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现代化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篇1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现代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将教学信息更好地进行传递,同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管理、研究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

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主要教育内容是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于现代化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顺应时代,符合国际趋势的教育。不管是现在发展的需要,或是未来的社会发展,现代化教育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

二、电化教育的诞生

在 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出现了电化教育这个词。电化教育这个名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1935 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将该馆的大会堂定名为电化教学讲映场。1936 年,我国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在与教育界人士讨论在当时推行的电影、播音教育的定义时,提出并确立了电化教育这个名词,电化教育正式出现在我国教育领域。但电化教育这个名词的正式使用,是在同年,教育部委托金陵大学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电化教育这个名词被逐渐引用、传播,成为我国的专有名词。最初,电化教育这一名词,是根据当时国外视听教育这一名词提出的,而此时,利用幻灯、电影和广播进行的教育传播模式出现了,电化教育这一名词一直沿用至 20 世纪 90年代。

由于特殊的诞生背景及当时特定的发展环境,电化教育被定义为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例如投影、幻灯、影像、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电化教育的这个定义,是由原始的定义演化发展而来的,是电化教育的新定义。新定义与原有定义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文字表述。电化教育新定义是对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电化教育的展望。

三、大中专电化教育对学校现代化教育的作用

1. 大中专电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学校教育现代化包括学校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电化教育是与先进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由此可知大中专电化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学校渴望通过电化教育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电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电化教育,学生可以直观接触到现代化的教育形式,真实体会现代化教育思想以及教学内容。

2. 学校教学现代化随着大中专电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现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电化教育是信息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信息化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电化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也有区别。

3. 大中专电化教育是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实现,必须通过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信息化及电子技术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学校若想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这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参与,因此,大中专电化教育是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必经之路。

4. 大中专电化教育的中心是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信息化、电子科技、多媒体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信息化及电子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起始,从另一方向来说,电化教育是对教育现代化的推进。

篇2

4.4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不是那些外在特征,比如教材的多媒化、资源的网络化、环境的虚拟化等,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才是它的重要标志。所以《纲要》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部分的很多地方都提到,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5 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措施,不是目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能满足新时期社会要求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力争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从初步到深度的转变,真正的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是让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即使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也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方便的沟通。教师能利用它教学和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能利用它更好的获取知识,管理人员能利用它更方便的工作。信息技术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时空的限制,而且也让教育管理职能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石珠.论教育信息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2).

[2]王丽.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05).

[3]朱君.试论教育的信息化[J].教育与职业,2002(07).

[4]张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3(04).

[5]段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6]帅冉.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与管理,2003(05).

[7]非常时期的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与学,2003(05).

[8]王文君,杨改学.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05).

[9]李向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教育,2004(13).

[10]陈进兴.教育信息化,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人民教育,2004(19).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

喻的。有的专家预言,谁掌握了最新的教育技术,谁就掌握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的确,高级教育软件、即时互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高速运行的全球互联网络的形成,已经使几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理想,在许多发达国家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 技术 信息化 发展 改革 网络

1 现代教育的产生发展

现代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它既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目前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国的现代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以来,广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镜,成为西学东渐的首播之地,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津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在粤著书立说,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提倡通过改良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并促成了学习西方知识的风气。西学教育在广东逐渐形成规模,对促进晚清教育改革和开启民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维新思想在广东的产生和发展。而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教育先驱正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何子渊等人的现代“教育革新”给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带来的震撼。

2 信息化教育发展概述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实现了全国覆盖,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平台。C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它的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体系的初步形成。高等学校23%的课程都采用网络辅助教学,53%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52.7%;高校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建设的信息化程度,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18.69%,建有科研知识共享平台的高校达18.7%,学校统一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平均数为7.25个。中等职业学校中,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学校达10%。基础教育中,现在信息技术在课程教育和学科应用中越来越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达67.5%,69%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学校达8%,很多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可以应用在教育电子政务。主要应用在开通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学历认证、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网上就业服务等上。而且以部办公厅为中心,可以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只要让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连网交换就可以实现。

3 教育网络信息化发展分析

3.1 构建一流校园网络架构,全面提升师生网络应用体验 根据教学及网络应用特点,部署了业界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充分保障教学系统的持续可用性、高效的网络支持和数据吞吐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级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未来,学校将实现无线网络在教室、图书馆等核心区域的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将迅速、灵活地响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应用需求,进一步满足全体师生的网络接入及网络教学需求。

3.2 构建最优全球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全球视野 多年来,很多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学术专家进行交流及合作。在全球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亦促成了很多学校与世界一流名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未来,通过信息平台,网络可以真正实现虚拟教学与网络学术交流。

3.3 全新校企合作创新基地,为师生共同成长奠基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必将对其今后职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深化这一理念,很多大学和企业合作创新基地。通过该基地,大学的师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网络技能培训,并通过实践提升动手能力。不仅为大学全体同学在计算机网络领域需求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会,亦将成为网络技术和实践经验走进校园的重要平台。

3.4 未来云计算部署 如今,云计算已经成为网络规划的发展趋势,大学在校园网基础设施中部署了网络虚拟化、更灵活的网络接入及应用部署技术,为日后云部署及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给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营造先进的数字化校园氛围,学校始终积极坚持与国际一流的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学校利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篇3

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加以大脑逻辑思维取的信息的过程。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成为数学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数据、图形,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的微机室每天都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网上搜集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与学科相结合,服务于学科学习中,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资料与别人的分享,整个课堂也充满了和谐的氛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也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数学学科就需要学生对图片或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便于课堂上更加直观的学习。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如今现代信息技术也成为了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尤其是在图文及数据并存的数学学科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它独特的优越性。

1.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优化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课堂显得单调乏味。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图片等各种信息,把教材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面对的知识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捶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用多媒体敲这“第一捶”,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如《认识图形》就将传统教法不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变静为动解决了。首先利用计算机模拟多种图形,然后相似的图形自动连接在一起颜色也变化为同色并伴随(我找到了伙伴)的声音,把学生“敲入”学习状态,再在课堂上不断使用多媒体展示相似图形,让学生通过反复听、看、比,清楚地理解在各种图形的不断组合、对比中相似图形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图形的立体感,减缓了学生观察、思辨的困难,将教学难点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 、掌握知识,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相似图形的知识点。一下子让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2.增强教学直观力度,扩充课堂信息容量.

