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行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联网行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联网行业总结

篇1

联网助力传统医院服务转型

医疗卫生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日益强烈,医院需要借助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IT技术优化流程,提升管理,改善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医疗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物联网发展的情况,可总结成为三句话:民众有需求,政策有扶持,技术有发展。”北医三院信息中心沈韬主任说,“民众对自身健康越来越看重,所以其需求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便捷性和质量。”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各项政策正在逐步落实。“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解读医改的政策要求:要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和要坚持主动服务。”沈韬主任解释说。今年2月份,国务院发表《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扩展和延伸服务范围,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可以发现,国家政策对于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扶持作用。

物联网产业规模发展速度惊人。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总投入却不足200亿,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路程还很长,还有待发掘。在医疗信息化规模的整体结构中,医疗机构是主题,占七成以上,公共卫生占三成,换言之,医院在整个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动摇。

在会议期间,沈韬主任对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现阶段应用例子进行了生动的介绍,比如身份识别卡、患者腕带和就医卡、自动发药机和健康监测机等设备,都应用了无线网络和传感技术。最后,沈韬主任对于物联网的作用进行了总结:“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为服务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切实促进了医疗服务从被动供给型转向主动干预型。具体体现在应用了物联网手段之后,对数据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高,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和连续性有所改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范围更广。”

医疗CIO的愿景与使命

“医院里的CIO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医疗资源的最大价值,如何用技术来推进医疗价值的实现。”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王才有副主任在会议上提出,医疗行业CIO的使命重大。

从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外部环境、医改趋势和战略来看,医疗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发展医疗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刺激信息消费,保证经济稳中求进。卫生信息化是将来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很重要的领域,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所以近几年国家政策在大力扶植医疗信息化。

篇2

一、前言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经过互联的设备在无人操作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大大的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手机等移动设备也能够进行高速互联,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帮助,物联网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上的应用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物流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为物流行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关键。

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未来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智能化物件或者智能尘埃,例如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通过各种无线或者有线,使得长距离或者短距离实现互联互通的通讯网络,应用大集成,云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采用适当的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靠,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控,定位追踪、报警联动、远程监控、在线升级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各种事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的“管、控、营”一体化。

三、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的发展情况

(一)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了,但是,由于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所以,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的基础信息化的建设和物流行业办公软件中,对物流行业最重要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技术规范中还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技术。仍然停留在表层的应用上,物联网技术中最主要的辅助物流企业决策的基本功能还应用到物流的管理中去。还有一点明显的不足就是,对于一些微小型的物流企业还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技术,还停留在传统管理的层面上。

(二)物流行业在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在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缺少一个技术上的标准,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

1、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物联网主要的功能没有被使用,即物联网的辅助决策功能以及管理功能。

2、使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没有向更深的层面去发掘互联网的功能,使得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

3、物流行业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度开发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循序渐进的使用方法使得物联网的功能单一化,物联网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四、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的构成都比较复杂的,因此,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管理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物联网技术的环境下进行多维度协同管理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对物流信息进行融合管理

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信息来源广,结构各异,数据量大,实时更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物流数据资源的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实现物流信息优化调度和物流业务实时再造的前提。因此,要及时解决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的融合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信息在服务层面上的信息融合与管理。

2、缺少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数据多具有的特点,没有建立针对物联网技术的存储体系。

3、在对数据进行检索应用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从技术角度上去研究新的查询语言和数据跟踪技术,忽略了从面向服务的角度研究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检索、回溯模型等。

(二)物流行业的业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现行的物流行业的管理中,物联网环境下业务流程管理方面仍旧处于一个理论阶段,缺少实践经验。业务流程再造既是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的重新设计,还是一次重要的革命,旨在重新塑造符合时展潮流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如何保证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务管理,许多学者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课题,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系统需求分析问题。

2、物联网环境下业务流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制和正确的评价方法。

(三)缺少相关的物流管理标准体系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物流管理的标准,为物流行业和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带来一定的阻碍。

五、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物联网环境下信息的融合与管理力度

在物联网环境下,应该全面的从数据信息的各种特点出发,对信息进行融合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存储系统,完善信息的检索和追踪。

(二)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务再造

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目标,仔细分析系统所需问题,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

(三)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物联网技术的潜能

虽然,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逐渐完善物联网环境下物流管理体系。

六、总结

篇3

【关键词】物联网 问题 现状 发展

二十一世纪,物联网已经被很多国家提上战略发展方向日程。美国政府支持相关专家提出了围绕物联网的“智慧地球”计划,欧盟早在2008年初成立的微纳制造技术平台便是在全欧洲发展物联网技术的信号。与此对应,日本和韩国相继提出了适合于本国的“i-Japan 战略2015”和“u-Korea策略”,温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也是在给予市场积极的信心,推动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 物联网概念以及内涵

物联网,字面意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由信息传感设备在一定的协议规则下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中,方便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用来达到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目的。物联网包含的意义有两层:第一是物联网只是互联网在实物上的延伸和扩展,其基础架构仍然是互联网;第二,用户端不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属性的物体,信息交换也不仅仅限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也能进行通讯。其产业链从上至下有芯片提供商、终端设备开发商、网络供应商、软件应用开发商和用户等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有电子标签、传感器、智能卡、条形码等。

