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的教育

篇1

【关键词】美国;少数民族教育;历史特征;双语教学

美国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呈现出同化主义、英语中心主义、教育隔离制三个显著的历史特征。首先,老移民用主流文化同化新移民,目的是把他们变成符合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取向的美国人;其次,美国少数民族的语言选择经过了从语言多样化到“英语惟一合法”的转变。再次,美国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隔离的学校体系中接受劣质教育。直到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兴起,少数民族才争取到一定平等的权利。由于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的影响,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呈现出三个显著的历史特征。

一、同化主义

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同化主义教育传统一直控制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和移民教育。美国的早期移民,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其中英国人最多,影响力最大。因而英国的语言、法律、宗教观念、政治传统和政治体制都转变成了美国社会的主体,构成美国主流文化的基本骨架。

美国的教育,也主要是英国教育模式的移植。盎格鲁—撒克逊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占据支配地位。“从殖民地时期到十九世纪,美国教育的主要形式都是盎格鲁—撒克逊式的。非新教式的学校,从未占据过主导地位。”同化论坚持有必要保留英国式的体制,英语以及英国的文化模式,使之在美国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并成为规范;强调灌输社会主流民族—盎格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强调单纯学习有关基本事实的知识。同化论认为教育是将社会的少数民族塑造于主流民族之中的必要手段,公民教育其实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限制和改造的过程。 “美国化”本质的目的在于强力限制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使他们遵循主流文化的语言、价值和行为规范,将移民们的本民族文化及其附属物清除,变成一个个符合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取向的美国人,并以很快的速度完成这一过程,后来被形象地称为“高压同化”。

1909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卡伯里(Cubberly)这样总结同化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1.拆散各民族群体和居民点,使各民族移民同化和融合成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2.向儿童灌输盎格鲁—撒克逊的正义、法律、秩序的观念以及现行政治,并培养他们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在民族生活中有永恒价值的东西的尊重。在同化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儿童无论从哪里来,具有什么背景,都一律接受同样的对待:读主流社会的书,参加主流社会的考试,不考虑民族和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和新移民的文化,包括语言、习俗、宗教、传统等,受到轻视和压制。

在同化论盛行的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比较宽容、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理论逐渐形成,这就是熔炉理论(The melting pot)。熔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历史学家F.J.特纳(F.J.Turner)和英国犹太作家张维尔(Israel Zangwill)。该理论认为美国是个大熔炉,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的移民都会融入其中。移民原民族的实体和文化像原料一样在熔炉中不断熔化和改造。主流文化影响和同化着移民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主流文化。二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文化和摆脱了祖先纽带的美国人。如果同化主义的理想是要把所有移民按照英国盎格鲁式的意识形态同化,那么熔炉理论的提出则是看到了不同种族、文化的差异性而“”的结果,其着重点在于把不同文化盎格鲁化后铸出新的文化,从而形成有别于英国的美国特性。与同化论相比,熔炉理论的出现意味着进步。前者把主流文化凌驾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上,完全排斥少数民族文化。而熔炉理论至少开始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给予它们与主流文化同等的文化原料供给者的地位。当然,熔炉论把移民的同化和文化融入简单化,理想化,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五六十年代后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否定。

二、英语中心主义

美国少数民族的语言选择,经过了从“语言多样化”到“英语惟一合法”的转变,形成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英语中心的特点。

建国初,由于英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和实际需要,英语在一些地方和场合成为通用语言。但这并不排斥美国居民使用其它语言。在一些城市和农村定居点,少数民族语言常常在商业、学校和宗教机构中使用。联邦政府对于语言的选择采取不干预政策。建国初几任总统甚至支持使用多种语言。而且,为了鼓励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而不是送去工厂做工,一些公立学校承诺在公立学校传授学生的本民族文化和母语。内战期间,政府的不干预立场占主导地位,他们包容语言多元化现象并鼓励公立学校推动民族语言教育。

南北战争后,产业革命开始,人们需要一种通用语言来处理迅速增加的工商、政府及公共事务,这种实际需要使英语变得日益重要。大量的法律、政府文书用英语写成,政府事务以英语为媒介处理,在工作中人们很可能因为看不懂英文警示而出现伤亡。以上种种事实,提出了对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此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老移民之争,大大增强了美国的排外主义情绪。