以前教师授课时遇到图形或图片还要在课堂上画到黑板上,浪费不少时间,课堂内容单调,含金量也低.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将课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制作成课件,课堂上教师只需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即可,在放映同时教师就有时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也可以边看边思考.课件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也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加快了教学进度.

3.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限于单调的信息传递,和纸张材料的呈现。

例如:这一节主要目的为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这一目标实现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若单纯的计算或按固定的模式制作统计图,对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作用并不大,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搜集大量来源于生活实践,用于生活中的数据,将此类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成多媒体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中的问题的兴趣感。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或媒体去处理复杂的数据。这样以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构建了新的知识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如《生活中的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教师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就可以搜集到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几何图形,现实生活中的二、三维图形(如徽标、枫叶、建筑物)等,使学生增强了空间观念及推理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图形美的欣赏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一些轴对称,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沟通学校与外界的窗口,利用它教师可以从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外各种信息

像现在学校进行的教育教研活动,数学组教师在一起进行教研,取长补短,把各自的先进教学经验放在一起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将这些经验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探讨,这就打破了以往封闭式的教学,为教师积累经验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还有我们的论文不再仅限于纸张上,好多论文都做了电子存档的要求。如果我们有好的图片素材也可将它传送到网络上与别人分享,从而我们的教育信息量也大大扩展了。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心理结构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说,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更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结构。在第二阶段和初级阶段组成的第三个阶段被称为“练习”,在总结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两个阶段应充实并完善习作教学内容,将内容生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教师可以把习作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理论运用模式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利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建构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认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当具有灵活性,下面将从开发学生智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开发学生智能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有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不同的内容与片段作为习作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机会,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塑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有效地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取得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3.形成学生自我认知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形成自我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知的方法,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经验建构自我认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通过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内涵

作为源自物理学的概念,耦合是指两个或以上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是对系统间彼此作用强度的刻画。当系统间相互配合和促进时则为良性耦合,反之则是不良耦合。耦合协调则是系统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间的配合得当和优化循环。作为“耦合”、“协调”和“发展”的有机统一,耦合协调体现着系统间由无序变为有序,由低级协调优化到高级协调共生的演化趋势。与此相对应,耦合协调度即是衡量系统间在协调这一约束条件下的整体发展程度。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反映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不分利弊;而后者则表示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体现协调状况好坏。

(二)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原理

农村教育发展的直接目标在于推动农村人口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农业现代化则是生产条件、劳动力技能、技术和制度等的改善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综合反映。显然,农村教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关键的彼此促进关系和螺旋上升。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教育进步,同时也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和潜在机会,是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最具潜能的影响因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的技能和素质密切相关,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升全面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是通过教育的直接效应和正外部性综合形成的。

农村教育带动的农业劳动力信息素质和知识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农业新技术和新制度的推广,而且能够增强受教育者自身的“干中学”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转化效率。此外,农村教育发展存在自我积累的可能,具有特定知识基础的农业劳动人口会衍生出对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形成教育的自我叠加动力,这会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资源的边际产出能力。农业现代化对农村教育的推动体现在要素支持、需求引导和创新驱动等方面。首先,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村发展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缓解受教育人口对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加除财政以外的农村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从而保证农村教育质量;其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革新和效率进步会扩大新知识需求和现有知识基础之间的“缺口”,从而对农业从业人员接受高层次教育产生推力;最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会吸纳新知识和其他创新要素,缩小城乡间知识创新鸿沟,这些创新资源能够通过涓滴效应优化农村教育质量。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为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存在的耦合关系,本研究构建能够有效反映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的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评价模型,其中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量化分别通过对其下属指标的科学集成确定。本文通过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熵值法依据指标传递给决策者信息量大小确定权重,能够反映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较专家经验评估具有更高可信度。以农业现代化为例,主要测算步骤为:

第一,构建由h个年份、m个区域和n项指标构成的评价系统初始数据矩阵X={x}kijh×m×n,其中,1≤k≤h,1≤i≤m,1≤j≤n,xkij表示第k年份第i区域第j个能够反映农业现代化指标的原始数据。

第二,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克服指标量纲差异,正向指标取值x,kij=(xkij-minxkij)/(maxxkij-minxkij),负向指标取值x,kij=(maxxkij-xkij)/(maxxkij-minxkij),并定义标准化矩阵Y={y}kijh×m×n,ykij=x,kij/∑hk=1∑mi=1x,kij。

