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发展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发展方案

篇1

【关键词】双汇;物流;创新发展

一、双汇物流仓储中心概况

双汇集团是一家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双汇物流是集团运营的基础,其仓储中心是其重要支柱。双汇物流公司所实现的主要功能是货物的“集散”,将生产部门生产的货物进行储存,再根据客户的订单将货物分拣出库,最终配送给每个客户。在整个过程中货物存储时间短,流通速度快,订单处理速度要求高,这就决定了双汇物流核心环节即分拣作业,分拣区的规划决定着整个仓储中心的作业能力。

双汇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多数依旧采用人工拣选、装货等,工作效率不高;双汇物流的技术与管理缺乏标准,信息化程度低,特别是周转库内的工作多数依靠人工经验,具有较大盲目性。

作为一家4A级物流公司,双汇物流是双汇集团的基础,其承担着双汇集团所有的物流工作。因此,双汇物流需要拥有急速物流运作体系作为企业的支撑。所以双汇物流的仓储中心在双汇集团作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双汇集团对客户做出的“一日产、两日检、三日送,五日达”的承诺,对双汇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双汇仓储中心不合理现象分析

双汇物流周转库前出入库通道长约230米。工人总是要拖着液压车上的货物,在出入库通道上来回走动很长的距离,光是在通道上运输就要占近一个小时。这一问题大大降低了出入库的效率。同时,由于出入库通道宽只有7米,而托盘的宽为1米,当人员、车辆的移动过多时,会造成通道的堵塞,降低作业效率。双R物流按照货物种类对仓库内部进行了简单的货位分区,并使用摘果式人工拣选方式。但随着订单量和单个订单货物种类越来越多,出货量越来越大,此方式分拣效率低、出错率高的弊端逐渐凸显。双汇物流在装货时普遍采用人工码货,由于车厢内部空间的狭小,只有一到两名工人参与装货。需要4小时的时间装货,在一辆车的整个作业流程中占很大比重。

三、双汇仓储中心优化方案设计

当一辆货车进入仓储中心时,我们需要根据它的所有订单所包含的品种及其数量,搜索出当前空闲的停车位中,最适合这一辆车的停车位,以使这些订单的所有的入库(或出库)作业在出入库通道上行驶的总路程最短。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一辆车的订单数据可能较多,在车辆进入仓储中心时再录入会降低效率。经调研得知,双汇物流的ERP系统中已有所有订单信息。因此本程序采用文件输入输出的方式,可直接读取从ERP中导出的订单数据。使用穷举算法模拟该车辆停放在每一个空闲车位时的作业情况,并计算出相应的总路程,找出最小值后,以其对应的停车位作为最优解。首先我们使用随机数生成了停车位状态的数据。数据状态比较杂乱无序,由此可见,随机数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企业现实停车位选择的情况。之后我们生成了15辆车及其订单数据,对优化前后的停车位选择进行了模拟。假设这十五辆车依次进入仓储中心,根据数据计算得出,这一批次15辆货车所有货物的平均移动距离降低了26.87%。

(一)基于PCBEIQ分析的分拣策略的设计

通过对订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以P出货占60.8%,共3800托盘,即箱;剩下的都以C出货,占39.2%,总计196000箱;以P出货的订单,可采用PP(叉车搬运)。

依据EQ分析,得知各订单订货量差别较大,规划时可将订单分类,少数而量大的订单可作重点管理,相关拣货设备的使用亦可分级。根据EN分析,看出各订单品项数差别相对较大,制定分拣策略时,可考虑分级分拣。品项数量分布趋于两极化,应结合ABC分类分析。规划时可将产品分类以划分储区。A类货品应列为重点处理对象,在储位方面应结合IK分析做决定,如果其出货频率也相应较高的话,就应选固定储位,否则可考虑弹性储位;A类商品出货频率较高,故采用固定储位。A类产品出库量大,应采用以托盘为单位的连续作业和大量搬运,使用叉车搬运最为有效,保管时可在靠近出入库处直接堆放;B类产品库存期比A类商品长,需加强日常管理,先进先出,C类商品库存量较少,但B,C两类商品分拣难度较A类商品大一些,出货量较少,出货品种增多,采用传送带播种式分拣能显著提高分拣效率。

(二)分拣策略的设计

我们决定对现有九个仓库统一进行分区,分为PP模式分拣区,CC模式分拣区,传送带播种式分拣区,根据出货量的大小,各分拣区的数量比例为5∶2∶2。

PP模式分拣区,单品种整托盘出货,不需要分拣,仓库只需要叉车搬运,满足先进先出原则。CC模式分拣区,此模式分拣区针对上文以C出货中A类产品,出货量大,但是不满一托盘,本区分拣压力较小,叉车搬运结合人工简单分拣。传送带播种式分拣区,这里针对以C出货中的B.C类产品,由于出货种类多,出货量大,因此分拣压力较大,传统的摘果式分拣效率太低,不能满足需求,且与订单越来越小,种类越来越多的趋势不相适应,故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原有仓库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播种式分拣。