转贴于

为了压制这种情绪的滋长,美国政府采取了要求移民学习英语的政策,并以此作为获得公民权的条件,当排外主义情绪日渐强烈,在英语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美利坚民族认同的想法逐渐占上风时,部分州立法规定学校中的部分科目必须用英语讲授。这样,公立学校不得不改变了包容各种民族语言、文化的传统而采取美国化、同化外来非英语国家移民的策略。威斯康星州1889年通过《本尼特法案》(the Bennett Law)规定,英语是一些课程唯一的授课语言。虽然由于地方社区学校和地方公立学校长官的强烈反对,《本尼特法案》于1891年被废除,然而,它却为制订“英语唯一合法”的法律奠定了基础,成为一个开始。

“英语惟一合法”的法律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消极作用明显,对移民及其后裔的学校影响很大。例如,德裔移民原有巨大的双语(小学)和第二语言(中学)教学网络,包括教会、私立、公立学校等。1900年,约有20万孩子在公立小学接受德语教育,1914年,在密尔沃基(Milwaukee)、辛辛那提(Cincinnati)、克利夫兰(Cleveland)和代顿(Dayton)的公立学区至少有1/3的小学生接受英语德语双语教育。然而,1917至1919年间,美德处于战争状态时,随着中等德语教育的缩减,英、德双语教育课程被大大减缩了,实际上,德语已经被取消。

在英语同化教育作用下,到移民第二代、第三代能讲父母语言的人数越来越少,由于语言的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中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学习成就很低,直接影响到他们成人后的生活质量。

三、教育隔离制

自十六世纪黑人被贩运到美洲起,到十九世纪南北战争,白人殖民者把黑人当作“黑奴”,从未考虑到他们受教育一事。 南北战争后,黑人在名义上取得了政治地位和教育权利。但北方企业主和南方种植园主一如既往地剥削黑人,使黑白平等教育原则成为泡影。

黑人长期以来在隔离的学校体系中受教育,质量低劣,无论人均教育费、就学率、在校学习年限、教育质量、交通工具、直观教具、实验室设备、学校建筑、教材、教师工资及培训等方面都不如白人学校,黑人不能享受与白人同等的教育机会。

隔离学校中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逆来顺受,为白人忠实效力的黑人。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生活道德和劳动生产紧密联系,以职业课和家事课为主。主流社会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勤劳、节制、诚实的人,培养成忠心为主、生活节俭、信守契约、没有侵犯性的人。

1896年,最高法院在“普莱西诉弗格森”一案中判决“隔离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合乎宪法,即为白人和黑人学生提供相同质量的公共设施予以隔离不违反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条款。批准南北方种族隔离可达60年,从而支持了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直到1954年,美国高等法院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1954)一案做出裁决,推翻了1896年“普莱西诉弗格森”一案的裁定,判决迫使黑人就读种族隔离学校违反美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把黑人学生同白人学生隔离是对黑人的歧视,给黑人的身心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此案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意义最重大的裁决,标志着“合法的”种族隔离在美国的终结,换言之,受法律保护的在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的终结。

尽管1954年之后种族学校被宣布违宪,但在南方却一致存在,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1964年《民权法》的颁布使取消种族隔离取得真正进展,此后最高法院又做出了一系列裁决,使该法的效力得以加强。到1970年秋,除个别小飞地外,种族隔离学校制已经成为历史。南方11个州约2700个学区取消了种族隔离。39%的黑人儿童在白人儿童占多数的学校上学,只有14%的黑人儿童仍旧在黑人学校上学。

篇2

所谓双减制度,就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课程进行减负,在学生的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上进行双重限制,让学生在放学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可当“双减政策”刚刚实施两个月,很多家长和学生还在适应双减制度的节奏时,有关部门有出台了另一项重要政策——“双增政策”。

“双减”还没完,“双增”制度又来了,究竟啥是“双增政策”?

很多家长已经知道双减政策是为学生减负而出台的政策,让学生的学习节奏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让很多家长都在逐步适应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改变。可双减制度还没有完全适应的状态下,“双增”又称为家长的焦点。

其实“双增制度”,就是在“双减制度的”的前提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体育、美术等“美育”发展中,增加在学校中的“美育课程”,这是“第一增”。而“第二增”就是增加学生在校外补课机构的时间,而这部分的时间将尽可能的放在体育和美术的培训上。

正因为“双减制度”限制的是学科类补课时间,正好和“双增制度”相辅相成。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的成长有更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全面下降的情况下,肥胖和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只会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这让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学生的素质角度,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美育”来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

在双增制度公布后,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学生的教育,但“双增政策”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在政策公布后,率先坐不住的还是各类学生的家长。

面对“双增政策”,家长心中都有哪些隐忧?

