建内容始终与新农村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点的绿化水平,重点打造镇、镇、镇3个森林乡镇和黎坑村、村、村、村、村5个森林村庄,已种植桂花、杜英、香樟等(胸径12CM)绿化乔木和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细叶女贞等灌木3.7万余株,投入资金约1157万元。

四是大力推进通道绿化提升工程。

1.高速公路连接线绿化工程。按照“四季分明、四季有花、层次分明”的要求,对迎宾大道至高速出口约12公里,高速连接线老路段断档部分进行了全面补植补种,补植香樟、桂花、紫薇、枸骨球、红叶石楠球等绿化大苗约3.7万余株,形成常绿与彩色搭配,乔灌结合,错落有致的通道景观。连接线绿化工程投入资金700万元。

2.城北出口路绿化工程。以种植常绿景观树大苗并砌池栽花种草的方式对城北出口路2公里进行绿化,形成乔、灌、草、花立体绿化,种植乔灌木1800余株,花草景观带30000平方米,投入资金300万元。

3.高速沿线绿化。高速公路公里沿线种植香樟、三角梅等绿化苗木7万株,高速出口路种植胸径12cm香樟(胸径12cm)1020株,高标准打造高速出口路,种植胸径16cm香樟630株,红叶石楠球、海桐球、红花继木、毛杜鹃等灌木2000株、共投入资金约620万元。

4.对G206国道63公里和S327省道26公里的绿化树进行了多次抚育施肥,并按照“不断档、不断线、不断带”的要求进行补植湿地松、杜英、香樟等绿化大苗3600株,投入资金80万元。

五是抓实林业产业建设情况。

1.建设4个油茶基地。分别是大坜油茶基地800亩,丹溪金村油茶基地600亩,车头油茶基地500亩,文峰上甲油茶基地1000亩。投入资金600余万元。

2.新建5个花卉苗木基地。分别是菖蒲苗木基地600亩,晨光苗木基地600亩,苗木基地300亩,苗木基地300亩,龙廷苗木基地200亩。投入资金约330万元。

3.培植林下经济产业。为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鼓励全县农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制订了《县2012-2020年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和扶持政策。2012年全县从事林下经济产业的人数3.8万余人,经营林下种植面积1431公顷,林下养殖82.91万头(羽),森林景观利用经营面积4200公顷,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25亿元。林下经济产业形成规模性经营的林下养殖企业有:复兴蛋鸡场、众发良种猪场、尼洋公司;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企业有杨氏果业、顺其(台湾)竹制品有限公司、阳天茶场等。

六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依托珠防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项目,采取封、改、补、造等综合措施,提升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快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提高森林资源保存量。

1.自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实行全封山政策,连续三年取消外销商品材采伐指标。201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又提出“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在本届政府任期内继续实行全封山政策,取消外销商品材采伐指标,把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大力推进水土流失区域和废弃矿区造林绿化,我县整合项目资金1500万元,在、、丹溪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近2万亩,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扩大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现状。

3.抓好果园戴帽山绿化,重点改造通道沿线大部分经济林林相的现状,对通道沿线的果园进行戴帽山绿化,种植马尾松、湿地松22万株。

4.完成全省第二次古树名木普查,对406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建档,并落实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工程建设

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高位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2013年度实施方案讨论会,从工作任务、实施内容到苗木、整地、造林、管护等方面逐一讨论,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并把“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列为全县重点工程;二是搅动思想。为抓好我县“森林乡村”建设,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县林业、财政、各乡镇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周边县市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抓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的意义,确保了思想上统一,行动上的一致;三是高位推进。召开了林业、交通、公路、财政、各乡镇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通道绿化及森林乡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工作。

(二)落实责任,工作推动有序开展

为推进工程建设有序开展,重点落实了工程的整地、种植和管护责任,通过落实责任,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明确职责,措施有力。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单位为成员的县“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县“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各责任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下发相关文件。各乡(镇)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村干部会部署落实“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均制定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职责和建设内容、工程进度和考评。二是强化督查,确保进度。为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县级领导对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开展督导,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森林城乡办及时跟进,对造林绿化各工程各阶段开展了督查。通过督查及时了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和采取了有效措施。

(三)全力筹资,确保资金投入到位

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下大决心,采取财政投入、部门整合、吸引外资、企业投资、群众自筹等多种形式,积极建立和完善造林绿化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造林绿化资金投入足额到位。目前,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2.515亿元,其中:县财政专项预算资金1700万元;财政捆绑项目资金2.152亿元。乡(镇)、村两级投入新农村建设结合森林乡镇与森林村庄创建绿化资金1000余万元;

