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习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模式
一、“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的概念
19世纪末以来,经验主义、建构主义学习哲学在西方得到很大发展,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和施瓦布等人把经验主义、建构主义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开创了在经验中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探究教学的理论体系,带来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学革命。“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就是在借鉴和吸收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如杜威的经验主义学习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以此作为逻辑起点,他把基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提出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的“问题教学法”,提倡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做中学习。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因此“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提倡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把借以“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问题情境是学生探究学习赖以发生的基础,可谓没有问题情境,就没有学生的探究学习。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从学习的发生过程着眼,将学习描述为主体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心智结构的过程。皮亚杰强调主体自身在学习中的作用,但并不否认社会互作用的重要性,主张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让主体在与外界实实在在的接触中发现自身跟他们建构的“知识世界”不一致的地方,通过话语或看法交换来实现心智结构的解构和重建。因此“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就是主张利用现实的教学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创设典型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主体的自我构建意识,让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带到这个环境中,通过激烈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经验体系跟他人不一致的地方,借助话语和看法的交换来实现心智结构的改构和重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发现学习作为一种建构性学习活动,它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发现学习的进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发现学习的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知识起到调整、改造的作用。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问题情境面前激活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把这些知识映射到问题情境中,生成对问题情境及其内部关系的理解,建立起一系列关于变量关系的假设,形成对活动结果的预期。这些想法和假设又会在之后的实际结果中得到检验。如果实际结果支持了自己的理解,原有的假设以及作为原有假设基础的思路和相关知识就可以保留下来,充实、丰富现有的知识结构;如果实际结果否定了自己的假设,学习者就需要重新审视假设的思路及其相关理解,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是发现学习的核心。因此“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身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从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历史知识,而是更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探究性的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搜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只有这种学习才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要求。
教学模式在国内教育理论界还未做出统一的定义。例如,李秉德先生在他主编的《教学论》中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吴也显先生在他主编《教学论新编》中这样给教学模式下了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和方法”。他们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1)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2)是关于教学活动的;(3)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提出来的。长期以来,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从上面理论综合得出高中历史“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就是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的有机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华,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它要求历史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运用敏锐的触角,充分挖掘教材,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自主地探究历史问题的教学方式。本模式所追求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核心,从而把历史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即摒弃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代之以对历史原貌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正确地建构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提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领悟。
二、“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的特点
“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具有与一般历史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谈不上探究,历史探究学习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维固化的过程,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检验。(接下页)
(接上页)第三,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学生开展历史探究学习活动得以真正开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活动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挫折感和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第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让学生学会利用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问题。因此,历史探究学习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第五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入手,怎样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在历史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非“传授”或“教导”。教师在历史探究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其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指导和经验借鉴。
三、“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哲学理论基础
历史学的本质是人学,是当今时代的人与过去时代的人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学科。历史学科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历史认识上,历史认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三极思维活动:这三极是现时代的人――史料――历史事实以及事实背后的人。三极思维活动具体表现为:现时代的人通过史料这个中介去认识历史事实以及事实背后的人,从中获得某种认识或启发,然后以这种认识或启发指导或丰富现时代人。具体来说,历史学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第一,认识主、客体的统一性。长期以来,西方传统史学把史料等同于历史事实,把史料当作历史认识的客体,把史料的考证当作史学最主要的工作。这是一种典型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它无视历史认识客体的人的属性,把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绝对地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历史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客体本质上也是人。尽管作为历史认识客体的人无法直接与今天的人对话,但是,认识的主体通过对过去事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事实背后的人所思所想和他的情感,从而有所启迪和感悟。这样,历史认识的客体也就对认识的主体产生了作用。因此,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不是决然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第二,认识客体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这是因为历史认识的对象是已经过去的及历史事实背后的人,其一经过去,就无法重复。