第三,计算指标信息熵:ej=-K∑hk=1∑mi=1(ykijlnykij),其中,K=1/ln(h×m)。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性系数:dj=1-ej,进而得出指标权重wj=dj/∑nj=1dj。第五,计算各区域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得分:Uki=∑nj=1(wj×x,kij)。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可得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模型,表示为:C=4U1U2/(U1+U2)槡2(1)其中,U1和U2分别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两系统的评价值,C为耦合度。当C值为1时,系统间实现良好的共振耦合。需要指出的是,耦合度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区分系统间差异化的表现,比如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均较为滞后的考察单元可能会表现出二者高度耦合的状态,显然这与二者均在各自高水平上实现的高度耦合是存在内涵差异的,因此需要通过耦合协调度进行深入判断,公式如下:槡D=C×T(2)其中,T=a1U1+a2U2(3)D和T分别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和综合评价指数,a1和a2为待定系数,且a1+a2=1。由于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程度会存在差异,农村教育会通过人力资源技能提升推动农业现代化,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还需要农村教育以外的力量驱动,因此本研究对a1和a2分别赋值0.4和0.6。此外,参考已有研究的做法[16],本研究亦将D值以0.3、0.4、0.5、0.6和0.7为分界点把系统协调度划分为严重失调(Ⅰ)、中度失调(Ⅱ)、轻度失调(Ⅲ)、勉强协调(Ⅳ)、中度协调(Ⅴ)和高度协调(Ⅵ)六类。

当进入高度协调状态时,农业生产会因得到来自于农村教育所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和智力的充分支持而增加边际产出,同时高效率和高产出的农业生产又会放大对农村教育的需求并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资源,如此不断的螺旋上升会极大地拓展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此外,耦合协调度模型无法描述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状况,理想状态下二者应为同步优化状态。因此本研究以相对发展度模型求取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度系数,公式如式(4)所示。当E≤0.7时为农村教育滞后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当0.7<E<1.3时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同步优化;当E≥1.3时为农村教育领先于农业现代化水平。E=U1/U2(4)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尽管能够阐述系统间交互关系的程度,但却无法详细阐述不同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后者可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灰色关联度是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对时间或空间序列数据进行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比较来判断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该方法需要确定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并加以无量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求得差序列,并按照式(5)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矩阵。γi(j)=miniminjZXi-ZXj+ξmaximaxjZXi-ZXjZXi-ZXj+ξmaximaxjZXi-ZXjγij=1n∑nj=1γi(j)(5)其中,ZXi和ZXj分别表示各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值;ξ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γij为两类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全部γij即构成反映各指标间相互关系的灰色关联矩阵。γij值越大,说明ZXi和ZXj相互作用程度越强。某系统特定指标对另一系统的整体效应可通过ri或rj反映。ri=1m∑mj=1γij(i=1,2,…,s;j=1,2,…,m)rj=1s∑sj=1γij(i=1,2,…,s;j=1,2,…,m)(6)

(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区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评价需要能够综合反映地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状况,为此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完备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原则。本文在综合借鉴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规模和教育保障两方面构建农村教育评价体系[2,17-18],其中教育规模包括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受教育人口比重和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指标,同时反映了地区农村教育的覆盖面和层级;教育保障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和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两指标,反映了地区农村教育经费总量和结构。农业现代化内涵较为丰富,在借鉴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产出增长等方面加以系统测度[7-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选择机械动力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两指标,反映农业生产中对人力劳作的替代程度;效率提升选择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以及农业产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两指标;产出增长则选择农均收入、农均产值增加和地均产值增加三指标进行测量,反映了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福祉的贡献。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全部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域年度统计公报,个别缺失值通过插值法补充。其中受教育年限和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比重等指标通过原始统计数据计算得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教育年限分别取6年、9年、12年、11年和16年。因缺失值过多故不计。

三、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的实证研究

(一)我国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测度结果

通过熵值法测度的考察期内部分年度我国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考察年度内各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均有所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域平均年度增长率分别为9.90%和11.89%,针对变异系数的计算则表明,考察时段内省域间农村教育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变异系数从0.507下降到0.427;省域间农业现代化相对差异保持稳定。横向比较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以2011年为例,按国家统计局口径划分的东中西部农村教育指数均值分别为0.457、0.282和0.284,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明显,具体到省域,北京和上海农村教育指数达到0.8以上,而贵州和四川农村教育指数仅在0.2之下。

反映农村教育水平的各指标中,农村受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全部受教育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投入的省际差异最为显著,2011年北京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比达到43.37%,而贵州仅为7.80%,全域存在显著的“东高西低”格局;2011年上海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为22822元,最低的湖南仅为4746元,农村教育投入存在“中部地区塌陷”现象。2011年东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指数均值分别为0.444、0.356和0.373,各省域中最高海南达到0.6以上,而最低山西则仅为0.195。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最高上海达到16054元,最低甘肃为3909元;京津和长三角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云贵甘青等省均在5000元以下。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域范围内,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尽管均有所提升,但在部分关键指标上表现仍较为滞后。以2011年为例,虽然全域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农村劳动人口比重达到94.58%,但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18年,集中在初中层次。此外,农村受教育人口仍集中在初中和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仅占农村全部受教育人口的16.23%。农业现代化指标中,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高达35.65%,以农业产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刻画的农业生产率仅为0.161。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二)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析

针对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度的测算表明,考察年度内各省域(除)耦合度指数均高于0.88,这表明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强度较高。表3则报告了我国各省域2007—2011年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时序分析表明,全国各省域(除)耦合协调度均值在考察年度内从0.484逐年增加到0.601,即从轻度失调逐渐转变为中度协调,各省域耦合协调度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级。2007年我国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240和0.252,尽管二者耦合度较高,但这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实现有效的良性互促;考察年度内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指数均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66%和11.89%,到2011年分别达到0.345和0.394,全域范围内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不仅仍处于强相互作用状态,而且进入相对较好的协调状态。东中西各地区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均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1%、5.28%和6.60%,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这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西部农村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具体到省域,增幅最高的前五位依次为青海(11.04%)、贵州(7.44%)、宁夏(7.30%)、陕西(7.23%)和甘肃(7.22%)。