2 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意义

纵向上看来,物联网上游是制造行业,包括的硬件有网络设备、芯片、传感器等,设备供应商起主要作用,中游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把上游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整合,同时为处于下游的的个人用户或者是企业用户提供服务,例如软件开发商、系统平台构建商,处在下游的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是物联网的两大产业范畴。产品制造主要指物体感知设备,提供服务则包括网络服务业、基础设施服务业、软件应用等等几大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各国经济转型的目标,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服务业正是服务业的核心发展方向。物联网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新形势,它在物联网的相关应用中加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相关物联网终端应用,企业可以提供给用户关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智能管理和控制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必将在科教文化、娱乐医疗、通信物流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涉及到政府公共管理市场、以企业为主的行业市场和以个人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等等多个行业。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作为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与通信联合产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信息量巨大、接入设备复杂、物物智能等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多种技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3.1物联网架构。架构是指物体连接网络的网络模型,架构的目的是增强服务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和保证用户公平。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架构有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支撑两种。云计算和存储、基于事件驱动、非中心控制职能架构等等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思路。

3.2统一标示。物联网搭建起来的网络中包含着海量的物品,正确对数目庞大的物品进行正确区分和有效率查找是统一标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设计、标示分配管理、加密解密、映射机制等是统一标示的内容。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电子标签发送数据给读写器,利用RFID系统进行软件功能集合。

3.3网络通信技术。高层协议多样性和通信数据量大、通信范围广是物联网网络通信的特点。多协议之间的融合可以采用本体翻译技术,各种类别的组网方式譬如传感器组网、射频识别组网和DTN组网等,结合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利用软件无线电和数据挖掘来实现大范围的海量通信数据要求。智能化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使网络终端自发式地对于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3.4安全和隐私保护。没有授权的识别访问、数据保密、用户隐私、企业机密等等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内容,牵涉到用户身份验证、云存储安全、高端数据的可用性在非集中管理方式下的实现问题。

4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4.1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很多企业打着物联网的旗号在原来各自擅长的领域独自作战,开发的应用主要是闭环,所涉足的产业也很分散。但是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这些新兴领域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某一企业开发制定的物联网项目缺少可复制性,企业之间无法资源共享。编码与寻址问题没有统一。海量物品的唯一编码在我国物联网企业也没有完善。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所有物品统一的编码和寻址问题。协议算法局限。低功耗的多跳模式与传统协议算法存在很大差别,全新的适用于短距离节点之间的多跳算法没有出现。

4.2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协调和指导。构建完善的物联网是提升信息技术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业形成期的我国物联网行业需要国家战略来改观混乱的产业界状态,国家对于物联网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做出明确指示和规范,对行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重视物联网在经济发展方向中的战略地位。标准的制定对于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设计物品互连共通的统一编码、基础平台等方面制定标准可以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同时,将物联网技术与低碳环保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观联系起来,这对于我国物联网方向的确定和重点领域的突破有着重要作用。完善商业环境。物联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物联网市场的风险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商业环境使得人们对于物联网的接受认可程度较低,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工信部门和商业部合作,展开物联网商业环境搭建对于物联网企业的成长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5 结语

物联网的兴起必带给物品的使用功能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物联网的建立需要解决架构、统一标示等问题,我国物联网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可以从战略层面规划物联网发展,建立成熟完善的商业环境来促进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顾加强.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13,04:114-117.

篇4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技术;RFID技术;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络来控制自己的家电等工具,从而实现远程操控的目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梦想成为可能,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与互联网络进行信息联通,从而实现互联网络与物品之间的通信,为通过互联网络远程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必将带动信息化产业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物联网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应用,从而完善物联网各种技术,提升物联网的应用力度,为未来物联网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构建是为了是物与物之间能够相互识别、相互通信,所以物联网技术是支撑整个物联网运作的技术。目前,实现的物联网技术包括基于网络的传感器技术、物与物之间的组网互联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物体识别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其中,基于网络的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构建的基础,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基于网络的传感器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射频技术、微型嵌入式系统等,该技术通过安装在物品上的传感器来探测、感受物品外界信号,经过传感器的数据转换来产生相应的数字信号,并将获取的信号传送至与网络连接的嵌入式系统中,通过嵌入式系统对数据进行转换、变化,并与网络实现信息互联。此外,物与物的组网互联技术将各个安装有基于网络的传感器的物品纳入到局域网络内,构建新型的分布式无线网络。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连入物联网的物品进行定位,从而确定地理位置信息。物体识别的RFID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带有物体基本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嵌入至物体内部,然后通过RFID阅读器对物品进行识别,从而获取物品基本信息。RFID技术可以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物联网运作的可靠性。物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从而构成了整个物联网的基础,为物联网的实现与运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3.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虽然构建物联网的技术不够完善,但是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物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行业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物品的采购、存储、盘点、出入库、运输等过程,而物联网技术则使得整个物流流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在物流传输过程中,人们会将库内的货物内部嵌入带有物品基本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并通过RFID阅读器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阅读,从而自动获取物品信息,并与内部数据库相连,配合自动分拣的机器完成智能分拣的操作。当载有物品的车辆出库时,电子阅读器也会自动阅读车内物品信息来进行物品核对和改变物品库存信息等操作。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行业,一般都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来完成物流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当顾客在网站上提交订单后,系统会根据订单信息来进行物品选择和运输的工作。此时,派送货物的厂家会在物品上打上RFID电子标签,包含物品信息、顾客信息以及订单内容等基本信息。当该货物通过运输至物流配送中心时,库房内的RFID阅读器会对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取车内物品的基本信息,来确认物品运输的正确性,以及为物品在库内存放分配位置。当物品入库后,RFID阅读器也会通过扫描电子标签来对库内的货物进行盘点。当货品需要派送时,库内RFID阅读器会扫描电子标签来获取顾客地址信息,然后与系统内数据库信息进行核对,并根据不同的地址信息实现智能分拣,同时会更新对应货物在数据库内部的状态信息。当货品根据智能分配结果出库时,RFID阅读器又会扫描出库车辆内的物品信息,对出库物品进行核对和登记,同时改变数据库内的信息来完成物品出货。在物品派送车辆行驶过程中,也可以根据GPS定位系统或者道路两侧设定的RFID扫描系统来对物品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和跟踪,从而确保物品的安全性以及物流信息的完备性。当顾客签收货物后,派送员通过RFID阅读器对交付货物进行登记,并更新数据库内数据信息,结束货物派送,完成订单。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物联网中对物品自动识别的技术,从而避免了人工手动记录和分拣的繁琐,降低了人工手动操作带来的错误率和操作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使得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更上一层楼。

