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

篇1

(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意大利法学家米拉格利亚曾经说过:“道德与法律乃伦理学的两枝,是实现人类目标或伦理实体的两种方法。”道德强调自律,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督促、内心修养和习惯驱使,道德弘扬“什么是好的”、“做什么能够得到社会的褒扬”,道德是柔性的“约束”。法律规定“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什么做了要受惩罚”,法律是硬性的“底线”,主要体现他律。道德要求人们应该为善,法律要求人们不得为恶。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融合,引导大学生按照法律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将法律的外在强制性约束自觉转化为内在道德修养,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一方面,通过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引导大学生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使其在美德指引下,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教育让大学生知法、尊法、守法、用法进而护法,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法”成为大学生的行动准则。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注重道德和法律的强制与自觉、有形与无形、自律与他律的相互结合。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中每个个体要生存、发展、获得幸福,首要的前提是个体具有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就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讲,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就总体而言,权利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方面不容乐观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道德高尚,明礼诚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遵纪守法,尊重法律。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对于增强大学生成长的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另一方面,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方式,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形成自觉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秩序化的要求。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体现着大学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会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合的实践把握

(一)以生活为本,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融合个体思想品质的形成并不取决于拥有书本知识的多少,它是在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形成的,是在对生活世界的感悟中形成的。以生活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和源泉。我们知道,道德与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道德与法律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顺应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凸现及个性张扬,道德法制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因为人的个性是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道德法制教育是“人对人的理解”,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彼此心灵撞击、沟通和升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会面对诸多压力,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道德和法制教育,要从引导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高度、从大学生个性需求出发,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思想变化,将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避免缺乏生活情景性和生动性的空洞的“单向度”灌输式道德法制教育模式。坚持以生活为本,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用身边的故事感染大学生、以大学校园的案件警示大学生,不断深化大学生对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理解。引导他们遵德守礼、知法守法、健康向上,帮助他们解决在理想信念、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道德困惑。同时,关注困扰大学生常见的法律问题,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引导他们遵德守礼、知法守法、健康向上。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要“把主体的德行作为利益赏罚的一个重要依据,以选择性激励帮助人们在为自己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付出物质利益代价和成本中学会遵守社会道德”。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在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能够坚持法律之上,维护法律的权威。

篇2

一、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内容的教学情境,才能满足情境教学的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中,教师结合内容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入这些内容:①人是群居群体,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圈子、朋友和家庭,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或多或少都会受朋友的影响。你个人认为,有知心朋友,与朋友的友好相处,对于自己来说有什么好处?②请大家畅所欲言说出那些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让自己感激感动的朋友;③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谈一下大家在交友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友谊的错误认知,如认为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自己的好朋友结交了新朋友,自己会有失落感,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被朋友“背叛”;认为友谊就是讲义气、够朋友,能玩到一起;为了不伤和气,对朋友存在的问题、坏习惯等避而不谈等。如此这般,借助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话题来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体会,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还能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朝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创设合作类型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服务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情境设计外,还应到有一些教学组织相关的情景。合作情境,是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些事情,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如在“生命的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几则有关“小学生因为玩游戏、看电视挨父母、教师批评跳楼自杀”的新闻,然后,围绕新闻提出几个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什么导致一些年轻人越来越轻视生命?你认为孩子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是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溺爱、放纵和过高期望?是教师管理方法简单粗暴?还是学生情感脆弱、缺少自我约束?我们在今后的成长中,该如何应对挫折,对生命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针对这一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小组,让学生进行自觉的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观点等,推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学生讨论、思考给出答案后,教师再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要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效果更好。

三、构建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通过一些小游戏、小情境等与学生形成互动,简化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步骤,推动教学发展。例如,“走进法治天地”教学中,教师扮演“知心姐姐”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实际,从苏丹红咸鸭蛋、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毒奶粉、废纸包装方便面、皮革酸奶和果冻等饮食安全问题入手,讲述法治与民众生命财产、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法律、法治的地位和意义,使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中学生熟悉的一些话题来进行法治教育,如亲戚朋友之间借钱,碍于情面,没有打借条、立协议,结果借款方不愿意还钱,双方闹上公堂;出行时,上学路上,一些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一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因网游而抢劫他人财物,浏览非法网页,传播不良信息等,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社会见闻,和所遇所想,将这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体现在教学中,引导大家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接触、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自我约束,做一个守法守信的好公民。

四、在课堂创设模拟法庭,实现角色扮演

篇3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习,主要是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知识的应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巧设恰当的探究活动,引导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如:我在讲“我们维护正义”这一内容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正义的基本要求,维护正义的意义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激发不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如果变换方式就会好些。我让学生事先从图书室或网上收集有关包拯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初步感悟正义,了解正义的要求;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正反两方面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维护正义,才能战胜邪恶;最后可以通过对话活动,使学生把维护正义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自身问题,达到践行的要求。

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教师要在课堂上巧设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道德与法律紧相连”时,我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电影《被告山杠爷》片段,并讲解说,被告山杠爷是一个非常受村民尊敬的好书记,可他用“游街”的办法教育村里一个不孝的儿媳,却逼出了人命,使自己成了被告。然后让学生讨论:山杠爷被逮捕后感到很委屈,村民们都替他抱不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们众说纷纭,我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接着我又问: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这个问题讨论结束后,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要综合运用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法治与德治意识。由此可见,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课堂中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教学改革;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各高校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采用全国统编教材。现在学生统一使用2013年7月修订版,这部教材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起着积极地作用,但是因为教材的通用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为了提高该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

在严格执行“新课改”精神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进行一系列优化组合,将教材内容分为理想、爱国、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律五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部内容又进行了详略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要突出讲解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章要重点讲“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关于法律部分,突出讲解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和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密切关系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手段,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通过案例的分析,启发和帮助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与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如在讲解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时,除了选取历史伟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也列举了典型的学生熟知的人物,如马云的为理想而战。我们通过选取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制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音像资料,制作成课件,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多媒体课件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尤其是对法律知识的讲解,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呈现案例,也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法律方面的视频让学生看。通过这一方法,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明确,也使课堂教学摆脱抽象、枯燥的局面。

(三)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将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贯穿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突出多样性,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课堂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单纯听老师讲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创设了如下的活动:

第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运用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着丰富教育价值的影片,如为了国家尊严的爱国主义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孔繁森》;针对某一节法律知识的简短视频等。学生看完后,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也更容易接受、掌握课本知识。