从考察年度内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均值的分布类型看,全部省域均集中在轻度失调(Ⅲ)、勉强协调(Ⅳ)、中度协调(Ⅴ)三种类型。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和新疆为中度协调类型,该类型中除新疆外均为东部省份,其中北京和上海属于农村教育领先型,需要进一步释放农村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带动二者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其余省域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中等水平的协调互促,既需要强化农村教育对农业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也需要增加农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反哺能力;山西、安徽、江西、河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为轻度失调类型,该类型省域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除此以外各省域均为勉强协调类型。在勉强协调和轻度失调类型各省域中,天津、山西、陕西和甘肃为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需要强化农村教育对农业现代化的能量输入;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青海为由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引发的综合滞后,农村教育的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软资源,推动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更高层次的协调需要大力克服教育短板;其余省域则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仅在低水平协调共振,二者螺旋上升需要从完善提升农村教育层次和质量以及强化农业发展对农村教育支撑

四、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的内部机制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计算获得的关联度矩阵。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系统影响的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指标中,反映效率的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Y3)和农业增加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Y4)对农村教育影响强度最大,分别达到0.867和0.821。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通过农民净收入增加和农业创新示范效应增加农业劳动人口的受教育诉求,从而扩大农村教育空间,并实现彼此间螺旋上升。其次,反映农业生产投入的农均农用机械动力(Y1)和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Y2)对农村教育也具有较大影响。相比之下,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的Y5、Y6和Y7三指标对农村教育影响强度较低,农业产出增长对农村教育的反哺机制还有待增强。在农村教育指标中,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X2)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相对最大,高层次教育拓展了农业劳动人口的基本技能,增加其对农业创新要素的敏感性和吸纳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经费投入(X4)影响强度相对最低,这意味着现阶段农村教育资源向知识和智力资本转化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基于2007—2011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但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农村教育结构和农业生产效率仍需进一步优化。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的耦合度较高,但针对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表明,除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和新疆为中度协调类型外,其他省域均为勉强协调或轻微失调。其中天津、山西、陕西和甘肃为由农业现代化偏低引发的综合滞后,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青海则为由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引发的综合滞后;其余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仅在低水平协调共振,需要进行系统突破。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表明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效率关联度最高,其次为农业技术进步,再次为农业产出增长;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相对最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影响强度相对最低。

篇6

一、新数运动倡导数学教育现代化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

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2]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1]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1]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5].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布鲁纳认为,可以将任何数学教给任何水平的任何学生.A·A·斯托利亚尔指出:可以把现代数学的重要思想转化为儿童能接受的语言[6].这就为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新数运动并不是全军覆没,法国教改的成功,从实践上论证了在中小学阶段充实近现代数学内容是完全可行的.国外许多心理学家、数学家、教育学家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反驳了关于不可能进行小学数学现代化的意见[6].因此,我国应当对数学教育现代化充满信心,不能因为新数运动的受挫而裹足不前.

篇7

论文摘要: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过程。后现代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的颠覆,它的矛头直指向现代化教育领域中的方方面面,它是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和超越。后现代教育者主张从社会和全球的视角即从生态和整体的视角来考察人的行为,以培养具有生态意识、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目的。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以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为背景,反思、批判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艺术、文学、美学、宗教、法学和教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观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教育

(一)后现代主义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反应,都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相联系。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在商品化的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产生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而寻找的一种新的价值坐标、精神秩序和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从其诞生起就没有确切的定义。那么,我们就从“后现代主义”一词来做一番历史考察,或许可以解开我们心中的疑团。20世纪50、60年代哈桑、费德勒等人首次在明确的意义上使用了“后现代主义”一词。他们将后现代主义与当时激进的文化潮流融为一体。到了70、8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风靡全球,并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丹尼尔﹒贝尔称其为“必然发生的后现代文化”。利奥塔在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将知识批判和反基础主义认同起来则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正式进入了哲学领域。而后的福柯、哈贝马斯、利奥塔等哲学巨匠发起的关于“后现代”的大讨论,则将后现代推向更广阔的领域。从以上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后现代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解释:文学艺术上的后现代、社会文化上的后现代、哲学上的后现代。本文作者要讨论的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

起初,教育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持观望的态度,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后现代自身影响扩大,后现代主义新颖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为教育理论的探索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分析教育问题。由于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众说云集的哲学思潮,且对同一问题也没有明确的回答。因此要对后现代主义的教育问题给予系统的说明就更加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现代教育的突破和超越。

1、教育目的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者在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更加宽泛的态度,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因为唯一真理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因此教育目的应该重新估量,应该培养具有批判能力,认可多元文化的社会公民。

2、课程观

学校课程建设总要与社会时代步伐保持一致,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然而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保持学校课程和时代背景相一致实在很难。后现代代表多尔在对比传统的课程封闭体系与当今开放体系的基础上,设想了“4R”的后现代课程基本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系性和严密性。

3、道德观

在现代教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或律令。后现代主义反对道德外在的、固定的,反对道德权威主义,提倡多元主义。具体表现:(1)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异己、接受差异。(2)构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方式--道德对话。(3)关注道德情景,关注学生的道德自由与体验。

4、教师观及其师生关系

吉鲁认为,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达知识,更是在协助学生看到各种知识与意识形态、政治利益的关系,理解知识如何被利用、使其成为一个民主社会中具有批判能力并能够负责任的一分子,使学校与文化、社会、政治相联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发挥作用的重点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师生关系也从教师的单向传授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二、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后现代主义教育