4.总结

物联网技术是构建物联网的最基本的支持。物联网自动物品识别技术的独特性,使得它在物流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当然,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善物联网技术,从而使其作为一个完成的系统,构建真正的物联网。

参考文献:

[1]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J].通信学报.2010(11)

[2]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06)

[3]王飞.从互联网角度分析物联网[J].微型电脑应用.2011(05)

篇5

关键词:物联网 教育 传感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084-01

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第一次提出,自此之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物联网的目的在于将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操作。物联网的发展让我们的未来前景光明无限,例如在司机驾驶出现操作错误时车子会自动报警,衣服会对水温和颜色提出要求,主人忘记带东西公文包也会主动提醒。物联网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就物联网的定义、特征以及架构,探讨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

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强调物品的关联,是指通过传感设备将现实中的各种物件相互连通,由此而形成的网络,连通的每个物品都有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标识,这也方便了管理和共享。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其核心依然是互联网,延伸到了物品和物品之间,实现信息通讯和交换,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是人与人之间,物联网则可以达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扩大了信息交换的范围。

2 物联网的特点

2.1 连通性

连通性是物联网的最本质的特征,物联网的连通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和任意物体的连通性。[1]

2.2 智能服务性

物联网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数字化和网络化,生活中的各个事物通过智能化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网络也变得更加智能化,物联网可以通过感知人们所处的环境状态,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做出正确的判断。

2.3 技术性

物联网是通过技术变革产生的,这种先进的技术代表着未来计算机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发展对于其他的很多技术也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传感技术、纳米技术等现代化的先进技术。

2.4 嵌入性

物联网的嵌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各种各样的事物是嵌入在我们处的生活之中的,其二是物联网提供的网络服务将紧密的嵌入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中。

3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

3.1 感知层

物联网的第一个部分是感知层,顾名思义感知就是采集物体的信息,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二代身份证,我们可以用身份证去买票等等,实际上二代身份证就是一个信息采集工具,里面包括了所有的原始信息和将来可能会有的记录,通过读取器将这些信息读取出来,因此简单的来说身份证就是一个智能卡。

还有一种采集模式是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不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工业上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最早运用于军事战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传感器的体积可以做的非常小,最小的可以做到纳米的体积,这样的传感器人眼是无法看到的,传感器可以传感温度、湿度等等,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的传感器可以做的越来越小,其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3.2 通信层

通信层就是把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后台的系统,比如计算机或数据中心,都可以作为后台系统,传输的过程就被称作为通信层。通信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有线、无线、手机网络等等,通信层在物联网的架构中是十分重要的。[2]

3.3 应用层

即专业软件和服务,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计算,然后应用在社会的各个专业领域,例如旅游、农业、军事、环保等等。应用层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软件是指在应用层使用的各种分析、应用和挖掘数据等软件,硬件则是指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等。

4 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有可能提供给人们一个完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物联网的价值更大的在于对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虽然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未来却有着无穷的可能性。[3]

4.1 建设全面、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建设教学管理体系方面,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对于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评价和考核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的形成。教师可以利用物联网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院校级的管理部门也能运用物联网技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于学生在校内的行踪进行监控,降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弹性修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课程进行修改,选择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课程,在需要进行考试时连接到试题系统。建立教学评价系统,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评价,通过评价调整教学或者学习的进度,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4.2 构建创新、开放的教学模式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更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在这个模式中,学习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物联网资源,在学习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在学习后进行反思、总结,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并与物联网上的其他学习者共享。

除此之外,将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还有利于对协同、协作模式进行支撑,克服原有模式中的障碍,激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并且整合协调多学科的能力。

4.3 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物联网技术能够为学习者的普通学习、课后学习等提供环境,学习空间的拓展对于学习者主动学习和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可以通过物联网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传感系统相结合,学习者就可以学习集成应用领域内的多种科学。

物联网的感知特性还能够让教育者有效的管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目前物联网的研究主要在于物流管理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尚不多见,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借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可以为物联网在教育行业应用的研究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陈,景兴红,董钢.浅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其广泛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9).