第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如:结合第一章内容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人生理想演讲,激发学生们为自己理想而奋战的情感。针对第二章内容的“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会,学生们抒发了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让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表演。如讲第四章道德的内容时,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到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讲到法律部分时,班级举行法庭模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法律的权威,也培养了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增长知识,获取体验。如:在学习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时,让学生收集民族歌曲,并让有唱歌特长的同学学会演唱,收集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影像资料或小故事。这样,课堂就变得丰富多彩。有的同学唱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的同学唱了壮族歌曲,每唱完一首歌后,让准备好的同学介绍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这一节课,激发了学生促进民族团结、做忠诚爱国者的情感。在动手操作中,还让学生制作了“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们制作手抄报,一方面把自己的绘画、写作的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2、社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的都是专业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走向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此,我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利用包头市周边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了校史馆、包头市博物馆、王若飞纪念馆,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情感。利用包头市企业资源,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现代企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强烈愿望。

第二,利用周末步入社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到包头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同时给福利院中孤残儿童带去了温暖和帮助。此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性、责任感,使学生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奉献社会,为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自主地提出问题。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例如,让学生到企业、到农村进行考察调研,撰写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学生也可以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在自己的家乡进行调研,开学时学生上交调查报告。通过社会调查,能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学生总评成绩的完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期末成绩占绝大部分的考评方式,实行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40%+实践成绩×20%的方式。

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由三部分组成。(1)平时作业。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20%,以百分制记分,由任课老师结合课本内容布置作业。学生在课下思考,完成书面作业。(2)课堂考勤占10%。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进行相应扣分,直到扣完为止。(3)课堂表现。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10%,主要以课堂纪律和课堂提问为主,对于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扣分。课堂提问是由任课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给与加分。

2、期末成绩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综合性测评。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期末考试采取了开卷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总评成绩的40%,题型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考查课本不同章节的内容。这种考试题型既考查学生课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反映出学生思考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

3、实践成绩

实践成绩主要以社会调查方式评定。老师设计出调查主题,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定主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每组最终需要提交一份2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实践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潜涛 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刍议[J].北京教育,2006(10).

篇5

一、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利用课本的情景设计心理体验活动,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适时加以引导。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主张,并申述理由,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而那些没有发言的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中,也作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创设这样的心理体验情境既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又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激励学生,让学生自己能够大胆地设计,大胆地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考中发现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合一。

三、巧留教学空白,创设悬念情境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开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如为了让同学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重要作用,我给同学们补充了一则材料:“一母亲在女儿高考落榜后鼓励她去教书,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因讲不清问题而被学生赶下讲台。母亲又鼓励她去学裁剪,不到一个月女儿又因裁剪了不合身的衣服而被老板辞退……”讲到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悬念:“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时母亲会说什么?这又会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普遍认为,如果母亲继续鼓励她,她终将成功;如果母亲责备她,她可能会从此意志消沉。这种设计悬念让学生探讨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四、借用文学作品,创设艺术情境

以文学作品为依托,创设艺术情境。文学作品具有寓教于乐、引人入胜的特点。思想品德课若能很好地借鉴这一特点,就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可以用文学故事寓教于“用”。这类可以在道德与法律的相关内容中运用。二是可以用文学意境寓教于“变”。这类可以在心理品质教育相关内容中运用。三是可以用文学名句寓教于“思”。这类可以在心理品质教育相关内容中运用。

五、开展课外活动,创设实践情境

篇6

规则,让人拥有理智,让人拒绝诱惑。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不当需求,必定损害孩子的规则意识。

故事分享:孩子上网

我不禁止孩子上网,因为在信息时代,禁止孩子接触网络完全是不现实的。但网络世界的确隐藏着许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孩子要上网,规则是前提。

孩子俩读小学时,我开始允许他们上网,不过,我与他们商量,定下三条上网规则:一是规定上网内容,如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收发电邮、完成作业等,可以浏览科学类、作文类、新闻类等网站;二是规定上网时间,一般一次不能超过半小时;三是规定单独一人不能上网,可以和大人一起上网,也可以两个孩子一起上网。

一次,孩子俩对我说,希望允许上网聊天,因为同学们都喜欢上网聊天。我引导孩子俩:时间和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上网聊天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身体健康,是很不合算的行为。我打了一个比喻,上网聊天也许很有“味道”,但人不能只追求“味道”,正如那些用添加剂增味的食品,吃多了却会慢性中毒。有人视网络为“网络鸦片”,鸦片“味道”好,但上了瘾却短命;英国人将鸦片卖给中国人,导致了后来的失败――我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孩子俩,得到了他们的认同。

关于网络上的“黄”毒,我对孩子俩说清危害。我引导说,我们住在六楼,如果爸爸说人从六楼跳下去是会被摔死的,谁会说“我一定要试试”?家长经验丰富,凡事又先为孩子考虑,因此,孩子一定要听家长的话,不能做的事绝对不应该轻易尝试。经我这样引导,孩子俩都特别自律,有时打开网页出现“花花绿绿”的东西,孩子俩都会说“”来了,迅速处理。

家教建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生活处处有规则,爱自由的孩子常常会违规,家长要寻求规则与自由的平衡点。规则教育贵在培养孩子的理智。有时孩子违反规则,是不懂其中的原因,若能给予说明,孩子自然会更好地遵守。

让孩子敬畏道德与法律

违反道德,不仅使人孤立于群体,也将使其受到良心的自我谴责;违法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幼小的孩子,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对道德、法律的敬畏感。我觉得,孝顺父母、感恩老师、不伤害他人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幼儿时期就要教给孩子。当孩子违反道德和法律规则时,家长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并要清晰地告知孩子会产生的严重后果。

我曾看到一位孩子打骂父母,父母居然笑着应对。试想,对于孩子而言,如果父母都可以随意打骂,还有什么道德可以敬畏?有一位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在网络上受到家长的恶毒攻击,后来该老师受到公开处理,在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中,该老师意想不到地辞了职……家长自然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为此自责。老师犯错应该通过正常渠道来诉求,岂能采取一种对待敌人的态度?我觉得,这位家长可能在孩子的人生中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阴影。

我常通过故事分析的形式,对孩子俩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选择名人的故事,孩子特别容易理解与接受。有时,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也常被我用作教育孩子的素材。一次,我和孩子俩对一则宣判犯罪分子的报道进行讨论,单纯的孩子对判死刑感到很害怕,我就和他们谈,什么是法律的尊严。还有一次,报纸报道温州山区有一位小男孩,父亲患病,年仅10岁的他坚信山上的草药可以救父亲,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都没有停下寻药救父的步伐。后来我从道德的角度与孩子俩讨论,孩子俩从中感悟了孝心。

在生活中学习规则

我特别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孩子俩遵守规则。孩子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对孩子而言就是“法律”,如果不遵守,既是不诚信的表现,也可能会为日后成长留下隐患。孩子俩玩游戏时常常会吵架,我的处理原则是:凡违反游戏规则的一方就受批评。