第三,认识目的的现实性。过去发生了那么多事,为什么我们单单对某些事件引起特别的注意,并对它们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呢?这是因为历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由他当前的关切引起的,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实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
第四,认识途径的间接性。历史事实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得以保存下来的。这些载体可以是文物、古迹和遗址,但主要是文献资料,即史料。我们研究历史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史料这个中介来进行,史学是运用它独有的方法直接从原始材料中发觉真理。
第五,认识方式的体验性。要完全认识和理解历史,仅凭逻辑的推理是不够的。认识和理解历史必须强调认识主体依据他的已有经验在历史情境中去体验历史。这正如狄尔泰所说:体验是理解历史的关键,历史学家必须直觉地静观历史的现实,以便重新体验过去的时代。
鉴于历史学科的以上特点,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创造性地引用“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对历史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以便更好地总结历史,放眼未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这里的“引导”是前提,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是核心,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对史料的甄别,历史事实的考证,历史现象的科学阐释,历史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揭示,养成史从证出、论从史出和以论御史、史论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治史、学史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在“探”的基础上有所“感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这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是一种非常科学合理并且结合了历史教学的独特特点在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应了新时代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养的目标,同时也其科学的理论依据而能够使历史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记忆。所以笔者积极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了明确和细化,使审计监督机制更加健全,审计监督职责更加明了,这对于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强化审计监督指导和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各地审计机关正在普遍宣传、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法实施条例5月1日就将正式实施,如何正确贯彻实施,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件大事,本人通过学习审计法实施条例及以往的审计工作情况,针对几个具体问题谈点自已的体会供同仁参考。
一、审计依据问题
目前各地审计机关在编制审计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报告中审计依据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以审计法第三章16条至30条规定的相关内容为审计依据,二是除以审计法第16条至30条规定外,将各级政府批转审计机关年度项目审计计划文件作为补充依据。
上述两种操作方式,谁对谁错有待明确,笔者倾向第二种做法,依据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新审计法第五章审计程序第38条规定“审计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实施条例第五章审计程序第三十四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通过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审计机关执法依据除法律、法规规定外,还应按照本级政府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遇有特殊情况的须经本级政府批准才可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依据审计法的相关规定作为审计依据就存在不完整性。
二、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问题定性、处理、处罚依据问题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项目审计结束后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作为审计定性的依据,审计处理、处罚依据有两种表现:一是依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规章中明确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作为审计处理、处罚依据。
上述两种做法和表现形式都存在与新修订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相衔接和完善的问题。
新审计法第四十一条“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5条第二款“审计机关依照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标准、项目目标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审计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决定”。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四十九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区别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目前,相关部门起草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都明确有执法主体单位,直接借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条款作为审计处理处罚的依据就存在执法体资格不合法的问题。
三、审计救济途径及受理单位问题
新审计法第四十八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不能根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的,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有本级政府安排的和上级审计机关授权或委托的审计项目,审计决定中告之的被审计单位救济途径的受理机关有待进一步明确。
如何正确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更好地运用实施条例,推动审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当前和今后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一件大事。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审计依据
应依据审计法相关条款规定和各级政府批转的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完整表述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条规定和《人民政府批转局关于年审计工作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政发号)……
二、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问题定性、处理、处罚依据问题
审计定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作为审计定性的依据,审计处理、处罚公两种情况:一是若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无明确的处理、处罚意见的,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作为审计处理、处罚依据,二是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有明确的处理、处罚意见的,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理、处罚种类及幅度,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条款规定进行处理、处罚;需移送或由相关主管机关处理的制发移送处理和审计建议书。
篇3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 例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这一要求,中考语文阅读也强化了对感悟类试题的考查。下面以《远去如花》为例,谈谈文学作品中感悟类试题的解答。
远去如花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日子,一直慨叹自己生命中的那些幸福过快乐过的往事都已逝去无踪,汹涌奔向眼前心底的,似乎都是不被预料的挫折和坎坷。就仿佛人生一下子进入了漫漫长冬,春暖花开成了遥不可及的梦里风景。
②想起春暖花开,便想起那一年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当代课教师时,班上一个叫李叶叶的女生。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连电都不通。每一家都是破败的石头房,斑驳腐朽的木板围墙和院门。正值夏天,我去李叶叶家家访,一进院子,立刻被一片花的世界包围。满院的花儿,在风中轻吐着缕缕芬芳,一时间,我愣在那里。之前也曾走访过许多学生,几乎每一家院里都是凌乱至极,不是堆着木头就是石头,像眼前这一片炫目的灿烂,让我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③李叶叶的母亲告诉我,那些花都是李叶叶栽种的,而且每天都去井边提水浇灌,已经三年了。十三岁的李叶叶对我说:“我不喜欢院子里那么脏那么乱,虽然我们每家都很穷,可是种些花也不用花钱,就是多去提几趟水,那又能累到哪儿去!老师你看,这一院子的花,出来进去的,看着心里也舒坦!”