篇6

【关键词】 行业信息化 SOA 物联网 SaaS PaaS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基于自身业务及管理的需要,依托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企业使命和市场驱动下,已将推进行业客户信息化作为业务发展重点之一。基于此,开发出一系列适合政企行业信息化的产品及业务。这些产品和业务的积极的市场表现,反过来证明了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巨大需求。但是这些信息化应用产品普遍存在部署过程复杂、开通流程不精简、界面不精致、功能欠灵活、售后维护繁琐等问题。如何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架构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将最终决定行业信息化工作的规模水平和效率高低。

二、技术探索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方式包括:(1)直接投资购买信息化所需要的全部软硬件,安装ERP系统,但是这种方式通常投入耗资大、收益低;(2)购买小型的如单机应用软件自行架构,但是其安全性难以保证;(3)外包化处理,但在外包详细业务水平上有所欠缺[1]。

为了加快推进行业信息化进程,现阶段电信运营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技术革新和探索,即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物联网、SaaS(Software-as-a-service)以及PaaS(Platform-as-a-Service)等,下面对于几种常见的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1)基于SOA信息化[2] :SOA是基于Web Service架构的,相比于DCOM、RMI等架构有可操作性好、耦合度低、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同时由于SOA本身是一个虚拟架构,因此它不对特定组建有很强的依赖性,可以和其他随意的服务器组建进行绑定使用,这就加快了SOA的广泛扩展。SOA模型通常包含三个角色:服务请求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中介平台。但是SOA的现有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服务质量及安全性等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2)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3] :物联网的目的就是能够将所有物体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方便实现对于各个物体定位追踪、事物探索等扩展功能。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标签事物的RFID、感知事物的网络传感技术、智能思考技术及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推动和城市服务一体化智能化提供可能。

(3)基于SaaS的信息化 :顾名思义,将软件系统当作服务售卖,由于该软件服务方式是以ASP为核心,根据用户在网周期统计收费,方便实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重庆电信为行业客户提供的天翼办公系统,它按帐号每月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种投资极省且开通快捷的系统是SaaS的典范。

(4)基于PaaS的信息化[4]:PaaS技术是云计算和业务平台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技术手段。PaaS平台一般需要有以下几种属性的支持:一是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的支持,二是应用程序的运行维护能力的支持,三是高效的扩展性和复用性支持。这三者是PaaS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的根本。

三、总结

本文对电信运营商推进行业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概要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主流的技术方案,对于行业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探索,这对推进行业信息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张俊飞,葛舜龙. 论电信运营商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突破之路. 中国网通浙江省分公司

[2] 王委. 基于SOA的电信CR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连海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7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智能化;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283-02

在我国2010年10月18日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是我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引导中国经济发生大转变的主要力量,它在规划期内的2011到2015年之间的产业规模能够达到六千亿左右。有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的10年之内,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大型产业,而且它的规模将比互联网还要大三十倍。

1 物联网应用现状

2013年,在物流领域,中国大约有70%的物流都采用了RFID技术作为物流的信息感知技术,借助物联网技术,物流负责人可以用来感知定位、采集信息、物品的分类以及对投递过程的追踪等。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物联网大会向全世界展示了物联网领域的高端技术和科技成果,引领了物联网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促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合作。到2015年,中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将扩大到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30%,市场前景巨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因为更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在各个领域内取得了相应的应用价值,毫o疑问地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个新颖而且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热点。

我国的政府和人民对物联网都持一种支持的态度,在我国得到一个优良的产业政策。在1999年的研究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的时候,和同等条件下的世界上的发展水平相比,在传感器网络领域内,我国便已经处于一个领先地位,形成了标准体系的初步框架,2009年,我国的总理到江苏无锡访问时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这也进一步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把我国的物联网提升到了一个国家战略性的层面上去。同年,总理又再一次强调了科学和战略性新产业的重要性。

因特网的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于四月在北京举行,联合工作组的目的是巩固国家的互联网资源相关的行业标准,联合共同开发物联网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网络标准化,加快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上网的技术标准的发展,为政府部门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全面的技术和标准化的服务支持。近年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商务部和其他有关部门支持的射频识别(RFID)和智能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工程,金卡工程还推出了一系列RFID行业(地方)试点项目。

近年来,黔东南州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大数据、物联网。2016年1月22日,黔东南州了《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确定了推进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提供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在智能终端产品和集成电路领域快速形成规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2018年实现物联网5亿元产值的目标。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无限网络・满格黔东南――信息网络全覆盖”工程,加快骨干网络优化、城镇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实施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工程。到2018年底出州带宽达到1500Gbps,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总数达300万户,光缆线路总数达20万公里,3G/LTE基站总数达10000个,城市宽带接入能力20M用户覆盖比例100%,农村宽带接入能力4M用户覆盖比例100%。

2 物联网行业环境

目前,物联网行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电子标签的应用存在系统稳定性差、物理缺陷较明显的不足,在这方面的改善可以在推广超高频技术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系统集成方面,我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大量依靠技术和设备进口,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我国在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的研发和生产方面还依赖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在技术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低的问题,是制约我国自己的超高频标签得到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其后期维护成本也随之增加很多,因此要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隐私问题是近几年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在收集了RFID信息时,也会把相关的贸易信息等数据也一同被收集,因此会产生诸如非法商业活动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处理RFID数据加密方面也根据不同国家或组织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欧美获得安全包括的信息可能到了非洲国家就不被保护。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阅读器不能完全保证对电子标签的阅读正确,这受到其工作环境和设备精度的影响,其产生的差异是较大的。另外,多个标签在一起的话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干扰,因此不能绝对依赖阅读器进行纠错处理,要根据应用场合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的健壮性。

黔东南州除在凯里市内有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等老牌物联网器件企业外,在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集聚了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贵州申黔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企业。其中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物联网研发中心贵州分中心,组建了物联网事业部,并于2015年12月31日获批集成电路卡读卡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正在建设SMT生产线。富士康科技集团2016年入驻大数据产业园,计划2017年投产承接订单。