主传送带的走向与原巷道的走向相同,辅传送带垂直于主传送带。设计传送带的宽度为r=0.5m,设主传送带的高度为2.5m,辅传送带高度为0.75m,主辅传送带之间设置螺旋上升的传送带连接。形成5个出货口。相比于方案一,方案二虽然储货面积减少了15.1%,但是单次作业平均行驶路程下降了60%。同时,考虑到周转库的自身功能定位,周转功能应当更被看重。所以应当采用双行道线路设计。多对多模式,即,在传送带首端多名工人拣货,每位工人只负责一块区域内的几个品种,包括所有订单对这几个品种的需求;在传送带末端多名工人复核集货,每位工人只负责一个订单,包括这一订单的所有品种。电子显示标签设于辅传送带末端,面向货位,每个货位设置一个。

(三)优化前后数据对比与分析

通过Flexsim仿真实验模拟,我们得出以下数据:我们将优化前后模型分别运行10800s(3h).得出如下对比:A、三小时内输出的满载托盘总数提高了23.4%;B、平均每托盘满载所需处理时间减少了23.3%;由AB综合得出,X库的分拣效率提高了23.35%;三小时内X库工人搬运量增长了22.62%工人搬运总量优化前后增长了22.62%;空闲率增加了60.53%情况下,搬运总量不减反增;三小时内X库单位时间处理订单数增长了23.42%;优化后叉车使用时长减少了91%,叉车数减少了15辆。

四、设计新型概念车,变革装货方式

首先,设计新型运输货架。货架由钢柱组成,可伸缩调节高度,可组合分割。货架下层摆放托盘,上层堆放散货。能够适应多品类货物的集并运输其次,拓宽原有月台,并在月台上安装液压导轨。当需要装货时,在车厢内也铺设可拆卸液压导轨,并使勺榈脊煜嗔接。在一辆货车驶达双汇物流仓储中心之前,提前数小时开始处理其订单。订单上的货物出库后全部运送到指定月台,按一定规则组装。车辆到达后,通过液压导轨将整个的货物移动到车厢内。

五、总结

本论文研究和设计的优化方案对双汇物流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一方面,基于双汇物流现有业务量,可以大幅提高周转效率,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根据高层提出趋势分析,双汇物流的订单将越来越细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该企业会越来越细化物流运作的各个流程,所以本方案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极具参考价值。本方案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双汇物流问题改进有重大影响,同时对国内其他类似企业的物流问题优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指导老师:韦道菊)

参考文献:

[1]吴灼亮,武佩剑.基于Flexsim的自动分拣系统设计实验教学研究[J].物流技术,2011(09)

[2]李倩.基于Flexsim的自动分拣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6)

[3]纪寿文,曹新磊,吴兴华.基于Flexsim的仓库系统仿真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9(10)

[4]徐林华.基于Flexsim的仓储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5]胡波.基于电子标签的烟草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2

[6]段春辉,赵景波,李梦婷.仓储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1(11)

篇2

2016年10月25日,战略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校――创新的中心》教育发展方案,同年11月10日获得俄罗斯政府批准并在其官网公布。执行期限为2016到2025年的《高校――创新的中心》项目由政府副总理戈洛杰茨主管、教科部负责执行和落实工作,项目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俄罗斯教科部、工业与贸易部、拥有直属高校的其他联邦执行机构、高校、国有企业、国家参与企业、其他商业组织等。根据方案的既定目标,俄罗斯致力于保障高校在世界教育市场中稳定的竞争力和在俄罗斯地方打造高校创新中心以促进地方社会发展。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

结合《高校――创新的中心》教育发展方案中有关的描述性内容,可以将方案的制定背景归纳如下:贯彻落实俄罗斯总统令的相关原则和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和可监控的战略发展任务与目标是战略委员会研究制定各领域发展方案的基本出发点;2016年8月24日,战略委员会主席团会议通过的决议是出台方案的直接原因,即在听取教科部部长瓦西里耶娃关于包括教育投入等问题在内的教育发展目标的报告的基础上,战略委员会提出在重点大学打造科研成果高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中心、提高俄罗斯高校在世界教育和科学机构中的国际竞争力等任务;方案同时与国家要求建立地方创新中心和创新集群的发展思路、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支持地方创新中心和创新集群的发展等具有紧密联系。除此以外,笔者认为,方案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现代化社会中亟待创新性的变革――在现代化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等工作、强化高校与社会经济生产的联系、发挥地方高校尤其是综合类高校在实现地方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具体而言,2012年5月7日开始第三届总统任期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第599号总统令,即《关于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和科学政策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首次提出了“保障2020年前不少于5所俄罗斯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校排行榜前100强”的任务,即《5-100项目》最初的来源。随后,俄罗斯政府研究制定了《教育和科学活动效益提升发展蓝图(2012-2018)》,要求“落实重点大学发展项目,为重点大学提供国家资助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2013年5月,《5-100项目》高校遴选工作首次启动,包括远东联邦大学、喀山联邦大学等在内的15所大学成为第一批项目资助高校,2015年10月以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为代表的6所高校同时被增选列入项目。

俄罗斯寄希望于通过对重点高校的专项财政支持促进高校在世界三大知名高校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名(QS)、《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前1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继而提高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声望和地位。根据政府2013年的规划,2013-2017年《5-100项目》的财政专项资助额度分别为90亿、105亿、120亿、125亿和131亿卢布。2015年,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将项目的执行期限从原来的2013-2017年延长至2013-2020年,同时把2016年和2017年的项目专项资金额度均调高至145亿卢布,如此一来,2013-2017年,21所项目高校用于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的资金总额达到605亿卢布。鉴于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尽管两所高校未列入《5-100项目》,但教科部计划在2014-2016年为两所俄罗斯旗舰型高校单独划拨20亿卢布的额外资金补助。