(一)教育现代化概论

当代,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那么,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过程。【1】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革过程在教育上的反映,它既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各个层面增长、发展的产物;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上深刻变革的过程,它不仅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还包括教育制度、教学的组织行为、教育理念;同时,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变迁,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将纳入这个体系之中。

(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出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也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教育现代化中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如何?教育现代化与西化、传统的关系怎样?教育现代化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会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解决教育现代化何去何从的问题。

1、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国际化的关系问题

“本土化”伴随着“现代化”一起产生、发展、壮大并走向“国际化”,它与“现代化”、“国际化”一样,是源于对外来文化冲击、融合的注意和思考。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各国教育实际的汇通、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各国教育实际的一部分。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层面都会受其影响而发生变革。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国际化必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产生矛盾与冲突。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民族间的矛盾与差异等等。那么,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可以诠释两者之间矛盾与冲突。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者们批判、否定、西方流行的二元论、客观性、精确性,承认诸事之间的不确定性、边缘性和差异性。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者们也推崇多元化与差异性,同时主张在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的超越,以一种新的后现代的思维方式重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2、教育现代化与传统、西化的关系问题

众所周知,各国的传统文化是各国数千年、数百年社会发展的精髓。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互冲突,还是相互依存众说纷纭。当然,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传统文化也有其不妥之处,如,中国的封建等级思想,西方的宗教神学思想。教育的现代化并不排斥传统文化,毕竟各国传统文化都有符合时展的合理内核,但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21世纪的今天,整个世界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共同体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独立存在。因此,有人这样打比方:美国一感冒,日本、冰岛、新西兰就会流鼻涕。所以教育现代化就是西化。那么,我们还是用后现代的有关思想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后现代的有机论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和无机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永无止境的复杂网络。【2】教育现代化过程不是全盘西化过程,但在本质上却是学习西方的过程;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文化教育传统。因为,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动态的整体”。 【3】

3、教育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的关系问题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起步的,人类社会的任何阶段和世界任何地区的教育都是不可分离的。谭嗣同语:“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句话则深刻的说明了教育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地区差异 、性别差异、阶层差异、文化差异、民族差异、种族差异、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等等差异与关系问题。后现代者认为,在每一个系统中,极小的部分只有置身于他们发挥作用的较大的系统中,才是清晰明了的。【4】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包含关系而具有内在联系的,个体与世界这个连续的统一体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个人与他人、与他物的关系就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的。“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包含在自然之中。”【5】

历史正在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教育过程中用一种所谓普遍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代替个体的价值选择,以一般的认识论代替个体的精神追求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求。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需要一种否定的、怀疑的、多元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流浪者的思维”。【6】

注释:

[1] 顾明远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 管理 “教育现代化”专辑 第8页.

[2] [3]张全新 著《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M] 济南 泰山出版社 2004年版,第335页.

篇8

【关键词】中国近代现代化;外国经验;教育不足

近代化包括制度和社会的近代化,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强烈的扩张冲动,1840年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来列强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入侵国内社会迅速做出回应,社会近代化变革势在必行。原有的封建制度加上国内社会长期积弱积贫,近现代化被迫中断。“器物不足”、“制度不足”和“文化不足”显然能很好地概括中国早期近现代化所受的羁绊,但是很显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以器物、制度、文化三方面不足以全括,近现代化之失败还有着深层次的教育原因,中国近代化的中断,教育“生产力”之不足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近代化过程中断的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的观念

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下,早期的中国近代化的努力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下,虽然取得了些许成效,但是在完全肯定和保户本国文化精神的前提下,社会近代化停留在器械、工艺层面,中国文化却没有随着先进器物的引进而走向现代化,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失败根本阻碍所在,在社会上就表现为教育之不足。

(二)文明的排他性

古老的华夏文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古人的视野中,文明社会永远只有一个,这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传统文化限制了西洋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更难于吸收。对于现代化来说,吸收欧美的技术和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国一直以来一直以来独尊儒术,根本就没有外来文明传播、吸收、发展的空间。

“天朝上国”的顽固思想决定了它的近代化只能是主动循序渐进的,激进、被动型的近代化是注定不被接受并走向失败。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闭锁的心态使中国对外来的一切先进器物,毫无心理准备去接受,自大的心理封锁了中国人向外学习的路子。要知道积弊深重的中国不是光靠军事暴力机器(器物)就能实现其近代的,社会制度基础、经济基础的缺失,要求做更充足、更全面的准备才能走上近代化的正道。

(三)科举制度的羁绊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科举制开始实行,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首先,科举对考试内容和模式都有严格规定,这样学校的教育都是为了应考,也就只教授考试相关的内容。但是这期间得到发展的只有文学而自然科学却几乎成为空白,这恰恰是近代化所必需的。

其次,科举的阻碍了中国学校体制的近代化。科举把教育和选官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把读书、做官理所当然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应试中举也就成了人们心中关系人生前途大业的事情。使学校教育变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科举控制了教育,也造成了人们为了做官而教育,通过教育走上仕途的庸俗、错误的教育观念。