人际礼仪是重要的规则。孩子在幼儿期的人际礼仪主要是向客人打招呼。从心理特点看,孩子一般对陌生人都会有戒心,家长如果事先没有教育引导,孩子一般不太愿意与客人打招呼,也不知如何打招呼。我很早就开始教孩子应有的礼仪知识。家里来客人前,我会与孩子商量该如何打招呼;客人走后,又给予反馈,以表扬为主。到客人家去,我要求孩子不能乱跑,尤其不能乱动客人家的东西。一些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如入无人之境,我觉得,这不是活泼,而是没有规则意识。

孩子是好模仿的,当常常目睹不守规则的现象时,特别容易被同化而违规。如当前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很普遍,这对孩子来说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时候,家长要特别强化规则意识。一次,孩子俩外出正遇堵车,他们看到大人违反交通规则,想不通个中原因,我告诉他们,主要在于这些人以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规则教育,并教育孩子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与孩子共同制订家规

以家规教育孩子,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家教方式。孩子俩小时,我制订了一些家规,如按时睡觉、不能挑食、不能打架等。大部分家规是动态的,是在孩子俩犯错之后总结出来的。一次,孩子俩吵架了,原因是分葡萄干时一人多一人少。我来解决,先从杳杳的葡萄干中拿些吃了,这下杲杲的多了,杳杳不肯;我又从杲杲的葡萄干中拿些吃了,这下杳杳的多了,杲杲不肯;最后两人的葡萄干都被我吃光了,这时他们才突然发现问题所在,于是都哭了。我借机教育他们,不相让的双方最终都会有损失,后来就有了“吃零食时要相让”的家规。还有一次,孩子俩吵架,杳杳关起门来大哭。事后,家规中又多了一条“哭的时候,门不能反锁”。

家规的制订和实施,应该尊重孩子的民利。孩子小时,父母是他们的精神支配者,孩子自然都会听家长的,尽管如此,家长还是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稍大时,孩子的个性增强,家长更要以民主平等的尊重来制订和实施家规,如果家长总是显示不可挑战的专制,就容易使孩子产生痛苦的体验,甚至走向叛逆。青春期后,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家长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高度,或者不断改进教育艺术,才可维护家规的威信。

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

自由与规则是一对矛盾,爱自由的孩子常常与规则相冲突。我觉得,一些不当或不合理的规则,突破一些也无妨。如规则本身制约了孩子的自由成长,或者孩子长期违反这条规则,说明规则本身就得修改。我孩子俩小时的早餐以稀粥、面条为主,杳杳对此不满意,故意吃得少。后来,我与她商量约定,每周安排一次吃西餐式面包,杳杳很满意。

规则是相对合理的,我特别注意教育孩子,碰到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可以寻求突破,但要慎重考虑对策,最好能与规则管理者进行沟通。杲杲读中学时,上午在学校,下午在家,我事先已与老师沟通,但还是让杲杲自己向班主任请假并获得批准。杳杳读高一时,不参加学校的早、晚自修,而学校规定每天要将请假单交门卫,我让她自己和老师商量,能否长期请假,但学校不予通融。杳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次写一个月的请假单,经班主任签字后,每天交一张给门卫。

规则需要惩罚来保障

孩子的成长是与规则斗智斗勇的过程,因此,若有孩子任何不当要求时,家长绝不能妥协。如果孩子有些试探,家长就任其发展,孩子就会摸透家长的心思,有了一次妥协,之后就会有第二次,最后就会破坏规则。如,孩子常会以哭闹来试探家长,家长绝不能因此心软,否则,孩子都会以哭闹来应对。

违反规则者,必须接受批评,甚至惩罚。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味的赏识,孩子犯了错,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结果孩子越来越野蛮。我曾碰到一位学生,常常在教室里乱发脾气,无故推倒课桌椅。家长却说,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这样的。我觉得,面对犯错的孩子一味地姑息容忍,结果很可能会让孩子今后走上人生岐路。

孩子俩小时,我规定他们不能观看指定电视节目外的内容。记得一次,孩子看完“蓝猫”动画片之后,还多看了一会儿电视,我发现后给予了批评,并与孩子商量,最后以“第二天不看‘蓝猫’动画片”作为惩罚方式。教育需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奖惩都需要内心体验,有了体验之后,孩子则更能遵守规则。

健康是幸福人生的第一要素

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的愿望。健康,需要在饮食、生活习惯上下工夫,还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故事分享:孩子的饮料

市场上的儿童食品花样不断翻新,如饮料就有不同口味、不同类型,吸引着儿童猎奇、贪婪的眼光。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存在较大的问题。

孩子俩的饮料,我一直提倡白开水和牛奶,除此之外的各式各样经过加工的饮料,以满足孩子好奇心让他们喝一点外,不提倡经常喝。我觉得,从小让孩子喝最朴素的饮料,最起码对健康大有裨益。

我常常让孩子接触关于水和牛奶的文化。对孩子俩讲古人特别喜欢水,如“君子之交淡若水”“上善若水”的人文知识。与孩子一起欣赏牛奶的广告,如蕴含一定文化品味的广告词“草原的奶牛会说话”“有甜/就有酸/点点滴滴都是青春的滋味/我喜欢自己体会/这是我的青春/我要我的滋味/”,孩子俩很喜欢。

一次,杳杳要完成关于科技小论文的作业。我们指导她做液体的实验。选四个杯子,分别放入沐浴液、可乐、雪碧和水,然后把蚂蚁放进杯里,观察蚂蚁的生存情况。经多次实验,孩子们发现:蚂蚁在水里生存时间最长,在沐浴液里生存时间最短。女儿完成论文的同时,孩子俩也深切感受到“水是生命之源”的道理。

上学后,孩子会对我们说,某某同学专门喝可乐。我就教育孩子,别人喝什么饮料,我们不要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喝可乐,不是有更多的牛奶让你们喝吗?”经长期的引导,美味的饮料对孩子俩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家教建议: 健康要从生活习惯做起

幸福人生,健康是“1”,其它都是“1”后边的“0”。家长要通过引导,使孩子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饮食贵在均衡和清淡

家长都希望孩子身体强壮,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增加营养。鸡鸭鱼肉总往孩子的碗里送,而孩子不吃蔬菜则放任不管。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少吃或者不吃蔬菜的偏食习惯。当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时,就会损害健康。饮食贵在均衡,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食要有米饭或面食,粗粮如番薯、玉米也要吃;要有肉类,鸡肉、猪肉、牛肉、羊肉要轮换吃;鱼类也不可少,更要多吃蔬菜与水果。现在一些孩子都有挑食的坏习惯,我觉得,这是家长纵容的结果。如孩子小时,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喂饭;孩子开始挑食,需要惩罚时却不了了之,如此教育,挑食也就在所难免了。

