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教育的政策

篇1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农村教育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倩苇(1964—),女,四川三台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并向信息社会迈进。贵州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历史时期,同时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2012年4月8日至14日课题组对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电教馆、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访谈,并对黔西县、大方县、独山县、贵定县的24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基于对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本文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视角,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2000年以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保障措施,提出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贵州乃至中西部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均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视野下的贵州教育信息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12年了。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如果西部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贵州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1]提出“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中小学75%以上的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农村地区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达到50%以上,促进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措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2]财政部、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其中一项任务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覆盖西部省区。该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为加快贵州边远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推进贵州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的85%,2010年贵州省人均GDP1.3万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教育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是贵州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贵州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其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特征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以计算机教育工程(1999—2002)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农远工程实施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5)、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初步应用阶段(2006—2012 )。近10余年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显著相关,信息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呈现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贵州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成为表征当今社会“时代特征”的“高频词”。贵州是中国内陆省份,即使在边远地区农村无不感受到“信息化”的时代气息。近几年来,贵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数字贵州”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覆盖全省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贵州省“十一五”、“十二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整理。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信息化之外成为“信息孤岛”。早在1999年11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的通知》(黔府办发[1999]120号)。这在当时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使得贵州已经走在前面的工作成为一些省份的借鉴和参照”。[3]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200个试点中小学中,在贵州省就安排了100个学校来试点。“贵州省的这种不等、不靠、不要的实干精神,为其他远程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在全国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4]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相得益彰,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相关,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信息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农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工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信息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贵州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学校(教学点)办到了家门口,直接促进了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见表2)。

篇2

关键词教师队伍 教育政策 教育质量

1 相关政策问题的提出

自2003 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被摆在很重要位置。同时,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的重要性;此外,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2010年7月,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的制定依据何在?为何要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合理性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承担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责任。为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而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一直以来面临着以下现状:

(1)经费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在工资待遇方面,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工资增长缓慢。虽然国家政策在很多方面予以教师支持,但比较贫困的地区教师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在保障体系方面,关于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的医疗、养老等各种保险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配套的政策措施。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育质量。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面对知识为主导的当今社会,在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部分教师教育观念仍必要落后,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素质教育提到的要求。然而,在经过了大规模象征性的教育培训和在职训练后,部分教师虽然已取得了学历资格证书,但实际的技能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3)教师培训观念薄弱,培训制度不健全。近年来,各地各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但总体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教师培训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机会较少,难以满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教师培训缺乏有力的、可行的政策,学校对教师参加培训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支持,使得教师培训“名存实亡”。此外,有些培训机构和主管部门并不重视教师培训,仍然存在着培训内容落后、培训思想陈旧、培训形式单一等各方面问题。

(4)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①社会方面,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陈旧,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造成教师总体待遇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扩大,很多教师更愿意进城从教。②个人方面,当教师在满足了个人基本生活条件时,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希望更好的发展自身的教育事业,而发达的城市所提供的机会远远多于资源缺乏,落后的农村,教师自然就会产生流动的愿望。因此,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教育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体现了历史与现(下转第123页)(上接第94页)实的统一,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一方面政府要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保障机制,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并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教师工资的发放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及时的调整。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对工作出色的教师予以奖励,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生活水平提高的双向良性循环。 转贴于

3.2 严把教师入口关

国家制定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不得以不正规渠道招聘和录用教师。同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在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使得教师自身素质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3.3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

当前,要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此外,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农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3.4 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

首先,教育部门要大力宣传教师交流制度的重要性,鼓励城区学校专任教师到边远乡镇和缺编乡镇支教。同时,教师要对交流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制度的现实意义。其次,教育部门要充分了解各城镇学校的发展状况和教师状况,实行对口校际之间的交流。再次,对进行交流的教师,校级之间要组织好教学实习,并建立教学评估机制,不定期对交流的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对解决城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的差异,满足农村边远地区对优质师资的需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

[2]范先佐.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刍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3]卢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消解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43-03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难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今后教育改革与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和一系列政策制度设置的限制,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因而教学质量改善相当迟缓。以思想政治课程来说,该课程除了能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外,在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修为等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与影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可以说,这与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的通过教育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助推中华民族早日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并不是十分契合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基石,青年群体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亿万农村青年学子的道德品格紧密相关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研究与关注。