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930万元,这些巨额投入,在我县造林绿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精心组织,建设质量得到保障

县林业局为工程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始终坚持在施工第一线,监督工程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并提供技术服务,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三、存在的困难

(一)技术力量不足。受人员编制限制,10余年来,林业局未招录林业技术人员,造成林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和断档,相关规划设计因林业调查设计队资质不够,需请省、市林业规划院相关部门进行,造成前期工作的一些滞后。

(二)管护难度大。我县通道绿化地段路线长,且公路两边均栽种有大面积的果树,通道绿化造林和果农种果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因而时常有人为毁损苗木现象,管护工作难度大,而致造林和管护成本高。

四、下一步工作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管护。坚持把造林质量摆在造林绿化首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切实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坚持依法管理,坚决制止、处理毁林毁树等违法行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二)积极创新经营机制。一是在种管主体上坚持“谁造谁有”。严格落实造管主体,明确利益分配,按照“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的要求,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大力推行合作造林模式,采取专业公司、企业、大户出资,农民出地,利益分成的形式落实经营主体。二是在栽培管护上坚持精雕细琢。严格整地造林的质量管理,实行专业队伍(公司)高标准建设,切实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建设,确保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三是在工程建设上坚持市场运作。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招投标制,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

篇3

今天,市委农办组织召开全市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奋战60天,全力冲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刚才,参观了**乡农业服务中心档案建设,听取了**乡、庆华镇**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汇报,杜乡长介绍了磨芋种植经验,我觉得很好,我很赞成。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今年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下面,我就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抓好档案资料整理,做好迎检工作准备。

从现在算起,离年底仅只有60天,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要以无往而不胜的决心、奋勇争先的精神、苦干实干的态度,努力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实现。目前,时间已进入迎检准备阶段,各项农村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需要上下各级配合,既要选好迎检现场点;又要做好软件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大家要向**乡学习,抓好档案资料整理,做好迎检工作准备。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华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大是没有优势,只有在做特上下功夫。一是构建四大产业体系。即:速生林竹。以思平纸业、大川木业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在溪河两岸、退耕还林地、路旁、庭院四周新建巨桉、慈竹等纸浆工业原料林基地。优质水果。以黄花梨公司、绿林公司、玉林公司、山下红研究所等省、市重点企业为龙头,深入推进襄渝铁路以东前锋至溪口优质梨产业带建设,全力推进襄渝铁路以西优质杂柑、山下红蜜桔发展,加速构建水果品种改良,规模种植,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体系。优质畜禽。以添鹏、永泰肉类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华蓥山退耕还林地、小溪河等有利资源,重点发展好草食牲畜和小家禽,加速构建畜禽品种改良、规模养殖、饲料产销、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和加工营销体系。优质蔬菜。以山地公司、果蔬气调库等为龙头,突出华蓥特色,发展壮大以山珍为主的林下蔬菜。重点发展**、天池、阳和、高兴、观音溪等高山反季节特色蔬菜,建立野生蔬菜生产区,着力建设华龙、双河、古桥等城郊精菜生产区、建设永兴、明月等沿江无公害蔬菜生产区。

二是发展六大特色基地。特色草食畜禽。重点在**、天池、观音溪、庆华等发展野猪、野鸡、肉牛、肉羊,在观音溪、双河、高兴等发展肉兔,在禄市、永兴、阳和、高坪片区等发展肉鸡,在阳和、高兴、庆华、明月、华龙等发展肉鸭,在明月、双河、观音溪、古桥等发展肉鹅。特色名优水产。以古桥精养渔场、阳和冷水鱼养殖场为重点,大力发展美蛙、叉尾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特色果药种植。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带发展淡季瓜果、中药材等。特色品种养殖。发展野兔、野鸡、野猪、肉鸽、鹌鹑等名特优新产业,紧跟市场需求,壮大高效养殖能力。特色林果产业。重点在山区、丘陵高台区等适宜地带发展干果林产业。特色休闲产业。推进农业多功能开发,重点依托旅游景点和文化古迹,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业态。大力开发“农字号”、生态型旅游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搞好劳务开发工作。

劳务开发工作,我市形势发展良好,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我市即将列入全省劳务开发基地县,这是我市以前多年争取没有办到的事,同时省劳务办将为我市健全劳务网络平台,即将成立四川省劳务输出总公司华蓥分公司。这有利于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

