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趋向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趋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发展趋向

篇1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民间体育活动 群众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民间体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它既能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增进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开展群众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一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由于延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民族民间体育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陕北秧歌及陕北“三鼓”,即安塞腰鼓、宜川胸鼓和洛川蹩鼓,其中以安塞腰鼓最具民族特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男耕女织的原始劳作向现代农业转型;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向现代旅游等方向转化。这些生活方式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着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也决定了民间体育的发展前途与方向。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延安市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了解该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的开展状况,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民间体育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延安市宝塔区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宝塔区的兰家坪卷烟厂广场、罗家坪、凤凰山旧址、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体育场、解放剧院、南桥7个群众聚集地每个聚集地随机抽取30人,共21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91人、女119人。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宝塔区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共发放210份调查问卷,回收207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2.1.1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目的

从调查得知,有48%的群众选择以丰富业余生活为目的,可见民间体育活动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已成为一种丰富业余生活的形式与内容。有26%的群众是因为民俗习惯来参加民间体育活动的,这是是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也成为群众生活的一种习惯。除此之外个人喜爱、促进交流、强身健体等目的。总体上,丰富业余生活和民族习惯是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个人喜爱、促进交流、强身健体也体现出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多元化特征和功能,它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身体锻炼活动,它同时更是一种特殊民族文化的展示。

2.1.2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与项目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由调查结果知,有37%的社区群众喜爱参与祖辈流传下来的民间传统活动项目陕北秧歌;另有25%和23%的群众选择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和柔软细腻的武术太极。这一结果说明: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武术太极在延安市宝塔区民间体育活动中深受群众喜爱。同时,跳绳、踢毽子等其它项目也开展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2.1.3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场所

从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场所调查了解到,群众参与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宝塔区的兰家坪卷烟厂广场、罗家坪、凤凰山旧址、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体育场、解放剧院、南桥等几个比较固定的群众聚集地,这几个地方已形成群众进行民间体育活动的氛围,场地开阔,参与人数的规模较大,主要以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武术、太极为内容。还有少部分的群众以跳绳、踢毽子锻炼为主,则选择在居住小区附近进行锻炼。

2.1.4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频数

调查数据显示,宝塔区群众以每月参与次数来统计,1~3次的排第1位,以每年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统计,排在第一的是每年6~11次,平均一月一次都达不到,反映了宝塔社区群众在整体上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并不频繁。如按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加以衡量,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离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并不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活动。

2.1.5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资金渠道

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来做保障,在调查中有36%的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资金渠道是自我筹集;有23%的群众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而通过社会捐助的有16%,其他渠道的有15%、商业化活动收入有10%。可以看出,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自筹经费的比例较高,而社会赞助很少,商业化活动收入很低,这说明经济水平直接制约着民间体育活动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2.2 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向

2.2.1 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趋向

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到其以后能否得到发展。调查得知有64%的群众认为应该在保留民间体育内容的同时进行适当改造,以便于保留民族传统文化,有18%的群众认为应该进行全面改造;而顺其自然与完全抛弃的只占极少数。说明大多数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应进行保留和继承,在保留和继承鲜明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基础上对其适度改造,以便于在新农村建设中使民间体育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2.2.2 民间体育活动开展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有58%的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应与生活娱乐相结合、走健身娱乐之路,说明大部分群众更愿意把民间体育作为日常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从而既保留了文化传统与习俗,又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其次是依照不同项目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开展形态的为15%。选择发展为本地区商业与旅游等活动的重要内容的比例为13%,说明群众对发展旅游等商业经济有一定的意向。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群众认为按照现代体育比赛进行改造。总的来说,民间体育活动最好的开展方式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才能利于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

2.2.3 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方式

由调查得知有42%的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方式是节庆活动,有22%的群众是在日常生活娱乐中传承民间体育活动的;还有18%的群众认为是依靠政府组织推动才将民间体育活动得以传承,还有群众认为是伴随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传承的。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传承方式应为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娱乐,但需政府的组织和推动,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对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也起一定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丰富业余生活和民族习惯,但个人喜爱、促进交流、强身健体也体现出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多元化特征和功能。

(2)宝塔区民间体育活动与延安地理环境紧密相联,项目以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武术太极等活动为主,场所主要集中在宝塔区几个比较固定的群众聚集地。

(3)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并不频繁,群众并不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活动,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自筹经费的比例较高,经济水平直接制约着民间体育活动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4)对于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向,大多数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应适度改造进行保留和继承,开展方式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主要传承方式应为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娱乐。

3.2 建议

(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民间体育活动的重视和投入,加大民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强对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2)应重视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创造条件集中群众进行集体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3)加强对民间体育活动的宣传,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进一步加强民间体育与旅游、商业活动的结合。

(4)根据群众的意愿,以科学和健身的原则对民间体育活动进行适当改造,在保留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增强其健身性、娱乐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芦平生,陈玉玲.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体育活动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8):13-17.