从实际情况来看,俄罗斯高校在世界知名大学排名中的成绩迫切需要《5-100项目》来帮助其改善现状。从上海交通大学的ARWU排名来看,从2004年到2011年,俄罗斯仅莫斯科大学连续挺进世界大学100强且基本维持在第70名左右(2003年位列前100强之外),而另外一所俄罗斯旗舰型高校圣彼得堡大学却基本徘徊在300~400名之间。根据THE-QS大学排名榜(从2004年到2009年)的结果,莫斯科大学的位置呈现逐渐淡出前100强的趋势,2009年其排名已跌至第155位。在THE和QS公司终止合作、各自2010年大学排行榜后,俄罗斯高校在THE高校排名中遭遇“毁灭式”打击,截至2015-2016年高校排行榜,俄罗斯高校仅有莫斯科大学两次跻身前200强,分别为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的第196名和161名。而QS大学排名中莫斯科大学从2010年到2016年分别位列第96、112、116、120、114、108和108名。

强化俄罗斯高校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威望可以视为高校发展的外部表征,但外部表征的显现毫无疑问需要内核的驱动,即高校自身实力的增强,尤其是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的创新来提升高校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这一发展思路同时符合俄罗斯高等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迫切要求。传统上,俄罗斯在评价高校时基本未使用竞争力的概念,首先因为高校提供的是特殊类型的社会服务,即教育活动具有深刻的社会公共属性,其次传统社会通常把高校竞争力理解为“传承国内外优秀的教育传统”,但如果高校善于通过创新活动来适应多变的现代化社会环境,那么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会得到相应的体现和增强[1]。简而言之,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是其创新活动的自然结果。

尽管俄罗斯社会在“高校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商业化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问题上早已达成共识,但整体上无论是创新资金的投入,还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都存在着许多限制性因素。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俄罗斯研发投入资金总额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5%,而同时期瑞典的比值则达到3.62%,美国约为2.8%;2015年,俄罗斯为了缩小差距和保障整个社会向创新型发展国家的过渡,将研发投入的比重预定为1.77%。此外,如果说欧美国家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在国立教科研机构建立了以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内部组织,那么在俄罗斯作为国家创新重要内容的技术商业化体系在2003和2004年才得到明显的发展――此时政府才开始从法律上放开诸多限制,包括研究人员有权将依托国家财政经费而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商?I化转让。[2]

目前,俄罗斯仅有少数地区尝试通过建立创新集群的方式来解决地方社会发展的问题,而且在地方创新活动过程中高校常常被简单地视为“具备培养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创新人才的优势”和“高校任务是为创新活动提供人才保障”,而轻视其所具有的信息资源、提供咨询服务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产生新知识和新发现的优势。高校在教育科技资源和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势必成为地方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在地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方案的内容

《高校――创新的中心》教育发展方案整体设定了两大方面的目标:一是保障俄罗斯重点大学在世界知名高校排行榜中稳定的国际竞争力,2018年不少于5所、2025年不少于10所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三大高校排行榜榜单(包括综合排名、学科排名和地区排名等)的前100强;二是在俄罗斯联邦主体的高校内部建立“地方创新、技术与社会发展中心”,并促使其成为地方创新的基石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创新中心的总数在2018年不少于55个,2025年则要达到至少100个[3]。下文将主要围绕教育发展方案中有关高校创新中心的内容而展开。

为促进高校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实现,方案将既定目标分解为基础类目标和分析类目标。基础类目标为2017、2018、2019和2025年至少拥有一个高校创新中心的联邦主体的数量分别为 30、40、50和不少于80个;分析类目标则表述如下,“依托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和地方财政拨款,在自身的科技园、工业区、商业孵化区等从事至少10项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高校创新中心数量分别达到40、55、70和不少于100个”。如果说基础类指标通过对高校创新中心布局的硬性配置有助于避免地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那么分析类指标的初衷则在于激励和提升高校创新中心的工作成果和效益。

对于开设有高校创新中心的高校而言,经过建设和发展,高校自身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指标:拥有至少一个创新活动的场所(科技园、工业区、商业孵化区等),专门从事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项目;成立教研室,与俄罗斯科学院和其他国家科研机构共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相应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全日制学生中硕博研究生的比率不低于20%;进修生与全日制学生的比率不少于35%;不低于50%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在地方或高校所在地实现就业等。

对于分布于各联邦主体的不少于100个的高校创新中心来讲,则需要积极落实工程、医学、社会经济、教育学、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定向人才培养项目,与经济实体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工艺生产、工艺管理等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保障工业园区的管理运营,促进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和成果推广,为国家工业领域的进口替代战略提供支撑。高校创新中心同时要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并积极招贤纳士,在中心内部营造创新环境,提高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社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层次的整体提升。

《高校――创新的中心》教育发展方案整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17-2018年、2019-2020年、2020-2025年。第一阶段的任务集中在以下方面:结合地方发展现状研究设计高校创新中心的监管模式(2017年7月1日前);制定高校创新中心的发展蓝图,包括解决资助资金来源问题(2017年10月1日前);设计工程、医学、社会经济、教育学、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定向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10月1日前);在高校创新中心建立不少于45个工业园区,促进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和成果推广,为国家工业领域的进口替代战略提供支撑(2018年12月31日前)。