再次,影响了中国近代的人才培养。近代化在于技术,更在于人才。力主科举制的清王朝执政大臣鄂尔泰说:“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英才,驱策志士,其术莫善于此。”当时的社会教育这落后可见一斑,它成了束缚和禁锢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反抗意识的牢笼。统治阶级把这种貌似合理的制度当作统治人们思想的专制主义工具使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这种在内容上讲究“雕虫篆刻之学”,不准发辉己见“代圣贤立言”的制度,形式上讲究格式排比对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制未能实现以知识能力录取人才,反而把人引向了死读书、背教条的死胡同。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没有能培养出近代化所需要的科技型人才,这使得近代化缺乏内部的源动力,仅靠“师夷之长技”是实现不了近代化的,即使取得了一些近代化的成果,也只能是短暂的。

按照日本作家堺屋太一的说法,日本工业社会不同于根植于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西方工业社会的主要之点,就是它具有“比重视物质生活更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官民一体的思想 ”(政府在社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勤劳哲学”(勤劳加清贫),“易于治理的人民”等等。①以上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也是日本传统文化所有的,这表明现代化不仅仅是西方的专利,东方文化也在现代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四小龙”的成功也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非常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但在近代中国错误的中央政府政策下,在科举教育制度的衰朽下,我们不仅失去了进行近代化的根本,近代化的动力之源也被深深截于科举之流,中国的近代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延误了。

新式教育造就的新型知识分子,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成员,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步,一度为争取政治民主化而努力。

人才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教育的落后导致人才缺乏,从而没有了近代化的内在动力。纵观西方国家300多年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众多因素,实际上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带来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果。社会的不断现代化又对人的现代化赶到促进,推动的作用。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创造的。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就表现出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的过程。教育一方面为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之一部分,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传授有助于现代化的那些价值观与态度。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人都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而国民现代人格的形成是社会现代化的源起,它包括注重效率、开放、自信、独立于传统权威等方面的现代性精神,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有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的个性发展中影响力最强的因素之一。从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现代化不仅靠经济上的统计指数就能说明的,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的现代化不是社会现代化的副产品,而是现代经济与制度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力量。而人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传播与普及。教育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注释:

①堺屋太一 著.《知识价值革命》[M],1986. 转引自《现代化新论》.第219页.罗荣渠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日)安冈昭男 著.《日本近代史》【M】.林和生,李心纯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1).

[2]罗荣渠 著.《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Rozman · Gilbert)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陶骅 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篇9

1.1体育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内涵

很多学者认为体育现代化的提出最早是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英国教育学家托马斯首次把体育运动编到课堂教育中,这对为来的现代化体育进步奠定了基础。此后,很多知名的大学都将体育运动通过课堂教学不断的发展,并且配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举办一些实践体育竞技活动,这对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检验手段。此时体育现代化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开端,并且对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化体育认为一个国家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基数越多说明热爱程度越高,那么体育竞技水平就会相应的高,这就验证了普及与提高的内在联系。体育现代化更确切的说应该包括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类,而人们通常所说的竞技体育则是上述两种体育达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因此可以说竞技体育的提高需要自身的普及和提升。如想要体育现代化健康有序的发展,那么就要正确理解体育现代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在体育现代化发展中才不会走向误区。

1.2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含义

从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含义,那么就可以把体育教育现代化解释为把传统的体育教育形式向现代体育教育形式进行全面的过度,这是体育教育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学校体育教育是体育现代化教育的关键内容,所说的体育教育现代化不只是停留于对体育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两方面实现现代化,还包括体育教育体系与体育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当实施体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两方面的难题:第一,现代化体育教育发展方向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现代化体育教育要与目前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相辅相成。所以说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及其复杂的,要把先进的理论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创新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后应用到体育教育当中。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是由于其包含的内容太繁琐,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观念、体育教育内容、体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体育教育设施配等方面。可以说体育教育现代化是对体育现代化建设好坏的评判指标。

2全球化对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对世界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是各领域间前所未有的机遇。全球化设计的内容及其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到不同的含义,对于体育现代化教育而言,应该将其归属于文化领域。经济求全花已经成为影响体育现代化与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下面将结合全球经济化对我国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进行说明。

2.1全球化对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动

教育为社会进步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就是说社会要想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有坚实的教育作为后盾。在全球化到来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会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不能正确领悟全球化对现代体育教育是如何起到推动作用的,怎样能够使现代体育教育最佳地适应我国的国情,用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来教导当代的青少年,最终达到培养出的人才可以适应现代化体育发展的需求,这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未来现代体育教育前行的动力。

2.2全球化赋予体育教育现代化新的责任

全球化的到来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产生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时展的基础特征,全世界相互影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全球化具有现代性与流动性的实质。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教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从未动摇过,而体育现代化教育更是现代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其转化为改变态度、树立价值观、规范行为的有效手段。全球化赋予体育现代化新的使命,体育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能够为开创未来体育事业指明前行的方向。所以我们要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正确理解全球化赋予体育教育的新使命,通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实现全世界和谐发展的目标。

2.3全球化对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指引

全球化使得全世界都聚集在一个大家庭生活中,现代化体育教育具有统一性,因此就要求现代化体育发展要把倡导和平、平等、公正作为指引的方向标。全球化要求体育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教育发展要将增进个人理解、团结友爱、尊重人权、实现民主作为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发展的时代,人是社会创造物质价值的工具。在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的当今,重新树立人给魅力也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关键,只有保证了体育从事人员的总体素质,才会带来现代化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4全球化不代表现代化体育教育要相同

在以往的体育教育模式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体育教育要着很大影响,有很多人会盲目的去模仿西方体育文化教育,最后造成我国特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完全丢弃。这是我国目前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西方文化快速渗透到我国,这样必然会造成对本国文化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会过分的追求西方文化。只有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民族沉淀的文化相互结合以及正确的领悟全球化的本质,这样才可以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现代化特色的现代化体育教育。

