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行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行业总结

篇1

一、主要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6月12日,我委在县城主城区主街道自行组织安排“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向社会公众赠送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材料。我委积极组织参加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整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级单位,充分利用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培训、开会、现场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建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建筑行业系统内掀起了一个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意识的热潮,真正营造了一个良好学习安全知识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全民的建筑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施工现场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杜绝现场安全隐患,提高个人防范能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我委根据施工现场专项治理的重点,采取巡查、“回头看”等检查方式,对可能会引起施工坍塌、脚手架、深基坑、塔吊、施工用电、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等重大危险源、重点监控、重点检查,各企业也紧紧围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整改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防护有了一定的改善。我委在抓现场管理整治的同时,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差、安全隐患多的企业及工地进行重点检查整改,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促进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3、积极申报市“标化”工地创建活动,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为切实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鼓励各施工企业积极申报争创省、市级标化工地,以创建市“标化”工地为抓手,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整治,进一步细化文明工地创建措施。各申报企业对在建工程均按jgj159-99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文明管理。对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均按“四不放过”原则落实整改。推动施工企业整体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本次“安全生产月”月活动,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水平,促进全县建筑安全生产平稳态势发展有较好的推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少数企业尤其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少数工地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未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安全员,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特别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重大危险源监控不到位,创建市标化工地的积极性不高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提高我县建筑业管理水平,促进我县建筑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建筑业实际,侧重做好下一步工作目标:

篇2

一、开创协会双向服务的新局面

我协会就建筑企业“申办二级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等热点和突出问题深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针对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将调研情况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向政府请示解决办公机械设备场地的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技术监督局、招投标局)协调的问题。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和工作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切实发挥了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办实事,为会员单位搞好服务,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

成立了企业资质申报、增项、升级资料初审评委会,保证报送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可靠性,加强对会员单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经协会考察研究,吸纳了外地4个建筑企业为协会临时会员单位。并组织企业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促进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一直是制约我县建筑业发展的重点因素,20__年县建协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和建筑业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会员单位举办各类专业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我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四、协助各会员单位搞好标化工程的验收工作

经过半年的努力,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会员单位的期望、行业发展的需求、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对明年创优工程进行现场服务和指导,开展工作交流和现场观摩学习活动,开阔会员单位的视野,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创优理念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以及整个建筑行业的社会形象,增强协会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求实创新,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为我县建筑行业振兴和县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组织各会员单位到外地考察学习一次

2、协助各会员单位的安全认证工作

3、面对建筑市场疲软给企业带来困境,协会将以各种形式服务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信息,组织联谊交流会。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4、做好信息交流服务工作,

篇3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总结

一、项目概况

某局科研大楼为某局综合办公楼,具有办公、会议、科研、金融、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项目用地面积27.5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4200平方米。科研大楼地上23层,附楼6层,建筑高度93.9米(含顶层钢塔为118.8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绿化率40%,内外共设车位260个。建筑中除建筑结构及装修外,还分布了消防、暖通、强弱电、电梯等安装工程,外墙采用玻璃隐框幕墙及石材干挂幕墙,属于大型公共建筑。

二、项目管理总体思路

1.明确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将整个工程建设分为:项目前期报建、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移交这五个阶段,其中的二次深化(如:装修、外立面、园林景观等)设计和专业分包(如:外立面、空调、消防、市政等)可在施工阶段穿行。如果设计时间充裕并且业主决策稳定,可以提前完成深化设计,便于成本控制。

项目前期报建以办理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为主要控制对象;

设计阶段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还包括消防、抗震、人民防空和防雷等专项设计的报审。

招标分为:招标、设计、监理、总包、专业分包和设备材料供应等内容。

施工分为:基础、地下室、地上结构、设备(空调、消防、上下水、强电、弱电)安装、外立面装修、室内装修、室外园林市政等主要内容。以开工、完成正负零以下工程、结构封顶、外立面完工、设备安装完工、竣工验收为里程碑。

竣工验收及移交分为:专业(消防、环境、人防、电梯等)验收和总体竣工验收,办理完备案手续后,进行资料及工程移交。

2.确定总进度计划及相关计划

在“1.”明确主要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编排总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招标计划、采购计划以及人力资源等计划。