根据方案内容,后续的发展任务和目标主要包括:在高校创新中心落实至少150个工艺生产、工艺管理等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2020年7月1日前),硕士生培养方案总数不少于400个(2025年10月1日前);2020年12月31日前工业园区的数量至少达到50个,2025年12月31日前不少于60个;不少于80个高校创新中心的效益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2023年7月1日前)等。

资金投入方面,囊括保障重点大学国家竞争力和打造高校创新中心两项核心任务的《高校――创新的中心》教育发展方案在2017-2019年的投资总额将分别达到147.6亿、148.4亿和150.2亿卢布。其中,国家财政预算外资金分别为11.24亿、17.80亿和21.59亿卢布,比率分别为7.62%、12%和14.37%。

另外,方案中同时简要阐述了现阶段实现既定目标的限制性因素及促进性条件。例如,消极的制约性因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不足,科技领域财政资金的缺口,经济生产活动规划的短期性,经济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和经济形势限制了高校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保守的高校管理机制和传统陈旧的组织文化及相应地增加了目标达成的时间成本,参与企业生产和经济领域工艺创新的教科研人员的比例不高,知识和技术的再生产不是高校经济收益的核心来源等。但现实条件依然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可能性,诸如俄罗斯地缘政治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商品和服务出口能力的增强和国际人才的引进,国家拥有丰厚的科技储备尤其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可预见的未来具备非常可观的商业化潜力,国家加大对青年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借助于创业推动地方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等。

三、方案的意义分析

从《高校――创新的中心》教育发展方案的制定主体――战略委员会来看,强化国家各领域战略发展任务的整体性和协?{性并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将成为未来俄罗斯社会的明显特点。教育与社会经济等领域步调的统一和联系的加强将有助于各社会子系统在解决自身问题和结构性问题方面的有效性,明显促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价值的显现。

方案的颁布则凸显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系统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迫切性,尤其是借助于教育教学和科研等领域的创新培养符合现代工艺标准的人才队伍要求,提高高校人才在就业市场以及高校在国内外教育服务市场的声望,强化俄罗斯高校与社会经济生产环节的密切度,提升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地方支撑型高校在实现地方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

篇3

(一)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需要,认真清理查找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建立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符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为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积极创新,稳妥推进。创新和完善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严谨求实、严密论证。凡是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出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要不等不拖,及时出台;对那些涉及面比较广,需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协调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出台的重要政策制度,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反复论证,科学决策,确保制定出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立足实际,务实管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要“精而有效”,要切实抓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避免空洞无物,搞形式主义。通过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努力使创新体制机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互促进,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3、上下衔接,规范操作。要注意学习、研究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主动地做到上下衔接。对于需要上下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可向上级相关机构提出建议;对于涉及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问题,鼓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地方规范性文件的修订,要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

4、广纳民意,充分论证。要充分征求和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确定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切实体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充分论证,兼顾各方面利益,切实防止出现局限于眼前工作和部门利益的情况。

二、方法步骤

(一)清查梳理

结合教育自身实际,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突出事关全局的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认真清理和查找现有政策、规章制度,明确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1、广泛征求意见。注重将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工作与开展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分析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开展网络调查、考察走访、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和电子信箱等方式方法,广泛征求下属机构和单位、基层群众、服务对象及相关部门对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2、全面清理查找。各直属支部及局机关各股室,必须从现在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教育工作职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清理,检查是否符合中央精神、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是否与其他有关规定相冲突,严格查找、清理本单位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3、认真梳理分类。召开专题会议,对征求意见中反映的和清理查找中发现的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梳理,理清哪些是当前有条件并亟需废止、修改、建立的,哪些是需要一定时间逐步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哪些是本单位自身能够研究解决的,哪些是需要上级研究解决的,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筛选分类,进一步明确需要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

(二)组织修订(6月下旬—8月中旬)

1、初步筛选。在广泛深入地征求直属单位以及广大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清理查找出来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初步筛选。

2、分析论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教育局直属单位和机关股室负责人以及部分教职工等参加的会议,对初步筛选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3、研究确定。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对于局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写明理由或依据,同时附有关背景资料、印证材料等),上报有关部门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

4、修订实施。根据研究确定的情况,实施有关制度、政策的“废、改、立”,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涉及跨部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问题,主动加强沟通,搞好相互协作。修订工作方案要根据制度、政策及体制机制修订工作的难易程度、职能权限、涉及范围等,明确牵头股室或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抓紧组织进行修订。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适时进行汇总、修改和完善,并将一批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等汇编成册,让群众能看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效。

篇4

一、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需要,认真清理查找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建立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符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为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积极创新,稳妥推进。创新和完善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严谨求实、严密论证。凡是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出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要不等不拖,及时出台;对那些涉及面比较广,需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协调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出台的重要政策制度,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反复论证,科学决策,确保制定出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立足实际,务实管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要“精而有效”,要切实抓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避免空洞无物,搞形式主义。通过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努力使创新体制机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互促进,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3、上下衔接,规范操作。要注意学习、研究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主动地做到上下衔接。对于需要上下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可向上级相关机构提出建议;对于涉及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问题,鼓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地方规范性文件的修订,要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

4、广纳民意,充分论证。要充分征求和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确定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切实体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充分论证,兼顾各方面利益,切实防止出现局限于眼前工作和部门利益的情况。

