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

篇1

一、更新教学理念,营造民主氛围

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学态度、行为和教学方式,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所以教师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的前提,是落实有效教学的保证。

教师要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应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学中,注意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如何学而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知识并进行知识构建,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学会学习与创新。

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导学案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导学案。精心编写导学案,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学习确定科学的“导航仪”,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更强,内容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

三、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培养自学能力

研究表明,预习是学生认知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新知识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探究过程。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提出来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并鼓励其大胆质疑。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精心编写预习提纲,做好预习的布置、指导、检查和反馈工作。

四、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精讲”是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只讲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而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坚决不讲。“精讲”必须有学生充分的预习准备。

“精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以练习为手段,及时当堂训练、巩固和检测。课堂练习当堂完成,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少而精,做到难易适中,富有针对性、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五、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达标测评。

“自主学习”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以问题形式设计导学案,学生先浏览问题后,阅读课本再完成相应的练习。

“合作交流”是让前后两座位上的学生(3-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完成或者吃不准的问题。

“精讲点拨”是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况,讲评前两个环节中难以理解和有争议的问题。该环节最为重要的是把握好“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能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篇2

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系统。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未来社会对学生物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发展需要,我们不能够止步目前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而是应当不断的将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与物理教学理论相结合,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物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关于物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科。从其基本概念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包括基本物理知识、物理技能以及教育教学技能两个层面。物理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的课堂教学、实验转移并创造性的传授给学生。进而塑造具有物理知识与技能的个体。由此可见,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促进其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需要从物理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入手,加强多学科学习与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素质大幅度的提升。

其次,从学生层面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心发展具有着一定规律性与差异性。初中物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初往往带有着强烈的兴趣性。作为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将其转化为自主学习,具有着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能够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具有着不同学生个性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物理知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例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曾让学生举例所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随处可见,你们都能够听到哪些声音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对于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举例。正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声音时,我话锋一转,敲打一下黑板,转入主题。这样大家的注意力直接集中在我的黑板之下,我写下了题目。虽然课堂导入比较简单,但确实收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第三,从物理教育工作者自身来看。目前初中物理教师多来源于各大师范院校以及长期坚持在教育一线的老教师。老教师具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刚刚毕业的新教师具有着较强的物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储备以及较强的理论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相互结队的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就可以使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新鲜的理论知识相融合,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篇3

一、教师组织复习要有针对性

复习的目的是综合提高,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复习要求教师作好两个方面的精心准备:一是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准备复习资料;二是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这样,根据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就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应以课本为主,认真阅读一遍有关内容,回顾一下知识要点和解题要理,以及曾经出现或仍然存在的疑点;上课时注意理清知识条理和知识间的联系的方法,注意处理综合问题;课后要求学生多思考,从自己能理解的角度把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充分消化所复习的知识。

二、加强物理实验内容的复习,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探究性题型是近几年各地中考题型中新出现的一种题型,也是近年中考物理热点问题之一,它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纵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主要分为:实验设计型;自选方案型、分析归纳型、生活小制作型和综合探究型,意在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基于学生每年都是在这类题上失分较多,而题目的分值又大及拉开的分距挺大的规律,我们除了将教材上常见的典型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从所需器材、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和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列表,通过对照比较,认真操作、加强理解之外,我们连续两年下载该题型,分类整编之后让学生进行专题练习,体验此类题的基本特点、分析方法、表述方法,评估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总复习教学目标的制订,不仅要紧扣考试说明,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因为两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必然参差不齐,要使每个学生通过总复习都能跟得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例如,在复习有关电功和电功率时,我出示了下面一道习题:一个灯泡标有“220V 40W”的字样,问:(1)这些字样的含义是什么?(2)该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有多大?(3)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有多大?(4)1度电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几小时?(5)该灯泡正常工作8小时消耗电能多少焦?合多少度电?(6)当把该灯泡与标有“220V 60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多大?哪个亮些?(7)为了使该灯泡接入380V的电压后能正常工作,应怎么办?要求学习成绩在中下的学生做出前五问就行了,学习成绩在中上的学生全作。这样,即提高了中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吃不了和吃不好的问题,让好、中、差学生均能够有所提高,形成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习题设置要求做到“五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台阶要密一点、面儿要宽一点、针对性要想一点、要求要严一点”。