一、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校方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和行动选择不当。如果说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学生所在家庭和学校三方的话,那么其中的第三方即校方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带有客观化制约的性质。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学生、家长的“主观”视角乃至更宏观的外在社会环境去考虑教育效果和质量问题,但因为学校的某些导向或课程设置可能引起的问题缺乏关注。就以中学思想政治课为例,以笔者的体验和观察,学校的态度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变量。

首先,学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课。当然,不重视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带有一种“约定俗成”色彩的普遍现象――课程安排就能反映出问题。很多农村中学的课程安排表上,思想政治课通常安排在下午第二、三两节,有些学校即使安排在上午,也是第三、四节,其安排考虑的因素不言而喻。

其次,从代表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到普通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政治课不是主科,与英语、数学、语文以及数理化等课程不能相提并论。这种认识和观念不仅是他们自己达成的,而且会通过讲话、交谈、劝导直接传递给学生。

再次,农村中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环境差,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图书室、微机室等基础设施。即使具备图书室的学校,一般不会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投入资源,因而这一类书籍几乎难以找到。学生除了课本外,没有可以参阅的其它书籍,很难在这方面培养起兴趣。

最后,出于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和看法,学校以升学率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对政治任课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不够,政治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没有良好的平台和氛围,甚至与其他主科老师相比,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此外,很多学校在组织开展的各类课程竞赛、教学竞赛方面,也基本上不考虑思想政治课及其任课老师。这种情形既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扭曲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中学政治学科在学校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般。

2.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问题。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普遍被人们看作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遗憾的是,受学校大环境的制约与影响,除了对思想政治课存在认识方面的问题外,任课教师本身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僵硬,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性。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过强,过于深奥,难以应用于现实,这是农村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普遍评价,而这一评价与教师的教学存在紧密关系。据笔者在自身所在学校的调查了解,有近40%的同学认为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基本上都是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教师缺乏积极调动,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这与学生对政治课堂中出现一些趣味性、实践性东西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因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对政治课感到厌倦。

二是教学评价不客观、不全面,难以让学生信服并产生学习热情。教学评价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评判,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笔者的调查显示,约有61%的同学认为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讲,不主动启发同学们的思维,而且对一些理论观点的评价主观性太强,存在与学生的理解期待不相符的现象。23.5%的同学认为教师对某一思想政治观点评价过于单一、不全面,也不注重实质;还有 18.7%的同学发现教师对一些政治现象的分析、评价不客观,主观性太强,甚至不全面、不准确。在农村学校环境较差、教师素质难以提高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想见,这样的课堂和师生关系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学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查显示,在农村中学,目前基本上仍旧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而动的应试教育,“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依然十分普遍。据笔者在学生中的访谈了解得知,大多数政治课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因而无法以具体的任务内容为指导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加之教学方法固化、僵硬、缺乏创新,仍然单纯以讲条条、背框框为特征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则以接受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机械地背诵所学内容,无法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把握、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节课下来感到毫无收获,反倒是越听越疲惫、越听越没劲。

四是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不够,缺少教学激情,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笔者调查了解到,有约20%的同学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个性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存在问题。的确,有些教师注重自己的进修学习、评职称等,分散了课堂教学的精力,对学生不是很负责,导致教学水平下降。甚至有些教师缺少专业素养,思想理论水平不高,有时对学生产生误导。可以想象,如果政治教师是抱着“任务观”的态度走进政治课堂的,他的政治课还怎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呢?

3.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许与学校、老师对待政治课的态度有关,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笔者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19.6%的同学在政治课堂上完全不认真听课,干别的事或思想开小差;40.5%的同学对部分感兴趣的内容会选择性听,不感兴趣内容则睡觉、看小说等。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思想政治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平时少花费时间或者不花费时间没有关系,只要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同时,因为思想政治不是主科,学校和教师也对该科成绩不够重视,因而学生有了轻视的充足理由。

二、农村中学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呢?可以说,没有哪位学生是一开始就排斥或厌倦思想政治课的,之所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认识和行为选择,外在的环境影响和自身的判断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正是借助于环境的支持,人类才得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使之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缓慢,无论是办学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这就使得一方面大量农村地区学校缺乏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支撑,另一方面也没有资源吸引足够的优秀教师前往任教,因而很多教学目标和理想都难以实现,常常是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如前所述,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还是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语文、数学、英语在升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政治学科的地位则比较低下。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但是实践却并没有沿着这样的认识逻辑推进,其原因众所周知。

再次,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具有情感性、潜移默化性、差异性、灵活性等特点。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父母都进入了流动人口大军,他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要么遗忘了孩子的教育、要么无力顾及孩子的道德与情感教育。这种家庭教育的缺位也直接导致农村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上的一些问题。