孩子俩小时,我父母亲在家养孩子,经老人家的细心照顾,基本上能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因温州民间流行“吃鱼的人更聪明”的说法,平时食用鱼类相对偏多,孩子俩也喜欢吃鱼。因为我们一直对孩子的饮食严格要求,孩子俩都能做到定时、定量就餐。孩子俩还有个优点是不挑食,这也保证了饮食均衡。孩子俩也喜欢吃零食,但基本上以水果为主。家里每天都有新鲜水果、干果等供孩子随时享用。此外,诸如饼干、糕点之类食物,我也允许孩子尝尝,但规定不能多吃。带孩子俩去超市,他们喜欢买些零食来尝鲜,但总体上也不让多吃。

教给孩子卫生常识

孩子小时,家长要尽早教孩子卫生常识,特别要注重吃喝拉撒等卫生习惯的培养,而且要在坏习惯养成之前,先把好习惯教给他们。孩子都很喜欢动手玩,学会洗手很重要;吃饭要慢,用餐时间要固定;幼儿时期,家长就要培养孩子定期排便的习惯。特别是有规律的睡眠,对孩子的健康相当重要。一般而言,孩子的睡眠时间,幼儿需要10小时以上,小学生需要9小时以上,中学生需要8小时以上。当前应试教育盛行,孩子上学后,常常睡眠不足。我特别重视孩子的睡眠,为了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我引导孩子俩自主学习,选做学校作业,基本上不参加学校的早、晚自修,这么一来,孩子俩的睡眠时间就充足了。

孩子俩三、四岁时,我尝试让他们了解人体器官及保健知识。当孩子生病或者受伤时,我借机对孩子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随着孩子成长发育,青春期卫生教育是个不容忽视的内容。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本关于儿童青春期卫生的书籍。孩子俩14岁时,我在上海书店看到人民军医出版社《花蕾悄悄绽放――中学生自我性教育(女生篇)》和《当嗓音变得沙哑的时候――中学生自我性教育(男生篇)》两本书,买来送给孩子俩作为礼物。

中西医结合保健康

我的曾外祖母出身在中医世家,我父母也懂中医常识。我小时生病,基本上喝中药,直到2004年做阑尾炎手术时才第一次打针,亲身经历使我对中医有特别的好感。我觉得,凡药三分毒,西药毒性比中医相对要大,所以能用中医时最好先不用西医。现在一些家长,当孩子有点小毛病就让孩子吃西药,孩子的体温稍有点高,就要求医生用抗生素,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孩子俩幼儿期住在塘下镇塘西村。也许双胞胎孩子体质相对弱,感冒特别多。每次感冒,我们基本上找中西医结合的医生,一般三四天就会恢复健康。如果需要打针,一般我会很慎重地向专业医生了解情况后,再允许打针。我家搬到瑞安县城来之后,一直由瑞安中医院的医生给孩子看病,中西药结合,尽量少用抗生素。

重视安全防范教育

孩子上学后,中饭常在学校吃。集体餐厅吃饭,饮食安全不可忽视。我常教育孩子俩,吃了不洁的东西,就会有风险;凡味道与平常吃到的东西明显不一样的,要分析是否有问题;凡怀疑的东西,宁可信其有,以不吃为好。

每当流行病盛行时,我就教育孩子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如果孩子生病了,那一定在家里完全恢复好之后才去上学,我觉得,带病坚持上学并不值得提倡,这不仅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而且还影响他人健康。

当前社会治安环境、交通环境不甚理想,孩子小时还需要家长照顾看护。孩子俩上小学、初中时,我都安排接送。杲杲上高中时11岁,也安排接送;杳杳读高中时14岁,我才让她独自坐公交车。这是我特意为孩子成长创设的安全环境。按理说,孩子越早独立越好,但我觉得,让孩子在没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中冒险并不妥,至于独立人格,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来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

孩子天生爱运动,跑步,爬高,追逐,嬉闹,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幼儿期,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自由运动的场所。幼儿的运动技能不足,加上孩子爱探究的心理往往特别关注非常规的东西,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运动场所、运动器材的安全隐患。孩子受伤后会有痛苦体验,如果受伤过多,或者受伤后还受到家长的训斥,无形中就会打击孩子运动的兴趣。

篇7

关键词:人;社会;解放

对人的解放的关注,不是哲学家们悲天悯人式的苦想,而是社会发展中必然产生的追问和探索。不论是具有宗教特征的“千年自由王国”,还是具有朴素色彩的“新和谐公社”,都是追求和谐发展和全面解放的愿望与尝试。但是,思力之不逮,形势之不眸,环境之不谐,使得有关理论和实践经常处于争议和质疑之中,就连被广泛接受的的人的解放理论也经常面临不同方面的非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的解放的形式和边界确实有很多疑问,还没有任何一种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能够一统天下,思想认识存在边界,理论设定也难免有边界之分。另一方面,人的解放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解放之后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解放之后如何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明确的边界。这方面,设想愈是详细和周密,愈会陷入空想。

一、西方哲学中的人的解放话题

在众多的西方哲学流派之间,人的解放及其真实性是充满思辨性而又经常辩论的问题。一些西方哲学家怀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希望在社会发展中通过自己的理论及实践,解民生之倒悬,除社会之疾苦,从哲学视野对人的解放作出多方面的探索,他们以高举远慕的眼光充分审视社会现实,用充满睿智的思想阐发人的解放问题,在自己设定的边界意识中表达了人的解放叙事。

