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学工程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科学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科学工程

篇1

关键字:新能源科学工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0引言

2010年教育部批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开设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11年我校开始招收第一批风能与动力工程(080507S)专业学生。风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教学环节涉及控制、电气、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等多种学科。根据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设置方案,我校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07T)。全国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高校中,各个高校侧重点不同,结合我校学科群特点和优势我校该专业继续定位在风能方向。下面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就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简要探讨。

1.专业培养目标

我校的该专业培养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具有扎实学科领域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综合掌握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风电设备原理及风电场运行的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这样使毕业生主要在风电场设计与运行、控制与维护、风电机组设计及制造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研究机构从事研发设计工作。

2.课程培养方案设置

2.1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和跨学科基础课设置

由于我校该专业方向为风能方向,侧重点为电气、自动化、控制部分。但该专业本身涉及到控制、电气、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等多种学科,结合我校是河北省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的资源优势,我校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和跨学科基础课设置如下表。结合我校的优势学科,我校在跨学科基础课程上设置了许多计算机、物联网类课程,这对于学生在以后学习风电机组电气工程、监测维护、电力系统调度等做了充足的理论准备。

2.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我们力图通过四年的培养达到如下条件:

(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一流的视野,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宽厚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

(2)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和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3) 本专业主要学习空气动力学、风资源测量与评估、电工学、管理学、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风力发电专业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进行风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如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电气部分、风电场运行与控制、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

所以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侧重。

3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1]4号)中明确指出“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高等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与管理,选用高水平的教材,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健全科学的教材选用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专业教材选用采用如下办法。

3.1教材选用原则

(1)优先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教材和规划教材;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择优、择新、适用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在同类教材中,通过比较,选用质量最好的、近三年出版的、适用的新版教材。

3.2教材选用标准

(1)选用的教材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准确地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选用的教材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选用的教材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有机统一,能反映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完整表达课程应包含的知识,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学科发展上的先进性和教学上的适用性。

(4)选用的教材应文字精练,语言流畅,文图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符号、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加工、设计、印刷、装帧水平高,价格合理。

篇2

关键词: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

1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模式进入林业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开启了智慧林业的大门。我国林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逐步走上了有序、快步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2011―2013年,国家林业局先后开展了中国林业信息化体制机制研究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2012―2013年,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林业局编制了《中国林业物联网发展框架设计》,2016年3月正式了《“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

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信息化、智能化在林业中的应用已经从零散的点的应用发展到融合的、全面的创新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能实现林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更透彻地感知生态环境状况、遏制生态危机,更深入地监测预警事件、支撑生态行动、预防生态灾害。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上,人工智能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在国内,也呈现出极好的发展势头,人工智能已得到迅速的传播与发展,并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我国已有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和大学师生从事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学习,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重视并有着广阔应用潜能的庞大的、交叉的前沿学科。特别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各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等,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在智慧林业相关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方面,已经有大量的嫁接机器人、水果采摘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果实分检机器人等投入使用;在专家系统的应用方面,森林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病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林产品生产管理专家系统、专家咨询和人员培训专家系统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在智慧林业中的广泛应用,涉林企业和事业单位对智能型林业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为了适应市场对智能型人才的需求,自2003年起,国内诸多林业高等院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阶段、林业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阶段陆续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同时不断加大人工智能课程的比重,因此,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对于林业院校显得越来越重要。

2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现状

林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专业不多,但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自2003年起就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所用教材一直是蔡自兴教授主编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另外,面向部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如农业硕士的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森林经理和森林培育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主要使用蔡自兴教授主编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教材施教,但由于课时数仅有32学时,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高级应用,如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采用专题的形式组织教学。该专业没有设置实验学时,仅在理论课堂上演示了一些仿真软件,如BP神经网络仿真环境。

针对农业硕士的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和森林经理及森林培育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教学计划安排的学时数为40学时,没有指定教材,仅给学生列了蔡自兴教授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等几本参考教材。课堂主要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教学,每一讲除了相关的理论以外,还介绍一些工程实践应用的例子,让研究生能够了解这些人工智能算法如何在实际中得到具体应用。

3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高等院校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林业院校更有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显著特征,而且林业院校开设该课程教学相对较晚,因此林业院校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更多的问题。

(1)师资短缺。在林业院校,林学相关专业开设该课程往往由林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主讲。这些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虽然曾从事过人工智能个别算法或领域研究,但不具备全面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知识,在讲授不熟悉的人工智能知识点时显得力不从心。

(2)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般的人工智能教材都比较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但是农业信息化、森林经理、森林培育等专业的学生不管是专业基础还是行业应用背景均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不同,如果我们仍然按普通的教材施教,教学内容就缺乏林科特色,显得专业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