篇2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文化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党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也是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具有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推广技术、收集民情和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作用。所以,乡镇文化站应因地制宜,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是广大乡镇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因此,乡镇综合文化站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白碌乡农村文化概况

白碌乡政府成立于1958年6月,先后经过白碌(1961年10月)、白碌公社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机构变革,1983年7月正式更名为白碌乡人民政府。2014年末辖录丰、铧尖、拽碾、中山、复兴、前进、田家岔等7个村民委员会,46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有乡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处,农家书屋7个,藏书2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4人,同年8月份开始建设村级文化体育广场,于2015年5月份建成复兴村体育广场,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有篮球场,文化墙和各种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全乡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覆盖率逾99%。

二、近年乡镇文化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具有脆弱性、区域特色的显著性、快速成长性、发展阶段递进性、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及演进性等特质。但是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民收入增加、政府投资加大及农民意识提高都是近年来乡镇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非常严重,发展很不平衡,文化、教育等资源的分配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加快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创造新的机遇、搭建新的平台,在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走向繁荣。

三、白碌乡文化站在农村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农民自办文化及政府组织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村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金融风险;非正式金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88-04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1],区域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已经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大规模的投资需求预示着农村商业金融发展的巨大潜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导致农村金融业务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依然高于城市业务,如何将服务“三农”与提高农村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推动金融组织机制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1.1强调市场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

强调市场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主要有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罗纳德•麦金农[2](Ronalde I. McKinnon,1973)、爱德华•肖[3](Edward S. Shaw,1973)认为,以政府人为压低利率、汇率、实行严格管制的金融政策为特征的“金融抑制”会阻碍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过低的利率,使落后地区的消费者降低储蓄意愿,导致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受阻。麦金农和肖提出的解决“金融抑制”的方法是采取“金融深化”政策。政府要放弃利率、汇率管制和对金融业的干预,让储蓄恢复到合理的水平,让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使金融市场真正发挥其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赫尔曼、墨多克和斯蒂格利茨

[4](Hellmann,Morduck and Stiglitz,1996)等在汲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金融约束”为核心的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进程中,金融自由化并不可取,“金融约束”才是适宜的政策选择,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创造租金机会。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通过金融市场很难合理有效地配置资金,因此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干预。由此可见,“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选择性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但应注意的是,“金融约束”理论仍然是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主张政府选择性干预是为了使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以此推进金融深化的实施。

1.2强调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

强调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使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盈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市场论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倡利率市场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储蓄,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和东南亚等地相继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学者们认识到要培育稳定有效的金融市场,减少金融风险,合理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就形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金融市场成为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无法使资金达到优化配置。为了解决这一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积极介入金融市场。同时这一理论明确指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政府不能取代市场。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标准。

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

2.1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般而言,衡量一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通常使用三个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从表1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在0.5以下,而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在1.49以上,这表明农业的生产效率远低于非农产业。与此同时,二元对比系数总是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而且有降低的趋势,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二元反差指数在0.29~0.37之间徘徊,表明我国经济结构并没有朝着一元化的方向发展,刚性很强。

表1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指标

年份第一产业

GDP比重(%)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

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劳动力比重(%)

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由于我国二元结构现象的存在,使农村地区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亦即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01年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系统性负投资”进行了测算,发现在1979―2000年间,农村地区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机构净流出资金10 334亿元[5]。表2进一步测算了1990―200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贷款余额和系统性负投资额,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的“系统性负投资”在逐年增大。

表2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性负投资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1991―2007年《中国金融年鉴》。

毫无疑问,存在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本来就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低工资经济体中,融资困难,再加上长期的资金外流,使农村地区产生了巨大的资金供给缺口。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巨大,而又不能通过正式金融的渠道来解决,于是便孳生了大批的非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的产生虽然在短期内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但由于其在秩序框架外运作,必然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我国的货币金融制度安排是以城市为基准的,而二元结构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资金一定会流向利润率较高的地区,这会使众多商业性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存款再向城市放贷,以获取更多利润;同时,置于一个框架下的统一的金融组织制度使农村金融发展的空间受限。从若干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它们大都有一套区别于城市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农村金融系统,如美国的农村合作信贷系统和日本的农协系统金融。只有建立起独立的农村金融系统,才有可能更直接有效地对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专门监管,达到预期的目的。

2.2非正式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本文选取一些相关指标,对其作用后果进行实证分析。