(一)“元叙事”设定人的解放逻辑和边界状态西方哲学在论及人的解放时,总是先预设一个话语前提,通过一种基础叙事保证话语的合理性,这种方法在学术研究和哲学辩论中很常见。通常情况下,通过元叙事对某一事项进行描述并构造具有统括能力的话语形式,就规定了最原初思想的表达方式,给人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由于论述的前提不同,设定的话语基础不同,造成不同的元意识以及不同边界,运用到人的解放理论上,会有不同类型的人类解放逻辑及其话语边界。西方哲学强调价值理性,把人的解放看成价值观的深刻变化,这是心理情感的高度释放,这种叙事表达的是思想超脱后形成的心物和谐,由于其目标、途径和方法都是多元的,关于人类解放的逻辑也是多样的。康德推崇道德的力量在人的解放中的作用,他在论及人的解放时强调道德和审美的作用,认识“道德星空”中的众生存在状况据定于自身理性的成熟状况。黑格尔主张通过提高理性思辨消除宗教意识,这一思想体现在人的解放上,就是通过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的思想解放消除宗教神学支配的封建特权。这种理性叙事的关键词是“绝对理念”,它借助绝对精神寻找实现人的解放的真正主体。笛卡尔用唯理主义叙事来描述人类解放,它对事物“二分”特征的认识在人的解放问题上显示出双重特征,一方面是对人的解放的充分自信,另一方面是对人的解放的忧虑,但总体看来人的解放毫无疑问地预示着新的价值观和价值秩序的确立。因为,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奥秘中形成自觉意识时,理性光辉折射出的外部形式和由生理因素影响的内在品格会协调成秩序化的结构,在消除“人”和“物”的分隔基础上形成“心”“物”交融状态,这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一定程度上说,社会主体对物象的选择,是情景变化造成心灵变迁的结果。孔多赛把理性提高到空前的地位,用理性主义来诠释人的解放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模型,他是以启蒙式和思辨式的政治话语阐释普世性关怀的。从上面的观点看,在理性的光辉和价值的重塑中,人的解放是不断驱散内心迷雾而走向健康的审美过程,是改造不良价值走向阳光社会的过程,是用理性张扬人性的过程,随之而来的是边界意识的变化。“怀疑主义已彻底消解了整体主义价值观和目的论自然观,义务本位的自然哲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第一原则‘我思故我在’,为近代提供了一种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新范式,也预示着从永恒秩序转向个人自身的新纪元的到来。”[1]尽管西方哲学的“元叙事”设定了人的解放的初始边界,但在不同哲学家那里,这个边界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我们没有理由按照同一种思维模式来理解他们的观点,也没有必要固守其中的一种观点,在实践中“人的解放”边界经常被突破。与其说是生活所提供的素材发生了变化,倒不如说人们的心境和思维发生了变化,人的解放的无限性与人们突破现有边界的愿望和可能性,改变了话语结构和叙事方式。

(二)“彻底解放”的理性叙说和边界问题元叙事造成的边界意识会引起一系列发问:人的“彻底解放”有没有边界?“彻底解放”意味着什么?“彻底解放”是不是意味着人类目标的终结?回答这些问题,“典型的主题是‘岁月的终结’‘历史的终结’,旧事物的废除和新事物的开始。带有一种迫切与期盼的感觉。典型的难题是,在迎接期待日子的过程中,人们该做些什么准备。没有人怀疑未来正在来临”[2]。通常情况下,构成意义结构的价值存在是未来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法理依据,理想主义者无疑会将历史归宿设想得尽善尽美,而现实主义者会把未来社会想象得更为具体一些,有时也会因为社会这种矛盾和问题表现出悲观主义的态度。如果以抽象的思辨去理解上述问题,关于“人的解放”的设想可能被引向乌托邦的想象,仅仅从纯理论方面看待“人的解放”及“终极价值”,可能在现实的发问中陷入逻辑悖论。因为,理论设想只是提供一种思路,能否达到“彻底解放”则是由人的实践能力及社会系统决定的,而“价值终结”与否也是由那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古代西方哲学的“元叙事”是抱着现世的人文情怀来规划人的解放前景的,其思想格调是积极向上的,其逻辑思维是前瞻性的,因此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生生不息的探索而不是悲天悯人的思想谋划。这种叙事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冥想上,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少人的想象中悬设出一种令人期待的未来图景,希望人能够摆脱自然的束缚。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叙事以社会进步为基础,尤其是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因为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维度和时空观念,在物质生活上有了新的追求,在活动上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在心理上有了解脱和释放的可能。理性的影响被明确表达出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在社会中发生作用,尽管经济利益关怀会让人们偏重于工具理性,道德精神的关怀使人们偏重价值理性,但在总体上人们是希望二者协调的。因此,在人的解放中,理性是经常性的重要因素,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提升社会的物质支撑和精神素养的同时,也成了人的解放的重要动力。但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人的解放进程中都不是按照单一方向发展的,由于对二者关注程度不同而造成的社会发展路径和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别。二者共同影响着由元叙事决定的边界意识。按照哲学家的有关思考,具有充分理性的人的解放状态是在和谐有序的社会中实现的,公共生活的价值取向与私人生活的价值选择形成良性互动。

(三)“彻底解放”的悖论和虚幻特征由于西方哲学家关于人的解放的谋划充满想象成分,其元叙事的边界也充满虚妄特征。一方面,他们把人的解放描绘成是激动人心的事情,希望在社会的变迁中刷新人的心理面貌和存在空间;另一方面,他们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叙说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们站在此岸眺望雾霭重重的彼岸,用想象安慰充满渴望的心灵。正是因为这种特征,尼采把西方一些哲学家关于人的解放逻辑比喻为“站在门口的虚无主义”。有时它似乎很近,只要转过街角就能看到,只要跨过门槛就能身处其中;有时它似乎很远,奋斗了多年,最终不免是镜花水月,使人们丧失信心。由此形成的复杂心理,在古代西方哲学中找到了栖身之所,在这样的基础上描绘出的未来图景存在着悖论,它既让不少人追捧,也让不少人迷茫。理论上设定的价值边界经常在守望与开新中更易,有人用形而上学的叙事方式填充这个话语空间,将“彻底解放”的愿望悬置在幻想之中,其主观性和虚妄性自不待言。有人用机械唯物主义叙事方式描绘人的解放,单调的刻板的形式使本来活生生的现实变得苍白无力,或者使未来目标变得庸俗不堪。这两种叙事方式的不足或悖论在于一个太过“理想”,把人的解放变成了空想,一个太过“现实”,把人的解放水准看得太低。不难理解,当人的“解放逻辑”与人的思想认识一致时,或者当这种理论因误读社会真谛而使自己设想的目标发生贬值时,价值边界也因此而移动。人的价值由现实来体现,人的解放也在现实中实现,设想超越现实的人的解放路径,既可以展示对未来社会的信心,也可以使人丧失对未来的信心。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真正的人的价值和彻底解放,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现实实践。宗教哲学设想上帝神灵,与西方哲学中的“绝对理念”,在本质上说都是虚幻“解脱”理论,尽管它能够给不少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但从现实的眼光审视时,漂泊的心灵依然是无家可归的。让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在很多时候以“解放”诉求为开端的美好愿望,却以身体“压迫”或心灵“压迫”的悲剧为结局?为什么以“解放”诉求为开端的目标却表现为“毁灭”的结果?为什么元叙事中的解放理论与现实解放逻辑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就这些追问而言,古代西方哲学采用理想化、格式化的逻辑把处于此岸的“人”与处于的彼岸“人”截然分开了。

二、中国传统视域中的人的解放叙事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的解放及其边界的主要视域包括世界本原的天道观、世界状态的动静观、人性问题的善恶观、认识论的知行观,它重人生且强调社会关怀,重伦理且强调理想人格,重社会且强调整体和谐,它所规定的边界及特征大致如下。