四、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总复习中,怎样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问题。

“讲”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精”讲,并不是少讲。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教材全局,抓住学生难以理解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联系与区别,也要讲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可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比如“一题多变”中,前面提到的习题中,提出了八个问题,学生通过解答可弄清近十个知识点。又比如“一题多解”中,灯泡L1标有“6V 3W”;灯泡L2 标有“9V 3W”,把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池组上,闭合开关后,只有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很暗,求电池组电压?此题可引导学生从电压、电功率和电流三方面入手,因此就有了三种不同的解法。

“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精”练,不搞“题海战术”。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课标要求,把对知识点的考查归纳为若干类型和不同层次要求的问题,如电学部分可归纳为概念、电路连接、实验、计算四大部分。这样通过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比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归纳出同类型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果。

现行的教学方式正在从“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大部分还停留在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推导或计算得出结果,或是从题目的问题出发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已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而对开放性试题,即给出部分已知条件或某种场景、某种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后,自己给出已知条件、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或解决问题的题型就束手无策了。作为教师,应多从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中提取素材,如图表(火车站的时刻里程表)、电器铭牌(电动机)交通标志牌等,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发现生活与物理的广泛联系,使学生从答案中关注现实问题,达到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让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科学探究也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方法。

五、高度重视课本,适当选择参考资料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能力;策略

众所周知,物理是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走进初中教学的殿堂。积极推进物理教学课程改革,必须要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加之,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面对高分的压力,中考升学的现实,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学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觉得物理知识很生硬,特别具有理论性,认为学习物理很无聊。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学习为主,以夯实基础为保障,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以趣味拓展活动发散学生物理思维

很多初中生在刚接触物理时会认为物理课程的学习较生涩,感觉无从下手。形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面对枯燥的物理知识时缺乏良好的物理思维导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课堂上注重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对物理教材的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后,有必要开展一些趣味拓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比如,有奖的趣味物理知识抢答比赛,比如举办超级物理知识演说家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慢慢消化所学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方法、观点和知识点出发,以正确的方式解答物理问题。

2.以实验情景设置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对物理教学课堂精心设计,因为设置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对物理教学中抽象以及平淡的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具体的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在备课阶段借助多种工具,如多媒体、电子教案、微课以及其他互联网手段等技术进行课堂情境的创新设置。比如说,教师适当在学生面前演示一些简单的实验,实现让学生由好奇转为兴趣,由兴趣转为自主钻研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学习“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状态不变,即所谓的惯性概念”,一开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所以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情境进行直观展示。第一个实验:将硬币放在我们常喝的饮料瓶盖子上,然后在硬币下压一张A4纸,将纸条抽出,而硬币却依然留在瓶盖上;第二个实验:将9个象棋叠在一起,最后拿直尺紧贴桌面,迅速朝最下面的象棋推去,但是上面的棋子保持不动。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的“神奇”,科学的“不可思议”,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去探索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谜。

3.以小组分工重视引导创新学习转变

初中物理教学除了基本知识的传授外,科学实验占据大部分比重。因此,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实验内容,对于物理的教学益处甚多。比如,学习扩散现象、大气压、振幅交换、静电触电、摩擦力、物体的上浮与下沉等内容时,可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阶段的物理教学,从课堂基本知识简易演练展示到前人经验的有趣实验验证以及以生活为前提下的小实验探究皆由学生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辅助、指导和管理的角色;学生则更多的是自我思考、小组经验交流、共同努力获取新知的角色。因而,小组划分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我”“你我”“他我”的合作学习中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初识、了解、实验、探讨、熟知,最后内化为个人物理知识宝库的沉淀,进而实现所学知识的自主创新。比如,在学习物理通电的相关知识时,可制作水果电池实验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第一步,实验猜想:在一定电压下,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电流的关系如何?