3.明确项目管理(业主方)的工作内容

项目报建;进度管理;资金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协调沟通;资料及信息管理。

4.搭建项目管理团队

根据以上“3.”明确下来的主要工作内容、工程规模(5万平方米以下)以及总进度计划确定后形成的建设强度,搭建管理团队,自下而上,先设置执行层,一般设置为:土建工程师2名、其他各专业(暖通、电气、弱电等)工程师各一名、报建及综合管理人员2名,造价工程师1名及财务人员1名;再根据中层管理人员能力划分部门,一般设置为工程部、招标成本控制部、综合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团队在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部”

5.确定流程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平台

进度管理;成本管理;A.建立投资管理制度;B.建立成本预测、跟踪及分析制度;C.工程价款的计算及拨付;D.设立以下成本管理制度或方法。

三、合同管理

质量管理,设立如下管理制度;沟通及信息管理;各阶段及管理板块的经验总结。

1.总体策略:

提前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管理流程;审计单位提前跟踪。

2.报建阶段

主要是要解决时间控制问题。报建人员要做到熟悉手续办理的各项程序和政府相关人员,熟悉各项审核之间的因果关系。报建过程中必须提前准备,积极推进任何可提前的程序。

3.招标阶段

选择设计单位时,应重视设计师与其团队的挑选,而不应该仅注重设计公司选择上,可在招标时提高对设计师及其团队的评分权重。市场上监理单位鱼龙混杂,而监理又是直接监督工程实体,因此选择监理单位时,注重对总监或总监的考察,选择重信誉重纪律、管理规范并将大型公建项目作为其业务战略定位的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应选择实力强、信誉高的施工单位,其资质应当涵盖公建项目的所有专业,并达到各专业最高资质等级。减少业主指定分包,强化总包管理。

4.设计阶段

在设计招标前,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尤其是建筑、暖通专业。采用限额设计。确保充裕的设计时间。

5.成本管理

①技术方面: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开发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结构施工中推广使用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成本。加强质量管理,一次成优,减少返工,降低成本。

②制定严格的洽商管理办法和反施工索赔管理办法,根据合理的洽商变更及时调整投资额,防止不正确的、不合理的、未经许可的工程变更费用。

③设计变更管理。

6.质量管理

提前明确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及业主方监控措施。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以及要求各级施工单位的书面技术交底。重视对施工部位(包括隐蔽工程)和进场材料的质量抽查。检查施工(供料)单位的质检资料和施工记录的完备性

7.进度管理

设立专人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进度偏差。定期(每周)组织召开工程协调会,及时纠正进度偏差。

8.合同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强调不但要按图施工,而且还按合同要求施工:

9.信息管理

提前对上级与各单位之间可能发生的信息资料进行编排。报告制度:A.定期(半月、月度)工程情况通报协调会议;B.进度报告;C.工程造价报告;D.工程质量报告

E.安全情况报告;F.招标及合同管理报告。

10.风险控制

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工作计划,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计划。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购买保险或要求对方担保。以转移风险。提出合理的风险保证金,这足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做准备,在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的风险费,以抵消或减少风险发生时的损失。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三、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施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快工程管理方法同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调优结构;建筑经济质量;问题;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突破,在建筑总量方面不断提升,同时我国的建筑经济发展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还不断得到增强和深化。然而,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等因素导致我国的建筑行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经济质量、改善我国建筑行业经济结构,需要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调优结构,同时不断深化调优结构在改善建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二、我国建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的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缺乏规模化。分布零散、规模较小是我国建筑行业的显著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初期更为突出,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经济行业的发展有所改善,然而我国的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结构较为单一、企业规模较小、建筑企业生产布局零散等问题,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建筑企业取得长远的发展。

其次,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缺乏相关技术创新。在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企业的规模较小,而且企业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对于高技术人才的积累,这也造成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相对落后,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同时,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效益较低。我国的建筑行业由于技术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将更多的成本浪费在人力成本上,从而导致了企业缺乏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