(一)思想边界与人的解放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发展也倾注了很多思想关怀,其着眼点是从个人发展走向国家发展,从伦理贯彻走向思想构建,从小国寡民走向天下一家。视野是由眼前向外推移的,思想是聚小成大的。其中,宗法伦理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专制制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空间,很多时候人是以依附的形式畸形发展的。宗法伦理一方面试图将完人愿望、圣人心态、哲人思维灌注到人的发展中,另一方面又以血缘、宗族、纲常为人的发展设定一些框框,无形中造成很多羁绊。在思想上,“心”与“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材料,丰富的民族心灵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特色,对人的发展的阐释也是精微备至的。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突出人的主体性,为实现和满足个人的需要而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不属于人的本性,而是实现人的欲望的工具,这使得人的存在边界与自然的边界形成明显划分的区域。中国传统哲学表现出另一种景象:“人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制度,作为社会本质规律的体现,不仅是人存在和安全的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律和原则,是人的固有本性,而不是人本性之外的异己之物。”[3]这种语境中,思想边界尽量与自然边界靠近与重合,是比较接近人的解放愿望的。这种思想的崇高境界就是“天下一家”的国家观和“思想一统”的政治观,“天人感应”不过是一种通俗一些的说法。从思想寄托的表达看,“仁”“理”“民”等虽是封建统治者和思想家关注的要点,但在实质上不过是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所谓“仁”“理”“民”没有上升为国家的发展纲领,它还只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精神构建,一种建立在个体层面上的思想认同表达。“兼济天下”是以“独善其身”为基础的,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求“意义世界”的完美,当物质资料匮乏时,希望“安贫乐道”;当道德世界面临问题时,提倡“孔颜乐处”。现世的物质生活与内心的物质生活是明显有区别的,物质财富的占有并不能消除心灵的空虚,物质世界的存在与意义世界圆满,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标准。实际上,由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这两个方面的设想是不完善的,二者经常存在离异状态。

(二)行为边界与人的解放“大一统”的政治目标,不仅把追求思想一统作为精神约束的重要方式,在行为上也表现出要求一致的愿望。不过,由于社会经常处在割据分裂状态之中,由这种状态造成的地域边界也经常给思想划分区域,由此会形成人我差别、群际差别。追求无限发展的心态与现实的分殊及多元状况造成矛盾倾向,在思想与价值统一的想象中边界意识会被淡化,忠顺、孝义、伦理、教育是达到思想一统的重要手段。由地理差别造成的环境变化给人提供了现实边界基础,内外兼修和体用兼顾的要求提供了心理边界基础,两个方面的变化是交织在一起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主张“文以载道”“代圣人立言”,众多知识分子希望“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这激励着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抱负和替天行道的责任担当,但当“入世”而未得时,又会归老泉林、吹箫课子。在长期的风云变幻中,那些富于才识的人往往愿意把心理边界延伸到平民之中,而在封建君主方面,对思想边界的设计是刚柔兼具的。圣人和完人是儒家追求的目标,这种愿望是希望把不同的行为通过德行和理性联结成一个结构,以人治措施和以言教方式构划边界。在儒家看来,这种目标是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有人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有人说“满街皆是圣人”,也有人说“尧舜人人可学齐”,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向儒家设定的标准看齐。但是,这种期待常常被现实打破,思想标准僵固造成的精神枷锁和肉体压制经常萦绕在人心中。国法、礼法、家法成为维护行为边界的工具,人在这个空间里是用道德关系与伦理关系调节行为的。

(三)价值边界与人的解放人的价值不易精确界定,因为价值尺度的主体性极其明显,人们对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认识有着明显的主观性。但是,人的价值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内在关系,却是不能否认的。“人贵于物”表达了人的地位的至上性,“以人为本”表达了社会关怀的主导性,未来社会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天人合一”表达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通,是伦理道德与自然发展的一致性。中国传统哲学喜欢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希望追求一个完美的人生图景和社会画面,其“抽象”特征明显而“具体”特征不足,其主观特征明显而客观特征不足,由于偏重于在言志之事、写心之物、载道之文、传神之形、抒情之情上下功夫,使人的解放带有更多的虚幻性。这个过程中所表达的价值带有更多个人倾向,很多时候希望通过个人的成功来实现社会愿望,是追求个人人格完美的一种方式。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哲学更倾向通过道德提升达到人的解放。如果说西方社会通过“知识就是力量”来唤起人的求知愿望进而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那么中国传统社会是通过“道德就是力量”激励人的全面发展的愿望。显然,知识和能力是人的解放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果把道德提升为人的解放的唯一要素,则会有明显的不足,因为人最基本的活动是实践,劳动实践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自身价值的重要行为,是人走向自由和解放的动力之源。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感受到创造美、得到美、欣赏美的精神愉悦,撇开世界的物质性和社会的实践性来追求纯粹的空灵世界,不是真正的自由和愉悦。中国传统社会中关于人的解放的认识没有实现真正的“人的发现”,在现实社会存在着明显的价值失落,尽管在精神世界里占尽风光,在现实生活中却形格势禁,在精神元素的使用上“挥金如土”,在物质资料的占有上却“囊中羞涩”,对人类解放的认识变成了道德上的咏叹,这个关于人的解放的图景是不够完整的。

三、宗教对“无限”的领悟及其解放理论的虚幻性

早期宗教已经显示出认识“无限”的愿望和能力,人的思维有超越有限的能力,也有接近无限的能力,在一些方面宗教把人的这种能力发展到了极致。然而,“无限”的边界是模糊的,“这个词对模糊不定的、不可见的、超感觉的、超自然的、绝对的或神圣的,都是适用的,并把它作为我们称之为宗教的一个大范围知识对象的特征条件”[4]。宗教对“无限”的领悟是从感觉开始的,宗教的历史就是人们试图为隐蔽于有限面纱之后的无限生命命名的历史,在这个视域中,山川、河流、树木、风雨雷电、阴晴圆缺、白天黑夜,是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有界事项,而入世其内在原因却成了无边的想象,人的存在和发展是靠神的力量推动的。在有限中赋予无限以名称和意义,既是人探索世界奥秘的表现,也是寻求解脱和自由的愿望。“人类在暴风雨、天空、太阳或月亮后面发现了某种未知的力量,因此之故,当人们开始感觉到他不得不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不得不放弃他乐意去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于是便立足于宗教的大地上。”[5]因此,宗教观念的推动力在于人们可以借此感悟有限之物以外的无限之物,在于人们把建立在有限基础上的存在交付给无限之物(神),在于以神秘的方式推演事物的因果、规律和秩序。在宗教迷雾的笼罩下,“中世纪的思想均受到这样一种信念的钳制,即人是有罪的,生于斯世就灾难深重,轻如火花一般地飞升消失;世界终究会达其末日;地球上的生命并无自身的意义,不过是走向天堂或地狱的一种序曲”[6]。单一神教、多神教的发展,表明人们最初的无限观念是不完善的,也表明人们领悟无限的能力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与无限概念相联系的是人的发展程度,在宗教语境中,人构造一个属于天国的宗教王国,但又生存在属于现实的宗教活动中,思想上追求的是无限的解脱,生活上存在的是现实的束缚,精神王国与自然环境中的感觉是有很多差别的。因此,当人们的认识由现实转向神灵时,思想的虚幻就难以避免了。“宗教按它的本质来说就是抽掉人和大自然的整个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又反过来使人和大自然从它的丰富宝藏中得到一点东西。”[7]这种企图通过迂回的精神寄托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充满虚幻色彩,它认为人只有在自己的想象中才有精神力量,目的是通过“某种超验性的力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人们便将自己的现实关系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虚幻关系,自己的心灵也就寄托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了,精神世界移位就是文化信心的游移。这个想象出来的异己对象很完美、很高大,以至于无所不能,它是救世主的形象和世界主义的偶像,其超验性不难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中,这种伪善和虚幻并不少见,不仅需要无产阶级理论家辩证解读它,更需要工人阶级现实地对待它。很多时候,尽管宗教很虚幻,却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洗涤贵族肝火的一种圣水罢了”[8]。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不遗余力地通过宗教表达一种愿望,那就是希望奴隶、农奴或工人做温顺的听话者,宗教成了安慰他们的思想蓝本,但是主张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的人却选择了另一种途径。