2.2.1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1)金融发展指标:首先,考虑到由于目前我国农村正式金融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其金融表现方式单一,并且我国缺乏农村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本文选取农业贷款(ND)作为衡量正式金融发展的指标。其次,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公开的农村非正式金融统计数据,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非正式金融估算值(FG),估算方法的参考文献在数据来源中说明。最后,农村经济增长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财政因素必须考虑,本文采取的指标是各年财政支农(CZ)金额。(2)

经济增长指标:衡量“农村经济增长”(NGDP)的指标本应该采用“农村国民收入”,但由于没有统计资料,所以用《中国金融年鉴2007》中农村居民总消费支出(支出法计算的农村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作为代替。本文的数据分析是借助于Eviews5.1软件完成的。表31995―2006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指标单位:亿元

年份农村经济增长农业贷款财政支农非正式金融估算

数据来源:表中农村经济增长、农业贷款、财政支农的数据摘自《中国金融年鉴2007》。非正式金融估算1997―2002年的数据摘自《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7],其他各年数据是按同样方法并参考《中国金融年鉴2007》估算所得。

2.2.2实证分析。

根据著名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f(K,L,F),假定劳动力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经济就会面临规模收益不变,总产出就会取决于资本投入和金融发展的水平。

注:NGDP为农业经济增长;FG为非正式金融估算值;ND为农业贷款;CZ为财政支农金额。

由表4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看出,各个指标变量均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表现出平稳性的特征。因此,通过检验可以判断各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

(2)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FG、ND、CZ三个变量分别对N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下表:

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表

通过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三个指标中有两个指标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果是明显的。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其变量ND和FG的系数同为正值)。也就是说,农村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的发展从总体来讲对农村经济的增长都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非正式金融的作用效果要比正式金融强一些(FG的系数大于ND的系数)。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没有法律保障的借贷行为会给农村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当然,我们对非正式金融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既要看到它的不利一面,也要看到它的有利一面。政府应该把非正式金融的不利作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它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要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使之成为正式金融的有益补充,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

2.3政府行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经济转型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权改革,导致地方政府在掌握本地区财权的同时,开始积极地介入金融,竞相扩建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政府的介入使原来大一统的金融结构被分割成块状,各区块间国有金融组织的布局都基本相同。这样一来,国有金融机构的独立组织结构完全被分割,成为了分层从属于各级政府的附属机构。农村地区就主要表现在乡、镇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干预上。一方面,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有很多业务受乡、镇政府的直接管辖,就连其职工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的改善,对乡、镇政府都有很大的依赖,因此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就不得不听从乡、镇政府的安排;另一方面,我国又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来规定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行为,这方面的监管机构也不存在,这就使得乡、镇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发展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乡、镇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干预极大地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如果政府不能转变行为方式,把干预变为指导,我国农村金融永远也得不到根本性的发展。

3.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3.1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行为边界

我国农村经济整体上落后,农民收入偏低,大量农户没有能力获得商业金融服务,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政府必须向农村提供金融公共品。现阶段农村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至少应满足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农户脱贫金融和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需求[9]。合理的金融公共品供给,是我国“三农”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决定了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行为边界。在城乡二元经济转型的政策干预过程中,不宜只是使用财政政策,而应给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增加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能力。首先,应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以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尽快立法,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提供债务担保,吸引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到农村中去;其次,需要提供更多的农业信贷支持政策,激发农村现有金融机构的活力。国家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和技术支持是必要的,应尽快实施起来;最后,我国有必要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

3.2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的规范化成长

建立在血缘、亲缘、业缘和地缘背景上、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关系,是农村非正式金融产生发展的内生基础。这种机制可以节约信息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与实物抵押品相比,更具有制度上的自我实施机制。政府应因势利导,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在这一框架下鼓励其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由于非正式金融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内生性,一味地强调风险,强行管制,实际上丧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更为明智的选择在于放宽管制,给予非正式金融合法地位,创造条件让其自发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3.3制定适合于农村的区域金融政策和相关法规

唯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规范立法才能保障农村金融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在区域经济等级分化严重,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我国,更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支农力度,在金融和财税政策上应有别于城市的金融机构:(1)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在比例上应低于城市商业银行。(2)向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在利率上应适当优惠。(3)在存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的灵活权。(4)在资金来源上提供支持,必要时可提供担保。(5)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的金融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农村金融的法制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于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法制化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必由之路,所以应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农村金融的法律体系。

3.4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

在这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和相互援助制度。我国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应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中央银行参与、各涉农金融机构入股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公司的资金应由多方共同提供,但在经营时要保持其独立性。该存款保险公司应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经营存款保险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援助制度可以由农村各金融机构自发组织建立,不必政府出面。这一制度可以以共同基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会员制。如果是以共同基金的形式存在,就要由各参与方共同出资组建专门的管理公司。如果是会员制就要选举出委员会,相互援助基金由委员会统一管理,管理费用由会员分担。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资助;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批准号:05FJL001)、2007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707MS0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239.

