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想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思想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存在问题
(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不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相脱节,学校讲的是一套、家长说的是一套,社会上看到的又是另一套,教育口径不统一,甚至相矛盾,使未成年人无所适从,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校园文化阵地和校外活动中心建设欠缺。由于学校投资不足,导致学校文化阵地欠缺。校园内没有形成一种主流文化氛围,不能够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需求。另外校外活动中心缺乏,没有多功能的少年儿童游乐场、运动场,没有一个像样的少年宫,许多未成年人周末、假期没有好的活动场所。
(三)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比较深。一是学校周边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小商店给未成年人卖散装香烟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二是部分未成年人受社会环境影响,注重享受、相互攀比、讲究排场,社会责任心、公共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错误、自理能力较差。三是爱国主义教育明显不够,许多孩子甚至把爱国主义狭隘的理解成了努力学习。
(四)家长学校不能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家庭教育严重滞后。一是学校把家长学校等同于召开家长会,培训教育家长的次数、内容较少,基本是一年两次,家庭和学校缺少沟通。二是部分家长观念陈旧,注重以养代教,把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重智轻德。错把学科教育列为家庭教育重点,而把本属于家庭教育内容的孩子做人的教育视为家庭琐事可有可无,把教育的责任全推到学校。急功近利,以学习成绩的高低决定孩子的前途。家长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造成了孩子严重的逆反心理。三是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低,又不注重自身学习,家教能力差。有的甚至整天应付于酒场和玩麻将等,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顾,缺少和孩子的相互沟通与了解,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
二、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设机构。由宣传部、文明办、妇联、团委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负责督促检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求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增强合力,对家庭提供服务和进行必要的培训,实现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合格家长、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强化系统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缺乏广泛共识也正是造成未成年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有效衔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争取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当中。在适当时候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将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社会层面上、成年人群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爱护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研究
一、引言
大学生资助工作已开展多年,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贫困大学生群体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又因贫困的特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更多的困难和心理上的障碍。对于贫困生,除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应对其进行精神上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十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对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对高校贫困升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通过此次调查,深入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为更好的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次调查通过诚实守信、感恩奉献、自立自强和责任担当四个维度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和现实特点,对于开展资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5、2016级的高校贫困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便于调查的开展。本次调查主要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学院、湖南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为主。为准确的定位贫困生,调查取样时,主要通过各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协助开展,确保问卷有效投递到贫困大学生手中。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也极大的方面了学生的作答和统计分析。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的调查问卷287份,其中男生80人,占比227.87%,女生207人,占比72.13%,2015级83人,占比28.92%,2016级204人,占比71.08%。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的表现情况
为了解高校贫困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的表现情况,这一部分的调查问卷共设置了三道问卷题。首先设置了“你对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看法”的问题,有281人选择“应该按时还款,这是个人诚信的问题”,占比97.91%。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政策宣传的深入和诚信教育的开展,贫困大学生对于国家助学贷政策有了正确的认识,珍惜个人的诚信,选择按时还款。
对于“你对贫困生使用苹果手机有何看法”这一问题则出现了较大的分歧,119人 选择“个人自由,他人不得干涉”,占比41.46%;有104人x择“如果是别人赠送的,用也无妨”,占比36.24%;仅有48人选择“贫困生不能使用高档手机”,占比16.72%;有16人选择“无所谓”,占比5.5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到使用苹果手机属于一种高消费的行为。从受助后的管理要求来看,也反映出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后管理不力[1]。