(3)教学难度过大。林业院校涉林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等简单的计算机课程基础,缺乏算法思想。而人工智能课程涉及很多高级、复杂的算法,不论从算法思想,还是从算法实现和算法应用,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要做一些取舍。

除此之外,还存在诸如缺少实验环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案例缺乏等其他普遍性问题。

4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通过分析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近十余年来从事人工智能教学的经验,我们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1)推行专题式教学,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由一名教师完成整个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比较困难,同时,可能有多名教师分别在人工智能的不同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因此,可以将该课程按章节分成各个不同的模块,每一个模块设一个专题,如神经网络专题、专家系统专题、机器学习专题等,再由多名教师分别承担自己熟悉的专题进行讲授。这样既可以解决一位教师的知识不足,又可以让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将每一个熟悉的专题讲授得更加详细、更加有趣。

(2)教学内容与涉林专业紧密结合,解决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各领域应用在林业行业都能找到对应的应用实例。例如,林果采摘机器人就是机器人在林业中的应用;林火识别和林木病虫害监测就是模式识别在林业中的应用;林火蔓延预测可以用到隐马尔科夫模型;PAID50专家系统平台就是专家系统在农林业中的应用典范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将人工智能知识与林业应用结合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乐意接受。更进一步,如果能够结合这些林业应用编写一本《人工智能及其林业应用》教材,将会更加适合涉林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

(3)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解决教学内容难度大的问题。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编程能力不强,算法训练不足,对各种人工智能高级算法难以理解,更难以编程实现。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主动提供一些相关算法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在课堂上通过演示这些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法,甚至能够通过仿真软件应用这些算法解决本专业相关的问题。例如可以开发如图1和图2所示的BP神经网络算法仿真软件,通过该仿真可以把神经网络的结构、训练时的权值偏差变化、训练过程中总误差的变化等信息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这个仿真过程就不难理解BP神经网络算法,甚至可以使用这个仿真软件来解决本专业相关的一些问题。

篇3

关键词:能源;环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60-02

一、课程概述

能源是使一个系统能够产生对外部活动的能力,在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用来获取各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资源就是能量资源,简称能源[1]。能源既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又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污染来源。目前,我国能源工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依然以煤为主;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能源利用效率低;农村商品能源短缺等[2]。解决好我国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能源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才能得到实现,所以在人口高度密集,人均能源相对匮乏,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还要应用环境科学的知识,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下的绿色能源[3]。“能源工程”作为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主要以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一般知识为基础,系统讲授能源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技术在能源开发中的相关工程技术,从而使大学生能掌握能源利用和制备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途径,掌握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下的绿色能源应用等技术政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能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能源研究领域国内外热点的最新进展,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培养其创新能力。由于本课程主要面向全校二至四年级大学本科生开设,且文科、理科学生均可选修,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对于本课程所需的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专业背景知识掌握较少,在理解一些专业性强的教学内容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如何将专业性强的教学内容讲生动易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作为南京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紧密结合南京大学“三三制教改”最新要求,一方面贯彻“四个融通”人才培养理念,以基本知识入手,继承、发扬和创新“匡亚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综合多媒体、板书、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有系统地学习,对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问题有所了解。通过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出知识面宽、对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都有所了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顶尖人才,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有利于继续保持南京大学本科教学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三、教材内容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本门课程选择的教材一方面不能太简单,以避免用“科普常识”替代“通识”教学,要充分展现能源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最新科研应用进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的需求与理解能力,让他们可以充分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因此不能简单照搬一两门专业教材,需重新组织编撰本课程的课堂讲义,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将基础知识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有机结合。课堂的讲义内容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课程所涉及到的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何删繁就简,以适应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第二,如何组织编排教学内容以易于学生理解,同时有机穿插介绍国内外能源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现状及相关产业政策法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措施是:首先,在第一堂课,为同学们介绍本课程的参考阅读书目,通过阅读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科普书籍,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快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其次,在课堂讲义中添加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环境工程技术在能源利用中的实际应用,并辅助列出相关基础知识点,将基础知识与国内外前言应用有机结合,从而普及能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概念和知识;最后讲授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风能、核能、生物质能与潮汐能等课程的核心部分,引领学生把环保节能理论贯彻至现代能源工程内容中。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板书示范的课程教学,将科技视频、计算机模拟、现场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融入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本课程有机开展师生讨论、学生小组调研报告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本课程所采用的几种促进教学方法有:

1.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内容。结合PPT讲义将课堂的重点、难点内容清晰有序地列出,方便学生记录笔记;采用大量的图片、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与知识点相关的科学原理、实际工程、仪器设施等,使同学们对能源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播放一定数量的科技视频、计算机模拟现场动画,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充分展示。