最后,是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所有的课程学习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准备与有效参与。政治课本来是个较为枯燥、侧重理论性的课程,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准备或主动参与,其教学工作势必将失去活力和吸引力,成为学生的负担。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农村中学生很少在学习政治上花费工夫,除了课堂时间之外,在课余时间还学习政治的学生比例仅为 5.1%。学生之所以不愿在政治课程学习上花费时间,除了兴趣爱好没有培养起来外,最主要的是他们担心会耽误其它主要学科的学习。因此,通常是学生没有提前预习要学内容,更没有思考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教学就开始了,且老师也不会过多地去组织、引导和要求学生参与。

三、农村中学政治教学提升的对策分析

一如前述,农村中学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因而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对策也应该在多方面思考。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着力加以促进的。

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毋庸讳言,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与保证。就目前来看,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制约包括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为了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重新审视、高度认识政治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实际有力的措施来保证政治课教学,因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当重视加强农村中学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学校教育设施发展尽快步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提高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调查和研究一再证实,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感染力、亲和力以及良好的教学态度与科学的教学手段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学习情绪影响都很大。为了有效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倦心理,提高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有效加强对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性政策解读、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讲授技术、其它实用教学技能、知识与拓展等方面的培训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加强和提高的。

3.建立有效的政治课教师评价制度。针对目前思想政治课和任课教师不被重视的实际,学校应制定有效的政治课教师评价制度,特别是建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评价制度,积极引导师生对政治课以及政治教师形成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期望,从本质上改变教育评价体系中不符合实际的成分。同时,通过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思想政治理论科学带头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校园氛围,设法提升政治课教师的地位,给予农村政治课教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进而建立起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和谐文明的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氛围。

4.加强引导,积极转变学生观念。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就是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产生了厌烦心理。因此,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够重视的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应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此,学校和教师都承担有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在课程安排、课程考核评价、教师聘用与管理等方面协调开展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和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价值。

5.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较差,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和孩子本人,都将升学和最终能够通过高考实现大学梦当作目标与追求,因而在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实践中,从来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努力,可谓深受应试教育之害。在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在素质教育推进中理应率先迈出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闫桂琴.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明云.高效课堂中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J].科学教育,2009,(12).

[3]全,宋乃庆.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西安市有小学1666所,比上年的1781所减少115所,减幅为6.46%。与2000年的2323所相比,减少657所,减幅高达28.28%。其中农村小学1406所,比2000年减少110所,减幅为7.26%。2009年西安市有农村教学点86个,比上年减少8个,2000年―2009年减少农村教学点335个,减幅达79.57%。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有力推动下,小学校点布局得到逐步调整,全市小学在招生人数与在校生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校均规模连续两年扩大,2009年达到315人/校,比上年增加8人,增幅为2.73%。其中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比上年减少7.25%的情况下,校均规模与上年持平,为189人/校。2009年西安市初中校数为259所,总量与上年持平。其中农村初中201所,比上年减少1所。2000年以来,西安市初中经过布局调整,校数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2009年初中数量比2005年减少11所,减幅为4.07%;比2000年减少19所,减幅为6.83%。由于初中校数变化和在校生人数减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西安市初中校均学生规模从2000年的875人/校扩大到2001年的992人/校后逐年下降,2009年达到838人/校,比上年减少45人。其中2009农村初中校均规模为851人/校,比上年减少99人,减幅达10.39%。

2.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

2.1 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

在布局调整之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都要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这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2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学校规模是判断和评价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之一。因为在教育资源一定时,如果学校过多、单个学校规模较小,那么每所学校就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数量得以减少,每所学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形成了规模效益,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得到提高。

2.3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布局调整后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外,关键是教师的责任心增强了。布局调整后清退了大量民办教师,改变了以往农村教师“教书农活双肩挑”的局面,教师能更专心于教学工作,家长和学生也更切实地体会到了所发生的变化。

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仍面临的困难

3.1 学校布局分散,交通不便

随着一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撤并,其他保障跟不上,形成新的学生上学难问题。部分地区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快速撤减了大量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没有考虑到当地的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等问题,盲目将学生集中到乡镇的中心学校,使得许多农村学生上学路途更加困难,由于没有校车接送,运气好的学生会碰上顺路的农用三轮车搭乘,否则一些农村中小学生一天往返要步行十里甚至二三十里崎岖的山路到乡镇中心学校上学,就近上学成为奢望。在上学路途中,一旦遇到糟糕的天气,他们还可能面对严重的安全隐患。