3 发展物联网的建议

1)完善商业模式

物联网是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模式的支撑,世界上最大的搜索服务提供商谷歌采用了如下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向一部分客户提供免费服务或者只收取少量服务费,吸引足够数量的同类客户,再依靠他们吸引大量的其他客户,后者对于公司收入的贡献将大大超过免费服务的成本,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盈利。据统计,全球前100家大型公司,60%都采取了这样一种免费的商业盈利模式。

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选择采取跟谷歌类似的一种商业模式,首先通过免费服务吸引众多的用户关注,让他们免费进行体验,然后进一步将其中有潜质的一部分升级成为需要付费的会员服务,以此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来作为交换。

2)增强技术开发

现目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落后,我国应该坚持自主创新,增加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加产品的质量,从大部分人都关心的安全问题着手,把我国的技术性研究人员都集中起来,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去研发,彻底的打破国外企业在物联网产品上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垄断。

本文通过对许多与物联网相关的资料文献的阅读,加上自己对物联网应用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这个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纳结果;通过对有关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的资料分析,主要针对物联网的发展所需的各种行业环境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合理的阐述,对于其中比较合理的地方,相应地阐述了自己支持的观点,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也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廖伟. 物联网发展指数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孙赫. 物联网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 张弓. 基于物联网的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 李爽.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 卢捍华,邵媛媛,孙洪波,等. 物联网发展的标准问题[J].电信科学,2014(3):1-4.

[6] 成,郑秋辰,刘佩云. 推进开放的物联网发展[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3):239-244.

[7] 崔振辉,李华宇. 物联网发展现状研究[J]. 通信技术,2014(8):841-846.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综合服务 产业应用 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对于管理公共服务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是公共服务得以正常实施的基本保障。由于公共服务数量繁多,种类多样,如何管理好这些公共服务就面临很大挑战。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它以可以管理物体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初衷契合。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是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 Labs根据EPC网络架构提出的:主要是以电子产品码(EPC)标准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构建商品身份认证系统,使每项物品的辨认、最终查询、验证机监控管理等功能均可透过网络来实现。直至2005年,由国际电信联盟所发表的网络报告,为物联网下了定义:今日网络化的时代将进入新的阶段,以往人们能在任何时间及地点透过网络与人互相联系,并与物进行资讯的交换,同样的任何物体之间也可藉由网路运算搭建起资讯互通平台,为资讯与通讯科技的发展趋势加入新的维度(国际电信联盟,2005)。

基于上述描述,笔者认为物联网就是把所有事物透过无线射频识别等讯息,将感测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慧化的识别和管理的技术。在整个网络的基础上,利用RFID自动识别和资讯获取、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将架构一个包含世界所有事物的相连接。无线射频率识别技术及相关识别技术将成为物联网的基础。在整个网路中,所有的物件能够自动识别,互相进行资讯交流。

根据欧洲物联网研究计划小组等机构对物联网的定义,其架构主要分为三层,底层为“感知层”,由各种资讯获取、识别的感知元件所组成;中间为“网络层”,各种不同种类的传输技术;最上层为“应用层”,为物联网的各种应用领域。毫无疑问物联网是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重大变革,它的架构预示了资讯和通讯的未来发展。

物联网行业发展及应用领域

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层已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水利、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方面。物联网快速纵深发展于各个行业,在不同的领域都建设有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培育出了完整的市场应用服务体系。同时也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提供了有利环境。总结来说物联网重点应用在以下三个领域:

一是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主要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主要目的是提升工业、农业、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有效改善管理工作精细程度,比如,在农业精细化中,由传感器、无线采集器、智能网关、无线控制器、监控管理系统5个基本部件组成,可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6种常用环境参数,结合3G通讯技术、图像监测技术,对温室环境进行有效地监测控制,达到节省成本,增产增收效果。

二是应用与公共管理领域。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保、智能灾害防控等方面,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改善公共生活环境,例如,用于环保领域,可以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对有害物质的有效监测、统计、考核,以控制空气质量。

三是应用于公众服务领域。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打造平安、和谐、宜居城市。

物联网在公共服务平台中应用

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共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公共服务的质量。而物联网的初衷与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的目的正好契合,为了保证这些种类繁多的公共服务能够有序进行,十分有必要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

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中国特色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环境的核心,可以说是当前阶段我国众多商业模式中生命力最为活跃的平台。平台提供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功能,可以组成以企业作为重点核心的物联网信息传送互换及以重点企业为中心的行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核心的双核心公共服务环境。其核心思想是将物品连接起来,就像互联网中的计算机一样。连接起来的目的是让彼此可以通信,从而实现管理的功能。在物联网的系统组成中,“物”不仅指代参与信息交互的各参与者,同时还代表了建立通信和交互的环境信息,并能够根据预定的设置实现在有人或无人的情况下,按照相应的程序来采取具体的操作或动作。由此可知,对物联网的“物”来说,不仅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虚拟的物,或者是处于中间态的用一定数字形式表示的中间体,从而实现了“物”与数字信息世界的数据集成。

对应到公共服务平台,“物”可以指代公共服务平台的具体服务。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从自身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比如在现代物流行业中,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将物流中的商品从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等环节进行精确的定位,通过全程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仓储成本、销售服务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商品进行有序标识,并转换成数字化应用环境后,实现了对商品的智能化调度,降低物流流通费用,促进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增强了整个供应链的可控性。在电力行业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智能化电网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在电网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在电网中引入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节点的运行状态和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利用嵌入式处理器可以实现对状态信息的存储和计算,并结合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行参数的有效处理,并对其中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对相应反馈信息实现记录和统计,以实现对整个电网和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确保电网系统对电能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模式-以智慧图书馆为例