二、方法步骤

(一)清查梳理

结合教育自身实际,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突出事关全局的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认真清理和查找现有政策、规章制度,明确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1、广泛征求意见。注重将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工作与开展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分析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开展网络调查、考察走访、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和电子信箱等方式方法,广泛征求下属机构和单位、基层群众、服务对象及相关部门对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2、全面清理查找。各直属支部及局机关各股室,必须从现在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教育工作职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清理,检查是否符合中央精神、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是否与其他有关规定相冲突,严格查找、清理本单位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3、认真梳理分类。召开专题会议,对征求意见中反映的和清理查找中发现的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梳理,理清哪些是当前有条件并亟需废止、修改、建立的,哪些是需要一定时间逐步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哪些是本单位自身能够研究解决的,哪些是需要上级研究解决的,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筛选分类,进一步明确需要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

(二)组织修订(6月下旬—8月中旬)

1、初步筛选。在广泛深入地征求直属单位以及广大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清理查找出来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初步筛选。

2、分析论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教育局直属单位和机关股室负责人以及部分教职工等参加的会议,对初步筛选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3、研究确定。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对于局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写明理由或依据,同时附有关背景资料、印证材料等),上报有关部门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

4、修订实施。根据研究确定的情况,实施有关制度、政策的“废、改、立”,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涉及跨部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问题,主动加强沟通,搞好相互协作。修订工作方案要根据制度、政策及体制机制修订工作的难易程度、职能权限、涉及范围等,明确牵头股室或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抓紧组织进行修订。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适时进行汇总、修改和完善,并将一批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等汇编成册,让群众能看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效。

篇5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创新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就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创新。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灵魂就是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企业发展创新在当代企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在充分掌控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借鉴一些大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和经验,切实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而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主要涵盖了企业文化、员工薪酬、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企业人资管理发展的有效创新,能够使得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和谐。

(二)帮助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人资管理发展的创新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企业作为一能够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而这个利益获取的过程中企业所具备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机制也就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企业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技术所带来的效益,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一种手段不力、观念不新以及机制不活的问题。为更好改善这一现状,也就需要大力推进企业人资管理的创新,由此也才能促使企业获得更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创新发展的策略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正向着知识化、外包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面对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需求,传统的人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不足和缺陷。为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创新,才能更好的而服务于企业发展。

(一)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的观念意识和思维形式,文化的创新也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的培育首先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作指导,而且要对人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尊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体来讲就是企业要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促使员工观念得以转变,实现员工思想认知的高度统一;其次,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就在于文化的民族性特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是知识经济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因此,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也需要紧密的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由此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创新管理中作用的最高效发挥。

(二)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做好业务沟通和信息共享工作对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帮意义。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日趋强烈,所以为实现企业人资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一套功能齐全、标准统一、操作便捷的人资管理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在人力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组织召开相应的人资会议,针对工作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总结之前经验教训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使企业人类资源创新工作能够获得不断的发展。

(三)重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工作

企业要取得更好地发展,切实需要一种积极、和谐、向上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在实现人资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为员工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管理层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沟通渠道,并注重将员工思想及时的进行统一;企业同时也可以采取定期的开展内部员工交流大会,交流会议的开展能够促使领导和员工以及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有效的增强。除此之外,加强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并促使其能够成为一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企业在作出一些重大决策或出台一些制度之前,要倾听基层员工的建议或想法,在紧密结合员工的基础上,寻得一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建立一完善的沟通渠道,不仅能够有效地解除员工间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能有效的增强企业领导同员工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给企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内部氛围,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四)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套有效地人才激励机制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保证。因此,在企业人资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持以整体的战略目光来对待激励机制,并将人才激励机制划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而实现激励机制同其他各类管理工作的互相补充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员工的奖惩制度方面,对员工采取相应的奖惩策略主要依据的就是员工绩效管理和员工考核等工作。所以,企业要实现人资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绩效管理、考核等工作。

三.结语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突出,所以新时期面对新形势,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另外,随着市场经济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传统的人力管理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大力推行企业人资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总而言之,坚持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5.

[2]温汉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现代情报,2003,04:149-150+145.

[3]张航,徐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学术交流,2015,05:153-156.

[4]应娜.高科技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创新文化和绩效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

[5]李雨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探究[J].中国商贸,2012,18:60-61.

篇6

我们知道,在软件工程和软件更新的过程之中软件开发方式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软件的功能才能使软件开发的方法产生效果,并且我们必须明确软件的功能和目的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方案设计,软件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必须对开发方法进行创新,使开发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软件需求,只有不断的创新软件的开发方法,才能使软件的质量越来越高,保证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简要概括软件开发的方法

软件开发方法是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关键,在进行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前必须了解相关软件的功能以及制定详细的方案来研究如何进行这项功能,软件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所以软件开发方法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并且要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我们从两种常用的方法发展历程可知软件开发方法实在不断创新中才能使软件工程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简要描述面向对象和结构化这两种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

1、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关键就是结构化设计以及相关的方法,如果要想实现结构化开发方法,就必须在结构化设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大致可以分为结构化设计、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实现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刚刚进行软件开发时,很多专业人员单纯的追求相关的技巧而忽略了软件的简洁性,这就导致在维护时会造成极大得困难,后来人人逐渐意识到软件在开发初期时不要仅仅注意编写程序是否简单还要考虑后期维护的相关成本,通过大家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出了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功能清洗、可理解性高并且后期维护比较容易,并且发现了如果程序具有顺序、选择、循环这三种结构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这一方法是软件工程的一大历史进步,后来不仅发明了C语言等,还出现了程序设计的相关工具N-S图,使软件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