3.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使学生家庭负担加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从财政角度来看,撤点并校后成本是降低了,基建战线缩短了,但对农民来说成本增加了。”这主要表现在:其一,西部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寄宿费、生活费等,一部分年龄小的学生需要父母或者祖父母“陪读”,产生了生活费和租房费。这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其二,部分农民家庭因距离学校太远,又承担不起寄宿所产生的费用,只得购买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送小孩上学,徒增了这些家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4.进一步调整的对策思路

4.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绩效评估

在一定区域内是否设置学校和如何设置普通中小学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既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增长速度,又受到学校规模、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前,要充分考虑上述这些因素进行总体性评估。经过布局调整,人们最关注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区域内教育是否得到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等这些问题。

4.2 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有的学生因住所离学校距离的增加产生额外交通费用,有的学生因住宿增加的额外生活成本,都给贫困家庭造成新的经济负担,严重的可能使学生辍学。现在,我国城乡均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其中的“一补”(即对贫困住宿生的补助)的标准按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这一全国统一的标准执行。这一标准首先没有考虑全国各地消费价格水平的差异,其次也没有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在布局调整后所发生的额外交通费用。因此,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结合“两免一补”政策的完善,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从而保证义务教育整体实施的质量。

4.3 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本身

政策从执行角度上讲,更像是一个方案或计划,而并不是只有一个政策目标就完事大吉了,需要在实施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和补充、就目前情况看,要使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顺利实施,减少冲突,主要措施是增加投入,完善资金和建立灵活长效的财政保障制度。国家虽然拨出了大量资金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但从冲突论的角度看,在投资上仍有盲点。资金流向除了要解决布局调整的发展问题,还要解决因布局调整造成的公平问题,如能解决农村初中学生交通食宿费用,为走读学生加开班车等,也许这一现象就会得到改善,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上都与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有关。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夏泽民.2009西安教育发展报告[R].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11.

篇5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农村教育硕士;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32-02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议,促进城市和农村中学教育均衡发展,2004年国家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即“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即:取得农村教育硕士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先到学校任教三年,第四年到高校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第五年再回原单位边工作边完成学业。但因种种原因,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不少问题,为此本课题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实施状况以及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西农村中学进行抽校调查,调查对象以农村中学中层以上的领导为主,个别学校是任课教师。共发放试卷46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0份。

2.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熟悉和理解情况调查。①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内容了解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一般了解”的占46.7%,“不了解”的占40%。这说明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这项政策不甚了解。②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招生对象的看法调查。这是一题多选题,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占45.7%,选择“具有本科学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占100%,选择“本科毕业生”的占80%。这说明所有被调查的对象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2)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①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重视情况调查。从调查结课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很重视”的占6.7%,选译“重视”的占26.6%,选译“不重视”的占66.7%。结果告诉我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还很不够。②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落实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选译“落实”的占6.7%,选择“部分落实”的占46.6%,选择“不落实”的占46.7%,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学校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经费是没有落实的。(3)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需求情况调查。①对“学校是否考虑签约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53%的学校考虑签约,20%的学校不考虑签约,27%的学校选择“无所谓”。②学校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就们可以看到,选择“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没有,选择“本科”学历的占26%,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占74%。③对是否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任教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有硕士以上学历任的学校占40%,没有的占60%。(4)对农村中学选拔人才的标准的情况调查。①对招聘时注重教师哪方面能力的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注重教学能力”的占80%,选择“科研创新能力”的占13.3%,选择“管理能力”的占6.67%。这说明招聘中学教师首先看重的是“教学能力”。②在招聘时最关注的是应聘者哪类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基础课成绩”的占86.6%,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选择“实习成绩”的占80%,选择“其他”的占13.4。③招聘时最重视应聘者哪类品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敬业精神”的占93.3%,选择“责任心”的占86.7%,选择“工作积极主动”的占73.3%。(5)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①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总体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选择“很满意”的占20%,选择“基本满意”的占66.7%,选择“不满意”的占13.3%。②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中学教学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完全适应”的占33.3%,认为“基本适应”的占60%,认为“不适应”的占6.67%。③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占60%,选择“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占40%,选择“缺乏责任心”和“缺乏踏实、勤奋精神”的分别占13.3%和20%。所以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二、启示和建议