三、调优结构及其在我国建筑经济质量中发挥的作用

纵观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调优结构在改善建筑经济质量中的作用势在必行,具体来讲,调优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改善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体制结构。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体制结构的形式直接决定着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改善建筑经济质量必须从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体制结构入手。要积极的支持和鼓励相关的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法规,深化发展多种形式的建筑经济形式,不断的推动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建筑经济发展经验引进相关的体制,不断为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善我国建筑公有制经济的多元化形式,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的进行探索,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寻求不同经济形式的结合,不断促进经济结构形式的优化;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活跃程度,要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和导向作用,同时加大力度对经济效益较差的公有制建筑企业进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建筑经济的制度体系建设。

其次,调节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根据对国内外相关建筑经济发展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改善我国的建筑经济质量要不断的调节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等形式形成我国建筑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局面,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对大型建筑企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并且要加强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水平,不断增强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不断优化我国建筑企业的门类设置。要不断优化我国建筑企业的门类设置,进一步明确相关企业的定位,初步形成以设计、安装及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建筑体系,并且根据相关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四、改善我国建筑经济质量,加快调优结构的措施

根据对我国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调优结构在我国建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经济的质量,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市场的导向作用,不断提升建筑经济的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改变和优化相关的资源配置,同时还要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建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占有率。

其次,要加大对于特色企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改善我国建筑经济的效益水平。在对于建筑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大中型规模建筑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的建筑特色和技术水平,不断优化企业的经济结构,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而且还要不断强化企业的科技意识,促进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加强企业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同时,要提升建筑经济的结构水平,优化建筑经济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的优势,增加企业之间的互补,不断推动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化和规模化,提升建筑经济的效益。

五、总结

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然而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实现我国建筑经济的长远进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成本管理 人力资源 劳动力密集 项目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有很多,包括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材料运输单位等等,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近些年来,建筑企业逐渐的进行改制,同时涌现了数量庞大的私营建筑公司,这对于原来建筑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来说是极大的减弱,建筑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的混乱不堪,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工程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要解决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保持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于二二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这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我国多年来对于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不明确,各部门分工以及职责就很难落实下去,更加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2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片面的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从而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合格甚至是安全隐患的存在。

1.3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不完善,建筑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复合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培训以及技术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

2 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2.1 从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分析

建筑行业不仅分工细致,而且劳动力密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具有人数多,人员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我国地幅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建筑工程的数量、种类多种多样,积累了数量极为庞大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能尽早的使我国建筑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建筑行业,因此,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将这些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类、存档以保证能够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信息资源共享,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发展进程比较缓慢,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从管理方面分析

在我国,建筑行业自从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那就是以施工总承包为主,以各施工企业和施工队伍为依托,但是,实际上,这种企业组织模式过于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分包企业和施工队伍不能完成应有的施工任务,只有一部分专业技术较高的分包企业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分包任务外,相当大一部分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总承包企业组织人员完成的,这些使得建筑总承包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于庞大,导致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3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大多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因此,首先要建长期拖欠直到无法收回,影响到施工企业因资金短缺而影响到获利能力,扰乱企业整体资金布局,遂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如果因此而造成施工方的违约,则会对其信誉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施工企业在竞标之前应当针对性的考察招标企业综合信息,对其资质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满足招标要求的招标企业,降低企业风险。与此同时,对供应企业的考核也同样十分重要,施工企业应及时建立供应商资料档案,并与信誉良好的厂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此一来,能有效的预防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原料短缺与储存积压等问题,也能有效杜绝因物价变化与材料质量所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最后,建立同行企业中的基本信息档案,并加以分析,不但能够通过对比来找出本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也能够通过对比来掌握自身企业的优势,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2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应从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入手,而责任成本的编制又应由公司预算与相关财务部门共同与项目部专员一同完成。为了能够将责任预算完成得准确且合理。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应当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与内部结算价格等几个步骤进行,遵循目标一致性、可控性与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责任成本的控制工作应当由三个切入点来完成,首先是对责任中心与责任范围的划分,其次是要对责任预算做好分解工作,最后应当构建科学严谨的台账核算制度。在进行责任成本的分析与考核应当在月末、季末或年末及时进行,对于责任成本分析的完成情况,应当从中找出节约或超支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总结。并应进一步明确奖惩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3.3 优化内部控制细节