“美育”进入中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高中,很多家长都知道,普职比的调整让中考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想要考上好高中也越来越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育”进入中考和双增制度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学生最终的中考成绩也是未知数,尤其身体素质先天就不好和本身就对艺术不敏感的学生,更成为家长担忧的对象。

鼓励“美育”辅导班,基层家长却有苦难言,在双增制度中,明确表示有关部门将鼓励非学科类辅导班的开展,尤其是“美育类”辅导班更将成为辅导机构中的香饽饽。

但在家长的认知中,非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要比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高得多,如果让一些美育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辅导机构,就会对很多父母在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还有很多基层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学生的补课费用。

在“美育”进入中考的情况下,“双增制度”的出现让很多家长开始担忧学生的中考分数,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中考成绩,要不要报补课班成为很多家长的忧虑。

学生要不要报考“美育类”辅导班,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面对双增政策,很多家长都在担忧学生的美育成绩会在中考中吃亏,于是开始想着将学生送到辅导机构中补习,可一旦将学生送到补课班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同时也让家长的经济压力严重超标,于是要不要将孩子送到“美育班”补习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美育考试中,最重要的很明显是在中考中有较高分值的体育,而想要在体育中有较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腰腹力量、四肢力量以及身体灵活度,这些力量都能从仰卧起坐、跑步这样的日常锻炼中得到,完全没有必要参与补课班。

如果家长能在周末节假日期间陪伴孩子一起锻炼身体,不仅能解决一定的经济负担,还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而美术、音乐这样的课程也会遵循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会考有太难的考试标准,所以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

篇3

比如几家知名的教育类上市企业,股价大幅下跌,这也表明市场对他们的前景并不是特别看好。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周末、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期这些时间段不能开展学科类培训。

然而大家也都明白,这些时间点正是他们主要的盈利时间。所以“双减”政策可谓是给不断升温的学科类培训直接泼了一盆冷水,让培训提供方,以及培训需求方都冷静一下。

此外“双减”政策中还明确提出校外培训要坚持公益属性,同时要求现有的学科类机构均需要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而这一条可谓是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最后一丝崛起的希望给扼杀了。

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一般情况下,全国范围内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都应当及时行动起来,按照政策要求进行整改。然而依然有部分培训机构装作没看见,迟迟没有行动。

不过接下来它们的日子或许并不好过。

教育部通知,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坏消息,不符合要求将被暂停招生

近日,教育部培训监管司通知,要求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如果还没有完成完成相应的非营利性登记,那么将被暂停招生,同时不允许再继续收费。

如果某些机构不打算继续做下去,不愿意将登记类型改为非营利性机构,那么需要设定一个截止日期。等到了截至日期之后,当地的有关教育部门将会终止其办学资格,或者调整其办学内容。

所以,对于那些迟迟没有响应“双减”政策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而言,“装死”这招已经行不通了。毕竟不允许继续招生或者继续收费对培训机构而言是致命的。

如果收入断掉了,成本却在持续发生,那么这家培训机构也不可能长期运营下去,持续亏损是培训机构负责人接受不了的。

所以,这项要求无疑是给学科类培训机构敲响了警钟,提醒相关人员尽快更改登记类型, 同时坚持校外培训公益性的原则。不然就主动选择转型或者放弃校外培训这个行业。

为什么有的机构不愿意更改登记类型?

按道理说,当“双减”政策相关要求出台之后,相应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当第一时间响应,及时按照政策要求作出改变。

但实际上依然有不少学科类培训机构并没有行动。为什么呢?

这儿就得给大家简单介绍下非营利性机构的特点。

非营利性机构顾名思义,它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公众服务,机构所得不能为个人谋取私利。

然而,如今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者主要经营目的就是为自己赚更多的钱,所以这就与非营利性机构的初衷和定位明显不符。

非营利性机构的运作不是为了产生更多的利益,同时这类机构还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约束,盈余部分是不能分配给拥有者或者股东。

但是大家想想,当你创办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赚的钱不能分配给自己,不能以赚钱为主要目的,那么你还会那么有激情地去创办这个培训机构吗?