对于“为了评上助学金,你的做法是”这一问题,有112人选择“回家补开相关贫困证明”,占比39.02%;有97名学生选择“顺其自然”,占比33.8%;有77名学生选择“找辅导员说明情况,争取辅导员的支持”,占比26.83%。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贫困生在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不能放平心态,希冀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去影响评选的结果,这种主观的争取也反映了贫困生不诚实的一面。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感恩奉献方面的表现情况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感恩奉献方面的表现情况调查中,笔者共设置了四道问卷题,主要围绕助学金的评选来进行设置。笔者首先设置了一个开放的问题,即“你对国家设置助学金的看法是”,有221人选择“国家资助政策旨在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无论是否获得,都应心存感激”,占比77%;有57名学生选择“如果有更困难的学生,我愿意主动让出我的名额”,占比19.86%;有8名学生选择“国家的政策,作为贫困生必须享受”,占比2.7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贫困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国家助学金,心存感激,但仍有极个别的贫困生思想较偏激,感情淡漠。
接下来设置了一个压力测试的问题,即“假如在贫困生的评选过程中,班上同学推荐了条件比你更好的学生,你的看法是”,有150人选择“我会检讨自己的不足,仍然与同学和谐相处”,占比52.26%;有93人选择“只要程序上没有问题,我坦然接受”,占比32.4%;有37人选择“明显有失公允,我要提出异议”,占比12.89%;有7人选择“无所谓”,占比2.44%。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资助中的“利”看得比较重,对资助中的“义”认识不足。
对于“你对尽己所能回报社会有何看法”这一问题,有242人选择“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社会多做贡献”,占比84.32%;有25人选择“先解决自身的困境再说”,占比8.71%;有16人选择“把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占比5.57%;有4人选择“没考虑过”,占比1.3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部分贫困生缺乏强烈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校贫困大学生在自立自强方面的表现情况
调查高校大学生自立自强方面的表现则从基本价值观、学习、人际交往、参与勤工助学到等几个方面的问卷题来实现。其中,对于“你对自己家庭贫困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222人选择“父母已经付出了很多,现在靠自己努力改变现状”,占比77.35%;有61人选择“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占比21.25%;有2人选择“父母没有创造更好的条件,影响了我的发展”,占比0.7%;有2人选择“无所谓”,占比0.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的贫困生能够理性看待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但更多的是对生活压力的反映,主动克服的意志还不强,另有个别的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偏差,需要予以关注。
对于“你对学习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199人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努力完善自我”,占比69.34%;有49人选择“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与贫困无关”,占比17.07;有31人选择“受资助的学生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占比10.8%;有8人选择“和普通学生一样,开心生活就好了”,占比2.7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的贫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端正的,但有少数的贫困生还缺乏强烈的进取心。
对于“你和身边的同学相处的如何”这一问题,有109人选择“比较主动,与每一个同学处理好关系”,占比37.98%;有105人选择“为身边的同学尽可能提供帮助”,占比36.59%;有62人选择“除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其他不怎么接触”,占比21.6%;有11人选择“存在一定的隔阂”,占比3.83%。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受访的贫困生在融入团队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部分学生比较自卑,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压力。
对于“你如何看待与家庭富裕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一问题,有159人选择“通过学习和工作,努力去弥补差距”,占比55.4%;有105人选择“心理比较坦然,不会对我造成干扰”,占比36.59%;有21人选择“心理感觉有落差,比较自卑”,占比7.32%;有2人选择“不会与他们成为朋友”,占比0.7%。这一调查结果进一步凸显了受访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在不断进行自我努力和完善的过程中,其敏感的情绪反应会造成一定的干扰。
对于“你对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264人选择“主动参加,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占比91.99%;有14人选择“忙于学习,没时间参加”,占比4.88%;有8人选择“主动参加,但不愿意被同学知道”,占比2.79%;仅有1人选择“不愿意参加”。这一调查结果的意见比较集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贫困生都表达了积极的意愿。这充分表明贫困生对于各种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都非常珍视,具有积极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贫困生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表现情况
调查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表现情况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只能通过一些相对比较隐晦的问卷题,从侧面了解,主要是通过两个现实生活场景中的问题来展开。第一个场景是获得奖学金后的使用,问题为“你认为获得助学金的同学应该向其他同学表示一下吗”,有167人选择“这是不良风气,应当抵制”,占比58.19%;有91人选择“这样做不妥当”,占比31.71%;有26人选择“比较反感”,占比9.06%;有3人选择“理所应当”,占比1.05%。虽然绝大多数受访的贫困生对以上行为持反对态度,但表达出坚决抵制态度的比例较低,这表明受访的贫困生对于国家资助的接受还不够坦然,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第二个场景是对于不正之风的处理态度,问题为“作为一名普通的贫困学生,你在面对班上同学的不正之风时”,有109人选择“义正言辞的指出来”,占比37.98%;有101人选择“告知辅导员进行处理”,占比35.19%;有54人选择“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占比18.82%;有23人选择“不予理睬”,占比8.01%。这一调查结果的分歧比较大,有部分受访的贫困生不能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存在明哲保身的心态,缺乏应有的正义感。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力:一是继续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资助政策,端正受助的态度;二是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并建立一定的失信惩戒机制,提前约束和改变贫困生的不诚信行为;三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使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自我发展中来;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很多资助项目时间比较紧急,辅导员们因身兼数职、自身发展力不足等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完成工作,更谈不上后续如何开展育人工作[2];五是不断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效应,激励更多的贫困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六是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淡化贫困生的“标签”,减少人际交往压力,克服过度自卑的心理。