④第一次,在这个贫困的山村,我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希望。之前,看着每一家的萧条,看着每一张脸上的麻木,心里就泛着无由的沉重,似乎只有在那些学生的脸上,才能看到一种生机,却也是担心以后他们会像父辈一样在这贫穷的风霜里沧桑了笑容。
⑤还有一年,客居在沈阳。那r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地为梦想而奔波劳碌。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破旧的二楼里,每天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基本两头不见太阳。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直至世事的风霜让心中的梦想蒙尘。
⑥一个周日,起得晚,推开窗,很好的阳光,六月的空气带来城市外的清新。蓦然间,便闻到了一种淡淡的清香,四下张望,见对面的平房里,一个女人正往窗台上摆花盆,花盆里绽放着几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这一刻,向来对花卉不感兴趣的我,忽然间便仔细端详起那盆花来。植株极矮,花朵也小,一种很浅淡的香,似乎随时都会消散于空气之中,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嗅到。虽然我根本不认识那盆花,但在那个上午,却被它长久地吸引了目光。
⑦终于,午后去向那个女人请教,那是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我知道,她在附近的一所郊区中学当老师,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一个人。她告诉了我花的名字,但是现在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而且这花生命力极顽强,长久不浇水也不会枯萎,冬天的时候也冻不死,天暖了会自然长出新的枝叶,然后开花。她说:“我很喜欢这盆花,它陪伴我好多年了,也许,我是需要它的那种顽强精神来鼓舞自己吧!”
⑧是啊,这样的花儿,和她的确很像。花儿只要有阳光空气甚至极少的水就能存活下来并美丽绽放,而这个残疾女人,亦是如此,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露出最真诚的笑容。
⑨在一个很深的夜里,想起了那些远去如花的幸福和欢乐,也想起了与花相关的几个人,心里便轻松了许多。生活也许并非如我想象般艰辛,或许只是我的心里已经太久没有拭去那些梦想上的尘埃。而且,在那个夜里,很巧的,上网,竟看到了当年的李叶叶在大学里发来的邮件,她说:“老师,还记得我当年种的那些花吗?今年又开放了,现在是我妹妹在照看它们!我的家乡已经变样了,再不像当年那样贫穷,而且,每家的院子里都有花儿在开放……”
⑩是的是的,那些花儿谢了,明年依然会开,它们永远不会丧失开花的心。而我生命中那些逝去的美好,也定会如那些遥远的花儿般,次第绽放,一一重来!