2.分组布置研究调研作业。针对能源工程领域的重大科技、应用、政策问题,让学生分组调研汇报,化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把同学按不同专业背景进行分组,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促进不同专业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布置研究调研作业,一方面快速培养了学生使用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能力,特别是现代化方式的终端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查询等科研基本功,学生基本掌握了从目录、期刊索引和主题索引中查询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研究调研作业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文献利用与分析能力。面对海量的电子信息资源,学生在完成研究调研作业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组织管理文献,并对文献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

3.积极开展学生小组调研报告中的师生互动讨论。针对研究调研作业,定期组织学生以PPT形式开展小组调研报告,一方面可锻炼学生制作科研PPT报告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强化同学的语言组织、文字表达、口头表述能力。在PPT报告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提问与讨论,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质疑、提问与解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适时点评,穿插知识点介绍,展开师生互动讨论,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

五、考核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避免出现学生轻视上课、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不良现象,本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堂点名、课堂抽查、课外调研及开卷考试等部分组成。本课程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开卷考试成绩占40%,课堂抽查成绩占30%,课外作业占30%。多种形式综合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作业调研与课堂讨论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六、结语

本课程已开设3个学期,选课学生人数由80多人增加到140多人,学生的平均成绩也在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与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两大因素。例如,在讲授理论基础知识中,穿插介绍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最新研究热点问题,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教学内容相关视频可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难懂的专业知识点,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素逸.能源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明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1,(5):84-85.

篇4

【关键词】医学院校;网络课程;功能;应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也繁荣起来。网络教育能够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打破传统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此外,它还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最主要载体,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国家教育部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大大提高了高等院校,特别是医学院校建设网络课程的积极性,掀起了一个网络课程建设的浪潮,网络课程的数量迅猛增多。

网络课程的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是,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力建设的这些课程是否是高质量的,是否能够起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能否实现其教育价值。

一、网络课程的含义

网络课程,其英文术语是Web-based Course、Network-based Curriculum、Online Course等。网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课程涉及各级各类正规学校的全部教学设置课程和社会继续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教育课程;狭义上的网络课程只涉及通过网络手段传授的一门具体学科课程(例如系统解剖学课程、生理学课程、大学物理课程等网络课程)或专业类网络课程(例如电子类、计算机类网络课程等)。单纯的把网络课程看作是以计算机网络化为核心手段存放与提取的教学内容是不完善的,同样把网络课程看作是一些程序或多媒体数字化的集合也是不完善的。在网络课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与传统学校教育一样仍然是教学知识内容。

网络课程也属于课程的范畴,目前关于网络课程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与说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最有影响的几种定义

1.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2年5月,对网络课程的界定是:“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我们平常所说的网络课程一般都是指的狭义的网络课程,即网络媒体教材”。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2004年: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

二、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功能

网络课程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和对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了一种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线上教育也可称为远程教育,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丁兴富教授给线上教育定义为:对教师和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网络课程通过现代化、多元化的手段,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传递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将现实课程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加快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它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广、效率高等特点。

由此可见网络课程具有二个基本功能,一是辅助教育,二是辅助学习。网络课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突破传统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优点,使授课老师能更好的将授课内容直观明了的提供给学习者,从而改变了以往学生上课“只顾笔记,不通其意”的状况。网络课程作为现实课程的延续,有着辅助授课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功能。网络课程同时也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课下学习的平台,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能在课下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学习,巩固课程知识并进行知识的扩展。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节约了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

三、医学院校网络课程模块设置及功能介绍

为了体现网络课程辅教辅学两大基本功能,网络课程要设置相应的模块来实现它,主要包括如下模块。

“课程情况”模块包含课程介绍、学习指导、教学大纲、教材及其参考书目四个部分。其中“课程介绍”主要是介绍该门课程,使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大致内容,课程特色,以及本校的师资力量情况。“教学大纲”主要介绍了课程性质、目的及其任务,指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测。“教材及其参考书目”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多层次学生的个人能力不同而需要不同的参考书,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便快捷地查阅相关参考资料。