建筑施工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想要有效的执行,则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并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因施工企业的各项工程项目距离参差不一,而其所属功能又各不相同,故此,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伊始,便应当在遵照合法合规、成本效益等先决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实用性、灵活性与及时性,做到责权明了,注重关键控制点。例如在基础工程比如工程勘察此类具备施工周期短、工程较为分散等特点,相对的材料管理难度也就十分巨大,我们应当在设立科学定额制的基础之上进行岗位责任制的材料管理模式,对材料的验收、领用以及保管、处置等重要环节之上进行控制,坚决杜绝浪费、盗窃或损毁等现象的出现。

篇6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

1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建筑结构中抗震度不够

从近几年国际自然灾害和我国所发生的几起地震来看,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很差,没有达到我国所规定的建筑标准。因此,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是有效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关键所在。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抗震设计水平是提高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方向,关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我国已经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我国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在此规范中已经规定“小震不坏60%、中震可修10%、大震不倒2%”的设计策略,但是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还是不够重视,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也一样不重视,而且有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认识不到位,甚至是不了解,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忽略了抗震性的原则,造成了建筑物施工仅仅是一个表面过程,在平时无大风大浪的情况下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实质的建筑物并不具有抗震性能。这些现象在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屡见不鲜,当然我国在各个地区建筑形态是不相同的,但是在抗震设计上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抗震设计规范,防止出现安全问题。

1.2 建筑结构中抗震能力较弱

出现建筑结构中抗震能力弱的情况,只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节约开支,减少资金投入,获得高额利润的回报,就开始过度的节约钢材等建筑材料,导致建筑物中的钢材等建筑材料的性能减弱,安全性能下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对建筑物钢筋等材料的配率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对于建筑结构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要求,建筑企业设计要高度重视建筑物的材料配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跟踪。另外一方面是一些较小的建筑企业为节省建筑开支,使用还在发展的冷轧变形钢筋,因为这种钢筋强度高、韧性小,对抗震极为不利,但是就因为这种钢材便宜,所以这些小企业为了牟取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而不顾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一直保持在传统建筑结构设计的阶段,所以导致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其他对安全有影响的问题。有些建筑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不去考虑内在需求,只重视建筑的外观,而不顾及建筑的质量;有的设计人员明明知道企业所要求的建筑结构设计形式不能够保证安全性,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和金钱而不提出异议,最终导致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甚至悲剧的发生。虽然以上所述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行业中是少数的,但是这种人的存在也需要重视。

2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

2.1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型的思维模式,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能够精益求精,对每一项构件都精心的设计,并能够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经验以及教训,对好的方面加以发挥,坏的方面及时摒弃,为以后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思想,正确的对待抗震中的重要性,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负责,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才能,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水平,使设计出来的建筑物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基本意志,能够配合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

2.2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建筑结构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用来统一和协调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式。一个国家的规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仅满足于过去的设计标准,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建筑设计人员还需要恪守职责,对建筑过程中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的解决,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3 创新设计软件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该行业不断的创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建筑行业与电子技术结合在了一起,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是越来越复杂,相对难度也是越来越大。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角度来讲,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从基本知识的掌握发展到需要对知识有效的扩展和拓宽。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形势下的设计需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对建筑的安全性充分考虑,所以,需要结合计算行业的发展,利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同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共同开发出一套精密的设计软件,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安全性。

3 总结:

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相应的提出该如何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可以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培养,明确其责任和目标,提高设计人员对建筑行业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使建筑结构设计逐步的走向正轨,切实的把国家对建筑的相关规定落实到位,为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宇,王月明,吴芳,毛杰.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01).

[2]苏琳,苏琪. 利用系数计算多层内框架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 ,(01).

[3]刘剑.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探讨[J]. 湖南水利水电, 2007,(06) .