[2]Mckinnon,R.L..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Bookings Institution,1973.

[3]Shaw,E.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Hellman,T.,Morduck,K. and Stiglitz,J.. Deposit Mobilization though Financial Restraint[A]. In: N. Hermes and R. Lensin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Experienc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M]. London: Routledge,1996.

[5]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59.

[6]谈儒勇.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J].甘肃社会科学,2001(02):42.

[7]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21―25.

[8]郭福春.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4.

[9]王志宇,周其伟.农户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08(03).

篇4

(1)农村图书共享机构一般都为村级小型图书馆,即“农家书屋”,场地不大且很简陋,条件不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很难给读者打造出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所以如果大家都要在图书馆内阅读图书可能也不现实,很多农民读者可能更多时候采用借阅方式。这在无形当中就减少了借阅量,无法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违政府设立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初衷。

(2)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农民在村里一开始倡导图书共享时可能会表现的很有热情,但是后期就兴趣索然,觉得借还比较麻烦且还书不及时或者干脆不还,致使图书丢失严重,部分农家书屋存在关闭和半关闭现象,许多农家书屋在书籍管理、推广应用等方面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制度。

(3)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图书共享系统管理人员多由村干部兼职或有村民选举产生,由于专业性不够,多是只进行简单的借借还还等工作,一般没有工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专业性也无法做到对图书进行适当的修补或者保存,无法保证图书的有序管理和有效推广。

(4)?D书内容老旧,缺乏吸引力。按照要求:“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但是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农村小图书馆虽能达到数量要求,但是书籍陈旧,多是市场上淘汰的旧书,无法引起农民的阅读兴趣,部分介绍农业技术管理的书籍,方法过于陈旧过时,早已不可取,可能会误导农民对农作物的管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无法真正帮到农民对农作物的进行科学的管理。

(5)部分农家书屋存在收费现象,农民非常抵触。作为政府形象的图书共享本来是惠农政策,一旦收费运行,其形象必然大大受损,也失去了本来开展农村图书共享的意义。

2 管理制度的改进

(1)借鉴大型图书馆的制度与方法。目前,高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大型图书馆,图书收藏、借阅、修订等整个程序也已经走向正规化。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可以借鉴高校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从而实现对图书共享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政府之所以实施农村图书共享,目的就是构建小型农村图书馆,运行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为地方社会读者服务。

(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由于部门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管理人员是村干部兼职,无劳动报酬,所以积极性也不高。政府部门应该投入部份资金予以支持,首先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一系列专业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再次,政府出面与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权责分明,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可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规范村级小图书馆的运营时间及完善周边配套设施。采用一周五天工作日模式,增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借阅图书学习的积极性,相关配套设施要完善,比如,在图书馆旁边增设茶馆、咖啡角。如果农民有特别需求,也可以提出申请,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借还书及其他服务。

3 农村图书共享未来发展趋势畅想

(1)农村图书共享和村里小学教育相结合农村图书共享不能只是表面功夫,要真正发回资源共享的作用。农村小学一般条件都不是很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可以在农村小图书馆设立一个小的学生学习角,大人孩子一起学习,也有助于为农村小图书馆打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2)健全图书借阅制度,和县级图书馆进行联网。很多农民可能对知识的需求量比较大,而村里的小图书馆可能无法满足,可根据实际需求,由管理员在网上进行搜索或者预约,帮助想读书的农民能够读到想读的书,掌握需要的技术方法。联网则可实现互联互通,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3)提高电子图书储备量。农村图书共享虽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但是农村小图书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必然存在着场地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条件不好的缺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小小的图书馆必然承载不了过多的信息,而电子图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图书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日渐丰富。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在图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完善图书管理功能,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基于此,本文对图书管理过程中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移植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1]。因此,为了方便农民使用图书,农村图书共享应积极推进电子图书,并帮助农民下载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完成账号申请、书籍和期刊订阅等,并且还要负责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后台管理,如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和程序更新等,保证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

(4)由于二维码具备巨大的信息容量、苛刻的安全技术要求、强大的抵抗受损性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读取里面的信息,所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管理者把它引入图书管理系统[2],农村小图书馆可以引用这种管理模式,每本书都设定一个二维码,整理、编码、扫描、录入系统,并对农村小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导培训,使图书借阅程序更加规范化、便捷化,从而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的有效率。