课题对农村中学领导及老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硕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等情况,农村中学对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毕业的教育硕士在任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的调整和修订以及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调整和完善“招生政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城市来说差距很大,这将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创新“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农村中学领导或教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不了解的占40%。这就说差不多半数以上的老师甚至领导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2)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各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不够,上面根本没有切实可行的一个政策执行的监控计划。以致于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所以有必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监控措施,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修订招生政策。(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培养经费不到位,46.7%的人认为培养经费没有落实。实际也存在教育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以种种说辞不落实农村教育硕士的工资关系,以致于许多农村教育硕士工资福利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待遇都得不到落实。所以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拔管理,直接下拔给培养学校。(4)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所以有必要扩大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范围。

2.按农村中学所需人才标准修订培养方案。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60%以上中学是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任教,而又有73.3%的学校认为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是硕士研究生,农村中学急需硕士研究生人才,而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便于能培养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农村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聘用教师时,80%的学校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所以有必要调整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2)加重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公共教育理论课的课时量。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适当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少开一些公共教育理论课。(3)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农村中学对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很满意”的只有20%;对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教育硕士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等问题。这就说教育硕士研究生在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各培养单位务必重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扎根农村中学的优秀人才,但农村中学生活环境艰苦,发展机会也不多,要使农村教育硕士热爱农村教育,终身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务必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精神修养。所以在推选农村教育硕士时一定要将那些有将毕生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思想、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的优秀毕业生和中小学在校的优秀教师推选上去。

“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它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参考文献:

篇6

教师节前夕,总理在河北调研时所作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情真意切地深入分析了办好农村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新思路、新举措。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农村教育理论,为未来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

第一,农村教育事关科学发展大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农业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农业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着力发展好农村教育。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于河南来讲,作为一个人口过亿的农业大省,把农村教育办好了,庞大的人口压力就能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农村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支撑力、抓竞争力。特别是去年以来,河南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其关键在人才,根本出路在教育。必须自觉着眼大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第二,农村教育事关民生改善大计。总理讲“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两个工程、两条路子”指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关键所在。发展农村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时代要求。农村教育事关全国8亿多农民的福祉,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统筹好城乡教育资源,调整好教育资源布局,解决好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就能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创业,使在家务农的农民充满希望;就能更好地顺应民心、体现民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第三,农村教育事关民族复兴大业。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人,在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日本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同日本基础教育发达,开发“人的资源”分不开的。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得比较快的要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素质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不能完全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正常提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始终把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这样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充满后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农村教育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完善措施,努力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

第一,切实加大投入,始终保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是支撑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优先安排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上优先保证农村教育,政策优惠上优先考虑农村教育。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勒紧裤腰带办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义务教育等基本教育领域,扎实履行义务,发挥主导作用,切实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及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二,不断完善机制,着力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农村教育的第一资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充实和配置。目前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创建农村教育师资培养机制,一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把适合教师工作的人才吸引进来,同时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使优秀教师能够留下来。近年来,河南加大特岗教师的招聘力度,教师待遇不断提高,进一步充实了农村教学力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要建立经常性培养进修机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教师不断提高素质能力。三是要改进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的内容、标准和办法,以师德表现、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为考核重点,建立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横向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学生及其家长适当参与评价的新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新方法、新手段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篇7

国务院总理指出: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村抓起。农村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很大影响。笔者认为,注重农村教育是根本,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政策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割裂”思维和“城市中心”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袁桂林教授指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三教统筹”政策没有公认的解释,其作为一项政策导向容易产生混乱,而且局限于“三”的束缚,也不适应农村各地教育的实际。初中“普职分流”政策仅限于农村进行,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这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产物,是不公平的。这必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2.教师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⑴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⑵一些中小学教师资源缺乏且不够稳定;⑶农村教师发展动力不足。

二、国家要高度重视,把农村教育纳入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要把农村教育当作第一责任来抓,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温总理在2011年8月28日,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中指出:“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到农村一线教育中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考量,真正剖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注重农村教师发展,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办好农村教育,关键是教师。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师队伍问题,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吸引力的职业。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仍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教师问题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1.加强教师管理。要进行管理机制上的创新,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基础性政策,以实现农村教师的专业管理。2.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农村学校应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自考、进修、函授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对外交流的机会。3.增强教师工作的动力。学校应关注教师的生存、生活与成长,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这样才能留得住教师,才能促使教师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关键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政府务必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件紧迫的大事来抓,千方百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有发展、受尊重。必须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关心农村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农村教师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倾斜,完善津补贴标准。