篇7

关键词:建筑 质量 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25-01

一、建筑行业出现的问题

(一)建筑队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的发展间接地推动了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于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成了宝贵的资源。国家从发展的需要出发,不再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大城市,这样就缓解了各种行业用工难的问题。建筑行业也搭了国家政策的顺风车,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也招揽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在民工潮的盛行下产生了“农民工”一词。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本身来说就是以投入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的工作无需太多技术含量就能完成。而大多农民工接受到的教育程度都很有限,有的甚至是文盲,这就造成了建筑队伍人员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总体来说,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素质都不高。然而,就是这样一群素质普遍不高的群体却成了现代建筑工程的“生力军”。大多数农民工从事建筑行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他们往往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建筑施工作业。长期这样就导致了安全隐患。由于缺乏质量为主的意识,大多数人都贪图蝇头小利,如偷工减料、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科学的缩短工期等,这样就导致了“豆腐渣”工程和大量不合格工程的出现。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工程质量事故发生。众所周知,在08年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中最先倒塌的是学校,之所以学校会在灾难中最先倒塌,完全就是因为“豆腐渣”工程惹的祸。大量建筑人才的缺乏,使得建筑行业人才结构失调,限制了新技术的应用。在项目管理方面,管理人才匮乏,导致管理混乱,使建设施工频繁出错。施工方忽视生产规律,盲目的生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二)建筑管理缺乏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手段应当应用到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中来。管理者只有立足于整体,把握好大局,正确处理好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建筑质量有所管理提升。建筑质量管理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在进行建筑行业质量管理中,应当尊重科学管理规律,遵循企业服务管理的目标、方针。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盲目管理,完全不尊重科学管理规律,想当然的进行任意下管理,结果导致管理混乱,频繁出错。现代建筑行业要想提升发展能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托科学的管理规律,大力招揽管理人才,提升管理部门的软实力。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竞争能力较低,基本处于同一竞争线上。同时,大多数建筑企业存在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点不高、特色不足等问题,长期如此,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总体的发展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于资源的获取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等已经逐渐失去地位优势,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技术。这样,高科技带动建筑业的发展成为建筑行业新的焦点。在建筑业领域,通过降低原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只有依托以技术为核心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竞争力,进而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因而,引进高技术,己经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建筑队伍整体素质

建筑行业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必定要先从自身人员素质发展做起。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才能改善当前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对本单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改变传统的工作陋习,学会用新技术进行作业,学会用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建筑技术人才等方式来搞好人员素质建设,如招聘与建筑业相关专业出生的大学生、招聘具备新的管理素质的管理人员等方式方法。除此之外,各个建筑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讨论会等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以此来提升建筑队伍素质建设。

(二)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征,做好各方面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整个管理体系要覆盖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角落,做到不疏漏。除此以外,建筑企业还应当落实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分工和责任明确,赏罚要分明,执行要严格。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应当完善招投标制度,做到标准与质量的完美结合,严格规范施工作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一个有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应当有一个好的管理队伍,只有具备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才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软实力。建筑质量的管理贯穿建筑的整个环节,包括设计、施工、竣工等等。在这个管理环节中,应当抓住关键点,处理好管控的每一个步骤,确保管理工作万无一失,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除此以外,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也非常重要。增强服务意识,指导与督促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三)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建筑质量

建筑行业中对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的建筑物和不同的地质地貌应当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而每一个技术方案的实施都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技术支持。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前,应当切实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在施工阶段一定要遵循样板先行。建筑管理、设计、施工阶段都应当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如高寒、冻土、缺氧等状态下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于老旧的技术,应当及时予以更新或者淘汰,对于新技术应当及时予以引进并加以应用,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措施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满足了人们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近几年,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目的是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的途径之一,对于节约国家资金,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从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程造价水平。因此,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有效的控制资金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建筑行业,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监管力度也不够。某些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违规操作、虚报费用的现象。导致工程造价领域存在不符合国家造价标准的不规范操作,使我国工程造价不能健康的发展,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上,由于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而且复杂,工作管理人员明显不足。有些工程项目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数量,使之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导致管理制度也不能有效的落实到工作中。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工作责任不明确。招投标制度是实现合理的工程预结算的关健。招投标制度的实行,严格制约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实现竞争机制进入建筑市场的目标,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我国在招投标时,经常会出现规避招标、行业封锁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使投标制度成为一种表面形式,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投资估算阶段没有对市场上材料的价格以及新技术进行详细的调查,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没有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使建筑的质量和所用的费用不能得到保障。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会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从中获取利益。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也存在虚报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材料、设备等问题。总之,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严格执行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标准,出现一些违规的操作,是导致了建筑行业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必须加强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预结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预结算管理机构,使预结算管理有法可依。在实际的预结算管理工作中,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真正将制度落到工作中。在审核阶段,审核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核对,保证审核工作准确无误。其次,审核人员还要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价格,避免造成计算误差过大。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要认真审核好每一项工程费用,避免出现多算、少算的现象,保证审核工作的正确性。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在选购建筑材料的时候,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劣质材料使用到工程项目上。