2、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所谓计算机,就是将现实社会中的事物反映在计算机之中,我们知道,陈旧的一些软件开发方法都只注重过程,这就使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之间不能很好的相融,但是自从面向对象这个开发方法的研发成功,弥补了上述的缺憾,C++和JAVA就是我们所说的面向对象方法,这就能使计算机产生对象和类这两种概念,并且将信息和相关的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专家对面向对象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以至于产生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并且可以大致分为面向对象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这两种方法。

四、针对上述两种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进行相关分析

通过上述对创新发展过程的简要概括,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两种开发方法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具有4个十分关键的步骤,。

1、结构化开发方法创新发展过程中的4个关键步骤

(一)、在这种方法没有出现之前,软件工程上的专业人员比较随意,都只追求相关的技巧,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制度来进行参考,使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并且应及时发现。

(二)、我们必须掘弃传统落后的理念,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理念,并且不能只注重技巧,还要考虑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后期的维护成本等问题,并且要选用拥有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组合的程序。

(三)、在对结构化软件进行开发时,我们要运用创新的理念对核心的部分进行开发,我们可知核心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所以需要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将pascal和C语言以及N-S图和PAD图这几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我们必须在完善结构化方法时寻求创新,在结构化设计方法的相关前提下,使结构化分析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2、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创新发展过程中的4个关键步骤

(一)、以前,我们总习惯将数据和操作进行切割,由于一些问题不能在计算机中进行呈现,并且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并且很多模块都不能重复使用,这严重阻碍了软件开发方法的前景。

(二)、对理念进行必要的创新,我们必须将数据和操作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衍生出对象和类的概念,我们通过类之间的层级关系使对象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三)、C++和JAVA工具和Smalltalk语言的出现,导致我们能够利用创新的理念来对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时对核心部分进行有效的开发。

(四)、如结构化开发方法一样,我们必须运用创新的理念运用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最后完善的过程之中,并且如今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相关方法的研发,使得该开发方法更加科学以及成熟。

五、结束语

篇7

2007年12月10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推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枣强跨越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实现我县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现在办公室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

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推进枣强县各项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也是我办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的迫切需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有助于我办上下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有助于把全办思想统一到进一步为我县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要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大讨论活动中要着力破解影响我办发展中存在的思想上、措施上和机制上的难题,全力打造一支精神饱满、作风顽强、素质优良的建设队伍。

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目标要求

这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目标要求是: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市委提出的“创新实干、跨越发展”的要求,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扣紧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查找差距上下劲,在理清思路上用功,在改进工作上动招,在提升水平上着力,使解放思想的成效体现在工作实践上,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体现在推进工作水平上。通过解放思想,着力推动“四个创新”:创新发展理念,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拓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路径和发展模式;创新发展举措,积极探索推动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政策环境和新载体、新措施;创新领导方法、健全完善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的工作手段和管理方式。对上述目标,各科室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重点就如何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办公室工作全过程;如何转服务于全县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强化服务;如何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等六个方面进行思考讨论。讨论要结合各科室自身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认真研究确定本科室需要破解的难题和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三、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步骤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具体方法步骤安排如下:

篇8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 技术变革 管理创新

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现象的产生,是人们对于现实时数据的分析、搜集以及整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互联网传递信息的方式,作为大数据的整合和传播,促使人们开始考虑在获取、完善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工作的需求,深入开展探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的措施,更加有利于促进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发展,对于实现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的探究,并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

一、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概述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大数据现象主要是产生于人们对数据搜索能力、传输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与此同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也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最高层面,大数据包含着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其自身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为了有效的促进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发展,结合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成樽ㄒ等耸抗刈⒌闹氐恪R虼耍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探究,以便更好的促进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应用于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

为了更好的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的发展目标,结合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及应用特点,深入探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提高社会工作的效率,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主要有:有关事业单位打好信息化基础,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等几项内容。

(一)有关事业单位打好信息化基础,提高知识管理水平

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的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如何做好技术变革与管理的工作,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真正引入大数据,对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优势,结合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探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非常关键。有关事业单位打好信息化基础,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可以更好的促进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发展,并在一定意义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信息化基础建设,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同时,有关事业单位打好信息化基础,提高知识管理水平,也是完善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事业单位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效的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其与时俱进的积极表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价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的策略探究与应用。

(二)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作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之一,是有关单位应充分重视的一项工作策略。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的发展背景下,如何结合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充分利用信息的价值,创造经济价值,对于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此外,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也是拓宽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渠道的一种有效方式。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大数据信息的重要商业价值,不但可以有效的完善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而且有利于推进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措施的顺利实行。只有政府高层人员意识到大数据信息的商业价值,才能更好的促进大数据信息利用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强化政府部门高层人员的数据商业价值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展策略,对于政府部门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

在实际工作中,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也是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之一,对于提高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对于政府或者事业单位而言,如何有效的管理大数据信息,成为重要的发展问题。通过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的方式,完善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极大的促进人们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生活的质量。同时,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也是强化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的一项措施。通过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的方式,引起工作人员的关注,促使其更加全面的了解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存在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意识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商业价值,才能激发人们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策略探究中,成立政府专门的数据部门,设置首席数据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探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发展中,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为提高人们的网络信息采集效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搜集到不同用户的数据,再根据数据的内容、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确定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的方案。结合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积极地探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可以更好的促进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因此,重视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的发展,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发展方案,可以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创造更大的工作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伟,张立民,杨莉等.试析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式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2016,(04).