四、做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缩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它的建设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抓好新农村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虽然已确定在庆华镇香龙山片区,但各乡镇也应积极开展本镇的新农村建设,制定实施计划,从宣传、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五、做好农业信息的报送。信息报送反映的是你镇的工作动态,你镇的工作成绩。这项工作至关重要,是纳入了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各乡镇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每个乡镇每月要报送1-2则信息于市委农办。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规律,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整体推进。使远程教育工作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现将我乡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七个行政村,XXXX个村民组,XXXXX户,XXX人,是一个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XX人,占总人口数的XX,耕地面积XXXX亩,退耕还林面积XXX亩,我乡共有远程教育站点XX个,其中学校站点XX个(模式三站点X个、模式二站点X个),村级站点X个。

二、工作方法及措施:

1、成立XXX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乡远教工作的领导。由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的站所、办抽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组织指导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副科级领导干部联系远教点制度》、《村校联席会制度》等,制定并下发了XXX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增强乡党委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远程教育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因此乡党委制定了《XXX远程教育工作责任书》,并分别与各村校(站点)签订责任书,使村校(站点)能按《目标责任书》抓落实,具体抓。有力促进思想工作有人抓,经济工作有人管,公益事业有人做,共同富裕有人带。

2、成立了XXX远程教育设备维修队伍及“三支队伍”(管理员队伍建设、站点培训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培训队伍建设),以党委办公室文件明确各村校(站点)的信息员及其职责。对站点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指导、考核。

3、为了达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的,全乡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在时间上定时定点,学习内容上注重“三个贴近”。我乡村级级站点每月X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党政、法律、农技、卫生等知识,并针对群众需求不定期组织学习。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学”方面我们强化“三个贴近”。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二是教学方式上贴近农村现状,农忙时候尽量抽时间学,农闲时候多安排时间学;三是在教学组织上贴近农村实际。同时,做到典型引路、协会引导、项目带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三、取得成效

我乡远程教育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党员领导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高于一切、一切服从于发展。在工作中显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过去是政府要群众干,现在是群众要求干;过去是干部要群众干,现在是干部引导群众干。坝子村石丰二组的村民,在以前是出了名的懒惰、刁钻,自从通过远程教育学习知道了要想富、先修路,在老党员张吉昌的带领下,石丰二组自发组织农户义务修路XX公里,现在在石丰二组一片新的气象,农户思想不再闭塞,家家发展起了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养殖业,人均收入由XXX年前的不足XX元,发展到了现在的人均XX元。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成为粮、果、草、畜、气的发展模式的同时,1、抓好远程教育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2、抓好远程教育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3、与计划生育优质相结合;4、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开展农村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实施了小水窖XXX口,沼气池XXX口,防氟改灶XXX台,种植优质梨XX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XX亩,林下种草XX亩,半夏种植XX亩,种植脱毒马駖署XX亩,种植花生250亩,下麻翁村和坝子村饲养二元母猪XX头,新农村建设中硬化路面XXXM2。荒田村小

屯上的周光云,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上看到了肉牛养殖的资源后,很感兴趣,下来后仔细的研究了肉牛养殖的资料,发现自己也可以进行肉牛养殖,XXX年自筹资金购买了XX头牛、XX只小羊羔,现在周光云的养殖点共有XX头牛、XX只羊。三是管理形式的改变,由过去的政府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民主管理。

四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过去是污水遍地泼,垃圾靠风刮,家里现代化,外面脏乱差;现在是走路不沾泥,吃水不用提,煤火不用煤,做饭用沼气。

五是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变,党员干部投身于服好务,抓发展,使党群干群关系转变为鱼水关系。

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落实,思想进步有理想,宗旨观念比较强,作风民主会管理,发展经济有特长。从而提高了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了各项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督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在各远程教育点由于我乡农网改造还未完成,电压不稳,造成一些远教点的设备经常发生故障。

2、部分远教点管理员由于文化程度的原因,对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未能完全掌握。

3、由于远程教育管理员(特别是村级)不是专业人员,有时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4、由于本地实际情况农户对远程教育的认可率不够高。

五、下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乡实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站点的内部管理,巩固好、运用好、/!/发展好已有成果,确保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作用,努力在见实效上下功夫。

一是抓思想认识的深化。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各站点的管理,对管理使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对存在问题的站点进行检查维修,保持各站点正常运行。