第二步,准备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导线、电极、开关、甜度不同的苹果、水果刀。

第三步,细化实验步骤:

(1)选择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若干。

(2)将苹果分组,分成“一般甜”“较甜”“很甜”三组;每一类苹果三个。

(3)将同一组的苹果处理,分成三类:完整的苹果、削皮苹果、切掉一部分苹果。

(4)将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串联,并将两个端点上接上电极。

(5)按照顺序分别进行实验。将两个电极插入实验苹果中,(注意:两个电极的距离、电极插入苹果的深度要基本控制一致)闭合开关,待灵敏电流计基本稳定后,读出电流值,填入表格中。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更专业、更高层次物理知识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物理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必须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方式,立足于物理新课标大纲要求和实际教材,开展趣味拓展活动、设置实验情境、重视小组分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达到最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一、试题特点透视

纵观2016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各地试题都能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为标准,以所使用的现行教科书为基础,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全面落实了“三维目标”。试题都基本覆盖了初中物理的核心知识体系,着力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情境,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查问题的探究性与综合性,考查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的状况,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注重科学探究,关心科技发展,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点。

1.严格标准,突出重点

2016年各地试题都能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试题之中,不仅能体现物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性质去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考查出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不仅能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水平,而且能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各地试题大都能将了解、认识、理解层次的知识体现在不同的试题之中,融合“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突出主干知识,各个理解层次的知识点(速度、密度、压强、惯性、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全部涉及,重点考查,形式灵活,难度最大;认识层次的知识点也全部覆盖了教材内容。

2.突出“双基”,注重方法

各地试题约70%以上的题目均为基础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考查来判断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不多题目是课文原文描述或课本中的图片。试题对知识的考查全面,知识点的覆盖面大,有效地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使学生感到中考物理试题并不是很难,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便于学生正常发挥。各地试题中没有机械性记忆知识的试题,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的考查,从多方位、多层次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3.贴近生活,关注热点

2016年各地中考试题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将基本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尤其注重利用社会热点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情境。在试卷中我们不难看出众多的生活与物理的“对话”,加强了试题与生活环境的联系。对于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自觉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

4.关注实验,体验过程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实验考查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2016年的中考实验题同样涉及力、热、光、电全部内容,这些题目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难题中有基础内容,经典题型有创新发展,简约却不简单,很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意味。试题突出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动手、实验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促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中的困惑和成功的乐趣,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分析思维和探究能力的目的。考查的内容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过程的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故障的处理及实验结论的得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如果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没有亲身的实验体验与观察是很难做出正确解答的,所以实验探究题很好地区分了学生做实验与老师黑板讲实验,对于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开展好实验教学,加强科学探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5.稳中求变,变中有新

各地试题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与许多资料中的题目是相似的,但仔细分析,题目已经改变了情景,在新的情景中考查知识。题目的设计注重在知识和方法的交汇处进行有机的迁移、巧妙的整合,推陈出新,关注基础,梯度合理,突出重点,具有较高的区分功能和较好的效度,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

6.注重衔接,提升能力

各地试题对学生的基本物理思维与计算能力考查的同时,对初、高中知识教学衔接方面都有所体现。高中物理在研究物理规律和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时出现了大量的动态分析问题,对学生在新的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真正做到与高中的有效对接,提升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读题、做题的过程中能够感悟到物理的学科价值和物理基本观点、物理思想、物理学习过程与方法,各地试题都有所涉及。

总之,2016年各省市物理试题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新课程理念为准绳,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注重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出发,渗透与物理有关日常生活现象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作出了较好的评价,为高中的选拔作出了良好的区分,实现了“双考合一”的功能。

二、对明年中考复习教学的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理解基本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加知识覆盖面,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突出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的方向。“双基”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对物理概念掌握似是而非,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类比、抽象等思维过程,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以便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另外,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内容,让学生打牢基础。