五、结束语
通过对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上具有先天的压力,在人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这些心理困扰也使他们产生了精神贫困的现象[3]。因此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应为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这也是贫困大学生的根本需求。提高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应紧紧围绕贫困大学生的这一需求,积极引导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当然也要从诚信和感恩两个方面的教育来端正贫困大学生的行为,使贫困生在一个完整的资助体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园.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引起的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问题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07).
篇3
一、测评的基本情况
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季度测评严格按照中央文明办2012年版《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进行。实地踏查了道里、南岗、道外、香坊、平房和松北六个城区,下发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调查问卷(学生卷和家长卷)共计61余万份,其中,全市集中发放20 904份,抽样调查2 980份。结果显示:在9大测评项目38个测评指标中,有33项工作全部达到测评标准,占87%;有5项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占13%。哈尔滨市未测估算97分(详见下表)。
工作中,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巩固提高、深化拓展。
一是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2012年初,及时调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市文明办内部增设了未成年人工作处,设立并划拨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项经费,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哈尔滨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其作为机构职能、绩效考核和督办检查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哈尔滨的战略基础工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有效运行。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为重点,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在全市建立了2个国家级、21个省级和104个市级活动联系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通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100%和98.3%。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创编童谣、传唱童谣、感受童谣”、“向英模人物学习,弘扬哈尔滨风尚”活动,依托哈市丰厚的音乐资源和悠久的革命历史,组织了“经典音乐”进校园、“优秀儿童剧”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党史知识”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等“五进”活动,让未成人在感受快乐和幸福的同时,培育高尚品质,树立远大志向。
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美德阳光少年星级评选,引导未成年人争当美德阳光少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重点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五小员进社区”等活动,在哈尔滨新闻网开设“冰城文明小博客”,正确引导学生开博、写博,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
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学校的龙头作用,社区的平台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在全市80%以上的社区开辟了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70%以上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8个城区全部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全年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03所和试点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10所,为实现哈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三年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五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逐步净化。在市属主要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专栏(或网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以严厉打击黑网吧、重点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校园周边环境定期报告制度,随时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使治理常态化、效果好。
全市涌现出了荣登中国美德少年榜张家赫、王之雨,三次入水抢救溺水男子的常伟豪市级美德少年,优秀志愿者孙慧熙等一大批优秀青少年;打造了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未成年人音乐文化大讲堂”等具有哈市特色的品牌活动;香坊区“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对香坊区传唱优秀童谣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中央文明办组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班上做典型发言,依托城市学校少年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领导的好评。《光明日报》以“呵护流动的‘花朵儿’——哈尔滨市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题予以报道。
二、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工作