四、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做好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1.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符合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质量效益的长远要求。实行学校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决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撤并”和“减缩”,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处理好城乡之间、“中心”和“偏远”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切实达到布局调整的目的。

篇8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影响

教育政策是实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反映了政府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发展不同途径和方向的选择,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志与愿望。从1985年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到2006年这22年间,年均出台88.8件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家庭教育消费,特别对收入增长缓慢的农村来说,教育政策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家庭生活消费。

一、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

(一)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变化。一是各种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主要包括法制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风貌。二是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拨款、学费、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其变化始于1985年。在这之前,中国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是单一的国家供给制,无论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由私人分担的比重都不大。1985年后,基础教育实施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特别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提高了教育收费标准,使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变化对家庭教育消费影响较大。三是教育管理的政策,包括教育举办权、后勤社会化等问题,该政策的变化强调了教育决策的自、不同层次办学主体的资格以及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问题。四是教育环境的政策,该政策主要强调包括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变化。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的各种具体政策,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养、培训、聘任等问题;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关于质量的政策,主要反映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很小。

(二)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基础教育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因此,国家不断地集中精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制定和出台政策指导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的变化: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状况,2006年起开始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

2、高等教育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十分突出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供给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变,大众化教育使得高等教育不断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规范和引导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而且这些政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和市场化。

二、教育政策变化与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5~2007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

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文教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10%以上,最高达16.23%。对于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总支出中居于首位,这多是以农村家庭一部分成员取消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仅维持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为代价的。

2、农民家庭教育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学费支出成为教育消费的主要部分。农村教育消费比较单一,消费支出主要为学费支出,学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5%以上,特别在高校扩招和还没有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那几年,学费支出基本上占教育支出的80%以上,最高达84.94%。这一点说明农村除了缴纳学费以外,用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其他教育却很少。

3、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农民受益。2006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实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教育消费占收入和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7年均下降近2个百分点。

(二)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教育政策对农村消费影响最大的政策就是教育经费的政策,其变化特点若拿“90后”的话来说就是“以前读小学要钱,读大学不要钱,轮到我们现在是读小学不要钱,读大学出大钱”,这说明了基础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在收费方面的差异。由于目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初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仅400元至800元,对于农村来说负担也不算不大。随着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或中职学习,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高职)及高等教育的教育消费支出大增。以江西省调查为例,高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为2000~3800元,另外由于乡镇级的高中制学校较少,基本都集中到县城及以上,所以农村学生多数都是住校,因此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的支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偏高。

另外,高等教育消费年年递增,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从1995年至今,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4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15倍。40%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消费支出负担重,50%认为较重,只有10%认为轻。这道出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单一供给向多渠道筹集转变,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使得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较高的学费,这对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教育消费支出对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育政策使农村的文化水平大幅上升,科技文化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收益,农村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农村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但在农村出现的教育消费型贫困与当前教育收费居高不下密切相关,使得农民不堪重负。从表1数据可知2007年江西省人均可用于储蓄的金额最大为1102元(用收入减去生活消费支出),而1位大中专生1年的学费最低在4000元以上,也就是说,农民家庭中4人才能送1个大中专生上学。而因“家庭收入低-没钱投资教育-子女就业机会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家庭收入低”,这成为一个贫困代际传递的“怪圈”,“教育消费型贫困”带给许多农民担忧的前景。

三、提升农村教育消费的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提升教育消费能力

虽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使农村文化水平得以提高,但农民的教育消费质量和水平依然不容乐观,现行的高教收费政策对广大农民来说压力依然巨大。因此,积极关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出台具体的支农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教育消费的承受能力。

(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教育投资回报率,增强农民教育消费的信心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接受教育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其接受教育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但其收益却并不明显,这显然会抑制农村教育消费的增加。各级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要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搭建各种双选平台,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另外一方面可以对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补助或提供创业基金,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消费的投资回报,提高农民教育消费的积极性。

(三)加强金融部门对农村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金融部门要在教育消费方面有所作为,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助学贷款政策,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实际需求,加强助学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的新途径,对符合条件要求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

(四)设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农村学生,减轻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

政府可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投放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项目,鼓励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设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这样既可以鼓励农村贫困的品学兼优学生勤奋学习,有可以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谢维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篇9