篇4

首先,国家出台各类政策,一定是经过细致调查之后做的决定,并不是领导拍脑袋就决定的。就拿这个双减政策来说,《意见》的起草过程也花了很长的时间,起草组先后去了北京、上海等地调查,开展的评估数据覆盖了100个区县1.86万家培训机构、68万名学生和74万名家长,还有部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事、中小学校长、教师、 家长、专家和培训机构代表。

其次,教育行业乱象的情况我想我们都有感受到的。比如网上报道有老师猥亵学生,机构收费之后跑路,各类乱象频频爆出。这次经过调查才发现,这几年教培行业的数量已经可以跟学校数量持平了,这么大的规模量的确是直接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有些机构牛皮癣一样的营销和轰炸式的宣传也很扰民,加上课外培训机构在价格和资金监管方面一直都处在无序状况,如果通过整改把好的优质机构留下来,学员付费资金得到安全保障,无序的乱象被治理,这其实是一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一场全教培行业的挑战。

这些指导意见汇在一起,已经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要家有孩子,都受影响。

既然要整改教培行业,那总得有个目标吧,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教培行业的改革呢?未来教育发展核心到底是什么?

先说一点我的思考,《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国产动画片应该大家都看过,导演饺子的成长经历似乎能证明什么是对于理想的热爱和执着。导演饺子从小喜欢画画,报大学志愿时为了“铁饭碗”,报了和动漫毫无关系的医学专业,却在大三偶然接触到动漫时爱上了动漫。毕业之后为了找工作,想自己先做出一个动漫作品,谁知一做就是三年多。期间他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创作。

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如果没有自己对梦想的执着,饺子肯定走不上动漫这条路,所以说,孩子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是什么支持了孩子的热爱和坚持?

未来教育发展核心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教育回归家庭。

家校合作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次《意见》里也反复提出。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活动。

孩子长大成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起点的高低,并不会对终点产生绝对影响。反而最重要的是: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人格是否健康,这些素质才是成才最关键的因素。

当行业乱象或已经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冲击的时候,那么整顿是必须的,也是相当关键的一环。

篇5

关于双减政策的利与弊

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面我来跟大家谈谈这个政策的利与弊。

放学时间延长一小时的利与弊

除个别学校外,大部分的学校都已经按照这个政策落实到位了。

就比如说我的学校,放学时间延长了一个小时。这个小时被我的同学俗称为“作业课”。在这一个小时内,会有一些任课老师站在讲台处维持班级的纪律,而且这个课就是写作业课。大家都会在这一个小时内写写回家作业,如有疑问也可以及时答疑。

像这种作业课,其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

因为在学校里做作业和在家庭里做作业对一般学生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校里做作业,你就会随着气氛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写作业的效率会有所提高。而在家庭里做作业就不一样了,气氛并不会像学校那样。我想,大家应该写作业的时候会偷偷听音乐玩手机的吧?或者吃点小零食发呆之类的吧?这样写作业不仅效率不高,质量也不高。当然,如果你是自律的学生,在家里写作业也无妨了。

并且这样一来,你在学校里写了很多作业,回家便没有什么作业了。

当然,以上提到的都是好处了,接下来就是坏处了。

像我现在上的学校,并不是私立学校,所以功课并不紧张。但向那些私立学校的话,功课就会异常紧张了。

就算这个政策是国家的政策,这些私立学校也未必能够遵守。要么就是把它当耳旁风,要么就是利用这个政策,加大学生的负担。

有些学校就会把这个作业课当做普通上课,这样一来不仅延长了放学时间,而且对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一来还要多上那么一两节课,想想就觉得烦人;二来作业本就很多,学校还不让自己在学校花点时间做回家作业,那么回家作业就会跟往常一样多了。

停止校外培训的利与弊

这个政策也是差不多落实到位了吧,我附近的那些培训机构都已经不吱声了,该走的都走了,该退钱的都退钱了。

其实停止校外培训,好处还是蛮多的。这样一来,你不用天天上补习班了,岂不快哉?