四、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的解放的判识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人类解放理论超越了旧的思想藩篱,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人类的未来走向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人的解放不是以单个人的发展为标志的,即使是社会的部分群体充分发展了,也只能是人类彻底解放的基础和条件。因此,人的解放是社会的全面实践和全面发展,不能将这一过程视为某一个方面精度发展而其他方面可以忽略不计,而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明显弊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作为普遍事项而显示巨大威力,它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的物质生产,也支配着社会的人际交往,一方面是要求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和平等要求,另一方面是难以掩盖的裸的谎言和自由神话。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状况是由对资本的支配能力和支配状况决定的。资本的独立个性在彰显人的自由创造方面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教,一旦进入生活领域,被诗意化的心灵就有了种种羁绊。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有一个天然的关系媒介,那就是资本,因为资本家只有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够实现资本增殖,这种情况下,资本成了一种社会力量。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有一个天然的桥梁,二者由于资本的作用形成一种对立关系。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关系,才能消除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中,要实现人的解放,只在政治上获得自由还不够,政治解放只是人类解放的一个环境。可见,由资本的本质影响的阶级界限和认识边界,对人的解放历程和路径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障碍,而跨越这一障碍,意味着要打破资本永恒论的神话。这也意味着无产阶级要突破两个边界,一个是有形的物理边界,一个是无形的思想边界,前一个方面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它所造成的生产力能给无产阶级解放奠定现实基础,后一个方面要借助思想认识的提升,马克思恩格斯希望通过教育来达到这一目标。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这一过程设想得太过简单,因为无产阶级解放征途中总会遇到曲折和障碍,因为打破原有边界而构筑新的界限总是要付出代价的。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人的解放的另一要点是人的异化及其消除。在资本的作用下,劳动者的地位和人格都发生很大变化,本来由工人生产的产品却成了支配工人命运的商品,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异化使人的解放蒙上更多的“尘垢”。劳动产品的异化对工人的活动边界产生本质性的影响,产品的异化使工人的生活边界产生经济影响,人自身的异化对工人的心理边界、身心边界的影响,造成自我存在的模糊性,出现“是我”与“非我”的疑问。“对于工人来说,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也不再成为需要了。

人又退回到洞穴居住,不过这洞穴已被现代文明的污浊毒气所污染,而且他在洞穴中也朝不保夕,仿佛这洞穴是一个每天都可以离他而去的异己力量……”[9]当总体上的类本质发生异化时,人的物理存在和心理存在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它以资本的规律和欲望预设了人的活动和目标,获得预期中的人试图突破束缚而又不得的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常态。实践作为体现人的本质的活动,在显示人的能动创造的同时,也经常产生因资本家获取利润的贪欲而“变质”,各种形式的异化束缚着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也经常使人陷入宗教迷误之中,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就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矛盾的出现与解决是一个不断变换存在边界和思想边界的过程,在这方面,空想社会主义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尽管它试图跨越种种藩篱而走向自由,却没有在现实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寄托于英雄人物来破除迷误的想法终究是镜花水月。人的交往是打破物理边界和心理边界的重要方式,身体的舒展,情感的释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场所。不管是区域性的交往,还是全球性的交往,都能将世界问题、世界意识摆在公众的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社会事项的合理性及其弊端,进而确定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全球层面上交往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在国家层面上交往影响着资产阶级的行为和眼界,也可以影响到落后民族高边现状的愿望。世界历史往中,地域性的生活推向世界,各民族都有了证实自己品格和美好愿望的机会。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中,交往主要是由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推动的,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与国际分工的变化,也是对已有边界的更新,必然预示着一个新社会面貌的出现。这不只是一种理论设想,更是一种实践愿望,是逐步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表达“人的类的特性”的过程。把社会和谐与自由划上等号,是有片面性的,因为人的自由发展只是走向解放的一个重要因素,用这样的观点来概括社会和谐,在总体上还没有摆脱资产阶级的窠臼。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解放是全面的,即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状态。要实现这个“全面”,不仅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良因素作全面的否定,更要对未来社会发展有全面的建树,不仅善于打碎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恩格斯认为,当人脱离了动物习性并摆脱了动物的生存条件而具备了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时,人才真正支配了自己和社会,真正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充满自由精神而又全面发展的人。

在对自然的适应中,不再是消极被动的,人有信心有能力凭借自己的意志认识和利用自然,在对物理界限的适应方面是得心应手的;在对社会的改造中,极大地减少盲目性和消极性,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规划社会蓝图和创造美好生活;在心理调试方面,人受到的压抑大大减少,在阳光的社会中表现出阳光的心理活动,人际交往的束缚感与疏离感也随之消失。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及实践,是一件激动人心又令人期待的事情,需要在生活空间的延伸、精神空间的扩大以及发展范围的拓展中逐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之所以能成为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整体愿望,在于这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表达。