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共服务平台从最初发展的雏形到现今借助于物联网技术,不管从服务能力,还是从服务规模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计划是推动智慧化生活创新应用,以主动贴心服务为发展内涵,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创新服务,达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皆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互沟通的智慧环境。

图书馆是公共服务的一个典型代表,随着科技资讯的发展,其从书本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不断的进步演化,无论是书本时代还是数字时代,归根结底其核心都是“服务”,是追求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图书馆在发展上,不断的致力于思考如何提供及时、有效的资讯给使用者。例如,当图书馆购买了新书目或者增加了新服务,如何简单的告知使用者并让其清楚流程。再如,图书馆中总是会有一部分热门书目,其使用率会较高,导致不容易借阅,但事实上还有许多书目和热门书目属于相同类别的、读者有可能感兴趣,由于使用者搜索技巧、习惯、方向的原因,而未被调阅、利用。结果,丰富的馆藏和服务因此被浪费,也给读者带来了不便。因此有必要运用物联网建立其创新的服务应用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图书使用者利用图书馆资料,还可以整合、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流程。

本文服务模式是以物联网的概念进行构建,现有的图书馆或网络中的资讯服务大部分以发送电子邮件、登陆网页才能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这种资讯的获取方式是被动的,因此可能会造成信息遗漏或不及时。本文架构的服务模式中使用者只要在网络覆盖区,在搭配感测器的终端装置,即可随时随地享受服务。

本文依据物联网概念作为服务模式构建基础,以“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为架构系统,模拟服务方式。该模式最大特点,使用者可以主动获取信息,而且还可以查到使用者的借阅记录,方便查询你借阅数目的归还期限,还可以依据借阅的历史记录为使用者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书目,避免资源浪费。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模式可分为三层:首先是感知层,使用者藉由射频感知、晶片感知等,透过感测器,读取使用者的登录信息。然后,进入网络层,不特别界定网络的形态,能够搭配各种或多种综合网络形态,连接后形成系统平台。最后,应用层藉由使用者的基本资料、借阅相关记录等信息,筛选出图书馆内相同类别的馆藏资源,并进一步透过借阅次数、最近一次借阅时间等信息,分析使用者可能感兴趣的书目,最终通过关联资料的筛选,得出一系列信息,并推送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图形化界面相结合的终端装置,将信息呈现给读者。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服务平台,可以使图书馆实现“技术支撑服务,资料随时可得,信息共享空间”的效果,使用者可以享受到更人性化的服务,在图书馆内的,即对印刷型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布局,让读者随手可得,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推送感兴趣的信息。成员之间也可以做到信息实时共享。平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实用性。后台通过对使用者的相关借阅、查询等数据进行系统计算、分类、分析,最终得到决策性信息,并使信息自动反馈给读者,形成系统循环,从而提高读者的借阅效率。

结论

随着公共服务平台的不断深入以及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不断革新,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络将步入新的时代,网络末梢效应及其边缘价值将成为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并在不断的开发新的面向应用的服务上,改变着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以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的建立,将开拓出更加广泛的增值服务,促进新兴经济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产业化发展思路与泛在无线通信技术研究[J].中兴通讯技术, 2012(2)

2.李其中.物联网技术及其商业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1(18)

3.赵志军,沈强,唐晖,方旭明.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科学, 2011(8)

4.宁焕生,王炳辉. RFID重大工程与国家物联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5.SOA-based RFID public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architecture andits coreservices[J].Journal of 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Vol.20,No.1,2009

6.谢印成.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和政策趋向研究[J].商业时代,2012(36)

7.王辉,沈洁,石英琳.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发展新趋势[J].商业时代,2010(26)

篇9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驱动

0 引言

物联网[1]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实现人们对物理世界更加透彻和深入的感知,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我国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发展。

由于物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物联网专业人才紧缺,无法满足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号召,培养物联网产业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在全国35所高校批准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2]作为一门新设置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物联网行业亟需的是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物联网专业人才。而物联网工程是一门工科专业,必须结合物联网行业的需求和专业特点,着力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探索时[3],要紧密结合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实践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出发,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实践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实践能力培养定位为物联网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都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

本文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实践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理。

2 基于实践驱动的课程体系设置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明确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其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规定了学生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其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加强实践内容的比重。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理论课程,主要教授的是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开展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对应理论课的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增加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的教学学时。

3 基于实践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

多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如果理论课程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不便于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教学效果较差。而实验课程,如果采用验证性实验进行,会导致学生不愿深入实验原理内部去探究和学习,实验课程流于形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果实验课程让学生从零开始自己做实验,通常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大、难以完成,同样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此,提出基于实践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提出将实践贯穿到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在每个理论知识点介绍完成后,立刻通过具体的实践例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具体使用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理论讲授―实践例程的不断循环往复,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践课的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精心选取实践课的内容。为了避免验证性实验和从零开始实验这两个极端,实践课分为2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对实验内容进行分解,对其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讲解,解决学生实践中的障碍。第一个阶段是关键,其介绍的内容是实践目标直接相关的技术,在进行开发直接使用。学生在做好第一阶段的学习后,才能开展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地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项目开发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开发的能力。这样,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既可以避免验证性实验学不到知识的问题,也可以避免从零开始实验难度大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基于实践驱动的考核方式改革