篇5

为了全面完成我场今年的各项生产任务和经营目标,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全场的各项工作和经营目标再上一个新台阶,林场劳动竞赛委员会决定在全场范围内动员和组织全场广大职工群众深入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全面摆脱经济危困立功竞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结合林场发展的实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促发展,创有为工会”为主题,以全面摆脱企业经济危困为目标,以“双增双节”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拓宽企业增收渠道、构建企业和谐为重点,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开展“职工最满意企业”为载体,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创建节约型林场”活动、“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活动、“安康杯”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动员全场职工为顺利完成二0__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目标创造新的业绩。

二、奋斗目标和竞赛内容

根据市林业局的布署,围绕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把本次立功竞赛作为团结和凝聚广大职工参与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活动载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凝心聚力,合力攻坚,求实创新,扭住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不放松,抓要害,把降成本、压费用、强管理、保安全、增效益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及各个基层单位、部门、科室、班组,努力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推动我场资源优势经济化,实现企业经济平稳,职工收入稳定,内部更加和谐的局面。主要目标是全年林业社会总产值稳中有升;资源保护得到加强,安全生产达到规定的标准,森林防火无火灾发生,项目建设实现新产值,林下综合开发和家庭经济有新增长,职工发展家庭经济户数有所增加;增收节支实现新突破,班组建设、小家建设更加规范。具体表现在基础工作、班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

(一)基础工作

⒈建立健全本单位、管护区、科室的各项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和规章制度,严格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执行率达到100%。

⒉各单位、管护区、科室相应的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定额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达到行业规定的标准和企业内控的标准,并健全相应的组织保证体系,达标率达到100%。

⒊按质量、期限、成本目标完成场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严格执行各项作业操作技术规程、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和工作标准。任务按期限、质量、成本目标完成率达到100%。

⒋各项原始记录、报表,格式科学,适用规范,数字准确。墙上图表简明,内容适时、真实,实现档案化、规范化。

⒌安全生产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记录完善,达到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规定的标准。

6、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责任状要求,切实加强内部保卫、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做到组织、人员、责任三落实。要求各种应急预案等基础材料健全,切实抓好本部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民事纠纷调解,不发生带有政治色彩的集体上访案件;做好车辆、消防、警卫管理,配合地方公安部门进行治安联防,维护林区治安秩序,为构建和谐林区社会,打好牢固的法制基础。

(二)班组建设

⒈本单位、管护区、科室环境干净整洁,绿化好,垃圾定点堆放,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数量清楚。

⒉及时宣传和贯彻企业的各项政策及措施,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宣传教育和检查,定期填写记录,内容齐全。

⒊本单位、管护区、科室各项记录、台帐凭证,按时填写并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按时填写率达到100%。

⒋单位、管护区、科室政务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本单位、管护区、科室员工公开,接受监督。

⒌结合本单位、管护区、科室实际,积极开展班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深化职工小家建设,力争实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相处融洽”。

(三)精神文明建设

⒈建立健全思想

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机构和组织网络,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

⒉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和工作制度,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场规场法学习,形成遵纪守法,争先进、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⒊积极参加场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义务劳动,开展适合本单位、管护区、部门、科室特点的文化建设活动和环境建设活动,做到职工无违纪和闹事现象发生。

⒋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培植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潜力,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克服损失浪费现象,各单位、管护区、科室至少提3条合理化建议,人均增收节支达到150元以上。

⒌围绕全面建设和谐新林区这一目标,积极发展家庭经济和第三产业,不断增加职工收入。

⒍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美化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建设,各单位、管护区、科室以及职工家庭要保持养花4盆以上,冰沟子和二十八户住宅区要保持一块或一条绿地栽花、种草,绿化和美化职工生活小区。

三、参赛形式

(一)“工人先锋号”达标竞赛。

各单位、管护区、部门、科室、班组要以生产任务、工作任务、质量、成本、降耗、安全、效益为重点,立足本部门、单位,充分挖掘管理效益,严守场纪场法,狠抓薄弱环节,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增收节支,严细管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赶先进和争先创优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争做“工人先锋号”集体,争当岗位立功标兵,推动林场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安康达标竞赛

以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班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为重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做到软件建设和硬件工作同步进行,争做班组和小家标准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真正实现单位管理好、成本控制好、平安建设好、文明生产好、团结互助好、增收节支好。

(三)巾帼建功达标竞赛

以“四学四比二做”(即学习文化技术,比岗位技能;学习形势、场情,比道德素质;学习法律法规,比遵纪守法;学习先进典型,比爱岗敬业。做四有职工,做五好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环境美化建设为载体,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岗位,争做学习型女工,争当巾帼建功标兵和最佳五好文明家庭。

四、赛区划分:

第一赛区:生产下设、车队机修、制材车间、后勤。以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安全工作是否按期完成、成本目标控制、生产管理、环境建设、班组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节能降耗、增收节支十项为主要竞赛内容。

赛区负责人:董玉良、法良成

第二赛区: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各管护责任区。主要以工作任务、管护责任目标是否按期完成、点名出勤、管护责任区管理、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环境建设、班组建设、业务培训、政治学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团结协作、临时性工作十三项为竞赛内容。

赛区负责人:董希轩 石树斌

第三赛区:机关各科室。主要以工作任务按期完成、专业管理、工作作风、点名出勤、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环境建设、科室管理、岗位练兵、政治学习、义务劳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团结互助、临时性活动十四项为竞赛内容。

赛区负责人:崔廷龙、肖景峰

第四赛区:以各班组、管护区、科室、职工家庭为单位,以美化工作环境、美化生活家园为主题,以环境建设、道德建设和巾帼建功为主旋律,以“四学四比二做”(即学习文化技术,比岗位技能;学习形势、场情,比道德修养;学习法律法规,比遵纪守法;学习先进人物,比爱岗敬业;做四有职工,做五好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拜师学艺、岗位练兵、自学成才、技术比武、修旧利废、革新挖潜。

赛区负责人:崔廷龙、法良成、丁仁武

五、竞赛考核与评比:

全面建设和谐新林区立功竞赛活动是结合市林业局工会20__年要点和我场二0__年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提出来的,对促进企业各项经济目标的实现和加强各单位、各管护区、科室的部门管理、基础工作、班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竞赛具有操作性和增强竞争性,按着《“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 全面建设和谐新林区立功竞赛考核实施细则》,场竞赛考核办公室每半年对基层单位、各管护区、车间、科室、住宅区进行一次考核检查,重点考核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成本目标控制情况、安全生产完成情况、遵章守纪情况、班组建设情况、环境建设情况、增收节支情况、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情况。查记录,搞调查,看数据,听呼声,比贡献。竞赛分为三个层次,总分在95分以上为竞赛先进集体;总分在80分—94分为竞赛达标集体,总分在79分以下为立功未达标集体。年末通过职代会向全场职工通报检查考核情况,对在竞赛活动中,个人在本职岗位和工作中,积极投入,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成绩显著的授予立功竞赛岗位立功标兵称号,集体做出显著成绩的授予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称号,立功竞赛优秀组织者、巾帼建功标兵和年度最佳五好文明家庭。

六、具体要求:

⒈开展全面建设新林区立功竞赛活动,各单位、管护区、车间、科室、班组要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弘扬工人阶级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以劳动为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理解领会竞赛方案的内容、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抓好落实,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真正做到将立功竞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林场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推进林场的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⒉各单位、管护区、科室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找准竞赛的切入点,真正做到管理科学、成本降低、节能降耗、开源节流,遵纪守法,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各项记录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情况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填写。

⒊劳动竞赛委员会统一负责立功竞赛的发动、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和评比检查。各参赛单位、科室必须在 7月20日 以前和次年1月20日前将竞赛情况汇报和竞赛成果

统计表报考核办公室,以便竞赛委员会及时掌握各单位竞赛活动的进展情况。

⒋各单位对场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安全指标是否完成作为全面建设新林区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的否决指标,要求各赛区负责人,切实抓好分赛区立功竞赛的组织、落实、督查工作。

篇6

一、去年及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林业局注重与贯彻中央、省、市县精神相结合,与推动各项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与真抓、实干相结合,做到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从3月初至到8月底结束,历时6个月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参学率达100%,共召开动员会9场(次),参加人数达450人次;组织专题集中学习5天,累计参加2360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46篇;开展调研课题11个,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1个;编印信息简报28期;共征求意见建议104条。林业局还无偿提供绿化苗木200余万株,与煤炭局“互联共创”合力打造“绿色矿区”成效显著。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顺林业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稳定促进步、改革谋发展,林业局本着“还权于民、还山于民、还利于民”原则,明晰集体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使农民成为森林的主人,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保护森林、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至今,全县集体林地面积161.1万亩已确权154.69万亩,确权率96.02%;完成731个村民小组70907户确权工作(涉及林改人数31.74万人),确权宗地66183宗;发放林权证26349本,发证面积113.45万亩,发证宗地51327宗,宗地发证率77.55%,面积发证率73.34%。集体林均山到户面积137.72万亩,均山到户率85.5%;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面积82.07万亩,均山到户率80.2%,集体统一经营的公益林签定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到户面积55.31万亩。共排查纠纷564起,涉及面积6.77万亩,调处548起,调处面积6.59万亩,起数调处率达97.2%,面积调处率97.3%。接待林业来信来访37件,处理36件。