篇5

一、强化宣传,在统一思想上形成共识

二、合理规划,在科学发展上奠定基础

在编制规划中,既体现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又考虑到实际建设能力;既有可行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利于群众生产,又有利于群众生活。规划工作在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多次召开乡村干部征求意见会、党政班子联席会,集体制定了《**乡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及十项相关《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依据本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特征和农业农村基础,规划以集镇为中心,以s216和冯达路沿线各村为龙头,以油茶、板栗、茶叶、食用菌为支撑,以旅游开发为抓手,连接县内“一园四景”,着力抓好吃、购、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三年至五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一点三线带一面”的格局。《实施方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方向;《实施细则》为强力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健全组织,在推动建设上提供保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及其他副科级领导任副组长,乡机关全体干部和部分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指导组、保障组、协调组和督导组,明确了相关职责和工作制度。组建了专门办公室,抽调4名专职人员,配备两台电脑,安装一部电话,做到有牌子、有制度、有经费、有版面。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农业、村建、国土三个单位10名专业人员组成土地流转中心、山林流转交易大厅,实现了制度上墙,人员到岗,责任到人,经费有保障,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切实做到创建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干。建立了领导干部当“村长”和单位包村责任制,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及协调。

篇6

文化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的枢纽。作为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它既是上级各部门文化工作的执行者,又是本乡镇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发起者,也是农村民办文化的引领者。多年以来,欠发达地区将文化站“编制取消,牌子保留”人员并入其他站所,文化站名存实亡。近年来,毕节市以农村机构改革为契机,恢复各乡镇文化站,实行竞聘上岗,文化站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站的地位正在逐渐被政府和村民所认可。

二、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文化站的文化宣传作用,传播先进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思想保障。政治职能是文化站的根本职能,公益性决定了文化站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文化站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用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鼓舞人、教育人。

一是文化站要以现有的人员和设备为基础,依托媒体,发挥其宣传、引导职能。通过墙报、报刊专栏、过街横幅、各种标语、宣传队、学校的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文化站扶持、引导农民自办的文化组织,编演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好作品,使农民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村民在农闲时自编、自演一些歌颂党、歌唱美好生活的“小品、三句半”等文艺节目,说的唱的都是村里人、身边事,人们喜闻乐见,在不知不觉中,党的方针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沁入人们的心田,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党在农村的执行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充分发挥文化站的文化娱乐作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新农村文明村风的形成。文化站的基本职能就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配合上级文化部门做好送文化下乡活动,大力扶持民办文化,打造品牌文化大院;培训农民文艺骨干,不断壮大业余文艺队伍,努力做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3.充分发挥文化站文化服务的作用,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文化站要做好文化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活动,为农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每个村建立文化共享工程村级站点,让农民群众能分享到共享工程带来的成果和实惠。二是开发特色文化资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文化站下乡调查,保护、开发乡村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智力投入,把历史、民俗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使一部分农民成为农民艺术家、工艺大师、文化产业工人和文化服务者;定期对村民进行舞蹈、声乐等方面的辅导和培训,提高村民艺术素养,使节目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三是千方百计为农村文艺骨干服务,使他们能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核心价值 三个面向

图书馆核心价值其本质在于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人人公平享受信息,关注信息弱势群体,维护图书馆自身价值,提高人们对图书馆职业的敬意。关于这一点,笔者已经著过专门的论述。此处拟就如何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谈一点想法。笔者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既是一个关涉大局的宏观问题,也是一个与每个图书馆及其个人息息相关的微观问题,必须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以宏观统摄微观,并以微观体现宏观,才可能把图书馆核心价值落到实处。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必须做到“三个面向”:

一、面向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向

当代中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形成,是近代以来中国图书馆界不断向国外先进图书馆学习,又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综合创新的结果。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图书馆事业总体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还必须紧紧盯住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向,学习世界先进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方式。笔者认为,今天,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以下几种趋向:

一是打破原有封闭状态,实行开放式服务的趋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等方面,利用网络,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打破了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使原来只供限定区域内读者享有的信息资源变成共有的或者更多人享有的资源,从而有效扩展了服务对象,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趋向。传统图书馆文献流通方式是一本图书、一种期刊、一份报纸;馆藏专题文献以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信息单元为主。在信息化时代,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迫切需要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需要通过利用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之间的兼容和大规模的网络互联,自由选择各种网络服务,对分散化、多样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集成,使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满足用户对全方位信息的需求。如代查、代检索、代新书推荐、代翻译、代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等。

三是提供更加快捷方便服务的趋向。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收藏仅限于纸质文献,读者只有进入图书馆,才能借阅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一旦图书馆关门,便束手无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数字图书馆可以在任何时间把信息传送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为读者提供更大范围、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