“在线学习”模块主要包括课程的学习公告、作业、考试、学习讨论、学习答疑、几个方面。网络课程包含互动教学。每位授课教师会在网上开设一个班级,将以上的方面汇总在一起,为“在线学习”提供一个快捷通道。“学习公告”主要是授课教师对于本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改动进行说明的一个栏目。“学习作业”则是授课教师把课程的作业上传到网上,避免了传统教学纸质作业的繁琐,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里进行作业的上交。“考试”模块主要包括模拟测试这部分,本部分内容主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后的练习和测试;每一章的学习之后,学习者可以进行自测;全册书学习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整体知识的测试,以评测自身对知识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学习讨论”是一个师生进行讨论的场所,可以由老师,或者是学生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思考题等开放性问题。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复杂的学习,只有在不停的讨论中才能加深思考与理解。“学习答疑”是授课教师方便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在线学习或E.Learning是通过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网络课程,从而有效促进学习者知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由知识内容的被灌输者逐渐转变为E—Learning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者。由于E-Learning具有知识网络化和学习随意性等特点,它已经成为高校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建设”模块里主要包括课件与教案两部分。“课件”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资料。教案则是给学生提供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好的把握该门课程的重点,疑难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医学类课程大多数都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所以在这一模块,也经常出现实验录像,flash资料等。

四、网络课程的评价

网络课程的完整的评价标准应从用户(学生、教师)的角度出发,加上各方面的专家对以下6个方面进行考察:

1.网络传输系统:包括传输效率、学习材料的传输质量、响应与反馈的延迟。

2.教学系统:包括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动机的机制、支持不同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

3.交互系统: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各种形式的同步、异步交互。

4.教师/学生支持系统:包括在线疑难解答、丰富的学习资源、系统使用指南、技术支持等。

5.评价系统:包括对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考试与作业的评价、对学习过程参与度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系统的评价。

6.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成绩与学分管理、财务管理、课程计划管理、答疑管理等。

医学院校的网络课程在网络传输系统、教学系统、交互系统、教师/学生支持系统上这四个系统中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管理系统和网络课程相分离,在教务系统中设立。但是在评价系统方面尚待改进。

参考文献

[1]方树峰.浅析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J].价值工程.

[2]侯凤芝.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与管理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2.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工程能力;地方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64-02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建设为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工程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工程教育规模远胜于质量,工程科技人员对工程教育体系评价不高。根据2009年对工程科技人才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1.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要;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工程专业学生质量一般。而现实学校教育中,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严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不能满足其后续发展的需要。

地方工科院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作为工科院校,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其根本任务。作为地方院校,一方面“地方性”是其根本属性;另一方面“应用性”是其目标属性。因此,地方院校如何以地方经济建设、行业发展为依托,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二、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地方理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应当具备4个基本要素:(1)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2)从工程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跨学科合作的协调和合作能力;(4)人文素养、文字表达及应用能力等方面。但现实中对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有许多影响因素。

(一)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

虽然理论上地方高校意识到了工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改革,但许多改革只是流于形式。所谓“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验经验,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和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将实践和动手能力等同起来,但工程能力不仅包括动手能力,还包括实践过程中各种能力,比如与人交流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各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特点等各不相同,每一类高校甚至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相应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有着不同的分工。工科院校一直被认为是“工程师的摇篮”,其培养目标是围绕社会所需的工程人才而制定,在许多高校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向综合型大学转型时,一方面工科院校以外的其他院校不断增设工学类专业,另一方面工科院校自身不断增加了文学类、哲学类等相关专业,使学校的工科性相对消弱。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工科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企业却招不到令其满意,工程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人才。

(三)工程背景师资薄弱

教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工科院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但大多数工科院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又进学校任教,本身缺乏应有的工程能力,而且就现实而言,把工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具备多种素质或多种能力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这样势必会造成工科院校实施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一定的工程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欠合理

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两个主要方面。就课程结构而言,现行的课程结构相对陈旧,部分高校无法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将之付诸实践。就课程内容而言,现有工科院校课程内容一方面仅限于对已有工程理论和原理的阐述,缺少对现实工程实践中热点问题的研究,而且有些院校过分强调教科书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专业性过强,缺乏多学科、跨学科相关性知识的交叉,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及人格发展。

(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上述讲到的部分院校对工程实践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外,许多高校虽然设置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而且为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训练,开展了工程实践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但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教学计划展开,与生产实习脱节,工程应用性不强。在校外,由于经费、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原因,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初衷有较大差距。

(六)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

考核评价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其体系的设立也同时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高校的考核评价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教师的考核评价方面,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必然需要具有工程能力的教师,但许多学校缺乏对教师工程能力的考核。