虽然在农村教育中,家庭因素是一个短板,但是,公平基础教育更加重要。从多个调查研究和理论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家长的普遍素质水平与城市家长相比是有差距的,农村家庭的物质条件也远远比不上城市。父母教育水平影响子女教育水平。20世纪末的常识和经验研究(Behrmanetal.,1997;CaseandDeaton,1999)中表明,子女教育和父母教育水平正相关,即父母教育水平越高子女教育水平往往也越高。可是,在这种相关关系中又包含了很多因素,比如遗传性因素以及教育本身的外部效应、个人的选择性婚姻行为(BoulierandRosenzweige,198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BrownandPark,2002;Loken,2010)、父母在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行为(Lietal.,2008)等等。在此文献中也发现,在控制了前面几种因素的影响后,父母教育水平对子女教育水平影响的原因有遗传原因(自然作用)和由于教育本身通过家庭教育引起的外部性作用的结果(抚育作用)。文中也对这两种原因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如上文所说以及其他文献中查阅可知,在仅有较少政策干预的条件下,遗传(自然原因)和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抚育作用)在子女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说,公平的教育政策对于儿童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在中国农村上世纪70年代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基础上,李玉能和齐豪成为在我国首次在控制了自然原因(父母教育的遗传因素)的条件下,尝试分析了我国农村父母教育的抚育作用。自1971年起,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此计划要求五年内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完全普及,初中和高中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得到普及。虽然在1971年以前,农村仅仅有少部分人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但是在此次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实施之后,农村中受到初高中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入学数由1965年的101万人上升至1977年的1955.6万人,招生数从1965年的4.4万人上升到1977年的666万人。这一政策对于父母教育的影响给我们发掘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变量,以更好地研究中国农村教育的抚育作用。

李云森和齐豪再次对此领域进行了探讨,他们在使用教育普及政策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也就是排除了父母教育的遗传性因素后,发现父亲、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子女接受十年以上教育时,母亲教育对子女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显著水平为10%),但父亲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样本的估计结果则显示,教育的抚育作用主要在文化资产较少、时代家庭成分为中农以下的家庭中发挥较大作用。这表明,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不一定就能提高子女的教育水平,教育的抚育作用和家庭的文化资产水平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李云森和齐豪,2011)。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水平虽然是一个短板,但是教育普及政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等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于是公平的基础教育对于农村显得尤为重要。

2农村基础教育应当与城市基础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已经一定程度的城镇化,采取撤乡并镇的策略,撤销原本的乡、村小初学校,在较大一些的镇级单位合并学校录取周边村的学生。这种策略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公平,但实际上,仍有很大弊端。而最重大的弊端就在于,城乡教育本质上依旧不公平。对于中国这样引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旧多于城市人口,农村基础教育仍当引起更大的重视。但事实是,在现在这个农村城市二元对立的局势下,国家教育明显偏重城市。

(1)从培养目标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农村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决定广大农村子女及其家庭的命运。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3%而到2050年左右农村人口将降到20%左右,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而不是漠视甚至阻挡这一进程。而恰恰在农村,上大学成为城市人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对城市的向往是他们努力地动力之一,那么在农村教育中,我们应当去满足这样的愿望。但是,中考高考这两个指挥棒明确的表现出城市倾向,考试中有强烈的城市气息,农村教育却有很强的乡土气息,这对于农村学生显然是不利的。2003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将农村教育教学列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对于《决定》中方针以及相关已有的教育政策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很明显的留农倾向。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这些农村教育政策正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定势思维的体现(《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周晔)。

(2)从政府投入来看,城乡之间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显著差异。沈百福的研究中显示,我国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比农村小学相比高出86%,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93%(生均教育经费是指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同时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相比平均高出71%,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6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预算内教育基建费);与此同时,城镇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高达是农村小学的3.39倍,城镇初中则高达农村初中的3.24倍(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个部分,其公用部分简称预算内公用经费其多少直接反映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程度)。此外,在这明显的城乡差异中,中央财政仅仅承担了不足2%的义务教育经费,省级则承担了11%的经费,而其余将近78%的经费都由乡镇两级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对于乡镇政府显然是一笔极大的支出,很多地区甚至无法承担。