同时,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进行准确的预算,保证材料不被浪费,降低整个项目工程的总成本。人才的能力代表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在企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也是如此。因此,要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提高预结算审核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审核人员应该具备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在审核的过程中,做到科学严谨,确保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程度,使预结算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预结算审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认真负责,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细节决定成败,预结算审核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清主次,在抓重点的同时也要兼顾细节,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运作机制还不完善,建筑企业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及时掌握市场形势,明确技术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建筑企业要加强预结算管理人员的工程造价能力,提高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而提高审核工作质量,保证建筑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三、在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建筑工程是一项投资金额大、工作周期长的施工工程,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能使建筑企业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速度。常见的审核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全面审核法是根据相关造价的规定以及文件,对工程数量、所需费用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全面审核法具有审查质量高、审查内容全面、审查效果好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例如:在审查时需要更多的人力、工作时间比较长。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投资不多、工程内容比较简单的项目,此时,建筑企业都会采取全面审核法。对于投资规模比较大、审核进度比较紧的项目通常不采用全面审核法。第二种:重点审核法是依照工程预结算中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审核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工程量比较大以及费用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和全面审核法相比其优点在于审核的范围略有不同、工作量相对减少、审核效果也比较好,最重要的是有侧重。第三种:分组计算审核法是将预结算中有关项目分成几个小组,将同一个工作任务分开来作的一种方法。这种审核方法是利用两个项目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对有一定联系的项目进行编组。由于各项目之间存在相似性,只要审核其中一个项目,就能判断其他几个项目的审核准确程度。分组审核法的优点在于工作量小、审核速度快。第四种:对比审核法是利用建设工程的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标准都一样,所采取的工程造价相似的一种方法。根据预结算资料总结出同类工程造价的规律,找出结构不同的工程单方造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与审核对象进行对比,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项目工程,对其进行重点计算。对比审核法的优点是能够找出两个项目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第五种:筛选审核法是根据总结出的基本数值与预算建筑标准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不同,要对其进行调整。筛选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审核速度快、便于掌握,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篇9

关键词:建筑行业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策略

一、责任成本管理概述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含义。责任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现代化方法之一,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即根据责任者管理职责所决定的可控成本,由其负责控制并承担节超奖罚。充分调动各级、各业务部门和全体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的一种成本管理方式。它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最终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和效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实行责任成本控制,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而且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责任中心及其考核。按照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不同特点,责任中心一般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

二、建筑行业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企业是承揽施工任务的综合性企业。建筑行业企业盈利的前提是在保证企业项目的正常收入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尽量避免或杜绝没有收入的支出,做到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目前施工企业承揽的任务,均是通过投招标的方式获得,在投标的过程中,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进入的门槛,施工企业只有在成本下降基础上的降价,才是一种合理的降价。企业通过投标竞争等手段承揽到施工任务后,只有把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降到最低,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从而造成了施工成本毫无限制的超支现象,给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实行责任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编制一个严密的计划是控制成本的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去,不断的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品质。而责任成本是以可控成本为对象,以责任者为主体,以利益为驱动,以合同为载体,以奖罚为手段,互动连锁的降低资源消耗的机制。对于建筑行业企业来说,责任成本意义重大,建筑行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做好责任成本管理,增强建筑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建筑行业企业责任成本的运行机制