2.树立生本理念,提升综合能力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考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恰当地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更多地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归纳、表达,为学生相互合作、探究、讨论、评价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有些试题很多学生知道意思,却不能用语言正确表达出来,导致失分。因此,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该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要代办,要尽量多给学生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从课外书籍、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提倡自主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选择适当的材料,保证相应的时间,确定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过程,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强化答题规范化教学,要求学生讲究正确的答题格式,为学生做好示范,做好表率。阅卷过程中发现因为学生读题粗糙,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普遍,这反映出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解题习惯养成的培养不够,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教学常规环节中去,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学科思维的基本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训练中,要精选例题和练习,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不是依靠“题海战术”这种盲目低效的手段来提高成绩。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地分析、总结得来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对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直接经验。实验做与不做,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规范的实验操作、细心的器材组装和调整、发现和纠正实验装置或操作中的错误是优良实验技能的表现。把实验探究作为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6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的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疑使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某学校一位70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80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初二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区域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继而转化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该老师所任教的其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物理中考时取得了90多分的优良成绩,而他的其他成绩都在70一下,甚至个别学科是“红灯”。

2.教师教育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是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现代教师设施应有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的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如,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初二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该老师所任教的其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物理中考时取得了九十多分的优良成绩,而他的其它成绩都在七十分以下,甚至个别学科是“红灯”。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记得八十年代末期,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校物理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物理智力竞赛。尽管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人工占了很大部分,结果每位老师都感到很累。现在有了计算机及其网络,那类似智力竞赛就轻松了不少,而且效果会更好。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函,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的软件设计师们尚须努力,各位教育工作者还得继续学习。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出神入化,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当然引用时要解决版权问题)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篇8

【关键词】思维;心理障碍;物理教学

【Abstract】The physical teaching passes through throughout is practicing the exploration the spirit, teaches with study with closely to relate actual。 Enters the high school from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ny students felt that the physical study is very difficult, investigates its reason not to be able to penetrate for the student from junior middle school's simple thought into the physical phenomenon essential reason, creates the understanding one-sided。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some ponders on this aspect。

【Key words】Thought;Psychological barrier;Physical teaching

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没有什么变化,也能听懂,但就不能在练习甚至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检测效果。原因何在?结合学生从进入高中后对物理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各次检测的结果和与学生的交流综合分析后认为: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跳出初中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始终停留在只注重表象,不主动思考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造成各个概念理解粗浅且不能联系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思考,问题也就越积越多,逐渐形成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的分析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可以较好的克服上述不足。

1.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育

初中知识容量少,且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对而言比高中薄弱。那么学生进入高中后在进行高中知识的讲授以前进行必要的初中知识回顾和相关数学知识的补充是必要的。例如:初中和高中都要学习力的基本知识,初中是一维的,而高中就很快进入了二维的力学问题,这样需要比较扎实的数学能力进行相关的铺垫。当数学能力不能跟上学习要求时,学习中产生了阻力,在短期内不能很好解决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放弃物理”的想法。根据这一情况,先对初中数学知识(主要是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相似形等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或扩充,以扫除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数学瓶颈问题。再者就是对基本物理概念的回顾和基本物理方法的深入,同时渗透一些高中的物理方法与思维,让学生有一个高中物理知识的预备接受期和缓冲期,做好后续学习的基础工作。

2.安排高中物理教学初期的适应期

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扎实的物理分析理解能力。当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如果马上进对其进行大量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样对学生来讲是很难的。除了进行相应的知识衔接教育外,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适应期。这一学习适应期主要由教师进行相应的安排。那么在教学的初期,物理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一次到位,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给学生一个知识回顾、理解、消化的缓冲期,为后续学习打下较为稳固的基础,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

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节内容,在教学时,首先进行几个基本概念的解释,让学生理解透(如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摩擦力的讲解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基本原因已经在上述的两个概念中得到了一定的暗示,能够做到理解上的水到渠成。