第一大类:文本型感悟题
试题设计1:读了本文以后,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解析】
⑴试题特点:这类试题,往往请考生就文章的主题、思想内涵、蕴含的哲理等发表自己的感想。
⑵提问变式:“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以后的感受”。(《传递》)“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雪一化就有路了》)“小说意蕴丰富,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答出两点即可)(《命系悬壶》)“你能从文中无处哪些人生滋味?”(“新视野”卷十一《人生滋味》T15)
⑶方法总结: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阅读文章,依据题目要求,多角度地思考、领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而是否可用原文回答,则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如果明确用原文回答的,那就一定要用;如果没有明确要求,则要仔细阅读文章,看有没有揭示主旨的句子,如没有,则自己概括。
⑷答案示例: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流露出最真诚的笑容。
第二大类:话题型感悟题
试题设计2: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中,坎坷、挫折、失败、贫穷、残疾,或是其他形式的不幸、厄运,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
⑴试题特点:题干中提出一个与选文相关的话题,要求考生谈自己的感悟。它与文本性感悟题的区别是,缩小了答题的范围,对题目做了进一步限制。
⑵提问变式:“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并说明理由。”(《母爱的硬度》)“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老村与老屋》)
⑶方法总结:阅读文章内容,把握中心思想;看清选文话题,明白选文的内容(中心)与话题的关系;围绕话题写出答案,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
⑷答案示例:苦难和不幸是人性的试金石,它们给人带来痛苦和折磨,没有人喜欢,但也没有人能够拒绝其到来;我们所应做的是正视它们,顽强乐观地战胜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强大,否则你就会沦落甚至被击垮。文中的李叶叶和那位女教师,面对贫穷和残疾,没有丧失对生活对明天的希望,坚强乐观地面对,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创造了人生的精彩。她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第三大类:联系型感悟题
试题设计3:结合《远去如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人生启迪。
试题设计4:阅读下面材料和对《远去如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链接材料:
有着四千年历史的这个民族,诞生于《圣经》发源地的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被他们的敌人驱赶而流离失所。但是在精神和肉体面临被灭绝的巨大威胁下,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本民族宗教和文化精髓的维护。(铁凝《生命与和平相爱》)
试题设计5:阅读下面材料和对《远去如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人生启迪。
链接材料:同上
【解析】
⑴试题特点:试题设计3要求考生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或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等),谈人生启迪;试题设计4要求考生结合文中内容,联系链接材料,谈人生启迪;试题设计5要求考生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和链接材料,谈人生启迪。也就是说此类试题,除要读懂文本外,还要联系其他材料进行理解,试题3、4只联系另外一个材料,试题5需联系另外多个方面材料。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一切目标都是黑暗的,至少是朦胧的,只有行动才与光亮相伴’这句话的理解”(“新视野”卷十一《人生滋味》T16)
⑵方法总结:①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我的看法”;②阅读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中心思想;③阅读链接材料,准确提炼材料中心(如有多则材料,则采用提炼共性法、合并要点法、探究因果法等提炼信息);④联系实际,注意举例典型、具体,看清题干要求,是“结合生活实际”,还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或阅读积累”,还是“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等;⑤组织语言,整理答案。
⑶注意事项:条理清晰,分点标序,标志分明;启迪感悟要和原文、链接材料、联系实际,保持一致(特殊情况除外,如“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⑷答案示例:
文中作者认为,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流露出最真诚的笑容。【短文感悟】材料中,犹太民族面临残酷的杀戮,依然没有放弃对本民族精神的维护与追求。【链接材料】面对生活的困境,我们要乐观、顽强。就如上次考试,我的数学考得很差,当时我十分难过;但我知道,要提高笛С杉ǎ只有刻苦学习。于是我振作起来。通过努力,很快就获得了进步。【联系实际】所以,人生境遇有时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拥有一颗开花的心,幸福的生活便为期不远了。【人生启迪】
注意:此答案为试题设计5的答案。试题设计3的答案,只要去掉本答案中有关“链接材料”的内容;试题设计4的答案,只要去掉本答案中有关“联系实际”的内容。
文学作品阅读中感悟类试题,是一种综合性较大的开放性试题,它突出考查考生对文本阅读的感情体悟和对多种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提取。要做好此类试题,考生在阅读中要自觉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与思想的相会、交流、碰撞,甚至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扩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发展创新思想,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展示自身较高的语文素养,赢得阅卷老师的好评。当然,功夫在平时,要想考试中一展身手,平时就需要扩大阅读积累,丰富阅读体验,就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遵循一定的阅读原则。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要求。
从教十年来,我作为一线教师,亲眼目睹了当今中学生情感缺失之严重:路遇自己的老师,面无表情,昂首而过的;烦于父母管教过严与父母大吵大叫甚至杀害父母的;对于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甚至大打出手的;读书无用,及时行乐的;一句话接受不了自杀的……可见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飞速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文明教育苍白了许多。看着一张张韩流装扮下的稚嫩的脸,听着课间教室里传出的一声声不堪入耳的时髦词,我惊叹这是不是十五六岁的朝气蓬勃的年轻的心。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的脆弱、敏感、自私、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对事物的冷漠,都让我心痛,痛心之余更深刻领悟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一、充分利用历史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豁达个性。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主旨就是客观、一分为二。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展开了情感教育。