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决定了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的方向。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工科院校必须明确其培养的人才不是科学家,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就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应该致力于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整个教学目标设定时要注重理念和实践、知识与能力、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二)挖掘教师的工程潜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施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地方工科院校教师资源相对薄弱,工程实践经验少,工程意识也不强,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校内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教学骨干,定期送教师到企业单位培训、锻炼,参与实际工程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开发教师的工程潜力,努力培养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工程师、一线管理者开设讲座,解决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缺乏拥有实践能力师资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现有地方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的纵向延伸,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相对较弱。首先,要构建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从工程能力的内涵出发,把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并行推进,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在第二学期就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及工厂参观、生产管理见习;第三学期开设工程制图及基本仪器使用技能实习;第四学期进行生产见习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六学期进行综合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第七、八学期进行专业实验及生产操作仿真实习、毕业设计等。这样,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循环渐进地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和工程环境。与此同时,构建工程能力训练的课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增加了电子电路系统创新设计等课程,并将原来的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增讲了FPGA系统的设计内容,删减了理论学时,增加了上机学时和实践环节。

(四)加强校企互动,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工程实践

针对学校内部教师工程能力较弱、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利用企业在项目管理、项目运作以及实践型人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利用行业协会等平台,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独立完成项目和接受行业专家对成果的检验;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假期通过教师或其他渠道,到企业应聘实习生,参与实际的工程实践;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校企共同制定产学合作的相关政策,通过法律合同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五)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型

学生制作一件集机、电、控制、材料、计算机等诸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竞赛作品,须经过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个阶段的工程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解决各种生产技术问题,而且要考虑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等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科学知识、技术和经验做出权衡、判断和决策。

四、结语

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现代工程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的能力,具有从工程角度出发、跨学科合作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环境等人文素养。教学改革也要围绕现代工程能力的特点,在教育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研究,逐步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工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宛蔚.新形势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问题及成因[J].理工高教研究,2008,(6):34-36.

篇6

关键词:施工职业能力 课程教学改革

一、概况与意义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建筑类高等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单位(全区共3所)。学院依托建设行业,建立了以土建类专业为主干的专业群,现有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和自治区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专业5个、自治区品牌专业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2门;有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院坚持以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建设事业发展为己任,55年来培养了5万余名各级各类建设人才,他们遍布于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为内蒙古的建设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筑类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快改革步伐,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课程体系改革过程

1.课程改革的原则

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和地区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依据情境性、科学性、人本性三原则,根据职业特点和典型工作任务在内容上进行重新排序,开发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达到系统性、实践性、普适性、多元性和发展性。

2.课程改革的流程

为了准确定位适合内蒙古地区建筑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组织人员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对目前建筑行业企业毕业学生信息的反馈,并进行多方面深入广泛的社会调研,结合现有建筑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和人才结构分布状况,了解建筑市场人员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需求,并对此进行岗位需求分析。由学院教学委员会组织企业人员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对于每种职业能力,由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找出并论证典型工作任务,学院教学委员会对其进行论证和修订,最终提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包括课程门数、课程排序),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完成从职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阅并提出意见,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最终完善新的课程方案。

3.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使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与课程建设相适应,改变传统的“试卷+试验+平时成绩”片面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了“三方联评”、“四项综评”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三方联评”是指由学生自评互评、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三方形成的评价方式。四项综评包括基础知识评价、专业技能评价、身体健康评价、职业道德评价,形成了四个方面所含权重不同的评价方式,每个方面又量化为二级评价指标。

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无论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还要与教学结合,这样必然带来新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及特色

本教学团队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依据,对专业教学方法手段、核心课程方案与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全面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特色

基于对内蒙古地区建筑业行业发展动态,以服务西部经济建设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教学团队通过对建筑行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建筑业职业岗位需求情况,解构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并重构了基于行动为导向的新的课程体系,开发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践性课程设计,通过对具体任务的设置以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和实践活动,模拟再现了“职业情境”,并且结合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形成了实践性与职业性的专业特色。同时开发了人才培养模式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能力评价体系等。

2.核心课程特色

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了新的实践性强的核心课程方案,使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和评价都突出了职业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以企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单元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并且强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进行了课程资源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3.教学资源特色

优化了教学资源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学资源成本。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扩大校企合作的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共赢的局面。同时,积极拓展了校际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实训室在闲置时间,安排其他相关院校进行实训。对于我院无法实训的项目,也可到其他院校实训。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校际共享,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二)特色教材建设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为主线,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新型职业教育校本教材。追踪新的科技进步和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不断开发建设特色教材,成功开发了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与国家规划教材同步建设,撰写具有时代要求、高水平的特色职业教材。部分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1世纪建筑工程系列规划教材、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训练推荐教材等。主编或参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建筑施工内业管理》、《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训指导》、《建筑工程基础(一)》等数十本教材。这些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同类院校。

四、结束语

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建筑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实际出发,吸取建筑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树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 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围绕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努力探索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团队的教学、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积极培养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内蒙古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从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教育部就强调在高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育部2003年公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强调“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并着重考虑下面几点[1]。