3.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培养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摸索认为,如下的一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3.1 做好物理演示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是说明物理基本规律原理的良好的证明。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在实验室或者借用器材,甚至还可以自制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演示教学,在最大限度范围内给学生以“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学习意识。这样给学生正面的刺激;原来物理这么有趣。渐渐地培养出学习兴趣。

3.2 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要充满生活化;物理教学是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时切不可将实际与理论脱离开。例如:动量的学习。动量是高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学生在初中时没有接触过,怎样引入教学需要进行实际例子的选择;人从高处跳下来为什么有下蹲的动作,而不是直立。在一些轮船的边上为什么要绑上废旧轮胎,跳高比赛为什么要放上很厚的海面垫。当提出这些实际问题时,学生在思考这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动量的学习也就自然而然的引上正常的轨道。

3.3 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地插入物理学家的相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毅力;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很多优秀的物理学家经过艰苦的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牛顿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发明了微积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学中重要的规律。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辛勤劳动,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电磁场理论;赫兹又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劳动证明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正确性。托马斯杨经过自己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实验,巧妙的解决了取得两列相干光的问题,使得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变得较为方便。法拉第经过长达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物理学是建立在很多人辛勤工作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适当的相关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讲透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个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会感觉到很难。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将抽象的概念规律在学生的意识中形成比较具体的模型,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在经典的理论模型基础上会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使物理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提升综合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延伸和提升,怎样将初高中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做到承前启后,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高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怎样在教学中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将物理教学进行下去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反思,是能够较好地解决的。

参考文献

篇9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忌“高高在上”,要多与学生交流,努力让学生敢于、乐于亲近教师,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一视同仁,还要和蔼可亲,让学生觉得教师不仅是他们的师长,还是他们的朋友。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或是不足之处,教师不要动辄大发雷霆式的批评,而是心平气和地指出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改正或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教师,也就会喜欢物理学科。我认为,这一点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很重要,要引起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课前关注学情,备好课,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我这里所说的课前备课,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教师对所讲授内容的准备,还包括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和准备。我们知道,不同的学生和班级,对所学相同内容的接受和理解情况是有差别的。因此,就某一节课的准备而言,教师除了扎实准备所讲授的内容以外,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所带班级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或是采用讲授法,或是采用讨论法,还是采用实验法,要因班而异,因情(学情)而定。如我所带的三个班级中,其中有一个班是重点班,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要明显好于其他两个班。为此,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我总是准备两套教学方案,一套较容易一些,另一套就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既照顾到了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同时也满足了重点班学生的“胃口”。如讲授“电路”一节时,对普通班的学生,我让他们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如何画常用的电路图等知识后,就进入练习阶段,让他们举一反三,巩固好基本知识。而对于重点班的学生,我没有进行讲解,而是让他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动手准备,再让学生分组总结、归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搞清楚这部分内容。

(二)课中努力将物理知识与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若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将所讲授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好奇心,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物理现象与内在规律之间的联系,积极思考其中的奇妙之处,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如在讲授“惯性”知识时,我故意迟到了一分钟,跑步进入教室,有意地将讲桌碰了一下,以此来引出“惯性”的概念及有关生活中惯性现象。之后,我让学生列举他们生活中观察到的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并分析哪些惯性现象是应该加以利用的,哪些惯性现象是应该加以避免的。

(三)课后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网络,使概念系统化,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一样,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所以在学生学习了一定时间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一番梳理,使之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将一些相互有关联的物理概念系统化,就会使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进行再反思、再总结、再调高。这样,无疑会使学生所学物理知识形成体系,不仅使学生扎实掌握了所学内容,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重视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的教学和学习方法,那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巩固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篇10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体验式

一、演示实验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与补充作用

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张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有效铺垫,做好演示实验,可以将物理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够借助丰富的实验过程将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上来。除了以上的促进作用,演示实验还可以有效补充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欠缺,大家知道,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完善,理解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借助于演示实验,就可以将具体知识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从这一个角度来讲,演示实验能够对物理课堂教学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从实验本身角度来看,演示实验是经过完善化了的物理现象发生过程,而实验既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对物理理论的形象说明和有效诠释,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关系以经验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化庞杂为细节,把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活教材。同时,演示实验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问题探索,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学生往往能够从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会大大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保证