(三)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城乡绿化工程、中低产林改造、石漠化治理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及农村能源建设工程为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大生态公益林、速生商品林、核桃、油茶、绿化苗木“五大基地”建设力度,推动了林业全面的发展,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出总量持续稳步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年全县林业系统育苗580亩,出圃苗木2350万株(川滇桤木1000万株、核桃100万株、油茶100万株、杉木600万株、南酸枣200万株、红椿50万株、喜树200万株、其他树种100万株);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16.5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1.5万亩;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12万亩(杉木5万亩、桉树3万亩、川滇桤木2万亩、马尾松1万亩、其它1万亩);核桃基地建设10.77万亩(12月底前完成);油茶基地建设0.11万亩,建沼气池257口,合格率100%,节能改灶1600眼;义务植树143.7万株,占计划100万株的140%,成活率94.9%。

(四)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1、林业经济良性循环,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县林业经济运行平稳,森林资源培育稳步推进、林产工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林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呈现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全年预计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0.5亿元,第三产业1.3亿元;产业结构比为41.9:16.2:41.9。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投入林业发展经费4350.91万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37万元,占计划9350万元的112.7%。其中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投资2250万元,核桃基地建设投资3560万元,油茶基地建设投资450万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投资2000万元,退耕还林投资1361万元;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投资800万元,农村能源建设投资100万元,林木林地流转交易中心综合服务楼建设完成投资1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在林改、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林业各项工程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

确保社会稳定。**年,林业局始终把依法治林贯穿于林业经营生产和管理全过程,结合林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强化林木林地管理,实行森林采伐管理试点,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和“林政、公安、检疫”三支执法队伍,形成和加强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三防体系,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一是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明显加强。197.8万亩森林管护任务完成;审核上报审批征占用林地7件,面积957.12亩,审批临时占用林地22.65亩,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194.31万元;区划省级公益林14.6万亩,完成新增国家重点公益林7万亩的校核;非商品材采伐蓄积0.16万立方米,商品材采伐蓄积7.99万立方米(材积5.5万立方米);办理木材国内材运输6.87万立方米,再次运输原木1.47万立方米

、锯材3.2万立方米。查处刑事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治安案件1起,治安拘留1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58起,教育处理违法人员413人,没收木材1125.69立方米。二是森林防火任务圆满完成。全县发生森林火灾12起(一般森林火灾3起,较大森林火灾9起),火场总面积152.8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79.68公顷,受害率为0.51‰,控制率为6.64公顷/次,损失林木10251.2立方米,火案查处率为91.67%,发现卫星热点12个,其中境外卫星热点2个。三是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成效显著。病虫害发生8.5万亩(松纵坑切梢小蠹8.46万亩、板栗瘿蜂0.04万亩),防治8.34万亩,防治率98%;苗木产地检疫面积525亩,检疫率100%;调运检疫木材3.56万立方米,调运苗木检疫27.63万株株;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组织了县、乡、村级森防员培训。

(六)探索国有林场(森工企业)改革,盘活国有林地资源,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依托国有林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发展,采取系列林业发展有效措施,既保护了国有林地,又盘活了林地资源,同时密切了企业与林区干部群众的关系,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南盘江林业局和五洛河林场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种经营,鼓励职工承包荒山造林3000余亩,与当地群众联营造林1.7万余亩,培植珍贵树种红花木莲1.5万株;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养殖土鸡、旱鸭3000余只、养殖蜜蜂300余箱,调动了职工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盘活了林地资源,促进林区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七)加强林业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年林业局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在思想上加强,在制度上健全,在措施上着力,从整顿思想、作风、纪律着手,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了林业系统上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一是建立健全林业队伍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抓好了队伍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二是整合林业人力资源,加强了森林公安及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林业工作站在政策宣传、资源保护、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三是强化宣传,全面展示了××林业发展成果和林业队伍饱满的工作热情。四是关心职工,为职工办实事。**年林业系统投入经费10余万元,组织职工体检,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离退休干部和退伍军人。南盘江林业局投入经费320余万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林区职工用水、用电及住房等问题,确保林区职工生产生活稳定。南盘江林业局、五洛河林场还积极鼓励职工发展林下养殖,增加职工收入,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五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工作,林业系统举行了“迎国庆”篮球比赛及知识竞赛,还积极组织参与县举办的篮球运动会和市“林业杯”老年门球运动会,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沟通了职工之间的感情。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与集体之间林权争议多,国有林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制约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服务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林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传统生产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中低产林所占林地比重大,林地产出率低;林业产业政策不配套,对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中介及林业发展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是下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林权流转评估交易、科技、林业融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及林产业市场体系功能,搭建林业服务平台,促进林业科学发展。实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充分落实林农的经营自和林木处置权。创新农村林业经营体制,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提高林业产业质量。