对照2012年《测评体系》的标准和要求,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也发现个别工作存在着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各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是在2012年开始建设的,时间短,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各区、县(市)财政扶持匹配建立、自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经费保障的材料不够充分;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活动的设施、器材少,规章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按照《测评体系》要求,针对自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集中精力,马上进行整改,提高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党的十精神宣传教育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重点,不断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日行一善”、“节日小报”、“心向党、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哈市“冰城文明小博客”注册登记工作,发动全市中小学生登记“冰城文明小博客”,开展文明上网。加强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活动牵动、典型引路等方式,使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未成年人心中。
2.围绕中华经典诵读,继续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送经典音乐、送儿童剧、送党史知识、送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为内容的活动,加强和改进全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二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挖掘哈尔滨讲坛的教育资源,与哈尔滨讲坛联合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宣讲团,深入到首批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宣讲。三是开展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优秀童谣的传唱活动。做好优秀童谣的征集、推荐工作,挑选朗朗上口的优秀童谣在青少年中传唱,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
3.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进一步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做好首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总结工作的通知》及省文明办《关于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四站八室建设的通知》,会同省文明办对第一批中央资助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使用、器材配备、项目进展、活动开展、档案资料建立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落实哈市《乡村少年宫三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的进度,到2013年底实现哈尔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181个乡镇全部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
4.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区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建设,逐步开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心理专家的作用,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举办全市心理教师培训班。不断壮大心理健康辅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运用报刊、网络、电话等媒介开设亲子教育、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网络学堂栏目和专题开展教育引导,传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
5.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要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主导作用,围绕阵地、队伍、活动、制度四个关键环节,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切实落实到社区和农村,发挥整体效应,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格局。突出抓好社区、农村未成年人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和农村社区实践平台的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实践。
篇4
关键词:孝道文化;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74-02
众所周知,民以孝为先,由此可以看出孝道是中国传统德育的根基,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因此,孝道不仅对个人,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能发挥德育教育的职能。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对其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孝道教育作为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
对孝道内涵的解释,现在存在着许多的说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且能较好的与传统价值观相符合的是宋代朱熹所作的界定。他在对《论语》“其人也孝弟”一句所作的注解中指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可见孝即为“善事父母”。可是“善事父母”说起来容易,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善”呢?“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是真正的“善”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为此,中国古代一些思想政治家们将“孝道”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一层,就是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赡养,也就是说,当父母到了花甲之年时,作为子女应该尽到赡养的义务和责任,要使其物质生活得到相应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是由孔子所提出的,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物质阶段,更要给与其良好的精神生活。第三个层次也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即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拘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对其进行赡养,也就是说,子女在进行赡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和颜悦色,令父母畅心悦意。当“孝”的含义与层次除上述划分以外,还有服从父母意愿和继承前人遗志的说法。所强调的是子女在提供物质赡养之余,要“子随父愿”、“子承父业”,不违背父母意志,更不要有损父母名望。