既然演示实验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如此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保证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

1.明确的实验目的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物理实验的精髓,认为演示实验就是简单地让学生观看,进而模仿或转化为知识,实际上,好的物理演示实验无不是有着明确的目的,这种目的又是多样性的。有的课堂演示实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如在学习浮力的时候有的学生会认为重的东西沉到水底,而轻的东西漂在水面上,则给学生呈现出沉在水中的小铁钉和漂在水面上的大木块(小铁钉的重量远远小于大木块),这样的直观现象一下子就能够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促使他们形成知识学习期望。再如有的课堂演示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清楚认清物理知识内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强化。比如学习动滑轮和定滑轮时,用弹簧秤通过滑轮缓慢拉重物,让学生看弹簧秤的读数,则学生就能够强化所学知识,而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推理论证,这尤其适合那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再如,有的演示实验是放在知识学习之后,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设计的,这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辩证看待所学知识,认识到理想化状态和实际生活状态下物理知识的表现差异性,这也是树立学生良好物理学习观的基础。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就会流于形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不会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整体性的促进,甚至还会造成一种反差,导致学生一心只关注演示实验,而对理论知识本身不感兴趣。因此,演示实验的目的性实质上也是与知识紧密结合性的有效反映。

2.直观形象性和结果真实性

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观功能,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其注意力虽较小学生有很大发展但是仍然处于意志力发展较为薄弱的阶段,而物理理论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性和单调枯燥性。因此,物理演示实验就要弥补学科知识的这一不足,通过实验过程本身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放大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性,比如使用比较大尺寸的仪器,使用不同颜色的实验器材,还可以在传统实地器材使用基础上,将投影仪和flash实验模拟融合进去,形成一个既重视直观感受,又引导过程理解的多方位多维度学习过程。直观形象性这一特点是所有演示实验的基本思路。因此,使用的仪器和演示过程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而不要喧宾夺主,为了实验而实验。

除了直观形象性,演示实验由于具有一定的模拟性,在结果上往往离理论知识有一定距离,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认识困惑。因此,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过程中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尽量保证演示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如果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期望的实验结果,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进行弥补,避免对学生造成误导,比如可以通过再次实验后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将实验问题转化为学生思考问题,将实验失误转化为知识探索,这样,不但没有降低原有实验设计的目的,还通过“演示”错误帮助学生认识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过程体验性和启发性

有的物理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往往不太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结果造成演示实验纯粹成了教师的个人表演,如果碰到课堂内容偏多的情况下,演示实验就会匆匆进行,效果更是无从谈起了。因此,好的演示实验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下,哪怕最简单的看一下弹簧秤示数,拉一下小车等,都是较为有效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能够提高演示实验的过程价值,并且体现了实验教学的实践性本质。当然,演示实验不同于学生实验,过程体验只是为了避免教师的单调“表演”,而不能喧宾夺主,过于展开,那样可能真正干扰到正常课堂教学的步骤。物理演示实验的另一个有效性指标就是启发性,这是从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的必然思路,如果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已有知识,那么这种演示实验的价值是及其有限的,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讲,单靠死记硬背掌握基本知识的效率并不低,因此演示实验的重要一环就是通过实验,给学生以启发,通过演示过程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假设、验证假设等较为科学的系列理性思维方式。达到这一目标,物理演示实验才算较为完整地完成了其作用,让学生达到物理现象与道理的相互印证。

三、小结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既是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和程序,也符合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合理科学的演示实验设计是保证实验目的充分实现的有力保证。除了做到上文提到的几点,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还应该开阔视野,将时代元素融入到演示实验中去,及时关注相关科技的新动向和新发展,不断突破实验素材的束缚,让实验带给学生乐趣,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实验充满活力,并最终实现其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寇国胜.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