比如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让学生根据雅典民主各种机构的产生和体现的特点对其进行评价,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它存在的另一方面的意义。顺境中暗藏危机,更应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享乐其中;逆境中存在机遇,更应该奋起直追,而不是消极沉沦。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坦然面对,尤其对于批评的声音更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二、充分利用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国之强大奋起读书的远大理想。
比如讲到宋明理学意义时要取其精华,让学生充分感受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理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深究无用,但理学家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
比如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知道致知读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源头,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比如,学生熟悉的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勇于担负起治国、强国的历史重任,认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天下人谋幸福。放眼世界,自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
三、以身作则,带着一颗真挚的心上好每一节课,带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学”、“助之以成”、“鼓之以气”,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决心、信心和恒心,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要让学生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教育时要教育,不能一味地报喜不报忧,更不能姑息养奸,要让学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能够承受未知的一切。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可用的素材还需要很好地挖掘,我也将继续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好历史教学这个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5
1 历史学案的设计方法
历史学案是指历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历史学案的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制定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教学设计的前进方向。因此,在编写历史学案时,教师要用简明扼要,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力求便于操作和检测。因为无目标,就会无取舍;无目标,就不知归纳;无目标,就不知跟进。以目标定向学习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1.2 提出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是学生本节课学习中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而学习难点则是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的障碍。在历史学案中写出本课重难点,学生在学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3 指导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第多斯惠曾深刻地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学案设计中,学法指导应该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因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指导线索。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完整科学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
1.4 构建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捷径。历史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点繁多,时空跨越很大,学生难免有“繁多、杂乱、易忘”的感叹,认为学习历史是一种负担。
要让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较快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学科能力,教师在讲授新课或复习课时都应该应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发现其内在联系,构建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1.5 注重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中学历史学案的反馈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历史学案中,紧扣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考试焦点,精心设计各类问题,包括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研究性问题等,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以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着学生去探索新知,使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
1.6 书写学后感悟。学后感悟是学习历史的归宿。英国著名作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书写学后感悟,使学生从历史学习中不断汲取力量、汲取智慧,不断思考、不断反省、不断创新,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时代挑战,造福人类。
1.7 拓展历史知识。适当拓展历史知识,是拓展历史视野、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一个手段。中学历史教材囿于篇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这使历史事件流于枯燥、历史人物形象干瘪,大大降低了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历史学案中,依据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历史知识,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即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2 历史学案的作用
2.1 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编写学案前,必须研读课标,在教材梳理过程中重点突出课标,在反馈练习题中,反复体现课标,当一节课的学案编写完毕时,教师就能透视课标的实质、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标。复习课内容多,教师在梳理教材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均衡地使用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抓课标,抓着课标就是抓着考纲、重点、难点,因此,在编制历史学案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 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利用学案教学,能够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去掉过去学习时的被动与盲目,找到主动学习的支点,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学案教学,还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