“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积淀成一种纯洁的道德信念,成为中国人神圣血缘关系的重要体现。一般人的心中,“孝”是针对父母的,“孝”就是“顺”,顺从父母就是“孝”。真正的“孝”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是更广义的做人的品德。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在小处体现在同亲人的关系上;“中”体现在同君主的关系上,在大处体现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上。敬老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它是中华民族都认同的优良传统,子女孝敬父母,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经历多年的坎坷后,其生命力依然十分顽强,在倡导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和谐社会的今天,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孝道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对其道德教育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孝道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其发展趋势和主题方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可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元素,孝道的缺失就是其元素之一,具体体现在:高校对于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常常感到乏味和厌倦,主要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思想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自我价值的取向越来越趋于实惠,对于工作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功利化越来越强,从而使得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识淡薄,道德素质偏低;大学生的个人信仰不同,导致其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解趋于弱化,尤其是对孝道文化的思想和感恩报德的意识极为淡薄。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孝道的缺失问题是其普遍教育现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当代社会价值理论体系及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理论体系发展较为失衡,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此同时,西方文化越来越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快,因此也严重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两者都使得传统孝道文化的思想逐渐偏离了原来正确的轨道方向,从而也使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2.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高校德育教育力度的影响。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既定的教育目标太过于理想化,大多数高校只是一味地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从而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空洞和乏味,教育方法也比较单一,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的心理。
3.当代大学生偏激的价值取向以及淡薄的孝道意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投机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较为浮躁,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也是急于求成,从而限制了视野的开阔与胸怀的拓展。此外,由于当代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从而造成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较弱,对孝道的意识问题十分淡薄。
三、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分析和研究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现状和产生原因,认为孝道文化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篇5
贵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近20年来,不仅为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更凸显出老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老有所为继续散发光和热的崇高品质。
凯里市清水江社区紧邻火车站,交通优势带来商业繁荣的同时,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网吧也给社区的学生家长平添烦恼:每到放学时间,网吧附近随处可见寻找自己孩子的家长身影,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春天,这个社区的学生家长发现,网吧突然变得规范有序了,一群带着“上岗证”的离退休老人随时在各个网吧巡查,所有网吧不仅拒绝未成年人入内,还张贴出很多倡导健康上网方式的宣传画。
这些离退休老人来自于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热心、好管“闲事”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一次关工委的例行交流会上,有居民反映了网吧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关工委为这些老人配发“上岗证”,并分别委以法制教育宣传员、思想报告联系教育员、思想品德教育员、科技宣传员、失足青少年帮教员和文化市场监督员等职务,让他们随时进网吧巡查,发现有未成年人进入,马上规劝其离开。
在老人们一次又一次的“突击检查”下,未成年人进网吧现象得到遏制,不少网吧老板只得悻悻地搬离此地。
如今,在各地关工委的努力下,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自己身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正越来越多地受到老人们的特别关爱。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对我省关工委工作有过一段中肯的评价:“广大老领导、老同志和全省各级关工委的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心系未来,关爱后代,大力发扬老有所为的精神,积极投入到青少年的教育事业中,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
近年来,各级关工委始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为重点,坚持每年开展1至2项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全省性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收到明显效果。
为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各级关工委举办了青少年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同时认真抓好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举办了“全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青少年运用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级各地关工委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政法部门密切配合,组织以老同志为主体的法制教育宣讲团、关爱工作团等,深入学校社区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宣讲活动。安顺市关工委开展了青少年思想状况的社会调查;贵阳市关工委与市政法委、戒毒中心等部门,先后多次举办禁毒展览,使中小学在校学生普遍受到教育。