(二)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努力改善生态状况。结合中低产林改造,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行绿色通道绿化,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造林绿化,稳步推进生态公益林、速生商品林、核桃、油茶、绿化苗木基地建设。2010年计划改造中低产林6.5万亩,发展以杉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10万亩、核桃5万亩、油茶1万亩,建设林业样板基地8片;培育绿化苗木500万株;义务植树100万株;建设农村能源沼气1000口、节能改灶2000眼,建示范村2个。

(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巩固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及林改成果。宣传和落实《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严格保护管理林地,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秩序,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推进“三防”体系建设,促进依法治林。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松材线虫、小蠹虫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生态安全。

(四)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加快发展速生商品林、木本油料林等种植产业,稳步壮大以龙头企业-华海木业为主的木材深加工产业,积极打造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服务业,构建相互衔接、相互带动的生态经济圈,2010年力争实现林业总产值4亿元,使农民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使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一个深层次的突破。

(五)着力改善林区民生,切实抓好林业基础建设。高质量按时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及林区管护房建设,继续推进标准林业站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业职工民生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林业部门科学执政的能力。

1、认真抓好政治思想建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提升林业干部职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化为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局班子领导、事业单位及股室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联乡、联地块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乡、到人,切实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做到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监管措施到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篇7

××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作为一个农业县(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显得紧迫、重要。如何深入领会中央精神,立足自身实际,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市委、市政府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摸清家底,客观估价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求进步,全心全意谋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呈加速度发展,尤其在“十五”期间,××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两业一城一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2803万元,同比增长14.4%,比2000年增加68405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088万元,比“九五”期末增加571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647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9450万元。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5915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89043万元,年均增长8.52%,粮食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4万吨以上。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市属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7697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4932万元,年均增长29.4%。以化工、竹加工、电力能源为主的三大门类工业已成为工业经济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以竹业和旅游业为主线,以农业“四大产业”为重点的地方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现。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05年,全市竹林面积达102万亩,开工建设黔北20万吨/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竹业综合收入实现9.5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2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58.6万人次,门票收入1520万元,旅游总收入实现2.65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93%、660%和185%。以“竹、畜、药、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41%。××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审查验收。柚果产业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十五”期间,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两纵两横四连一环线”骨架公路和××河水路运输网络,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农田水利投资8000多万元,有效治理病险水库7座,完成坡改梯19265亩,解决农村80437人饮水困难,农田保灌、防灾抗灾、农村人畜饮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成效显著,实施天保工程封山育林3.2万亩,森林覆盖率比“九五”期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免征农特税、农业税。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市政公用事业、财政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殡葬改革、农村金融和科教文卫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12元,比2000年净增711元,年均增长6.88%。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五年共脱贫3900人,贫困人口下降到9500人。“两个确保”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得到社会更多救助和关注。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以“两基”巩固提高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全省领先位次,计生率95.46%,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3.7‰下降到2.28‰,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速度,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4.97%。

二、正视差距,认真分析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由于我市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切割较大,加之我市大多数水利工程均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施工条件、资金投放等因素的限制,造成工程质量差,且不配套,多年来因我市财力有限,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多年的运行,许多工程隐患开始暴露,水利工程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全市的进出口通道交通困难。通村公路通达深度、通达里程和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二)扶贫工作需加大力度

我市共有重点扶持乡镇6个,重点扶持的乡镇占乡镇总数17个的35.29%。重点扶持村132(老村,以下同)个,占村总数257个的44.44%。2005年底,全市农村低收入人口(625—865元)2.03万人,占××市农业人口的9%;未解决温饱人口(625元以下)1.01万人,占××市农业人口的4.53%;经估算,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68元,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比2005年全市平均水平(2512元、670公斤)分别低1544元、190公斤。无劳动力收入来源,需民政救济2438户,8759人。贫困地区有劳动力3.7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45万人,初中文化3.1万人,高中文化0.26万人。我市有近200个村处于气候条件较恶劣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带,有85个村不通公路,101个村无卫生室和文化室,63个村无学校,分别占贫困村总数的64.4%、0.75%、87.14%、47.7%;有50个村广播电视未覆盖,有5.5万多农民和5.3万头牲畜未解决饮水问题。特别是在条件较恶劣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区,由于资金的匮乏和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待加强