四是从“实体”为主走向以“虚拟”为主的服务趋向。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物理性文本的收藏为主,因而传给读者的主要是“实体”,而随着电子资源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重点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资源的收藏范围不断从印本资源向数字化资源转化,投入电子资源的经费在全部经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大幅提高,传给读者的信息主要是“虚体”。加拿大图书馆与档案馆在其战略规划“变革的方向”中明确提出:加拿大图书馆与档案馆必须有意识地、能动地加强对数字化影响的认识,并与这一新的现实相适应。数字化必须被视为主流业务,因为数字内容是21世纪用户的期望。

二、面向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客观现实

近30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7月12日,深圳图书馆在新馆开馆时,提出了“开放、平等、免费” 的服务理念,实行“全面开放、免证进馆、分层管理、一卡通行”全新服务方式。继深圳图书馆之后,杭州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宁波市图书馆、浙江嘉兴市图书馆、山东济南市图书馆等大中型图书馆也加入了免费服务的行列,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图书馆宣布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服务。2008年2月7日起,国家图书馆全面减免收费项目。这些措施包括:取消读者卡办证费、读者卡年度验证费、读者存包费、自习室使用费、讲座门票费等,读者凭第二代身份证以及相关有效证件可以直接入馆阅览,等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也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一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和总量严重不足。据 2006 年文化部图书馆管理处提供的信息“全国乡镇一级图书馆总藏书量:8171 万册,按 9 亿多农民读者计算,人均占有书为:0. 08 册,每个农民读者连半册书都未达到。”馆藏资源不足,直接限制了农村图书馆为农民提供信息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体制不明,管理混乱。就全国而言,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由文化部门来管,高校的图书馆由教育部门来管,这在各地都是统一的,但在农村,有的地方将图书馆归属于行政部门,有的归于教育部门,有的归于文化部门,甚至还有的将其归于后勤部门,造成了管理上的随意性,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是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保障不力。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是老弱的闲职人员、就是临时指派的管理人员,而且大多是身兼多职,人员素质直接影响了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四是服务方式落后。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大部分农村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已不再是靠单一农业吃饭的农民,而是不断涌现的种、养、加工专业户、私营企业主、联户企业成员、村办企业职工、各业能手和各业承包户。服务对象的变化对农村图书馆的服务手段、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农村不少图书馆还不能与之相适应,提升自身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依然满足于帮助农民办理借书、还书手续,而其信息收集、筛选能力低,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显然,提高和改善农村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是在中国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最大难题。

三、面向当代中国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图书馆核心价值本质上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多发期”。一方面,适应国际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

另一方面,我国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每个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增强创新能力,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营造学习的氛围,创建学习型社会。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图书馆作为时展的信息中心和知识库,承担着为科学研究和知识增长提供先进信息服务的职责。图书馆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可能把握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为读者提供前沿的信息,才可能赢得社会和读者的欢迎。否则,满足于现状,对时展一无所知,对读者想什么,需要什么无动于衷,“守株待兔”“等客上门”,必然为时代所唾弃,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必然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杨萍.图书馆精神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3).

篇8

[关键词] 快乐体育 体育教材 教法

“快乐体育”一词,很早就提出来了。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受竞技体育的冲击和熏染,我们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再加上措施不得力,一时难以实施。时至今日,我们把快乐体育引入到学校体育中,把它变成了21世纪的问题,虽然欣喜之余颇有憾意,但遗憾之余却是更多的欣喜,遗憾的是从提出到现在尽管时问不长,毕竟是遗留问题,欣喜的是能更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快乐学校体育,终于被纳入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之一,而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这一举措不仅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次革命,也将成为学校整体教育跨世纪的转折点。

确切地说,传统的体育教材是体育课教材,而学校体育其组织形式和基本途径是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课教学注入了大量的精力,相反课外体育活动却几乎被人们忽略了。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学校体育就是体育课”的现象。而体育课又大多以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事实上,目前尽管强调素质教育,可大多数学校还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课外体育活动”无论是在领导、教师,还是在学生的大脑里已经不复存在了。快乐学校体育势必从这一误区走出来,形成新的体系,以适应、贯彻和完成新形势下的学校体育教学。笔者不敢妄谈新的教材教法应该是什么样,本文就其发展趋向略抒己见。

一、教材的发展趋向

1.基本技术的内容将明显减少

一些技术性强,内容单调、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更多追求成绩、观赏娱乐性较差、不适合全面开展的项目将成为介绍性内容,甚至被砍掉;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些小型多样的竞赛和简便易行的游戏,甚至会有大秧歌等。这些内容也便于提高和保持全民健身运动的长盛不衰,我们绝少看到有人为了健身而投掷铅球和练习跨栏跑,即便如此,从健身的角度来谈,也用不着一定要掌握正规的标准动作。所以,新的教材不仅是体育课教材,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教材和参考书,是融锻炼方法、体质自我评价于一身的健身手册。