当然,这就对那些校外培训机构不太友好了。这个政策一下去,都得转行去了。

不过,依旧有些培训机构变相地进行培训或者暗地里培训。为了赚钱,他们也不得不这样去做了。

这样一来,停止校外培训必定会给校外培训的机构带来一个巨大的损失。不过,我不知道那些网上的培训机构会不会也停运,我认为应该不太可能,因为我朋友还在上网课呢。

除此之外,其实在另一方面上,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是有不好之处的,下文我会给大家揭晓。

关于减负的利与弊

这两个政策几乎落实到位之后,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便是,减少了学习之上的负担,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自由安排了。如果你有什么爱好或者是你喜欢做的事情,都可以利用这些自由时间去做。总之,学习上的担子除了小部分学生以外,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放下了很多沉重的担子,终于可以去快乐地玩去了。

但坏处便是,当你一旦放下了担子之后,你之后的路便不太好走了。

篇6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

2、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3、明确责任分工,密切配合,确保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圆满完成。

二、加强总量控制,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只减不增。

1、依法实施强制淘汰,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2、推进工业锅炉“煤改气”项目,争取年内完成2家企业“煤改气”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3、完成污水处理厂厂区部分煞尾工程以及主干管和连接主管网的支网建设,力争8月份投入运营,确保市布减排任务完成。

三、协调多方力量,切实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1、加大环保知识宣传教育。结合“6.5世界环境日”、“五城同创”等活动,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新《环保法》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2、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力争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和10个省级生态村的的创建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

3、推进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层层落实各级工作责任,确保禁烧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秸秆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养殖业改造升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减施化肥农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推广生态环保型养殖业,防治养殖污染。

5、加强水体水质保护工作。开展汉江沿线环境整治,保护汉江饮用水源地环境。

6、开展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配套资金80万元,对垃圾保洁队伍以及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设备予以补贴,力争辖区内32个行政村,263个小组实现农村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全覆盖。

四、严格依法行政,处理环境违法行为。

1、严把项目引进环评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始终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引进的先决条件,对所有新引进项目,必须先过“环保审查门槛”,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源产生。

篇7

一、认真编制和实施清洁生产相关规划

积极配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清洁生产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清洁生产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和进度安排等,并在“十二五”相关规划中纳入清洁生产的内容。要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纳入“十二五”环保规划中,对“双超双有”企业、重金属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并按照时间进度和阶段目标做好规划的实施。

二、进一步促进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制度的融合

要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和污染减排责任书中,把清洁生产作为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环保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污强度准入制度,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要把实施清洁生产作为总量控制、限期治理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的必要条件。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中,进一步明确清洁生产的具体指标要求。要把清洁生产作为申请各级环保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环保资金的重要依据。

三、着力抓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上确保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和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效果。狠抓清洁生产审核的绩效评估和中/高费方案的落实,推动企业将清洁生产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继续深化工业领域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大力推进对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双超双有”重点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将涉及铅、锌、铜、铬、镉、汞等重金属以及类金属砷的行业和危险化学品行业作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

四、切实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

尽快建立统一完善的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继续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把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作为行业准入条件,强化标准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专家库,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为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五、积极扩展清洁生产的资金渠道

要积极争取建立明确的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确定的中/高费方案,研究解决开展清洁生产技术评估、验收等管理工作所需的经费。积极开拓融资渠道,通过绿色信贷、设立清洁生产周转金、国际合作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篇8

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郑集镇庆祝第37个教师节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9月7日

郑集镇庆祝第37个教师节实施方案

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为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师德师风,在我镇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争做“四有好老师”。秉持“体现党的关怀、展示教育成就、弘扬高尚师德、营造良好氛围”的理念,着重宣传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新成绩、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以塑造教师的美好社会形象,宣传引导郑集镇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二、活动主题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表彰先进,掀起尊师重教的热潮。

三、活动安排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

1、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围绕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争当师德楷模。各校、园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结合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采取讨论、演讲、征文、报告会等形式开展。

2、开展“感念师恩”主题教育。围绕“祝福老师”、“我身边的好老师”、“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等主题,征集中小学生和幼儿对老师的祝福活动。

3、组织学校开展教育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参观、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参观学校荣誉室或展览室,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特别是中小学近三年创建优质均衡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形成的新思路和新成效,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二)组织评选表彰活动

篇9

按照县局及中心校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我校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促使开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先将本学期开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初准备有序,各项工作快捷平稳