2.3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学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够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
篇6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创设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活泼的学习环境,也会增加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其次,高中历史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于发言,充分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讲述趣味历史知识,例如,在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笔者为学生讲述了“土豆加牛肉”来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这种趣味小故事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二、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应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不仅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历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探讨的平台,在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专题讨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专题讨论会,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同历史教学相结合,开展研讨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节,笔者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首先,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长辈,为课堂讨论做准备;其次,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共同交换信息,有的小组介绍了家庭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从摩托车到汽车,家庭收入呈增长的趋势。有的小组还搜集了第一代巨型手机“大哥大”的图片,在多媒体上演示了手机的发展历程。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重要性,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性。
四、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高中历史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教师挑选影像资料的来源一共有两种:一是在专门的历史网站上查找相关文献和历史记载,然后将这些学习素材与教学课件相融合;二是选取经典影视剧的片段作为学习素材,这些学习素材的选取一定要服务于高中历史课堂,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拓展。例如,在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建及其实践”这一节课时,笔者通过播放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的由来、艰辛的谈判历程、浩荡的回归场景以及当今港澳繁荣稳定发展的现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科学性,生动的影像演示也增加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实践拓展,增加学生对历史课堂的投入
篇7
思考
这里的“历史教育”指的是狭义的历史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科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通常也称为历史学科教学、历史课程教学等。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在中学相对边缘化。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历史教学都存在不少困惑,我先谈谈感触较深的两点。
困惑一:中考要求与认识间的矛盾
中考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是对初中阶段教学的综合考核,也是学生未来求学的重要参照。中考的总分为750分,历史只占50分,而且是以开卷、与政治合堂分卷方式呈现。由此可见,在考试指挥棒“指点江山”的现实下,历史学科的现实地位多少有些尴尬。
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许多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反正考试可以翻书抄,所以平常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没关系;另一种则认为不管怎么考,我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只要将知识点背熟就行。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存在问题,忽视了平常教与学的积累,把希望寄托在考前背书、考中翻书。真的可以这样吗?纵观2007年以来的中考试题,我们发现,中考关于历史的考察有明确的要求:立足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能力立意、彰显学科知识传承与资鉴明智的功能、注重育人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从这个角度看,考试本身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吻合的、不矛盾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构建起学科清晰的知识框架和脉络,没有掌握恰当的学科学习方法,没有深刻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他们很难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近几年重庆市中考历史平均分都在33分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困惑二:学生喜欢历史与不喜欢历史课的矛盾
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传说,他们爱看历史剧、历史小说,他们愿意听易中天、袁腾飞……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并不爱上历史课!这是为什么?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我们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许多人看来,历史教学就是讲过去的事情,在旧纸堆中翻找陈旧的知识,并将其分割为时间、人物、背景、经过、结果、影响……于是,历史的丰满与美感被肢解,原本灵动的历史成为生硬的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罗列课本知识;有的教师偏离主题,讲故事说闲文;有的教师对照考点勾划要点,要求当堂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怎么会喜欢?当然,也有似乎很不错的教学:课件精美、资源丰富、活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然而刻意的热闹之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淡漠了。对此,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历史教学怎么了?我们到底要进行怎样的历史教学?我们的教学到底该给学生们什么?