2.有限的显性教材将蕴含更多的隐性教材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体育教学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纯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而传统体育教材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基本技术和基础知识,学生自己学自己的、自己练自己的,这对于人格的个性发展与提高有很大的促动作用,而人格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对立的统一;片面强调个性化发展无疑会抑制社会化的形成与提高,导致个体与整体格格不入,对旁人漠不关心(对立)等;人们只有在人际关系(社会化)的背景中才能够构建自我,超越这种关系的束缚及创造自身的独立性(个性化)。教材内容必须为学生设置这种背景(隐性教材),因此,集体活动项目将有所增加。

3.地域性教材将随之诞生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气候差异较大,因此体育教材也不可能“一刀切”;依山的攀登、傍水的垂钓、草原的马术、南方的游泳、北方的冰雪等,都可能成为自备教材的特点,这是的结果,是教材的一部分。地域性教材还会体现在城乡差别上。一般来说,农村学校的运动场要比城市学校的运动场大,而器材的种类和数量要比城市学校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其它因素的促动会很快有所改变。另外,城市的人口密度大,相对于农村学生的自行车和步行,城市里的公共汽车和家庭轿车会使生活优越的城市学生的体能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水平。基于上述原因,城乡教材也会有所不同。

二、教法的发展趋向

既然教材会有大幅度调整,教法也就不能墨守陈规,学校体育能否真正成为快乐的学校体育,关键还在于教法的改革。

1.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保证秩序的良好或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无论学生愿意与否都必须遵从教师所规定的内容,铁的纪律限制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然,学校体育不是不要纪律,而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纪律内容的制定应主要体现在规则上,对学生的喊声、笑声不要一律强行制止,诸如相互间的提示、提醒、鼓励、庆贺等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士气都有积极的作用。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活动,学生的自由度将明显增大。教法的制定除紧紧围绕着教材内容这个核心之外,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能力。教师不再是威严的发号施令者,而是集中表现在指导和辅导上,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例如,教师只宣布本次的目的任务,至于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己拿出方案来――各尽所能;或者,教师只宣布方法、手段并讲出每一项目的、意义,但不给学生做固定的分组,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是体能情况和健康水平)选择自己所喜欢或所需的项目――各取所需,但无论是各尽所能,还是各取所需,教师必须强化规则和注意事项。

3.注意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影响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微妙的影响。教师幽默的举止、风趣的语言、微笑的肯定、友善的鼓励、形象的讲解、惟妙惟肖的比喻对学生心理激活、练习欲望的产生、身体的协调性等直接关系到动作质量的因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突出无形教学效果

既然显性教材中蕴含大量的隐性教材,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形的教学手段实施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强调技术技能的教学,却不太讲究隐性教材的渗透,只求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显性),却很少考虑学生学会动作的同时心理上得到了什么(隐性),这实际上只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把“育体”和“育心”,即“有形”和“无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篮、排、足球等的战术教学中,教师要告诫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不要呈个人英雄主义,因为“整体永远大于它部分相加的和”,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在跳马和单、双杠的教学中,先给学生注入“心理兴奋剂”――“能完成动作是勇敢和果断的象征”,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等。

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都应辩证地对待,既不能忧心忡忡,也不能盲目乐观。实施快乐的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的一次革命,没有一条成形的路让我们去走,要靠我们自己去研究、去探索。

1.快乐体育不等于体育游戏

一提到快乐的学校体育,人们往往马上想到游戏,而实际上,游戏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和“游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2.快乐的学校体育其目的不在子“快乐”

快乐仅是一种方法或者说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3.突出无形教学效果

若不是有形教学效果不重要,而应把无形教学效果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如果体育教学不“育体”(有形),那么,体育学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4.“快乐”不等于为所欲为

篇9

片面政绩观致使农村文化“边缘化”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一个时期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指标,成为重心。在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环境下,各级政府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文化站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中心”工作(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而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更是捉襟见肘;加之农村文化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彰显政绩,以至农村文化发展在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状态。

农村文化工作的“边缘化”,以及一些地方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的“虚设化”,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严重匮乏,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明的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

社会性原因:“缺人才、难合作”

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发展,不仅体现于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少于城市,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农村文化精英外流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和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困境。

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社会呈现为一种“空心化”发展趋向;与此同时,农民之间的亲密互助关系逐渐被直白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取代。

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正如我们在一些农村所看到的,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数字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由于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

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人才)来担纲。在这一点上,单靠外部人才输入是不够的,最根本的是要建设一支本土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在农村社会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而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关键性失误:“只输入,不培育”