[2]郭丛冉,李艳,张煜超等.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J].商,2015,(02).

[3]沈弋,徐光华,王正艳等.“言行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大数据环境下的演化框架[J].会计研究,2014,(09).

篇9

总体方案

 

2021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陕西科创会”)将于2021年4月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为确保本届陕西科创会办出水平、取得实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大会主题

科技赋能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时间地点

时    间:2021年4月22-24日

地    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规    模:20000平方米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贸促会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信息协会

承办单位:西安沃达丰会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四、展览展示

设展面积2万平米,分为10个展区:

(一)科技合作交流展区。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省市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成就及产品。

(二)陕西科技成果展区。展示陕西各地市和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重大成就、重大专项成果、区域创新发展成果,凸显科技创新在支撑经济高质量增长方面的作用。

(三)高校科研院所展区。展示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平台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四)能源科技创新展区。集中展示能源化工、电力、石油、油气新能源、核能、有色金属等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以及数字能源创新技术。

(五)智能制造成果展区。重点展示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成果。

(六)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展区。围绕军民两用、航空航天、军地合作,展示军工集团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军民两用技术。

(七)数字经济展区。展示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等。

(八)科技金融展区。聚焦数字银行、资管科技、金融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应用、物联网、保险科技、创新支付、智能信贷、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VR支付体验平台、金融安全等应用场景,全面展示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增强应用场景互动体验。

(九)科技全运展区。展示运动智能管理设备、5G+8K技术应用、智慧体育公园、AI智能体质测试、智能穿戴、智慧体育场馆等体育与科技创新成果。

(十)智慧城市展区。展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和科技创新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等方面的技术及产品。

五、同期活动

(一)开幕式暨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时    间:2021年4月22日

地    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出席人员:省政府、部委领导,省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院士及知名专家学者,各代表团领导,企业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

(二)中国(西安)数字能源论坛。

时    间:2021年4月22日

地    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活动内容:重点围绕数字赋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领域开展深入对话与探讨,共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全链条改造,助推能源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三)2021中国量子信息技术(陕西)创新发展论坛。

时    间:2021年4月23日

地    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活动内容:围绕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前沿科技话题进行交流、探讨,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推动量子技术应用发展。

(四)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

时    间:2021年4月23日

地    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活动内容:邀请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单位就科技成果、优质项目进行对接,促进产学研金合作。

备    注:企业、协会可申请联合举办相关论坛活动,具体方案请咨询组委会。 

六、收费标准

(一)场地费用

展位类型

单开豪标(9 m2)

双开豪标(9 m2)

室内光地(36 m2起)

收费标准

CNY9800/个

CNY10800/个

CNY1000/m2

(二)会刊广告及印刷品(会刊规格:285mm×210mm)

封  面

封  底

封二/封三

彩色内页

50000元

30000元

20000元

8000元/P

门  票

参展手册封底

证件

手提袋

50000元/万张

30000元

30000元

10000元/千个

(三)现场广告

桁架广告

会标广告

楼幅广告

水座旗

馆内吊旗

30000元/个

120000元/幅

50000元/幅

30000元/10个

30000元/10面

(四)论坛费用

1980元/人, 3人以上(含3人)、1500元/人。含资料费、午餐费,住宿和交通自理。

七、增值服务

1.参展项目免费编入科创会项目册。

2.为参展单位提供集中签约仪式服务。

3.优先向参展商提供主流媒体采访报道机会。

4.为参展商提供酒店预订等服务。

5.参展商将在博览会官网通过logo或者链接形式展示。

八、媒体宣传推广

(一)组委会成立宣传小组,负责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自有媒体的宣传工作。

(二)通过新闻、资讯、图片等方式在各大行业门户网站、专业网站进行宣传,定期本届博览会信息及进展情况,以广告、链接、新闻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成为行业热点。

(三)开幕式前将在科技日报、陕西省广播电视台、西安市电视台、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西部网、大秦网、华商网、陕西各地市主流媒体会议通告,营造良好氛围。

(四)通过省科技厅及科技系统通知和信息,鼓励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园区、企业及采购商到会参观洽谈。

(五)通过开幕式、论坛等展会亮点,借助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快速宣传报道,形成轰动效应。

(六)将安排专人负责省内外专业观众邀请工作,确保展会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九、防疫防控措施

组委会届时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政府防控要求,制订详细的疫情防控方案,严格做好防控措施,确保参展参会人员的安全和展会顺利举行。

十、参展程序

(一)请各单位收到方案后,及时与组委会联系,确定参展面积,填写《参会合同表》(详见附表1)。

(二)各参展参会单位可自愿填写《2021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项目征集表》(详见附表2),由大会组委会统一汇编成册,协助科技成果项目撮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请将以上表格于4月11日前发至组委会办公室电子邮箱,组委会将于4月7日后统一发放参展商手册。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    话:029-89608268

传    真:029-89531964

联 系 人:李少文 18706886449

邮    箱:370980701@qq.com

 