这样的困惑许多一线教师都有,当然也包括我。要走出困境,肯定需要改变,怎么做?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遵循历史教学的价值准则,回归教育本源,实现学生真正需要的历史教学。
二、回归学科本源,做有价值的历史教学
历史的本源和价值是什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述往事,思来者。”在他看来,历史贵在启示后人,启发人生智慧,资鉴明智,进行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引导。这就是对历史本源的表述。“真正的史学,必须是以人生为中心的,里面跳动着现实的生命。”[1]历史的价值在于能服务人生。历史的本源和价值就是:以史启智,服务人生。
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就必须从历史本源入手。教师要常追问自己:这节课我要干什么?这节课的灵魂和主线是什么?它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把握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用思想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1.遵循历史之“道”,用智慧引领课堂
所谓历史之“道”,就是历史学科的智慧、素养与价值,它隐含在历史事件之中。教师要分析、感悟并提炼历史之“道”,在设计教学时,做到立意高远、讲求主旨,从历史意识的角度入手,引领学生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取汲取智慧。这就是专家所言:课堂的灵魂就在于价值引领![2]
历史的价值与智慧无处不在,认识原始文化不仅在于知道有哪些原始人类、他们怎么生活,还在于了解认识他们的过程体现了“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古代的卓越工程,其“卓越”不在于建造了多少宏伟工程,而是在于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古今中外的改革,其价值不仅在于能学习、善借鉴、敢创新,更在于它遵循规律从国情出发……历史的智慧还在于它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延续的线。例如,该怎么看待中国近代史?曾说:“……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3]中国近代史的基调是痛苦的,那学习中国近代史就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如何在悲苦中不断地抗争、探索、突围、解困……一节课、一个主题、一段历史,只有按这样的立意去思考、建构,三维目标才能融为一体而生成有灵魂、有智慧的课堂,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的无穷魅力,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智慧。
2.追求教学之“术”,用精彩助推学习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生活化 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基于生活,教学更具有生活性。现代生活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现代生活总会有历史的影子和痕迹。历史教学不能割断历史与生活的联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在历史学习中体验现代生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一、初中历史教学脱离生活的主要表现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但由于近几年中考总分中历史所占比例很小,被学生普遍认为是副科,他们学习的时间和兴趣远不如语文、数学和英语,就是和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相比也差得很远。中考历史所占的分值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历史教学的方法单一,严重脱离社会生活也是重要原因。
经调查,大多数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给定的标准答案,而不想更多地去思考、探索。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利用或不会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因而欠缺收集、整理、利用历史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重要的一点:学生主体性缺失。尽管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课程目标,但实际上,课堂教学仍然把重点放在对考试内容的训练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的特性常常为教师所视而不见,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二是追求考试成绩的功利性。由于“考试”这根指挥棒在教学评价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希望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得好成绩。这样,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多被当做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特点。而且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总成绩,愿意把学习的时间用于语数外等科目上,花在历史学习的时间上较少。
三是布置历史作业的片面性。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生活化课外作业则处于一种更为尴尬的位置。许多作业设计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二、生活化历史课堂的打造
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包括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历史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和检测评价的生活化。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去安排教学过程、历史作业和历史教学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一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现代生活是历史的发展和延续,历史教学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课堂教学要实现生活化,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去进行历史教学。如《五雷》的教学内容,虽然是近百年前的事了,但我国把5月4日这一天定为中国青年节,就是要青年在新的时期发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中,要联系新时期的伟大梦想,鼓励青年学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二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历史的有效课堂表现在学习的效果上是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认识历史,分析历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技能是指通过各种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来促进学生进行历史批评性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法。这里的“学法”不仅包括学习理解各种历史问题的原则和技巧,恰当拿捏各种与历史学习相联系的认知过程,而且还包括是否树立了远大的学习志向与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等。
三是历史作业的生活化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环节。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要实现历史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的生活化。历史作业生活化是判断学生能否将历史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的重要方式。否则,学了不能用,不仅等于没学,而且还有浪费人力物力之嫌。在新课程实践背景下,应用的意义还在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创造性潜能是否得到应有的保护、挖掘与培养。应用层面越得到师生的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越高,创造能力也越好。此外,历史教学检测评价也要做到生活化。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和唯物史观去认识社会,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 参 考 文 献 ]
篇9
关键词:历史学科 不重视 错误认识对策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的学习对于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学生对历史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不重视。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主要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有关。我现就这些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学生对历史学习存在的三种错误认识
(一)开卷考论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可以搞突击,平时不用记忆和掌握,只要课后找同学划划课本,抄抄课堂笔记,课堂听与不听无关紧要。正是这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导致了学生学习行动上的滞后,基础知识的不扎实,答题时东挪西凑,造成“翻破指头无觅处,满卷文字无分数”的现象。
(二)无用论