(1)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

(2)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此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各个版本中不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2009年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版本中更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2]。

(1)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并在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3)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从上面要求的第(2)条和第(3)条中,可以看出2009年评审指标体系版本中,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持续了十年,这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很多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重申报轻建设、简单地把纸质资源翻版成为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互动性差,学生参与困难、课程网站内容简单、网站更新缓慢等等[3]。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教学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已渐渐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强化

[收稿日期] 2014-06-21;[修回日期] 2014-07-25

[基金项目]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057);温州大学创业教育教改项目(2013CYJG01),温州大学系列教项目(12jg10A),温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013jpkc09)

[作者简介] 何明昌(1964-),男,广西贺州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习惯、方法、技能、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启动崭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取代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了把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于2012年推出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本科),在该评价体系中进一步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把原来的“学生”称呼改为“学习者”,以适应全民学习的需要,同时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一级指标中的课程定位和教学设计这一项指标中,从这个指标的第2项课程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使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以适应开放教育和辅助学习需要,并有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4]。

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标:我们该做什么

创新是通过对原有事物的研究中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的研究,经过改进、重组、整合和提升,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事物或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5]。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包括自然界、社会等现象及人本身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知识和新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能力。知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是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然而创新能力并不等于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以一个要素为核心的、多维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系统,在这个体系中,知识、经验是基础,智力是核心,个性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认识过程起着激励和保证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实施[6]。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部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学团队建设要求、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资源技术建设要求,从这几个指标建设中我们逐一分析,看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做什么工作。

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三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7],而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必须要组建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的老师必须具备良好师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并富有创新能力。按因果关系理论,这个团队必定有教学技术骨干,其中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团队成员至少有教师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励,或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改、科研项目,并且把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应用于相应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教学效果显著。

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完全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成[8],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 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要求方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但要构建学习者的学习情景,还要构建学者学习的知识,也就是创新能力所具备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使精品资源课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必须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主讲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意义构建的方法可以从下面着手: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纠正错误以及自己纠正片面的认识。

爱德加·戴尔的金字塔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听教师讲课,学习效果是最低的,如果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学习会学到的更多内容。如果再用声音或图片的方式学习,学习的效果会更佳。进一步来说,如果能够以教授他人学习或马上运用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9]。学习金字塔图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金字塔图

按照金字塔学习理论,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通过规范的网络教育技术,我们可以把精品资源建设的网络平台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则着重训练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能应用到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应该是较为成熟的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或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等。

三、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如何构建

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在搭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时要着重考虑精品资源的共享性、精品资源的完备性、精品资源的互动性、精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完全开放,全民共享

按照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在校的大学生外,通过精品资源网络平台学习者,应该还有社会众多的其他学习者,因为当社会的物质及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时,学习不仅是在校学生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全民的事情,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提倡终生学习。另外,学习某一门课程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问题,也是任课教师取长补短的问题,还应该是在职者通过学习增加知识领域扩充创新能力的问题,所以必须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完全开放,去掉原来各自为政且互相保密不开放的行为,才能保证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承上启下,资源完备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相关课程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有前设课程,即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的相关知识,还有后继课程,即学习完本门课程后,随着能力的提高,学生进一步还要学习哪些课程。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者必须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当新的知识必须要用到原来知识时,精品课程资源平台必须要给这些学习者指明一条学习的途径,让学习者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把以前所缺的知识给补回来。同样,当学习者已经掌握某部分内容想进一步深入研究时,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也能给学习者引入相关的扩展内容,以构建学习者新的知识,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三)高度互动,沟通及时

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情感交流,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在教师上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手势、眼神、语调等,使师生间的情感传递迅速而有效[10],这也是传统课堂长盛不衰的原因。

当前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相当多的学生反映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会产生时空上的远离,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交流障碍,这样不利于学习者完成学习内容中所希望的情感目标实现,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应该重视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互动。学习者是网络课程教育的服务对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所以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组织者要及时研究和主动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从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课程特性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创造符合“一切为了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互动学习环境。这可以通过在网络教学中采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通过积极自由的情境来激发学习者有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有组织的交互活动中营造出一种相互鼓励、相互尊重的情感互动情境。

(四)充分可用,能够创新

任何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式的问题,思维定势是由主体头脑当中一些起基础性作用的影响深远的要素如知识、经验、观念、方法而产生,所以它的作用实效比较长、范围广,思维定势虽然会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变化而发展,但是却不那么容易摆脱,甚至可以说主体无法摆脱思维定势,因为它与主体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同在。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者来说,一定要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提供有知识可用,所提供的项目可用,并且可对照,可检验,并能用于创新。一旦某个学习者发现课程网站上的知识无用、不好用或知识陈旧过时时,他会对该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容易改变这种思维惯性和固定化思路,这样我们这个精品资源网络就对这位学习者就完 全失去了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苗苗,沈玉顺.普通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3):37-38.