3提高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措施

实现体育现代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实现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现代化。在体育实践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个体素质区别要因材施教,正确突出学生是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现实共同进步。第二,丰富体育教育内容现代化。要求整个体育教育内容要完整、课程设置合理、结构简明、实用性强等特征,在教学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能使得所有的运动员虚心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三,体育设施要现代化。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它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综合实力的体现。它具体包括体育教学设备、训练装备达到现代化体育教育水平的要求。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规模建设相配套的体育设施。对于经济欠缺的学校,应该结合学校一切能利用的教学设备,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学生。第四,体育教学管理要实现现代化。体育教学管理现代化是指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应用现代化教学的方法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积极地将先进的科技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管理中,优化体育现代化教育的过程。

4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展望

4.1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趋于大众化

尽管我国目前的大众参与体育事业赶不上那些发达国家,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体育现代化发展中,由于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那么会有更多的群体乐于投入到体育事业中,体育锻炼会在各个群体中随处可见,这也是文明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4.2传统文化与体育现代化发展相结合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骄傲,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形式各异的养生之术,其中以太极拳和硬气功最受到人们关注,这在今后的体育现代化教育中,会被广泛的推广。应该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特征,制定一套适合各个民族的体育锻炼方法,应该具有明显的低于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来源于生活,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总结,通过我们的智慧将传统文化与体育现代化发展相结合,那么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会成为世界流行的体育项目。

4.3高科技技术在体育现代化发展中更具重要性

体育科研一直被认为是确保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可以说在未来的体育现代化发展中,高科技技术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的体育仪器设备技术水平和国外对比差距很大,因此我们在体育现代化发展中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运动员技术测评、伤病康复以及经验总结等方面,通过不断的探索,我国体育现代化发展一定会登上新的台阶。

5结语

篇10

深圳教育现代化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起步晚、基础薄、发展快是其重要特点。深圳建市之初,教育基础十分薄弱。1979,深圳只有1所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80人;24所普通中学、在校生13686人;238所小学、在校生47022人;90所幼儿园、在园儿童4587人。中学毕业能够升学到大专以上的,1981年只有18人、1982年只有12人。1979年深圳教育经费只有0.039亿元。1982年深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为2311人。但建市以来,深圳教育发展十分迅速。至2005年,深圳各级各类学校数达到1380所,是1979年学校数的4倍;在校生达到104.7万人,是1979年的16倍;教育经费投入超过了100亿元,是1979年的2600倍。“从在全国教育发展格局中的位置看,深圳教育总体上处于国内较发达地区的水平。其中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普及年限和普及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处于中上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略高于国内和省内平均水平,低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1](P366)2004年,深圳被评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标志着深圳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应该说,深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不但在国内少有,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这种快速成长起来的教育现代化与在历史进程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教育现代化有着不同的形态。因为发展太快,许多矛盾、问题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就被跳跃过去了。比如迫于学位需求,深圳很长时间内忙于建新校而弱于校长素质及学校管理相对薄弱等。但这些问题、矛盾、冲突并没有因此而解决。相反,这些问题、矛盾、冲突以不被关注的状况不知不觉的集聚在那里,也许到某个时候,就会出人意料的爆发出来。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也一度非常快,但这给日本教育带来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用很长一阶段时间来解决因发展速度过快而带来的各类问题。[2]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二、整体性与不协调性

从理论上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整体性变革,既包括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变革,也包括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性发展。但事实上,教育现代化的不同方面往往不可能同时推进,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其他方面也并不总是协调的。因此,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总存在着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在深圳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深圳教育现代化化内部各要素存在不协调性。教育现代化内部的不同要素,其自身性质、发展条件均不同,因而,各要素发展往往具有不同步性。二十多年来,深圳教育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并非所有的要素都能够快速发展,也并不是都能获得快速发展的条件支持。在深圳教育发展中,明显地表现出硬件发展快软件发展慢、公办学校发展快民办学校发展慢、特区内发展快特区外发展慢、基础教育发展快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不协调局面。深圳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比如深圳教育规模与深圳人口的不协调性、深圳教育层次与深圳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协调性、深圳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新技术等主导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性等。对深圳教育现代化的不协调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便可以发现,深圳教育现代化发展得快的方面,大多是教育的硬件的、有形的、可数量化的方面。比如,教育规模、教育投入、教育普及率等;而发展得相对慢的,往往指向深圳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方面,比如结构、制度、思想观念、机制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深圳教育现代化前二十多年,主要是以硬件的高速投入拉动其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不协调性,在一定范围内也许是合理的。但超越这个范围,无疑会增加教育现代化的内耗而阻碍进一步发展。