附表:1.2021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参展合同表

2.2021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项目征集表

 

 

 

 

 

 

 

 

 

 

 

 

附表1

2021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参展合同表(代合同)

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楣板名称

同单位名称   或:

通讯地址

 

传真

 

联系人

 

职务

 

手机

 

参展项目

单开豪标

      个(3m×3m)9800元/个

双开豪标

     个(3m×3m)10800元/个

室内特装

              ㎡(36㎡起租,1000元/㎡)

会刊广告

封面50000元  封底30000 元 封二/封三20000元 彩色内页(8000元 / P)   P

现场广告

桁架广告         会标广告           楼幅广告          水座旗      

馆内吊旗          门票              证件              手提袋

参展产品

 

活动安排

囗开幕仪式暨陕西科技创新发展论坛    囗中国量子信息技术(陕西)创新发展论坛

囗中国(西安)数字能源论坛          囗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路演                 

参加论坛

            人      1980元/人; 3人以上(含3人),1500元/人。

费用总额

(大写):

汇款时间

此款于___年__月__日前汇出并及时将汇款凭证回传至组委会。

参展汇款

开户名称:西安沃达丰会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帐    号:1036  4749  0997

开 户 行:中国银行西安开发区东区支行

普通增值税发票       

专用增值税发票

注意事项

1.签订参展合同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支付全款,如未按要求支付参展费用,主办方将不保证其所预订展位,如在参展前取消参展,参展费用不退。

2.参展商不得将其所租赁展位转租他人使用。

组委会(盖章):

参展单位(盖章):

电  话:029-89608268                      

传  真:029-89531964

联系人:李少文 18706886449

邮  箱:370980701@qq.com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2

2021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项目征集表

项目名称

 

项目

所属

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  编

 

电子邮箱

 

单位网址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资源与环境技术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生物技术            新医药技术                   

项目简介

(限200~300字,项目的规模、领域、技术指标及创新点、产业化前景等情况)

 

效益及推广应用情况

(限50~100字)

 

项目需求

(限200~300字,希望与哪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创新载体,以及对专家及团队所属领域和水平的要求)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联合开发      委托研发  

篇10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要改变当下的电力安全监察的状况,就要找到电力安全监察的工作重心,只有找到重心所在并加以改正与创新,才能使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更加系统与完善。所以我总结出来如下几点来加以分析:

1.1对于安全监察工作体系建设的完善。对于电力安全监察的自身而言,其队伍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不仅要操持整体系统能有效持续的运转,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不但能提高整体的效率而且还能发挥出电力安全监察人员的作用来达到协调安全生产的目的。例如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监察工作就做出了很多关于安全监察的研究,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我们还要加强安全性评估的工作,要清楚的知道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系数,并做出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完善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促进电力安全监察的工作可以长期有效的维持改进下去。

1.2大力运用现代话管理的方法。对于电力安全监察的工作而言,监察人员一定要深入到基层的工作当中去,对于所有缓解都要进行细微全面的监察,但是由于安全监察人员的人力以及物力的约束,那些对技术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企业来说,光靠人员的监察还不足以做到完善,所以电力企业就要有一套自己独立的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使监察人员能够很清晰的了解到企业的工作计划,不但做好了监察与管理系统的推广,而且还要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监察的工作现状,达到了员工学习全面化、深入化。

1.3研究方法。对于安全电力监察的创新发展策略来说,其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研究法。所谓研究不单一是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要从其电力安全监察的历史作为深入点,得到有关的的历史文献,深入全面的进行分析,最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专题会议中提出来,让有实力的专家来评定,这样可以给专家很多的灵感的来源,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全体员工都进入到策划当中来,也会使创新发展的策略变的更加的具有意义。

1.3.2调查法。调查法首先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进行调查的对象的目前发展状况,通过调查来找到其研究的话题潜在的问题。运用调查法可以对电力安全监察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

1.4电力安全监察的创新发展策略的重要性

1.4.1电力安全监察的创新发展策略可以确定电力安全监察的日后目标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对电力安全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防护,达到电力安全风险在认为可控的能力范围中,要做到所有电力安全风险都在预防的控制之中,对电力安全风险的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

1.4.2明确电力安全监察的管理方法,就目前而言电力安全风险管理与责任管理固定化是主要的管理方法。电力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在电力企业当中每一个电力管理的细节都要进行风险管理,促进员工对待电力风险的气氛。责任管理是指每一个员工要与自己的责任为重心来进一步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可以通过这一指标来检验工作人员是否履行了员工自己应当的责任。

1.4.3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可以更加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管理的水准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便于电力安全监察的工作更加能发挥出其完善、整体、有效的功能。

1.5增大电力安全监察的力度与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增大电力安全监察的力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工作绩效系统,加强安全生产的绩效考核,要服从并严格的执行其报告规则制度,使安全生产的理念可以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达到电力安全的整体保障,确保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电力安全以及责任明确的目的,同时在监察的方面也要做到细致入微的工作理念,对于任何环节都要有细微全面的监察。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是要与员工的思想意识以及员工的执行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规范与循循渐进的引导,一步一步的促成员工对电力安全监察的基本准则以及对电力安全监察的态度的确立等等。打好了以上的基础,制定出来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的走进员工们日常生产的工作中来。从而员工对于电力安全监察的态度、工作心态以及安全生产的思想等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