为了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我校与8月28日下午召开了全体行政班子成员会议,明确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及重点,并根据县局及中心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本学期学校和各部门计划。2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县局和中心校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心校、学校工作计划,对开学前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28日―31日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制定计划、编写教案,确保9月1日正式报名。

总务处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所有教室、办公用房进行了卫生清扫,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添置必须的办公用品等,做好开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二、落实政策,规范办学行为。

我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要求,切切实实规范办学行为,发扬人本意识。注重教育的公平公正,不办重点班、实验班,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坚决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作息时间表,安排师生的作息;注重学生对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从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高度狠抓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抓教师中强化“人为本、德为先、质为上”的教风。

三、公开管理,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

学校在开学报名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国家规定课本费的规定。对基训等教辅书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征订,自觉接受社会、家长监督,在工作中没有违规收费的行为。

四、完善制度、落实管理兴校

开学初学校行政就各自分管的工作修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完善了考勤、上课、办公、听评课、业务学习等相关制度,规范了教师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理学校,确保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五、抓好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要求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课,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在家期间不能做危险对工作等等。特别强调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下学,不得骑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等。我们还动员家长与学校配合抓好对学生对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暑假期间我们给每一位家长发了《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和学生提出了有关安全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每天在家校联系群中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学生过了一个平安假期、快乐假期,同时全体家长对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加强。

篇10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困境;对策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

1.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是国家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到2020年,将有2,400万人的供应缺口。这需要职业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2.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首都战略发展的需要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首都高端产业发展均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给予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一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集中了所在区域优质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能够与企业共同设立项目,攻克生产实践、技术研发课题;能够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有效服务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能够通过开放硬件设施,增加所在区域的公共资源供给;通过开放软件资源,促进便民信息的共享与区域人才的交流;通过开展咨询服务,为首都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与可行性建议。

3.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落实教育政策的需要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2013年,教育部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工作。2014年,总理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强调“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可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与建设成为了落实教育政策的需要。

4.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国际合作共享的需要

随着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高等教育不断寻求国际化合作平台,以提升国际地位,提高影响力、竞争力。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北京市应用技术型大学能够依托现代国际城市的区位优势,将开放共享作为创新发展的出发点与价值取向,将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品质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国际合作,加速人才的国际流动,推进立足国际视野开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面临的困境

1.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第一,社会观念的束缚。一是对于职业教育不认可。在“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观念下,职业教育作为“低层次”教育长期被限定于专科范围内;应用技术型大学虽然以本科面目出现,但多属于高考招生中的二本、三本类院校,不为社会、家长、学生所认可。二是对于应用型人才不认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行业需求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催生了社会关系中“高层次人才”相对于“低层次人才”的优越感,突出体现为职业选择、收入水平、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导致民众普遍认为从事研究型工作“高大上”,从事应用型工作“没出息”。

第二,自我认知的束缚。一是缺乏转型意愿。部分地方本科大学固守传统思路,认为转型即降格,担心不能得到教师认同而造成优秀教师流失,不能得到企业、学生认同而丧失社会声誉,即便勉强转型也是基于政策要求,而非根植于理性的自觉。二是缺少办学特色。追求办学“高大全”。1999年前后,高校大规模合并、更名、升格,曾经拥有较强办学特色的院校在融合过程中丢掉了优势专业、模糊了校园文化,失去了异质化竞争优势。三是学生培养“标准化”。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采用相同模式,专业设置趋同、教学方式趋同、教材设计趋同,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去甚远。

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

第一,人才供给的绝对减少。就京内生源而言,2016年北京市高考报名61,222人,较2015年减少6,594人;本科招生计划则从38,000人升至42,800人,考生人数与招生人数的反比例增长使本科录取率高达76.87%,加上自主招生、出国留学日益便捷,学生拥有更多升学选择。就京外生源而言,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人数,招生计划一减再减。京内、京外的双重压力造成市属本科院校遭遇招生“寒冬”。

第二,人才供给的相对过剩。2016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提出“为什么今天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略显不足?”随着首都战略的转变、产业的转移、服务的转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滞后性无法满足企业持续变化的劳动力需求,这造成毕业生的相对过剩,其实质是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调。