三、模仿性与创新性

深圳教育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外力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一方面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另一方面是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所带来的威胁与压力的拉动。深圳如果教育不发展起来,在区域竞争中、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在劣势位置,同时,也不能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可以说,深圳教育现代化是深圳为摆脱教育落后状况,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自觉努力。当深圳加快其教育现代化进程时,国内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以及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教育,甚至发达国家的教育,既为深圳确立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参照,也为深圳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二十多年来,深圳教育现代化发展,在目标设定上往往以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景象为追求目标,也借用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手段来推进目标的实现。因而,深圳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应用于深圳教育发展之中的过程。深圳教育现代化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以模仿为主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但当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模仿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走向创新之路。这种必然性,首先是由知识经济及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决定的。知识经济无疑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社会,需要人们不只是学习、传承人类已形成的知识,更需要面向未来,创新知识。而工业社会中的教育现代化,以传承人类已有知识为重点。因此,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教育现代化超越工业社会的教育现代化模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新的教育方法,开辟新的教育路径,走教育创新之路。其次,这是由深圳教育的特殊问题决定的。深圳人口结构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深圳教育所走过的历程,也是国内外少有的。因此,深圳教育的问题往往比较特殊。比如,深圳民办教育问题,国内其他地区民办教育重心在民办高等教育,而深圳民办教育以民办中小学为主。再如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其他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教师学历达标,但深圳教师学历达标已经解决,更主要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是大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特殊的教育发展环境、特殊的问题内涵,要求深圳必须立足教育发展实际,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解决面临的特殊问题。第三,这是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新世纪特区的重要内涵就是特别能创新。目前深圳正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对深圳而言,建设创新型城市,企业无疑是主体,但企业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并不是单有企业就能支撑起来的,并不是单有技术创新足够的。教育创新不但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直接关系城市创新发展后劲。建设创新型城市呼唤强大的教育创新能力。[3](P77)需说明的是,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是城市教育文化、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各类人员素质等综合因素构成的教育生态的综合结果,其中核心要素包括各类研究机构建设、研究队伍和研究经费的投入。大力提高深圳教育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优化创新的生态环境。

四、资源的紧约束性与人力资源的第一性

二十多年来,深圳现代化所走过的其实是一条传统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道路,即以消耗能源为基础、以发展速度为目标追求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精辟地将深圳发展的困境概括为四个“难以为继”:一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目前深圳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67平方公里,按目前每年12至13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速度,不到20年,深圳将无地可用。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深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下降到20年前的1/18,即使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要;作为一个能源极度贫乏、外向依存度非常高的城市,深圳经济发展所需的一次能源的全部和主要二次能源从内陆或港口进入。三是人口重负难以为继。按照速度模式,实现万亿元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而目前已经超过1000万人口的深圳已经不堪重负了。四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目前深圳的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透支,如不改变发展模式,很快就会出现环境危机。走出四个“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深圳别无选择,惟有努力促使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知识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之中,自觉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可能不断拓宽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促使深圳城市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增长方式。二十多年来,深圳教育发展也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发展速度为追求,主要也是通过有形资源,比如教育经费、教师数量、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等投入,拉动教育发展。应该说,当前教育发展主要是硬件投入拉动的结果,同时,教育发展也集中表现在教育硬件方面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教育资源效益不高,存在较高程度的浪费;教育软件水平不高,教育创新能力不强,教育文化内涵不足,教育持续发展能力薄弱等。因此,深圳教育现代化应当充分考虑紧约束条件的现实限制,应当更加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其根本点在两个方面:第一,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既要求教育承担起开发城市人力资源的时代使命,又要求教育自身发展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即主要通过开发教师、校长等人才资源来促进教育发展。第二,走创新的发展道路。深圳应当确立以创新发展为教育发展的主战略,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可以肯定,深圳教育今天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深圳教育明天的发展。

五、价值多元性与人本性

深圳教育现代化是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中展开的,必然地要求教育走向多元化发展,但同时又要求执着地守护教育的人本性。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计划经济是以利益的共同性假设为前提、以计划调控为基本手段的经济体系。而市场经济是以产权制度为基本制度、以价格体系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以有效竞争为结构特点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承认利益的多元性及实现利益方式的多样性。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也不同。知识经济更加突出人的个性及其创造能力。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区分,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优势地位和个体的独立、自由。每一个人都是不可代替的,都是独特的,惟有把个人的独特性表现出来,个人的创造性才可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社会的活力也才能不断被激发出来。[4](P92)知识经济在价值上更加突出了个性的多样性。全球化经济与区域经济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相互融合,日趋成为一个有机总体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各地区纳入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使社会化生产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延伸到全球,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极大地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伴随现代生产的全球化发展,人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进入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5]经济全球化,突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可以说,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共同决定的利益的多元性、个性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内在地要求教育走向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性,最集中、最深刻的体现在教育价值的多元性之中,鼓励人们突破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积极寻求个性化发展。比如,学校突破单一模式,走向特色化发展;学生突破单一的模式,成长为个性鲜明的人;教育功能突破突单一的为经济服务或为政治服务的局面,日益构建并发挥出健全的教育功能。多元的教育价值观,承认、接纳、尊重和珍视教育的多样化存在和多样化发展。然而,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教育本质的改变,多元化中仍然需要守护教育的人本性。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元价值,是衡量其他教育价值的价值标准。深圳教育现代化,尽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教育始终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建构,是一种价值引导和精神生成活动。“教育”一词,在英语中有“抚育、自身生成”意思,在德语中则有“引导、唤醒”的意味,在古代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含义。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盈的力量(何塞•马蒂)。教育现代化,应当越来越强化教育对人自身发展的作用,而不应当以弱化对人自身的养育作用来强化其他方面。有利于人自身发展的教育总能促使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注意的是,教育现代化并不总是朝着有利于人自身的方向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与人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甚至还不断产生新的不适应。如何在多元化发展中始终守护着教育的人本性,使教育走向有尊严的多样化发展,是深圳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时代性问题。

六、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引领性

适应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教育现代化,其重心在于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率,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但处在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之中的教育现代化,虽然要求具有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要求有高水平的教育普及率,但单有国民教育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6](P21)因此,深圳推进教育现代化,在构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时,必须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也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终身教育时代,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教育。终身教育在现在及今后历史进程中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是建设教育现代化和理解教育现代化的一根“红线”。深圳教育的城市化发展、区域化发展、国际化发展,深圳教育法规政策、管理体制、类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条件等等,归根结底要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服务。因此,深圳教育现代化,是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为引领的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