在实施基于实践驱动的物联网工程教学后,实践内容在整个专业的学习比重明显增加,相应的考核方式也需要进行对应的改革,以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单纯的试卷形式的考核方式显然难以满足实践驱动下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考虑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针对有实验内容的理论课的考核,将学生的最终成绩组成定为3部分,即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和实验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平时的表现,占20%。试卷成绩,即考试试卷的卷面成绩,占40%。实验成绩,是学生的实验方面的成绩,占40%。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较为重要,要精确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生上机考试或实际动手操作,老师现场评分来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针对单纯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更为重要。具体是由指导教师实践任务书,定义实践的内容、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功能指标、性能指标等。实践课程同样分为2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指导教师讲解介绍实践目标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编程,让学生掌握关键编程技术。在第一阶段中,指导教师每介绍一个关键技术后,向学生布置使用该技术的小任务,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对应关键技术的原理。这样,通过一个个小任务的开展,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技术。学生在自己做小任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作为实验的平时成绩。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进入第二阶段,即让学生使用第一阶段学到的技术,独立开展实践任务的开发,指导教师在实验室负责指导学生,并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完成开发后,组织学生制作答辩PPT和撰写实践报告。邀请专业的其他老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独立答辩验收。学生的实践成绩中,指导教师定的平时成绩占50%,答辩组给出的答辩成绩占50%。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可以引导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重视实践学习,加强锻炼和培养学生编程实践能力。

5 结束语

经过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展实践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发现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方面的学习,调动了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惧怕实践内容学习,同时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学习到知识,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重视实践学习的同时,部分学生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基础问题无法自己解决。同时,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行业需求一直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总结经验,同时结合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动态调整我们的实践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物联网专业人才。项目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同时也可以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篇10

随着我国烟草行业不断改革与发展,行业内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物流作为烟草行业至关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得到行业内的重视。当前,我国烟草行业正在加紧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国家烟草局在“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瞄准物联网前沿技术,加强行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打造“面向未来”和“不可替代”的烟草物流体系,建设覆盖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中国烟草物流网。

目前,卷烟物流信息化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卷烟工商物流在流程、信息、装备等方面对接不够顺畅,业务流转速度慢、人工成本过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问题。面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卷烟物流存在的问题,如何建设“不可替代性的物流企业”,除了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外,关键要看在核心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物联网是目前较为领先的技术,也是最适合解决物流领域难题的技术,如何把握和使用好物联网技术,必将是行业建设不可替代性物流的关键。

本文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升卷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针对卷烟物流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流转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覆盖卷烟物流全过程的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智慧仓储、智慧分拣、智慧配送、智慧管理、智慧园区等卷烟物流子系统,努力实现物流作业可视化、业务流程最优化、物流管理智能化、公共信息服务全面化的网络体系,进而有效地促进卷烟物流现代化建设。

1 物联网与智能物流

2011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智能物流列入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物流行业不仅是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也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给予物流行业良好的发展契机。

1.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结构如图1所示。

1.2 智能物流技术

智能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包括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以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为供方提供最大化的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的服务,同时也应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完备的智能物流管理体系。

根据智能物流本质,智能物流主要包括感知技术体系、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智能处理技术体系三部分。

1.2.1 智能物流的感知技术

物流行业中组建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需要采用先进的感知技术。在物流行业目前最常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包括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

1.2.2 智能物流的通信技术

现代物流作业中,常采用互联网技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M2M技术、GP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组建货运车联网,实现物流运输、车辆配货与调度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与自动化。

1.2.3 智能物流的智能技术

现代物流系统常采用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ERP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优化运筹技术、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

2 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实现卷烟物流物联网平台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的目标,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全程一体化、物流管理调度可视化、物流管理精细化以及物流决策智能化等方面。

2.1 卷烟物流物联网技术框架

根据对物流物联网的需求分析,为解决其面临的众多问题,本项目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该框架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思想,分解了物流物联网这个复杂工程的基本实现过程,并规范了各层的基本作用及功能。该框架共包括事件源层、事件处理层、服务提供层、业务流程层五个层次,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在卷烟物流物联网中,CEP及ESB的应用,增强了应用对底层硬件控制的透明性,服务发现的透明性,用户能够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事件、享受通知等智能服务带来的便利。SCA的目的是简化创建合成服务的过程,通过在调用的必要细节中来解耦代码模型的编程,从而把它们装配成可用的合成服务,使得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快速应用部署等优点。

2.2 卷烟精益物流体系

卷烟物流精益化管理方面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型为基础,以PDCA(Plan-Do-Check Action Cycle)质量控制为手段,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形成一套可以持续分析、持续完善的精益化物流管理体系,最终与绩效考核结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适合于卷烟物流精益化管理体系,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分为定义阶段、测量阶段、改进阶段、控制阶段四个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精益物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卷烟精益建设信息化框架如图3所示。

PDCA(Plan-Do-Check Action Cycle)质量管理理念提供持续改建思路,保证精益管理形成一个闭环改善管理体系,按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物流建设目标,初步设定卷烟精益管理模型框架包括现场管理精益化、作业管理精益化、设备管理精益化、安全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精益化、绩效考核精益化等六部分。卷烟精益管理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

2.3 卷烟物流物联网功能设计

卷烟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卷烟物流作为切入点,打造物流流程全程可视化、关键节点可控化、信息共享化、运作协同化的全程物流网络,包括物流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加强物联网数据标准化建设,建立卷烟的物流物联网基础应用平台。