据调查,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33434人,初中学历67583人,小学学历55903人,文盲2036人。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不到6%,多数劳动力仍滞留在本乡本土,外出务工人员并不多,仅占劳动力总数的26.23%,外出人员绝大多数也是无一技之长,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还不到2%。对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需求脱节。就业观念及其指导存在误区。农民工外出的组织化程度低。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体体现在:一是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基础设施差,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师资队伍水平相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农村教师队伍相对不够稳定。二是村级卫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设备比较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3个,床位528张,平均每千人1.8张,村卫生室142所,村级卫生员385人,平均农村每千人1.75人,乡村医生300人。三是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从这些年违法生育的对象中,至少有90%以上是在外生育,并且绝大多数是流入外地生育,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四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些电视网络设备,加之原有的电视网络比较老化,导致闭路电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缺乏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文艺人才,导致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艺活动难度较大。

(五)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民群众在民主意识上存在偏差。部分群众不会、不能、不善于行使自己的民利;二是少数村组干部受文化修养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政治素质不高,办事缺乏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民主参与、民主决策;三是多数村的《村规民约》针对性不强,应当纳入规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没有纳入。有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但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落实。

(六)“四在农家”创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部分农户对“四在农家”创建内涵认识还不够到位,创建热情还没有全部释放出来;二是由于部分农户资金有限,室内外环境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三是部分农户的陈规陋习还没有彻底转变,创建点上的环境卫生保持得不够好,存在有卫生死角的现象;四是由于工作繁杂,在总结和提炼“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经验上还显得不够。

三、理清思路,研究制定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1、围绕竹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壮大农业四大产业,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竹产业:以竹基地建设和竹加工开发为两个重点,逐步形成制浆造纸、竹建材、竹家俱、竹工艺品、竹食品、竹保健品等六大竹产品体系。至2010年,力争全市竹加工产值突破40亿元,竹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0%。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4a级旅游区为重点,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协调配套的大旅游产业格局。到2010年,力争接待旅游人次达到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把××建成中国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黔北地区川黔渝金三角的旅游明珠。

着力推进“竹、畜、药、果”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全市特色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市竹业产值40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药业产业5000万元以上;柚果产业稳定现有面积,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加强以产业协会、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认证制度,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增收工程。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村村通”为目标,加快出境公路、乡际公路、旅游公路、通村公路、竹基地公路建设,至2010年,初步形成水陆运输优势互补,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沃土工程”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护“三同时”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切实防治耕地和水污染。

(二)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生活宽裕。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土地征用和流转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金融等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继续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坚持实施结对帮扶和整村推进,基本消除所有重点扶持乡镇(村)的贫困人口;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移民帮扶的力度,努力帮助其解决好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特殊贫困人口实行长期社会救助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加大对农村危房的改造力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帮助其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努力帮助脱贫。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做到农村乡风文明。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力争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环境,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经费占gdp的1.5%以上。三是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市外优秀人才,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市、乡、村三级文化场馆建设,巩固和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构建覆盖全市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五是着力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到2010年,90%以上的农村医务人员达到中专以上水平,80%的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六是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加快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市生育政策符合率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到农村村容整洁。

1、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水利、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十一五”期末力争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010年力争高速宽带网到镇,全市通程控电话的行政村达到100%,电视普及率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80%,建设“数字××”。加强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解决好农村用电公平和安全问题,全市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2、推行生态农业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把退耕还竹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等措施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后续产业,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之计;继续实施好天然林、长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至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3、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供电、供水、供气、防洪、排污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四民社区”创建,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和调控,加快经济强镇(办)建设步伐,促进全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把××建成黔北地区川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到村务管理民主。

一是搞好民主选举,选出农民拥护的好干部。切实让村民通过手中的投票权,直接施行民利,选出最能代表自己意志的优秀人物组成村委会,协调村内的关系,管理村内公关事务。二是落实民主监督,实行村务“阳光操作”。民主监督是农村管理民主的保障性环节,只有有效的民主监督,才能约束村干部的行为。三是转变村委会角色,保证村干部尽职尽责。村委会的基本职责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和协调,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转变成为委托代表关系,实施民主监督,防止村干部营私舞弊。形成激励机制。给予村干部合理合法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真正使村干部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行其权,获其利,取其荣,咎其过,惩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