责任成本管理是全员的。对于建筑行业企业来说,责任明确很重要,每件事情都要责任到人,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任务的完成,否则会引起连锁反应。虽然,对于建筑行业企业而言,有些工作可以滞后,对工程没有影响,但是有些工作必须完成,才可以使项目正常运转。责任明确了,要加强执行力。不可以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要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职责。这说明责任成本要实现精细化,要形成一个良好运转的体系,环环相扣,这样成本的目标才会实现。责任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建筑行业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控的四阶段十九环节:即标前阶段(项目选择、标段选择、优化项目质量、报价策略)、开工前阶段(审核图纸、优化设计方案、资源配置)、施工阶段(方案预控、征地拆迁和临时设施成本控制、单价控制、工程数量控制、劳务承包控制、材料消耗控制、设备成本控制、管理费用控制、变更补差索赔)、竣工收尾阶段(竣工决算、销户并账、余款清收)。项目管理是动态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同样是动态管理。其中,施工阶段是重中之重。责任成本管理是全要素的。建筑行业企业所属的项目材料消耗、工程量控制和劳务承包控制是很重要的,要加强对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控制,促进工程效益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材料核算,能够准确地进行材料消耗的控制和科学合理使用。

四、建筑行业企业试试责任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是清晰定位,推行完全责任成本管理。建筑行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而项目部是创造效益的源头。项目利益要最大化,只能找准创效点。因此,要围绕以项目为载体,项目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执行层,在推行完全责任成本管理中,建筑行业企业成本部要认真梳理 “四个集中”(资金管理集中、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劳务分包集中招标、资源集中调配)、“五个环节”(规范施工方案编制、规范劳务队伍管理、规范经济合同签订、规范物资设备管理、规范人员机构设置)、“六个关口”(把好效益评估关、把好资金集中关、把好方案优化关、把好计量支付关、把好重大开支审批关、把好绩效工资发放关),必须不折不扣、不讲条件的得到贯彻和执行,确保收到预期的效果。推进责任成本管理持续有效开展,最终实现项目最大经济效益。二是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筑行业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可行的成本测算、考核、分析机制,按制度办事,用规章管人。为此,如何建立高效的健全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是建筑行业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应完善建筑行业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责任成本的执行、奖惩制度,业务部室的权责分工,项目责任成本的执行和监督等,做到 “有据可依”。三是全过程动态控制责任成本。责任成本管理是个系统的管理,它渗透于建筑行业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贯穿项目始终。为此,需要对责任成本进行指标分解,就是将总体的责任目标分解到可以实现的分项目标,并明晰权责。同时,需要项目职工要有成本的意识和责任,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比如对协作队伍的管理,从合同谈判、现场工艺、材料供应,到计量支付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应部室对其进行责任控制。在做好管控的基础上,项目部应定期召开责任成本分析会,采取会议讨论或专项分析模式,对各工作面责任成本分析跟踪,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偏。四是完善考核体系,落实激励机制。落实责任成本管理应推行以监督考核奖惩为手段的项目成本责任管理,与建筑行业企业所属职工签定责任状。按月考和节点考相结合、绩效结果与个人奖罚相挂钩的原则,及时对职工实施考评。责任成本与职工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可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成本控制人人从自我做起的良好氛围也会在企业快速形成。

参考文献:

[1]贝内特·P·利恩兹、凯瑟琳·P·雷.21世纪的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造价;工期;问题及措施

前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建设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不仅居民建设、企业建设发展迅速,就连国家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我国对建筑行业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对建筑业的投入也不断扩大,在这一情况下,我国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环境不断改善,因而,越来越多的建筑技术被应用,我国的建筑工程在质量上、造价控制上以及工期缩短上的成就越来越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了解,我国在建筑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先进国家的水平,但是其对工程质量、造价管理、以及工期缩短带来的帮助,与先进国家对比说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进步,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根据这一问题,笔者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做了一定的研究,并仔细分析了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造价管理以及工期缩短之间的关系,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希望施工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带动建筑行业的全面进步。本文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并不断对这一研究进行完善,使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整体进步。