2.3.1 物联网管控平台执行层功能需求

物联网管控平台执行层围绕卷烟仓储、分拣、配送三个主要环节开展。

{1}智慧仓储。入库管理流中,系统根据到货卷烟的数量和类型分配库内货位,由固定条码扫描器获取件烟条码信息并写入托盘RFID标签,叉车将托盘放入相应的货位后,通过RFID读写器将托盘RFID信息与货位标签信息进行关联。仓储管理系统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库内货位的标签信息,以获取库内目前的卷烟信息。需要库内移位时,仓储管理系统生成货位调整指令,叉车司机通过RFID读写器更新货位标签信息,将托盘运送至目的货位后,修改新的货位信息。在仓库内分区域安装温度、湿度、红外、烟感等传感器和摄像器,实时监测仓库内的各种状态。出库管理中,仓储管理系统将出库指令发送至叉车终端,叉车司机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货位和托盘取出货物,同时利用RFID读写器更改货位的标签信息。

{2}智慧分拣。分拣主要体现在备货管理、分拣管理、码垛管理、包烟留档、暂存管理五个环节。在备货区安装大功率RFID阅读器,实时获取备货区货物的货物信息。在分拣区域墙体增设显示大屏,集中展示分拣作业区域的分拣量、分拣效率、分拣进度等分拣作业相关数据,提高管理的便捷性和规范性,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集货管理主要是建立线路和笼车的对应关系,提高分拣准确率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也为发货管理和中转站管理做好支持。暂存区数字化管理,将暂存区合理划分储位,分配分拣线对应的储位编号,并且在发货暂存区的储位LED显示屏上及时显示提示信息,协助推笼车人员快速完成发货暂存,提高效率。

{3}智慧配送。发货管理主要是配送人员根据调度管理系统查询线路对应的发货口和笼车位,及时快速找到笼车,核实卷烟包数和数量,按照顺序装车,并要求发货管理员确认,发货管理员扫描笼车,双方完成卷烟交接。在途管理主要利用手持PDA实现对卷烟在途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实现数字签收,并且实时掌握配送进度,集成GPS定位,实现配送管理的物联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3G录像机实现送货司机作业实时监控,烟包存放实时监控。订单追踪通过建立物联网对于卷烟流通的感知,实现对卷烟流通过程的追踪和管理。中转站管理通过掌握中转站的货物交接、卸货进度、仓储视频、发货管理、配送在途等信息,加强中转站的配送管理水平。

2.3.2 物联网管控平台管理层功能需求

通过建立卷烟物流综合管理平台来实现对物流管理层的全面信息化,将物流的绩效、服务评价、成本、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面、综合、可量化的信息化管理,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如图5所示。

物流绩效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标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学习、素养等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现场各要素,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仓储分拣配送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物流服务评价管理模块包括服务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评价;服务规范管理为配送中心提供对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规范的平台,服务质量评价可实现对国家要求的服务质量相关指标的录入、审核、统计、分析功能;物流资源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物资管理四部分;物流安防集成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与安防系统建立信息化对接,实现管理层对物流安防的管理监督,完成建设物流中心设备的能耗管理、安全监控人员状态管理等。

2.3.3 物联网管控平台决策层功能需求

物联网管控平台决策层包括物流流程监控、物流作业监控、成本绩效监控、物流标准监控以及物流运行分析,物流物联网监控调度平台如图6所示。

物流流程监控包括流程监控显示、流程预警设定以及流程接口配置三部分,流程监控显示采用图形可视化界面实现流程进度信息,并根据设定流程目标进行监控,并实时报警,显示滞后进度;物流作业监控在三维界面上实现整个作业监控,点击某个环节时,进入环节监控,实现对视频信息、成本绩效信息、实时作业信息进行集成,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成本绩效监控用于实现对成本、绩效、服务质量的统计分析,为领导提供第一手成本绩效信息,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监控、物流指标监控和物流绩效监控三部分;物流标准监控。通过总结设定重点环节运行标准,实现对运行效率、物流成本、物流资源、物流安全、物流服务五个纬度进行标准指标的设定;物流运行分析通过对物流信息的智能分析自动生成物流运行分析报告。

3 性能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卷烟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物流过程中信息断层问题,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成本控制最优化、全程管理可视化、需求反应敏捷化、库存水平最小化、管理模式智慧化的特点。通过融入智能物流领域内相关技术,包括RFID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GIS技术等,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初步实现具有物联网特征的全面感知、全程控制的卷烟物流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使得卷烟物流管理实现物流作业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推动物流管理上水平。与传统的卷烟物流管理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①建立了卷烟物流作业全流程的综合信息平台。利用智能物流技术实时动态地管理物流信息,可有效消除信息孤立和不对称现象,高效地完成各种具体业务操作,提升了卷烟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②实现了实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关联,有利于物流作业的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在整个卷烟物流过程中,包括入库、仓储管理、出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可追踪物流实物的流转,使实物流与信息流始终保持一致性,有效降低了实物流转过程中的差错。

③延伸了物流管理的范围。物联网技术可使卷烟物流中仓储管理进一步具体到托盘、件烟,提高卷烟出入库的识别率,提高卷烟仓储服务质量,入库准确率、出库准确率,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④实现了在途管理的监控。通过GPS定位系统与GIS系统的利用,结合GPRS通信网络,可实时地监控配送车辆。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物流领域的发展,卷烟物流行业明确提出建设物联网的目标。本文围绕烟草精益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卷烟物流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以物联网数据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研究卷烟物流物联网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以及关键技术,实现了物流整个过程的信息感知、实时监控,并利用精益物流管理理念和PDCA企业质量控制方法,将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对卷烟物流业务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旻.基于物联网的烟草物流建设应用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6):31-33.

[2] 于山山,王斯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J].软件,2012,(5):6-8.

[3] 金涧.烟草物联网的应用模式与技术瓶颈[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0-63.

[4] 石亚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J].物流技术,2011,(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