[2]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9) [EB/OL]. http://edu.cn/zlgc_8024/200 90505/t20090505_376486.shtml,2005-05-05.

[3] 宁国利.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学报,200(6):65-66.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EB/OL]. http://edu.cn/gao_jiao_7 88/20120629/t20120629_801352.shtml,2012-06-29.

[5] 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2.

[6] 孔祥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76-77.

[7] 张爽,沙飞.高校教师创新教学行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教学研究,2013(5):15-16.

[8] 王彦华.运用构建主义思想提升微积分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3):15-16.

[9] 张香娟.基于企业培训效果提升的培训方法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8.

[10] 余元华.网络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1(6):28-29.

[编辑:汪晓]

(上接第6页)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种普遍素质。”[2]因此,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性。而充分发挥各自区域创业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不断转变教育者、受教育者、家庭父母以及政府的传统思维观念,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的问题,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达到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普遍认同与接受。

(二)实践引领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对大量的创业实践活动的思考与经验总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业精神内涵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为创业实践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指引着他们更加科学地开展自主创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自主创业实践效应圈。区域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引领作用也正体现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中。区域创业精神内涵属于意识层面,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区域创业精神的实践引领作用,各方多层面的共同协作,才能真正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影响力,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果由理论高阁落实到现实应用,对学生的一些自主创业实践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支持,注重创业精神激励,努力培育学生敢闯敢拼、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等创业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创业实践中去,以实践检验理论,达到学以致用。

总结过往,我们大学生创业教育始终无法抹去“舶来品”痕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元素,对于创业教育的角色定位始终还停留在择业教育、创新教育等相对零散、不成体系的教育模式上,无法真正体现出创业教育的实际价值。充分发挥区域创业精神的作用,无疑是创业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8年8月,是学校建立最早、在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农业工科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及制造工程系、农业机械化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工程技术基础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依托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多年的建设经验与条件,立足于农业大学,结合自身的特色,以生物质能源、风能和太阳能为主要方向,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新能源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了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方面的内容,专业面较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人才需求特点,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宽广,符合我国“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更深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和研究生阶段解决。东北农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定位在“工程”上,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深厚的工程背景,培养具有工程特色的新能源领域的人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东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新能源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有较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与此对应的人才培养要求是:(1)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新能源工程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勤奋进取、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3)掌握化学分析、热工基础、机械与工程设计、管理以及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换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基本技能。(4)具有新能源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科研、开发及应用等基本能力。(5)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文献检索基本技能。(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基本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完善课程体系

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合理制定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围绕着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依托学科进行设置。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机械设计基础、能量有效利用、能源微生物等。由于农业类院校以生物质能为主要方向,因此在主干课程上加大了化学类课程比重,同时也兼顾了热工、流体和力学方面的课程,力争做到“厚基础”。专业课主要包括:新能源工程概论、生物质能工程、风能工程、太阳能工程、新能源装备设计、生物质能经济学。在新能源工程概论中重点介绍新能源的基础知识以及能源与环境等内容。专业课以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三大新能源为主干课程,并配以装备设计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重点掌握最主要的新能源的工程、装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篇9

1、山西能源学院(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简称”山能“,位于山西省晋中市高校园区,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山西省教育厅管理的一所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以煤炭、电力、新能源类专业为主体,主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直接为能源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学院前身为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84年。201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筹建山西能源学院,建设一所“以工为主、能源见长、特色鲜明、规模适当”的能源类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学校。

3、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正式致函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设立”山西能源学院“。首批设置本科专业6个,即采矿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

4、并增设了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机器人工程、财务管理、能源经济、车辆工程、金融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环保设备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个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为二本A类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光电专业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应用型地方大学是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基层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地方性大学。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一项针对12398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79%的人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77%的人认为在大学所学东西与现实脱节,80%的人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满意。其中,相当部分调查对象就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近三年的麦可思常州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光电类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些问题是地方高校目前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一、常州工学院光电类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常州工学院作为应用地方性高校,学院定位为培养高等应用型复合人才,建立具有常工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依据学校的定位,现有的光电专业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学科,如何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呢?如何实现光电类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近些年,围绕这些问题,常州工学院光电类专业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域光电产业结构和光电技术特点,合理设置专业布局、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培养特色、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程设置,加强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