一、加强科研投入,支持技术发展

随着建筑业作用的逐渐凸显,建筑需求迫切性的增加,我国建筑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其发展已经关系到了我国的全面建设。因此,我国对建筑的支持越来越多,在这种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明显,尤其是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建筑全行业的整体进步意义重大,使我国建筑工程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在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中发现,每一项施工技术的开发,都将会得到技术投入资金1.8倍左右的收益,随着技术的不断开发,我国建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而新技术的再研究,其难度越来越大,资金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对建筑技术的科研工作也有所放松,甚至处于了停滞的状态,这是制约我国建筑业再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还必须加强科研投入,支持技术发展,以期通过技术水平的再提高,为我国工程质量的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以及工期的缩短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全面发展,也带动我国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全面小康目标的达成,提供更大的动力以及更为切实的保障。

(一)明确投入方向。近年来,我国在建筑科研的投入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得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促进了整个建筑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建筑科研的投入方向不明确,使得其发展很不平衡。据研究发现,我国建筑技术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对造价的控制,对工期的缩短作用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的科研投入,必须要明确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技研究,最大程度上发挥投入的作用,发挥技术的作用,使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得到最大化的提升。首先,我们要对自身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仔细分析自身内部的各个方面,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大劣势方面的投资,使自身的劣势,得到技术性的补充,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其次,要不断的研究国内发展形势,研究市场,准确的预测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根据发展方向,进行科技研究,使研究的技术成果,能够更好的契合社会发展的形势,促进建筑企业发展的速度。最后,科研的投入可要加强管理技术上的进步,从操作技术和管理技术能够全面的发展,促进企业的整体进步,为建筑企业发展速度的提升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二)完善投入机制。我国建筑企业的科研投入,缺乏一定的方向性,虽然笔者在方向性的处理上,已经给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其操作起来,还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国在科研投入的处理上,缺乏明确的体系,因而无法站在一定高度上,整体的分析建筑业的需求,无法明确投入的重点。因而,我们必须建议一套完善的投入机制,使科研投入,能够有效的流向最需要的方向。首先,要在企业内部,独立出一个投资研究的部门,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投入的方向。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明确的制度,使资金的流向,得到制度上的保证。最后,要给予投资研究部门一定的权利,使其调查和研究能够深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让投资方向性的调查更能立足整体,仔细考量。

二、人才方面的制约

我国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者,而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科研投入的增加,我国有大量的科研人才进入到了建筑行业,投入到了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当中,而研究成果也十分喜人,使得建筑施工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但是在建筑业的发展中,技术的进步却没有十分明显的促进工程质量、造价、工期等方面的发展,至少是没有国外技术带动作用强大的。笔者调查发现,这是由于我国建筑业的技术,难以在施工中得到全面应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要促进技术向施工水平的转化。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有着繁琐的细节,因此这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我国的技术向施工水平转化率低,主要也是由于人才的问题造成的,对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人才问题。

(一)内部人才的管理。我国建筑行业中人才的分配很不合理,建筑行业内部,技术人才与研究人才难以得到明确的划分,因此,其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已经呈现出了人才冗杂的现象,制约着我国建筑技术向建筑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进行内部人才的优化,充分了解人才的特点以及专业技能,将其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科研人员主要进行科研工作,技术人员加紧进行技术向建筑水平的转化,缓解人才冗杂的问题。另外,建筑企业人才不能适应发展速度的问题也比较常见,尤其是技术人员不能理解和学习新技术,使技术向水平的转化缓慢,因而企业内部应当加强人才的培训,使人才的素质能够与时俱进,充分适应发展,从而保证公司的有序发展。

(二)人才的招募。人才的缺少一直以来也是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因而我们建筑行业,亟需大量人才的补充,尤其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必须进行人才的招募。首先要严格招募制度,保证人才质量,其次要扩大招募范围,保证人才数量,最后还要多类型招募人才,使企业得到全面补充,从而为公司效率的提高提供帮助,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向建筑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结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大,使得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我国建筑技术在向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管理和工期缩短的作用体现很不明显,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总结了一些发展的措施,希望能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