(3)从师资队伍来看,农村师资力量比城市薄弱很多。落后的农村与城市相比,生活水平、工资待遇、硬件条件等显然要差很多,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也期望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就造成了农村教师的严重流失和缺少年轻教师等问题。在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公办教师不到50%,大多是乡聘、村聘的。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现在我国为了教师资源公平,采取了教师流动制度。虽然在目前国内城乡教育差距颇大,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教室流动制度对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一定的好处,城市和乡村之间教师的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可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村教师的流失率很高,尤其是乡镇教师以及县级高中教师(乡镇教师流失率占其专任教师总数的8.4%,县级高中教师则占4.2%)。现今,“城—乡教师流动”指的是城市教师前往农村学校支教,达一年以上。而乡—城教师流动”则指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进行交流达一年以上,并且最终返回农村学校。其中如若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后没有返回农村进行任教,则称为教师流失。在目前情况下,教学任务、经费、食宿等条件的有限性限制了“乡—城教师流动”的实施。同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城—乡教师流动”不能很好地施行:首先,很多省区尚且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同时对于这种流动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城市教师作为十分优秀的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城市中优质学校的建设大都以其师资队伍的力量强大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因师资力量低下出现多种问题的农村学校只能望其项背,城市教师前往农村给予支援的潜力极大。再次,城市教师往往超编,农村教师则结构性不足。基于此,我国当前考察教师流动应该更多地关注“城—乡教师流动”。把“城—乡教师流动率”(即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的城市教师人数与城市教师总数之比)提高地位,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它成为检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孙彩平,许丽英,2006)

篇10

关键词 教育布局调整 农村小学 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于农村教育水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保障整个农村义务教育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的亿万农民本身的利益还是我国三农问题之关键,与此同时也是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棉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推进农村小学的健康发展和建设,促进农村的整体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一、教育布局调整政策实施

在1986年国家首次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我国首次进行了大范围的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初步对于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将一些相对比较小的教育机构进行优化和合理分配。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渐渐成为各项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在2001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的布局调整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指导工作,要求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进行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小学和各个教学点根据学生的居住情况进行合理的合并,在一些交通较为不便的地方设置有必要的教学点,以避免有些学生因为教育布局调整后的距离问题而产生辍学状况。同时,学校的布局调整还应该与规范学制、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城镇化的发展等等进行统筹规划,以确保在调整之后能够更加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些寄宿制的学校。同时,国务院所召开的相关的教育会议中也将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因此,次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一次大范围的开展起来,在之后的几年国家都有出台相关政策以维护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

二、农村小学的教育布局调整现状

自从2001年实行教育布局改革以来,有部分的农村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农村地区根据其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小学布局调整和规划,集中对于一些乡镇的中心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进一步改善,并且在其实现合并后实现了整体的规模效益,使得当地的教育水平和师资队伍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整个农村布局调整中依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一些地方的政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教育布局的调整,对于教学的布局进行盲目的调整和整合,对于一些小的小学教育场所进行强制性的拆迁和合并,大规模的拆迁和撤销农村的一些教育机构已然成为相关部门调整布局的重要策略。甚至有些地方对于其所在地域的学校数量进行要求和限制,实施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合并政策,将一些农村乡镇的小学进行强制性的合并和调整,完全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农民的经济负担、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集度等,也忽略了很多所在的中心学校的教育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机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地区的布局调整根本没有按照地域进行合理的分配,发生脱离当地实际的一些情况,对于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出现盲目、加速急速的撤减问题。

三、调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问题

(1)国家的教育布局调整应该做到对于教育布局调整强调其科学合理性。农村本身的教育布局调整并不应该是单一的收缩和撤销,而是在有利于当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合并。进一步保障农村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个地方要加强对于教育布局实施之前的地方特征勘测和经济水平评估等,以确保在教育布局调整之后能够更加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社会、教育、经济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符合当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整政策。相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小组对于原有的小学的学校整体情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再根据当地的社会、地理以及经济等实际因素进行教育布局的合理调整。

(3)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对于工作进行稳妥积极的调整和完善,针对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内部在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上存在着的较大的差异的特征让各个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布局调整方案的拟定和落实,整个过程要循序渐进的完成。对于各个地方的不同的文化差异地理差异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探索,充分考虑当地农村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合理的调整,最大程度上减轻布局调整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4)学校的布局调整之后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中心寄宿学校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相关后勤工作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寄宿学校的后勤相关保障措施和条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教育布局政策的实施和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关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在寄宿学校的衣食住行都有着相关管理和实行。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对于教育布局调整之后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解决。农村学生在其往返学校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交通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其人身安全。因此在调整布局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相关交通管理,根据学生的居住距离和经济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

四、总结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但在对其进行调整的同时应该注重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切实的根据学生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有效实行。

参考文献:

[1]安富海.关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理性思考[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4)

[2]曾建.西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薄弱及其影响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1)