各级关工委还结合时展特点,对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等开展关爱行动,充分发动离退休人员,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建设活动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长辈的关爱。
全省各级关工委还积极在城镇不断推进社区“老少共建”、在农村持续开展“三无两有”(即无辍学、无犯罪、无不孝子女,青年有技术、少年有文化)活动,支持发展校外辅导、家长学校,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使全省各地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贵阳市建立了戒毒“爱心屋”,用爱心唤醒被扭曲的灵魂;麻江县等采取措施落实“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为评选“五好家庭”、“文明户”、“遵纪守法户”等的内容之一;六盘水市钟山区提出网吧管理的意见和具体措施;松桃自治县迓驾镇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全镇10年没有一名青少年违法犯罪。
篇6
【关键词】科学管理 时代特色“细、恒、严、表 ”四字诀
一、“细”字诀
1.了解学生需“细”。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上个学期,我中途接任了五年级的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我就以着重了解学生为突破口,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没有什么大恶习,就是学习、生活、纪律各方面的习惯比较差。很多家长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个别的家长干脆将学生送进学校之后一概不理。在校得不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鼓励,个别学生还会受同学们的嘲讽,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不厌恶、不嫌弃、不疏远他们,再用真诚、热情、负责、严格的态度与他们逐个交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我的真心,使他们在受爱护、被信任的气氛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接受老师的劝说,产生积极的思想,并把老师的劝说、要求等转化成信念,并逐步付于行动。如果班主任工作一开始就受到学生们的抗拒、抵触,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会很难开展。
2.“细”选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好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脱离学生,不会孤军作战。因此,一开始,我就选思想好的、群众基础好且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工作。然后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分工,让他们明确他们具体的职责,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指导并帮助他们开展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班干部更多地同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在每周一次的班干部会议上,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更具体的情况。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工作有失误时,我就更细心地引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以表扬为主,尽量少去批评他们,某些事情放手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二、“严”字诀
1.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严而有方、严而有度,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严,同时老师要维护学生的尊严。五年级是风气、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班级工作抓得好,极有利于养成良好班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形成良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2.班主任的严格要求还要主动加强家校联系。要求父母的思想与学校的想法一致,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传达给家长,叮嘱家庭一定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学生工作也要以说理为主,少骂、不训话、多鼓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格要求,让学生感爱到家长的关心,以及家庭的温暖,这样有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双管齐下的强大教育力量,效果会更明显。
3.班主任管理班级要有周全的工作计划。有了计划,行动就有依据:有了计划,做起事来井井有条,不会杂乱无章。因此,刚接手我就制定了详细的班主任整个工作计划,以便有计划地安排指导班级开展工作。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不会失去中心、无所适从、盲目工作。依据计划就可以从纪律、学习、思想等全面进行科学化管理班级。
三、“恒”字诀
班主任工作要持之以恒。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恒心”。坚持日日如此,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不免会有人觉得“累”,班主任的工作是很辛苦,但谁叫你是做甘为人梯的老师呢?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我们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责任多么重大啊!总不能功亏一篑吧!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如果做到持之以恒,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会终有感召转化的一天。
四、“表”字诀
班主任要做好表率,用自身树立榜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学生模仿心理,行为的影响比语言教育更深刻,尤其是班主任。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走课等,我自己先做到。每天,提早十分钟到校,站在课室门口,等学生的到来,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学生他们也不好意思迟到,根本上也就不敢迟到了。如果教师不思进取、怨天尤人,整天愁眉苦脸,对工作不负责任,学生会觉得他很虚伪、不诚实,从而对他的说教产生反感。因此,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苏霍姆林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学生在他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采用“细、恒、严、表”四字诀,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1(04).
[2]王道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5).
篇7