3.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第一,缺少办学场地。从现实层面看,作为持续的人口净流入城市,北京实际承载人口已超3,000万。每平方公里1,323人的常住人口密度使得高校办学场地受限,直接表现为校园规模小,变相表现为多校区办学。从政策层面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城六区高等教育不再校内扩建”,明确限制了市区高校的用地规模。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职业教育,需要场地开展实践教学,兴建实训室、配置训设施,缺少办学场地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第二,缺乏资源吸附力。2016年,全国高校共计2,879所,北京占据91所,其中“985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26所,教育中心的地位无可撼动。地处北京的研究型大学水平高、基础好、较为知名,在政策支持、资金配置、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资源吸附力。北京市属本科院校与其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在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对策

1.注重转变观念和创新思维

第一,转变社会观念。一是促进人人出彩。一方面,转变职业教育“低层次”的社会定位。《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规定,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非一个层次,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具有同等地位。另一方面,转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合理诉求及发展意愿,树立“人人是胜者”的教育^。二是认同工匠价值。时代呼吁大国工匠,也呼唤有利于工匠成长的社会氛围,这需要从政府到民众统一对应用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在权利、待遇上给予其充分尊重与保障。

第二,转变自我认知。一是注重办学特色。“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特色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应当基于办学历史,在面向市场、面向区域、面向国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予以内化。二是注重专业特色。特色专业是高校的重要标识,能够定位办学方向,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物资学院等。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根据首都需求、行业需要,培育或坚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僵尸”专业,设置跨领域的复合型专业;集中优势专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2.注重加强优质人才供给

第一,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一是与部属高校协同培养。一方面,通过开展“双培计划”与“实培计划”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双培计划,是指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部属高校采用“3+1”模式―3年委托部属高校培养、1年在本校学习的方式―共同培养人才,2015年仅“双培计划”就囊括2,800多名北京生源。实培计划,是指从应用技术型大学遴选优秀学生进入部属高校的科研团队、工程中心接受创新训练,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部属高校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进教师互聘、专业互修、图书共借、实验共享,如北京联合大学与部属高校共建“虚拟教研室”。二是与高职院校加强合作。北京市高职院校共计25所,其中高职示范校4所,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在政策不支持高职院校升格的背景下,其谋求与本科院校合作的意愿强烈。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深化与高职院校的贯通,实现同类型专业的对接,允许更多高职学生通过升学本科完成“升格”。三是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方面,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数量,改变其主要来源于研究型高校毕业生的现状,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可以依托部属高校的理论优势、学位点众多的优势协同或委托培养;也可以建设培养基地,从入学考试、评价考核等方面探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第二,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一是设计灵活的学时学制。一方面,提供灵活的教学时间,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例如:英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生可以选择工学交替、脱产培训班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在荷兰,学生可以采用全日制、部分时间制的方式取得学士学位或副学士学位。另一方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开展完全学分制与学分互认制。完全学分制是指实施弹性学分、自主选课、专业二次调整等制度;学分互认是指与其他高校尤其是国外高校、部属高校在协商的基础上,互认课程或互认所修课程学分,为学生访学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造条件。二是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线下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开展实践育人,通过组织研讨班、项目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设计“实习学期”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工作;通过实践性课程模拟职业环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另一方面,开展文化育人,通过建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共同体进行与行业、企业的文化融合。多样化线上教育教学方式,依托慕课平台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共享中外高校、企业教学资源,培育“互联网+教育”的新型业态。同时,采取多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借助微博、微信随时随地开展教学;依靠微课、翻转课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利用教学APP寓教于乐。

3.注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第一,通过土地置换拓展教育空间。高校土地置换是指将原有校区的科教用地变更权属关系,交换区域位置的行为,这对于区位价值明显的北京高校尤为重要。从人口数量看,与其他国际大中型城市相比,北京0公里~20公里人口最为密集,30公里~50公里圈层人口比例偏低。从地区分布看,北京五环内的总面积仅700平方公里,五环到六环之间的面积近1,600平方公里,拥有更大的置换空间。应用技术型大学用五环内校区置换五环外校区,是规模扩张中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能够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够缓解五环以内的建设压力,实现政府对被置换校区的市政规划。

第二,通过高校外迁疏解非首都功能。高校外迁是指北京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支持高校通过整体搬迁方式向郊区或者京外疏散,推动老校区向研究生培训基地、研发创新基地转型。高校外迁能够疏解非首都功能、保障首都核心功能;能够发挥首都的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的建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等3所高校率先向郊区疏解6,600人,开启了北京高校人口疏解的大幕,到2020年,现已确定的教育疏解项目将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