受社会上思想的影响,学生将所学科目分为“主课”与“副课”,历史学科当然是“副课”中的一员。再加上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都关注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学科,游离于古书、档案中的历史学科当然不受重视了。
(三)难学论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越是久远的事情,学生越不感兴趣,就越觉得难学了。加之历史知识点众多,造成学生知识混乱,学习兴趣不高,自然就不想学了。另外,中考历史试题有限的答题时间,也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得学生产生难学的情绪。
二、改变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对策
(一)学生要逐渐改变对开卷考试和主副课之分的错误认识
开卷考试所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记忆,反对死记硬背,但熟悉课本并有一定的记忆是必要的,它是开卷考试所要求的。况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卷考试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程度在不断提高,有些试题无法直接在书上找出答案。因而,学生应知道:历史学科开卷考试不是学科地位的下降,而是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因而,学生要改变开卷考试就是抄写一下课本上答案的想法,纠正各门功课“主副课”之分的错误认识,该记忆的要记忆,该掌握的要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善教学环境,改变当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中学办学环境的改善和办学条件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夸大事实。就我所在的农村学校而言,某些教学硬件还是不尽如人意。整个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教师想上多媒体演示课,必须提前一周时间预约,大多数历史课还是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挂图”的讲授方式上。试问,这样的教学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多大?课堂教学效果能有多高?建议各级教育主管要增加对教学硬件的资金投入,努力营造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从教育评价机制而言,素质教育开展了很久,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教育部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仍不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评价机制。许多学校领导“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抓应试”,但教师教学仍在围绕中考指挥棒转,教师很累,学生更累。我想,如果我们换种方式来评估学习效果,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如针对当前中日关于争端问题,请你预测一下:“中日之间是否会再次发生战争并说明理由?”再将全班学生按优等生学困生搭配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与辩论。在这当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无论其观点是否正确,只要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形成的独到见解都是允许的。教师再从中加以鼓励和引导、归纳并总结。这样,经过一番剧烈讨论与辩论的后,题目本身的答案是什么倒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优等生竞相发言,喜欢上历史学科;个别学困生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土,恢复了学习历史学科的信心。整场辩论犹如做游戏,教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讲授和接受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的意识,逐渐形成了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彰显了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才是素质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评价机制。可见,在平时的各种评估和教学时,我们要改变过分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兼用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的程度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想学、乐学。
(三)作为唱主角的历史科任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在教学方法和知识广度上下工夫。在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中,身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的现代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平时的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采用上面已述的组织小组辩论会,可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得学生学会了读书、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视觉的震撼来吸引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讲学生经历过的身边大事,如泉州申报“海丝”项目,使他们感悟历史,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拓展知识广度也是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历史教师必须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联系各学科,“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以自己人格魅力、知识动力来吸引学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实施民主教学,用发展的眼光鼓励与评价学生。爱默生认为“成功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历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和学生开展平等对话,以提高师生间的合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学生走进历史的良好氛围。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问,允许学生讲,允许学生做,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学会怎么讲、问、做,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只有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喜欢学习你教授的历史学科。另外,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历史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评价学生。平时,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控制情绪,逐渐改变以下现象:教学中只针对优等生,对学困生重视不够,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没有针对学困生的具体对策。教师还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以表扬取代批评,以鼓励取代埋怨,承认学生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都得到良好的提升。
篇10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也给教师调控课堂带来新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规范。首先,小组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在小组成员中应根据活动需要设组长、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其次,组内各成员应明确职责。主持人主要负责对本组成员的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实验操作等活动。记录员是负责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负责将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归纳总结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如学习“中国的河流”时,可安排以“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为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洞庭湖“围湖造田的利与弊”及整治措施。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合作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对话和共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和合作程序,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或声音过大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有的问题教师也可提供给各小组思考讨论、解决,教师进行适当总结。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结果的科学性予以及时的评价,评价是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为依据,可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合作,并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