关键词:学校发展;“地球村”资源;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03-21999年3月,我校建立“春芽”手拉手地球村,积极实施环保教育。浓郁的地球村文化使我校的德育改革有了一块“希望的田野”。我校进一步将环保实践活动特色发展成特色项目,追求课程化、系列化、综合化,实施“新绿色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011年学校易地新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我校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着力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以校园特色文化来拉动学校的高位发展,打造富有江南农村小学特色的绿色文化。
一、抓绿色理念渗透,让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生成
1.丰富内涵,关注全局
我校提出构建以“新绿色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未来,“新绿色教育”,源于“地球村”环保实践活动,发展于生态环境教育,经过十年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内涵,发展外延,拓展到整个学校层面,就是促进学校师生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从而构建科技求真、人文求善、和谐至美的绿色校园。
发展中心与课程中心的课题研究部门集中攻关,让理念渗透到管理、教师、学生、课程、服务、文化、特色等学校各个操作层面,重点开展“绿色课堂”、“生态德育”、“数码校园”、“小班化教学实验”的研究。
2.整体推进,心灵共鸣
科学规划,更需分步实施,项目化推进。各部门明确职责、精心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协同实施,以实现共同愿景,形成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以“关注师生生命发展、立足师生幸福、培养师生梦想”的人本思想为指导,坚持“新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让教师拥有绿色舞台、给学生搭建绿色阶梯、使教育充满绿色生机、为家长放飞绿色希望”的办学目标,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以人文精神塑造人,以绿色氛围熏陶人。坚持“自然绿意巧点缀、文化绿色重渗透”的原则,通过架构崇敬生命的精神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协作分享的行为文化、紧凑精巧的环境文化,共建健康氛围,营建精神乐园,构建人文高地,创建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
3.完善措施,突破重点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学校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专题突破—构建体系—打造品牌”的思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近阶段,学校召开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组成员会议、行政人员专题研讨会议、文化建设规划论证会、杨瑞清教育思想报告会、教师沙龙等会议,让理念转化为上至管理者、下至教职工的行为。
二、抓易地新建契机,让环境文化丰富多彩地生成
1.把握细节,渗透绿色理念
新校的建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无限可能。学校整体设计环境,重点把握雕塑、文化长廊、楼名路名桥名、橱窗布置,使绿色教育理念在一草一木中渗透,在一墙一画中传递,再随观看者带到家庭,带向社会。
步行于新校园里,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新绿色教育的创意体现。“和平鸽放飞于地球村”的雕塑,象征着奔牛实小地球村的孩子们放飞梦想,保护环境,共享美好家园。“朴实而宽厚”的校训墙,传递着农村实验小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大幅的学生笑脸、教师剪影宣传画,表达着快乐生活、享受工作的幸福。玻璃门上的简明标语也不时地向学生们诉说着和谐相处的文明准则。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标语牌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十好习惯。还有科技长廊、英语长廊、公民道德长廊都让学生耳濡目染中张扬个性,培养特长。
2.体现童趣,设计卡通标识
小学的文化核心与教育理念需要富有童趣的标识与卡通形象来宣传推广。奔牛实小的校徽充满活力而又寓意丰富,它好似初生牛赎的尖尖牛角,创意来自奔牛的“牛”劲,象征着孩子们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它好似在阳光雨露滋润下的春芽幼苗,创意来自春芽手拉手地球村的“春芽”,象征着孩子们稚嫩可爱、充满希望;它好似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创意来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的关爱,象征着孩子们热爱自然、和谐共生。我校的卡通形象分别是“春芽”娃与“小牛”娃,一刚一柔,展示着地球村小公民身心健康、热心环保、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儿童气质。我们还设计了地球村村徽、村歌,制作了校旗、村旗。
3.传承文化,布置校史陈列馆
校史馆,如同一幅绵长的历史画卷揭示了学校变迁和发展,显示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成果,荟萃了杰出校友的英姿风采。校史馆既是教育师生爱国爱校的教育基地,又是学校对外开放的教育窗口。
奔牛实小校史馆突出“传古承今、突出亮点、美观雅致、低碳实用”的原则,力求以明快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设计,在“图片展版+实物展台”传统模式的基础上,配以变幻灯光、模型、文化墙、触摸显示屏等形式,充分运用空间造型与平面设计艺术,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手段。
我校校史馆的布置,历经半年的准备期与一个月的冲刺期,整体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四个功能室到现在融为一体,更加凸现整体效果。校史馆以“好大一棵树”为线索串连文字说明,分为学校简介、岁月留痕、特教之路、精彩掠影、校友风采、师范群英、桃李芬芳、合作共赢等14个版块。
校史馆一幅幅生动的活动照片折射出背后精彩的故事,陈列的大量珍贵的校史图片、实物史料让前来参观者啧啧称赞,还有电子书、校景模型、流光溢彩的整体效果都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突出个性,打扮地球村委
在奔牛实验小学,有一个以学生为小主人的民间组织——“春芽手拉手地球村”。每个学生都是小村民,下面59个班级就是59个村委。小村民们给自己的村委起了不少好听的名字,如“绿之源”、“月亮湾”、“彩虹村”等,村村都设计村徽、制作村牌,各村委的“中队角”上贴上了村委组织网络机构图。环保角、读书角、植物角把各个村委打扮得绿色盎然、书香浓郁。教室外墙上也洋溢着清新的绿色气息,60幅宣传画讲述着地球村的成长史,展示着小篮球特色、小记者采访、“小哥白尼体验”等活动的精彩瞬间。
三、抓细节管理盲点,让制度文化精益求精地生成
制度建设,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寻找盲点。我校要在原有制度已较为规范中、全面、合理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关注细节,生成制度文化。
1.重视制度的补充与完善
如绩效工资制度的调整、岗位绩效制的细化、《绿色中队每月考核办法》的修订、宣传报道奖励办法的制订、优秀年级组评比细则的完善等。
2.讲究执行制度的公平与公正
出台制度要经过教师和学生公认的程序,调查公开,发扬民主。推进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让广大教职工知校情、议校事、参校政,为办好学校出谋献策,尽心尽力。完善教代会代表综合调研机制,让以普通教师为主体的代表行使职权,参与到管理实践中来。
四、抓校园文化节突破,让行为文化日积月累地生成
1.开展文化节活动,为学生创设生命成长的结点
组建学生社团,聘请学术、艺术专家当顾问或导师,让学生获得更多专业指导。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文化节系列活动,精心策划,关注全体,让活动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节日,让每个学生的参与为学校文化添上绚丽的一笔。
2.开展师德师能活动,为教师铺就专业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