五、西方对人的解放的阐释

西方理论家们关于人的解放的叙事相比于对宏观革命的关注,他们更加热衷于“微观革命”,他们极力关注经典作家所忽视的和没有重点研究的领域,比如文学艺术、妇女解放、性解放等,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解放的宏大叙事。但是,他们基于微观视角所提出的种种解放路径,要么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要么忽视了解放的阶级性、民族性和种族性,因而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热忱与幻想。以青年卢卡奇为起始的西方者们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基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及矛盾所作的分析,结合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结构变迁所阐释的内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显示出对人的解放边界和解放路径的独特观察。在一些西方者看来,思想边界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边界,尤其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这种界分极其明显。卢卡奇、葛兰西和柯尔施等人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敏锐地洞察到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能动作用,进而在他们的理论致思中凸显了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和边界意识。卢卡奇认为,在全面物化的资产阶级社会中,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诉诸于总体性的改革而不单单是政治经济领域的革命,他尤为强调无产阶级攻克和瓦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边界在革命胜利和人的解放事业中的突出作用。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为社会意识而斗争,是与经济斗争同时进行的。

而社会有了意识,等于领导社会有了可能。无产阶级不仅在政权领域,而且同时在这一为社会意识的斗争中,都在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因为无产阶级在最近五六十年以来越来越有效地瓦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把它自己的意识发展成为现在唯一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意识。”[10]资产阶级对思想边界的守护与无产阶级对这一边界的突破,构成了那一时期的一大景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认为,在市民社会已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有效防御壁垒的境况下,要实现社会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必须发动新的文化革命,通过文化的创新和思想边界的更新攻占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进而实现广大无产者的解放。在西方语境中,要实现人的解放不仅涉及思想边界的守护问题,更涉及思想边界的扩大问题。马尔库塞把“解放”看作是“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之一,认为“的扩展并不仅限于肉体领域,也包括精神领域,比如在审美方面,创造性想象的自由消遣也是的表现”[11]。马尔库塞的解放学说强调了人的思想边界在时空上和逻辑上的延伸,人的思想解放的一个维度是超越时空达到创造性自由想象的状态,是为了摆脱“单面人”的思维状态。西方理论家对人的解放逻辑行为边界的认识与探讨,主要体现在对自由边界扩大的关注和对边界扩大的注意上。就自由边界的扩展而言,弗洛伊德主义的者弗洛姆通过对现代人心理异化的分析,提出了自由与孤独的悖论,即“自由与孤独”并存,越自由,越孤独。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使人们摆脱了宗法等级的束缚,个人至少在人身上是完全自由的,这时“个人”才真正出现。“人挣脱了束缚自由的纽带,但又没有积极实现自由和个性的可能性,这种失衡在欧洲的结果便是,人们疯狂地逃避自由,建立新的纽带关系,或至少对自由漠然视之。”[12]在弗洛姆看来,由于教会的、行会的或者家庭的原发纽带碎裂所导致的个体产生逃避自由的不健全人格才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致命瓶颈。所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必经之路,便是消除“自由与孤独”的悖论。

较之于封建社会,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行为自由的边界包括劳动自由的边界、交往自由的边界等无疑是不断延伸的。那么,在行为自由边界扩展的状态下,如何积极利用这种行为自由以摆脱人的异化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呢?“弗洛姆开出的药方是通过‘爱’建立主动性人格,以‘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熔铸健全的精神,进而建立健全的社会。”[13]赖希认为,要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不仅需要着眼于宏观领域的政治经济变革,也需要关注“微观性革命”。即一方面人们要力图实现外部物质世界的革命,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完成内部心理世界的革命,改造被性压抑塑形的群众意识和性格结构。在权威主义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要获得幸福、实现彻底解放仅仅依靠政治改革是不够的,更要诉诸于大众性格的改革。那么,如何实现大众性格的改革?赖希主张突破“性管制”,实现“性解放”。换言之,就是要打破权威主义体制下的婚姻义务、婚姻道德与法律的重重束缚,不断拓展的边界,使得“性本能”得以充分发挥。美国的———人本主义哲学家杜娜叶夫斯卡亚同样基于总体性的视角,提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既要在经济领域中资本的统治,颠覆生产领域中的压迫关系,又要在政治领域中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同时更要注重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和心理结构的合理塑造,因为它们是革命的真正力量。然而,杜娜叶夫斯卡亚所谈及的无产阶级、黑人和妇女的解放尽管代表着一大批人的利益,但毕竟不是人类的普遍解放,其叙事逻辑中带有乌托邦色彩。总体上说,西方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阐释,有对有关理论的积极发挥,有对思想的曲解,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思想取向和思想上的疏离倾向。还有一些西方者把“”问题、“性解放”作为人的解放主旨或标志,这是一种狭隘的眼界,没有超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窠臼。可以看出,西方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大多已转入书斋式研究,是通过想象的造物来表达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的,其主观性极其明显。

六、结语

人的解放是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由于语境不同、论证的方式不同以及论说内容不同,在社会中的影响也不同。但是,理论叙说与思想沉浮是一回事,社会实践与规律总结是另一回事。表面上看,上述方面关于人的解放叙说及其边界的分析,对人的未来发展及其走向作出理论阐释,对人的解放倾注思想情怀,试图超越充满劳绩的生活现实,解除人的痛苦和束缚,其中不仅有对宁静生活的追忆和歌吟,也有在编织诗意生活的合欢之梦,不仅希望消除忧伤和哀愁,更希望扬起未来社会的风帆。从这一点来说,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所表达的人文意向是值得赞扬的,不管它的影响和结果是什么样的。从本质上看,我们不能把不同的理论形式等量齐观。宗教依靠神的力量,神的旨意“普度苍生”或“赶牧众生”,是由虚幻的神学理论支撑的,所表现的是“神的逍遥”而不是人的价值;拥有众多的支持者,为广大群众找到了一条通过社会主体努力和进步而走向解放的现实道路,是真正的人学理论。两个方面在依靠力量、实践方式和目标设想上都大有不同,也有别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有关思想,人学与宗教神学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明显界限的。从哲学视角看,西方哲学的彻底解放神话,中国传统社会的解放叙事,以及西方的有关语系,都显示出对人生价值追索,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世间人为何物,直教思绪茫茫”,人随情谴,物与心往,都少不了对未来的悬设。生活中,诗意经常随风而逝,现实经常拷问理论,尤其是西方的有关论述,当它从革命语境转向经院语境时,当它把关于人的解放的元叙述一再解构而没有合理建构时,当它的理论激情消退而成为纯粹的话语叙事时,它所蕴含的革命动力也明显减弱了。在当下,我们认识和实践人的解放理论,要做坚定的守望者,不忘初心;要做坚定的实践者,不忘职责;要做坚定的创新者,不固守教条。

参考文献:

[1]王岩,施向峰,等.批判与启示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6.

[2]约恩?吕森.思考乌托邦[M].张文涛,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20.

[3]叶太平.中国文学的精神世界[M].台北:正中书局,1994:42-43.

[4]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金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8.

[5]埃里克?J?夏普.比较宗教学史[M].吕大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9.

[6]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1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93.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7.

[10]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11.

[11]赵海峰.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63.

[12]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