常州工学院以长三角地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光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服务应用型、职业应用型、复合应用型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光电产业为各专业的落脚点,确立各专业的培养方向与特色;以光电技术领域与光电产业背景,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不仅强调学科,更要强调应用,注重学科和应用两个体系之间的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关系,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主从关系。在课程设置上,由简单地照抄照搬官方规定或名校经验转变为立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构建总量、比例、单元群落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一般要求,如紧扣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等等,更应突出大众化、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和要求,科学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保证后续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有序、质量和水平。

二、结合长三角地域的光电产业背景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布局

为适应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方向。围绕长三角地域的光电产业背景,尤其是光伏、LED、测试装备产业,确立以完整光电产业链为服务领域,光电子技术为学科背景,明确“光电材料合成与开发、光电器件开发与应用、光电系统设计与集成,光电检测技术与设备开发”四个产业领域为光电类各专业的落脚点,优化光电类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炼各专业的培养方向与专业特色,体现常州地区的光伏、LED、测试装备产业特色、构建光电类专业知识结构覆盖整个光电产业领域,各专业以光电技术培养方向为主体,以局部领域为侧重,培养从事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是光伏技术、LED、测试装备开发与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习和掌握光电材料、器件与应用、系统与集成、测试技术与装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制备、设计方法,拓宽专业应用范围。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型现代化光电材料与器件企业、光电测试设备制造企业、能源与环保企业从事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光电子、新能源、电力、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研究与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所以,要基于光电产业链优化光电类本科专业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特色。

三、以“光电产业链”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群体系

学院迎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域光电产业结构和光电技术特点,依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构建光电类课程体系及各专业课程设置,各专业之间实现基础课程“模块化”,专业必修课程“有特色”,专业选修课程“能互补”的课程设置体系。光电类课程群体系与各专业课程群设置如图1、2所示。

以光电子技术为核心,横向以“光电产业链中的各种技术领域”为主线,优化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光电子技术学科特点,实现各专业均涵盖整个光电产业链,但分别侧重局部技术领域,即涵盖光电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光电器件开发与应用技术、光电系统设计与集成、光电测试技术与设备开发等四大系列的“模块化、系列化”完整的光电类课程群体系,每个专业都有自己侧重的课程群,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

图1 光电类专业主干课程群及各专业核心课程群

每个专业按照侧重的技术领域,纵向按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模块化专业课程,各专业相互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实现各专业之间选修课相互补充。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材料类”与“器件类”两个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兼修“材料检测”“器件检测”“器件应用”“检测设备”以及“质量类”五个课程模块中的部分专业课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器件类”与“器件应用”两个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兼修“材料类”“材料检测”“器件检测”“检测设备”以及“质量类”五个课程模块中的部分专业课程,突出LED产业特色;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器件应用”“系统集成”与“系统检测”三个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兼修“材料类”“器件类”“器件检测”“检测设备”以及“质量类”五个课程模块中的部分专业课程,突出光伏技术特色;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材料检测”“器件检测”“系统检测”以及“检测设备”四个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兼修部分质量类”课程模块中部分专业课程。

图2 光电类专业课程群体系

在课程群体系中,多种不同的课程模块组合成不同的课程群系列,比如,按照知识类别划分,“材料类”与“材料检测”两个课程模块构成材料类课程群,“器件类”“器件检测”与“器件应用”三个课程模块构成器件类课程群,“系统集成”“系统检测”与“检测设备”三个课程模块构成系统类课程群;按照产业领域类别划分又可组成“光伏技术课程群”“LED课程群”“光电器件课程群”以及“测试技术课程群”等,实现纵横交错的课程群网络。

常州工学院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紧密围绕长三角地域光电子产业背景,确定常州工学院光电类专业以光电子产业链为服务领域,光电子技术为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光电材料与器件开发与应用”“光电系统设计与集成”“光电检测技术与设备开发”三个产业领域为光电类各专业的落脚点,不断优化各光电类本科专业建设,各专业以光电技术培养方向为主体,局部领域为侧重,明确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以“光电产业链”为主线,建立适应光电技术学科特点,实现各专业均涵盖整个光电产业链,但分别侧重局部技术领域,即涵盖光电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光电器件开发与应用技术、光电系统设计与集成、光电测试技术与设备开发等四大系列的“模块化、系列化”完整的光电类课程群体系,形成各专业之间基础课程“模块化”,专业必修课程“有特色”,专业选修课程“能互补”的课程设置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光电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探索出与光电子产业背景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多层次的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京,吴智泉.地方大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2015(5).

[2]李立国.什么是现代大学[J].新华文摘,2019(19).

[3]王永,张渊,刘浩,等.常三角地区高职光伏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4]杜卫,陈恒.学科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5]潘玉驹,廖传景.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5).

[6]张林,陶君成,孙静.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今日科苑,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