此外,农村公共文化式微也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重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

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作为城市与农村联系的纽带,小城镇在期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大中城市发展趋向饱和,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迟缓,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教育、医疗、生活消费、就业、公共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长期对城市倾斜,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产生了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基于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用城乡统筹的方法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路,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周边拥有大量的县镇,小城镇发展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繁荣与和谐,因此,探究小城镇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对于成都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城乡统筹概述

2.1 城乡统筹内容

“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引自网络资源:百度百科]。

2.2 城乡统筹与城镇经济的关系

城乡统筹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方面,其中,经济包括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城镇经济介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具有两种经济模式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城镇经济的本质是农村综合经济,直接面向“三农”的经济,主题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引自郝玉龙,张华展. 城乡统筹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1],另一方面,城镇经济又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必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需求,因此,城镇经济既具有消费属性,又具有供应属性。

3、城厢镇简介

城厢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青白江区东侧。北临广汉市,东倚金堂县,南接龙泉区,西与新都县相邻。截止2011年底,青白江区城厢镇镇域面积46.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611亩,是典型的川西平坝田园区,集农、工、贸和旅游为一体的辐射力较强的区域中心。该镇现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个家属委员会,总人口5.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9万人,城镇化率为40%。

镇区即城厢古镇,周围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内面积0.58平方公里。古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平坦,平均海拔468.0米。镇域河流系沱江水系,由西向东,流经全镇的河流有毛家河和毗河绣川河。

4、城厢镇经济发展现状

4.1 城厢镇经济发展概况

城厢镇是青白江区以大弯、华严为中心,弥牟、城厢为两翼的城市组团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白江区腹心地带,旅游业、机械制造、化工、服装、农副产业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方面,城厢镇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玉米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第二产业方面,以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则依赖古镇的旅游业,并发展初级的旅游服务设施。通过2011年三产业比例可知(图1)。

纵向比较城厢镇2005年至2012年三产业比例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第二产业上升幅度最大(图2),数据表明城厢镇三产业结构应依据自身特色和社会需求进行进一步调整。

4.2 城厢镇经济发展特点

4.2.1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框架下,受青白江城区经济辐射的影响,城厢镇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但在青白江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成都34个重点镇中也处于中上游水平,开发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拥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4.2.2工业进程快速扩张

工业在城厢镇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机械加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生产等方面已初具规模,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一直高于第一、三产,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优势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工业发展方式继续转型。

4.2.3第三产业潜力巨大

城厢古镇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潜力巨大,相比于第一产业的萎缩,第三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及与之相关的高附加值产业将成为城厢镇经济腾飞的引擎。

5、城厢镇经济发展的问题

5.1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现状城厢镇呈现出明显的二产为主,一三产为辅的产业格局,并且主辅产业之间差距较大,第二产业甚至占到了67%,三大产业发展极不均衡。第一产业以食用菌和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虽已初具品牌和规模,但未能在城镇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目前,城厢镇经济发展出现工业偏好极端化的局面,一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城镇长久的发展。

5.2 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青白江区规模以上企业在数量上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但是青白江区的万元GDP综合能耗在各区县处于首位,生产综合能耗太高,综合效益指数偏低,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厢镇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以上特征。作为城厢镇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

6、城厢镇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6.1 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城乡统筹

小城镇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农民之间的商品交换、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创造了更为方面的条件,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城乡之间能否实现互动与统一,城乡统筹能否真正落实,因此,我们应坚持小城镇建设与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6.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错位式发展

城厢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趋同化现象严重,按照“现代物流内陆港、现代农业集聚区、休闲旅游宜居地、古典现代魅力城”的现代田园城镇定位,未来城厢镇应着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力争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6.3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特色产业

现状城厢镇不仅产业结构出现工业单一化倾向,三产业之间也缺乏互动,产业联动是城郊型城镇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周边物流园的建成、镇区以南物流园区及铁路集装箱区的定位(图8),未来城厢镇应倾力打造现代物流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物流产业和商贸、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联动,形成以物流服务配套为主的特色服务业和旅游业。

7、结语

目前我国几大城市群已基本形成,七大片区均有地域性中心城市的良好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小城镇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牵扯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且每个小城镇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我们应结合其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王林容,薛国凯.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探索[J] ,2011

[2] 杨林,王雅琳. 城乡统筹导向下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以青岛为例[J]. 商业研究,2006

[3] 郝玉龙,张华展. 城乡统筹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1

[4] 刘国斌,许义娇. 城乡统筹视角下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J]. 东北亚论坛,2012

[5] 李树琮. 城乡统筹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J]. 学习与实践,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